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负责,也是对他人工作的一种尊重。突出重点是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的关键,要抓住最核心的内容。接下来是一些成功者的成功心态和方法,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一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增强课堂教学交互性,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再一方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也能调动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于学习欲望与兴趣驱使下形成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该文从自主探索、合作互动、组际交流、成果展示、总结评价5个环节着手探索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组织;设计
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性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小学生通过课堂合作学习能够形成一定的集体观念,使其能够更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索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在搭建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应该将自主探索阶段视为是最主要的前期准备阶段来设计。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通过教师引导来围绕已设定问题展开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的讨论过程,并在讨论中总结归纳和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索阶段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改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让他们对语文内容学习产生强烈渴望。因此自主探索阶段作为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基础阶段,它也是关键阶段,能够对后继教学工作产生重要的直接性影响。
2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互动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在设计合作互动这一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核心部分时,应该考虑它的主旨思想,那就是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提出教学任务,并探讨合作学习任务的可行性。学生在合作互动学习阶段需要拥有自我自由表达想法的空间与时间,在相互听取并讨论意见的过程中来实现有效信息交流,最后制定一套完整的、统一的`教学活动方案。换言之,合作互动阶段学习应该有效展示学生自我表现力,同时有效发挥他们的团结协作与融合能力,非常关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分工操作、创意设计及题目练习来提升他们的自我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1]。详细讲,教师应该首先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实际状况为学生分组,确保每组人数在4~6人左右。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效把握每一学习小组成员的能力分配,要做到优劣搭配,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中等及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以达到小组分配理论中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标准,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化互补效应,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取得良好成效的有利途径。再者,应该在实施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为每一小组成员小学生划定成员责任范围,以发挥小组成员中每一个人的个体优势,在优势发挥过程中来促进他们的合作意识与集体观念。为此,教师应该为每一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资料查询员以及专门发言人。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教学工作者可以运用汇报表演的形式组织开展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等题材的阅读活动。由于这些题材的文章比较适合用作舞台剧的素材,所以,教学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些阅读材料进行改编,使其成为音乐剧、课本剧、诗歌朗诵等活动适用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表演对作品进行演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知识的内化。以《精卫填海》为例,教学工作者需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课文相关的材料,然后结合材料对以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为主题的话剧进行编排,通过分角色扮演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
3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组际交流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组际交流应该被视为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更大规模的相互互动。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彼此之间探讨语文知识内涵并强化对语文学习内容认知以后,他们的发言人就会在班级内向其他组同学公布该组讨论结果,并发出提问,促成组际交流氛围。在组际交流过程中,其他小组学生会对所提出问题进行回答,并补充和评价已发言小组的讨论结果,而此时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汇总每一小组的报告思路,以此来更好组织组际交流过程,引导学生强化思维逻辑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再通过讨论与协商来向学生传授学习技巧,以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组际交流,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都能得以提升。具体来说,以苏轼的《赠刘景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先让学生对这首诗进行预习,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对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形成一定了解,然后,教学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情感、内涵产生感悟。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和音频,使其通过视听体验对诗文内容中苏轼勉励友人刘景文的情感产生相应的感悟,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围绕诗文内涵和情感展开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在组内讨论和组际交流过程中,若是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教学工作者需要及时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其加深对诗文的理解,使阅读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4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成果展示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成果展示阶段是对上述教学流程的总结,是教学成果的收获与分享过程,同样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个案进行分析,评价学生在个案中所展示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思路,最终做到统一评价标准,在统一标准过程中也发现学生问题,从而让其对语文学习认知与解题思路有所提升,这些工作都能为最终的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总评创造有利条件。在成果展示阶段,教师也鼓励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相互之间的不断辨析,通过互动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思路,让他们在踊跃的发言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学习信息交换与共享,最大限度丰富自身学习范围,在这一流程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得以快速提高。
5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总结评价阶段的组织设计流程
总结评价阶段的主旨就在于展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成果。这一阶段中,学生的所有学习成果都会得以展示,并在结果中展开组内评价与组际评价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自评、互评结果包括互动行为来给出教师总评,这其中就包括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在总评阶段,教师要对学生做出实时引导与监督,以达到协调学生课堂行为的目的,同时快速推动教学进度,特别是要对学习进展缓慢的小组做出特殊指导。在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工作者既要做客观的总评参与者,也要做合作学习的总体监控者[3]。同时,教师也应该更加倾向于主观技术来实施总结评价过程,主要是以更多客观数据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以此来设计更多教学情境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学习技巧,帮助他们理解语文知识中的相关内涵与实质,最终提高学习能力。具体来讲,合作学习阶段的组织设计一定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给出引导与监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合作学习流程。如果出现任何差错,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整,梳理问题,积极参与到监督合作学习的全流程当中,切身掌握合作学习的进度与内容。
6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必须经历一定实践过程才会见到成效。本文也提出了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相关设计流程,希望以此来督促学生提升团结协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在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冕.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2015(30):401.
[2]王海燕.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j].读写算,2015(49):405.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二
在车工工艺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一、编写教材时,全面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二、制作课件时,全方位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三、车工工艺仿真模拟平台技术,信息技术的完美体现。四、网络作业,现代技术与车工工艺的完美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车工工艺教材课件仿真模拟网络作业
当今社会,新的生产t艺、方法和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是对学生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忽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本无法与之与时俱进。以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超媒体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学习环境,外部给学生的刺激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还可以动手操作,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车工工艺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在车工工艺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
一、编写教材时,全面采用信息技术手段。
我们的车工工艺书摒弃了原有课本的沉闷,淘汰陈旧过时的技术,采用了很多会说话的、时代感强的图片,反映行业的新标准、新趋势,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眼界。我们常见的一些图片,不仅只是文字的补充,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还很陈旧,而在我们的教材里图片不再是点缀,而是命脉,图片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书本的生命。例如以前所用劳动版的车工工艺学教材,在讲述车床主轴箱时,只用了一个视图来表示这样复杂的部件,学生大部分看不懂。而新教材里一些车床的图片,一目了然,也显示了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各种式样的车床,不禁会感受到时代的进步。特别是有关刀具材料的章节里面、对现代新型材料的图片和内容,进行了更新和编辑,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到了时代的脉搏和前沿的技术,让人耳目一新。教材中也应用了数码照片、三维实体造型图、三视图、示意图、等多种形式的图形呈现课程内容,采用简练的文字辅助说明,避免大段的文字说教,例如对车刀刃磨的操作步骤还采用图示法,既形象又生动。
二、制作课件时,全方位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对文本(text)、图形(craph)、静止图像(still??image)、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和视频(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它能加速学生感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例一在制作车工工艺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课件时,运用了很多视频音像资料,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一些安全事例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比烦琐的语言更有震撼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二在描述铁屑的种类的课件中,当不同种类的铁屑从课件里表现出来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察的一清二楚。
三、车工工艺仿真模拟平台技术,信息技术的完美体现。
仿真模拟平台根据教学需要,优选插入视频、声音、图片、图表等动画,并且还有三维立体图的表达,使得以前的老大难教学章节:车刀的角度变得轻松地多,运用车刀三维立体图,从全方位的角度诠释了车刀。在积屑瘤的描述中,仿真模拟出产生过程,学生就对其产生成因、过程、消失、危害了解的透透彻彻。
四、网络作业,现代技术与车工工艺的完美结合。
学生在学习车工工艺课时,会有个误区,觉得我只要会操作机器,要工艺有什么用,甚至有学生对工艺课不屑一顾,其实在加工零件时是工艺先行的,可学生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学也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上网搜索工艺资料时,一个悬分求工艺的帖子,映入眼帘,我灵机一动,把网址记下,隔天告诉学生地址,让他们帮助解决,果不其然,学生一个个编工艺编的热火朝天,大家也就意识到工艺的重要性,从那起我就收集网络作业,学生也把作业做为一种乐趣,这也是现代技术与车工工艺的完美结合吧。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三
1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1.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师非常关注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训练,不体察学生的兴趣和态度,教师片面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能主动的参与和交流,这样的单一讲授型课堂模式,不适合原本活跃、爱动的初中生身心特征,结果是束缚了初中生的思维和能力。一部分学生不理解教材,甚至当成文科知识死记硬背,自然在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和疑惑,有的学生因为枯燥的课堂模式,干脆失去了听课的兴趣,放弃了生物学科的持续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搭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学生在互相探究和讲解中,将难以理解的问题或者争议问题更好的解决,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和沟通能力,调动了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为将来走向社会更好的进行协助与人际沟通打下基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得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结论,会印象深刻,从中获得学习生物学科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热情。
1.2分层教学法
初中生正在生理发育期,部分学生叛逆心理比较严重,教师要注意把握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关注学生的言行与情感的.异常举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基础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能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和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人体的呼吸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在一组,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学优生的问题梯度要深一些,对学困生可以设置简单问题,让他们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2创设和谐的生物课堂氛围
初中生物教学中,教材设置都是环环相扣的,但是具有比较强的开放性,给了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综合能力挖掘出来。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过去说教式的单一教学模式,避免灌输和强迫性记忆,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法等形式,结合生物教材的内容和课程标准,给初中生创造一个合理、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要求学生自主设置问题,由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解答。教师要对课堂进程合理把握,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质疑,避免为了活跃课堂而漫无目的地思考,注意问题的学科价值。教师可以将初中生物科学史中的生动故事和经典案例植入课堂,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情境,配合教材知识的讲解和应用,使设疑和创造良好统一,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情感体验和感悟。
3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科的学法指导。首先养成预习的习惯,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初步体验,在此基础上,才能在课堂的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为学生创造讨论和展示的机会,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和纠正,教师的及时总结和归纳,师生共同完成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课堂生成,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采取激励式的课堂评价措施,鼓励和表扬学生课堂中的闪光点,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初中生物教师要在课堂上加强全局掌控,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自觉,实现真正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下复习和练习,同时配合及时的单元及阶段性考试与评价,将每一环节的教学工作都做到位,才能实现课堂40分钟的高效。
4开展高效实验类型教学
对初中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高于小学生,学生自身对动手实验等活动也有着很大的兴趣。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的趣味性讲解,学生的动手操作增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产生对生物的好奇与兴趣,增进了常规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膝跳反射这一课时,学生亲身实验,感受膝跳反射的神奇,此时学生沉浸在求知的欲望中,教师对原理和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自然提高了课堂效率。初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关注新的生物学信息,钻研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课堂掌控能力。学校要重视生物课程对初中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对配套的实验场所和设施给予资金和物质上的保障。师生良性互动,创造和谐生物课堂,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四
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手段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高地理教学效益的同时、也为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
信息技术地理教学技术应用
【案例背景】
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原因在于: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不够;第二、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所以对整个大气知识把握不能到位、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但是如果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众多的地理信息直观化、立体化、理解掌握起来便容易多了。
【设计理念】
现代科学技术教育手段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高地理教学效益的同时、也为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工具。
于是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尤为突出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观看视频播报天气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天气现象及冷暖气团的运动特点。并对比出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2、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包括气象灾害)、目的是为使学生更加理解锋面系统的原理、使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思考、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
【案例描述】
天气预报有一些了解。
(教师):想做天气预报员吗?(同学们兴趣高涨)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天气的变化、想更多的认识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气系统。
首先我提出两个问题、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回答:
1、什么是气团?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鼓励学生主动作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生甲):冷气团都在锋面之下、暖锋面之上。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是一系云、大风、降水等。
(学生乙):老师、我也想说、我已经看了后边的知识、我发现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都是冷气团在下边、课堂。气团在列的理《导在图中追问在锋面暖气团在上边。
(教师):非常好、那到底这是为什么呢?哪位愿意解释一下?(发现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故还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回答)。
(学生丙):老师、我说一下吧、我觉得是因为热胀冷缩。(学生丁):我觉得是因为冷的密度大、重、所以在下边。
二、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获取生动感知的基础上探究问题、不但获取了知识、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学们投入积极的思考之中。
(教师):引导学生、要形成降水、需要什么条件、比如湿度大的气团遇冷会……
(学生戊):举手并迅速站起来。因为暖气团在冷气团的上方、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会遇冷有可能成云致雨。
(教师):好、这位同学说的很专业哦、且会使有地理术语。(学生们用佩服的眼光望着他)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这种雨称锋面雨。我国的春雨、秋雨和梅雨均是典型的锋面雨。
三、应用信息技术、结合动画演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同学们对地理信息进行了分析整理、用地理学的原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较好地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较好的防治措施。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以致用思想。(学生一起):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划分依据是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
(动画演示):flash课件演示冷锋及其天气、暖锋及其天气。
(深入探究):结合动画、分小组讨论分析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找小组代表给与阐述。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积极观察动画、并积极思考问题;
1、观察:气团及锋的移动方向。
2、思考问题:对于同一地区、过境前后是何气团控制?其天气状况如何?
学生们非常热情地投入到讨论中。
(成果展示)学生观察并讨论得出结论:
四、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双边”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传递教学信息、具有传递速度快且生动鲜活的特点。因此、它不但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加了教学容量、同时也便于师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使师生的“双边”活动更加生动有效、因而较好地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同时也提高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理论升华)
1、联系生活实际、如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就是由冷锋形成的大风天气引起的。
2、冷、暖锋的划分依据是看冷暖气团谁势力强大。如果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时、就有出现另一锋面系统:准静止锋。
(知识拓展)
案例:寒潮及其危害;了解概念及灾害。注意图示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结合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影响下的天气系统。
当前信息技术正逐步介入和渗透
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给地理教学增添到地理教了新的生其带来的学生可以并分析其机和活力。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最新成果、如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要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应用、并要学习、掌握和应用相关技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改中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和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必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和谐的发展、并使地理学科的新课改获得更高的成效。
同样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有效整合、将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带来深刻的变化、将会引发学生地图分析能力培养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本课题便是探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地图分析的方法和规律、进而在地理信息技术环境下完成地理教与学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王爱红论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j].教育革新,,(10).
[2]张社斌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堂中应用的几点思考[r]
[3]林培英朱剑刚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五
【内容摘要】传统数学教学大纲制约着数学教材与数学教学过程,它主要是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对教材和教学过程做出规定,强调教学目标是“双基”;现代数学教学的目标发生了改变,从“双基”发展到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以及行为习惯等方式,这些因素是不能用教学大纲来体现的。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进入课改后,好多教师在课堂上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但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围在一起坐就行。低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出现分组学习时,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学生的合作的主动性还不够。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分析
1、标准的确定。随着现代信息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的重要价值,珠算作为一种计算工具已为计算机所取代。因此增加了计算机的运用内容,使学生从那些繁琐的数字运算中彻底解放出来,将学习精力放在更有用的内容上。
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确定和学习方式的选择等,与传统数学教学比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学教学要有效实施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如,小明家到爷爷家1公里,爷爷家到小明学校2公里,那么,小明家到学校多少公里?这就可能有另一条更短的道路,小明应该估算不会超过3公里。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变当然离不开对教育现状的分析。
二、数学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强化学生最佳的学习动机,诱发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可以分为四类:逃避教师、家长的批评;完成教师的要求,希望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给他带来愉悦与满足;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掌握、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情境是为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挖掘学生的智力。创设情境要符合循序渐进、由直观性到抽象性、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的原则;既要引起新旧知识的矛盾,又要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例如,讲解下面的例题时,既要创设问题情境,又要符合上面提出的一系列原则。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小学阶段让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动手、动脑、动嘴,形成合作交流的学习数学的良好环境,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增加数学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探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一些良好机会。
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数学思考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或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十分有益的,它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显著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教学中,应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材料,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及时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经常运用数学的常用方法,进行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就是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去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身就是为社会实际服务,使学生从抽象的数量关系中摆脱出来。
课堂是构成教师与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空间,缺失任何一个主体参与,就不能构成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活动。于是,分析在课堂学习的意义以及在课堂活动中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就成为了研究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基本的方面。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数学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课题学习要成为数学学习重要形式。
课堂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月兰.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教育[j]
[2]周超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j]
[3]张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六
1.微课堂概述
秋,美国新墨西哥周圣胡安学院(sanjuancollege)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因首创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而使微课堂名声远播。微课堂的核心部分是教学视频,另外还包含教学主题相关的课件素材、课后练习、学生互动讨论、教师点评等模块,按清晰的逻辑条理构成一个知识点单元。
2.微课堂相对传统课堂的优势
传统的课堂四十分钟一节课,而科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只能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微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室教学四十分钟一堂课的规律,将课程内容细分为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讲解在十分钟左右,少则一两分钟,最长不超过二十分钟,以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学内容的录制不受限于课堂,可以结合动画、室外真实场景等,多元化的丰富信息帮助学校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每个知识点的短视频通过一定的结构关系组织起来,呈现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内容。同时每个单元结合课后练习,配套相关参考资料,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微课堂的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是一门直面计算机操作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学生大量的练习和探究,微课适合于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学习。现如今,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被纳入高中教学课程当中。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一般是老师广播教学,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老师的操作。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容易忽略了一些操作的细节,或者鼠标轨迹的移动不清晰导致学习无法理解操作的步骤,通过微课的方式,将老师的教学过程录制后,后期加以细节部分的文字注释或一些操作步骤的醒目标注,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3.1微课堂的几种类型
第一,讲解说明型。主要以知识点的讲授为主,学生需要有所了解,不需要实际操作的内容。如“信息技术简介”这一章节,只需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即可。这一章节的微课需要准备相应的图片、文本,利用幻灯片组合在一起,辅以老师的讲解即可。第二,操作演示型。信息技术教学有大量的操作内容,操作演示型也是信息技术微课堂教学的主要使用类型。对于一些具体的软件使用操作,需要教师进行实例操作,录制操作视频,并对操作步骤及细节使用文字或图框强调。例如excel的操作教学,讲解怎样使用公式对一列数据求和,并在后续几列中套用公式,操作内容对刚接触excel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教师在此类教学的微课堂制作中,可以将该项操作的每一个步骤罗列出来,录制操作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将每一个步骤辅以文字说明,对细节部分使用图示做好标记。camtasiastudio这款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对电脑录屏、做后期编辑,而且对鼠标移动轨迹、点击位置可以做醒目标注,很适合操作演示型微课堂的制作。第三,解题推理型。对于一些需要学生推理分析的知识点,微课堂的制作可以在其中加入推理判断的环节,与学生互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如“程序设计初步”章节的内容,学习需要选择正确的选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视频播放学习。迫使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并做出判断,增强学习的效果。第四,主题活动型。主题活动型主要用于剖析主题活动的探究目的,将一个较大的项目,划分成几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使用一个分课时来讲解学习。如一个网站的创建,内容非常繁杂,涉及到网站服务端安装、页面代码、数据库连接等多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最后的任务无法完成。微课堂的方式将每一个知识点细分,让学生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各个击破,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清晰,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
3.2微课堂使用的'方式
微课堂的课程内容制作多种终端进行学习,打破了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微课堂的教学内容,可以辅助教师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在传统课堂中难以详细讲解说明的步骤,可以通过微课堂的视频内容辅助讲解。微课堂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资料使用,微课堂只要联网就可以使用,或者提前把教学内容下载后,离线也可以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安排利用自己的时间,对课程进行提前学习,存在的疑惑在传统课堂中向老师提问学习。微课堂结合了课后的练习、讨论,更可作为学生课后的复习使用,巩固所学内容。
4结束语
结合以上的教学案例内容,不难看出,微课堂能比传统课堂更好的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微课堂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微课堂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也非常有益。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应该合理利用好微课堂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而达到新课标改革的严格要求。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七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措施
摘要: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因此,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语文老师所关心的问题。该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建构新的内容,这本身就是充满变数的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语言的学习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掌握它的特殊性,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找到正确的方法。
1认真备课,因材施教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五篇文章。单元前都有”单元提示”。明确提出了单元教学目标及要求,这是我们教师进行单元每篇文章教学的依据。依据这个总目标、总要求,在熟悉单元每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总目标、总要求,确立每篇文章、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讲授和训练的重点。做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在此基础上写好教案。认真备好每节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备课质量如何.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认真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
同时,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在课堂中只能选择其中某些知识点来进行讲析,因此灵活性很强。同一篇课文,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归纳不同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训练过程。
2学生预习,强化训练
上新课前,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然后讲授新课,可以节省课堂大量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总量.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一是要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在阅读时圈点字词,划出重点语句,最好做点旁批,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文章内容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试看解答书后训练题,提出疑难问题等等。课前预习最好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使预习要求明确化、具体化。二是要督促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真的预习了,预习得怎么样,要有布置,有检查,决不能流于形式。通过检查,了解情况,心中有数,养成学生课前预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强化训练.首先着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背诵、写作能力。语文的实用性在于它的'实践性。即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身的语文读写记忆活动.发展提高读写能力。指导学生阅读名家名作尤其是优秀诗歌名联警句以及一些精彩片段,进行赏析、反复吟诵,用心体会,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美感,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其次是要求有背诵的习惯,背诵的最大用处在于培养语感,语言能力提升的基础在于语汇的扩大,而语汇的扩大则主要以背诵来完成。背诵是化别人的语气为自己的血肉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最后,要结合教材的各种书面语体特点,正确指导学生写作,要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场景和情境。比如,经常性地举行课堂上进行片段拓展写作训练: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确定一些论点让学生发表看法,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3有的放矢,主体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养成求证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好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导读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目标的设计要始终突出能力训练和方法指导,能力点的训练设计要有点石成金之功,方法指导要有举一反三之效,以达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优化,找准教学重点和切人点,要有所教有所不教,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在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上,也要做到有的放矢,即布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让学生力所能及;检查的方法也要具体,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学。像泛泛的布置”回去以后做好课外阅读”这样目标不明显,毫无考虑学生完成能力.无从考察完成情况。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效果会非常差。
4重视课堂,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主体。通过教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以师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动”,体现在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控制:教学重点、难点的点拨.课堂教学气氛的激发与调控。学生的”动”,体现在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动脑、动口、动手,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师生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使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得到释放和鼓励,学习欲望得到增强和体现。除了师生互动,学生间也应互动。比如某一学生提出疑问或在回答有关问题时,答案正确与否,教师不急于表态,而让更多的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进行讨论,参与评判,得出结论。学生间的这种互动热情越高,说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越高.说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要知道,这是比单纯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一种素质的体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间的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5坚持练笔,培育写作
作文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最怕的题。有的学生一见到作文题目,就觉得无话可写,脑子里一片空白;有的学生干脆一提起笔来不加思索就乱写一通,结果是文不对题,分数当然是不会高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作文训练。第一先要让学生每天坚持写一则日记,日记的内容非常自由,学生可以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实在是没有可写的可以到书本中或课外书中找一优美的语段抄下来,这样学生会没有顾虑,也没有任何负担,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受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第二,让学生坚持每周练笔二至三次,重视实践,不拘形式,讲求实效。刀要常磨才锋利,曲要常唱才上口,笔也要常练才能运用自如。练笔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者将观察所得,记叙几行;或者因读书报有感,评论一番;或者描写一段眼前景物;或者抒发几句胸中情愫:或者作些作文开头的片段训练,文章主体部分的拟提纲训练、作文情景设置训练:或者作些学生口述练笔训练,也可以教师不失时机的作文示范指导。第三,鼓励学生交互修改作文。”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写了作文初稿后,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当之处。让学生交互修改作文时,免不了学生对作文稿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完善。待学生把经自己反复修改的作文稿交。
6课后布置,作业适当
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后,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点作业,这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布置的课堂作业,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围绕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重点,突出训练,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二是有基础方面的题目,也有思维训练的拓展型的题目,以便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三是题目宜精不宜多,以便能在课内完成,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四是照顾到学生不同层次的语文水平,难易适度。
至于一堂课结束后的课外作业,仍以下一节课所学内容的预习为重点,实行”课前预习一上课一再进行下一节课内容的预习。”决不搞繁杂的题海战术.尽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从事课外活动。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语言的知识和运用技巧的传授。语言不仅是用于交流的工具,更是人文思想表达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习语文的工具性为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人文关怀。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的要点在于做实具体工作、养成良好习惯抓住重点训练、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八
摘要:小学的语文教学在不同的学龄段,其特点是不同的,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把握,这样,才能够根据不同的学龄段的学生特点,来对其进行课堂教学,否则只会偏离了教学的方向,造成学生学不会,教师教不好的不良后果。
关键词:年龄;心理;语文教学
在整个小学这六年的教学里,每个学生的特点不但有不同,而且还相差很大,需要我们重点的来把握。一般的来讲,我们把小学的学龄段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低年级主要是1―2年级,在这一阶段里,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教师要重点的从入门开始来进行课堂教学;中年级主要是3―4年级,在这个阶段里,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学习习惯,所以可以大踏步的提高学生的吸收的能力;高年级主要是指5―6年级,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向青年过渡,自我意识增强,所以对于学生的教学也可以逐渐向中学模式靠拢。如果把这三个阶段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上,则更需要细细划分。
1低年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低年级主要是指1―2年级,在这一阶段里,由于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或幼儿班转入,好多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也主要是从学习习惯上入手,让其逐步的接触新的知识。在课程教学上,由于有的同学可能在幼儿园或幼儿班学过拼音,有的则可能没有系统的学过,还有可能有的学过也早就忘了,所以,在拼音教学上,一年级老师要下大力气。一方面,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拼音教学也是小学语文入门的基础,所以不能忽视。在课堂教学上,由于学生的低年龄断,所以我们教师应该采用生动型的教学法,比如说在语言上要有亲切感,并使用儿童的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根据心理学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只有10几分钟,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把握住这几分钟,通过不断的以新鲜的形象思维记忆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在拼音之后,主要就是生字教学了,在生字教学上,由于学生处于基础阶段,所以,积累生字还是主要的目的,但一味的写、读、背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所以教师还要通过变换不同的方式来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兴趣学习,使语文生字能够在学生头脑中实现长足的记忆。在作文上,小学低年级还谈不上作文,主要还是依托造句,在造句的教学上,开始主要是模仿,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入自己的东西,然后不断的提高学生自己的水平。这个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很难的。有的学生说话都没有问题,但是一造句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在学生初次接触造句时,就要认真的对待,以免给学生造成恐惧,影响以后的作文教学。
2中年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年级主要是指3―4年级,在这一学龄段里,学生们由于有了低年级的基础,所以学起知识来,相对比较容易,但从年龄上来讲,毕竟还是比较小,所以,还是不能大踏步的进行课堂教学,还是要循序渐进的。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们的行为,以便他们能够很好的保持住原有的学习习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在生字教学上,大部分同学的拼音学习还是比较扎实的,所以在生字教学上,相对比较简单些,学生们可以初步的依靠生字的拼音来试拼生字,并开始学习查字典等知识,以便其能够比较顺利的学习语文生字,在造句上,这个年龄段已经不用生词的造句了,开始逐渐的接触关联词语,并在关联词语的造句中体会句式的变化。在作文教学上,中年级开始接触一些作文的初步,比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以及简单的日记等。在各种描写上,我们还是依托课文去让学生模仿,比如我们在学习《猫》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是否能让学生去模仿课文去写《狗》,或者其他的什么动物,这样就可以比较迅速的掌握作文的写法。在日记方面,虽然老师的初衷比较好,但实际上,其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在布置的时候,讲的比较清楚,学生往往在第一篇日记时写的比较好,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讲解,但是后来再写起来就开始糊弄了,千篇流水账,因此,虽然日记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学生写作的方式,但我们如果不能够认真对待的话,学生的日记任务布置反不如不布置。
3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
进入5―6年级,学生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的加强,逐渐的由少年向青年过渡,有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青春期正从初中向小学转移,好多6年级的孩子都有了青春期的反应,所以,对于当前的学生,我们不但要用传统的观念来辨析,还要用新的理念去深入他们内心,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把他们从游戏中拉出来。具体到语文教学上,从生字教学来看,虽然生字在语文课文中还不断的出现,但学生已经完全有能力自学了,有的甚至其自己就可以认读,大体来讲可以脱离老师了。但是,在生字上,老师们也不要放松,因为学生们自学,还只是停留在认读上,要想让他们做到听说读写,还是要加强他们的写的能力,如果听写会了,那么说明其在生字认读学习上,已经有很大的突破了。在句子教学中,我们由造句开始向积累美文转化,使学生们能够从课本和课外读物上不断的积累美丽的句子,供自己使用,在这里,如果是比较聪明的学生,就会从美文里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形成自己的文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不会这样做,造成积累和应用的脱节,所以,教师在此除了让学生积累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模仿或套写美文,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按照课文的进度来进行教学以外,还要注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这不但是我们教学的前提,还是我们教好每一堂课的基础,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并根据当前不同的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断的去除学生的缺点,为初中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甘晓娟。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2期。
[2]莫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s1期。
[3]陈江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j]。江苏教育研究02期。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九
一、小组合作学习被“程式化”,应赋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
例如关于《列举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为了能说明等可能的概念,同时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许多教师让学生进行抛一枚与两枚硬币的小组合作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四人一组)进行实验,每组进行10次,再由教师进行数据的汇总。通过分组的实验,学生对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两种可能,对二枚硬币出现两个正面、两个反面、一正一反、一反一正四种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可实验结束,整节课时间已过一半。课后我们教师进行分析,认为这种内容的小组合作在初一已进行过,对于本堂课已无必要。
感悟:做得之以体验,思得之以升华。加强创新精神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合作学习的开展应忌程式化,在形式与内容上要合理配置、有效选择。其所涉及的问题要使学生认为值得讨论,所采纳的形式不应脱离学生实际,要使学生有感而发;实施的过程要有层次与梯度,使学生认为合作团体的智慧大大超越个体的见解,仅仅依靠个人去完成有较大的难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被“自由化”,应着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现象:在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教师的话音未落,学生心领意会,“叭”的一声,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教室里开始出现热烈的讨论声。
反思:表面的热闹不应是合作学习的追求目标。上述现象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的“自由化”。
由于问题的不明确或问题的难或易,各小组往往会出现这样几种情景:1、有些小组一片安静,各小组成员各不作声,既不讨论也不进行分析或计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片茫然,就等老师宣布讨论结束和出示问题的结论;2、有些小组的讨论往往会成为个别学生的一家之言,其他学生人云亦云;3、小组成员或站或坐,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大家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本不去听其他同学的见解。这种合作与讨论看似热闹,实际效果非常牵强,实质上这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感悟:合作学习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组长的培养、角色的`分工、操作的实效都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败,应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平衡性,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职责与任务,积极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形成集体的智慧。
三、小组合作合作学习被“随意化”,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定位与评价
现象: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看学生操作,就是在教室是踱方步,或者干脆在教室里坐着旁听;有的到小组中,把自己的旨意授给学生,等学生回答问题时侃侃而谈、滴水不漏,教师与学生皆大欢喜,但这对于小组讨论的目的是完全背离的。
反思: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生生来就具有某些兴趣才能,教育就是促进这种才能的生长。”教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若无其事,或忙于小组之间赶场,但难见教师参与合作与引导,悬浮于表象,未能真正发挥教师指导的作用。
感悟:《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改变以前师道尊严的观念,应平等参与教学活动,蹲下身子,贴近学生,与学生一道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质疑释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指导与调控。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心情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的精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
小组合作学习宜分四个阶段进行:
(1)独立思考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做的工作是指导自学、行间巡视、深入学情、帮助学困生等。待学生心有所得或久思而无获心存疑虑之时,再引导学生开展组内交流。
(2)组内合作阶段。这一阶段教师的工作是精心设计论题,选择适宜的讨论方式,并走下讲台,参与小组的讨论,了解学情,做好调控。
(3)组际交流阶段。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发言,组织提醒其他小组仔细倾听、认真观察、深入思考汇报小组的结论,不应对汇报者进行“启发”、“诱导”。待小组阐述完本组观点后,教师应激发其他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可以补充、完善,可以指出对方结论中的“症结”。
(4)集体认同阶段。教师应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对正确的结论或方法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对不完整、不准确、不完善之处,应予以补充、改进、完善;对于产生分歧或无法解决的,应予以精讲、点拨,因为这时教师的讲才是学生所期待的、最需要的,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当然也是高质量、高效率的。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十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课堂讨论十分重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更加重视和提倡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分享,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且还能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的必要性
首先,可以促进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效的课堂讨论,可以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活跃课堂氛围,使高中历史课堂富有生命活力,不再机械沉闷、枯燥乏味,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配合教师所制订的教学计划,从而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其次,可以强化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积极主动,并且思维活跃,可以强化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并且在讨论中,学生的观点可能不一样,通过互相分享与交流,学生知识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学习,产生优势互补的学习效果,对于部分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讨论的主要作用
1.活跃历史课堂气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使高中历史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充满生机和活力。另外,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由传统的教师一人独讲发展为多位学生共同参与,一人发表观点转变为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可以有效优化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布局,增加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笑逐颜开,课堂学习氛围变得较为轻松。例如,在进行《辛亥革命》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袁世凯”这一历史人物进行课堂讨论,分析他的功与过,在传统历史课堂中,对袁世凯的负面评价较多,往往认为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教师可以对他进行全面的介绍,如训练新军、逼迫清帝和平退位、督修铁路和办工厂等,从而让学生全面认识这一历史人物,在课堂讨论中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并且对历史知识理解得更加客观、透彻。
2.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懂历史和爱历史,甚至是痴迷地去研究一些历史事件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历史课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讨论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教学进程的良性发展,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进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以及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进行讨论,部分学生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俄国十月革命,会对其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通过查找资料来分析当时的社会形势,给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带来哪些影响,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历史知识。
3.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对于任何学科来说,自主学习能力都十分重要,特别对于高中历史课程来说,知识点较为分散,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恰当的课堂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以充分提升,长此以往,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学习历史知识,能够产生事半功效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国共的十年对峙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课堂讨论,包括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长征和西安事变等,通过对这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拓展,掌握了学习历史知识的技巧与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了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
4.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在通常情况下,高中历史课堂往往会显得乏味枯燥,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兴趣不高,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高中历史教师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促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且主动发表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看法与见解,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解放战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影响和意义进行课堂讨论,包括解放战争对中国的局势有什么影响?对东亚和世界的局势产生什么影响?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有什么影响等,通过对解放战争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对解放战争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由于解放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较大,因此,学生在讨论和学习时会更加积极主动。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堂讨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使历史知识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李国栋.浅析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良性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34):49.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十一
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还要求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正确的价值观。而史料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重要材料,一切历史结论都离不开史料。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科学地利用史料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史料让学生探究历史和学习历史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主要以教师和教材为课堂中心,讲解历史知识时以灌输与传授为主,没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而史料教学则能够克服这一缺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并且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史料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亲历历史,回归历史现场,寻求历史真相,从而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史料,这些史料可以真实地还原历史情境和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代表性较强的史料,不仅使历史知识具体化,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再次,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史料的优势与特点,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所以,高中历史教师使用史料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1.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科学地选取史料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留给后世的史料极其丰富,数量庞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史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科学性,选择那些代表性较强并且容易理解的史料,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教师在使用史料教学方法时,可以利用这些史料顺利引出教材知识重点,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到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辛亥革命》这部影片,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方面地了解辛亥革命时发生的历史背景,能够真正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境,回顾历史现场。所以,高中历史教师科学地选取史料,对提升历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影视作品与历史教材内容的相互补充学习,使其在欣赏历史影片的同时,对历史知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与记忆掌握。
2.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提问解读
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用史料教学方法,不能只注重研究史料表面的历史知识,还应该深度挖掘史料背后的深层历史背景与知识。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科学合理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进行独立自主地思考,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知识。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及时地给学生解读史料,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重点搜集相关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学著作、影视资料等。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图片,著名文学家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也是以这一时代为背景的。教师可以提问“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有什么意义”等,学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还应该对这些史料进行适当地解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史料背景,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历史知识。
3.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及时地总结归纳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归纳与总结也十分重要。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和史料的归纳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对于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十分重要。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进行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相关史料,分析当时我国的国情,包括国防、农业、工业和经济等,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另外,高中历史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和掌握高中历史知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地采用史料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对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十分有利。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材内容合理选择史料,两者互相结合,在课堂上及时地对学生提问和对史料进行解读,然后归纳总结,全面提升学生的高中历史学习效率,进而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十二
所谓有效课堂,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知识体系。在初中的政治课堂中,由于课时数少与教学任务重等方面的原因,教师更是需要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而言,感性思维往往比理性思维要强烈得多,为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习惯和学习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而且也可以使其对政治这门学科感兴趣。举个例子,对于政治原理的讲解,往往比较枯燥,这个时候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人物和历史典故,从而使其教学更加灵动,也更加容易。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多多介绍人物故事和典故,以此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课方式上改变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提升其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欲望,进而帮其有效提升学习成绩。
二、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对于政治学科来讲,原理本身就比较枯燥,可以将其融入生活中来让学生进行理解,从而形成道德感悟和熏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成熟期,必须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的引导功能,帮助其快速成长,健全人格。所以,将这个政治原理融入生活中去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从而帮助其敲开思维的大门。例如,在学习《人口问题》这节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停留在课本中人口的数字或是课本中罗列出来的一些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抽象。如果教师为学生展现出生活中因为人口众多而出现的各种危难场景,就会使学生一目了然,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节政治课堂所要传授的知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指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完成度,而且也指学生学习内容和效果的达成度。假如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无疑对教学没有任何益处。换句话说,假如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获得应有的知识,那么无疑这节课是失败的。初中的政治课的要求是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活动,进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参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来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使其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而获得成就感。比如时政搜索、设疑导思、课堂辩论、小品表演、小组讨论、小组竞赛、角色感悟等等。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感,培养能力、完善人格,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做人。举例来讲,教学《我国的人口问题》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师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学习感受到人口问题带来的困境,设置了一个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进行“人口过快增长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相互配合,积极辩论,生成的观点十分新颖且有价值,我则将这些思维的闪光点予以记录,以使其辩论后能够及时反思,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领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此外,我们可以在进一步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不要有所顾忌,更不要有什么担心,让学生积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活动设计,在统一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之下,能够和教师有力配合,进而打造灵动、开放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社会的发展即目前政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各位教师在教学中的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虽然所有教师和学生都渴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但是有效教学毕竟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探索。
四、结语
初中的政治课不单单是一门中考课程,更是一门涉及初中生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是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作为一名初中的政治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如何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精彩、效果显着,如何更好地做好初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是我们当前着重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的政治课堂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只有不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开展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等多个层面的努力来提高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努力让课堂中的每一分钟发挥其价值,才能使学生接受有效的初中的政治教学,才能让我们的政治课堂充满无限魅力。
作者:钟闽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孙小兵.探讨我国初中的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98).
[2]刘海涛.探寻创建初中的政治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07).
[3]张学全.关于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j].初中生优秀作文,(20).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十三
小学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因为小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小学语文学习,才能够夯实语言理解和组织表达能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逐渐引入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上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但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于电化教育手段的利用并不是很理想,有些学校在开展语文电教化教学时,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没有对电教化教学进行规划。因此,探究电教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合理、科学地运用电教方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热爱语文,最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电教手段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吸引力不够强,仅仅采用板书说教的方法,学生不容易对语文课程产生学习兴趣。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适当地采用电教化手段,能够让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小学语文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比如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抽象的历史概念,通过电子化教学,播放视频或者图片等形式,学生能够产生更为具体详细的认知印象,从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产生学习兴趣是一种能动过程,通过电教手段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1]。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学当中的宝贵的财富,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价值是非常高的。但是古诗是古代的文学家所创作的,其内容相对不容易被理解,很多古诗中的平仄、韵律等,都会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很多学生也不容易喜欢上古诗的学习。运用电教化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学生喜欢唱歌,用歌声表达内心的种种想法。古诗中很多都是讲究押韵的,实际上可以让学生通过电教视频等模式,学习古诗歌唱的方式。很多优美的歌曲都是从古诗或者古词改编而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注重对相关视频的提取,转变成为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材料,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日常的课堂学习中。这样的课堂学习不会过于枯燥,通过让学生聆听古诗词歌唱,并且在语文教师的鼓励下,逐渐放开自己的声音歌唱等,可以让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较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将古诗词转变成为歌词,能够让学生减轻背诵的辛苦,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爱好。
3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启发思维与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取文章中心内容,并且分析文章中的关键字、词等段落内容,是学生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技能。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语文课程不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发言的氛围,那么课堂教学就变成“一言堂”,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语文课程中的内容,也无法掌握语文阅读并且提取中心大意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培训。电教手段中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让现象和事物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放大或者缩小调整,其表现力超过纯粹说课。电教手段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时间以及空间上的限制,更多的学生能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最终调动动脑思考的主动性。
比如在教学《赵州桥》时,很多小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真正理解赵州桥为什么在中国乃至于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是一项创举。要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明白赵州桥的特点和在建筑过程中攻克的难题,比如赵州桥在建筑上的结构特色。很多学生不容易理解建筑学中的概念,可是运用电教手段,能够让学生观看赵州桥的剖面图。学生通过电教中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可以发现赵州桥的每一个桥洞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半圆形,而是形成一个弓形,这种弓形结构能够支撑桥梁上的结构;如果赵州桥的某一个弓形结构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到整座桥的结构安全。因此,赵州桥虽然没有桥墩,但是其桥身确实非常的牢固,桥洞发挥了稳固的作用[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电教手段,一边展示赵州桥的结构,一边讲解,但是这种旁白讲解不需要非常多,因为在电教手段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座桥梁的特点,也能够很好地理解赵州桥的`建筑者,通过对赵州桥的了解,充分激发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热爱。而且小学语文教师在电教手段的辅助下,可以展开小组研究讨论,让学生从集思广益地理解课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上台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指着电教平台上的图片进行说明。学生通过知识的吸收和反馈,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篇课文当中的内容,对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进行具象化理解。
4通过电教手段引发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非常多的中国或者外国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能够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本身就具备非常强烈的吸引力。但是学生因为自身的社会和人生阅历并不是十分丰富,不容易对语文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电教手段,能够让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情感美学,深化对艺术形象的理解。从文艺审美学的角度考虑,只有通过心理上的理解,特别是对情感的理解,才能够推动个人对于文字的理解。
比如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文章中,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教师莎莉文老师对自己的影响,特别用了“再造生命”这样的词汇。一个女作家为什么会认为教育如同再次塑造了自己的生命?关键是因为海伦·凯勒是一个盲人,她看不到光明,也分不出眼前的颜色。对于海伦·凯勒而言,生命本来就是一片黑暗。可是因为莎莉文老师,海伦·凯勒真正理解了自己的人生原来可以过得不一样。学生要在课堂学习中对于这样的一段感情进行理解,可能没有海伦·凯勒一样的人生经历,不容易真正被她的文章打动。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一些身残志坚人士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运用电教手段,把海伦·凯勒这种面对身体残障时的痛苦更加具体地表现出来;同时把这些身残志坚的人如何克服困难的场景,用更为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对比展现,学生对于海伦·凯勒的文章能够有更加具体的理解,最终真正被这样的一篇文章打动,产生对课程内容的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5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小学语文课程中可以广泛采用电教化手段,实现小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上的生动化、具体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采用电教手段,特别是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能够让文章中的形象和事物更加具体,最终打动学生,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实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刚.巧用现代电化教育手段优化课堂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8):305.
[2]郭祖英.反思电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13):37.
[3]孙小红.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体会[j].陕西教育:教学,2010(11):60.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十四
1.信息教学手段的使用有点过头虽然说新技术、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同学学习的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是,过多的运用,反而降低了同学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同学思维水平的提高。
2.教学活动的表演化趋势增强虽然在教学活动中,营造浓厚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深化教学成效。但是,有些老师将这种方式表演化,违背了其初衷。在教学中采用过多的激励手段。适度的激励可以提高同学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欲望。但是,过多的话则会严重降低激励效果。
3.教师主导能力弱化虽然新课程理念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但是,有些老师在实施的过程中矫枉过正,将课堂变成了自主学习的地方,很多需要老师进行的教学环节变成了同学自己来完成。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有点多余,这种教学肯定是无法完成教学目的的。老师始终应该是教学的主导,老师的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4.分层教学要求过低分层教学的教学手段是针对学生的发展性差异所指定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后进生,让优秀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虽然对于中游的学生有所帮助,但是。对于待拔高的学生有失公平。
二、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成果
1.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法等不断得到运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步入了误区,如,一味追求轰轰烈烈的自主学习效果,将教学内容全部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分小组进行热烈讨论,结果对于一些难点问题还是不能够理解与掌握。究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忽略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在一些难点问题上,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能够深入进行,做到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启发引导相互交融,共同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但不能让电脑来指挥人脑近年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走进了教学之中。许多教师将多媒体作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但是,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成品教案课件运用于语文教学课堂,不加选择与改进。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教师就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活动时,一定要牢记切合实际原则,万万不能将成品课件进行生搬硬套,一定要深入分析教学实际需要,在自主设计教学方案的同时,有机融入多媒体因素,如:情趣导入、补充教学信息以及营造教学情境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但是一定不能让教师的教学活动尾随既定程序转。
3.发挥激励手段作用,但要合理控制标准频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激发。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充分运用了这一有利因素,对学生予以积极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部分教师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不够科学,在课堂上动不动就来一句鼓励的话语,降低了激励手段对学生内心产生的促动效果,另外,学生鼓掌、齐声表扬等方法频率运用过多,也对教学正常开展产生了影响。对于这样的状况,教师要统筹兼顾,合理控制激励手段的标准与频率,不能轻易降低表扬的标准。
作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但是,我们在看到教学改革成果的同时,对于其中的一些误区也要加以重视,要予以优化改进,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十五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简单易懂的案例,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现阶段我国各中学的政治案例教学还不是很成熟,具体表现在教学案例过于简单化、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等,这都值得教师重点关注。本文简要提出了高zhong政治案例教学应用的意义,总结了几点政治教学案例的基本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高zhong政治教学。
高zhong政治;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引入我国的,开放了学生的思想,实现了学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案例教学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学生之间对政治信息、知识、经验和观点之间的汇总,促进了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可谓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高zhong政治中的案例教学大多是针对抽象概念和理论进行的,这就体现了其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首先案例教学结合了具体的社会现象,实现了由个别现象到普遍现象的转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政治思路和框架被树立和形成,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其次,案例教学所使用的案例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学生从生活化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最后是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应用,使他们借助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政治现象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政治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2.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学会学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独立的思维和能力已经逐步形成,这样教师在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重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组织良好的案例教学往往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因为案例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和分析问题,最终引导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不断被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3.有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巩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目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然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可以说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案例教学的意义不单纯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更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帮助他们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毕竟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zhong政治课程可以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在繁杂的社会背景下抽离出具体的案例,便于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找出具体的解决策略。这是传统政治教学无法达到的,也是政治案例教学的关键特色。
1.案例选择的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些教师潜意识里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就可以,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是教学的载体,是解答题解析的关键,这就使得案例教学陷入了题海战术中。案例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不脱离课本的理论实际。首先,教师要对案例进行合理的筛选,高zhong政治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爱国爱党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社会主义经济教育等。这样教师就应该精心选择案例,例如在学习爱国爱党教育模块时,教师就可多选择一些历史上的爱国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文天祥为国贡献等,这些既与高考大背景吻合,又不违背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他们理解。此外,教师还应着重学生选择和讲解案例,毕竟高zhong政治案例教学目的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和电脑搜索一些案例,在每节课开始之初自主展示自己搜集的案例,教师只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2.教师采取多种手段展示和表达案例。高中阶段,政治教学案例的展示形式并不是单一的,教师可以借助其他教学手段与案例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案例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一位学生,这样能够节省教师口述的时间,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掌握,这是现阶段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案例展示形式。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教学案例进行展示,多媒体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融合了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教学展示形态,尤其是视频的播放,能够使枯燥的政治课程变得活跃轻松,给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氛围。最后,案例展示与课堂游戏相结合,例如在学习高zhong政治法律法规知识模块时,教师可以具体的法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鼓励正反方不同观点的学生积极发言,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尤其是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教师就可以选出不同的学生扮演商人和消费者,分析其中的经济转化问题。
3.成立案例分析小组,鼓励学生对案例评论和总结。分析和讨论案例是政治案例教学中的关键步骤,一方面促进了师生互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更加全面,听取来自不同同学的更多观点。因此,教师应该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周拿出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就某一具体案例进行积极的讨论,同时要求学生书写案例评论和总结。首先,教师要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和氛围,很多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出现偏差,偏离课题的中心,这时教师就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维。当然,案例讨论的氛围不能太过沉闷,这样会进一步增强政治课程的枯燥感,使学生感觉到烦躁无味;讨论气氛不适宜太活跃,以免学生情绪过于激动,这需要教师从中进行调节。其次,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要对案例进行口头和书面总结,案例的口头总结教师应鼓励小组学生积极主动发言,同时不单纯以对错评价学生的发言,而是鼓励其他学生对发言者所讲述的内容进行评价,多听听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书面总结应采取学生之间互评,然后教师进行最后评论的模式,使他们进一步发现自身的问题。最后,师生共同评选出表现优异的讨论小组,进行相应的奖励,可以把小组总结报告贴在教室板报上面,也可以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当然,优秀讨论小组是不断变化的,是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产生,激发高中生的竞争意识。
在高zhong政治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帮助学生梳理出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促进学生在每个过程中的进步和发展。当然,学生应该树立高zhong政治学习的正确意识,积极主动地撰写个人案例思考日记、对案例进行续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新闻敏感程度。当然,高zhong政治案例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展开。
[2]雷雪松.论高zhong政治新课程中的案例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9,s2:214+193.
探讨论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论文篇十六
内容提要:案例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两大法宝。本文反思了讲述、提问、教学方式采用的三个低效案例,思考实施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出发点,针对学生特点来讲课、提问、选择教学方式,从教师行为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讲述法、问题情境、教学方式
低着头谨慎走路,会让我们摸不清方向,看不到周围同伴的努力,也看不到来路旖旎的风光;抬着头傲视前方,则会让我们忽视脚下的路,看不到可能出现的绊脚石,也看不到自身在荏苒岁月中留下的串串脚印。所以,我们走在历史教学的路上,要多回头追忆,多低头走路,多抬头看方向。在教学中,反思才能有进步,进步了更需要反思。好在我们不是在“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华山险道上,我们的工作相对安稳,环境也鼓励着我们“边走边看”。在这里,我把自己的三个教学案例拿出来,对其有效性进行反思,从反面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与分析。
第一例:我讲故我在
尽管我很不愿意承认,也很不愿意坦白,但我不得不从实招来:还是有不少学生觉得我的高中历史课比较闷,不喜欢学历史。为了增加“人气指数”,我想了很多办法,但结果却不如人意,要么走极端,要么摸不着方向。我曾找了很多帮手来充实我的课堂:音乐、电影、表演、图片、朗诵、写板书、讲故事、竞赛、奖励……但是,热闹是课堂的,脑瓜是空白的,心灵是空虚的,热闹之余深入不够。我也曾坚定地信仰“我讲故我在”,我以为,我讲给学生了,学生能否听懂或者是否在听,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他不听拉倒,反正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学不会考不上大学也是他自己的事情。我讲了就算是尽职了。现在才幡然醒悟并羞愧着:这就是无效教学!确实,历史课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是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是讲述法,但是,课不能乱讲!特别是试卷评讲课。
的第一场冬雨,比以往时候来得要晚一些,我拿着月考成绩单,步伐沉重地迈向高二(19)班,历史班。这是早晨的第一节课:7:30-8:10。历史班有65个学生,拥有“五金刚”。金刚者,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只想混过日子也。
扭开教室的后门,扑鼻而来的是一阵康师傅花旗参方便面的味道。空气湿冷,紧闭的窗户外下着大雨,我从后门走向讲台,“花旗参”分子弥漫到每一个角落。有两三个女生匆忙地从书桌下抽出课本,其他人置我于不理。
我用点名册敲敲讲台,示意他们坐回座位并安静。“今天我们要评讲月考的试卷。这次考试,我们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好的好,差的差。希望通过评讲,同学们能够明确:对和错的理由是什么。”学生拿到试卷后,对分数有了一阵骚动,之后我开始评讲:“请看选择题第一道题,答案是*,因为……”
“第二题,答案是*,因为……”“第三题,答案是*,因为……”一个金刚睡了。
“第四题,答案是*,因为……”“第五题,答案是*,因为……”二个金刚睡了。
“第六题,答案是*,因为……”这一回,不仅五金刚睡了,不是金刚的学生神情也有些恍惚了。我决定提问。
“下面这道题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黄x,你选什么?”黄x站起来说:“选a。”我赞赏地说:“很好,选对了。为什么选a呢?”黄x假装认真地说:“我感觉a是对的。”我追问:“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因为a是答案。”黄x脱口而出。一些同学笑了起来,黄x也狡猾地笑了。唉!他是存心捉弄我,我故作严肃地瞪着他。黄x有些愧疚,说:“其实,我是‘点纸兵兵’猜出来的。”我一阵晕眩,只得让他坐下去。好在经过这一番舌战,学生都有了点精神。我继续评讲试卷。
聂幼犁教授曾在网上探讨“历史的有效性教学”的时候说:“讲述法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关键是你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有的放矢地讲、饶有兴趣地讲、富有智慧地讲、充满情感地讲,讲得学生愿意听、听得进、想得明、悟得透是很好的啊!”
我所教的班级有三个层次,这要求我的讲课必须“因材施教”,在考虑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把最基本最简单的“讲述法”做到更受欢迎更有效果。
第二例:问比答傻
在高中历史的课堂上,只有老师的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会变成“满堂灌”。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不能没有“问”这一环节。老师通过问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学生通过问来反映疑难杂症,得到释疑解答。但是,问什么,怎么问,如何对待答的结果,却需要老师仔细揣摩。一旦处理不好,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还会令学生在问题的轰炸中失去信心,无效学习。
在讲授必修二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代的服装,同时加深对中央集权制下森严等级制度的理解,我先展示了清朝官员服装的图案,后列出表格说明图案上的飞禽走兽,同时问:“这些清朝的官服,反映出中国古代官服有何特点?”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又引导说:“文官们的服装是飞禽,武官们的服装是走兽,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服装,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们的想法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我望向班里的“历史1号人物”许x,眼神里装满了期待。诈x也低下了头,我尴尬地绝望了,自报家门,按动鼠标,点出答案——反映了清朝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学生们有点恍然大悟。
反思这一幕,我犯了几大错误,直接导致了学生该讲时不讲而鸦雀无声。第一,古代服装只做为背景资料存在,目的是为了引出近代中山装、洋服、旗袍,在这个地方可以展示图片,直接说明特点,不必设问。设问有点喧宾夺主,浪费时间。第二,问题抛出来时过于简单、生硬、抽象,问“官服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从表面的颜色、图案来思考,不一定能够由表及里去思考问题。设问没有分层,缺乏梯度,学生思维跳不到那么高,也跳不了那么快。第三,我的急躁和对个别学生的偏爱,扼杀了课堂探讨时应该有的民主、轻松、自由、和谐的气氛,使好学生不敢说,而中低层次的学生不去想。
专家为我指出了三条路:
一、层层设疑,
二、结合史料,
三、联系现实。
“层层设疑”,我的理解是分成小步子来走。而怎么分,分多少步呢?这需要我们先摸清学生的学情。有些学生初中没学过历史,或者学得不认真,忘得七七八八。有些学生爱好历史,课外书读得多,知识积累丰富,一步就跨到终点。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综合考虑,面对大多数,因材施教。第二个要求是史料。我们是做为课堂主导者的老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阅读中积累更创新、更有趣、更直观的史料,包括图片、论述、表格、数字、实物、诗词、信件……然后抓住史料与课标要求相契合的地方,巧妙设疑,向学生多方面展示历史这一过去的事实。最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是为了认识现在,所以问题的设置也应结合现实,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例:玩玩新把戏
自从高二第二学期开始,我在文科班的历史教学转为文科基础的复习备考。根据考纲的要求,文科基础的历史要复习政治、经济、文化三本书,以中等难度的试题为主。文理基做为一个全新的科目,的高考只考选择题,学生是有可能拿到高分的。对于处在高二复习阶段的历史教学,我们应该积极地抓住机会,勇敢地面对挑战。但是,我校文科班的学生总体上学习习惯比较差,如何引导他们更好的学好文基历史呢?这是至今仍困扰我的一大难题。
在第一轮的复习中,我按照世界史、中国史两条线索,时空结合,整合原来的三个专题;又根据《中学历史教学》杂志上陈伟国所整理的人教、岳麓、人民、大象几个版本的知识体系,进行复习。我采取填空题的形式,主要根据岳麓版的课文进行挖空,引导学生复习课本,抓住主干知识。同时,每个考点加一两道高考例题,让学生熟悉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角度。再配以10道左右的选择题让学生随堂练习。课堂上,学生先填空,之后让一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把答案板书出来。之后再评讲例题,做选择题之后校对答案,最后针对学生错得较多的题目进行评讲。
一开始这种方式学生还是蛮喜欢、蛮配合的,但两个月过去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一叠未填空的试卷来到高二(15)班——政治班。我每周在政治班只有一节课,他们由于早晨黄昏的训练,都显得比较劳累。我把试卷发下去,告诉他们今天要复习的考点。王x拿到试卷后,大声叫了起来:“老师,没书啊!”“前几天检查,你们都有书啊!我还给你们加了分!”他们叽叽喳喳的说:“这还不容易,到别的班借来的,加完分就还回去了。”我一阵晕眩,严肃地瞪着他们,装作后果很严重地问:“那现在怎么办?”王x说:“你抄答案出来吧!”唉!是到如今,只好如此了,我想,只要后面的选择题他们能做出来,一样达到教学效果的`。大部分学生应付性地记下了答案,有三分之一的政治生很快就睡着了。我把他们叫醒,他们行了几秒钟又想睡了。我再一次叫醒了其中的班干部林x,他很生气很厌烦地抱怨说:“你很烦哪!历史课总是这样!我考试之前看看书就可以通过啦!我现在实在很累,你还是让我睡吧!”
我非常震惊,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番话。同时,我也陷入了反思:确确实实,这段时间我的上课方式千篇一律,没什么新意,学生不喜欢听,我是推卸不了责任的。面对高考升学的强大压力,师生都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科任老师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复习的连贯,采取某一种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学生长年累月接触一种教学方式的时候,他们也会形成类似于“审美疲劳”的“课堂疲劳”,这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偶尔玩玩新把戏,搞搞新意思,多更新教学方式,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我是文基的历史老师,要努力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采用更新鲜、更有趣、更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更开心一点,学得更好一点,学得更积极一点。而不是采取“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无为态度,让学生来适应我的方式。所谓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应该是针对学生特点而采用的方式,是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状况的教学方式。
小结
当我们回归课堂的本真时,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我首先怀疑的是:我这样讲学生能不能懂?我这样问学生能不能答?我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喜不喜欢?做为年轻老师的我们,就应该在这样的反思中,在这样对课堂瑕疵的苦苦寻找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有效性教学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我们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高考政策的变化、学生的心理和学情、信息科学技术的改进等,相应地调整教学策略。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我们苦苦追寻高中历史的有效性教学时,不烦多回首,多反思,因为——所谓成长,这是在反思中实现;所谓教学,正是在反思中提高;所谓有效性,正是在反思中显现!
参考书目:
《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赵亚夫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黄牧航广东教育出版社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系列教材——历史》林中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美)荷克斯著,杨希洁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傅道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38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