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都江堰旅游心得(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11:29:02
热门都江堰旅游心得(汇总17篇)
时间:2023-11-02 11:29:02     小编:文锋

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在总结中准确归纳核心观点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是一些总结的规范和标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一

啊,我今天终于可以见到都江堰了!

在我的心里,都江堰可以用两个词代替——雄伟、壮观。因为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还知道,作家余秋雨将它称为“慈祥的母亲”。

我们跟着老师走进景区大门。咦?怎么感觉像是走进了我们的泰兴公园——一个中等大小的公园,里面就是花花草草、树木、河流……也没有什么特别呀!顿时,一丝失望涌上心头。

“同学们,鱼嘴到啦!”我往前一看,鱼嘴真的像大鱼的嘴巴,插入江心,把岷江一分为二。岷江就像一个大怪兽,咆哮着奔涌而来,但到了这儿,就服服帖帖地分成两股,一股流入内江,一股流入外江。

鱼嘴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四六分洪”——经过精确的测量,在汛期,会有60%的水流入外江,而剩下40%的江水则恰到好处地灌溉着成都平原;而在旱期,则会有60%的江水充分滋润着成都平原,只有40%的江水会流入外江。

解决了洪水和干旱,江水里却混入了大量沙石。这下,该轮到飞沙堰大显身手了!

在这里,“堰”就是“坝”的意思。飞沙堰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坝,虽其貌不扬,却能够让大量沙石“飞”出去。它的神奇之处,源于离心力,它呈倒“s”形,顽皮的水流撞上一侧低坝,顿时头昏眼花;跑到另一边,却又撞上了另一侧低坝。如此一“转”,石块被甩了出去,泥沙沉入江底。

站在岸边,我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他们巧妙的设计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再想想李冰父子治水,是多么不容易呀!那时,没有精密的高科技测绘仪器,靠双脚走遍千山万水,靠双手绘制地图,有的是勤劳的品质和百折不挠的信念啊。

想当初,水源被玉垒山挡住了,只有10%能流入成都平原。李冰让几十万名工人日夜开凿,可凿了一年时间,玉垒山依然纹丝不动。工人们泄气了,这要到虎年马月才能开凿完啊?于是他们纷纷罢工。李冰为此发了愁,他动员大家一起想办法。后来一个有经验的农民提议,在岩石上开凿出一些沟槽,再放上柴草日夜不停地烧,直烧到石头发红,再把冰冷的江水浇上去,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岩石变得脆弱,之后再用工具就能轻易地将岩石凿开。终于,李冰开辟出了一道水道,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称“宝瓶口”。

慢慢地,我明白了都江堰的雄伟所在。它的雄伟不在外表,而在它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更体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二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妈妈姐姐来到都江堰。

当我们到达都江堰时,我们沿着河边走,看到了都江堰美丽的风格。

一进景区大门,就能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岷江奔腾而下,浩浩荡荡,河水十分清澈,两岸绿树倒映在水中;群山壮丽,树木挺拔。走在小道上,树木的芳香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神奇美丽的仙境,让人神清气爽。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电缆桥。我一上桥,颤抖的感觉就把我吓坏了。桥下汹涌的河水让我心慌,冷风吹来,给人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这座桥摇晃着,好像随时都会倒塌。我心里慌了,赶紧带着妈妈和妹妹过桥,跑到鱼的嘴边。这里已经人山人海了。每个人都想看看这条神奇的河流,我们渴望越过它。这时,我看到了广阔的闽江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有意识地分开,泛着层层雪白的波浪,非常美丽壮观。

望着滔滔江水,不禁想起古人的智慧。古代有洪水的时候,人们很无奈。直到李冰的出现,他巧妙地分流河道,灌溉了一些田地,继续流了一些。李冰花了多大的毅力才把河水改道,花了多大的脑筋才想出这个绝妙的主意!

在游览风景的同时,也赞叹古人无限的毅力和智慧!

这个暑假,我学会了毅力和智慧并存,我很开心,也很激动!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三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了都江堰,我们是从成都坐高铁到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我们从玉垒山那个方向向都江堰水利工程方向进发。这条路妈妈说有一段非常幽静的山路,并且看到岷江后,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能更好的理解都江堰这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成都平原西边的岷江上建造的,是全世界到今天为止,年代最长、唯一留存、以没有坝引水为特点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在使用,仍发挥很大效益。让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它是由李冰父子建造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比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来临的时候,江水奔流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非常窄,古时常常引起洪水,洪水一退,又有许多沙石。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向东流,造成东边旱西边涝。当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人民造福,排除洪水之灾,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浇田、变害为利。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处体现于两点。其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所以洪水季节六成泄洪。所谓“分四六,平潦旱”正是这个道理。即表层水流入凹岸,低层水流入凸岸。于是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都不能代替的,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之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奔流而过,高峰时节则节节升高,不加节制的水流不断爬升,一拥而入,成都平原就会遭受洪涝灾害。此间飞沙堰的设计与宝瓶口相互结合,它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这就意味着当内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汹涌的波涛将从飞沙堰溢出。宝瓶口入水便始终在一个几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从此以后既获灌溉又安然无恙,此间的苦心可谓巧也。

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暑假,我终于来到都江堰参观了它美丽的景色。

穿过伏龙观,放眼望去,山上树木郁郁苍苍,几处亭台楼阁掩映在山林中。碧绿的岷江水像一块翡翠,微风吹过,江面上泛起鱼鳞似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又像撒下了一层碎金。近处,波涛起伏,江水缓缓从宝瓶口的“瓶颈”处流过。

来到分水亭,正前方是岷江出山口,只见远处山峰层峦叠嶂,可想而知,岷江水是经过了许多的曲曲折折才流出山口的。在分水亭左边也有一条江,干涸的河床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巨响,好像闷雷滚动。顿时,左边的江打开了一个闸门,岷江水蜂拥而至,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鹅卵石就被江水吞没了。

踏上长两百多米的安澜索桥,往下看,岷江水翻滚着,奔腾着。它如同川剧里的变脸,又似被谁染上了色,从碧绿色变成了土黄色。岷江水怒吼着,咆哮着,像个撒野的孩子。

走到岷江右岸,登上了秦堰楼,俯瞰都江堰。岷江水在都江堰内的流程是个横卧的英文字母“y”。中间那块将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的叫鱼嘴分水堤,从宝瓶口流出的这边是内江,另一条是外江。你还别说,鱼嘴分水堤既像一条大鱼在向远处眺望,又像极了一艘巨轮在岷江上乘风破浪。再向对岸望去,对岸山峰连绵起伏,像一条巨龙。天空湛蓝深远,像被水洗过似的,一尘不染,犹如一块蓝玻璃。天上飘着雪一样白的云朵,时而变成可爱的小鸡,时而变成温顺的小狗,时而变成凶猛的老虎,时而变成威武的狮子。再看看外江,它已不再干涸,而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江。

啊,都江堰,你真是太美了!

今天,我们来到了都江堰市,游览举世闻名的浩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秦国李冰父子率成千上万的军民建成的。话说当年,群山层层把岷江东去之水截断,造成了源源不断的岷江水直逼乐山地区,使乐山民众遭受洪水之灾;而成都平原地带却终日期不见滴水,大旱降临,皇帝爱莫能助。

李冰父子见状,甚是于心不忍,于是开始导水。由于四川地带的山主要由钟乳石构成,这种石头一大特点就是易燃,李冰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开始烧山。李冰浇山时在冬天,江水冷得刺骨,高温的火和冰冷的水在一起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山“砰”的一声就炸开了。这样,岷江水被分成了两部分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向成都平原,造福于百姓;外江起到汛期分洪的主要作用。

一路上,我们顺着岷江水往上走,水声“哗哗”,十分悦耳。来到景区,我和弟弟在开放的喷泉池里大玩一通。然后,我们参观了宝瓶口,只见岷江之水气势汹汹,竟可与长江相媲美;接着,我们走到飞沙堰,这是二次分流处,泻洪时在内江多余的水会被排出的同时,在凤栖窝未排除的泥沙会被排出,使得流入内江的水只含有少量的泥沙;我们的游览是逆流而上,所以最后来到了第一个分流处——鱼嘴,因其地势极其像鱼而得名,它把岷江水分成两部分:内江,便是当年李冰开凿的,外江主要起泻洪、排沙作用。内江在“凤栖窝”的过滤下有极少的沙子再经过飞沙堰的二次排沙,使灌溉农田的水中只有一丁点的泥沙,这也就意味着瓜果将更加健康,老百姓食品吃得更加放心。总之,鱼嘴的特点是四六分洪,二八排沙。

今天,成都平原的百姓人人靠它,灌溉农田也好,饮食也好……可以说,它就像清甜的甘露,浇灌着成都百姓的生活。李冰这一壮举更替中国向世界说了一句:“中国是强大的,伟大的!

啊,我今天终于可以见到都江堰了!

在我的心里,都江堰可以用两个词代替——雄伟、壮观。因为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还知道,作家余秋雨将它称为“慈祥的母亲”。

我们跟着老师走进景区大门。咦?怎么感觉像是走进了我们的泰兴公园——一个中等大小的公园,里面就是花花草草、树木、河流……也没有什么特别呀!顿时,一丝失望涌上心头。

“同学们,鱼嘴到啦!”我往前一看,鱼嘴真的像大鱼的嘴巴,插入江心,把岷江一分为二。岷江就像一个大怪兽,咆哮着奔涌而来,但到了这儿,就服服帖帖地分成两股,一股流入内江,一股流入外江。

鱼嘴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四六分洪”——经过精确的测量,在汛期,会有60%的水流入外江,而剩下40%的江水则恰到好处地灌溉着成都平原;而在旱期,则会有60%的江水充分滋润着成都平原,只有40%的江水会流入外江。

解决了洪水和干旱,江水里却混入了大量沙石。这下,该轮到飞沙堰大显身手了!

在这里,“堰”就是“坝”的意思。飞沙堰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坝,虽其貌不扬,却能够让大量沙石“飞”出去。它的神奇之处,源于离心力,它呈倒“s”形,顽皮的水流撞上一侧低坝,顿时头昏眼花;跑到另一边,却又撞上了另一侧低坝。如此一“转”,石块被甩了出去,泥沙沉入江底。

站在岸边,我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他们巧妙的设计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再想想李冰父子治水,是多么不容易呀!那时,没有精密的高科技测绘仪器,靠双脚走遍千山万水,靠双手绘制地图,有的是勤劳的品质和百折不挠的信念啊。

想当初,水源被玉垒山挡住了,只有10%能流入成都平原。李冰让几十万名工人日夜开凿,可凿了一年时间,玉垒山依然纹丝不动。工人们泄气了,这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开凿完啊?于是他们纷纷罢工。李冰为此发了愁,他动员大家一起想办法。后来一个有经验的农民提议,在岩石上开凿出一些沟槽,再放上柴草日夜不停地烧,直烧到石头发红,再把冰冷的江水浇上去,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岩石变得脆弱,之后再用工具就能轻易地将岩石凿开。终于,李冰开辟出了一道水道,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称“宝瓶口”。

慢慢地,我明白了都江堰的雄伟所在。它的雄伟不在外表,而在它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更体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个暑假,我去了四川的许多地方,美如仙境的九寨沟,汶川的钟楼,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都江堰。

那天一大清早,我们上了表姐家的车,来到都江堰大门口,这时天才刚刚全亮,我们走了进去。走了几十米只见有一个喷泉。它周围是一个个竹子编的细长的竹篓,里面全是很大的鹅卵石,一旁还有几个用木头做的、绳子固定的像三角架一样的东西,据说当年李冰父子就是用这两个东西把水拦住的。喷泉中间还有四五条又粗又长的木桩横倒在里面。听导游说,古时每年都要清理江底的沙石,李冰就是用这木桩做标记,挖到木桩后就不再向下挖了,直到现在江底下都有那样的木桩。继续往前,导游带领我们往鱼嘴方向走去,途径堰功道,它的两侧是十二位建造和保护过都江堰的功臣们的铜像。我们一直从后向前走,不远处就先看见了“宝瓶口”,宝瓶口把一座大山分成了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的水流向内江,另外多余的水分流到了外江,成都市区的用水多半是内江的水。再向前走就是“飞沙堰”了,它的主要作用是泄洪排沙,内江经过了飞沙堰就很干净了。正在我感慨古人的伟大时,不知不觉地来到“鱼嘴”了。因为它的前面像一个扁平的鱼嘴,因此而得名鱼嘴,就是在这个地方把岷江活生生分成了内江和外江。

这次去都江堰,我看到了华夏儿女的聪明才智。他们做了竹篓,将小的石块捆在一起,增加重量,不至于被水冲走,像三角架的东西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还有前面我说的把山一分为二,如果要把山慢慢的挖则需要挖很长的时间,但古人知道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把石头用火烧了,再立刻浇水,使石头在迅速收缩时炸裂开来,变成了小石块,不但方便搬运,而且更加省力,也节省了很多时间。我真佩服李冰父子的毅力、决心和智慧,我们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四

到了都江堰,我们准备顺江而下去游览这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工程。

一进景区大门,直扑眼帘的便是这美丽的风景,岷江水奔腾而下,浩浩荡荡,猛浪若奔;水甚是碧绿,两岸树木高山皆映于水中;山巍峨高大,虽已进入冬日,山上的树木却依然高大挺拔,负势竞上,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见证了这水利工程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丛林之间依稀露出亭台楼阁,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索桥。一上桥,那摇晃的桥身打断了我的思绪,此时心惊胆战,桥下那呼啸而去的江水不禁让人生起一丝寒意——桥似乎随时要掉下去一样,我连忙走过索桥,跑到了鱼嘴上。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摩肩接踵,涌向围栏,我们也凑了过去。这时,只见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自觉地分开了,分水之处泛着雪白的浪花和层层涟漪,十分美丽。后来一位导游阿姨介绍说;“这里是分水堤,在岷江之中,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主流,内江是灌溉用水。”我似懂非懂地听着,渐渐地着了迷。一眨眼,我们来到了飞沙堰。在堰上,那清澈的江水拍着水坝,似抚摸一般,丝毫看不出水急浪涌。但导游阿姨说:“这飞沙堰是分水堤和宝瓶口间的一道低矮的滚水坝,涨水时,利用水的回旋原理,内江超量的水流以及泥沙从这排到外江,从而保证灌区安全。使灌区水渠不会阻塞。”我听着听着似乎身临其境,看到了涨水季节时,急流甚箭的江水从这经过,在这再次分流的情景是那样壮观。我不由得叹服古人的智慧,李冰有何等的毅力,当时的科技工程有何等卓越,它的雄姿展现出华夏古代文明。过了飞沙堰,我们看到了一个似瓶口的狭窄缺口,原来这里有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啊!这样雄伟的水利工程,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发挥巨大的作用,造福于后人,心中对古人有着空前的敬意!

如今,都江堰依然美丽壮观,地震没有动摇她。下山后,走出大门,城市依然是那么繁华,新建的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短短两年,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丝毫没有地震的创伤,人们幸福快乐。这个工程犹如一座丰碑,她与城市雄辩地向世人表明:中华民族有创造人类奇迹的智慧与力量。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范文2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了都江堰,我们是从成都坐高铁到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我们从玉垒山那个方向向都江堰水利工程方向进发。这条路妈妈说有一段非常幽静的山路,并且看到岷江后,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能更好的理解都江堰这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成都平原西边的岷江上建造的,是全世界到今天为止,年代最长、唯一留存、以没有坝引水为特点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在使用,仍发挥很大效益。让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它是由李冰父子建造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比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来临的时候,江水奔流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非常窄,古时常常引起洪水,洪水一退,又有许多沙石。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向东流,造成东边旱西边涝。当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人民造福,排除洪水之灾,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浇田、变害为利。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处体现于两点。其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所以洪水季节六成泄洪。所谓“分四六,平潦旱”正是这个道理。即表层水流入凹岸,低层水流入凸岸。于是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范文3

这个暑假,我抱着激动的心情,和妈妈姐姐来到了魅力无限的都江堰。

到了都江堰,我们便顺江而去,一睹都江堰的绝美风采。

一进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这美丽的风景,岷江水奔腾而下,浩浩荡荡,江水十分清澈,两岸的青青树木映入水中;山壮丽巍峨,树高大挺拔。走在小道上,树木的清香扑面而来,仿佛置身在那神奇美丽的仙境中,令人神清气爽。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索桥。一上桥,那摇晃的感觉让我心惊胆战,桥下那汹涌澎湃的江水,看得我直心慌,凛冽的风吹过,带给人一种冰凉刺骨的感觉。桥摇摇晃晃的似乎随时要掉下去一样,我心一慌,连忙带着妈妈和姐姐走过了桥,跑到了鱼嘴上。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个个都想看看这神奇的江水,我们也急不可耐,赶紧凑了过去。这时,只见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自觉地分开了,泛着层层雪白的浪花,十分美丽和壮观。

看着这汹涌的江水,我不禁想起古人的聪明才智。古时候闹洪水,人们也无可奈何。待到李冰的出现,他巧妙地将江水分流,一部分灌溉田野,一部分便继续流淌。李冰是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将江水分流,又费了多少脑经想出了这精妙的想法!

在参观风景的同时,我也赞叹古人无穷的毅力与智慧!

这个暑假,我知道了毅力与智慧并存,并且我十分的开心与激动!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范文4

诗人山春曾在《灌阳竹枝词》中写道: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开时涌岸边。诗人运用巧妙的语言让我们见识了这神奇的都江堰。暑假,我领略了都江堰的美丽。

一来到都江堰,我便看到了湖边一颗颗的柳树。柳树小姐们的样子也算得上是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吧。这可是在夏天,柳树小姐们全都换上了轻柔的绿色长裙,宛如一位位绿衣仙子。往栏杆旁走,才发现栏杆上的雕刻技艺当真是无可挑剔的。有的图案是雍容华贵的凤穿牡丹,栩栩如生;有的是金龙出云的花样,十分有立体感;有的是含苞待放的菊花,可爱极了。

再往前走,便是十分着名的玉澜索桥了。索桥用铁索绑在半山腰,犹如一只风挂在半空中,只有游丝一线牵着。光是远远地望着,我便早已不寒而栗、胆战心惊了。人们走在索桥上一个个都紧抓着护栏,接着再一步步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还有一些人胆子大些,竟把自己斜倚在护栏上,不过却也十分笨重。只见索桥上的木板虽也结实,却稀稀疏疏。不过,走在吊桥上,听着下面潺潺的流水声,却也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下面的河川流不息,一点儿小小的波浪,让这原本就十分特别的都江堰,又有了一种独特的美。

再继续往上走,就来到了有“蜀中小西湖”之称的翠月湖。啊!来到这里的人无不赞叹这奇妙的翠月湖。她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里景色宜人、风光秀丽、凉风习习。翠月湖的水真亮啊,亮得像一颗颗闪亮的钻石;翠月湖的水真净啊,净得像一面没有丝毫杂质的明镜;翠月湖的水真蓝啊,蓝的让人分不清楚这是天上还是人间;翠月湖的水真静啊,平静的没有一点波纹。这一个美丽的湖,应该是那天宫的瑶池从天而降吧。否则怎么会有一股“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观”的独特魅力呢。真是仙境呀!

走到观望台上,都江堰的大半景色映入眼帘。往下俯视,都江堰的宏伟的水利工程让人惊叹不已,江水平静而轻缓地往岷江流去。郁郁葱葱的森林像一片绿海,成群的坝子更是这水利工程的一大特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是舒畅。

玉澜索桥,翠月湖,这些让都江堰变得古色古香。我希望有机会再去这美丽的都江堰。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范文5

一来到都江堰,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们就深深地吸引了。无论是这的空气,这的花草,还有那陈列着的图画。都给我们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先来说说那形态各异的雕塑吧。城隍庙里,城隍悠闲地坐在正中,而守护他的四大天王却满脸绷地紧紧的,庄严的坐在宝座上,手上紧握着自己的兵器,高度警惕着。脚还踩着许多动物,展现出大将的风范。

随之,我们踏着欢乐的脚步,听着优美的歌曲来到一个关卡——西关。这虽只是一座城楼但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传在西关的斗屏台上,这项伟大的工程的创始者,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冰。曾与蛟龙在此战斗过。李冰变成一头牛,和蛟龙变成的犀牛打斗起来,后来在李冰的计策下取得胜利,静静地去感受,仿佛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再次浮现。

出西关没多久,玉垒关又跳了出来,站在城楼上,俯视岷江,将整个都江堰尽收眼底,让我们感到了快慰。

穿过安澜索桥,就到了都江堰重要地区——鱼嘴。由于这里的地形像一条大鱼的嘴,大家就称它为鱼嘴。旁边是座水闸,它封堵了外江水,使我们无法看到浪头一个接一个的壮观景象。只能看见岷江水流向飞沙堰。这次我们意外发现李冰制水时运用的重要工具——杩槎和竹笼。

从人字堤上走过去,再向前走,就是飞沙堰,虽说这只是都江堰的一小部分,但它为都江堰奉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量,并改变它的流向。在飞沙堰旁边,就是宝瓶口,这是一个很窄的缺口。就像一只宝贵的花瓶那一片狭小的瓶口。这个缺口,有效的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速,更让岷江可以更多移向它方。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伏龙观。了解到了李冰,包括给予最大力量的堰工。出了观,就是一条名人道。开头是两只石乌龟扛着石碑静趴着。接着就是小龙喷泉,边走就可以见到吉当普﹑诸葛亮、阿尔泰等历史名臣。正当我们欣赏时,小舅喊我们去神龟池喂鱼,原来这里的鱼也特别爱吃辣子。

后来我们在一番欣赏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带着游玩的疲劳,我们缓缓走出大门。

啊,多么美丽的地方啊!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范文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五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了都江堰,我们是从成都坐高铁到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我们从玉垒山那个方向向都江堰水利工程方向进发。这条路妈妈说有一段非常幽静的山路,并且看到岷江后,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能更好的理解都江堰这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成都平原西边的岷江上建造的,是全世界到今天为止,年代最长、唯一留存、以没有坝引水为特点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在使用,仍发挥很大效益。让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它是由李冰父子建造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比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来临的时候,江水奔流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非常窄,古时常常引起洪水,洪水一退,又有许多沙石。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向东流,造成东边旱西边涝。当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人民造福,排除洪水之灾,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浇田、变害为利。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处体现于两点。其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所以洪水季节六成泄洪。所谓“分四六,平潦旱”正是这个道理。即表层水流入凹岸,低层水流入凸岸。于是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都不能代替的,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宝瓶口是由人工开凿的一通山峡,玉垒山被一分为二,其间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内江水从百米之宽的河道涌向宝瓶口,平水季节奔流而过,高峰时节则节节升高,不加节制的水流不断爬升,一拥而入,成都平原就会遭受洪涝灾害。此间飞沙堰的设计与宝瓶口相互结合,它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这就意味着当内江水位升高2.15米后,汹涌的波涛将从飞沙堰溢出。宝瓶口入水便始终在一个几乎平衡的常量上。成都平原从此以后既获灌溉又安然无恙,此间的苦心可谓巧也。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六

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的,或许你还沉醉在夏的阳光里;或许很不经意间,秋已悄悄地走进了你,你也一走进了秋,都江堰的秋天就是这样悄无声息。

走在小路上,石桥边,棵棵青松依然昂首挺胸,笔直笔直的,像许多守卫边疆的战士一样直直地挺立着,面容坚定而强韧,丛丛翠竹依然精神抖擞,瞧!是谁那样赶趟儿似的给枫叶姑娘换上了红花衣?你瞧她似害羞地涨红了脸,像一位少女似的。

走在街道上,两旁的梧桐树不知是什么时候换上了“皇帝装”,树叶黄得像金灿灿的油菜花儿,十分引人注目。闭了眼,好像满树的油菜花的气息已向你袭来,钻到你的全身上下。

轻轻地走过小溪,轻轻踩着青青的草儿,悄悄的来到田野。这时,一股泥土的芬芳便伴着清风扑鼻而来,细闻,还带着丝丝麦穗的清甜。远处几个农民伯伯打扛着锄头,略弯下腰,轻轻抱起一把金黄的麦穗,沉甸甸的。这时,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那种丰收的笑。

这就是都江堰的春天,一个丰收的、金黄的季节,这里的秋天五颜六色,青松发出绿的气息,枫叶换上了红衣,梧桐也换上了威严的“皇帝装”,动物也都放声高歌。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七

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像苦旅中的行者,在探询中遴癣体悟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都江堰》是文化游记,作者对历史文化遗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踪迹,给古老的物象与峻伟的山水赋予了灵性,赋予了哲理意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李冰父子不期留名却流芳千古。散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多-维享受。

一、想象在散文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想象创造的艺术之“虚”,可以为生活之“实”插上翅膀,使文章显得丰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都江堰》中的想象更多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的想象性还原,如“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既具体又质朴”,“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这些都是作者站在历史角度所进行的合理想象和艺术演绎。

二、对比是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它通过选择合适而恰当的参照物,将“本体”和“比体”进行对照,从而收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彰显事理的内在逻辑的表达效果。在《都江堰》中,作者除了将长城和都江堰进行整体性对比之外,还把李冰与秦始皇、李冰与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表现了都江堰被作者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的根本原因以及作者对李冰人格精神的高度赞美。

其他(具体的分析,也许能用上^-^)

一、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文章第一部以长城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都江堰的独特感悟;第二部分绘神绘色地表现都江堰的壮丽图景;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精神风采。三个部分层层推进,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实”,以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一部分以“它,就是都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绘。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由“景物”向“人物”的转移。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

二、作者对都江堰的情感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值,参观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陶醉。“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但游览之后,作者不仅对其“景”情有独钟,认为“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而且对其“神”无比崇敬,“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这种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三、对比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文章除了将长城与都江堰进行多方面的对比之外,还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将“茫茫一片”的大海之水与“可捧可掬”的都江堰之水对比,将都江堰的水系图谱与20世纪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对比,将李冰“永远水气淋漓”的真学问与后世“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的“厚厚典籍”对比,将秦始皇筑长城的“雄壮、蛮吓、残忍”的指令与李冰筑都江堰的“智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李冰的赞美之情,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文章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其文化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宿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表现了作者强大的主体性、主观性,以及对客观景物、事件的“观照”和“审读”能力。《都江堰》以个性思考开始,以主体感悟结束,处处显示出作者对隐含在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历史人物李冰形象后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的明显动机,即使文章对都江堰壮丽图景进行生动描绘的第二部分,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有我之境”的偏爱。

品味语言

余秋雨散文的语言优美,极富于个性特色。

一、作者力避熟语,追求自出机杼的个性化语言。如“野山荒漠”“颓壁残垣”“濡养”“卑处一隅”“心魄俱夺”“阴气森森”“惹人注目”“浚理”“邈远”“游观”“判然不同”“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股股叠叠”等词语,或改造熟语,或创造新词,体现了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匠心,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另外,“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硬扎扎的水坝一座”等体现了作者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的艺术能力,“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被岁月的淤泥掩埋”“以使命为学校”等语言表述则形象幽默,富含哲理,给人启发。

二、作者对“四字词语”的偏爱和运用。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诸多“四字词语”之外,如“渐觉滋润”“愈显清朗”“地震前兆”“海啸将临”“山崩即至”“急于趋附”“陡然一惊”“急流浩荡”“大地震颤”、“有所执持”“无所专攻”“金杖玉玺”“铁戟钢锤”“镇于江间,测量水位”等“四字词语”在文章中联翩而至,使文章读来很有气势。

三、比喻手法的使用。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以“乡间母亲”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比喻“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的都江堰水流,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的连串喻体比喻都江堰的“骚动”和“声音”,以“金杖玉玺”“铁戟钢锤”比喻权势等,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都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八

暑假里,我们一家和南昌的叔叔一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参观有两千多年辉煌历史的都江堰。

一路上,我和妹妹一直盼望着快点到都江堰。终于到了,车子开进了景区的大门,两旁绿树成荫,花草芬芳扑鼻,流水潺潺;虽然是夏天,但是感觉凉风习习。

我们继续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闸和四跟铁棒。导游说:“每年人们挖沙时,看到四跟铁棒露出来,就不用挖了,因为再挖下去,会造成鱼嘴分流不均匀,而发生洪水灾害,淹没农田和村庄。”我们一边听讲解,一边往前走,来到了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的“鱼嘴,”导游介绍,“鱼嘴”有三大功能,第一是防洪,第二是分流,第三是排泥沙。“鱼嘴”呈三角形,就像鱼的嘴巴一样,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八字形;站在“鱼嘴”的前方,远远望去,汹涌的江水一泻而下,经过“鱼嘴”的分流后,水流变得平稳而缓慢了。看了这巧夺天工的设计,我不禁惊叹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们一路继续往前走,导游带我们来到了露天表演台,我们又看了一场精彩历史文化演出: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民国、现代的文明故事。我们玩得太开心了。

经过这次都江堰的游玩,我知道我们祖国有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为我们祖国的光辉历史感到自豪。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奉献我的一份力量。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九

诗人山春曾在《灌阳竹枝词》中写道: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开时涌岸边。诗人运用巧妙的语言让我们见识了这神奇的都江堰。暑假,我领略了都江堰的美丽。

一来到都江堰,我便看到了湖边一颗颗的柳树。柳树小姐们的样子也算得上是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吧。这可是在夏天,柳树小姐们全都换上了轻柔的绿色长裙,宛如一位位绿衣仙子。往栏杆旁走,才发现栏杆上的雕刻技艺当真是无可挑剔的。有的图案是雍容华贵的凤穿牡丹,栩栩如生;有的是金龙出云的花样,十分有立体感;有的是含苞待放的菊花,可爱极了。

再往前走,便是十分著名的玉澜索桥了。索桥用铁索绑在半山腰,犹如一只风挂在半空中,只有游丝一线牵着。光是远远地望着,我便早已不寒而栗、胆战心惊了。人们走在索桥上一个个都紧抓着护栏,接着再一步步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还有一些人胆子大些,竟把自己斜倚在护栏上,不过却也十分笨重。只见索桥上的木板虽也结实,却稀稀疏疏。不过,走在吊桥上,听着下面潺潺的流水声,却也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下面的河川流不息,一点儿小小的波浪,让这原本就十分特别的都江堰,又有了一种独特的美。

再继续往上走,就来到了有蜀中小西湖之称的翠月湖。啊!来到这里的人无不赞叹这奇妙的翠月湖。她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里景色宜人、风光秀丽、凉风习习。翠月湖的水真亮啊,亮得像一颗颗闪亮的钻石;翠月湖的水真净啊,净得像一面没有丝毫杂质的'明镜;翠月湖的水真蓝啊,蓝的让人分不清楚这是天上还是人间;翠月湖的水真静啊,平静的没有一点波纹。这一个美丽的湖,应该是那天宫的瑶池从天而降吧。否则怎么会有一股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观的独特魅力呢。真是仙境呀!

走到观望台上,都江堰的大半景色映入眼帘。往下俯视,都江堰的宏伟的水利工程让人惊叹不已,江水平静而轻缓地往岷江流去。郁郁葱葱的森林像一片绿海,成群的坝子更是这水利工程的一大特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是舒畅。

玉澜索桥,翠月湖,这些让都江堰变得古色古香。我希望有机会再去这美丽的都江堰。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十

今年寒假的一天,我、妈妈、爸爸、姨父、姨妈和表哥一起去了风光如画的都江堰。

我们一大早就起床,去火车站买票去都江堰。到了都江堰有坐公交车去景点。那时,已经上午九点了。

我们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喷泉,这个喷泉的池子里有两根木头,木头上刻的有字。具体是什么字,我也不知道。而且,这个喷泉不太大。

我们又走了几步路就看见一条大道,道路两边各有一条渠,渠里的水有许多的石质龙头喷出。更外边有几尊古人石像。再往前,就是一棵奇怪的银杏树,听说,这棵树是由张飞所种植,树枝上有石钟乳状的分叉,很奇特。

我们再往前,就是一个大大的宝殿,他是伏龙观,是来纪念修建都江堰的人——李冰父子的。这个宝殿分三重,我们在第二重出来的时候看见了都江堰的`全景图。我们下了伏龙观走了一大段路发现转回了伏龙观的正前方。

我们发现我们是从伏龙观的一个侧面绕回来的,所以,我们要从另外一个侧面走……。

我们走到了宝瓶口,我看见这里像是一个水坝的样子。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波涛汹涌,时不时还会出现漩涡和乱流,可是还让人感到凉爽。现在的工业污染却并没有将这里的水污染。

我们又来到了飞沙堰,它的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特大洪水的特殊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我们又走到了鱼嘴,它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我们最后去了一个花园,里面有许多盆栽和花花草草,十分美……。

经过了一天的旅行,我们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都江堰。

我们这次旅行不仅了解历史故事,而且知道了古人的智慧,让我学到了很多,更让我开阔了眼界。我很想再一次来到都江堰!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十一

水之道,是无数文化分子聚在一起,合成文明的物质,再构成精神的砖石,最后筑成有哲理高度的城墙,守护民族的脊梁。

--题记

滔滔岷江,绵绵不绝,沿溯阻绝,蜿蜒奔腾。当流入成都平原时,忽然变得温柔驯顺起来,滋润着当地的人民。旱涝无常的四川从此成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都江堰。

在都江堰,岷江似乎展示出了关于水的一切魅力。既宏大雍容,又可掬可捧;既狂野奔腾,又温柔驯顺;既柔又刚,刚柔相济,是那么矛盾,又是那么和谐。能够将治水发展到如此高度的唯有李冰;能够将治水的哲理领悟到如此朴实透彻的,也唯有余秋雨先生。从历史上为官角度来讲,李冰无疑不是最清明能干的,但是他绝对是最原始朴素的。他是蜀郡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江边,他完成了“守”字的原型。这样的朴素直接,这样的冰清玉洁,足以令现代化的文明深思,也足以令余秋雨先生深思。的确,他在政治上并无多大建树,但是那种清廉正直的政治作风,足以令后人肃然起敬,也像这滔滔江水一样,浩气长存。

李冰从来不是专家,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公式和定理,却总结出了直到20世纪都还是水利工程的圭臬的真理:“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这既是治水的圭臬,又是治人治世的真理。唯有顺从历史大势,才能兴旺发达;唯有顺从人民名义,才能繁荣富强;唯有顺从自然规律,才能和谐发展。面对这世间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余秋雨先生陷入了沉思。

眼前,是滔滔不绝的滚滚江水;心中,又激荡出古时道家的哲学奥义。和谐,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世间万物,唯有和谐,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对现代化的文明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反思。我们的文化中曾经蕴含着很多的真理。我们现在要将这些传承下去,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在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中,我们得向过吊桥一样自信,因为我们越是犹豫,就越动摇,也就越危险。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就像余秋雨先生一样。

历史悠悠向前,江水滔滔奔流。李冰的石像,也许早已被埋没。但是,李冰的精魂永不消散。他的信念,将会被永远铭记。传承这一份精神,这一份文化,这一份信念,余秋雨先生有责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有责任。从滔滔江水中感悟的,也许正是5000年以来的真理。

水之道,是无数文化分子聚在一起,合成文明的物质,再构成精神的砖石,最后筑成有哲理高度的城墙,守护民族的脊梁。这城墙永远屹立不倒,坚固不催,永垂不朽。它一直见证着东方民族的传奇。

伫立在书桌前,仿佛随余秋雨先生站在岷江畔,一同探求都江堰水中的大道。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十二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两千年前,李冰父子面对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火攻玉垒化为离堆。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引水,将逢雨必涝的西蜀平原,化作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一千八百多年前,道教创始人张陵看中了青城山的碧绿清幽,决定在此修炼道法。青城山的香火愈来愈盛,但道家修建的观宇与亭阁始终深藏于密林之间,与四周的山林岩泉融为一体。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离堆锁峡、金堤夕照、雄关古道、玉垒仙都、寒潭伏龙、笮桥飞虹、玉女仙姿、岷山晓雪、宝瓶春晓等自然景观,与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城隍庙等古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山、水、城、林、堰、桥融为一体的独特风光,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天人合一的千古奇观。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生态性、特色性。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十三

都江堰是一处充满神秘感和古老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区,是全球灌溉工程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璀璨明珠。

这次旅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都江堰的美丽和神秘。首先,我惊叹于这片土地的美丽景色,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尤其是在春夏季节,绿树成荫,江水清澈,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同时,我也对都江堰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秦国时期。在这里,我了解到了都江堰的灌溉系统是由渠首和灌溉渠道组成的,而渠首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能够控制流入灌区的洪水,并使其余水流流入农田,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都江堰,我还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博物馆,了解到了都江堰水利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博物馆中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物,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这次都江堰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也深刻地认识到了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努力。我相信,这次旅行将会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之一。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十四

交通:

新南门长途汽车站、成都火车站广场和茶店子长途汽车站每天都有发往都江堰的专线车,班次非常多,也可在路边等候拦车,车费9.5元,走高速公路行程约一个小时。出都江堰客运站后可到马路地面乘4路公交车到都江堰景区秦堰楼大门。

旅游介绍:

门票60元。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景区面积为220公顷,都江古堰、离堆古园、金刚长堤、安澜索桥、松茂古道等20多个重要景点串联成旅游环线,离堆锁峡、金堤夕照、雄关古道、玉垒仙都、寒潭伏龙、笮桥飞虹、玉女仙姿、岷山晓雪、宝瓶春晓等自然景观,与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城隍庙等古代建筑交相辉映。全部游览需耗时一天。

若只以看江水大坝为主,一般的游览一个小时就够了,当天可赶往青城山,或从青城山下来后顺路一游都江堰。

住宿:

都江堰市内的宾馆、饭店也非常多,价格无论高低都有。

其它信息: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十五

今天是十月二日,爸爸妈妈带我去都江堰旅游。我一看地图,我就惊呆了!因为都江堰是我们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与长城比肩的伟大工程,也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天府之国”,富绕与美丽。

我们先去了虹口,因为那里四季长流,清澈见底的白沙河贯穿虹口全境,两岸树木翠绿,山峰相峙。爸爸告诉我:“这是天然氧吧,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我到了白沙河还骑了马呢!

我们又到了一个景点--龙池。爸爸说:“龙池是我国森林公园位于川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奇观众多,四季分明。春暖之时,那里万木复苏,百花争艳,令人迷醉的感觉。但是,景区暂未对外开放,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龙池没有去成,我们又来到了绿树环绕的青城山。走到那儿,一阵风把我的吹到风景秀丽的大山里,那一片绿色映入眼里,让我觉得,风是绿的,阳光是绿的,整个人也融入这片绿色的大山之中。就像是另一个世界,好美啊!

我迈着轻松的步伐,不知不觉中被群山所包围。一棵棵绿油油的树木,树枝叶茂。远远望去,恰似千姿百态的山峰,看着看着,我已被峭壁悬岩,天光云境一线给吸引了!

当我走的疲倦不堪时,那哗啦啦的流水声,让我一拥而上。哇,好清的水啊!还有许多约鹅卵石呢,让条条小溪增添了色彩与活力。青城山真是好美好美,那里的山山水水,层叠叠的雾。真是美极了!这个十一大假真有趣啊!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十六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仍发挥着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水利专家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这个堰,平时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时则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还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时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当时没有水泥,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笼装卵石作堰,费用较省,效果显著。

都江堰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都江堰一带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名胜古迹。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传说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服恶龙,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__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__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旅游景区。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__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旅游心得篇十七

昨天,也就是星期天,我去了都江堰。

都江堰离成都的路可真远,开了差不多1、2个小时才到,我左顾右盼的想看看都江堰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是马上就要倒塌房屋要修好了,还是什么变化都没有吗?我相信一定是有变化的。

经过了漫长的旅途,我来到了都江堰,爸爸对我说:“今天是姑婆的生日,我们要去她家,给她过生日,走吧。”我听了爸爸的话,喜出望外,因为我还不知道今天是姑婆的生日。

在去姑婆家的路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边缘都列开了的房子,就像马上就要倒了一样,这边裂了一点,那边也裂了一点,窗子有的都碎了,还有悬的连窗子框都没有,辛好里面没有人。

我看见前方隐隐约约有一两什么车,若隐若现,因为灰尘实在是太大了,太浓了,在靠近一点终于看见了,是一辆挖土机正在挖一栋非常烂的房子,黄色中间带红色的房子给拆掉,那栋房子已经被挖土机挖得差不多要倒了。

我们到了姑婆家,为她唱了生日歌,姑婆也划了蛋糕,吹了蜡烛,许了愿我们把姑婆的生日庆祝完后,已经很晚了,月亮已经嵌在了深蓝色的天幕中,但挖土机还在坚持不懈地挖房子。

正当我们要离开时,只听见一声巨响,突然“嘭”的一声,可把我吓坏了,我猛的一回头,只看见刚刚日夜兼程在那儿拆房子的挖土机,终于把房子拆倒了,这些灰尘成了蘑菇云,就像原子弹刚刚爆炸了一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灰尘到处乱飘,路过这里的人,都屏住呼吸,向前跑。

下次来都江堰时,能发展的更好!十全十美!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70679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