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发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写总结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将经验和教训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归纳和表达。探索这些总结范文,并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总结风格和写作技巧。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一
1、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的定义包括广义的经济信息和狭义的经济信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经济信息是指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所有信息,这些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变化;从狭义的角度看,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直接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就是经济信息。因此,对于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的人类来说,经济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信息,经济活动的发展也会带动经济信息的发展。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对经济信息活动的利用水平也不同,只有充分利用经济信息才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分类方面,宏观经济信息主要包括为经济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如投资信息、货币信息、分配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战略信息等;微观经济信息是指经济活动的具体变化方面的信息,如技术开发信息、加工信息等。
2、宏观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是指,政府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对经济运行的决策、计划等进行调节。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包括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有效平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弥补市场的缺陷,调节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保证国民经济结构和总量的平衡;能有效地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各个主体的公平竞争;能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责任;能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地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公平。
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1、经济信息的作用
一是经济信息能够使经济决策科学化。经济信息反映了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决策者提供了预见性的决策方案。二是经济信息能够有效地指导经济计划的编制。经济计划的制定以统计资料、经济信息和经济情报为依据,但在编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效地收集经济信息能够避免不确定性因素,使经济计划与经济实际相适应。三是经济信息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主要通过对人力、财力、物力、生产、销售等进行有机地组织,进而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而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济信息的支持。
2、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
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总体,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组织结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发展周期等。因此,必须认识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作用。从目标来说,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从经济规律出发,克服市场自身的缺陷,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任务来说,宏观经济管理按过程来说主要有决策、调节、监督等重任;按管理方式来说,有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
3、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体现
一是经济信息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经济信息是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能够监督经济活动,联系各个经济部门。二是经济信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经济信息也是一种资源,且投资少、见效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经济信息能够提高人类的智力。信息就是知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接收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融合和再生就产生了新的知识,借助电脑之类的外部存储设备能够解放人的大脑,让人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此外,人们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与自身的信息融合,从而提高了管理水平。
三、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1、在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中的应用
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为宏观经济管理指明了方向,有了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的措施才能够有针对性。经济信息为宏观目标管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显示了市场的供需情况,如人口增长数量、居民购买力的变化等,只有依据这些信息才能够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目标更加科学可行,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企业自主经营的基础上,政府正确使用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要求。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宏观效益和生活水平。经济稳定目标包括经济总量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表现和人均占有量所要达到的新水平;宏观效益目标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社会总投入与总产出的比例;生活水平目标是指在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宏观效益的影响下,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反映了总体经济在运行速度、效益等方面的关系,而在实际情况中,它很难达到完美的程度。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目标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主次分明。宏观经济的运行充满了矛盾,这些矛盾的交织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如当需求过多时,有可能存在供给不足;当总量平衡时,有可能结构失衡。因此,必须主次分明,抓主要矛盾,有的放矢,提高目标的科学性。二是有所取舍。宏观经济目标不可能全面覆盖,总要有所取舍。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大方向,做到利大于弊。三是量度适中。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各项指标要达到精准十分困难,应该有一定的弹性,也就是要量度适中,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样才能有实现的可能。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定战略。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精密部署。另外,还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根据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实施战略转移。同时,在实现步骤上,要充分考虑现阶段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分阶段实现。二是落实责任。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要落实责任,以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各级政府,在给予他们宏观调控权利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组织实施。第一,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目标的内容、意义、实施步骤等信息,统一认识,调动积极性。第二,要制定好政策、协调好工作,以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目标的实现速度。第三,要做好信息收集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按预定目标进行。
2、在宏观经济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计划管理需要有经济信息的支持,离开经济信息的支持,宏观经济计划管理就成了无本之木。宏观经济计划是一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此宏观经济计划的编制过程也十分复杂,其中必须重视经济信息的导向作用。为了促进计划的实现,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引导企业和市场,必须做好宏观经济和市场的检测工作,积极收集信息,特别是投资、消费等方面的信息,并将其加工和传递。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制度。
3、在宏观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宏观经济决策是指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地方经济或部门经济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与否关系到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能否提高,如果宏观经济决策违规经济规律,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随意性,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经济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宏观经济决策的基本程序有:一是确定目标。目标要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在确定目标前必须深入研究经济信息,发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原因。二是制定方案。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全面的、准确的经济信息为依据,同时还要拟定多个备选方案,提高决策的优化程度。三是评价方案。评价方案是指依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指标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的一个。四是反馈信息。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并跟踪验证,在主客观条件变化或决策有误时要及时调整。
四、有效应用经济信息的对策
1、全面收集信息
信息收集是保证经济信息有效应用的基础。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计划性原则,即要根据国家、地区和行业的经济信息资料确定一个科学的目标,此目标要切合实际,突出重点。二是时效性原则,即要提高反应速度,确保信息的时效性。三是针对性原则,即所收集的信息必须切合实际,紧密结合服务对象的需要。四是连贯性原则,即要保持信息的连贯,不断积累,丰富信息。在收集程序方面,一要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了解他们对信息需求的内容。二要保证信息源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以便选择最优的经济信息资源。三要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收集方法,如文献法、内部资料法、参观访问法等。
2、有效整理信息
在收集到信息后,要做好信息的筛选、分类、编码、存储和更新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对应的索引,以方便查阅。经济信息的整理能够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并使其条理化,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3、建设信息网络
信息资源的储量是无限的,并且在开发利用中其还能够得到丰富,因此,必须建设高效的信息网络,使经济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一是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成立管理机构,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其中。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动力,同时还要引导用户参与到信息网络的建设中。三是联合共建。经济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国家投资外,还要积极吸引多方资金,建立共享网络,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信息的收集效率和使用效率。四是开发信息市场。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宣传经济信息的作用,拓宽经济信息的覆盖范围。五是培养信息人才。要制定人才培养战略,不仅要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还要利用高等教育培养后备信息人才。
五、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信息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政府必须有效地利用经济信息,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二
第一节 企业培训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三、企业培训行业标准
四、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经济复苏对行业的影响
2、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3、区域规划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企业培训产业社会环境
1、人口环境分析
2、教育环境分析
3、文化环境分析
4、中国城镇化率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三、企业培训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一、企业培训服务能力分析
二、企业培训设备器材分析
三、企业培训技术发展分析
四、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三
敬爱的党组织:
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二十国集团成员块头大,占全球经济总量8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责任也就更大,理应也能够有所作为。
我们应该根据各自国情采取必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国际市场稳定。主要发达经济体要努力巩固和扩大复苏势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要努力克服下行风险和压力,保持和恢复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各方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彼此政策的沟通和协调,防止负面外溢效应。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大国,则更需要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对他国的影响,提高透明度。中国将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
第二,推动改革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此致
敬礼!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四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xxx:《反杜林论》。《马克思xxx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xxx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五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只依赖市场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已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然而经济结构规律及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经济信息服务机构建设落后及运行机制不健全、人员信息素质水平偏低及对经济信息的整理不科学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宏观经济管理中对经济信息的应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急需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来解决。
一、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经济信息的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经济信息指的是直接在经济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信息,而广义上的经济信息指的是与整个经济运动有关联的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把经济运动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反映出来[1]。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经济信息都能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来说,国家各级政府应基于市场调节来保障国家经济稳定运行,调节整个经济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信息的影响是:一方面,经济信息会影响投资规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投资规模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经济信息。由此可见,经济信息与投资规模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为确保投资规模适度,就应考虑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信息产生的影响,以满足国家经济增长需求,促进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经济信息会影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经济信息能促进资源结构变得合理化,从而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用,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当今社会,可利用的资源相当有限,拥有的资源也是很有限的,所以资源配置及利用的合理化非常关键。对于宏观经济管理而言,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是不可消除的,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也一直存在,只有通过应用经济信息来宏观调控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的效益
管理并应用经济信息的目标在于追求宏观经济效益。在一定时期里,宏观经济效益指的是各个环节、各个经济部门效益的总和,它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一个国家国民总值的增长,或是国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总体有时候是局部的总和,但有时候局部的提高并不会使总体得到相应的提高[2]。在很多情况下,局部与总体之间都有很多矛盾存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就需用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和方式促使局部与总体之间达到平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社会效益;在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经济信息导致的部分经济行为将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效益。但是,既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有正面的,那么负面的经济效益也不可避免。所以好的宏观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的有效应用等不仅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如果能把良好的经济效益体现出来,那么生态效益也会逐渐获得稳定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不同方向、不同程度上也会对是否能完成宏观经济效益目标产生影响,只有通过有效应用经济信息,才能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三、宏观经济管理中有效应用经济信息的保障措施
(一)探索经济管理结构规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宏观调控的任务包括: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办法,基本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引导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全社会共同进步[3]。为此,我们应始终坚持不懈探索、实事求是的观点,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不仅要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要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商品经济的水平,有针对性地选用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宏观经济调控方法,不断建立健全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确保经济信息的应用充分、有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资源就是经济信息,如果经济信息得不到有效应用,那么宏观经济管理就是无米之炊、无水之源。而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一门新兴学科、应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由于它的多层性、广泛性,决定着它的内容复杂而丰富,它的规律需要在不断的改革实践中才能进行探索。面对这些复杂而丰富的内容,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可分为直接管理、间接管理;按照不同的管理主体和职能,可分为宏观经济决策、经济规划与调节、经济监督等。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经济信息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索经济结构管理规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来统一规划,不断加强经济信息管理,采取正确的技术策略实现经济信息应用的现代化,促进提高宏观效益。
(二)建设经济信息服务机构,完善建立运行机制
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包含最高决策机构、经济调节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等。长时间以来,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设置机构时都忽略了信息服务机构,即便设立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中心、研究中心,但并没有在决策过程中得到重用,导致宏观经济管理效能的发挥不充分。最大的信息用户是政府,政府同时也是最大的信息采集、生产和拥有ww者。政府信息机构采集到的经济信息的特点有客观性、宏观性、综合性、预测性等,能为各种职能部门、企业乃至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它的职责就在于为宏观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把经济信息定期公布给社会,从而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确保经济信息得到有效应用[4]。同时,经济信息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促进经济信息得到有效应用的另一个前提。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应深入改革,真正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尽量减少直接管理的微观经济部门,或直接撤销,发展社会监督、服务组织,分担政府的部分管理任务,从而提高效率,为经济信息服务机构的运行提供条件,最终有效应用经济信息。
(三)提高人员信息素质水平,优化信息整理工作
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如果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那么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难以提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走进信息时代,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人员面临的要求就更高。对此,宏观经济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还要保持对经济信息的主动性、敏感性,熟练掌握经济信息知识;不仅要具备现代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锻炼自己运用经济信息的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质水平,善于从无序的、零散的经济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为有效应用经济信息资源提供保障。当然,经济信息整理工作是应用的前提,需要宏观经济管理人员按照特定需求审核、重组、分类、编码、存储、更新收集到的经济信息,并建立信息检索系统,把孤立无序、凌乱分散的经济信息整理好,为宏观经济管理的应用提供方便。整理经济信息的目的在于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为检索经济信息奠定基础,使经济信息管理更加准确、及时、系统、经济、有效,使经济信息整理工作变得更加优化更加有条理,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四、结语
在信息时代里,经济信息是宏观调控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而言,经济信息具备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我们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出经济信息在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效益中的优势,才能为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等提供保障。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六
摘要:近十年来的房价上涨、信用扩张的情况并非我国所独有。在房地产次贷危机之前,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也经历过一段房地产繁荣时期,但是这些国家并未从政策层面对房地产投资和房价进行直接干预。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宏观经济
我国银行业1998年开始推出个人购房按揭贷款业务,使得居民购买力大大增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房地产金融信贷规模的快速扩张。从1998年至2009年,银行发放的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增长了超过103倍。与此同时,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商品放住宅单套价格/城镇家庭平均可支配年收入=(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商品住宅平均单套销售面积)/(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家庭户均人口数))在近些年逐渐攀高,部分城市远超过国际水平。2006年北京市房价收入比约为15.55,2007攀升至19.59,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略有下降,2009年又上升到23.54(根据《中国统计年检》数据整理得到)。2007年10月和2010年4月,我国两次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和上浮利率以对高房价进行调控,银行购房按揭贷款增速有所下降,对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投资、信贷、房价和宏观经济因素方面,所以暂不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对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干预和调节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政策性限制(如限购)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这种政策的作用与信贷、投资、收入等因素相比,具有更多的短期性和临时性。本文会在最后一部分简单论述这个问题。在研究房地产投资、信贷、泡沫和宏观经济互动关系的问题上,国外的代表性文献有:green(1997)认为住宅建设投资会带动gdp波动,而非住宅投资落后于gdp波动;kim(1993,2000,2003)使用韩国数据证明土地价格和gdp、股票价格存在协整性关系,在长期,房价与经济基本面有强相关关系;case,k.,quigley,j.,shiller(2003)用美国宏观数据证明,房价上涨时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campbell(2007)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和微观数据考察了美国房地产的财富效应;youngblood(2003)使用美国的微观数据测算了房地产泡沫时期;jackfaviluki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和房地产价租比等变量,考察了美国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使用参数校准法进行研究。
我国房地产市场化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目前存在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问题。近年来,房地产业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部分城市房价过高、过快上涨,供求矛盾突出,泡沫初显。房地产和宏观经济相互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王国军、刘水杏(2008)关注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段忠东(2007)使用中国数据探讨了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产出的相关关系;王松涛、刘洪玉(2009)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以住房市场为载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讨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渠道;唐志军、徐会君、巴曙松(2010)使用协整性检验和var分析方法证明,房价波动对消费波动有显著负影响,房地产投资对gdp增长率有显著正影响,房价与通货膨胀同向变动;强林飞、贺娜、吴诣民(2010)通过协整性检验和格兰杰检验证明我国银行信贷、房地产价格和宏观经济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张红(2005)通过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和gdp、货币供给(m2)的互动关系进行协整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gdp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显著的单项因果关系,而m2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则作用更加明显;吕江林(2010)认为我国房价收入比合理上限为4.38~6.78倍,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总体存在泡沫。
这些研究分别从经济基本面、房地产开发投资、房价泡沫和房地产周期等方面来刻画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然而,相对于国际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而言,我国对房地产投资、信贷、泡沫与宏观经济互动关系的探索仍然不够充分。现有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能全面系统考察房地产投资的规模、增长率、波动性与长期(短期)宏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没有深入探讨信用扩张和房价之间的关系;三是没有对房地产与消费、房地产与通货膨胀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性研究;四是所采用的计量方法和数据有待完善。
本文在前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中国房地产部门发展状况,全面探讨了我国房地产部门投资、信贷、价格泡沫和宏观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居民投资行为和房地产财富;第三部分以房地产金融体系和房地产信贷发展趋势为核心展开研究;第四部分研究房价泡沫与一般消费、通货膨胀的关系;第五部分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结论。
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存量和居民财富
1、房地产投资的规模和波动
表1数据概括了1995-2010年我国全社会住宅投资占经济总规模(shto)和固定资产总投资(houstoinv)的比重。住宅投资平均占gdp的8.58%,占总投资的20.27%(浮动区间分别是(6.8%~12.13%)和(16.20%~23.66%))。与此相对应的世界平均水平是5.5%和23.4%。表1同时汇报了标准差,cv(标准差除均值)和skewnes(偏度)。宏观经济冲击和房地产市场环境的改变影响着房地产投资,使其发生波动。房地产部门的波动是我国总投资波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表2总结了房产投资和其他gdp组成成分的增长率和方差:gdp=总消费+总投资+其他项目;总投资=住宅房地产投资+非住宅投资过去的15年中,住宅房地产投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5.92%,超过了13.05%的gdp增长率和13.89%的消费增长率;住宅房地产投资增长率标准差3.83,小于gdp和消费增长率的方差,也小于非住宅房产投资增长率的方差;住宅投资增长率的cv值为0.51,大于非房产投资增长率的cv值,但小于gdp和消费增长率的cv值。
2、房地产投资决定:burns-grebler假说
除了经济基本面因素,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我国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考虑到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一定程度上是由政策因素决定的,我们有必要考量著名的burns-grebler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burns-grebler(1977)假说采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证明房产投资占gdp的百分比(shto)与经济发展存在非线性相关。具体说,当收入很低时,这个百分比也很低,房产投资随着实际人均收入增长而攀升,从而进一步拉动gdp的增长;这个比例达到峰值后,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升高而下降,房产投资对gdp的贡献也随之下降,形成一个倒“u”型曲线。1993年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采用多国的面板数据证明这一倒“u”型曲线是存在的,在最不发达国家中shto比率大约为2%,发展中国家上升到8%,发达国家下降到3%~5%。中国的情况:朱爱勇(2009)采用1999年到2007年季度省级数据证明我国房地产符合这一假设,但是由于数据和方法限制,未能考量2007年之后的情况。图1绘出了1995-2010年实际人均收入(gni实际国民收入以1995年不变价格)和shto的关系。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年份,按照时间顺序连成线。图中实际人均收入是持续增长的,1998年房改之后我国的房地产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对gdp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即使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下,我国的房地产投资水平仍然维持了高增长。从全国年度数据看,我国的房地产业还没有出现倒“u”型曲线,当然因为我国房地产的东西部发展不均衡,部分城市可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需要进一步使用城市数据进行研究。我国数据的回归结果比较类似中国2000年以前的情况,即倒“u”型的左半边。durbin-watson检验结果说明存在二阶自相关。对模型进行修正重新估计,*代表做ar(1)和ar(2)调整后的解释变量。此外,由于实际利率(用rint表示)与房地产投资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添加实际利率作为解释变量(世界银行1993年103页)。估计结果比较显著,调整r^2为0.9933。结果证明中国的数据符合bruns-grebler假设,房地产投资-gdp之比随着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曲线,房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作用正在减弱。
3、我国房地产是否过度投资
房地产部门的最优资源配置是怎样的呢?相关研究普遍认为美国对自住房产的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了房地产过度投资。mill采用两部门模型证明房地产部门资本回报率明显低于其他生产部门的资本回报率,这意味着房地产部门可能存在过度投资;taylor(1998)采用1975-1995年数据,研究表明虽然1986年通过了有利于自住房产的减税法案,没有显著证据证明自住房地产回报率低于其他生产部门。相反,一些研究认为,因为土地、金融等种种限制因素,房地产行业可能存在投资不足。kim&suh(1991)采用mill模型和1970-1986年中国数据证明了中国存在房地产投资不足,将数据扩展到1995年,发现虽然房地产部门回报率和其他生产回报率差额在减少,但是房地产投资不足仍然存在。
4、房地产投资和宏观经济波动
住宅投资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green(1997)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房地产投资、非房地产投资和gdp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证明,住宅投资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格兰杰结果,非住宅投资是gdp的格兰杰结果,但不是格兰杰原因。这意味着美国数据支持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周期。green认为控制房产过度投资的政策在长期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在短期可能对经济造成不良影响。kim(2004)采用中国1970-2002年季度数据证明:住宅投资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而是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非住宅投资既是gdp的格兰杰原因又是gdp的格兰杰结果。美国和中国结果不同,一个可能原因是:因为房产投资对经济可能具有正面作用,政府会采取政策通过调节房地产投资来对冲经济波动。房地产投资是gdp的格兰杰结果,而不是格兰杰原因,非房地产投资与gdp有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与中国的情况相类似。具体原因是:经济情况较好时社会会增加房地产投资,但是房地产投资较多并不意味着经济会变好。这是因为,原本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考虑到房地产投资有可能可以拉动经济,政策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这不一定能够真正达到目的。
5、房地产存量和居民财富
房地产存量即房地产部门在各期的累计总投资减去折旧等抵减项目。我国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人上升到了1998年的18.7平方米/人,在2007年达到27.1平方米/人。。下面采用1998年至2010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房地产总市值的数据,计算出房地产总市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如图2所示:表4列出了北京市房地产总存量、房地产总市值、全国金融市场总资本(股票年末总市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住宅房地产是我国居民的家庭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
房地产金融、消费信用和房价
住房抵押贷款在1998年房改后逐步成为居民购房的重要工具。抵押贷款一般5到30年到期,按照政策,部分居民可以享受利率和收入比率的优惠。图2表示了有关居民长期抵押贷款的相关指标特征。其中,a表示商业银行发行在外抵押贷款余额,b表示年度新增抵押贷款,c表示gdp,a/c表示抵押贷款余额/gdp,b/c表示新增抵押贷款/gdp。由图3可知,近年来抵押贷款总规模迅速上升,市场急剧扩大。根据1998年到2010年的数据,抵押贷款占比平均从1998年的0.51%上升到2009年的12.8%。考虑部分年度数据还包括了其他长期消费贷款,所以这一指标实际上被高估了。然而,目前我国的这一指标水平比起发达国家还是要低得多。欧盟2011年抵押贷款规模占gdp的平均比例为39%(欧洲央行2011年数据),美国2010年的这一指标为44%(世界银行2010年数据)。图4和图5表示的是短期消费信贷与房地产市场总资本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与美国和韩国的情况不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资本的变动明显对一般消费性信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自1998年房改以来,低利率和快速扩张的信贷规模被认为是助长房价飙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2011年以前,我国的平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在5%~11%之间,部分消费者可以获得7折利率优惠。但利率在2001年降至8.2%,到2003年降至6.3%。使用季度数据,季度数据缺失的部分采用当年年度数据按比例拆分,滞后阶数为一阶。
房价、消费和通货膨胀
1、房价走势
宏观经济的一般变量,比如收入、利率、原材料价格水平、土地价格等,可能会影响房价走势,导致房价波动。图6画出了房价、地价和名义gdp变动的趋势线,可以看出:房价和地价的同步性较强,这是因为土地成本是房地产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房价和名义gdp也有较强的协同性。
2、泡沫检测
常见的判定房价泡沫的标准是价租比,类似于股票市场的市盈率。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品,其价格应该基于它带来的未来收益贴现。房地产资本投资的未来收益,取决于当期租金水平、租金上涨速度。如果实际房价与价租比决定的均衡房价背离过多,则可以认为存在泡沫。图7标示了房价变动和价租比变动的趋势。可以发现,价租比能够比较好的表现房价的变动水平。faviluki认为,在放松金融管制,开放外资在本国投资,考虑土地供给限制的前提下,价租比能够更好的反应美国房地产市场和美国宏观经济的相关关系。表6采用中国数据,设定三个基本模型,检验房价与gdp、房地产投资与房价、gdp与价租比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我国的房价和价租比都是与经济周期同向运行的,趋势如图7所示;这种同向性,模型比实际数据的表现更加显著,房价运行比价租比更明显,可能是因为租金也是周期性变动的部分,所以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趋势。不考虑土地因素,gdp与价租比相关系数在0.15~0.56之间,开放金融管制和放开国际投资管制会大大提高这一系数;考虑土地因素,gdp与价租比的相关系数在0.19~0.50之间。本文借鉴youngblood(2003)的方法,在1998年到2010年季度数据基础上,检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并确定存在泡沫的时期。youngblood(2003)检验房价泡沫的方法,是采用中位数住宅房地产价格和人均收入的比值(房价收入比)作为观测对象,比较这一数据和长期均衡房价收入比之间的偏差,一旦偏差过大(超过标准差一定比率),便超出临界值,且变异系数超过0.10,则定义相应时期为泡沫时期。基于前面论述,我们采用价租比作为核心变量,做房价泡沫的youngblood检验,检验结果在表7中列示。
3、财富作用、通货膨胀、信贷政策与房价
(1)财富作用kim(2004)基于韩国的季度数据研究发现,与美国类似,房产财富与一般金融财富有很大的不同,房产财富对消费的弹性相当于一般金融财富3倍以上。下面采用中国1995年1月到2010年12月35个大中城市的月度数据进行回归,rc表示消费变动,rincome表示收入变动,rstock表示股票财富变动,rhousvalue表示房地产财富变动。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股票财富作用是正的,而房地产财富的财富作用是负的,这可能是因为消费者为了购买房产进行储蓄,挤出了一般消费。这与美国、韩国、日本的情况不同。(2)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因为房地产具有一定的生产周期,房地产供给在短期内是基本固定的。因此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方在短期发生变化,比如面临通货膨胀、货币增发、信贷扩张、利率下降,会改变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房价随之改变。而房价上升,消费者会要求更高的工资,金融资本要求更高的回报率,可能会因此导致新的通货膨胀、利率上升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利率和信贷规模对房价具有一定的作用,而通货膨胀与房价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结论
本文采用了我国1998-2011年我国房地产投资、房地产信贷、利率房价、消费和通胀的年度、季度、月度数据,考察了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变量的互动关系。系统总结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互动关系如下:
1、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首先,居民收入和gdp对房地产的影响比较显著。当居民收入增长,住宅房地产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房价上升,价租比上升;同时供给方增加新投资,建设生产增加,供给增多,房价会因此下降,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房价。在我国,房地产投资是gdp的格兰杰结果而不是原因,也就是说,当经济快速发展时,住宅房地产投资一定会增加;但是加大房地产投资力度,不一定能加快gdp的长期增长,这可能是因为房地产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周期,会挤出一般投资和一般消费。其次,放松信贷额度管制,降低基准利率,会带来住宅房地产投资的显著增加。国家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政策来调整住宅房地产的投资具有显著效果。再次,消费价格指数(cpi)、货币发行量(m1,m2)对房地产投资和价格具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国内外数据表明,消费价格指数偏高的时期,房地产投资常常较为兴旺,而货币发行量m2变动对住宅房地产价格变动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2、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作用
首先,对居民的房地产具有财富作用:一方面,房地产可能具有财富作用,居民家庭拥有的财富增加,居民会增加消费和一般投资,gdp可能随之增加(随着收入增长,房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先升后降);同时,回归结果表明,一旦房价上升,租金增加,用于房产消费的的储蓄要求提高,会挤出居民一般消费。在我国,这种调整主要体现为居民为购房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和其他投资,财富作用表现为对消费负面的影响。其次,房价波动对企业成本有影响:房地产行业繁荣的同时,房价和租金持续上升,居民生活成本随之上升,社会劳动力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可能会有所减少,企业成本增加,物价随之上涨。
近十年来的房价上涨、信用扩张的情况并非我国所独有。在房地产次贷危机之前,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也经历过一段房地产繁荣时期,但是这些国家并未从政策层面对房地产投资和房价进行直接干预。日本90年代房价泡沫破灭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也直接导致了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的萧条。为了使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平稳发展,采取适当的房地产宏观政策调节是很必要的。我国目前的房地产调整政策,主要是限制投资投机需求,保障土地供给,增加资本利得税,限制银行房地产信贷和利率,建设保障房等方面。其目的是增加总供给,保障基本需求,减少投资投机带来的风险。然而colwell(2002)曾经用美国数据证明,在住宅房地产交易环节征收资本利得税,在降低房价的同时,可能会导致房租上升,市场房屋存量和投资建设量减少。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加大力度增加土地供给和保障房投资建设,减少生产和交易环节的各种税费和政策限制,允许和鼓励农村宅基地、小产权房屋的市场化和自由流转,与此同时,通过信贷和行政手段限制大中城市个人三套以上住房的购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我国居民的自住和改善性需求,为城市化和农业人口进城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增加住宅房地产市场存量,从而降低租金和居民使用成本,在长期,使房价逐渐回归合理水平。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七
摘要:应用型教育是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将本科教学中的具体讲授知识点转化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体会,详细阐述了应用型教育在“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最后提出了对所存在问题的一些相关改进探索。实践证明,相关方法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转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教育;数据结构;教改;
数据结构是一门对程序设计算法的抽象描述[1],其讲述了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如何将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描述、对组织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的,是从基础的编程语言过渡到高级程序设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2]。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编程方面的学习兴趣和后续详细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我校的数据结构课程组已有十多年的授课经验,主体由中青年老师组成,在多媒体课件、自主试题库、无纸化测试、上机课程设计方面都具有较为完备的教育资源。本文就我校在本科应用型数据结构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定方法上的探索及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
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主要分为研究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理论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中原创性科研任务的需求。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强应用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相关高端人才的需求。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两者处于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根据不同的生源、师资、教学条件等,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多样性。
相较于原创科研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面向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而定的,主要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三个层次。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想法,逐步精通某项技术,能够独立完成较大规模的工程。在具备以上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原创性技术的研究工作才是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当前,主要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的教学极端,而大部分的本科生的教育任务主要还是偏向于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同时,根据不同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师资条件的不同,在应用型教育的不同层次目标上,侧重点也有不同。
(二)综合性。
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培养,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专业之间的限制开始变得模糊,各种交叉学科和企业逐渐增多,需要的人才也在慢慢偏向于多专业背景的符合人才。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要注意多学科,多种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综合性还体现在学生理论和实际动手结合的能力方面,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理论文化知识,还应该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里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仅指所学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应该具有面对新问题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能力,能够独立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因此,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要避免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问题,应当注重学生个人素质、个人价值的提神,重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践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将所学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学生需要在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工具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同时,实践也应与实际发展相结合,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更新以迎合社会需求。
二应用型教学的改进探索
(一)针对教程侧重点的问题进行优化调节。
应用型教育决定了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侧重点应偏向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的数据结构的教学过程中,在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较偏向于算法理论的讲解,过于强调对算法完备性,优化方法的理解上,较偏向于算法完善的理论性研究。由于课程的考核原因,学生会在笔试考试内容上分配较多的时间精力,而在时间编程上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增加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型培养,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特意增加了实验型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增加了机房上机的实验型教学环节,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也穿插了程序设计演示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强对动手编程的感官认识。最后,在课程的最后授课环节,添加了课程设计环节,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
(二)针对实践环节的内容设计问题进行优化。
当前,数据结构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听得懂,相关原理也能做到理解,但就是在动手上存在不敢动手,不会动手的问题。每到上机实验课程时,很多学生都是照着书本进行代码的输入,很少有自足进行算法设计和完善工作的。如何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动手的兴趣和信心,一直是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题。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前,大都只进行过基本的编程语言的学习,编程基础大都比较薄弱,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动手编程的兴趣和自信,课程组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了实验环节的教学。在实验课程的开始阶段,主要以衔接前期的c语言为主,以链表、数组的应用为主要设计内容,让学生在低难度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动手,积累自信。在课程的后期,加入数据结构中特有的栈、队列及排序等经典算法,达到课程的基本知识的动手训练的目的。对于编程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了以多人小组的模式,通过多人合作的方式完成设计,在小组中采用不同的.分工,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学生一起动手,达到学生间的互帮互助。通过以上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编程信心和兴趣。最后通过课程最后的小任务环节,采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实现一些简单的软件功能,模拟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软件开发有一定的实际体会,达到应用型教学的目的。
(三)针对传统教学中以笔试考试为主的考核方
式存在的不足,课题组提出了在课程考核上的一定的改进。在课程的考核中,弱化了笔试考查成绩的占比,加入了课程设计的答辩评分成绩。同时,加入了新的考核模式,采用了机考的新模式,除了传统的选择填空等考察题型外,在机考中加入了算法编程题的考察。通过这种方式的改进尝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过于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复习中,变相的加强了学生对动手能力的考察。
三应用型教学的改进效果
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的应用型授课方法的改进,在几个学期的授课中取得了一定的改进效果。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代码的演示过程,能够对相关算法有较深入的了解,在上课时往往能参与到算法的演示中,开始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在实验环节的教学中,由于从简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从一开始的不敢动手编码到后来能够积极思考,规划,然后设计代码,并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课程实验环节有相当大的参与热情。虽然无法让所有学生都有很大的编程积极性,但随着课程的进行,能够积极参与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一批自信心很强的学生,这些在以前都是很难做到的。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数据结构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改革探索。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由于传统以笔试考试为主的教学方式中存在偏理论轻动手的不足,以及学生在动手自信和积极性上的不足,数据结构一直在应用型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提出的种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动手编程的积极性和自信,在应用型培养上提出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同时,这些探索在实验课题的选择和难度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八
摘要:宏观经济管理是从宏观上对市场和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以区域和国家为主导层面,以政府和主管部门为主体,对市场的资源和发展进行调控和干预,是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管理
1宏观经济管理的行业认知
在行业内部将宏观经济管理看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管理与支持体系,是市场经济获得长期发展和持续成长的基础。在业界宏观经济管理被理解为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利用宏观的调控措施(银行利率、行业补贴、就业政策、法律规范等各种形式),以宏观的层面对市场进行运行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调节,进而实现市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法律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工作。宏观经济管理既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以社会平衡发展为中心的控制工作,对于从宏观上约束、规范、促进市场经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宏观经济管理的演进历程
宏观经济管理发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核心的建设时期,在经济领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开始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分析,这是对战争的反省,同时也是对金融体系世界层面上的重要反思。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谈判过程中,西方国家看到了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价值,开始告别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说,最终形成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广泛认同,进而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际市场经济体系在宏观经济管理的条件下,得到了迅速发展,避免了多次经济领域的世界性灾难,这使得宏观经济管理得到全面地认可,进而确定了宏观经济管理的价值和功能。在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世界看到了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在主体经济领域人们对宏观经济管理已经取得了共识,认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要想获得高效、稳定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全面的宏观经济管理,通过宏观经济管理的全面开展和运行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与发展作用。
3宏观经济管理中更好地体现对市场经济发展价值的措施与方法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发消除垄断,市场不能够完全体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经济的问题,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等。我国的企业为了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经济利润,于是纷纷引进国外的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并且加大产量和发展的步伐,以便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占领市场,盲目生产,这样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结果,而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贸易壁垒,因此,应该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完善和提高,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4结语
宏观经济管理是从宏观上对市场和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以区域和国家为主导层面,以政府和主管部门为主体,对市场的资源和发展进行调控和干预,是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途径与方法。宏观经济管理是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与更高高度上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对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深刻的意义,对于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更加深远而有效。经济学界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宏观经济管理对于市场经济的作用,要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特点,在强化宏观经济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市场经济的研究层次,在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实际的前提下,以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全面提高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而创建出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实现对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保护与支持作用。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工作中,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要树立科学的、批判的思维和方法,在“拿来主义”的引导下吸收国际上宏观经济管理先进的理念和现代化的方法,做到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为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创立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使整个经济体系和社会结构更加符合现代化与市场化的要求,为经济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管理的基础。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九
【一】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华泰证券个人理财业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逐年提高。
可供个人支配的财产份额也在逐年增加,使得个人理财业务近年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
证券公司利用自身在品牌、信誉、渠道和人员方面的优势,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提供个人理财服务。
创造证券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并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已迫在眉睫。
但是,我国证券公司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
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服务。
理财的最终目标在于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理财规划”。
从目前国内金融机构个人理财业务开展的情况来看,理财产品的设计同居民个人需求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证券公司现有的简单组合产品,真正能帮客户理财,实现增值的并不多。
因此,在金融机构开发理财产品的过程中应强化以客户需求为主的理念,对客户市场进一步细化。
以设计出针对性强、客户群体明显的产品。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注重降低风险这一个人理财的重要原则。
而投资组合多元化效应告诉我们将一定数量负相关或相关性小的资产组合在一起进行投资可以分散风险,因此投资组合应是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内容。
最后根据前面的各种组合方法为客户设计贴身的投资组合:分别从不同年龄段、经济条件、个人收入以及风险偏好方面入手为不同的人设计了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yacineait.
sahalla(2001)如果能利用投资组合理论为结合成一个单一的指标预测,有效地捕捉了时间变化的投资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个指标可以在组合中帮助投资者确定他们应该跟踪的哪些经济变量。
他把期望效用,方差,无期望效用方差和前景理论作为投资者的目标和描述他们的市场时机,眼界的效果,和套期保值的要求。
tahirak.
hira(2009)认为近年来,对理财教育的需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体公司的注意,包括证券公司,政府机构,基层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团体,大学,学校和其他组织。
诸多因素导致了复杂的,专门的金融服务市场,需要消费者积极参与,如果他们要有效地管理他们的资金。
技术和市场创新力量,推动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导致了复杂的行业中,消费者是由一个供应商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范围广泛。
其他重要贡献的人口和市场趋势的关注,包括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在家庭中可能遇到语言,文化或其他壁垒建立证券公司业务关系造成的;年轻群体扩大获得信贷,在雇主赞助的退休和养老金计划的投资增加了他们指导员工的责任业。
李颖维(2006)认为,研究投资组合理论旨在投资决策中,寻求一种最佳的投资组合。
这一理论对个人投资决策的启示是:个人进行任何投资都存在一定风险,在投资构成中应避免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投资项目,引起过度投资,增加投资风险;应通过组合投资,减少风险。
掌握投资组合理论,对于个人进行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重要作用。
日常专业理财规划师使用的数量模型通常是将蒙特卡洛预测和静态均值一方差有效投资组合分散模型加以混合。
翁卫红(2007)则认为投资者通过组合投资可以在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或在收益一定的条件下使风险尽可能地降低。
正如篮子装鸡蛋一样,如果把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万一这个篮子不小心掉在地上,所有的鸡蛋都可能被摔碎。
如果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个篮子掉了,不会影响其它篮子里的鸡蛋。
资产组合理论证明,组合的风险随着组合所包含的证券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资产间关联性极低的多元化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系统风险。
俞芳2009投资组合理论旨在投资决策中寻求一种最佳的投资组合投资理论对个人投资决策的启示是:个人进行任何投资都存在一定风险,在投资过程中应避免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投资项目,引起过度投资,增加投资风险;应通过组合投资,减少风险。
掌握投资组合理论对于个人进行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发展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成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及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理财和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研究为主线,具体分析了目前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剖析了目前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方向和产品创新的方式,提出了使个人理财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外来证券公司涌进我国的金融市场,争夺我国的国内客户,这样剧烈的竞争下,国内证券公司不得不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眼看我国居民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日趋增长,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庞大,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已经逐渐成为证券公司增加收入的首要选择。
但是我国的证券公司个人理财业务相比西方证券公司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给我国证券公司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3、研究方法阅读分析大量有关方面的论文和资料,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pest分析法等展开论文研究。
文献分析法。
主要运用于作者对于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总结以及国内外关于个人理财业务的文献综述上。
对国内外的综合文献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
对比分析法。
主要运用于分析我国证券公司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与外资券商投行的差别。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证券公司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时的努力方向。
pest分析法。
主要运用于对我国证券公司个人理财业务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政策、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论文提纲摘要abstract1绪论1.
1选题背景1.
2国内外研究现状1.
3研究目的及意义1.
个人理财业务及创新的华泰证券公司个人理财业务创新滞后的原因
撰写华泰证券公司个人理财业务对策
【二】经济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1.
1研究背景和意义
本文主要对我国风能发电行业的可选政策进行研究,根据我国现有的风电发展状态以及国情,在招标制、购电法和配额制这三种主要的政策工具中进行抉择。
本节将介绍这篇文章的研究背景、问题以及研究意义。
1.
1.
1研究背景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们一直以来都是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需求和依赖导致了化石燃料的急剧减少,化石能源的浪费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导致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而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更是可观。
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化石燃料的逐年减少,中国的发展将会陷入瓶颈。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的再生,并且可以永远进行利用的资源,它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主要特点。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以及潮汝能等类型。
这些可再生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很小甚至为零,而且它们的资源分布十分广泛,相对于化石能源来说,具有很多优势。
这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正渐渐的被人们所关注和推崇。
在本文中,主要以风能这种可再生能源为例进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政策选择研究。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发展的促进政策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局面。
具体表现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发展政策,甚至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发电行业支持政策。
这使得那些目前正处于选择和调整发展政策的国家和地区陷入了选择困境。
其次,近年来我国的风电发展行业所选择的政策也出现了混乱和争议,并且还引发了风电投资过热等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困境亟待解决。
以国家为单位的多样化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政策体现为:购电法、净计量电价、招投标过程、固定配额、绿色证书交易、绿色电力交换、绿色定价。
这些政策工具的选择侧重于各种降低生产成本的诱因,如成本竞争力被考虑在内的对于可再生能源包含的放松管制、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
以印度和美国为例,税收返还、减税、投资补贴是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传统经济工具。
而大多数的国家在上述常见的政策选择中都做出了多种选择,也就是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组合决策。
即使是不同的国家选择了同样的政策工具,它们的具体应用在细节方面也是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例如,我国的风电特许权的招标与英国的nffo招标有着很大的差异,西班牙的购电法与德国的购电法相比同样也是差异显著。
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这种政策工具选择的多样化,为那些正陷入选择和调整发展政策的国家和地区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不同的政策工具的选择有着什么样的特性?
不同国家政策工具的选择又是由于什么因素决定的?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政策工具运用?
相对于一种特定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技术如风能,其适合的政策工具是什么?
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已对上述的问题做出部分解释,但是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研究人员给出明确的答复。
很多研究都是在静态的环境下,或者是给出很多的限制性条件而进行的政策工具的比较,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来说还是比较缺乏的。
由于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诉求,我国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对风电装机项目进行了大规模的研发和应用。
我国在xx年之前,各地的主管部门依据不同项目的合理报酬订立不同的审批定价,在这一时期订立的电价是五花八门的,竞争性定价则是针对国外的援助项目,而在此期间购电法的收入仅仅只够维持风电场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十
本文作者分析了传统的启发式教学的弊端,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如何开展真乒的启发式教学作了探讨,并结合课程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实践.
作者:孙振坤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江苏,吴江,2152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43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启发式教学实践探索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十一
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作为大一学生一定要了解。下面是大一宏观经济学小论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摘要:宏观经济学在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其理论高度抽象,与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又派别林立等特点导致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文章从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其他相关课程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特点;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同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前提条件,地位极其重要。然而宏观经济学历来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探讨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已成为迫切需要。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理论高度抽象
与一些应用学科相比,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运用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抽掉次要因素、规定典型环境以突出主要经济变量关系。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之上的。在这一基础之上,该学科大量使用数学工具进行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经济现象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
2.宏观经济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宏观经济学理论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指导并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然而,宏观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它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抽象和概括,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异很大。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对其中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有一些理论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资源条件、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在我国目前是行不通的。
3.宏观经济学派别林立
西方经济学是在16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从它产生到现在历经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派别林立、观点各异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的,庞大的体系和林立的派别在丰富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也给初学者造成了众多疑惑与费解。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1.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就是按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教材,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及集体讨论,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其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和实际社会环境,从而会在复杂条件下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其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案例教学最大特点是它培养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的。它是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有效桥梁。
但是,仅仅分析一些经典案例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选编本土化案例教材尤为重要。案例的选择一方面要以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另一方面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说服力、现实性、代表性和时效性。在案例教学当中应少讲重在学生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
2.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对于宏观经济学,启发式教学尤为重要。
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循序渐进、不断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这样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一些结论的教条,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技巧,达到开设宏观经济学最主要的目的。启发式教学还包括介绍学生阅读一些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的经济学读物,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布置课下作业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得到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从而更好的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小测试,这些小测试的成绩可计人平时成绩,以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防止考前突击。
3.其他相关课程的支持
作为经济学各专业基本课程之一的宏观经济学同样也需要其他课程的知识和理论支撑。随着经济学的迅速发展,经济分析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一些模型推导和问题求解,数学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另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因此,在开设宏观经济学课程之前,应开设数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等课程。
数学思想在追求精确和理性的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高度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部分数学专业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随机过程、常微分方程等,可作为选修课有效补充经济数学未能达到的内容。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启蒙课,可以对经济类一年级的本科生进行先入为主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为他们后续系统学习经济学的知识打好基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结
总之,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还需认真探索,积极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大一宏观经济学小论文]
宏观经济学总结论文篇十二
一、引言
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这一世纪之问,切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要害。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大学教学改革的使命。
近年,国内大学就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型教学,进行了诸多的讨论和尝试。笔者在本科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综合发达国家和地区诸多教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性进行了创新型的教学,从教学效果来看,收效甚佳。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一)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学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学生记,考试留复习题、考后全忘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权威性。教师按照教科书的脉络,按照教材章节的重点和复习思考题给学生讲授。这种教学模式,较少关注实用性、适合性和趣味性,知识在实际中如何运用,是否适合本科生年龄段的思维,能否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等,值得探讨。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考虑到学生喜欢什么和关心什么,所学知识究竟有什么用等。
(二)学生对教学活动参与度低
以往的教学仅仅是单纯书本知识的讲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得非常系统,知识缺乏与时俱进的热度,加上教师所讲内容都是教材上的,从而教学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众多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学中没有体现,导致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冷漠,课堂教学气氛冷清,很少有学生参与讨论。课堂上可见的是满堂的幻灯片,甚至一些学生把课外活动当成了主业,上课成了副业。
(三)对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材的再认识
目前使用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材,雖然有“某某规划教材”等头衔,但是由于编者没有真正领悟“市场经济的真谛”,仅仅是在萨纽尔森撰写的《经济学》中文译著的基础上,取取舍舍直译而成,没有进行再创作。而其他版本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材,都是以这一著作为蓝本,在章节编写上再换换顺序而已。
教材中大量的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让一部分同学读起来费解。不仅学生看起来费解,教师如果没有阅读过英文版《经济学》原著,对教材里的诸多问题,也难以理解,上课时只能是照本宣科地“现买现卖”。
因此,就目前国内使用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材,有人说是“印刷垃圾”,虽然有些言之过重,但也足以说明教材的本本主义和框架式教科书的老套式。
三、国际视野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
笔者曾经观摩过日本早稻田大学、大东文化大学、岛根大学和我国台湾大学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其教学模式的共同点是不按照教材讲授,而是在解读社会宏观经济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分工和各自的职责与相互关系。其要点如下:
(一)让学生了解宏观市场经济的结构
从天空俯瞰地球,除山川河流湖泊和森林之外,我们看到是钢筋混泥土建筑物组成的城市和由农作物、田舍组成的农村。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社会结构,以及它们(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下图)。
(二)市场经济中的分工和职责
1.政府的分工和职责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对市场经济有一个通俗的描述。他说,市场经济好比是踢足球,政府只需把足球场和通往足球场的道路修好、保证足球比赛所需要的辅助设施,公正地进行裁判即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既不能对运动员指手画脚,更不能上场踢足球。各方只能各自做好份内的事,公平公正地比赛。
宏观经济学理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取得的成果是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理顺了市场经济政府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共产品是让任何一个人减少使用都会降低效率的产品,公共产品不是哪一个企业和个人能够提供或愿意提供的,只能由政府提供。在市场经济社会,政府利用企业和居民缴纳的税收等收入,积极建设供公共产品的财政体系即公共财政。
公共产品的范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水利、交通、城建、生态、环保等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维护、环境保护、水和空气的质量保证等。
(2)科学、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社会福利事业。包括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教育的普及、科学技术经费的覆盖和普及、城市医保和农村医疗的普及和覆盖、社会保障、食品安全以及残障和鳏寡孤独人士的福利覆盖等。
(3)治安、国防、外交、公检法等政权建设。
(4)保障经济运行、金融安全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等。
公共产品应该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普惠到每一个人。公共产品供给率的提高是建设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需要,是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所必须的,更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前提。
因此,宏观经济学课程首要的教学任务,是加强对公共产品的深刻认识,只有对公共产品的清晰划分和深刻理解,才能逐步理顺和分析公共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用,才能为学生分析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用。
2.企业的分工与职责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职责是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是企业家。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把生产要素(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组织起来,进行产品和市场的创新,这个创新是具有风险的。因此说,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的创新是财富的源泉。
3.居民的'分工与职责
在市场经济中,居民的职责是合理纳税和科学消费。这里既说明居民要纳税的义务,又强调纳税的合理性;既说明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又强调居民消费的科学性,避免冲动消费。
(三)解读市场经济的本质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居民通过要素市场到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以自己的人力资源获得报酬,居民用得到的工资报酬在产品市场上购买企业的产品进行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也为政府缴纳税收。居民通过资本市场购买企业股票或者把钱存进银行,企业通过银行获取贷款。
企业为社会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向政府缴纳税收,居民在消费企业产品的同时享受幸福的生活,在这个消费过程中不仅推动了企业的生产,同时也为政府增加了税收。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政府利用企业和居民的税收建设公共财政,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通过对经济增长的描述解读了市场经济的本质。他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是给它的人民供应品种增加、质量不断提升之商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技术的改进,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调整。
西蒙·库兹涅茨经济增长的含义:
1.经济增长集中体现的结果是商品供给品种及其总量的不断增加和质量的保证,即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2.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3.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社会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4.法律的完善和执法可依是社会进步的保障。
四、宏观经济学课程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大学生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掌握学生的知识状况、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需求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学设计有针对性,知识选择有可靠性,学生才能成为发展的主体。因为在被动状态下进行的教学是一种填鸭式讲解,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意义不大,甚至会削弱了学生的求索兴趣,压抑其潜能。只有把学生的主动状态调动起来,才可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二)以讨论课、辩论课程为主导,结合理论教学把知识传授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
宏观经济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知识设计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转而形成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知识设计和实践课程。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把宏观经济中的主要四个问题(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外贸平衡),转变为当代发达国家所体现的两个问题(提供公共产品和维持公平正义的环境)上来。
在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用宏观经济理论解释社会现实的经济增长问题、房价问题、就业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地区经济发展平衡等诸多问题。
相关信息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学生论文
相关信息
浅谈基于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文献检索教学策略温州人精神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启示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大学生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相关研究试论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创新路径试论大学生体育权利之实现途径研究试论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中小学生阅读状况实证调查的分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写作进行具体指导。
实际上,要完成小论文的写作,不是靠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的。因为,现实问题是复杂的,可能是多方面问题纠结在一起,一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不仅需要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更需要超越历史的范畴和综合人类文明最先进经验的总结和借鉴。这也是教学和科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出发点。只有教学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结合,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也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魅力。
五、宏观经济学课程创新型教学的实践
(一)创新教学理念,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反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其间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伴随着公共产品覆盖面的扩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俾斯麦最早立法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在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就任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组织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国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1942年12月该委员会就提出《社会保险和联合服务报告书》,提出社会保险(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社会救助(满足贫困需要),自愿保险(丰裕居民需要)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个制度后来成为闻名于世的贝弗里奇制度,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瑞典都先后立法宣称建立福利性国家。
苏联解体后,尽管私有化给国家造成经济衰退,但俄罗斯仍然基本保留苏联时期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改革几乎和我们是同步进行的,但俄罗斯民众享受着阳光和空气一般的医疗、住房和教育。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德国,在接受德国ard电视台和《南德日报》的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建设一个与我们建设了几十年的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的社会。我们将尽力做到遵循现代文明世界原则和民主原则,保障我国公民的各項权利和自由。”
类似这样的案例,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讨论之后,让学生深刻领悟市场经济的真谛就是造福民众。
(二)创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真正的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实质是在全面阐述市场经济xx府、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基础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宏观调控)的这样一个社会样板。在信息化导致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已经被产权社会化所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全面而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被福利性医疗资源分配所替代,全社会民众尚未完全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福祉。因此,我们的市场经济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创新教学方法,树立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充分结合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增加讨论课与案例分析课和辩论课。
讨论课上,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问题的实质。这些在本质上都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是一个内在的自我激励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分析课程的内容,可以把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析事情的本质和发生的原因以及文化和历史背景。而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通过辩论课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就会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六、结论
总之,教与学是一个过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会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教学质量的提高只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就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而言,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内涵分析和剖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状,能够让学生以更宽阔的视野审视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国际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视野观察和分析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重视市场经济本质的剖析和我国现实问题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平衡教学过程中应对实际问题的关注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国家所处的历史地位和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91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