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山西考察心得(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15:22:11
专业山西考察心得(模板17篇)
时间:2023-10-30 15:22:11     小编:LZ文人

总结可以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智慧。多参考他人的经验和见解,能够丰富自己的总结内容。范文中的观点和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山西考察心得篇一

墨菲曾说,“很难在一个地方找到无数的事情,但可以在事情无穷无尽之前把无限化为有限。”为了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我们高中组织了三次山西考察活动。在这次考察中,我们深入探寻山西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段:介绍考察行程及主要体验

首先,我们前往晋中、永济、太原等地参观了一些著名的古建筑和历史文物,如晋祠、古城楼、岱庙、乔家大院等,通过文化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山西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我们还拜会了当地的知识分子,了解了当地的地理、风俗和文化习惯,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独特魅力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第三段:体察心得及感悟

在这次的考察中,我们深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即学习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中华文明。

在这个新时代,如何做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创新是我们继续努力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学习先进文化、借鉴先进经验,努力在中华文化的新发展中迸发出新的火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四段:对学生成长及未来的启示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远内涵,更历经磨难和风霜,在与同学、中华儿女进行交流中体悟到了探索、思考、创新和责任的重要性。我们的考察是功利性和情感性的结合体,其真谛在于每个同学从自我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势,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使命。

希望通过这次考察活动,同学们能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更加认真努力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总结

无论是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还是对于我们的精神成长和价值观的塑造,这次考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经历。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常态化,带动更多青少年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回报祖国。让我们用乘风破浪的勇气和智慧,在新时代中披荆斩棘,拼搏奋斗,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早日实现。

山西考察心得篇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再次提到了“右玉精神”,这也是总书记在以来第六次提到“右玉精神”。山西省右玉县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风沙成患、山川贫瘠。右玉县委率领全县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创造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

善转型,强经济,长远谋划探路径。无论是山西曾凭借晋煤“点亮全国一半灯”,还是东三省曾凭借重工业发展成为我们国家进入现代化的“领头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业态的更新,各地都曾面临发展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考察时强调,“在转型发展上,山西既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要久久为功,正确的东西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反复、不要折腾。山西如果能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对全国同类型的省份也有借鉴意义。”由此可见,经济发展需要转型升级、需要多元支撑、需要结构优化,要找准突破口,选好着力点,放长眼光,改革创新,勇于“破题”。要珍惜人才,出台“给力”的政策,打造“优渥”的发展环境,把人留住、把才用上并为我所用。要坚持“做实做强做优”,久久为功,各地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坚定不移弘扬“右玉精神”,尊重科学,百折不挠,创造出可复制、能成功、够长远的发展路径。

善治理,美环境,久久为功现盛景。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到当好“生态卫士”的秦岭,再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汾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言犹在耳,“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深入人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振聋发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也是有效途径。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在全国,各地要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笔”,以久久为功之韧劲为“墨”,勾勒出美丽中国之盛景。

善硬仗,兴乡村,千方百计保增收。这次山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最先调研的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提出两个“最”:最关心的事情是,乡亲们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政绩是“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脱贫攻坚战艰苦卓绝,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返贫风险大,在“啃硬骨头”的同时,建立防止返贫人口监测制度,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让扶贫政策“软着陆”,推动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就业。正所谓“乐业才能安居”,脱贫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小木耳,大产业”到“忘忧花开分外香,黄花铺就致富路”,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变“输血”到“造血”的有效途径,更是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还是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右玉精神”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都是我们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指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那样,“抓任何工作,都要有这种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耐力”。

山西考察心得篇三

近期,我们一行调研组来到了山西省进行基层考察调研工作。这次调研使我对山西省基层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基层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在这次考察调研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也对山西基层发展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第一段:考察前的准备和印象

来到山西省之前,我对这个地方的了解并不多。但通过媒体和书籍的了解,我对山西有着一种深深的向往。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晋商的故乡。然而,我也对山西的经济发展和基层建设有一些遗憾的印象。我期待通过此行的调研,更加深入地了解山西基层的现状和挑战,为山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段:考察中的发现和感受

在考察调研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也是群众利益诉求的平台。通过与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交流,我了解到在山西基层广大干部和群众为民服务的热情和敬业精神。他们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宗旨。

然而,我也看到了基层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困难。基层干部普遍面临着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薪资待遇不高等问题。此外,基层工作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第三段:山西基层的成就和问题

考察调研中,我们看到了山西基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山西作为一个以煤炭资源为主导产业的省份,经历了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调整。我们走访了一些基层企业,看到了基层干部和群众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努力和成果。然而,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治理仍然存在问题,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第四段:山西基层发展的前景和挑战

在考察调研中,我们对山西基层发展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山西基层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一批政治懂行、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来加强基层建设。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基层的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五段:对调研的总结和自我反思

通过此次考察调研,我对山西基层的发展情况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对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基层调研,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山西和全国基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将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基层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这次考察调研,我深刻感受到了山西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山西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基层工作承担着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任务,需要我们加强基层建设,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山西的基层工作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山西考察心得篇四

近日,我有幸作为一名记者,参加了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考察活动。这次活动为期一周,我在与其他记者的互动中,对山西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下面我将从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当地人民的热情和山西传统美食四个方面,略述我在这次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和个人体会。

首先,山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我们的考察行程中,我们前往了平遥古城、太原城墙、恒山古建群等地,亲身感受了山西悠久的历史。平遥古城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给人以穿越时空之感。太原城墙历经千年,现在的城墙虽然只有短短几百米,但仍然展现出了往昔壮丽的规模。恒山古建群集众多庙宇于一山之中,形成了一幅浩大的宏伟景观。这些历史古迹的存在,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次,山西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使人流连忘返。我们在考察期间前往了五台山、云冈石窟、漳县木塔等地。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圣地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修身养性,感受佛教文化的熏陶。云冈石窟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其中的大佛洞更是惊叹人心,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漳县木塔是中国仅存的三座木结构的古塔之一,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风景名胜不仅让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山西的自然之美。

第三,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深为感动。在我与当地人民的接触中,他们总是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当地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无论是在酒店、景区还是在路上,只要我们有什么问题,他们总是耐心地为我们解答,并亲切地与我们交谈。在山西的这段时间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热情,他们的热情让我们倍感温暖。

最后,山西传统美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我品尝了山西的汾酒、刀削面、炒汤面等美食。山西的汾酒以其独特的酿制工艺和浓郁的酒香而闻名,令人回味无穷。刀削面的制作精湛,面条的宽度和厚度均匀,炒汤面的鲜美更是让味蕾陶醉。这些美食不仅让我享受到了味蕾的盛宴,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山西的饮食文化。

通过这次考察活动,我对山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热情好客的人民和传统美食,让我对这个省份有了更加美好的印象。我相信,山西这片热土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之美,会继续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探索、欣赏。同时,我也希望山西能够继续保护好自己的独特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和传承山西的文化魅力。

山西考察心得篇五

最近,我们高中三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山西考察,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历史的了解,也让我们学会如何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己。在这次考察中,我有了很多收获和感悟。

第二段:探索中国文化历史

在山西考察中,我们游览了许多当地的文化古迹,如平遥古城、五台山、恒山等等。这些地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神魅力。比如,我们在平遥古城中了解了传统商业文化。古城中的街巷布局合理,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商业的发展策略。在五台山中我们了解了中国佛教的历史和现状,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不仅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帮助,也是我们人生体验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第三段:锤炼独立思考能力

除了了解中国的历史,我们的山西考察还锤炼了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考察过程中,我们需要自主控制时间、安排行程,不断做出决策。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我们需要稳定思维,在经过自主学习、观察、沟通、咨询之后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这种自主性的学习和思考,培养了我们的领导力和决策力。考察过后,我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历史的了解,也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第四段:加强团队精神

山西考察过程中,我们涉及到了许多团队活动,如探索考察的路线、研究当地风俗文化、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集体分析决策和总结成果等等。这些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团队中,我们相互协作,充分利用各自的长处,把个人能力融合到整体,这种团队感觉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力量。在团队合作中,我们既能够不断追求进步,也能够感受到一种向心力。

第五段:结语

总的来说,这次山西考察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学习经历,既丰富了我们的智力,又丰富了我们的阅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实践中锤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发掘自己潜能,不断追求进步。

山西考察心得篇六

作为一个热爱旅行的人,我一直有着探索陌生地方的渴望。最近一次的旅行目的地是中国的山西省。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兼具,一直吸引着我。在这次考察中,我深入了解了山西的文化底蕴,感受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收获颇丰。

首先,我来到了平遥古城,这是我在山西的第一站。平遥是中国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走进古城,我仿佛回到了古代的社会,整个古城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和街道布局。我看到了古老而宏伟的城墙、古色古香的各类建筑,甚至可以感受到古人们生活的痕迹。我参观了古城的博物馆,了解了平遥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对于这片古城的保护和传承给予了极高的赞赏。

接着,我来到了五台山。五台山是一个著名的佛教胜地,以其庄严肃穆的佛教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色而闻名。我参观了五台山的寺庙,感受到了佛教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氛围。我观赏了壁画和佛像,进一步了解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之道。同时,五台山的自然风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攀登了五台山的绝顶,俯瞰着山下的美景,心旷神怡。五台山的深厚佛教文化和超凡脱俗的自然风光让我感慨万千。

在山西的旅行中,我还来到了晋中的介休古城。介休古城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少数保存完好的古城之一。走在古城的街道上,我看到了古老的建筑、古朴的街巷和传统的民俗,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社会。在介休古城,我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和传统美食,感受到了山西的独特美食文化。介休古城以其古老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我,让我感受到了山西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最后,我来到了太原,山西的省会城市。太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繁华的现代化建设而闻名。我参观了太原的几个历史文化名胜区,如榆次古城、天龙山石窟和忻州木塔。这些名胜区展示了山西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太原作为现代化城市,高楼林立、繁华喧嚣的街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太原,我还了解了山西的现代工业和发展态势,感受到山西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过这次来山西考察,我不仅看到了山西的美丽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深入了解了山西人民的勤劳善良、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山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热爱这个土地。我相信,未来的山西会以更加辉煌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一个旅行者,我会继续关注并支持山西的发展与繁荣。

山西考察心得篇七

山西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伟大文化的省份,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和工业基地。最近,我有幸参与了三次山西的考察活动,深入了解了山西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这次考察收获颇丰,让我对山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第二段:历史文化的传承

山西是中国的文化古省,自古以来就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走访了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历史文化名胜,亲眼见证了这些古迹的壮阔和震撼。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努力学习、了解、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国文化扎根在国人心中,绽放出不朽的辉煌。

第三段:现代工业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山西的现代工业也在不断壮大。我们参观了山西焦化、太原车辆等企业,亲身感受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段:生态环境的保护

山西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在考察期间,我们看到了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要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从点滴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

第五段:结语

这次山西考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工业的辉煌和伟大,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我们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不断学习、成长和进步,在未来的日子里,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山西考察心得篇八

山西省,位于中国的中部,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山西省的发展和变化,并希望亲身体验这个地方的魅力。在山西省进行考察,不仅可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艺术和历史,还能深入了解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在我的考察行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山西考察精神的独特魅力,下面我将与您分享我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山西古文化的魅力

山西是中国历史名城的集中地之一,这里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在我的考察中,我参观了孔庙、忻州古城、乐平颂和晋阳湖等历史古迹。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彰显了山西古文化的魅力。在这些古迹中,我了解到山西作为古代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段:山西经济发展的巨变

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山西还以其资源富集而著名。在我的考察中,我了解到山西是中国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通过参观山西的大型企业和工业园区,我目睹了山西经济的巨变和快速发展。山西的经济正在从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向现代化的产业结构转型,其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段:山西人民生活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山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在我的考察中,我与山西的居民交流,了解到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同时,也看到了山西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的品质。他们对外来人员的友善和热情让我深感亲切。

第四段:山西考察精神的意义

山西考察精神不仅仅是对山西省的认识和了解,更是一种积极探索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在考察过程中,我不仅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山西的文化和发展,也感受到了山西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第五段:我的收获和展望

通过这次山西考察,我的眼界得到了开阔,见识到了种种与书本上所学不同的真实情况。我对山西省的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山西的未来发展也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同时,我也意识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更加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山西省的发展,为自己的个人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将山西考察精神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总结:山西考察精神的魅力和影响

山西考察精神是对山西省的认识和了解的体现,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通过对山西的考察,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还可以感受到山西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关注山西省的发展和变化,将山西考察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是我对山西考察的体会和心得,我希望通过这次体会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山西考察心得篇九

第一段:引言-介绍考察调研山西基层的背景和目的(200字)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对山西基层进行的考察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山西基层的发展状况、基层治理的现状以及推动基层发展的对策与措施。通过此次考察调研,我深刻认识到了山西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第二段:山西基层的发展状况(300字)

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型省份,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层发展也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基层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决策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基层经济存在结构单一、发展模式落后等问题,导致基层贫困和就业压力较大。然而,值得肯定的是,山西基层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第三段:山西基层治理现状的问题(300字)

通过对山西基层进行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基层治理现状的问题。首先,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不足,导致服务和管理效果不佳。其次,基层组织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人才引进缺乏竞争机制。此外,一些贫困地区基层治理存在滞后现象,基层政府对贫困群众的扶贫工作不到位。这些问题制约着山西基层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段:推动山西基层发展的对策与措施(300字)

为了推动山西基层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与措施。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党员素质和领导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次,要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决策执行力和服务水平,建立科学、高效的基层管理机制。此外,要加强基层组织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推动基层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第五段:总结-山西基层发展的前景与展望(200字)

通过此次考察调研,我对山西基层的发展前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虽然山西基层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但是也有很多可喜的变化和进步。未来,随着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努力,山西基层必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希望,实现更好的发展。我相信,只有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才能为山西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确保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结:

通过此次考察调研活动,我深入了解了山西基层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山西基层的发展与治理存在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积极的变化和进步。为了推动山西基层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等。只有这样,山西基层才能迎接更好的发展前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持。

山西考察心得篇十

近日,我作为一个幸运的参观者,有幸参加了山西考察活动。在这次考察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山西传承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体会到了山西人民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通过这次考察,我获益匪浅,对山西的发展前景和精神气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山西考察活动让我认识到了山西这片土地的深厚历史。山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曾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考察中,我们参观了泰山学堂、晋商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古迹,了解了山西作为晋商发源地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山西,历史文化弥漫在大街小巷,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我被这种历史的沉淀所震撼。

其次,山西考察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山西人民的勤劳精神。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型经济的区域,山西人民在资源的困窘中锻炼出了一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走进了一些煤矿,亲眼目睹了矿工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他们日夜奋战,为山西的煤炭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被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的勤劳精神鼓舞着我,激励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坚持努力。

此外,山西考察活动还让我领略到了山西人民的传统美食与独特文化。山西是一个美食之乡,有着丰富的风味小吃和正宗的面点。在考察活动中,我们品尝了当地的刀削面、阳泉烧饼等特色美食,它们的独特味道让我回味无穷。此外,山西还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山西梆子、平遥古城等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眼球。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美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最后,山西考察活动让我对山西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从考察中我了解到,山西正努力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发展。山西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政府对于文化旅游和现代产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我相信,在山西人民的努力下,山西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在结束这次考察之后,我对山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识到山西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山西人民勤劳、坚韧的精神品质。山西考察活动不仅让我汲取了知识和感悟,也增长了见识和视野。我希望将这次考察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体会运用到我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的魅力与潜力,为山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西考察心得篇十一

电视上经常播放“最美山西”的广告。今年夏天,爸爸真的带我去了山西的“凤凰欢乐谷”。

有一天我走了,爸爸催我:“睡觉,睡觉,明天五点起床!”“啊,那不是逼我调整生物钟吗?妈妈!”睡了九个小时,爸爸叫醒我:“快起床,去旅游!”一听到这话,我就跳起来,穿好衣服,洗好脸,准备去武陟大酒店。妈妈看到了,笑着说:“别着急,别着急,你要尽快等我们!”我不得不坐下来沮丧地等待。

终于,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去了酒店,上了车。汽车开走了,慢慢向前行驶。

绕过花坛过马路,大约半个小时后,车开到加油站。满满的油,但司机并没有去高速公路,而是径直朝普通公路走去。这时,满车的人都在说话,只听:“为什么不去高速公路?”妈妈说:“那去高速公路就慢了。我记得如果车不上高速,去安阳要两个小时。”“什么?这不是和唐嫣去西方向西方学习差不多吗?”经过四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凤凰欢乐谷有30多个景点,其中有代表性的有黑龙潭瀑布、二叠纪瀑布、三界洞、地质走廊、蝴蝶谷等。我们一个接一个地看了一遍。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凤凰欢乐谷,啊,雄伟的黑龙瀑布,美丽的蝴蝶谷,五彩缤纷的凤凰欢乐谷。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山西考察心得篇十二

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心怀家国、躬身为民。

“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赋予了人民领袖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奋进的力量,人民领袖团结带领人民开创新时代历史伟业。

深深扎根人民,始终信仰人民——

“我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红土地上成长、发展,是党和人民将我培养成人”。

2021年10月21日,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

正在这里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块示范田,俯身摘下一个豆荚、一撮一捻、仔细察看成色,顺手将一颗大豆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

这一幕,让一旁的农技负责人罗守玉既惊讶又感到亲切:“这是老农民才有的动作呀。”

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映照的正是岁月不改的人民情怀。

这份情怀,积淀着红色基因。

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

展厅内,刊载着李大钊名篇《庶民的胜利》的《新青年》杂志原件前,习近平总书记细细观看。

从“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到“庶民的胜利”,革命先驱深刻指明我们的事业“将永远存在”的历史必然。

追忆当年,梁家河窑洞炕头一灯如豆:《为人民服务》短短数百字,习近平爱不释手;《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常学常新,信念闪耀。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沿着风雨来路,感悟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

心中装着人民,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未来无比宽阔。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不能”表明心迹:

“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这份情怀,来自于成长经历。

2015年2月13日,“黄土地的儿子”回家了。

当年的老朋友拉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手,还是那么亲切。总书记还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小名,“那时我和梁家河村结下了缘分,注定了今天会与你们相见。”

40年前离开梁家河的那天早上,院子里早早挤满了送行的乡亲,大家一声不响等他起床。推开门的那一刻,习近平流下热泪。

当年在梁家河的每一个细节,都触动着年轻习近平的心。

下地吃饭,知青的玉米团子黄澄澄的,老乡说:“这是真粮食。”看老乡的糠团子差很多,习近平主动换着吃。

糠团子热量少,习近平饿得顶不住了,打开老乡的饭包,玉米团子还放着:“你们咋都不吃玉米团子?”

“窑里男人与孩子受苦更重,要给他们留着吃。”

深知老百姓的苦,因而挑起沉甸甸的担。

“那个时候,我就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当年的梁家河,一个大队要接纳30多个饭量正大的知青,乡亲们穷得叮当响,也愿照顾城里来的娃娃。

习近平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

深知老百姓的好,因而发自内心牵挂他们。

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从上海到北京,炕头板凳坐得住、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习近平感知着百姓冷暖,回应着群众期盼,对人民一往情深。

这份情怀,得益于家庭润泽。

2021年9月,正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

展厅里,一行字格外醒目:“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地。”回忆起父亲习仲勋说过的家乡话,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

习仲勋,这位“关中农民的儿子”,被称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生长于革命家庭,浓厚的人民情怀,耳濡目染。

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家庭的熏陶将人民二字刻入灵魂、定格为初心。

这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

2021年3月,武夷山九曲溪畔,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朱熹园。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园内墙上,朱熹民本思想的经典论述,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良久。

2018年6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正是这句古语。

在陕北深感民瘼,他沉吟着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正定骑车下乡,他体悟着郑板桥的心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北京夙兴夜寐,他多次引用《尚书》中的箴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新故相因、道理相承。这份人民情怀,植根历史的中国,因而深厚、高远。

无限热爱人民,矢志造福人民——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一名共产党员的形象,深深印刻在习近平的心中。

1966年2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政治课上,老师读到这篇文章,读着读着便哽咽了,习近平和同学们听着听着也泪流满面。

“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总书记说。

这名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好干部,“始终是我的榜样”。

对焦裕禄的一往情深,化为习近平一心为民的满腔热血。

2013年腊月廿三农历小年,甘肃定西元古堆村格外寒冷。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马岗家破旧低矮的土坯房,从墙根水缸里舀起一瓢水,尝了尝,苦咸水的滋味让他眉头紧锁。

“党和政府会关心和帮助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对乡亲们说。

饮瓢水,品百姓甘苦;摸炕被,感乡亲冷暖;掀锅盖,知人民饥饱……

40多年来,习近平先后在中国村、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跋山涉水,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从一定要“看真贫”到务必要“真脱贫”,坚定地把历史责任扛在肩上。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我很怕这件好事办不好,最后给人民交不了账,给历史交不了账”。

……

对群众最浓的情,化成最重的承诺、最硬的措施、最大的投入,在中华大地铺展开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

“小康路上,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对人民的这份承诺,总书记始终铭刻于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既是国家发展巨变的雄壮交响,也是人民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习近平总书记无限感慨:

“过去我到农村,看到这样那样让人揪心的事儿,心里很是不安、难过。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农村,面貌完全改变了,吃的穿的用的都不一样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了。”

把人民冷暖放在心头,把人民生命摆在首位。

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失事。

消息传来,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组织搜救,妥善处置善后。同时要求严查安全隐患,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

得知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总书记心情沉重。3月28日,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出席会议的全体同志,向遇难同胞默哀。

三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听取了事故应急处置情况的汇报,部署在全国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大检查。

当人民生命遭遇危险,总是感同身受、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求。

“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在总书记心中,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大年三十,习近平总书记夜不能寐。

听闻医务人员以身殉职感到“心情十分沉重”,为患者病情好转而倍感欣慰,嘱咐指导组负责同志“有什么情况、有任何需要,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在疫情防控最危急的日子里,总书记始终牵挂群众安危。

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总书记的话重若千钧。

面对今年3月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迅速蔓延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大至生命安危,小到柴米油盐,在总书记心中都是大事。

“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清洁取暖,保护学生视力,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困扰百姓的“小麻烦”,摆在总书记的案头、记在总书记的心中,也一项项列入中央重要会议日程,一次次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一点点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

“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习近平总书记说。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面五星红旗在100多位普通中国人手中传递。“快递小哥”刘阔就是其中一个。

三年前的春节前夕,北京前门石头胡同快递站点,刘阔和同事们遇到了前来看望他们的习近平总书记。

听说大家年三十才能回家,总书记说,“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

一言一行,总书记心中装着基层一线劳动者,珍重大家的每一份付出。

为了人民的幸福,一往无前以赴之,夙兴夜寐以求之,不遗余力以成之。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引领人民——

“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

一张习近平总书记的照片感动了无数国人。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坐在主席台前排的习近平总书记起立转身,带头向坐在主席台后区受表彰的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代表鼓掌祝贺,表达敬意。

记者的镜头定格了这一直抵人心的瞬间。这是对英雄模范的礼赞,更是对人民群众的致敬。

深知“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向人民问计、听人民心声,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开始走上地方领导岗位,担任正定县委书记。这位年轻干部的作风令人耳目一新。

“习书记从不在办公室闲坐。”

当年的县委办干部回忆说,习近平经常带着县委工作人员搞调查,“特别选在县城大集的时候,在大街上摆上桌子,拉着来赶集的老百姓做调查”。县委机关大门也总是敞开的,背着粪筐的老农径直进来同习近平交谈。

眼睛向下、走进群众,成为习近平从政一以贯之的品格。

2016年全国人代会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用了20分钟向一名村党委书记了解当地发展情况。

“牛羊育肥期几个月”“村党委有多少人”“种什么庄稼”“水产养殖怎么发展”……总书记掰开了问,青海贵德县大史家村党委书记毕生忠揉碎了答。

一场解剖麻雀式的现场调研,习近平总书记眼光触及基层治理每个角落。问得如此之细,正因深知“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

2013年至2022年,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53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约400位代表委员发言,同大家共商国是、汇聚众智。

“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人民的所思所盼装在总书记心中,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

2020年9月17日,湖南长沙,九所宾馆。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请来基层代表,听取大家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中有乡村教师、农民工,也有货运司机、种粮大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道急难愁盼、谈难点痛点、提解决办法。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大家讲得很鲜活,很符合实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加以吸收。

盘玖仁参加了那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座谈会,他向总书记提出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如今,他所在的湖南省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里来了新老师,师资力量得到加强。

为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当年7月到9月,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声音;首次就五年规划编制进行“网络问策”,网上留言100多万条。

人民领袖虚怀若谷、一片赤诚,激发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古语,阐明人民的力量。

在宁德,提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激发闽东人民“人一之,我十之”的发展干劲;在浙江,弘扬“枫桥经验”,号召“依靠发动群众,建设平安社会”;抗击台风,强调“军民团结一心”,筑牢抵御自然灾害的坚固堤坝……一路走来,习近平始终真心相信、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

从谢小玉这个“00后”小姑娘身上,总书记又看到了中国新一代青年人的力量。

两年前的春节,放假回家的谢小玉赶上疫情,主动报名成为武汉东湖新城社区最年轻的志愿者,为近200户居民跑腿儿买菜、买药、取快递。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见到了谢小玉和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等代表。听了谢小玉的汇报,总书记深有感触:“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

总书记还为大家加油鼓劲:“人民战争要靠人民共同来打。大家夜以继日、不辞辛劳、默默付出,悉心为群众服务,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

星火成炬。从“90后”“00后”青年一代到古稀老人,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涓滴之力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为人民而战,靠人民而胜。

从实现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到抗击百年不遇的世纪疫情,再到贡献无与伦比的冬奥冬残奥盛会,亿万人民的支持参与,正是中国共产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之源。

矢志复兴、积健为雄,团结兆亿、抖擞神州。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2022年1月30日,壬寅虎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讲话虎虎生威、振奋人心:

“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纵观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路线,无不与一件国家大事密切相关。今天,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近日,习近平在江西考察,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长江之行,到东北之行,再到京津冀之行……纵观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的路线,一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线跃然而出。

区域协调发展按下“快进键”

——考察路线勾画出“发展版图”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沿着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的足迹,一幅清晰的“区域协调发展版图”徐徐展开:

2017年12月,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以徐州为基点,研究破解全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策。

2018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018年4月,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方向、厘清思路。

2018年9月,习近平展开东北之行。在沈阳,他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2018年10月,在广东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2018年11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2019年1月,习近平在京津冀三省市考察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他强调,下更大气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2019年4月,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重庆要抓好贯彻落实,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2019年5月,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他强调,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

振兴东北、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从这个角度观察,习近平的考察调研路线紧紧围绕“区域协调发展”这个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区域协调发展激活内生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心谋划、扎实推动,以深化区域协调发展经略发展大格局。

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在考察调研时指出:

推进东北振兴要“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

在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目前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要推动这些地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实现各区域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区域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表示,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

意见强调,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

大战略、大格局、大思路。

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既各有侧重、各具分工又协调对接、相互融合。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激发前进的内生动力。

区域协调发展夯实根基

——紧紧围绕“人民”这个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要求: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十九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会议强调,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其中,有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滞后;也有难中之难、艰中之艰、贫中之贫——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近日,习近平深入赣南老区考察调研。在江西省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习近平对乡亲们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日子会更好!”

今年4月,习近平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去年6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叮嘱: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

江西、重庆、山东、江苏、上海、四川、海南、湖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始终高度关注。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把发展的根基越夯越实。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考察调研期间,谈到了“十四五”规划。他指出,明年我国将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他希望各地深入调研,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

回首“十三五”规划的制定,2015年5月到7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地方考察调研、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了18个省区市负责人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从全国到地方的规划编制工作都在紧锣密鼓推进。在“十四五”谋篇之际、“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顾“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的发展关键词,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发展高瞻远瞩的战略性考量。

谈创新发展: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创新不仅被置于发展理念首位,而且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纲要要求,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数月后,他明确了“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战略导向”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

从中央会议到地方调研,总书记心系创新发展。

“总书记您好,我是小曼……”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观看成果展示时,被科大讯飞展台机器人吸引。仿真率多少、成本怎么样、商业前景如何……对于机器人应用的语音合成技术,总书记问得很细。

2018年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总书记仔细察看了新一代干细胞技术、微型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等科研装置和实物模型,留下了“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谆谆告诫。

谈协调发展: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中部地区的成绩更多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这个速度是在高质量的前提下的速度。”2019年5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为中部地区崛起谋篇布局。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纲要提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曾在讲话中提到,“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对于协调发展的内涵,总书记不断深化阐释。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提出区域协调发展三大目标;2018年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他要求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

谈绿色发展: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露天煤矿还有多少?”“今后不再上了?”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在代表讲到草原乱采滥挖的事时插话询问。

听到“不再上了”的回答后,总书记颔首赞许,“留在那儿,子孙后代可以用。”

纲要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从纲要成形过程,也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据公开报道梳理,他最早提到“十三五”,是在2014年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时。总书记说,要抓紧制定2030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十三五”能源规划。

风物长宜放眼量。2018年,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等6项重要原则。今年上半年,总书记先后赴浙江、陕西、山西等地考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题贯穿其中。

谈开放发展: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纲要提出,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求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总书记对于开放发展的思考,由来已久。1988年,习近平到宁德赴任,不到3个月时间走遍闽东9个县,后来又跑了绝大部分乡镇。调任省会福州市委书记后,他即刻到罗源、连江、长乐三县开展调查研究。大量实地考察后,习近平提出了“双向开放”“双向开发”“扩大开放”“外引内联”的发展道路。

新时期,新布局。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总书记的妙喻,朴实生动。

2018年,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向世界宣告,“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习近平福建工作照。资料图片

谈共享发展: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重庆考察调研,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历经数小时专程看望一个贫困村,他说,“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也要看到真贫。”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高频词。纲要指出,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关于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总书记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既要“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

上半年各项突发事件,也彰显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武汉抗疫,不放弃任何一条生命;守住堤坝,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思考布局“十三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奏响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奏”。

将时间轴拨回到2020年,总书记在吉林考察调研留下的一席话引人深思:“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十分重要。


山西考察心得篇十三

在这次来山西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省份的魅力。山西不仅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还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关山西的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勤劳奋斗的精神,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首先,山西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太原古城,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太原的古城墙和古建筑保留着悠久的历史,让我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空。同时,山西还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恒山和五台山,这些山脉和寺庙不仅令人叹为观止,也是中国佛教和道教的重要圣地。通过参观这些古迹和名胜,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山西的自然风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西拥有壮丽的黄河景观,其中太阳溶洞和云冈石窟给我留下了极大的印象。太阳溶洞令人惊叹的地下景观,如同人间仙境;云冈石窟的石刻堪称世界艺术宝库,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视觉盛宴。此外,我还细细品味了山西的美食,包括著名的刀削面和炸酱面。这些美食不仅有着独特的口味,也反映了山西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然后,山西的资源丰富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西是中国的煤炭之乡,煤炭资源的丰富为山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参观了太行板岩景观区后,我才更加了解了山西煤炭资源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此外,山西还有很多其他的资源,如铁矿石、石墨、陶瓷等。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山西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可能。

最后,来山西考察期间,我深深感受到了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勤劳奋斗的精神。在参观山西的各个景点和企业时,我得到了山西人民热情的接待和精心的安排。无论是导游还是工作人员,他们都竭尽全力让我们感受到山西的美好和活力。同时,我还参观了山西的一些企业和工厂,见证了山西人民奋斗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山西人民自强不息,也给我留下了强烈的震撼和敬佩之情。

总的来说,这次来山西考察让我对这个省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山西独特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资源以及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勤劳奋斗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通过这次考察,我感受到了山西的魅力和活力,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再次来到山西,进一步了解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省份。

山西考察心得篇十四

寺庙是中国经典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传入于东汉初,从北魏开始在中国盛行起来。中国寺庙建筑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形成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的通透效果,所蕴涵的空间意识模糊变幻。

佛寺的形成受到宫室府邸的影响很大,并且王公贵族多有将旧宅赠给寺庙的风习,此时佛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合,发展成为中国的宗教,并且中国寺院建筑融入了中国宫殿建筑的美学特征,在时间进程和空间形式上都具有共同的特征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格局。寺庙的布局所遵循三大方式:1.采用中轴线均衡对称,主要建筑于轴线上;2.采用中轴线,寺的地基多呈东西狭窄,南北纵长的形式,坐北朝南,或背山面水,不拘朝向;3.寺庙常建于风景优美,深山幽谷之中,便于信徒修禅不为俗念所动。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线来组织空间。寺庙建筑的主要类型,隋唐以前中国寺庙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庙前有廊庑围绕,正中院庭的`前后有殿堂,房院为僧房。隋唐以后,造巨像成风,佛殿普遍代替佛塔,佛塔渐渐被挤出寺院,或另辟塔院,或置于寺前后或两侧。宋代以后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平面布局逐渐模式化,形成了“伽蓝七堂制”。

对称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

而在本次山西为考察重点,佛教在两晋之际传入山西,发展很快,是历朝佛教兴盛的中心。东汉时建造了许多大型寺院,现在洪洞县的广胜寺就是始建于那时的。后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如今山西省内佛寺分布极广,遍布全境,不难看出当年的兴盛。五台山更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班别:

姓名:

学号:

山西考察心得篇十五

山西课改名校高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靖远县第二中学 雒永宏

2013年5月11日—19日有幸去太谷二中、清许二中、新绛中学、泽州一中观摩学习,收获很大,认真体会分成三个部分:观摩学习,收获体会,结合我校学生的学情分析。

(一)观摩学习

一、走进太谷二中校园。

1、学习氛围浓厚让人感动。太古中学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下愿学,乐学,会学,终究学业有成。楼道内的励志短语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学生,教室里的标语板报体现着良好的班级风貌,给慕名前去参观学习的老师以更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空间,让人感动。

2、“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该校课堂教学悉采用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模式。学生分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上课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与学的全过程,老师仅仅起引导作用,解决小组里难以解决的问题,每组学生都由小组长率领全员参与。整堂课将独立自主与合作学习交替使用,每个小组在自己的版块里讲解以及完成学习任务,每个版块都在展示和评比中,竞争意识很浓。

3、师生共同发展的时代声音。聆听太古中学校长赵万科作的“师生共同发展”经验报告。赵校长重点介绍了该校推行的“1.3.9”师生思辨思维模式,积极打造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精品课、示范课。特别是“三五三”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释放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学会。课堂真正体现了太古二中的教学模式: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模式。真正感受到老师的有效教学,有效教研、有效课堂、有效训练、有效作业、有效管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现状由原来的“老师累了,学生睡了”变成了“老师笑了,学生乐了”!学校在收获了课改带来的成果时,老师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得到了最大化的激发。

二、清徐二中观摩学习。

在清徐二中我们通过听“推门课”,听课堂教学专题报告,学习了不少的经验。清徐二中宋校长作了“解放思想 承诺奠基---清许二中发展之路”的报告。我们深入学习体会了清徐二中的“四环节活动式教学”模式在备课、授课、作业批改及班会方面的具体做法,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三、新绛中学:半天授课制

新绛中学半天授课制的真正含义是学生后半天自主学习。我们上午是观摩展示课,下午学习自习课。新绛中学用学习报告,师生工作的“编、验、点、导、学、做、展、悟”八字方针,开创的“导师制”。新绛中学的课改是一场学习革命,解放了学生人本来就应该表达权、话语权、选择权等权利。新绛中学的课改为孩子的解放,为教育的未来找到了一条路!

四、放眼泽州一中。

通过观摩学习,我的收获很大,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1、学生真正化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学习。在提倡自主学习的口号喊的越来越响的今天,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其实还是少数。传统的课堂,填鸭式的教学,一部分好学生能够做到理解吸收;一部分中等生听的似懂非懂,做起题来还是错误百出;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完全听不懂,百无聊赖之际只能睡觉。对于分层教学的落实更是困难,老师的一言堂。这四所学校的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的程度分了3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完成不同的题目。

2、学生能力的锻炼。所有的学生都在组长的组织下动起来,优等生给其他学生讲题,差生板书和展示,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不是突出哪一个个人,而是整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被评价,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每个人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的潜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3、教学质量较高。在来之前,我一直存在疑虑,这种教学模式会不会拖慢教学进度?所有东西都让学生讲解,进度肯定会比老师讲慢很多。但是来到这里以后,发现事实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我听的两节都是习题课,学生分组讨论,一些简单的基本的题,学生小组之间就可以自行解决,不用老师再讲解了;每个组讲解一道或几道题,几个小组同时进行,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有问题的题小组之间再互相讲解,最后真正需要讨论的题只有几道。先由小组讲解,讲解后其他同学质疑,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补充,对知识点的总结、知识面的扩充、解题思路的发散都是很好的训练,经常会一题多解。另外,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比传统课堂要好得多,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的,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三)结合我校学生的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这四所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后,我们回来也进行了讨论,结合我校学生的学情分析,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我校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人家的学生每天的功课安排的很满,学生很朴实,能够真正的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对于我校一些学生,调动积极性是个比较困难的事情。

2、预习时间的保证,泽州一中在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分别设有自习,加起来总共有7节自习时间。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来说,学生的自主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来自学,如果时间保证不了,这种课改是很难推行的。

3、小组评价机制,泽州一中采取的是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结合,奖励机制是小组整体加分,然后对组内突出的个人再单独加分,根据每人得分情况会获得从士兵到将军的不同的称号。对于我校学生来说,如何制定评价机制是个难点,既能使学生信服,又能调动起这些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们的积极性。

在全省党员学习贯彻王儒林同志讨论落实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掀起高潮之际,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也积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以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为主题的学习讨论落实活动讲话精神,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革弊立新、激浊扬清,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是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对山西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党中央对我省严重腐败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对省委班子进行重大调整,对山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体现了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和对山西人民的真切关怀。中央要求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训,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下力气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集中精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为山西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二)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是顺应广大干部群众期盼、实现治晋兴晋强晋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对消极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美好生活充满向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腐败不除、正气不扬,山西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没有希望。如果不能形成弊革风清的政治局面,不能形成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强大正能量,我们就会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就会在新的发展时期失去机遇,就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落伍掉队。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山西发生严重腐败问题,是影响山西形象和全局的灾难,同时也是我们反思问题、革弊立新的契机。我们必须痛定思痛,深思工作失误,深挖思想根源,深查制度漏洞;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亡羊补牢,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渡过难关,实现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有深厚的政治基础和群众根基,我们山西的广大干部群众历来听党话、跟党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山西人民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我们山西的政治生态出了严重问题,我们山西出了不少腐败分子,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山西干部队伍的主流。在这场重大政治考验面前,山西广大干部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惩腐败和对省委班子作出重大调整坚决拥护,对党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贯彻,对省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坚决执行。实践证明,山西的广大干部是好的,政治上是坚定的,是可以信赖的,是能够担负起治晋兴晋强晋的历史使命的。

(三)深入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是重要历史关头赋予广大领导干部的历史责任。重要历史关头,考验着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历史关头需要头脑清醒。我们要充分肯定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困难诸多,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任务艰巨,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叠加,特别是腐败存量面广量大,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不移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对山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历史关头需要迎难而上。困难当头,我们不能消沉、退缩;挑战面前,我们不能迷茫、困惑。时代选择了我们,人民期盼着我们,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群策群力、化危为机,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二、把握正确方向,始终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遵循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这次活动的指针。我们必须把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开展活动的统领和关键,把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活动的全过程。

一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全面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使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思想精髓、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准确把握讲话中体现的为民情怀、反映的历史担当、阐发的科学方法,真正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事业观、是非观、义利观,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三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抓、真改真用。“学讲话、学作风”不能成为一句口号,停留在嘴上、会上、纸上,一定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抓、真改真用上下功夫。要原汁原味学,认真学习原著,潜心领悟精髓,努力做到学深学透、入脑入心。要创新方法学,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党委中心组要带头学,发挥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把学习搞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要联系实际学,紧密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思考、研究、探讨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提高素质、推动工作。

(一)净化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活现状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我省发生了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已有不少干部被查处。有的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权钱交易;有的权力寻租、中饱私囊、巧取豪夺;有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胆大妄为;有的拉票贿选、营私舞弊、“带病提拔”;有的搞圈子,找关系、打招呼,谋私利;有的贪权、贪财、贪色,徇私枉法;有的生活糜烂、作风败坏、腐化堕落,等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严重破坏了全省政治生态。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视角对我省政治生态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剖析,从严落实“两个责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把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作为关键举措,严明政治纪律,严肃整治吏治问题。我们必须拔除烂树、治疗病树、矫正歪树、种植新树,保护森林。我们必须坚决清除腐败土壤,灭菌消毒,改善条件,精心树木,打造出人民群众满意,党中央放心,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心得体会

目前,全局上下正在集中开展党的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作为安监监系统一名工作人员,我深刻感受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性。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想和体会: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路径。忠心对党、真心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权、用心干事包涵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指导我们工作生活的行为准则。做好本职,服务群众。群众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层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务群众,要弄清楚群众要我们做什么,能为群众做什么,认识清楚,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就是要通过系列办法举措,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纵观我们党九十多年壮阔历程有力证明,只要在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持续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利益,党就会取得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就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就要尊重人 民主体地位,做好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实践的主体。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就要坚持深入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基层是提高干部的“大学校”,是锻炼干部的“大熔炉”,是服务群众的大舞台。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只要我们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就能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山西考察心得篇十六

2017年7月28日至8月2日,我随禹城市教育考察团到江苏省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分校、xx实验中学考察,先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的办学特色

1.xx市xx中学抓常规、抓细节、抓过程,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后六中学很重视常规管理,他们认为,做好常规就是奇迹。他们提出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就是“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xx中学靠的是规范科学的管理,靠的是坚持低耗高效的原则,抓严细节是xx初级中学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早读管理。他们的做法是明确文科教师的几个规定的动作,强调文科教师前一天放学,必须到班把第二天早读课的

学习

内容、任务要求布置好,并写在黑板上,到第二天早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是正课上课的前五分钟,进行严格检查。这样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的做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作业管理。平时练习的油印量由教导处把关,课外练习册、教辅用书等资料,每生限订一套,其余全部封-杀。学校提倡教师手头多买几本参考书,每天做些筛选、剪贴、翻印的工作,这样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常规考核中,学校对学生平时的课业负担要求非常严格,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自己来不及批阅的作业坚决不允许布置。布置一道练习,学生就要像考试一样及时地完成一道,教师认真地批改一道,并认真地评讲一道。学校认为,牛吃了草要反刍,学生做了作业,也必须进行反思,教师给予评析,否则就难以消化吸收。布置作业,应在练习的精选、精练、精评上下功夫。 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上,学校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教学对象则要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位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决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

2.xx县xx中学的“讲学稿”,书写了教学的神奇。

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改革缘于学校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一度被确定为撤并学校。不改革,不进行校本教研就不会有xx中学的发展。1999年起,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做法,创造出“讲学稿”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捆-绑式教学考核,学校教育教学

成绩

突出而重新迅速发展。

讲学稿的具体做法:

作为“xx经验”的核心之一,“讲学稿”指的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师集体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备考试)的结晶。讲学稿的具体做法是:

实行教师超前备课(即在假期内)、集体备课,教师轮流执笔,骨干教师把关审核,形成共案,把教案、学案和分层次评价作业结合在一起,用一张8开的纸印好(正反面),每节课的课前1天发下去。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在上课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理科类如数学、物理,主要是以大容量训练为主。“讲学稿”发给学生后,一般教师要收回两次,第一次是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第二次是检查当堂训练情况,并结合课后或周六培优补差的时间进行辅导,实现日日清、周周清。

教师、师徒教师(同集备组的教师)是捆-绑在一起的,不管谁的成绩多突出,奖励是一样的。捆-绑式考核的基本作用是使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来提高“讲学稿”质量并共同使用“讲学稿”。

东庐经验的核心之三是“考教合一”。因为“讲学稿”是集预习、课堂笔记和练习为一体的文本,如何保证学生按照规定使用、保管好“讲学稿”十分重要,因此东庐中学除了日常管理教育和习惯的养成以外(新生入学前2周开始训练使用讲学稿),另一重要手段是“考教合一”,即单元测验、阶段考查等考试题目多出自“讲学稿”,年级越低,比重越大,7年级80-90%,8年级70-80%。

3、xx实验中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结构”的教学思想。

一是“知识内容结构”。现在语文教材是一篇一篇课文,数学教材是一道一道例题,好比散落的一颗颗珠子,现在要求把一篇课文或一道例题放在“知识结构”中来学习,也就是要把散落的珠子变成一串串珠子。这种知识结构不是教师交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画知识树”自己来建构。一类知识结构总有一个基本概念,好比树的主杆由基本概念再生成许多下位概念,好比树干上生长出许多树枝,大树枝又会长出许多小树枝,用画“知识树”能够非常形象地表述和掌握一种知识结构。

《赴山西高校综合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山西考察心得篇十七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一个这样的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2015年3月27日到2015年4月5日,在杨五一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4人来到了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进行了为期11天的学习。

太原成成中学,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迄今为止已走过90 个春秋.学校创办于1924年9月,是由晋籍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的进步 学生取《中庸.自成》中“成己成人”之意为办学宗旨而创办的。

我深知这次学习机会的难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全身心 的投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学习的不仅仅是成成中学一线教师们 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他们对待工作对待学生永远 保持着一腔热情。对于学生往往是把话说到学生心里。

一、校园文化:

太原成成中学,是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迄今为止已走过90个 个春秋.学校创办于1924年9月,是由晋籍北平师范大学毕业的进步 学生取《中庸.自成》中“成己成人”之意为办学宗旨而创办的。校 园里面随处可见校训:明德明理,成己成人。校园文化走廊给了学生 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每周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学生自己选择 选修课,野外求生,急救类型的常识等等可以很好的从选修课当中 获取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课堂理念:

在数学课的学习过成中,教师充分运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首先是他们导学案的设计。他们导学案的设计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自己编写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自主学习部分。主要 是课堂的导入环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通过书本上的经典题型,通过各班 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研究编写。然后是他们小组探究的模式,是学 生真正的是“做中学”,老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学生自己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探究图形的旋转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旋转三角板,自己编题,不仅印象深刻,更让学生充 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还有就是学生提问学生的环节也是引人入胜 的。在课堂总结的部分,老师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一种方法。老 师让学生亲手绘制数学小报,在快乐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跟学生的交际

成成中学除了有每周必备的班主任会议,还有很多年轻教师的师 资力量。例如每周的青年教师研修班。每周都会有一个研究主题。比 如说课堂上跟学生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处理。每个老师会各抒己见,把自己好的经验进行交流共享。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特别是成成中 学老师说的把话说到学生心理,做到真正的上课认真备课,认真上好 每一节课,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关爱。

四、课堂教学体会

课堂教学给我的最大体会就是要灵活,不能教条,走极端。自主课上 主要是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通过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学生的总结,做题,都是做在学前作业本上,为明天的展示课作准备!所以自主课 必须保持教室的安静,即使个别同学讨论,声音都是比较小的。如果 需要集体讨论,时间可以在最后五分钟左右。因为学生需要讨论的只 是一部分题目,大部分时间还是要用来思考做题的。自主课上老师也 可以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难易,各班学生基础等具体的情况作适当提 示,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展示课上,给我的最大体会就是老师作为 主持人比较好,因为我们老师对教材熟悉,知识掌握的比较系统,上 下连贯会比较好,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控制好展示的进程,还 可以很自然的给学生鼓励,对小组展示情况作出适时,恰当的评价。当然老师做主持人,只有在备课比较充分,各组学情比较清楚的基础 上才能把这节课上好,所以可以加强老师对学生了解,同时还可以加 强对课堂纪律的控制,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会不断地向优秀的教师们学习他们的 经验,并且始终爱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做 中学”的思想理念。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33076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