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投资学读后感(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3 02:46:11
最热投资学读后感(通用18篇)
时间:2023-11-03 02:46:11     小编:曼珠

阅读一本好书后,产生的读后感常常让人陶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那么,写一篇有深度、有触动的读后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认真阅读原著或者观看作品,并对其情节、人物塑造、主题等进行仔细思考和分析。其次,我们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与作品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和补充。最后,我们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条理的组织,让读后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可读性。阅读读后感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投资学读后感篇一

我在了解了众多的投资方法之后,认为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所介绍的“价值投资法”相对安全和有理。

之所以说是相对的,是因为它有两个天然的缺陷:一是相对于明确的价格,价值的评估是相当困难的,价值的精确计算更是不可能——有形资产如此,无形资产更是如此;二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变化的过程中,要出现投资者所期望的价格,所需要的等待时间是不确定的——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

如果说其第一个缺陷,还可以用“安全边际理论”来克服,毕竟投资时我们仅需要获得一个大致“安全”的估值就可以了。“正如绝大多数时候,看一个妇女够不够选举的年龄,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其确切的出生日期”;而面对其第二个缺陷,即投资者所期待价格的出现有时需要足够长的等待时间,我们则毫无办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投资法”只能算是一个“成功”的理论,根据它取得成功投资的实践,有时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另外,也有人主张”分散化投资“可以弥补“价值投资法”的不足。对此,我持一分为二的态度:理论上讲,是正确的,可以用牺牲一定的投资收益率来避免风险的过分集中,大不了导致投资结果的平庸化;但实践中,却未必如此,因为投资者难以做到足够的分散化,且分散到何种程度才算真正足够也是不确定的。

当然,说 “价值投资法”是一个成功的理论也是有条件的,即不能考虑价值本身在未来时间里的增减变化。如果要考虑这一因素,就好比考虑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一样,问题则会变得更为复杂。“没有永远的投资”,也多少能说明这一道理。

众所周知,根据博弈理论,在投资市场上,一个少数人采用时有效的方法,当大多数人都采用时则会失效。“价值投资法”自然也不例外。但只因人性的贪婪、恐惧、狂热、从众……,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改变,故“价值投资法”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所采用。

尽管我认同《聪明的投资者》所介绍的“价值投资法”,但我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的。所以,我坚持认为,“价值投资法”只是一个相对的、不错的方法。

有人说过:“投资成功的真正秘诀,就是没有秘诀”。对于“价值投资法”,也应当进行这样的理解。

投资学读后感篇二

今天刚看完这本书,总的来说有三点感悟:

1、不能被高成长率的股票所迷惑。高成长率、创新型企业对社会的进步是有利的,但对投资者来说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高成长率通常意味着高价格,股票价格反应的是企业的预期收益,若实际收益高于预期则股价上涨,反之则下跌,从数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股价的变动是企业收益的二次函数,所以要想投资获得好的收益,需找到那些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的企业而不一定是高成长的企业。

2、股利再投资,复利效果更加明显。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后就进行过一次分红,用巴老的话说就是把一块钱放在公司里比投资者自己拿着能创造更多的回报,其实这是一个特例,没有公司能保证它的回报一定就多于投资者自己使用所得的回报,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今天收到的股利是确定的,并且可以继续投入到原公司以增加持股,稳定的股利还能反映出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健,给投资者以信心,所以选择高股利支付的公司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策略。

3、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把个人的投资范围扩大的全球可以降低单一国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作者西格尔教授推荐买其它国家的指数基金,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个人认为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买其它市场的股票,像腾讯、阿里巴巴、蒙牛这些我们熟悉的好企业都是在香港上市,如果有能力研究的话也可以适当买入。

三点感悟,以此留念,以备后查……

投资学读后感篇三

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读后感

经好友推荐,终于在国庆节前把“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这本书读完了。环球旅行--今生不可能亲自实行的计划,吉姆罗杰斯帮我完成了。他带着我领略的世界的诸多美景与奇观。我们从爱尔兰出发穿过欧洲,苏联,西伯利亚,中国,东京到达北太平洋,而后从东京横穿回爱尔兰,继而穿过北欧,非洲,好望角到达大洋洲又从合恩角途径南美洲,墨西哥北上回到美国。跟着他,我也痛快的在想象中环球旅行了一番。

在这次旅行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景点有如下几个。第一个就是撒哈拉大沙漠,它是我合上书之后,一直在脑中冥想的地方。吉姆笔下的撒哈拉如此的迷人,瞬间把一切的恐惧与疾病都抛之脑后。这里的月亮大而圆,明亮无比,在皎洁的月光下,完全可以毫无障碍的读书,柔和的沙丘--大自然的杰作,无需任何装饰。万籁俱寂,浪漫的气氛,真是一个极好的'度蜜月的地方。在旅行途中,我们还真遇到了一对法国夫妇骑着自行车来此旅行,精神可畏呀。可是白天这里奇热无比,许多遇难者因为车子抛锚,无人救援,最终丧生在这里。所以,撒哈拉这个充满诱惑而又恐惧和挑战的地方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第二个难以忘怀的地方是秘鲁的马丘比丘城,它代表了伟大的人类文明和智慧,就如同中国的兵马俑一样令人震撼(这是我家儿子长大后,我必带他去的一个地方之一)。马丘比丘城的成千上万吨的石头都是在没有高科技条件和金属工具的条件下,人工搬运和打磨切割的。古代人类的聪明和毅力不得不让人佩服。

如果有机会,我会去一趟布宜诺斯艾利斯,黄金便宜且制作精美,而且离这里不远有伊瓜苏瀑布,踏实世界十大瀑布之一。想象一下,瀑布呼啸而下,激起水雾,水面上悬挂着彩虹,我们站在瀑布底下的岩石上,观看这样的美景,雨燕在我们周围捕捉昆虫,鸟儿在我们头顶上盘旋。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下一个地方就是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这里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像一个少年一样充满活力与激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居住在这里,说着带着不同口音的英语,没有种族歧视。开着车疾驰在平坦宽敞的大道上,路上几乎看不见几辆车,映入眼帘的是大海与蓝天白云交汇的颜色,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海。这里真是一个移居的最佳之地。(ps,我有这个机会不?)

除了游景之余,吉姆也传授了很多投资的知识。他聪明,预测和判断投资的能力较强,这也是为什么他30多岁不用上班而能有时间和金钱去环游世界的原因。我很喜欢他的投资方式,即不受经济学家和金融学界所分析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只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对世界政治及经济的独到认识去投资。在环球旅行的过程中,他买的很多国外其他国家的股票。他所投资的国家都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个是这个国家经济不受中央集权经济体制管制而是完全靠市场本身去调节。第二个是这个国家刚刚重视股票,并且国家有意的在推动和发展股票而不是买已经膨胀,价格很高的股票,因为泡沫太大了。第三个就是看这个国家是否通货膨胀,吉姆判断的依据是把黑市兑换货币率和银行兑换货币率进行对比。看到他的投资方法,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的房地产,房价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要为一套房子奋斗,奔波一生,这个巨大的泡沫何时能够爆炸?爆炸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政府肯定不会轻易降低房价,时不时做一些表面工作只不过是为了给大众一个小小的心理安慰而已。估计在我有生之年这个泡沫不会爆炸吧?也不希望看到爆炸,爆炸了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不敢想。

这本书小小的遗憾是它没有特别详细的描写哪一个国家,不能让人真正的了解一个国家和它的民族以及风俗习惯。也难怪,吉姆骑摩托车环游世界的时间很有限,他和塔碧莎在北半球的时间必须是夏季,在冬季过西伯利亚将是很悲惨的。读完此书有一个假设--如果把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劳动力和美国的技术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将会发一笔大财。

投资学读后感篇四

在“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的言论影响下,很多人都认为天朝持续的经济增长必将伴随着股市的持续上升。

不过,事实和《投资者的未来》都证明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甚至于恰恰是相反的。

至于是什么原因,在书中已经给出了一定的解释:1、乐观的预期导致了过高的估值和相对的供不应求;2、国内投资者投资渠道的单一性进一步导致了过高的估值。

所以,作者的单纯的“买入—持有”策略在天朝并不是必然胜者的投资策略!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作者的结论和我们的感觉是有些偏差的:作者的偏差在于,他看到和使用的数据是整体经济和整个股市的比较关系。而我们个人感觉的偏差在于,我们自己本身不可能买入整个市场指数范围内的股票组合,同时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正做到耐心持有和在合理价格买入。

要知道,最初上市的公司,不仅数量上不能反映这个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而且从质量上来说,由于股市更多被作为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和手段之一,所以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是无法保证的。

实际上,如水晶苍蝇拍老师所说的那样,天朝股市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圣地的。

而能否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是否能够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值得长期持有的公司,并真正的做到长期持有!

投资学读后感篇五

投资书籍读后感――《逆向投资策略》

一、总体感受

作者是坚定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支持者,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长期投资策略:逆向投资策略(低pe策略、低pb策略、低股价现金流比率策略、高股息策略)。

二、我的思考

1、真实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

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是理性人,它们的投资行为受情绪驱动。当他们感觉风险不大(真实风险未必小)时,往往会冲动投资(牛市过度追涨,熊市过度杀跌),这反而增加了投资风险。

不过,这种追涨杀跌的做法一定是错误的吗?

未必!关键在于投资的周期。

短期来看,投资者完全可以利用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从市场泡沫或市场恐慌中分得一杯羹。所以说,什么投资策略最好?适合自己的最好。

2、持续性偏差对投资的影响

投资者因情绪的原因会对异常事件带来的影响产生持续性偏差,即它们会对事件对股价的影响反应过度,所谓“涨要涨过头,跌要跌过头”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人说,跌过头又怎样,我在低估时买入,总有回归的一天。

3、流动性是个胆小鬼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价格下降时,供给会减少,需求会增加。可是在股票市场,当价格飞泻时,供给会从各个角落层出不穷的冒出来,而需求却不见了?!

结论就是:流动性是个胆小鬼,只有市场上涨的时候你才能见到它。

我也不用啥美国87年股灾、次贷危机这种高大上的东东来证明,就看看近期关注的博时股份吧。

4、在高杠杆面前,一切的理性都是假打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怎么破产的,

写本文时,刚好看到雪球一文,说起某人用1:4的杠杆把300w变成了1000w,然后今年继续1:4操作,3月底时爆仓了。

所以说:市场有风险,融资融券需谨慎。

5、如何利用黑天鹅事件投资

(1)定性分析投资标的,判断长期无忧时,就在黑天鹅出现后出手吧。

(2)波普尔说过,如果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研究者就不应投入精力寻找更多的`白天鹅,而应努力寻找黑天鹅,因为只要找到一只黑天鹅就可以破坏整个理论。由此推论,投资者看好一只股票时,不应寻找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选择,而应寻找可以颠覆自己结论的证据,找不到就可以一直持有。

6、投资预测有用吗?

德雷曼认为,对业绩等做出精确预测的可能性很小,因而不要利用预测作为买卖的标准。

我认为,精确预测虽然很难做到,但对大方向的定性还是可以把握的的,只要抓住模糊定性的阶段(例如业绩预告前的憧憬阶段、资产注入的预期阶段等),在精确阶段(无论是否达到预期)到来之前退出即可。看着是不是很眼熟?对,就是那句着名的“在朦胧期买入,在兑现时卖出”。

7、真的需要逆向投资吗?

投资学读后感篇六

无论是几年前自己第一次更早的版本的《聪明的投资者》,还是现在在读的这个版本的《聪明的投资者》,自己对于格雷厄姆对投资和投机的定义很不满意。

格雷厄姆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定义是:投资业务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业务就是投机。

也许是因为这是大师给出的定义,所以天朝很多人是拥护这个定义的。不过,我觉得这样的定义有几个问题:

当然,我没有见过英文版的原文,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人员并没有表达清楚,如果在原文上加上适当修饰就比较合理和可靠了,比如:投资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以保障本金安全为前提,并有可能获得合理回报的交易行为。

当然,这个修改,是我自己所理解的'投资的基础上的一个定义。就如我自己的持仓一样,大部分的资金都丢在富国天丰上,就是为了安全。实际上,如果90%仓位的富国天丰能够带来每年11%的收益(20xx年已经超过13%),那么即使剩下的10%仓位的股票全都亏损清零,我也可以保证本金还在。

我这样的持仓,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我认为真正的投资者,应该是自己看好的投资标的的净买入者。换句话来说,投资应该表现为:1、天天盼着自己看好的标的下跌;2、拥有不断的现金流;3、在合理价格下的持续买入。

再看我的持仓:富国天丰是一只强化收益型债券型基金,而合同规定每个月的30日都将计算并确定是否有分红能力,有的话就必须要分掉。这就产生了一个不断的现金流来源。在自己持有的股票价格不断下跌的时候,我就可以不断地买入;在自己持有的股票价格不断上涨的时候,我则可以选择分红再投富国天丰。

投资学读后感篇七

那么,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是什么呢?本刊采访了大量的投资经理、证券分析师和业界人士,给出了5个答案:电子政务软件(软件业)、中药(制药业)、金融新品(金融业)、汽车信贷(汽车业)、商业物业(房地产)。

它们有一些共同点:都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答案并不新奇,但我们知道新奇的答案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另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着重指出每个热点行业中的热点,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行业里其他产业链位置上的企业没有机会。比如,汽车厂商、企业软件开发商、综合制药企业都可能持续增长。

软件之电子政务软件

现在已经很少有某个“展览会”,能像12月10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电子政务展览会一样,引起企业的追捧的了。在这个主要是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政府展览他们的电子政务成果的会上,联想、长城、中关村科技、31通讯、用友、瑞星等知名公司悉数到场。

参展的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梁博士说:“近两年,企业效益不是很好,销售企业管理软件比较难。并且,政府的定单数额都比较大,企业的一笔生意大约100万元左右,而政府的项目往往是一两千万。这也是吸引软件企业开发电子政务软件的一个原因。”依托于快速增长的政府信息化需求,电子政务软件会成为20整个软件行业的增长点。

政府正计划通过电子政务来提高效率,甚至改变政府工作模式。比如,过去夫妇生了小孩,要去社保医疗、民政、计划生育、公安局等不同部门办理手续或开具证明。目前,科技部提出了“一站式”服务框架,就是要在一个地方解决问题。中标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相关的数据交换平台。因此,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信息化的规划,大规模采购电子政务需要的软硬件。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软件采购仅占我国软件市场的14.1%,而世界上一些国家政府的软件采购占到1/3。从各级的政府的信息化规划看,20还只是我国电子政务的起步阶段。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软件市场规模将以33.9%的年平均增长率递增,到将达到96亿元。

年,电子政务软件已经对一些综合性软件企业的良好业绩做出了重大贡献。清华紫光在电子政务领域营业收入2亿7000万元,软件占35%。公司凭借其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等多方面业务的综合实力,在公、检、法行业信息化领域和政府办公自动化方面开发了较完善的'解决方案。另外,还涌现出了相当数量专注于电子政务的企业,比如,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厦门市巨龙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这些专业的电子政务软件公司规模还很有限,在新的市场机会面前,如何跨越规模门槛,一举做大?被访的业内人士都谈到了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模式。实达电脑2002年在电子政务领域营业收入6亿元,软件占2%,这是实达从硬件向软件扩张的开始。电脑及外设产品,加上软件组成的整体解决方案,实达公司“软硬兼施”的思路使之成了独树一帜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但是,别忘了电子政务软件投资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最主要的就是政策风险。目前,软件开发往往基于不同的系统和开发平台。比如,微软的net系统和由ibm、惠普支持的g2e系统,办公自动化的开发平台有domino和数据库平台。对企业客户而言,软件公司比较容易说服决策者哪种平台更适合企业,而政府必须遵从统一的政策规定,没有回旋余地。

制药之中药

浙江商人汪力成通过一系列收购

[1][2][3][4]

投资学读后感篇八

15《价值》

16《巴菲特传》

17《估值》

18《股市天才》

19《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20《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21《价值投资,从看懂财报开始》

22《沃伦·巴菲特之路》

23《股市长线法宝》

24《戴维斯王朝》

25《巴菲特的投资组合》

26《股市稳赚》

27《祖鲁法则》

28《价值再发现》

29《避开股市的地雷》

30《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31《股票投资就问三个问题》

32《股市投资致富之道》

33《时间的玫瑰》

投资学读后感篇九

春节有空,买了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读完后,沉思了一下,的确这本书在投机盛行的年代,让投资者找到了方向,在那个年代他应该称得上是投资界不世出的奇人,《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这本书也明显有自己的缺陷,举了很多例子,让人看得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如果初学者看完这本书后,第一感觉就是投资要有安全边际,但随后就会感到上市公司有如此多的问题,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在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只能按照它的方法尽量分散投资,而分散投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诚然这种方法可以让你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绝对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如果研究过巴菲特的人就知道,巴菲特说要集中投资,格雷厄姆说要分散投资;二者的思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在于巴菲特汲取老师的安全边际的思想上,提出啦要买有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集中投资然后长期持有。你把这思想理解彻透之后,再反过来思考《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你就不得不服巴菲特,因为通过巴菲特这一思想过滤,就能把格雷厄姆举例的那些有问题的公司排除在外,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性,从而可以去集中投资,而不是分散投资。

我们的理论应建立在巨人思想的基础上即安全边际,再做进一步改善,下面不是评论二位大师的缺点,而是做一点改进,仅代表个人观点。

1、时代在变化,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所以他的计算方法是算前三年或前七年的平均利润,来计算pe,这种方法我认为是有效的,而且现在依然可以用来吸收的计算方法,我未来也会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些防御性投资。但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很难买到这种公司。大家可以在前几年的经济危机中去验证一下。这里可以吸收一下基金经理的算法,即预期未来,但这种算法一定要保守估计,确定性一定要强。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盐湖钾肥,现在全世界粮食大涨同时不同的国家都发生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通货膨胀也以10%左右的上涨,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推动钾肥的需求量增加或价格上的上涨,这种预见性很强的背景下,我们就不必拘泥于格雷厄姆的以过去的利润的计算方法,而改成将来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取得不错的回报率,大家可多举几个例子,用时间来检验我的推论是否正确,即使一个例子失败并不代表失败,因为格雷厄姆的方法也不能保证每个样本都是成功的,所以他要分散投资。

再次强调一下,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在预见性很强的情况下,才能以未来计算,也要在安全边际下买入。至于传统性行业,不垄断的公司,还是以格雷厄姆的计算方法为准。

2、关于净资产的问题,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是指低于净资产的2/3,同理时代在变化,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几乎买不到这种公司。我个人意见是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下降1/3,我这种方法意味着风险比格雷厄姆的要大,但即使错了,由于垄断的特性,经过二年左右又会开始盈利,而且因为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特质,这一层过滤本身也降低了风险,我个人认为,这就相当于以前格雷厄姆要求的安全边际---低于净资产的2/3,有兴趣的可以在以前的熊市里去验证一下。

3、反思巴菲特的投资思维,是他提出要买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实际上他买的有些公司是没有特许经营权的,但是别人或他自己(我更倾向于是别人)要强加上去的特许经营权,比如银行公司,从定义上讲银行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巴菲特确实买啦,买得还不少,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看完《聪明的投资者》后我恍然大悟,详见讲基金的那些章节。是因为巴菲特后期随着资金的宠大,他已很少有机会再遇见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在安全边际下买入的机会,所以他的思想只能倒退,退而求其次,回到格雷厄母的思想,即在安全边际下,买入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这就是投资大师的变通,但不能说这不对。别人总结巴菲特感兴趣的公司也是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际,也可能是写书的人强加上巴菲特的思维,他买的公司就是有特许经营权的。个人观点,这是巴菲特资金巨大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倒退投资方法,这也是巴菲特大师能变通之处,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基本原则不变通-即安全边际,这也是他的底线。但我们小散,不能把巴菲特倒退的方法拿来吸收,去投资银行股,如果你是格雷厄姆思想的追随者除外,毕竟这种方法也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方法。我们不仅要完全吸收巴菲特的思想,还要对他的思想加严,即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改为垄断的公司,这样一改,我们投资的范围就更加小,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的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结尾之时,再次强调一下上面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没有任何批评二位大师的意思,只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一些改进和总结。也许我年少轻狂,但我会用我一生来验证我改正的是否有效,如果你们觉得对可以吸收,觉得不对可以拍砖。

经典自有其经典的地方,第一次读《聪明的投资者》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再次读下来,加上经验和其他感悟,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投资,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你是积极的还是防守的?对于不同目的的人来说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就是理性态度的重要性与投机的困难。

很多人可能在生活中很理性,但在投资中却很疯狂。有人说这是钱的力量,我觉得未必,更好地解释是反身性,你投入其中,便很难从里面解脱出来,源源不断地从市场得到各种反馈,自己又要根据这些反馈不断地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冷静下来,恢复理性。

投机难也就难在这里,不断地做判断,不断地去顺应市场,这种活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我无意于贬低投机,因为他们也是在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没有流动性的资产市场是无法想象的。但他们需要的是与别人做对手盘,他们的赢利很多时候是别人的亏损。而股票市场里面聚集了众多高智商人群--这甚至是一个被过度重视的市场--一个人很难每次都打败其他人。

最后,说说我个人对价值投资的看法。价值投资的判断过程就是一个为资产进行定价的一个过程,价值投资的实施就是一个对自己判断进行验证的过程。现实中,很多机构采用capm定价,但我觉得这个公式就是经济学自大的一个表现,每个资产都有着他自己的特性,不去了解这个资产背后的具体内容,而一味根据这些纸面上的东西来得到价格,无异于痴人说梦。

《聪明的投资者》1949年第一次出版,是格雷厄姆的第一部专著《有价证券分析》的普及版,专门写给个体投资者,被称为“简单的圣经”、“安全和价值的乐园”。

巴菲特就是本书最早的受益者之一。“早在1950年这本书首次出版时我就阅读了此书,当时我19岁。那时我就认为这是所有投资方面最好的书。现在我依然这样认为。”

本书在第一章首先提出要正确区分投资与投机:“投资操作是基于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投资回报。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操作是投机性的。”

投资以事实和透彻的数量分析为基础,而投机靠的则是奇思异想和猜测。

第二章讨论了投资者对于变幻莫测的股票市场的态度:“从根本上讲,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当价格大幅下跌后,提供给投资者购买机会;当价格大幅上涨后,提供给投资者出售的机会。而其他时候,他如果忘记股票市场而把注意力放在股息收入和公司运作状况上,将会做得更好。”

第五至第七章介绍了防御型投资者和进攻型投资者的通用组合策略,特别是在第十章重点介绍了关于如何廉价购进股票的技巧,提出了评估普通股的十一条规则,并提出了成长股价值计算的简单公式:价值=当前(普通)收益×(8.5加上预期年增长率的2倍)。

在最后一章,他提出了投资的核心概念———“安全边际”。巴菲特后来说,“安全边际”是有关投资的最重要的字眼。通俗地讲,安全边际就是花五角钱购买一元钱人民币的哲学;就是饭吃八分饱;就是如果你离悬崖还有一公里,那么你肯定不会跌下悬崖。投资者忽视安全边际,就像天天暴饮暴食,最终会伤及肠胃;或者你一直在悬崖边上行走,总有一天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历久而弥新的投资者箴言。

格雷厄姆文风平实流畅,深入浅出,从未自吹自擂。《聪明的投资者》里很多箴言式的字句,充满智慧,穿越变迁、周期和灾难,历久而弥新。试列举几例如下:

1、典型的投资者将注重本金的安全;他将及时购买证券,一般将长时间持有这些证券;他将注重年收益,而非价格的迅速变化。

2、法国人说,从崇高到荒谬仅一步之遥。从普通股投资到变通股投机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

3、在华尔街,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4、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5、投资成功与否应该用长期的收益或长期市场价格的增长来衡量,而非短时间内赚取的差价。

6、真正的投资者很少被迫出售其股份,一般情况下,他不必关心其股票的现行牌价;只有在牌价适合其准则时,他才注意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7、投资者和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作的态度上。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市场波动实际上对他也很重要,因为市场波动产生了较低的价格使他有机会聪明地购入股票,又产生了较高的价格使他不买进股票并有机会聪明地抛出股票。

8、当人们对市场变动较少注意时,却往往获得利润,这与人们的一般常识是相反的。投资者必须着眼于价格水平与潜在或核心价值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市场上正做什么或将要做什么的变化。

9、为了进行真正的投资,必须有一个真正的安全边际。并且,真正的安全边际可以由数据、有说服力的推理和很多实际经验得到证明。

10、利用你的知识、经验和勇气。如果你已经从事实中得出一个结论,并且你知道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按照它行动,即使其他人可能怀疑或有不同意见。对大师的误解。世人对《聪明的投资者》和格雷厄姆的思想有很多误解。有人指责他晚年背叛了价值投资,改为信奉“有效市场理论”。始作俑者是约翰·特莱恩的《货币大师》。书中引用了格雷厄姆的一段话:“我不再坚持用复杂的分析技术寻找一流的价值机会。这种做法在40年前或许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我支持现在的教授们普遍认同的‘有效市场理论。’”事实上格雷厄姆并非对价值投资失去了信心,而是根据新的情况把早年复杂的技巧简单化,提出新的“低值股票的十大标准”。因为他认为“一些技巧和简单的原理已经完全可以保证成功了。”1974年,80高龄的格氏作过一次题目为“价值的复兴”的演讲。他依然坚定地说:“如果你和我一样相信价值投资是一种完善的、可行的、有利可图的方法,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坚持它,不要被华尔街的时尚、错觉和投机活动迷惑。”去世前几个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如果我在华尔街60多年的经验中发现过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没有人能成功地预测股市变化。巴菲特的新发展。格雷厄姆快80岁时因病需要巴菲特的帮助修订《聪明的投资者》的一个新版,巴菲特曾提议作一些改动,包括“多谈点通货膨胀,多谈点投资者应当如何分析企业。”但最终没有实现。2003年的英文修订版,巴菲特推荐并作了序,和汉译本相比,增加了通货膨胀、投资基金等独立章节,金融记者jasonzweig作了最新注释。

格雷厄姆注重量化分析,是购买廉价证券的“雪茄烟蒂投资方法”,而巴菲特在他的基础上增加了费雪和芒格的思想,即对企业类型、企业特质、企业管理的质化分析,把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巴菲特说:“我现在要比20年前更愿意为好的行业和好的管理多支付一些钱。本倾向于单独地看统计数据。而我越来越看重的,是那些无形的东西。”正如威廉·拉恩所说,巴菲特把格雷厄姆的思想带进了另一个新阶段。“如果能把他们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那么你就学全了。格氏写了我们所说的《圣经》,而巴菲特写的是《新约全书》。”

投资学读后感篇十

巴菲特某年在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的前言中写道:“投资成功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寻常的经济眼光、或是内幕消息,所需要的只是在做出投资决策时的正确思维模式,以及有能力避免情绪破坏理性的思考,本书明确而清晰地描述这种思维模式,你必须将情绪纳入纪律之中。如果你遵从格雷厄姆所倡导的投资原则,尤其是第八章与第二十章宝贵的建议,你的投资就不会出现拙劣的结果,这是一项远超过你想像范围的成就”。

“我个人认为,当前的证券分析和50年前没有什么不同。我根本没有再继续学习正确投资的基本原则,它们还是本·格雷厄姆当年讲授的那些内容。你需要的是一种正确思维模式,其中大部分你可以从格雷厄姆所著的《聪明的投资者》学到。然后用心思考那些你真正下功夫就充分了解的企业。如果你还具有合适的性格的话,你的股票投资就会做得很好。”

某年某月某日,巴菲特在纽约证券分析协会的演讲中指出:“在《聪明的投资人》的最后一章中,格雷厄姆说出了关于投资的最为重要的词汇:‘安全边际’。我认为,格雷厄姆的这些思想,从现在起一百年之后,将会永远成为理性投资的基石”。

巴菲特:学投资很简单愿意读书就行

“学习投资很简单,只要愿意读书就行了。我的工作是阅读。”

·想学习巴菲特,首先问问自己,你经常读书吗?

格雷厄姆最强有力的一个见解是:“如果投资者自己因为所持证券市场价格不合理的下跌而盲目跟风或过度担忧的话,那么,他就是不可思议地把自己的基本优势转变成了基本劣势”---然而,投资活动并非要在别人的游戏中打败他们,而是要在自己的游戏中控制好自己。任何人的墓碑上都不会写下“他战胜了市场”这样的话。最终,重要的不在于你比他人提前的到达终点,而在于确保自己能够到达终点。

投资学读后感篇十一

人们总是热衷于投资那些快速成长的公司、行业、地区和国家,但是其长期投资收益却往往还不如市场的平均水平。对投资者而言,增长并不意味着收益!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投资于低增长行业和衰退行业的长期收益却往往能够超越对高增长行业的投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定价:人们为高增长支付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高增长本身所带来的价值。高增长让人感觉前途一片光明,人们往往非常愿意为高成长支付高价格,但公司业绩的增长远远赶不上人们预期的增长,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而大大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由于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这种价值高估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公司的业绩无法继续支撑如此之高的价格而导致股价暴跌,那些支付高价的投资者将损失惨重。其次,高成长的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往往要低于低成长和处于衰退行业的公司,由于其高高在上的价格,高成长公司的现金股利收益率要大大低于低成长和处于衰退行业的公司。对于后者,投资者如果把现金股利用于再投资,继续购买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就能积累非常可观的增量股份。

投资学读后感篇十二

《中国价值投资》这本书可以说,是本不错的书!它里面已经包含股票里面的经典投资策略!可以说集大成!具有很高的学习性及借鉴性!

它里面综合了巴菲特的投资,索罗斯的时机,及一些作者的心得!

其实这些也就是金融投资的基本形式!所以大家应该具有书上所说的哪些特点!

总而言之:

对于股票投资的判断要遵循一下几点:

1,宏观形式的判断,就是对当前世界及这个国家经济形式的判断。在大的方向上,这个是很好的辨别,你只要热爱金融方面,每天的新闻只要稍微留意下。都可以懂得!

2,公司的选择,股票的选择其实就是公司的选择。选择的指标有市盈率,市盈率是股票是否被低估的基本判断,其次利润率的长期对比,不是一年两年的利润的对比而是左右时间的对比。看这个公司是否有持续盈利的能力。第三,则是负债形式的判断。

3,时间形式的把握,这个就归宿为索罗斯金融哲学。大家最好学习学习这位大师的辩证法。他讲的是很正确的。至少在金融领域是正确的。对经济形式的把握力度,可以说是这个大师的看家本领。这个也是股票市场的精髓所在!这点应该放到首位!

4,耐心等待!耐心等待是人性格中最脆弱的一项!这个也是大多数人赔钱的内在因素!

其次是人的恐惧及贪婪也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因此股市也在磨练自己的性格!

5,要有比较详细的投资计划。这个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也许你能够投机一把,但是你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吗,就因为你没有详细的.计划形式,你赔的一塌糊涂。当你把你生存的资本都放进去之后,你再想从头在来,那是要有相当的魄力!所以这点在投资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所以大家一定要谨记!

6,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没有一个人说他能够永远盈利!只要你能够善于总结,从中吸取教训!这样的收益比你盈利要好过千百倍!所以学习是大家都应该去做的事情!

7,如果没有投资这种意识,只是纯粹的想在股市捞钱的那些股友,我可以慎重的告诉你,你最好去学习那些基本的股票常识,多观察,多模拟为好!从中总结自己的经验,不要听那些所谓的专家之类的话语。那些大多数是让你套牢的。他们是那种放火之人!要有自己的判断依据!

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看这本书,我相信你能够从中收益匪浅的!

投资学读后感篇十三

从前有个人迷茫的炒股,撞大运赚一点,走霉运赔大钱,天天看天炒股。这个人就是我,哈哈!有一天朋友跟我说彼得林奇的故事,我觉得好奇,为什么他的股票总是赚钱?为什么他能买入很便宜的股票?为什么股灾中还能有好的心情去海边度假?带着这些好奇和问题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该书第一部分就说了,炒股是投资,不是赌博,是艺术,不是学问。你要有独特的视角发现身边的机会,就像艺术家与普通人看一张白纸能有不同的解读一样。机会转瞬即逝,但是如何获得就看你是否对事物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这就是炒股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你可以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用艺术的眼光去投资股市。反正我的收获就是炒股不是看k线,而是读故事,看看公司如何演绎这个充满人味的故事,哈哈。

其实彼得林奇的优势是先有故事,才有股票代码。但是我们很多人是用股票代码套故事。与客观事实背道而驰绝对是失败的源泉。接着就是分析故事情节并归类,然后分析缕清情节脉络,最后把结果看透,那么就可以投资股市了,因为你已经知道结果,所以无论故事中人物和情节如何变化,你总能淡然处之,这就是股市的精髓。当然故事也是发展的,故事经经历了一段华彩后,最终将开始落幕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完美的离开股市,一场大戏演出完毕。我把对股票的研究看成一场戏剧,也是对股市艺术处理的结果。我的理解,股市不是固定的公式,没有一模一样的投资,所以我们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才能驰骋股市。

彼得林奇是个智慧的人,善于发现问题和机会,他从不盲从,认真分析和总结,相信自己内心的认识也是他成功的秘诀。分析总结就是了解和观察公司的过程,一切以公司实际发生的问题出发,才不会被人迷惑和诱骗。你和股市中的所有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每个演员都要演好自己的戏份,最终才不被导演换掉并最终谢幕。表演中需要帮助也要找专业人士至少演过这个角色才行,要不容易跑偏。

最后给大家分享我的两个故事,都是自己的投资经历,01年我入市不久,那时候我也刚上班,我被亲人介绍到北京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做销售工作,卖聚氯乙烯(pvc),我来了才知道这是一家国有上市的石化企业,北京市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当时由于石油价格低迷,产品价格一直不能保证稳定,忽上忽下。因为产品单一,经营活力不足,经常亏损,但是由于属于国有企业所以一直在生存边缘徘徊。有一天办公室的内勤大姐跟我说他买了自己公司的股票,说是有内部消息,我也随大流买了一些,但是一年后股价腰斩,我的投资也是以失败告终。过了两年我离职了,进入到房地产行业,突然有一天我打开电脑看涨幅排行,熟悉的股票代码让我眼前一亮,公司名称变了,变成了一家证券公司。当天是一字涨停的,随后的一个月股价翻了两倍。这里的故事我也是从原同事得知,我离职后,公司改制,整体划转中国石化成为其子公司,因为08年奥运会的原因,四环内不能有重污染行业,所以公司整体搬迁到了房山,虽然公司没了,但是地皮还在,通过股权置换和收购,一家证券公司借壳上市,股票代码:000728。公司地皮现在是东四环豪华小区,升值了不知道多少倍,现在看这就是一个困难反转型和隐蔽资产的经典案例。

第二个案例就是东方雨虹。11年房子装修,我再装饰城看到了东方雨虹的巨幅户外广告,因为紧邻高架桥,从桥上可以完整的看到东方雨虹的商标。因为经历过两次装修对东方雨虹这个牌子似曾相识,又因为从业的原因,我知道这个广告牌一年的广告价格,所以它引起了我的注意。能花如此巨资投放户外广告,公司肯定有故事。所以我研究了公司情况,公司募集资金投到了全国5个生产基地,扩大产能,在当时房地产行业火爆的同时,防水建筑材料一定是必需品,而且东方雨虹在防水材料细分市场市场占有率绝对第一,所以我义无反顾的购买了这个公司股票,10元购买,一个月跌了20%,我忍着没有卖掉,一年后股价变成了20元我卖掉了,虽然我的盈利非常可观,但是到15年的时候,这只股票复权后的价格是100元,真正的10倍牛股。现在看这家公司就是快速成长型企业的经典案例,小企业,竞品少、扩大生产、收入增加、细分市场利基也有,绝对符合彼得林奇对快速成长公司划分的标准。我的错误就是没有坚持下来,公司发展良好,在没有到达顶峰或者地产行业遇冷之前都是不能卖掉的。所谓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通过我分享的两个小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启示,能够帮助大家认真理解股市。最后祝大家鼠年撞大运,鼠你股票红!

投资学读后感篇十四

经典自有其经典的地方,第一次读《聪明的投资者》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再次读下来,加上经验和其他感悟,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投资,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你是积极的还是防守的?对于不同目的的人来说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就是理性态度的重要性与投机的困难。

很多人可能在生活中很理性,但在投资中却很疯狂。有人说这是钱的力量,我觉得未必,更好地解释是反身性,你投入其中,便很难从里面解脱出来,源源不断地从市场得到各种反馈,自己又要根据这些反馈不断地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冷静下来,恢复理性。

投机难也就难在这里,不断地做判断,不断地去顺应市场,这种活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我无意于贬低投机,因为他们也是在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没有流动性的资产市场是无法想象的。但他们需要的是与别人做对手盘,他们的赢利很多时候是别人的亏损。而股票市场里面聚集了众多高智商人群--这甚至是一个被过度重视的市场--一个人很难每次都打败其他人。

最后,说说我个人对价值投资的看法。价值投资的判断过程就是一个为资产进行定价的一个过程,价值投资的实施就是一个对自己判断进行验证的过程。现实中,很多机构采用capm定价,但我觉得这个公式就是经济学自大的一个表现,每个资产都有着他自己的特性,不去了解这个资产背后的具体内容,而一味根据这些纸面上的东西来得到价格,无异于痴人说梦。

投资学读后感篇十五

一次在领导的推荐下,初次接触李录的“现代化十六讲”,便从网上找了其完整作品《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网上搜了其简介后,才了解到李先生是管理着一两百亿美元资产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查理·芒格家族资产管理人,被芒格称为“中国的巴菲特”。

对于李录的著作我不敢班门弄斧的评论,因为他的大智慧我愧自不能及。正如李录在书中自述,以他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15年有余每周和芒格共进一次晚餐进行交流的频率,恐怕也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评价芒格这个人。下面就说一下我读后的心得:

初次接触这本书时给我的直观感觉——这是两本书,一本讲述中国的文明与现代化,一本关于价值投资。但是经过仔细阅读后发现这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话题,现代化过程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投资,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投资未来、投资现代化。现在投资机构、个人股民都在讲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不仅仅是发现企业的估值差异,而更多的是能够投资于价值的正道,让投资者在企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通过与企业一起成长,一起来分享企业价值在增长过程中所能得到的回报。

李录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国未来仍将提供全方位的投资机会。中国经济机会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只是产业技术不断提升,也不仅仅只是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规模普及到农村人口,还有很多内生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会被创造出来。当经济过了刘易斯拐点之后,纯粹的由劳动创造的价值,慢慢就会被有知识的劳动取代,创造出来的单位价值会越来越高,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现代化。

大部分中国人对现实是不满足的,不满足家庭的储蓄、不满足子女的教育、不满足身边的医疗……,这种不满足恰恰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大家都在拼命学习、拼命工作赚钱,去满足这个不满足。正是这种不满足,才会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出现各种各样新鲜的经济模式,隐藏着各种投资机会,推动者社会的文明与现代化。

正如芒格对李录的评论:捕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去鱼多的地方捕鱼,捕鱼的第二条规则是千万别忘了第一条规则,李录恰好去了鱼很多的地方捕鱼。价值投资重要的在于投资者要保持自己的“知识诚实”,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自己的能力圈内践行投资,保留足够的安全边际。市场存在的目的就是发现人性的弱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里弱点,一定会在市场的某种状态下暴露。不要受别人意见的影响,不做超越自我认知的投资,多读书、多实践,沉下心来去培养自己的投资逻辑,建立自己的投资围墙,基于自己的逻辑、证据、能力圈进行判断,经得住市场对于人性的测试和考验,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获得超额的收益。

投资学读后感篇十六

读书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自己想要去了解的时候,就比较能够接纳。以前一直觉得投资理财书枯燥无味,但最近的大涨行情,让我特别想要了解,为什么有的股票要涨上天去,而有一些却波澜不惊。听完这本书,心里明白多了。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投资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

彼得·林奇对上市公司的分为6类: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困顿反转型和隐蔽资产型。

缓慢增长型:这类公司的业绩盈利增速略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速,它们通常是一些所在行业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期,达到事业顶峰后,逐渐由辉煌走向平凡的公司,它的股价走势通常比较平稳,波动比较小,有相对较高的股息率,从市盈率,市净率来看,这些股价都非常便宜。

彼得·林奇配置这类的股票相对比较少,仅仅是为了在市场下跌时用来防御,这类公司的高股息,也同时意味了增长发力,所以要用分红来回馈股东,比如国内的水电,火电,高速公路,国有大型央企上。这类股票被业内人士称为类现金股票,抗跌性比较强。但上涨的过程中弹性也较差。

稳定增长型:这类公司一般是一些行业龙头,盈利增速明显高于缓慢增长型公司。比如国内的消费行业,食品,保险等行业,以及我们常说的,喝酒,吃药吹空调。

快速增长型:彼得林奇最喜欢的是这类公司,他经常会配置30—40%此类公司上,这类公司的特点是规模小,新成立不久,成长性强,年利润增长率达到20—25%。在这类公司容易找到10倍乃至100倍的大牛股。

值得注意的是,林奇特别强调,快速增长型公司并不一定属于快速增长型的行业,事实上,他更偏好于稳定增长型行业中的快速增长公司,比如酒店中的万豪集团,百货中的沃尔玛等。快速增长型公司的优势非常明显,它的增速高,而风险也高。a股中这类公司很容易财务造假。

周期型公司:不同于成长型公司,它的业务并不是不断在扩张,而是在扩张与收缩之中循环。周期型公司的股价往往会有大幅的波动,它的股价弹性远远高于一般公司,牛市暴涨,熊市暴跌。因此对于这些公司,静态持有是非常痛苦的,需要对它的周期有个大致的判断。在盈利周期底部买入对盈利非常重要,国内的典型周期型公司当属证券,有色金属,煤炭,农业等。

困境反转型公司:这些公司是遭遇重大打击,一蹶不振,几乎要破产的公司,这类公司的回报惊人,且与其他股票的相关性较低。但风险在于,很多股票其实不叫困境反转,而是陨石坠落。因为困境中死的是多数,只有少数才能反转,而我们记住的只是反转的公司,而忘记了那些死了的公司。

隐蔽资产型公司:这些公司通?是持有一些资产,当股票持续下跌的时候,其持有的资产价值已经超过公司市值本身,因此投资价值是比较高的,比如矿产,土地等等。你需要对这类公司行业非常了解,才能发现这类公司。

林奇对高速增长型公司的配置不超过40%,会将10—20%的资金配置在稳定增长型公司上,其余资金根据自己的判断,主要投资在周期股和困境反转型股票上。林奇特别强调,要分散化配置,降低个体股票对组合风险的影响。

投资学读后感篇十七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学习了解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也是必要的。它能够培养自身的理财能力。

证券投资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说到投资,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对投资却知之甚少。不过泛读了《证券投资学》一书,我对投资有了一些了解。

投资是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比如房地产、古董、名画、黄金等真实资产,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资产。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对证券投资的了解仅限于知道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却不知道还有其他的证券投资工具。除了股票和债券之外,还有基金,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只要是投资,就一定存在风险,只是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大小也就不同,其回报也就不同。“风险”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获得收益和遇到损失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和认知。就股票而言,其风险是比较大的,所以就常常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它能让人一夜暴富,也能让人在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而对于债券来说,它分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风险最高,金融债券次之,政府债券风险最小,但是它们的回报跟风险大小成反比。

这本书还为我解决了一个困惑,就是以前常听说的a股,b股等,一直都不明所以,这下我终于知道,它是股票按地区划分的一种分类。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票,b股是在中国内地注册并上市,只能以外币认购和交易。还有h代表香港,n代表纽约,s代表新加坡等。

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人,短时间之类并不能把这本书了解多少,不过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是学习了的。自己的金融理财观念也有所增加,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是有所帮助。

投资学读后感篇十八

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及保本理财产品的取消,各类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投资已通过多种途径走下神坛,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无论金融行业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社会中产,那怕是仅靠工资收入来源的工薪阶层,都因为这个行业点石成金能力而对其垂涎三尺。然而更多的人看到仅是这个行业光鲜亮丽外表,而隐藏于地表之下的巨大风险和残酷却又无时不刻准备饕餮人们经历时间长期辛苦累积的财富。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真正能实现超额财富回报的风险投资一定是顺应了时代的大势,提升了普罗大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社会生存的关系形态,拓展了人类好奇心得边界和高度,为人类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书从未来改变世界12项重大科技的发展来探讨投资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是一本科技发展史又是一本社会金融史,两者的有效结合给予读者一份全新的体验和思考角度。纵观过往无数财富缔造者,无一不是借助社会发展大势,顺势而起。如90年代的商品房改革造就了万达,万科,融创等房地产企业,2000年的互联网发展成就了,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直至目前的国家之光,华为,中芯国际等高科技先锋企业。

科技改变社会的同时同样影响着社会金融秩序的发展和变化,支付宝,微信,等等。真正的投资者懂得顺势而为,不要乘风破浪,不用披荆斩棘,只需找到风口,静等风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0162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