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自己的总结,还可以对他人提供借鉴和启发。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主题的心得体会,可供我们进行参考和借鉴。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一
危房整改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升级,危房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仍有许多老旧小区或者个别危房需要得到整改。本文将就危房整改这一话题,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目前,我国的危房问题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规划的滞后,许多老旧小区或个别房屋仍然存在严重的危房问题。这些危房或许已经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在建造时没有达到足够的标准,导致了住户的安全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危房的整改工作也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和常态化的趋势,成为了一项长期而持久的任务。
针对危房整改这一问题,各地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许多问题。例如,某地区针对个别危房问题,成立了专门的整改小组,统一协调和指导各个人员的整改工作,确保危房得到周全的改造。还有一些地区采用强行拆除的方式,把危房变成了安全、实用的房屋,为居民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危房整改虽然工作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难点。例如,老旧小区中的房屋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整改难度较大,需要注重技术和质量控制;同时,这些危房往往存在缺乏资金、缺失产权、产权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也给危房整改的执行带来了困难。
随着城市规划的更新迭代,人们对于危房的关注和整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危房整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上,未来还有许多可期的展望。例如,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注重人性化设计,提高整改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应该注重政策法规的持续完善,完善危房的产权体系,提高整改的资金保障能力,从根本上保障居民的权益。最终,通过整改危房,可以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二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然而,千百年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却仍然萦绕着城市的角角落落——危房。如何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危房的分布和数量,对于有关部门以及城市安全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最近,我参与了一项危房统计工作,这次统计让我深刻意识到了数据统计在对城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工作流程。
本次危房统计的工作流程是:首先,要对整个城市范围内的危房区域进行调研,确定危房的数量和位置。其次,要对危房的建筑类型、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最后,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改善危房的措施。
第三段:数据分析。
对于这次危房统计,我主要负责的是数据分析。在收集了调查工作所得的数据之后,我开始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发现,对于这类数据,一个好的分析方法是将数据可视化,即通过图表等方式来展现数据。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而更加准确地判断和分析数据。
在这次危房统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对于城市问题的解决,数据分析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科学、有效;另一方面,无法充分发掘数据的潜在价值,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因此,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基础。
第五段:结语。
作为一名普通的危房统计工作参与者,我在这场工作中学到了很多。希望经过我们这次的危房统计,政府和社会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掌握危房的分布和数量,更加有针对性地推出改善危房的措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更加安全。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数据在城市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重视数据分析和整理。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三
近年来,中国不断努力改善居住条件,推动住房安全事业向前发展。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仍有许多人居住在危险的危房之中。在与危房的斗争中,我亲身经历了深刻的体会和心得,这不仅让我对危房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使我深切体悟到了远离危房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首先要认识到危房对生活安全产生的巨大威胁。危房往往建造在山脚下、河边或高风险地带,其建筑材料质量差、结构不牢固,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一旦遭受地震、泥石流或洪水等自然灾害,危房往往会倒塌,给居民带来严重伤害甚至生命危险。我曾亲眼目睹过一座危房在地震中化为废墟的场景,其惨状让我深感危房的危险性。
其次,从物质层面看,在危房中生活条件恶劣,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危房通常寒冷、潮湿,没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设施,居住质量低下。另外,危房缺乏基础设施和基础公共服务,如供水、供电、排水等,生活十分不便。更甚者,危房往往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长期生活在危房中,人们无法享受到稳定、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这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再次,远离危房还能够提高居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居住在危房中的人们往往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无法享受到公共服务、教育和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然而,脱离危房,改善住房条件,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提高生活的品质,让人们拥有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只有离开危房,迈向新的居住环境,人们才能够真正得到解放,事业与生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最后,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力度来推动危房改造工作。危房改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危房改造项目的推进力度。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危房改造工作,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形式,为危房改造提供帮助。只有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危房改造工作取得实效,让更多的人远离危险,享受到稳定、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之,远离危房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危房对生活安全与健康的威胁,坚决拒绝生活在危房之中。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危房改造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加稳定、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人民才能过上真正美好的生活。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四
近年来,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危房。危房是建筑质量差、安全隐患多的房屋,其存在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也给我们的城市形象和居民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科学有效地解决危房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研究危房改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危房改造的重要性,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危房改造的重要性。
危房改造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危房不仅给我们的城市形象带来了污染,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危房改造是为了摆脱这种隐患,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危房改造也可以提高城市的品质,提升城市形象,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和便利的服务。因此,危房改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造。
第二段:危房改造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危房改造的工作虽然重要,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是资金问题,危房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财力有限,政府无法承担全部的责任,所以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来共同推进,这无疑给危房改造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其次是技术问题,危房改造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团队合作,这对于一些基层地区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此外,危房改造还面临居民的抵触心理和利益冲突等问题,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是我们危房改造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三段:危房改造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所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首先,在资金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来筹集资金,如政府投入、引进社会资本、利用金融工具等,以满足危房改造的资金需求。其次,在技术问题上,我们可以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技术水平,建立专业的团队和合作机制,确保危房改造的顺利进行。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广泛调动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增强居民的拥护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段:危房改造的意义和影响。
危房改造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提高城市的品质,还在于推动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危房改造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危房改造也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和保障,推动城镇经济的繁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危房改造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段:我的体会和建议。
在研究危房改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危房改造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危房改造,积极参与到危房改造工作中,为打造美好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危房改造的投入,提高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强组织和管理,以确保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科学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民众对危房改造工作的认同和支持,也是推进危房改造的重要举措。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危房改造工作的进展,积极参与到相关的社会活动中,为推进危房改造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危房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美好的家园。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五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然而,许多农民工却面临着住房难题,被迫居住在破旧的危房中。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工危房问题,我参加了一次危房调查活动。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民工危房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也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第一段:了解问题背景。
农民工危房问题的存在已久,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危房普遍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和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缺乏基础设施,地势低洼,易受水灾和其他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农民工的经济条件也较为困难,资金有限,无法购买昂贵的住房,只能选择居住在廉价的危房中。这些危房存在结构不牢固、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给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因此,解决农民工危房问题迫在眉睫,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第二段:调查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调查中,我亲身进入了需要改造的危房,观察了农民工的居住环境与他们的生活状态。我看到了潮湿的墙壁、破旧的家具、狭小的空间以及满目凄凉的生活条件。其间还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如墙体开裂、屋顶漏水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威胁。而且,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不仅限于危房本身,还涉及到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疗教育资源缺乏等方面的困扰。综上所述,农民工危房问题不仅是一个住房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第三段:分析问题原因。
了解问题的原因十分重要,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民工危房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和农民工的经济状况不佳。城市基础设施缺乏,导致了危房集中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同时,农民工的经济状况也是造成危房问题的重要原因,他们的收入较低,无力购买昂贵的住房。而且,由于流动性较大,农民工对于居住质量没有高要求,更容易居住在危房中。因此,只有通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危房问题。
第四段:解决问题的思考。
为了解决农民工危房问题,首先应加大对农民工的保障力度,包括增加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提供住房补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其次,应加强对危房的改造工作,提升其结构和环保性能,并加强危房的日常维护。此外,还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功能,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最后,还需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参与危房调查,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民工危房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也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改善农民工的住房条件,不仅是一个住房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长期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农民工能够居住在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和福利。希望政府部门能加大政策力度,扩大农民工住房保障的范围,使更多的农民工能够过上理想的生活。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六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危房整改问题愈加凸显。危房是一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隐患,不仅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更在质量、环保方面存在问题,其影响是极其恶劣的。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市民,我积极参与了危房整改工作,从中收获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与体会。
第二段:认识危房整改的重要性。
危房整改不仅是提高居民生活生产条件的必要措施,更是维护公共安全和交通便利的重要手段。在整改过程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将危房转化为安全稳定的住宅和生产用房,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通过对危房的整改,才能彻底根除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遭受到的隐患。
第三段:有效的整改方案是成功的保障。
整改方案的制定对于整个危房整改过程的有序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组织整改工作时,针对危房数量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整改方案。在制定整改方案时,需充分考虑危房的结构、原材料、施工等多个方面,并结合危房的使用情况,制定出最为聚合实际的有效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为危房整改带来了成功的保障,提高了整改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段:团队合作是关键。
危房整改过程的成功,离不开团队合作的支持。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通过互相配合和协调,共同面对整改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一些细节不可遗漏,需要团队成员相互配合,以确保工作进展顺利。危房整改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合作和沟通才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第五段:结论。
总之,危房整改是一项既复杂又必要的工作。需要宏观策划,细致执行。通过本次危房整改的体会,我深刻认识到,“有计划的整改,有团队的支持,才能够取得最终的成果”。希望更多有责任感和担当的市民能够积极参与危房整改,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城市建设。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七
危房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做好城市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近期,我所在的城市也开展了一次危房统计,我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目的和重要性。
在开展危房统计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危房统计的目的和重要性。其目的是对城市中的危险房屋进行识别和排查,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缮、拆除或者安全加固,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重要性也在于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三段:加强措施。
在危房统计中,加强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等形式,让居民了解危房的危害性,引导他们积极配合统计工作。其次,要加大力度,在危房识别、核查的过程中,对危险程度进行科学的判断,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缮、拆除或者安全加固。同时,要强化监管,对未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和整治的企业或个人,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处罚和监管。
第四段:收获与体会。
在危房统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通过这次统计,发现了很多危险房屋,并及时采取了措施进行修缮、拆除或者安全加固,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使得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危房统计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五段:总结。
危房统计工作是城市安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措施,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缮、拆除或者安全加固。通过这次统计,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认真、严谨地开展危房统计工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八
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危房建筑问题一直存在。为了提高农民群众的住房安全条件,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实施了危房改造计划。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亲身经历了危房改造过程,并深有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村民危房改造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到危房的风险
在危房改造开始之前,我对村民危房的风险没有真正意识到。然而,通过与相关部门的调研和宣传活动,我逐渐认识到危房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大部分危房年久失修,墙体破损、屋顶漏水,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改造危房迫在眉睫,这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第三段:危房改造的益处
经过危房改造,村民们住进了安全可靠的新居里,危房带来的隐患不再存在。我们的家人不再面临居住安全的威胁,不再担心大风、暴雨或地震时房屋倒塌的风险。此外,新居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墙体坚固,屋顶牢固,不再有漏水的问题。改造后的房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第四段:改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危房改造计划带来了许多益处,但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主要的挑战之一。政府虽然提供了一定的资金补贴,但是仍需要村民自己出一部分资金。此外,改造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工程施工的问题,例如建筑质量监督不到位、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然而,这些问题难不倒我们,我们与相关部门积极对话,共同解决问题,推动危房改造进一步顺利进行。
第五段:改造之后的感受
改造危房之后,我和我的邻居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不再担心居住安全,可以安心生活和工作。了解到危房带来的风险,我们开始珍惜新居,积极投入到新居的维护和保养中。我们也感受到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共同参与改造工程,我们的邻里关系更加紧密。改造危房不仅仅是一个改变家庭居住环境的过程,也是一个复兴村庄的过程。
总结:
通过危房改造计划,我们村庄中的危房得到了有效解决,我们家庭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住房安全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危房改造计划告诉我们,只有发展良好的住房条件,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安全和满足。希望这一政策能够在更多地区实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共同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九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危房问题逐渐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危房的发生中,往往是贫困群体受到的冲击最大,他们没有经济能力修建安全的房屋,也无法承担危房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危房援建项目应运而生,它为这些人提供了脱离困境的途径,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我们在参与危房援建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有意义的心得体会,接下来,我们将具体讲述。
第二段:深化了解贫困人群的困境。
在进行危房援建的工作中,我们发现贫困人群生活的困境非常严重,有的人连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物品都无法满足。由于贫困,他们很难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也很难得到保障。在给予危房援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着重深入了解贫困人群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危房援建的效果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仅可以帮助贫困人群解决安居问题,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奋斗意志,让他们重新获得生活的信心。这些帮助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信念,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危房援建也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让人们更加关注人道主义精神的实践。
危房援建需要对接不同的社会需求,样式也多种多样。为了做好危房援建工作,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与社区、政府等多个方面合作,充分探索各种适用的危房援建之道。当然,危房援建需要长期、系统性的干预才能见到深层次的影响。要做到既解决当下的问题,又在未来发挥作用,需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形成高水平和有效的援建之道。
第五段:展望未来。
危房援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工程,对于改善贫困人群生活水平、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社区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我们仍需继续坚持危房援建的宗旨,积极投入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寻找更加高效、有效的援建方式,并且加强和完善对于贫困人群的教育、资助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危房援建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结尾:通过我们的探讨,我们希望对于危房援建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坚定我们为贫困人群奋斗的信念。我们相信,在危房援建进程中,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
近年来,xx县把改造农村危房作为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抓到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关键,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农民的心坎上,非常切合县情实际。但随农村危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影响“危改”的难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影响农村危改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是下决心“拔穷根”,研究小屯撤并。
xx年,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本着“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建设小城镇”的村镇建设工作思路,引导偏、小、穷30户以下的小屯向中心村和小城镇撤并,采取政府出资,农民出工出劳的方式,在凤山镇青山中心村新建了11栋22户924平方米的新型移民小区,对自然条件恶劣的下青山屯实施了整体搬迁,将其彻底“拔穷根”。
二是立足节能环保,探索新型节能住宅建设。
xx年,从保护资源、节能环保、经济适用、适合寒地环境等多角度出发,着力研究红砖的替代材料。经多方考查,选择了兼具多种功能特点的稻草板作为新型节能住宅建筑材料。启动20栋40户新型节能稻草板房建设试点,xx年全县大面积铺开,共建节能稻草板房1035户。
三是面向城镇化,引导农民“上楼”。
按照城镇化方向,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要求,采取每户农户奖励5000元,免费设计,免收各种规费和建安税的政策,首先在浓河镇富强村引导和扶持有经济条件的农户建设了1栋50户、3750平方米农民集资楼。通过引导,又先后启动3个村4栋200余户农民集资楼建设,从上楼农户中整理出耕地、养殖用地6.5万亩。
四是统筹兼顾,配套改造农村环境。
在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的同时,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建设。几年来,先后实施农村改路368.4公里,全县已有80个村实施通村通畅公路建设,通村通畅率达到93.9%,82个行政村中有59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占行政村总数的74.3%;改水62个村屯;改厕1918户;改灶3268户;建水泥排水明沟89.7公里;亮化14个村,安装路灯610盏;建村内公园5处,绿化村屯69个,栽植绿化树340万株。通过泥草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使农村貌焕然一新。
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2.3亿元,改造危房3867户,占总改造任务的35.8%。
近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题就农村“危改”情况成立调研组深入浓河、富林、祥顺三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560份,梳理出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农村“危改”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农民群众对政策还不了解或存在着模糊认识,特别是对推广的稻草板、免烧砖等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认识不足,思想还很保守。
二是由于贫富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的不同,形成农民在农房改造的标准、要求和认识上的不同。例如,贫困户因受统建或帮建等政策惠顾,对节能材料是由被动接受到实践认可这样一个过程。而东部祥顺、创业等区域却因收入高、建房标准要求高,反而习惯于传统的红砖建房,对新型节能材料很少认同和接受,甚至对免烧砖也很少尝试。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现将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全市现有农村中小学958所,在校学生人数27.6万人,其中:中学生9.8万人,小学生17.8万人,全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
危房改造情况。据20xx年危改初期统计,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7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6.0%;其中:d类危房6.3万平方米(所谓“d类危房”是指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属危房中程度最重的一类,此类房屋必须立即拆除),c类危房2.9万平方米(c类危房指房屋局部出现险情,维修后尚可继续使用),b类危房0.5万平方米(b类危房指房屋个别构件出现险情,可继续使用,但需抓紧维修)。自20xx年实施“危改”工程以来,全市已改造或拆除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2万平方米;已改造c、b类危房4.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20xx年统计的d类中小学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产生。截止20xx年10月,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剩余危房面积3.1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9%;其中:d类危房2.7万平方米;c、b类危房0.4万平方米。
自危改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争取中央、省资金1148万元,国债资金621万元,市投入及配套资金2545万元,县(市)区以下自筹资金4575万元,其中县(市)区以下债务投资2194万元。
20xx年国家实施危改工程以前,我市即实行危房改造资金各级财政调剂一点,群众献工献料捐一点,学校自筹一点,解决了一大批校舍危房;20xx年以后,国家、省重视危房改造工程,以及20xx年政策调整,原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投入变为由政府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使我市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中小学危房边改造边有新的不断产生,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危房改造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一直没有走出低水平突击改造和重建,一段时期后又集中出现危房的恶性循环,缺乏良性运行机制。二是由于多年来中小学校舍紧缺,且没有稳定的建设及维护资金来源,致使部分校舍得不到正常维护,超期服役,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学危房数量。三是中小学危房的定期普查、科学鉴定、动态预警和滚动解决措施不够得力,校舍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三无”(无勘察设计、无规范标准、无施工资质)工程不少,使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太低,建设过程中即存在质量隐患。四是由于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中小学校舍的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加上自然老化作用,使部分校舍未达到使用年限即成为危房。
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20xx年年初对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普查结果,截止2000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省(直辖市)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农村中小学各类危、破校舍8400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9.6%;其中:d类危房5700万平方米,c类危房2000万平方米,b类危房700万平方米。
大量危房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而且也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保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切实改善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国务院决定由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各安排10亿元,共30亿元,从20xx年起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基本消除现存中小学危房。20xx年8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的'启动已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我市在危房改造工程中,与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遵循四项原则,(1)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合乡并镇相结合;(2)坚持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3)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布局调整不搞“一刀切”,危房改造不搞“花架子”和“锦上添花”,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确保校舍建筑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4)实行项目管理。中央和省“工程”专款优先用于解决现存农村中小学危房中最危险的d类危房。
二是统筹规划,设立机构,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普查摸底,根据省危改办的要求和安排,20xx年6月,我市自下而上对全市中小学危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逐校填报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表》,逐级建立了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作为实施危改工程主要依据。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实施危改工程项目。市政府成立了鞍山市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危改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各县(市)区危改工作,并对中小学危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意见》等文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健全,保证了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省危改办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现存d类危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危房的产生,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有效机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具体在实施危房改造中,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计委等部门一方面已经建立并落实了以协调、交流、服务为内容的例会制度,各部门有分工、有合作,责任明确;另一方面实行责任管理,明确市、县(市)、区是危改的第一责任主体,市长、县长、区长是危改第一责任人,以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危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县(市)区两级分级分担负责的原则,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千山区充分利用国家的专款,制定好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计划(配套资金要先到位)。建设规模超过现存d类危房面积的资金由当地政府自筹,重点改造县城以下农村中小学危房。市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允许农民用义务劳动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农村义务教育捐款,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各县(市)区的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按工程进度实行危改项目直接拨款,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对挤占、挪用、截留危改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行为,市将在下批指标中收回专项资金,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是建章立制,实行目标管理。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县区能够抓好“工程”的立项、审核、建设、监理、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首先是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危房进行全面、彻底地排查与核实,依照《危房房屋鉴定标准》进行坚定;其次是对存在危房的学校,由学校据实填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书》,并上报县区教育局,由县区教育局审核汇总后上报;再次是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对违反规定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对工程实行质量管理与监督。首先是各县区能够通过招标或委托有资质等级、信誉良好的勘察、设计单位;其次是施工单位的选择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再次是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监督),项目竣工后,由城建、设计、勘察、监理及项目学校等部门共同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平稳安全,进展顺利,但因种种原因,“工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一是县以下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按省要求,市、县政府必须按省里规定数额落实配套资金,但从调查了解情况看,市级配套资金全额到位,县以下配套资金,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而是将配套责任落实到乡、村,引发了教育负债。
二是撤并学校问题严重。由于关系布局调整和新校选址等问题,有些村与村之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无法筹措改建资金,处于建不成又撤不掉的困境。
三是现有中小学危房难以同时改造,师生安全受到威胁。我市现有d级危房3.1万平方米,涉及中小学生1万人左右,对此市危改办多次召开会议和下发通知,禁止学生在d类危房上课,但调查发现,有的乡(镇)因危房面积较大,涉及学生多,无法妥善安排上课,部分学校仍在使用d类危房,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一是各部门加大合作力度,确保项目专款专用,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同时,保证中小学校舍正常维修,保证当年出现危房当年消灭,现存危房逐步改造完成。
二是与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加强联系,争取支持,解决从d类危房中撤出的师生上课问题,确保危房改造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教学安全。
三是搞好抽查、检查工作,特别是组织县与县之间互查,对有问题、有需求、有成绩的项目工程,既要找出不足,看到教训,又要善于总结经验,搞好典型示范,促进我市危改工程全面有效开展。
四是依据中央、省有关政策和我市危房改造实践,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有关危改工程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加强危改工程的全面实施,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确保危改目标顺利完成。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二
自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白龙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切实实现危房改造解决困难人有所居的目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镇党委政府本着从根本上逐步消除困难群众住房破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决心,高度重视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作,努力把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成聚民心、暖民心、稳民心的民心工程。安排对全镇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情况进行了认真排查、摸底,有重点地列入改造计划,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村两委亲自抓的工作方法,主动协调,解决难题,督查进度,确保了农村困难群众危土房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
20xx年,我镇实施危房改造210户,其中已建成完工202户。
二、具体工作举措。
1.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白龙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杨道菊同志任组长,镇宣传委员昂志春同志任副组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人员和各村(社区)行政干部以及村主干为成员,共同做好危房改造工作。镇里先后召开党政联席会、村主干会、镇干部全体职工会议,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研究安排部署危房改造工作,按照《白龙镇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具体指导危改工作有序执行。
2.科学规划。一是精心组织调查摸底。认真完成农村困难群众住房状况调查摸底基础上,以户为单位,建立危房档案资料,家庭成员、居住情况、收入情况、贫困原因等情况做到清清楚楚。二是制定改造计划。危房改造工作与我镇五保集中供养、地质灾害、新农村建设、水库移民搬迁、火灾户等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实行分批改造。三是坚持求实效。根据村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镇村干部积极主动,帮忙联系工程队、建筑材料、搞工程预算等。同时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动亲戚朋友出钱出力,亲帮亲、邻帮邻,共同帮扶,形成了县、镇、村三级齐抓共管。通过镇村的共同努力,为部分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低保户、无房户、特困户解决了住房困难,群众满意率达99%,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与拥护。
3.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一是核实到位。按照调查摸底情况,经过党政联席会议将危房改造工程任务进行细化,确定人员后,xx县民政局、危房改造办同志逐户走访,最后敲定危房改造对象。并将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在全镇各村进行公示,由于工作过细,公示结果均无异议。二是责任到位。危房改造对象确定之后,我们层层签定责任书,实行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建房户包落实。由镇政府与村签定责任状,明确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专门各村危房改造工作。与危房改造户签定《农村危房改造协议书》,明确改造、重建的标准,并要求按照标准建设。三是督促到位。镇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坚持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每周进行一次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向主要领导汇报,并督促各村抓紧抓落实。四是资金到位。为确保危改工作顺利进行,镇危改领导小组及时提#供各建房户粮补存折将上级补助资金及时足额补偿到位。
4.严明制度,规范操作。农村危房改造是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操作实施必须合乎民意、取信于民,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为此,我们重点在改造对象上规范程序,努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对象确定上,由村上报调查核实的情况,由镇下达改造计划,然后分村进行公示,公示7天后,群众无异议的,镇危改办在镇政务公开栏上再公示7天未收到任何反映后上报审批,确保了危房改造的对象真正落实到需要改造的群众身上。以政府补助为辅,农户自筹为主的方针,深入到各村,掌握实际,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改造工程任务。加强施工监督,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方签订协议,明确责任,按照工期要求,组织人员进行验收,确保改造工程按质按期完成。
截止20xx年12月10日,我镇分配的202户危房改造工程全部完工,预计春节前可全部搬入新居,下一步镇危房改造办将按照实施方案严格审核。截止目前统建户一卡通已将收集完毕,一户一档全部建立,现正在检查和完善中。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由于我镇是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数量较多,镇级财政配套压力大;。
四、建议和意见。
根据近几年危房改造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结合我镇具体实际,现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鼓励单位、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献爱心,积极向农村危房改造捐款、捐物,切实解决农村特困危房改造户因建房而返贫的不正常现象。加大农村危改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农民对危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政策的引导效应,不断激发农民参与危改的主体作用,从而加快危改工作全面顺利推进。
3.建议把农村危房改造纳入村容村貌改造范畴,做好规划设计,逐步实现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和村容村貌环境改造的协调发展。加大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力度,坚持实行集约建设和规模发展,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4.建议整合部门资金支持危房改造。凡涉及农村危房或其它危房改造的各类部门补助资金应进行捆绑使用,切实提高各相关部门补助资金的效益。进一步研究在农行、农金等金融部门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专项扶持贷款资金,搭建农民建房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危改政策,对非贫困户的中低收入农民的危房改造,可研究实行差额或全额贷款贴息,以此扩大扶助面,调动积极性,帮助经济基层差,筹资能力弱的农户修建新房,推进危改速度。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三
本文目录。
近年来,**县把改造农村危房作为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抓到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关键,抓到了点子上,抓到了农民的心坎上,非常切合县情实际。但随农村危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影响“危改”的难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影响农村危改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勇于探索,迈出了农村“危改”的坚实一步。
一是下决心“拔穷根”,研究小屯撤并。xx年,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本着“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建设小城镇”的村镇建设工作思路,引导偏、小、穷30户以下的小屯向中心村和小城镇撤并,采取政府出资,农民出工出劳的方式,在凤山镇青山中心村新建了11栋22户924平方米的新型移民小区,对自然条件恶劣的下青山屯实施了整体搬迁,将其彻底“拔穷根”。
二是立足节能环保,探索新型节能住宅建设。xx年,从保护资源、节能环保、经济适用、适合寒地环境等多角度出发,着力研究红砖的替代材料。经多方考查,选择了兼具多种功能特点的稻草板作为新型节能住宅建筑材料。启动20栋40户新型节能稻草板房建设试点,xx年全县大面积铺开,共建节能稻草板房1035户。
三是面向城镇化,引导农民“上楼”。按照城镇化方向,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要求,采取每户农户奖励5000元,免费设计,免收各种规费和建安税的政策,首先在浓河镇富强村引导和扶持有经济条件的农户建设了1栋50户、3750平方米农民集资楼。通过引导,又先后启动3个村4栋200余户农民集资楼建设,从上楼农户中整理出耕地、养殖用地6.5万亩。
四是统筹兼顾,配套改造农村环境。在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的同时,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建设。几年来,先后实施农村改路368.4公里,全县已有80个村实施通村通畅公路建设,通村通畅率达到93.9%,82个行政村中有59个村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占行政村总数的74.3%;改水62个村屯;改厕1918户;改灶3268户;建水泥排水明沟89.7公里;亮化14个村,安装路灯610盏;建村内公园5处,绿化村屯69个,栽植绿化树340万株。通过泥草房改造及环境配套建设,使农村貌焕然一新。
三年来,全县共投入危改资金2.3亿元,改造危房3867户,占总改造任务的35.8%。
二、调查研究,正视农村“危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近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题就农村“危改”情况成立调研组深入浓河、富林、祥顺三个乡镇进行了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560份,梳理出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一是农村“危改”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部分农民群众对政策还不了解或存在着模糊认识,特别是对推广的稻草板、免烧砖等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质量、性能认识不足,思想还很保守。
二是由于贫富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的不同,形成农民在农房改造的标准、要求和认识上的不同。例如,贫困户因受统建或帮建等政策惠顾,对节能材料是由被动接受到实践认可这样一个过程。而东部祥顺、创业等区域却因收入高、建房标准要求高,反而习惯于传统的红砖建房,对新型节能材料很少认同和接受,甚至对免烧砖也很少尝试。
三是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农民还存在等帮建、靠政府、要支持的“等靠要”思想。
四是农村“危改”政策还存在些不足,需要调整和完善,特别是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推广应用上,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导向作用。
五是新型节能稻草板房的质量、技术指标、建筑工艺还需进一步调整和改进,使其更符合农民意愿和需要。
三、深入实践,进一步推进农村“危改”的想法。
**县是省级贫困县,也是省、市偏远落后县份的缩影,由于财力弱,在推动农房改造上势单力薄;泥草房改造量大、面广,是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目前,全县还有7100户农村泥草房有待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进一步坚定农村“危改”的信心和决心,力争三至五年切实抓出头、抓出成效。**县在“危改”上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省市的关注和认可,并把这一县级实践行为上升为省、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出台了意见、制定了规划,启动了改造攻坚战。国家建设部也先后两次派人员和专家来通调研,**县已被列为国家“扩大危改”示试点县。我们的实践和在新型节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和示范,已赢得了绝佳的争取项目、资金的政策机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更应坚定信心和决心,一方面从扩大危改、新型节能材料推广等不同角度多争取项目,在扶贫开发、民政和残疾救助、建设的安居工程等多渠道争取资金,争取扶持;另一方面科学操作,加大力度,合力推进,力争用三至五年切实把农村“危改”工作抓出头、抓出成效。
当提高对使用免烧砖、稻草板建房的奖励标准,以此推动新型节能材料应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建房向中心村集中、向节能房发展。加大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力度,坚持“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村镇建设发展思路,实行集约建设和规模发展,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引导农民向中心村转移,腾挪原村庄占地用于复垦,通过二次开发推动扩大耕地面。
五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借助“千名干部下农家,服务农村促发展”活动和全县帮扶帮建工程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大农村“危改”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农民对“危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增强广大农民对应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认可度。通过政策的引导效应,不断激发农民参与“危改”的主体作用,从而加快全县“危改”工作全面顺利推进。
返回目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现将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 危房改造工作情况和进展。
全市现有农村中小学958所,在校学生人数27.6万人,其中:中学生9.8万人,小学生17.8万人,全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
危房改造情况。据危改初期统计,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7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6.0%;其中:d类危房 6.3万平方米(所谓“d类危房”是指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属危房中程度最重的一类,此类房屋必须立即拆除),c类危房2.9万平方米(c类危房指房屋局部出现险情,维修后尚可继续使用),b类危房0.5万平方米(b类危房指房屋个别构件出现险情,可继续使用,但需抓紧维修)。自实施“危改”工程以来,全市已改造或拆除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2万平方米;已改造c、b类危房4.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统计的d类中小学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产生。截止10月,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剩余危房面积3.1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9%;其中:d类危房2.7万平方米;c、b类危房0.4万平方米。
自危改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争取中央、省资金1148万元,国债资金621万元,市投入及配套资金2545万元,县(市)区以下自筹资金4575万元,其中县(市)区以下债务投资2194万元。
二、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
国家实施危改工程以前,我市即实行危房改造资金各级财政调剂一点,群众献工献料捐一点,学校自筹一点,解决了一大批校舍危房;以后,国家、省重视危房改造工程,以及政策调整,原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投入变为由政府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使我市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中小学危房边改造边有新的不断产生,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危房改造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一直没有走出低水平突击改造和重建,一段时期后又集中出现危房的恶性循环,缺乏良性运行机制。二是由于多年来中小学校舍紧缺,且没有稳定的建设及维护资金来源,致使部分校舍得不到正常维护,超期服役,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学危房数量。三是中小学危房的定期普查、科学鉴定、动态预警和滚动解决措施不够得力,校舍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三无”(无勘察设计、无规范标准、无施工资质)工程不少,使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太低,建设过程中即存在质量隐患。四是由于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中小学校舍的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加上自然老化作用,使部分校舍未达到使用年限即成为危房。
三、危房改造工作的几点做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年初对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普查结果,截止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省(直辖市)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农村中小学各类危、破校舍8400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9.6%;其中:d类危房5700万平方米,c类危房万平方米,b类危房700万平方米。
大量危房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而且也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保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切实改善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国务院决定由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各安排10亿元,共30亿元,从起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基本消除现存中小学危房。8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的启动已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我市在危房改造工程中,与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遵循四项原则,(1)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合乡并镇相结合;(2)坚持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3)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布局调整不搞“一刀切”,危房改造不搞“花架子”和“锦上添花”,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确保校舍建筑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4)实行项目管理。中央和省“工程”专款优先用于解决现存农村中小学危房中最危险的d类危房。
二是统筹规划,设立机构,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普查摸底,根据省危改办的要求和安排,6月,我市自下而上对全市中小学危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逐校填报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表》,逐级建立了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作为实施危改工程主要依据。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实施危改工程项目。市政府成立了鞍山市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危改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各县(市)区危改工作,并对中小学危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意见》等文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健全,保证了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省危改办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现存d类危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危房的产生,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有效机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具体在实施危房改造中,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计委等部门一方面已经建立并落实了以协调、交流、服务为内容的例会制度,各部门有分工、有合作,责任明确;另一方面实行责任管理,明确市、县(市)、区是危改的第一责任主体,市长、县长、区长是危改第一责任人,以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危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县(市)区两级分级分担负责的原则,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千山区充分利用国家的专款,制定好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计划(配套资金要先到位)。建设规模超过现存d类危房面积的资金由当地政府自筹,重点改造县城以下农村中小学危房。市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允许农民用义务劳动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农村义务教育捐款,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各县(市)区的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按工程进度实行危改项目直接拨款,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对挤占、挪用、截留危改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行为,市将在下批指标中收回专项资金,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是建章立制,实行目标管理。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县区能够抓好“工程”的立项、审核、建设、监理、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首先是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危房进行全面、彻底地排查与核实,依照《危房房屋鉴定标准》进行坚定;其次是对存在危房的学校,由学校据实填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
申请书。
》,并上报县区教育局,由县区教育局审核汇总后上报;再次是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对违反规定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对工程实行质量管理与监督。首先是各县区能够通过招标或委托有资质等级、信誉良好的勘察、设计单位;其次是施工单位的选择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再次是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监督),项目竣工后,由城建、设计、勘察、监理及项目学校等部门共同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平稳安全,进展顺利,但因种种原因,“工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一是县以下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按省要求,市、县政府必须按省里规定数额落实配套资金,但从调查了解情况看,市级配套资金全额到位,县以下配套资金,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而是将配套责任落实到乡、村,引发了教育负债。
二是撤并学校问题严重。由于关系布局调整和新校选址等问题,有些村与村之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无法筹措改建资金,处于建不成又撤不掉的困境。
三是现有中小学危房难以同时改造,师生安全受到威胁。我市现有d级危房3.1万平方米,涉及中小学生1万人左右,对此市危改办多次召开会议和下发通知,禁止学生在d类危房上课,但调查发现,有的乡(镇)因危房面积较大,涉及学生多,无法妥善安排上课,部分学校仍在使用d类危房,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五、今后工作的初步设想。
一是各部门加大合作力度,确保项目专款专用,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同时,保证中小学校舍正常维修,保证当年出现危房当年消灭,现存危房逐步改造完成。
二是与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加强联系,争取支持,解决从d类危房中撤出的师生上课问题,确保危房改造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教学安全。
三是搞好抽查、检查工作,特别是组织县与县之间互查,对有问题、有需求、有成绩的项目工程,既要找出不足,看到教训,又要善于总结经验,搞好典型示范,促进我市危改工程全面有效开展。
四是依据中央、省有关政策和我市危房改造实践,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有关危改工程。
规章制度。
用法律手段加强危改工程的全面实施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确保危改目标顺利完成。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四
在中国,由于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很多房屋在建造时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或者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发生了老化、损坏等情况,导致了很多危房存在。为了提高民众对危房问题的认识,我参加了一次危房培训。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认识危房。
在这次危房培训中,我们先是了解了危房的定义。危房是指因建筑结构和安全隐患等因素,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的房屋。这些房屋普遍存在于建设薄弱地区、老旧小区等地方。知晓危房的定义,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能够多一份安全的保障。
第三段:识别危房。
了解危房的概念之后,我们又学习了如何识别危房。一般来说,危房的外观表现有很多,比如房顶漏水、外墙剥落、破烂不堪等都是识别危房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留意一些小细节,包括门框变形、墙壁龟裂等都有可能是危房的危险信号。
第四段:处理危房。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处理危房。我们首先要依法进行整改,对于严重危险的危房,应该迅速进行拆除或者整修。此外,在整修或者拆迁过程中,要保护好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五段:反思体会。
这次危房培训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体验,让我更加认识到危房对我们生活的危害。只有通过加强对危房的认识和处理,才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会更加留意周围的房屋情况,并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结语:
通过这次危房培训,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处理危房的方法和技巧,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危房存在的危害。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五
危房援建是我国一个长期的扶贫工程,为解决贫困家庭的居住环境问题,提高生活品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危房援建工作是我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危房援建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多成长,同时也面临了很多挑战。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记录我在危房援建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预备工作。
在进行危房援建之前,我们需要做好详细的预备工作。这包括了考察、勘察、工程设计等步骤。我记得第一次到现场考察时,心情有些激动,但也很紧张。我们要在短时间内了解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生活情况、文化程度、财务状况、建房需求等。在考察过程中,充分沟通和了解,能够使得我们更为清晰地把握家庭需求,为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同时我们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评估风险,制定工程方案,确保安全和效率。
第二段:团队合作。
在危房援建的过程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援建团队由志愿者组成,大家需要合理分工,协调配合。由于每个人具备不同的技能和经验,因此合理地分配工作,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专长,能够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实践中,我发现与队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需要相互遵守协议,做好分工,密切配合完工。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建立默契,这对我的未来也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段:理论知识学习。
危房援建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如建筑设计软件、编写施工图、装修装饰等等。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实际操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于建筑设计和车间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学习这些知识,对于我个人也是一种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机会。学习理论知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技术特长,这对于提高以后的施工效率和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段:感恩心态。
参与危房援建是一种回报社会的方式,也是一份奉献和感恩的情怀。通过危房援建,我们重启了对贫困群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精神,我们为他们的生活条件提供帮助,让他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舒适,这是一种责任和荣耀。在实践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要持有感恩之心,保持人道关怀,用一颗感恩之心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感谢福利团队专业的指导,感谢所有志愿者们的付出,因为有你们,我们所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更加有意义。
第五段:未来的启示。
危房援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成长和启示。这个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也付出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未来。我发现自己喜欢建筑设计、操作实践,帮助别人解决事情。我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的能力、性格和爱好,懂得更多生活的真谛和意义。危房援建为我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有机会直接参与这项工程,切实体验,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未来,我希望能够将所学所得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危房援建是一项具有很深意义和特质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也得到了很多经验。我深刻地感受到每一个家庭的需要和渴望,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许,危房援建只是我们能够做到的一点点贡献,但是,我们学会了贡献,也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它让我们明白,在我们所贡献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在成长和发展。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危房援建工程中来,一起回报社会,帮助更多需要援助的人。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六
危房是指存在建筑质量或结构安全隐患,以致产生安全事故的建筑物。在我国,危房问题一直存在,不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限制着城市建设和发展。近年来,各地加强危房排查工作,积极开展改造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参与排查危房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真准备。
在实施危房排查工作之前,我们需要认真准备。首先,要对排查区域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排查面积、人力、工具等各种资源,并制定出详细的排查计划。其次,要对排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意识,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最后,要选定一些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如振动仪、测量工具等,以便对危房进行灵活、快速的评估。
第三段:实施过程。
在实施排查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首先,要检查人员是否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如头盔、手套、安全鞋等。其次,要避免在雨天、大风天、大雪天等天气恶劣时进行工作,以免发生事故。最后,要认真查看危房的结构、墙体、房顶、地基等部位,发现隐患要及时上报。
第四段:协作配合。
在危房排查工作中,需要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例如,需要有专门的消防人员和电力人员协助进行危房排查工作,以确保在排查过程中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此外,对于一些特别危险的危房,也需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拆除和修复。
第五段:总结体会。
排查危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得到所有人的重视。只有在加强排查工作的基础上,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安全建设和发展。在项目实施中,要注意安全、协作配合、真实情况记录等方面。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切实解决危房问题。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七
**市在危旧房改造过程中,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依法办事和以人为本,保护与改造并举,公平与效益并重的原则,通过“划零为整、组合成群、成片拆迁、市场运作”等方式实施危旧房改造,形成了“阳光拆迁”、“扶困救助”、“多轮驱动”为特点的旧城改造模式,取得明显效果。表现在:一是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目前**市二环以内,低洼棚户区被拆迁居民户均住房面积由改造前的28平方米提高到80平方米,住房成套率由35.6%提高到100%,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二是城市建设进度加快。过去需要几年完成的拆迁项目,现在只要几个月时间。**市纺专三瓦窑校区改造在58天内有267户签订补偿协议,签约率达96.74%。三是拆迁纠纷明显减少。**市受理拆迁来信来访数量,2007年比2006年下降53%,2008年比2007年又下降43%,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51.3%。
**市推行“模拟拆迁”。即由实施单位在申请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之前,先对拟实施拆迁改造区域的住户进行拆迁意愿调查,当同意拆迁改造户数达该区域总户数90%以上的,实施单位与住户协商拆补偿安置事宜,签订模拟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如果签订模拟拆迁协议的住户在实施期限内达到该区域总户数85%以上,且拟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达总面积85%以上的,由实施单位依法申请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如果逾期签订模拟拆迁协议户数不足总户数85%的,终止模拟拆迁,不再对该片区实施拆迁。**市锦江区龙舟路1号院南光厂宿舍区拆迁,作为模拟拆迁的首个试点,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就全面完成了375户居民的搬迁工作。
针对经济与住房都困难的“双困户”,**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证其基本居住条件。一是保底安置,分段结算。对于私有住宅房屋建筑面积低于45平方米,他处无住房,并持有低保证的被拆迁人,按不低于45平方米产权建筑面积的标准户型进行安置。45平方米以内的差价款,被拆迁人不再支付;超过45平方米不足60平方米的,由被拆迂人按实际成本价结算;超过60平方米的,由被拆迁人按市场价结算。二是帮贫助弱,残疾人享“优惠”。被拆迁人为残疾人,在安置房楼层上给予适当照顾;持有低保证的残疾人,领取临时安置补助费和搬家费时,比照规定标准增加20%的奖励。三是廉租补贴,优先申请。对于符合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条件的被拆迁入,申请经**市住房保障中心廉租房办公室审查批准后,一次性发放5年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四是引入银行按揭,增强房款支付力。对于欲购买的二手房或拆迁安置房的拆迁户,**市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可为其提供申请住房贷款抵押担保。五是入学、转学方便,免转校费。市教育局与市房管局联合出台政策,规定危旧房改造工程涉及的小学、初中生入(转)学问题,各城区各中小学一律不得拒绝,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一是产权调换享面积补差优惠。对于被拆迁房屋的拆迁补偿,产权调换按套内建筑面积结算差价,免收被拆迁人应交公摊面积补差款。二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对于选择货币补偿安置的,一次性发放的'临时安置补助费由1.5个月增至6个月,对50平方米以下的被拆迁房屋面积均按50平方米来计算;对一次性发放的停产停业经济损失补助费由1.5个月增至3个月。搬家补助费由原有的每户300元增至1200元。三是增设物管费补贴。针对拆迁安置房普遍是电梯公寓,被拆迁人因缴纳物管费而使生活成本增高的事实,要求对被拆迂人按90平方米计算,一次性给予5年、每平方米每月1元的物管费补贴。四是鼓励选择货币补偿安置,满足多元化居住需求。对于选择货币补偿的被拆迁户,住宅在被拆迁房屋评估价基础上给予30%的购房补贴,非住宅给予20%的购房补贴。
为解决**市中心城区各区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不统一、住户相互攀比等问题,**市先后制定了《**市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操作规则》、《**市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机构备选库管理办法》、《**市城市房屋拆迂估价机构抽签程序规定》、《**市城市房屋拆迂阳光操作规程》等12个配套文件,从拆迁安置、评估异议处理、评估机构抽签、评标专家管理、阳光操作等方面,统一拆迁补偿相关政策,规范拆迁评估管理,从政策和制度层面,避免同一工程前后标准不一致,杜绝“前紧后松”现象,堵塞了拆迁补偿暗箱操作的漏洞,增加了工作透明度,遏制了少数钉子户“多闹多得”不良倾向的漫延。
**市在危旧房改造中,坚持多措并举,多轮驱动。一是整体拆迁改造。对于按照城市规划要求需要拆除改造,且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危旧房,由区政府通过市场化招商引资方式实施整体拆迁改造。二是原址改造重建。对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房屋,按照城市规划要求,采取部分拆迁的方式,实施原地改造重建,打造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或街区景点,传承历史文化。三是自主搬迁。对于需要改造的企事业单位房屋及零星地块,由房屋产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自筹资金对其合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范围内及其整合相邻地块内危旧房一并实施拆迁改造,或由单位房屋产权人与开发企业联合投资实施原址重建。
**市在危旧房改造过程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促进城市土地科学利用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力于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注重“六个结合”。即:与重要干道两侧及重要接点的功能提升相结合;与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结合;与房地产开发及综合整治相结合;与政府组织成片企业生活区改造和单位自行实施改造相结合;与文化保护和街区特色景点打造相结合;与妥善处理危旧房改造遗留问题相结合。通过拆迁改造,**市先后腾退出价值13.39亿元、近500亩土地用于城市公建配套设施建设,为城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了良好条件。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八
第一段:引言(120字)。
危房问题是我国乡村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危房改造成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了一次危房改造项目志愿服务,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
第二段:危房改造的意义和现状(240字)。
危房改造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乡村整体的发展。在我参与的危房改造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农村居民生活在危险的房屋中,它们年久失修、易倒塌,给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很多农民因为贫困,无法自行改造房屋,使得他们生活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危房改造的意义在于保障农民的生命安全,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推动乡村发展。
第三段:危房改造的挑战和困难(240字)。
在危房改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首先是经济问题,许多农民无法承担房屋改造的费用,需要政府或者志愿组织提供帮助。其次是技术问题,危房改造需要专业的建筑知识和工程技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施工。最后是人员问题,危房改造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需要有足够的志愿者参与进来。这些都是我们在危房改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第四段:危房改造的重要性和意义(300字)。
尽管危房改造面临许多困难,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危房改造是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举措。只有解决好农民的住房问题,才能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其次,危房改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有居住的权利,通过改造危房,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后,危房改造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方式。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通过改造传统农房,我们能够保存和传承农村的历史文脉,让我们的文化传统得到延续。
第五段:结语(300字)。
危房改造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我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能够解决危房问题,并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安全、舒适的生活。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危房改造的工作中来,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农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十九
门前两排砖墙高四米,推开一片砖墙,便是一个庭院。院内透亮宽敞,可以看到几排积满灰尘的废品和一艘翻覆的木船。房屋运用了石墙、土墙、木梁以及雅南特有的陶罐、石板和大量灰泥,不仅保存完好了地中海传来的技艺,同时将地处江南的文化气息融入其中。这样的一幢房屋,那里有多少层意义呢?我想,它平衡郑理的岁月,承载温暖和幸福。
危房的独特之处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他们的主人。记得刚来时,郑理的女儿一脸紧张地为我们介绍了屋子的坚固性,还特别提到了屋子的厚重敲门声。瞧着她十二指肠溃疡就犯,我们也感到不好意思了。与其去挑剔超高不危的建筑,不妨先问问屋子是否让人温暖。客厅上方破旧的石梁、地下墙上拼缀的黄土、院子里滚过的旧轮胎、挂在长廊上的被小蚂蚁啃出洞洞的芦苇帘子——这些瑕疵,补齐的是人与住所相互采用的历史、悠远往事中的匠人思想、联姻出的居住文化。在这难以用短时间完全探究房子履历的场所里,等候我们的是著作、植物、衣物、玩具、黑板、水草、豆角、蒸饺、价值观......所以,这幢危房并非单纯地胜过了狭义的坚固性问题。
房后有当地特有的热带植物丰富着院子里的环境。遮天蔽日的树冠拓展到那里,上面是纯粹的天然线,它们仿佛在向外公布严重的构造感,这也是它们自由自在壮烈的生长方式。沿着林阴小路向前走,我们看到了闪烁的池塘和小溪。这儿栖息着龟、青蛙、小虾,池塘边刚种下不久的荷花已经微微开了一些。季节的轮回早已将大自然不同形态的理念掩藏于其中。
房屋的内部仍然斑驳的大大的木质岗位区、墙上的旧字、角落里偶尔露出的灰泥上插上的草,这些在软件平移的归锁居所中不会察觉的细节,都夹杂着江南传统人文风致的数次小体验。它们能让人连结到逝去的岁月中,感知文化所提供的心境转意,进而牢记生命中的重要难忘。
谈起这幢危房的心得体会时,最初一定要交代的是它的特殊之处。危房是为了弥补普通居住者和社会弱势群体两个方面所存在的,也是唯一富察家的宿舍房叫破与完好备至,物质贫富极为不均衡的瞬间。普通人得以体验住房的实质和一些交往,而弱势群体获得社会支持和减轻后顾之忧的机遇。当地有不少行动人士在努力维持这样一种社会吉祥的存在,让人不是止于赞美这样的空间,更是回归到一个社会担当,关注与关爱的价值倡导。
面对这么一个房屋,我们或许该让自己有一些性格上的邂逅和蜕变。在遇到像这样不同的空间时,将它视为体积,再在经过阵痛一样的物质舍弃后察觉到束缚感丧失带来的逍遥愉悦。又或者,通过它彰显出来的设计师对自然的倾慕、对历法的怀旧,思考我们生活在哪种环境,应当赋予那些有形和无形的思想;对于抑郁的人,掌握这种怀旧的美学思路也是一个良好的融入社会的思路。
回首危房的这片世界,枝叶正墨墨烘烘的,但这个小区正撑起了蓝色天空的秤砣。无论是居住者,还是文化追寻者,这里的空间氛围都不会让人失望,更不必说追求心灵落脚点的别样体验。所有情感和岁月都将流转在这一片,在这种感恩和珍惜的氛围中,人们对住所、对家、对社会,都会得到一些新的思考、新的知识,当然也有一份照顾与爱护。
危房调查心得体会版篇二十
湖南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博大文化底蕴的省份,近几年却频繁发生危房事故,给广大群众带来了生命财产上的损失。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在日常生活中对危房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第二段:危房的认知和危害
危房,指已经老化、损坏、甚至面临倒塌危险的房屋。由于各种原因,湖南地区出现了大量危房,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危房可能随时面对倒塌风险,对住户带来生命安全、财产损失等严重危害。它们还可能破坏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三段:政府对危房的治理措施
湖南省政府对于危房治理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加大力度“拆违”、推广新型住房建设、提高居民的识别危房的能力等。在推广新型住房建设方面,政府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注重住宅建设的安全、舒适和环保,提供财政和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在提高居民识别危房方面,政府积极发动社区志愿者、住户小组等,定期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危房问题。
第四段:个人对危房问题的看法
在我看来,湖南省政府在危房治理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还需要更大的努力和更加严格的标准来保障公共安全和住宅品质。在个人层面上,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危房治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做好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准备。同时,我们也应该增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并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我们在危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第五段:结尾
作为湖南的居民,我们应该切实关注和参与到危房治理中来,共同推动城市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打造安全、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82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