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这些教案范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一
1、引入:模拟打电话,问学生“喂,你好,请问是xxx小学吗?我是来听课的,可我找不到教室,请问5年一班教室在哪里?”
2、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个教室所处的位置。任何物体都有它所处的位置,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呢?这就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探究习新知
1、出示例一
谈话:早晨,同学们做操了。你能说说你在队伍中的位置吗?
根据你的经验,您能知道下面学生可能是谁吗?
(1)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
(2)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
(3)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右往左数第二个
(4)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右往左数第二个
……
提问:你们怎么找到张亿?(学生在小组里讨论)
小结,说说找的方法,并说说看的方法不一样,位置一样吗?
2、再读信息,学会确定位置。
(1)看图:
(电脑播放:小猴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熊说:“我在第二排第三个”。)
(2)“第几个”怎样定?
提问:谁站在第一排第一个?第一排第二个是???我们根据小猴在第一个,小熊在第三个,看出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确定了方法,现在你能肯定第四排第二个动物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3、练习。
(1)用“第几排第几个”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
(先说动物,再说位置,引导其他同学作出评价。)
(2)猜猜其他同学最喜欢的动物是谁?
(先说位置,再猜小动物。出谜者对其他同学猜的结果作出评价。)
反思小结: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确定小动物的位置的?我们应该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再从从往右数确定第几个。这样就能用第几排第几个又快又好地确定小动物的位置。
三、反馈练习
1、完成试一试。
(1)提问:教室里同学们也有自己坐的位置,你坐在第几组第几个?
(一生反馈后,小结:我们先确定第几组,再确定第几个。习惯上,我们把竖着的看作组,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组、第二组、??从前往后数,这是第一个、第二个……)
(2)说说其他同学的座位。
(例如:xx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从在第几组第几个是xx。)
(3)我们还能怎样说自己坐的位置?
2、完成想想做做1。
谈话:我们可以用第几排第几个、第
几组第几个这两种方法确定自己坐的位置,同学们学得真好,老师想奖励你们,看,带来了什么?(书)真多呀!每本书在书柜里摆放的位置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
(1)《新华字典》在第1层第2本,《成语词典》在哪里?你是怎么看的?(先从下往上确定第几层,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本。)
(2)你们想看什么书?练习在第几层第几本?
(3)我想看的一本书在第二层,是哪本?能确定吗?光说第几层不能确定,应该怎么说?练习第二层第六本是xx、第一层第三本是xx。
四、全课总结
(1)这堂课我们学的本领可真多,想想,你学会了什么?(归纳到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位置。)
(2)你觉得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认识数对
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
(1)课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数介绍他的位置。
生可能出现:
a第3排第4个
b第4组第3个
(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
中队长坐在哪里?(板书)
2.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
如果用下面这样的图表示同学们的座位,你能找到课代表的位置吗?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先复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的分类。
2、教师引入:同学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找质数。
板书课题:找质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同桌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书第10页的表格。)。
2、学生汇报,教师填表(投影出示下表)。
小正方形个数(n)拼成的长方形种数n的因数。
(1)让学生观察左表中各数的因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结合上面的发现,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一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3、教师提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4、教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2、完成课件练一练1、2题。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五、作业。
优化作业。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
其他目标:
1、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
3、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2、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3、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
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师:这节课,老师想给大家重新排座位,请大家根据拿到的座位号找座位。
二、学生活动
1、明确要求。师:在找座位之前,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结合学生的提问介绍哪是第一组,哪是第一个。)
2、找座位。提出:先观察自己座位的大概位置,再轻轻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
3、描述位置。
提问:请每个同学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看坐在第几组第几个?
4、归纳小结。
讲述:刚才我们是用“第几组第几个”来确定同学的位置。(板书课题)用这种方法确定位置时,先要确定哪是第1组,哪是第1个。
5、“试一试”。(出示小动物做操图。)
提问:站在第1排第1个的是谁?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谁站在第2排第3个?红色的小兔站在第几排第几个?
请每个同学选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同桌它们站在第几排第几个。
三、解决问题
1、找“第几层第几号”。
出示图片,画外音:“欢迎小朋友们来做客!我是小猴,我住在第2层第3号房间。”
师:由小猴的话你知道哪是第1层第1号吗?
(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2、找“第几层第几本”。
帮忙找书:请帮我拿《新华字典》,说出它的位置。
分别说出《成语词典》《数学家的故事》放在第几层第几本。找自己喜欢的书。
3、“找地雷”游戏。
4、到电影院找座位。
5、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确定位置?
四、应用拓展
涂色游戏:学生在纸上按照指定的位置涂色,涂完了看看像什么。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同学在班级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通过谈话交流,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一般规则,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4、通过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将用列、行来表示提升为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周的“每周一星”是谁吗?能说出她的位置吗?
出示课题:确定位置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第几列第几行。
(1)课件演示列和行。
(2)说说某个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
(3)游戏:请一位同学报第几列第几行的同学起立,答对的接着报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一直接力下去。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答错的请说出自己的正确位置。)
2、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比赛:老师报位置,如:第2列第3行??,你们把老师报的位置记录下来,看谁能把老师报的位置全写下来。(老师报的速度可不慢哦)
比赛结束,将记录比较多的同学展示给大家看,看看他们的记录方法,并加以表扬。
(2)课件演示用数对表示位置。
请同学说说是如何表示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继续用课件演示将具体是人物的位置抽象用“格子”或“点”来表示物体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0页例2。在格子图上用数对表示各个场馆所在的位置以及标出指定场馆的位置。
(4)将错误的展示,请大家讲评。之后将正确的展示给大家看。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七
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比如:在电影院找座位。通过活动学生很快明白了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排和号。接着提问问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还有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凭经验学生说出了由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位置等,由学生的思路展示了书上的随堂练习和例一。效果都很好,学生的热情也很高。书中的“议一议”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此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游戏体现学生的一个分工合作精神,完成了此游戏,“议一议”也就迎刃而解了。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整节课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且气氛一直都很热烈,每个学生都充分的参与进来了。效果很好。通过一环一环的活动,学生都明白了要确定一个位置:至少需要两个条件。并且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同时注意学生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巩固已学的数学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节课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的时候注意了小组活动的组织,不使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在应该探讨的地方适当安排了时间,整节课下来平时基础很差的同学都掌握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个方法。
2、通过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被除数小于12的表内除法算式的商,培养联想、推理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例题插图、10个图片。
课前准备配套光盘,长方形和正方形砖两块,钉子板若干、小棒,橡皮筋每人两根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次,正好全部减完。
2×()=8()×3=122×()=10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插图。
提问: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说明: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10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板书:)
提问:算式中的10表示什么?2呢?
(3)小组讨论:10÷2等于几呢?
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最简便?小结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8÷4、12÷3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平均分)10÷2=
小组讨论每位同学想想办法。
在计算10÷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十,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
请学生们读一读。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
在探究商是多少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和交流的时间,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算法和经验探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3)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
(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左边一副图(有8只小兔子,如果每个笼里放4只,需要几个兔笼?)
提问:既然每个笼里放4只,说明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
(3)集体订正。
提问:算式中的8、4、2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求出8÷4的商的?
(4)出示右边一副图。
(桃树上有12个桃子,小猴2天就吃完了她们,平均每天吃几个?)想一想:要求平均每天吃几个,可以用怎样的算式来表示?为什么?(板书)
(1)请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1)学生进行比赛,要求一组一组完成。
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学生默算。
(3)学生开火车比赛。
请学生说说这副图的图意。
(每个笼里兔子只数同样多)
(2)学生填出算式。
请学生动脑筋把它编成一道题目,说一说
12÷2=学生填一填,算一算,并说说算式中答数的意思。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实际意义,同时巩固口诀求商。
课题:口诀求商(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初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有条理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想想做做”第6题插图,6根小棒。
课前准备配套光盘,长方形和正方形砖两块,钉子板若干、小棒,橡皮筋每人两根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
1、先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1)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板书:6÷2=3)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把6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板书:6÷3=2)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有4只小兔子,如果每只兔子吃5个萝卜,一共需要多少个萝卜?
(2)说说为什么这题要用乘法算?算式4×3=12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先操作,再列式。
(1)学生列式解答。
二.教学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1、教学“想想做做”第6题左边一题。(1)出示插图及左边题目。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通过这句话的叙述,它是把20个萝卜怎样去分的?要求可以分给几只兔子吃,就是求什么?(板书:20÷5)
提问:算式中20表示什么?5呢?20÷5得多少?你是怎样计算得到的?(板书:=4)
提问:算式中4表示什么?算式20÷5=4表示什么?
(3)想一想:这题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解决?
2、教学右边一题。
提问:从题中可以知道20个萝卜是怎样分的?
(2)提问:要求每只兔子吃多少个,就是求什么?(板书:20÷4=5)
(3)说说这题是怎样解答的?
比一比:这两题在计算时都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小结:虽然这两题的被除数比较大,但仍然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小组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2)学生列式。
学生列式解答
(1)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这两题都在平均分一些萝卜,由于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所求的问题就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对算式的比较,让学生领会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2)说说每组3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强调: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
2、口答:看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二四得八四五二十五六三十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4、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想想做做”第9题。
(1)学生一组一组地口算。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组织观察,体会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三道算式,并指导正确的书写方法。
四.全课总结。
课题:练习五(1)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的方法,加深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较熟练地口算除法算式。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的方法,加深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较熟练地口算除法算式。
课前准备配套光盘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看一看谁算得做好、最快。(出示课题)
口诀求商的基础是乘法口诀,要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背口诀。
二、计算练习。
1、口算:完成练习五第一题。
2、完成练习五第二题,
(2)集体订正,说说每一组算式的联系,她们分别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5)小结。
3、看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四五二十三四十二五六三十
4、完成练习五第三题。
提问:除法算式是根据什么找到家的?计算除法时可以怎样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
(1)学生一组一组完成。
(4)请学生说出每一组算式中另一道有联系的除法算式。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
完成练习五第6题。
(1)指导学生先算出一边算式的商,再把商与另一边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2、完成练习五第5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注意对班级准确率、速度的记录。
4、完成练习五第7题。
四、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8题。
(1)出示挂图,。想一想:题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问题?
(2),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怎样列式?
2、小结。
(2)学生练习。
学生看图独立思考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各自的想法,并说说列式的理由。通过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的对比,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提高熟练运用口诀的能力。
课题:练习五(2)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通过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可以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巩固对除法的认识。
3、逐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解决相关问题。
课前准备配套光盘
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基本训练。
1、口算。
10÷5=6×2=4×3=4×6=
15÷3=5÷5=12÷3=2×3=
3×6=5×5=3×5=12÷2=
6÷3=18÷6=8÷4=30÷5=
2、口答。
(1)3个6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18里面有几个3?
学生口算,并说说其中几题的计算过程。
根据不同数学语言的描述说出算式,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多样的数学表达方式,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二、
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
1、揭示课题:根据乘除法的含义,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出示课题)
2、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插图。
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
3、完成练习五第10题。
(1)出示第10题插图。
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
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
说说在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思。
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可以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加深对除法的认识。
4、完成练习五第11题。
说说是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解答的,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说说算式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比较,想一想:每次抬的个数与抬的次数有关吗?有什么样的关系?
5、完成练习五第12题。
出示插图。
提问:商店里都卖了哪几种食品?每种食品多少钱?
小结:通过这3题,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解决,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师小结后完成第4题。
6、完成练习五第13题。
观察表格,
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组织学生讨论,再指名谈一谈各自的看法)
依次完成第1、2、3题,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除法)来计算?
请学生按要求,用12个圆片摆一摆。
可以同桌互相配合,完成摆一摆和表格。
四人一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九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生能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照片、图片
观察你家的电视机,每个面都是什么样的,试着在一张纸上画下来。
检查学生画的情况
一、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二、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 、给小熊拍照。(拿出小熊玩具)
(1)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
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辨认照片
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2、给小闹钟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闹钟拍照的场景及4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2)核对结果。
3、观察小木船。
出示小桥流水人家图,在这美丽的小河上有一条小船刚刚划过小桥,这时,有3位小朋友看到了这只小船,他们都给小朋友拍了照。
(1)请组长拿出小船模型,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
(3)在屏幕上打出3位同学分别从上、前、侧面观察木船的场景,并出示3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4、观察大水车
(1)出示小桥流水人家图
(2)有2个小朋友看到了大水车,引导学生他们的位置关系。
(3)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2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当堂检测
自主练习第1题是让学生辨认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钟表的形状。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再辨认题目中的内容。
第2题和第3题,均可采用让学生独立辨认然后集体交流的方法进行。除教材中的练习外,要适当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限时作业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十
主题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学校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2、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重点: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
活动难点: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相机、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
活动课时:2课
第一课时
主题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学校是一个可爱的地方。2、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重点: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
活动难点: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相机、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
活动进行:
活动小结:可以在学生小组总结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汇报活动,教师可以做一个听众,让学生选出会议的主持人。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3、学习利用学校的设施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
活动难点:会利用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
活动过程:
活动进行:
1、师: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学校的哪些情况呢?2、师:刚才我们和自己的学校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小朋友们可以把自己在参观中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合作完成。3、“我的发现”汇报交流(1)、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2)、高年级的同学挑战小朋友,让小朋友回答问题。4、设计展示(1)、让学生自己将作品贴在“我的展示台”上(2)、学生互相观看交流,并评议。5、活动延伸:(1)、将学生各种形式的汇报展示出来,办一个墙报或编成一个册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封面、装订等。(2)、开展以“我心中的学校”为主题的画展、作品展等。(3)、与美工课、语文课以及其它班级活动结合进行。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十一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1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多媒体教室上课情境图。
【师】这是上多媒体课的情景,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单独桌子,教室的前面 是一个控制台,控制台的左下方是一个座位表。如果哪个同学有问题要问老师,只要按一下秘书桌上的按钮,座位表上相应位置的红灯就会点亮,老师就知道谁要发言。
【师】播放动画。这时,红灯亮了,是谁提问了呢?
【生】(看课件中红灯亮的位置)是张亮在提问。
【师】那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哪一位同学是张亮吗?那们就来找一找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2 探索新知
[1]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课件展示多媒体教室全景大图,请同学们仔细研究座位表和同学们座位间的关系,找一找哪一位同学是张亮。可以看教材19页,在教材上标出张亮同学的位置。
【生】在教材上寻找张亮的位置。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这就是张亮呢?
【生】红灯亮的是第二列第三行,学生座位中第二列第行的就是张亮。
[2]明确行列的含义
【师】张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吗?
【师】同学们,张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吗?
【生】是。
【板书】(第2列、第3行)
[3]认识数对
【师】为了表示方便,表示位置我们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括号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
【师】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生】括号里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板书】(2,3)
[4]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你能用数对来表示王艳同学的位置吗?
【生】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师】括号里的3和4表示什么呢?
【生】3表示王艳在第三列,4表示在第四行。
【师】你们能不能用数对表示赵雪的位置呢?
【生】赵雪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是(4,3)。
【师】括号里的4和3表示什么呢?
【生】4表示赵雪在第四列,3表示在第三行。
【师】赵雪的位置能用数对(3,4)表示吗?
【生】不能,赵雪的位置在第四列第三行,而第三列第四行的位置是王艳。
【师】看来,数对(3,4)和(4,3)不仅是数的顺序不同,它们表示的位置也不同,所以我们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规则,数对前面的数字表示——列,后面的数字表示——行。
巩固练习: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写一写孙芳,周明,李小冬的位置。
指定一个学生上白板上写。
[5]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先说一说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学生回答,加强数对练习。
2、老师说数对,学生根据数对找出相应的同学。
[6]巩固拓展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情况,你知道有哪些吗?
【生】举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
【课件展示】1、楼宇案例门上表示几层几号的按钮。
2、电影院里的座位——几排几号
3、象棋棋盘
[7] 课堂练习
1、用数对(3,2)表示。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几个图案的位置吗?
参考答案:
苹果用数对表示(4,3);西瓜用数对表示(2,1);香蕉用数对表示(4,1);樱桃用数对表示(2,3)。
2、下图是国际象棋。
(1)她是怎样确定棋子位置的?
(2)你能像她那样说一说每个棋子的位置吗?
参考答案:白方的“王”从左向右数在“e”列,从下往上数在“1”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e,1)。
[8]课堂小结(ppt投影)
【生】我学会了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
我知道了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我知道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板书
第二章 位置 第1节 确定位置
(第2列、第3行)——(2,3)
数对 (3,4)
(4,3)
列 行
竖排叫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十二
1、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
2、懂得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3、知道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4、学会判断我们身边的物体是否在运动,学会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5、意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懂得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
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并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
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并学会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各种运动的物体图片、课本插图等等。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运动
1、出示课本13页的小诗。
风儿起了,
穿过柳林,
枝条轻轻摇曳。
鸟儿飞了,
掠过湖面,
水面泛起涟漪。
船儿起锚,
驶离港湾,
留下片片浪花。
2、学生自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描写了哪些物体?它们都在干什么?
这首小诗描写了风儿、鸟儿和船儿三个物体。风儿穿过柳林,鸟儿掠过湖面,小船驶离港湾。
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运动的物体。
预设:
我们刚才列举的物体都是在运动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物体的运动。
活动二:判断物体的运动
预设:
汽车是在运动的,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草地的一边行驶到了草地的另一边。
骑自行车的人是运动的,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天空中的老鹰是运动的,它从一棵树的上空飞到了另一棵树的上空。
河里的鸭子是运动的,它从湖的中央游到了湖的边上。
路上的玩具小车是运动的,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3、教师小结:要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上面两幅图中的汽车、骑自行车的人、天空中的老鹰、河里的鸭子、小路上的玩具小车等物体,他们的位置相对于这块草地上的两位小学生来说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说他们是在运动的。
活动三:情境题
预设:
电梯上的人相对于电梯旁边的物品来说,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电梯上的人是在运动的。
这个小女孩是在上电梯,另外两个人是在下电梯,另外两个人相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判断电梯上的两个人是运动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相对于路边的小树、电线杆等物体来讲,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乘客是运动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坐在座位上,乘客相对于另外的乘客来说,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说,乘客又不是运动的。
2、特别说明:在这里判断物体是否是运动的,学生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所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我们都要给予肯定。
活动四:运动物体的位置
2、全班交流:小汽车的位置是在乘客的哪个方向?
东北方向。
小汽车的位置距离乘客还有多远?
0.2公里。
小汽车开到乘客的位置,还需要多长时间?
两分钟。
3、请一位同学具体的说一说小汽车相对于乘客的位置。
预设:
小汽车正在这位乘客的东北方向,曲线距离0、2公里的地方,大约2分钟之后到达乘客的位置。
4、教师引导:我们在描述一个运动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时,要准确地说清楚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5、出示课本16页中间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仔细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怎样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出示课本15页下面这幅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这辆汽车相对于两位小朋友的位置。
活动五:有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2、全班交流,预设:
地球在转动时,房子与树相对于月球来说就是运动的。
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活动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同时我们还认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5、运动与位置
各种各样的运动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
寻找参照物
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十三
一、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亡羊()牢一()当先()武扬威
()手不及居高()下置之不()
()壁偷光震()欲聋()竽充数
千()百()()水()山()涯海()()气()现喜()乐()()如生
二、按要求将下列成语归类。
神采奕奕喜出望外眉飞色舞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大公无私废寝忘食诲人不倦平易近人
三、根据意思写成语。
连声称赞不止。()
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河堤塌的声音特别响。()
坐着站着都不安稳。()
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对善良的心意不好拒绝。()
一片碧绿的颜色,十分广阔。()
形容全军被消灭,彻底破坏的意思。()
四、成语三则熟读力争会背。
五、先将成语补充中,再按要求归类。
目()口呆口()悬河守株()兔买()还珠应接不()心()肉跳
奋不()身兴高()烈对答如()忐忑不()蹑手蹑()调兵()将
苏教版位置教案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借助预习单,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生字词以及对课文的简单理解。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圈画、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促使学生读懂寓言从而感受寓意。
3.概括课文大意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597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