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总结是提升学习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进行有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最好。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一
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环境问题,当前我国对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较大,农村的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精准扶贫更是农村发展的保障和支撑,农村的发展同样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深刻认识当前农村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才能找到并制定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方式和途径。
农村环保资金缺乏
对于我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投资资金,没有找到直接数据依据,所以通过中国环境治理投资总额来间接反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认为:要使中国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环境保护投资需占gdp的2%以上;环境问题基本解决,环境保护投资需占gdp的1。5%;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环境保护投资也需占gdp的1%。我国到的环境保护投资需占gdp的比例大致呈逐年增长趋势,在1。15%~1。67%之间,属环境问题基本解决。中国经济基础薄弱政府难以保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自上而下决策”的供给制度下,环境投融资机制难以建立起来,导致目前环境保护投资不足,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并且有些污染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银行商业融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较弱,环境保护投资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资金大部分由政府投资,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还没有专项资金,再加上农村地域污染源分散,污染治理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我国农村地域目前普遍经济规模不大、平均利润率不高,吸引资金力量不强,融资困难。我国现阶段环境投融资机制在城市地域难以建立,在农村地域更是步履维艰。
农村环保制度缺失
我国现有的国家制度在面对污染农村的面源污染中存在着空缺,这使得本来问题就非常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不但得不到丝毫缓解,而且已经呈现了变本加厉之势,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和社会对于农村面源污染严重性的忽视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追求经济发展和gdp增长成了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标和政绩考核的标准,整个社会对于环境问题都没有很重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环境污染。即使政府逐渐重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逐步出台一些政策、采取一些措施应对环境问题,也主要是针对城市环境问题,而没有关注到农村的环境现状。在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其对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农村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边缘化的双重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没有给予充分认识和应有的关注。
(2)国家在资源分配、政策出台和制度安排上的缺失
纵观我国数十年来的发展史,“三农问题”产生和加剧的过程也同时是国家在资源分配、政策出台和制度安排不公平,向城市倾斜的过程。牺牲农村利益重点发展城市导致了农村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环境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已经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在资源、政策和制度上更多地向农村倾斜,突出表现为农业税的免除等政策措施。但我们还没有从政策和正式制度上给予农村环境问题以足够的重视。
(3)研究上的不足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对于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充分关注,现有的学术研究对于农村具体的环境污染的治理也提供了有效的智识支持,但是现有对于农村面源污染的研究,要么关注宏观的治理对策,要么是零散的现状描述,鲜见有系统的专门的研究,这客观上阻滞了对于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
农村环保治理效果低下
农村面源污染具有污染面广、隐蔽性强、控制难度大、表现不突出的特点,可引起地下水和河流水域的污染,且量大面广且难以治理。部分地区已经制定治理措施并实施,总体来说效果不太理想,如个别地区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缓和一段时间,还会“复发”;个别乡镇和部门对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农村面源污染的污染源分散面广,防治及监管难度大。国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想通过改变农业生产习惯来达到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目的,但我国农村数量众多,分布广阔,由于某些限制原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困难重重。同时国家在农村地区推行沼气建设,某些农村地区发展的沼气池建设只是解决了部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农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还是无法得到根本治理。
农业发展方式不适合农村环境的保护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还是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这种农业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合农村环境的保护。面对农村面源污染逐年加重的趋势,急需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以达到高产、优质、低成本、少公害的目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村落众多,不同农村情况各不一样,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再予以改进。同时政府相关支持政策,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偏软,可操作性不强;经济、技术政策偏少,实用的政策偏少,政策间缺乏协调;执法监督工作薄弱,内部监督制约措施不健全,层级监督不完善,社会监督不落。
农户缺乏主动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农户缺乏主动参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积极性的原因:第一,农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第二,农户环保意识薄弱。经济主体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具备个体理性。农村面源污染的主体主要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在农村生活的农户。作为有限理性的农户,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仅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达到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目的,而且随意排放,随意产生污染物。这些过量的化肥、农药和生活污水等因径流或渗透进入水体,由于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农村生态环境受到污染,致使社会剩余遭受损失。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消息闭塞,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高,农户的经济意识强,而环境保护意识弱。农户对农村面源污染认识不足,特别是种植户和养殖户没有防治意识,没有成为面源污染防治的主力军,致使农村面源污染不断恶化。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局今年1—9月份以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和“深化城市建设跨越年”活动会议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立足科学发展,上下一心,开拓创新,狠抓落实,重点工程建设及各项工作推进较为顺利。
泗城总体规划修编方案顺利通过宿州市规划委员会评审,已提交市政府审批。城市道路、供水、排水等专项规划方案已初步完成,同时,完成1个乡镇的总体规划、6个县级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并完成消防队、新水厂等选址工作。
刘圩路、阀南路西段、建材东路3条道路的前期规划设计及阀南路西段拆迁工作已完成,其中,对刘圩路、阀南路西段采用bt方式,由江苏苏润建设集团无锡分公司承建,目前石粮河桥建设工程过半。
1、重点地块拆迁工作。1—9月,全县共完成拆迁面积8万平方米。
2、规模小区建设。规模小区在建工程施工总面积80万平方米,已竣工32万平方米。
3、安置小区暨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安置小区及廉租房开工36幢,在建工程近10万平方米,现已封顶12幢共3万多平方米。
1、自来水管网建设。新铺供水管网4公里,新打深水井5眼;完成自来水改扩建项目初步设计项目批复及选址,正在进行征地。
2、污水管网建设。完成污水管网铺设约10公里,2座污水提升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3、“三馆”等工程建设。博物馆、展览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三馆”工程主体已竣工,正在进行内外装饰施工。清水湾公园、图书馆、档案馆等正在进行前期规划编制。垃圾处理厂项目已完成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前期初步设计。
1—9月份共签约项目5个、开工项目5个,协议项目2个,签约项目资金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000余万元。
我局1—9月各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重点工程由于受资金等因素制约进度不理想;二是拆迁工作因资金、市场、开发商不配合等因素,拆迁难度逐渐增大。三是一些工程及项目因土地未征用,而无法实施。
一是加快安置小区建设进度。力争12月24日前完成1.5万平方米廉租房及安置房一期工程建设,同时,加快二期开工安置小区工程建设,保证按工期在明年四月底前全部按期交付。
二是加快“三馆”工程施工进度。11月前完成内外装饰装修和配套设施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始布展,春节前开放试运行。
三是加强资金筹措。待阀南路西段土地征用后,加大道路建设力度。
四是完成县消防大队新址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五是加大拆迁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拆迁政策、法规宣传,争取社会对拆迁工作的支持、配合;同时,进一步发挥两种强制措施的积极效果,积极与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做好协调沟通,努力形成法律威慑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六是加快“两网”建设进度。年底前完成自来水及污水管网铺设任务,同时加强协调完成新水厂征地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完成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前期设计工作。
七是加快规模小区施工进度。督促各施工单位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年底竣工工程突破50万平方米。
八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1—9月中我局各项工作虽然推进较为顺利,但与全县经济会议要求和城市建设工作总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全面、系统分析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查找差距,制定措施,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实施90天突击攻坚战,力争圆满完成年度各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知识经济不断兴起、经济成分开始调整,第三产业也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科技创新,是我国保持繁荣昌盛的重要武器,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先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接着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形势;科技创新;影响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知识经济不断兴起、经济成分开始调整,第三产业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科技创新,是我国保持繁荣昌盛的重要武器,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观念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其中,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先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接着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从2005年开始,中央政府对过热的经济增长进行有效抑制,相继出台了诸多宏观调控措施,旨在实现“软着陆”,并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到了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蔓延,对美国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造成了巨大伤害,导致美国实体经济发展不容乐观,对消费者信心、全球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身处于国际大环境中,我国也未能避免受到影响。可以说,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导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尖锐,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有所缩小,导致我国经济存在下行和“硬着陆”的风险。
以2012年为转折点,我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据统计局统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率是9.21%,2010年增长率是10.45%,2011年是9.3%,2012年是7.65%,2013年是7.67%,2014年是7.4%。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确实进入了新常态。
造成我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人口原因,从2011年开始,我国15-64岁的生产性人口比例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我国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对我国陆经济保持长期增长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再如环境因素,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破坏,如果人类对环境的利用超过了自然界可以承受的程度,将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使人类社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虽然我国的经济处于下行期,但是其经济增长结构呈现出一些好的变化。一是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二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日渐提高;三是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这些都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存在非常大的空间。
三、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社会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更为明显。从行业层面而言,我国的机械、钢铁、汽车等行业的科技创新明显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负面影响。比如机械行业的覆盖面十分广泛,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感受到了生存压力,如果机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则能收获丰硕的利益,他们一旦尝到科研的甜头,一般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而一些科技创新能力弱的机械企业,则是在“夹缝中生存”,勉强自保;再以钢铁行业为例,这些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与产品售价严重倒挂,铁矿石的价格不断上升,而钢材价格又急剧下跌,这种尖锐的矛盾直接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形成的挑战与机遇总结如下:
(一)挑战
在资金方面,我国各行业纷纷表示资金链吃紧,主要是因为银根紧缩导致各企业陷入融资难的瓶颈期;为了防止游资抽离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各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但是实到账款不尽如人意;企业资金回笼的周期有一定延长。这种种因素导致行业资金不容乐观。
在成本方面,由于前些年的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我国大宗产品的价格急剧提升,进而带动大多数生产资料的价格普遍上涨;国家最新颁布的《新劳动合同法》,使得人力资源的成本呈现刚性化状态;由于受到世界经济放缓的影响,导致我国的生产资料价格存在动荡性,可能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与产品价格出现“倒挂”现象。这一系列因素造成企业的成本支出不断扩大,影响发展后劲力。
在市场方面,出口退税税率降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导致我国不少企业的研发资金有所减少,研发活动趋于停滞、节奏放慢,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进度和动力。
(二)机遇
当然,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活动也不仅有负面影响,反而为科技创新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我国中央政府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变化,促使经济实现“软着陆”,适当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比如下调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以此放松银根,对投资和消费加强刺激,扩大内需;国家对轨道交通、环保节能和医疗行业加大了拨款力度,可以促使这些行业加大科技创新动力,从中长期角度而言,财政政策的转向可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新能源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其次,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慢,导致大量的高端人才被闲置,这就使得我国吸纳高端人才的成本有所降低。从目前来看,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打算整体收购西方发达国家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这个举措无疑会为我国科技创新增添新的“血液”。
当前的经济形势对科技创新既有挑战,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一)采取自主科技创新战略
事实证明,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效应远远高于引进技术的溢出效应,一味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永远无法撑起我国技术强国的地位。有鉴于此,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培养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要鼓励企业实现观念创新,使各大企业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开展研发活动的动力;其次,积极创设自主创新的市场秩序,保护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并对他们的创新型产品加大奖励力度;再次,强调重点,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加大扶持力度,尽快使企业走出科技创新的瓶颈期。
(二)对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才能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鉴于此,对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为其增强发展后劲力是当务之急。首先,我国要继续加大对教育、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不断激励和引导各大行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使科技资源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得到优化配置,还要对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使国内教育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其次,通过政策,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拥有足够的科研资金至关重要。毫无疑问,企业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注入,但由于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国家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比如颁布税收优惠政策、资金补贴等,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再次,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加大融资支持,比如对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引导信用担保公司重点开展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
(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科技创新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它对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科技创新全球化会进一步增加外部技术来源,并促使国家间的科技活动不断交融。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链条尚不完整和成熟,所以汲取他国的力量尤为必要。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而且成本较低,国内的市场容量比较可观,再加上政治环境比较稳定,所以我国可以在利用国内外两种技术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国内的科技创新力度,只有主动参与到全球技术竞争与合作中,才能使我国进一步打开创新思路,借鉴外部力量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有条件、也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只有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我国方能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中的地位。
五、结束语
作为创造人类财富的重要源泉,科技创新是推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经济发展也能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支持。可见,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当前经济形势背景下,我国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从容应对国际竞争。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四
内容提要:进入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中,但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增加了世界经济风险。从国内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但经济结构性矛盾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问题。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把握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内在关系和工作要求,从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两方面发力做好“六稳”工作,实现复杂形势下宏观经济的稳中求进,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同时,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7月31日和10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均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科学分析和研判当前较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切实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政策措施,实现复杂形势下宏观经济的稳中求进,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从国际形势看,一方面,世界经济处于复苏过程中,总体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增长。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主要是:总体负债率有所上升,全球债务风险有所增大;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美国政府大范围制造贸易摩擦、挑起贸易争端,增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2018、201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认为美国贸易战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美国加息导致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也将拉低世界经济增速。
从国内形势看,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经济增长、就业状况、物价水平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均处于较为稳定的区间,呈现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既具有保持持续增长的刚性,也具备应对困难压力的韧性。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但另一方面,也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如投资和消费增长有所放慢;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创新发展、减少负债、严格环保的高标准不适应,发展和经营存在困难;股市、债市、汇市出现一定波动。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具有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和内需广阔、人力资源充足等巨大优势,坚定信心;又要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应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努力赢得主动。
把握“六稳”的内在关系和工作要求
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必须着力做好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的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做好“六稳”工作,是在科学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证。
稳就业居“六稳”之首,是“六稳”的基础。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就业群体,一是进入就业年龄的青年人,特别是各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二是新近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三是因各种原因需要重新寻找工作的劳动者。应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做好社会保障特别是失业保险工作、下岗转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工作以及职业介绍等工作,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稳金融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又是防范经济风险的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当前,稳金融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既要把过高的杠杆率降下来,防范债务风险;又要提供充分、必要的流动性,保证实体经济正常运行。二是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既要支持金融创新,又要对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障参与主体的合法利益。同时,要防范潜在的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的影响。目前,我国金融形势总体良好,金融风险可控。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已经部署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稳金融措施。我们要做好稳金融各方面工作,为金融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让金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稳外贸是当前有效应对外部挑战、保持国内经济稳定的重要内容。对外贸易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水平和质量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质量。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之一就是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今天,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大国。当前,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对我国外贸造成压力,稳外贸成为当务之急。虽然目前外贸形势总体平稳,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在企业层面,要引导、帮助企业做好调整,积极应对,发展新业务,开拓新市场,寻找新伙伴。在宏观层面,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发挥我们在道义和经济实力上的优势,加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以及各种国际合作形式下的广泛国际合作。要进一步做好、做实、做强“一带一路”建设,为稳外贸提供巨大动力。
稳外资是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助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吸引和利用外资不仅在宏观上缓解和弥补了资金不足、拓宽和加强了国际经济合作,而且在微观上促进了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在新时代,我们仍将坚定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国内营商环境质量与外资稳定进入是相辅相成的,外资是否稳定进入也是外界观察中国营商环境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标准。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政策,放宽外商投资审批,更新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限制和禁止类外商投资领域大幅缩小,为稳外资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环境,利用外资稳步扩大。
稳投资抓住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增加新的投资。我们当然应该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不可忽视的是,消费是通过带动投资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不能带动投资的消费只能实现简单再生产。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要求我们更加认真地做好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工作。还要看到,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稳投资是关键之一。稳投资的重点是激发社会投资、保持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稳预期是全党全国统一思想、提振士气、共创未来的思想基础。稳预期,首先要对经济形势进行客观、科学的判断,既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又不回避问题、敢于正视矛盾,坚持实事求是。其次要具备足够的勇气、树立坚定的信心、胸怀必胜的信念。要认识到,面对困难,信心比黄金还宝贵。稳定的预期能够引导企业专注生产、消费者理性消费,并进一步激励人们努力实现更好的发展局面、取得超预期的成果。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这是稳预期的国内基础;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中逆全球化思潮受到抵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稳预期的国际基础。我们需要把稳预期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使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形势和政策的预期更加稳定。
做好“六稳”工作要从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两方面发力
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两方面发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当前要注重抓好两项改革:一是国有企业改革,二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本身发展,而且关系到民营经济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功能有效发挥。国有企业改革应坚持以“管资本为主”的方向,使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各类外资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公平竞争,以更好推动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关系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有效措施,也是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冲击、保持经济运行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缩小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二是调节宏观层面消费与积累的比例,促进宏观收入分配向消费合理倾斜;三是调整国家公共支出结构,使公共支出向保障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倾斜。
在促进发展方面,一是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的作用,提高减税措施的效果。二是货币政策要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处理好宏观总量与微观信贷的关系,处理好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套关系,形成政策合力。三是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在补短板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避免和减少行政干预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四是密切关注价格波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价格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证明,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经济工作,就能保持战略主动,走稳走好自己的路,不让任何障碍牵绊前进的脚步,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五
摘要在当前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在几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及时进行治理和打击对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违法活动经济安全
当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给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口明显放缓,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大数量倒闭,失业人口猛增。同时,能源、矿产、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企业利润大幅度减少,这些因素对宏观经济和国家财政税收具有较大的影响。据中国人民大学最近发布的有关统计报告预测,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将高达3600亿美元。
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因此及时进行预警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房地产领域易引发的各类经济违法活动
据媒体分析,美国布什政府实施政策帮助中低收入者成为房屋拥有者为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过低的利率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而为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华尔街金融机构按揭贷款的流程变得日益简单,借贷标准变得名存实亡,2006年的美国房屋按揭贷款平均只有6%的首付款比率。这导致在贷款利率升高、住房价值贬值后,次贷危机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
从我国情况来看,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4.8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8.4%;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3万亿元,占中长期贷款额的1/3以上。另外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还发放了大量以房产为抵押、不问贷款目的、不考虑还款来源的贷款。一旦房地产市场动荡,就将给这些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损失。同时,发生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诈骗犯罪活动也屡见不鲜,给银行直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破坏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搞虚假按揭、虚假产权、多头贷款等手段,套取银行巨大资金。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采取一房多卖、虚构房产、非法集资等手段,套取群众的钱财。例如,今年9月4日,湖南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福大房地产公司200多名融资客户因未按时获得利息,强行冲入吉首火车站,造成列车停驶。
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金融衍生产品滥用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将次贷证券化并产生担保债务凭证(cdo)。这类金融衍生产品仅仅是将风险进行转移,并没有降低投资的风险,而且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开发,风险在无限分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隐蔽。来自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表明,截止2007年底,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值已超过300万亿美元,是美国2006年gdp的十几倍。
从这一问题思考,我们在鼓励金融业发展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否则,将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2006年11月,我国金融机构推出了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但是对开办这一业务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息科技系统风险及客户适合度评估不足,风险日益突出。同时,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投资公司以代理境外机构为名非法从事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这类公司多以投资咨询、开办讲座为名,诱骗国内投资者从事互联网境外炒汇活动。今年6月12日,银监会正式叫停商业银行外汇保证金业务。再如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非法期货交易也屡禁不止。不仅在1998年公安机关侦办的新国大金融诈骗案中,台湾居民曹予飞等人就以欺骗手段进行虚假期货交易,吸收客户4121名,诈骗资金5.32亿元人民币。10月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正式启动融资融券试点。融资融券交易既可放大盈利,亦可能加大亏损。为控制市场风险,要严格禁止未经批准的机构和个人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严查各种非法的融资融券活动。
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经济违法活动
据媒体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涉及次贷危机的多家对冲基金和私募资本公司展开调查,在已经公开的19起犯罪调查中,多家与次贷危机有牵连的公司涉嫌虚假账务、内部交易以及欺骗性销售的行为。另外,市值约为350亿欧元的法国第二大银行、欧元区第七大银行――兴业银行,去年发生的因雇员非法交易而遭受49亿欧元损失的巨额欺诈案尚未了结,今年又因投资美国次贷相关资产而被迫进行了21亿欧元的资产减计。美国纳斯达克原董事会主席麦道夫证券欺诈案不仅席卷欧美投资市场,还把韩、日金融巨头拖下水,还拖累了慈善机构。这些案例表明即使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西方经济社会,预防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的经济犯罪依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的金融机构也暴露出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经济犯罪的问题。如2002年发生的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案,三任行长共侵占4.8亿美元。不法分子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内外勾结,利用承兑汇票、信用卡套现,骗取银行大量资金的案件也屡见不鲜。
四、次贷危机可能引发非法集资活动
基于对经济下行担忧的增强,我国国内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更为审慎,准入条件将更为严格,贷大(客户、项目)、贷长(中长期贷款)的趋势重现,从紧的货币政策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融资难度,从而可能引发高利贷和民间非法集资的重新兴起。如前述湖南湘西自治州参与民间集资的企业达92家,参与人数达5万多人,集资额达57亿元。另外,一些企业在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下,往往向“地下钱庄”高息融资或利用群众拥有闲散资金,有投资理财的需求,高息吸纳,这些方式不仅涉嫌非法经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等经济犯罪,而且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宏观调控难度。同时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即导致企业停产、倒闭,投资人受损,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等不稳定事端。目前,已出现多起企业老板抽资外逃的情况,应引起我们高度注意。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吸收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有关教训,积极研究我国在金融危机下易引发的各种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因此,政府的有关经济监管部门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统筹兼顾,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保障公平、公开、正义,防范市场各种风险;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的情报信息工作,制定工作预案,要进一步密切工商、税务、银监、公安等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形成防范和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的整体合力,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六
[摘要]当前形势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现出一些新势头,是对我国非公经济的发展方向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如何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把握非公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矛盾问题对策
一、制约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比,其增长速度是下降的。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当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1.行政性垄断和政策制约现象的存在,仍妨碍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政策是好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上令难下行”的情况,各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展开资源配置权的争夺,不仅妨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正常进入和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加剧了政策间的相互制约。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峻。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第一,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虽然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第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金融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范围、服务品种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第三,一些执法和审计部门在观念上依然存在着所有制差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贷款难易程度和贷款出现坏账的法律追究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存在着对国企贷款出现坏账时不予追究、对私企贷款出现坏账时就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不公现象。在我国,98%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少、企业资信度低等问题制约,其贷款要求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认可。如何采取各种措施更好地解决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是“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而且还将会继续影响和制约“十二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过多重视横向兼并与重组,注重做大而忽视做强,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的经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非公有制企业先追求做大、后重视做强的倾向。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多数得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借横向兼并与重组做大、做强的战略。调查结果表明,横向兼并与重组虽然有助于企业规避市场竞争风险,有助于企业规模的平面扩张、企业资本规模的简单广化,然而却无助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实质性提升和企业资本的根本性深化。
二、现阶段推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打破行政垄断,消除政策之间相互制约。要努力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已颁布实施的有关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构建和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使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进一步排除企业进入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切实保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多种所有制公平参与、平等竞争的良性竞争格局。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围绕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融资机制这一中心,通过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和推进民间金融合法化进程,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健全优化财务制度,提升这类企业的融资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机制体制创新,增强其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要引导家族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民主决策机制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鼓励家族企业实行产权结构改造,重点是对引导家族企业积极建立有效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创新。使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企业的生产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并且促进就业。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人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非公中小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能力。走出家族企业的发展“瓶颈”,发展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采取措施大力转变企业发展模式,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依靠纵向兼并和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纵向兼并和重组以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企业应该变更先做大后做强的观念,应该先做强再做大,企业纵向兼并和重组则可以实现首先做强然后再做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力鼓励企业开展纵向兼并和重组,特别是鼓励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着力开展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双向和价值链高端的兼并和重组。通过此种类型的兼并和重组推动企业产出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企业产业之间关联度较高、产业链较长、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发展与扩张路径。当然,在企业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探究企业规模扩张的适度边界,以避免企业借兼并与重组的机会谋求经济垄断形成新的超经济力量,妨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造成新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5月
刘迎秋赵三英余慧倩:《论进一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j].205月第3期(总177期)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七
摘要:近年来,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经济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中国金融市场虽然并未全面开放,但中国的经济目前对外依存度高达60%,因而中国对外出口国家经济出现大幅下滑。根据近期数据和以前经济危机的比较,对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济形势;危机;对策
一、中国今年经济相关情况
面对近年来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是在2009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仍然迅速。以下是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数据情况[1]:(1)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2万吨,比上年增长0.4%,连续六年增产。油料产量预计增长5%左右,糖料下降9%左右。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509万吨,增长5.0%。(2)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3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加快4.4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加快6个百分点。(4)市场销售增长平稳较快,部分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5)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6)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11月份由降转升。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全年城镇就业人员比上年净增910万人。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9亿人,比第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8)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新增贷款大幅增加。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增幅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2万亿元,增长32.4%,加快2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38246亿元,增长11.8%,回落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
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形势
1、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首先,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减速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美欧经济下滑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已经比较明显。其次,各国反向货币政策,使利差格局发生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2007年以来,美国步入降息周期。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将保持14个月的联邦基金利率从5.25%下调到4.75%,此后为缓解次债危机的影响,美联储分别在10月31日与12月1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各下调25个基点。2008年1月美联储在有史以来首次在8天之内连续大幅度降利75个和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3月,美联储继续降息75个基点,至2.25%的三年最低点,4月30日再次调整为2%。最后,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贬值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风险也有所增加。此外,次债危机期间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更趋复杂,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明显增强。同时,国际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灾后重建的需求拉动,使控制通胀的难度进一步加大[2]。
2、国内经济形势分析。首先,中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2009年增长8.7%,同时,偏快的经济增速得以减缓,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消除[3]。其次,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较高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出现回落,在世界经济增长普遍减缓、物价快速上涨的情况下,中国的gdp跑赢了cpi,而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物价涨幅都大大高于gdp的增幅。此外,财政收入增长,经济效益仍维持较高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顺差过大矛盾缓解,农业保持良好势头,都表明中国经济形势总体来说是好的。
但是,中国经济仍面临严峻的考验。物价上涨的压力很大,在世界各国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中国的cpi也一直冲高,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同时,部分行业,如汽车、钢铁、建材、机械等,经营都出现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据有关统计,2008年一些地方已经有10%~20%的中小企业出现倒闭。部分领域投资增速下滑过快,出口下滑偏快,证券市场过度调整等也对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三、应对危机的措施
危机总是层出不穷,借鉴以前危机处理的经验,对中国度过经济发展的危险期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从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作用出发,提出一些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泰国、印尼、韩国等国,这些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中,资产价格上升形成了一定的泡沫经济,大量吸引短期国际资本影响了经济的稳定性,国际投机资金针对其经济金融中的漏洞开展了大规模的冲击,终于在1997年爆发了金融危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中国面临了外部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加大,发展模式受到质疑的困境。1998年下半年开始出口总额同比下降。加之当时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了大量离岗人员,危机的冲击加大了就业压力。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危机国家有相似之处,这种发展模式也受到怀疑,具体表现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金额1998年开始下降[4]。目前中国宏观环境与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不同在于:一是经济的外向度大大提高,对外需即进出口的依赖增加;二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时国有经济仍占中国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当前民营经济等的比重已大幅上升;三是房地产、汽车市场的变化。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房改政策的正式实施,商业银行开办住房、汽车等消费贷款,都对经济复苏起到了较大拉动作用。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增速将放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低于刚过去的十年;汽车市场仍有较大潜力,但增速也将逐渐降低。总体来看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将大于亚洲金融危机。借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采取的应对对策,中国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政策,高调推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货币调控转为宽松,目前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危机仍未结束,中国的应对将是长期的。未来政策选择一是要区别当前与前次危机的具体情况,二是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在解决即期问题的同时,从长远出发,解决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泡沫经济是一种复杂的经济失衡状况,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泡沫经济造成日本经济不景气,至今尚未完全脱离困境。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当时日本经济形势极为相似:一是经济增长率连续四年在10%以上;二是贸易顺差扩大,资本流动性过剩;三是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巨大压力;四是房地产价格超常上升。对此,我们应以日本的泡沫经济为戒,避免重蹈它的覆辙[5]。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警示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行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应是稳健的,过度扩张或突然收缩都有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在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中,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在泡沫经济破灭的时候,突然收缩的货币政策又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今后,为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需采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和加大窗口指导等措施,逐渐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完善中国的货币调控机制。其次,对股票市场进行调控。乐观的预期使当时的日本人不断把资金投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中国的股民对股市也有着“合理”的预期,认为股价下跌也只是暂时的调整、震荡,肯定还会回升。中国股市的各种制度尚不健全,投机盛行,这就决定了股市具有更强的心理特征。政府作为宏观调控和权威信息发布机构,有义务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理顺股市行业秩序,对股民进行正确的投资引导,减少投机行为。最后,规范房地产市场。日本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为防止产生房地产泡沫,必须进一步规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1)加强对金融机构资产运行情况的监管。严格规定金融部门向房地产贷款的比例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融资的比率,紧缩信贷总量。(2)严格审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条件,降低融资比率。加大对抵押物和信用担保方的核实力度,建立一套全面评估贷款方的风险监控体系。(3)严厉查处“官商勾结”的违法行为,如对低价出让土地、高价炒卖房地产等扰乱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要予以曝光,并严肃查处,谨防出现新一轮的“圈地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寻租行为。
此外,出口方面中国目前经济外向度高,对外需依赖大,目前出口下降比较大,为扩大出口,可以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甚至人民币做一定程度的贬值。同时,实现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出口商品多元化,保证出口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009年中国经济数据全文[eb/ol]。
[2]曲凤杰。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影响[j]。国际贸易,2008,(6)。
[3]董春杰。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思考[j]。理论学习,2008,(12)。
[4]刘慧娜,甄亚丽。亚洲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回顾与借鉴[j]。特区经济,2009,(10)。
[5]胡平。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警示[j]。经验与管理,2008,(5)。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八
据统计,截至2014年11月30日,全国农村技术人才总量超5550万人,而农村技能型人才仅为1048万人,占比不足20%。就供水技能型人才而言,全国乡镇水利站具有高级职称的供水员占比仅为3.20%、中级职称的供水员占比为41.20%、初级职称的供水员占比为55.06%。就供水技能型人才学历而言,具有高中及专科以下学历的供水员占比为23.4%、专科以上本科以下学历的供水员占比为62.7%、本科以上学历的供水员占比仅为13.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乡镇水利站供水技能型人才的整体质量不高,其中“质”参差不齐,是乡镇水利建设的硬伤。而在“量”上,按乡镇水利站事业编制规定,水利站技术人员数量不低于总数的2/3,但在实际中却不足1/2,更有甚者部分经济欠发达的乡镇连1/3的最低指标都难以达到。究其原因,主要有:乡镇水利站技术员工作条件较为辛苦,需长期从事户外勘查和勘测,尤其是需要冬季水利外业施工;薪酬水平较低,以山东埕口镇为例,供水员的平均年工资仅为19942元,仅有67.4%的供水员可享受“五险一金”待遇;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从乡镇水利站高薪挖人,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1.2产权不明,责权不清
(1)产权不明,只投资难受益。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是农村水利投资的重要来源,产权理应归政府与企业共同所有。由于一些政府一旦成为股东中一员,即便不是最大股东,仍凭借其背景掌控着农村水利建设上的绝对话语权与决策权,而企业虽是股东中一员却难以享受股东应有的决策权与收益权,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2)责权不清,水利管理混乱。责权边界不明,导致政府及参与投资的企业频频向农村水利工程“伸手”,伸手拦工程、挪经费、拿回扣,将农村水利工程当成一块“不贪白不贪”的肥肉,结果损公肥己,没把农村水利建设搞上去。
2解决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中问题的对策
2.1宽进严出,开源节流
要解决农村水利建设经费短缺问题,必须坚持经费“宽进严出”的原则,“宽进”即扩宽经费的来源,“严出”是指严把经费的各项支出,厉行节俭,开源节流。
(1)规范收费制度,提高经费源头活力。农村水利财政主要走“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模式,而相关水利设施的收费是农村水利部门主要的收入来源。为解决农村收费难、难收费的问题,应建立明确的水利收费制度,设定奖罚体系,对定期足额缴费的企业及用户给予适当奖励,对拒缴少缴的企业及用户给予限时供水、罚款等不同程度的处罚。此外,还应开通便利的水费缴费通道,如网上缴费、电话缴费、村服务网点缴费等,为农村企业及村民提供缴费便利。
(2)充分利用政策,申请更多财政支持。国家每年都会推出各项政策及专项拨款,用以建设农村水利,但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对相关的政策及拨款知之甚少,导致其与很多优惠政策及专项拨款失之交臂。因此,农村水利部门应及时通过网络、电话、实地探访等渠道,了解上级政府的最新水利建设动态,再根据本地水利建设困境及时向上级政府申请水利建设专项拨款。
(3)招商引资,为水利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结合本地特色,吸引本地企业、外地企业、外资企业为本地水利建设注入资金,提高本地水利建设的资金活力。以上3条是经费“宽进”的重要途径,“宽进”之后必须要保证“严出”才能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在“严出”环节,一是要加大经费的监督力度,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体制,保障经费支出专款专用,防治被贪腐或挪用;二是要做好会计审计工作,随时调控水利建设的现金流,保障水利建设的资金链不掉链。
2.2四步到位,建设水利人才队伍
人才缺失与人才流失是困扰乡镇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因,如果人才队伍建设上不来,农村水利就发展不下去。因此,必须加大坚持人才队伍建设四步走原则:第一步,千方百计引进来;第二步,想方设法留得住;第三步,多举并重,下力气培养高质人才;第四步,末位淘汰,出重拳激发人才活力。
(1)千方百计引进来。丰富人才引入渠道,除了常用的公开考试模式,还应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原则,将具有较强工作经验但不适应公开考试模式的特色人才,采取举荐、自荐等形式,引入乡镇水利站中工作。此外,还应扩宽人才引入范围,走出乡镇区域限制,去“大中型城市及企业”中挖人才。
(2)想方设法留得住。一是要提高供水员尤其是技能型供水员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尤其是冬季水利外业施工时应配发相应的保暖设备及外业施工补贴。二是完善技能型供水员的晋升通道,按功升职而不是论资排辈。三是依据技能类型合理配置技能型供水员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供水员的职业成就感和归属感。
(3)多举并重,下力气培养高质人才。第一是培养经费。可由乡镇水利站自行承担,也可由市、县、乡镇三级政府按比例分担,经费审批与开支环节要保障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是培养教材。教材内容应与供水员的专业技能相匹配,如水利工程抢险技术、防汛技术、水质安全技术等。第三是教材内容上应坚持“因地而异”的原则。拒绝假大空的理论,将受训人员所在乡镇的实际水利工作环境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帮助受训人员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提高受训人员的知识转化率。第四是教学方式应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依据受训人的个人素质,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交替、“大锅饭”与“开小灶”相辅相成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4)末位淘汰,出重拳激发人才活力。乡镇水利站只有加强对人才的考核力度,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才能提高乡镇水利人才的工作活力。第一是多级考核。对水利人才的绩效考核,应坚持乡镇常规考核、区县定期考核和省市抽样考核的原则,只有走多级考核,才能保障考核的公正性与严格性。第二是多层考核。首先是技术层次上,技术理论水平要过关,技术实践水平要过硬。其次是职业道德层次上,要有为群众能吃苦、愿吃苦和敢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最后是廉政勤政层次,勤政廉政,不贪腐,不早退,对工作的态度积极,对群众的态度认真。将多级考核与多层考核的成绩加权平均,作为乡镇技能型供水员的绩效成绩,成绩靠前者给予适当奖励,末位者淘汰。
2.3明确产权,责权分明
(1)明确产权,谁投资谁受益。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保障农村水利投资的产权清晰,每个股东享有同等的话语权与决策权,同担风险同享股利。董事会内应建立合理的决策与监督制度,保障投票表决权与否决权对等,禁止任何股东搞“一言堂”,拒绝“一票否决权”,坚持同股同权的原则。
(2)责权分明,谁负责问谁责。明确责权,将施工企业与投资企业分开,不能以“要施工先投资”为借口,要挟企业投资,投资应坚持自愿原则,施工应坚持公开招标、择优录取的原则。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都应签订责任保证书,保证工程质量与后续准入资金。政府方面更应明确责权边界,绝不能越界向农村水利工程伸手捞油水;纪检部门应加大实时监督力度,严格遵守“责任倒查机制”及“终身问责机制”,对工程质量及政府的行政作风坚持查责问责原则。
3结语
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只有走“两点、两线、两面”的道路,即资金与人才两个点、责权与产权两条线、建设与发展两个面,才能保障农村水利建设的质量,真正为一方百姓造福。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九
工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工业经济受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不断加大,为此笔者总结我国工业经济成果及影响因素,并结合了当前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对20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对策。
20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但基础仍然不牢固。展望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各种影响因素有所增加,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风险进一步凸显,工业经济短期内难以获得上升的发展趋势。
1.对2018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1.1全球经济缓慢回暖,新型经济体系兴起。
首先,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复苏,呈现良好的势态发展,并成为全球经济回暖的主体潮流。主要表现在:年前三季度美国制造业pmi指数高达56.4,是自6月以来最高位;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基本摆脱经济低迷的困境;日本总体经济发展前景乐观。其次,全球化经济环境下,不断产生新型经济体系,全球经济环境更加复杂,金融风险系数不断加大,导致我国经济面临不确定风险随着加大。同时新型经济体系发展速度普遍缓慢,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最后,随着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生态和谐等经济理念的不断强化,加上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快速兴起,使得工业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趋势更加突出。一方面节能环保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另一方面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世界各国为不断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旨在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1.2国内经济增长动力趋弱,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首先,我国经济投资趋缓程度加大,总体经济投资呈现收缩。自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值不断增长,连续七年超过50%,投资率高达47.8%,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投资增速将会下降。比如当前房地产虽然保持20%的增长速度,但房地产企业总体购置土地面积同比不断下降,加上国家调控的影响,预示着未来短期内房地产投资扩张的空间不大。预计2018年国家工业经济投资力度会有所减小,投资增速将会有所下降。其次,2018年国民消费总体将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发展,但难以明显提振。比如受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的影响,餐饮业消费受影响;国家对房地产执行严格调控,房地产消费受影响等。因此,预计2018年全年消费增速约为13.0%,较2017年下降0.5个百分点[1]。最后,受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因素包括:(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抬高了我国出口贸易的门槛;(2)受国际货币的`影响,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利润;(3)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优势逐渐丧失,部分大型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至越南等地,加上国际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迫使我国工业由低端制造向高端生产发展。
1.3新型经济模式的影响,产业结构持续调整。
当前形势下,自然资源日益紧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下,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必须进行经济调整,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同时电子科技、纺织工业等行业也不断面临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压力。可见短期内这些行业将会面临行业的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1)装备工业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保持稳中微降的势态。传统制造业萎缩,节能绿色产业兴起。(2)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原料工业(钢铁、水泥等)会出现回升,但受生产成本的影响,预计2018年该行业以低速增长。(3)受中央政策的影响,消费品工业经济会下降,加上出口形势复杂,医药、轻工等将与2017年保持平衡,而纺织业将会受棉花价格的影响而下滑。(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上物流、网购、智能家居等现代生活方式的兴起,电子信息产品仍然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欲振乏力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2]。
1.4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地域差别,中西部较东部增长快。
工业经济呈现地区特色,东部地区工业经济稳中微降,中西部地区持续较快的增长速度。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加上受外贸不振、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明显下滑的趋势,预计全年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左右。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进程不断加快,促使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使得中西部经济保持良好的势态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18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分别同比增长10.3%和11.4%左右。
2.2018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2.1制造投资利润不足,弱化民间投资意愿。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产业利润下滑、投资信贷支持力度不足、经济结构调整艰难等,使得我国内需动力不断减弱,民间整体投资意愿不强。从2017年经济发展趋势来看,1~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仅增长19.1%,较上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民间制造业投资出现大幅度回落的现象[2]。
2.2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抑制工业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储蓄率不断下降,加上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难度,制约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2.3金融风险客观影响,财政危机不断加剧。
国家为了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和发展某些产业,制定和实施相关鼓励政策,加上银行过度放贷以及金融风险的客观影响,导致不良贷款现象频繁出现,十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据银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636亿元,环比增加241亿;不良贷款率为0.97%,环比增加0.01%,呈双升态势[3]。在我国钢铁、机械等产业是不良贷款事件的高发产业,而此类产业即是当地财政的主要支撑,因此这些坏账最终由政府买单,使得财政危机不断加剧。
3.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3.1通过鼓励国民消费拉动内需
通过加快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物流产业等充分融合为一体,营造一个方便舒适快捷的信息消费环境,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刺激和鼓励国民消费,进而拉动内需,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是工业生产的内在动力,而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应当结合时代特色创造出符合现代人消费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
3.2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型企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当给予有效的政策鼓励,促使其快速发展。同时还应当加强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收费行为,通过免收税费、专项扶持、信贷支持、政策鼓励等方式对中小型企业进行减负。此外应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部分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3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借助市场经济竞争机制,逐步淘汰传统落后的生产能力,并不断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工业朝着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应当不断加大对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优化工业生产工艺,促使经济趋向高科技化发展。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十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扶持下,经过奶业界同仁的长期努力,我国奶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第1位印度,9460万吨;第2位美国,8260万吨),奶业作为一个产业已基本形成,奶业已经成为一个惠及全国13亿人口的重要食品产业之一.
作者:魏克佳作者单位:中国奶业协会刊名:中国乳业英文刊名:chinadairy年,卷(期):“”(12)分类号:关键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十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控制成本意识的提高以及国际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引用,国家相关部门及建设单位不再仅仅满足于工程竣工后的决算审计,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重心也逐步由事后的静态控制向事中、事前的动态的控制转移,国家相关部门及建设单位由于人员、能力、专业等多方面不足因素,本身无法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投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推出的新型的工程项目审计方式:跟踪审计受到了建设单位及国家相关部门的普遍欢迎。
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自身通过招投标或其他合法方式确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对工程投资和效益从项目决策开始到项目竣工决算及项目后评价阶段进行的全过程的动态的跟踪,造价咨询单位通过提供合理化建议、造价专业咨询、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数据审核等方法,实施过程中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节约资金,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应该说,跟踪审计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也确实受到了建设单位的欢迎,总之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必要的。
从跟踪审计实践效果看,跟踪审计在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防止损失浪费、促进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部门的“免疫功能”,实现了审计理念的改变和审计模式的转变,不仅完善了传统的审计方式,而且推进政府完善制度、改进机制,有效发挥了审计部门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1当前在建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但近年来,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虽然也安排了部分在建项目的跟踪审计,但由于受到审计力量约束、国家制度建设、新事物的摸索等原因,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施并未真正有效形成,已经开展的建设项目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跟踪审计咨询单位的选择到跟踪审工作的结束各阶段均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咨询专业不对,造成被动浪费和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被动
某重点水利枢纽建设项目,招标时未规定专业的要求,结果中标单位虽然为当地一家比较大的咨询机构,但由于跟踪审计人员非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而且没有专业的水利造价工程师,在日常跟踪审计工作造成被动。因为水利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日常工程建设中一些工程设计变更的合理性、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索赔等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造价工作者的参与,才能解决。工程开工,问题马上就来了,业主提供的施工条件比较招标时承诺的有很大的变化,施工单位上报的很多施工方案与投标时也大相径庭,并且牵涉到费用补偿问题,跟踪审计单位一下摸不着头脑,也不能及时拿出审计意见,经过协商,最后建设单位只有更换了跟踪审计单位,另招了一家水利专业咨询机构,造成工作的被动,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1.2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盲目追求低价
由于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在跟踪审计招标中,招标标书的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规定内容含糊,没有规定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而中介机构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承诺跟踪审计的工作范围、内容和报价,不同的工作内容,报价当然不一样。而建设单位根本不重视中介机构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仅仅关注的是审计收费标准,实际上是将收费标准的高低作为选择跟踪审计机构的主要标准,而忽视了跟踪审计范围、内容、审计人员素质等详细明确的约定,面对上述现状,中介机构为了生存,不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力气,而是通过低价竞标来承揽业务,形成不正常的价格战,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即使发现中标的跟踪审计单位提供的服务内容过于单调而向中介机构要求更为完善的服务时,却又找不到合理的合同依据,这会让建设单位形成跟踪审计可有可无的结论,最后对跟踪审计的发展非常不利。
1.3跟踪变成摆设,违法谋私“幌子”
在跟踪实施过程中,部分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个别代表出于自身私利考虑,不想让跟踪审计单位参与过多,导致跟踪审计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成了摆设。例如在采购大宗甲供材料时,原合同规定跟踪审计机构应该全过程跟踪,并且参与制定采购方案、采购招标、采购合同条款的拟订等等。但很多情况下,建设单位代表为了捞取好处,根本不让跟踪审计参与,在采购结束时,无原则的中介机构怕以后被建设单位穿小鞋,只能签字走走形式。而跟踪审计反而成了掩盖建设单位一些代表的违法工具。
1.4行业规定不明,跟踪审计人员不专
国家审计部门没有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行业标准或规定,未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单位服务的范围、内容方式、权责、收费标准等均无明确规定,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未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不同的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有不同的概念和理解,而且即使中介机构有责任,也很难通过国家规定来处理,最终使中介机构的责、权、利不对等,使跟踪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中介机构也不注重跟踪审计方面的专项研究,接到委托后,就直接派人,没有很好考虑委派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虽然委派的审计人员具有相应的职称和职业资格,却力不从心或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存在偏差,使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1.5注重节省投资,忽视投资效益
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的人员良莠不齐,大量的跟踪审计人员都非常熟悉事后的结算审计,但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却是不系统、不完善甚至片面的。没有认识到不但要考虑钱花得少,还要看钱花得好、花得明智,尽可能少花钱多办事,以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要通过比较投入资源与产出效益进行评定,及通过比较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促进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1.6工作权责不清,存在越俎代庖现象
在如何搞好跟踪审计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跟踪审计人员的工作权责不清,例如:中介机构没有认识到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审计人员控制投资的方式是提供咨询和建议,向建设单位说明不同施工工艺或不采取审计人员建议所带来的后果及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最终决策权还在于建设单位。有的建设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咨询与决策的关系,不愿意承担风险,指望将所有的工作都委托给跟踪审计人员,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决策的行为。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摆好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往往越俎代庖,反而带来负面效果。
1.7加强监督协调,控制违约风险
有些国家重点项目的跟踪项目是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主管部门将跟踪审计任务委托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去做,缺少对其的监督和协调。除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外,还需要控制委托风险和违约风险,最大风险在于审计人员有可能会因长期与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长期接触而弱化监督职能,甚至可能会出现合伙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2跟踪审计问题对策研究
为了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根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议采用以下一些解决办法:
2.1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跟踪审计标准
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规定,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单位服务的范围、内容方式、权责、收费标准等,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中介机构及其人员对跟踪审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只要中介机构犯了错误,就能通过国家规定来界定中介机构的责任,最终使中介机构的责、权、利对等,使中介机构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跟踪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应该划分不同阶段,中介机构在不同阶段应该发挥不同的作用。
2.2研究跟踪审计经验
中介机构加大对跟踪审计的研究,总结出一套跟踪审计的经验和路子,同时加大对中跟踪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减少失误,促进跟踪审计业务的良好发展。
2.3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素质
行业管理部门要组织跟踪审计方面的研讨班、培训班及其他形式的培训,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素质,提高全社会对跟踪审计的正确认识,促进跟踪审计的发展。
2.4建设跟踪审计单位中介机构
建设单位在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要规范招标程序。对将要委托的跟踪审计工作的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然后在工作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再来比较各中介机构的收费额,对工作内容和收费进行合理的比较。有时,即使有些比较好的中介机构,虽然收费高一些,因为跟踪审计是一项服务,服务的好坏是很难评价的,而审计收费和带来的效益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建设单位在选择恰当的中介机构时,最好去考察一下类似工程以前或目前的客户,听听他们的评价,了解一下中介机构以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果,这样效果可能要比简单比较资质和收费效果要好的多。
3结束语
随着社会中介机构体制日趋成熟,随着国家法规的健全,随着社会各界对跟踪审计的重视和加强,跟踪审计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种良好作用的发挥也定会促进国家投资的节省和工程投资效益的提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面这6篇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论文就是为您整理的当前经济形势分析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十二
摘要:
科学地认识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对于明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途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正处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以农业机械化为特征的石化农业正在快速发展。同时,面临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形势。因此,如何发展,要从国情出发,尽快提高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积极创造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力争早日步入低碳农业的发展道路。基于此,就发展低碳农业阐述一些认识。
关键词:
低碳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方式
1、地球碳库中的碳物质形态
地球上的碳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于不同的碳库中。第一种是气态的二氧化碳。主要存在于大气层的碳库中。第二种是物态的有机碳。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第三种是物态的化石碳。石油、天然气和煤,也称化石能源。第四种是物态、无机的碳酸盐矿藏。这些固体形态的碳酸盐经淋溶作用溶解于水,进入河、湖、库、海等水体中,成为浮游植物、水生植物的碳源,被植物所利用,转化为有机物。上述4种碳物质的存在形态,在地球上进行着不停的循环和转化。其中,以生物圈中有机碳的代谢循环过程最为活跃,而且不消耗化石能源,而是以消耗化学能为主,而且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反应温和、快捷、不产生噪声、不污染环境。植物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渠道,而矿质能源的燃烧,则是二氧化碳大量释放的主渠道,是积聚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减少矿质能源的利用,并把工业的二氧化碳贮存起来,转化为碳肥,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如森林、草地、海洋施肥),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则是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什么是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未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农业,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相对于石化农业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其目的是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低碳农业通过全新的经济活动,实现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循环利用、吸纳其他产业、获取碳汇交易收入等综合效益,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途径
3.1低碳农业是以低能耗、低物耗、高产出为特征的农业,是以矿质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高效利用为前提的农业发展方式首先,节水、节地、节能型的农业产业,是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方法和途径。第二,精准农业技术(包括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虫等)是低碳农业发展中所必须的技术支撑。要充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矿质能源消耗,充分利用生物科技资源提高农业产品品质。第三,必须把节约能源资源贯穿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从技术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型,到生产过程组织、监控和产品采收、加工、销售、消费等过程中。第四,特别要发展节地型、节水型农业和节粮型养殖业,并对农业废弃物(副产品)进行集约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转化,提高生物质的利用率和效益。
3.2科学配置资源发展低碳农业一是要节约、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淘汰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技术措施和生产方式。二是要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效益,提高吸纳、消化、转化二氧化碳的效率。三是要增加光合产物的产出和效益,从源头上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和效益。把大气碳库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满足人类衣、食、住的物质需求。把大气碳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碳库中的有机碳。
3.3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发展低碳农业要重视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强化各种原料产品深度加工和农业废弃物的集约化处理和转化,实现原料产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的升值和增效。在延伸产业链,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实现农业的高效益,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到循环农业的发展和运营过程之中、统一农业发展、农村及城镇消费方式的转变过程之中。
3.4节约资源、能源发展低碳农业一是节约耕地,发展利用非耕地资源的设施农业、立体农业、水体农业,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土地资源的保障。二是节约化石能源,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要摒弃或淘汰高能耗、高物耗和浪费淡水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节能、减排和高效益的目的。三是农业机械要遵循节约燃油、节省原材料、一机多用的原则,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低碳高效的目标。四是选用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能的新品种,从源头上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产出,节约淡水资源。五是设备、工艺的选择必须遵循节能、节水、节电和低噪音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中节能型、节水型先进技术,通过整合组装,形成系列化的、工业化的高新技术,用于低碳加工工业。
3.5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低碳农业从保护生态环境入手,净化、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和农牧民居住环境,以环境的净化优化来提升农作物、养殖业的产品品质。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十三
这次,我有幸参加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集中培训。这次培训让我觉得充实而愉快。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
在学习期间,我认真履行培训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积极主动的做了很多相关的工作,如学习教育理论、做随堂笔记、听专家课、答疑、攥写教学反思、参与论坛、案例大赛、阅读简报等等。随着课程深入研究,让我重新审视我的学生和我的育人理念:教师真诚的爱更会影响、感染、爱护每一个学生,这份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让干涸的心灵不再缺少雨露,让阴霾的日子不再缺少阳光。学习期间,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一名现代的好老师,尤其是当前课改下的好老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培训期间,我参与了五个模块的学习,每个模块里都有专家教育科研理论方面的讲座,他们精辟的论述、睿智的观点、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还有优秀教师的课例,让我更直观的学习到站在第一线教师应有的面貌和方法,使我从观念上、理论知识水平上和教学方法与技巧上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
我非常珍惜这一次的培训机会,也感谢领导给我们偏远教师提供了一次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学到各位教授和名师最新的教育理念。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自己欠缺的知识,这其中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还有师生间沟通的技能技巧等,同时非常感谢各位教授、各位老师辛勤的付出,正是有了你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的提高。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结合实际,运用这几天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尽量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语文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学习中,也结识了很多专业上的伙伴,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沟通交流。我庆幸自己拥有这次机会,我也很好地把握了这次机会,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总之,这次培训对于我将有很大的帮助,有付出才有回报,有工作才有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钻研、努力学习、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忘我工作,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即使将来有风有雨,我也将披荆斩棘,踏歌前行。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十四
随着当前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世界上各个国家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都有一定的控制,现如今低碳生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为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使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都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低碳农业的发展也被提到日程上。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性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人类将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并且在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于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没有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较多,从而导致全球变暖。由于气候的全球性变暖,从而导致人类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农业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低碳农业被广泛的推广,因此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的运用。但是低碳农业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的发展不是很均衡,从而使我国的低碳行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低碳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正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低碳行业的开发过程中,要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并且在能源的利用方面也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因此在我国的人口比例中,农民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我国农民的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并且缺少低碳农业这方面的意识,从而导致我国的低碳农业不能够较快的发展。由于我国的低碳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主要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下所示:
(一)农业资源分布较为分散
我国的农业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从而给我国的农业带来极大的困扰,随着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粗放式的管理经营模式,从而导致农民群众对土地及环境不能够有效的管理。在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管理经营方式就是集约化经营,在集约化经营模式下,农民群众可以更好的对土地和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并且对我国农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带来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财力物力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没有给予较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持,从而导致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并且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还略显不足。各级政府在财力支持上不能够做到均衡分配,从而导致当地的节能、节水与减排等举措无法有效地施行。
(三)劳动群体的总体素质不高
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并且在我的人口比例中,农民要占据较大的人口比例,因此我国农业的开发与改造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并且在对农业科技进行推广时,也不能够介绍的很全面,从而是我国的低碳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对于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的应用时,也不能够科学的使用,由于劳动群体的农业发展意识及节能减排意识的普遍不高,从而导致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一)体制方面
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制度正在试行,这是一种在现行体制下的制度创新,对土地规模化经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制][度创新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在土地流转方向上加强控制,对流向低碳农业生产用途的土地加强政策倾斜,对流向高碳投入和高化学投入用途的土地实行政策限制。另外,加强农业生产组织化建设,建立和扶持各种农业生产协会和生态农业合作社组织,是目前克服分散经营模式下主体众多难于实现低碳农业规模经营比较现实的方法。
(二)生产方式方面
在低碳农业的生产方式上,要积极引导并推广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推广的过程中要重视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1.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在农业生产中要对化肥和农药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降低农业生产对化工能源的依赖性,注重绿色有机生产,并建立起绿色有机的生产模式。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使用家产的粪肥等有机肥料来替代化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进行有机改良,使土壤的有机成分含量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2.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对其成产方式进行改革,还要重视节约型农业的建设。可以将农作物的秸秆充分利用,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又能够节约资源,并且对秸秆资源还能够重新加工利用。
3.是开发和推广使用新能源
太阳能集热器的有效使用时低碳农村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大幅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够对农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技术支持方面
在低碳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要加以重视,并且对于节能减排工作中的要给予相应的先进技术支持,同时要有效提高能源的附加值,并且在对于能源的使用时也要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到有效的控制。将一些低碳能源进行大范围推广,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低碳能源的有效利用是建立环保型农业的重要基础。
(四)工作人员素质方面
低碳农业的发展中,要注意对农村低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并且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全新的理念及发展模式。另外在农业发展中还需要广泛的招收低碳技术专业人员和相关的管理人才,积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低碳专业技术团队,并且形成发展低碳行业的良好氛围。
由于当前全球气候的复杂多变,从而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在农业的可持续生产计划中,低碳农业的发展势在必行。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温室效应的作用下新生的农业生产模式,并且在低碳农业生产模式是一种以低能消耗并且环保的的绿色循环农业经济生产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可以是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发展低碳农业也是我国农业方面的重大改革工作之一。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十五
1、源头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源头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在生产过程里选取原材料时,通过低碳化以及无碳化的形式生产产品。详细来讲,这个流程就是低碳化的原材料、生产加工、产品、消费。这样形式最大特征是,强调了源头的控制。也可以说,要通过源头来控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质的排放。这样的形式和循环经济的思想大致相同,可是依旧具有一定的区别。首先,两个模式的目的并不相同,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充分利用资源,低碳经济强调的不只是充分利用资源,还包括强调环境保护,特别是气候环境。其次源头控制的重点并不相同,循环经济采取的源头控制注重的是资源在当前技术环境里是否可以被完全运用,而低碳经济不但要考量资源能否被完全利用的问题,还要考量生产资料的选择性。所以,相对于循环经济来讲,低碳经济更为严格。
2、过程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过程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里,尽量通过低碳化或者无碳化的形式进行生产活动。详细来讲,指的是原材料、低碳型生产加工、产品、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生产过程里注重技术的作用,也就是低碳或者无碳化的技术。低碳技术包含了电力、交通、冶金、石化、建筑、化工等关于温室气体排放行业的节能以及提升效能的技术,还包含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运用、煤层气的勘探研发、油气资源等方面所研发的技术。总之,只要将温室气体排放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都属于低碳技术。而过程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要把各类节能、高效且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这对于技术的开发、资金投入等给予了新的要求。
3、产出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强调的是所生产的产品污染要小,对人类以及环境影响不大,对于目标方面应当加以控制和管理。在这个模式中,其流程为原材料、生产加工、低碳型产品、消费。对于产出性模式,产品应当加强简约化、标准化、友好性以及实用性。
4、消费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产品在进行消费时,应当采取绿色、环保、低碳的形式,尽量降低污染或者最好无污染。这个模式的流程是原材料、生产加工、产品、低碳式消费。并且,这个模式将绿色环保作为标准,进行各类消费活动。
5、优化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的是在原材料的获取、加工、产品构成和消费的所有环节当中,都要尽可能做到低碳或者无碳。所以,这个模式的流程是低碳化原材料、低碳型的生产加工、低碳型的产品、低碳式的消费。这个模式对于环境是最好的形式。可是,这个模式一定要存在技术、理论、经济三点才可以推行。
1、节能优先,提升能源运用效率。当前,经济发展迅速提高,可是却付出了大量的资源以及使得生态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这证明了我国能源利用非常浪费,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通过生态文明的方向来看,积极运用每一度电、每一方天然气、每一桶石油远远比开采更多的煤、天然气以及石油要有意义和价值。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一定要本着节能优先的战略方针。不但要将具有高耗的产业及生产工艺进行淘汰,还要对照明设备、家用电器、工业锅炉以及工业电动机等方面的技术加以改进,提升热的有效利用以及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只有积极推动节能,才可以通过能源提供安全、环境的保护,并制止温室气体排放的多方面目标的体现。
2、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化石能源当今这种煤丰富、油贫瘠、气缺乏的状况决定了煤炭可以成为能源消费的主体。所以,以煤炭为主要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改变。这就需要在消费之前对煤炭采取低碳化以及无碳化的处理,降低燃烧过程里碳的排放量。在这个形势下,加快发展天然气,适当进行核电、水电、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以及地热能等一些可再生的能源,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里的比率,会是开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方向。
3、创建碳基金,鼓励低碳技术的研发。碳基金是通过政府基金以及民间基金两个形式进行,政府基金是靠政府出钱,民间基金是靠社会捐赠。碳基金的目的在于注重碳汇的加强,关注透过帮助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并通过这个过程找到低碳技术的商机,进而有利于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碳基金的资金使用在投资方面通常有以下三个目标:首先,加快地毯技术的研发;其次,促进技术的商业化发展;再次,投资孵化器。我国的碳基金模式应当将政府的投资作为主要方式,再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筹资,依照企业的模式运行。碳基金公司透过不同的方式获得碳技术,估算减排潜力以及技术的成熟程度,激励技术的创新,不断创建低碳经济市场,用来加快长期的减排。
4、建立国家碳交易机制。对于我国不同的功能区域来讲,有的区域属于生态屏障区、有的区域属于生态受益区、按照国际采用的碳源、碳汇进行规则的平衡,生态受益区在享受生态效益额同时,还要将外部效益多出的合理份额补偿于生态保护区。其原则是碳源比碳汇大的地区应当依照国家制定的价格或者双方协商的价格对碳源小于碳汇的地区进行碳排放额的购买,用来平衡各地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低碳经济的各个模式具备各自的特点。因为各地区的情况有别,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备本质上的区别。在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时,应当通过实际状况,对区域经济进行综合式考量。
快递运输属于物流运输范畴,在运输方面是具有典型非低碳特点的,主要表现为:
(1)公路、航空的运输作为主要依赖形式,能量消耗庞大:快递以快为重,从而快递企业只做到快,别的东西都沦为次要。航空、公路运输在快递运输中被频繁使用,加上由于快递是点对点的服务,航空运输往往与公路运输形成联合运输,而这大大加强了在快递运作工程中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
(2)运输使用车的科研水平不足从当前情况来讲,我国机动车科研水平较低,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研发水平又远远比不上内燃机车的研发水平,甚至落后国际平均水平7年以上。混合动力车节能能力最强,在这方面我国的研发水平造成了我国货运车辆动力能源单一,大量尾气排除,并由于路桥费政策不够健全,机动车严重超载,车辆故障频发。
(3)政策法规统一性不足由于快递服务涉及全国每个角落,但各地区的运输政策标准不一,这成为了运输成本不可估量的重要因素,引起的重复建设不可胜数。不同地区对于机动车辆的运输指标要求各异,比如,在二线城市可以通行的机动运输工具不能进入一线城市,北方可以通行的机动车辆不能进入南方等,引发了多次装卸、运输操作,导致了运输的“二次污染”。
(4)信息系统建立缺陷较大快递公司拥有自己专属的货物信息系统,高端的系统中对gps也有了深入的使用,但快递公司的信息系统对于运输工具的作用只局限于监控并没有实施在车辆调配的科学高度,单纯的追求“快”的快递运输却演变成了高空载率的不良后果。
(5)运输人员的培训落后目前从事快递业务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总的来说过于偏低,因此对于运输人员培训的安全意识的培训被予以很高的重视,而对于低碳、环保、绿色方面的培训却不予重视,甚至为零,管理手段多以反金钱撒谎能够的奖励和鼓励为住这种单纯的经济化管理手段是达不到持久效果的。
快递企业中的包装材料种类繁杂,功能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牛皮纸软信封、白皮纸硬信封、塑料袋、纸箱、发泡薄膜袋、编织袋、打包用的胶带等,用于包装的材料,对于快递公司,表面上是免费提供给顾客的服务而实际上,其价值已经体现在了客户所支付的运费当中。目前包装凸显的污染问题集中于以下几点:
(1)过于浪费在实际的操作中,快递公司为了为达到分拣快速的目的,提供的信封、塑料袋、纸箱等材料尺寸同意,但是客观存在的货物的形状不一,尺寸多样无法被固定尺寸的材料所满足,因此“大包装小货”情况频发,“大材小用”数不胜数,这是实际包装操作中随处可见的问题。
(2)缺乏环保性在快递企业包装过程常用的材料中,可再生能源,可再利用能源很少,除了信封与纸箱,塑料的使用占据大部分,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材料使用一次就被废弃的概率很高,从低碳、环保、绿色方面看,将会长生极大量的对环境造成高度污染的现象。
(3)使用不合理在实际操作中包装是不进行收费的,即并不存在另外的包装费用收取,因此会在快递公司所涉及的人员,例如和工作人员和客户心中营造出包装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由快递企业无偿提供的错觉,这会鼓励工作人员与客户在意识这上并不重视包装过程中使用材料的客观成本,导致对包装所使用的材料极度浪费,不合理使用,重复包装、过度包装现象频发不止。
目前国内快递公司已经抛弃过去的五联单的运单而多数使用的是四联单(寄件方、收件分公司、派件分公司、收件人各1联),采用无碳纸制造技术,最后一联使用贴纸,前后共有五层纸张一共是四层纸张。在快递过程中仓库、公司、发货地、收货地等,由于快递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明文规定不足,缺少标准化管理,制度更加不够完善,贴纸、以及使用过的运单遗留纸张被不分场合地随意丢弃,对环境的伤害极大,纸张虽然并不大,积少成多,也是一项极大的浪费。
目前对于低碳经济下符合低碳要求及具备低碳特点的快递,其观念大都是从低碳经济延伸出来,而关于低碳型快递的叙述并没有比较科学的定义。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诉求以及现有实践,我们认为,快递即将采取的低碳化发展模式应符合在物流过程中始终追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的,利用高效科技、再生能源手段和节能减排技术逐步祛除物流活动中碳的过量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伤害,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特点,因此,我们结合上文对于快递企业现状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分析。本着迎合低碳发展高潮的态度,我们将快递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分为以下三种:
:指在快递操作的生产过程,实现低碳化或无碳化主要体现在物流过程中的低碳性。如,低碳运输、低碳配送、低碳包装,低碳分拣等。
:指在物流的产出过程中达到低碳化或无碳化,重点强调逐步祛除对人、环境的低碳化,从而从整体上降碳排放量。如:通过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降低尾气污染、提高废弃物回收率与再利用率等。
:指在快递辅助行为当中也要保持低碳化或无碳化,包括在人员素质的培训,制度的健全完善,绿色、环保理念的灌输等,尽可能地减少污染或无污染。
总的来说,理想的发展模式是指从源头到过程到产出消费全过程实行低碳化,这是对环境最为有利和友好的发展模式,然而需具备理论、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才能得以全面贯彻落实。我们应深入探究低碳经济社会背景下,快递企业按原模式发展的矛盾所在,从问题出发找准低碳模式的发展方向,为适应未来残酷的行业竞争和完善的社会环境做好准备。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十六
从近年来的信访总量和接连发生的集体上访事件不难看出,大多数是因利益诉求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矛盾触点增多,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破坏性增强的特点。当前,引发不稳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的不稳定因素增加。随着县域经济不断扩大,经济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使维稳形势变得较为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还很难预料。房地产等建筑行业引起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债务纠纷会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去务工机会,将给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带来新的问题。
(二)征地拆迁安置补偿问题。绝大部分群众对征地拆迁与安置补偿的态度是积极的,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但是,一些个人和组织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擅自降低补偿的标准,拖延安置补偿时间,实行强制、野蛮拆迁等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极大地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引发群众的对立情绪,滋生了不稳定因素。
(三)“三大纠纷”问题。争地争水争林问题绝大部分能在基层人民调解中得以妥善处置,但仍有个别因种种原因,转化成较为激烈的冲突,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危害。
(四)企业改制问题。由于企业改制必然要调整诸多企业原有的经营机制,如企业人事制度的变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势必会对企业职工的利益带来冲击。当企业职工认为自身利益受损时,就会引发不稳定因素。此外,个别人借企业改制之机,侵吞国家、集体利益,激发职工对企业的不满,进而对企业改制政策不满,从而形成不稳定因素。
(五)刑事犯罪问题。公安机关通过“神剑”系列专项整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但是,抢劫、抢夺、杀人、重大盗窃等暴力犯罪和侵财案件还时有发生,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了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六)涉众型经济犯罪。一些人或组织受利欲驱使,非法吸取一些急于致富群众的资金,随后将资金据为己有,或用于自身的经营,无法兑现当初“高额回报”的承诺,致使群众的利益受到损伤。非法集资还极大地扰乱了金融秩序,影响了金融安全。
(七)敌对势力颠覆破坏活动。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对我国进行渗透,直接危害国家安全。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但是,仍有一小撮顽固分子在外来势力的操纵和蛊惑下,秘密从事破坏活动,在一定区域内滋生了不稳定因素。
二、新时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对策
纵观当前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和局部范围内存在的主要不稳定因素,不难看到,个别不稳定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转化为较激烈的冲突,在一定范围内滋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新类型的不稳定因素会不断出现,敏感时期依然是不稳定因素的多发时期。因此,必须做好新时代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一)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发生,决非偶然,它暴露出我们的一些干部作风漂浮,脱离群众,忽视群众诉求。我们要深刻反思,在转变工作作风方面狠下功夫,敢于直面矛盾,敢于面对群众,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等专题学习教育。
(二)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对于民生问题,一要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做好建档立卡户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搬迁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等工作;二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和完善城乡居民的低保、新农合工作,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三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医疗卫生、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于社会治安问题,要坚持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深入开展“神剑”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重点打击涉黑涉恶有组织犯罪,爆炸、绑架、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解决社会突出治安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破坏活动问题,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斗争的警惕性,强化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境内活动的管理监督,要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保密教育,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的长效机制。对于群体性事件问题,要完善工作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把群体性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三)加强和完善维稳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健全维稳信息员和民情联络员制度,发挥其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社会触角广的优势,全方位收集和掌握各类苗头性信息,通过分析研判,作出科学预警。二是落实重大决策(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处理,坚决防止决策不当引起不稳定因素。三是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吸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健全和完善干部帮扶联系群众、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等制度,搭建沟通平台。比如,海盟金网开发的社会维稳管理系统,社会维稳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覆盖全面、触觉灵敏、反映快速的维稳信息预警体系,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诸多因素、社会突出问题进行及时采集上报、督查督办;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不稳定事件和涉稳人员进行快速处理和监督管理。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论文篇十七
1.1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
首先,低碳农业是实现固碳的最好方式。气候变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由过度的工业化生产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造成的。固碳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人类一个健康的自然环境。无数实践表明,生物固碳是最好方式。发展低碳农业,通过选种、育种等科学技术,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储碳能力。其次,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耕地正以每年1.93万hm2的速度缩减,在世界上排名第四,而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低碳农业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2低碳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是根据生产力发展而划分的,工业机器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是科学与农业的整合。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农业科学现代化、节能减排技术、环保技术、清洁能源等,都在现代化农业的范围之内。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覆盖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进行安全、高效的农业生产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2.1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国家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如果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就无法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特别是一些贫穷地区的道路条件较差,农产品无法顺利运输出去[1]。目前,在云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入,导致农田水利发展迟缓;种植物大多以自身需要为主,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业机械价格高,在国家补助不足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2.2农业科学技术、服务落后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合作的较少,种植的产品较单一,对作物品种选择随意性强,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种植经验。地方的龙头加工企业,主要致力于农产品的加工与市场流通,对初级农业重视不够,缺乏培育、服务理念。没有建立风险共担的先进管理机制,无法保持整体系统的良性发展,进一步影响了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
2.3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服务落后
农民生产的方式传统,注重量的生产,轻视产品质量。在市面上看到的农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没有外部包装,更没有形成有价值的品牌,所以,附加值十分低。产品的保存周期较短,在市场波动出现问题时,很容易造成损失。在销售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营销体系,营销手段匮乏,渠道不够畅通,使农产品的效益大打折扣。
3.1做好调整规划,增强低碳意识
相关部门应统一组织机构,以低碳为主题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对农业结构进行重新规划,优先发展具有战略地位的农业经济,同时,还要注重优势资源的利用。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完整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模式,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贫困地区,应加大投入力度,尽快推进机械化进程,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以农业科技为依托,不断提升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生产,实行标准化管理,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3.2积极推广农业低碳技术
建立低碳服务农业推广中心,帮助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废弃物等,形成可循环的生态农业。加强优质丰产、种苗优良、农产品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普及。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加强产学研结合,利用高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温度气体排放。
3.3构建现代农业组织经营体系
首先,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覆盖面,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转变传统的家庭作业方式,以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发展集中型的规模经营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产品竞争力的体现。在农产区建立集群的加工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巨大的竞争力。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形成品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总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经济低碳化发展任重道远,是一项长远而持久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使之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的家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42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