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佛教思想论文(通用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0 16:29:04
最热佛教思想论文(通用22篇)
时间:2023-10-30 16:29:04     小编:GZ才子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有目标地向前迈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文和方法,但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的思考和观点,避免盲目照搬和模仿。下面是一些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见解,希望能够给您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佛教思想论文篇一

《易经》是“群经之首,万思之源”,称之为中国的“金字塔”。乾卦的“自强不息”,坤卦的“厚德载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自古以来,探究《易经》者成千上万,显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自身行为后果的关注。

《易经》的由来

我们平时讲《易经》,亦称《周易》。其实《易经》是个统称,分为三部《连山

易》《归藏易》《周易》。《周易》只是周朝时期的《易经》,前面的两部在历史的洪流中丢失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周易》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所以《周易》和《易经》这两个词现在通用,但是从源头上讲还是有区别的。

夏代时期的《连山易》,以“艮卦”为首。为什么选择“艮挂”为第一卦?艮,代表山。古时西北高山众多,古人想像山是最重要的,于是“艮卦”被放在了首位。到了商代,人类的文明不断向前推进,发现大地很重要,五谷杂粮都是从大地里产生的,所以把“坤卦”放在《归藏易》首位。到了周代,人们则认为天很重要,所以把“乾卦”放在了《周易》首位。

对其书名,理解不一。“周”有周朝、周代;周全;周转等不同解释,“易”有变易、不易、对易等不同解释。《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说明《周易》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由哪个人写了这本书,现在著书都有作者,而《周易》的作者不详。历史上认为是由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解经。

《易传·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时候,伏羲氏作为天下的君王,仰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看鸟兽的斑纹和土地所宜,近处取自于自身,远处取自于万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用来领会神明的道德,用来表达万物的情状。开始画八卦时就是“一画开天”,充满阳刚之气,从中汲取智慧的力量。

伏羲的智慧恰恰来自于个人的发现和智慧。我经常对人讲,如果你把时间交给了电视剧,那注定是没有出息的;如果你把精力集中在了如何连接昨天与今天的剧情,少了思考,那基本是没有智慧的。人类的智慧是要在静修中产生的。

佛家有三个字:戒、定、慧。一定要守戒才能入定。由“定”才能够生“慧”,一分定生一分慧。伏羲画了八卦,到了周文王时代,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河南羑里时,又据伏羲八卦演绎成了六十四卦。

后在春秋时期,孔子通过对《易经》的哲学解读,作了《易传》。自此,《易经》有了两大板块——《易经》本经与《易传》,其本身也完成了从卜筮向哲学的转化。

《易经》的表达系统

《易经》与其他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除了文字以外还有符号、图形。《易经》有三大表达系统:符号系统、图表系统、文字系统。

符号系统最基本的是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太极”,是宇宙间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而“太极”中包含着一正一反两种力量,就是“两仪”。

“两仪”通常指“阴阳”,古人用阴阳范畴来表现寒暑、日月、男女、昼夜、奇偶等众多概念,中国人对于“阴阳”的看法往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像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阴阳”是相辅相成的,不断转换的。太极图中的阴阳之间是曲线的形式,可以印证中国文化是曲线文化,我们讲一个问题时首先要铺垫,然后再说实质,而不像西方表达得那样直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是“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八卦”是:“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古人再将“八卦”两两相叠,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划组合体,即“六十四卦”。

《易经》除了符号系统之外,还有图表系统,像《河图》、《洛书》、《太极图》等,这些主要是用图表来阐述易理易数。这里的《河图》和《洛书》,据说当年伏羲看到黄河里面的河马背上驮着图,即是《河图》,而大禹看到洛水里乌龟背上驮着书,也就成就了《洛书》,两者被称之为“天书”。

易经的原则和思想

《易经》的组成是有一定的原则的。包括三个原则,即变易,不易和简易。“变易”很好理解,天地间的万物都在变化,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现实中很多事需要我们用变化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不易,即规律不变。大自然中有雨、雪、冰、霜,它只是形态变了,它的本质不变。

简易,也就是简单易学。我们都知道,自然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现在流行的养生之道,也应遵循自然规律,冬令进补。当然,这里的简易,还包含了“大道至简”的“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知识。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智慧。我们现在要面对的,常常不是知识也不是智慧,而是信息。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杂乱的。知识是经过整理以后的系统的内容,摄取了这一方面的知识也许就成为专家,智慧是综合的,是体悟出来的根本性的内容。

关于易经的思想,我认为其中价值目标和最高理想状态是“和”。如果能够达到“和”的状态,天地就各行其道,万物就自行生长,一片和谐。道家也讲“和”,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有斗争与和谐,最终达到和谐。

《易经》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天道变化,使得万事万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这里提出了三个方面,“太和”是最高的和谐,包括宇宙、社会、人生、国家,这和现在提出的“中国梦”是一致的。“中和”是第二阶段的和谐,是近期目标。“保合”,是协调和保持的意思。“和”在《易经》中以哪些卦象表现出来呢?就是豫卦。“豫”是快乐美好的意思。天上天雷滚滚,地下万物复苏,代表春天的气息,这就是豫卦的象征。

当然,“和”之外,还有不“和”。它有四种类型:阴阳不交、阳刚过甚、阴柔过甚和阴阳斗争。要达到“和”的通变之道,就应保持中、正和中正。中,即重守中不偏。正,即正道而行。中正,即既中且正,中胜于正。

用《易经》乾卦来解读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懂得其中的“潜龙勿用——自得其乐”,“见龙在田——进取有乐”,“终日乾乾——苦中作乐”,“或跃在渊——助人为乐”,“飞龙在天——与民同乐”,“亢龙有悔——知足常乐”。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人生阶段,作出合适的行为选择。

《易经》是庞大的系统,是知识、智慧的宝库,是顶层设计。不同的人可以从中找寻到不同的需求,它就像一口古老的井,只要你把水桶放下去,就会有你所需要的营养。

佛教思想论文篇二

佛教作为千年宗教文化的瑰宝,深深地影响了无数人的内心世界。在我长时间的接触和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启示。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并探讨我对佛教心得的体会,从学习佛教的原因,佛教中智慧的体现,以及佛教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针对我对佛教的学习原因,我深信每个人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追求。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给予了我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追寻发展。我亲身经历了一段人生的困茧和痛苦,迷失在追求物质和社会成功的虚幻之中。佛教给了我一盏明灯,引导我走出困境,引导我重新审视生命中的重要价值和真理。这也成为我学习佛教的原因之一。

其次,佛教智慧的体现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佛陀禅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佛教智慧的精髓: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世界无限大,人的一举一动都能改变世界。佛教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慈悲,摒弃贪念与嗔怒,培养智慧和正念。通过修行,我发现内心的纷争逐渐减少,将心放空,我也能更好地感受到身边的美好和快乐。佛教教导我们要善待他人、尊重自然,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和谐。这些智慧和启示给予了我面对生活困境和挑战时的坚持和勇气。

第三,佛教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佛教的教导下,我逐渐摒弃了功利心和虚荣心,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以及对他人的关爱。佛弟子听闻四圣谛,一生皆非苦空无,不能应证深由劫所困。经历了佛陀的教诲,我们学会用关爱和慈悲去拥抱这个无常的世界,学会在苦难中寻找快乐的种子。佛教教化我们要学会放下执念,超越个人的欲望和私心,通过慈悲与智慧去改变世界。

另外,佛教强调禅修的重要性,对心灵的平静和解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修行禅坐的过程中,我意识到通过专注于呼吸和觉知当下,我能够超越内心的烦恼和困扰,达到内心的平静。佛教认为通过禅修可以超越人生的种种痛苦和欲望,让我们摆脱轮回的束缚,实现真正的人生自由。这种修行和体验让我坚信佛教道路上的修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成果的。

最后,佛教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与之相处。佛教教导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顺应生命的变化,享受当下快乐,同时也感悟到人生的无常和脆弱。我学会了坦然面对生活的起伏和挑战,通过修行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佛教告诉我们:凡事皆因缘,一切都是短暂的,放下执念和欲望,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奇迹。

总结起来,佛教作为一种哲学体系和宗教信仰,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通过学习佛教,我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快乐,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了慈悲和智慧,学会了放下执念和欲望,以及珍惜当下的每一刻。佛教教导我们要通过修行去改变自己和世界,实现真正的人生自由。无论是面对快乐还是痛苦,佛教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引和信仰系统。通过学习佛教,我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满足,更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美好和意义。

佛教思想论文篇三

《红楼梦》不但以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与消亡,还在书中记录了大量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知识以及民风民俗,其中就包含了很多佛教思想。

古典小说《红楼梦》一书以“梦”始,以“梦”终,通篇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思想。因缘果报、色空观念等佛教思想充斥着整部小说,使小说渗透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悲凉色彩。

一、因缘果报的内涵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一)因缘果报的内涵。

东晋高僧慧远吸收“业感缘起”的说法,并融合中国自古以来“善恶报应”等观念,著《三报论》、《明报应论》以提倡“因缘果报”思想。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

果报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应报、异熟果。果报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之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涅盘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如此说来,好人今受苦报,不得善终,皆因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承受苦果,今生虽然做好,却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亦然。可见,佛教处处讲究有果必有因,果由因生,因由果来,今生种何因,来世得何果。

(二)因缘果报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

《红楼梦》中随处可见因缘果报的场合,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宝黛钗之间的爱情。

小说第一回就借甄士隐的梦境让我们了解了宝黛前世做业之因: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用仙水浇灌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吸收天地精华和雨露滋润而修成女儿身。得了灵气的仙草见神瑛侍者投胎下凡,领略世间的温柔富贵,为了报答他的浇灌之恩,绛珠仙草也决定下凡,用一生的眼泪还他。这样,就有了“石头下凡历劫,绛珠还泪”的因缘果报。木石前盟的因缘果报贯穿小说的全过程,因此宝黛之间的爱情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还泪的过程。小说时不时会向我们点明他们之间的前世宿缘,以此来照应今世的还泪果报。小说第三回写宝玉和黛玉初次相见,彼此都有熟悉之感,林黛玉总觉得宝玉好像曾经在哪里见过似的,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正是因为他们有着“木石前盟”的宿缘。而从宝玉摔玉开始,黛玉就在进行还泪行动。小说中写黛玉流泪的情节很多,像“宝玉挨打”、“黛玉葬花”等,眼泪是印证“绛珠下凡还泪”因缘果报的象征。所以眼泪再多,也总有还尽的那一天,小说第四十九回就暗示了我们,黛玉说到:“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眼泪不多”是泪尽的前兆,而泪尽的时候就是黛玉还泪结束的那一天,也就是魂归离恨天的时候。这是一场前世就已经注定的还泪情缘,宝黛爱情的独特之处,就是儿女真情。但是他们之间的真情与当时社会的世俗人情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也不被当时的世人所接受。所以,阻碍他们相爱的不仅是家族的反对,更主要的还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否定,因此他们之间注定是“有缘无分”的,这段爱情注定逃不过悲剧的结局。

我们再来看宝玉和宝钗之间的爱情——金玉良缘,如果说“木石前盟”的爱情是前世因缘,那么“金玉良缘”的相逢就是现世情缘。小说第三回写黛玉有不足之症,“从会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因此癞头和尚劝她要么出家,要么“总不许见哭声”、不见外姓亲友之人,如此才可保一生平安。作者在这里已经告诉了我们黛玉泪尽而死的悲剧。而同样是小时多病的宝钗,却得到一位和尚给她治好了病,还送她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和宝玉出生时口中所含的宝玉上所写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两句话正好一对,从而为后来二人之间的金玉良缘以及成亲埋下了伏笔。不论是容貌、品德还是才智,薛宝钗都是大观园众多女儿中最出众的,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美满的女性。她有很现实的处世原则,能够处处考虑自己的利益,但她同样有少女的情怀,有对宝玉的真实情感。但是她却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她与宝玉的婚姻不过是空洞的结合。“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本来以为是金玉良缘,但是宝玉由于和黛玉有着木石前盟,所以“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此事”,甚至在梦中都不肯承认这段金玉良缘:“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与宝玉是现世“金玉良缘”的因缘,但宝玉是与生俱来的,而金锁不过是和尚给的,因此金玉良缘是很难达到“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理想状态的。薛宝钗一生都在追求完美与成功,但是在感情上她却始终也没有做到,她也很清醒地意识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是留不住宝玉的,不得不“任他随聚随分”。

总之,作者在构建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命运时,始终贯穿着因缘果报的思想,不仅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顺其自然,同时也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结局埋下了伏笔。

二、色空观念的内涵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一)色空观念的内涵。

四大皆空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地的属性是坚;水的属性是湿;火的属性是暖;风的属性是动。这四种属性具有形成有形有相的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功能。又由于四种属性是从功能上来意识到它的存在、无形象去认识它,因此佛教称这四种属性为“能造四大”。而由四种属性所表现的有形有质,可以通过视觉去见到的地、水、火、风为“所造四大”。尽管佛教认为有两种四大,然而“能造四大”,仅仅是性能,是不可以肉眼见到的,而“所造四大”有形有质,是可以通过视觉来直接认识的,故一般提四大只是指“所造四大”,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存在的东西,外而山河国土,内而身体形骸,既不是类如造物主上帝所创造出来的,也不是无因无故而忽然产生出来的,而是四大和合所形成的`。四种元素能产生世界,所以称“大”。宇宙万物没有一件不是四大暂时聚合生成的,所以也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四大合则生,四大散则灭,所以说“四大皆空”。

佛教把一切有形的物质称为“色”,这些物质均属因缘而生,其本质是空,故色即是空。意谓色本身即是空幻不实,无根无形。《般若菠萝蜜多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按此说法,那么宇宙万物都因因缘和合而生,其在未生之前,本无此物,既灭之后,亦无此物。即使在其生后灭前这段时间内,也只不过是众缘凑合在一起的假象,本无自性可言。

(二)色空观念在小说中的体现。

色空观念是《红楼梦》创作的主旨。小说第一回在介绍本书的由来时就写到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将《石头记》改名为《情僧录》,而且书中多处表现出“色即是空”的佛教观念。小说第一回中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分别从功名将相、金银财富、娇妻恩情、儿孙后代几个方面来告诉人们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空”,不要对此存有贪恋,只有放下一切才能“好”,充分体现出了老庄的出世哲学与佛法的禁欲主义。

《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色”既包括男女间的情色,又包括整个人生,其色空观主要强调现实人生的虚无,提倡一种出世哲学。色即是空,而空即是无,整部小说都笼罩着一层虚幻、空无的气氛。

小说中凡是过分纵情声色的男女,由于不明白情色为空的道理而贪色纵欲,最终导致命归黄泉,秦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秦钟从其名字来看就是一个情种,我们都知道宝玉可谓是英俊可人,但是在秦钟面前,他也不得不自惭形秽:“那宝玉自一见秦钟的人品,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自己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就成了泥猪癞狗了……”然而宝玉只不过是一个多情公子,但秦钟却是一个情色公子,经常放纵自己,结果导致年纪轻轻就身损神伤,最终送了性命。

作者在安排人物命运时,也大量掺杂了色空观念,从而在人生层面上阐释了“色即是空”的理念。书中有很多人物最后都皈依了佛教:甄士隐同疯道人飘飘而去,贾宝玉舍弃宝钗出家为僧,惜春、芳官、藕官、蕊官先后出家为尼,柳湘莲将万千烦恼丝一挥而尽皈依佛门,而妙玉则干脆以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出场。这些人物的出家尽管并不都是由于明白了“色即是空”的道理,但他们还是或多或少对世间的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等“色”有了一定程度的勘破。

总之,《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奇迹,其中所蕴含的佛教文化是丰富而深厚的。通过对“因缘果报”和“色空观念”这两个佛教基本思想的分析,我们不仅看到了二者在串连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命运以及表达小说主旨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整部作品所折射出来的佛教文化精髓。

佛教思想论文篇四

形神论这一艺术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油画创作十分重视形神之说,其艺术理念与佛教思想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代中国的油画艺术创作在宗教、哲学的影响下更加注重对作品神采的追求,以形写神、轻形重神等理念在多种风格的油画作品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中国油画艺术中,形神论这一艺术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中国艺术形神之说自古以来一直是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形与象二者相互关连,合二为一即为形象。将其分开来看,可最早追溯到中国的先秦典籍——《易经》。该书这样阐述道“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是最早的对“形象”的理解,将“象”等同于“像”。《系辞传》则肯定了易象的来源是天上万象的写照,并提出观物取象的思想。老子也曾对“象”加以说明。他所著的《道德经》中提到“道之为我,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该句中对“象”的描述或指对象的具体形态、物象,亦或可能是对宇宙中自然万物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一种模糊意义上的形容。但不管怎样,都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对“象”的理解。由此看出《易经》和老庄哲学都蕴藏着一定的美学思想,比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文化要早很多,它们是中国艺术美学理论—形神论形成的必要因素。随着历史与艺术的`发展,佛教思想文化在与儒道等典型文化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融合的进程中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并与儒道思想文化一起加速了中国艺术美学—形神论的成熟与完善。“形象”一词在佛家典籍中早已被提极过,但并非对艺术而言。前者的《易经》与老庄哲学只提到了象,而并未将“形”与之联系在一起。而佛教则很好地将二者合二为一。《高僧传卷八》这样记载道:“圣入之资灵妙以应物,体名寂以通神,借微言以津道,托形象以传真。”其中虽然充满了唯心主义思想,但“形象”一词却却诞生了,这其中的美学思想不言而喻,而更加推动了形神论之说走向成熟的是佛教的神不灭论,其着力揭示了神是不随“形”灭的。“形”是易朽的东西,“神”是精极而为灵者也,它是恒常不变的实体(无生)……可以托身异形、随物冥移……这些佛教的思想文化点明了“神”的重要及灵性,也表明了“形”的暂时性,不恒久性。于此“形粗神精的”价值观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了,这也恰恰体现了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

形神论在美学上的反映,最突出的就是“贵神贱形”,即重视画面的“神”,“形”则处于从属的地位。由此,中国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理论更为丰富、成熟,集多家思想文化融合互补于一体,但佛教思想文化中的神不灭论的痕迹则尤为明显,由此,绘画艺术理论也就更为丰富多彩了。如“以形写神”。元代刘见孙的《萧达可文序》中这样阐述道:“即神似,虽形不酷似,尤似也。”其意思是说有了神采了,尽管形象上不太吻合,也没有关系,神似则可。《画论》中说:“今人看画,多取形似,不知古人最以形似为末节。”意思是说,时下人们欣赏画作,大多通过“形”来评判该幅画作的好坏,岂不知古人早已将“形”的好坏放到了评价标准的最后。于此同时,形神论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大量的艺术实践。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画的大量绘制也很大程度地加速了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理论的成熟与完善。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形神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形神论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深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国学基础及文人精神思想的中国艺术家在面对油画创作的时候,只是在材料技法方面稍显陌生,占主导地位的却仍然是人的思想精神,而这恰恰是油画创作标准的最高层面,即“神”的层面。中国油画家受传统文化形神论的影响,在油画创作中不断探索,十分注重画面中的形与神。油画艺术对于东西方而言,确实存在着差异。西方古典的写实性与东方传统的表现性、写意性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这只是二者在形与神上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前者在形上要求严谨性、科学性,理性的成分较多;后者则把形放到次要地位,只求似则可,把神即精神、性灵、神韵列在首位。二者之间看似冲突,但仔细分析判断后,事实并非如此。二者只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了在油画创作上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即都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以及表达一定程度的精神世界、思想内涵。中国众多的油画家们正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点上,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油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快速发展,形神论则一直被高度重视并贯穿于油画创作之中。

当今油画艺术形式繁杂,成多元化趋势。一部分艺术家吸收西方古典写实性艺术的精华,注重形的处理,并与中国审美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写实性油画艺术,使画面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效果,即重视形体,又重视对其神韵的追求。写实画家较多,如冷军、王沂东等。同时西方艺术家们通过反思古典写实油画的得失,自觉的追求油画语言的变换与变异,向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油画艺术方向发展。比如西方现代主义画家抛弃了古典的写实性,开始追求表现性、象征和抽象性,这些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人画接近,即“逸笔草草,聊以解胸中逸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与西方现代绘画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神采”的追求,对精神性的探索。尽管东西方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艺术却是全人类的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共鸣。在东方文化氛围之内,艺术家们除古典写实以外,在油画创作中又采用了变形、夸张、抽象等艺术手法,进行更加大胆的艺术尝试,创作出大批优秀的油画作品来。其一个共同点就是艺术家们都没有抛弃东方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尤其注重对形与神的处理并将其继承、发扬、再创造。这些优秀的艺术家有吴冠中、赵无极等。吴冠中的绘画艺术极富思想精神性,画面灵动而优雅,色彩丰富而纯净,具有禅的境界。

形神论最早在《易经》及《道德经》中萌芽,在佛经思想文化中形成、完善,其思想理念与绘画艺术理念中的形神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被油画艺术家们广泛运用到油画创作中来,留给世人大量优秀的极富思想精神性的绘画作品。

佛教思想论文篇五

佛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宗教,以智慧和慈悲为核心理念。我一直以来都对佛教颇为关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我对佛教的理解和体悟,希望能够传递一些积极的能量和思考。

首先,佛教教义中最重要也是最令我着迷的是“缘起性空”的思想。佛陀教导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个道理深深触动了我,让我看到了世间事物背后的真相。在这个多元且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把自己视为万物的中心,以为自己能够掌握和改变一切。然而,佛陀告诫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视每一刻的偶然和缘分,感恩世间的万物,学会接受和放下。

其次,慈悲和无私是佛教教义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佛陀教导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关心和怜悯众生,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愈演愈烈,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冷漠和自私。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佛教的慈悲理念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我通过修行和体验,逐渐明白了慈悲的力量和价值。慈悲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求,也能帮助我们减轻自身的痛苦。只有通过关心和帮助他人,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还有一点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佛陀教导我们要摒弃欲望和贪婪,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往往追求更多的金钱、地位和物质,但这种追求带来的只是更多的痛苦和不满。佛陀告诉我们,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只有放下欲望,我们才能摆脱痛苦的束缚。我通过冥想和修行,体验到了欲望减少带来的内心宁静和自在。在陪伴我人生许多年的一个信徒朋友的陪同下,我了解到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佛陀的教导,放下欲望,过简朴、平和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让我感到更加自在和快乐。

最后,我认为佛教的真正价值在于不仅仅是个人修行,也需要扩大到社会和世界的关怀。佛陀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解脱,也要关心他人的福祉。而且,佛教追求的不仅仅是当下的快乐和解脱,也要为未来的美好世界做出贡献。正如佛陀所说,“种下福德,必将收获福德。”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行和善行,我们才能影响他人从而影响整个世界。

在总结中,佛教教义给了我许多深思和启示。缘起性空的道理让我看到了事物背后的真相,学会珍惜每一刻的缘分;慈悲和无私的价值观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来自于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而且,佛教的价值不仅是个人的修行,也涉及到社会和世界的关怀。我希望通过我的体会和思考,能够传递一些积极的能量和思想,为世界的和谐与进步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佛教思想论文篇六

摘要:宫体诗创作之所以能够自成一体,是有其特定原因的。学者们对宫体诗之义界多有研究,倘以“新变”二字为着眼点,则可从宫体诗的内容、形式、功用三方面进一步审视佛教在其新变中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宫体诗;新变;佛教;原因

宫体诗自梁陈风靡而至唐初,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颇受争议的文学现象之一。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者们对它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角度不断翻新且有了“正身”之说。佛教与南朝各文学现象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宫体诗与佛教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宫体诗产生的思想根源,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申而论之。

一、宫体诗形式新变说与佛教之经籍转读

(一)宫体诗日臻完善的诗体

宫体诗歌作为南朝时的文体形式之一,其诗体已经逐步完善成熟,具有了格律诗的雏形,这主要表现在它的对偶和声律两个方面。归青在其《南朝宫体诗研究》一书中,曾经对宫体诗的对偶进行了精确而严密的统计,显现宫体诗歌的对偶已经非常普遍。在宫体诗的声律方面,他也给出了比较详实的两个表格——“宫体诗律句统计表”和“宫体诗律联统计表”,可发现律诗律句比率皆在60%之上。

在众多的宫体诗中,都具备了新变形式的美,我们可例举来分析。

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罗裙宜细简,画屟重高墙。含羞未上砌,微笑出长廊。取花争间镊,攀枝念蕊香。(萧纲《戏赠丽人》)

从词性上来看,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属对工整;从字义上来看,也是遥相辉映的,如“罗裙—画屟”等之对,都具有着相同的色调,从而形成了和谐对称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创作主体在形式上的求新,即“形式新变说”。

(二)佛教中的经籍转读

南朝时佛教的传入对文学产生了影响,这一观点是大部分学者所认同的。永明体的产生与佛教关系密切便是观点之一,尤其是在“四声八病”说的提出与佛教转读的.关系分析上,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相洲在其《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一文中,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切实的总结论证。美籍汉学家梅祖麟、梅维恒的《梵文诗律和声病说对齐梁诗律形成的影响》一文中有重要的概括。由此可知,佛经的转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声律学说,但它并不是永明体产生的根源。

(三)经由永明的传递

那么再来看永明体和宫体诗歌两者之间的潜移默化,作为前后出现的两种诗体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永明体产生于南朝的齐代,永明即是齐武帝的年号。沈约、王融等人考辩四声,并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强调声韵、平仄和对仗等,永明体的产生是近体诗演变的关键性的转折。宫体诗作为永明体和唐格律诗之间出现的一种过渡性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的发轫期的产物,它在永明体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近体诗。“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这一描述体现出来了宫体诗的创作对永明体的超越,以及对于近体诗形成的推动作用。永明体的产生得益于佛教,但佛教并不是永明体的源头,而作为永明体之后形式日臻成熟的宫体诗,显然也相应地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二、诗“言志”与“娱情”中的儒与佛

(一)儒家“言志”诗教观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文论家们对于诗歌功能的约定俗成似的体认,在较早的典籍中便记载了这种功能,如“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所在,他们对于诗与志的功能也有着独到的理解,其诗教观念仍然是归于志的,归于的是“仁义礼智信”的旨趣所归。

(二)佛家“行思”分离论

佛教传入之后,便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青睐,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迅速地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领域,从而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分庭抗礼的局面。任何一种思想都需要经过漫长的磨合,佛教亦是如此,它在一方面依顺于儒家的一些思想观念,比如说“忠”、“孝”等礼制法则,另一方面则激发了潜于“忠孝”礼制规范压制之下的人之情。对此,它采用来一种巧妙的方式将“行思“进行了分离,即是上边所提到的“秽解脱法”。梁时的君主对于佛教是倍加推崇的,他们热衷于这种新的宗教思想,这也推动了佛教思想的进一步融入,加速了这种行思的分离。作为宫体诗歌创作源头的梁代宫廷对于佛教的求新,也相应的体现在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中。

(三)宫体诗“情”、“志”的对立

在宫体诗之前出现的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虽然已有了咏物的娱乐性,但是仍将怀抱寄托其中,并没有完全做到“情志”的分离。宫体诗创作则完全将传统诗歌的言志功能转换为了娱情,这是由佛教传入而引发的,是与儒家诗教观是相背离的,所以体现出了佛与儒的争锋。首先,对于宫体诗的创作主体来说,他们以诗来娱情而非寄志,统治者对于情志的分离也持着赞同的态度。其次,当代和后代对于宫体诗的评价往往也是以儒家的言志来作为标准,从中也可以体现出宫体诗对于言志的脱离。如《梁书·卷四》的史官评论。

统上而观,佛教在宫体诗的新变作用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宫体诗的艳情内容的变化,还是宫体诗歌形式的变化,都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笔者认为佛教所带给宫体诗质的飞跃便在于诗歌功能的突变,由儒家的言志到宫体的娱情,其中受到了佛教思想的激发。宫体诗正是佛儒思想明暗相斗的结果,体现了佛与儒的争锋!

参考文献:

[1]普慧著.《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版

[3]吴相洲《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文艺研究》,第3期

佛教思想论文篇七

佛教思想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宗教哲学体系,其思想和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作为一名学生,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大学教学中深入学习佛教思想。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了佛教的许多概念和智慧,并且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启示。

第二段:了解佛教思想

在佛教思想课程上,我了解了佛陀的生平和教诲,以及佛教的基本原则和佛教经典的主要教义。例如,我了解到了四圣谛的概念,即苦、集、灭、道,它们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原则,有助于人们认识自己的苦痛、克服人类的痛苦和达成究竟的救赎。

第三段:佛教思想的应用

佛教思想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例如慈悲、无私和用心去做事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佛教思想来帮助自己解决疑惑,使自己更加理解人生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用佛教思想来帮助自己澄清头脑,了解相对和绝对的概念。我们还可以学会用「中道」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遏制不住的情感。

第四段:佛教如何帮助人们修身养性

佛教思想具有从内部深入改变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潜力,并且在寻求实现精神平衡和心灵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佛教思想教导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觉察内在的平衡和和谐。通过学习和实践佛教思想,我们通常可以变得更加深刻的人,并且更容易和别人相处。

第五段:总结

在这堂佛教思想课程中,我学习、了解和探索了佛教哲学,我感到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和世界,这让我有方法解决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佛教思想是一份很好的投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激烈的世界中寻找寂静和精神平衡。我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佛教思想,我能够变得更加全面、更有能力和更为智慧。

佛教思想论文篇八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佛、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

――鲁迅

《西游记》是当时风靡一时的神话故事,无论男女老少都广为喜欢。其实,《西游记》只是在当时的社会现象中虚构一些神的化身,将大家带领到如今我们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和平、平等、人们安居乐业,甚为人们所憧憬。殊不知这就是佛的世界,佛的最高境界。《西游记》中,处处体现了佛教的宣扬和佛教的理念,通过生动的人物来完成对于佛教的说教,可谓是吴承恩的高境界了。

(1)《西游记》中的赎罪意识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方能成大事也。佛教宣扬的是赎罪,人最重要的不是保证不犯错,而是知道犯错后知道赎罪,《西游记》里面到处都充满了赎罪的意识。

先说主要人物唐僧吧,唐僧原本是西天如来手下的二徒弟“金蝉子”,因当年不好好听佛祖说法,怠慢了西天大教,被贬到下界东土转生。佛教所谓的“罪”其实就是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或者是超越了自己的本分,可以通过赎罪来减少罪孽。这样说,师父唐僧犯有前科,属于没有做好本分工作,也就属于“戴罪立功”之身了。

二徒弟猪八戒,原本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因好色成性,酒后失态戏弄嫦娥,被玉帝打了二千大锤,贬下凡界,不巧错投母猪之胎,变成这般模样,在福陵山云栈洞占山为王,残害生灵。在遇到唐僧前,猪八戒一切都是罪孽,好色且荼毒生灵,这就造成了后来的西天取经赎罪。

三徒弟沙悟净,原本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大将,因渎职,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被玉帝打了八百,贬在流沙河,吃人无数。属于有过错赎罪之人。

取经队伍中除师徒四人之外,还有一交通工具(脚力),即师父的坐骑,兼驮运行李的白龙马。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也是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其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被玉帝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诛。

如此看来,唐僧西天取经所用之人,个个皆是有本事、有能力的“罪人”。唐僧、三个徒弟和白龙马,个个都曾经有作奸犯科之嫌,这一切都是罪恶,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赎罪。且看唐僧一行浩浩荡荡,其实,是“戴罪立功”的一群“赎罪人”而已。唐僧的三个徒弟由妖到僧、终成正果的结局也阐释了佛教的文化思想。英雄其实都会犯错,犯错了可以赎罪,通过赎罪可以成就人生价值,这就是佛教的精华。

(2)罪恶源于心中

佛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其实,人的一生当中,罪恶也许是来自一时之贪念。人性本善,一切的纷繁杂事都源于人们的看法而已。

唐僧和三大徒弟,罪孽的产生只是当初的一念之差,一切其实都来源于自己心中的魔鬼,心中的魔鬼消失了,自己也就解脱了。

例如猪八戒,色心起的时候,一切都是罪恶,例如第10回《试禅心八戒撞天婚》由黎山老母、观音、普贤和文殊四位菩萨变的美女对于师徒的引诱,就只有八戒的心魔在主宰,一念之差,差点要堕入轮回。但是当妩媚的“白骨精”的时候,八戒却是毫不犹豫地挥棒相向,尽管美色却是不曾动摇的。所以,这就体现了心魔的存亡其实在于自己的内心。心明如镜,那么一切都不会犯错的了。

例如第13回《宝象国除怪救公主》的黄袍怪,就是因一时贪念,本作为二十八宿中的奎木狼私自离开天上,成为了黄袍怪在人间为非作歹,最后玉帝把他收到天宫后,罚他去给太上老君烧火炼丹。这就是一时的心魔主宰了人的行动。

还有第20回《金兜洞老君收青牛》的青牛,也是趁主人不在意,下凡成妖,最后太上老君念了个咒语,让妖怪现出原型,让人牵着鼻子走了。这也是因为一时贪念,最后落得的下场。

佛教思想论文篇九

佛教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宗教,凭借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教义,吸引了无数人追寻内心的真谛。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也在佛教的指引下,有幸获得了一些心灵的启发和体验。在日常的修行与思考中,我发现佛教教义中的一些智慧和方法,对于提升心灵境界和改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下文将分为五个方面,介绍我的佛教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深体会到佛教强调的“无我”观念。佛教主张人们应该超越个人的欲望和自我中心,去掉所有的执著和執愛,寻求解脱和平静。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逐渐认识到自我中心的弊端和负面影响,明白了从个人利益和小我处境中解脱出来的重要性。通过修行打破自我的束缚,可以超脱世俗的心态,理解一切事物都是短暂和不确定的,从而体验到无我境界的平和与宁静。

其次,对于佛教的观念我深感佩服。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没有固定的本质和永恒的存在。这种观点让我联想到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当我们将这种观点应用到生活中时,就会意识到一切都是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没有任何东西是独立存在的。在日常的交往和相处中,我不再以物质和外在条件来评判人和事,而是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让我摆脱了偏见和狭隘的观点,培养了宽容和接纳的心态。

第三,佛教的慈悲心和忍耐力对我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佛教教导我们要宽容与包容,对他人的过失和错误要有愈加宽恕的态度。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试图理解他人的困境和需求。通过放下自己的执念和偏见,我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此外,佛教还教导我们要忍耐和坚持,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逆境,都要保持平静和智慧的心态。这种修行让我更具有韧性和勇气,也更加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第四,禅修是佛教修行中重要的一环,有着很高的影响力。禅修是通过冥想和观察内心来达到开悟和觉醒的一种修行方法。我发现通过禅修,可以静心思考和处理困惑,提高自我觉察和直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通过冥想练习,能够减少思绪的纷乱,保持专注和清晰的思维,更好地把握当下的每一刻。冥想还让我对内心的感受和欲望有了更深的认识,抑制了负面情绪的生成,增加了积极和深入思考的时间。

最后,佛教教诲我们要善待自己和他人,并实践慈爱与慈悲。这种关怀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具有意义。当我们将慈悲和关怀带入生活的点滴之中时,能够创造更多的快乐和幸福。通过帮助他人,自己也会得到成长和满足感。当我们学会爱自己,关心他人,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在个人修行的路上,我体会到爱和关怀的重要性,意识到这样的修行实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的意义所在。

通过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我不断深化对自我的认知,提升了个人的心灵境界。佛教教诲人们要超越自我,善待他人,培养宽容和接纳的心态,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但我相信,只要保持真诚和坚持,佛教的智慧将在个人的心灵中发光发热,成为人生的指南和启示。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

佛教思想课程是我大学生涯中选修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深度地探讨了佛教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思想,如缘起性空、四谛、六度、菩提心、慈悲等等。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它们的具体内涵,更体验了佛教的思想精髓,对我自己的思考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以下是我对佛教思想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佛教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在佛教思想课程中,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佛教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缘起性空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它强调万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一个事物的存在取决于许多各种各样的因素,因此万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缘起性空强调的不仅是宇宙万物的相互联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段:强调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

在佛教思想课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方面是将宏观和微观联系在一起。六度作为佛教的一个核心思想之一,旨在帮助人类摆脱痛苦和苦难。同时也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以爱心为根基的人,并且强调了善与恶的循环。这个概念让我更加理解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享受和共处这个世界。

第三段:佛教思想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所在的佛教传统

佛教思想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所在的佛教传统。通过研究佛教思想,我认识到它有许多不同的支派和流派。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佛教思想的价值是与这些传统和明确的组织分离的。佛教思想所传递的和重视的,包括慈悲、善良、真理等等,都是与任何宗教或文化传统无关的共同价值,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现实的生活。

第四段:佛教思想对我自己的影响和启示

在研究佛教思想期间,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如何渡过人生中的难关。它教会我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让我对周围的人生产出满意和感激之情。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菩提心,他教导我们要体现出慈悲和真正意义的爱,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启示。

第五段:总结

佛教思想课程让我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其核心理念,如缘起性空和六度,为我们带来了较为深远的思考,对个人的内心以及人际交往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帮助。佛教思想的智慧早已经不再限于佛教固有的范畴,而是在当今全球的文化背景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一

闲适诗在白居易诗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其独善精神的寄托。

白居易的诗歌按照他自己的分类,包括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大类。其中卷五到卷八是闲适诗,共216首。白居易是闲适诗学理论的创造者,闲适诗在其诗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意在“独善”,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越、淡泊、空灵。叠音词作为一个特殊的词汇群体,对于其范围的界定,本文采用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的观点:“这类复词(指叠音词)的形容词最多,又可分为两类,不叠不能用的是一类,不叠也能用的又是一类。”[2]也就是包括叠音单纯词和叠音合成词两类。在白居易216首闲适诗中,共有89首使用了叠音词,涉及的叠音词数量达101个。大量的叠音词,对于表现作者的心境,描绘如诗的画面,以及诠释“闲适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这里主要从意义功能和语法特性两个方面来研究白居易闲适诗中的叠音词,以此观察叠音词经上古、汉魏六朝发展到白居易时代时的状态。

一、白居易闲适诗中叠音词的意义功能

这里结合词义来认识白居易闲适诗中叠音词的功能。叠音词产生初期主要有拟声和绘景两大功能,这也是叠音词形象性的重要原因,发展到后来出现了大量刻画心理以及摹写状态的叠音词。叠音词的词义与构成叠音词的语素的意义可以毫无联系,仅仅是音节的重叠,也可以有联系。

(一)拟声类叠音词,例如:

夕鼓咚咚声(《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月见赠》)

蝉声暮啾啾(《永崇里观居》)

窅窅钟漏尽(《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伯劳声关关(《春眠》)

喔喔十四雏(《赎鸡》)

这一类叠音词描绘出形形色色的音响世界。词义与构词语素的意义相关的叠音词,如“咚咚”、“啾啾”、“飕飕”等,单个的语素“咚”、“啾”、“飕”本身就是一个拟声词,连用后强调声音的连续;“啧啧”形容鸟虫鸣声,声音轻细,“啧”《说文》:“大呼也”,两者意义有联系,但是发生了变化。词义与构词语素的意义之间毫无联系,仅仅是音节重叠的叠音词,如“窅窅”形容钟漏声,“窅”《说文》:“深目也”。“关关”指鸟鸣声,“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

(二)绘景类叠音词,例如:

沉沉道观中(《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曈曈霞景初(《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翳翳逾月阴,沉沉连日雨(《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团团新晴月(《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累累坟与丘(《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这类叠音词的意义与构词语素的意义大多相关,但是不等同。“沉沉”指道观的深邃与寂静,《广雅》:“沈,没也”。“曈曈”明亮貌,《说文》:“曈昽,日欲明也”。“翳翳”晦暗不明貌,“翳”《说文》:“华盖也”,两者意义之间有关联性,但是词性发生了变化。

(三)刻画心理类叠音词,例如:

离抱常忡忡(《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

戚戚常寡欢(《游悟真寺诗》)

无令怏怏气(《麹生访宿》)

“忡忡”忧愁貌。《说文》:“忡,忧也,从心中声”。“怏怏”“闷闷不乐或不服气的样子,“怏”《说文》:“不服,怼也”。

(四)摹写状态类叠音词,例如:

1.描写人物特性及神态

邈邈崔与钱(《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迢迢李与元(《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终日陶陶醉(《感时》)

且效醉昏昏(《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邈邈”超凡脱俗貌,“邈”《说文》:“远也”,两者意义有相通之处。“陶陶”醉貌,“陶”从阜匋声,本义陶丘,“陶陶”与“陶”的本义无关。

2.描写动作

信马悠悠行(《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月见赠》)

冉冉行将至(《感时》)

群动互营营(《早送举人入试》)

拜庆正纷纷(《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悠悠”闲适貌,“悠”《说文》:“忧也,从心攸声”。“营营”往来不绝忙碌貌,“营”《说文》:“市居也。”

总之,白居易闲适诗中叠音词的功能完备。叠音词的词义与构成叠音词的.语素的意义之间可以毫无联系,仅仅是不可分割的音节重叠;大多数叠音词的意义与构词语素的意义相关,但是又存在着差异,具体含义、词性、程度或者情貌发生了变化,叠音词更加形象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二、白居易闲适诗中叠音词的语法特性

(一)白居易闲适诗中叠音词的词类特征

形容词类叠音词数量最大,这是由于形容词本身具有描写修饰的特性,而副词的意义相对虚化,所以副词类的叠音词很少。叠音词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拟声,所以拟声词类叠音词也较多。

名词类:1个。日日

动词类:1个。去去

形容词类:84个。有“悠悠、湛湛、翳翳、嫋嫋、苍苍”等

量词类:2个。篇篇、双双

副词类:2个。往往、时时

叹词类:1个。嗟嗟

拟声词类:10个。咚咚、啾啾、窅窅、飒飒、嗈嗈、、啧啧、喔喔、哑哑、关关、索索

(二)白居易闲适诗中叠音词的语法功能

白居易闲适诗中的叠音词具有多种语法功能。可以做定语,如“寒山飒飒雨”(《松声》);可以做状语,如“往往不适意”(《感时》);可以做谓语,如“清流亦潺潺”(《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可以做主语,如“篇篇劝我饮”(《郊陶潜体诗十六首》);也可以做补语,如“寒蝶飞翾翾”(《游悟真寺诗》)。同一个叠音词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以“悠悠”为例,“信马悠悠行”(《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悠悠浮云身”(《题玉泉寺》),“终岁闲悠悠”(《赠吴丹》)。

结语:

叠音词作为汉语的一种语音修辞,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音乐美,是汉语复音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体现。伴随着语言的发展,叠音词的意义日趋完备,语法特性更加灵活,这在白居易闲适诗中可以得到体现。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二

韦应物隐逸思想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有关,其中佛教对其隐逸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

韦应物是中唐前期重要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著名,其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向来陶、韦并称或王、孟、韦、柳并称。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韦应物一生沉浮宦海三十多年,儒家济世思想在其人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仕途的坎坷,命运的偃蹇又促成了其隐逸思想的发展。韦应物具有浓厚的隐逸思想,他生性淡泊,不慕名利,不汲汲于入世,常以隐居为乐。其隐逸思想的产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有关,其中佛教对其隐逸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

韦应物是中唐大历、贞元中深受佛教影响的诗人之一。韦应物的崇佛习佛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根源。“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朝纲混乱,政出多门,内有宦官弄权,外有强藩割据,统治者无心治国,党同伐异,亲佞远贤。士大夫阶层在这样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一方面是要立足社会,实现自我,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独立人格,因此时常产生痛苦的心理。随着中唐佛教的发展,士大夫间普遍热心佛说,从佛教中寻找精神归宿”。反映了在时代**的背景下,诗人逃禅的思想倾向。

韦应物接受佛教思想,向往隐逸还有许多自身的原因。韦应物曾有过宫中生活的特殊经历和逍遥自在的生活,“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温泉行》),而安史乱后已与昔日判若霄壤,“可怜蹭蹬失**,仰天大叫无奈何”(《温泉行》)。今昔一瞬间,俨然从天堂跌入地狱,因此感到“往世如寄”(《酬郑户曹骊山感怀》),“顽钝如锤命如纸”(《温泉行》“见话先朝如梦中”(《与村老对饮》)……战前乱后的巨大反差使他的心理很不平衡,这就需要在“精神上寻找一个支撑点,以便使虑有所定,神有所归,心有所寄,灵有所托,即获得心理的平衡”,而儒家思想一向注重治外,故注重探究心性、求得自性圆满和精神解脱的佛教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广德元年韦应物首次出仕,任洛阳丞,这时他积极性很高,克尽厥职,有着强烈的实现自我的社会意识。而当他因严格执法“扑抶军骑”而遭讼后,被迫去职,他在仕途上首次遭到沉重打击。从这一事件后,韦应物开始萌生退隐的念头。大历十年,韦应物再度出山。任京兆府功曹参军,摄高陵宰,历任鄠县、栎阳令等职,但不久又因官场黑暗不胜其烦而称疾辞归。仕途的坎坷,官场的险恶,加深了他思想深处固有的社会意识与追求自由人格不可调和矛盾。他此后闲居善福寺两年多时间,这是他与佛教关系最密切的时期。韦应物后又任滁州刺史和苏州刺史,皆被罢免。仕途的坎坷,济世理想的破灭,更加深了诗人归隐向佛之心。

在感情生活上,韦应物早年离家,失职流浪,长期宦游,抛家别子,极易产生孤独感,再加上中年丧妻,感情屡遭打击,更加感到孤苦寂寞。翻阅韦应物诗集,可以发现韦应物对诸弟、从子等韦氏晚辈的亲情思念比比皆是。韦应物的妻子大约于大历十二年去世,他们俩相敬如宾,感情甚笃,“提携属时屯,契阔忧患灾……仕公不及私,百事委令才……”(《伤逝》),而从韦应物的悼亡诗可以看出,他始终没有续娶,可见他对亡妻感情之深厚。妻子的去世使他十分痛苦,这种孤独和痛苦或许只有乞灵于宗教方得解脱。另外,韦应物可能患有某种经常困扰人的疾病。韦应物从在洛阳时起,就在诗中多次提到了他的病情,“身多疾病思田里”(《寄李儋元锡》),“秋斋独卧病”(《郡斋卧疾绝句》)。生理的病痛,精神的痛苦,再加上诗人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贫病交加,更使他痛苦难耐。生、老、病、死四苦乃佛教极力解脱之事,韦应物倾心向佛,这也可算作一个原因。

社会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韦应物19岁遭遇“安史之乱”,47岁时又有“京师兵乱”(《寄诸弟》小序),面对**悲惨的世界,他不禁为人生的残酷而震惊,为民生的痛苦而悲哀。诗人虽然为官清正,关心民瘼,但面对遭受自然灾害打击,忍受苛政压迫,不堪重压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他常常为他们的凄惨命运而悲哀,为不能解民于倒悬而痛苦,所有这些都使诗人思想受到震动,精神受到打击,形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就需要有一个精神的避难所。

而佛教正可以帮助人们解脱这些痛苦。《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的要旨,就是要人们抛却苦恼,心无外物,不要执着。而禅宗则主张“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即主张人心应当像一面镜子,只是平静地反映外物,如风过竹而竹不留声一样,不要注入任何感情。韦应物为减轻痛苦常常参禅悟道,以求解脱:“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夏日》),“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虑”(《晓坐西斋》)。佛教给他提供了一个精神的避难所并渗透到他的生活习惯、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等方面。

据统计,韦应物的诗作中涉及游览寺庙、留居寺院、与僧人交往酬答之作近七十首。他在罢任洛阳丞、栎阳令和苏州刺史之后,都选择了寺庙(分别是同德寺、善福寺、永定寺)作为自己的闲居之地。韦应物还广交佛教僧侣,其中有皎然、法朗等十多位精于禅理和诗学的'高僧,这此均可看出佛家与其生活关系之密切。“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入”(《花经》),“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山之期久而未去枉诗见问中云宋生昔登览末去那能顾蓬芘直寄鄙怀聊以为答》);“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移疾会诗客元生与释子法朗因贻诸祠曹》)等诗句均反映出韦应物与禅师过往的密切。在生活习惯上,韦应物有斋戒淡食、焚香坐禅之习,“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欣喜盖非尘侣之所当服辄献诗代启》),“虽居世网常清争,夜对高僧无一言”(《县内闲居赠温公》)。据李肇《国史补》载:“韦应物立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亦可见一斑。

韦应物对佛教的笃信形成了其淡泊闲适的心境和纵情山水的情趣。在盛中唐流行的北宗禅法主张通过“凝心入静”的观照冥想,从而进入摆脱杂虑消除烦恼的最高境界——寂然界,故盛中唐近禅的诗人大都喜好清净之境。这种避世主义哲学,为崇尚者提供了一种心灵解脱的方式。“禅宗所提倡的这种超尘脱俗的哲学和清静淡泊的审美趣味越来越多地为盛中唐习禅的诗人所接受,而韦应物具有的淡泊的道心亦与禅师所谓的道人之心意趣相同。”韦应物亦爱山水,他自称“所爱唯山水,到此即淹留”(《游西山》),“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行宽禅师院》)。可以说,韦应物对山水的兴趣是与接受禅宗思想有关的。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三

佛教是一种深深影响世界的文化和宗教体系。在佛教中,探究“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是重要的。而掌握佛教的基本概念,深入思考与体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以下是我的佛教思想心得体会。

第一段:涅槃之道

深入了解佛教可以发现,涅槃是佛陀的最终目标。涅槃是一种无穷尽,彻底的解脱,人可以脱离生死轮回而达到超越生死、无缘无边的状态。涅槃是佛陀研究多年所得的结论,相信并行使涅槃之道,可以让我们远离俗世烦恼,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自由。

第二段:心如明镜

佛教强调念。领悟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是“心如明镜”。这意味着我们的理智和感性应该在思考中保持清晰透明,不受杂念的干扰。与此同时,心像维持镜子明亮的方式一样,我们必须格外关注,以保持自己的心灵平静镇定。

第三段:听闻思考行证

根据佛弟子舍利弗所言,佛教的修行遵循一个简单的过程,即“听闻思考行证”。因此,佛教徒们需要在自己的生命中,不断接受佛法的教导并思考其中的意义。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就可以根据佛教的教导, 实践佛教的真理,付诸行动,并透彻理解和证明其中的艰辛与美好。

第四段:无常

佛教的教导告诉我们,变化是生命中的本质。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反思“无常”,并采取一种智慧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将情感与现实主张耦合在一起,而是追求理性、内心平静的生活,这是佛教所倡导的。

第五段:慈悲与相互依存

佛教主张相互依存的命运的状态。慈悲是这种状态的自然体现。基于这种相互依存的概念,我们应该对自己及他人的幸福和减轻苦难双重投入努力。同时,佛教教导我们更加关注他人的痛苦和苦难,用心倾听他们的要求,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在实践这些时,我们会感受到美好、真实的人生状态。

结论:

佛教教导我们用一种明智而谦虚的态度,深刻理解世界和自己,并找到缓解苦难、获得灵魂自由的途径。最终,佛教教导我们跨越个人生活,进入广泛、丰富的“总体”经验,这是一个需要向着更高的方向朝着努力的不断提升的目标。通过佛教的思考和体会,我们能够达到一种生命体验的丰富性,同时内在的提升,使自己更成熟,更能够接受周围的人事物。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四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等,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都充满着苦难,整个现实世界是苦难的集合体。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在客观环境,也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去进行宗教训练,彻底改变世界观,才可以超出生死轮回报应,得到彻底解脱。这种最后的精神解脱境界就叫做“涅盘”。这些道理内含在“五蕴”、“四谛”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中国的佛教,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佛教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初始期是外在的,其后则逐渐转变为内在的了。也就是说,佛教也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哲学的'主体部分。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一、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容,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两汉以前,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古代的传统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在魏晋以后,中国哲学在儒、释、道的冲突与交融中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哲学系统。佛教哲学自两晋的格义化、玄学化,逐渐影响中国哲学,到隋唐佛教哲学高度发达,在中国哲学史上大放异彩。

二、有利于真正打破儒术的“独尊”

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中,儒术被独尊。尽管中国的历史上有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以及后来如唐朝也出现过极其短暂的儒、道、释三者鼎立的时期,但是自汉代以来基本上奉行的是“独尊儒术”。其实,宗教是人类思想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有人曾把人的思想意识分为三个版块,即科学、哲学、宗教。通常的知识就交给科学,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暂且交给哲学,哲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暂且交给宗教。三者成鼎足之势,各司其职。所以我认为,从思想意识的完整性的角度出发,也应该把宗教放在适当的位置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宗教在中国的思想领域里尽管从未成“正统”,不过它在中国确实存在。既然中国有宗教存在,我们就有必要对它进行认真的思考与研究。这种思考和研究有利于展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全貌,有利于我们真正打破儒术的“独尊”,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与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取得思想与哲学的突破和发展

(一)宇宙论的扩展

中国古代多以“天”来表述宇宙的观念。而老子是中国宇宙论的创始者,他打破了以天为最高主宰的观念,形成以“道”阐述自然的宇宙哲学。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先天地而生,在上帝之先。“上”、“天”、“帝”只是与地相对待,是相对概念。因而取消了天主宰一切的观念。佛教的宇宙哲学非常丰富,对宇宙的形成、宇宙的运行规律等都有创造性的说明。佛教的“须弥世界”说、“三千大千”说和“劫波”说揭示了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多元性,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二)本体论的深化

本体论是辨析宇宙中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的理论。中国传统哲学称之为“本根”。佛教哲学重视对宇宙万物本原、本体的探究和论述,形成了丰富的本体论学说。佛教本体论传入中国的如“二谛圆融”和“事理相摄”的理论,即分析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相互辩证关系,使中国的本体论思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宋明理学中的“理一分殊”的本体论以及明心见性的修行方式等方面,都明显吸收了佛教的思想成果。

(三)心性论的开拓

隋唐以前,中国哲学侧重于天人关系的阐释,没有系统的心性之学。中国传统天人关系论大多倡“天人合一”论,即人是宇宙的一份子,天人相通、天人相类。中国佛教哲学著作中阐发最多、最集中的课题就是心性论。因为佛教追求人生的解脱,最终归结为心的转化和超越。隋唐以后,儒家哲学也将其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心性之学上来,强调本心的清彻明觉和返本复性,形成一套系统的性理之学这便是接受佛教心性论薰陶的结果。

(四)人生论的提升

中国传统哲学的人生论较为发达,中国思想家多关注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生问题研究的比较深入。佛教以“涅槃论”来阐述人生的最高准则。佛教对人生问题的研究非常多,如以悲苦人生论为基础的“四谛”说和济世的“六度”思想。佛教的这些人生论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生智慧,使人从现实中得到超脱、不为凡情所动的保持自我的能力。对中国的人生哲学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五)认识论的推进

中国传统哲学讲认识论,多以儒学的诚心、正意与格物致知为中心,并融致知论与道德修养为一体。佛教传入中国后,较少运用否定性的思维和语言,主张直接感悟,使认识和思维更向直观性方面发展。以求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境界。从而弥补了中国哲学缺乏独立的认识论之不足。

(六)辩证法的丰富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对立统一关系的探讨中,古代哲学家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万物依存关系进行了细密的辨析。佛教辩证法内容非常丰富,对宇宙人生进行了系统地的分析。佛教虽然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但它在论证其宗教唯心主义观点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佛教辩证法打破一切人为的界限,将差别、矛盾、对立统一地沟通起来,恢复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的规律,对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有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中国化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解释和发挥。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法,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在论证、解释过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点。中国佛教哲学的发展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化,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

四、结语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两千多年中,不仅自身得到了极大地、有益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财富,特别是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增加了浓重的一笔。总而言之,中国哲学的发展与佛教哲学思想是不可分割的。佛教不会因为封建社会的过去和科技文明的发展而消逝,正相反,不论是研究古代的中国哲学还是近现代的中国哲学,都必须要深刻了解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历史渊源及内在的思想联系。

【参考文献】

[1]王莹.佛教与中国文化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5(4).

[2]张惠民.浅说中国佛教文化[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1(1).

[3]杨曾文.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影响[j].世界宗教文化,1995(1):38.

[4]李晓琴.佛教与中国文化[j].社会科学家,(s1).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五

1、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

一佛名为“大无畏”,其渡人也,曰“施无畏”。无畏有五,曰:无死畏,无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修行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投子义青。

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六

佛教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它们可以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作为一个追求内心平静的人,我认为佛教思想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接下来的五段式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佛教思想的体验和体会。

第一段:了解佛教思想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曾经对佛教的学习漠不关心,认为这些思想只是一群人对宗教的崇拜,甚至认为这些思想是有些神秘的和难以理解的。但是,在更深入地了解佛教思想之后,我开始真正获得一种安宁和舒适的感觉。我学习了很多有关佛教的思想、规范、价值观和修行方法,这些对我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二段:把佛教思想引入我们的生活

佛教的一些基本理念包括慈悲、禅修和无私利的。这些思想是非常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例如,当我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不会只考虑我自己的利益,而是会考虑对方的需求。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因为我相信这样做并不会损害我自己的利益。

第三段:禅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禅修是佛教修行的核心之一。禅修是帮助我与我自己的内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有效方法。然而,禅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禅修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集中注意力。其次,它也需要一个平和的环境,以便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不过,禅修给了我很多新的经验和挑战,这对我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第四段:佛教思想已成为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佛教思想可能是一个相对“局限”的信仰,但它已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交圈,我都坚持尊重他人和以慈悲和谅解的态度对待他人。此外,我的心理和情感已经比以前更加平稳和宁静。这些变化和体验让我坚信,佛教思想对我们的生活早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五段:结论——佛教思想的影响

在结束时,我想说:佛教思想可以帮助成年人实现心灵成长和寻找平静,这种心灵成长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和世界联系在一起。透过佛教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些有关人性、社群和文化等复杂问题,并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遵循佛教的教义,并将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我们就可以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七

佛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宗教,其思想体系广泛影响了亚洲各国。其中,佛教唯识思想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唯识思想是佛教修行的理论基础,主张一切事物都是依照识觉而存在的,认为一切的现象都是心所觉知的。通过对佛教唯识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感其对人们的修行和生活方式影响深远。

第二段:莫弃己观念

佛教唯识思想强调“莫弃己观念”,即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要善于从内心寻找自身的力量和潜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挫折和困难。这时,唯识思想教导我们要坚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内在的力量能够战胜困难,摆脱苦难。通过不断修行和修炼,我逐渐明白到,只有真正相信并不断开发自己内在的潜能,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第三段:无我观念

佛教唯识思想还强调“无我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无我和无性的。这个观点让我对事物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过去,我常常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自私自利。然而,通过对佛教唯识思想的理解,我明白了个人的存在是相对性的,我并没有绝对的实体存在。追求个人利益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烦恼,而更加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幸福可以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因此,我开始更加注重与他人的关系,关心他人的需求,希望为他人带来快乐和帮助。

第四段:缘起观念

佛教唯识思想还强调“缘起观念”,即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由于诸多因缘和条件的相互作用。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相对于命运的安排,个人的努力和选择更为重要。生活中的不如意时常让人沮丧和迷惘,然而,通过对缘起观念的理解,我明白到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人力和智慧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因素。因此,我更加珍惜每个机会,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和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五段:看破红尘

佛教唯识思想最后强调“看破红尘”,即对世俗的欲望和追求进行超越。世间的名利和财富虽然能够给予短暂的快乐,但却带来更多的无尽欲望和痛苦。通过对红尘的看破,我们可以解脱于欲望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我逐渐明白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永远无法带来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快乐是来自于内心的富足和满足。因此,我开始关注内心的修行,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总结:

通过学习和实践佛教唯识思想,我在修行和生活中收获颇丰。唯识思想让我明白了人的内在潜能和力量,帮助我从容面对困难和挫折;让我不再迷恋个人的利益,更注重他人的需求和幸福;让我明白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有缘的,坚信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可以改变命运;让我看破了红尘的诱惑,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佛教唯识思想深入人心,不仅为自己的修行提供了指导,更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它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八

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而衰。在危机与革新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一批诗人从现实主义精神出发,以提倡和创作新乐府为己任,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次重大的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运动。白居易是这次新乐府运动的杰出领袖,他不但积极投身于新乐府诗的创作实践,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而且不断发展完善新乐府诗的创作理论,引领新乐府运动走向了成熟和繁荣。特别是其中的讽喻诗《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更是被誉为新乐府发展史上的典范之作。

白居易是“讽喻诗”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所谓讽喻诗,主要是指那些以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为主要内容,以警戒当权者、教化民众为主要目的的诗篇。白居易讽喻诗篇中流露出的诗论主张与现当代传播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方面是由于古代诗文与现当代新闻作品不论是从宏观的历史传承角度,还是从微观的现实创作角度,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新乐府运动积极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也无疑与现当代传播的指导思想更为贴近。

一、从传播功能看,白居易的讽喻诗强调诗歌的现实批判功能,这与当代新闻传播具有的社会监视功能相契合。

当代新闻传播理论认为,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监视功能。作为“社会雷达”的新闻传播机构,一方面为政府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秩序,协调社会行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的“代言人”,代表民众及时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

新乐府运动兴起以前,诗坛虚美之风极为盛行。白居易认为,自《诗经》后,现实主义的诗风在诗坛沉寂已久,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诗作极为匮乏。在他看来,前代诗人借诗文或抒发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或纵情于山水田园之间,或附庸风雅吟咏风花雪月之物,就连被誉为现实主义大师的杜甫,其反映批判现实社会的诗篇也不过三四十首。因此,白居易积极倡导诗歌“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的现实主义诗风。(见《新乐府》五十首序)他的讽喻诗取材十分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希望他的讽喻诗通过反映人民疾苦,起到“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的社会作用,(见《策林》六十九《采诗》)给最高统治者和当朝权臣以警戒,引起对社会弊端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补救,进而达到“上流下通上下泰”的局面。(见《采诗官》)

同当代传播思想相比,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论更加鲜明地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的社会功能。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封建文人,白居易希望协助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固然有其思想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但这种维护绝非盲目地“助纣为虐”,他期望通过对朝廷内上至天子、下至小吏的监督与批判,通过对民情民意的真实反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达到政治清明、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局面,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其思想的进步性显而易见。

二、从传播原则看,白居易的讽喻诗强调真实的审美取向与当代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相契合。

当代新闻传播理论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必须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必须公正全面地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做到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的统一;新闻报道中的情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不能渲染夸张,不能以想象代替事实等等。

白居易所倡导的现实主义诗风要求诗歌创作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因为只有真实,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取信于人,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他坚决反对“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皆祥瑞”那种只报喜不报忧以蒙蔽君王耳目的诗歌。(见《采诗官》)他在《新乐府五十首序》中就指出其诗篇“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秦中吟十首序》中也说这些诗篇是“一吟悲一事”,“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

当然,我们在此所说的真实主要是指诗歌素材的真实。白居易的讽喻诗在遵循基本事实的前提下,也采用了艺术化的处理,使其既真实可信,又具有可读性。

三、从传播技巧看,白居易的讽喻诗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与技巧同当代新闻传播理论对传播效果的要求相契合。

当代新闻传播理论认为,新闻作品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除了遵循新闻传播真实、迅速、新颖等基本原则外,还应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上下功夫,力求使文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中对诗歌的本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并以此作为其诗歌创作的指导思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圣贤,下至愚呆,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白居易的讽喻诗在表达上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主题明确突出。他的《新乐府》五十首通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方式,每篇题下设小序,标明题旨,篇末通常以简洁有力的议论与题旨相呼应,使读者一目了然。比如,《卖炭翁》是“苦宫市也”,《海漫漫》是“戒求仙也”,《上阳白发人》是“愍怨旷也”,《新丰折臂翁》是“戒边功也”,《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等。

其次,他的讽喻诗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通过选取典型人物和事件,以高度集中化和具体化的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情节曲折突出,深刻反映了民众的悲惨境遇和贪官污吏的卑劣行径。比如《缚戎人》讲述了一个没蕃四十年的老边民“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弃儿虚弃捐。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的悲惨遭遇;《红线毯》在细致描绘了手工业者的辛勤劳作和高超技巧后,结尾发表议论,对献媚取宠,谄上欺下的地方官吏予以严厉的斥责:“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第三,白居易非常善于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比如,《轻肥》一诗在极力描写了权贵们奔赴军中宴的意气之骄和军中宴上山珍海味的奢侈之后,结句指出“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再如《重赋》一诗中前面描写下层百姓因受繁重赋税的盘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后面则极力渲染了统治者的奢靡浪费:“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进入琼林库,岁旧化为尘!”

第四,白居易的讽喻诗语言直白,音律自然,便于传诵。比如《杜陵叟》就以农夫之口吻对长吏进行了控诉:“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这样平易浅俗的语言便于百姓理解传诵,同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从传播效果看,白居易具有自觉的传播意识,其讽喻诗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均获得广泛的传播。

白居易是一个具有自觉传播意识的诗人,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理论和实践中,而且体现在他对自己诗文的整理编纂上,这是他的诗作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在《读张籍古乐府》中写道:“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他生前曾对自己作品进行过多次整理,编纂成集。

白居易的讽喻诗不论是在朝野,还是在民间,都获得了极高的传播效果。白居易在其自述中写道:“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口中,每每有咏仆诗者。”

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等八个朝代,他的讽喻诗,描绘了中唐时期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劳动人民颠沛流离的痛苦生活和悲惨遭遇,揭露了各级统治者对人民穷凶极恶的剥削和压榨,对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予以了激烈的鞭笞和抨击。诗人不畏权贵为民代言的勇气和秉笔直书针砭时弊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当代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敬佩和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佛教思想论文篇十九

《心经》在谈色空不二的般若体验时,用了极为精警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的经典中,有一卷字数最少、内涵丰厚、流传广远的经典,这就是《心经》。《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卷,唐玄奘译,大正藏第8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玄奘大师译经以《大般若经》600卷最为突出,《大般若经》20万颂、640万言的精要,高度浓缩在《心经》短短的260字中,熟读并悟解《心经》,不啻于掌握了《大般若经》的精华要义。《心经》是佛法的纲领。整个佛法以大乘佛法为中心,大乘佛法以般若类经典为中心,般若类经典又以此经为中心,所以名为《心经》。“心”是比喻《心经》在佛法中的中心地位和中心作用,比喻此经是《大般若经》、一切般若法门乃至整个佛法的主体和中心。《心经》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至少被翻译21次,这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是仅见的。参方广钅昌《般若心经译注集成·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有关《心经》的注疏,历代以来不胜枚举,编入《大藏经》者即有八十余种之多。这些注疏所注的经文除一种是罗什大师的译本外,其余均为玄奘译本。千余年来,奘译《心经》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偏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僧婆诃!”

《心经》般若空观深邃澄明的般若之光,映照着睿智灵动的禅悟智慧。其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得的般若空观,深刻影响了禅宗破除五蕴执着、圆融真空妙有、体证澄明自性、彻见本来面目的思想内涵、思维方式。般若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在佛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般若真空与涅槃妙有,构成了禅宗思想的两大源头。禅宗汲取《心经》精髓,深化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并通过诗歌偈颂的形式,传达对《心经》般若空观的透彻之悟,从而使得流宕着般若慧光的禅宗诗歌,呈现出玲珑澄澈、色相俱泯的风致,成为禅林诗苑的妙胜景观。

一、五蕴皆空的禅思诗情

“般若”,略等于“智慧”。经文不译为智慧,而仍保留其梵音,称为“般若”,这是因为“智慧”只诠解出般若的部分意义,而不能代表般若全部深远意义。般若是正智,是真智妙慧,而智慧是世俗聪明,是世智辩聪,因此根据“尊重不翻”的译经原则,保留了般若的原音。从般若的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种。一是文字般若,指借文字语言以开导众生使之解悟;一是观照般若,指用般若来观照实相的当体;三是实相般若,实相是诸法如实之相,它离一切相,又具足一切相。三般若中,文字般若是解悟,观照般若是修持,实相般若是大乘菩萨亲证的境界。般若是离一切妄相的无分别智,是超越相对,否定一切差别观,直透万法皆空的智慧。

1.般若空观的五蕴皆空义

《心经》的基本思想是运用般若进行深邃透彻的禅悟观照,证得万法的空性以获得澄明自在的审美襟怀。“观”是观照,是以般若直观照见诸法皆空而获得自在解脱。“观自在菩萨”,即是以深刻睿智的般若慧眼来观照宇宙人生实相的大菩萨。当他深入般若直观时,能够从烦恼秽浊的此岸,直趋安详清净的彼岸。“观自在”不一定指观世音菩萨,只要具有观照自在功行的悟者就是“观自在”。见唐代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般若心经译注集成》第146页。唐智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则将“观”与“自在”拆读,谓:“自在菩萨,大菩萨也。大菩萨不被五蕴所缚,故得自在。”见《集成》第363页。而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就是“深般若”。

深入般若直观的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的要旨。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要使人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解除身心的束缚,明心见性,获得自在。佛教宣称人人皆有佛性,只因无始以来为根本无明所遮蔽,以致于不能彰显。而这覆蔽真如佛性的就是五蕴,即构成我们身心乃至一切有为法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五蕴又称为五阴或五聚,“蕴”是积聚的意思,即某一类的总聚。“阴”是贼害的意思,指此五阴能贼害我们的性德。其中色是一切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色蕴”是物质组合类。《大乘五蕴论》:“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四大种指地水火风四物,及坚湿暖动四性。称为“大”,是因为它普遍地存在于任何物体中。“受蕴”是心理上感觉的组合。“受”是领纳之意,指身心器官与外界接触时情绪上的苦乐感觉。“想蕴”是由内六根和外六尘相接而生起的概念。它的功能是认识外境,予境上加以名称。“行蕴”以造作为义,相当于意志作用。行蕴的意志产生业果。“识蕴”是知觉的组合,是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的本体,实际上就是根尘相接所产生的认识作用,即六识。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法,而凡是因缘所生法,均没有实体,所以叫做空,故经文说“照见五蕴皆空”。有的《心经》译本,将“照见五蕴皆空”译为“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如唐法月重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均收于大正藏第8册。自性是不变、独存的实体性,此实体性不可得,故曰“皆空”。从存在的现象上来把握本性空,缘起不碍实相;从毕竟空的实相中来了解缘起,实相不碍缘起。能这样观察、体验,就可以“度一切苦厄”。众生的苦厄,不外内外两种,属于自身的,如生老病死等;属于外起的,如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众生苦难的根源在于把自己看成有实体性,以自我为前提,苦痛遂因之而起。若通达法性无我,则苦海波平,爱河浪息。

佛教设立“五蕴”说的目的,在于破除众生的我执。综观大、小乘之说,小乘有部等认为五蕴和合的人是空,但五蕴的本身是实有;大乘般若思想则进一步说五蕴的本身也是空。体证五蕴皆空,就可以高蹈浊世,在尘出尘,获得澄明自在的审美观照。

2.五蕴皆空的禅思诗情

“五蕴皆空”的般若观照,深切影响了禅宗思想,使禅宗思想沐浴着空明的意趣。禅宗对“五蕴皆空”有着透彻的体证。慧能警示说,“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坛经·顿渐品》用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就会感受到浮沫般的色蕴虚无,水泡般的受蕴不有,阳焰般的想蕴非实,芭蕉般的行蕴空虚,幻化般的识蕴无依。《大庄严经》卷12、《杂阿含经》卷10等以沫、泡、焰、蕉、幻喻五阴。唐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观色如聚沫,观受如水泡,想如阳炎,行如芭蕉,识如幻化,一一阴中,性不可得,故言‘皆空’。”见《般若心经译注集成》第153页。《宗镜录》卷69:“《维摩》经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即色蕴空。‘是身如泡,不得久立。’即受蕴空。‘是身如焰,从渴爱生。’即想蕴空。‘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即行蕴空。‘是身如幻,从颠倒起。’即识蕴空。五蕴既空,谁为主宰?所有分别,是妄识攀缘。”圆悟禅师认为,父母未生之前,净裸裸赤洒洒,没有纤毫翳蔽。等到投胎既生之后,同样净裸裸赤洒洒,没有纤毫翳蔽。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别取舍之心渐重,人愈来愈深地陷堕在四大五蕴之中,情欲炽盛,清明的自性遂为烦恼浮云遮覆。法眼通彻之人,洞知四大空寂,五蕴本虚,回光返照,识取四大五蕴中那个辉腾今古、迥绝知见的本来面目,即可顿悟成佛。为了警醒世人的迷昧,圆悟追问说,父母未生前,还有没有这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形貌?刚来到这个世上咿呀学语之时,为什么不与人相争?等到知识渐开,年龄增长,便争人争我。殊不知四大一旦离散,依前还复本来形貌,回复于清湛纯明的自性《圆悟录》卷12。

照见五蕴皆空,对由五蕴和合而成的人身遂不复执着。当生老病死的.“四山”相逼之时,禅者“五蕴皆空”《传灯》卷15《大同》,平静安详地面对死亡。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浮世虚幻,本无去来。四大五蕴,必归终尽”《五灯》卷20《钱端礼》,遂能在生死关头表现出“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的旷达襟怀。《传灯》卷26《诸方拈代》。范成大《题药簏》:“合成四大本非真,便有千般病染身。地水火风都散后,不知染病是何人?”《全宋诗》卷2272相反,如果不能洞察四大五蕴如梦、如幻、如影、如响,就会堕入生死轮回,而不能自在,以致于“从无量劫来流浪生死,贪爱所使,无暂休歇”,坠陷于情天欲海,难以自拔《古尊宿》卷11《楚圆》。因此,参禅悟道,就要“放下个四大五蕴,放下无量劫来许多业识”《续古》卷1《死心新》,体证障蔽自性的四大五蕴的空性,“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坛经·般若品》。禅宗诗歌对五蕴皆空有着通脱的吟咏: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证道歌》

永嘉大师指出,一旦觉悟,则法身只是生命的真实、永恒的存在。除了原本的心态之外,别无一物可得。当回溯到生命的源头,佛性便皎然现前。此时就会发现,障蔽清明自性的阴霾,原本不有,当体是空,只不过像暂掩日光的浮云而已。由五蕴派生的贪嗔痴三毒,也像倏生倏灭的泡沫,暂有还无,虚幻不实。《续古》卷1《慈明圆》:“‘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若如是者,是为‘度一切苦厄’,乃至无量无边烦恼知解,悉皆清净,是为清净法身。”惟劲禅师指出,众生执幻成真,遂使得浮妄的五蕴四大障蔽了清明的本性;洛浦禅师以水上泡沫譬喻五蕴合成的人身,不但深知五蕴合成的人身不实,而且洞察五蕴的本身亦空,从而明明白白地见到超出虚幻蕴沤之外的亘古长新的本来面目。临济大声疾呼:“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发许间隔。何不识取!”《传灯》卷28《义玄》“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临济录》“赤肉团”是五蕴和合的身体,“无位真人”是本来面目。禅的终极关怀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照见五蕴的空相,破除对五蕴的执着,发现五蕴之中辉腾今古的清明自性,复归于纤尘不染的生命源头:

在五蕴之中的清明自性,就是“般若灵珠”、“古佛堂”、“无相佛”,“五阴山中古佛堂,毗卢昼夜放圆光”,《祖堂集》卷20《灌溪》“五蕴山头无相佛,放光动地廓周沙”《圆悟录》卷6,也就是“赤肉团上”壁立千仞的“无位真人”,也就是“埋在形山”的“一宝”《宝藏论》。

当五蕴成为障蔽自性的尘埃时,必须用般若照见其空性。“照见五蕴皆空”,是说五蕴根本不可得,不可执着它为实有,但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五蕴。如果只看到五蕴的“空”,则是避俗求真,落入新的执着。当照见其“如梦、如响、如光影、如阳焰、如像、如幻、如化”的空性《大般若经》卷409,就不会对它生起执着,此时五蕴不再是障蔽自性的尘埃,而是自性的显现,是自性的妙用,与真如无二无别,故《大般若经》云:“五蕴即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是五蕴。……若五蕴真如,若一切智智真如,若一切法真如,皆一真如无二无别。”卷513“如来真如即五蕴真如,五蕴真如即世间真如,世间真如即一切法真如。”卷560这与“诸烦恼是道场”《维摩经·菩萨品》、“淫怒痴性即是解脱”《维摩经·观众生品》思想息息相通,是“生死即涅槃”式的大乘佛教的圆融境界。庞蕴诗云:

易复易,即此五蕴成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庞居士语录》卷下。“成”,《祖堂集》卷15《庞居士》作“有”,其他禅录所引,多作“有”,皆不及“成”字义长。

离烦恼之外并无菩提可求。“真智”在表面上虽与“五蕴”相对立,但在本体上,二者是相即、同一的。若如实地观照诸法空相,洞明缘起与无自性,以般若直观照彻贪嗔痴等烦恼,则知烦恼的全体皆是法性,四大五蕴即是真智本身。能否完成转变,关键在于能否“行深般若”。一念具五阴,一念除五阴:“微有念生,便具五阴三界轮回生死,皆从汝一念生。”《传灯》卷12《楚南》“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第五门悟性论》故僧问什么是清明的自性时,赵州即答以“四大五阴!”《传灯》卷28《从谂》。王梵志诗:“若欲觅佛道,先观五荫好。妙宝非外求,黑暗由心造。……触目即安心,若个非珍宝。”《王梵志诗校注》卷7可见,五荫的好坏,全在一心的转换。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大龙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碧岩录》第82则暗示在五蕴和合而成的色身之外,别无法身可觅,山花涧水的当体就是实相。在禅者看来,四大五蕴,行住坐卧,开单展钵、僧堂佛殿、厨库三门,无一不是自性的“法王身”《黄龙四家录·黄龙南续补》。

“行深般若”而“照见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解除人生的种种痛苦,而直济涅槃解脱的彼岸。据有的学者研究,“度一切苦厄”五字,梵文原经中并没有,笔者通检般若类经典,“度一切苦厄”仅在什译本和奘译本中出现过,而在《大般若经》并无出现。有的学者指出,相传梵文原本没有这五字,这五字乃玄奘大师所增。参《集成·前言》第13页。它是玄奘大师为了强调主旨而增加的一句话。这句话确有画龙点睛之妙。“度一切苦厄”,就是将人类精神从“不自在”提升到“观自在”,获得洒脱通达安详圆满的澄明襟怀。

二、色空相即的禅思诗情

般若空观“五蕴皆空”旨在破除我执,并进一步破除法执。但破有易沉空,因此《大般若经》从烦恼菩提不二的角度强调五蕴即真智,这实际上已经蕴含着色空不二的命题。《心经》作为《大般若经》的提纲,五蕴即真智也是应有的潜在涵义。在般若空观的“五蕴皆空”义之后,经文对之作进一步的深化,这就是般若空观的色空相即义。

1.般若空观的色空相即义

《心经》在谈色空不二的般若体验时,用了极为精警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经文表征了缘起性空、性空相有的般若空观。《心经》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就是“空”。“色”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空”指事物的空性。经文说“五蕴皆空”、“色不异空”,并不意味着世界人物一无所有,在山河大地之外,还有另一个叫做空的东西。“空”并不为我们肉眼所能见到,能够见到的空,是和色相对待的空,仍属于色的范围。所谓“空”,指万物虽有形相,而究其实际,无非是因缘和合的假相,真体显时,相皆空寂,所以说“色不异空”。但这个“空”并不是断灭顽空,而是真空,是色蕴的本体。本体上虽无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相,而此等假相,正依本体而立,是本体的显现,所以叫“空不异色”。简言之,色虽分明显现而无实体,故云色不异空;虽无实体而分明显现,故云空不异色。世人于有相处执色,无色处执空,故先以色空不异破其偏见。

但“不异”的说法,仍有“相等”的含义,观念上仍然有色与空的相对性存在。因此,经文又在色空不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色空的绝对等同,指出一切色都是假相变现,并不是灭色之后才是空,而是色的本身就是空。因为它没有实在的自性,是幻有而非实有,故当体是空参太虚《法性空慧学》。

同样,受想行识也是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体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另一方面,受想行识由于缘起而存在,与空是一体的两面,所以与空相即。一切法的生灭有无,都因无自性毕竟空而得成立,“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中论》卷4。

佛教思想论文篇二十

环境遭到人类的严重摧残。环境污染与破坏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加剧,虽然环境污染与破坏有很多原因,如工业排放、汽车排放、各种垃圾导致的污染。现代环境保护的科技和行动都只是着眼于如何治理这些可见的污染。事实上,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

环境被摧残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欲望与贪婪的心魔。如果不从修正心态、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着手,无论怎么治理,人类都是在将自掘坟墓。解决环境威胁的根本,在于节制贪婪的欲望,纠正错误的幸福观,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感恩之心、尊重之心和爱惜之心,对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环境恶化的恶因恶缘

欲望与贪婪:急功近利追求经济发展和gdp增长,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追求财富的`无限积累,追求生活无比方便,追求生命的无限享乐。

错误的幸福观:个人以为有钱就有幸福,各种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国家以为gdp提高就是幸福。

错误的生活方式:无节制的消费,奢侈浪费的生活。

不懂人与自然的关系:漠视自然对人类的贡献,不懂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缺乏良好的心态:人类对待大自然缺乏感恩心、尊重心、爱护心

所有因缘归根结底在于心,心被无明障蔽了。

2、环境恶化的表现形式

资源储备越来越少,地球成为无用的废墟。

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生态平衡被打破,鸟语花香无处可寻。

耕地越来越少,饥荒遍野,有钱买不到食物。

污染越来越严重(江河、湖泊、大气),万物哺育靠污水,食物如毒药,空气如毒气。

最终结果:地球变成水泥森林,然后再变成垃圾地球,人类与地球同归于尽,或者人类逃离到其它星球。

3、救治环境的良药

环境保护法?纸老虎而已。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形同虚设。

科学技术?治标不治本;污染之后才治理,来不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环境恶化的速度。

佛法——根治环境之病的良药。药方:慈悲智慧+五戒十善+知足少欲+简朴生活。

因为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心,佛法就是疗心的良药。修行佛法,

(1)可以断除贪欲,做到知足少欲;

(2)纠正错误的幸福观,能够以知足常乐的心态,感受简单生活的幸福;

(3)能够认识到世界是缘起的,人与自然是“依正不二”的关系;

(4)改变消费习惯和合生活方式,追求勤俭节约、简单自然的生活;

(5)以感恩心、尊重心和慈悲心,爱惜和保护大自然。

药方中,(1)(2)(3)在于心,(4)(5)在于行。善心善行,善因善缘,因缘和合世间美。

过患之一,喜欢买衣服、买手机,还特别喜欢买皮衣皮裤。对衣服和手机喜新厌旧。以至于家里囤积了较多的旧衣服、旧手机。弃之可惜,留之无用。修学本课之后,知道了这种消费行为是欲望的表现,是贪、嗔、痴“三毒”之一。表面上助长市场的繁荣,实质上助长了制造业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消费之后的废旧物品最终也将成为环境的污染源。买皮货更是助长杀业的消费。治疗方案:节制消费,尽量不买生活必须品之外的物品,不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消费。不再够买皮货,不再做导致杀业的消费。

过患之二,生活资源的使用不够节约。主要是水、电、气的使用,虽然自己在生活习惯上相对比较节约,但是还做得不够,特别是在水的使用上还有很大节约的空间。治疗方案: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气、食物等生活资料。

过患之三,驾车出行。以前出门都喜欢驾车,驾车就是增加石油资源的浪费,也增加环境污染。能不驾车尽量不驾车,绿色出行。

精进修学,弘扬佛法,让更多的人以佛法疗心,救治地球,保护大自然。。

尽管我退休之后就想过,尽量少买衣服,少换手机。但之前的发心跟现在的发心不同。之前是认为退休了没必要再靠衣衫包装自己,简洁舒适的衣服即可。现在是为了环保、为了慈悲、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断除贪、嗔、痴。

最后,我发誓今后要做一个少欲知足的人,勤俭节约,简单生活,感恩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做美好家园的守护者。

佛教思想论文篇二十一

从禅的概念、历史、影响入手,对现代管理停止独特研究,笔者阐述了禅学的管理思想,也阐述了管理的禅学基因,是对管理哲学和管理科学的突破性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禅宗与管理学的发展演进史,对比分析了东西方管理思想各自的优劣,探讨了中国企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局,阐释了禅的本义和境界,禅宗为何可以历时千年而经久不衰,企业却往往昙花一现这一耐人深思的问题。

禅宗的智慧与企业管理是相通的,管理者修禅有利于做好企业管理。如今,禅道管理已经成为国外企业管理的一种趋势;能帮助您的企业领先于这种趋势。在提升企业经营的智慧和境界,希望能帮助管理者释放心灵压力、更有效地管理企业人材、凝聚团队精神。

佛学,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千百年来,佛学的启示一曲震撼着人类。著名国学管理专家彭杰先生()把常人眼里高屋建瓴的佛学智慧,与我们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让我们共同在无量佛光中感悟人生真谛,启迪经营智慧。当今世界,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中华传统文化,鉴戒国学丰富的思维成果,指导现实生活。

“一万年太久,只争旦夕”。不论是革命,还是发展,这种急匆匆甚至乱哄哄的心态,一曲在左右我们。但真正的顿悟、真正的突破,往往是在我们能够定下神思考、能够静下心倾听时实现的。这就是禅的智慧。世界上的企业家多得数不清,相信佛教的企业家也不少,然而功成名就后出家变为佛教居士者屈指可数。说到这里,我由乔布斯、稻盛和夫等企业家还联想到民国初年著名学者李叔同,他以名扬海内的文化学者身份和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造诣,转身成为佛教界的弘一大师。

斯人已去,惟有“长亭外,古道边”的《送别》一曲,留下了袅袅余音,

可与弘一大师相媲美的,就是稻盛和夫,他至今仍在热情传道,以曲白浅近的《活法》,给人们诉说人生的真谛和企业的追求。仅从企业家到佛教徒的这一变化,就值得学界追踪他的心路历程。

著名企管专家彭杰老师表示,中国禅文化的精神实质是注重内在的充实和外在的起用,也就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在能否起用、起用的大小如何,就在于内在是否充实、充实的大小如何。聪明的日本人活学活用了中国的禅文化,把禅文化的精神充分的融入到他们自己的文化之中。实业家铃木正三在日本战国时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工作坊就是道场!

“工作坊就是道场”的含义很多,包括职业道德、企业培训、敬业精神等。管理者面对沉重的工作、复杂的市场,只要一颗禅心(信心、爱心、诚心)就足以承当。假如所有的管理者及员工有了这样的工作理念,那么商业活动中就会少很多丑恶的现象,比如消极怠工、假冒伪劣商品、没有诚信等等。

禅不是空洞无物的,而是落实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工作当中,在生活、工作中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工作坊就是道场”就是提倡人们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心性,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并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在工作中运用禅的方法,有助于解除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类猜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使我们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佛教思想论文篇二十二

一切皆为虚幻。

不可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35197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