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价值观,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考虑。编写教案应当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保教学的全面和系统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p p t篇一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数学:学习8的第一、二组加减
2和3的加减??中班减法教学
小班数学 制作大小.形状标记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中、小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教案四则
识字:象形字“象”
数学教案p p t篇二
:小手比一比
: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
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1、卡通数字1——3。
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数学教案p p t篇三
使同学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同学安排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假如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口诀:
(1)启发同学想一想,写出两道动身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同学独立计算,再交流。
练习十一
第1~4题。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7×8=56
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
56÷7=(8)口诀:七(八)五十六
数学教案p p t篇四
计算活动——神奇的水托班下学期。
1,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类材料的东西。(木头类、铁类、塑料类、石子类)。
2,初步了解水的神奇力量:东西放在水里有沉有浮。
3,喜欢观察和做水的实验。
乒乓球、塑料玩具、石子、螺丝螺母和分类盒子(若干)。
一、出示各类材料。
2,这个盒子里的东西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是塑料还是铁?
幼:塑料。
师:对,这个盒子里的东西都是塑料做的,这是塑料类的东西。(依次分类介绍)。
二、沉浮实验。
幼:下面。
师:对,铁沉到了税的下面。
幼:上面。
师:对,塑料的东西浮在水的上面。
三、幼齐操作。
幼:塑料类(依次说分类,然后分批操作)。
数学教案p p t篇五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分析】学生通过一些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算式的含义,熟练计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以及6和7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课件等。
(一)以旧引新
1.看图列加减算式。
2.听写口算。
4+3=2+5=3+3=7-6=6-3=
1+5=7-3=6-4=1+6=7-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看图列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幅图,提出问题列出“一图四式。”在让学生说出得数的同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不仅可以体会算法多样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基础练习
1.同桌合作,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6?并说一说算式。
预设:2+4=6,4+2=6;3+3=6;1+5=6,5+1=6。
2.独立完成,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7?并写出算式。
预设:1+6=7,6+1=7;2+5=7,5+2=7;3+4=7,4+3=7。
3.做找朋友游戏。
把算式、得数分别发给学生,拿算式的学生去找拿得数学生,或者拿得数的学生去找拿算式的学生,并要说:我的朋友在哪里?相应的学生要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同类的题目,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达到了复习6、7的加减法的目的。
(三)活学活用
1.完成教材第6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内容,由组长进行判断。
(2)出示转盘,让学生说得数。
2.独立完成45页第11题。
学生之间进行判断。
3.合作完成44页第9题。
抽卡片说减法算式。比如,两位学生分别抽出2和7,说出减法算式7-2=5。
4.完成45页第10题。
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巩固6、7的分解、组成,并优化算法,为学生进行6和7的口算练习做准备。通过计算比赛,让学生熟练掌握1~7的加减法计算。
(四)挑战自我
完成教材45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进行展示。
2.在全班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得出规律,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后面学习6和7的解决问题做准备。
(五)归纳梳理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有关6和7相关的加减法知识,在看图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困难吗?
数学教案p p t篇六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转载于: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xx,+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
数学教案p p t篇七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 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 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交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
(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 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数学教案p p t篇八
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谈话: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课件显示以下情境(图画加声音)
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看第4题,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请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6题。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后记: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高。
数学教案p p t篇九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2.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当x=2时,y=_
5.课堂总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本章的课后的方程式巩固提高练习。
数学教案p p t篇十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勇于探索,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思想品质.。
数形结合,利用函数图象分析相关问题.。
在运动中对函数图象的分析.。
启发式、探究式.。
已知函数,.。
问题一:
(1)当x=2时f(x)取得极值,求a的值;
(2)。
小结:
(3)在(1)的条件下,求函数f(x)的递增区间;
(4)。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问为下列问题做铺垫提高解题能力。
(5)若在(1)的条件下,函数f(x)在上递增,求b的取值范围;
(6)。
小结: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导数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若函数f(x)在r上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8)。
(9)若函数f(x)在上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10)。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6)若函数f(x)在上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数学教案p p t篇十一
高三级99计算机班主任邱艺妙。
讲“故事”,学“做法”,品“结果”,悟“感想”,数学教案-争气。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有志向、有自信心、肯努力。
潘嘉明、陈燮彬。
[潘]:欢迎学生会的同学来参加我们中专班的主题班会。
[陈]: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潘]:我身为学校的一份子,是计算机班中的.一员,一定要争口气,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前途。
[陈]:我们中专班不比其它班差,用什么来衡量呢?我们要用行动来证明,让全校老师和同学都能看到我们班的团结向上,我们要争这口气,幼儿教案《数学教案-争气》。
[潘]:下面通过大家讲故事,讲讲自己听完故事后受到什么启发?
《一定要争气》。
小组讨论:启示。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小组讨论:启示。
一个人无论作任何的事情,都要花费一番心血。只有经过无数血汗、苦泪和功夫磨砺后,你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物。
卧薪尝胆。
小组讨论:启示。
后世人常用“卧薪尝胆”的故事警醒自己,其用意并非强调报仇雪耻方面,也不是当真要挂起苦胆来尝一尝,而是比喻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熟能生巧。
小组讨论:启示。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年纪与成功是无关的。
(……)。
正视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每个人手中握着失败的种子,也握着迈向成功的潜能。我们有权选择成功,也有权选择平庸,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能强迫你,就看你如何去选择了。一个人无论作任何的事情,只要有目标,有恒心,信心,决心,成功一定离自己不远。最终使同学们能达到激励自己奋发图强的效果。
数学教案p p t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能给3以内数量的物体排序,初步体验数序。
2、巩固按物体的数量匹配相应的点卡。
3、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活动操作过程,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水果实物(苹果1个、橘子2个、梨子3个),单独的动物图片(每种动物数量分别是1、2、3),1—3的点卡,盘子3个,大分类箩筐1个。
活动过程:
一、妈妈买的水果。
2、师幼将水果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说一说:有哪些水果?
3、启发幼儿思考:我们怎样整理它们呢?引导幼儿把一样的水果放在一个盘子里。
4、请幼儿数一数每种水果有几个,引导幼儿给水果排队,最少的水果放在最前面,多的水果放在后面。排好后请幼儿说一说:1个苹果、2个橘子、3个梨子。
5、请幼儿给水果送点卡,鼓励幼儿边送边说:一个苹果送一的点卡……
二、幼儿操作活动。
1、甜甜的水果:观察卡片,请幼儿先将同样的水果放在分类盒中一个格子里,然后按物品数量的多少调整次序,最后再给水果送点卡。
2、小动物宝宝:请幼儿先将一种动物放在一个分类格中,然后,引导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调整次序,最后再给动物送点卡。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感知2以内数量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幼儿手口一致点数2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2、通过活动,加深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苹果、大红花、帽子、衣服个两样。
2、兔妈妈、猫妈妈图片。
3、幼儿操作材料。
4、送妈妈的礼物,里面幼儿不同数量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兔妈妈和猫妈妈。
今天是兔妈妈的节日,我们来看看兔妈妈有几个?(1个)也是猫妈妈的节日,猫妈妈有几个?(1个)
一个兔妈妈一个猫妈妈,有几个妈妈?数数。
(二)出示实物,感知2的数量。
今天,小兔和小猫一起去超市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买了什么,而且每样东西有多少。
1、出示2个苹果,数数苹果有几个?(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2、出示2朵大红花,数数有多少?
3、出示2顶帽子,数一数?
4、出示2件衣服,数一数?
(三)给妈妈送礼物。
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妈妈送些礼物吧。有几个妈妈,每个妈妈送一样,应该送几个礼物。
提供操作材料,幼儿给妈妈送礼物。教师指导幼儿送时说说一个妈妈送一样,两个妈妈送两样。
(四)在创设好的环境中找2数量的物体,加深对2数量实际含义的认识(幼儿找到了给予肯定及鼓励)。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花儿朵朵(3以内数量)
活动目标: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尝试对3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归类。
2、在观察图片和提问的引导下,探索用点卡表示实物的数量。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花的图片6张,其中数量为1、2、3的花朵两张;——1、2、3、的点卡片各一张,分类和底板。
2、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实物和点卡操作图片,分类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2、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花是一样多的?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花把它们放在分类盒的一个格子里。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都是几朵花?
4、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点?
5、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上来拿一张点卡去找和它一样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儿操作活动。
1、花儿朵朵:
师:(出示点数卡片和花朵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花朵图片,还有一些点子卡片。现在请小朋友先数图片上花朵的数量,然后将一样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请小朋友选择点子卡片来表示有几朵花。
2、给点子找朋友
师:(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这画面上有什么?先点一下每样物品有几个,再用连线的方法将和点子一样多的物品连起来。
二、交流活动:找一样多
师:小朋友们都能找到他们的朋友真聪明!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水果配对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认知的匹配。
游戏准备:
1、购买好4种以上水果若干(如苹果、梨、香蕉、桔子等)。
2、果盆4个。
3、水果奖章数个。
游戏过程:
1、出示苹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贴有苹果、梨、香蕉、桔子图案的果盆各一个。
3、让幼儿自选一个水果,跑到相应的果盆前将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后跑回。
4、每次都放对的幼儿获得水果奖章一枚。
指导重点:
1、根据实物水果的形状、颜色与果盆上水果图案进行认知匹配。
2、让幼儿学说水果名称。
数学教案p p t篇十三
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列出得数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号、等于号的含义。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城堡图一幅(三层)第一层:鱼塘第二层:花园第三层:水果店
(1条热带鱼+1条金鱼=1条热带鱼1条金鱼)图一幅
知识准备:幼儿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2的组成
一、开火车游戏:复习2的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个国王要请我们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们快快乘上2次列车出发吧,呜呜呜,火车来喽!”
师:“嘿嘿,我的火车1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1点开,我的火车也是1点开。”
二、登城堡,看图学习2的加法
1、创设情境(1)“小朋友,看城堡王国到了,(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一共有几层?(三层)国王听说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要考考我们,问题就在城堡里,我们快来登城堡吧。”
“看,第一层城堡,有什么呀?(鱼)有几条鱼?(1条)今天我们也带来了1条鱼送给国王,我们把它放进去,现在城堡里有几条鱼?(2条)噢,原来1条鱼添上1条我们的鱼变成了2条鱼(教师语气慢)谁再来说一说(请3-4名幼儿来说一说)
(2)理解“+、=”
“那我们用一个符号把它们合起来(出示+)你认识它吗?(认识的幼儿给予表扬)
‘+’的用处可大了,它要把 1条鱼和1条我们的鱼合起来,我们把它放在中间,谁来找一找它的位置(请1名幼儿到黑板上来操作),加号是什么意思来?(几名幼儿回答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小结:加号它把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间。
“现在前面是几条鱼(2条)我们把前面的鱼放在这个方格里,后面的鱼放在另一个方格里,小朋友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一样多)
“也就是相等,我们也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号’,谁来找找它的位置?(请幼儿来试一试)你来说说‘=’有什么意思?”
小结:等于号前面两个数的结果和后面的数是相等的。
“现在我们把小鱼都用数字来表示,也要用上‘+’‘=’,谁来试一试?(1+1=2)他用数字摆出了一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让幼儿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太厉害了,我们快去看看第二层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几种花?(1种花)国王为了欢迎我们,又派人去买了1种花来打扮他的花园,问问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种花?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用一个算式告诉我你的结果,算式中要有数字1、1、2,记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动。”
(4)分享、交流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国王说,这些小客人真聪明,现在国王要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这儿来换水果吃,每个小客人两张水果券,一张水果券换一种水果,现在小客人可以去换水果吃了。”
数学教案p p t篇十四
班级:豆豆班人数:32教师:凤先艳 一、二、活动名称:学习分类 设计意图: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知识能力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局限性,同时,孩子早期接触较多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黄色,因为它们色彩鲜艳、对比明显,生活中处处可见,易被幼儿分辨、接受和喜爱。针对这些特点,本活动设计了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大小物品及红绿颜色分类的游戏,帮助幼儿区分大小和红黄色。并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减低幼儿的学习难度,使幼儿在玩中自然感知、理解学习。
三、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不受物体颜色、形状的影响,学习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能够区分大和小;
2.在分清楚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能够区分红色和黄色;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红绿纸鱼大小鱼缸各一个2、5张作业单
五、活动过程:
起游进教师
2、教师将两个大小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大鱼的家在大鱼缸,小鱼的家是小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3、教师将颜色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红鱼的家在红鱼缸,黄鱼的家是黄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4、把幼儿分成5组,每组发一份作业单,然后把大小不一的红黄鱼分给每组,让孩子自己区分大小、红黄。教师观察并适当引导。
5、教师小结
1、情景导入:教师当鱼妈妈,幼儿手拿鱼儿当鱼宝宝,鱼宝宝跟着鱼妈妈一
数学教案p p t篇十五
学生在学习《年 月 日》之前,已经学过了时、分、秒的时间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对年、月、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这个单元,是让学生建立较长时间单位的观念。本课是第一课时,要让学生理解每月的天数,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知道可以把12个月分为4个季度,了解有关地球公转和年的关系。
填”是填写20xx年和20xx年各月和全年的天数,从而发现每月有大月和小月,二月和全年的天数不一样,从而介绍平年和闰年。在此基础上,再来研究二月,教材安排了让学生把1997―20xx年历中2月的天数记录在表中,引导孩子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组织他们回顾和整理已有的知识,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有关年、月、日的一些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过时、分、秒的基本知识,对年、月、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的一个困难是在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方面。我们在孩子自由想办法的基础上多介绍集中的方法,然后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忆。闰年、平年的判断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困难。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充分的小组活动交流,利用孩子的互动来强化判断的方法。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3、知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并能判断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1、经历判断平年、闰年方法的探索过程;
2、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增加自主研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数学教案p p t篇十六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加、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差关系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各类应用题的分析、解题的思路,能正确地解答三类不同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能力。
做练习十二第8题后两题(加和减)。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2、集体订正,让学生重点说一说计算过程。
1、看图列式。
(1)示线段图。(用线段图分别表示蓝墨水28瓶,红墨水20瓶,求蓝墨水比红墨水多几瓶)。
请小朋友说说图上是什么意思?
(2)在图上改变已知数和问题,成为求蓝墨水瓶数的题。
让学生说说现在图里的意思?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3)谁能改变和问题,成为求红墨水瓶数的题?(根据改变两个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
2、针对性练习。
现在,说说第一句中是哪种数量多,它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1)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几只?
(2)公鸡比母鸡少几只?
(3)松树比杨树少10棵。
(4)红金鱼比黄金鱼多5条。
师:我们分清了谁多、谁少,就可以根据题目的意思来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3、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先做第一题,做完后提问: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提?
想一想,这道题里有哪三个数量?(张芳养17只,徐军养26只,徐军比张芳多养9只)。
根据三个数量,还可以编成另外两道应用题。
做第(2)(3)题。
做完后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三个数量都一样,但由于条件和问题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样。因此,解答应用题先要分清条件和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确定用什么方法算。
4、做练习十二第10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明确和绿旗面数都是与哪种旗比的。为什么解题的方法一样?
练习十二第8题前4道计算题,第11题、12题。
数学教案p p t篇十七
有一次,我问小朋友想玩什么游戏,小朋友都说喜欢玩捉迷藏,根据幼儿的爱好,结合《幼儿指导纲要》大班小朋友的数学方向目标,刚好可以结合设计一节情境教学活动。
1、通过情境活动,让小朋友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
2、通过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发展孩子的思维力。活动准备:
黑板、ppt、活动操作学具每一人套、
让小朋友在音乐的伴随下来到森林里,感受愉快的心情。
1、情境延续,让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玩游戏,从而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愉快心情。(播放ppt)。
2、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小朋友能辨别上下和自己的左右方向。
1、让孩子感知天黑了就要回家,以免家长担心。
2、请小朋友记清小动物住的地主。
小狗住在河马的上面;
小兔住在小猪的下面;
老虎住在小兔的左边;
狮子住在绵羊的右边;
袋鼠住在犀牛的右边。
3、活动操作(通过操作,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方向思维)。
1)讲述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教师巡逻指导。
3)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贴在黑板上,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去帮助没有完成的小朋友。
1、让小朋友说出小动物的家在哪里?
2、听音乐退场。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用情境贯穿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新颖,教学过程清晰明了,目标明确,气氛活跃,教态语言适合孩子的年龄,在这个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重点、难点没有突破,在活动过程中,我忽略了空间关系比较抽像,而且也有相当的难度,而我对于重点内容一带而过,没有讲解透彻,加上在讲解小动物的家在哪里时,还没让小朋友记得他们在哪一个小动物的哪一边,就开始操作了,导致孩子在方位的认识不够全面,使孩子操作时增添了难度。最后,在结束语时,时间比较紧迫,讲解得太仓促,草草了事,小朋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观摩学习,使我认识自己在教学方面有很多不足,经过教师们的反馈建议,我从中领悟了一节好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分析周祥,备好了教师,还要更好的备好小朋友,从每个环节当中分析他的利敝才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我会续前继往,不断反思,让我在幼教事业中不断提升自己。
数学教案p p t篇十八
1.学习十以内相邻数
2.学习二十以内分与合
学习十以内的相邻数,二十以内的分与合。
1.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课程的必要性
2.让孩子能掌算数的基本能力
两个面具(喜洋洋,懒洋洋);儿童币,礼品小橡皮擦,铅笔,橡皮
师:(教师带着面具走进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谁啊?
幼:喜洋洋
师:喔噢,小朋友真聪明,想不想跟我进羊村看看啊?
幼:想
师:去羊村的路很遥远,我们需要乘着火车去哦!敢不敢啊?(不敢的小朋友就站在后面)
幼:敢
师:羊村到啦!(出示图片,图片上有三栋房子)小朋友你们会说哈喽吗?
幼:会
师:等下老师的手开始斗得时候,小朋友就开始说哈喽喽喽。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幼:准备好啦
师:开始了哦
幼:哈喽喽喽喽(图片翻开给他们看)
幼:一二
师:好了,小宝贝们看看图片上面有什么啊?
幼:房子
师:宝贝们知道这些都是谁的房子吗
幼:不知道
师:它们分别是喜洋洋,懒洋洋,美羊羊的家,它们家是不是都挨在一起的啊?
幼:是
师:那我们来看看数字和数字之间是不是挨在一起的吧!(出示卡片123)小朋友们来看看1的邻居是谁啊?(举手回答老师哦)(答对了就给一个神秘礼物)
幼:二
师:这位小朋友真棒,大家给他鼓个掌吧!(一二)
师:那2的邻居有谁啊?(动作示意他们要举手)
幼:1和3
师:一二
师:这么难的都没有难到你们,哼,邓老师太不甘心啦,老师这次要考你们一个难的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学会了
数学教案p p t篇十九
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图,问: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要求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算式怎么列?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
指名回答。
要求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情况。
评讲: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出示题目,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统计正确率,帮有错误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选两题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2、想想做做2。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要求: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谈话: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想想做做3、4。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40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