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04:08:11
优秀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20篇)
时间:2023-10-30 04:08:11     小编:GZ才子

总结是一种对自身成长和进步的记录,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轨迹,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升。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每个读者都需要关注的问题,下面我来分享一些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三角尺

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课件、三角板、礼物盒(内含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作业单(每人2份)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出示盒子,摇一下)咦!里面有东西!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生答。师:那让我们来摸摸他里面的东西,好不好?生答。师:老师需要一位小助手蒙眼睛,谁愿意帮帮老师?准备就绪,宣布活动规则:将你摸到的东西大声地说出来并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大家能够根据他们的性质准确的认出他们,三角形大家也能够认出来,但是今天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学习三角形,看看三角形有哪些特性? (板书课题)

二、情境导入

师:大家在生活中见过三角形吗?生答。师:那现在老师给大家出示一组图片,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课件出示图片)。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样三角形形状的东西一直陪伴着大家,你们知道吗?生答:红领巾。师:没错,是红领巾(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就把同学们的红领巾画到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它有哪些特点(黑板上画三角形)。

三、探究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指名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的三角形标出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展示)。

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个三角形,你能看到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摆成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那什么叫三角形呢? (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

师:请你们帮助老师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课件出示练习题)

3、学习三角形的命名

师:通常我们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面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为三角形abc。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这个图形由几个三角形组成,用字母分别怎么表示? 指名说一说。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以前我们学过怎么画平形四边形的高还记得吗? 请一生上台给平行四边形作高。

师:三角形也是有高的,我们来学习一下。(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和画法)

5、学画三角形的高。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高,你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1)要求学生在作业单上画出三角形制定底边上的高。指名学生展示,并讲解画高的方法,教师适当给予点评。

(2)分析强调直角三角形搞得画法。

(3)全班集体评价,总结三角形高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思考: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几条高?(3条)

四、总结评价,回顾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深层次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五、作业

1、完成课本第65页练习十五,第1题。

2、自选作业单上一个图形,画出它的三条高。(有能力的同学请把三个都画出来。)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1、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

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有形p59、60、61。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自学书本、观看视频讲解,逐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形状大小就确定的稳定性的本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高的画法和意义。

1、孩子们,三角形,你认识了吗?(认识了)

相信大家已经进行了自学,认真看过学习视频了,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1、画三角形、揭示概念

(1)请小老师上台画三角形。

(2)什么叫三角形呢?师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围成”二字的理解呢?

强调出: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2、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的方便,现在可以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了吧!

引导说出:三角形abc,师标出字母abc

说一说角a角b角c,各条线段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1)汇报导学单上高和底的概念

(2)“三角形高的认识”学习视频回顾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组顶点与对边。揭示板书:3条高

(4)同桌交流导学单上画高的过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

(1)交流导学单上第5小题。师板书:稳定性

(2)拿出学具,拼摆三角形及四边形

(3)同桌互相交换,拉一拉,谈发现;前后排的同学转过来比一比,谈发现。

(4)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呢?

1、快速找出对应的顶点和对边

2、请画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

三角形的认识——姜微微

(1)实物投影校对。

(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

(3)利用第3个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实践操作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五

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唤起内驱,激发兴趣,让学生享受自由呼吸的课堂,感受三角形的特点引发思考。感知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并表达出来。体会三角形的高和底的相互依存性。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学段,内容包括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的特征、定义、高和底的含义,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多边形,学好本课将会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数学课标解读中说: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推理;有助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所以在教学时我善于强调现实背景,联系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经常运用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猜想)、作图设计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应用意识。

1、知识与能力: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联想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感悟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方法与途径: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底和高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与评价:认识到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4、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懂得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小棒、三角板、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等。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我们玩一个猜图形游戏好不好?

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什么形?

没有角,像个车轮转转转,像个钟面圆又圆什么形?

三个角尖尖的,三条边直直的,三角三边紧相连什么形?

提问: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过三角形?

出示:关于三角形的图片并欣赏。

揭示: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认识三角形

1、激趣:想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首先,我们要明确活动要求。

出示要求:(1)用你手中的学习材料,做出一个三角形。

(2)小组成员比较所做的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2、操作: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指名某组代表上台介绍,别的小组补充。(材料:小棒、三角尺、方格纸、点子图、白纸)

4、画: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心目中的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画在展评单上。

5、概括特征:

得出: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板书: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出示课件: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6、理解意义: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7、感受围成: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的伙伴感受围城是什么意思?

拓展延伸:由4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什么形?五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呢?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6边形?我们利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认识更多的多边形。

活动二: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自学课本66页,同伴交流,组内探讨,完成展评单上的活动二,比一比,哪组同学最会学习。

1、从三角形的一个到它的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2、思考: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

3、独立完成:画出每个三角形底和高。

交流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把一条直角边看作三角形的底,另外一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

完成检测反馈。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三角形的知识,你还有那些问题和疑惑?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三角形的特征: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知道了高是从顶点出发画出来的,研究了顶点的特性,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探究三角形的其他奥秘。

板书设计:

(略)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2、知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意义。能识别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底角和顶点。知道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3、知道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两种分类。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各种变式位置下,区分不同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进:

1、师: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师:三角形还有许多有趣、有用的知识,让我们在这节课中一起去探讨、发现吧!

(出示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新授:

(一)三角形的稳定性。

1、显示两位同学修椅子的画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到底该怎么钉呢?请大家做个实验。

2、师:请大家捏住对角拉一下桌子上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拉一拉,讨论)

师:三角形有一个特性就是稳定性。现在你能告诉两位小朋友木挡子该钉在 哪儿?

教师在平行四边形上钉木条子加以验证。

(二)按边对三角形分类。

1、认识等腰三角形

剪等腰三角形(课件演示剪的过程,学生按照演示过程剪三角形)

小组讨论:这样剪出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边相等,(腰闪烁)

两个角相等。

师: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等腰三角形合拢重合再分开,然后角闪烁)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看书认识名称和起各部分名称,知道后,同桌

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边汇报,边课件演示)

2、认识等边三角形

师:请大家看一下演示,这个等腰三角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底不断扩张至与腰相等,并把三条边重合。)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学生自己说)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腰不断压缩至与边相等,三边重合)

师:这是个什么三角形?为什么?那么它的三个角相等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等边三角形沿三条对称轴对折。说明三个角相等)

3、揭示分类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师:你能把桌子上的三角形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1、4、5是等腰三角形

7是等边三角形

2、3、6是什么三角形呢?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小结:根据三角形的边的特征可分为(边说边出示集合图)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二)按角分类

1、师:三角形除了按边分类,它还有另一种分类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看书汇报,

2、大家看着学具,你能说出它们按角分分别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1、3、7是锐角三角形

2、5是直角三角形

4、6是钝角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边小结边出示集合图)

3、师:三角形三个角都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若只让我们

看到三角形一个角,你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吗?

(因为三角形中都有锐角,所以看到一个锐角是不能判定它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三、深化

根据板书:(结合学具)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同样方法(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小结。

四、综合练习

1、判断: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相等。( )

(2)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

(3)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 )

(4)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 )

(5)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锐角。( )

(6)三角形可以分成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

2、选择:

(1)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 )

a不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对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七

1、基本说明

学科领域:数学,并涉及劳技、语文、美术、信息技术教育

智能领域: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人际沟通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实验教材)

所需时间:1课时

2、理念概述

通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日常教学,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一直是我校的教研特色。本学期使用的上海市数学二期课改实验教材,实际是对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考验和磨炼。如何用好这本教材,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体现,要通过不断的钻研。在“几何小实践”这个单元中,涉及了“三角形分类”的知识。选择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设计时融入了多元智能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与单纯的数学知识讲授相区别。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智能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发挥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智能潜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点的探究结果用演示文稿来呈现,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的认识。通过动手、判断、辩论、再次讨论、得出结论、再次动手操作的一系列环节,使学生在反复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三角形按边分类的正确、完整的概念,使得他们的智能水平在平常的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按边之间的关系给三角形分类并用信息技术进行汇报。

(2)通过动手折叠,探索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通过探究与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注:这是贯穿我们日常学科教学的长远目标)。

对应的新课标:上海市二期课改三年级数学(实验版)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4、教学准备

(1)学生基础: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3)设计学生探究的模板。

(4)制订教学评价和智能发展评价量规。

5、所需教学环境及资源材料

(1)具备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

(2)计算机及因特网、音响。

(3)上海市小学数学二期课改(实验版)提供的资源课件片断(三角形初步认识)。

1、导入新课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播放学生课前收集的三角

形建筑和物体图片,确定要探究的教学主题。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出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搭三角形

本环节涉及:语言、人际沟通、身体运动、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做示范,并提出学生动手做一些三角形。

(2)学生思考:怎样分工合作才能搭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

(3)学生小组合作搭三角形。

(4)学生交流研讨。

3、三角形分类

本环节涉及:语言、数理逻辑、人际沟通、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演示电脑课件,提出任务:将做好的三角形分类。

(2)学生小组合作,按自己的想法初步进行分类。

(3)师生间互相交流(电脑演示学生分的结果)。

(4)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将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放入集合圈。

(5)学生用拍手来表示赞成和反对:在“涉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时,学生间会对其是否属于等腰三角形产生意见分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用辩论赛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6)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来揭示三角形按边分类的结果(三条边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7)巩固练习(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对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巩固)。

4、折一折,画一画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智能。

(1)教师取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动脑筋来判断这是什么三角形。

(2)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是等腰三角形,并且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3)教师通过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判断,得出判断等腰三角形的最简便方法。

(4)教师再次取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利用好方法进行判断。

(5)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是等边三角形,而且有三条对称轴。

(6)教师通过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判断,进行巩固练习。

5、小结并拓展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语言言语智能。

(1)教师利用课件,组织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内容。

(2)学生交流表达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3)布置作业:(拓展)用长方形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八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一、 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 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九

1、通过探究、讨论发展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高的画法

三角形高的画法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

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

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1.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两根约4米长的绳。

2.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1.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数一数它们有几个角。

2.找实物

教师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幼儿三角形的名称,教幼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幼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习。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一

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为学习习近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能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过程与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折、画等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特性,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得出相关结论,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学生能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中大部分中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认识了常见的角,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1、归纳定义,把握关键;2、动手操作,提升认识;3、认识特征,合作交流;4、师生合作,突破难点;5、深入练习,巩固发展。

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等实践活动。二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伴随着操作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地提高思维活动的层次,不断地引发新的认知冲突。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为本课制作的cai课件;准备的相应学具:三角板、课前做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模型。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

师: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三角形。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三角形。(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

二、操作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感知生活中的三角形并找出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画好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3、辨一辨并得出判断三角形的条件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画的三角形,画得怎样?

师小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首先要看是不是有三条线段,其次看这三条线段是不是围拢了。

(2)操作:第53页课堂活动第1,2题,按要求在本子上画出三角形,并相互检查。

(3)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练习十第1题

三、感知三角形的特性

请大家猜一猜三角形到底有什么特性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生:四边形轻轻一拉,形状和大小都变了,而三角形用力拉后,发现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3)师小结:说明三角形比较牢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4)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三角形的这个特性吗?

四、巩固练习

1.练习第54页第4题。

五、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二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三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一、复习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

5、76页的例

1、例2。 【教学过程】

一、交流欣赏,引入新课

学生交流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播放)。师:看到三角形可以用手比划比划,运动运动。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与欣赏,你有什么感受? 师:三角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生交流。

师:看得出,同学们对三角形都有自己的思考。我们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1.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2.如何给三角形下一个定义?什么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呢?

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和底?

师:我们先来研究前两个问题。请看学习要求:

二、操作思辨,学练新知

(一)三角形的特点 1.我会学

师(出示)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画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师同步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2.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都画了三角形,如果都放在一起比一比,你们画的都一样吗?再看老师画的这些,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了?(形状、大小)(最多3人)

师:尽管这些三角形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你们能看出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出示)

(二)定义 1.说一说

师:带着对三角形的认识,你能给三角形下个定义,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让有代表性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还有谁想说?

师:梳理一下,有几种意见:

(1)有三个顶点、三条边连在一起的;(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 师:我们逐一来评判一下。

师:那按你们的想法,老师举个例子,一起来看: 第一 不是线段的,只关注边。第二 是射线的。生:没有围起来。

师:三条边应该怎样?同学们用动作表示一下。(强化一下动作)第三 三角旗子,强调要首尾相连围成的。

3.用字母表示

师:同学们,为了表达方便,通常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黑板上的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板书)

师:现在,我们解决了前两个问题,对三角形的认识是不是更进一步了。

(三)三角形的高

1.初步体验高 (1)初步感知

师:请看,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师:哪三个点不能?

师:那看来三角形是有高度的,那这个三角形的高,你们认为是指哪一段的距离?(生指)

师:原来这个三角形的高呢?请在方格纸上用尺子快速地画下来。(2)第一次认高

师:这个三角形的高在哪?谁来指一指,你是怎么画的?

师:把他所指的画下来,就是这样的一条线段是三角形的高,是吗?都这样吗?

师:(倾斜)那这条线段是吗?怎么就不是了?(垂直线段)

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量一量,从顶点a出发,向它的对边画的这条线段确实是和对边bc垂直。你们的判断是对的,像这样的垂直线段,我们就说它是三角形bc这条边上的高。

师:那这条线段不是垂直线段,把它去掉。

师:结合刚才的操作, 谁能试着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生:交流。

师:同学们,再次友情提醒,我们在给一个概念下定义的时候,语言表述要严谨,尽可能简洁。(如果不行)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自学学习单下面的内容:重点地点可以用笔画一画。

师: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高、底)(3)变式认高

师:下面,我们变换三角形的位置,再来感受一下,这条垂直线段还是三角形bc这条边上的高吗?(如有争辩:不统一,就要看书上怎么说的?我们学了知识就要会用啊!)

生交流。师肯定。

师:再看,这条垂直线段还是bc边上的高吗?bc边就是和它对应的底。师:现在,还是吗?(显示)我们,高和它对应的底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师:再变换位置,还是吗?(显示)

师:我们看,三角形的高和底,和生活中常说的高和底一样吗?(交流)师:(演示揭示概念)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为了和边区别,以后画高时一律用虚线。

2.画高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课件出示题目:我会画)(在黑板上标出底)(巡视)

师:画好后,同桌互相说一说画法,有错的及时订正。师:谁做小老师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说一说。(切换:展示)师:这位同学表达得非常好!

师:(在黑板上演示画法)画高时,只要用三角尺上的一条直角边先和这条底边重合,使另一条直角边过这条底边所对的顶点,这样画出的垂直线段就是这条底边上的高。(标出高)

师:刚才,有画错的吗?学习中难免会出错,找到原因,及时纠正,就好了。师:从a点出发, 能向它的对边画出一条高。

师:如果从b点出发, 怎样向它的对边画高?(指名)这条垂直线段是哪条边上的高?

师:如果把ab边作为底, 应该从哪个顶点来画它的高?(演示:另外两种画法)

师:我们看, 从三角形任意一个顶点出发都可以向对边画高, 任意一条边也都可以作为底, 来画出它的高。

师:三角形有几条高?(三条高)

三、

总结

回顾,拓展延伸

师:(课播放)请看:这是被践踏的草坪。小草依依,踏之何忍?我们可不能这样。不过,让我们深思一下,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从草坪上穿过呢?(课件动态呈现)

被踩踏的草坪

生:比较近。

师: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思考一下。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内容:

p.22、23、24(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22页的例题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23页的例题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

学具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题图,问: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很常见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说说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六

三角形的认识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2、知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意义。能识别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底角和顶点。知道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3、知道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两种分类。

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在各种变式位置下,区分不同的三角形。

1、师: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师:三角形还有许多有趣、有用的知识,让我们在这节课中一起去探讨、发现吧!

(出示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1、显示两位同学修椅子的画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到底该怎么钉呢?请大家做个实验。

2、师:请大家捏住对角拉一下桌子上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拉一拉,讨论)

师:三角形有一个特性就是稳定性。现在你能告诉两位小朋友木挡子该钉在哪儿?

教师在平行四边形上钉木条子加以验证。

1、认识等腰三角形

剪等腰三角形(课件演示剪的过程,学生按照演示过程剪三角形)

小组讨论:这样剪出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边相等,(腰闪烁)

两个角相等。

师: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等腰三角形合拢重合再分开,然后角闪烁)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看书认识名称和起各部分名称,知道后,同桌

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边汇报,边课件演示)

2、认识等边三角形

师:请大家看一下演示,这个等腰三角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底不断扩张至与腰相等,并把三条边重合。)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学生自己说)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腰不断压缩至与边相等,三边重合)

师:这是个什么三角形?为什么?那么它的三个角相等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等边三角形沿三条对称轴对折。说明三个角相等)

3、揭示分类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你能把桌子上的三角形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1、4、5是等腰三角形

7是等边三角形

2、3、6是什么三角形呢?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小结:根据三角形的边的特征可分为(边说边出示集合图)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1、师:三角形除了按边分类,它还有另一种分类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看书汇报,

2、大家看着学具,你能说出它们按角分分别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1、3、7是锐角三角形

2、5是直角三角形

4、6是钝角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边小结边出示集合图)

3、师:三角形三个角都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若只让我们

看到三角形一个角,你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吗?

(因为三角形中都有锐角,所以看到一个锐角是不能判定它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根据板书:(结合学具)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同样方法(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小结。

1、判断: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3)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

(4)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

(5)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锐角。()

(6)三角形可以分成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2、选择:

(1)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

a不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对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七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3。

2、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3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先学后教,达标导学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1课时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复习提问]

叙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讲解新课]

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得出性质定理2。

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同样,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出命题。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教师对学生作出的这种判断暂时不作否定,待证明后再强调是“相似比的平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注:(1)在应用性质定理3时要注意由相似比求面积比要平方,这一点学生容易掌握,但反过来,由面积比求相似比要开方,学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学时可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练习。

(2)在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相似前提,如:两个三角形周长比是,它们的面积之经不一定是,因为没有明确指出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审题。

教材p247中a组4、5、7。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八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十九

内容:

p.22、23、24(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22页的例题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23页的例题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认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

学具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题图,问:在图上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很常见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随处可见,说说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二十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发展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过程: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

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1043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