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怎样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让自己的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接下来是一些写作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美学论文篇一
在音乐艺术中,音乐性内容涉及情绪、风格、精神三类特征。第一,情绪作为音乐内容中表层的部分,听众能够透过感官来直接体验,进一步把握现场传达的整体氛围效果。第二,一类音乐内容的风格体系,往往不需要理性因素作为支撑,而是要配合听众当下的心情和理解方向进行确认。如若说情绪影响着音乐作品的格调,那风格体系便决定着这种格调的类型,两者维持着一定的阶级关系。第三,精神属于音乐内容中最为高层次的部分,是创作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想要抒发的思想情感,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还有创作的主旨。音乐的精神内容单纯配合专业技能始终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证,毕竟其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与产物。
音乐美学论文篇二
《春晓》一诗共四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是他隐居鹿门山时的时候写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没有采用一般手法直接叙述眼前春天景色的手法,而是通过春天早晨将要起床和起床后的感受,以及所见引起的回想来描绘体现春天的气息,有过这种经历和感受的中国人自然能体会到诗人那刻的这种感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气温适宜的春天里睡觉是多么的沉眠,以至于没有发觉早晨拂晓天亮,到处都是鸟儿鸣叫声,才吵醒了睡梦中的人儿。“处处闻啼鸟”就这么五个字,所用笔墨虽少,却充分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晨。鸟鸣欢叫唤醒了夜晚春困沉睡的诗人,推开窗打开门春晨拂晓的光亮照进屋来。春天给人们夜晚一个美好的睡眠,早晨起来自然神清气爽,活力四射,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就知道有多美好,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春晨鸟鸣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春晨的喜爱和怜惜。诗人就差直接感叹“春天多么没好”了。中国诗词的美妙之处正在于没有明说,却是无尽的赞美。这么美好的春天拂晓差点就淡忘了昨夜的风和雨,看看地上那么多落下的花瓣,方能肯定昨晚确实刮了风下了雨。昨夜沉眠的睡梦中似乎听到了风声和雨声,看看外面那么多落下的花儿又有多少是风吹下雨打下的呢?这多少让人有些伤感和失落,没有昨夜的微风和细雨,枝头依然挂满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春日早晨的景象呢?应该会更美吧!虽然昨夜的微风细雨凋零了一些春光,但微风细雨也纯净了春日早晨的空气,柔和了清晨的阳光。音韵的和谐让人们读来朗朗上口,自然传唱千古,而且接地气贴近生活,自然为大众所接受,更重要的是景情交融引发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德国一个大学教授提出来的“接受美学”强调文学作品应该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考虑。一部好的作品,一篇好的诗词,作者写出来或者翻译者翻译出来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欣赏者读者来填补其中留有的无限遐想空间中的内容。
接受理论意在强调,每一首诗词的文字只是每一个作品的一个简单构成部分,诗词的符号和文字构成相当于一个作品组成部分中的载体。在没有读者阅读它之前,它仅仅只是文字和符号而已。然而经过读者的阅读,结合阅读者自己的情感经历再进行赏析想象,丰富了文字和符号的内涵,才成为了作品。作者和翻译者的作用在于提供了指引读者思考的文字和符号。好的作品在于为阅读者指引的这条道路仅仅只是相对固定,有比较大的自由度,需要融入读者的思想情感和经历体验。诗词的文字和符号可以离开接受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感知而保持其结构形态永远存在不变。诗词作品却需要读者接受并主动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和生活感受。读者生活经历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都会影响作品的呈现。诗词作品是阅读者升华的之后的文字和符号。
好的翻译文字和符号会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创造性地去使文字符号变成详细具体的形象和感受。中国的诗词作品总是含有许多隐含而未透漏的东西,读者阅读之后这些不确定的东西就能呈现出来,所以诗词文字符号的人物和场景等就含有了读者所赋予的一些美的内容了。不同的阅读者对相同的诗词文字符号,在理解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只要总的感情基调没变,都是可以的,这正体现了潜在审美价值在不同阅读者身上的表现。翻译诗词作品时所用的文字符号应该考虑阅读群体普遍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到达原作者所作诗词的境界。诗人写出文字符号时赋予了文字符号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使其得以流通并被众多阅读者阅读接受。阅读者接受诗词文字符号时,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丰富了诗词文字符号的内涵而使其成为了作品。诗词的文字符号永久不变,但他们处于不同时代或者换了存在的社会环境就会成为不一样的作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理解诗词时要交待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写出来这篇诗词。诗人写作诗词的文字符号给阅读者理解诗词划定了一个范围,阅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给自己理解诗词划定了一个范围,因此就会有不同阅读者对相同诗词在感受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就像诗词赏析时各考生不会有完全相同文字符号的答案一样。
诗人写出那些文字符号时,他就希望阅读者从这些文字问号中读出他所期待阅读者读出来的东西,读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经历与诗人产生交集。这种诗人与读者联系的`交集,一方面决定于诗词的文字符号,另一方面决定于阅读者所读类似作品而积累的经验。翻译者所要做的就是翻译出好的作品让读者能读出原作诗词的内涵。诗词作品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诗人恰恰期待读者用个人体验去发现这种不确定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给人启发越多的作品越好,阅读者的主动参与思考,使得诗词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不会一成不变。诗词文字符号需要阅读者自己润色补充内涵增添情感。诗词的文字符号只是作品里一串拨通联系读者的电话号码,读者接听了,接受并有自己的理解,与诗人产生共鸣才算达成了诗词作品的目的。
翻译者在翻译《春晓》的时候,应该考虑阅读者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以及阅读经历等,更多地从读者接受角度来翻译。有了阅读者的参与,翻译出来的诗词在语言和风格方面都会更加贴近原作,因此接受美学在《春晓》诗词作品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传统翻译诗词的方式主要是从原作者诗词文字符号着手,而按照接受美学理论进行的诗词翻译更加注重读者阅读接受并调动自己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出来的诗词作品像原作一样含有一些空白和想象空间,必须读者根据联想来填补这些空白,让他们具体化。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以及情感体验会期待翻译诗词呈现某种画面,这必然和翻译者的翻译工作有关。《春晓》诗词作品翻译也一样必须考虑所翻译作品的大部分阅读群体的接受度。
将接受美学融入《春晓》诗词翻译,前者对后者有良好的适应性,从一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运用了这一理论,诗词的翻译将会有更美的效果,翻译作品也就从文本正真的走向文学。
译文一:
这首翻译作品出自bynner,他是一位对中国古诗词翻译很有见地的外国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评论家意见虽有出入,但是褒多贬少,在诗词翻译方面能够达到令多数人肯定的状态,已属不易,在对《春晓》这篇译文进行赏析之时,我们可以领略到大师的风采。外国翻译者相较中国的翻译者而言,优势在于对于外语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于外国受众内心的熟悉了解,这两点是中国的翻译者所无法企及的,而他们翻译的弱势在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及对诗词意境的真正领悟,如果能将这二者结合,外国的翻译者能够翻译出很美很受大众喜爱的翻译作品。
首先,分析翻译者外语翻译技巧的采用,词语“light-hearted”和“singingofbirds”应用的十分贴合场景,让读者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刚刚从睡意朦胧中,被鸟儿的轻盈的歌唱声敲打着蒙睡的心,初醒。读来喜爱春天的感觉慢慢升温。接下来译者用到了连接词语,来将诗歌中看不到逻辑思路用介词连接的方式表达出来,作者在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时,不经意的就回忆起了夜晚似有听到楼外风雨和花瓣飘落的轻声。翻译成外语之时,作者选择了用连接词来表达这种逻辑,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同时,也和外国受众的逻辑思维方式相切合,我们注重感性的感受,重感性,少重逻辑,而西方受众的思维方式则是有这严密的理性思维,如此翻译,更加的贴合他们的审美。
其次,《春晓》这首诗,情感的表达方式,作者选取的是形象的描绘方式,并无虚无缥缈的词,多是精准的选用了和诗词内容意义对应的英译词,描绘出来的场景也和原诗词并无出入,从晨起蒙蒙睡意,处处可听见鸟儿的啼叫,敲打着刚苏醒的心灵,忽忆起昨夜,有风雨穿林打叶,不小心打落一地花瓣。西方受众读到翻译者对意境描写的诗歌,可以很直观的想象到这样的美好的场景,能很快的吸收并感受到作品的美,似乎可以与作者一同去欣赏这春的美景。从情感表达方式的选取上,译者充分的结合了接受美学,并使作品产生了好的接受效果。最后用“broken”来形容落花,花落到泥土里的状态,也将也来风雨打叶的感觉描绘得非常直观形象,贴合作品原有的语义和境界。
译文二:
onemorninginspring/late!thisspringmorningasiawakeiknow/allaroundmethebirdsarecrying,crying/thestormlastnight,isenseditsfury/howmany,iwonder,arefallen,poordearflowers!
这是诗词翻译家翁显良先生作品,他的主张是自由译,对格律与散体实现完美转换。这一篇译文,将他的理论观点很好的表达,在这首诗歌的翻译当中,译者并没有逐词逐句的进行对译,而是换了一些词语的说法。中国诗人英译的优势是读得懂中国诗人词人,能够将传统文化很好的理解领悟和表达出来,而较外国翻译者的劣势在于,如果不是很好的掌握外语翻译技巧及西方文化特色,对西方受的喜好和审美并无所知,则会产生翻译时表达不够贴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而最终没有使文本变为优秀的作品。译者的此篇译文,没有看到直译诗词的身影,是以一种意译的说故事的形式表达,而在表达的过程中,着重将原作者的感觉和心情描绘出来,使受众通过心境去了解情景。此词描绘的心境与第一首译文比,则略显悲凉凄婉,第一首叹春,这一首是有悲春色彩,与中国古代的词人喜欢借景抒发悲意是一致的,至于受众是否理解,取决于受众对中国文化了解的程度。
音乐美学论文篇三
籍贯青岛市居住地青岛市。
民族汉政治面貌团员。
毕业院校中国海洋大学专业音乐,舞蹈,作曲。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联系方式移动电话:
家庭电话:
e_mail:
qq/msn:
教育经历9月至6月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音乐表演专业。
在部内的工作中参与并成功的举办了校内第三届音乐节和18届歌手大赛。•大二至大三上学期任校会副秘书长一职在职期间全面负责校会内日常事务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会议的召开各种大型活动的开展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校会的工作中学会了组织、分配、协调工作、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和各项事物要分配到人手等做事做人的原则。•大三由于校会工作表现突出被系邀请担任系会副主席一职。在职期间曾组织艺术团为多处退休干部及敬老院老人义务演出。
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小提琴机能,适于教学。
自我评价本人性格开朗大方,对人热情,对工作一丝不苟,有较强的团队精神。
求职意向所有职业。
音乐美学论文篇四
在音乐欣赏这一环节中,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是怎样对音乐作品进行能动的再创造的伊瑟尔在其接受美学理论中提出了文学本文的“召唤结构”这一概念。这种“召唤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充满“不确定性”和“空白”,具有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所有这些组成文学作品的否定性结构,成为激发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驱动力。当一部音乐作品以其鲜明、优美的旋律激发起听众的激情、想象时,欣赏者就会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以及独特的理解置入音乐作品中,并通过本身的理解对作品进行具体化,将作品中的空白填充起来。当欣赏者将作品具体化后或许会有一些对作品的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可能是作者也不曾意识到的东西。
2、音乐史的形成离不开接受者。
当我们打开音乐史册,不难看出,传统的音乐史几乎是一部反映音乐创作的历史,音乐史中所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是作曲家居多。因此在考察音乐史的过程中也应把接受者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在我们讨论音乐接受者对音乐史的形成的影响之前,先来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接受者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历时性,即垂直接受;另一个是接受者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共时性,即水平接受。前者指的是,一部音乐作品一经产生,它将要面向的不仅仅是当时代的接受者,而是从它产生之日起,就要受到不同时代的接受者的欣赏和理解,同时也就会赋予它不同的意义。后者指的是,即使一部音乐作品在同一时代,也要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的欣赏。所以,因为审美主体的差异,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也会大相径庭。
因此,即便我们肯定了接受者对于音乐史形成的影响,当我们在考察这种影响的时候,也要将接受者对于作品的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对待一部音乐作品。
二、音乐理解的多解性与共同性。
1、多解性。
接受美学家强调接受者在接受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他们认为在考察接受活动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接受个体的存在。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接受者的核心作用就体现在审美主体对作品的理解上。音乐理解是音乐审美的高级阶段,审美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精神和理性的双重满足。在整个音乐实践过程中,作为音乐作品的接受环节,可以说,音乐理解不仅体现在接受者和作品的相互作用之中,它还直接影响到音乐创作活动。因为音乐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音乐接受,只有通过音乐接受这一环节一部音乐作品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而音乐作品能否被人理解接受,理解接受者有多少,这常常也是衡量一部音乐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
2、共同性。
接受美学虽然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但并未走向“读者中心论”。该学派也从未放弃过对“本文”的研究,也就是说它从未否认过客体的共同性。多解性虽然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但它们在最基本的方面,却有着一定的共性。在音乐理解活动中无论听众的理解多么具有创造性,都不可能脱离开音乐作品本身对他的制约和规定。否则音乐理解活动就会成为无端的臆想。
三、音乐审美活动的交流性。
首先,作曲家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创作活动。在这一环节中,作曲家具有中心地位。任何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把自己的创作置于社会和时代之中。音乐家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与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他们对社会动态有着敏锐的反应,并以此做为音乐创作的思想依据。作曲家不会毫无目的地去从事创作,他们的创作情绪的由来以及灵感的激发都基于对生活的感受。因此,作曲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心理个性和思维方式等,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作品之中。如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式英雄的形象,符合当时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反映了他本人的理想与希望。
其次,音乐审美活动的表演环节。与文学、美术等艺术活动的呈现方式不同,音乐艺术活动的特殊之处在于在音乐作品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表演环节。前面我们从音乐理解的多解性的角度谈了音乐表演者在在其表演中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演奏中掺入自己的理解。因此,如果说音乐创作是第一个创造过程的话,那么音乐表演则是对作品的第二个创造过程,即“二度创作”。作为二度创作,音乐表演的本质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一度创作的忠实传达和再现,这是使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二是对作品的再创造,用以填充和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
最后,音乐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接受活动。音乐审美活动的第二环节也即由音乐作品到欣赏者这一阶段,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一个人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是天生就有的,它与人的生理、心理状态有关,欣赏活动既可以在有意识中进行也可以在无意识中进行,是个性审美经验的累积。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对音响的感知,即在音响中感知到音色、力度、和弦的协和与不协和等音乐的外部特征,但这并不妨碍个体对音乐的欣赏。听众就是依靠这种感知能力体验音乐的情绪,并开联想活动。音乐理解则是在音乐欣赏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听众并不只是单纯的感知音响体验音乐的外部特征,而是能够充分理解作品,在意识中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并以此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以达到对音乐的完满的认识。
音乐美学论文篇五
今天,我从一起床开始就很兴奋。因为,今天我们就要办正事儿了——参加巴登符腾堡州举办的中小学生艺术节了。
上午,我们先到学校集合,去学校的礼堂彩排了两次,并给德国一级文理中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们表演了一次。接着我们午休了一会儿,下午上了一堂音乐课,六点钟左右便开始向表演地——市政府的大礼堂进发了。
到了大礼堂,我们先与市长先生见了面,然后就到后台的一个小房间里梳妆打扮去了。差不多8点半时,我们表演了第一个节目,名叫《荷叶儿亲亲》。我们表演这个舞蹈时很认真,动作很到位,表情也不错,刚表演完,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又换了一套服装,该表演第二个节目——《红红的中国节》了。这个舞蹈我们表演得也很认真,一点也不松懈,变换队形时都尽量收腹,一边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德国的爸爸妈妈和德国的.其他一些观众,就比如说一个勾脚的动作,我都勾到脚筋都酸疼了,才肯罢休。因为老师说过了,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嘛!演出完了,我们再次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天就这么结束了。虽然很累,但获得了演出的成功和这么多观众的掌声,我还是很高兴的。
音乐美学论文篇六
可能是因为妈妈喜欢音乐的缘故吧;可能是因为我从小就受着音乐的熏陶吧;可能是因为音乐总能缓解我内心的疲劳吧,所以,我也是从小就对音乐充满热情。
音乐就是我心中的春天。
有一个周末,原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可妈妈却早早地来叫我起床。我心中的委屈便在四周蔓延开来。床就像被一个巫女施了咒语一般,我才坐起来,便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又将我掰了回去。克服了重重困难,我终于从床上“爬”了下来。
我刚刚起床,妈妈便又让我背书,还一边嫌弃着我起床速度慢。我终于气不打一处来,所有的委屈愤怒都集中到了一起,忍不住对妈妈吼道:“你说什么啊?大早上起来,就说说说说说!烦不烦啊?”顿时,妈妈就像泄了气的气球,看了我一眼,无奈地摇摇头,慢慢走开了。
可是,我心里一点也没有那种胜利的喜悦,甚至,有那么一点点自责和内疚。
我抬头望向窗外,树上一片叶子也没有,孤零零的,地上也只有乌黑的泥土,没有一丝那春的气息。
街道上的人也蜷缩着身体,弓着腰,顶着寒风十分艰难的向前走着。
突然,耳边又回响起了那首歌:“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牵着一起梦游……”
我的`鼻子越来越酸,终于,一滴晶莹的眼泪夺眶而出,落到镜片上,而后慢慢滑下脸颊。
也许是心中的惭愧吧,我跑去向妈妈道歉。妈妈笑了笑说:“能听到你的道歉,妈妈很高兴真是感觉春天都被你带来了。”我听了一愣,说道:“不,是音乐让春天来!”随后,我们都笑了。
我的心在那一瞬间豁然开朗,沉重的心情也被我扔向了九霄云外。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音乐,是它告诉我:“要听妈妈的话,要用功读书,其实她只是不想我输……”
音乐给我带来知识,音乐给我带来做人的道理,音乐给我带来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音乐让春天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音乐美学论文篇七
王国维一生并不很长,研究学术也不到30年,却能够在哲学、美学、诗学、考古学等多方面颇有建树,说明其研究能力非常强。他开启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在他对美学的思考中渗透着他对于生命的深度关切和对现实人生的反思,并且他也在为寻求一种对生命的超越而努力,这种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努力就是其美学思想的灵魂所在。故以此为基点研究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对现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孟子就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说法。即要知其人,论其世,就必须了解其生活背景和写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每个人从小到成年的生活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了解王国维,要探究其研究的格局,进入其学术思想的精神腹地,就必须了解其精神状态、生活背景、以及内心的诉求。王国维在他的美学思想中凝结了他个人对生命的关怀。
王国维的一生可谓是悲剧的一生。4岁时,母亲凌氏去世;11岁时,祖父去世;在他30岁时,他的夫人莫氏去世,同年他的继母也离开了,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他50岁时,他的长子王潜明也先他而去。这样的家庭变故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更何况对于“体素羸弱,性复忧郁”的王国维。忧郁的性格,悲惨的家庭变故,家庭经济的重担,这些都对王国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因此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性格上也异常敏锐。恰恰在他青年时代,正好又面临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冲突交织、文化秩序也相当混乱的年代,所以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根本找不到出路。以学术为性命的王国维,热爱自由,有着玄远高迈的人生境界和人生抱负。陈寅恪为其撰写的碑文写到:“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王国维思想的形成,除了他自身性格造就外,还必须要提到的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对王国维悲剧观的影响很深,甚至可以说,王国维的“人生悲剧”观直接来源于叔本华。那是因为他和叔本华基于相似的人生感悟,所以从一开始接触叔本华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王国维已经流露出对生存现实的本能的厌倦和失望。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望,欲望就是人们对所拥有的始终觉得不满足,而这种不满足的状态,“苦痛是也”。即使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但很快就会充斥新的欲望,生活就是欲望无休止的重复,所以他觉得“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欲望驱使人们为了实现这种功利性的目的而进行所谓的“努力”,穷其一生而被桎梏在欲望的`世界之中,而一生却得不到片刻的休憩与安宁。
王国维对于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探寻找不到出路,这是他最大的灵魂之苦。那么,人处在“此桎梏之世界中”,有没有解脱之道呢?王国维说,这就是美、艺术。“故美之为物,欲者不观,观者不欲”,他认为,人世间的万物,都和人存在着利害关系,而只有艺术才能摆脱这种关系。艺术可以使人解脱,即它是无功力的。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大部分来源于他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处境的感触,都是源于生活的,但是现实生活的悲苦和黑暗又不断促使他去寻求真理和光明。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的局限性,理想和现实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他试图通过学术研究,探索宇宙人生真理。在他看来,真理便是永恒,它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对于真理的追求,并非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是将其与对人生的某种洞见和人性的自由发展相互联系。创造者可以摆脱个体的私利而保持个性自由,从而真正实现对于人生的超越,不再局限于当下的自我,而进入广阔的人生境地。王国维认为,美属于更高的精神领域。对美的欣赏与接受也是人内在的精神需求。而这种精神需求是纯粹的,不带有任何欲望、物质利益和实用目的。同时,美不同于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因为它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地位,它只是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世界。王国维强调的艺术独立和形而上意义的本意所在,就是主张审美和艺术的价值要使人的情感感到完满和自由,从而拯救自己的人生。
在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中,所必须提到的一个词是“境界”。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所谓的境界是指真情、真景高度交融的一种审美状态,这种“真”的状态渗透着审美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追问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在作品中,如果要称其为“有境界”的作品,那么作者则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书写,只有这样的真情、真景才能真正的打动人、感染人。那么所谓“真”的体悟就是指艺术家在观察事物时,要注重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而艺术就是作家强烈感情自然流露的结晶。这种对于“真”的体悟,必须要通过“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方式才能获得。
王国维在美学上最有独创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提出的“古雅”概念。它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具有人文意蕴和生命意志的艺术类,其中成为了中国艺术可玩味和欣赏的审美中介的是实践性和具有人文气质的“真本”,这与王国维对中国艺术的终极关怀相呼应,即关注人文修养与人品修为。“古雅”论达到了对美最深刻、最终极的内涵和意义的了悟与洞悉是因为它可以把艺术与人文精神内在地联系起来。
王国维是本着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反思,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在终极意义上对诗意人生的执着追求,以自己的心血浇灌出了他那些弥漫着生命之思的美学文字。在这位美学思想家的深处涌动的是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关切。先是对现实人生的荒谬和悲哀之后,借助审美之弦,才能奏出生命超拔的乐章。这种审美精神的张扬,表征的正是一份对生命意义深沉的价值关切。王国维内向、忧郁的性格并不完全来自其对个人生命意义的悲观、压抑。王国维不是一个整天只钻在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他具有很强烈的人文关怀。审美人格是指美学意义上的人格,是指人的一种精神需要。陈景望先生曾经指出人格的最高层次是审美人格。他说,自由才是审美人格最大的特点,而具体则表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人活着,并不是简单为了一个或某个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本身,人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纯功利的,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超功利的。
作为一个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首先必须要有健全的心理人格,而审美的作用便是陶冶人的情操,它以高尚的审美精神,让人们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忘掉利害关系,从而得到最纯粹的快乐,这也是审美教育的实质和目的。
现在的我们身处在这个时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的物欲也在不断膨胀,然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能与人们的幸福感同日而语,故人们愈发感觉到精神上的空虚。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致使人们的心态也越来越浮躁,再加之功利之心很重,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关注身外之物,而很少考虑内心的精神需要,因此压抑感越来越重。所以,现在的人更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审美人格,我想这应该也是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所在。
音乐美学论文篇八
音乐在诠释情感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或舒缓或充满激情的音乐响起,总会让人产生情感的带入。电影音乐因其题材的特殊性,往往要与电影画面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在全片结束后,电影音乐才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在播放字幕的阶段以完整的形式呈现。因此,如何与画面相配合,就成了电影音乐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大体上来说,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可分为两种方式,即: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首先,电影音乐常常与画面同步,构成两者天衣无缝的配合,从而使观众在试听上形成美的享受。
如影片《为奴十二年》中,黑人音乐作为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会出现在影片中。当埃德温艾普斯种植园中的老黑奴埃布拉姆在摘棉花时倒下后,所罗门和其他两个黑奴将老人家安葬。埃布拉姆是其他黑奴口中的叔叔,他非常照顾那些黑奴小孩儿,如今他们都已成年,成为种植园中的主力。此时画面变化为特写镜头,一个老年黑人妇女的硕大脸庞占据了几乎整个画面,在没有任何背景音乐的情况下,她开始了歌唱,而她歌唱的形式正是黑人的灵歌。她边唱边拍手打着节拍,当她唱到“roll,jordan,roll”时,其他黑人开始跟着合唱。围绕在老妇人周围的黑人,每个都在拍手,并且摇头晃脑地跟着唱,只有所罗门紧闭着嘴唇。画面中所罗门面容悲戚,但他还是没有开口,而背景中则是其他黑人的合唱。在这哀伤的氛围中,所罗门的情绪无处发泄,他终于跟唱了起来。起初他只是微微张开嘴唱,渐渐地,他高声合唱,而此时音乐中的男声部也加入了所罗门的音色。随着所罗门声音的渐强,他的头也开始随着节奏摆动起来,直至那歌声滑向遥远的天空。
此外,电影音乐还可以从反面对画面形成衬托,从而形成音画相反相成的配合方式。此种情况下,音乐所提供的情绪与画面刚好相反。在音乐画面的强烈反差下,观众体验到带有矛盾冲突的情绪氛围,从矛盾中对剧情的理解更加深入,如《辛德勒的名单》。
电影配乐带给观众的审美享受往往不是单一的和同一层面上的,而是立体的和丰富的。不但存在着视觉审美、情感抒发,以及精神体悟等多层次的体验,不同的配乐形式,也能够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些审美感受也并非单独产生作用的,而体现为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
一方面,就主题音乐来说,它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是立体性的,是超越了“纯音乐”的审美体验的。如《加勒比海盗》中,汉斯季默的配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影片的主题音乐,每次都在主角出场或是影片高潮到来时恰当地响起,有力地烘托了影片的氛围。纵观《加勒比海盗》系列影片,杰克船长无疑是其中铁打的主角,也是对观众产生深深吸引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杰克的出场一定要辅以主题音乐,这样才有男一号的范儿。在《黑珍珠号的诅咒》中,杰克在桅杆上的第一次亮相,就伴随着主题音乐。只不过,这段音乐被精心地改编了,可以说是主题音乐的变奏版,其中加入了一些充满谐趣的滑音,并加入了码头上搬运工人的嘈杂声,以及绵羊的咩咩声,使杰克的出场音乐充满了欢乐。此后,凡是电影中出现浩大的场面,如壮观的海战等场景,主题音乐必定会适时响起。宏大的交响乐与壮观的场景搭配得天衣无缝,使观众沉浸在充满美感的视听享受中。
另一方面,除了主题音乐外,场景音乐也是电影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场景音乐的作用不仅能够提供叙事背景、烘托场景氛围,也对影片的主题具有揭示性作用。黑格尔在《美学》中曾反复强调“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怅惘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趣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
如《驯龙高手》中,场景音乐的表现就极其出色。不仅有力地烘托出场景氛围,也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审美激情。当希卡普用鳗鱼吓退能喷出毒雾的丑陋双头龙时,他的小把戏使所有小伙伴目瞪口呆。此时,希卡普潇洒地挥挥手,说自己还有事要做,就闪人了。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背景中的鼓声响起。这激动人心的前奏,带给观众欢快的情感氛围。继而弦乐不断上升,使快乐的情绪进一步蔓延开来。希卡普带着他做好的鞍子追着夜煞,而夜煞则开玩笑似的在前边跑。终于将鞍子固定好后,希卡普驾驭者夜煞开始了飞翔。随着希卡普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的尝试,音乐中充满了谐趣的调调。而希卡普也在此期间,发现了众多龙特有的弱点。他就利用这些弱点来对付训练场中的龙,弄得小伙伴都崇拜不已。当希卡普终于实验成功,他和夜煞一起翱翔天际,美妙的天际之境就在希卡普的身边。但夜煞冲得太高,导致希卡普从其背上松脱,好不容易希卡普重新回到了龙背,此时面对的是十分紧急的场面。嶙峋的怪石群峰突起,希卡普也丢掉了他的驾驭指南,凭借感觉来操控夜煞的尾部,不断躲过惊现的场景,人与龙在这一刻融为一体,交响乐在此处也达到了高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接受美学认为,观众是作品的积极解读者和审美再创造者。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格外强调观众的接受美学。电影音乐能够丰富和拓展影片的审美空间。在电影配乐上,能够满足和超越观众审美期待,是提升一部影片审美价值的关键。
音乐美学论文篇九
民族:满族特长概括:4年音乐教学经验。
身高:163体重:55。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所学专业:音乐表演。
毕业学校:广西艺术学院毕业时间:
户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现所在地:广西区南宁市青秀区。
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喜欢和勇于迎接新挑战。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不限到岗时间:1个月内。
月薪要求:面议要求提供住宿求职状态:
工作地区:广西区南宁市青秀区,广西区南宁市西乡塘区。
技能专长。
本人是音乐专业毕业生,,熟练音乐专业知识和音乐教育类知识。本人乐观开朗,积极好学,健谈,有自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能够吃苦耐劳,敢于挑战,并且能够很快融于集体。我虽毕业两年,但我年轻,有朝气,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尽管我还缺乏一定的经验,但我会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请领导放心,我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能吃苦耐劳,为人诚恳老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际,工作上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动手能力,集体观念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
摘要:音乐美学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哲学意义,因此一直以来被相关领域所关注和钻研。本文旨在阐明音乐美学的概念、表现形式、相关的音乐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音乐美学角度下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的实现路径,希望借此引导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学习、欣赏、传承音乐艺术。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艺术概念:表现形式。
音乐美学,顾名思义,融合了音乐、美学等诸多内容,具备较强的美学和艺术性特征。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方便日后进行传承发展,音乐美学开始成为广大学者专家深刻关注的话题。具体方法就是及时透过美学层面去挖掘和定位不同音乐作品的存在、表现形式,自觉加深对音乐理论知识和表演实践的融合效果,在吸引更多人关注的同时,提升学习者的审美素质。至于音乐美学角度下音乐艺术具体的表现形式,则主要会在后续深入延展。
一、音乐美学的概念。
相对于其他音乐学科来讲,音乐美学具备一定程度的哲学性、艺术性特征,主张针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艺术规律加以精准性把控,拥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涉足领域,拥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效果[1]。除此之外,音乐美学在国内来讲还是比较新颖的,但实际上其很早就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总结阐述,主要收录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着作之中,并且持续到十九世纪后由德国音乐学家里曼再次补充拓展,《音乐美学的要义》作品正式问世,音乐美学也正式作为一门学科而独立存在、深入发展。
二、音乐艺术的有关表现形式。
(一)基础性要素。
首先,音乐形式的基础性要素莫过于表情,其存在意义甚至超过单纯的音乐声音,在音乐表现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透过音乐艺术层面审视,这部分表情强调借助音响元素来呈现出创作者不同阶段特殊的情绪状态,对应的表现形式包含了高低、长短、快慢、强弱等区别,经过这些形式有序地搭配融入之后,能够赋予整个音乐艺术作品更强的灵活性,保证基于人差异化的情绪状态来生动性抒发对应的感情。
其次,音色亦属于情绪表达中不可忽略的要素。古往今来,诸多作曲家都在热心钻研如何利用乐器来展现各式各样的音色,特别是对于近代音乐来讲,这类现象尤为显着。如许多作曲家决心对传统乐队予以创新形式的调整排列,以求在开发出更加特别的音色基础上,呈现出一类极为新颖、奇特、美丽动人的音响效果,进一步使人的情绪得到深入性、完整性、精准性的表达。
(二)组织方式。
音乐形式的要素还包括组织方式,如若缺少了它,将难以构建完善的音乐结构框架。这就需要表演者适当加入和融合一些特殊的旋律、和声、曲式、作曲技巧、十二音序列等要素,呈现出独特的整体架构。
(三)规范类法规。
这类法规属于音乐要素和组织方式衔接的重要媒介,属于人们经过长期审美活动之后,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美感形式加以概括的结果。毕竟广大艺术家们在参与美感体验、创造等活动时,还是需要依靠一些基础性法则加以规范引导的。归根结底,音乐和绘画、雕塑等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其绝非单纯地将一些美感要素进行整体、直观地呈现,而是主张有序地规划不同音响的排列次序,使人们在聆听旋律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和谐美[2]。因此,时间对于音乐这类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讲极为重要,当音乐组织技巧在特定时间段内呈现过后,会令听众及时体验到音乐的延续性效果。在此期间,音乐时间和现实时间截然不同,而是作为一种虚化的时间序列而存在。
从本质角度分析,音乐运动属于某种心理活动;而从物理学层面解读,声音产生的根源在于物体的振动现象,正是在一个声音消失而另一个声音接连出现过程中,才形成了整个富有想象力的音乐作品,再经由一代代人传承记忆和完整再现。
(一)音乐性方面。
在音乐艺术中,音乐性内容涉及情绪、风格、精神三类特征。第一,情绪作为音乐内容中表层的部分,听众能够透过感官来直接体验,进一步把握现场传达的整体氛围效果。第二,一类音乐内容的风格体系,往往不需要理性因素作为支撑,而是要配合听众当下的心情和理解方向进行确认。如若说情绪影响着音乐作品的格调,那风格体系便决定着这种格调的类型,两者维持着一定的阶级关系。第三,精神属于音乐内容中最为高层次的部分,是创作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想要抒发的思想情感,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还有创作的主旨。音乐的精神内容单纯配合专业技能始终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证,毕竟其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与产物。
(二)非音乐性方面。
这类内容具备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色彩。首先,绘画性内容,顾名思义,就是配合人的听觉感受来呈现出种种画面,使旋律、音响等转化成为线条、色彩,令音色成为一种时尚造型,进一步丰富听众的音乐世界。其次,文学性内容,存在于创作者的音乐表现还有听众的主观想象当中,其涉及过程、冲突、情绪三个层面,需要创作者借助节奏、音响等细节变化,来进行文字化的抒情表达,配合音乐主题来模拟对应的现实情境和情节,并使用某些音调来演绎出一系列事物等等。
四、音乐美学角度下音乐形式的实现路径。
(一)加深对音乐美学的了解。
首先,音高的控制。结合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史来看,为了紧跟音乐变化发展的趋势,就务必及时挣脱大小调体系的约束,创造出更加宽阔的音乐语言空间之余,使音乐表现力和听众的听觉感性特征持续增强,从而自主加入到现代音乐探索队列之中。在此期间,凭借理性设计作为核心的音乐构成模式,更加有助于激发出听众对音乐的感性想象力,增强音乐作品音响的感染力。因此,要想在音乐表现中遵循音乐美学,就要先学会平衡表达理性和感性的关系,准确控制音高。
其次,节奏的把握。现代音乐在节奏表现层面应该要学会突破传统音乐的约束,想方设法赋予音乐艺术超强的感染力。不仅仅要加入一些鲜活的节奏,同时还应该在节奏衔接上保持一定的跳跃性、灵活性、动态性特征,进而为增强整个音乐作品的表现张力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音乐节奏把握上同样存在理性倾向,那就是在保证和传统音乐节奏有所区分之外,还应顺应大众的审美需要,切不可盲目越过大众听觉感受的范畴,否则会严重削减作品整体的审美效果。
最后,音色的处理。音色同样随着音乐艺术持续变化发展,如今已经随着各类乐器的使用,慢慢越过民族的界限,成为音乐作品中自由使用的元素。但是,总有些人过分追求音色的多元性,不能协调各个音色之间的关系,到头来不仅没有赋予音乐作品流行的推动力,反而破坏了收听效果,因此合理使用音色应该得到创作者们的重视。
(二)协调控制音乐作品的创作、表演、欣赏等细节。
第一,音乐作品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结合生活体验来进行乐谱记录的过程,许多艺术家习惯于结合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完善的构思,来将头脑中的种种思想透过音乐细致地传达出来。在此期间,要注意搭配好音乐作品的曲式还有旋律,这样才能确保作品问世后是独一无二的。由此看来,音乐艺术的创作和表现,需要经历非声音形态的表现对象选择、声音形态的听觉对象匹配、作品乐谱的形成等环节,任何环节都不可忽略。
第二,在进行音乐艺术表演期间,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其存在模式。表演者想要充分展示出一些音乐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就要先读懂乐谱,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将各类音乐符号转变成为和谐的声音形态,再配合相关乐器和演奏技巧进行优美的呈现。所以说,在音乐表演期间,音乐艺术的存在形式由音乐符号、想象的音乐形象,转变成为现实的音乐作品。
第三,音乐作品欣赏环节中,听众会自觉地对当中的旋律、节奏进行整合,借此加深对音乐作品还有艺术的了解认识。在此期间,听众群体正经历着想象作品、加深情感体验、形成认识结果、做出综合评价等过程。
(三)进行审美和非审美式的融合。
音乐艺术作品属于一类有机整体,经过了审美和非审美式的整合处理。特别是在同一作品当中,这类融合更加有倾向性。譬如一些轻音乐或是抒情曲艺术作品,重点凸显审美价值,却对一些非审美价值进行弱化处理。现代音乐艺术展现形式更加注重审美、非审美价值的自然融合,毕竟只有两者高度统一之后,音乐作品才显得更为优美动听且富有内涵。归根结底,就是借助特殊的审美滤镜,来将一些科学知识、道德价值观等非审美价值要素巧妙地穿插进去,使得音乐作品本身的魅力增强、内涵更加丰富。
另外,保持音乐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完美的音乐艺术作品,其内容和形式往往彼此关联缜密,相互契合[3]。事实上,音乐艺术作品在内容上显得比较独特,主题明确,而为了更加精准、完整地表达这部分音乐内容,就要求适当的音乐形式作为支撑。所以说,许多创作家都习惯了基于内容和形式的依存、制约关系来展开补充式创作,利用音乐形式把控着音乐内容的描述,配合音乐内容锁定音乐形式的筛选方向,不至于在表现过程中出现情感突兀、节奏紊乱等不良现象。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音乐美学视角来细致性解析音乐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过后,还需要协调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制约关系。作为广大听众群体,在进行各类音乐艺术作品欣赏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其外在表现形式,还应该深入性钻研其核心内容。同样地,作为音乐创作人员,也应该在充分调查了解听众们的兴趣偏好基础上,处理好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做到及时透过整体进行创作梳理,促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和谐融合状态。长此以往,帮助更多人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控音乐美学的基础性规律,提升大家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素养,促进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一
摘要:中国传统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关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当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的对照与比较中,呈现出了鲜明而特有的审美特征。纵观整部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发展其问出现过入、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所包融、吸收而失却独立存在的价值,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从先秦产生至今,始终贯穿音乐发展中。
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思想是一致的。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在音乐内容与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情篇》)。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这就给我们一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孔子(公元前511——公元前479)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政以德”,提倡“礼治”,重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上能感化人。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关于礼”。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形成了人类上最早的音乐审美标准之一。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把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评为尽善未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家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情感要有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238年)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生性的恶习的必须教育才能变善,因为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是人的必然需要。他主张音乐从实际出发,并随着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但在音乐思想上仍有崇雅贬俗倾向。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学派以和为代表,他们也不提倡,甚至是否定音乐。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多辨证的观点,如“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老子在(《经》第十六)在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对统治阶级主张无为,对被统治阶级主张无知,因此,他反对一切欲望,而声音、颜色、味道正是引起人们欲望的根源,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爽,”(《道德经》第十二)所以要统统取缔。
而庄子对上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希望能够过一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理想生活,因此他对一切科学都是抱着一种排斥、否定的态度,他说:“五音乱耳,使耳不聪”,(《庄子·天地》)对音乐也是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
道家既然崇尚清静无为,爱好当然在题材上就偏重于山水美,它的“天人合一”观必然向往宇宙和人的合一,上凡道家思想浓厚的人,大多是超然物外的知识分子,他们或寄情山水、自然或借助于自然景物来自我观照,琴曲《梅花三弄》就是一首代表性的作品,她借用了梅花的自然属性,钢筋铁骨的性格,不畏严寒的精神,隐喻知识分子的人格美,用清虚朗畅的泛音,三次出现梅花主题b,穿插a、c、d音乐作为烘托陪衬。梅花的洁身自好,清雅高旷,是作者对人格美的物(乐)化表现,此曲是一首小型套曲,后部带有戏剧性,似梅花笑绽枝头,笑弄风霜,其韵昧令人回响不遗。道家不仅主张自然之美,而且追求境界无限,因此在音乐上就追求“神余言外”和“弦外之音”。同一时代一首咏梅诗句,可和此曲对照,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南朝梁、陈人何逊)。这首乐曲使我们不仅可以见到道家崇高自然,更可以体昧到道家主张自然和人的统一,以自然观照人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观的组成部分。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与的音乐思想相对立的乐派墨子名,生于鲁国。伟大的思想家、博学的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在音乐上竭力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墨子禁止音乐。墨子再三强调:“为乐,非也!”意思是,“从事音乐活动是不应该的啊!”
为什么墨子会这样说呢?墨子说:“如果是对百姓有利的,那么我是不敢禁止的。”战国时代的君王为了追求糜烂的生活,而大兴歌舞。为了制造乐器而征用大量,为了追求音乐的享受而把劳动力男性抓去跳舞和乐。而那种华丽的音乐却不能使百姓得到任何好处,所以墨子极其痛恨这种“音乐吃人”的现象,反对由于对音乐的需要而阻碍生产,坚决要求禁止音乐。此外,儒家宣称音乐可以消弭祸端,使得人们变得高尚,国家昌盛。墨子针锋相对地指出:音乐不能解决当时的三大问题——老百姓没有食物、缺乏衣服、没有休息时间。此外,音乐不能让骗子的人停止欺诈,不能使强大的停止欺凌弱小的,不能消除战争,不能让那些贵族停止对平民的蔑视,不能消除盗贼。所以在当时,墨家认为音乐是必须被禁止的。墨家音乐美学思想存在了一段时间后就消亡了,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仍以儒道二家为主。
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的音乐的影响深远,至今所使用的音乐美学还源于传统。它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主导思想,也是几千年来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因素。我们作为现代人,要学会取传统其精华去其糟粕,随时代的变革、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路,以传统的的音乐作为根基,运用好的音乐手段、方法为中国音乐,为世界文化艺术作出贡献。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二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中华先民的审美意识可以追溯到未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从原始先民通过劳动摆脱了动物状态开始懂得装饰自己,便出现了最早的审美意识活动,其审美意识就已经产生了。在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中华美学思想获得了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传统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将矛盾双方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中华文化传统“和”的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将古代不同时期对音乐思想“和”的阐释作一梳理和简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说明了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这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规律的体验和理解。
春秋时期晏婴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音乐有精辟的见解,曾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将音乐各种特征的“相成”“相济”都归属到音乐审美的和谐统一之中。晏婴在谈音乐诸要素之间的谐和时,并没有忽视音声与人心的谐和关系。“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只有“和”的音乐才能使君子听了产生心平气和的感情。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倡导礼乐思想,对音乐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会教化作用。他们对“韶”一类的雅乐推崇备至,认为“中和”的音乐是最能移风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讲究借中和的音乐修身养性。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汉代《乐记》从“德音”“中和”来看“乐”之美的社会属性与情感属性。只有具有“中和”情感特征的才是“和乐”,这就要求在情感表现上处于“中和”状态,“乐而不乱”“乐而不流”“刚而不怒”“柔而不慑”。
魏晋时期阮籍在其论乐专著《乐论》中,一方面以“和”作为乐的顺乎自然的本质属性,要求以协和阴阳的音声去适万物之“情气”,另一方面在音乐生活中继承乐教思想,要求“立调适之音,建平和之声”,制礼作乐“使天下为乐者,莫不仪焉”。嵇康在《琴赋》中以平和之声为琴音乐美的特征,在琴声具“自然之和”的基础上描写琴音的美妙。他讲的“礼乐之情”是以“乐之为体,以心为主”的角度讲“平和之乐”对人心的作用。
唐代白居易对琴乐审美问题上有较多论述,他视恬淡、平和为琴乐与“正始音”的音乐审美情感特征,以“淡”“和”为其审美标准。
宋代朱长文在“琴史”中以政不和故人心不和,人心不和故音不和的角度强调“乐之和”在于“正——心——音”之音的关系是否和谐。从音乐与人心的关系认为只有能够协调民心,“顺气正声、为群情之影响”的音乐才是“和”乐的,才是美的音乐。哲学家朱熹在《紫阳琴铭》中对琴乐审美明确提出“养群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体现了他对琴乐中和美的认识,即“中和”美的实现有赖于通过自我修养达到人心之正性。
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中国美学思想史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之一。《溪山琴况》提出二十四况,其中“和”是最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溪山琴况》开首即写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这表明了“和”作为琴乐审美范畴,在《琴况》中具有其他诸况不能替代的地位。“和”在《琴况》中具有多义的内涵,如“和”况以琴乐陶冶人之性情,琴乐的实施目的在于使人心“和”,这具有社会伦理学的意义。“和”在《琴况》中与音乐审美理想有关,强调“和”的存在并不只是于技艺,要获得“和”之美存在的真谛要“不以情性中和相遇”。“和”是《溪山琴况》的主要精神,是贯穿其中的主要线索。
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和”是我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优秀传统,至今这种美学传统仍普遍存在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之中。但“和”又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今日的“和”已不是儒家仅用于“雅颂之乐”的中庸之和,而是与多种非“和”品质相互融合的优美、平和、细腻的美学品格。
参考文献:
[1]顾建华,张占国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z].学苑出版社,1999.
[2]邢煦寰.通俗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3]张法.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王一川主编.美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陶伯华.美学前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杨春时.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三
流行音乐以其极具魅力的特点,给传统音乐、音乐审美理念以及音乐创作理念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其不仅使我国音乐的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也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种文化能够得到有效流传,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中国流行乐的美学特质以及审美意义进行研究,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1)审美内容人性化。
流行乐是对比于传统音乐而言的,我国流行乐真正流行时间大约在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受到集体文化影响,讲究以集体为目标实现个人的价值。后来随着流行音乐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也让人们的个体意识以及个性得以彰显,也可以说流行音乐改变了人们的集体意识的审美观念,使人们的审美内容更趋向于人性化。以公众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社会中的生活,难免遇到困难,导致其对生活的状态进行思考,而流行乐几乎涵盖了所有范围的情感,使受众的感情得以宣泄,尤其在爱情方面,流行乐中涉及爱情的歌曲,从各个层面、多种视角进行解读,也能够证明流行乐更为贴近生活,趋向于人性化。此外一些流行乐作品涉及一些人性话题,会通过对生存环境、社会一些重大事故进行反思等。例如: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便反映了一场缆车事故,在歌词中体现出父爱、母爱的伟大,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这便是流行乐人性化的体现。
(2)审美包装时尚化。
在流行乐的引导下,人们的生活品质、审美能力以及对美的需求得到提升,也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这便是时尚的来源。流行乐作为人们时尚的引导者,随着人们审美标准的提升,也得到有效提升,而流行乐创作人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也让流行乐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各个环节,而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演唱者逐渐为人所知,这便是明星的来源。当明星与时尚结合,广阔的舞台、梦幻的灯光、浑身散发着时尚气息的绚丽着装,无一不紧紧抓住人们的眼球,不仅在音乐方面让人们情感得以宣泄,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流行乐作为时尚的引导消费产品,不仅引领时尚潮流,也是审美包装时尚化的代表。
(1)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以往的大众音乐中,人们往往作为听众,静静聆听表现者宣泄个人情感,对于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这种聆听方式是享受,但是很显然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大众审美。随着人们观念不断改变,如今音乐文化逐渐从聆听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宣泄所有人的情绪,如某歌星演唱会,万人共同演唱,这种震撼,让所有观众产生一种参与感,不仅能够宣泄个人的情感,还能帮助自己喜欢的歌星完成一首曲目。這种对于音乐欣赏观念性的转变,深化了大众对于音乐的理解,使人们对音乐拥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让所有人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得以体现。此外,一些ktv的推广普及、大型音乐竞技类节目如《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唱歌软件如《唱吧》的流行,都为人们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也让人们在宣泄个人情绪之余,对音乐的好坏具备一定的辨析能力,使大众对于音乐审美领域从自在审美变成自我审美[1]。
(2)体现了音乐的人文精神。
在过去,高雅严肃的音乐,并不是所有人能够享受的,而随着流行乐的流传,音乐逐渐趋向于大众化。流行乐起点的核心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以及为大众娱乐而创作,因此,流行乐具备浓重的人文精神和平民化色彩。也因此,音乐从高雅的传统音乐逐渐转变成为所有人能够接受的流行乐,才是体现出音乐人文精神的主要原因。而且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其依靠极为张扬的个性、具有时代意义时尚色彩的审美以及一些对于生活、社会问题具有批判性的歌词,都在冲击人们的主观意念以及其原本的社会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讲,流行乐也可以作为人们批判传统的有利武器,在社会价值中,其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其本身的音乐价值,这也是音乐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流行乐从出现,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了一条便利途径。根据本文分析可知,作为大众生活需求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基于中国流行乐的优点,将其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1]王磊,李建林,魏玲,秦庆昆,王江奇,李慧敏.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质及审美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106-110.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四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应试教育”应向“素质教育”转轨,各级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作为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音乐自古以来就可以给人以感受美、认知美的感受,可以让人们在感情上融入音乐当中。而美学教育又称美育,是通过培养人们的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感受美方面的能力;(2)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鉴赏美方面的能力;(3)培养并且提高学生在表现美和创造美两方面的能力;(4)培养并且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美育对德育、智育和体育都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美育通过用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从而使他们接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品质、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国民基础教育的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而美育又是国民教育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其中,音乐作为一门特殊的教育,既有数学、哲学、逻辑学的抽象性,又具有能够最深刻、最细腻、最明确直接地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功能,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是向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对于生理和心理都处在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儿童,他们的可塑性极高,对音乐的感受力也在逐渐发展。
本文根据音乐的科学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重新思考音乐审美教育对推动音乐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探讨研究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音乐审美教育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以及对学生品质的形成、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这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对青少年和儿童的音乐教育,其教学的重点在于从音乐的音响出发,使孩子们听到音乐就感到快乐、喜悦,能让他们从参与音乐中感到愉快,并培养他们具有在未来生活中探求音乐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科学性的教学方式,还要强调人文性。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应当适当地结合“学生的初级经验”来进行发现性地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向内心体验音乐的表现价值”以及“启发学生的幻想,去进行自我的音乐发明和塑造”。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实践。
20世纪初,美国具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萨姆尔・科尔在美国教育协会会议上说:“音乐教育的更崇高、更宏伟的宗旨,是使一代大众歌唱音乐并热爱音乐。”音乐教育界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音乐教育首先应使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受到音乐的熏陶,赞赏音乐、热爱音乐才是音乐教育之魂,因此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能力应当先让其体验音乐的美感。具体的实施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较贴近学生生活,宜于学生体验和理解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和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从审美角度看,“美”依赖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作为引导者,应当适应学生的需要,对青少年儿童身体发展给予更大的注意,营造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参与音乐活动的情境,使课堂与情境融为一体,促使学生自己与客体(音乐)进行沟通,在意境中感受到美,并且将音乐基础和基本技能学习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通过审美的实践,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而音乐审美的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对于审美的享受,同时又能够激发他们进行活跃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音乐印象进行想象,并且调动他们注意不同音乐印象的音乐要素进行相互对照,从而作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反应的线索。
2.思考力。在音乐学科教学上,应从以前“记忆能力”向“思考能力”的方向转变。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思考能力,首先应该让他们感受到丰富的音乐音响,扩大对音乐的积累,同时通过音乐审美实践使他们对音乐具有自由变换的能力。学生的思考应当在行动中进行,用时加以思考。在课堂上应该把歌唱、律动、合奏、欣赏等综合起来,进行即兴的节奏、旋律的问答,注意培养他们将以往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感受美、鉴赏美从而创造美,这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综合性教学阶段。一个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也可以表现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水平上,能够进行表演、弹奏、歌唱是创造,但能够进行各种设计的学生便具有了一定的自觉意识,会主动地把美带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就是一种美的创造,也是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具体展示,因此发展创造力性的音乐教育,要求音乐教育的指导者能够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创造力,我们应当强调把学生的需求、接受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而不是学习者适应课程。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机械识记、被动模仿,缺乏操作、动手和创造的机会,这样不仅会扼杀青少年儿童的天性,其创造力更是会窒息。
从整个音乐教学结构看,音乐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等)和音乐技能(欣赏、歌唱、器乐演奏等)都是主要的教学活动内容。开展这些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保证、促进更好地完成审美教育任务,而不是让教学活动发挥一般性地教传知识技能的作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在整个音乐教学结构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
一切音乐的教学归根结底都是审美教育,离开了音乐审美的准则和原则,音乐教学就有可能沦为机械、僵化和纯技巧的境地。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给予青少年儿童最大限度与效度的良性影响,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性格以及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意识,还能让他们的天性得到崇高文化修养的陶冶,让他们纯洁的心灵得到美化。总之,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综合发展。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将音乐审美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各种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参考文献:
[1][日]高狄保治.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m].缪裴言,林能杰,缪力,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章车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教师丛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5]王少云.也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j].音乐研究,2006,7(下旬).
[6]孟凡玉.20世纪美国课程改革与音乐教育的发展[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1,(2).
[7]赵蕴平.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0,(增刊).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五
第一,音乐作品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结合生活体验来进行乐谱记录的过程,许多艺术家习惯于结合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完善的构思,来将头脑中的种种思想透过音乐细致地传达出来。在此期间,要注意搭配好音乐作品的曲式还有旋律,这样才能确保作品问世后是独一无二的。由此看来,音乐艺术的创作和表现,需要经历非声音形态的表现对象选择、声音形态的听觉对象匹配、作品乐谱的形成等环节,任何环节都不可忽略。
第二,在进行音乐艺术表演期间,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其存在模式。表演者想要充分展示出一些音乐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就要先读懂乐谱,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将各类音乐符号转变成为和谐的声音形态,再配合相关乐器和演奏技巧进行优美的呈现。所以说,在音乐表演期间,音乐艺术的存在形式由音乐符号、想象的音乐形象,转变成为现实的音乐作品。
第三,音乐作品欣赏环节中,听众会自觉地对当中的旋律、节奏进行整合,借此加深对音乐作品还有艺术的了解认识。在此期间,听众群体正经历着想象作品、加深情感体验、形成认识结果、做出综合评价等过程。
音乐美学论文篇十六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
关键字: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本质韦伯《自由射手》歌剧。
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
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这时出现了一个猎人轿卡帕尔,卡帕尔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骗了马克斯去与魔鬼交换一种叫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告诉他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要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全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一只白鸽,但是没想到这只白鸽居然是与他相爱的阿加特化身。王子特别生气,决定要治马克斯的罪,就在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老人为马克斯求情,最后马克斯与阿加特终于结为伴侣的爱情故事。欣赏音乐剧时,我其实很不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出现。只能感觉到音乐律动所带来的美。通过这一节课的讲解,我知道欣赏音乐要有听觉审美,通过音乐审美对音乐内容的感受。再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与作曲家的生平及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于是我又重新对这部歌剧进行了一番功课。
《自由射手》又叫《魔弹射手》,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人物韦伯的作品。韦伯创作高峰是他完成《自由射手》,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最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音乐形成于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时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在黑暗社会现实下,他们强烈渴望追求新的社会理想,阐发新的音乐思想,表达自我的感情色彩。这些在韦伯的《自由射手》都有体现。歌剧的序曲用圆号和单簧管的配合表现了作者向往的社会生活。森林自由和平,欢乐的生活。突出了猎人马克斯与护林官女儿阿加特相爱的浪漫气息。第一幕中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所唱的宣叙调和咏叹调“无法忍受失败的痛苦”,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绝望,然后用抒情的咏叹调表述自己的失败回忆起以前欢乐的记忆不由得心痛,最后能听到单簧管显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也为下一幕做了铺垫。第二幕,主人公向恶势力屈服,也表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祈祷歌“微风轻吹,将我祷告带上天”表现力女主人公善良的心。第三幕,带有民族风格的合唱“猎人大合唱”雄伟壮观,与序曲中的圆号描写的森林自然景色相互照应,也能从这里表达出韦伯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从韦伯这一部作品能够深刻体会到音乐欣赏活动本质,理解认识对我们欣赏音乐审美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音乐欣赏的本质从美学方面的理解。
音乐学院关于音乐的本质。
音乐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由古代的相对单一到近现代的复杂多变,音乐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在音乐充斥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伴着音乐的节奏生活,可以说,没有音乐,世界将变得异常寂寞。如今,音乐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已不言而喻,然而,生活在音乐海洋中的人们也许很少深思过音乐到底是什么,音乐对人类社会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问题。关于音乐的本质的问题,即音乐究竟表现什么的问题,自音乐产生以来便长久地困扰着人们,同时也吸引着人们为之探索,并导致了一门专门学科一音乐美学的诞生。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音乐理论家都曾孜孜以求,在音乐本质问题上耕耘播种,著书立说,形成众多的美学流派,这些流派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然而迄今为止,仍找不到一种较为完善、普遍为世人所接受的权威理论。但是这些流派和学说的存在,对于音乐本质问题的探索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对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窥探音乐王国的奥秘,进行音乐欣赏是大有好处的。以下将介绍几种主要理论:
造型说是音乐美学史上较早产生的一个美学流派。这个流派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模拟论”为理论依据,认为音乐是对于客观现实中各种音响的模拟,它从属于现实,也依赖于现实;现实中的声音原形象是第一性的,根据现实中声音原形象而创造的音乐形象是第二性的。
表情说以感情论作为立论的根据,在德国的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观念中得到了特别的发扬。它倾向于主要地、有时是绝对地把音乐的内容看做是人的感情和灵魂的“内在世界”的表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音乐“仅仅与具有完全直接性质的内在精神运动有关,可以说是与没有思想的情绪的音响有关系”。
快乐主义的音乐美学倾向在古代就巳出现。该倾向认为,音乐不能模拟任何东西,不能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因素具有纯形式的性质,而音乐所给予人的快感,类似于烹调艺术产品、吃饭和饮水带来的快感。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点与快乐主义是对立的。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而形式主义则完全诉诸于理性,但两者都否定音乐内容。
(五)快乐主义强调的是感性的享受。
形式主义的美学观认同理性,把纯粹而狭隘的职业性提到首位,将音乐外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人类的情感等隔离起来。尽管以上理论的美学观点各不相同,但各派理论都同意音乐具有意义。自音乐产生以来,西方音乐以不同的审美思想、艺术风格,以及相应的体裁形式为标志,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流派和思潮。各个时期的流派对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均有不同的理解,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不仅为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而且可以起到调节情绪、净化灵魂和陶冶化育的作用在音乐艺术的大千世界里,各种美学标准和艺术需要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风格、类别、形式和体裁,这一切都体现在浩瀚的音乐作品中,并且,还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丰富和发展。因此,很难用美学观点来解释音乐的全部本质和意义。但是,各种理论观点对于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上了解、探索和把握音乐艺术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具体的观照和体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75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