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对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一部电影等作品的感受和思考。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深度、有观点的读后感呢?首先,我们需要在读书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思考态度,记录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其次,我们可以从书中的主题、情节、人物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等方面展开分析,找出自己认为重要和有价值的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与书中的情节和主题进行对比和联系,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最后,在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时,我们可以运用恰当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使文笔更加流畅,表达更为准确和恰当。以下是一些读者对同一本书的不同读后感,让我们来看看各种不同的观点。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一
读后使我那颗原本浮躁麻木的心,被针深深刺痛了,久久不能平静。不要说看到周围的人不读书而沉迷各种游戏、网络、影视等现象见怪不怪,麻木不仁,就连我自己也已经想不起没有书读就反应迟钝,吃饭无味的日子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后来参加工作了,读书的时间更少了,后来忙于各种事情和应酬,发现读书久了竟会不知不觉会睡着……后来就习惯于不读书了,或者不能安静读书了。
现在的孩子们更是不爱读书。上课提个古典名著,几乎没有读过。上历史课,竟然拿影视作品作为历史的真实。更可笑的是,竟然连传统文化都抛弃了,文言文一窍不通,理解很困难,给历史课带来极大困扰。学生最初犯错误的时候,我耐心解释;之后,还是没有明显提高,我无语了;最后,我都有点妥协了。材料读不懂,又不是历史教师的错,我当时这样想。现在看来,这和学生长期不阅读,或者缺少必要的阅读有直接关系。阅读不仅关系着一堂历史课的成败,一个学生的未来,它更多的是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读书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根植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孩子们为什么不爱阅读,而爱上网络、影视了呢?原因很多。老话说:上有所好,下必所效。新闻媒体过度宣传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全民皆以玩三g手机、掌上电脑为荣为唯一,而静静的悠闲的享受的读书成为奢侈,成为老土,成为另类,一个不喜欢或是失去读书兴趣乐趣的国家,将会是什么样的国家?一个不读书的民族,那民族文化将会是怎样的传承?一个不爱学习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不爱学习的民族是劣等粗鲁无知的民族。文化的沙漠,是永远无法支撑起五千年甚至更加久远的优秀国家和高素质的民族的。
有网民说: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低,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三是“应试教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四是好书越来越少。我觉得说的有一定道理。记得我在外地上高中的时候,竟然在学校及其附近找不到一个书报亭,为买本《半月谈》还要穿过两个大路口;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买了一本范文澜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位学姐当时就批评我说:买这些书干嘛?那位售货员接话说:一看这位姐就是个学艺术的。我无语了。我现在几乎不去新华书店了,理由有二:书太贵,没有我想看的专业书。好书越来越少,反而很多图书在网上却能找到,而且物美价廉。
一位日本大师在其《低智商社会》一书中提到: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当孩子们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的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的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在“安息日”,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业和娱乐活动,商店、饭店、娱乐等场所都要关门停业,公共汽车要停运,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人们只能呆在家中“安息祈祷”。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的读书。匈牙利的国土面积和人口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而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长年读书的人数在500万以上,占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知识就是力量和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自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却人才济济。建国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八位。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生产的粮食不但能满足自给,还能源源不断地出口;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一个小国,因爱读书获得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大国”!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二
一生中,书是不可缺少的。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叫做《我的中国梦》的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的古代文明,现代科技的发达,宏伟壮景和英勇奋战的英雄祖先等篇章。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有一个梦。我骄傲,我有一个中国梦!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励志的中国梦!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们买来热乎乎的糖油糕,吃着香香的糖油糕,我和姐姐甜甜蜜蜜到了心里,当时我想,要是每天都能吃它该多好啊!到了四五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又带着我们去吃了一次德克士,之后我和姐姐商量,等长大我们有钱了,一定每天都吃德克士。我不知道这些幼稚的想法能不能算是小时候的梦想。
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也一天天的慢慢长大着,在爸爸妈妈日复一日爱的教育下,我们也渐渐变得聪明懂事,那些成天光想着吃的念头也渐渐淡出大脑,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感情,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我羡慕那些有所作为的大人物,敬佩他们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与此同时,一个个隐秘而美好的梦想在我心中诞生: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英姿飒爽的警察,善解人意的心理学家,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一个个梦想让我变得努力,勤奋,变得慢慢坚强。
岁就立志保护13亿中国人的武术高手李连杰叔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把中国武术传播到世界,历尽艰辛,吃尽了苦头,终于练就了一身中国的功夫。失去双臂的刘老师、杨孟衡哥哥,他们是身残志坚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心中梦想是信心,梦想是力量,他们从不言败,从不放弃,他们选择的只有努力和坚持,只有一直向前。试飞英雄李中华,冒着生命的危险,用自己的勇敢无畏和智慧,出色的完成了低空大秒速试验任务,为中国的低空大秒速实验试飞留下了宝贵的实验数据。他们坚持实现梦想的行为,不仅仅让我们敬佩,更多的是感动!
我知道,梦想能让我走向智慧,变得优秀和高尚,我也知道实现梦想是多么的不易,多么的艰难,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要努力和坚持,要斩荆披棘,要排除万难,要付出汗水和泪水,甚至是鲜血和生命。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的梦是中国梦,中国梦是我们的梦!"我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 中国梦,从我的梦开始;我的梦,终将融入中国梦,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梦想将会实现,中国将会以更美丽的姿态,站在梦想的天穹!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三
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响起,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我心里总是涌起一股莫名的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佩服商鞅过人的才智。他的变法使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国家,为统一其它六国奠定了基础。
我羡慕甘罗的机智勇敢、胆识过人。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祖父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到秦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门客。俗话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甘罗十二岁被拜为丞相。
我赞扬史可法血染扬州的壮举。清军入关,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就在这个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史可法毅然率军与清军对抗。最后由于势单力薄,被清军围困在扬州城,清军多次劝降,史可法都断然拒绝,誓死抵抗,城破被俘,宁死不降,英勇就义。
我喜欢田单巧布火牛阵。在燕军即将消灭齐国时,田单仍然不慌不忙,将城内的许多牛聚集起来,在背上披上五颜六色的绸布,在角上绑上寒光闪闪的尖刀,在尾巴上点起熊熊大火。在精心的布阵下,齐军大败燕军,收回失地。
我惊叹齐国晏子能言善辩。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灵王故意三番五次取笑晏子。可没想到晏子能说会道,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楚灵王侮辱晏子不成,反被晏子羞辱。
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一个个著名的英雄人物,英雄和智者就这样支撑起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的脚步永不停止,有一种精神一直在延续。我骄傲,我是一名中国人!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四
一天,我闲得无聊,看到手边有一本学校放假前发的新书《托起我的中国梦》,便随手翻看了起来。
读着一个个故事,我的心一次次被震撼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伟大的梦想,因为他们都有着一颗火热的心,他们的心中装的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众多的人物中,最让我敬佩的要数杨利伟叔叔了。
他从小喜爱月亮,他的本子上到处画满了月亮,弯的,圆的,上弦月,下弦月,满月……多得数不胜数。
关于月亮,还有一段趣闻呢。
杨利伟虽然经常把自己的糖果、水、饮料等分给小朋友,但也因为嫉妒而发生了一次意外。
一次,一位很瘦小的男孩听说杨利伟是学武术的,就想和他比武,但是明知打不过,便悄悄地挤到杨利伟的身边,然后猛地打了杨利伟一拳,谁知,不偏不倚,正好打中了杨利伟的眼眶,杨利伟的眼睛立马肿了起来,旁边的同学见了,都生气地说这位同学的不是,可是,杨利伟却笑嘻嘻地对大家说:“你们看,现在我的眼睛像不像个月亮呀?”大家都被逗笑了。
杨利伟叔叔多么坚强,多么勇敢,多么幽默啊!更让我佩服的是,杨利伟叔叔在自己被打得疼痛难忍的时候,竟然还想着月亮。我想,大概在杨利伟叔叔小的时候,心中就有了一堵月亮尊容的心愿了吧?因为他的心中没有仇恨,而是只有月亮,连受伤的眼睛都能成为“月亮”,可见,他对月亮的爱有多深。我想,可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杨利伟叔叔就决心去月球上看看月亮长什么样儿的了吧!
是呀,只有从小怀揣伟大的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梦圆飞天才不会是神话!
是呀,中国梦,好像很遥远,但好像又离我们很近。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像杨利伟叔叔小时候那样,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并努力去奋斗,中国梦就不会只在我们心中,而在我们的身边了。
我愿意像杨利伟叔叔那样,从小在心中种下“月亮”的种子,长大了也去实现我的“飞天梦”。
简评:作者从小处着眼,抓住杨利伟叔叔从小爱月亮的故事,联想到自己,只有从小在心中播下“月亮”的种子,将来才能梦圆“飞天”。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五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基础,完成了本书的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的记者,斯诺站在一个公平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1936年,斯诺孤身一人前往当时中国革命战争最危险、最凶猛的时期,长途跋涉来到西北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未知的中国革命,让我对历史有了深刻的认知。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六
写在《中国人》封页告诉我们,即便书中将会揭露多少关于中国的缺点,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林语堂先生却依然那么深的爱着自己的祖国,这是毋庸置疑的。
学习语文的岁月中,林语堂这个名字便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语文老师总是会多多少少提及他的名字。选择阅读《中国人》是因为想知道这样一位能用英文来写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来描绘自己的国家。毕竟用并非母语的语言来写一个国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我们读翻译过来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相对于英文原着永远是驴唇不对马嘴一样,巨大的文化差异再加上不同的语言,这种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样一位似乎能克服这种难度的作家,的确令我对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书中不乏对中国社会各种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可以说是比较客观的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各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与社会有全面的了解、认识。就像今天我们上海举办百年盛会――世博会,虽然我们很多的方面可能达不到世界一流标准,但我们敢于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界更直接和客观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从而接纳中国。
在写《妇女生活》的章节中,林语堂先生是花了很大心思的,读起来感触良多。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对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我当然是嗤之以鼻的。很多男士,以尊重女性为名,实则借以显示自己的高尚。联想今天的中国,也许大家都在谈论和维护的东西,往往就是一种极度的不平等、不公正,这才需要大家去关注和维护。要是与西方女性相比,也许在事业上,中国的女性要略逊一筹,但因为社会环境和历史原因,中国女性更有机会成为妻子和母亲。我认为独立的女强人与贤妻良母并不处于对立的状态,相反,这恰恰是理想女性的代表。所以,女人在进取的同时,不需要苛刻的要求自己来符合他人的眼光,要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特性,要有敢于冲破一些世俗观点的勇气和胆量。要平等,首先还是态度问题。林语堂先生也分析,即便是在传统的封建家庭中,还是有许多妇女掌权的,哪怕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教条束缚下,还是有许多的才女活跃在历史中。而作为90后的现代女性,我认为更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用更平衡的心态突破世俗的不平,忘却幽怨与消沉,用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背景”这一章节中,作者写道了中国人在长期的老庄思想熏陶下,形成了“超脱老猾”的性格。中国人是生来的现实主义者,那种圆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渐渐失去斗志。而奇怪的是,这种软弱无为的性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经历世事、超凡脱俗的表现,是人生态度的最高理想与追求。“麻木不仁与实利主义的态度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这是只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才会有的态度。”正是这种麻木不仁,消极态度的影响,大家总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们似乎没什么必要去逃避,也许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逃避,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响应改革的人便越来越少。更何况中国人历来是一个易于满足的群体,只要能填饱肚子,便就已经很是满足了。封建制度与思想已经消亡殆尽,可封建思想带给中国人的劣根性却依旧存在,并无改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人们对受伤者频频采取冷漠的态度,见义勇为虽然仍被称颂,但对于“精明”的人来说,见死不救私会成为一种聪明的举动,人民总是在逃避责任,害怕引火烧身。大多数人总把这种行为归咎于道德的缺失,却忽略了封建思想蚕食下人性的泯灭。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实利心态与消极避世的态度,致使中国人极度的缺乏社会责任感与群体意识,冷漠、固执。从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人》做出了深度的解读。当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较如今的确有着很大的差异。那是个沉睡中的中国,一个病态下的中国,但是,那也是个值得庆幸的中国,因为她拥有一批清醒的儿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这,但有这样一批人,就想林语堂先生,他们敢于站出来,把自己放在镜子面前细细的端详,敢于说出实话与真相。如今的中国仍需要这样一批人,更需要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不会简单的把敢于讲话的人冠以“五毛”和“愤青”的社会。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复兴,也就真的不远了。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七
《中国人》这本书明显地透出作者想让自已的民族能够尽快自我理解以至被人理解的焦虑之心。这是一个思想家用心思考的结果,他用一种诗意的语言来剖析残酷的现实,为的是替他的国家寻找更多辨护的理由。
“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这是林语堂写《中国人》的最终目的。林语堂把鲁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烦”,这与其说是他比鲁迅更宽容,还不如说这个站在中西文化边缘上的人,在思考中国时有一个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惊讶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存在,且被这种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静地思考并寻找这个存在的合理性。历史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曾屡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时候是已经被侵犯了的,如元朝与清朝的出现。然而不论怎样的改变,她依旧还是那个存在,那种个性,那些传统,那种文化,只是变得越来越大,大到超过了人们心灵所能认知的程度。这种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语堂惊叹,正是这种惊叹使他无法成为鲁迅。他既要找到这个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达对这种生存延续能力的欣赏;他用一种温和而简单的方式阐述了他的体会,他不想去证明真理,而是想让他的国人去感知真理。他认为他们能做到这点,因为这种感知力与那种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他不无忧虑地说“中国之患在于有过多的智慧”。这种智慧使这个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见自己以外的东西。
在《中国人》中,林语堂还用了许多笔墨剖析中国人是怎样面对政治生活的,怎么样生活在经术与权术之间的'。中国人把西方称为“方法”的东西叫做“术”,于是哲学成了经术,政治成了权术。这两者本应是相向的“道”,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然而人们却常常是用权术来解构经术,其结果是:娱己被当作是束己,放纵被理解为禁欲,贪婪被认为廉洁,从而导致一个缺乏制度的庞大政府和没有纪律的亿万国民的出现。中国的经术不论是儒家的“入”还是道家的“出”都是不容易的,前者更是近于残酷。但中国人所做的不是消灭或修改经术来消解这种残酷性,而是力图使自己既不遭罪吃苦又被认作是遭罪吃苦的道德典范。这种国民心态使得“变通”一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显得异常重要,而它的行为首当其冲是为官者,于是,权力成了以“变通”为能的权术。“克己利他”的经术经过权术一消解,为官者改公开抢夺为暗中盗窃,贪官出现了;经术中的“礼治”被权术理解成“人治”,官民关系变成了私人关系。而官德毁则民德降,当这些体现了最高伦理的经术再回到百姓中时,就变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此,林语堂解释中国人喜欢儒家的原因是“中国人不接受法制,总是喜欢‘仁’政。因为它更符合个人利益,更灵活,更人道”。他非常推崇韩非子,希望有一天他的人民能对一个贪官说,“好的,我们将控告你,把你送进监狱”,而不是仿贪官之道为自己生存之道。总之,林语堂和鲁迅一样地在思考着自己的祖国,但他反映的是人生的爱与悲,而不是揭示人性的善与恶;他会心地去理解国人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无情地去批判黑暗;他既能否定又能欣赏。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确实已陷入麻烦的中国,但也看了这个民族有解决这些麻烦的能力。问题是,她的国人意识到这些麻烦没有,这才是林语堂所担忧的。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八
一个人,被伤害后会感到伤心和无助,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这样,我们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自己的一举一动。
文中所说的小男孩对别人发过脾气后,无论怎样解释,都不会抹去印在对方心灵上的伤痕。无论说多少次“对不起”都不会是受伤的心灵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我对自己说:如果每个人都能赞美别人,让美丽的光环笼罩对方的心,世界就会充满爱。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九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考察、采访、记录红军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勇气、毅力的一本书。在记录长征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险。在这过程中,有不少人饿死,有不少人因为大草地而失去生命,也有不少牲口也在也起不来了。尽管过程艰难,6000多里的路程。红军依然坚持了下去。成功了,为了中国;成功啦,为了红军;成功了,为了和平;成功了,为了好日子到来。
毛主席的《七律·长征》诗是这样写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我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带领红军顽强不息,与蒋介石抗争到底,才换来现在的中国的和平,需要那么多人的牺牲才换来现在的中国,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毛主席作为领导人,无处不关心同志们,对待老百姓们也是没有身份,没有架子,有亲和力,待人友善。红军们经常帮助老百姓,因此获得了许多民众的爱戴。在路上,老百姓们也总会帮助红军,就算仅剩一口米,也会拿出来帮助红军。军民团结的力量带来了中国的和平。
和平鸽代表着和平,但也有许多地方仍在继续开战,所以我希望和平鸽不仅向往着中国和平,也向往着世界的和平!(杨玉虹)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十
国家强大,是中国人的梦想。只因为曾经的中国实在太强大,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整个社会,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引领世界潮流。试问一声,谁不喜欢一直领先,谁喜欢落后挨打,谁喜欢只有美好的回忆而没有美好的将来呢?要想使得中国梦不是梦,需要现代人的多番努力。“中国梦”是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今天的“中国梦”,不是天下掉下的馅饼,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接力传承。是丰富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才能、勤勉的工作精神,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忠心爱戴和国际社会普遍赞誉。“中国梦”在一次次的“接力传递”中,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建设处至大、至优、至进步、至庄严、致富强、至安乐的国家。
开辟中国时代,是中国的历史责任,是中国崛起和复兴的成
功标志,通过阅读《中国梦》,看到了历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做出的努力,经过不断的探索,找到了符合社会主义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人开始有底气为中国梦而奋斗!
未来是我们的时代,是中国的时代,是中国人民的时代。通过阅读《中国梦》让我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开放精神,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基层领导干部,实现“中国梦”须付出坚忍不拔的努力、作出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接力升级,需要改革创新,需要真抓实干,杜绝空谈、拒绝浮躁、抵制浪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凝聚中国的力量!着重的强调了人生出彩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跟进步的机会。这些梦要靠人民来实现,要坚持人民团结的力量。有全党全国人民的戮力同心、接力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十一
这个寒假,我读了很多书,《美丽中国梦》是我印象中最好的一本。
现在的中国很繁华,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汽车,给我们祖国的交通带来了方便,虽说汽车方便,可有些时候会产生交通堵塞,汽车还会污染空气。农村变化就更大了,弯弯曲曲又窄又长的泥土路,已成为又宽又直的水泥路了()。但是原本清澈见底的水,却变成了浑浊发绿而又臭气熏天,河面上有垃圾的漂浮物,鱼和虾早已不见了踪影,有些甚至飘在河上;美丽的校园,遭到破坏,花园的椅子上和桌子上,都有几个黑脚印,草被踏弯了。教室里的课桌椅一些被损坏,图书掉页了;中国的美景很多,但垃圾破坏了我们美丽的环境。
但是,中国还是有很多好人的,徐秀娟和姚明保护动物,不让它们灭绝,杨善洲植树造林,王君婧,4年捡了十万余电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美丽人物,不要让树林变成木桩,不要让动物灭绝,不要让白色污染严重起来,我们应该不猎杀动物,不乱扔垃圾,别把河变得浑浊,现在,从你我做起,别让美景变成垃圾场,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出来的。
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便是现在中国梦的历史源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缺少梦想的民族。国家梦想带领个人梦想,个人梦想的实施、实现推动国家梦想前进。个人梦想触动和产生了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推动了国家发展,也就是个人梦想推动国家梦想。东汉张衡因为小时候在社会底层生活过,这使他了解了人民的苦难、需求,这让他拥有了他的个人梦想。他一生都是位清廉爱民的好官,他一生的科学创造都是有利于人民的。一代代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的梦想抛头颅、洒热血、不惜舍身取义。
只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全面步入小康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每个人都应牢牢记住我们是祖国的,祖国也是我们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因为,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拥有和实现自我梦想的空间。而在自我梦想实现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给我们祖国的梦、我们民族的梦添上一份微薄的力量。
中国梦读后感(五)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十二
暑假里,我读了董宏猷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打开书,我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不仅如此,作者还把每一个梦的前因后果用现实做了解释。比如说:现实是一个十一岁女孩不能和男孩一样读书,只能放牛、做家务,她非常渴望读书。于是,作者就将她的梦境写为自己正坐在学堂认真地读书,还被老师点名夸奖。爸爸发现她还在睡,就揪住她的耳朵,而她却在梦中将课文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这种联系实际的做梦写法更写出了十一岁文盲小女孩渴望读书的急迫心情。
我向大家推荐《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这本书,因为他能给你带来快乐和遐想!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十三
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时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民割麦的姿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可是,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始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此刻想来,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到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在乡下,生活好像不用怎样花钱,吃的自我都能够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必须道理.
费孝通先生分析说,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齐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们聚在一齐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数量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长,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我生长的村子是由第二点和第三点决定的,因为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齐除了是种习惯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时节,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乡邻一齐做工,效率也高,今日一齐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工”.那里没有任何商业行为,人们似乎约定俗成了某种共同遵循的规则,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社会学里分出两种不一样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齐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乡村属于前者,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说道,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仅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我无比庆幸自我的童年能在乡村度过,和我同龄的一代都是村子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看着长大的,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明白我,我也认识整个村子里的人,而父母这一辈的人基本上都是称兄道弟,平时见面都会很亲切地打招呼.乡村里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长时间、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感觉.现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这种感觉,门对门的邻居尚且不认识,更何况楼里和小区的人,于是,在乡土的本色里开始产生出陌生的社会.
学者将东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较,说在西方社会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的社会却是讲交情.对于这个问题,也要从乡土社会入手,它是孕育所谓现代人的摇篮,现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从乡土里带来的.,也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区别就是差序格局的不一样,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划法问题.西方人看重的是团体,并且公私分明,中国人则不然.就拿“家”来说,是最能伸缩自如的了.“家里的”能够指自我的太太一个人,“家门”能够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能够包罗任何表示亲热的人.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个人都有一个关系网,好像把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波纹,里层是和自我最亲近的人,然后就是各种交情程度不一样的人们了.
中国的本色是乡土,而此刻的主流是争相到城里立足,一些人是因为土地的有限接纳不了村里人口的增长,另一些人则是赶时髦.乡土社会发生了变迁,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改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就像费孝通先生在结尾所说的,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在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靠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如此,期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期望乡村的生活更加完美!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十四
开篇,基辛格先生便提到了一个让我陌生的词语――例外主义。我查阅了些资料,笼统的将它理解为一种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和文化的霸权主义。基辛格说,“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我想这也许有着所谓的种族优越感的成分在里面吧。而到了中国这儿,基辛格认为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这让我很容易联想到中国的历史,一段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历史。
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不难发现,中华文明似乎没有起点,它不是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出现。在历史意识中,中国是一个只需复原,而无须重建的既有国家。而作为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家的统治者自然就有着一种优越感。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让其他国家无法企及。
历史证明,中国从未主动与其他强国打交道。中国本可以变得更强盛,但它并没有。宋朝时,中国航海技术居世界之首,然并无探索兴趣;元朝蒙古人曾凭借宋朝遗留的舰队及其经验丰富的船长两度试图到达日本,均因所谓的“神风”无功而返;郑和下西洋也仅是打着为天朝扬威的旗号到远方打个招呼。也许对中国人而言,获得别人的赞美比实实在在的利益更有诱惑力。若不然,也就可能没有之后中国人的傲骨和气节了。
中国好人读后感篇十五
当我拿到《中国梦》这本书的时候,初略一翻,感觉谈的都是国家大事,“梦”太大了,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中国梦”和我们息息相关。比如:书中提到的“安居梦”、“环境美好梦”等等,这样梦原本就一直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像我们这样在小房子中一住就是十多年的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谁不希望能拥有一套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这不,新小区的入住真真切切的圆了我们期盼多年的“大房梦”。再加上矿上整洁干净、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高效快捷的各项公共服务,让我们的生活倍感舒适。
再提到“乐业梦”,我的理解是乐就是快乐,业就是工作,所谓乐业应该是说我们快乐的工作吧。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也不同,也许有很多人并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难免会把工作当做负担,每天应付差事,能推的就推,不愿意多干一点儿。这样的人他一定就觉得“我只是为老板打工,我只是在为领导工作”,这样他根本就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殊不知自己在推掉任务的同时也推掉了成功的机遇,也就不会有出色的成绩。那么如何才能快乐的工作呢?这就关系到一个人“心态”,关系到你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从你的内心深处认为“你在为谁工作”。如果我们是把自己当企业的主人,把工作当事业,始终认为是在为自己工作,能用快乐的心态去从事事业,积极应对工作中所遇到的挫折和难题,这样,你便会在成长的路上收获一路的风景。
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曾经的每一段经历,每一次磨难在现在看来都是生命中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你在为谁工作》一书中约翰·洛克菲勒提到“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是的,只有工作才能让一个人过的充实、活的有意义。这对于十多年前还是待业青年的我来说体会深刻。所以,能有一份工作是我当年最大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对饮食业一窍不通的我在家人的支持下干起了“烧烤小吃店”,爱人在工作之余是我的得力助手。
从接下小店儿那一天起,聘请烧烤师傅,并邀来表弟做学徒,摸清进货渠道,学习经营方法,我从零起步,为自己打工,开始挤进“生意人”行列,真切体验了做生意的艰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起步确实很难,也曾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并没有放弃,也行当时真的有一种“为自己工作”的心境,不求小店儿能赚来多少的利润,只希望自己能有事做,小店儿能经营下去。于是我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每一次总是能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迎刃而解,度过难关。就这样,因我们全身心投入,小店儿在后来那近两年的经营中生意兴隆。那段日子虽然很苦很累,但它确实为我们赢得了财富,扭转了当年因爱人一个人工作经济紧张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让我倍感充实。
“对工作心怀感激”。能够成为一名正式员工,是我和我们全家人多年的梦想,那一年,从我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我便满怀感激之情。书中说“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其实,刚上岗之初,我只是一名环卫工,干着又苦又累的脏活,使满怀希望走上岗位的我有些失落,总感觉这份工作离自己的梦想太遥远。曾经在和朋友聊天时倾述心中的烦闷,朋友说“你至少已经前进了一步,如果你不能改变现状,不妨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情,换一种心态去面对,也行你会收获另一份欣喜。”
是啊,一个新的开始,一份新的体验,我为什么不能好好把握呢?于是我怀着感恩的心情,尽快调整心态,尽心尽力的做好日常清扫保洁工作。同时我用业余时间读书看报听广播,来为自己充电,给枯燥无味的工作增添了一份乐趣。渐渐的我明白了许多事理,心情开朗了很多。在这样的积极心态下,加上平时的努力,使我在两年后从环卫工走上了资料员的岗位,迈出了走向成功的又一步。也许这份经历正印证了书中提到的“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所以我们要有一种“为自己工作”的心态,要想比别人强,我们就要善于比别人多做一点,这样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点。
总之,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点燃你的工作热情吧,就像书中提到的第三位工人那样,为拥有一个工作机会而心怀感激,让我们每一天都尽心尽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用心完成。尝试着超越自己,努力做一些份外的事情,不是为了看领导的笑脸,也不是为了能拿多少薪水,而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为了实现自己更多的梦想而努力工作。
中国梦读后感(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29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