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改革的论文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3 02:21:20
热门改革的论文范文(19篇)
时间:2023-11-03 02:21:20     小编:琴心月

成功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列举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增加总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下面是一些总结的优秀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改革的论文篇一

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本文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供给侧改革论文,仅供参考。

双十一那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原话这样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或者说供给管理,与传统的需求管理——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的提法,显然不同。这是否意味着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出现了重大的调整?看起来像是这么回事,宏观经济管理的思路也许有了新的方向。宏观经济政策从“管理需求”这一端,跳到了“管理供给”那一端,这可不是小的政策调整,不是动一动基准利率或者搞一搞降准这些小玩意, 这可是大动作。

1.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不同

(1)需求管理好比西医

消除产生社会失业与经济危机的基础。举例来说,当经济增长减速时,可以多发点货币,刺激一下需求,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就恢复了。历史上最成功的案例是上世纪美国大萧条中凯恩斯主义的应用,罗斯福总统用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来刺激市场需求,引领美国经济走出萧条。在中国,最典型的案例是前些年金融风暴时,中央政府用增加信贷的方式快速布局四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这一举措硬是将中国经济增长拉出了下行的轨道。但是,需求管理好比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短期见效快,但不能根除问题。

(2)供给管理好比中医

供给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供给学派的思想由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后来经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等人研究和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供给学派认为,市场存在自我调节的机能,供给自身能够创造和调节需求,要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治本之方是增加生产和供给,因为增加供给可以消除过剩的需求。而要增加生产和供给,首先必须减税,提高人们储蓄和投资能力,削减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侧重于需求端,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事实上,供给一侧同样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比如北京出租车总量供给如果不增加,只是提价和增加油补,仍解决不了打车难问题。再比如国内一线城市的楼市,政府调控楼市基本没有效果,原因是只着力于打压需求,而不是扩大房地产的有效供给。供给管理很像是中医,从整体国民经济的机理入手,从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入手,来调节市场需求,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供给管理的思想和政策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见效也需要一段时间。供给学派最典型的政策案例是所谓的“里根经济学”。

2.成功的“里根经济学”

1981年1月,里根就任美国第49届总统,当时的美国正遭受自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直接导致了美国许多国民对建立在个人自由和自由市场基础上的美国政经制度产生了很大的怀疑。1981年2月,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提出美国国民经济复兴计划,这个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来对付美国的经济停滞,以货币学派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对付通货膨胀。里根经济学就是这两个学派经济理论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在里根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来降低通货膨胀率;通过减税和加速企业折旧以及改革一系列有碍于生产的

规章制度

,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市场自由竞争的政策空间,调动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说罗斯福用“新政”带领美国走出了萧条,而里根用开创性的供应学派的“里根经济学”引导美国人走出滞胀危机并赢得了冷战胜利。因此,里根经济学被称为“里根革命”,也是美国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3.中国经济遇到新问题:“供需错位”

对于中国供给学派的经济专家来说,“供需错位”——“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比如,在一些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很多人为了购买满意的产品或一个马桶盖而远赴海外,这种短缺不可能依靠凯恩斯主义从需求端去解决。在供给不足的同时,国内的传统工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 ppi 指数已经连续43个月负增长,产能过剩的实质是产需不匹配,这种过剩也不可能凭凯恩斯主义从需求端加以解决。对于新供给学派来说,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不能依靠需求管理政策,要在供给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里根经济学”能在中国复制吗?

目前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有点滞涨,陷入某种困境,靠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和保持经济增长已经是强弩之末,而这个局势颇有点像当年里根面对的经济大环境。这是供给学派思想和所谓“供给侧改革”能在中国引起管理层高度关注的宏观背景。但是,里根经济学能在中国成功复制吗?或者说,这一成功的变革思路能在当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中作为一种参照吗? 回答这一问题前,让我们先了解清楚所谓“供给端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第一,简政放权,让市场机制起作用,依靠市场来调节有效供给,梳理要素市场,最终激活有效需要;第二, 减税让利,让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最终达到增加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目的;第三,稳定货币供给,减少政府赤字,让经济在一个低通货膨胀率的环境中复苏; 简要之,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可以归纳为以上三条。 这三条貌似都切中中国经济的时弊。而且,从近两年政府的经济改革的系列政策来看,这三点也正是主要内容。有些已经做了,有些正在实施,有些还在规划中。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当年在推行“里根经济学”变革的时候,里根有一句

名言

,他这么说:“在这场危机中,政府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问题的根本。”里根的意思是说,政府干预经济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要解决经济问题,要让市场繁荣起来,首先要解决的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问题。

5.供给侧改革难点

(1)消化产能过剩

2)继续降低房贷利率减少购房成本以刺激需求;

3)加快农村人口向市区的迁移聚居。

(2)服务业发展

在“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为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当下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消费者抱怨声不断,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到国外消费,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就此看来,中 国服务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3)经济结构性改革

从中央财经小组会议报道来看,“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带来结构性机会。结构性机会将体现在以下方面:企业重组并购;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行业的减税让利;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机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比如新三板与将来的战略新兴板;不良资产的交易和转让,等等。

6.供给端可能发生真正的改革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正确判断我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正确决策部署。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对于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改革举措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在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供给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需求侧短期刺激的理论基础在于:当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形成增长缺口时,意味着生产要素未得到充分利用,会出现周期性的失业率提高现象,因此要刺激总需求以使实际增长率达到潜在增长率水平。但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这种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用处很小。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理论误读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误读,其理论来源大致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新古典理论;二是以传统供给经济学为内核的新供给经济学;三是以发展经济学为核心的各类结构主义;四是以保守主义、货币主义以及供给主义为核心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五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性改革理论;六是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主义。但是,这些理论都不能成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工具箱,主要原因是: 萨伊定律所倡导的“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的需求”“宏观经济不需要进行需求管理”等主张,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机理相冲突。从萨伊定律出发,市场不可能出现全面的生产过剩,这与目前大规模的产能过剩显然并不一致。萨伊定律所提出的政府不干预原则,也显然难以治理当今时代的经济问题。

供给经济学应对的核心问题是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问题。然而,目前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滞胀”。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几大问题集中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外需下滑、基本增长动力源变化导致的增速下滑、产能过剩以及制度性与机制性问题累积下的结构扭曲等方面。供给学派所开出的减税和削减福利等药方,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和非均衡主义,明显与中国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均衡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改革目标相冲突。

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是哈耶克的保守主义、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以及拉弗的供给主义的混合体和变种,其在所有制上的完全私有化、在运行上的完全市场化不仅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相冲突,与中国持续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背离,而且难以解决中国面临的复杂问题。

华盛顿共识以“快速私有化、快速自由化以及宏观平衡”为内容,拉美和东欧的结构性改革已经证明了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因此,以之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性改革不仅在政治上不具有可行性,在经济上也存在致命缺陷,它所开出的药方自然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方。

新制度主义虽然抓住了改革在本质上是一场制度创新这一要点,但其简单的私有化逻辑难以适应当前中国多层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肩负的“宏观稳定+消除扭曲+新动力机制培育”的大改革大调整任务,需要超越简单的产权体系改革。

深入研究这些理论误读,可以发现它们存在共同的问题和困境:

一是简单分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供给侧”等同于供给经济学,“结构性”等同于结构主义,“改革”等同于制度主义。这种简单化表象化的理论解读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容易使公众认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于简单的减税、简单的私有化和市场化或者简单的政府管制或计划。事实上,这些简单化的政策主张都没有抓住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甚至与之南辕北辙。

二是先验假定需求管理和总量管理失灵了,因此各类政策应从需求侧管理全面转向供给侧管理,理论基础应当彻底转向各类反凯恩斯流派。这种观点显然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此次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新兴市场汇率大动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工业品市场萧条、新兴经济体产能过剩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实体经济危机与上述理论流派所适用的20世纪70—80年代的“滞胀”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样不是“滞胀”问题。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拒绝需求侧管理,而且在很多环节需要需求侧管理进行配合。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把握三条原则

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桎梏。必须超越各种类型的凯恩斯主义和供给经济学的对立与争论,跳出“用需求管理来处理需求问题”和“用供给管理来处理供给问题”的二元主义困境,强化结构性视角、制度性视角和增长模式转换视角。在短期,应关注市场失灵带来的供求失衡问题,以政府适度干预对冲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外部冲击,以内需适度扩张弥补外需下滑带来的需求缺口并缓解产能过剩。在近期,适度启动供给侧调整,利用“看得见的手”和整体规划积极处置僵尸企业。在中期,全面实施结构性改革,从制度层面重构市场,释放市场活力,推动政府主导型结构调整逐步过渡到市场主导型结构调整,避免政府过度干预。

超越左和右、市场与政府的简单分类。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结为以“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为核心的新古典思潮,也不能归结为以“整体主义+政府干预+部分计划化”为核心的左派结构主义。必须清晰地看到,中国目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不仅仅根源于市场失灵或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而是二者在不同层次的多元叠加。

2

页,当前第

1

1

2

改革的论文篇二

学校体育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发展。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应明确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职业学校体育的特点和组织形式,这对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提高自觉锻炼的积极性,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十分重要。因而,如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专业而定地改革体育教材和教学方法成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突出问题。

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即以国家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和《职业高级中学体育教材(试用本)》为依据,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目的,着眼于体育锻炼的基础教育,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培养出能适应将来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才;这就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正是我们改革体育教材的指导思想。

第一,加强基础性不动摇。职业学校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为主,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当然也是要以基础素质教育为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即体育“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教育,是由体育教育任务所决定,也是由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所决定,更是目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设备条件所决定。职业学校学生与一般中学学生相同,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但职业学校正处于发展中,其体育教学设施又大大逊色于一般中学,因此加强基础性教育,就是一种变劣势为优势的战略,把学生的求知向上积极性,引到走、跑、跳、投和队列、队形等基本素质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锻炼上来,以较多的精力,以较多的时间,来夯实基础这一课。为运动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标志。

第二,遵循科学性原则。在职业学校体育教育中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注意与学生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的现状和要求相适应。一般地说,随着年龄增高,学生能逐渐理解体育锻炼的社会意义,把当前的学习、锻炼与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对体育锻炼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逐步提高,希望自己在体育上有所特长。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与安排上应科学合理地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各项指标。例如:男生更喜爱表现力量性的(健美)、灵敏的(篮球、排球)、速度性和勇敢性的(足球)活动,而女生一般更喜爱姿势优美、韵律性强,显示柔韧和协调的健美操等活动。二是教材选择与安排注意自身的系统性,具体地说处理好教材纵、横联系,即要注意到某项教材安排的连贯性,也应注意到该项教材与本专业的联系,处理好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如:对绝大部分学生仍应坚持基础性教育,全面发展方针。对个别学生则可采用单项突破的办法。使选择的各项教材在安排的时间上、层次上、专业要求上都纳入一个完整的系统之中,科学地排列,合理地组合。

第三,突出实用性。一是目前职业学校的基础体育教学条件尚有不足,体育场地、器材有限。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可供教学能利用的时空条件,充分地利用场地器材,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选择教材。二是还要考虑选择教材上与该专业特点相结合,如幼教专业可安排些舞蹈、健身运动;安排些适合幼儿体育课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理论教材,体操和游戏等方面教材;电子电工专业可安排些爬杆、登高、登山等方面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价值,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职业学校学生在完成一般身体发展的同时,还适应专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与职业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职业所必须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对职业环境和条件的适应能力,达到职业教育岗前培训的目的。当然实用性是统一于大纲的基础上,在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前提下而言的。

第四,巧用多样性和趣味性教材。职业学校学生需要多种多样的体育教材来锻炼身体和满足他们的兴趣与爱好,这与他们这一阶段身心特点是一致的。教材过于单调,不利于全面发展身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会影响教学的全过程,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选择好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例如:举办一些班级内的小型篮球比赛、小型排球比赛,小型田径比赛,还有就是留心观察电视上“健身百法”、“快乐大本营”、“时尚俱乐部”等节目,选择一些可行项目,作为我们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小型比赛会,达到以赛代教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体育教学是职业学校具体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选好教材,通过体育教学,还要教会学生部分体育文化娱乐的运动项目;启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扩大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都有重大意义。

其次,根据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备好课这是前提,但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内容和任务,选择最佳的方法与手段,对整个教学作出更科学、合理的安排,因此,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摆正体育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如何来对等并处理好这对矛盾,是每个师生经常遇到并且讨论的热点,要解决好它的确十分困难,因此,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看待教与学中的各种问题。在教与学的这对矛盾中,形式上教师的教是主体,但实际上学生的学才是真正的主体,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体育“三基”教育而不应该是带着体育“三基”教育走向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好,而且更要去研究如何使学生学好这个矛盾的主体,事实上在体育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与教师的调节控制分不开的,只有两者处于相对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出教学的最大效能,如果课堂教学仅靠教师死板地灌输体育“三基”教育,效果将会是很低的,因为这样做的本身就有意无意地抑制着学生能力的开发。所以,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对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刻意创新的探索和自觉刻苦的锻炼,才能够使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在学习和掌握体育“三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

第二,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有所控制,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对教学来说,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找出不足,改进教法,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防止注入式等教学,逐步形成教与学的双边沟通,促进对教学不断地进行检查、评定、修改、调整、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始终处于更科学,合理化的最佳方法和手段。另外在教学中对一个问题,一组动作乃至一招一式的认识要允许学生回答总是不完整或有错误,允许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技术有错误的理解并做出不正确的反应,从教学的某种角度和需要出发,有时需要尽量让学生暴露错误和不足,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示范和练习等手段,找出教学中的优化和偏差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通过对照、分析本取得经验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可以说教学成功与否,就在于对教学中各种信息的反馈。

第三,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任何一个教材的学习,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劣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产生着直接的至关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对象,教材、任务的不同,具体地选用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四,加强对新知识的复习。文化课的教学都十分重视复习技术的运用,因为复习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提高和升华,同时还可获得新的知识。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动作技能,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提高,是通过教师科学的组织,学生身体力行的锻炼实践,在大脑皮层建立动力定型的结果,因此只有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经过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高度集中,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并随着复习不断地强化巩固,逐步达到自动化程度,为此,复习要重视教材的难易程度灵活运用,复习可以在课中进行也可在课外活动进行并可根据教学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组织复习。运用复习法应以学生为主,不能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情况,理出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使体育教学更科学、合理,这是教学改革中历来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它所涉及的因素多,范围甚广,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以上方法不很成熟,目的只是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讨论促进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改革的论文篇三

1、需求侧改革收效甚微,供给侧改制势在必行

由于20xx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逐年下滑,今年甚至已经降到了7%的水平,而在之前通过拉动消费、拉动投资等的需求侧刺激已经收效甚微,而需求不足仅是一种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侧着手改革。从持续多年的抢购海外奶粉事件、到今年的抢购日本马桶盖事件以及不断升温海外代购规模,虽然国内也有类似的产品,但是国内消费者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选择,更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不足、供需错配的矛盾。

2、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环境差需要供给侧改革

伴随着经济下行,许多问题更加暴露出来。由于我从事金融不良资产行业,遇到的企业多是遇到债务危机的企业,这些企业要么忙不扩大产生资金链断裂、要么高融资成本入不敷出、要么没有核心竞争力被淘汰、要么行业竞争太过激烈被迫倒闭,企业盲目扩张、融资成本高、无核心竞争力、产能过剩技术落后都反映出供应侧的一些顽疾。

3、供给侧改革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息息相关

供给侧改革是顺应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趋势。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供给侧搞个的大部分方针均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点相互交叉吻合。

二、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

1、政府自身改革,简政放权

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四是逐步打破垄断、放松监管,让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台竞争,从而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生产率。

2、化解产能过剩,消化地产库存

由于之前投资型的经济拉动模式及资源的错配,导致了许多行业产能过剩,这些行业既包括了钢铁、煤炭、平板玻璃、水泥等传统行业,也包括了光伏、风电等高新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不是一味淘汰,而应从“消化、转移、提升、淘汰”四个方向进行,鼓励优秀企业走出国门,防止新增产能项目,要多鼓励重组并购、减少破产清算,要促进产业优化重组、促进产业升级,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行业,消化下岗员工,尤其是国有企业更应承担起维护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职责,妥善解决员工问题。作为房地产行业供给侧的房地产企业,一是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二还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3、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快资源配置效率

发掘潜在的消费者,并及时向消费者推送产品信息,更能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指导企业行业发展方向,及时的进行产业调整及产品转型。

4、鼓励企业创新,提升创新转化

在市场竞争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创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持续发展。企业应当改变利益短视的行为,从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政府,则应当通过成立私募股权和专项基金等方式、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措施、推进产学研结合等措施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

三、 资产管理公司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

目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组成了不良资产行业的核心产业链。在供给侧改革中,我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1、继续发挥降低金融风险的作用,吸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维护金融环境的稳定;2、在对债务企业处理上,着重运用债务重组为切入点,降低企业负担,考虑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企业重组,盘活债务企业;3、对于过剩淘汰产能,发挥资源重新配置的作用,盘活资产;4、由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金融牌照的金融集团,在降低市场利率、扶植企业发展等方面可以发挥良好的补充作用。

结束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在供给侧改革中,政府部门需要从自身开始改革,为企业减负,促进企业发展,同时国有企业以及资管管理公司也应当起到改革排头兵的作用,发挥自己的职责作用,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企业也应当积极创新,改进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的论文篇四

3月30日下午,我参加了县委中心组第37次(扩大)理论学习会,会议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黄卫平教授,为全县领导干部作《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专题讲座。黄教授运用大量理论成果和生动事实,就如何认识和理解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为大家作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精彩的报告。通过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下面简单谈几点学习心得:

一、认识经济新常态,把握经济主旋律

“供给侧”一词全新提法最早来自20xx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将其表述为“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主旋律。

二、面对经济新问题,提出发展新要求

黄教授通过引用、总理的论述以及分析国内外经济现象,深度剖析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矛盾和五大陷阱,三大矛盾:1、高速度发展与不可持续;2、模式转换与结构调整近20xx年的结果;3、生活水平提高与大众满意度。五大陷阱:1、中等收入陷阱;2、修昔底德陷阱;3、塔西佗陷阱;4、党大法大陷阱;5、福利陷阱。指出完成“十三五”规划,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思路不能再单纯依靠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而是需要技术创新驱动。我认为这正契合了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首要理念“创新发展”。

我们要改革从前经济发展靠多招商、多办厂、多生产的政策,我们要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更要注重企业项目创新和技术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成为发展第一动力",这日益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结合当前鼓励“返乡创业”的政策,我们在外出招商中眼光不仅盯在老板身上,还将盯着优秀大学生、技术专家等知识性人才,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回来帮助家乡发展。

三、科技提供新动力、科学发展奔小康

黄教授结合xx20xx年12月18日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要求我们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使我们的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我们一直都在说经济转型升级,但确实没什么具体的思路。听了黄教授所分析的,我对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有了更清楚、更直接的认识。在整个"十三五"时期,我们要着力推动科技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改革的论文篇五

行政审批制度与我们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针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的许多不足,政府多次出手,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多项改革,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民众获得了真正的实惠,但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行政审批;亮点;问题

我国行政法有各种行政行为,有些行政行为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接触,但行政审批却是一般人绕不开的,一般人甚至一提起政府管理就想到行政审批。尤其是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我国,从出生办的“出生证”、“独生子女证”、到上学、转学甚至工作也要办各种各样的证件,甚至模特、保姆都要持证上岗,一个人从出生就要办证,上学、工作、结婚乃至死亡不一而述,说“从头管到脚”也不为过。更不要提连本应该追求最为自由的学校也要经过行政审批。企业更是如此,甚至一个项目就要几十上百个图章。行政审批可以说“无孔不入”。虽然适度的审批有利于国家对社会事务的有效控制,但由于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行政审批已经成了某些政府部门的王牌,滥用权力越来越多。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过度的行政审批更是成了“扰民”的制度,甚至一度谈“审批”色变,中央政府痛下决心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审批改革。尤其“入市”成功更成了改革的“催化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决心更加坚定、力度不断加强。下面探讨一下改革的几个“亮点”及出现的问题。

(一)行政许可法的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可谓是期盼已久、激动人心。依法治国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法律可以说是“紧箍咒”,有“紧箍咒”尚且有践踏法律、钻法律漏洞的情况,更何况法律不明确的情况。行政许可法第一次把一部分审批事项纳入行政许可法的管辖范畴,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违法成本大大增加,约束力更强。对行政许可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约束,防止暗箱操作、腐败滋生,在法律的规定下做事。

(二)自上而下的清理行政审批事项

国务院设立专门小组领导改革,分多次、分情况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国务院首先多次“自查”,对各部门的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地方政府也陆续展开如火如荼的清查活动,报纸、电视铺天盖地都是清理行政审批的报道,各地政府部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勇破新高,虽然里面不无水分,但清理成果还是很显著的,确实一些审批项目被清理,公民也切实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虽然将部分审批事项纳入行政许可法的羽翼之下,但当时由于我国行政审批项目过多的现实情况,单单行政许可法根本不能有效的指导行政审批工作,还有一些审批事项“无处可去”,故国务院发布了意见通知,明确为了让行政审批工作更好的运行,当时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该项通知本来是对当时审批事项太多而杂这一现实情况的无奈而过渡之举,没想到之后却成了某些政府部门的“尚方宝剑”。相比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事项的严加规定,非行政许可变成了某些政府领导的“救命稻草”、“挡箭牌”,借“非行政许可”之名行“行政许可”之实,抓紧权力不放,有些政府领导不愿放权,甚至“一厢情愿”的肆意制定非行政许可事项,导致了非行政许可名目繁多、“处处开花”的局面。这种乱象终于随着2014年1月的清理并逐步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2014年4月的国务院清理行政审批通知,到2015年5月,大刀阔斧的清理工作终于结束,“非行政许可”再也不是政府部门逃避法律监管、肆意行事、“逍遥法外”的幌子。

(一)行政许可法的局限性

法律本身就带有局限性,它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行政许可法也是如此。比如行政许可的范围,虽然采用了列举法和排除法,尽量做到具体可行,但还是不可避免的给了行政执法人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如“难以有效消除影响”、“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公共利益”、“高度社会信用”等等就不一一概述了。这就为行政人员钻法律漏洞、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埋下了伏笔。再者重事前许可轻事后监督的情况也是屡见不止。行政许可法毕竟动了某些部门的“奶酪”,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抵制,如何保障行政许可法律的良好实施也是一个大的问题,毕竟法律只有切实有效的实施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二)清理行政审批的运动流于表面

全国自上而下兴起的清理整治行政审批运动确实轰轰烈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这场改革还是有很多问题。这场改革毕竟触动了深层次的利益格局,可谓是“动了真格”、“针针见血”,在这种情况下,不免会有某些肉痛的政府敷衍群众、敷衍上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重效果。或者把已经废止的审批项目又拿来为完成指标凑数;或者趁机只清理没有利益费力不讨好的审批项目,“肥肉”项目保留下来,或者变换一种说法,明改暗不改;更有甚者改革过后,某些砍掉的项目又“死灰复燃”等等乱象丛生,影响了改革的成果。任何改革都不可能顺顺利利、一蹴而就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是经历了重重困难而不断前进。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越发完善,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观念的改变、守法意识的加强,“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相信行政审批也会越来越规范,企业和公民也会从中受惠。

改革的论文篇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正确判断我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正确决策部署。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对于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改革举措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在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供给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需求侧短期刺激的理论基础在于:当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形成增长缺口时,意味着生产要素未得到充分利用,会出现周期性的失业率提高现象,因此要刺激总需求以使实际增长率达到潜在增长率水平。但正如斯蒂格利茨所说,这种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用处很小。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理论误读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误读,其理论来源大致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新古典理论;二是以传统供给经济学为内核的新供给经济学;三是以发展经济学为核心的各类结构主义;四是以保守主义、货币主义以及供给主义为核心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五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性改革理论;六是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主义。但是,这些理论都不能成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工具箱,主要原因是: 萨伊定律所倡导的“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的需求”“宏观经济不需要进行需求管理”等主张,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机理相冲突。从萨伊定律出发,市场不可能出现全面的生产过剩,这与目前大规模的产能过剩显然并不一致。萨伊定律所提出的政府不干预原则,也显然难以治理当今时代的经济问题。

供给经济学应对的核心问题是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问题。然而,目前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滞胀”。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几大问题集中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外需下滑、基本增长动力源变化导致的增速下滑、产能过剩以及制度性与机制性问题累积下的结构扭曲等方面。供给学派所开出的减税和削减福利等药方,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和非均衡主义,明显与中国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均衡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改革目标相冲突。

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是哈耶克的保守主义、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以及拉弗的供给主义的混合体和变种,其在所有制上的完全私有化、在运行上的完全市场化不仅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相冲突,与中国持续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背离,而且难以解决中国面临的复杂问题。

华盛顿共识以“快速私有化、快速自由化以及宏观平衡”为内容,拉美和东欧的结构性改革已经证明了华盛顿共识的失败。因此,以之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性改革不仅在政治上不具有可行性,在经济上也存在致命缺陷,它所开出的药方自然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方。

新制度主义虽然抓住了改革在本质上是一场制度创新这一要点,但其简单的私有化逻辑难以适应当前中国多层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肩负的“宏观稳定+消除扭曲+新动力机制培育”的大改革大调整任务,需要超越简单的产权体系改革。

深入研究这些理论误读,可以发现它们存在共同的问题和困境:

一是简单分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供给侧”等同于供给经济学,“结构性”等同于结构主义,“改革”等同于制度主义。这种简单化表象化的理论解读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容易使公众认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于简单的减税、简单的私有化和市场化或者简单的政府管制或计划。事实上,这些简单化的政策主张都没有抓住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甚至与之南辕北辙。

二是先验假定需求管理和总量管理失灵了,因此各类政策应从需求侧管理全面转向供给侧管理,理论基础应当彻底转向各类反凯恩斯流派。这种观点显然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此次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新兴市场汇率大动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以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工业品市场萧条、新兴经济体产能过剩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实体经济危机与上述理论流派所适用的20世纪70—80年代的“滞胀”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样不是“滞胀”问题。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拒绝需求侧管理,而且在很多环节需要需求侧管理进行配合。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把握三条原则

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桎梏。必须超越各种类型的凯恩斯主义和供给经济学的对立与争论,跳出“用需求管理来处理需求问题”和“用供给管理来处理供给问题”的二元主义困境,强化结构性视角、制度性视角和增长模式转换视角。在短期,应关注市场失灵带来的供求失衡问题,以政府适度干预对冲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外部冲击,以内需适度扩张弥补外需下滑带来的需求缺口并缓解产能过剩。在近期,适度启动供给侧调整,利用“看得见的手”和整体规划积极处置僵尸企业。在中期,全面实施结构性改革,从制度层面重构市场,释放市场活力,推动政府主导型结构调整逐步过渡到市场主导型结构调整,避免政府过度干预。

超越左和右、市场与政府的简单分类。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结为以“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为核心的新古典思潮,也不能归结为以“整体主义+政府干预+部分计划化”为核心的左派结构主义。必须清晰地看到,中国目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不仅仅根源于市场失灵或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而是二者在不同层次的多元叠加。

改革的论文篇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学校也越来越注重体育教学。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项目,近几年来,我国体育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激励着更多的高校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随着普通教育的改革,高校体育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旨在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对高校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注重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免疫力,还可以进而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强、勇敢、拼搏精神。通过重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我国高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与基本道德素质。本文将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改革的论文篇八

选用周群英教授等编著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为教材,以“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长什么样,微生物如何生存,微生物的应用价值”为主线讲解微生物基础知识,使同学们对微生物形成基本认识。由于微生物特有的微观性、精密性和抽象性,辅以多媒体教学,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引导学生对形象直观的思考整理成抽象思维,使直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同时,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例如,在学习非生物因子温度对于微生物生命活动影响的时,通过极端微生物在造纸工业清洁生产、环保型生物材料的生产、极端环境中的污染治理等方面内容的补充,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于微生物应用价值的认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查阅资料的兴趣。

1.2第二层次:微生物生态及其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

该部分重点讲述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微生物学原理,是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应用,通过热点话题的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部分,笔者介绍了2003年在全球范围暴发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即sars),以及日常我们较为熟悉的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对比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在介绍微生物新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时,介绍了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细菌冶金,利用细菌冶金这种冶炼手段,回收利用废弃尾矿中有用的金属。强调了微生物技术与废物的综合利用相关知识的同时,诠释了利用微生物的特性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1.3第三层次: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特色在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为了使实践教学具有系统性和先进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我们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和安排,将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逐级提高学生完成实验和创新的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中设立的单一验证性实验比重较大,而创新性实验几乎没有。调整以后,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学时分配分别为:6学时、8学时和6学时。通过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于微生物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蚌埠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藻类个体形态的观察”、“细菌的简单染色与革兰氏染色”、“细菌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等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将基础实验有机结合,强化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例如,结合环境学科专业特点设置“水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测定”、“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生物相的观察”、“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的测定”等实验项目;实验样品选自学生周边环境,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于周边环境质量水平的认识。本次教改中,增设了创新性实验,结合任课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设置,设立了环境中对持久性污染物具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和降解特性研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由于实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充分动脑、查阅文献、融合所学到的知识,才有可能完成实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2结束语。

在《环境微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是地方高校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对于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其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的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经验,在满足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实践、总结,更科学有效的实施教学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改革的论文篇九

始于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过去的3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国力显着提高、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改善的35年,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取得非常显着成就的35年。在这辉煌的35年里,我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3亿人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7.31亿人,年平均增长4.2%,城市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53.73%,年平均增长0.97个百分点;城市个数由190个增加到2012年的658个,平均每年增加14个;建制镇的规模不断扩大,由2176个增加到2012年的1.98万个,平均每年增加520多个。

图1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水平的变化。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具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城镇化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该阶段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镇化发展。其特点是原有城市的吸纳和新建城市的转化速度都比较高,恢复性的先进城后城建的发展模式占主导地位,由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老城市发展比较缓慢,新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小城市快速发展占主导地位。1978-1992年,城镇化总体水平从18.96%提高到27.46%,年均提高0.6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之前29年城镇化速度(年均提高0.25个百分点)的2.72倍和世界同期城镇化速度的2倍(年均提高0.34个百分点)[1]。

城镇化成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该阶段城镇化全面推进,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8年10月,中共中央第一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而不再是“小城镇、大问题”;2000年的“十五”规划进一步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将城市化提到战略高度;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可见这一阶段的城市化方针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跳脱出起步阶段限制大城市发展的路径。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历史性地突破50%,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城市型国家行列。1995-2014年间,城市化率由29.04%提高到54.77%,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

2.1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的时间里。从解放初到改革开放前的29年时间内,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提高了7.28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之后的35年时间内,提高了35.81个百分点,是前一阶段的3倍多,每年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根据世界银行人口资料数据,1980-1990年的10年中,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了4个百分点,中国提高了7个百分点;1990-2000年的10年中,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了3.4个百分点,中国提高了9.4个百分点;2000-2010年的最近10年中,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4.9个百分点,中国提高了13.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中,我国城市化水平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0.97%,远快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历年平均0.4%的增长速度,见表1.

2.2城市布局日趋完善。

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655+20000(城市和建制镇)”的框架体系。城镇集群也在逐步形成,已初步形成4个成熟的城镇群和11个半成熟的城镇群的格局(表2)。从宏观空间看,我国城镇“大分散、小集中”空间格局正在形成,表现为与我国地理环境资源基本相协调的东密、中散、西稀的总体态势。从微观看,城市内部空间,中心城区、近郊区以及远郊县的城镇空间结构层次日益显现[2]。随着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分散、小集中”的城镇空间布局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2.3城镇建设成效明显。

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显着提高。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438km2扩展到2012年的45565.8km2,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78年的6.7m2增加到2012年的32.9m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12年的24565元,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67%,恩格尔系数由57.5下降到2012年的36.2,城市用水普及率由53.7%提高到2012年的97.2%,城市燃气普及率由11.6%提高到2012年的93.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5m2增加到2012年的12.3m2.城市化发展取得的这些巨大成就,拉动了国家经济增长,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为国民积累了巨额社会财富,促进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过去30多年,虽然我国城市化发展比较快,每年上千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且目前城市化率已超过50%,但城市化质量总体不高,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同时这种传统城市化发展在引领投资需求、扩大内需及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目前,我国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正面临着以下难题和挑战。

3.1各省(市、区)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获得了率先对外开放的政策红利,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率先成立,一批沿海、沿江城市陆续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港澳台资企业的涌入,并迅速启动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在工业化的带动下,沿海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吸引了本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大量内地劳动力的流入。2012年,上海成为我国城市规模最大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城镇总人口为2137万人,城镇化率为89.3%;北京仅次于上海,城镇化率为86.2%,天津为81.55%,排名第三。其他省份中,城镇化率较高的有广东为67.4%,辽宁为65.7%,全国城镇化最低的为西藏和贵州,分别为22.7%和36.4%。总之,我国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态势。

3.2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密切关联的两个方面。通常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而城镇化又会反过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因此他们应该是协调并进的。判断城镇化超前还是滞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既可以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也可以通过城镇化与非农化水平进行比较,还可以进行国际比较[3]。从1950年到2008年,中国的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镇化,也即中国的城镇化一直是滞后的,2009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问题才得到基本解决。但城镇不仅是第二产业的聚集地,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地,因此,能够综合反映第二、第三产业状况的非农化指标,也是衡量城镇化水平是否滞后的重要参照系。从产值比率来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一直滞后于非农产业产值比率。从非农产业就业比率来看,城镇化水平也明显滞后于非农化率。

3.3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我国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挂钩,共有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四个类别。行政级别越高,城市等级越高,从上级政府的角度会给予较多的关注与投资倾斜,而较少考虑城市本身发展的潜力与实力,使得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可能会因为行政级别低而受到制约[4]。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一些城镇规模已经达到中等城市水平,但是从行政级别上却还是一个镇的建制。如东莞市的虎门镇和长安镇,其经济规模和人口已达到中等城市的水平,但却还是一个镇,导致它的财政、市政规划和管理不能享有城市权限,这被学者形象地称为“小马拉大车”。还有一些城市在经济上已经有趋于一体的趋势,但是在行政管辖上却分属于不同的行政主体,不能从行政上成为一体,难以有效整合与利用资源,从而造成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甚至以邻为壑。刚性的行政体制与快速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并逐步开始出现制约城市发展的弊病。

3.4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及城市的发展,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人口红利消耗殆尽,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垃圾量越来越大,清洁水源和污水处理任务非常艰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短板。土地资源有限,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率不高,发展空间不足,环境容量有限,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不断增加。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和环境成本缺乏内生化的长效机制。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树立精明增长理念,走紧凑型城市发展道路,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

3.5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长期保持在2.5以上,城乡收入差距成为我国区域差距的主要方面。城乡在收入水平、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差距比较大。城乡之间明显的二元结构及差异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和挖掘。目前,2亿多进城农民工尚未真正成为市民,他们的户籍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呈现出人口的不完全城市化或虚假城市化现象。未来20年,我国还有约4亿农民将转变为市民,如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并平等地享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市公共服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5]。

3.6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城市管理体制不完善,城市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功能、产业服务功能和高端要素集聚功能与城市化发展速度相比有不少差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区服务、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等还需进一步提升,城市软环境有待继续优化。

城镇化的发展正在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几十年,我国城市化仍将处于高速发展中,将有超过发达国家劳动力总数的乡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如何从低生产力水平转向高生产力水平,这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一个巨大促进。中国的城镇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迫切需要从传统城市化道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升级,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

一是大力促进东中西部城镇化协调发展,选择一些发展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的区域作为区域性城镇中心;二是加强构建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体形态的城市体系,强化城市群内城际轨道的规划和建设,实施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聚的城镇化布局;三是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四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五是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六是加快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流转,深化户籍制度等配套改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改革的论文篇十

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是近几年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是以自发为性质,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为目的的持续性体育活动的社团组织。体育管理部门则对体育俱乐部作出如下定义:体育俱乐部是指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利用非政府的财政拨款举办的,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基层体育组织[2]。目前来看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主要分为: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和课内外结合的体育俱乐部三种模式。其共性都是从课程宏观角度出发,老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情感,通过对不同学生进行答疑或者辅导,既可以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需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新型教学模式不再强调教师、教科书以及体育技能的主导地位,而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只保留部分基础的课堂常规。这种教学模式在增加了学生和教师自由度的同时,更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选择任课教师、教学内容以及上课时间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运动的习惯,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素质发展。俱乐部模式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培养为主要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特长以发展学生个性为依据,从理论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体育技能的教育而忽略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以运动为乐,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以及终身运动的意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设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因扩招导致的学生人数增多,但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场地等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从而使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有效的拓展。研究结果表明,俱乐部教学模式能较大程度地发展学生个性,满足学生需要[3]。

2、高校俱乐部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从目前来看,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三段型(分段型)和分层型。三基型以原行政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体育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和基本技术等相关体育知识的传授;一体化型强调体育课程课内课外一体化,不以课堂成绩为最终体育成绩,而是将成绩与早操锻炼与课外活动相挂钩;并列型在培养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专项课为主要教学课程,辅以体育相关技术和技能的理论知识,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分段型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课、选修课和选项课三个部分;分层型,在尊重体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以及体能特征的差异,划分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供学生选择的教学形式。几种教学类型虽然在教学形式上存在差异,但都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但是从总体来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以田径术科的内容为主,而缺乏对体育知识和健康理论的学习[4]。教学形式相对呆板,教学方式较为单调,且太过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目前体育俱乐部虽然分为课堂俱乐部模式、课外俱乐部模式和课内课外一体化模式三种,但从教学改革情况来看,还以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居多。以课内体育俱乐部模式为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体育俱乐部的模式进行课堂组织,开展形式大致分为大众健身室教学模式、运动处方式模式、流动式教学模式以及自由轮转式教学模式四个类别。大众健身式教学模式,以班级为授课单位,教师依据课程内容进行轮流教学,教学过程在统一授课的基础上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在课堂中留给学生足够的训练时间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并进行选择性的练习;运动处方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课堂制定为依据,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具体要求制定阶段性的教学计划,学生则按照教师的制定计划进行练习,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指导、纠正和配合学生的作用,并且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计划;流动式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及兴趣爱好,有选择体育项目和授课教师的权力,修满课时且成绩合格则给与学分;自由轮转式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特征及体育兴趣,选择同时段课时内开设的项目上课,不同时段可以更换体育项目及课堂教学内容。

2.3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教学价值。

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教学形式灵活,教师的作用也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填鸭式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课堂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及授课教师,因此,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空间更加自由宽松,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在俱乐部模式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积极性,还能够发掘学生的体育创新意识,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个性,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俱乐部模式在对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改革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要求,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2.4传统教学与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比较分析。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日趋明显,学生从小学至大学之间所接受的都是相同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调呆板,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大学课堂,也不利于学生主观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现代体育教育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结合,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进行内容和理念上的更新,提倡课堂形式的多元化,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提倡“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

3.1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体育俱乐部模式是我国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产物,随着全面健身运动的发展以及终身体育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始加入到体育活动中,并已形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在发挥自身运动特长的同时在体育中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满足。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提供更好的体育服务,满足他们的`运动需求,只有形成了这种体育氛围,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才能在高校教学中得以扩大和发展。从目前来看,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组织形式多以单项运动为主,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健美操等,但是受到体育设施以及指导教师的体育软硬件因素影响,有的体育项目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例如一些球类运动的场地因素限制等。另外,社团参与的男女比例不平衡,以男生居多,女生所占份额极少,且大多集中在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中。

3.2目前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开展的限制因素。

3.2.1社团活动经费不足,参加社团活动人数少。

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从某种层面上限制了社团的发展,高校体育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活动经费和小部分的入团时学生缴纳的入团费。如果体育社团只靠这些有限的经费必定制约了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而场地、器材的不足又制约了相关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学生入团的积极性也势必受到影响。

3.2.2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缺乏分层次和延续性。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教学,但具体的教学现状只是选修课的升级模式,冠以俱乐部教学的名称而实际上仍然和选修课并无实际性的区别。俱乐部教学不仅是单一的将体育运动项目分类,而是一种递进式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重点应该是学习阶段的分层和课内教学的延续性,例如: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等,通过细分不同的层次来实现针对性的强化教学,达到全面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效果。

3.2.3课内外结合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将课内教学与课外的社团活动和学生体育竞赛相结合。课外的体育活动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既强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竞赛相结合,相应的教学管理部门就应该与学生管理部门相结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针对课内教学开展相应的竞赛活动。而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只覆盖到课内的教学当中,因此,从制度上应该实现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管理,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以达到课内、课外相统一,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模式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自我身体健康的投资。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成立,为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健身中来创造了更多的客观条件,学生在丰富了体育文化生活之余,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创造能力,因此,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会更加符合大学生的需求。纵观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体育课程仅开设两个学年,到三、四年级便会中断,而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出现,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得到了延续,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进行练习,这对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育俱乐部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参与体育的运动需求,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全面发掘自身的运动潜能,将体育理论与课外体育活动和生活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多项运动的能力,还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身体特征和心理需求,在有限的条件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学资源进行创新设计,给予学生在教学内容中更多的自主选择性,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选项、练习中辅以指导和建议,同时教师要对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以此实现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预期效果。

总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不仅促进了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丰富了学生课外业余大学生活,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体育兴趣,有利于大学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为优化大学体育教学和实现全面健身计划的目标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增多,体育场馆设施与学生人数的配比矛盾越发明显,这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发展。因此,体育俱乐部模式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学校体育主管部门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健全管理制度,使学生在锻炼身体之余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体育课堂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改革的论文篇十一

导游是旅行社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对客服务的代表,导游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旅游团的质量和旅行社的声誉。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关于导游服务质量的投诉,已经越来越暴露出导游薪酬体制的弊端,加快实行导游薪酬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 现阶段导游薪酬制度的构成体系

(一) 导游薪酬的构成体系 现阶段,中国导游的薪酬体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工资制、分成制和承包制。

1、工资制 旅行社专职导游的薪酬一般实行工资制。其薪酬构成为底薪+带团补助+回佣。按地区旅游发展状况不同,底薪和带团补助也有所差别,基本是400元-1500元/月元左右不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带团补助30元-100元/天,如遇特殊情况旅行社会酌情上浮。

2、分成制 分成制大部分存在于兼职导游的薪资制度中。旅行社在旅游旺季会招聘大量兼职导游,兼职导游无底薪,与旅行社实行分成制的薪资待遇。目前,兼职导游的薪资构成主要为带团补助+回佣。按地区不同,旅游团性质不同,兼职导游的带团补助大概为50元-300元/天不等,纯玩团的补助是最高的,其余薪酬部分全部来源于所带团的利润分成。兼职导游的收入直接与业绩挂钩,带团的利润中上缴固定的比例后剩余的归自己。

3、关于工资制和分成制中的.回佣 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在带团过程中都有回佣,回佣的来源主要有四部分:旅游团就餐的餐厅、旅游购物店、行程范围之外的景点景区,再就是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商家。 旅游团的用餐餐厅按照用餐标准的不同会给导游10%-30%的餐费回扣,简称餐扣。海鲜风味餐的餐扣较高,不含酒水消费最高能达到30%,而一般餐厅只有10%-15%的餐扣。如果餐厅是行程中的用餐地点,一般餐扣是全部归属旅行社所有;如果是导游临时添加,则需要向旅行社返还原餐的预定餐扣,其余部分按旅游团利润与司机及全陪等工作人员分配,专职导游和兼职导游在与旅行社利润分配中没有分别。 旅游购物店的回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头费+购物提成,一种是只有购物提成。人头费按地区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最低5元/人左右,最高能达30元/人,很多地区的购物店会按客源地给人头费,例如:三亚购物店甘肃、青海等地的客人给10元/人的人头费,京、沪等地的客人是20元/人的人头费,东北地区的客人就高达30元/人的人头费。行程之内的购物店人头费全部归旅行社所有,行程外的人头费充入该团利润。根据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的要求,每个旅游团一天只能进一家购物店,大部分旅行社都会在行程中有所安排,因此人头费很少会纳入导游囊中。各地旅游主管部门也对人头费严加管理,逐步取缔,因此现在很多购物店把人头费都折算到购物提成当中了。购物店的提成也因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珠宝首饰、手表等产品的提成有50%之多,有的甚至是70%,食品最低,大概有20%-30%的提成。对于购物店的提成,因为有底薪,专职导游一般只能拿到50%,其余部分归旅行社所有,而旅行社一般不克扣兼职导游的购物提成。 旅游景点的提成不是每个团都会有的,导游带游客进景点参观,凭旅行社介绍信能拿到团队优惠价格。对于一些自费景点,如果游客参观,那么导游就会得到优惠价格与门市价格之间才差价。如果用到了旅行社介绍信,那么这部分利润,导游一般会与旅行社五五分成。如果景点优惠票不用介绍信就可以买到,旅行社无法监督导游,也就不会参与分成。 最后一种回佣的来源渠道很广泛,有表演秀场、按摩院、酒吧等等,回佣额度也不固定,再次就不一一赘述。

4、承包制 承包制是这几年旅行社之间恶性竞争的产物,又分为一团一包或一年一包。在年承包制中,导游每年缴纳固定的管理费用给企业即获得所有的剩余索取。这种承包制度一般一年签一次,按照客源地不同缴纳不同的管理费用之后,这一年中所有来自该客源地的旅游团都交由承包的导游负责接待,盈亏自负。一团一包现在较为普遍,与年承包相比,对一些资金不足的导游来说更为可行。目前,一团一包的承包商多数为导游,也有一些司机参与。这种承包制度,实际是旅行社转嫁了利润风险,而导游和司机为了争取利润的最大化,会忽视旅游团质量,肆无忌惮的操作,这无疑会加剧恶性竞争,为旅游产业蒙上阴影。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薪酬制度改革论文。

改革的论文篇十二

苏轼与王安石,一对政治上持不同观念的对手。他们的矛盾,始于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积极推行王安石变法开始的。因为在这之前,老苏写《辨奸论》,矛头直指王安石,苏东坡和弟弟子由都认为老苏责骂得太重。但事实是,正是王安石变法产生的严重后果,彻底打消了苏轼对于王安石的幻想,把他们逼向了政治的对立面,简单来说,可以把这一对立面归纳为为朝与为民的对立。

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研究学者对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这其中还包括引申到后期的新学与蜀学之争)进行分析研究,纵观这一段时期以来的研究,笔者发现,其争议的核心主要放在苏轼与王安石政治主张不同,价值观的差异,以及由这两人的关系引申出来的老苏与王安石的关系问题;司马光、韩琦、富弼等仁宗时期的重臣与王安石、吕惠卿、李定、章惇等神宗时期以及神宗后期的重臣之间的对抗问题,从现有发表的学术期刊以及著作来看,这些问题都已经被广大学者所研究到了,并且观念的碰撞还是相当激烈以及精彩的,本文拟从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于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问题的态度的研究成果来做报告综述。

关于苏轼与王安石至死不和这样的说法是最为传统的观点。翻看2000年以前的相关论文,至死不和说颇为多见。因为苏轼与王安石处在不同的政治集团之中,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不一致的,在王安石变法之中唯一得到苏轼认可的就是免疫法,其他诸如最为人所熟知的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等都得到苏轼的全盘否定。尤其是最令人熟知也令苏轼最痛恨的青苗法,发展到了后期变成了强迫贷款,这种“苛政猛于虎”式的后果使农民情愿收成不好或者遇到自然灾害也不愿意丰收,农民丰收的后果是被迫缴以前欠下的税以及利息,甚至到了贩卖妻儿、坐牢,为他作担保的邻居也搞得家破人亡。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再也坐不住了。照道理来说,1069年2月至1070年末的苏轼在朝中担任史官的小职,他是没有权力去参与王安石变法的。但在这个时候,苏轼还是冒着风险呈上了他的《御试制科策(并问)》和《拟进士对御试策(并引状问)》,其矛头直指新法中的青苗法,其后又呈上《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中提到了自己的主张“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速,听舀太广,进人太锐,愿陛下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这直接导致了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走向了公开破裂,之后苏轼就去了杭州做通判。

这里还需要补充一点,也是历来学术上争议的焦点,就是《辨奸论》的真伪问题,笔者翻阅了与至死不和说相契合的论文,大多数都认为《辨奸论》是老苏自己的真迹,并且有些论证是以《辨奸论》为真的前提下展开论述的。

关于苏轼与王安石至死不和说,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就是1980年苏轼研究的大家———现在的四川大学教授曾枣庄先生在文学评论上发表过的一篇名为《苏轼与滕达道书是“忏悔书”吗》的论文。文中明确提到的结论就是“我们应当如实承认苏轼一生都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一生也都坚持自己的丰财,强兵,择吏的革新主张。”

1990年阎笑非先生在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上刊发了名为《试谈苏轼与王安石关系》一文,则更加激进地对苏轼与王安石的友好关系加以彻底否认,其观点颇有新意,很值得一看。阎先生在他的结论中谈到:“苏轼与王安石并没有什么私人友谊,苏氏父子兄弟同王安石之间结怨很深。苏轼同王安石结怨并不始于熙宁年间,其根本原因也并不在于政治原则方面的分歧,而是出于封建地主阶级文人因争夺名利而相轻乃至嫉妒的心理。苏轼虽然是以全面否定新法的姿态批评新法的,但批评中有分析,也有所肯定。而对王安石其人则不然,苏轼对王安石是坚决反对,彻底反对,终生反对的,直至王安石死后仍是如此。而王安石为封建社会中杰出的地主阶级思想家、政治家,虽然不可能完全摆脱那种时代风习的影响,但从他对待苏氏父子兄弟看来,他还是比较有胸怀、有政治家风度的。从现象上看,苏、王之间虽然有过一、二次书信往还,诗词唱和,但这些根本谈不上什么私人友谊。”从阎笑非先生的观点来看,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矛盾并不是某一点上的矛盾,而是从根子里彻底就是一对矛盾的个体,是嫉妒心理。他们的至死不和是彻底的,也是无法修复的。

接下来,万斌生在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发表的名为《苏轼在王安石变法运动中的阶段性表现》的论文中提到了一些具体的看法,他认为在“仁宗嘉佑年间,苏轼与王安石变法思想有严重分歧。”“这一阶段,苏轼与王安石的分歧,集中在变法思想上。由于对变法的取向不同,缓急各异,双方的分歧是原则性的。”而到了“神宗熙宁年间,苏轼全面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实践。”“苏轼公开反对新法并对新法进行了全面批评,完全站到了王安石的对立面,成为保守势力反对新法的急先锋。”文末,作者的观点就是“苏轼至死都未能改变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根本态度”

胡金旺老师在2012年第二期《兰州学刊》发表了一篇《苏轼与王安石在尚书诠释上的分歧》,选取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角度,从两人对待儒家经典《尚书》的态度来研究两人根本的矛盾,苏轼从情出发,王安石从智出发。即:“苏轼在尚书诠释上对王安石的批判是以其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其中的分歧是二人的哲学思想在经学诠释中的必然反映。”可以看出,两人对待经学的不同态度是他们无法调节的根本矛盾,通俗点来说,他们并不属于同一个世界。

到了2015年,方蔚在第二期的《文学教育》上发了一篇名为《从“从公一句十年迟”看苏轼王安石之恩怨》。首先,作者肯定了苏轼与王安石的不和是不可调和的,“无论是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还是文学家的王安石,苏轼都予以措辞严厉的批判。”其次,作者认为过往的研究者多数认为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主要问题在于王安石而非苏轼,而文中作者也谈到了苏轼的问题,这是很有新意的,作者认为“苏轼的确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政治观念,然而他‘以高才狎侮诸公卿’,以至于得罪了不少人。在朝廷的争斗中,往往无人伸出援手,这固然是因为苏轼不结党营私,但也因苏轼所做所言常常任性随意,并不适于政坛。而且就政治才能而言,苏轼并无行之有效的治国为民的主张措施,亦无精于人事的政治谋略。”那么,这里就把苏轼政治谋略上的不足给放大了,当然笔者认为苏轼的政治主张并非没有,并且还有不少。纵观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苏诗文集》,中华书局出版,1986年3月第一版),其中提到苏轼政治主张的文章诸如《儒者可与守城论》、《王者不治夷狄论》等论说,只是苏轼除了地方官之外,在中央做官的机会太少,更比不上做上宰相的王安石。

从以上列举的相关论文来看,苏轼与王安石的至死不和说还是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的,他们是下一章亦敌亦友说的源泉,也是苏轼与王安石关系的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未来值得拓宽的空间还是有的。

苏轼与王安石亦敌亦友的观点是当前比较主流的看法,亦敌亦友的落脚点是在后面这个“友”字上,这表现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共同点。持有这一派观点的学者是在反驳至死不和的观点下发展出来的,他们认为虽然苏轼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同,但那只是对于改革所用的方法不同,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的,此外,这一批学者认为苏轼与王安石对于彼此的才气还是非常欣赏的,尤其到了晚年他们两人对于佛学都颇有造诣。元丰七年(1084年),在苏轼黄州获赦之后去常州之前专门去了一次金陵和王安石见了一面,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应该是苏轼与王安石最后的一次见面了,他们共同游玩了好几天,聊了很多,应和之作也留下不少。

打响亦敌亦友说第一炮的这位人物就是朱靖华。他早在1981年的青海社会科学刊物上就发表了一篇名为《苏轼与王安石、司马光的异同———兼论当前评价苏轼的几个问题》的论文中,谈到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时候,就认为苏轼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完全敌对关系,仅仅只是同一个派别、歧见之争,是变革方法上的分别,并不对立。

接下来,刘乃昌老师在1982年出版的著作《苏轼文学论集》中也认为“苏轼同王安石的关系,有牴牾,有接近,情况是较为复杂曲折的,他们在对变法改革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但未由此演为互相攻击,却始终保持了友谊,并能在学术、文章上相互磨砺和推崇。”

而对于以上两位老师保持相同观点是名为《苏轼与王安石变法》1984年发表在华中师院学报第2期的夏露,对苏王之间的关系,她更加推进了一步,认为王安石在王安石变法中既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挽狂澜于既倒的胆识和才华,也有雷厉风行的实际行动,而苏轼则是深思熟虑,稳妥周全。这是说明他们两者对于改革问题处理起来的风格不同,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是宋代积弊的清扫者,同时又是宋代腐朽政治的牺牲品,政治上的悲剧性质是相同的。”

到了2001年,浙江大学的刘成国在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上发表的《王安石与苏轼关系新论———兼论宋学流变中新学与蜀学之争》中谈及苏轼与王安石关系问题,说苏轼“对于一年之前的金陵相会,诗人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淡淡的留恋、缅怀,从而使诗歌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漠漠的伤感与怅惘的色调。”也就是苏轼对于这一段金陵相会还是颇为留恋的,作者引用苏轼的诗作《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来说明苏轼对王安石还是有一丝哀悼情绪在里面的。

2010年,喻世华的《千秋功罪任评说———苏轼与王安石关系及其评价的审视》中的结论也颇具特点。他认为“苏轼、王安石在思想、文化、政治、性格方面的分歧是全面而深刻的,再加上他们曾经有过的芥蒂,他们可能是知音,但绝不是朋友。”他还说,仅凭元祐三年(1088年)十二月在奏议中对王安石的批评来证明苏轼对王安石一直怀有怨恨是不足为凭的。

最后,吉林大学的刘森同学在其2012年的硕士毕业论文《苏轼与王安石政治关系研究》里认为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友好关系到王安石晚年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水准,文中说:“在元丰七年左右,苏轼与王安石之思想,达到二人交往纪录中的最高契合,二人之交往友来亦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非但是私交,便是政治关系二人亦达到了一种空前的和解,故二人之友谊是真友谊,是无可怀疑的。”

综上所述,对于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除了政治改革方式上的差异之外,无论是人品,精神,个人素质涵养,艺术修为等等一些因素方面来看,两人都非常欣赏对方,把对方视作自己的知己,终身的好友,借用周本淳老师《略论王安石苏轼友谊的基础》一文中提到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两人的友谊经得住死生的考验”。

总之,要讨论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这其中既要看到他们的对立因素,也要看到他们都渴望积极推行改革的心情,因为北宋存在的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国家积重难返,陷入非常被动的窘境当中,既没有钱支持国家,又要一次次的靠进贡邻国来取得暂时的和平局面。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强国,但是王安石所站的立场是国家,而苏轼所站的立场是人民,这就是这两位政治人物之间最为根本的区别。笔者相信,无论是苏轼与王安石的至死不和说也好,亦敌亦友说也罢,都是为了说明他们两个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同时,只有搞清楚他们两者的关系,才能找到深入研究北宋党争的钥匙,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相信苏轼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研究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之上一定还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口,如在新文献的发现上,在两者已有文献的重新解读上在后期的党争之中运用逆推法来研究苏王两者的关系。笔者相信,苏王关系问题会一直是一个北宋文学苏轼研究的一个热门问题。

改革的论文篇十三

民族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日渐深入,不论是教材改革,还是教法改革,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因此,开展创新教育,造就创新人才,是经济时代到来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是党和人尽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那么,我们如何实行创新呢?经过研究,我们觉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新教育。

一、深入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努力提高创新教育意识

学习掌握创新教育理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起点。学校应当组织教师首先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深刻掌握创新教育理论的实质,把创新教育理论融入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之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让广大教师认识到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掌握创新知识,培养创新人才,增加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形成,真正实现学生是教学主体地位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们应尽量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扬民主,做到学有所思,读有所得,读有创造。在教学中经常做到民主、平等的与学生交流思想,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反驳、反问、更正和补充教师的意见,满腔热情地肯定学生的创造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多么重要。在这种氛围中,教师由领导者变成了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了“导”,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建立适应的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创新教育,除了要求以教学为主渠道研究创新教育的是方法外,还应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首先是学校要给每一位教师创造一种平等的外部环境,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管理者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人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创新教育素质。

不仅如此,教师也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一个人在轻松自在的心里状态下,才有可能出现创新思维的灵感,为此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陈腐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四、制定创新的激励机制,保障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

学校要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与教师共同制定创新的激励机制,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形成鼓励创新、鼓励提问、鼓励发明的良好校风,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评价时,要注意激励机制的合理性。事实上,创新教育的培养并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做法和专利产生,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除了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还必须破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让学生明白人人具有创造性。现代创造学理论指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多说、多动,让他们自由发挥、大胆设想。对学生富有创造意的“点子”,即使不完美,甚至有缺憾,也不横挑鼻子竖挑眼,要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启发学生从思维的障碍中冲出来,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善于想像的能力,创新的火花就会不断地迸发闪烁,品尝思考之乐趣,产生愉快之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唤起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改革课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力来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突破消极的定势束缚,打破固定的思维锁链,不断变换思考角度,努力求新、求异、求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标新立异”,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超越。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标新立异”,不盲从别人的结论,另辟蹊径,大胆求异,思人所未思,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学会创新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鼓励学生不难师、不难书、不轻信现成结论,进行研究性学习,重在自己的判断推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突破思维定势的羁绊,才能学得实、学得深、学得活,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例如,针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课堂作文、应试作文,北京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学和上海《萌芽》杂志社联合举办了首届“新概念”、“新表达”“真体验”的主张,其中在“新思维”这条中提倡:“创造性发散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在这一次活动中,涌现了一批体现个性,富有创意的佳作。这些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发现,却是同学们敢于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突破定势思维的表现,应给予极高的评价和鼓励。

八、拓展创新的空间,树立“大课堂”教育观。

教师应树立“大课堂”的教育观,做到课内和课外的有机衔接,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课外学习能促进课内的学习,使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拓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据说,美国工程师杜里埃在思考如何解决使汽油与空气均匀混合,从而使内燃机有效工作的难题时,受妻子手中喷雾香水的启发,想到如果把汽油变成雾状送入发动机的气缸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由此,他发明了发动机汽化器。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这说明,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有时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事实上,大多数最佳创意均来自跨越专业学科领域,向其他领域寻求创意及见解。艺术、商业、科学及技术等之突破性进展,往往是由于不同学科的相互交流所致,这些成功经验,给教师有益的启迪,值得借鉴。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的“大课堂”,科学系统地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实践”机会,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灵感,造就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贵在创新。

改革的论文篇十四

目前,我们国家特别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及专用人才的使用,这就给职业学院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因为职业学院能培养出更好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我们职业学院就应该抓住机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培育、输送更多的人才到社会中。所以,现在我国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学非常的重要,我们需要加强学生们的体魄。这就要求我国职业学院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要更有效地让学生得到训练,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这就是当前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并且我们要更有效地做好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学。

一、当前职业学院体育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职业学院是专门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在体育教育方面,我们要顺应这一特点开展体育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它的特性,从而使体育教学最大效率地开展。虽然现在我国大多数的职业学院都特别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还有些地方做的不错,但是当今社会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身体素质的培养成为职业学院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然而目前我们在做出改革时还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职业学院体育教学的发展缓慢,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学方式落后。目前,我们从一些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学中观察会发现,很多职业学院虽然能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开展体育活动,但是根据目前的社会发展来说,并不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教学的思维方式上特别落后。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众多体育教学在引导学生方面缺乏研究跟探讨,没有将体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相结合,更没有将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终身体育项目结合在一起。只是对体育内容进行表面的教学,所以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2.我们现在的体育教育模式缺乏改革创新。如果想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但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方面不重视涉及面少,所以它们的教学模式很落后,死板、老套导致教学的效率不高。现在一些体育教师不看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将学生的心理素质跟其他方面结合起来教育。体育模式不是最适应学生培养身体素质的方法,所以我们需要重视这个问题,进行创新改革。

3.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不够多元化。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创造一个新颖高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之外,还要注重体育内容的多样化,让它能更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但是现在很多职业学院的老师根本不重视这种情况,上课内容太过单调,造成了很多学生的不喜欢,没有去针对性的研究怎样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现在一些职业院校还没有将拓展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有的老师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有的学校对很多拓展训练进行了限制,主要是怕学生的人身安全出了问题,造成拓展训练内容太少。

要想有效地提高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学,首先要对当前职业学院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总地来说,我们需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

1.我们要改革体育的教学理念。理念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有效性,首先我们要先进行教学理念上的改革,摒弃一些陈旧的思想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老师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从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使教学理念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的体育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学内容适应每个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我们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符合教育标准,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素质,从而全面发展,做出更好的教学目标。

2.我们要完善体育教育模式。一个科学的教育模式,是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高效的重要方法,一个科学的教育模式能使我们更省力气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教学,使学生爱上体育,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出发,调查好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活动,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进行运动。

3.我们要使体育活动多样化。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拓展体育教学内容作为提高有效性的重要步骤,除了完成教学目标外,还要从学生自身的需求和他们专业特点出发,创新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将拓展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利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各个方法的运用。然后,还要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体育项目选择,从而促使学生加强自身锻炼。所以,学校必须要加强拓展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锻炼身体,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三、结束语。

总地来说,要进行高效的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注重改革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更要注重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这样才能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促进国更加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2]张缤.职业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创新分析[j].学园,2017,(19):58.。

[3]张海玲.有效性教学视角下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152.

改革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外交日益频繁。体育事业的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成为各国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展开了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性质,阐述了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指出当前高职体育教育亟需进行改革。最后给出了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方针,大力支持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性、岗位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培养目标,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高职体育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没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特点,因此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而迫在眉睫。

1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性质。

只有正确理解了高职体育教育的性质,才能把握好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教材编写内容的改变和教材更名,很多人认为体育教育不再是以健身为目的,而是以健康为目的。虽然近年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有不同程度的修订,但对体育课程教育的定义从未改变,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有身体练习,还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体育课程上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还要融入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整合多内容、多功能、多价值,以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产和管理才能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行业要求开设专业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不同岗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同要求。高职体育课程可以使学生身体素质在校期间得到全面的锻炼,可以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提升了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大大缩短了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对以后生活或工作大有益处。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各高校不断扩招,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强大的考验,必须要求更高的身心素质,才能成受得了这样的考验。这时就要发挥高职体育教育的作用,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加强,使学生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方面的压力,以坚实的身体素质应对恶劣的工作环境,顺利完成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当今社会更多地需要与人合作,像足球、篮球、排球等都是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在这些体育项目中,学生会和不同性格的人合作,这就为学生以后工作中与人合作打好了基础。在校期间对这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对以后工作上更好地融入集体大有益处。

(4)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放松身心。高职体育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地综合素质,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借助适当参与体育项目,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缓解自己因为学习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内心压力,通过参与体育项目可以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当中。

(1)高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体育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高职院校领导对体育教育不重视,由于名额有限,他们把这些有限的名额分配到各专业课老师上,没有意识到体育老师的缺乏。第二,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比较调皮,体育课不好管理,所以,他们不想到高职院校任教。第三,高职院校聘任老师限制学历,大多数高职院校要求老师必须是研究生学历以上,这就使得一些优秀的`本科毕业生连最基本的应聘资格都没有,但高职院校对于研究生而言又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很少有人愿意到高职院校任教。以上种种原因使得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致使体育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

(2)体育教学观念陈旧,体育意识不强。我国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先后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法》、《体育法》等10多种和体育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很多高职院校都不太重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没有很强的体育意识,把体育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和中小学的相差无几,无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注重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体育教学处于呆滞状态。

(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落后。很多高职院校只在大一将体育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到了大二,体育课被取消。大一的基础体育课内容相对单一,大多以足球、篮球、武术为主。老师很少在教学活动中开设探究型、实践型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方面也没有太大的改进。教学内容陈旧,基本上全是竞技运动项目,不符合追求时尚的要求,必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4)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跟不上。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体育硬件设施的增加远不及学生的增加,比例不当。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等硬件设施仅能维持基本教学活动的进行,器材的缺乏使得学生课外活动和体育课上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降低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再加上场地设施器材管理不善,致使场地和器材损坏严重,有些设置存在安全隐患。体育场地利用率不高,有些场馆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只有在体育课上才能去场馆里进行相关方面的锻炼,锻炼强度不够,身体素质自然不会有很大的提高。

(1)重视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硬件体育设施建设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根本,只有合理、充分地利用体育器械和场地,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场地和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和学生锻炼的前提下对外开放。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还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实施者,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体育教师人才的培养,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使他们更新教学理念,补充更多的新知识,掌握更多的新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科研投入,提高体育老师的科研能力,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进步与发展。

(2)坚持“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高职体育教育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其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素质能力,培养学生体育欣赏能力和自我评价身体锻炼效果的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要以“健康第一”为出发点,将学生的健康体魄教育贯穿到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去,注重学生健康观念和锻炼意识的养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3)坚持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师只有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才能更新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此外,老师要认真剖析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深入探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妥善处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关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关注个体差异性,课堂上增设更多的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实现教学相长。此外,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营造和创设能吸引学生融入课堂的情境,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增加体育选修课的种类。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之一是体育教学。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要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教育”为主要目标,改善办学条件,拓宽办学思路,使体育课的授课范围不只局限于公共基础课,还可以增设体育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自行选修。选修课的开设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效提高了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但思想充满活力,情商较高,行为可塑性较强,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5结语。

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要秉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提高,改进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身心抗压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改革的论文篇十六

1.选用教材的问题。

其一,目前财政学还没有形成权威、科学、规范的教材。其具体表现为:教材体系设置缺乏统一性,内容相差较大。当前各高校、各出版社都有不同的财政学教材面世,种类繁多。光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指定的二十一世纪教材系列中,《财政学》就有三种版本。有一些高校使用的是陈共主编的《财政学》,还有一些高校使用的是本校自己编写的《财政学》。导致财政学这门课程缺乏统一的大纲,教材难以通用,教学无章可循,教学质量缺乏统一标准。有的教材中有很多思想都是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的,还有的教材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理论,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操作性较差。财政学教材的章节体系安排混乱,有的按我国原有的财政学体系来安排;有的则按照西方财政学体系等来安排章节;还有的结合我国原有的财政学体系和西方财政学体系来安排章节。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教材中表述相差很大,像财政收入的原则,有的教材写三条,有的写四条,有的甚至没写;财政支出原则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些基本概念的表述不严密不科学,像财政、财政学这样的概念都没有形成逻辑严密表述科学的定义,更不要说其他一般的概念。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造成教师教学中选用教材和讲授内容的随意性很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成倍增加,且不利于形成稳定系统的教学资料。

其二,财政学的内容不符合财经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际需要。目前的财政学教材普遍对税收的内容介绍得比较少,尤其对税收的计算及缴纳等税收实务的内容介绍得更少,而实际上除财政、税收专业以外,其它财经类专业并没有税收类的后续课程,因此,学生学完财政学后(乃至毕业后)仍对税收知识(尤其是税收实务)知之不多,这就导致一方面学生毕业后面向基层对税收知识需求较多,而另一方面教材提供这方面的知识较少,造成“供求”矛盾。

2.教学方法问题。

其一,教学组织问题。目前财政学的教学组织仍然是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考笔记“满堂灌”的教学组织方式,而案例教学、讨论课等教学组织方式则很少采用,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陈旧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未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听课时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财政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也不够,经常是一知半解,到考试时只能死记硬背,考完试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同时学生也缺乏对财政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教学内容问题。目前财政学的教学内容重书本,轻实践。教师仍然是“从本本到本本”,很少利用书本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做到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因此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其三,成绩考核问题。目前财政学考试方式上仍然是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上主要是以死记硬背为主;成绩评定上主要是以期末一次定终身。这样的考核一方面造成学生平时不刻苦,临到考试“抱佛脚”;另一方面极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

二、改进《财政学》教学的有关对策。

1.规范《财政学》的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最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后最主要的参考书,因此教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政学的教学效果。一本满足目前高校需要的好教材,应本着继承和发展的原则,把西方财政税收理论中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内容积极地吸收进来。把过去财政税收理论中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归纳和创新,积极地吸收到教材中来,以期更好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税收理论。对目前的《财政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

2.对于编著《财政学》新教材的几点建议。

(1)针对大多数财经类专业没有税收类后续课程的实际,应专设税收篇。税收篇应通过若干税收案例的分析,对现行主要税种的计算、缴纳作出全面详细的阐述,以充分满足财经类专业学生对税收知识的需求。

(2)针对目前财政学偏重我国财政实务阐述的具体情况,财政部分应增加财政理论、财政运行规律的阐述,并以财政运行规律统领教材的财政部分。另外财政部分应适当突出财政政策的地位,因为财政政策是财政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只有充分研究财政政策,才能使财政理论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针对财政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表述不严密不科学的现象,应对财政、财政学、公债和国家预算等基本概念按照逻辑学原理给出相对科学合理的定义。

(4)针对财政学相对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应对本学科有争议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适当加以归纳,并给出合理的评价。

(5)针对财政学教学和自学的需要,教材应配有学习指导书。学习指导书应包括各章提要、难点、要点、思考题、习题、案例题及各章节有代表性参考书目和参考篇目,为学生自学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

有好的教材还需要好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对改进财政学教学有几点想法。

(1)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应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讨论课、案例教学及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组织方式相结合。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媒体。一般在财政学理论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然而,不同的教学媒体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教学功能各不相同,各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往往一种媒体的局限性可用其他媒体的适应性来弥补。因此,充分发挥各媒体之所长,将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对优化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财政部分侧重理论,因此应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具体可以在讲授财政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就财政总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国家预算和财政政策等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也可以结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一些专题讨论。通过讨论以使学生开阔思路,学得活,用得活,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税收部分侧重实践,因此应以案例教学为主,课堂讲授理论为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求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在接近实际的条件下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在教学内容上,应改“从本本到本本”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财政税收与很多宏观、微观的经济问题相关联。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财政税收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运用财政税收理论剖析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理解。这一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财政、税务部门进行实践,让他们在充实繁忙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真知卓见。

(3)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在财政学的教学中,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精讲与略讲,理论性较强的要精讲,实践性较强的要略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由于课下大家很少看教材,所以课上要留出一小部分读书的时间,起到预习和巩固的效果。课堂提问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一,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其紧迫感,采取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针对某些可塑性较强的内容要积极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帮助大家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理解。

(4)在成绩考核上,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以及考核的评价标准,不能以分数定终身。为此,我们必须扬弃传统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以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是否达到培养目标为最终判断标准,构建与新型财政学体系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法。考核方式上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笔试、口试、论文以及社会实践等。考核内容上针对课程类型,确定考核重点。总的指导思想是减少客观试题,增加主观测试题。整个考核应围绕财政学所涉及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等能力培养展开,检测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素质,并促进教师日常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在对不同考核科目、命题范围、题型类别、题量覆盖面以及难易程度进行整体设计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成绩考核的评价标准,真正对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予以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财政学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关键,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为了使理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财政学应用型技术人才就必须增加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学人员。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到财税部门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以掌握企业以及财税部门的实际运作;教务部门对进修实习的教师,在下达教学任务时,给予一定的照顾,在安排授课时间上,尽量相对集中一些,腾出时间让他们学习实际操作。可以从企业和财税部门聘请高技术人才做客座教授,或定期来学校做讲座与学生老师互动、交流;也可以聘请具有实际财政税收从业经历的人员来校任教,并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总之,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材、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学生的主动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经济类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若君.关于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541.

[4]邓子基,邱华炳.财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改革的论文篇十七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证,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管好用好医院的固定资产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医院更要加强经济管理,降低成本。但是,目前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混乱,如不及时改变这种状况就会严重地制约医院的发展。因此,改革旧的管理模式,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成了当前医院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的领导及部门都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购置,结果购进的设备或是不实用,或是效益差,或是质量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1.2固定资产管理混乱,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表现有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脱节。有的因保管不善、使用不当,造成财产设备的损坏、丢失,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有的没有建立完整的报账手续,或是买入后不及时入账,报废后不及时销账,或是长期不对账,造成账实不符,使得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1.3没有统一、集中的管理机构医院的固定资产普遍存在多头购置的现象,有器械管理部门购进的、有总务部门购进的、也有基建部门建造的、还有教学及科研部门购进的,各自为政,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机构,这样一来就给资产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上;人事制度比较僵化,人员分工不明、考核不严,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没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资产管理模式。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起:

2建立各级责任中心。

根据医疗单位的特点,建立起三级责任中心(三级管理结构模式,见图1)。笔者认为,三级管理结构比较适合医院的管理,级数过多容易造成管理上的脱节,级数过少也管不过来。从基层算起,第三级是资产的占用部门,一般是基层的科室。大的科室还可细分,避免管理的范围过大,否则,容易造成管不过来的现象,从而影响管理的质量。第二级(中间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器械科、总务科和基建(房管)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最重,责任最大,一定要由得力的人员去负责。这一层由于工作量很大,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如医械部门可分大型贵重组、一般设备组、临床组、医技组等。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最高层。人员的`组成由院长和若干位经济管理专家组成。院长任中心的主任,1名经济管理专家任常务副主任,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这一层是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对全院的固定资产负总责,负责起草各种管理规定,及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起到保证和指导的作用。

这种管理结构模式与传统的管理结构模式最大的不同点是,资产管理的核心部门不是财务科,而是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它的优点在于“管理中心”能够专心致志地搞资产管理,而不是单纯的账务管理。它归属于院长直接领导,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根据各责任中心的工作性质、范围、所起的作用,来明确规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规定各中心的负责人对其负责的资产承担责任。各责任中心既对本部门的资产安全负责,也对其使用的效果负责。责任中心及时将资产使用情况向上级进行信息反馈,上级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反馈情况,对各责任中心的资产实行内部控制和调节。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3.1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采购部门是资产管理的重要部门,除根据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外,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

3.2保管部门要按照规定对资产入库实行严格的验收资产入库验收包括设备、物资的质量和价格。准确地登记资产购置的总成本,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统计的准确性,这是保证账实相符的关键。另外,月末或季末进行1次资产盘点,盘盈的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作为原值入账,并将盘亏情况上报中心,中心登记后报财务部门作账务处理。

3.3资产管理中心是资产管理的核心,中心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监控资产管理中心的监控包括: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招标及采购过程的监督、入库、保管、使用、报废全过程的管理。对其使用的效益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或公示。要建立定期的财产核对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保证资产的完整。

3.4资产占用部门是资产最易流失的地方,使用时应按规定办理领用手续资产占用部门处理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关系的过程,也是处理因设备使用消耗,对其维修、保养或更新的过程。在此期间,资产占用部门应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损坏或因技术原因淘汰的设备,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不应在本部门处理。同时,资产占用部门要设投资管理台账,指定专人管理,及时登记,定期盘点和对账。

4加大基建管理的力度,有效保护国有资产。

医疗单位的工程建设,随着改革的深化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建项目的管理非常重要。第一,应对基建投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杜绝暗箱操作,对施工单位的资格要进行严格审查;第二,预付工程款要根据工程预算及工程进度付款;第三,对应收沉淀资金应追查,要依法办事;第四,对竣工工程价格、材料用量、工程质量上要严格审计、验收;第五,做好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及固定资产的入账登记工作。

5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为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利用计算机能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改革的论文篇十八

在城市的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存在这种问题,很多人认为民办高校的教育实力和师资实力没有公办院校的雄厚,同时也存在就业问题。大多数学生的家长对民办院校的就业不看好,他们认为民办高校的学历在社会中不被国家和企业认可。其实不然,很多民办高校都是经过国家认可的,在社会中也具有很强的实力。民办高校的资金支持和硬件设备方面是无法和公立院校相比的,因此在科研和学生活动方面,无论在规模和参与人数上相比公立院校都是比较薄弱的。

二、民办高校的教师资源管理的特点。

很多优秀教师在民办高校中担当主要教学任务,从投资主要团体和投资经费的来源可以看出,我国的民办高校办校的宗旨是一种企业行为,属于“私立”性质,和公办学校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与学校是在平等与自愿的前提下的“合同”关系,前提是双方在具备合法的资格的条件下建立合同。校方根据自己的办学需要安排教师工作,教师则在校方规定之内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合法报酬。这种聘任制的劳务关系,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资源,提高了人力办事效率;另一方面给教师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利于充分体现教师的自身价值。只要安排得合理,运用得得当,对民办教学的管理将起很大的积极作用。

1.分配机制的灵活性。民办高校打破了公办院校长期以来存在的“论资排辈”的现象,省下了过剩的教师资源,使整个学校的负担减下来,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工资水平是以市场为定向,以能力来说话。民办高校可以灵活地顺应市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入人才,不断地调整教学方向、教师结构,顺应市场开展教学。实行绩效制的工资制度,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

2.建立适合民办高校的财务制度。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高校有在扣除办学成本和预留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可以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改变了以往的“报账型”为主的财会工作模式,财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民办高校要想投资有所回报,就必须合理安排民办高校的收支结余,在民办高校净资产保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一定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资产财务体系,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精确核算教育教学成本,合理地安排每个阶段的成本费用,使当下的收入与当下的支出相平衡,这是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也是加强资金利用率以及加强资产管理的有效方法。在资产核算中要改变以往的.只作原值核算,不做折旧累计,只按提取累计,不计折旧的这种方法是不能真实体现资产净值的。这种核算模式也是不能够正确反映和计算学校当下的实际教育成本的。在财务分配顺序的安排中,要在每一次核算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保证金,作为不动资金。这部分资金可以用来弥补因各种风险可能造成的收支不平衡,提高应对经营中应对不稳定因素的能力。具体操作的比例可以按具体情况具体安排,也可以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预留发展基金。预留发展基金的留存可以按净收入的比例提取,也可以按年度净资产增加值提取,并制定新的报表体系。注重财务分析。要确立报表体系,要让报表体系来反映出现债务和盈亏及其分配的损益表情况,为学校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3.注重办学特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任何形式的团体发展的不竭动力。民办高校要想取得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就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要有别于其他院校。自我国实行民办高等教育以来,从其走过的路程来看,部分国民办高校还是值得参考研究的。特色办学已成为办学发展的重要之路,民办高校在已经市场化的道路上独具一格、独具特色才能吸引人民的眼球,引起人们的注意。特色办学可以体现有学科专业的具有特色、融资渠道上别具特色、教学体制上会聚特色、人才类型上具有特色、毕业分配的会聚特色等等。这种现象是由教育教学面临的市场环境造成的,现在的就业形式也要求我们的学生们成为复合型人才、特色型人才,才能有竞争力。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渐已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单就实资环境、教育资源与公办体系相比。但在其特色教学的前提下,与公办学校相比我们还是有着很大市场和优势的。北京吉利大学、河北传媒大学、大连商务学院、上海电影学院等等,这都是我国民办高校在现实发展中显露的特色,都是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环境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风格。显然特色也意味着质量,但今天高等教育质量的追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前几年,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不足、机会不多时,民办高等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为很多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机会给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也不容被忽视,因此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一点也不比公办院校低。然而现在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需要从“机会需要型”向“质量需要型”转变,高等教育质量决定着优质教育。

三、小结。

发展民办教育有利于完善我国教育人才结构的培养。改革产权制度、夯实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完善董事会组织、提高民办高校科学决策能力。加强校长团队建设,提高民办高校决策执行力。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高民办高校的和谐度。深化管理制度建设,推动民办高校管理法制。积极开展院校研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是缓解升学压力、提高国民素质、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贡献。

改革的论文篇十九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关注课堂走进课改》学习和实践体会,谈谈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注意的几点,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姻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四、注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矗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00729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