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而设计的一种教学计划,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内容。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准备一份教案了吧。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教案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案范例,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编写教案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掌握好这项技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教案的编写是教学过程的规划,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编写教案时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和连贯性。这些教案范文涵盖了各学科和年级的教学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一
知识目标:1.概述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较结构的异同点
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识别青霉和匍枝根霉,并说出它们的繁殖方式和营养方式
描述蘑菇的主要特征及其生长的适宜环境、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描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2.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培养霉菌的过程,并交流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3.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课时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入新课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展示变质的牛奶,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认识大型的真菌和真菌中的霉菌仔细观察,从实物中获得有感性认识。展示大型真菌及霉菌实物。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请两个同学讲解和演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提问并解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下课后半小时内将在各自环境中已接种的培养皿密封好,送回教室后排的空桌上。布置设计探究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设计对照组。巡视和指导、参与设计,及时激励。
每组发给两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阅读书本知识,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用大屏幕展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分组讨论细菌的大小及结构特点,并与动、植物细胞进行对比,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并进行交流。
请一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就细菌的结构和营养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指导、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间的.讨论,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人生观教育。
提示、指导执教学生,并进行补充。
学生根据观看的课件内容,并观察实物标本,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见识以及自大搜集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对真菌的了解。提供实物标本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参与学生讨论,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课本外获取信息的能力。
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
观察新鲜蘑菇的形态。
讨论: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
2、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同时让学生观察青霉和曲霉以及蘑菇的结构图,了解分们的形态结构。
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孢子的传播过程。
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章所学知识,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孢子的传播过程”。
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真菌的繁殖方式。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二
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受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3、通过教师指导,利用眼球模型、书中插图,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眼球结构。
4、教师设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明确眼球成像过程。
5、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3、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4、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
一、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几张照片,让同学们说说看到了几张照片都是什么?
二、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
自主学习了解眼球的结构;
考记忆说出眼球的三个结构名称及其特点;
对对号将眼球名称对号入座;
猜猜看下列变化是由眼球哪一结构引起的?
2、视觉的形成。
探究:
(1)外界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的哪些结构并最终在什么结构上成像的?
(2)眼睛是通过哪一结构的调节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学生汇报。
课件展示视觉形成过程。
真实的物体与所成的物像有什么差别?
那为什么我们通常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的呢?
明确:视觉形成于大脑。
学习目标二: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
课件展示近视情况,学生概括近视形成的原因。
2、怎样矫正?
3、预防近视的措施。
“三要”“四不要”
三、分析资料,迸发情感。
同学们我们怎样尽自己所能关爱身边的盲人朋友呢?
四、寄语学生。
六月六日是爱眼日!它的设立在于提醒我们每个人要爱护好自己的眼睛,因为它是心灵的窗口,我们只有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才能更好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三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细胞经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以及植物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本节内容又是学习“第三节多细胞生物体”的基础。本节的重点是要讲清组织概念,这个概念需要利用一些具体材料,才能使学生理解。在学过细胞以后,可以说学生具备了一些关于组织概念的基础知识,但是还很不够,所以,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组织,又是具体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利用具体材料,(如,菠菜叶)设计实验,通过观察、比较菠菜叶不同部位及同一部位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组织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养成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学生会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人是自觉的,能动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对自己学习对象的选择、目标的制定、过程的把握具有能动性。唯有如此,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观察、研究、独立的思、探究,将所有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本节以上述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从探究菠菜叶各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入手,通过实验、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知识性目标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技能性目标
模仿制作菠菜叶各组织的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各组织的临时装片。
情感性目标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本节教学需1课时
教师:显微镜、菠菜叶、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镊子、清水、解剖针。叶片的永久横切片,叶片结构挂图或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叶芽的生长点进行细胞分化的cai课件。动物细胞分化的cai课件。
学生:预习,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成熟的番茄、洋葱等。
教师提问: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长大呢?
学生回答: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缘故。
教师提问: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学生状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方案一〉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利用瓷盘中的材料和实验器材,小组讨论、设计合理方案,观察并比较菠菜叶不同部位(表皮、叶肉、叶脉)细胞的形态、结构。
〈方案二〉直接观察叶片的永久切片或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或挂图。
学生活动:
〈方案一〉积极思考、讨论、小组合作制作菠菜叶各部位的临时装片、观察。
〈方案二〉仔细观察、比较。
学生总结:不同部位的细胞形态、结构是不一样的。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进一步仔细观察、描述组成同一部位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试根据各部分的特点,推测其功能。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四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课件
一、情境创设。
人不吃饭行吗?食物进入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在现在来说都已经十分清楚了。这些变化过程在其他生物中有没有呢?早在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对此进行了探索。
实验介绍: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在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过了一段时间,将笼子取出,肉块不见了。
问:(1)为何要将肉块放在笼子中?
答:排除了胃对肉块的物理性消化。
问:(2)对肉起消化作用的是什么物质?
答:一定是某些物质进入到金属笼中,使肉分解。现在已经知道这个能让肉分解的物质就是--酶。
问:(3)进行肉类消化的过程的条件是怎样的?
答:进行分解肉的反应是在一种极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问:(4)在实验室中能否也能让肉分解?能的话需要怎样的条件?
答:实验室也能进行肉的分解,但是比起在生物体中来说,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条件才能进行。
二、问题探讨
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提示: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总结: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要进行的生理活动非常之多,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内的物质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就叫细胞代谢。
三、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前介绍: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机体是有毒的。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铁离子也可催化这一反应。
2h2o2h2o+o2
问:如何获得过氧化氢酶?
答: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所以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
按以下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
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对照实验的特点。
答:共同点:都在试管中加入2mlh2o2溶液,都在相同的压力下进行。
不同点:1和2:只有温度不同;1和3:3多了2滴fecl3溶液;1和4:4多了2滴肝脏研磨液;3和4:加入的催化剂不同。
问:1号试管没有加任何试剂,它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它起的是对照的作用。
结论:进行该实验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有其中某一因素不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结果不同,那么影响该结果的就是这一不同的因素。在上述实验3试管和4试管只有加入的催化剂不同,那么该实验的结果3放的氧气少,4放出氧气多就是因为加入到4号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加入到3号的高。即酶具有高效性。
问:2和4试管现象基本相同,能否在生物体中也利用2的方法来解毒?
答:不能。加热到这样的温度会造成生物的细胞死亡。
问:能否用同一滴管给3和4试管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
答:不能。共用滴管会让肝脏研磨液(或fecl3溶液)残留在滴管内,难以判断出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哪种滴加液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
问:为何酶的催化效率会比无机催化剂更高呢?
答:酶降低了活化能。活化能就是分子从常态转化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活化能越大,反应就越不容易进行,反之就容易进行。
四、总结
在生物体中,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每时每刻进行着。以人为例:据估计人体细胞内每分钟大约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能在人体中顺利而迅速地完成,完全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它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
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在医院常用双氧水作为身体出现小伤口的消毒用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吗?试解释该现象。
能看到伤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人体细胞中产生的酶将双氧水分解成了水和氧气。
课后小结
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萨姆纳:酶是蛋白质。
2.提示:(1)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高效率地进行,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
(2)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酸碱度适中等温和条件下进行,无机催化剂常常需要辅助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条件才能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3.d。
拓展题
1.提示:可用第2章中学过的鉴定蛋白质的方法。在萨姆纳之前,之所以很难鉴定酶的本质,主要是因为细胞中酶的提取和纯化非常困难。
2.提示:(1)如四膜虫的rrna前体具有催化活性。(2)目前已有发现具催化活性的dna的报道。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五
通过此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1——2课时。
一些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装置、材料、录像、课件等。
1、教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楚教材中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装置、原理和实验过程。
2、教师可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开拓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思考。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校、市区图书馆的参考资料,以及告诉学生上百度、google等网站去搜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有的网址可直接告诉学生)。
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如果教学需要,教师可先与某些学生在课下做一下探讨)。这不同的方法也包括实验材料的不同(如可用卫生香代替火柴,用0、1%的碳酸氢钠溶液代替清水)、实验装置的不同等(如用酒瓶、排水管代替书上验证释放氧气的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录像、课件、学生或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这个实验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一点点创新,都应给予鼓励。
五、评析。
光合作用在教材中无疑是重点和难点,这个实验做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但由于这个实验较难,教师要注意在课前给予学生较多的引导和帮助,并请他们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六、备注。
1、现在录像器材便宜,摄像技术简单,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适合自己的录像带(统一配置的录像带有时不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播放录像时,要注意暂停键等功能键的使用。因为一气儿将录像放完效果可能不好,很多时候,边放边结合录像讲解效果比较好。
2、教师可自己或请专业人员制作能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课件,也可从百度等搜索网站寻找一些光合作用方面的课件做参考。
3、通过搜索网站可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如:有的学生如果想利用仪器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变化的话,可告诉学生直接用“空气中二氧化碳检测仪”、“空气中氧气浓度检测仪”等字样在百度等搜索网站上搜索即可,但同时要提醒学生文明上网。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六
1、由宏观到微观的方法观察叶片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1、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的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1、学生准备:收集资料。
2、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准备收集资料。
学生活动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尝试回答观察水循环课件演示,启发。
动手实验叶片结构指到实验。
探究气孔结构气孔结构引导实验分析。
观察尝试回答气孔开闭机制课件演示。
联系实际蒸腾作用与水循环范例法。
教学。
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
出现绿色植物及课题的画面,播放音乐观看,进入情境引言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植物在生物圈中生存,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应具备哪些外界因素?
思考回答。
观察思考。
回答。
引导,建立联系。
展示图片。
适时提示。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七
1、通过观察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环剥枝条形成树瘤的现象,知道植物体以木质部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以韧皮部的筛管运输有机物。
2、通过对茎的输导作用的分析,了解保护树皮的意义及茎具有贮藏有机物的作用。
1、通过设计茎的输导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及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或观察基础上,通过讨论或分析得出适当的结论并加以表述,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植物体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结构与物质运输功能相适应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讨论“茎的输导作用”,引导学生懂得爱护树木,保护树皮的重要性,进而进行绿化美化、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知识体系图解
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通过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分析,得出导管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通路;而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输导的科学结论。
(1)通过上节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了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茎的韧皮部中的筛管是输导有机物的通道。
(2)通过探究实验,学生会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亲眼所见",经过整理、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即茎里的导管能够把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植物体全身,茎里的筛管能够把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植物各部。
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表现;也可以看作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
2、讲述环割枝条上方形成的"瘤状物"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瘤状物的形成,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用讲得过细,要求学生明白是由于有机物的运输受到阻碍引起的就可以了。
教法建议
1、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完成,上课时将实验装置或处理材料带到实验室,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介绍。由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并不一定完善,所以教师要自备红墨水在茎中运输的实验结果及树瘤标本,以便上课时分发给学生观察,最好能做到每组或每桌一份。
2、观察红墨水在茎和叶中的运输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两点;一是茎的木质部被染红,不宜说成导管被染红;二是水分运输的方向和部位,即向上运输至叶。红墨水中既有水又有水溶性物质,突出水的运输方向、途径和部位,无机盐一点即通。
3、树瘤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其结构基础是木栓形成层的形成及其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物质基础是由于有机养料运输途径的割断使有机养料积累。教学时只要让学生明确切口上部膨胀起来与有机养料的积累有关,并领悟到韧皮部(树皮部分)运输有机养料即可。
从树皮对运输有机物的重要性方面,就能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明白爱护树木、保护树皮的重要性,进而进行绿化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及结果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难点:有关输导有机物的实验。
手段:以实验观察与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想:
本节课首先以对茎运输营养物质的探索性实验开始,但学生设计的实验有些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所以在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好有关的实验,以供课上学生观察。重点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1课时)
(课前要求学生看实验-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完成设计有关茎运输营养物质的实验)
一、导入:
提问:1、茎的功能是什么?
2、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一)探索性实验: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学生展示设计实验的思路及结果。
组织学生对每组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总结并纠正学生设计实验中出现的错误。
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有关茎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实验结果,并组织学生观察茎中哪一部分被红墨水染红了。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总结:茎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向上运输的。
(二)茎对有机物的运输: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出示有瘤状物的枝条,利用投影或录像介绍实验操作方法。
组织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总结: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到其他各个器官,当环割后,有机物就堆积在切口的上方,使此处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形成了瘤状物。
(三)茎的其他功能:
提出问题:"茎除了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哪些功能?请举例说明"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茎除了可以运输营养物质,还有以下几个功能:
1、贮 藏营养物质,如甘蔗。
2、支持,如支持叶,有利于叶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如扦插等。
第三节 茎对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贮藏
一、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由茎的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二、茎的有机物的'运输:
由茎的韧皮部运输有机物
实验目的: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沿着木质部向上运输的
2~3年生的木本植物技条
1、取粗细大小相当的2~3年生木本植物的枝条三根(枝条上所带叶片数相等),将三根枝条底部分别斜切,观察其韧皮部。木质部和髓。
2、将一根枝条的韧皮部蜡封。方法是按木质部和髓的分布位置,将小纸片刻成
形,盖在一枝条断面处,使其韧皮部露出,将小蜡烛点燃,使其蜡液滴在韧皮部断面上,待蜡凝固后,取走纸片。
3、将一根枝条的木质部蜡封。用同样方法将小纸片刻成相应的形状盖在枝条断面的韧皮部和髓部,露出木质部,将蜡液滴在木质部断面上,取走纸片。
4、第三根枝条不做任何处理。
5、将三根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甲、乙、雨三个瓶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几小时后观察现象并完成观察记录。
甲瓶中的枝条实验后叶片仍然硬挺,这能说明蜡封韧皮部不影响枝条的吸水;乙瓶中的枝条实验后叶片萎蔫,说明蜡封木质部阻碍枝条的吸水;丙瓶中的枝条实验后叶片仍然硬挺。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沿着木质部向上运输的
此实验为什么要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八
1、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1、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
2、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增加。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2、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繁殖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3、场所: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中含,就都有能够制造有机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1、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其目的是让叶中的运去或耗尽,让实验效果更明显,
更有说服力。)
2、遮光、照光: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实际上是作对照实验,用同一片叶,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变量,即
和。)
3、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
将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是因为叶绿
素溶于酒精,隔水加热是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酒精
燃烧引起安全事故。)
4、漂洗: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
冲冼掉。
5、染色:向叶片上(见光的地方和不见光的地方)滴加碘液,(淀粉的特点之一是遇碘变色。)
6、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地方变成了色,用黑纸夹起的地方未变蓝。
7、实验结论:(1)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九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重点:
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松的形态结构与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手段: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
(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子植物。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松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二)松的形态结构:
1、出示有关松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松的根、茎、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分析松为什么能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3、总结、补充: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叶呈针状。
4、出示录像或挂图:简单介绍松的生殖过程。
注意:由于学生没有较多有关传粉、受精等概念,所以介绍的内容一定要很简单。
重点强调一点:受精后第二年,才形成种子,且种子是裸露的,带有翅。
(三)其他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我国的裸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总结裸子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纠正和补充。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和经济意义:
1、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有关介绍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
3、总结、补充。
三、作业:
请学生列表总结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4、自然界:自然界(natural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而环境指以人为中心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可区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大气层、水、土壤岩石和生物圈。社会环境指人类的创造物,例如工农业、城市、交通、娱乐场所、文物古迹和风景区等。在自然界,社会环境又称为人工环境,是注入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难以分开。自然界(4张)自然界,指整个存在的世界,既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也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的人类社会。人和人的意识是自然发展的最高产物。狭义的自然又称大自然,是指自然科学研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不包括人类社会在内。多自然现象仍是一个谜团,科学家尚无法准确解释其间的神秘,同时这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却极具魅力,释放出地球大自然所独有的绚丽。以下是全球十大最壮观的神秘自然现象,绚丽多彩的北极光、预示恶劣天气的乳房云、像冰矛一样的融凝冰柱等。北极光是地球上最美丽的景色之...必应搜索更多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裸子植物。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十
1、了解藻类植物的种类,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衣藻和水绵,比较衣藻和水绵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藻类植物的特征。
(一)情景引入:
思考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于蓝。这些诗句描写的是植物。
(二)学习任务:
1、(自学课本p24)完成下列任务:
(1)生物圈中已经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为四大类群:xxx。
(2)淡水藻类常见的有:xxx等。
(3)海洋藻类常见的有:xxx等。
2、观察衣藻和水绵(参照课本第5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并对照课本中衣藻和水绵的示意图,比较它们形态结构的异同点。
3、自学课本p5,完成下列任务:
a)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2)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xxxxx和xxxxxxxxxxx,都能进行xxxxxxxxx,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或进行光合作用的xxxxx。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结构简单,没有xxx的分化。
b)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释放xx,(2)可做xx。
与人类的关系:(1)可供xx,(2)可供xx。
4、拓展反思:(小组讨论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1)为什么海带是褐色的?
(3)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4)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5)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导学案。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初步了解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一:学生直接观察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结合已有的知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二:学生直接阅读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四人一组讨论思考题,通过小组间的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适于吸水的意义。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理解根吸水实际上等于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学生四人小组通过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以及本节课最后一个自然段,经讨论、归纳,小组间表达和交流后,归纳出茎的结构。
2、茎各部分的作用。
学生通过看本节课的后三个自然段,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小组间合作交流,归纳出导管、筛管和形成层的作用。
3、探究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实验,经同学间表达和交流,确认最佳方案。通过看课本上的p111的《观察与思考》,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1、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叶片中的?
3、将茎纵剖开,在纵剖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
5、移栽植物时,如果根损伤大多,植物会有什么变化?
6、扦插后的枝条如何处理,成活率会提高?
7、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树怕去皮,不怕空心这句话吗?
8、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
10、分析:将两株同样大小健壮的幼苗,分别培养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过几天,可看到土壤浸出液中的幼苗生长,在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这个实验说明。
11、导管存在于xx,能输送xx,输送方向是xx。筛管存在于xx,能输送xxx,输送方向是xx。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十一
分析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致同学们”一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科书内容文字优美、流畅,意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从身边的生物选材,同时紧跟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脉搏,既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又避免了因知识的陈旧而产生的乏味感。从标题、文字到选材都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等教育新理念。
分析学生:
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初在校军训一周,所以对一些生物现象和校园环境是比较熟悉的,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这些对教学是有利的。但他们对新学校的具体情况仍然较陌生,师生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之普遍班额偏大,习惯了以前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这些都不利于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一门学科的亮相课,根据新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要想达到激发学生热爱本学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着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就应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所以课前放点音乐,以缩小师生间距离。但和谐民主并不等于自由散漫,因此课前也应制订相宜的课堂纪律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条例,记录学生的表现,便于组织教学。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调动其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另外,再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或者代表汇报。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这种做法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初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及转变学习方式。
2.能力目标:训练思维、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及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材料器具:
藤缠树的标本、磁带(校园歌曲)、录音机。
教学实施步骤:
1.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
(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3.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
(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欣赏: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
(提高文学修养,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爱生物的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式学习。)。
a)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b)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
(如果学生知道不多,留待以后学习生物知识后解答,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改变此现象。)。
d)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
e)学校食堂周围的树干与其他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f)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g)为什么政府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
h)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
j)列举我校前任校长的肾衰竭疾病,探讨疾病问题,器官移植问题?
(在此引导学生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查资料,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
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交流,所以无论对与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辩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为此本节课的评价的侧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比例占80%;能力目标(体现在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占15%;知识目标占5%。
课后反馈:
本节课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上课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后布置一篇题目为《你喜欢生物科学吗?》的文章,谈谈自己对生物学的肤浅认识。通过作业反馈,全班53名学生有52名答喜欢。多数学生感悟较深:原来生物学有这么大的用处,认识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十二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明植物在呼吸作用中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2.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1.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2.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分析。
3.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引言]:我们知道人和动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运动,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生理活动,那么植物也进行呼吸吗?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提问]:你们知道人的呼吸作用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吗?
[实验]:请一位同学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实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将100克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沸水烫2―3分钟)分别装入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
请两位同学分别取一袋蔬菜,将软管分别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移开止水夹,轻轻地挤压塑料袋。
[讨论]:
1.实验用的塑料袋为什么是黑色?用白色的塑料袋可以吗?
2.黑色塑料袋有的装新鲜蔬菜,有的装有烫熟的蔬菜,你们怎样辨别?
[]:
1.实验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保证蔬菜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2.说明植物体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提问]: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我们的推理一致吗?
[讲述]: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讲述]: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已经被许多科学实验所证实。
[演示实验]:将新鲜的植物和烫过的植物分别放入密闭的锥形瓶中(锥形瓶外用黑布包裹,防止漏光),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把两根燃烧的小木棒分别伸入两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提问]: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新鲜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因此燃烧的小木棒伸入时会熄灭;而烫过的植物已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锥形瓶中的氧气没有被消耗,所以燃烧的小木棒仍然继续燃烧。
[播放flash]:植物呼吸作用的意义。
[讲述]: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分解淀粉,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提问]:植物为什么要进行呼吸作用呢?
[]: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根吸收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于呼吸作用。
[补充]:除了淀粉外,植物还能以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这些有机物的分解,也能为生命活动能量。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十三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4、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如何防止呼吸道疾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
对学生回答不表态,继续设疑:是不是这样呢?
进一步设疑:请同学们想一想,呼吸道仅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吗?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给与鼓励。
吃饭是为什么不能大说大笑?
或问你知道会厌软骨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总结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观察
二、过程
教师活动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让学生用手按住胸部两侧,深深吸气,在呼气,感觉胸廓变化?肋骨是怎样运动的?
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演示模型:膈肌的收缩、舒张使胸腔上、下径发生变化。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引导学生:走到饭店附近为什么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呢?
教师及时点评,并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氧气、二氧化碳的扩散过程。
学生总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
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评价和鼓励。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十四
(一)知识:
1、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3、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二)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绘制人口增长的曲线,预测人口数量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2课时
(二)新课学习:
1、人口增长过快
生:讨论,交流从图中发现的问题,绘制曲线图
师:巡回指导
生:讨论,计算,交流
师生交流: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和我国人口状况的有关问题
生:分组热烈讨论,发表看法
2、环境问题严峻
生:积极讨论,交流,发言
(1)实验探究: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对照实验过程
(3)汇报交流结果
(4)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师:除了酸雨,大家还知道哪些环境污染现象吗?
生:讨论,交流,发表看法,互相补充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自我评价:1、2思维拓展
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一、环境恶化:
人口增长过快
二、环境问题严峻
酸雨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十五
各类生物的特征在前面都已经学习过,学生应能很(比较)好的理解和应用。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实践调查、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拓展创新和归纳总结,体验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
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的认真态度、配合协作、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和大胆创新等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学生在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品质,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
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生物的分类。
1课时。
情景导入
学生欣赏动植物图片。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对它们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是怎么把它们分类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尝试对生物分类
观察思考——比较它们的主要特征
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疑问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按照自己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对图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如生物体能否运动,生物的营养方式,生物体的大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几个角度。学生分类的依据各不相同,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植物和动物。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最后归纳总结:分类时,仔细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找出不同生物的差异程度。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试着回答。
(1)你将图中的生物分成了几类?主要依据是什么?
(2)你认为对生物进行分类应考虑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3)请你把图中的动物或植物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
师生总结: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生物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将生物物种归类。分类时,首先要根据某一特征,把它们分为几大类;然后将其中一类根据某一特征分为若干类……以此类推,直到将所有生物全部分开。
观察与分析,结合动植物的分类依据——多媒体展示植物图片、动物图片。
学生自主探究、相互讨论,各自发表分类见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物进行分类应考虑的特征包括那些?具体说,植物和动物分别从哪些角度考虑。
学生试着归纳:植物根据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有无和结构特点分类,分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再根据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等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分别分类。
二、生物分类的依据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对生物进行了一些大概的分类,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总结生物的分类依据吧。
结合课本和课件,师生总结生物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特性,找出不同生物的相同和差异程度,逐级分类。细菌、真菌等其它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如根据不同真菌形态结构的特征,可以将真菌分为酵母菌和霉菌等类群。
通过对教材不断探索,以及对学生知识衔接与能力的考虑,我大胆地将教材的设计打乱
部署并添加了一些动植物的分类,让学生将本课的分类与分类的依据融合穿插,做到了逐步归纳,层层推进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十六
2、了解有机物在种子萌发时的转化和利用。
3、了解种子休眠、寿命,以及选种、测定发芽率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原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图示:学生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胚的基本结构:
引导学生说出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种皮、胚
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作出计划4、实施计划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创设情境,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作出假设
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根据情境作出什么样的假设?
假设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
分析
1、给种子萌发选择了哪几种环境?
瓶子1:没水、适宜的温度、空气
瓶子2: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瓶子3:适当的水分、寒冷的温度、空气
瓶子4: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没空气
分析对照组、实验组
1、变量是水,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2、变量是温度,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3、变量是空气,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
2号瓶子是用于作对比的,其条件都是满足种子萌发的,叫对照组。 1,3,4号瓶子是用于实验不同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叫实验组。
书本p92:实验中,哪些组是实验组?哪些组是对照组?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外界条件;
除了我们探究的外在条件,对种子本身有什么要求?
1、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2、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
3、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
小组讨论
设想你是一个农民,从种子站买了一袋种子。要测定它的发芽率,如何?
1、选怎样种子?
2、选多少粒种子
3、求发芽率的公式?
4、实验次数?
种子萌发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还有阳光
自身条件:活的胚
因为这节课需要学生把种子萌发的实验先在家里做过后再讲,这样学生有了体验后再做,效果会比较好,但很多学生没有做,这样就要先把实验过程讲解,这节课内容比较多,所以要抓紧时间,把重点、难点讲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时,学生不易理解,这个内容需要多加点时间讲讲,因为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也比较清楚,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概念因为第一次接触,感觉比较难。而后面的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学生易理解,因为这节课内容比较多,授课最后注意把本节课的内容帮学生做一个,让学生把整节课的内容充分回忆、理解,便于他们复习。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十七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致同学们”一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科书内容文字优美、流畅,意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从身边的生物选材,同时紧跟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脉搏,既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又避免了因知识的陈旧而产生的乏味感。从标题、文字到选材都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等教育新理念。
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初在校军训一周,所以对一些生物现象和校园环境是比较熟悉的,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这些对教学是有利的。但他们对新学校的具体情况仍然较陌生,师生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之普遍班额偏大,习惯了以前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这些都不利于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本节课是一门学科的亮相课,根据新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要想达到激发学生热爱本学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着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就应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所以课前放点音乐,以缩小师生间距离。但和谐民主并不等于自由散漫,因此课前也应制订相宜的课堂纪律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条例,记录学生的表现,便于组织教学。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调动其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另外,再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或者代表汇报。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这种做法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初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及转变学习方式。
2.能力目标:训练思维、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及发展前景。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藤缠树的标本、磁带(校园歌曲)、录音机
1.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
(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3.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
(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欣赏: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
(提高文学修养,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爱生物的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式学习。)
a)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b)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
(如果学生知道不多,留待以后学习生物知识后解答,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改变此现象。)
d)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
e)学校食堂周围的树干与其他区域的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f)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g)为什么政府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
h)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
j)列举我校前任校长的肾衰竭疾病,探讨疾病问题,器官移植问题?
(在此引导学生找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查资料,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
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交流,所以无论对与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辩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为此本节课的评价的侧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比例占80%;能力目标(体现在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占15%;知识目标占5%。
本节课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上课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占三分之二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后布置一篇题目为《你喜欢生物科学吗?》的文章,谈谈自己对生物学的肤浅认识。通过作业反馈,全班53名学生有52名答喜欢。多数学生感悟较深:原来生物学有这么大的用处,认识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七年级生物教案篇十八
a.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b.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c.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通过本节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a.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b.说明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同时还释放出氧气。
c.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回答: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师:很好,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那我们如何去验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证明。
实验指导:
1、剪取你所喜欢的形状的黑纸片(小于叶片),从上下两面将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遮盖起来,然后放于光下照射30分钟。
2、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的变化),把黑纸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3、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液。
4、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水浴加热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
3、加碘液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能否判断叶在光下制作的是什么物质?
回答1: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用于实验的植物叶片中的淀粉除去。不至于影响实验想象。
师:很好,在黑暗处叶片不能再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通过叶脉运输到其它部位,还有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掉。
回答2:水浴加热后,叶片变为白色。
师:为什么变为白颜色呢?
回答:略。
师:由于酒精溶解了叶绿素,从而去除了叶片中的绿色。
回答3:加碘液后,叶片四周变为了蓝色,而被纸片遮住的地方颜色没变,从这可以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
师: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我们判断淀粉存在的有力证据。那为什么有上面现象产生呢?
回答:因为叶片被黑纸片遮住后,就不能接受光进行光合作用了产生淀粉,所以加碘液后四周显蓝色,而中间不显蓝色。
师:很好,从今天的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回答:光合作用能产生有机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师:淀粉是一种贮藏大量能量的有机物,玉米、小麦、水稻等种子含有大量的淀粉。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呢?
回答:
1、二氧化碳和水是怎样形成淀粉的?
2、光合作用能否产生其它有机物?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去思考,并查找有关资料去探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693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