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靖土楼导游词(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13:26:36
2023年南靖土楼导游词(四篇)
时间:2022-12-22 13:26:36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南靖土楼导游词篇一

关于“田螺坑”地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地形地貌说。我们现在驱车的公路,向上或向下,都是一圈又一圈,像不像走在田螺壳上呢?

俯视“四菜一汤”。大家看,田螺坑土楼群座落在海拨787米的湖岽(dōng,削平的小山顶)山半坡上。据说玉皇大帝曾经到此考察民间疾苦——土地公呈现午餐——临走时忘了撤席——留下了诺大的“四菜一汤!”

中间这座方形楼叫做步云楼,建于1796年,取平步青云之意,寓子孙后代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右边是振昌楼,建于1930年,它与众不同之处是内堂坐正西南,与门在同一直线上,反映“富不露白”的风水文化理念;最外面那栋——椭圆形楼是文昌楼,建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文运昌隆之意。它是目前唯一的一座椭圆形的土楼;靠我们最近这栋是和昌楼,建于1796年。和昌楼被毁后于1953年重建;靠它前面这栋是瑞云楼(瑞云——指牡丹,吉祥富贵之意,喜欢阳光充足,土地富饶的地方)座落在五座楼的内隅,有藏风聚气之功,体现了含蓄吉顺的朴素观念。

“四菜一汤”五幢楼依山而建,与层层梯田相呼应,奇异秀美。大家说像不像一朵花呢?有人还说“四菜一汤”边上有两条长方形土楼,像一双筷子,搁在那里?像不像呢?它在邀请大家入席就餐。《红楼梦》中说过一句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今天见到田螺坑“四菜一汤”加上一双筷子,在天地之间一摆就那么天长地久,永不散席,太厉害了!据专家、学者考证,“四菜一汤”五幢土楼之间采用黄金分割比例2:3、3:5、5:8而建造的;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五幢土楼反映了《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天方地圆,方形的步云楼为天,紧挨四周的圆土楼为地。这五幢土楼又附会于易经八卦的阴阳理论,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神秘文化。世界遗产标志——就是一个方圆图案的浓缩,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人为? (上车,继续前行)各位团友,田螺坑土楼群在建造时并没有刻意的规划。这种美妙组合完全是一种神奇的巧合,成为后人玩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的浓厚的兴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森·安德烈称赞“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上海同济大学路秉杰教授说:“没有看到田螺坑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下车,走石径)现在我们走的这条石径,建于清代,和步云楼是同一时间兴建的,也是当时土楼通往外面世界的必经之道。在石径左侧梯田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整片土楼群起了变化。刚才我们在上面景观台上,向下看,是俯视,5幢土楼呈平面排列。而从这里看过去,5幢土楼呈一条斜线排列,构成了另一景象。这在中国园林审美原则中,叫步换景移,是一种流动美。

沿石径而下,两侧都是层层梯田。秋天,稻谷成熟,背景一片金黄。春夏,禾苗茁壮,梯田一片葱翠。如此美丽的景色映衬土楼,多么淳朴、和谐。难怪美国盖蒂保护所副所长内维尔·阿格纽和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组成的考察组考察时评价:“这是我所见到的最漂亮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田螺坑土楼群,去领略一下它的奇特外形和构造、精巧的组合,以及深层的文化内涵,感受它的传统精神和神秘色彩。

(步云楼)方形土楼,位于土楼群中间,建于清嘉庆元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393平方米。高3层,11.93米,面宽29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对开4部楼梯,1个大门,楼顶层有4个射击口,底墙厚1.15米。进入楼内,我们发现此楼前低后高,保留地势,托山而起,从门厅到后厅有三层台阶,步步高升,使我们一下子就理解命名“步云”的意义。这幢楼内无水井,因为地势太高,水井设在楼外,并且在井周围砌条水沟,供排水用。底层四角的房间开一个窗,其余的都不开窗,比较特殊。

(和昌楼)“和昌”为吉祥语,为“和气昌盛”的简约。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东侧。建于清嘉庆元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268平方米,高3层,12.3米,内通廊式,每层22间,共66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楼顶层有4个射击口,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有1口水井。与步云楼不同底层不开窗的,是通例。这幢原来建的是方形,20世纪30年代被土匪烧毁。1953年在原址上重建时改为圆楼,我们今天参观找不到当时方楼的任何痕迹。如果不是那把大火烧掉重建,我们今天也看不到“四菜一汤”,成为“三菜二汤”,也感受不了“花一朵”了。

(振昌楼)“振”,作为动词,含“奋发”、“奋起”意。“昌”为“昌盛”。“振昌”意为“奋发昌盛”。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西侧。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976平方米。高3层,11.53米,直径33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有两部楼梯,1个大门。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我们在上观景台上说了,振昌楼“富不露白”风水观念。大家看,中厅与大门并不对称,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偏左吧。这是一。第二,同步云楼一样的原因,在院内找不到水井。水井放在楼外。

(瑞云楼)“云”为天象。“瑞”为“吉祥”意。“瑞雪兆丰年。”“瑞云”即“祥云”环绕的人居环境。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的东南侧,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063平方米,高3层,11.2米,直径35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有1口水井。

(文昌楼)除了上面所说“文运昌盛”意思外,“文昌”还是一位神灵的名字,叫“文昌帝君”,是主持人间禄籍的民间神灵。椭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的西南侧。建于1966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288平方米。楼长径45.7米,短径34.5。高3层,11.8米,内通廊式,每层32间,共96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楼外墙顶层有4个瞭望台,4个射击口,底层楼厚1.2米。内院用乱毛石铺地,有1口水井。首先,让我们穿过门板用厚杉木铁皮制作的森严大门,不像北方四合院有边门、侧门和后门。土墙通常有1米多厚,能挡住枪弹;门框、门槛用大石砌成,两片大门厚10厘米,还加上根门闩推进墙体预留的数米长的门闩洞内,将门板紧紧卡住,非常牢固。除非撞塌墙体,否则就是从外面伸进,锯子锯断门闩中部,它仍然卡在门上,无法从外面开门。

土楼中心是露天大天井,房门和窗户因为圆形,都朝天井开。土楼外墙内墙是同心圆砌成的一段段圆弧,外长内短。房间的隔墙都显放射状,形成的房间像柑桔那样一瓣瓣围聚成一周,当地人称“斧头间”。天井内通常都有水井。这楼内的水井偏于左侧。

楼内有米碓、谷砻、石磨、风车等设施,与大厅相对的一间敞厅,是操办土楼人家红白喜事之处。土楼的底层,除了厅堂、梯间之外,一般是厨房和餐厅。顶屋一般不装天花板。这样何处出现漏雨、裂缝、断裂,都看得清楚,以便即时维修。土楼屋顶平缓,用的青瓦,中脊和出水口都用青砖压牢,既防风又点缀屋面。站在文昌楼第三层,朝上往上看,上面的土楼层次排列,与楼后的大山相融洽,显得特别雄性。 说到黄氏家族。自明初开基以来,已有26代传人了。就以此居住和活动,繁衍世世代代,香火不绝。现仍有300人居住。黄氏家族在中国台湾台中、台北尚有发展,逢年过节,返乡认祖归宗,远源流长,热闹非凡。好的,现在留15分钟时间,让大家自由活动。然后在村口集中回车上,还要到下观景台参观!(乘车,到下观景台)大家以上看了,听了。现在到了坡底山路上,再来从下往上看。田螺坑土楼窗户不被屋檐遮住了,一个个特别明显;有些特意用白色石灰镶边,那些依地形高低错落建立土楼,一层托着一层、一幢挨着一幢,十分壮观,给人以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感觉。从上观景台俯视,看不出五幢土楼不处在同一个地平线上,甚至那椭圆形的楼与其他三幢圆形的楼的区别也看不出来。下观景台仰视,终于看到五幢建在高低不同的台地上,错落有致,层叠相间,宛自天成。苏东坡说庐山“远近高低都不同”;田螺坑土楼群不是“远近高低”,而是“远近俯仰都不同!”。

随着天气的的变化,田螺坑的景观有很多变化,但也不能在这儿等上十天、半月吧!但是,田螺坑土楼群成为世遗后,政府已完成了夜景工程。如果团友中有想寻找田螺姑娘做朋友的帅哥,或者想找三郎大哥的靓妹,可以小住几天,说不定,还真让你们偶遇了呢

南靖土楼导游词篇二

各位先生、女士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福建土楼故里南靖。我是蓝天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我将陪伴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现在我们正驶向福建土楼景区。福建土楼是20xx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楼是中国一种典型的民居,有各种形状散落在南靖大地上,就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猜猜土楼都有什么形状的?

(旅客1:圆形的;游客2:方形的)……

大家都很棒!都猜对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福建土楼标性建筑物——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是个充满传说的好地方,顾名思义,大家就会联想到田螺姑娘。他们的先祖为了躲避战乱,走到这个地方时,发现这里风景秀美,是块风水宝地,而且地里有很多的田螺,于是就在这里安家立业、开基传延。下面就是观景台,可以看到土楼群的全貌。田螺坑土楼群是由四座圆楼和一座方楼组成的,其中有一座是椭圆形的,方楼在中间,看起来就象“四菜一汤”。

我们前面的就是裕昌楼。这座楼的东边向外倾,看起来就象倒塌下来,而它的西边每根柱子都是斜的,歪歪扭扭,所以大家都叫它“东倒西歪”楼。

各位游客,我们眼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叫做塔下村。一条小溪从村中穿过,房子沿溪而建,象江南的周庄一样,是个标准的山中水乡,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村边有座祠堂,叫德远堂,是客家人张氏家庙。祠堂间树着21根石旗杆,旗杆上面有的雕着狮子,有的雕着毛笔尖,据说只有事业有成的人才能树旗杆,雕狮子的表示是武官,雕毛笔尖的是文官。

各位旅客,今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收获,希望大家以后常常想起南靖的土楼,常来看看!在这里,小x祝大家旅途愉快!

南靖土楼导游词篇三

田螺坑土楼群(车上)如今福建土楼荣获世界遗产以后,田螺坑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成了标识,名扬天下。很具有观赏价值,是土楼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关于“田螺坑”地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地形地貌说。我们现在驱车的公路,向上或向下,都是一圈又一圈,像不像走在田螺壳上呢?

俯视“四菜一汤”。大家看,田螺坑土楼群座落在海拨787米的湖岽(dōng,削平的小山顶)山半坡上。据说玉皇大帝曾经到此考察民间疾苦——土地公呈现午餐——临走时忘了撤席——留下了诺大的“四菜一汤!”

中间这座方形楼叫做步云楼,建于1796年,取平步青云之意,寓子孙后代读书中举,仕途步步高升,青云直上。右边是振昌楼,建于1930年,它与众不同之处是内堂坐正西南,与门在同一直线上,反映“富不露白”的风水文化理念;最外面那栋——椭圆形楼是文昌楼,建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文运昌隆之意。它是目前唯一的一座椭圆形的土楼;靠我们最近这栋是和昌楼,建于1796年。和昌楼被毁后于1953年重建;靠它前面这栋是瑞云楼(瑞云——指牡丹,吉祥富贵之意,喜欢阳光充足,土地富饶的地方)座落在五座楼的内隅,有藏风聚气之功,体现了含蓄吉顺的朴素观念。

“四菜一汤”五幢楼依山而建,与层层梯田相呼应,奇异秀美。大家说像不像一朵花呢?有人还说“四菜一汤”边上有两条长方形土楼,像一双筷子,搁在那里?像不像呢?它在邀请大家入席就餐。《红楼梦》中说过一句话:“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今天见到田螺坑“四菜一汤”加上一双筷子,在天地之间一摆就那么天长地久,永不散席,太厉害了!据专家、学者考证,“四菜一汤”五幢土楼之间采用黄金分割比例2:3、3:5、5:8而建造的;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五幢土楼反映了《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天方地圆,方形的步云楼为天,紧挨四周的圆土楼为地。这五幢土楼又附会于易经八卦的阴阳理论,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神秘文化。世界遗产标志——就是一个方圆图案的浓缩,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人为? (上车,继续前行)各位团友,田螺坑土楼群在建造时并没有刻意的规划。这种美妙组合完全是一种神奇的巧合,成为后人玩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国内外学者、专家的浓厚的兴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森·安德烈称赞“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上海同济大学路秉杰教授说:“没有看到田螺坑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下车,走石径)现在我们走的这条石径,建于清代,和步云楼是同一时间兴建的,也是当时土楼通往外面世界的必经之道。在石径左侧梯田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整片土楼群起了变化。刚才我们在上面景观台上,向下看,是俯视,5幢土楼呈平面排列。而从这里看过去,5幢土楼呈一条斜线排列,构成了另一景象。这在中国园林审美原则中,叫步换景移,是一种流动美。

沿石径而下,两侧都是层层梯田。秋天,稻谷成熟,背景一片金黄。春夏,禾苗茁壮,梯田一片葱翠。如此美丽的景色映衬土楼,多么淳朴、和谐。难怪美国盖蒂保护所副所长内维尔·阿格纽和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组成的考察组考察时评价:“这是我所见到的最漂亮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田螺坑土楼群,去领略一下它的奇特外形和构造、精巧的组合,以及深层的文化内涵,感受它的传统精神和神秘色彩。

(步云楼)方形土楼,位于土楼群中间,建于清嘉庆元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393平方米。高3层,11.93米,面宽29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对开4部楼梯,1个大门,楼顶层有4个射击口,底墙厚1.15米。进入楼内,我们发现此楼前低后高,保留地势,托山而起,从门厅到后厅有三层台阶,步步高升,使我们一下子就理解命名“步云”的意义。这幢楼内无水井,因为地势太高,水井设在楼外,并且在井周围砌条水沟,供排水用。底层四角的房间开一个窗,其余的都不开窗,比较特殊。

(和昌楼)“和昌”为吉祥语,为“和气昌盛”的简约。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东侧。建于清嘉庆元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268平方米,高3层,12.3米,内通廊式,每层22间,共66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楼顶层有4个射击口,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有1口水井。与步云楼不同底层不开窗的,是通例。这幢原来建的是方形,20世纪30年代被土匪烧毁。1953年在原址上重建时改为圆楼,我们今天参观找不到当时方楼的任何痕迹。如果不是那把大火烧掉重建,我们今天也看不到“四菜一汤”,成为“三菜二汤”,也感受不了“花一朵”了。

(振昌楼)“振”,作为动词,含“奋发”、“奋起”意。“昌”为“昌盛”。“振昌”意为“奋发昌盛”。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西侧。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976平方米。高3层,11.53米,直径33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有两部楼梯,1个大门。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我们在上观景台上说了,振昌楼“富不露白”风水观念。大家看,中厅与大门并不对称,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偏左吧。这是一。第二,同步云楼一样的原因,在院内找不到水井。水井放在楼外。

(瑞云楼)“云”为天象。“瑞”为“吉祥”意。“瑞雪兆丰年。”“瑞云”即“祥云”环绕的人居环境。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的东南侧,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063平方米,高3层,11.2米,直径35米,内通廊式,每层26间,共78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底墙厚1.2米,内院以鹅卵石铺地,有1口水井。

(文昌楼)除了上面所说“文运昌盛”意思外,“文昌”还是一位神灵的名字,叫“文昌帝君”,是主持人间禄籍的民间神灵。椭圆形土楼,位于步云楼的西南侧。建于1966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1288平方米。楼长径45.7米,短径34.5。高3层,11.8米,内通廊式,每层32间,共96间,设两部楼梯,1个大门。楼外墙顶层有4个瞭望台,4个射击口,底层楼厚1.2米。内院用乱毛石铺地,有1口水井。首先,让我们穿过门板用厚杉木铁皮制作的森严大门,不像北方四合院有边门、侧门和后门。土墙通常有1米多厚,能挡住枪弹;门框、门槛用大石砌成,两片大门厚10厘米,还加上根门闩推进墙体预留的数米长的门闩洞内,将门板紧紧卡住,非常牢固。除非撞塌墙体,否则就是从外面伸进,锯子锯断门闩中部,它仍然卡在门上,无法从外面开门。

土楼中心是露天大天井,房门和窗户因为圆形,都朝天井开。土楼外墙内墙是同心圆砌成的一段段圆弧,外长内短。房间的隔墙都显放射状,形成的房间像柑桔那样一瓣瓣围聚成一周,当地人称“斧头间”。天井内通常都有水井。这楼内的水井偏于左侧。

楼内有米碓、谷砻、石磨、风车等设施,与大厅相对的一间敞厅,是操办土楼人家红白喜事之处。土楼的底层,除了厅堂、梯间之外,一般是厨房和餐厅。顶屋一般不装天花板。这样何处出现漏雨、裂缝、断裂,都看得清楚,以便即时维修。土楼屋顶平缓,用的青瓦,中脊和出水口都用青砖压牢,既防风又点缀屋面。站在文昌楼第三层,朝上往上看,上面的土楼层次排列,与楼后的大山相融洽,显得特别雄性。 说到黄氏家族。自明初开基以来,已有26代传人了。就以此居住和活动,繁衍世世代代,香火不绝。现仍有300人居住。黄氏家族在中国台湾台中、台北尚有发展,逢年过节,返乡认祖归宗,远源流长,热闹非凡。好的,现在留15分钟时间,让大家自由活动。然后在村口集中回车上,还要到下观景台参观!(乘车,到下观景台)大家以上看了,听了。现在到了坡底山路上,再来从下往上看。田螺坑土楼窗户不被屋檐遮住了,一个个特别明显;有些特意用白色石灰镶边,那些依地形高低错落建立土楼,一层托着一层、一幢挨着一幢,十分壮观,给人以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感觉。从上观景台俯视,看不出五幢土楼不处在同一个地平线上,甚至那椭圆形的楼与其他三幢圆形的楼的区别也看不出来。下观景台仰视,终于看到五幢建在高低不同的台地上,错落有致,层叠相间,宛自天成。苏东坡说庐山“远近高低都不同”;田螺坑土楼群不是“远近高低”,而是“远近俯仰都不同!”。

随着天气的的变化,田螺坑的景观有很多变化,但也不能在这儿等上十天、半月吧!但是,田螺坑土楼群成为世遗后,政府已完成了夜景工程。如果团友中有想寻找田螺姑娘做朋友的帅哥,或者想找三郎大哥的靓妹,可以小住几天,说不定,还真让你们偶遇了呢

南靖土楼导游词篇四

或许您在电视上、画册上、或其它传媒上已看过一百次、一千次土楼了,或许您已经实实在在到过许多土楼区游览过,对土楼已不陌生了。但是,像耸立在您面前的这座酷似城堡的方形土楼这么高大神奇,您一定没看到吧?所以,您今天来一睹它的风采,感受它的神奇,将让您永生难忘。这座土楼叫和贵楼,它座落在南靖县梅林镇长教的青山绿水间,背靠虎背岭,面向笔架山,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它建于1732年,也就是清朝雍正十年,楼高米,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楼”, 是目前已知唯一一座五层的方楼,也是闽西南众多方土楼的典型代表。20xx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来到大门前)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只有少数的官邸豪宅才起宅名,然而在土楼民居中,几乎每一座土楼都要取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像这座楼的楼名叫”和贵楼”就是这样。和贵楼,顾名思义就是劝人以和为贵,因为一座土楼就像一个扩大的家, 一个缩小的国。和贵楼最盛时曾住过300多人,这么多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和睦相处,以和为贵至关重要。大家看楼的大门联:”和地献奇山川人物星斗画,贵宗垂训衣冠礼乐圣贤书”,两扇大门的门联:”和亲既康禄,贵子共贤孙。”这些隽永深远的藏头嵌字联,构成了简氏传统族训的核心,高度概括他们家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对后人起着灌输、训戒、警策的作用,形成土楼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也说明了先民渴望子孙”读圣贤书”的良好愿望和重教兴学的精神风尚。

(进入门厅)各位游客:和贵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当您跨进和贵楼古老而沉重的大门时,您一定会为它突出的防卫功能而惊诧不已。大门的两扇门板都是用可耐火的”咬冬木”制成,厚达10多公分,在门的上方,也就是在二层之处,设有三个灌水道,若遇盗匪用火攻门,可从灌水道往下灌水,把火淋灭。加上底层对外不开窗,二层只开一条不足20厘米的通风缝,三至五层窗洞也内大外小,所以,只要把大门关起来并上了闩就固若金汤,楼内居民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来到楼内天井)这是一块”进士”牌。这块”进士”牌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吏闽浙总督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魏无熄赐给进士、工部屯田司主事简逢泰的。

简逢泰就是建这座楼的简次屏的孙子。他自幼聪明好学,12岁考中秀才。当时小逢泰骑在父亲的肩上来到考堂,山东籍的主考官看他身穿长衫,头发又结了个辫子,便嘲讽地说:”福建来了只红鬓马”,小逢泰看到主考官脚上穿着黑色的官靴,便脱口回道:”山东出了个黑脚驴”,主监官暗想:”好厉害!” 接着问:”你读多少年书?”小逢泰说:”不多不少读了十二年”。主考官看他还是个毛小孩,就问:”你今年几岁?”小逢泰说是十二岁,主考官说你一生下来就读书了?小逢泰说七岁才读书,主考官说这样哪来读十二年书?小逢泰说我日读六年,夜读六年,如此不刚好十二年!主考官一听感到其言在理,又对小逢泰说你进三步,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走了三步,主考官又说你后退三步,小逢泰这时却屹立不动,主考官问为何不退,小逢泰说有道是大丈夫有进无退!主考官拍案说道:”好口才”因此被当场授以秀才。几年后,小逢泰进京赴考得第二十三名进士,道光戊戌年科会试中式得第七十三名,殿试得了第二名,后官至”两广分巡道”。

(走进楼内院)这是一座”三间一堂式”学堂,过去,楼里的孩子读书就在这里。像简逢泰孩子的时候也是在这里读书的。大家看,左边墙上悬挂着一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由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牌匾;右边悬挂着的是二十六年十月由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陈树林委员长赠送,由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牌匾。简羡强是什么人呢?他是长教简氏的第19代孙,早年生活很艰苦,20岁时跟人一起到缅甸谋生,由于他在生意场上辛勤耕耘,逐渐发迹,曾担任缅甸救济总会负责人,海外侨务委员会副主席。简羡强发迹不忘国家、不忘家乡,三十年代,他捐资在村里建了一所小学一一崇文学校,还给国民政府捐了很多资金用于发展国家的文教事业,同时积极发动侨胞,捐资、捐物支持抗日活动,因而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表彰和人们的敬重。林森不仅赐给他一块牌匾,而且奖给他一枚国民政府勋章,以表彰他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这些牌匾虽然有些陈旧,但却给和贵楼增添了许多”风光”。

1939年,南靖有名的土匪头张河山,曾带领”土匪兵”到和贵楼,扬言要把楼烧掉,当他们一伙人来到楼里看到林森颁发的牌匾,知道惹不得,只好放弃烧楼的念头,是匾保住了和贵楼。

这是学堂天井。人如果在天井里用力一跳,整个地面都会晃动,(谁有兴趣可以跳一下)。若用一根长长的铁线,可随意从天井的卵石缝向地里穿插3-4米深(示范),可见地质之柔软了。

这是块方圆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到处都是稀稀烂烂的泥土。既然是烂泥地,又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如此高大的土楼呢?据说,长教简氏第13世简次屏是个读书人,看到这个地形像肚腰兜,就去请教地理先生,地理先生察看后说:”此乃风水宝地也。”简次屏问此话怎讲,风水先生说:”这个肚腰兜后面的山脉从平和县到长教打石洋有数百里来龙,龙山脉没有穿过坑、河道, 没有断凹,而前面则是河水环抱成玉带,故为风水宝地。若在此建楼,以后子孙会人丁兴旺、读书中举、福禄寿全。”简次屏一听,连考举人都不去了,决心在此建立基业。

于1732年破土兴建这座土楼。但是要在沼泽地上建土楼谈何容易!楼刚建一层就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烂地里。当时许多人都以为简次屏疯了,什么地方不建偏偏要在烂泥地上建楼,但他既已下决心就痴心不改。他请来上百个帮工上山砍松木打桩。俗话说:”风吹千年杉,水浸万年松”,松木在水里浸泡万年不烂。简次屏用100多立方米的松木,在下沉的楼墙上打排桩,从头开始夯墙。外墙用卵石砌就一米多高的墙脚,底层夯土墙厚1.34米,往上逐层收缩10厘米。楼夯筑到4层后停工一年,简次屏看楼基稳固,才再建第5层。

和贵楼宽36.6米,深28.6米,每层24间房,历时三年才建成,耗资15000两银子,竖柱架梁全用人工,可谓不凡与艰辛。各位游客:在沼泽地上建如此高大的土楼一定是”世界之最”吧!但和贵楼还有一奇,那就是楼中的两口水井。(走出学堂来到左边水井)天井两边的两口水井相距只有18米,但水质却截然不同,我们看到的这口水井,井水清亮如镜,水质甘甜可饮用;而在右边的那口井水却是混浊不清,只能供洗涮,被人称为”阴阳井”,这两口井的水位均超过地平线30公分左右。我们到右边的水井看看。……这口水井不管人们怎样把井水抽干,它重溢出来的水依然是浑浊的。

在同一屋檐下的两口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清朝嘉庆年间,和贵楼里住着一户婆媳两口的人家,媳妇叫阿秀,丈夫到南洋谋生去了,早有身孕的阿秀后来生了个儿子。由于婆婆体弱多病,常常卧床不起,坐月子的时候,就叫阿秀的母亲来帮忙,儿子出生第28天,快要做满月了。这天,阿秀的母亲回家去,准备捉几只鸡来为外孙做满月办酒席。当天半夜里。婆婆病发拉了一床屎尿,阿秀要到灶间去烧水给婆婆洗身,没想到水缸里却没有水了,阿秀只好提了个小水桶到门前那口水井打水,她刚打满一桶水,转身要提回灶间时,突然听见一声啪啦响,回头一看,井里冒出一股黑烟,接着又有一道白光闪过。阿秀吃了一惊,赶快把水桶提回灶间,烧水为婆婆洗身子。谁知天亮后,人们来打水,就发现井水已变为混浊不清。因此,有人说,是阿秀还在坐月子,身子不干净,坏了龙泉所致。其实那只是传说轶闻,并没根据.但井水为什么会浑浊,至今人们也还不能从科学上做出什么解释。

(走出大门)各位游客:和贵楼历经沧桑,依然坚固沉稳,巍然屹立。大家看,那斑斑驳驳、凹陷不平的夯土墙,为什么会有修补和重夯的痕迹?据楼里老人介绍,1864年大平天国陷落后,那些残兵败将(我们这里人叫“毛番”)在闽西南一带山区烧了很多土楼,和贵楼也难逃厄运。当时楼内房子被烧了一大半,楼外墙也严重烧裂倒塌,直到第三年才重新修建,恢复原貌。

(在前院护厝前)这是和贵楼的前院,也叫护厝,深11米,在我们这个地方,有句谚语叫”厝包楼,儿孙贤;楼包厝,儿孙富”。这个护厝就叫厝包楼,而刚才我们在楼里看到的学堂叫楼包厝。这种厝包楼、楼包厝的奇特建构,反映了土楼子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子孙后代的祈望。

和贵楼大门正面有一座山叫笔架山,你们看,是不是有点像笔锋。山上尖峰是简氏族人用畚箕担土一担一担堆积而成的,历尽三年时间,他们认为这样可使楼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过去,楼里就出了简逢泰、简羡强,民国时还出了个国军总司令简国瑞。

几百年来,和贵楼像一位时间老人,向人们诉说着先民超然的智慧之光和一个家族的兴盛历史。而今,随着土楼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风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贵楼也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7776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