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既是对作品的感受与思考,也是对自己见解和观点的展示。写读后感时,可以从作品的语言运用、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读者针对这本书写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一
我参加的兴趣活动组有多很多,有钢琴、小记者、游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国画学习了。
在国画组,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例如:国画主要分为三大类:山水、花鸟和人物,平时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乡画了。那特有的形式描绘着一方水土,用写生的方式再现水乡地区的独特魅力。在学习国画时,我还收获到了耐心、认真、细心和专注。有时候,如果分神了,线条不匀称;用力描重了,可能会显得呆板,用力轻了,又会显得没精神。所以,在一次次的学习中,技巧进步自然不用说了,更可贵的就是懂得这些做事的方式和态度。
每每接到通知要比赛时,我都会认真准备一番,刻苦训练,所以,我得奖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比如:连续5年拿春节即席挥毫的一等奖、香港的国画比赛也拿了一等奖,“锦华杯”大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次拿奖都是我前进的动力,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让我在“高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国画技能。老师常说:好东西要与人分享。所以,我常常与同学分享学习国画的好处和进步,让更多人认识这中华艺术之瑰宝。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二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的第六课。在新课标的学习内容中,属于五大学习系列中的美术鉴赏模块。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古代中国画的分科和画种,即通过欣赏、解释、评价等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艺术形式和风格特征,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说学情。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历史知识的积累。欣赏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欣赏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高中生虽然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但是在欣赏过程中却力不从心。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与特色,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赏析中国画不同发展阶段和领域的作品,掌握欣赏中国画的方法,形成综合的审美感知体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对中国画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中,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文化内涵,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深入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山水画要表达的意境和中国花鸟画的寓意。
难点:如何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着重理解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
五、说教学方法。
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这就决定着学生要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法、联想法、交流合作讨论法等。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相关材料的搜集、预习本课知识点以及多媒体课件。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将从四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提问导入。
实物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中国画的工具,并能积极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我会提问:
1。同学们知道以下这些绘画工具是画哪类绘画形式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吗?
2。你对中国画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回答,我会做出总结,同时引出课题:《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所特有的工具是什么,以及中国有名的画家,比如顾恺之的人物画、清明上河图的风俗画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借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环节二:新课传授。
在本环节,为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会简单讲述中国画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并提问:作品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比如表情、动作、用色等。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学生回答,并讲述作者顾闳中创作此幅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原由,使本节课的重点在合作探究中得到解决,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环节三:合作探究。
最后多媒体展示两幅作品:1、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2、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图》(局部)。比较两幅作品在题材、画法、内容、墨色与笔法上的不同,更深层次的感受两幅作品的艺术内涵与审美特色。在交流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我会集中的去发现学生的亮点,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并寄予鼓励与肯定,对于思路受阻的学生我会进行引导。从建议性的评价出发,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节四:总结评述。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
中国画分类、中国画各个题材的艺术特色、品评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标准、中国画的赏析方法。
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鼓励学生课后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结合欣赏与评述,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八、说板书设计。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三
“好了,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了。”张老师打了一个手势,示意我们安静下来。接着,张老师说:“今天,我们要来画的是一样水果,石榴。”
只见张老师一手拿毛笔,一手拿调色盘。沾了一点淡墨,“唰唰”两笔一个圆形出现在眼前。我也跟着做,但是,很不幸,我的水太多了,好不容易摆平了这场“灾难”画完整了四个圆,美术陈老师好心提醒我:“你的四个石榴长在一起了。”唉,但是我又不忍心扔掉,只能硬着头皮画下去。接着,老师让我们为石榴添上“皇冠”、斑点、毛。我照着样子,一步一步认真的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石榴终于画好了。还自恋的在旁边写上了:石榴谷瑜,我在心里默默的想:哈哈,这一下我可以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面前好好炫耀一番了。
这就是我第一次接触国画的经历,虽然画的不是很好,但是是我心中永远的回忆,更是我永远的瑰宝。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四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原文:
译文:
读《木兰诗》有感。
在无数的战争中,出现了许多的英雄,在这些英雄当中,却出现了一位女英雄。这说明,在无数的英雄中,不仅只有男英雄,也会有女英雄出现。花木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木兰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应当在家做活,打仗本是男人的事。木兰本应当在家织补,然而却走上了为父而从军的路。这也是对人们宣布:男人能干的事,女人也能干,女人也不应该向男人低头。。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然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操办的是那么的井然有序。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也说明了木兰离家愈远思乡思亲就愈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说明了木兰非常的机警和聪明,因为与木兰同行12年一同打仗和木兰一起出生入死的火伴都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赞美了木兰聪明和机智,勇敢。替父从军的伟大精神。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五
不可否认,做任何事情都有技巧。国画技巧有二:第一就是多画,正可谓“熟中生巧”!第二才是技巧理论。就是将教科书上的理论技巧倒背如流,也不一定会画;只要天天临摹几张样画,就是没学过一句理论技巧也会画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人为证。画坛巨匠齐白石,幼年酷爱国画,但因家贫,迫于生计,就以木匠为生,每晚临物自画。30岁时,随师外出干活,见到一客人家有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仔细翻阅之后,发现自己原先所画用笔,多不合章法,故如获至宝,遂借来用勾影雷公像的方法,画了半年之久,竟然临出了16本《芥子园画谱》。从此,他以所学画的笔法和技巧为据来做木匠雕花木活,既能花样出新,画法又合规则,为其后来绘画打下良好基础。据说真到晚年,白石老人还念念不忘此事。
著名书画大家李可染,是“李可染学派”创始人。一次,有名学生问他画画有什么捷径技巧,他说:我有一方图章,叫做“废画三千”,是我在画坏了三千张画后为自己刻的,就是要鼓励自己不要怕画坏,只有画的多了才能摸索出画的技巧。书上说的技巧,不亲自去画,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自己的深切体会是:国画的真正技巧就在自己的多学多看多想多练多悟之中!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六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我手头的这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钱锺书散文》里,《中国诗与中国画》是《七缀集》的第一篇。这篇文章到底作于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但从我手里这部散文集里作品的排列顺序,给我的感觉是,这篇文章好像是钱锺书文章前后期的一个分界。就这部《钱锺书散文》里的文章来说,都具有钱锺书写作时候体现出的机灵、幽默的特点,尤其善用巧妙地比喻来明、刺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亚里士多德说:善用比喻是天分高的表现。钱锺书在文史哲一类的读书、写作上确实有一股天生的机灵气,只是在前面的一些文章中这种机灵体现的更多一点。例如《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窗》、《论快乐》等等,让我读起来,感觉和写作《围城》的那个钱锺书很接近。估计这些文章和《围城》的写作年代也差不多,都是钱锺书早期的作品。这些早期的作品,我感觉,更像是典型的散文,篇幅都不是很长,引经据典的现象不是很多,主要是自己主观意识的发挥,随处可见他的那种机灵幽默,读起来很轻松。而之后的文章,文学韵味越来越少,学术气质越来越强。钱锺书的文笔,他的旧体诗暂且不论,就说他在小说、散文中的文笔,是偏于瘦、硬的,没什么肥词腴句,但就连这么一点文学韵味也在逐渐减少。越往后的文章关注的问题越学术化,写作方式中的引经据典的现象比比皆是,真有掉书袋的味道,仿佛他的思想由文学的阔而漫转变为学术的精而专,形成的每一种观念都不是单纯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而要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写下的每一笔都不再像文学写作那样随意挥洒而要引经据典的笔笔皆有根据,文章的篇幅从总体来讲都增大了,读起来感觉沉甸甸的,好像说一点就是确凿的一点。直到《七缀集》的第一篇《中国诗与中国画》,基本形成了在《管锥编》中可以见到的写作风格,虽然《七缀集》的文章都是用白话文写成,但神理一致。所以,他后来的文章如果再叫做散文,我真感觉有点不准确了。我总以为,散文更多的属于文学范畴,用散文来称呼《七缀集》的文章,从文学魅力来讲,美化了它们,从思想理论来讲,委屈了它们。或许我对散文这个概念的外延在理解上有局限,现在不是有很多所谓的文化散文、学术散文么,例如余秋雨之辈的作品,我认为,那只是伪学者跑到散文中来装腔作势。我对钱锺书还是尊敬的,不能用这种不伦不类的名称来称呼他的文章,姑且称为论文吧。
杨绛先生在为《管锥编》做的代序中写到,钱锺书称他早年的作品是“小时候干的营生”,现在看来会使他“骇且笑”,认为那是他成长过程的表现。这说明钱锺书确实有一个由文学者成长为文史哲学者的过程。他曾是个作家,但他并没有停留在作家的'身份上,更进一步成为了学者。
就我读《中国诗与中国画》,本人业余读书人一个,就不进行什么学术探讨了,只说点个人想法。这篇文章确实符合“管锥之义”。一管窥去、一锥刺下,虽小虽微,但是确凿的一点一星。《中》文里,长篇大论的引经据典,这是《七缀集》里文章的共同特点,钱锺书丰富的学识、谨慎的治学态度由此体现,但也由此受到一些人的诟病。说实话,这样掉书袋的风格真不是十全十美,《诗可以怨》我就耐着性子读下来的,无论如何不欣赏。但在这里我还是理解并叹赏的。《中》文的核心意旨很明白,就像文末一段总结的,对历史上的泛泛的诗画并举的论调做了精辟的指摘,确凿的指出具有南宗画风的诗、也就是神韵派诗风的诗不是中国诗中的高品、正宗,相当于神韵派诗风的画、也就是南宗画却是中国画中的高品、正宗。那么长的篇幅,那么多的引经据典,就为了这个观点的明确。我看到这里,当时就有个感觉,至于吗?中国画我不知道那么多,要说中国诗,王维的诗明显比李白、杜甫差一个级别,因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嘛,再因为……这古往今来的人不都是这么说么。惭愧,这正是又一种泛泛之论啊。钱锺书先生在此花如许的精力论证出这么一点确凿,管窥锥刺,虽小却实,后来人若能据此作出国学上的新学问,此文当有基石之功。《中国诗与中国画》,洋洋万言、广征博引,产下一个单纯的常识。文章真如一块砖、一块石,坦坦实实的摆在那里。有一些人,或者真的具有高蹈绝伦的却又暂未表现出来的才学志向,或者就是低劣的哗众取宠,指摘钱锺书的学识文章。我真想对他们说一句,您先做点这样的硬功夫再说吧。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七
在我手头的这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钱锺书散文》里,《中国诗与中国画》是《七缀集》的第一篇。这篇文章到底作于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但从我手里这部散文集里作品的排列顺序,给我的感觉是,这篇文章好像是钱锺书文章前后期的一个分界。就这部《钱锺书散文》里的文章来说,都具有钱锺书写作时候体现出的机灵、幽默的特点,尤其善用巧妙地比喻来明、刺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亚里士多德说:善用比喻是天分高的表现。钱锺书在文史哲一类的读书、写作上确实有一股天生的机灵气,只是在前面的一些文章中这种机灵体现的更多一点。例如《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窗》、《论快乐》等等,让我读起来,感觉和写作《围城》的那个钱锺书很接近。估计这些文章和《围城》的写作年代也差不多,都是钱锺书早期的作品。这些早期的作品,我感觉,更像是典型的散文,篇幅都不是很长,引经据典的现象不是很多,主要是自己主观意识的发挥,随处可见他的那种机灵幽默,读起来很轻松。而之后的文章,文学韵味越来越少,学术气质越来越强。钱锺书的文笔,他的旧体诗暂且不论,就说他在小说、散文中的文笔,是偏于瘦、硬的,没什么肥词腴句,但就连这么一点文学韵味也在逐渐减少。越往后的文章关注的问题越学术化,写作方式中的引经据典的现象比比皆是,真有掉书袋的味道,仿佛他的思想由文学的阔而漫转变为学术的精而专,形成的每一种观念都不是单纯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而要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写下的每一笔都不再像文学写作那样随意挥洒而要引经据典的笔笔皆有根据,文章的篇幅从总体来讲都增大了,读起来感觉沉甸甸的,好像说一点就是确凿的一点。直到《七缀集》的第一篇《中国诗与中国画》,基本形成了在《管锥编》中可以见到的写作风格,虽然《七缀集》的文章都是用白话文写成,但神理一致。所以,他后来的文章如果再叫做散文,我真感觉有点不准确了。我总以为,散文更多的属于文学范畴,用散文来称呼《七缀集》的文章,从文学魅力来讲,美化了它们,从思想理论来讲,委屈了它们。或许我对散文这个概念的外延在理解上有局限,现在不是有很多所谓的文化散文、学术散文么,例如余秋雨之辈的作品,我认为,那只是伪学者跑到散文中来装腔作势。我对钱锺书还是尊敬的,不能用这种不伦不类的名称来称呼他的文章,姑且称为论文吧。
杨绛先生在为《管锥编》做的代序中写到,钱锺书称他早年的作品是“小时候干的营生”,现在看来会使他“骇且笑”,认为那是他成长过程的表现。这说明钱锺书确实有一个由文学者成长为文史哲学者的'过程。他曾是个作家,但他并没有停留在作家的身份上,更进一步成为了学者。
就我读《中国诗与中国画》,本人业余读书人一个,就不进行什么学术探讨了,只说点个人想法。这篇文章确实符合“管锥之义”。一管窥去、一锥刺下,虽小虽微,但是确凿的一点一星。《中》文里,长篇大论的引经据典,这是《七缀集》里文章的共同特点,钱锺书丰富的学识、谨慎的治学态度由此体现,但也由此受到一些人的诟病。说实话,这样掉书袋的风格真不是十全十美,《诗可以怨》我就耐着性子读下来的,无论如何不欣赏。但在这里我还是理解并叹赏的。《中》文的核心意旨很明白,就像文末一段总结的,对历史上的泛泛的诗画并举的论调做了精辟的指摘,确凿的指出具有南宗画风的诗、也就是神韵派诗风的诗不是中国诗中的高品、正宗,相当于神韵派诗风的画、也就是南宗画却是中国画中的高品、正宗。那么长的篇幅,那么多的引经据典,就为了这个观点的明确。我看到这里,当时就有个感觉,至于吗?中国画我不知道那么多,要说中国诗,王维的诗明显比李白、杜甫差一个级别,因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嘛,再因为……这古往今来的人不都是这么说么。惭愧,这正是又一种泛泛之论啊。钱锺书先生在此花如许的精力论证出这么一点确凿,管窥锥刺,虽小却实,后来人若能据此作出国学上的新学问,此文当有基石之功。《中国诗与中国画》,洋洋万言、广征博引,产下一个单纯的常识。文章真如一块砖、一块石,坦坦实实的摆在那里。有一些人,或者真的具有高蹈绝伦的却又暂未表现出来的才学志向,或者就是低劣的哗众取宠,指摘钱锺书的学识文章。我真想对他们说一句,您先做点这样的硬功夫再说吧。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八
摘要: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绘画艺术贯穿其中。
尤在文字出现之前,三皇五帝带领子民走出蒙昧,创造出华夏民族璀璨文化,由原始的岩壁涂鸦创造出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无不显露出华夏民族绘画艺术的传神气韵。
中国绘画作为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拘于人物山水的写实,以意达情,以情动人,独创具有独特魅力的东方绘画,屹立世界艺术之林。
本文通过对我国历朝历代绘画热点的分析,着重论证了中国画“气韵生动”的独特魅力。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九
自古以来,中国画的气韵一直是前人谈得较多的话题之一,也是他们毕生所追求。
谢赫的“六法”中,首先提出了“气韵生动”,这是“六法”中最重要的法,它概括了其他五法的表现特质,这正是我国传统绘画突出的美学准则。
“气韵”不仅是中国画的要求,其他画种甚至雕刻也都要得“神韵”。
任何中国画作品都是通过形来达到的,然而中国画作品中的形、神与画家描绘的对象--原物象的形、神是不同的,原物象的形、神是客观存在物,中国画作品中的形、神乃是客观存在物在画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由于画家们阅历不同,思想情趣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客观事物反映在他们头脑中就不可能没有差异,这种差异即使运用在写实技法中也是存在的。
主张借物言志的中国画画家,在观察客观物象时便带上了较丰富的主观情感色彩,其作品要传的“神”便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因而不同的艺术家即使描绘同一物象,它们的作品也都存在千差万别,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什么是“气韵”呢?谢赫虽未作任何解释说,但他对许多画家的评论中就提到“神气”、“生气”、“情韵”、“韵雅”等。
汉魏以来,在人物品藻中,最重视评论人物的风格、风韵,“风气韵度”(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就是提外部,则形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这种“风气韵度”的品藻,必然要求画家在画人物时,特别是画肖像时表现出来,而不仅仅做到外形的肖似。
东晋・顾恺之第一个提出了“传神”的问题。
“神”就是人物的精神。
魏・刘邵《人物志》在品藻人物时,认为“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所以顾恺之画人物特别重视眼睛的描绘,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谢赫在顾恺之之后提出了“气韵生动”,他所说的“气韵”,就是“风气韵度”的略语,即顾恺之所说的“神”。
“气韵生动”要求画家在创作中把人物的精神、性格“生动”地表现出来。
由于谢赫时代的绘画主要是人物画,而人物精神、性格“风气韵度”的表现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谢赫把“气韵生动”作为“六法”中的第一法。
其后,不少评论家对“气韵生动”一语加以发挥,并广为应用。
北宋・郭若虚著《图画见闻志》把“气韵生动”说得很神秘,认为是“生而知之”的,“不可能学”的,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
明・董其昌也这样附和,不过他认为“也有学得处”,只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邱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矣”。
这一点是可取的,即由画家主观的修养发而为客观的表现,做到主客观的统一,也就是画家的气韵、对象的气韵与画上的气韵三者的统一。
齐白石主张“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骨,不似为欺世”,要达到此境界,必须对所借之物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很好地驾驭它,同时要提高画外功的修养。
中国画自五代、北宋,一直到现代,随着“文人画”的蓬勃兴起而迅猛发展,名家辈出,高峰林立,各领风骚,造就了徐熙、董源、巨然、徐渭、八大、扬州八怪、齐白石、徐悲鸿等历代大家,然而他们所表现出的神韵都各不相同。
徐渭的写意花卉,笔酣墨畅,狂放恣肆,痛快淋漓,抒发出画家炽热真挚的情感和奇肆狂放的个性。
八大的画风冷逸脱俗,奇崛孤傲。
在他的画中,常见到的花鸟、鱼石等大都已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形态,造型十分夸张,甚至有些怪诞。
他的作品构图极为简练,有的画中仅有一只鸟,一块石,或一尾鱼,一枝花,而且形象凝练生动,精妙绝伦,更因其中“笔墨无多泪点多”而注入了画家的真情和生命。
那些形状怪异的危石,单脚而立的孤鸟和目光冷漠的游鱼仿佛就是八大的化身。
在这里,八大的生命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物我两化,天人合一。
他的作品堪称中国画以少胜多、计白当黑、笔简意赅的杰出典范。
画家要使作品生动,就要把握描写对象的特征,并用适当的笔墨给予足够的表现,优秀的中国画是作者人格、真情、学识和功力铸就的,因此,画家要在这几个方面狠下工夫,才能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十
今天听了陈老师的《中国石拱桥》,感受颇深。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又比较枯燥无味。不像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陈亮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费了一番心思。让学生枯燥在的说明文中学习了:
一、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学生理解掌握很好。
二、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让学生学会提炼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这节课,陈亮老师给学生绝对的主导权,课堂井然有序。知识掌握牢固。如果导入再凝练点,对作者茅以升加深点印象,对学生作文素材也是个积累。只是个建议,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十一
书画中的基本功较多,但最基本的基本功,就是画交叉线、圆线和波浪线。
为什么要画交叉线、圆线和波浪线?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就是线条,线条造型舍弃了光源、明暗和体面,重在表现物象的形状和结构关系,并通过这些表象去表现物象的本质特征,这就是通常所说国画的“以线立骨”。中国画中的“骨”,乃是支撑艺术形象,使之富有精、气、神的本质表现。单纯以线立骨的骨架而言,即是指线的运用要强调线的表现力,利用线的长短、粗细、转折、顿挫、轻重、疾徐、刚柔、强弱、浓淡、光毛等变化去表现物象的神态、形体、质感、动势、节奏、空间等等造型因素的各个方面。使线融于形象之中,才能完成富有个性的造型形式的营造。这是以线立骨最基本的具体体现。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十二
本节课王老师从介绍彩陶的知识入手,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彩陶的欣赏方法,最后以仿制彩陶作业结束。教学过程环环紧扣,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显著。
让我最欣赏的是王老师对鉴宝这一环节的'设置,三个步骤,逐步加深。第一个步骤,教师直接出示彩陶密码卡,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船型彩陶,分别从名称、造型、纹样、釉彩加以介绍概括。第二个步骤,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旋涡纹尖底瓶,特别研究了尖底瓶取水示意图。第三个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研究彩陶,然后评价研究成果。从学生的回答看,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中国彩陶的欣赏方法,教学目标完成了。
最后5分钟的仿制彩陶作业,个人觉得有点画蛇添足。一则时间仓促,学生作业不能从容完成,二则美术作业用仿制的说法于情于理行不通,美术贵在创新。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十三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国粹之一,经过数千年历史的熔治,形成了一套特有的表现形式。它经古往今来无数画家师法造化,并以自我的审美理想意趣加以熔铸而成。这为中华民族所特有,因而具有鲜明强烈的民族色彩。如线描中的高古游丝描、钉头鼠尾描、铁线描等,是最初为了表现不同质地的衣着、花鸟等,经过画家长期的潜心体察、琢磨,或从表现其他对象获得启发借鉴而形成的一些表现手段,是以客观对象为依据的主观创造。其本身已具审美价值,不因时空关系而独立存在。它便于人们应用这些程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由于人有性格、趣味、修养的差别,应用时便出现千差万别,不尽相同。又有人不满足现成的程式,并加以变化创造,于是又出现各种新的表现程式。如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并为人们所确认,那么老的程式被取而代之,成为历史的陈迹,而新的程式又将为以后的人们接受或改变创造。因此,程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中国绘画正是如此不断地交替往复向前发展着。只要是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审美标准,通俗的讲就是大家认为好看漂亮的作品,就能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保存流传下来,这就是国画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客观规律。
我们讲绘画有程式的表现方法,即表现某个画材,应当这样画而不应当那样画,这是前人为我们提供宝贵的作画经验,也是艺术的结晶,为我们学习绘画带来借鉴之便。有借鉴与无借鉴的艺术品,就有高雅粗俗的区别。所以,学习掌握传统绘画的表现程式,就成为入中国画之门的“敲门砖”了。对于一个真心喜欢国画的初学者来说,有效的捷径当推“临摹入手”。古往今来,所有的国画大师均是从“临摹入手”,才得以成为一代大师的。
临摹是初学画者入门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对名家名作的临摹。学画者通过临摹可以学会和掌握艺术特色特点与技巧。临摹名家作品,要先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耐心揣摩作品的运笔方式,掌握作品的事物表现形态,认真研究作品的精神气质。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十四
“临摹入手”就必须要有样画,有条件的初学者能直接对照老师的真迹揣摩临写最为理想,但没有条件的用复制品或印刷品也是可以的。总之要选择艺术水平较高,有临摹价值的古今作品,用以学习掌握传统笔墨技巧,体察古人今人的用心。但对待临摹不能抱实用主义态度,一般从临摹到掌握及至应用,都有一定的距离,不可能有现成的拿来套用。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临摹一个完整的作品,难在上色阶段,最少要画一百张以上,才能真正基本初步掌握临摹技巧。
面对一件临摹范本,首先要认真进行读画。分析一下范本的技法特点,是属于苍劲刚健一路还是圆润浑厚一路,找出其笔墨有哪些规律,进而研究临本的布局以及程式因素,做到心中有数,闭目如在眼前。具体作画时,不可看一眼画一笔,因水墨写意画笔势连贯,虽笔断而气连,拘泥每笔皆与临本吻合,必定斤斤以形似,而忽视领略临本作者如何冶心情流动与笔墨生发寄兴对象于一炉的精神所在。就是工笔画也一样,特别是一些必须一气呵成的笔划,如花的叶片、鸟的形线,都必须如行云流水一样的一笔画出,不能有一点犹豫,更不能出现停顿.通过临摹掌握一定的笔墨技法,仅仅依靠临得象是解决不了的。关键在于入我心境,变成自己的东西。古人的治学精神是值得今人学习的,每看到一佳作,但不能拿回临摹,身上又没纸笔,无法面临就只有用心默记,回到家后一一加以追摹,直至感到有所得而方休。只有反复细心琢磨,不如我自为我,才能从临摹中收到应有的效果。
什么是读画?就是先要认真仔细观察范画,看这张画的整体构图是什么,画中的主体和背衬各用的是什么笔法,画中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如要对临应当从哪个部位画,等等。下来就要先给作品定位,就是找出主体部分,确定在画中的位置。然后看是用的什么笔法,各种笔法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最后看有几种颜色,各颜色之间是用什么颜色过渡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过渡色。
中国诗与中国画读后感篇十五
中国画与我之间有了熟悉的感觉,每当我到了星期六,我就他别高兴,因为我又想展示自己的画技了。随着我对中国画的慢慢了解,我爱上了中国画这门艺术。
那次学校要办墙报,我就精心花了一幅中国画,是牡丹花。虽然话的不是特别的精致,但是同学们都对我投来鼓励、羡慕的目光。私下里我的一个朋友问我:“你花的真好,教教我怎么画好吗?”我没想到,既然会有人觉得我画的中国画很好,在感动和自豪。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84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