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课程思政感悟(通用2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08:04:09
最优课程思政感悟(通用23篇)
时间:2023-10-31 08:04:09     小编:温柔雨

感悟是心灵的火花,点燃我们对世界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如何能够写出一篇真正有意义的感悟呢?在以下感悟文章中,或许有些触动会激发你内心的共鸣,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课程思政感悟篇一

课程是一种教育体验,是对学科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领域中存在和产生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教育体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第一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第二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第三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第四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第五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第六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回想起来,思修课我们已经上了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过的很快,但是回想起来真的是有着很多的收获,也有着很深的感悟。

老师的讲课很有深度,同时不失乐趣。老师每次上课的时候不仅仅实在对着ppt念给我们听,而是结合一些经典的案例,让我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事迹去感受去领悟。

我很喜欢老师讲课的一个部分是,在课堂上播放视频,都是一些教育意义很深的新闻或者是视频,老师愿意花这部分时间给我们,让我们更深动的了解到这方面的知识,这个不仅增强了我们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视野。因为我们在下学之后是不太可能去看这些的,所以上课的时候就很好的弥补了这部分的知识。

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快乐学习的小组学习法,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很少汇聚在一起开会,对于用什么方式什么内容都没有具体的计划,这样对于我来说就很难提起热情了,也就失去的动力。

但是后来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还是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等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小组内的每个人的角色很难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后来我就想到,能不能以小场景的方式,每个人的倡导,最后一起合唱,点题收尾。我当时就把我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当时都一致同意了,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这段时间的思修课程我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我们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在想办法,我觉得这是超越了这个任务本身之外的,在我们很好的完成了这次的任务的时候,大家都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是我觉得这次学习中最珍贵的。

最后,当然要感谢我们的老师,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去学习怎么去投入,怎么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只要努力了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第七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第八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首先是时间。现在上面把课程思政提出来了,在教案就可以直接安排思政时间,但以前是没有这方面时间的,所以在专业课上讲思政内容就有跑题,不务正业的嫌疑。另外,专业课每节课的教学任务都安排很满,45分钟刚刚能讲完专业知识,稍微加点别的,专业知识就讲不完了。所以,要想做好课程思政,就得把专业知识压缩。这两者的平衡,做起来很难。

第二是课程思政的内容规划。我最初在专业课上讲思政内容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但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心理学,职业规划,文化素养等等问题,高职学生的问题还很大,要想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目标,有血性,有道德…的人,并不是随便说几个故事就行的,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思考,在适当的时机引入适当的内容。内容的引入不光要结合专业课知识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状态,这是很难的。

第三是课堂思政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关系。思政课和其他课不一样,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递给学生,而学生是否接受老师传递的东西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进行课程思政的时候,老师不止在讲知识,还在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其实是很难的,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感情纽带,学生愿意听老师的,这才能起到思政的效果。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沟通,老师讲就讲了,学生听就听了,听完不会有所触动,也就起不到效果。课程思政的好处也在这里。一般思政以大课居多,老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少,很难建立感情,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小,而专业课老师和学生接触一般要多很多,更容易影响到学生。所以专业课老师如果重视课程思政,效果会更好。

但是建立师生感情这件事,是真的难。要做到很好的效果,老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尤其是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多多关注,了解学生的思想,这是特别费时费力还见不到工作量的事情,只能靠老师自己了。

第四是课程思政需要整体规划。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带一批学生,从第一学期带到最后一学期。这样做的目的是持续性地进行课程思政。思政是一个连续的工作,老师一直在进行思政教育,学生的思想也一直在变化,每个阶段需要对他们进行的引导都是不同的。第一学期可能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建立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第二学期就需要他们思考更深的东西,教育他们爱国,第三学期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个人成长…就这样一点一点深入下去,学生就可以持续成长了。

我们现在的思政课基本是这样安排的,但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可以相互补充,思政课程中,老师很多时候在讲概念,定义,学生也把这些当做考试内容在背。但是课程思政就可以不用讲这些基本概念,而侧重熏陶,理解和思考。这样两方面就可以互为补充,持续影响学生了。

第四是,课程思政对专业课老师要求很高。思政课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老师对历史,社会,文化等有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有成熟的三观,这样才能去引导学生。但是这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积累和思考。

如果是结合专业课内容进行思政,老师就必须对本专业有很深的感情和理解,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有东西可讲。如果老师积累不够,课程思政就会陷入形式化。

课程思政说起来好说,做得好真难。希望课程思政能在高校课堂发展壮大,把学生培养得更好。

第九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感悟篇二

交流等内容。紧凑的日程,让我们在匆匆中体味收获,体味成长,受益匪浅。俗语说的好:学一事,长一智。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也多少取得了一点“真经”,体会颇深,感想也颇多。下面是我的几点个人的

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我了解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及作用,以及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实践等内容。充分领悟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它不仅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职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关怀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教育事业孜孜追求和不断完善上。要求我们教师奉献自己的同时,更要不断的汲取,不断的超越自我,有勇于创新与创造,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施教,开拓自己的教育视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完善自我,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对《赢在观念——谈学生管理观念的转变》,以及思想政治前沿理论探讨等课程,知道了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的经历和经验,而在于他的观念和思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在学生管理方面要更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也要有所更新。

从这些课程中,首先感受到了教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风趣幽默的事例,内容十分丰富对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我有很大的触动。耐人寻味的提问让我们轻松获取知识,充分肯定了当前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我国现阶段课程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强调了我国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要努力提高新课程下的课堂艺术,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主动地发展,同时告诫我们要成为名师,必须关注自我,关注文献,关注收获,更应该更新观念,注重教育教学行为。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要作为一名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该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中,成为新课程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程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改革的新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我们教师要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程新时期教育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通过教师更新观念使学生在新课程中获得各种能力的提高。

听了《开掘智慧——做受欢迎的老师》,十大最受欢迎的老师,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师的管理智慧,教师人格魅力,促进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教师要严而有度、向母亲一样慈爱、有宽容的精神、要有激情给学生带来欢乐、要有风趣幽默、要有爱心、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在介绍每一位老师时还播放一部电影,对我们很有吸引力。

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取成功的前提,思想品德情操以及敬业爱生精神,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先有高尚的灵魂。只有这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才有神奇的魔力,深深地吸引学生并感染学生。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唯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我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专制思想和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会让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被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的观念更新了,学生才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学习环境,从而创造出师生平等,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的渴望,社会的期待,以及时代的期望。《科学思维方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应用分析》等课程的学习,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授课过程中从政治文化和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了教学的价值,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知识建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学习是创造性的自主活动,教师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思维过程,讲座扣人心弦,回味无穷,队在新素质教育改革中如何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进行了全面的展示。讲师们在教学中通过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如何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了举例说明,使我们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

在这次培训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教研员的《对**中考试题的几点思考》,对如何把握中考试题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进行了讲解,首先对中考试卷各个题型进行了分析,这次试卷命题思想上有所创新,材料选择鲜明典型,体现了学科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体现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发挥了对命题材料不同的考察效能。

另外对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进行了思考和建议:首先明确目标关注过程,再次精心设计注重实效,以及创新活动追求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是我明白了思想品德复习课是学生的复习课同时也是思想品德课复习课的复习课;要走出中考复习的误区,精心打造高效的复习课堂。思想品德复习课要落实三维目标,提升了对课堂复习课整个过程的认识,使我在今后的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中能轻松应对。

总之,这次培训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丝丝清凉,通过这次培训和活动我收获了很多,使我得到了良好的转变。我明确了自己下一步如何进行教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好好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把理论联系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总结经验,经常反思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科研管理水平。争做一名反思性、智慧型、研究型教师。总而言之,短短的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理念,开阔了视野,更使我在合作交流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衷心希望教研室将这种务实的培训多开展几次,她能象及时的春雨,促使每位教师更快地成长,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表率作用,带好一批队伍,教好每一名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思政感悟篇三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感悟篇四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课程思政感悟篇五

课程是一种教育体验,是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领域中存在和产生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教育体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第一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第二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第三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为深化学生思政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课堂课程可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教育,不仅要授予青年学生以知识,还要予以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政教育和引领。信息学院老师通过讲学授课、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和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中。谢建国教授在讲授《互联网程序设计》课程时,将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点结合国家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专业技术用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处。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引导学生成为守法有道德的技术人员。

英语教育学院教师吕琳琼老师充分利用《教育创新与批评性思维》《德育原理》等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英语教育系2015级2班黄同学表示自己“虽然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活动,但以前却没有想过‘思维’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布鲁姆思维分类学让我意识到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具有不同可信度的信息,如老师讲的微信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来经常不假思索地转发一些耸人听闻的帖子,而现在我就会先在微信的‘搜索’功能中先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同一件事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说法。”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老师也都有着强烈的“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的责任意识。省级教学名师郭桂杭表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选择做一名老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悉心栽培”,“教学案例必须要紧跟时代,知识新、案例新、方法新才能吸引学生”。他说,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平等、信任的状态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提醒学生,“摆脱学习中浮躁与功利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所学的知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去学习与工作”。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徐海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坚持带领学生阅读学术文献,并定期与学生们一同探讨论文进展,引导学生攻克难关。他说,这只是对恩师黄建华教授的做法的传承。“黄老师从来不会对任何人发火,非常体谅后辈。”徐海表示:“他总是以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做学问与做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对学生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导他们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他教授的博士生冯永芳表示:“徐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通过全方位课程设计、全过程指导推进,将思政教育与价值观引领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把育人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让专业课程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更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已经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成长之路。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共同组成了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使课程思政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正在朝着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发展,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

第四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我一直喜欢学思想道德和政治这门课,因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顺心或生活学习有压力时,我总是能按着以前政治老师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处理事情,上了大学又迈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层次,要继续学习生活,做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此时,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学校还为我们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它就像我们生活前进的指明灯,带着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向前迈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思想,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就不会有正确的行为,也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比较枯燥,一定要下苦功夫,要勤于思考,注重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反对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学习态度;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自觉抵御西方社会和封建主义腐朽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说的做的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联系现实的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及自身的行为实际。如要联系自己和现实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实际及热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分析、思考,解决思想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中,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模范英雄人物事例,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运用所学思想道德理论,分析社会上发生的现实案例。要注意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总之,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既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也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第五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第六篇:课程思政感悟与心得

这一节课据说是我们全国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全国大学生同时间一起上的,所以在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就倍加期待,因为这种大型的思政课肯定会讲授许多的知识,给予我们认知上的启迪。

果然,这次的思政课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我们都是在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这次的思政课,主办方邀请了四名专家老师来给我们上课,这次的思政课都是根据我们当前实际情况来给我们讲课的,分别从整体的工作规划、具体的预防措施、历史讲解和我们所有青少年应当具备的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来给我们上课的。这样精彩的讲课,这样精彩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方式来说就是“讲的都是干活”,所以四位专家老师给我们线上讲课的时候,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来做笔记。这样大的讲课是我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看网上网友的反馈跟我差不多,弹幕一直都没有听过,据说还因为来听课的同学太多都给服务器给挤崩溃了。

这一次的思政课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让我有很多的感触。通过四位老师的讲课,让我对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认识,还让我掌握了很多的防范措施,这些都是能够给予我很多帮助的方法。

当然,这次的思政课让我体会到的远不止如此,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让我知道面对这样严峻的考验,我们也越应该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也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责任。越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就越要坚强,要向那些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的前辈们学习,要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才能够不惊慌失措到不知所措。我们要有一定的担当,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们要更加的爱护自然,我们要为绿色环境做出贡献,我们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我们每一个生物都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应该要做到的是和谐共处,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动植物、不滥砍滥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轻易就能够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在今后,我也将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虽然现在这堂全国大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已经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深刻体会确实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真的的震耳发聩。这堂课让我知道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强的使命感,要有强的国家认同感,要具备定的责任意识,要积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课程思政感悟篇六

最近,我利用周末到西安参加了两天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来自重庆大学的鄢显俊教授和北京联合大学的孔军副部长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有关经验。回来这两天利用零散时间下载了几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复习,这里把几个关键的收获及时记录下来。(由于过去几年里,经常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自己也总结了几条经验,这里一并分享给大家。对于参加培训,可以把面对面的培训当成是专家的点拨和指导,现场记录下一些关键的信息或者关键文献,回来再慢慢下载学习这些文献,同时对照专家的介绍,结合自身的经验尽可能达到“融会贯通”。在培训期间,找各种机会和专家进行交流,及时解开一些疑惑点。

鄢教授的专题是《“思政课教育实验”与“课程思政”操作方法:实务与评估》。在鄢教授的分享过程中,我主要有三点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一个启发,关于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开展教育实验研究的启发。鄢教授用做项目的方法去开展教学改革,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教学研究项目,开展“前后测非对等准实验”。第二个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鄢教授给出了问卷调查法和教育访谈法(最好是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且给出了宏观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四个核心指标:学生学习满意度和学习获得感;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学生对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可;学生“四个自信”的提升情况。第三个收获是对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认识。鄢教授介绍,课程思政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发挥需要从“三全育人”的范围系统的考虑。而且,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估不是专业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起码需要辅导员、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三个关键主体的参与。

孔部长的报告专题是《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在报告的过程中,孔部长系统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现场还点评了几个真实的课程思政大赛视频案例。在一天的报告中,我同样有三个关键收获。第一个收获是北京联合大学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总结出教师层面的三项基本功: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教育者先受教育。特别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一关键的问题,他们有整体部署,稳步推进。第二点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北京联合大学关于这个方面的经验是开展“工作评价”,不急于对“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而是对课程思政课程改革的规范化水平,考察是否开展、是否落实、是否规范等方面。第三点收获是关于依托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在“课程思政”建设初始阶段,由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解决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很多教师有想法没思路、有思路难组织的问题,也在客观上丰富了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途径,使党支部的活动与教师教育教学密切关联起来,实现了良性互动,积累了重要实践经验。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阶段,都回归“‘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在育人上是一体的”这一基本常识,在发挥专业负责人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和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当然两天的培训内容不止上述这些方面。上述几点记录,主要是从个人经验的角度,记录了感触特别明显的地方。两天的学习中,还听到了不少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和理解,以及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相同的地方验证了我的理解,不同的地方我也理性看待,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变换视角看问题,多数情况下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课程思政感悟篇七

首先是时间。现在上面把课程思政提出来了,在教案就可以直接安排思政时间,但以前是没有这方面时间的,所以在专业课上讲思政内容就有跑题,不务正业的嫌疑。另外,专业课每节课的教学任务都安排很满,45分钟刚刚能讲完专业知识,稍微加点别的,专业知识就讲不完了。所以,要想做好课程思政,就得把专业知识压缩。这两者的平衡,做起来很难。

第二是课程思政的内容规划。我最初在专业课上讲思政内容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但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心理学,职业规划,文化素养等等问题,高职学生的问题还很大,要想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目标,有血性,有道德…的人,并不是随便说几个故事就行的,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思考,在适当的时机引入适当的内容。内容的引入不光要结合专业课知识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状态,这是很难的。

第三是课堂思政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关系。思政课和其他课不一样,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递给学生,而学生是否接受老师传递的东西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进行课程思政的时候,老师不止在讲知识,还在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认可其实是很难的,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感情纽带,学生愿意听老师的,这才能起到思政的效果。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沟通,老师讲就讲了,学生听就听了,听完不会有所触动,也就起不到效果。课程思政的好处也在这里。一般思政以大课居多,老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少,很难建立感情,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小,而专业课老师和学生接触一般要多很多,更容易影响到学生。所以专业课老师如果重视课程思政,效果会更好。

但是建立师生感情这件事,是真的难。要做到很好的效果,老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尤其是对于所谓的差生,更要多多关注,了解学生的思想,这是特别费时费力还见不到工作量的事情,只能靠老师自己了。

第四是课程思政需要整体规划。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带一批学生,从第一学期带到最后一学期。这样做的目的是持续性地进行课程思政。思政是一个连续的工作,老师一直在进行思政教育,学生的思想也一直在变化,每个阶段需要对他们进行的引导都是不同的。第一学期可能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建立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第二学期就需要他们思考更深的东西,教育他们爱国,第三学期可以引导他们关注个人成长…就这样一点一点深入下去,学生就可以持续成长了。

我们现在的思政课基本是这样安排的,但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可以相互补充,思政课程中,老师很多时候在讲概念,定义,学生也把这些当做考试内容在背。但是课程思政就可以不用讲这些基本概念,而侧重熏陶,理解和思考。这样两方面就可以互为补充,持续影响学生了。

第四是,课程思政对专业课老师要求很高。思政课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老师对历史,社会,文化等有深入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有成熟的三观,这样才能去引导学生。但是这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积累和思考。

如果是结合专业课内容进行思政,老师就必须对本专业有很深的感情和理解,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有东西可讲。如果老师积累不够,课程思政就会陷入形式化。

课程思政说起来好说,做得好真难。希望课程思政能在高校课堂发展壮大,把学生培养得更好。

课程思政感悟篇八

怎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首先,对待学生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关心学生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把爱学生当成自己本职工作的核心,要以培养学生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发展的后劲、社会的责任感为己任。其次,要积极探索学生工作的方法,要掌握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善于有针对性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重点的开展工作。比如思想上偏激的学生、心理上脆弱的学生、经济上困难的学生、学业上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都需要我们关心。辅导员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行为上,教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就业上,指导学生。最后,辅导员的工作要用心去感染心,要善于开展活动,发掘学生的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辅导员平时要多动脑,多想办法,做工作要有激情、有创新,要研究那些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成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策划者,切身从学生出发,让同学们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学生工作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而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总会被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占据,辅导员并不是学生的全职保姆,因此我们要学会通过工作机制的形成和科学的组织工作逐渐的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思想工作在管理和引导之间应该以引导促进管理,使思想工作更有长效性,让学生接受教育,在毕业后仍受益。

面对目前国际国内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各种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信息刺激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整体意识和大局观,具备良好的政治敏锐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外,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强专业知识及各方面的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与学生教学相长,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作为本校的一名“2+3”保送研究生,虽然今后在校的工作时间只有短暂的两年,我仍会因从事过这份神圣职业感到深深的自豪!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现实情况,研究学生工作,分析新情况,把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认真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踏实做好每项工作,为天津科技大学学生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程思政感悟篇九

2022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南谯区2022年“国培计划”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及教学能力提升研修学习,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与教学,使我进一步的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使命和责任感。

办好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讲好思政课,争做新时代真善美的“播种者”义不容辞。在聆听省特级教师吴晓静校长专题讲座《关注核心素养,落实“关键课程”》后,我心有所思。

在培训过程中,专家老师们通过精神准备和深入挖掘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对课程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要想教好新教材必须认真体会和把握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进行认真精心备课,立足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式整体规划,准确定位,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教学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花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教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老师认真分析思政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进行展示,有助于我们系统把握教材内容,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线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该结合新要求不断研究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本轮培训,我也学习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在平时教学中,引入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采用灵活教学设计,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思政课教学不是难以攀登的高楼,不是一座难以跨越大山,它就在我们身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育就在妙不可言中生成。我们要注重学习,勤下功夫,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和思想政治素养。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幸福人,有道德情操的榜样,有扎实知识的教书匠,有仁爱之心的播种者!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

感悟新课程享受新作文

-------《我说你做》中年级作文课实录及评析

设计执教:江苏省金坛市实验小学张春明

实录评点:江苏省金坛市教研室周怡和

一、激趣

师(笑问):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生(大声齐答):好!

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会)请大家做好准备。(学生很兴奋,产生跃跃欲试心态。)

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学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

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完全进入了角色,忘记了这是课堂,有的还站了起来。)

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神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喜欢。生似乎余兴末哀,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

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板书:我说你做。)

师:谁愿意暂时离开我们?(生抢着去,目的是呆会儿可以表演。)

(选出王玉婷同学暂时离开教室。)

二、增趣

师:那下面我就开始表演了。(生个个拭目以待。)

(师表演小品,生仔细观察。)(随着老师表演中的一记耳光,听课教师与学生哄堂大笑。)

师:怎么样?看清楚了吗?还要不要再来一遍?(学生响亮回答:要。听课教师笑。)行,这下你们眼睛可得睁得再大点哦!

(师再表演,生再观察。)(生目不转睛,教室鸦雀无声。)

师:看清楚了吧?现在谁能把刚才老师的表演说清楚,说具体?

(生先是一愣,似乎在回味。)

师:那大家还是先自己练习着说说吧。

(生自由练习描述。)

师:谁来描述?好,其他人请仔细听,看看他什么地方说得特别好,还有什么地方不妥,呆会儿提出你的意见。

(指名表述)

生:一天,张老师正在专心致志地备课,忽然不知从哪飞来了一只苍蝇,停在了张老师的脸上。张老师用手一拍,没打到,反而打了自己一个巴掌。这时,他火了,就一下子把苍蝇打死了。

(末等老师开口,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生:他说得不具体。苍蝇一开始是停在张老师耳边的,并且张老师还用手一挥,说了声:“哪来的苍蝇?去去去!”这点他没说。

生:张老师那一巴掌打得很响,我听得很清楚。(生及听课教师大笑。)所以,他应该说:“张老师狠狠地用力一拍。

生:这时张老师很恼火,因为我看到当时老师眉头紧锁。张老师的表情也应该说。

生:当张老师看到苍蝇被自己打死后,十分高兴,还露出了笑容。这点他刚才也没说到。

……

(生交流的.气氛异常热烈。)

三、孕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小作文本,把它写下来。好吗?(生笑答:好!且兴趣盎然。)王玉婷(刚才,离开教室的同学。),难为你了,从选你出去,到现在进来,你一定听到了许多,也想了许多吧?(生点头)那好,你就把这些写下来吧!(生欣然接受。)

---------------------------

(生写片断)

(指名王玉婷同学读心理活动的描写。)(言语间流露出迫切想知道张老师表演的是什么。)

师:真是惟妙惟肖。我们的所做是不是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一

自通过暑假新课程培训后,我用业余时间认真研读了《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和《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首先,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讲和练,教育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目标由原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次,我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截然不同: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如何形成的规律上,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进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了知识,又增了才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形成教学特色。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由单一的听教师传授知识转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了理论后,我们必须将它同实际相结合。教师应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进行改革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在智力、身体、情感与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取得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学习,教师还应当帮助他们发展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的责任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和英语教学的方式应随不同年级的学生而定。为他们安排的语言学习活动程度一定要合适。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英语课程的目标上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应当结合这五个方面展开。

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初一阶段主要发展学生的听和说的技能。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听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课本所附的录音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声音与口音。因此,听录音很有好处。其二,教师本身也是听力材料的重要来源。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如与动作相结合的听力活动、用图片辅助的听力活动、与培养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听力活动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听力材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听人讲英语的真情实景。

学习英语会话应充分发挥学生善于模仿、不怕重复的特点,反复实践。按课本编排从词汇、短语、短句入手,让学生练习一些问候语、请求用语、课堂用语以及简单问句。这样可以使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和句子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自由度较大的会话活动,如讲故事、收集信息、英语晚会等,然后对活动的“成果”进行展出。

初中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语音可以通过听录音、朗读绕口令等活动来练习。新教材初一的词汇量很大,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词汇上,因为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词汇可以通过图画、实物和动作来帮助,尽可能做到生动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词汇的学习中还可以开展其他的活动,如网状词语图,即围绕一个主题词提出一组相关的词语,教参上每个单元都有这个项目,可直接应用或调整应用,这对帮助学生记单词很有好处,还有猜词、找出不合群的词等。

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之一。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让他们获得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我认为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可以从三项具体活动来体现。第一,学唱英语歌曲,可以帮助记单词,提高学习兴趣。第二,玩游戏,培养他们的相互合作精神,正确对待竟争中的成功与失败。第三,课堂内外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如画图、着色、制作卡片、会话表演等。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进行交流,给他们提供真正运用英语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动结束后,把学生的成果放在学校或班级展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步骤,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我作为英语教师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条件。新学期开始,帮助他们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如在英语会话、英语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分成2人一组或3至4人一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在玩游戏、学唱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词典,查询资料,搜集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提供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如开展实践活动,表演英语会话,制作信息卡片等。

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重要方面之一,在以往的教材中很少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能让他们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西方国家的文化也逐步引入国内,世界性的生活、商贸、文娱、体育活动等越来越频繁,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自主地去学英语,而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学习。

总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另外必须改革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求打破传统的单一分数制,采用多元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已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英语会话表演、英语实践运用,信息卡片制作等作了等次记录,再结合期末的成绩考核来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英语学科中的全面表现。

主要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2月8日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

1、掌握刚体的定义;

2、掌握刚体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

思政育人目标:

2、从刚体模型深入挖掘爱国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中,利用物理之实,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育人目的。

二、教学策略

1、导入新知,剖析新知

从前面已学习的质点模型谈起,辩证的引出刚体的概念。同一个物体,当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时,可以看作质点模型;当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且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改变时,就可以看作一个新的模型—刚体。

刚体定义: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的物体。(板书)

通过刚体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2、分析实例,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作为科技大国和科技强国,哪些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产品可以看作刚体?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领略我国在领先世界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095型攻击核潜艇、“复兴号”高铁、东风-41战略导弹、“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嫦娥月球探测器等高科技产品,这些实物都可以看成刚体模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刚体模型理解。同时利用我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总结拓展

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强大的科技保障了我国的和平和繁荣,也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力量,但同时也使那些图谋世界霸权的国家开始打压我国的科技发展。而我们学生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三

20xx年9月5日晚,我们xx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xx教授关于思政教育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感悟良多。总的来说,我最大的领悟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我们xx省xx技师学院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学校要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xx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对如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所以作为思政教育主战场的学校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个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一个政治老师更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聚焦青年学生的思想关切,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为培根铸魂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我一直在为此努力,今后将更加精心备课,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打磨思政课程好课,为立德树人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四

这本书的序中写到:我国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学经验没能得到及时的总结,提高和传播。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英语教师忙于教学,无暇顾及适时地将实际经验上升为理论。我们对英语教育的科学性还缺乏认识,忽略了对英语教育与教学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做了反思。结合这本读物,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提高自身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提高不上去,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其次,教师本人要注意学习策略的'使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效果却有好坏之分。一节课下来,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这就需要一个评价的方法,而作业就是课堂的延伸,朱浦老师指出,目前,不少英语课堂教学已形成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但学生一走出课堂,还是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这主要是因为英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并未得到很大的改观。我们现在的作业布置中有常规作业,比如听磁带,做练习,背诵课文和对话等,这些都是作业的基础部分,在这基础上,我们还要会为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的兴趣型作业。第三,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主要由学生组织参加,老师协助指导,如英语角,英语小品,歌曲大赛等等。第四,掌握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第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第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七,采用科学的评价策略,从忽视情感评价转向重视情感评价,让学生从评价客体转向评价主体。第八,从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转向既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从单纯重视语言知识转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此书中,朱老师还提供了两条有益的点。一点是自由安排作业时间:比如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不能少于10分钟,如果你觉得对自己有益,可以多花点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坚持在你定下的时间内完成。另一点是自主创设编制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知识基础,兴致倾向,编制英语作业,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布置作业。这些成功的体验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总之,朱老师撰写的书中独到的见解与心得体会,使我得益非浅,这是一套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很有帮助的好书,但是要完全读懂消化这本书,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还需要进一步的阅读和钻研。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五

为期八周的构成研究课程让我感触彼深。自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有趣到苦恼制作的困难,再到体会学习这们课程开阔思维的乐趣。这每一步每一时期在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学习中成长的宝贵历程。构成研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理论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

构成是物体有序形成的要素,设计离不开构成,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将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产生出无穷变化的图形,从而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它不同于绘画,也不同于其它一些图案,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某种规律性、抽象性的图案的设计。抽象图案依据从具象形态中提取的视觉元素如点、线、面等,运用点的分布,线的节奏变化,面的组合,以及黑白、色彩的对比,形成不同的空间变化、组合关系,表现情感、韵律和力量。平面构成可以使画面的关系,几何化,图案化等等,通过组合规律和构形技巧,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构思、设计、表达,使设计内容更加艺术和完美。

立体构成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探讨更合理,更完美的纯形态构成。它把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结合起来,按视觉效果,进行设想来构成理想的形态。

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为积累更多的形象资料,从中选优创造条件。我们掌握构成形态的认识是由浅到深,从自然形、变形、夸张到装饰形象,从提炼归纳到抽象形态的复杂过程。立体构成也是以自然生活为源泉,它可分解为点(块)、线(条)、面(板),作为形态要求的形体,可在自然形态中找到根据。天、地、日、月、山川、湖泊、花草……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具备特有的物象形态而无所不在。

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学习步骤是一样的,都是有点线面这些基本要素入手。多个点同时出现时,强弱对比程度高的点将成为视觉中心,这是构成是角逐次的因素之一。一个好的作品就是要有他的视觉中心,杂而不乱,乱而不失中心。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不同的是,它是有体量的。体和量难以分割。如果作品体量不明显,那就不够立体,通常会被老师点评为“很平面化”。所以,不管作品是给人以舒适,坚硬,令麽,还是亲和的感觉,除形状外,体块的质量也在视觉感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立体设计离不开材料的因素。有些想法,用纸做出来的和用铁丝做出来的东西,不仅感觉不一样,还关系着作品的成败。有些想法只能用某些材质才能做出效果。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哪怕是废物,能使你的作品发光,就是有用的东西。作品在于求新。

立体构成可以说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的综合理解。研究的方向是追求有关形态的所有可能性,这就要求从理论上加强对造型观念的认知,从诸多方面进行形态要素的分解、重构等视觉综合训练,从而加强对形态的全面理解和意识升华。作为形态这个研究的主体,我们除了对造型结构的把握外,还应在构成造型的材质和空间环境的互动上重点加强训练。

但这只是个开始,想要更好的学习这门课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

课程感悟心得篇4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思政学习总结,供大家参考。

金牌文档

课程思政上海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郭会玲

为了学习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其他院校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在教务处和系里安排支持下我于2021年12月参加了参加了上海职业院校现场观摩“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学习,本次学习内容全面并对课程思政的案例进行了观摩学习。通过本次学习,形成了以下针对课程思政的心得体会总结。

一、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内涵

2004 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

上海课程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程,越来越清晰地明确了“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理念。

课程思政是指采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学校教授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切实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21年,“课程思政〞被纳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2021年,教育部先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假设干意见?,在全国推广“课程思政〞。2021年、2021年教育部先后两次在沪召开的现场推进会上,课程思政被认为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上海方案〞,所有省份借鉴上海各校做法,推进本地改革。经过课程思政改革,学生普遍认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有亲和力、有针对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传播到了学子们心间。

二、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和解决路径

目前各学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方案,但面临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必须使广阔教师明白“三全育人〞的重要

金牌文档

金牌文档

性;

2、教师教学理念需要重塑。必须重塑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观;

5、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教务部门在推进课程建设时,在建立课程质量标准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时,没有明确要将课程思政目标纳入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表现:

4、整体上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和成效不满意。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艺术的缺乏,课程课堂教学吸引力缺乏,获得的认同感不够好。

解决途径与方法:

1、学校要加强课程思政领导机制建设,提高教师的认识--学校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让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涨力〞、教材中“显形〞、论坛上“发声〞。

2、学校要制定、完善课程保障措施---要制定一套有效地推进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运行保障机制,要从课程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方法入手,制定规划化的课程思政管理方法,以便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

3、教务处牵头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校在开展课程建设时,应明

金牌文档

金牌文档

确将思政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作为课程质量标准的同等重要的组成局部,列入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考核要点,要加强对课程培养方案、教案、教材选定、思政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

4、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的交流机制建设----思政课教师要定期与专业课教师开展交流,把好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载体〞选择关。

5、重新审视、完善?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学业标准体系和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形成包含知识、能力、技能目标和思政目标的?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等,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6、搭建素质教学交流平台—由教务处、团委、学工部、思政部等职能部门合作建立交流平台,切实推进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培养体系的“三位一体〞素质培养体系。

7、强化培训,重塑理念,让广阔教师明白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杨福家教授曾说:“一流大学教出来的学生不但博学、优雅,而且懂得如何做人,并且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合格公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加快制定职业院校学生终身开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标准体系。

8、要深入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

思政课教学--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要用思政课程的学术观点,解决“为谁主张〞、“为谁效劳〞的价值追问,思政课程要上出“学术味〞。要旗帜鲜明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要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让思政课走进学科前沿、更有学术味、更有穿透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专业课程教学--切实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依据不同性质的专业课程,通过大量的与专业课相关的信息资源、典型案例的收集,结合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提炼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资料载体,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做到“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益。

9、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载体〞的选择能力---要使广

金牌文档

金牌文档

阔教师明确本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分析表?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中知识、能力、技术技能和素质要求,能有效结合课程内容特点选择适宜的载体,把素质点通过适宜的载体有机地融入知识的传授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价值观的引领者。切实把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三、结束语

本次培训收获很多,使我对课程思政的相关问题有了比拟清晰的理解,对课程建设思路进一步明确,对以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希望将各地较好的建设经验分享给本校的老师,一起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金牌文档

金牌文档金牌文档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七

读了王泽农主编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一书后,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知道物理教学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了解了书中很多内容。受益匪浅。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首先,应该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及物理课程的发展。

其次,《标准》下的学生评价体系,必须具有能够对学生的双基水平、探究能力、创造力水平、从事探究与创造所表现出的思想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功能。

1、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式接受为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具体表现为:

1、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自己的时间和活动获取知识较少,学生查阅资料和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较少。

2、作业以大量书面习题为主,而观察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很少。

3、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交流的少。

这种单一、陈旧的学习方式,按照统一的要求看待每一名学生,追求单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人格,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符合多元化的智力理论要求,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课程理念,强调了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学习习惯以及品质的培养。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对于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自主学习

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又必须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合作者,既要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又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获得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2、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机会,注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开放式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巧,使他们获得交流合作的经验和能力。

3、科学探究式学习

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了情感、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和共同发展。

1、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模式与探究式学习的关系

2、教学活动设计指导的基本观点

3、教学活动设计的环节

4、多种形式探究性活动的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过程须要注意的问题

(一)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活动情景

(一)力求使探究活动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环境

(二)情景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三)情境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

(四)情境具有可探究性

(五)关注情景中“协商”过程的设计

(二)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现代课程理念赋予课程资源的特点

2、注重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教师面临的转变

2、教师角色的转变

3、教师必备的素质

4、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的自省;教师的自学。

2、总结教学实践,参与教学探究

3、积极开发各级教研活动

4、加强物理教师的培训

5、制定政策化的激励机制

1、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特点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1、“以人为本”做好“转变”,体现“发展”是用好新教材的根本

2、物理教学要着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用新教材的观键

3、重视科学探究、注重学科渗透,提倡多样性是用好教材的基本要求

4、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关注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是用好新教材的必需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八

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终于落下了帷幕,两周来忙碌并充实着。我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教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说实话刚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从何下手,幸亏老师给了我们一个范例,我才开始有点头绪。

先开始是对自己的题目要求等做全面的系统分析,接着要画框架图,书写任务书,在数据库中建库和表,接着要做界面设计和代码设计,最后是总体调试阶段了。

第一天老师要求我们完成自己的任务书和总体框架图,以及建数据库和表。由于我是第一次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毫无经验不说,就是看着别人的例子我都看不懂,当时真是很紧张,很急躁,怕这么短的时间我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经过一个上午的思想斗争,我虽然一张表都没建,但总算慢慢静下心来认真完成了总框图,通过总框图我很快就创建了四张表。初步工作完成,人也开始进入状态了。

第二天开始做界面设计,在这个部分我着实花了不少心思和精力。总想让界面整体看起来搭调、和谐、美观,因此在这里花的时间比较多,不停的.来回的修改,做到第三天界面才大致完成,别人都已经开始写代码了。以至于在后面代码设计阶段,由于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我又开始显得浮躁不安起来。但代码设计阶段偏偏又是很繁琐的,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完成好一个界面。

刚开始写代码的时候真的是困难重重,连看范例都几乎看不懂,于是又一边写代码一边看vb书和数据库书,再参照老师给的范例,慢慢能看懂代码并能自己着手写代码了,通过无数次的调试,最终完成了整个的课程设计。这中间的过程是很辛苦的,只有真实的体会到了才知道。

这次课程设计给我的收获就是人要学会独立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和学习别人好的东西。这次实训我们每个人的任务可以说都是很繁重的,时间紧迫,在做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也不好问别人,所以我在遇到问题时大多是自己及时分析并最终解决的,这也让我很有成就感。

当然在有些问题上还是请教了同学和老师,我也很感谢他们。这次实训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刘芳老师了,没有她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我不可能这么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感悟篇十九

非常感谢领导能给我去房山区教研室听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培训的机会,这次培训对接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我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次培训会上聆听了几位老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学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是我对本次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是对新课标的理解: 我知道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或得基本语文素养。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又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老子》中说得好,“有无相生”。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反倒转化成了“无”。 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三、注重指导,增强实践,享受成功。

学习习惯的养成,仅有说教是不够的,应该紧扣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指导。并在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操练,使学生体验到收获的愉悦,从而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课文或阅读书籍后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远比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来得更有效些。写读后感是非常好的习作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了课文,更易于把读后感写好,这既是写作自信心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写好其他文章的读后感。结合教材学习内容,激发学生乐于使用工具书,查找相关的资料。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探究使用工具书的基本方法,指导孩子认真阅读工具书,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方法,能随时利用工具书,迅速获取所要查找的资料。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蕴藏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 所以一年级语文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使学生愿学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我学习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的体会和收获。

课程感悟心得篇5

课程思政感悟篇二十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20xx年9月4日和5日晚,在听完xx副主任xx和北京师范大学xx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课程思政感悟篇二十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我国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梦想。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纲要》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载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擘画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表述精准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领航作用。这一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既确定了宏伟目标,又明晰了时间表、路线图和方法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视野、高远眼光和科学谋划。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把国家发展战略讲得如此清楚,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矛盾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织的挑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如果应对不好,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课程思政感悟篇二十二

若想在《恋爱课程》里搜寻爱的踪迹,也许最先觅到的,尽是些与想象相悖的关系,譬如滥情,譬如出轨。英格玛·伯格曼这部探讨情爱的作品,让一名情场浪子在情欲的流连中进退有度地翻云覆雨,放到当下来看,仍饶有趣味。

婚姻床与爱情墓

英格玛·伯格曼佳作太多,提起他,难免先想起那些最为煊赫的电影。但看惯了他对宗教的探问、对心理的摸索以及对政治的质疑后,回过头来观赏《恋爱课程》,该会品出不少欢闹乐趣。

《恋爱课程》的上映时间是1954年,那时距离《第七封印》、《野草莓》的问世还有3年,伯格曼还处在名声鹊起的前夕。他借着这段故事,俏皮而乖张地探讨起两性关系的微妙。男主角大卫(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饰)当年从好友卡尔-亚当(艾克·格隆伯格饰)手中夺走玛丽安娜(伊娃·达尔贝克饰)后,结婚15年,并育有一女一子。然而当身为妇科医生的大卫与病患苏珊娜(依冯·隆巴德饰)胡混之时,从女儿妮克斯(哈里特·安德森饰)口中得知玛丽安娜重投卡尔-亚当怀里。戏剧性的一点在于,面对苏珊娜大吵大骂的分手,他忽而顿悟,赶上玛丽安娜去跟卡尔-亚当碰头的列车,又把当年的抢妻事件重演一遍。伯格曼把每个角色的性格都勾勒得非常鲜明,更借大卫与玛丽安娜的相处,给婚姻、爱情的探讨提供许多颇有意味的布景。

玛丽安娜当年本要嫁给卡尔-亚当,却在婚礼前躲在房内寻死觅活,直到大卫寻上门来,互诉衷情后推诿片刻,决定随心而行走到一起。而15年后,大卫面对苏珊娜的勾引,再次一本正经地拒绝,继而双唇交接。大卫就像是很多中产阶级男人的缩影,没有生计之忧,身怀引人资本。他在情感的抉择上颇有大浪漫主义倾向,会在情爱最为鲜嫩之时,愿意不顾一切地采摘。屡次谈起的一句“婚姻之床是爱情之墓”,印证着最初花团锦簇的恋爱不过是一时美好,反正花容月貌的女子总是慕名而来,前一朵红玫瑰再艳,也成蚊子血了。当然,玛丽安娜本就不是省油的灯,既然当年胆敢在亲朋面前与准新郎卡尔-亚当撕破脸大打出手,那么如今面对丈夫的不忠,借前男友激发一些醋意也未尝不可。而妮克斯面对父母关系的转变,也显现出桀骜不驯的一面,在父亲面前还继续表达想当男孩的意愿,总觉得女人对于男人的依附是个不可理解的愚蠢行为。

追溯伯格曼的过往,有太多能与电影对应得上的地方。他的父亲有着足够出色的相貌与仪态,身为路德教会的牧师,同样能够承载各式俊美女人的依恋。而出生中产阶级的母亲,同样有着姣好面容,有着炽热与浪漫的心性。她当年曾有过婚姻之外的感情,与丈夫也有感情破裂以致于要分道扬镳的经历。至于伯格曼自己,拍摄本片时,正在经历第三段婚姻,且开始与另一个女人发展起关系。对于这些,《爱情课程》其实都有很多映照。片中角色口中的忠诚,成了一个值得叹息甚或鄙夷的词汇。而且,伯格曼的父母因为孩子而没有离婚,电影中的大卫也在面对女儿的发问时,其实已经重燃起从旧情敌手上夺回妻子的热忱。

但即便夫妇二人车上重逢后,回想起许多昨日的快乐,甚至在结尾又重归于好,但这段婚姻所遮掩的暗礁,其实都已浮出水面。男人与女人之间不无黯然地讨论着感情细水长流后,如何步入一种平淡之中。男人掩饰着自己的呵欠,女人叹息着对方的老去。男人寻找着新的刺激,女人拧起自己的神经。男人的体面只维持得了三分钟,女人的长情打起了自己的嘴巴。

家庭的叛逆者伯格曼,用镜头语言质疑了一轮婚姻制度的苍白与可笑,但是倒也没有正儿八经地凶神恶煞,反而任由戏谑之意,流窜在男女你进我退的舞步间,让一丝不经意的狡黠,点亮这电影的色调。他构建了一个自由的国度,有情欲,有诱惑,有追思,有竞逐,看似任意妄为其乐融融,其实在每个人追求快乐的`背后,又蒙受着精神上的煎熬。虽是煎熬,却也没有太多辗转反侧的不痛快,一旦动力燃点,其实都是明快剧情的推动。

可以说,《恋爱课程》着力在这种旋转木马般的叮当作响中,让一个个躁烈角色,以浪漫的名义,大行扰攘之事。这么一种明丽轻快的风格,特别是最后酒吧里的一场心痒痒的勾引以及赤裸裸的刺激,也许不是很“伯格曼”。但当然,对于一名建树颇多的大师,也并不能用一条甚至一套标准去定义。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能够畅通无阻地尝试各种各样的风格,倒不失为影迷的福音。再说,对于情爱的描摹,他之前就已在《夏日插曲》、《女人的期待》等片中有过很不错的尝试,此番只是为这类情爱探讨的风格增添一层滤镜而已,内核始终在雕琢情感的保鲜与摩擦,以及撕扯中产阶级并不光鲜的到的外衣,那其实也是伯格曼擅长的领域。

这次跟随伯格曼一同试水《恋爱课程》的演员阵容当中,有两个特别重要。女主角伊娃·达尔贝克不久之前才拍完《女人的期待》,又将立马出现在伯格曼的下一部作品《夏夜的微笑》中,而以后,还会在《这些女人》等片中继续合作,她那独特的戏剧张力,给伯格曼的叙事带来许多丰润的色彩。而男主角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更可堪称伯格曼的御用演员,二者的合作超过了20部,时间跨度也有数十年。他的可塑性更让人难忘,除了可以驾驭《恋爱课程》这类乖张的喜剧,《冬日之光》、《第七封印》等风格陡变的电影,也是手到擒来。一直到伯格曼自称的最后一部电影《芬妮和亚历山大的诞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课程思政感悟篇二十三

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学习的时间也无限。学习书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贯穿学习始终,贯穿人生始终的重要的学习方法则是:阅读。通过阅读书籍,人们了解世界,获取各种信息,掌握不同技能。地理阅读,则是专门针对地理学习过程的阅读方法。与其他的阅读内容相比,专业性明显,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但也不失与其他阅读的共性。

本课题解决的问题:

一、首先要解决阅读的一般问题。

什么是阅读?阅读有哪些方法?如何分类的?

阅读的方法和需要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渠道很多,本课题是地理阅读方法指导研究,地理知识,使我们学习的各种知识中的一种,地理知识既贯穿于各学科之中,又独立成一门学科,其学科自有其特点和专业独特性,因此,需要在众多的阅读方法中找寻出适合地理知识和地理课堂学习的一些方法。

二、寻找适合地理阅读的方法。

适合地理学习的阅读方法有哪些?地理阅读有哪些使用的方法?本课题力图从调查中,从教师实践中,摸索出适合地理学科的有效的阅读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初中生成长的需要,一生习惯培养的需要。

初中是学生成长期最关键的时段,处在由孩童向成人的过度阶段,其认识问题的能力正在扩大,这个时期形成的一些重要观念、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不断扩大的对世界的认识需求,正好通过阅读地理知识相互对接,因此,许多孩子对地理课对外部世界非常感兴趣,但是,受到我国教育中长期形成的对地理学科的一些做法影响(其中在有一时段为减轻学生负担,去除地理高考学科地位),同时,学校和家长对地理学科的见解不同,以及孩子们不断加重的学业负担,往往出现学生没偏见,家长有偏见;学生不偏见,学校做偏见;学生无偏见,课业时间没法办的现象;初期很喜欢,中期没时间,后期出偏见的现实。因此,初中阶段需要有好的地理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地理阅读习惯,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而且,课外地理阅读,就是一个轻松、自由、随意的学习。也是一个不受时间约束,不受年龄限制,不被别人约束的学习。一旦学生形成习惯,会对他们终生产生影响。这就需要通过兴趣的引导,并给以科学的指导,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很好的让地理阅读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四、初高中知识衔接的需要。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有关高中课程性质中谈到初高中地理课程的关系: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

教育部考试中心印刷的,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关于谈到: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稿)的有关内容。

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的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高中地理学习和高考地理试题对文科学生有这么高的要求,可是,受陕西初中地理不中考的因素影响,初中地理在家长、学校、最后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副科,不中考科目的印象,所以,学生的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到高中后,文科学生地理基础太差,地理阅读习惯不好,使他们的地理学习大受影响,也使高考地理成绩上升困难,因此,如何从地理阅读入手,培养学生学习、阅读地理的习惯,也为地理教育和地理教育科研提供一些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是本课题要研究的第四个问题。

五、地理学科特殊的阅读方法的探索。

地理学科有其科学的特殊性,它和文学性的阅读不完全一样,尽管文学中包含一些地理知识,但在地理学习中,需要学生学习学会各种地图的阅读尤其是等高线地形图、地理图表的阅读、获取相关地理信息,是需要进行专门训练和指导的。

本课题主要进行问卷调查法和结论分析法,另外,还有部分资料需要查阅文件和上网查找资料。这三种方法都是课题研究通常使用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把研究的有关问题设置成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取得相关信息数据和为定性分析问题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当然,受问卷范围和试题设置的影响,问卷调查也有一些局限和不完全。但使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初中地理阅读方法的指导研究,课题应当包含:初中地理,这是对研究对象的研究范围的限定,一是说明这个科研课题研究的是有关地理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学科;二是限定在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获得方法。知识的获得方法和途径有多种,在实践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尤其是学习书本知识,成为主要的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今天,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许多知识的获得,就是通过阅读书籍,通过学校教育获得。阅读成为了解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三是方法(查寻方法的概念)。

阅读方法。阅读是有方法的,但是,此处的阅读不是该课题研究的重点,阅读方法也不是研究的重点,但是,在课题名称中已经包含一个基本范围框架,即就是地理阅读方法必须是我们熟悉的,尤其是初中地理阅读方法我们必须清楚。清楚了地理阅读方法,我们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

指导和研究,是两个动词词组,前者对所知方法给学生加以指导,要求对方法类型、阅读时间、阅读书目、阅读效果有所了解,后者要求对指导的过程和结果能够做出相应分析,以便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加以改进,或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课题的研究主要分成三部分:

一、查阅文献资料阶段。主要是对有关阅读及阅读方法、地理阅读方法的相关资料的掌握和了解。并从中选择适合地理学习的阅读方法。

二、调查分析阶段。对初中学生阅读范围、阅读时间、地理阅读进行问卷调查,以便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三、实践指导阶段。针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类,(年龄段、学业段、学情段、时间段),并且开出书目,进行阅读指导(学期段和假期段、课内段和课外段)。

四、结果调查和分析。对于指导的学生,进行再次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和取得一些数据。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课题成果的表述,在研究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阅读调查,需要设计调查卷试题,这在研究步骤中已经叙述。调查结束,还要进行分析和记录,以便给下一阶段的研究做好相应基础。

同时,查阅资料,需要通过网络和书籍,这些工作利用工作间歇就可完成。两次问卷,需要年级组及班主任提供配合。也可以利用我们的课堂课余进行。

最后,需要对两次调查,和其中的地理阅读指导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分析报告。以论文的形式呈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66653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