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玉米的日记(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19:45:05
2023年玉米的日记(优质9篇)
时间:2023-10-29 19:45:05     小编:字海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玉米的日记篇一

“一个老爷爷,头上长胡子,身穿绿袍子,露出金豆子。”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玉米。

我的家乡延吉就盛产玉米。家乡的玉米有着甜、香、糯的特点。

玉米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茎有两三米高,叶子又长又大,花是雌雄同株。玉米粒像黄豆一样大小,有黄、红、白多种颜色,但最常见的是黄色的。

玉米全身是宝:玉米须可以泡水,有降血压的作用;玉米叶和玉米秆可以喂牲畜,还可以烧火、造纸;玉米的果实可以食用,还可以磨成玉米淀粉。

玉米棒下面粗,上面细,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穿着一件件绿衣裳,生怕别人看见她的本色;还像是竹笋的孪生兄弟挂在秆上。玉米成熟了,摘下一个,仔细观察。它头上长着红色的须子,像刚从美发店烫了个羊毛卷。身上裹着一层层绿色的大衣。一层一层地剥开,你会发现玉米皮的颜色逐渐变淡,皮的厚度也逐渐变薄,最后隔着一层薄皮也能清楚地看到里面排列整齐的果实。果实上面有一层须子,须子的颜色从红色到白色越来越浅。果实排列整齐,一颗挨着一颗,像列阵整齐的士兵,像闪闪的金子。用手指甲使劲按果实,就会有白色的汁液伴着淡淡的甜味溅出。剥一粒出来放在嘴里,很甜,如果放在锅里煮熟了吃,那香甜的味道就会更浓。

这就是家乡延吉的玉米,它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和希望!

玉米的日记篇二

放学了,大家的手红通通的,我的手也肿了个大包。什么?你想知道我们今天干什么了吗?我就告诉你吧,我们今天举行了剥玉米大赛。

老师对我们说:“剥玉米大赛的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把玉米剥完,再把玉米粒放在袋子里,最后比重量,计时开始。”

我一把抓住玉米,使劲地搓,搓的我手都红了,可这些玉米粒却毫不领情,一动也不动,像是在说:“愚蠢的人类,你就这点本事吗?”我顿时火冒三丈。“还有四分钟”老师大喊,我又紧张起来,这群玉米看见我的样子说:“快输了,快输了……”我往旁边一看,哇!尹昱博剥了这么多,只见他一手抓玉米棒的前端,一手抓玉米棒后端,逆时针方向一扭,玉米粒“哗啦啦”地往下掉,不愧是“玉米杀手”。我模仿着他的剥法,一点一点的扭,果真,玉米粒像断了线的珍珠,一粒粒的往下掉……“时间到。”我们连忙放下玉米棒,“开始捡玉米粒。”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手抓一把,很快玉米粒捡完了。

剥玉米大赛为什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我还没玩够呢!

玉米的日记篇三

夏令营的第三天上午,我们举行了种玉米活动。大家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我们先分好组,每组五个人,然后一组一组的下去种玉米。第一个去的是我们这个小组,一下去我就拿起锄头,挖开一个洞,便请教村民伯伯。“伯伯您好,我这个可以种玉米了吗?”村民伯伯和蔼地说:“挖一点,再挖一点。”我按照村民伯伯说的做,然后村民伯伯二话没说,就给我两粒玉米种子。我把种子扔进洞里,吃力地把土向洞里填。种好后,我们就回到营地。

真希望有机会再去杜村,看看我种的玉米呀!

玉米的日记篇四

“下地剥玉米!”叔叔说,“你要不要去呀?”

“好!”

说干就干。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和叔叔一道到玉米地里去剥玉米。

来到玉米地,我看见一株株玉米整齐地排列着,好象卫士保卫着田野。看样子,玉米棒肯定遇上好事,你看,它们都笑破了肚皮了,露出了晶莹剔透的玉米粒。

叔叔左手抓住玉米棒使劲一压,“啪”的一声,一个胖胖的玉米就从杆子上被剥下来了。叔叔随手将它仍进背篓里,接着只听“啪——”“啪——”,那玉米棒就陆续被叔叔仍进了背篓里。

我看得手心发痒,就学着叔叔的样子掰,可我就没那么好的运气,没掰下来,我使劲拧也没用,只好用嘴啃的,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一个玉米棒啃下来。

“你这样啃,不把牙齿啃坏才怪呢?”叔叔看了,笑了,亲切地说,“掰玉米棒是有窍门的。一要抓紧:左手紧紧抓住玉米杆子和玉米棒的连接处;二要快:右手抓住玉米,用力要猛,动作要迅速,这样才能将玉米掰下来。”

我用叔叔的方法试了一下,玉米被我剥下来了。我情不自禁地高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啪!——”“啪!——”我又掰下了一个个玉米棒,叔叔笑咪咪地夸我心灵手巧,将来一定有出息。

玉米的日记篇五

我的玉米变成美丽的小公主了。

他现在长的又一尺高了,我把它叫做玉米公主。它的叶子打开了,非常的绿。我拿喷壶给它喷水的时候,发现了它的叶子上就有露水。我查一查一共有几颗露珠,一颗、两颗、三颗------一共有十颗。

我问:“妈妈它能不能接出我爱吃的玉米呢”?妈妈说:“不能”。

玉米的日记篇六

我以前喜欢吃炒玉米粒儿,可从来都没有剥过。

直到今天,我看到婆婆爷爷剥玉米,我也想剥。我拿起一根玉米棒子就用指甲使劲地抠,结果一颗一颗的玉米都被我抠破了,连浆汁都流出来了。我很沮丧,向婆婆请教,婆婆边给我做示范边说:“要用大拇指外侧轻轻用力,才能剥出完整的玉米粒。”我便按照婆婆说的去做,小心翼翼地用大拇指外侧,轻轻地掰玉米粒,果然,一颗完整的玉米粒就剥下来了。当我剥完一整个竖排时,我非常开心;当我把整个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都剥完的时候,玉米棒上就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空壳,玉米棒身上就像穿了一件蓑衣一样,真漂亮!

今天,我学会了剥玉米粒,这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玉米的日记篇七

我一下子就把作业做完了,因为今天的作业特别少。开始播种了。我种的`是玉米,一共有19颗,我挑了6颗,然后开始在网上查资料,不知怎么,我今天运气特好,一点“18种植物栽培流程,必读。”就出来玉米种植流程,我除了知道玉米该怎么种之外,还知道了一些关于玉米的知识: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25至30度拔节日均26到27度。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颗生长。种子播种前要晒种2天(我们已经晒过了)。

接着,我们就播种了,我找到一个地方,外婆用“工具(其实是一根木头杆子)”扒开土,我把那金黄的颗粒小心翼翼地放在土里,外婆又用“工具”把土轻轻地盖上,又找一个地方……终于大功告成了。外婆也播了几颗玉米。

我相信我种的玉米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4月23日星期一天气阴 我的玉米芽

今天我又在看我的“田”,可是我的“小朋友”还是无动于衷,可外婆的苗已经到了“童年”了。我焦急的问外婆:“我怎么还没看到我的种子的芽呢?”“你没看见?”外婆惊奇地回答。

于是我就叫外婆带我去看一下,她用手指了指几颗小芽,我仔细地看了看,惊喜地发现,那就是我的“小朋友”,已经有1.5厘米了。长出了一对小叶子,象一对翠绿的小翅膀。这天离播种刚好一周。

我想象着我吃着玉米的样子,啊。真甜啊。

8月5日星期日天气晴 大丰收

今天,我正在写作业的时候,外婆叫了起来:“陈艺飞。”你的玉米丰收了。你的玉米丰收了。“我一阵欢乐涌上心头,这时她已经把玉米掰了下来了。

我一看,红红的,不像买来的玉米金灿灿的。它呈扁正方形,一颗颗非常饱满地粘在玉米棒上。

外婆烧了一下我的玉米,并给我吃。我一吃,甜滋滋的,简直比买来的玉米还好吃。我真喜欢玉米。

玉米的日记篇八

今天,我在花盆里种了一棵玉米种子。

我先挖了一个小土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一粒金灿灿的玉米放入土坑,又轻轻地盖上一层层泥土。最后又给它喝饱了水,让他安安静静得躺在那儿。

我想:什么时候能看到我种的玉米长出新芽来?

早晨,我从床上起来,顾不上刷牙洗脸,先跑到阳台上看我种的玉米。可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我失望极了,但是,我还是耐心地等它明天可能会发芽。

同昨天一样,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栽的玉米。我在花盆里仔细地找了一遍,还是没发现玉米的新芽。我想:是因为昨天没给它喝水,它生气了,所以才不抽芽。于是,我赶紧给它浇了点水,希望它明天能长芽。

今天,我满怀希望去看玉米,惊奇地发现在黑黑的泥土上有棵细小的嫩芽,我开心得手舞足蹈,大声嚷道:“我的玉米长芽了,我种的玉米终于长芽了!”

我和往常一样拿着水壶开心地去给玉米浇水,远远就看见玉米那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随风舞动,可爱极了。我的玉米终于长出了叶子。

玉米的日记篇九

国庆期间,老师让我们养一株植物并观察它,我开心极了,回家之后,我兴冲冲地拿来弟弟的玉米苗,进行观察。

10月1日

在前几天,妈妈帮弟弟种下了几颗玉米的种子,四天后,它们长出了大约一厘米的小苗,非常娇嫩,嫩绿嫩绿的`,一阵风拂过,叶子轻微摆动,我仔细地听,那声音仿佛在说:“主人,谢谢你给我养到那么大!”

10月3日

今天,它长高了许多,高得和一把尺子(15厘米)差不多。它的身边冒出了许多小芽,就像哥哥身边依偎着许许多多的妹妹、弟弟。轻轻闻一下,还有淡淡的清香呢!

10月4日

我的玉米太能长了!高度达到了17厘米。用手轻轻捏捏它的小叶子,就感觉手指处于一块材质特别的布料中,摸上去无比顺滑。它的身边还有一个小苗,虽然它俩的身高差了许多,但是它们的颜色还是差不多的。每天,大叶子和小苗都亲热地依偎在一起。

10月10日

10月14日

虽然我的玉米叶子折了但是它还是每天在一点儿一点儿地、慢慢地生长。瞧瞧它,你看,它都有20多厘米了。

10月16日

真是气人啊,我心爱的小玉米竟然被那只调皮的猫蹭歪了!它新长出的叶子甚至因为营养不良而变得有些枯黄了!可是它非常厉害,在那么极端的环境下,又长高了不少,我真佩服它!

我不禁感叹:植物的成长能力好强啊!从没有见过那么厉害的植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49328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