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31 18:28:04
最新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优质10篇)
时间:2023-10-31 18:28:04     小编:XY字客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一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1.1正数与负数(板书)。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正、负数的概念;难点确定为负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探索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

3、情感、态度: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采用了引导启发法和讲解传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这是因为初一的学生个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与学生自己归纳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回答与表现给予肯定、表扬,由此保护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

(5)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5分钟)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那么都记作3℃,这样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又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20分钟)

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我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很容易就会回答:足球比赛中的净赢球和净输球;花生产量的增长和减少;体重的增加和减少等这些例子。这样的举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帮助学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后,我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零上3℃和零下3℃应该如何表示?我将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通常地,我们规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为正。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这里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我会特别强调,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同时指出,0不仅仅是表示“没有”的意义,比如0℃就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10分钟)

为了使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教师将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让美好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如课本上的练习:判断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判断正、负数的时候,我将再一次强调学生的易错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其中一道练习: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就可以记作—3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可以记作0m。这里也要特别强调0表示的意义。由此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概念以及零的意义的理解,同时这种课内及时练习,反馈调整,又符合心理学特征,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4、而在总结反思,发展情意的环节(3—5分钟)

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是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而起到了对本节课巩固深化的作用,这样不但可以梳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更有所侧重。

5、布置作业

最后,针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并将作业进行分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掌握理解。

各位老师,以上说课只是我在短时间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设计出来的一种方案,一定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果准备时间充分的话,我会在教学过程这一模块进行更多细节的探讨,让本节课的内容讲授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好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二

各位老师、同行,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1.1正数与负数。 下面 我将从 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内容。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数与负数是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自然数、分数等,对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鉴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列举出周围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表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负数的形成过程,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培养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情感态度目标:实际例子的引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1.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理解掌握负数的意义及0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 力。

1.说教法: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辅以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2.说学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 复习 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 。

提出 问题 :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那么要表示这两个温度 该怎样来记呢? 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 从而 引入 新课 。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帮助学生 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 例1:气温有 零上 5 ℃和 零下 5 ℃;

例2: 高于 海平面8848米和 低于 海平面155米;

例3: 收入 50元和 支出 32元;

例4:汽车 向东 行驶4千米和 向西 行驶3千米; 】( ppt展示 )

学生 分组 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 的特点 进行 讨论 ,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归纳 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让学生 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这样的 互动 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这时候, 带领学生 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 :零上3℃和零下3℃应该如何表示?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 , 提炼出可以指导解答其他同类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与它们相反的量规定为负 。 同时举出实例,加深印象。

这里建立正数与负数 的概念时,拿出教具:温度计,让学生观察,形象的表示出 0具有的意义 。同时,提出“0只表示没有吗?”这样的问题,通过讨论黑板上出现的几个实例,加深对0的意义的理解。

3. 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让每位学生把 知识转化成技能 。

【1.课本例题::(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解决方法)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学生自主完成)】(ppt展示)

通过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学会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突破用正数、负数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这一难点。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题意。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o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抢答,送出小奖品的形式)】(ppt展示)

感受数0的特殊身份,并为学习有理数的分类做铺垫。回顾上面举的实例,再次 强调0表示的意义 。

4. 总结反思,发展情意

不断追问的形式 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 1、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生活中出现的数是不是都能用正负数来表示呢?3、每天前进一步,每周可前进多少;每天后退一步,每周后退多少?)

5. 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 , 既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也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提出课后思题: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能否用一句话来描述他们呢?为下节课学习有理数做铺垫。

附:板书设计

1.1正数与负数

定义:

1、正数:大于0的数,如:+2、 +10

2、负数:小于0的数,在正数前面加“-”号,如:-3、 -39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题:

例1:气温有零上5℃和零下5℃;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练习题:

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学生作答区

各位老师,以上是我对《正数与负数》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实际课堂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希望能够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培养学生从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知识的能力,使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由于经验的缺乏,对实际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不够充分,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谢谢 大家 !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三

1、知识与技能

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1、重点:

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2、难点:

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3、关键:

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课本第2页至第3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

(4)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6)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1.1—2,图1.1—3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7)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8)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

课本第3页,练习1、2、3、4题。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在正数前放上“—”号,就是负数,但不能说:“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原数意义相反的数、如果原数是一个负数,那么前面放上“—”号后所表示的数反而是正数了,另外应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本第5页习题1、1复习巩固第1、2、3题。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四

大家好!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对,六一国际儿童节,六月的阳光格外艳,天空格外蓝,花儿格外香,笑声格外甜,歌声洒满了整个校园。因为六月一日是小朋友们共同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在此,我祝同学们节日快乐!

大家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吗?55年前,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为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力、保健权力和受教育的权力,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理事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你知道吗?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也有儿童节,是每年的四月四日。可那时的儿童节不是劳动人民孩子的节日。漫画家张乐平爷爷在儿童节那天,看到穷人家的孩子流着泪,忍着痛,光着膀子在街头卖艺赚钱。他难过极了,含着眼泪在漫画《三毛流浪记》中画上了这一幕,以此控诉黑暗的旧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儿童真正成了国家的小主人,并且和世界劳动人民的儿童建立起兄弟般的密切关系,为了培养广大儿童的国际主义思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发出通令,确定6月1日国际儿童节亦为中国儿童节,同时废除原中华民国1931年作出的4月4日为国际儿童节的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热爱儿童,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受教育权利而斗争的纪念日。

今天的我们多幸福呀!我们在父母的怀抱里一天天长大,享受着亲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在老师慈祥的目光里一天天成长,感受着老师们亲切的谆谆教诲。在爱的海洋里,我们在思索,我们在立志,绝不辜负祖国母亲的培育,要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建设祖国的栋梁。有一首歌唱道:六一的歌儿是甜甜的,六一的花儿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

同学们,“六一”是你们最快乐的节日,“六一”也是你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你们是家庭的宝贝,更是家庭的希望。你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家庭就充满欢歌与笑语。你们是学校的孩子,更是学校的希望。你们能够全面地发展,学校就充满生机与活力。你们是社会的未来,更是社会的希望。你们能够和谐地发展,社会就充满热情与友爱。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你们能够茁壮地成长,祖国就充满美好与希望。

希望同学们:乐学、尚美、合作、创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像大人一样富有责任心、富有使命感,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友谊、珍惜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明辨是非、辨别美丑、为人正直。做一个理想远大、品行端庄、学习优良、身心健康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五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是《正数与负数》,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1、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是在学习自然数与分数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在学生学习数的只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正数与负数》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正数与负数》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负数的概念,且了解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性,并能进行负数的运算

(3)德育目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负数是从生活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负数概念的理解

(2)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及零的内涵

结合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我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成熟以及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在教法上: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弥补学生在抽象思考能力上的不足。教师讲解引导与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学生的回答与提问给出肯定,表扬。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着更高的思维层次发展,注意引导他们的数学思维。

在上面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

(5)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人有100元钱,另一人欠别人100元钱。现在我们要用数表示着两个人所拥有的钱,如果都用100来表示的话,、就不能把这两种显然不一样的情况区别开来。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疑问,从而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于是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我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很容易就会回答:足球比赛中的净赢球和净输球;花生产量的增长和减少;体重的增加和减少等这些例子。这样的举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识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帮助学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后,我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拥有100元与欠100元该如何表示?我将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通常地,我们规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为正。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这里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我会特别强调,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同时指出,0不仅仅是表示“没有”的意义,比如0℃就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为了使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教师将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如课本上的练习:判断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判断正、负数的时候,我将再一次强调学生的易错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其中一道练习: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就可以记作-3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可以记作0m。这里也要特别强调0表示的意义。由此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概念以及零的意义的理解,同时这种课内及时练习,反馈调整,又符合心理学特征,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同时这么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是知识巩固的过程,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来说,这是第二次学习负数知识的机会,对于我的教学来说,这也是尽量保证全体学生学习进度一致的一个方法。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的环节

在结束本次教学过程之前,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快速地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所学,在这个过程中,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为主,必要时可以请个别学生回答,从心理学上来说,在主动去回顾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有很大的加深的,同时,这种回顾可以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与长久。

在回顾的过程,我们会点出重点,梳理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坚固的知识体系。还有,我会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5、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的过程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作业太简单,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题目很没意思,从而挫伤其学习的兴趣;而作业难度过高,则会挫伤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我会布置作业时不是死板的,而是考虑各个层次,有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能够得着的题目。这样来,适应了学生的不同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关键这样的作业,学生更加愿意去做,作业所带来的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也会更好。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六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是《正数与负数》,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1、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是在学习自然数与分数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在学生学习数的只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正数与负数》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正数与负数》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负数的概念,且了解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性,并能进行负数的运算

(3)德育目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负数是从生活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负数概念的理解

(2)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及零的内涵

结合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我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成熟以及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在教法上: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弥补学生在抽象思考能力上的不足。教师讲解引导与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学生的回答与提问给出肯定,表扬。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着更高的思维层次发展,注意引导他们的数学思维。

在上面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人有100元钱,另一人欠别人100元钱。现在我们要用数表示着两个人所拥有的钱,如果都用100来表示的话,、就不能把这两种显然不一样的情况区别开来。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疑问,从而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于是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我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很容易就会回答:足球比赛中的净赢球和净输球;花生产量的增长和减少;体重的增加和减少等这些例子。这样的举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识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帮助学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后,我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拥有100元与欠100元该如何表示?我将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通常地,我们规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为正。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这里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我会特别强调,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同时指出,0不仅仅是表示“没有”的意义,比如0℃就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为了使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教师将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如课本上的练习:判断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判断正、负数的时候,我将再一次强调学生的易错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其中一道练习: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就可以记作-3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可以记作0m。这里也要特别强调0表示的意义。由此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概念以及零的意义的理解,同时这种课内及时练习,反馈调整,又符合心理学特征,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同时这么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是知识巩固的过程,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来说,这是第二次学习负数知识的机会,对于我的教学来说,这也是尽量保证全体学生学习进度一致的一个方法。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的环节

在结束本次教学过程之前,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快速地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所学,在这个过程中,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为主,必要时可以请个别学生回答,从心理学上来说,在主动去回顾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有很大的加深的,同时,这种回顾可以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与长久。

在回顾的过程,我们会点出重点,梳理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坚固的知识体系。还有,我会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5、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的过程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作业太简单,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题目很没意思,从而挫伤其学习的兴趣;而作业难度过高,则会挫伤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我会布置作业时不是死板的,而是考虑各个层次,有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能够得着的题目。这样来,适应了学生的不同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关键这样的作业,学生更加愿意去做,作业所带来的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也会更好。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七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很荣幸能获得投资集团xx年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的这个荣誉称号,再此,我代表所有获奖的优秀团队对集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公司为我提供这样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感谢集团所有同仁在工作中的配合,感谢分管领导的支持,感谢总经理的信任!

回首难忘的xx年,我还清楚的记得当初来到现场,工地长满了荒草,也没有施工。公司领导告诉我5月1日就要开始销售,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对销售信心不足,在张总的鼓励下,我们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分析项目潜在客户,和公司领导一起制定了销售百问和销售措施,克服了销售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连续几个月超额完成公司销售任务,销售部顺利进展奠定了基矗xx年一切的成绩和荣誉都已经成为过去,在这崭新的一年里,我们必定克尽职守,为我们投资集团明天的“宏伟蓝图”增添一份色彩,我们一定再接再厉、奋发向上,不辜负公司领导及同仁对我们的信任与厚望。

在这里我郑重承诺,将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工作之中,继续发扬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工作精神,团结同事,在工作中不断克服自己缺点与不足,力求高效的完成公司各项工作任务,让我们与公司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迎接挑战,共创辉煌。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九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2)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

(3)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负数的意义。

难点:正确区分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会用正负数表示。

2、例、习题的意图

通过补充的引例,复习回顾上一学段学习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p3的几幅画和图表所列举出的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正、负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出正、负数的概念。

例1为p5练习1,设置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正、负数表示形式的理解。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和区分正数与负数。

在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与表示形式掌握的基础上,补充例2。例2是明确了哪一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则与其相反意义的量用负数表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数量。并理解相反意义与数量的含义。进而利用课本p5观察让学生认识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数量的意义和必要性。

补充例3是例2的延续,在不明确哪一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通过例3的学习,训练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理解、体会正、负意义的相对性,并恰当的用正、负数表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补充例4则是对例3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加强,通过训练,让学生说出正、负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正、负数的应用能力,逐步提升正、负数相对性和相反性的理解。

习题的设置是针对例题掌握情况的检查。教科书p5练习(2)、(3)、(4)是针对例2而设置的。补充练习1检查学生对相反意义与数量的理解。补充练习2是对例3的掌握情况的检查。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对于相反意义及数量含义的理解,以及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注意思维的层次,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数量指的是具体事物的多少。再分析是否是同一类事物,在是同类事物的基础上确定是否是相反关系。强化学生分析的层次性。在操作上,通过大量实际生活材料的分析和例2的学习让学生对相反意义及数量含义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及时的给予适当的归纳,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理性认识,最后通过练习1的判断对错进一步强化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过程中体现的正与负的相对性是另一个难点,通过例3的教学,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认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让学生认识正、负的相对性,通过例4的教学强化进一步强化对正、负的相对性的理解。

通过回顾小学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强调数学的严密性。

教师举例: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1米,体重75.5千克,今年32岁,我们班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23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6%,女生26人占总人数的53%。

问题1:老师在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试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分类方法分类。学生思考、交流后教师总结:整数和分数两类。

问题2: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就够用了吗?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以前学的数已经不够用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引进一些新的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示生活实际中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上例中出现的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的区别,进而归纳出正负数的概念。

补充例1:(1)下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5,0,-3.14,,120,-1.732

正数前面的+号通常省略。了解正负数形式上的区别(符号不同),形成中的联系(在以前学习的`非0整数和分数前加上符号)

问题3:在整数前加上-号后这个数还是整数吗?在分数前加上-号后这个数还是分数吗?使学生对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有初步的了解。

(2)指出(1)中的分数、整数。(为有理数的学习做铺垫)

问题4:为什么要引出负数?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学生回答问题。(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数量)

补充例2:用正、负数表式下列各量。

(1)若把上升5m记作+5m,那么下降5m记作。

(3)向南走5000米记作-5000米,那么向北走8000米记作。

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意义相反。如向东的反向是向西,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二是他们都是数量。

练习思考书p5观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指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例子。(检查学生对相反意义的数量的理解程度。

补充例3:用适当的数值表示下列实际问题的数量。

(1)某地白天的温度是30℃,午夜的温度是零下10℃。

(2)某出租车在东西走向的大街上向东行驶3km,又向西行驶了5km

(3)一商店在一小时内收入200元,又支出150元。

(4)甲公司本月的销售额增长13%,乙公司本月的销售额下降了2.9%

本例题是一发散性问题,没有规定哪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所以先要指明哪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相反意义的量用负数表示。在解题中鼓励学生的不同思维。比如:若收入200元,记作:-200元,则支出150元记作+150元。反之,若收入200元,记作:+200元,则支出150元记作-150元。进一步加深对正、负数相反性及相对性的理解。同时要明确,通常情况下,零上、增长、收入用正数表示,零下、减少、支出用负数表示。

补充例4:解释下列各语句中表示各数量的数值的实际意义。

(1)七月份的物价比六月份增长了25%,八月份比七月份增长了-2.3%。

(2)经过绿化,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增长-4.5%。

(3)某仓库上午入库货物-3500t。

(4)缆车上升了-78米。

(5)小红这次考试分数比上次增加了+2分。

(6)盈利-300元。

分析:强调负数表示的是与其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正数和负数说课稿和PPT篇十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是《正数与负数》,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1、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是在学习自然数与分数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在学生学习数的只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正数与负数》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正数与负数》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负数的概念,且了解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性,并能进行负数的运算

(3)德育目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负数是从生活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负数概念的理解

(2)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及零的内涵

结合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我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成熟以及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在教法上: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弥补学生在抽象思考能力上的不足。教师讲解引导与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学生的回答与提问给出肯定,表扬。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着更高的思维层次发展,注意引导他们的数学思维。

在上面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人有100元钱,另一人欠别人100元钱。现在我们要用数表示着两个人所拥有的钱,如果都用100来表示的话,、就不能把这两种显然不一样的情况区别开来。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疑问,从而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于是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然后我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很容易就会回答:足球比赛中的净赢球和净输球;花生产量的增长和减少;体重的增加和减少等这些例子。这样的举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识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帮助学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后,我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拥有100元与欠100元该如何表示?我将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通常地,我们规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为正。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这里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我会特别强调,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同时指出,0不仅仅是表示“没有”的意义,比如0℃就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3、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为了使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教师将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如课本上的练习:判断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判断正、负数的时候,我将再一次强调学生的易错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其中一道练习: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就可以记作-3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可以记作0m。这里也要特别强调0表示的意义。由此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概念以及零的意义的理解,同时这种课内及时练习,反馈调整,又符合心理学特征,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同时这么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是知识巩固的过程,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来说,这是第二次学习负数知识的机会,对于我的教学来说,这也是尽量保证全体学生学习进度一致的一个方法。

4、总结反思,发展情意的环节

在结束本次教学过程之前,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快速地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所学,在这个过程中,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为主,必要时可以请个别学生回答,从心理学上来说,在主动去回顾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有很大的加深的,同时,这种回顾可以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与长久。

在回顾的过程,我们会点出重点,梳理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坚固的知识体系。还有,我会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5、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的过程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作业太简单,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题目很没意思,从而挫伤其学习的兴趣;而作业难度过高,则会挫伤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我会布置作业时不是死板的,而是考虑各个层次,有学生自己去选择自己能够得着的题目。这样来,适应了学生的不同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关键这样的作业,学生更加愿意去做,作业所带来的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也会更好。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87392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