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可以与他人分享我们的阅读体验和观点。写读后感时要避免简单的内容概述,而要着重表达自己对书中问题的思考和思想的延伸。在下方是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读、一起来思考。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一
在这个刻不容缓的时代,所有的竞争都离不开时间的竞争,所有的拖延都可以归结为时间上的拖延。除非作为一个特例,否则拖延可以导致努力的失败。正如这本书所揭示的:拖延,可以把企业拖垮;拖延,只能让他人领先。任何憧憬、理想和计划,都会在拖延中落空。
“不允许拖延,这应该成为一条企业通令。”这是《决不拖延》的观点。该书认为,习惯性的拖延者,总是为了没有完成某些工作而寻找借口,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工作没有按照计划得到实施而编造理由,蒙混公司,欺骗管理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欺骗,自我折磨,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当然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员工,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美好的人生离他们也会显得那么遥远,那么可望而不可即,甚至连望都望不到。
《决不拖延》一书同时客观地指出,拖延并非人的本性,它是一种恶习,一种可以得到改善的坏习惯。这个坏习惯,并不能使问题消失或者使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起来,而只会制造问题,给工作造成严重的危害。
那么,怎样让这种习惯得到逆转呢?
《决不拖延》建议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立即执行”的好习惯取代“拖延”,我们同样可以拥有成功。因为,立即去做,这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会带动我们更容易地去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说,成功的秘诀就是行动,就是“现在就做”。许多人做事总要等到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再行动,孰不知,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唯有依靠行动才能创造有利条件。只要做起来,哪怕是很少的事,哪怕只有五分钟,也是一个好的开端,就会带动我们容易地做好更多的事情。无数事实证明,所有的成功者从不拖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发挥了本身潜在能力的极少部分,因为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是立即执行,所以把握了成功。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二
有时候,道理是非常简单的,简单的让我们常常忽略了。决不拖延,就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又让我们常常忽略的一个道理。《决不拖延》。这本书对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拖延”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阐述了这一不好习惯的来龙去脉,并给出了杜绝拖延的种种可行的方法。问题往往是一分为二的。事实上,在生产中,有时候,一些工作还是必须放一放的,特别是井下工人。如,刚刚休假回来,疲惫了,就必须休息半天。在家与媳妇怄气,回来了就得找支书班长说一声,顺顺气,把家事先摆平了,要不然,是不能带着心事下井的。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了,并不能一概而论。
平心而论,我也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拖延的不良习惯,也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拖延给工作带来的不良后果,更没有想到过如何去改正拖延这个不良习惯。《决不拖延》一书阐明的道理似醍醐灌顶,使我彻悟。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三
看完很久了,最近懒惰了,或者是依然是在拖延,总是试图去找自己期望的那么一个状态再去写,但是很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反而在这个很烦躁的时候,开始动手记录阅读后的感受。
上一篇记录可能引起拖延的原因,这一篇去找武器去解决这个问题。删选出操作性比较强的点:
(1)明确的目标和可行性的计划
目标是现在提的越来越多的词语,从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然后工作,每个阶段状态的不同,和目标有密切关系。高中时目标很简单,很明确,考一所好的大学,因此很好出现很烦躁和迷茫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学习上具体的问题,通常这些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大学之后,对未来,对以后没有太多概念,依然是高中的思维方式,但是却没有高中那个既定的目标,因此迷茫恐慌的情绪出现的就比较多。读研后,经历了周围同学的找工作,还有本科阶段的煎熬和思考,对以后的路有一些认识,或者说有一个模糊的目标,因此研究生阶段算过得有条有理。工作虽然时间不久,但是内心的冲击却不小,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也就是说有一个较清晰的目标,因此,经过近一年的波动,现在工作状态基本稳定。从个人近十年的变化,大概可以看到,目标真的如同海上的一座灯塔,指引自己向前进,当灯塔的位置不明确时,就会迷茫恐慌,而当可以看到灯塔时,做事生活似乎就容易很多。
计划是自己一直热衷于做的一件事,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可行性。做到可行性,对于刚开始改变自己的人,需要把握两点,一不要太久,二不要太紧凑。太久很容易让人疲惫和没有成就感;太紧凑不具有可操作性。曾经做过很多计划,大部分甚至执行不到两天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把计划设计太紧凑,甚至规定了吃饭,走路的时间,也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时间。于是,当有偶然事情,或者稍微懈怠,一天计划的大部分事情都无法完成。
(2)学会判断时间
真正了解自己的时间,注意是真正,而不是大概估计。最好的方法,花一段时间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都在做什么,然后分析哪些时间可以利用,哪些时间无法利用。同时,不要试图去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状态做某一件事情,因为这样完美的事情很少发生。如果需要做,但是因为畏惧,不想做,那么先做一些周边的事情,把自己和环境融合起来,然后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强迫自己坐下来,因为一般没有监督的自我强迫基本上是无效的。
(3)通过身体减轻拖延
很多时候做事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的状态再开始,可是大部分时候很难发现有这样的状态。或许这不单纯是精神的问题,而且与身体有关。因为种种原因,血液流动速度过慢,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因此,意识上很懒散。这个时候,需要动一动,例如打会球,跑一圈,让自己出出汗,加快血液流动,把血液中的沉郁之气排出体外,然后投身自己要做的事情。
(4)重复的做一件可以养成好习惯的事情
有句话叫:“优秀是一种习惯”,这不仅仅是外在的体现,也跟身体有关,由于总是把事情做的很好,大脑中的一些链接自然建立起来,当遇到下一个问题时,大脑自动向好的方向去引导,因此优秀就变成了一种习惯。生活中一样,我们很多动作,如打字,如果打的很快,脑子里面其实对敲了哪些位置没有有意识去控制了,都是本能的手指移动。这种本能的移动不是天生的,因为小孩不会使用键盘,所以本能反应是可以培养起来。因此生活中的做事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可以通过重复形成习惯的,一旦形成习惯,这些好的习惯就总把自己引导向一个好的方向。因此找到针对自己拖延问题的好习惯,然后通过重复简单的事情,让自己建立起本能的习惯,逐渐打开脑中对原有拖延习惯的连接,进而改变拖延。
不是每个人都有拖延症,只是在做事时,人总是会有一些惰性,找一些方法,限制惰性对自己的影响,还是很有必要。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四
于是,我决定要透过这本书探究我沉溺上拖延的深层原因,以及期望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
书的第一章就阐述了一个“拖延者怪圈”:
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立刻开始,我不开始又怎样样呢?还有时刻,我这个人有毛病,做还是不做?不做,或者,背水一战。我永远不会再拖延。
对于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我想前两类原因的吧。仔细想想,我喜爱把赴约的时刻调得刚刚好,是由于我以前提早到达,一个人站在街角等待,我实在是不喜爱等待,于是选取了这个方法,可我每次看到朋友比我早到在等待,我又感到惭愧;至于在学习上临急抱佛脚,是由于我感觉那样的效率会比平时大大提高,同时我认为自己在高中三年都孜孜不倦,却在高考中功亏一篑,而眼看平时成绩不如我的同学都如愿以偿考上重本。我害怕就算平时温故而知新也抵但是别人临急抱佛脚的运气。但是,我似乎忘了一本最基本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探究了自己拖延的原因,我似乎能顺藤摸瓜找到解决方法,正如书中提到的:
慢慢来。我深知改变这坏习惯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完成,一切不能立竿见影,我会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多给自己心理暗示,例如,在学习方面,我务必时刻提醒自己“笨鸟先飞”。
观察内心的抵抗。书中描述这这实际上是一个克服恐惧的过程,这个自我观察的过程同时也发挥着间接的提示作用。或许我须聆听内心的挣扎,然后透过理性告诉自己,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又比如在学习方面,当惰性与初衷对抗时,我务必告诉自己:我是学生。
笔记、日记、自由书写。我个人认为这是个个性的方法。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证明自己的改变,又或是从这些资料中更深刻地探讨自己。
我想,这次是真的要改变拖延的坏毛病。我坚信,我是真的能够!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五
“你总结写完了吗?”
“哎呀,又不是马上要,急啥?”
“也是,提前几天做了就行。”
“啊!快到截止日期了,最近好多事挤一起,我还没做完,又得熬夜了……”
“哎,我也是,原以为很简单,没想到还挺麻烦的,快点做吧。”
这样类似的对话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或者是自己说过?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很普遍,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拖延症”。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拖延?这种行为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根源?关于这方面的专业研究,比较有名的就是美国的两位心理医生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写的这本《拖延心理学》。我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而自己也深受拖延症的困扰且一直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但我还是不由自主的拖到现在才看了这本书。
人为什么会拖延?作者认为,拖延的情绪根源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些情绪波动,因为他们利用拖延来逃避不舒服的感受。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根源:拖延者的主观时间与钟表时间的冲突;拖延的生物根源,包括你的身体、大脑以及你的遗传基因;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主要指你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以及你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十分复杂,不过有一点可以排除在外,拖延和智力没有关系。要摆脱拖延,真正认识到自己拖延的根源是第一步。
书中提到一个拖延怪圈,是拖延者基本都会经历的,即从接到一个任务到最终那个任务被放弃或是被完成了的这个过程。整个过程从头到尾短则几个小时,多则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并且,大部分的拖延者都会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怪圈中挣扎。对此,我深有体会。比如,每次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总是信心满满,觉得虽然自己不能马上开始,但是一定会有条不紊地完成它。直到早点开始的时机已经失去,我才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但是想到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所有还是抱着希望。时间又过去了,我还是没有开始,一种不祥的预感取代了剩余的乐观情绪,回顾自己所浪费的时间,意识到自己无法挽回,又陷入后悔和自责;在这个阶段,除了这件事,其他事我都愿意做,而转移我注意力事务的出色完成甚至让我相信在那件事情上我也正大步迈进;有时甚至通过种种方式让自己看起来很忙来掩盖自己的窘境。到下一阶段,虽然我感到惭愧内疚,但是继续抱着还有时间的希望,盼望着“缓刑”的奇迹出现。离截止日期越来越近了,此刻我已经绝望了,后悔、内疚、痛苦涌上心头,对能否完成任务的担忧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觉得自己缺少了其他人都有的约束力、勇气、头脑或者运气,他们都行,就我不行。到最后把自己逼到不得不在背水一战和弃船逃跑之间做选择。选择不做的话,这个拖延怪圈就此画上了句号。选择做的话,此时的压力已经让我痛苦不堪,让我感到做些什么总比无所事事好。而令我惊讶的是,事情并没有所担心的那样糟糕,甚至发现自己乐在其中,所有我所受的折磨看起来根本是不必要的。终于马上要做完了,胜利在望,但是之前的一拖再拖导致现在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能浪费了,我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我究竟是否能够完成。最后,无论我最终是放弃了还是完成了任务,这种折磨使我精疲力竭,但毕竟已经过去了。于是我下定决心,下一次我一定早一点开始,控制自己严格按照计划做事。然而到下一个任务出现时,我又无可避免地陷入了这个怪圈。
那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呢?作者在书中根据不同根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每个读者都可以据此对症下药。此外,作者汇编了一些处理技巧,我觉得自己可以实践一下。
3、将你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
5、只管开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
7、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
9、保护你的时间。学会怎样说不,将你的时间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
12、将拖延看成是一个信号。停下来问自己:“拖延传递给我的是什么信息?它意味着什么?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虽然有时候一些事情拖一下反而能得到最佳结果,但这并不能成为阻止我戒掉拖延症的理由。万事开头难,拖延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要想马上改掉很难。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只要逼自己开个头,集中注意力,循序渐进,坚持下去让不拖延成为新的习惯。只要开始,就有改变的希望,期待自己的变化。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只要逼自己开个头,集中注意力,循序渐进,坚持下去让不拖延成为新的习惯。只要开始,就有改变的希望,期待自己的变化。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六
隔了21个月,最后重新把《拖延心理学》这本书看完了。唏嘘啊!谁能拯救我末期的拖延症?看是还是得靠自己啊!自救吧!
拖延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情绪根源,包括内心感受、恐惧、期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二是时刻根源,拖延者与时刻的纠葛;三是生物根源,包括身体、大脑以及遗传基因;四是人际关联根源,指家庭背景和社会关联。
情绪根源
拖延的原因有恐惧失败、逃避成功、完美主义、控制自我,安全感。拖延者对失败有恐怖感,从而一向拖延,最后失败了能够说不是他是关联,是时刻不够补。而有些就逃避成功,怕付出太多,怕受到别人伤害,怕遭受妒忌自己受到伤害。还有就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看到这个,我承认我也是完美主义者,要么全部要么没有,不管在哪个方面,我都很明显,要么不做,要做就彻底。好多时刻下决心的时刻比做的时刻还长,喜爱拖延,一向拖拖拖,拖到最后务必做了才会全力以赴去做。自我控制,体此刻有个拖延者觉得拖延能够让他们或者自我的控制感,不必事事听命于他人。能够透过拖延和自己厌恶的人唱反调,有弱者的自我满足感,还能够报复他人。安全感就在于拖延者透过拖延让自己心理上或者安全感和舒适感,维护心理平衡。实际上他们只是期望有个伙伴,有人陪伴有人分担,不至于孤独,害怕被疏远。而有一些则是害怕被亲近,透过拖延来拒绝他人的亲近,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时刻根源
拖延者的时刻观念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们的主观时刻和客观时刻严重冲突,总主观认为时刻很充足,往往把事情拖延到最后才去做,实际上已经时候不充足了。拖延者时刻感知失去平衡,轻视未来,在管理时刻方面无序和误解。不做对未来很重要的事情,只做即时的事情,哪怕是不重要可做可不做得事情。拖延者容易陷在另一个时刻区域里:时刻迷失、时刻断裂、过去的好时光,对时刻的流逝不在意,不为将来做打算,拖沓此时。
生物根源
拖延的生物根源主要涉及大脑。大脑中的运行的某些生化因素很可能会影响拖延。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大脑,神经科学最新的几个“大观念”:一、大脑处在不断变化中;二、感受很重要,即便它处于无意识中;三、潜伏记忆的影响;四、;联结的通路;五、左逆转。脑是不断变化的,不断修正,具有重组潜质,能够打破旧的神经联系,建立新的神经联系,即是“神经的可塑性”。就是说我们每一天所做的事情都会影响我们大脑明天的结构和功能。生活经验能够激发神经元,将电子脉冲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外一个神经元,并释放生化信息,促使神经元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和连接度上不断紧密化。你做某件事越多,大脑对那个活动反应越多;大脑就会要求事情做得越快越快,越来越好。这也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虽然拖延在大脑中已经建立了顽固的连结,但是我们是能够打破的,能够重新建立新连结。打破拖沓模式,建立做事新模式。拖延是舒服的,不拖延是要克服不舒服感,如恐惧和焦虑。当恐惧感出现的时候,大脑就会无意识做出躲避反应,从而导致你的拖延。透过恐惧建立的神经连接是无法被消除的,当再次遭遇刺激的时候,大脑就会无意识反应。这是大脑对抗恐惧和痛苦的防御机制,会抑制反应,让你逃避、拖延。但是,由于神经元是可塑性的,我们能够透过有意识地调整我们的情绪对抗恐惧和焦虑、痛苦,管理自己的感受,理性思考,坦然应对那些我们所推迟的事情。潜伏记忆依然,以前的记忆还潜伏在大脑了,当收到刺激时就会激发神经回路,然后做出拖延的逃避反应。大脑左半球的某一分部和关照、感应和同情这样的感情有关的区域。当这区域被激活,我们就会感到放松,对世界怀着开放的心态。大脑的右半球有个负面情绪有关的区域,在不舒服和负面的情绪中,就会倾向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所谓的“左逆转”就是善待自己会刺激大脑的相应的部位,创造出一种与抗压感和健全感良性循环的状态。简单讲就是多刺激左半球区域。
拖延症和执行功能障碍、注意力缺失紊乱、抑郁、焦虑、紧张和睡眠问题这些身体状况有关。执行功能障碍的人往往正因执行力不足而导致拖延。注意力缺失紊乱的人正因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情需要的时刻比其他人要多,而导致拖延。抑郁症的人则正因动力不足,连动都不想动了,怎样可能不拖延。拖延的焦虑症的人一般是强迫症、邋遢分子和囤积狂这两种,这两种状况是“脑锁住”。强迫症的人不断重复某件事情,不能做其他事情而拖延。邋遢分子和囤积狂,是迟迟不把无用的东西扔掉,不断囤积,大脑回路锁住状态。压力会使我们变得拖延。应对压力是,往往是“非战即逃”的反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节奏,有些人早上工作效率比较好,有些人下午工作效率比较好,有时强迫自己工作只会走上拖延之路。睡眠问题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力和能量不足,导致拖延。但是不管是怎样的状况,都是能够透过重建神经回路来慢慢改变我们的拖延症。
顺便提提季节性情绪紊乱症。随着白天日子的缩短,环境光线的减少对人产生影响,神经传递素、血清素和多巴胺失去化学平衡,容易出现疲劳不堪的状况。冬春两季较多出现。
人际关联根源,指家庭背景和社会关联。
家庭对拖延者的施压、怀疑、控制、依附、疏远等倾向,让拖延者为了维护其家庭关联而做出拖延行为。有些则期望透过拖延而得到父母的爱等。还有就是为了维护和同事、同学、朋友之间的社会关联而选取拖延。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七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
《拖延心理学》,作者是简・博克、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当然这些名头我也不知道真假,也没要为了一本书去查证,我喜欢书中的前言所介绍到的一段推荐语:《拖延心理学》是个金蛋,可是人家出版界为孵化这本书花了25年。有没有人想过,畅销书出版的秘诀就是――坚持、希望和爱。听起来有点像《圣经》,恰好,《圣经》就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书。
沉迷于最后一刻完成的刺激中
在字典中,动词拖延(procrastinate)的定义是“推迟,延后,延缓,延长”,由两个拉丁词所合成:pro的意思是“往后”,而crastinus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往后挪到明天”,也就含有“以后再做”的意思。
无论是这个读书也好,还是其他一些有期限的事情,书中那一句“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让我看到了自己;我们似乎都总喜欢在最后一刻完成,因为在最后一刻完成的成就感巨大,它充满紧张与刺激,似乎在考验你的能力与天赋,我错愕这种对于拖延的常规认知,因为我一直以为拖延只有带来烦恼与不安,未曾想过它还带来这种侥幸的喜悦,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拖延,并放任拖延,以至于对拖延上瘾。
完美主义者的焦虑由来
关于有拖延症的人里,书中讲到了很多成因,其中的完美主义者往往会有拖延症,这一点让我感到意外,因为我认为这一类人往往对于拖延是不能忍受的,因为他们有规划有进度,有要求有目标,是拖延症患者需要去学习的人;但,不是这样的。追求完美的人正是因为追求完美,因为对于每一件事上都力求尽善,这样的结果反而导致了在众多事情上的时间进度逐步拉距,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不安,更甚者怀疑自己的能力。
事有分大小轻重,有些事情需要完美,有些事是为了让更重要的事完美;我不是在鼓捣不必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因为认真对待是一种态度的体现,但是当在某一个更为终极的目标前,需要有所调整,甚至有所取舍去促使重要的终极目标完成。如果你每一件事都因为一个头发丝大小的点而纠结,那么本来惧怕这类人的拖延症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并不断放大,最终击败你,让完美的你也染上拖延。
追逐夕阳
这周里,有一天下班,我在返程的路上,发现了硕大的夕阳,一个巨大的蛋黄,泛着不刺眼的柔光;可是,无奈高层洋楼群的遮挡,始终无法看得清楚全貌,于是我在下班高峰期里流窜,往江面的桥上开去,不过等我到桥上开过时,四周观望,夕阳已走,傍晚的夜空只留下一片晚霞。其实,我本来是可以看到夕阳的,但当时的我觉得晚一点下班也没关系,工作就慢悠悠地做,跟同事聊天,不曾知道我下班后要追逐夕阳。
你是哪一类型的拖延症?不管哪一种,都希望你克服它。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八
读过这本《决不拖延》后,对比了一下自己,感到自己在生活中还是有拖延的习惯的,也就是俗话说的“犯懒”。比如:能马上就做的事却要等一等;计划要做的事一直等到最后;可以今天干的事拖到明天……为此也时常自我批评,但仍时不时地犯懒。读了这本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拖延产生的危害。
首先,惰性在拖延中滋生,以前我总是认为只要不误事,晚一点干也没关系。现在看来这种心态会逐渐演变成一种惰性从而直接导致消极的态度和工作效率的低下。时光就在不经意间流逝,机会就这样从身边溜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儿时就学过的诗中包含的道理此时回想起来显得格外的深刻。
其次,自信在拖延中衰退。有时候拖延是对自己能不能完成没有把握,所以就想先放一放,到非干不行的时候再说。这样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对自己的信心,行事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甚至本来能完成的事也完不成了。
最后,效率在拖延中丧失。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一个系统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环节的拖延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从而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的效率,使得该按计划完成的事一拖再拖,甚至遥遥无期。大量的资源因此被白白浪费。
从书中我了解了拖延的危害,也找到了改变拖延习惯的办法。第一是立即动手,绝不拖延。一旦决定就马上着手去做,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会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正如书中所说“你勇敢,世界就会让步。如果有时它战胜你,你要不断地勇敢再勇敢,世界将向你屈服。”第二是突破自卑,相信自己。拥有自信,绝不拖延。别人看得起自己,不如自己看得起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做事的时候需要自信也应当自信,而不是在成功后才拥有自信。第三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拒绝拖延体现了一个教师对职责的态度。从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整体负责。找准自己的位置,牢记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拖延只是一个坏习惯,不是不可改正的天性。拒绝拖延,提升工作效率,可以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拒绝拖延,勇敢面对,认真工作,挑战自我,保持激情,突破困境,享受快乐,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九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拖延”就是这种本能的表现。推迟行为的背后,是对这种行为的后果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的恐惧。“拖延”的过程并不愉快,时不时的担忧,让你无法享受当下的闲暇。“拖延”看似暂时延后了坏现象的出现,但是不能防止它出现(墨菲定理)。导致拖延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恐惧失败,最离谱的是恐惧成功。拖延让我们躲开负面的感觉,它是很好的防御盾牌,但也会阻碍我们开始新的尝试(新的工作,新的语言,一种乐器)。有时候,我们的思维停滞在过去,有时候我们的思维游离在未来,我们玩着时空的把戏,躲避着本应应对的压力。虽然,拖延的行为看起来是个行为素养问题,但是,它的根源要复杂得多,“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刻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pierssteel认为拖延最可能的四个成因是:对成功信心不足,厌恶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酬劳太过遥远。
对完美主义的追求,或者从反面来说,对失败的恐惧,都有可能让我们在某个方面裹足不前。
一方面,就像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总是在犹豫。我是不是就应列一个提纲,是不是就应准备好一些素材呢?我写出来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呢?从在学校的时候写论文开始,到了公司开始写各种文档、ppt等,我都会受到这种心理的困扰,内心想着要把文章写好,想着要准备充分的素材,要写得生动搞笑,但每每都是无从下笔。通常都是这样,应对着电脑里面的空白文档,先快速敲下几个关键字,然后想到一些题材,之后开始上网、翻书去寻找,找着找着,最后都忘记了自己本来是要做什么的。等到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的文档里面仍然只有几个关键字。
此刻,回想这个过程,在上网、翻书查找题材的时候,在挖空心思想要一个好的题目的时候,我到底在做什么呢?表面上是为了让资料更充实,让题材更搞笑,让题目更加吸引人,但是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拖延,在拖延进入文章的写作。或者,我是想要提前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但最后往往是草草了账。
尤其是在做一些我们并不擅长的事情时,我们更容易拖延。比如,数学作业、作文、手工课的作品。拖延让我们延迟应对失败的恐惧,从而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当最后期限降临,我们不得不应对时,我们会采取草草应付的手段,渴望早早摆脱那些令人厌恶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作业本身,而是作业带给我们对挫败感,以及由此造成的烦恼和恐惧。
如同,开头所说,拖延只是一些深层次心理、生理问题的表现。而对失败的恐惧也只是一种浅层的表现。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失败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会破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可能是认为自己根本不擅长做这件事情,一切的发奋只是白费时刻。如果,你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学习数学或者音乐的天赋,而学校中学习的经历给你带来的只有伴随着让人寒心的分数,痛苦的回忆,那么毕业之后我们会庆幸自己最后摆脱了那些东西。当有人声称自己很享受其中乐趣时,我们的反应就是“他有这天赋,而我没有”,或者,“哪有什么乐趣”!
有时候,“拖延”是我们宣示独立,争取控制权,甚至报复的工具。当更有权势的人物(上司,家长,更强势的朋友、配偶)要求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表面上应承,内心却充满抱怨。或者,你认为这种小事微不足道,让你去做根本就是杀鸡用牛刀,或者你认为自己落入下风,内心的感受没有得到强势人物的照顾,或者你早就不满对方的某些表现,因此一旦你找到这个机会,你就会透过拖延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或者报复对方。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拖延心理学》的中译本是由人大出版社湛庐文化出版的,作者是俩美国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写作完成出版的,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人关注到这个领域,放到现在,这本书的内容并不过时,而且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花在娱乐、上网的时间更多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这本书也就有了更多的意义。
把繁重的任务“肢解”:爱拖延的初认识在于大学,每当老师布置下大作业的时候,我总是暗暗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写一篇特别好的,于是我会提前就花很多的时间去想怎样做这个大作业,在别人坐在电脑前面玩的时候,我会坐在电脑前面找资料,去思考,可是一直到要交作业之前,我也没有开始行动,最后和大家一样,网上随便找找,“整合”一个,就交上去了。看上去结果是一样的,但我之前玩没玩好,学也没学进去,最冤了。现在看来,这种现象是由于一个大作业并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完美主义心理在作祟:既然一口气不能做完,不如等到一口气可以做完的时候再开始。开始做一件事,是最难的,难在一开始,便想很快的搞定它。所以遇到一件不能马上搞定的任务的时候,把它分解成一步步的行动吧,在纸上把任务写下来,然后把一步步需要做的列好,干完一件打一个勾,一个繁杂的任务所获得的成就感比分解成一步步行动所得来的成就感要遥遥无期,为了让自己的大脑早点获得甜头,就把任务分解了吧!
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写这读后感的时候,也下了很大决心,我总是想写的逻辑缜密,滴水不漏,可实际上水早就全洒了还不知道,别想着把事儿做的尽善尽美,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还不如赶紧完成它,结束这件事在我心头的困扰。
那就在此先收笔了,未完待续!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一
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一个区加油站,工作人员因为当天没有及时公布油价,被来此巡视的领导约翰丹尼斯先生这样批评:“费里奇先生,你大概还熟睡在昨天的梦里吧!要知道,你的拖延已经给我们公司的荣誉造成很大损失,因为我们收取的单价比我们公布的单价高出了5美分,我们的客户完全可以在很多的场合,贬损我们的管理水平,并使我们的公司被传为笑柄。”直到费里奇先生立即更换了告示牌。自始至终,约翰丹尼斯先生是微笑着批评管理部下的。
这个小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一名主抓安全的矿领导下井,在大巷里远远地看见有两个工人在工作。当他快走近工人的时候,两名工人也看清了他。突然,两名工人飞快的向大巷另一头跑去。这名矿领导一看,急忙追赶,上演了一出“警察追小偷”的井下实景剧。两名工人跑不动了,矿领导也累得气喘吁吁。最后,领导问:“你俩跑什么跑?”回答:“那你追啥追?”“你们的帽子跑掉了。”
有时候,道理是非常简单的,简单的让我们常常忽略了。决不拖延,就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又让我们常常忽略的一个道理。《决不拖延》。这本书对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拖延”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阐述了这一不好习惯的来龙去脉,并给出了杜绝拖延的种种可行的方法。问题往往是一分为二的。事实上,在生产中,有时候,一些工作还是必须放一放的,特别是井下工人。如,刚刚休假回来,疲惫了,就必须休息半天。在家与媳妇怄气,回来了就得找支书班长说一声,顺顺气,把家事先摆平了,要不然,是不能带着心事下井的。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了,并不能一概而论。
平心而论,我也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拖延的不良习惯,也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拖延给工作带来的不良后果,更没有想到过如何去改正拖延这个不良习惯。《决不拖延》一书阐明的道理似醍醐灌顶,使我彻悟。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二
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有只乌鸦偷到一块肉,衔着站在大树上o路过此地的狐狸看见后,口水直流,很想把肉弄到手o他便站在树下,大肆夸奖乌鸦的身体魁悟、羽毛美丽,还说他应该成为鸟类之王,若能发出声音,那就更当之无愧了o乌鸦为了要显示他能发出声音,便张嘴放声大叫,而那块肉掉到了树下o狐狸跑上去,抢到了那块肉,一溜烟儿跑了o这个故事讲的是,自然界所有的生灵都要经得起诱惑,即便是美言的诱惑o记得以前的时候,我是语文课代表,交作业的时候,就有好几个人没写作业,于是他们便甜言蜜语的夸奖我,说我功课如何如何好,长的如何如何漂亮,衣着如何如何有品位……当然了,目的无非是让我帮他们在老师那里蒙混过关o我明白我的责任,便严词拒绝o事后他们总在我的背后说些恶语中伤的话,但是我内心不悔,因为我拒绝了美言的诱惑o经过美言的诱惑而不能坚定立场的人有很多,如古时一些官府的钦差得到贿赂和赞美之词就飘飘然忘了自己的`职责;一些高官显贵经不住美言的诱惑而做出了许多贻笑大方的蠢事o前些天发生的假球事件,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南勇、杨一民、裁判委员会原主任张建强操纵足球比赛,被检察机关批准,予以依法逮捕o这些人都是因为贿赂美言而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立场,从而触犯了法律o,诱惑就像一块美味的蛋糕,人人都眼馋,就试着去接近它;诱惑就像一份灿烂的财产,人人都眼红,就千方百计的占有它;诱惑还像裹着糖衣的炮弹,人人都想吃,但最终却伤了自己!但也有很多正面的例子,如朱自清宁死不食美国救济粮,文天祥临死不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吟咏o人要拒绝诱惑,特别是美言的诱惑!
天,我拒绝了它。它既不是人,也不是物,而是诱惑。
本来,这两种想法都是很好的计划,可偏偏却要出现在一起。于是,很好的计划变成了糟糕的主意,享受成为了矛盾。到底要不要现在就吃光它们?我坐在那里,看着那鲜美脆口的薯片、香甜浓郁的巧克力,还有松软酸甜的果汁软糖。它们似乎都长出了手和嘴,一边说着“快来吃我吧”,一边把手伸到了我面前,让我去抓它们。
不一会儿,它就又回来报仇雪耻了。为了不去想那些零食,于是我开始“奋笔疾书”,写起了作业。但诱惑却让我满脑子都充满了那些零食。我不得不回头去看它们,那些被诱惑“施了魔法”的食物,在冲我笑着,跳着。我睁大了眼睛,想上前去抓它们,但心里却一直在默念:今天不能吃,要等到春游的时候……诱惑有些着急了,它来到我耳边,告诉我:“吃了这些东西,你就能有好运气,你会在路上捡到钞票……你的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上升……”而拒绝又在我的另一只耳朵边说道:“钱是靠自己挣来的,学习成绩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这种方法行不得,行不得呀!”它们俩又吵了起来,吵得我心神不宁,最后,我再也忍受不了了。
我把食物全塞进了一个大塑料袋里,锁在了抽屉里,把钥匙放了起来,那些食物开始“拍打”抽屉,并叫喊着,说它们在里面会闷坏的。我又打开了抽屉,手却开始颤抖起来。诱惑又来了,它使出了绝招,让那些食物清香的味道飘进我的鼻子。我的手抖得更厉害了。“砰”的一声,我重重地关上了抽屉,上了锁,把诱惑和那些食物一起锁在了里面。
就这样,我成功战胜了诱惑。它通过我的视觉、听觉、嗅觉,甚至思想来诱惑我,但都没能成功。这时,我才知道,其实诱惑就是你自己,只要管好你自己,诱惑也就等于被囚禁起来,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三
“毒贩子黄老大终于落网,被绳之以法……”影片《黑白记忆》结束了,而我的心却久久难以平静。《黑白记忆》这部禁毒教育片以一种近乎窒息的气氛讲述了几位涉世未深的少年被毒贩子引诱吸毒成瘾,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而难以自拔,令人痛心疾首的故事。其中的两名少年还因此命丧黄泉,另外两名少年也患上了艾滋病。但值得欣慰的'是,两名患病少年最终能幡然醒悟、迷途知返,及时投案自首,协助警方将毒贩子一网打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快人心之至!
影片中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那种痛不欲生的惨状令我难以忘怀。我在想:难道毒品真的是难以制服的吗?但至少现在可以证实:毒品仅凭一个人的意志是远远不能够克服的。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抑制自己的大脑神经,在心理上产生依赖,很难摆脱,使人欲罢不能。即使有人被强制戒了毒,往往会禁不住他人诱惑而再次复吸。
众所周知,毒品摧残人的意志,损害人的健康,往往吸毒的人都活不过40岁。而且,毒品不同于任何一种疾病,疾病可以用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或控制,而毒品不行。毒品是一种贵重的东西,它的价值等同于黄金,有一本支出万利可收的利益。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这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后反误了卿卿性命,例如,像黄老大之流,真是最大恶极。而人一旦沾染上毒品,即使拥有一座金山,这座金山也会被他坐“吸”山空的。所以,大部分吸毒者因无钱买毒品而去偷、去抢,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真是“一步错,两步歪!”
许多吸毒者往往抱者“只吸一口”的心理,但实际上,“只吸一口”就会有第二口,第三口……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往往不法之人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引诱他们犯罪。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自己的好奇心,明白什么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尤其是毒品,我们应该坚决地对它说“不!”。
“远离毒品,关爱生命”,不要让大好的青春年华葬送在自己手中!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四
拒绝空想作文(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
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何晓强同志的真实写照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这是李大钊先生的一句格言,也是彭水县汉葭镇先锋小学何晓强同志的真实写照。
33岁的何晓强同志是汉葭镇先锋小学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从参加工作至今,他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何晓强同志是9月先锋小学恢复时调到该校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按照自己的理想和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要求演绎着一段人生真义。
头作用,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身先士卒,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为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次教委的统考和教育管理中心的抽考中,他所在的学校在同类学校中总是第一名。
刚恢复后的先锋小学,在初次招生中,学生总数才60多人,底楼的教室也被个别村民无端占用,何晓强到任后,协调各种关系,多次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多次和村民委协商此事,为此事还到汉葭镇政府找领导,终于教室的事情解决了,现在该教室已经有学生入住,教师的办公室也已解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学生总人数达到近120人。
在广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形势下,他积极参加了汉一小支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系列学习、座谈和讨论活动。他积极响应上级政府号召的“三进三同”和“结穷亲”活动,12月,何晓强同志带领全校教师深入彭水县鹿鸣乡开展“结穷亲”活动,带去价值近3000元的物资,每位教师300多元。
都下午4点多了,为此,何晓强领导下的教师们也没有少给学生买面包等东西充饥,就本学期,他带领教师家访留守儿童就有好几次。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棵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心。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闪耀着他鲜活的人格魅力。何晓强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一批人,在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平凡中创造着美丽人生,这就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境界。
拒绝空想作文(二):梦想不是空想
不是“空想”
有了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有了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拼搏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
有了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远行的信念在苦闷中消沉。
那只梦想着东游泰山、南下长江的蜗牛,却感慨生命的短暂,什么也不去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可笑哉、可叹哉。或许以蜗牛之力,是不可能登顶泰山之巅,南临长江之滨,但梦想需要追逐,需要奋斗,不付出行动的梦想只能是一种空想。可想而知,那只蜗牛是在无尽的苦闷中死去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如同那只“空想”的蜗牛,感慨时光短暂,如白驹过隙,他们不再去拼搏,不再去奋斗,只知道“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让光阴似水,匆匆流过。等到他们恍然醒悟,已垂垂暮年,回望过去,是一片茫然;放眼现在,却已无可奈何。蹉跎了一辈子,什么也没留下,只有悔恨的泪溢满眼眶。
雄伟的万里长城并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是几代人的梦、几代人的结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悠悠的羌管声至今仍在长城上空萦绕,每一个台阶都浸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血液。踏上万里长城,似乎可以感受到古代那些人雄浑而有力的脉搏。那是在向我们宣誓,要想成就宏伟,必须敢于挑战梦想。如今,万里长城仍旧存在,铸造者已扬尘天地间,但他们的精神却在我们的心中长存。
如今的楼兰古城、敦煌还存在,风沙早已掩埋了玄奘那西行的脚印,但让我我们对这段历史格外清晰。远方的呼唤吸引着他那坚定不移的步伐,尽管远方的路途多么遥远,前面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危险,也阻挡不了他的步伐。他没有把西天取经作为“空想”,沉浸在自己的梦中,而是当做生命的一段旅途。他成功了,也一定会成功,因为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去阻止一个人去追逐梦想。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的服务中去。”诚然,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个人的生命显得非常渺小,但能泛起多大的涟漪取决于我们自己。在一生中,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可以追逐我们的梦想,让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伸,让它绽放绚丽的光辉。
登上泰山之巅,可以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
东临长江之滨,可以感受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浩瀚。
不要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一旦你停下,再大的梦想也不可能实现。去寻找吧,寻找人生的意义,只要你肯相信,肯追寻,就会有奇迹!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五
放假的日子固然美好,但是不知不觉,一些坏一习一惯会潜入你的生活,让你猝不及防。小细节总能反映出大问题。我的这些坏一毛一病,说到底,都要“归功”于我的拖延症。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治好我的'“拖延症”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
“等一下”
“智贤啊,你帮妈妈一把外边的衣服收一下,等会儿要下雨了”妈妈边烧菜边对我说,“等一下”我随口答应,但也确实是诚心实意地打算要做好这件事,只是想再拖一拖,于是又专心地玩起了手机。
不一会儿,果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我却仍没有意识到。“你怎么没把衣服收进来啊”妈妈满脸不高兴,“等一下再收”,我依旧盯着手机屏幕,漫不经心地随口应付。“等一下等一下,你就知道等一下,等一下衣服全被雨水打湿了你也等一下,衣服已经收进来了,再等一下衣服就要重新洗了。你过来整理一下衣服,别等一下了。”妈妈一吼道,我这才放下手机,拖着“沉重”的脚步,不情愿地去整理衣服。
“再等一下”
答应妈妈今天会完成她给我布置的任务,心理头还有些不屑,:这么点任务需要一天?哼,也太小瞧我了,三两下的事情,再等下做好了。
于是我拿起手机开始娱乐,压根没看那张不起眼的“任务清单”。傍晚五点,我伸了伸懒腰,瞥了一眼任务,有点紧张却又自我安慰着:没事的,我吃完饭再回来完成,反正就这么一点,很快就能完成,再等一下。
扬言着吃完饭就去完成任务的我又拿起手机,原本只是想看看,马上就去完成任务,结果又深深陷入“深渊”,无法自拔。晚上十一点多,我还是没完成那些“小任务”。苦笑着,在心里咆哮:怎么这么多任务!做不完了,只好明天再做。再等一下。明天又完成得怎么样了呢?可想而知。
“等待,是最漫长的消耗”
我总是想着再等一下,我就去做,再等一下,我马上就来。这是“病”,这种病叫“拖延症”,治治我的拖延症,是我现在最想实现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梦”。
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圆梦计划,要求自己一定要完成这些计划,并提出要求——在没有完成计划之前,不能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坚持就是胜利,经过暑假的努力,我渐渐地把“拖延症”治好了,现在每当我想张嘴说“等一下,再等一下”的时候,我便会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先做了该做的事情,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暑假这段“治病”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不要再把你的“梦”停留在嘴上,拒绝拖延,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有活力,才有实现“梦”的可能!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六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自身经历,有些人因有鼓励走上了成功之路;有些人因被歧视而走上歧途;还有些人虽被表扬,但却找不到成功的路;有些人也遭到歧视,但那些人们站了起来,走向不平凡的成功。我觉得每个人就是一颗种子,无论在哪儿生根都是平等的。
说起平等,我的班上就有一位不一般的同学,她由于自身的一引些原因,遭到同学的白眼甚至歧视。我一点儿都不同意班上的人的做法。她天天被人嘲笑,她被同学称为“老婆子”,谁也不曾想起她那以前优美的名字——谭宇娟。她遭到歧视,在这里,我提出拒绝歧视。
有一回,她在一次抽查考试中虽然拼了命没有拖我们班的后腿,但是那些苛刻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朝她做小拇指,对她说一些伤天害理的话,还有些人竟然趁老师不在的时候,用力地把她驱赶出教室。他们可想过,在这背后,谭宇娟做出了多大的努力。从此以后,她不再跟我们接触,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做着她爱做的事。我想她心里一定恨死我们了。虽然通过老师的教育,这情况有所好转,但我总觉得同学们瞧一起她!
在这里,我要表白一下。其实,我也是一个被人歧视的同学。我知道被歧视的感觉,所以,心里怜悯谭宇娟。有一次,我只不过跟女生玩了一节课休,那些男生便抓住了我的把柄,鸡蛋里面挑骨头,他们竟说我是女生,是叛徒,是个娘娘腔。我也不知该怎么为自己争回一些面子。但他们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不喜欢。你们说这公正不公正?所以我拒绝歧视!
拒绝歧视从我做起,来吧,让我们看到阳光下,孩子们开心地玩耍,一切都是平等的世界吧!我们从现在开始拒绝歧视!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七
天!我拒绝了它。它既不是人,也不是物,而是诱惑。
本来,这两种想法都是很好的计划,可偏偏却要出现在一起。于是,很好的计划变成了糟糕的主意,享受成为了矛盾。到底要不要现在就吃光它们?我坐在那里,看着那鲜美脆口的薯片、香甜浓郁的巧克力,还有松软酸甜的果汁软糖。它们似乎都长出了手和嘴,一边说着“快来吃我吧”,一边把手伸到了我面前,让我去抓它们。
不一会儿,它就又回来报仇雪耻了。为了不去想那些零食,于是我开始“奋笔疾书”,写起了作业。但诱惑却让我满脑子都充满了那些零食。我不得不回头去看它们,那些被诱惑“施了魔法”的食物,在冲我笑着,跳着。我睁大了眼睛,想上前去抓它们,但心里却一直在默念:今天不能吃,要等到春游的时候……诱惑有些着急了,它来到我耳边,告诉我:“吃了这些东西,你就能有好运气,你会在路上捡到钞票……你的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上升……”而拒绝又在我的另一只耳朵边说道:“钱是靠自己挣来的,学习成绩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这种方法行不得,行不得呀!”它们俩又吵了起来,吵得我心神不宁,最后,我再也忍受不了了。
我把食物全塞进了一个大塑料袋里,锁在了抽屉里,把钥匙放了起来,那些食物开始“拍打”抽屉,并叫喊着,说它们在里面会闷坏的。我又打开了抽屉,手却开始颤抖起来。诱惑又来了,它使出了绝招,让那些食物清香的味道飘进我的鼻子。我的手抖得更厉害了。“砰”的一声,我重重地关上了抽屉,上了锁,把诱惑和那些食物一起锁在了里面。
就这样,我成功战胜了诱惑。它通过我的视觉、听觉、嗅觉,甚至思想来诱惑我,但都没能成功。这时,我才知道,其实诱惑就是你自己,只要管好你自己,诱惑也就等于被囚禁起来,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八
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
我拒绝永远明媚的日子。因为那是虚幻的梦境,痛苦可以让我成长、让我坚强。生活中的阴雨与风雪使我能清醒地在春梦中看清脚下的路。
我拒绝折下那朵盛开的小花,那是在毁灭美的生命。一枝脆弱的纤细花茎,经过多少挣扎与痛苦才盛开出美丽,怎忍心为个人的私欲而去毁灭别人的幸福。我只求远远地望着,默默祈祷那自然的奇迹开遍人生的每个角落。
我拒绝用青春去赌明天。那弥足珍贵的季节,怎能经得起一掷千金,千金可以收回,但无论是一小时、一分钟……失去了便无处可寻了。青春属于自己,把握它,运用它,珍惜它,才能收获金秋的硕果。
我拒绝成为那窗台上惧怕风雨的温柔花,它们只能隔着玻璃窗,感叹多变的天气。有朝一日,有风从虚掩的窗户掠过,那娇弱的花朵便瓣瓣凋零,落一地遗憾和伤心。我欣赏那些与男人并肩的女性,凭自己的聪慧和魅力,得到世界的尊重和生活的地位。我欣赏那有几分豪气的女人,靠自己的双肩挑起生活重担,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卷起袖子能杀鸡宰羊,却也有万缕柔肠能营造一片温馨。
我拒绝为满足虚荣、得到金钱与地位而不惜以青春、美丽甚至感情为祭品。人生中充满诱惑,也同样遍布着歧途与陷阱,女人的美丽是自然的恩赐,是真、善、美的化身,宛如一块无瑕的美玉,决不能被世俗污染,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与才智取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我拒绝倾听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故事。虽然他们爱得壮烈,但终究是悲剧的结局。我只求现实中的爱有一点浪漫,有几缕微风,有短暂的雷雨也无妨,始终是平淡而幸福的喜剧。
我拒绝向岁月祈求,流着泪埋怨时光的无情。虽然,青春已无声地在日历中一页页翻飞不见了,生活已把经历写在我的眼角,染白长长的青丝,但我相信女人的青春在于她的心境。美丽易逝,魅力永存。
我拒绝目的明确的爱情。爱是无法用语言说明的,一段让人辗转难眠、牵肠挂肚、见面时又相对无言的情感遭遇,经过多少欢笑与泪水、缠绵与零落,只为表达一个难以启齿的字——爱。我喜欢平静地望着爱人眼中的自己,微笑着面对幸福,不言不语,携手同行。我拒绝被爱炙伤,拒绝让激情疯狂燃烧后,苍白的灰烬被失望的冬季耗尽青春的余温。
拒绝肤浅,接纳深沉。拒绝憎恶,接纳宽容、关怀和容忍。拒绝虚伪,接纳真诚。拒绝假、恶、丑,接纳真、善、美……生活中,一条充满诱惑的大路在脚下延伸着,只有学会拒绝才不会步入歧途。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十九
我喜欢平静地望着爱人眼中的自己,微笑着面对幸福,不言不语,携手同行。我拒绝被爱炙伤,拒绝让激情疯狂燃烧后,苍白的灰烬被失望的冬季耗尽青春的余温。
拒绝肤浅,接纳深沉。拒绝憎恶,接纳宽容,关怀和容忍。拒绝虚伪,接纳真诚。拒绝假,恶,丑,接纳真,善,美……生活中,一条充满诱惑的大路在脚下延伸着,只有学会拒绝才不会步入歧途。
与浮躁拜拜
卜红莉
一个浮躁的人,犹如失去源头的江流,犹如失去根基的大树,犹如失去灵魂的躯壳,只能干涸、枯萎、消沉。因此,我们要拒绝浮躁。
拒绝浮躁,会使你黯淡的生活画卷变得明丽素雅。苏轼被贬黄州——离开了充满繁华与权势的朝堂,整日面对的是远离朝廷远离朋友的穷乡僻壤,背后还要遭受政敌的倾轧、排挤,他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他也一度惶惶不可终日,心灵找不到归宿,内心烦躁不安。
漫步江边,徘徊月下,是滔滔的江水,是朗朗的明月让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汲汲于涡角虚名,缺少自知之明。诚恳的自我剖析,使他摒弃浮躁,找回真正的自己,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垦荒种地,写诗著文,游历山水,他的生活从此有了色彩,有了鸟语花香。
拒绝浮躁,会使你悲戚的生命之歌变得高亢激越。当人们在春晚看到邰丽华等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时,无不震撼。那美妙的舞姿令人久久回味。但她们在排练时不也面临种种困境吗?耳聋听不到音乐的旋律,口哑不能正常交流,只能靠手靠眼。
要知道排练时间长达八个多月,如果她们心浮气躁,不能扎实训练,如果她们不愿忍受寂寞,如果外面的惊涛骇浪在她们心中不是一汪静水,还会有《千手观音》的问世吗?她们用汗水和努力、用意志和智慧证实悲戚的生命之歌能够变得高亢激越。
拒绝浮躁,会使你苦涩的人生之酒变得芳香馥郁。居里夫人选择了实验室,一间小小的简陋屋子,消磨了她的青春与美丽,日子单调乏味。但是她不在乎名利,不奢望物质生活的丰盈,而是精心钻研,日复一日。艰苦与辛酸没有使她浮躁,经过不懈努力,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殊荣,她本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拒绝浮躁,你将拥有素雅名利的生活画卷;拒绝浮躁,你将奏响激越的生命之歌;拒绝浮躁,你将酿造芳香馥郁的人生之酒。
拒绝浮躁,你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心情宁静,抵得住种种诱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面对五彩斑斓的都市生活,我们要拒绝浮躁,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灵魂才有栖息地。聪明的人们,让我们大声对浮躁说“拜拜”吧!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二十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习惯,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计划着提前完成任务,却总是拖到最后一刻。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了工作学习,还会对个人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今天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拒绝拖延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拖延的后果
自己曾经长期处于拖延状态,经常迟交作业,给自己的工作、学习带来许多麻烦。不仅影响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还让自己的自我价值观受到质疑。同时,拖延还会让人感到焦虑和压力,使人心情不愉快,影响生活质量。
第三段:寻找克服拖延的有效方法
为了克服自己的拖延状态,我研究了一些有效的方法。首先,明确任务的优先级与重要性,将任务按照时间、难易程度、优先级等因素分类排序。然后,制定一个严格的计划,明确完成每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步骤。再者,采用番茄工作法,即在25分钟内专注于一个任务,30分钟休息一次。通过这些方法,我成功克服了一部分的拖延状态。
第四段:克服拖延的意义
拒绝拖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也在于对自己的人格修养和心态有正面的影响。遇到困难、挫折和不顺利时,根据计划操作能够让自己保持冷静,并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减少问题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第五段:总结
在工作和学习中,拖延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效率和心态。通过制定计划和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克服这种习惯,变得更加高效和自信。正念和自律是拒绝拖延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成为更好的自己。
拒绝拖延读后感篇二十一
强迫型人格这样的人往往有些完美主义,害怕失败,多是慢工出细活,他们的不合理认知在于“我必须做得一点瑕疵都没有,否则就死定了”。
依赖型人格这种人在孩提时就被过度关爱,遇事摇摆不定,很难独立成事,他们的信念是“变得没有别人的帮助,我肯定做不好”。
逆反型人格这种人对自我控制感极其敏感,本来喜欢做的事一旦被别人交代去做,他们就用拖拉来对抗被剥夺的自主感。
小测试
你有职场拖延症吗?
1.从工作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越拖延得久;越临近deadline,越想做其它事。
是否
2.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两点半,却迟迟无法动手。
是否
3.在决定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事时,还要先跑去冲杯咖啡,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去做重要的工作。
是否
4.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自己却不珍惜时间。
是否
5.本来在着手一项工作,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工作去干下一件。
是否
测试结果:
如果上面的问题有3道以上选择了“是”,那么你患有职场拖延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19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