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导游词(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2 20:44:02
太行山导游词(模板9篇)
时间:2023-11-02 20:44:02     小编:琴心月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太行山导游词篇一

游客们,现在我们要去的景点是王相岩。

之所以叫王相岩,是因为一个国王和一个宰相的故事。王,是商朝的第22个国王武丁。相,是指奴隶宰相傅说。

武丁继位前,父亲小乙让他到距离殷都百余里的西部林虑山(今河南林州石板岩)一带,和平民一起生活,增长才干。武丁在此学会了一套生产劳动的本领,还和奴隶傅说交了朋友。傅说自幼聪明,虽出身奴隶,但勤于苦学,非常关心天下大事。武丁被送到林虑山后,很快就和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感到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傲姿,不仅能和平民和睦相处,而且还肯同自己这样的奴隶交朋友,所以很赞赏武丁。武丁在和傅说相处期间,学到不少知识。后来,武丁做了商王,用三年不语的计谋,把傅说请进殷都王宫,拜为宰相。博说竭尽文韬武略之才华,三年工夫,就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秩序井然,使商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史称“殷道复兴”。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奴隶出身的宰相,把其住过的地方,称“王相岩”。

现在我们到达的地方就是王相岩景区的入口。大家可以拍照留影。

王相岩景区的地形很独特。它东临溪水,西依悬崖,左右两侧峭壁环绕,形成了一个闭合性极强的围谷,与岩崭屏开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国古代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历代名人雅土来此修身隐居。(边说边指出周围的山势、方位)

商代国国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都曾在此居住生活;东汉名士夏馥因"党锢之祸",曾在这里隐居避难;明代河北道人赵得秀曾在这里修身养性,居山不舍;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这里修筑别墅安度晚年。现代旅游专家学者以王相岩之雄,王相九峰之秀,登山道路之险,山间景观之奇,称之为“太行之魂”。

这里山势陡峭,大家一会儿上山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好,我们上山吧。

王相岩植被繁茂,奇珍满山,蛾耳栎、辽东栎、麻栎、黄花木遍布沟谷,无边无际的丛林中生长着连翘、何首乌、元胡、柴胡、灵芝等各种中草药。生长在峡谷悬崖峭壁的何首乌,每年长玉米粒那么大,拳头大的一块要长二百多年,生长在王相岩潮湿山地枯树根上的灵芝,有的生长了千余年。

沿途介绍各个小景点:荡魂桥,栈道、森林浴廊、仰天池等等……

太行山导游词篇二

青龙峡也是龙泉峡的一条支峡,位于龙泉峡东北口,西北距县城70公里,是龙泉峡风景区旅游景点之一。青龙峡呈南北走向,全长5公里,其中点缀着青龙潭、莲花台、狐仙洞、马奇寨等4个景点。因峡内有青龙潭,故名青龙峡。青龙峡自然风光优美,是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青龙峡南口宽阔敞开,两侧山峰平缓低矮,遥相对峙。漫山皆是松、柏、柿、枣树,花草丛生,遍地青翠,万紫千红。谷底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灵石,最小的可拿到手中把玩,最大的一块灵石为长方形,长15米、高15米、宽3米,孤零零地矗立在小山丘上。令人惊奇的是,在大石顶上长着一棵翠柏,四季郁郁葱葱。距大灵石不远处,在峡谷底部有一个河床断层,溪水从断层悬崖峭壁顶端跌入深潭,形成巨大的瀑布,瀑布落差30多米,宽2米,水声如雷贯耳。长年累月瀑布冲刷形成水潭。水潭面积200余平方米,深10余米,深水青翠碧绿如染。据当地民间传说:古时青龙潭内有一条青龙,温顺可爱,乖巧伶俐,喜欢与人嬉戏,故人们为水潭起名叫青龙潭,也叫乖龙潭。

游客前行至青龙峡中部,发现在悬崖峭壁的顶端,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洞口,大洞口有外、里两个洞窟,泉水从洞中流出,这就是狐仙洞。狐仙洞全长400米,大洞口为长方形,宽3米、高5米;小洞口为正方形,长、宽均为3米;大、小洞口相距3米,因狐狸偶尔在洞中出没,故名狐仙洞。狐仙洞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具有发育明显的岩溶地貌,钟乳石构成各种溶洞景观。进入大洞口,有外、里两个洞窟,外洞右侧洞壁上有形似各种花卉的钟乳石图案,左侧洞壁上有形似游龙飞舞的钟乳石图案,一直延伸到旁边的小洞中去。里洞顶端有一块突出的巨型钟乳石,直对着洞口,形状颇似青蛙,蛙口喷出高20余米、宽2米的瀑布,落在洞窟底部,缓缓流到洞外。据当地民间传说:从狐仙洞流出的泉水是洞中狐狸成仙后留下的神水,喝多了可以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离开狐仙洞继续前行,便来到青龙峡尽头。在悬崖峭壁上,有一个巨大的天然石台。石台坐北朝南,台中间有石灰岩天然溶洞,洞口有莲花状钟乳石,泉水从洞口喷涌而出,形成喷泉,喷泉状如莲花,故名莲花台,莲花台与谷底落差100余米,随年降水量变化,喷泉莲花初萌于春,盛开于夏,衰落于秋,枯萎于冬。同时随日照强度变化,泉水呈现出白、赤、橙、黄、绿、青、蓝、紫八种颜色,好似盛开的八色莲花,从谷底望去,煞是好看。

距莲花台不远处的药王山巅上,至今仍留有古代营寨遗址,营寨长官是总兵马奇,故称马总兵寨。马总兵寨雄踞在药王山巅高地上,海拔1190米,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马总兵寨四周垒有坚固的石城墙,墙上有耸立垛口,墙里建有碉堡、房屋等军事设施,利于驻兵防守,出征打仗。另外也没有春臼、碾盘等生活设施,又使营寨具备了生活功能。马总兵寨西有古寺院遗址,里面留有佛堂、石碑等遗迹,这一切都让游客不难想见当年营寨和寺院的繁盛。如今已是残垣断壁、瓦砾成堆的废墟,变成今天留给世人的旅游景点,到这里参观游览的客人络绎不绝,倾听导游讲述着马总兵寨的古老民间传说。据当地民间传说:古时候,马奇总兵驻守山寨,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他听说寨西寺院里的僧侣依仗武功高强,残害百姓,非常生气,便率兵拆毁寺院,杀掉僧侣,受到百姓的爱戴。

太行山导游词篇三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壶关县东南部,西北距长治市45公里,距太原市250公里,东距河南省林州市30公里,旅游区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74。9%,共有景观400余处。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旅游区之一。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以五指峡之奇、龙泉峡之雄、王莽峡之秀、紫团洞之幽绘成了一幅壮丽画卷。景区内四时之景异彩纷呈,春来鸟语花香,夏至万花竞娇,秋日红叶满目,冬季堆银挂玉。

景观奇妙有趣,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伟壮观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置身其间或拾阶而上,时见浓荫蔽日,溪水潺潺;时闻飞瀑泻银奔腾轰鸣,珍禽异兽飞鸣长啸。

驻足山间,可仰望星月游移,奇峰变幻;站立山巅,可俯瞰云海苍茫,彩霞沐日,日落日出。太行山大峡谷的自然风光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太行山大峡谷不仅自然风光得天独厚,而且人文景观名胜荟萃,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封建帝王、文人骚客,前来游历、观光。

一代枭雄魏武帝曹操挥师北上,曾留下千古名句《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周游列国至紫团山中,隐居习字;……这里还留下了唐朝代大诗人李白的《北上行》、杜甫的《忆昔行》、白居易的《初入太行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紫团参》、当代作家赵树理的《游紫团洞》等不朽名作。这些赞美大峡谷雄浑、豪迈、幽雅、古朴的风情,成为游荡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乐章旋律的一部分,汇合成一曲风从太行来的咏叹调。

20xx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分别是:雅鲁藏布大峡谷、金沙江虎跳峡、长江三峡、怒江大峡谷、澜沧江梅里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黄河晋陕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太行大峡谷、天山库车大峡谷。

太行山导游词篇四

红豆峡是龙泉峡的一条支峡。位于盘底树西南的紫团山脚下。因峡内生长着成片珍稀树种一一红豆杉而得名。红豆峡两头出口狭窄,腹地开阔,形似葫芦。沿峡而进,两侧悬崖矗立,峰巅腹地怪石交错,傍岸古寺及遗址犹存,瀑布悬挂,崖间泉眼点点,河谷流水潺潺,古木、珍稀树种及各类植物遍布峡谷。遥遥30里长谷,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可谓30里峡谷30里画廊。红豆峡足一处天然植物园区。据植物学家考察初步认定:峡谷现长有330余种植物,其中稀有植物、观赏品位较高的植物颇多。此环境、气候、规模、品位均达天然植物园区标准,是休闲、旅游、观赏和研究植物的佳地。尤其红豆杉在此成片生长实属罕见!

太行山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

峡谷景区位于山西壶关县东南部,西北距长治市45公里,距太原市250公里,东距河南省林州市30公里,旅游区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百分之74.9,共有景观400余处,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旅游区之一。

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相传当时曾有晋、冀、鲁、豫、秦五省十八府、九十六县的民众参与修建。离仙人桥不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

龙泉峡和五指峡是两个不同的气候带。良好的气候条件使龙泉峡水丰草美,物产丰富。龙泉峡瀑布以它震耳的轰鸣声中,飞溅的瀑布,给人以强烈的冲击。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高干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它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三国时曹操率兵攻打盘踞于上党壶关的高干时,途径此地,曾赋诗《苦寒行》,感叹此行的艰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

山西太行山导游词3

太行大峡谷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属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这里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植被完美,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太行大峡谷具有雄、险、奇、秀、幽、旷之特点,地质地貌类型齐全,生态植被优良,环境清新优美,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峰、峦、台、壁、峡、涧、溪、谷,地质出露齐全,景观呈现出竖向的多层性,构成三崖两崭一缓麓的竖向空间系列,一层断崖一层绿带,层次分明,朴实浑厚如版画,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

这里具有四个典型地层,即:前震旦系杂岩构成活化地台褶皱基底;震旦系石英砂岩形成多级剥蚀台阶,呈陡崖三角面或谷坡,为活化地台盖层最下层;寒武系砂页岩和泥灰岩,形成山腰剥蚀面,呈丘陵缓坡外貌,为地台盖中层;奥陶纪灰岩呈陡峻峰丛,为地台盖层上层。这四个典型地层构成了一个下部“褶皱基底”,上部为地台盖层的典型“活化地台”,构成表现为断层崖高起,形成典型的北雄风光。这种典型的地形地貌珍贵且不可再生,其典型性、珍惜性和不可替代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我们景区内现在开放的有王相岩、桃花谷、太行平湖、仙峡峪四大景点。太行大峡谷导游词我们这次的行程安排是这样的:

鲁班壑

大家注意,在我们的左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远近的鲁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平顺县的惟一通道。鲁班壑宽110米,高200余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

建国初,石板岩乡供销社的同志们,就是靠一条扁担,把山里人需要的食盐、煤油等生活用品挑到山里来,再把山里的特产一担担的挑出去,这里就是当时闻名全国供销系统的“扁担精神”的发祥地。

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著名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太行山导游词篇六

太行大峡谷那里的景色汇萃了太行山脉的精华,山色秀美,林木郁郁葱葱,其最高峰海拔达1600多米,是华北平原最高的山峰。那里的人们勤劳朴实,30年前为了改变山乡缺水面貌开掘出了国内闻名的红旗渠,使子孙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太行大峡谷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桃花洞是我最喜欢的景点之一。据导游讲桃花洞里面的桃花一千多年开一次,开花时花香怡人,花色引人注目。桃花洞旁边有一条静静的山谷就是桃花谷,那里遍地都是草和树,还有一个连一个的瀑布,走起来很困难。王相岩是另一个让我难忘的旅游景点。进门后得经过一座吊桥,走在桥上,桥左右摇晃,我就像要摔倒似的,很有趣。

走过桥,沿着山腰有700多层台阶通到山顶。我们爬完600多个台阶后,沿着一个陀螺型的'直立通天铁梯子到达山顶。从山顶远望,山连山,山势绵延起伏不绝。低头看山脚下面,车站的车真像一个个小手指头似的,游人呢就像一个个小蚂蚁。休息一会儿后,我们就下山返回,穿过一片绿色森林回到景区门口时才感觉真是太累了。

在我所有游览过的景点中“太行大峡谷”是又美丽又让人难忘的地方。

太行山导游词篇七

红豆峡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峡纵深15公里,区域总面积700公顷,由四条支峡、八条毛峡组成,流域面积102平方公里,高低落差1000余米。

红豆峡雄奇险幽,集北方阳刚粗狂与南国阴柔和美于一体,可谓荟千峡之秀,纳万种风情,这里有雄山秀水,直壁断崖。以寒武纪、奥陶纪两大岩层为主,裸露在河床崖壁的三叶虫、甲胄鱼等130余块古海域生物化石,是地质生物科学研究的集中区域,可谓重要的地质遗产保护区。这里有原始森林,天然浴廊。曲折蜿蜒的河谷山岭上,1000余种原始野生植物依海拔差形成不同的林带,乔灌相间,花果竞艳,裸根盘节,绿藤缠绕,仿佛一座天然的制氧工厂,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可谓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这里有高峡平湖、悬泉飞瀑。峡谷上游5道水源和谷内300余处泉眼奔涌汇聚,沿河床断崖拉成形态各异、规模不等的30余条瀑布、30余个湖潭,形成了瀑高百丈、潭深千尺、湖广十里的壮观景象。这里有珍稀红豆杉植物园区。在峡谷深处的裙褶形沟坡上,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片生长有2万余株天然南方红豆杉,这我国北方地区实为罕见;方贺10里的石树公园,奇石林立、树木参差、石树相依、浑然天成、独具特色,为专家学者拍案叫绝;峡谷内还开发建成了桃、杏、梨、葡萄、山楂、等几十种杂果园区和极具观赏价值的红豆杉、红枫、牡丹等上百种植物园区,是情侣幽会、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这里有乡村人家,田园风光绝佳。盘底、洪底两村200余户祖祖辈辈农耕于峡谷,民风淳厚、民俗淳朴,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不惜为都市人返朴归真的理想境地。这里有商烟隋砖,文积淀深厚。

商殷时期,从上党到中原的白陉古道穿峡而过,直至明代中叶,这条古道无不与历朝历代的商贾兴衰,烽火狼烟所联系;建于隋代和明代的滴古寺、九莲寺,遗址尚存,壁画、石刻、碑碣等遗产颇丰。商烟隋砖,历史久远,文化底蕴厚重,是探索、考察、研究史前文化、古代历史和佛教文化的现实教材,还有搞战炮台遗址,红豆峡伏南战是国共合作合歼侵华日军的典型战例,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以上资源的初步开始,已经形成了自然生态旅游、地质古道旅游、宗教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旅游、攀岩探险旅游、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堪称为神奇的峡谷,珍稀的红豆,开心的乐园。

峡谷山水共天祥地和,红豆情思品和谐温馨。红豆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充分体现的是阴阳比和、古今结合、人与自然和谐。主要景点有七仙峪、三叠潭、紫云岭、锯齿嵝、龙眼泉、滴谷寺、石树苑、红豆谷、植物园、鹅掌沟等。沿峡入境,如坠画廊,千峰竞秀,万石争奇,清流潺潺,飞瀑迭迭,湖光山色,五彩纷呈。正如攀观红豆,一线天中游,幽谷观奇景,湖潭戏清波,摆渡思古韵,隔岸唱情歌,享受的是和谐、和美、和合,体味的是温情、温馨、温暖。

太行山导游词篇八

峡谷景区位于山西壶关县东南部,西北距长治市45公里,距太原市250公里,东距河南省林州市30公里,旅游区面积93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百分之74.9,共有景观400余处,是山西省重点建设的旅游区之一。

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相传当时曾有晋、冀、鲁、豫、秦五省十八府、九十六县的民众参与修建。离仙人桥不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

龙泉峡和五指峡是两个不同的气候带。良好的气候条件使龙泉峡水丰草美,物产丰富。龙泉峡瀑布以它震耳的轰鸣声中,飞溅的瀑布,给人以强烈的冲击。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在文革时候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高干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它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三国时曹操率兵攻打盘踞于上党壶关的高干时,途径此地,曾赋诗《苦寒行》,感叹此行的艰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

太行山导游词篇九

太行大峡谷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西侧,属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南北长100华里,东西宽2.5华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达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这里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植被完美,其植被覆盖率为90%,森林覆盖率80%,其中原始植被约占60%,旅游资源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太行大峡谷具有雄、险、奇、秀、幽、旷之特点,地质地貌类型齐全,生态植被优良,环境清新优美,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峰、峦、台、壁、峡、涧、溪、谷,地质出露齐全,景观呈现出竖向的多层性,构成三崖两崭一缓麓的竖向空间系列,一层断崖一层绿带,层次分明,朴实浑厚如版画,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

这里具有四个典型地层,即:前震旦系杂岩构成活化地台褶皱基底;震旦系石英砂岩形成多级剥蚀台阶,呈陡崖三角面或谷坡,为活化地台盖层最下层;寒武系砂页岩和泥灰岩,形成山腰剥蚀面,呈丘陵缓坡外貌,为地台盖中层;奥陶纪灰岩呈陡峻峰丛,为地台盖层上层。这四个典型地层构成了一个下部“褶皱基底”,上部为地台盖层的典型“活化地台”,构成表现为断层崖高起,形成典型的北雄风光。这种典型的地形地貌珍贵且不可再生,其典型性、珍惜性和不可替代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我们景区内现在开放的有王相岩、桃花谷、太行平湖、仙峡峪四大景点。太行大峡谷导游词我们这次的行程安排是这样的:

鲁班壑

大家注意,在我们的左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远近的鲁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平顺县的惟一通道。鲁班壑宽110米,高200余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

建国初,石板岩乡供销社的同志们,就是靠一条扁担,把山里人需要的食盐、煤油等生活用品挑到山里来,再把山里的特产一担担的挑出去,这里就是当时闻名全国供销系统的“扁担精神”的发祥地。

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著名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89453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