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实用心理学心得(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9 23:27:04
最热实用心理学心得(通用17篇)
时间:2023-10-29 23:27:04     小编:FS文字使者

实践出真知,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写总结时,我们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学到如何组织材料和整理思路的方法。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一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3——6、7岁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有幸在远程研修中学习到了幼儿心理学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我认识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果不懂得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必定不会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由兴趣驱使的学习积极性;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学习的无意性和个别差异性。在我及我周围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这些,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扼杀了。

有时,当孩子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仿的学习心理,常常给孩子的就是随口乱答,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适合幼儿的活动入手,给幼儿创设利于他们学习的环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另外,对幼儿提出的任何问题,首先都要给予肯定,然后认真回答,回答不出来的,可以请其他幼儿回答,如果都不知道,老师就直接告诉幼儿,老师将下班后在书中或网上找答案后再告诉你。同时,也请幼儿自己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答案。像周香老师讲的案例里的老师一样,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学习了幼儿心理学后,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普遍现象,我也是体会深刻,感到茫然与无奈。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幼儿的认知力、理解力还未达到小学生的水平,机械的模仿、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在幼儿园学的小学知识最多能让幼儿一、二年级时一时领先,以后就不可能了,这样反而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应该在活动与游戏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又如何呢?我们有目共睹,深有体会。

我期待着让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科学的教育观早日驻入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实用心理学心得体会4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二

一天,我去市老年活动中心看到有的老人在舞拳弄剑,有的双双跳交谊舞,有的在一块儿吹拉弹唱,有的在挥毫泼墨……如今的老年人是鹤发童颜,越活越年轻,他们爱好广泛,兴趣多多,显得格外精神矍铄,不知老之将至。然而,有些年轻人却未老“心”先衰。一项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年龄不断下降,接受调查的上千名老年人的平均年龄在60.5岁,而他们的心理年龄都在29~30岁之间。但对年轻人的调查则发现,有80%以上的青年人却认为自己“老”了,心理年龄已进入了中老年。

两者之间何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心理学家指出,我们说的心理年龄是指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年龄的年轻或老化,与自己的心理暗示密切相关。如果老是打心眼里认为自己老了,不仅会处处感到力不从心,而且使心身受到影响。相反,如果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年轻,精神畅快,那么,身体各方面就会感到轻松,活得自由自在。有许多年轻人之所以觉得自已“老”了,究其原因,是精神过度紧张和生活上的太大。如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为了生计,双腿像上了发条一样,为工作,忙,搞科研,去经商,干家务,还有各种应酬,累得精疲力竭。这累是“心”累,于是就会产生一种一天好像老去了好几岁的。

作为年轻人,要保持心理年轻,应学会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不以物喜,不为己悲,莫为物欲所累。

俗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青年人要向老年人学习,不管干任何工作,再累再忙,要学会忙中偷闲,找放松一下,给自己的心灵松绑,感受青春年华的,“老”字也就从脑海中消失了。年轻人还要养成的生活方式,作息有时,保证睡眠。让自己天天都有一个好,就会使浑身上下充满青春活力。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三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还以为自己很年轻的我,今年刚好到了不惑之年,回首近二十的工作经历,联系这次的职业心态塑造培训,领悟颇多。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想过什么职业心态,也没有对职业心态这个词,做过什么研究,一直以来就是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这次的学习,才知道好的职业心态是营养品,会滋养我们的人生。积累小自信,成就大雄心,积累小成绩,成就大事业。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从国企到私企,总结这些工作经验,我认为不应该以个人喜好或心情作为是否好好工作的标准。要想获得自己的成功就要以一种能够被职场环境所认可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就要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二、遇到没成绩的工作,遇到有难度的工作,遇到有挑战的工作,遇到要得罪人的工作我们是绕过去还是迎难而上,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决定你是否会成功的心态,虽然我们不是老板,但是我们是为自己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积累经验的机会,人生的机遇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当你有了足够的经验积累,你才有可能接受更高的工作。

三、用积极和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的工作,因为老板的投资,才有了这个企业,因为这个企业才有了我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没有企业给我们的这个舞台,没有领导安排的这些有压力的工作,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还有多大的潜力,也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我特别喜欢一句话“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你只有喜欢你的工作,你才愿意付出努力。

四、用双赢和反省的心看待我们的团队,“鑫华的团队是高效的,鑫华的团队是优秀的”只有树立这个意识,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以空杯的心态去学习去请教,我们才会取得企业的成功,才会取得个人的成功,我们要树立“企业和员工”福祸相依的意识,没有企业就没有了工作的机会,只有企业强大才会有个人的利益。

五、服从和行动的心态,应该是现阶段也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难题,服从不是被动的执行,而是在理解领导命令的基础上,去延伸去思考然后拿出最切实可行的行动,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就没有落脚点,就没有办法执行,每项制度的推行都需要不断的改进、补充和完善。

六、很多领导现在都强调不看过程看结果,过程是曲折的,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达到了领导命令的效果。中层管理人员决定公司决策层意图的执行效果,好的公司必定有一个高效、团结、积极、自信的中层管理团队。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四

让食物改变性格

要因---盐分摄取过量致使水分代谢异常,早餐、晚餐常有一餐不吃,吃饭速度过快而容易虚胖,常喝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处方---饮食习惯的着眼点是从安定精神状态着手。钙质、维他命b1、b2、c等绝对不可缺少,且多吃增强体力的动物性蛋白质,但一定要清淡一点,不可口味太重。

猜疑,对别人不信任

要因---素食主义者,卡路里的摄取量很低,鱼肉类的蛋白质不足,因此贫血而体力不足,容易紧张、不安,对人不信任,钙质的不足及糖分的过量摄取也会变成这种个性。

处方---每日三餐一定要吃有高蛋白的食物,如牛肉、猪肉等,由于贫血,要多吃乳类制品、多喝牛奶。如果持续不断吃这些食物,体力将能回复,猜疑、不安的状态也会消失,转而变成积极、富有行动力的人。

易怒易激动

要因---盐分及糖分摄取过量,蛋白质及钙质不足,吃零食口味重的东西,容易变成攻击性强的人。

处方---首先减低盐分及糖分的摄取,少吃零食,多吃含有钙质的牛奶、小鱼、蔬菜等食物,可能一个星期就有效果。

自我中心、任性

要因---偏食而引起营养不足是其主因,且暴饮暴食,偶尔吃得很随便,偶尔又吃山珍海味,而形成极端、一面倒的个性。特别是甜食的人,略显肥胖,钙质、维生素不足,有易怒暴躁的倾向。

处方---首先改掉糖分摄取过量的习惯,鱼、肉比现在多吃一倍以上,多吃绿黄色蔬菜及红萝卜,但绝对不要吃过咸的食物,这样容易成为焦虑的个性,功亏一溃。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五

  遇到这种类型的人人,你就要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来。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这个话题,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每个人都会有他感兴趣,关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来,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种人的性格和心理。

  2、对傲慢无礼的人,尽量少说

  有些人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你对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才行,最好少跟他罗嗦,所谓“多说无益”。

  3、对沉默寡言的人,直奔主题

  与不爱开口的人交涉事情是十分吃力的事,因为对方过于沉默,你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更无从得知他对你是否有好感。 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尽量避免迂回式的谈话。

  4、对深藏不露的人,多用心思

  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只有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决断。

  人们多半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说出答案或提出判断时,他也故意装不懂或言不及义地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伪装自己的手段罢了。

  5、对行动迟缓的人,拿出耐心

  对于行动比较缓慢的人,交涉时最需要耐心。

  与人交涉时,也经常会碰到这种人,此时你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总是无法跟上你的进度,所以,你最好耐着性子,拿出耐心,尽可能配合他去做。

  管理心理学,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习为人处世,待人待事的方法与技巧,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六

目前,我们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就面临了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当然,幼儿在幼儿园时,都会有很多的同伴,在家里就缺少了玩伴,对此,我看了《学前心理学》中的同伴交往,让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义和方式。

孩子在家都是与大人接触的多,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儿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好少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没有形成。还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隐患,可能会形成“小大人”的性格。由此看来,同伴交往对孩子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同龄伙伴具有同步性,能够促进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和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有人说,只有儿童最了解儿童。确实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看到两个妈妈分别抱着自己不满岁的宝宝在一起聊天,此时发现两个孩子也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交流:一个宝宝笑了,另一个宝宝也笑了;一个宝宝发出声音,另一个宝宝也发出声音……这就说明同伴交往认知的同步性,使他们的沟通非常容易,包括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而大人就不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以,儿童也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

同龄伙伴认知的同步性,就决定了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现有水平与同伴更为接近,在同一事物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极易产生共鸣。尤其是在社会化行为规范的形成上,具有同步进程。当孩子遇到矛盾时,我们成年人总习惯这样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大姐姐),应该让着小弟弟(小妹妹)”。这事两种不同的暗示,可能对两个孩子形成不同的影响和结果。一方会觉得我是大哥哥(大姐姐),我只好吃亏了,时间久了会形成性格倾向;而另一方会觉得我是小弟弟(小妹妹),他应该让着我,久而久之,也会出现性格倾向。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形成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响的有效性。

读了这个同伴交往,我才明白,原来我们身边的教育方式存在了很多的误区,我会继续了解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提升我的教育能力吧!

实用心理学学习心得篇2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七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使人感到紧张或不快的事件,我们称之为应激。有些事情虽然不大,却能精耗费你很多精力,甚至会缩短你的寿命。这些问题人人都会遇到,但处理方法各不相同。

应激并非总是坏事

从积极的一面看,应激能提高人们的活力。没有它,人们会感到没有一点动力。如果没有必须支付房租、消费而带来的应激,很多人可能宁愿选择睡大觉而不是去工作。适度的焦虑是考试前的复习和保证安全驾车所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应激,任何应激性情况都可视为一种挑战-一种能产生有益结果的挑战。

消极应对的结果

常常有这样的说法:"应激能致命"。在工作、以及自身问题上,应激会使人精疲力竭,走头无路。应激可能造成恶性循环。人处于应激状态,不思饮食,会引起营养不良,从而抗感染力下降,不愿向他人诉说,进而不与他人交往从而引起抑郁状态;应激长期积累会导致怒火爆发,从而造成工作、关系的紧张,这种上紧张会给其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痛苦又会导致酒精和药物的滥用,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影响应激后果的因素

对于同样的应激源,相同的生活事件,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取决于:

1.认知评价不同对于同样生活事件的不同认识、理解、评价,从而引起不同的生理变化。

2.社会支持不同当人受到、处于之中时,如果、、同学、同事、组织会热心帮助他,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那么,便能很快摆脱。

3.个性素质差异人格发展不健全,对付应激的能力也差,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弱的生理器官更易发生应激反应性疾病。

如何对付应激

1.做现实性的选择世界上的有些事虽可认识却无法,客观地面对现实,相机处理。

2.丁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承认自己的力量有限,不必一个人去"包打天下",懂得何时去求助他人。

3.向亲友倾述内心的忧伤跟亲友诉说你的怒气,通过体力活动来消散你的怒气,或者干脆独自关在屋里大喊大叫,都是可选用的变通办法。

4.学会调息,保持放松减轻应激最简单的办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双眼,做个深呼吸,从西部到脚尖依次循序全身肌肉放松伴有徐徐呼吸,总程为10一20分钟。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八

(三)想象脱敏法

这也是一种对付紧张和焦虑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里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和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和紧张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基本方法:

1.学会有效地放松

这是想象脱敏法的基础。可选练习和掌握“放松调节法”,达到能在1-2分钟内完全放松,将紧张排除出去。

2.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等级排列出来

在纸上把引起焦虑和紧张的事件,包括目前遇到的和不久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全部开列出来,尽可能举出20个项目左右,它应该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事件,而不限于一、两种感到紧张或惧怕的问题。然后给自己感到紧张的这些项目打分,完全不紧张的定为0分,最紧张的定为100分,其他项目依据自己的体验,定在0-100之间。每个项目之间的紧张度分数的差距大致相等,如都差5分。最后,按照分数高低,从低到高,将它们全部排出等级顺序。每个项目应当简明扼要,又能在想象中产生鲜明的图像。如:(1)大冷天送上幼儿园,5分;(2)下班后很疲倦,还要做家务,10分;(3)参加后天的自学考试,15分……(20)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批评,100分。

3.脱敏想象练习

依据等级表学会使自己引起紧张,然后消除紧张。先从紧张分最低的第一项目开始,想象项目所描述的情境,使情境保持30秒左右;注意身体是否出现紧张感,感到紧张时即做放松练习。用同样方法逐步对付所列出的每一个紧张事项。最后你会更深刻地觉察到紧张的部分是怎样引起的,并会欢迎紧张的早期征兆,因为它好比是你放松的信号。

通过了紧张度最高的项目,你就会对降低紧张和焦虑有充分的信心,甚至对最紧张的情境也能予以克服。

进行想象和放松练习时,要求每一个项目的情境必须是生动和真实的,必须能清晰想象出情境中的声音、气味、色彩、图像等。开头几次可能想象不出,随着练习次数增多,就容易清楚地感触到情境中的紧张事件。

第一天开始练习时,项目可不超过3-5个,感到累之前就要停止。三、四天后可逐渐练完全部项目。通过对所列的全部项目二三遍的练习后,如都达到了松驰,那么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付同样的问题。

(4)想象调节法

1.视觉形象想象法

(1)使紧张和松弛相互作用的想象。闭眼,注意身体上的紧张点;稍停。把你体验到的紧张或痛苦想象成某一样东西,稍停。将松弛想象成另一样东西,稍停。让这两样东西相互作用,使紧张消除(例如将紧张想象为一块粗糙的冰团,把松弛想象为慢慢融化冰块的太阳)。

(2)在想象中将紧张排除。闭眼,赋予紧张或痛苦以某一种颜色或形状;稍停。这种颜色或形状;把这第二种颜色或形状从意识中排除出去。

(3)用颜色的变化象征紧张的。闭眼,想象你身体里有许多灯,例如红灯是紧张或痛苦,蓝灯是松弛;稍停。想象灯由红变蓝,或蓝变红,变化发生时你能觉察到身体上的不同感觉;稍停。将你身上所有的灯变为蓝色,体会一下总的松弛感。

(4)给肌肉紧张赋予视觉意象。胃部紧张时可以想象:胃里攒动着一个拳头;手臂紧张时想象手臂被绳子扎住了。想象这种束缚正在解除,或者想象自己的身体为温暖的砂轻轻地盖着;你的右腿,你的左腿……胃……胸部……手臂都被温暖的砂子盖着;或者想象一条温暖的毯子正在慢慢地,慢慢地拉上你的肩头。

2.指导性想象

找一个舒适的位置,闭眼,注意身体的感觉,练习深呼吸。注意你此刻的想象(可以把下面的指导语制成录音带播放)。

(1)“上山路上”。闭住眼,想象你离开住处,离开日常的烦恼和快速的生活节奏;想象你在穿过山谷,向山区走近;想象你到了山区,你走了蜿蜒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你找到了一处歇脚的地方;发现了一处舒适的可以歇脚的地方;在这歇脚的地方你花一些时间检查一下你生活中的所有紧张和压力;给这些紧张和压力赋予颜色和形状,仔细地看看它们,然后把它们丢在小径上。继续上路直到到达山顶;环视一下山顶,你发现了一处吸引人的、舒适的地方。你坐焉,慢慢地放松。你现在感到完全松弛了;体验一下完全放松时的感觉(大约3-5分钟);再一次环顾一下你的周围,记住,这是你轻松一下自己的特殊地方,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到这里来。

(2)“积极追忆”。闭住眼,回到这一天的开头,回想起床时的情景,感觉怎样?停一下。对自己说:“让那些思想消逝吧;让那个时刻流逝吧;这是过去,我现在不能。”用这种追忆的方法逐一回忆早上、下午、晚上各段时间自己的感受,如果有紧张和压力,对自己说:“让那些感受消逝吧!”

(3)“应付未知”,闭住眼,想象你在茫茫森林里,四周黑暗,道路曲折,你迷路了;体验一下你的感受怎样?注意你的身体,什么部分紧张,体验1分钟;停。在想象中寻找方法走出黑暗的迷津似的森林;体验一下你身上的紧张的消失。当你找到摆脱这种的办法时,你身上的紧张会逐渐消失。体验一下所有的紧张在离开你的身体;你是松弛的,你是安全的,你是舒适的。

3.音乐想象

听音乐是最普遍的松弛形式之一。每个人赋予音乐以自已的意义。你要选择能感到宁静和缓的音乐。如果可能,制作一盘能半小时连续不断播放的轻松的音乐磁带。同一音乐的不断重复,可以引起你积极的联想,解除紧张。

找一把舒适的椅子坐好,闭眼,在心里扫描身体各个部位,。注意紧张的部分,痛的部位和松弛的部位。当你注意音乐的时候,同时注意自己的心境。每当无关的思想进入头脑时,注意它,并丢开它。音乐结束时,再在心里扫描全身各处,比较一下此时的感觉与音乐开始前有什么不同。

(五)呼吸调节法

虽然人人都在不停地呼吸,都知道呼吸对于维持的必要性,但却不一定知道某些特定的呼吸方法,还有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的功效。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就可能运用呼吸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下面这些练习可以先作普遍的尝试,然后从中选择几种对自己最为有益的方法,经常练习。

1.深呼吸练习

这个练习可以采用站式、坐式或卧式。最好用卧式:平躺在地毯或床垫上,两肘弯曲,两脚分开20-30厘米,脚趾稍向外,背躺着。对全身紧张区逐一扫描。将一手置于腹部,一手置于胸上,用鼻子慢慢地吸气,进入腹部,置于腹部的手随之舒适地升起。现在微笑地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时轻轻地松弛地发“呵”声,好象在轻轻地将风吹出去。使嘴、舌、腭感到松弛。作深长缓慢的呼吸时,体会腹部的下下起伏,注意呼吸时的声音愈来愈松弛的感觉。

这个练习每天须做1-2次,每次5-10分钟,1-2周后可以将练习时间延长至20分钟。

每次练习结束,用一些时间检查身体上是否还有紧张点,如果有,比较这种紧张与练习开始时的紧张感有没有区别。

2.叹气练习

人在白天有时会叹气或打呵欠,这是氧气不足的征兆。叹气、打呵欠是机体补充氧气的方式,也能减少紧张,因此可以作为松驰的手段来练习。

站立或坐着常常地叹一口气,让空气从肺部跑出去。不要想到吸气,让空气自然地进入。重复8-12次,体验一下松驰感。

3.充分自然式呼吸练习

婴儿或原始人采用充分的、自然式呼吸,文明时代的人紧身服装,过着紧张的生活,已经没有这种呼吸习惯。下面的练习可帮助我们恢复充分而自然的呼吸:

坐好或站好,用鼻子呼吸。吸气时,先将空气吸到肺的下部,此时横隔膜将腹部推起,为空气留出空间;当下肋和胸腔渐渐向上升起进,使空气充满肺的中部;最后慢慢地使空气进入肺的上部。全部吸气过程需时2秒,要有连续性。屏住气,约几秒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向内缩一下,并慢慢地向上提。气完全呼出后,放松胸部和腹部。吸气之未可以抬一下双肩或锁骨,使肺顶部充满新鲜空气。

4.拍打练习

这个练习可以使人清醒,变紧张为松弛。

直立,两手侧垂,慢慢吸气时,用手指尖轻轻拍打胸部各个部位。吸足并屏住气后改用手掌对胸部各部位依次拍打。吸气时嘴唇如含麦秆,用适中的力一点一点间歇地吐气。重复练习,直到感到舒服。同时可将拍打部位移到手所能及的身体其他部位。

5.充分自然呼吸加想象

这个练习将充分自然式呼吸的松弛效果与肯定性自我暗示的效果结合在一起。

取练习一那样的平卧姿势,两手轻轻放在太阳丛部位(上腹部肋尖处),作几分钟充分自然式呼吸。随着每一次吸气,想象能量进入肺部,并立即储存于太阳丛处。想象随着每次呼气,能量流到身体的各部分。在心理上形成能量在这样不断流动的图景。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九

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科学,读来获益颇多,就心理学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帮助我们正确处理认知与行为、自身与环境、工作与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实践科学。

近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就会被动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没有目标,看不到前途,物质和精神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懒惰的本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会处处“要我做”,如果在一个单位人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开展一项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温良的治病药方。

心理学在人的激励方面分析的很详细,就是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就是确定正确的目标。人活着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不然就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功:简单的说,就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人安于现状,只想维持现状,采取“守”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变陈消极的态度,失去积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拥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和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

在现实社会和工作中,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就要给自己定目标,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如何体现,怎样让自己的心情快乐和轻松,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挑战和麻烦,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转化为“我要做”。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十

慢火煨汤,心理咨询的工作更是如此。来访者大多是心思极其细腻敏感的人,作为一位咨询师,耐心的陪伴、踏进来访者的鞋里的'共情,这才是能推动咨询进步的重要前提。昨晚的实践演练,再一次让我更深一步认识了自己。快刀斩乱麻,三下五除二地帮着来访者条分缕析,不知不觉中,我又犯了咨询师工作目标的大忌:咨询师是帮助来访者解决情绪问题,而不是解决事情。虽然意识里我接受了这样一种理念,但在潜意识里我还是抗拒这种理念的,这在实践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看来,首要的第一步工作是要接受、认同咨询师的身份定位问题。说实话,目前两种理念的声音总是在我的心里争论,从昨晚到现在,因为有这个问题盘亘脑中,我的言语不知不觉都少了。思索进行中!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十一

战胜心灵寂寞最好的方法是成熟一点,接受它,面对现实。但若然你真的是到了寂寞难耐的地步,不知如何是好,但又不太习惯与别人诉说,不妨考虑以下提议:

趣相投的':而将你的喜恶,与人“分享”。

回归自然:大自然被誉为人类心灵深处的归宿,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心灵平静安稳、和谐。闲时在公园散步、缓步跑或踏单车,可驱走所有闷气;重新注入新的力量。

工作勿过量:朝九晚五的八个小时,可能仍不足,加班就会增加你繁重的工作,但切忌过量,凡事适可而止,过分的工作量只会加重你的孤寂感!因而不少人只终日埋头工作,久而久之,减少与他人相处的,只会加重个人的孤寂感。

工作并不是逃避的良方,更佳的其他途径有:看话剧、听音乐会、与友共聚,积极面对孤寂吧!

血缘的力量:如果你的居所邻近、姐妹或熟亲戚的家时,切记要把握机会,时常往访。因为毕竟你们有着相同的背景、历史、相同的血脉,家人每每都会站在你的一边,支持着你。

助人为乐之本:世界上需要你伸出同情之手的人数以万计,除了金钱上的资助,他们的心灵同样需要别人的关怀。选择适合自己的,参加各类的义工服务,这有助于你不再过分执着寂寞的烦恼。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十二

把在《实用心理学》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和老师的指点应用到自己和生活中去,以此来改变自己,升华自己。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实用心理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和贴切实际的。在我们许许多多大学学子中,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心理上的矛盾和病症。其实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对实用心理学的学习和了解,不仅能够解决我们自身的心理问题,还可以帮助同学们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和认识啊。

其实面临我们的不仅仅是事业竞争的压力,更多的压力其实来自于爱情或者婚姻。今年来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为爱而想不开。这些都是我们心理上的弊端。批评、轻蔑、防卫和筑墙是我们爱情和事业的共同的毒瘤。更深一个层次来总结就是战火高升、否定、负向诠释和退缩逃避。而批评和轻蔑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抱怨(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二是批评(对对方作出人格上的论断)、三是轻蔑(攻击对方自尊最脆弱之处)。其实,我们都经历了这几个过程。每次我们由对事情的抱怨开始,到我对事情不够积极的解决态度,到你对我的消极态度的批评,到我内心的防卫和筑墙,拒绝沟通,战火就这样在我们的眼皮底下,一步一步高升了。长期的积怨,让我很难正确的看待每次你对我的抱怨,我开始用敌意对待你,不管你对我的劝告是否是善意的,我总是拒绝接受,我心里在和自己说,你就是在否定我,伤害我。你应该为我们糟糕的感情负责任,而我是无辜的。虽然我对感情的态度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心理未经过教化的,原始而娇纵的表现。但我也深深的知道,这种任性和放纵的结果是每个人都难以承受的。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深陷感情的漩涡,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痛苦,或者选择报复的方式让一份原本美好的感情跌入无底的深渊。感情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每个人好好学习的学问,而却是被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忽略的学问。其实,在我开始刚刚起步了解些心理学知识,尤其是爱情心理学知识时,我已经感受到了,这方面的收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则人生在世,又岂能无情;又哪有人能够无情?当若人真能无情,那没有了爱,没有了恨,那情感的荒漠上又怎么会有幸福之花开放?背叛,离别,伤心,痛苦,仇恨;正因为有这些负面的情感,才能让人感受到爱的美好和幸福的感觉。人不能逃避痛苦,不能逃避孤独,不能逃避仇恨,与此同时,人又想得到爱情,得到幸福,此时此刻,和谐,便是手中最重要的武器,用适度的离别和孤独来作调味料,配合着婚姻中的酸甜苦辣和爱情的美好,方能品出那苍茫人生中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幸福。人们总是在抱怨上天并没有给予自己幸福,其实很多时候,那不过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努力争取罢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然则苍天无情,只是,人间有情,更胜苍天。对不同的人来说,爱情是不同的吧。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比爱情更理想化,但是也没有一样东西比爱情更加实际;世间既有忘情的负心汉,却也有痴情的傻瓜,对这些傻瓜来说,他们终不会对爱情有个哲学家式的定义,他们所相信的,只有心中刹那间的微光,而正是這些傻瓜,才让世间之情爱,更加让人颠倒迷醉。说过了爱情我们再说说事业。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毕业后的有一个难题不是找工作不好找。其实是找不到自己理想,也就是自己曾经在上学期间幻想过的美好工作场景。其实这些都是不实际不贴切的。我觉得在当今社会中,没有工作适应你自己。而是我们自己适应环境。只有我们不断适应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从而来了解和融合,这样才能使自己站到你应该得到的社会地位上。每个人都向往的成功,获得成功的资本最重要的是热情,只有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才能真正去享受生活、享受工作的乐趣。在职场上,我们是凭着做事的能力或缔造的作为来领取薪水;我们的所得多寡,大多取决于本身专业才能的高低。然而,一个在办公室里散播阳光和喜乐的人,则具有黄金般贵重的身价。我知道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的一家企业,有位接待人员名叫玛莎,她有着我所见过最开朗、最灿烂、也最真诚的微笑。她总赞不吝赞美、衷心喜悦,愿意为任何人做任何事。在办公室里,你时时可以感觉到她的存在,而每个人也都发现,自己因为玛莎而变得更愉快、也更有生产力了。成为不抱怨的人,还能获得另一份最重要的礼物,就是你在当下和未来对家庭造成的影响力。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通常都会拿身边的人做为自己的榜样。通过介绍心理资本的概念和要素,分析心理资本的本土化依据,提出心理资本的本土化具体开发策略:明晰希望愿景、增强自我效能、培育乐观品质、优化坚韧素质、提升情绪智力,并展望将心理资本开发纳入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关键词心理资本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策略社会转型引发管理转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遭遇到新的瓶颈。心理资本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是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和新方向,也将是现代组织在新的社会环境,面对新的管理对象,提升管理绩效和满意度的必然选择。通过不断地调整态度和想法,从而来真正的适应社会。

实用心理学教会了我们如何调整心在,如何在适当的时机来适应和理解环境和问题。这样对于我们以后的事业和爱情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晃,《实用心理学》的课程就到尾声了。当初选这门课的原因,可以说是有点消极。因为我们这个专业比较忙,作业会比较多,所以当初就是想选个好糊弄的公选课。但是上了第一节课之后,我对这门课有了新的认识。

老师第一节课,让我们把自己上这门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己想改变的东西写下来。让我感觉很新鲜,不像专业课那样,死板,纯属填鸭式的教学,无聊,让人厌烦。而这门课是完全可以自己参与的,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让我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可以大胆的去想去说。

对待自信心的问题,老师说的话让我记忆深刻:怎样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多做,多做到,多因做到而感到骄傲!对自己要求低一点,你会发现你可以做到很多事情。简单的话,却又十分受用。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比其他华而不实的东西要好很多。

《实用心理学》让我感兴趣的最大之处是,老师的重点是引导我们,加强我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想象。让我们的思想占据主动。比如,老师让我们把自己的计划、人生观和价值观写下来,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深刻的思考。而不是其他课那样,被动的学习。还有,课堂上,老师会用类似于游戏的性质的,在调动我们积极性的同时,把要教的知识传达给我们,对我们的一些性格做出改变。所以课堂的气氛很好,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活跃。

就拿我自己来说,还记得老师第一节课,让我们写下自己的不足。我写的是“遇事不够淡定,容易情绪化。”当时第一反应是有点不解。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是在通过这一方式了解我们的同时,又对我们进行一定的心理暗示,让我们自己意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做出改变。这也是心理学神奇的地方。

总体来说,《实用心理学》让我改变了对课堂的一些看法,让我在性格上有了一定的转变。。通过在课堂上的一些小测试,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定位和规划。老师并没有向我们传达过多的理论知识,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却是明显的。我想这就是“实用心理学”的奥妙所在吧!课程结束了,我发现我还是挺喜欢上这门课的。喜欢用这种方式来上课。我会把在《实用心理学》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和老师的指点应用到自己和生活中去,以此来改变自己,升华自己。

也许是盘古开天辟地,也许是上帝的灵感创造了这个世界,也许是大爆炸创造了这个世界。可是,在这之后,真正创造了这个世界的,是人类的思维。因为人类的思维,产生了文学艺术,产生了科学技术,产生了这个世界上每个角落里的房屋建筑和花花草草。同样,人类的思维,也带来了战争、凶杀、竞争、猜疑和嫉妒等恶性的东西。

可是呢,也许是上帝播撒在人的内心的种子吧,人的内心总是向往着爱、快乐和幸福的。那么,在这样一个压力重重的时代处境下,我们怎么样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身心放松的幸福呢?答案就是:换一种思维。如同我喜爱的作家亦舒说过的那样:“我享受着自由,呼吸着空气,喝着水,我是快乐的。”再延伸一些来想:我的眼睛能看到美丽的山水和可爱的孩子,我的耳朵能听见动人的鸟鸣和哗哗的流水声,我有手有脚,我是幸福的。

每个人来到尘世,还大抵都想获得成功。所以,最美好的

祝福语

,一向都是: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有成。所谓成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得到了一定量的金钱和权力。这样,人的精神和脚步就会自由得多。也就是说,成功是为了自由。那么,怎么才能获得成功呢?成功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善于思考。

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人成功的人,都是善于思考的。只有善于思考,思维才能不受束缚,不受前人言论和世俗舆论的束缚,并且创造出一些新的规则。而一个能制定规则的人,就一定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人了。

以上所分析的,就是实用心理学中所讲到的一种思维方法:变通思维,即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本书中,还讲到了另外六种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用理性推断结果、比较思维——在相互对比中寻找方向、逆向思维——从目的地出发的艺术、创新思维——让思维变得更有创造力、发散思维——学会举一反三的妙用、定势思维——不要墨守成规等。

这七种思维方式,涵盖了人类思维的方方面面。而且,书中讲述的事例都是很新鲜的,给人阅读上的新奇感。书中将心理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到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阅读起来,趣味盎然。

这本书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所有读者阅读,尤其适合对人类的思维方式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翻开这本书的目录,相信你一定一眼就能看到一种或者几种自己感兴趣的思维方式。然后,打开书,阅读一下,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启发,甚至豁然开朗。

把这七种思维方式的50个思维法则灵活运用到生活之中,相信你就能趋利避害,改变现有的不满意的一切,得到你所向往的东西——动人的爱情、美好的亲情、美丽的心情、成功的事业和自由的生活!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十三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给教师带来超于其他一般职业更大的压力。因此我们更应该想办法调节好身体,心理健康,以便更好做工作,适应社会,生存下去。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不可能“完美,全能”。教师要学会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可以通过继续学习不断地填补自身的知识文化、道德品质素养,以适合社会发展,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求,但是,我们不要把自己看成“全能”的.,也不要认为一切高于学生。不是有句话说: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不能要求完美。

其次,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幽默的生活方式。小学教师面临社会的舆论以及自身的家庭、生活,必须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乐于奉献,爱岗爱学生,学生气我,我不气,以平等,和平的态度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生活上,注意身体,合理饮食,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建立良好社会人际关系;学会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十四

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同样而找不出两个同样的人。人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人的心理都不相同,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对心理类型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儿童型”

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具有自发性,并往往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中表现较为出色,但不适合从事长期计划性工作。在与人相处方面,他们由于时常缺乏耐性,而宛如小孩子一般容易朝三暮四,所以这种“儿童型”的人通常难以信赖。

心理学家的忠告:

应当下决心每天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事情并不求回报,以弥补性格上的某些不足和缺陷。

第二类是“少年型”

这种心理类型的人,通常是理想主义者,常常会为自己的意见或某种美好的事物而充满激情乃至狂热;他们富有冒险精神,乐观、专注,求知欲旺盛,还具有许多令人喜欢的品质。但他们的一贯性和好斗可能会很快演变成为固执和不妥协,因而往往容易导致同事之间发生分歧、争吵甚至斗殴。此外,他们通常不信任直觉,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因而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或决策。

心理学家的忠告:

树立长远目标,克服短期行为。

第三类是“成年型”

一位年轻人虽然才20岁,但已经是一家规模不大却十分成功的企业咨询公司的老板了。她说:“我知道什么是我想要的东西和怎样才能得到它。”她是“成年型”心理的一个典型。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这种类型的人通常自信,目标明确,且富有强烈的进取心,把事业有成作为自己的最大乐趣;同时,他们又往往是具有责任感的伴侣和父母。不过,这类“成年型”心理状态的人,常会因沉湎于工作、学习而忘记自身的需要,其心身也易长期处在紧张状态,尤其当压力过大时,会作出过于敏感或者不适当的反应。

心理学家的忠告:

交出责任,放松自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十五

美国著名的成人学专家卡耐基发现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生来就胆怯、害羞、脸红的人。这些心理的异常现象都是人在后天的过程中因某种经历诱发生成的。既然是后天,就是能克服。卡耐基还说:“世界上没有一点都不胆怯、害羞和脸红的人,包括我自己。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持续的长短而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胆怯、害羞和脸红的人往往对于人际关系格外敏感,也就是人家说的“脸皮儿太薄”。从心理学上讲,这类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怎么看,而对自己缺少应有的自信。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自己活得很累,也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某女士是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生。用她自己的话讲,在学校学习乃至后来参加工作,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可以说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可是她生性胆怯,怕与陌生人打交道,开口讲话就脸红。有时不得不随单位或是丈夫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可是她总是感到非常不自在。最让她感到难过的是在年初,单位要搞处级干部上岗,其中一关是“施政演说”。她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最后只好。她的专业和资历绝不比人差,然而就是这个由“胆怯、害羞”组成的自卑拖了她的后腿!其实可以说她的“想法”拉了她的后腿。同时,的不开放、想法的单一性也是造成她自卑的主要原因。

要想克服胆怯、害羞的种种不良表现须先,然后再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试和训练。

克服自卑训练法

方法一:行走时抬头、挺胸,步子迈得有弹性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懒惰的姿势和缓慢步伐,能滋长人的消极思想;而走路的姿势和速度可以。平时你从未意识到这一点吧?从现在你就试试看!

方法二:抬起双眼,目视前方,眼神要正视别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不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正视别人则表露出的是诚实和自信。同时,与人讲话看着别人的眼睛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方法三:当众发言

卡耐基说:当众发言是克服羞怯心理、增强人的自信心、提升热忱的'有效突破口。这种办法可以说是克服自卑的最有效的办法。想一想,你的自卑心理是否多次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明白:当众讲话,谁都会害怕,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你不要放过每次当众发言的机会。

方法四:众人面前显显眼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有关的一切都是显眼的。试着在你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时,在较空的车厢里来回走走,或是当步入会场时有意从前排穿过。并选前排的座位座下,以此来锻炼自己。

增强自信心的11大法则

人人都能忍受灾难和不幸,并能战胜它们。有人也许不自己能办得到,可是人类有强得惊人的内在源泉。只要我们加以利用,便能引领我们度过难关。我们较自己所想的更坚强。

法则1:首先对自己抱有希望。如果你连使自己的信心都没有,那就不要再向下看了……要对自己宽容,并使事情看起来容易做到。

法则2:表现得好像自信十足,这会使你勇敢一些。想象你的身体已接受挑战,显示自己并不是全然的害怕。

法则3:停下来想一想,别人也曾面对沮丧和困难,却克服了它们,别人既然能做到,当然你也能。

法则4:记住:你的是以某种节奏前进,你若感到失意消沉,无力面对,你也许会沉至山洼的底部;但是你若保持自信,便可能利用当时正扯你下坠的那股力量,跃出洼谷之外。

法则5:记住:夜晚比白天更容易使你感到挫败和气馁。自信多与太阳一道升起。

法则6: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法则7:我们大多数人所拥有的自信,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法则8:克服局促不安与羞怯的最佳方法,是对别人感兴趣,并且想着他们。然后胆怯便会奇迹般消失。为别人做点事情,举止友好,你便会得到惊喜的回报。法则9:只有一个人能治疗你的羞涩不安,那便是你自己。没有什么方法比“忘我”更好。当你胆怯、害羞和局促不安时,立刻把心思放在别的事情上。如果你正在演讲,那么除了讲题,一切都忘了吧。切莫在意别人对你和你的演讲如何看。忘记自己,继续你的演讲。

法则10: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

法则11: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充分准备,便不会害怕。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十六

结合有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本人自我感觉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本人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个没有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的。”所以,培养好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测验大概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冷静型、平和型,是属于内向型的。其实就算不测,我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我胆小、话少,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我很羡慕那些活泼开朗的人,人际关系很好,与谁都谈得来。我也一直想改变我的性格,但终是迈不开第一步,我知道性格一旦形成了,不容易改变。其实有许多人跟我说过,怎样改变,但道理我都懂,就是行动不起来。我不善交际,不啊知道到该与别人说什么,我承认我有点自卑,我也在想办法克服。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改善自我形象,积极参加社交;面对新局面,尤其处于不利地位时,要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行”,竭尽全力争取成功;积极与人交往,通过成功的交往开阔自己的胸怀,克服自卑心理。所以,我一定会诚信待人,热情助人,谦虚、谨慎、自信,尊重、宽容、理解他人。我也学着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希望我能成功吧。

当一个人面临挫折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他人的安慰、同情与关心,包括同情体贴、鼓励安慰、提供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其走出困境,处理问题,应付心理上的挫折。帮助对方端正对于困难或挫折的认识,以此改善自身心理问题。如对新入伍的战士,要设法使他们知道,任何人在到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个适应问题,能否很快适应环境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挫折和困难可以促人成长,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坚韧的意志。总之,检讨自己对问题或困难的看法,调整对挫折的感受,常能改变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便用较有效的方式去处理困难。

有的人,一生中不断变换职业,他们从事了很多不同的职业,但是到了年老,感慨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抱憾而终。为什么这一类人在职业生涯中得不到成就感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忽略了内职业生涯,而过分重视外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它们是通过从事职业时的表现、言谈举止、工作结果来体现的。外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在就职中的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它们是通过名片、工资单体现出来的。现在大学生关心的多是外职业生涯,很少有人会关心内职业生涯,比如一个人在求职时往往会问企业,“你们的工资?奖金?工作环境?宿舍设施?……”但是很少人会这样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素质能力或观念?”“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具备你们所需要的这些?”由此可见,不单是正在从业的人员,就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忽视了他们即将从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满足感。一个人,只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才会有动力,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心理学让我们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心理学中的各个章节都从理论讲述、分析理解和应对措施方面详细清晰地为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着。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我们所在追求的人格完美,但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因此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心理学学习,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完善,有利于全面提高21世纪人才质量,更好为社会发展服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分析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对自己进行确认。这主要有三方面:人格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应该强调的是,比理论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咨询师的人格魅力,他必须是心理健康、有亲和力、诚信度等,因为心理工作是一项助人成长的事业,要求咨询师既要热情、诚恳、耐心、有适度的感情投入,还要理智,掌握分寸、拥有职业化的清醒。

分析自己有没有信心做心理咨询。认知信心的重要、认知你的信心有多少。因为信心问题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也影响做心理咨询的成效。那么,信心坚定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有必要检验和反省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信心不足,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客观的,还比较好克服,主观的又来自哪方面?是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深刻含义,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

实用心理学心得篇十七

在学期初,我抱着求知的心态选修《心理学》,通过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有选择的阅读相关书目,在学期末,我获得了一个对心理学比较笼统、综合的认识。

在写作前,我尝试构思了多种不同行文方式,最后,我选择了这种“剃刀式”的结构,即第一部分概括老师课堂讲授的精神,第二部分展开讲述我受到老师启发后的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总体上,老师的授课思路就是在普通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联系大学生心理特点,通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联系亲身经历或者接触的例子,并且用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我们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学习、思考、成长,走向一段美丽的大学生之路。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表现出力求全面的趋向。从心理学归属于哲学的思考点出发,讨论“人是什么”这一命题,接而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建议我们涉猎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再到具体围绕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黄金塑造时期而有选择的讲授心理学知识,不断强调生命的美好,关爱父母,以及各种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等等。这种授课方式,与其说是单方面的知识的传输或者双方面的知识的交流,我则更偏向于那是彼此心灵的沟通,而此时,课堂就成为了一座桥梁。无论如何,这都全面地体现了老师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关心,同时,又试图努力“兼营”相关心理学的知识的传授,这无疑让我们更接近“面对—反思—调控”的处理问题的积极的方式。

我逃过课,但是只要我坐在教室里,我必然专心听讲,尝试理解老师的讲义。临近期末,回想学习的历程,我对这门课程下这样的总结。

老师是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授课主线,间以穿插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例如,心理预警——珍爱生命、大学生生活六大原则、给大学生的100条逆耳忠告,等等,诸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老师是以育人为先为讲授的理念的。但是,让我真正感动或者敬服的不仅是这样的理念,而是他那种授课方式。我观察发现,他努力追求的仿佛是引导大学生在他的课堂听讲中找到突破正摆在人生面前的困惑,如恋爱问题,于是尽可能的调动所有可行的方法,如来回地穿梭于讲台和课室后排,找到一个学生与老师在某方面上的平衡点,我相信,也许他实质上是明白的,这个平衡点可能不是制高点,但或许是一个最优解——一个让师生都满意的状态。老实说,我丝毫不曾怀疑老师的授课目标,但是,有那么一个片刻,我确实怀疑过老师的知识水平,后来,我才发现他知识面广,联想力丰富,准备充分,于是,我的目光又开始注视讲台。“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只是追求一种批判式思维,请老师您见谅。

在课堂上听讲,受到老师的影响,以及自己的课外阅读,我改变了对心理学一些不同主张的认识,尤其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涉及非常多学科,传统上,心理学被分为五个子领域: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因为主要领域要与相关领域相结合学习,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人类行为。所以,谈一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没有脱离心理学的轨道,只是与其它主张形成强烈的反差,但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

关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介绍,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不想复制过来,大可以参考百度的百科名片。在这里,我想尝试谈的是我自己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

我认为,这个理论可以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联想理解。道德在我们生活中是极为核心的。如果道德也是一个以供需平衡的市场的话,那么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试问有多少个经济人的多少个需求得到了预期的供应?也就是说,从全球上来考虑,单是所谓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还是得不到一个让人满意的供给。被严重污染的空气,短缺的水资源,让人担心的食物,被破坏的自然坏境,越来越严重的睡眠质量问题,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难道这些都不足以充分证明我们人类的道德正在面临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共同规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运用这条规律去改造我们的世界。电影《20__》、g20峰会讨论、稀土“战争”与中国环境危机、20__年全球金融危机、印度安得拉邦的危机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开始重新考虑“道德”,赋予“道德”一个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例如,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的生产主义,我们关心的是,可否偶尔停下来小憩,回想一下历程,问一问自己的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这些需求在马不停蹄的进程中得到满足了吗?例如,现在非常倡导的low—carbon生活,在生理上,减少了自然环境的污染,不也是减少了对自己的生命的威胁吗?这难道不是“道德”的适应时代变化的体现吗?简而言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指引了一条相对科学的思考自身发展的线索,让我们意识到那还没被意识到的潜意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0092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