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可以分享给他人,互相学习。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很好的提升自己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方式。如何让读者对心得体会产生共鸣和共同认同?阅读以下范文,或许能够激发你对心得体会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一
后感
《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一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马利在全国组织部长培训班上有关《互联网与执政党建设》的讲课中,提出“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挑战,我党有必要进行一次新的‘三湾改变’,从‘支部建在连上’发展到‘支部建在网上’。”中共娄底市委关于贯彻《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探索支部建在互联网上的新路子”。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支部建在网上”的不同阶段与特点
“支部建在网上”的运作机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三个阶段。分别是:“网上有党员”,“网上有支部”,“支部在网上”。
第一阶段 “网上有党员”。即我们的党员积极上网,积极发言讲话,积极讲宣传党的政策、维护党的形象、扞卫党的根本利益的话。
第二阶段 “网上有支部”。即我们的支部除了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之外,还积极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第二阶段的党员在网上出现的情况与第一阶段相比,思想上是从自发发展到自觉,人员从零散不固定的发展到相对固定,时间上从偶然的发展到定期。第一阶段中党员在网上的发言是对(党)外的,属于宣传性质的,第二阶段中党支部同党员之间的发言,是对内的,是指示与汇报、是教育与学习、是部署与服从,属于管理性质的。第三阶段“支部在网上”。即:党支部移居网上,完全在网上开展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活动和党务工作。第三阶段同第二阶段相比,在网上开展活动从支部活动的第二场所或方式发展为第一场所或第一方式,从支部活动的非常态化方式发展成为支部活动的常态化方式,从只是对个别的、一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到对所有党员的教育管理全部在网上实施,从大部分的党务工作不在网上处理运作发展到大部分的党务工作都在网上运作完成。
从上述对“支部建在网上”三个阶段的分析来看,马利所提出的五个层面的工作基本上是属于第一、第二两个阶段的工作,而我们目前的党建工作也正处于大力推进第一阶段工作、同时在小范围内探索第二阶段工作的状态中。而第三阶段则是“支部建在网上”的高级的、完备的形态。
二、实现“支部建在网上”所需具备的社会条件
必须指出,政党的组织形式是受所处的社会历史、政治环境、文化心理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的。
当初,支部之所以要建在连上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背景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军阀纷争,谁有军队谁就可以称霸天下,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等人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独树一帜的政治主张,但就是因为有了军队,他们就能在中国的政坛上走马灯似的轮流坐庄,而即使在政治主张、治国理念、人品威望上都受人尊敬的孙中山因为手里没有兵马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要受到陈炯明、许崇智等军阀的威胁。在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直至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至多也只能靠政治理念去影响、感动某支军队的负责人,进而局部地控制某一支军队。应该说,八七会议后的中共中央集体都认识到了军队对实现革命主张、建立革命政权的重要性,而正是毛泽东,以“支部建在连上”的方式把当时的中共中央的理想落到了实处,他一反南昌起义前共产党自上而下地影响军队的模式,创造了自下而上设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师政治部的方式控制军队、党组织完全同军队合二为一的模式,这也就成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党之所以要去控制军队,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能通过军队控制天下。后来这一成功的模式进而拓展到党控制国家机器、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直至社会最基层的单位,从而实现了党控制国家、控制社会的局面。
而“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一阶段的出现,是因为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舆论阵地、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思想和民众心理的力量,因此,我们的党要求自己的党员发出自己的声音,直至成为网上的意见领袖。它是在互联网声势渐炙的社会环境下、在我们的许多党员都拥有上网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出现的。它要求在巩固已有的传统宣传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占领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以目前中国的社会情况,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的。
“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二阶段的出现,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员(党员)的增加,党利用互联网远程快速传输的特点来开展党员管理工作,它是在互联网影响社会渐广渐深,有流动党员的地方就可能有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技术条件下出现的,目前的中国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这一步的。
“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三阶段需要互联网发展到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层面,有人的地方就有互联网,人们在互联网上生产甚至生活,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的“第一社会”,互联网上的主流意识可以影响整个国民思想、情绪,进而控制整个国家。当这样的社会条件出现时,我们才应该把支部建在网上。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三个阶段中的“互联网”的特性是不同的,第一阶段网上有党员之“网”,它是媒体;第二阶段网上有支部之“网”,它是传输工具;第三阶段支部在网上之“网”,它就是人类社会。应该说,目前,中国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这一状态,互联网还只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第二社会”,网上反映的人与事,也要拿到网下来解决。即使在美国,奥巴马把互联网运作成了他的“宣传部”、“组织部”、“财政部”,都还只是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宣传功能和传输功能而已。
三、
“支部建在网上”的组织形式及其蕴含的理念 虽然“支部建在网上”还只是一个远景,但它作为一种政党组织形式所蕴含的先进理念却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支部建在网上”(指第三阶段)同“支部建在连上”相比,在组成支部的党员类别上,打破了目前以工作单位、居住地域为界的格局,而代之以相同行业、相同社会观点、相同利益诉求为单位来组合支部;这样,空间距离不再是支部组成的条件,地理空间相近的人员可能不在一个支部,远隔千里的政治观念相近、相同者会在一起过组织生活。在党员的组织关系上,淡化了党员对某一具体支部在组织形式上的具体归属,而强化了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治国理念的认同。党员并一定总是某一个具体支部的成员,他可以因距离的原因、观点的原因、党的某项工作的原因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在不同的支部间流转。在支部与党员的关系上,支部不再是党员的领导者,而成为党员的服务者、党的某项活动的协调组织者;支部与党员之间淡化了金字塔式结构关系,而形成多点交互、平行网状的特点。在党同党员之间联系上,淡化了现实利益的关联,强化了政治理念的吸引。
平心而论,“支部建在网上”的组织形式同“支部建在连上”(实质上是“支部建在单位”)相比,突出了互联网虚拟的特点,在这种运作形式下,支部对党员的影响和控制力要小于“支部建在单位”,它注重的是对党员思想意识的影响,而我党传统组织形式中支部同党员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都有无处不在的关联。
“支部建在连上”与“支部建在网上”做为两种不同的政党基层组织形式,一种严密、一种松散;一种强调从思想到行动的组织性,一种注重政治观点的相近性;这种组织形式上的不同来源于对政党---这个人类文明史上独特政治现象的性质、作用、规律的认识、思考、实践的不同。自17世纪末英国形成辉格、托利两大党后,“政党”这个角色正式在人类文明舞台上粉墨登场,所到之处,搅得风生水起,天旋地转。但它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度里的表现形式是大相径庭的,有时它表现为一种强势组织,可以拥有精英人才、领袖人物,可以拥有军队武装、地方割据,可以拥有庞大党产、财团献金;形成像“支部建在连上(单位)”这样具有极强战斗力的组织。也可以是一种弱势组织,可以是相同主张的人们的松散的会员式组织,可以是因选举而聚而动,选举之后就散就伏的间隙性组织。政党的组织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变化性,因不同国家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社会政治环境、民族文化心理等诸多条件而定。中国共产党凭借“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形式成功夺取了全国政权、凭借“支部建在单位” 的组织形式在中国稳固执政数十年,无疑证明这一政党组织形式是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然而,“我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党的目标任务变了,所处的国际国内的环境变了,同时放眼整个世界,政党理论更加丰富,政党实践更加多样;如何借鉴世界各个政党在组织形式上的成功经验、避免前车之鉴,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需要我们积极而慎重地选择与探索的。
《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二 92年前,毛泽东同志领导了着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次成功实践。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力挖掘“三湾改编”的时代价值,运用红色传统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培塑合格红色传人,具有重要意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率秋收起义部队挺进井冈山。途中,在深入分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后,他认为,“这是缺乏革命中心力量招致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决定在江西永新三湾村改编部队,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即在连队设党支部,在优秀士兵中发展党员,在班排设党小组,在连以上设党代表并担任党组织书记。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基础,为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必须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推动基层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过硬。
紧紧扭住政治领导这个根本
从我们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到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支部建在团上,连没有设立党的组织,党的领导没有达于士兵、达于全部队,且官兵成分复杂、思想混乱,导致部队经不起严峻的考验。“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党领导军队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为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供了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加剧的严峻形势,一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领导功能弱化,履行管思想抓教育的职责不够,不善于从政治上思考处理问题,集体领导、把关定向凌空踩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在多元思想冲击中稳住阵脚、在复杂社会形势下站稳立场,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应着眼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控和建设部队,履行好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领导的根本职能。切实抓好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理论学习和经常性思想教育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为基本教材,落实好组织督导抓学和官兵自主学习相关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用科学理论建连育人的思想素质和实际能力。锤炼过硬政治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懂弄通军队法规制度,深刻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确保官兵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确保部队建设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提升集体领导效能。适应新体制要求,健全完善基层组织,选取懂党务、有能力、讲原则、威信高的同志担任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结合组织生活搞好经常性帮带。强化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扬民主、实施正确集中,坚决防止和纠正“家长制”“一言堂”,切实提升支部集体领导质量。
紧紧扭住练兵备战这个核心 “支部建在连上”,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作战任务的完成。曾有一个时期,受郭徐流毒和长期和平环境影响,一些基层党支部工作重心偏离中心任务,心思精力不够聚焦,议战议训图形式走过场,训风演风考风不实,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能力不能完全适应使命任务要求。我们应牢记,无论在什么时候,能打胜仗都是我军的根本职能和价值所在。必须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改进领导方式,把支部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基层党支部应紧贴使命任务,坚持以战领建、抓建为战。凝聚当兵打仗思想。认真抓好经常性形势任务、职能使命教育,在学习党史国史军史中汲取红色营养,在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形势中深刻领会习主席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的忧思关切,激发官兵提高打仗本领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思想统一到能打仗、打胜仗上来。立好聚焦打仗导向。始终着眼是否有利于战斗力建设抓建部队,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安排工作,切实排除干扰、剔除“虚功”。坚决立起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士官选取、入党考学、评功评奖等要向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倾斜,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立起聚焦打仗的政策导向、用人导向和舆论导向。锻造能打胜仗本领。严格议战议训、参训组训、跟训督训等制度落实,支部一班人要带头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始终与官兵训在一起、练在一起、苦在一起,以上率下、示范引领,以训风促党风、以血性炼党性,团结带领官兵一心一意谋打赢。
紧紧扭住自主抓建这个关键
秋收起义部队在转移途中,一路战斗频繁,生活艰苦、疟疾流行,伤病员不断增加,少数官兵公开离队、自谋出路,有的团营出现官多兵少、枪多人少的现象,到达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三湾改编”在班排设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连以上设党代表,实行“战士问题不出班排、党员问题不出党小组、干部问题不出党支部”,极大增强基层连队自建能力。当前,新的领导体制对基层党支部“三个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各级加大培训帮带力度,采取有效举措,切实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党支部自我造血、自主抓建能力。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应扭住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过硬不放松,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强化自建当好主心骨。支部一班人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自主抓建意识,在上级培训帮带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党支部班子练兵活动,组织干部骨干学好《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基层建设法规,理清抓建纲目、标准要求、方法套路,努力提高筹划、推进和落实工作的实际本领。激发动力当好贴心人。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大力发扬三大民主,经常问计于官兵,鼓励建言献策,让官兵参与决策、执行监督、实施评判,及时
总结
推广官兵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引导激励官兵积极为部队建设添砖加瓦。担当作为当好主人翁。支部一班人应克服等靠依赖思想,强化责任担当,面对复杂棘手难题、急难险重任务,敢于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面对差错失误,不推诿、不躲闪,多从自身找原因,以主动作为能干事、敢于负责不避事的实际行动,赢得官兵真心拥护。紧紧扭住永葆先进这个保证
在湖南炎陵水口休整期间,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6名士兵入党宣誓仪式,明确党员发展的标准条件程序、组织生活制度,宣传党的行动纲领和纪律、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要求,从发展首批工农兵党员入手,开启了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生动实践。在当时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党员身份虽然没有公开,但每打一仗,党员都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当前,有的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严格,不会、不敢依靠组织管党员管干部,对思想入党把关不严,党员身份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纠正这些不良现象,就必须把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重要课题,把“走在前列”的要求贯穿于基层党支部建设全过程。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应着眼新时代新要求,始终扭住先进性建设不放松,在实践中彰显党员队伍良好作风和先进形象。严肃党内生活锤炼党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增强组织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坚决纠正和防止庸俗化、随意化现象和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先锋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从严从紧从实建强队伍,严格按照标准条件和组织程序发展党员,从源头上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签订“履职承诺书”、划分“模范责任田”,督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监督执纪纯正风气,深化拓展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制度,紧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官兵权益有效维护、敏感事务公正处理、内部关系和谐纯洁等方面,坚决防止和纠治发生在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纯正基层的政治生态,不断加强党支部团结凝聚功能,更好地汇聚强军兴军强大正能量。
(作者单位:武警江西总队)《支部建在连上》心得体会三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初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对于当前党的基层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连队作为军队的基层组织,“支部建在连上”不仅是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更是我们党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根基。
再次回顾“支部建在连上”的产生、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方法、作用,对今天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事业有了基础和平台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前提是要把平台搭稳搭好。我党我军通过“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首次实行了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的制度,这使得党的决定、规定在基层单位有了组织载体,从而有效解决了党对军队基层的领导问题,最终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空前提高。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管理。建军初期,“支部建在连上”从根本上解决了起义部队人员思想混乱、队伍成分复杂、组织管理弱化等问题,而且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无不发挥了巨大的建设引领作用。
当前,就是要针对有的农村党支部带头人素质不高、有的社区党支部服务群众不到位、有的企业党支部发挥作用不突出、有的机关党支部开展活动不经常等现象,牢牢把握和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组织更具活力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是要提升组织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也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革命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斗争力量不断壮大。突出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功能,焕发出大活力,不仅是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殷切期望,更是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求。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思想主张更聚人心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本是要取得人民拥护。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统战工作时曾讲到:“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做?应该就是争取人心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完全道出了“赢得人心就是赢得胜利”的深刻道理。这种强大力量的汇聚,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恰恰是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基层支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持之以恒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所致。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二
“支部建在连上”是指党支部定点建在军队连队,将党建工作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紧密结合起来,是党在军队中开展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支部建在连上对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加强官兵的纪律观念、培养忠诚可靠的共产主义战士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有幸参与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特将一些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第二段: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具体组织实施
支部建在连上的具体组织实施是基础。首先,支部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要结合军队特点,制定实际的工作计划和纲要。其次,要选派合适的党员干部担任支部书记,他们应具备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军事素养,并带领支部成员开展各项党建活动。最后,党委应对支部工作进行指导和经常性检查,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段:支部建在连上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方法
支部建在连上的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宣传思想工作、组织生活和党员培训等。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支部要组织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官兵思想教育和政治瞻望,提高政治站位。在组织生活方面,支部要定期组织党员进行集体学习、讨论和思想汇报,加强党内民主生活,增强党内团结和凝聚力。在党员培训方面,支部要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党员参加各类培训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军事技能。
第四段:支部建在连上的效果和特点
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支部建在连上可以有效加强官兵的纪律观念,提高作战能力。其次,支部建在连上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士兵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战斗积极性。此外,支部建在连上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和带动全连广大官兵向党和军队的标准看齐。
第五段:总结支部建在连上的意义和启示
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表明,党建工作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是紧密联系的。党组织的存在和党员的作用对军队的强大和稳固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切实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在军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官兵向党和军队的标准看齐,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对于强化军队战斗力、提高党员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实践中,我们需要注重组织实施的细节和工作方法,正确认识支部建在连上的特点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这一创新举措,我们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促进军队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融合发展。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三
92年前,毛泽东同志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次成功实践。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力挖掘“三湾改编”的时代价值,运用红色传统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培塑合格红色传人,具有重要意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率秋收起义部队挺进井冈山。途中,在深入分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后,他认为,“这是缺乏革命中心力量招致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决定在江西永新三湾村改编部队,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即在连队设党支部,在优秀士兵中发展党员,在班排设党小组,在连以上设党代表并担任党组织书记。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基础,为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必须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推动基层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过硬。
紧紧扭住政治领导这个根本
从我们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到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支部建在团上,连没有设立党的组织,党的领导没有达于士兵、达于全部队,且官兵成分复杂、思想混乱,导致部队经不起严峻的考验。“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党领导军队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为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供了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加剧的严峻形势,一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领导功能弱化,履行管思想抓教育的职责不够,不善于从政治上思考处理问题,集体领导、把关定向凌空踩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在多元思想冲击中稳住阵脚、在复杂社会形势下站稳立场,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紧紧扭住练兵备战这个核心
“支部建在连上”,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作战任务的完成。曾有一个时期,受郭徐流毒和长期和平环境影响,一些基层党支部工作重心偏离中心任务,心思精力不够聚焦,议战议训图形式走过场,训风演风考风不实,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能力不能完全适应使命任务要求。我们应牢记,无论在什么时候,能打胜仗都是我军的根本职能和价值所在。必须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改进领导方式,把支部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基层党支部应紧贴使命任务,坚持以战领建、抓建为战。凝聚当兵打仗思想。认真抓好经常性形势任务、职能使命教育,在学习党史国史军史中汲取红色营养,在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形势中深刻领会习主席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的忧思关切,激发官兵提高打仗本领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思想统一到能打仗、打胜仗上来。立好聚焦打仗导向。始终着眼是否有利于战斗力建设抓建部队,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安排工作,切实排除干扰、剔除“虚功”。坚决立起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士官选取、入党考学、评功评奖等要向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倾斜,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立起聚焦打仗的政策导向、用人导向和舆论导向。锻造能打胜仗本领。严格议战议训、参训组训、跟训督训等制度落实,支部一班人要带头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始终与官兵训在一起、练在一起、苦在一起,以上率下、示范引领,以训风促党风、以血性炼党性,团结带领官兵一心一意谋打赢。
紧紧扭住自主抓建这个关键
秋收起义部队在转移途中,一路战斗频繁,生活艰苦、疟疾流行,伤病员不断增加,少数官兵公开离队、自谋出路,有的团营出现官多兵少、枪多人少的现象,到达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三湾改编”在班排设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连以上设党代表,实行“战士问题不出班排、党员问题不出党小组、干部问题不出党支部”,极大增强基层连队自建能力。当前,新的领导体制对基层党支部“三个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各级加大培训帮带力度,采取有效举措,切实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党支部自我造血、自主抓建能力。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应扭住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过硬不放松,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强化自建当好主心骨。支部一班人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自主抓建意识,在上级培训帮带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党支部班子练兵活动,组织干部骨干学好《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基层建设法规,理清抓建纲目、标准要求、方法套路,努力提高筹划、推进和落实工作的实际本领。激发动力当好贴心人。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大力发扬三大民主,经常问计于官兵,鼓励建言献策,让官兵参与决策、执行监督、实施评判,及时总结推广官兵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引导激励官兵积极为部队建设添砖加瓦。担当作为当好主人翁。支部一班人应克服等靠依赖思想,强化责任担当,面对复杂棘手难题、急难险重任务,敢于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面对差错失误,不推诿、不躲闪,多从自身找原因,以主动作为能干事、敢于负责不避事的实际行动,赢得官兵真心拥护。
紧紧扭住永葆先进这个保证
在湖南炎陵水口休整期间,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6名士兵入党宣誓仪式,明确党员发展的标准条件程序、组织生活制度,宣传党的行动纲领和纪律、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要求,从发展首批工农兵党员入手,开启了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生动实践。在当时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党员身份虽然没有公开,但每打一仗,党员都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当前,有的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严格,不会、不敢依靠组织管党员管干部,对思想入党把关不严,党员身份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纠正这些不良现象,就必须把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重要课题,把“走在前列”的要求贯穿于基层党支部建设全过程。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四
支部建在连上,是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推动党员教育和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宣传和教育工作中,观影活动一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近年来,随着电影行业的繁荣发展,电影观影成为了一种广泛的社交娱乐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将支部建在连上和观影相结合,更好地实现宣传和教育的效果。
第二段:分析把支部建在连上和观影相结合的优点
支部建在连上观影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可以降低参与者的心理防备,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二是可以将电影中的主题和道德情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三是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团队协作和交流,提高组织效能和党员素质。
第三段:分享个人在支部建在连上观影中的收获
在加入某党支部后,我参加了支部建在连上观影活动。通过这种形式,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并对党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使命召唤中,我明白了官兵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情感,也直观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队的崛起和兴旺。这次观影让我对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特色的强军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段:强调支部建在连上观影活动的必要性
支部建在连上观影活动是一项必要的工作。通过此类活动,有利于推动党员的学习和教育,增强党员风采;同时,可以帮助士兵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国际形势及灾难救援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为国家的边防建设和维护国家的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支部建在连上观影活动还是一种必要的激励机制,可以帮助官兵更积极地投身到军队建设中,进一步激发士气和创造性。
第五段:总结
支部建在连上观影活动有许多优点,可帮助士兵从疏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中走出来,建立起他们与家国的情感纽带。通过电影的表现形式,使我们对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能够有全新的了解,并使我们的行为更加严谨且更负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认真贯彻落实这种活动,通过支部建在连上观影活动,更好地传达党的声音,让战士们欣赏优秀电影,增长美德,创造辉煌!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五
近年来,教师支部条列制度在我校得到了全面实施和推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我深感教师支部条列对于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促进工作开展以及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潜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参与的教师支部条列活动中,我深有体会,这使我更加坚定了所在教师支部发挥团结力量,共同前进的决心。
首先,教师支部条列制度在提高教职工思想认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支部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教学理念的阵地,通过组织学习、研讨和交流活动,使教职工对于党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在支部条列的活动中,我们得以学习和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教育政策等,这为我们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持。
其次,在教职工工作开展方面,教师支部条列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支部条列成员中的同事们,具有同样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而支部活动成为我们互相倾诉、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通过互相交流经验和心得,解决了许多在教学和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同事之间的工作协作能力,促进了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外,教师支部条列制度还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潜力。教职工在参与支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探讨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在活动中提出了很多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完善学生管理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领导的采纳和实施。通过这一过程,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内的学生管理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最后,教师支部条列活动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文化。教师支部条列作为学校教职工的基层单位,承担着沟通管理层与基层教师的桥梁作用。通过支部活动,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紧密,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信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成为我们支部同事们共同的目标,这种团结和信任使我们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也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
总之,教师支部条列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职工思想认识、促进工作开展以及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潜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师支部的大家庭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努力,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个平台,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也使我们更加热爱教育事业,更加坚定了在这个岗位上为学生付出的决心。教师支部条列制度的实施和推行,对于建设学校的师德风尚、培养优秀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六
电影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现今社会,影视行业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支部建在连上观影作为一个十分受欢迎的活动形式,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员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能够满足基层党员的精神需求,还能够为他们带来许多益处。
第二段:支部建设
现今社会发展,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娱乐方面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支部建在连上观影为提高党员群体的娱乐休闲生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这种方式既有助于活跃党员群体的日常生活,又能够为党员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来开展各项工作,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组织观念。
第三段:观影体验
此外,通过观影活动,基层党员群体还能够接触到高质量的电影,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心灵方面得到更全面的提升。同时,观影活动还能够帮助基层党员群体迅速掌握新的信息和技术,提高他们的现代化素养,学习现代化知识。
第四段:互动交流
在支部建在连上观影的过程中,基层党员还能够通过互动交流来了解党的历史和文化,增强自己的组织观念,为自己的党员身份增添了更多的光彩。同时,基层党员还可以通过观影活动了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第五段:总结
综上所述,支部建在连上观影作为一项新的基层党建活动,为基层党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来进行组织交流。它不仅可以满足党员群体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够为党员群体带来更多的益处,增加他们的组织观念,促进党组织的正常运转与发展,使基层党建活动更具活力,更富有生机。就此,我们应该积极参加支部建在连上观影这样的基层党建活动,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七
教师支部条列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们共同行动的准则,也是团结和协作的纽带。通过参与支部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支部条列的重要性,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第二段:支部活动的价值。
教师支部条列规定了支部活动的组织和内容,使得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认为支部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支部活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参与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教师们可以彼此借鉴,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支部活动增加了教师职业发展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参与评课活动、教研讨论和教学观摩等形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此外,支部活动还有助于加强党员教师的党性锻炼,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的开展。
第三段:支部活动的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支部活动,我不仅深刻认识到了支部活动的价值,也看到了支部活动的良好效果。首先,支部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教师们在活动中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其次,支部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评课活动和教研讨论,教师们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此外,支部活动还加强了教师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了党员教师的政治素质。
第四段:支部活动的不足。
尽管支部活动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需要更加多样化。目前支部活动以评课、教研为主,缺乏其他形式的活动,不能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其次,支部活动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会议和培训的时间已经在下班时间,但仍有部分教师无法参加或者参与度不高。这需要支部工作组更加灵活安排活动时间,吸引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
第五段:展望未来。
在未来的支部活动中,我希望加强对非党员教师的引导和培养,鼓励他们加入党支部,共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党性修养。同时,我也希望支部活动能够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此外,我建议支部活动能够更加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们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总结:通过参与教师支部条列的支部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支部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善于从中汲取经验和能量,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好党员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八
教师支部是学校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旨在促进教师的交流、学习与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与了支部活动并从中受益匪浅。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通过参与各种支部活动,深感到教师支部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教师支部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支部活动的重要性。
教师支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平台。通过支部活动,教师们可以交流探讨教学方法和经验,分享教学材料和资源。这些交流和分享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支部活动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激励和鼓舞的机会,增强了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第三段:个人体会。
在我参与教师支部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重要性。首先,教师支部提供了一个研讨和分享教学经验的平台。在支部活动中,我有机会听取和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对我个人的教学非常有启发和帮助,使我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教师支部帮助我激发了对教育研究的兴趣。通过参与支部活动,我了解到了一些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理论。这些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我开始关注并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并将其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第四段:共同学习与成长。
教师支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在支部活动中,教师们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和解决方案。这种共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增强了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我通过与支部成员的交流和合作,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段: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理解并体会到了教师支部对于教师的重要性。通过参与支部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和经验。我相信,在不断发展和改进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支部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教师的交流、学习与发展,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我愿以我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呼吁更多的教师主动参与教师支部,并积极参与其中的各种活动,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九
教师支部条列是指教师工作中建立和完善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它作为教师工作的依据和准则,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支部条列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亲身经历展开讲述。
首先,教师支部条列鼓励我们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此,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支部条列规定了培训和研讨的时间和方式,使我们能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或学习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通过这些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拓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
其次,教师支部条列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支部条列的指导下,我们的学校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都做到了规范和严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各个场所的管理都得到了科学的安排和细致的打理。工作人员也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学校还加强了管理和队伍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制度,确保教师的工作得到科学的指导和支持。因此,我们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才能。
第三,教师支部条列鼓励我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社会的一份子。教师支部条列规定了我们的工作职责和服务要求,要求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我们也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教师支部条列为我们提供了进修和晋升的机会。在教师队伍中,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需要和职业发展目标。教师支部条列规定了不同层次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进修条件。通过参加进修和晋升考试,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进修和晋升也意味着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福利待遇,给予了教师更多的动力和机会去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最后,教师支部条列倡导我们教书育人的核心价值观。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教育理念。教师支部条列着重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我们要秉持真实、真诚、真心的原则,坚守教育的初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教师支部条列在教师工作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激励我们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同时,教师支部条列还规范了学校的工作环境和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保障和发展机会。希望我能以教师支部条列为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十
支部建在连上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也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创新发展、强化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深切感受到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通过在连上的实践和感悟,我深化了对支部建在连上的理解,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党性信仰,激发了我为党工作奋发向前的动力。
第一段:明确理解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性
支部建在连上,就是把党的支部组织植入到军队连队中,实现党支部和连队的有效融合,确保党的领导体系与军队指挥链结合紧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方面,支部建在连上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另一方面,支部建在连上有利于强化军队的组织建设和战斗力,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建设,确保军队始终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因此,支部建在连上是推动党的组织建设、深化军队改革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历史任务和现实意义。
第二段:感受支部建在连上的团结力量
支部建在连上的核心任务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党组织在连队中的引领和协调,使连队的各项工作得到科学指导和组织保障。在连上的实践中,我亲身经历了党组织的团结力量。党组织号召和组织大家共同参与到各项活动中,通过组织学习、开展讨论和交流研讨,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党组织密切关注连队官兵的思想动态和问题反映,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在党的指导下,支部建在连上形成了源源不断的团结力量,推动着连队的建设发展。
第三段: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力量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组织力量得到充分发挥。连队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纽带,能够将党的政策、决策迅速传达到连队一线,同时也能将官兵的实际需要和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党组织。通过组织生活会、组织工会、团支部等活动,党组织能够更好地了解连队官兵的思想动态和工作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组织保障和服务。通过党的组织力量的发挥,支部建在连上大大提高了组织效能和决策实施的水平,为连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第四段:支部建在连上的教育力量
支部建在连上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力量。党组织通过党课、组织活动等形式对官兵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引导官兵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增强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在连上的这段时间,我亲身感受到了党的教育力量的影响和感染。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优秀文献,我进一步明确了共产主义信仰的正确性和可信性,更加坚定了为实现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第五段:支部建在连上的引领力量
支部建在连上还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力量。党组织通过制定和实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方案和政策,引领连队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在连队中,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引导官兵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工作中不断取得创新和发展。支部建在连上的引领力量,为连队的发展和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保证。
总结:通过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和感悟,我深化了对党的建设工作的理解,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支部建在连上是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支部建在连上具有团结力量、组织力量、教育力量和引领力量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党的组织建设和军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将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为党的工作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一
近年来,电影行业的发展让人目不暇接。每个人都能在休闲时间享受到各种生动有趣的电影作品,它也成为人类娱乐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对于部队来说,一方面调整官兵情绪,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观影传递正能量,让官兵在观影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庆幸的是,我们连上组建了一支支部,也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观影活动,深受广大官兵欢迎,也让我们在观影过程中受益匪浅。
第二段:分享观影的收获
在我们的观影活动中,我们选取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电影,比如《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解放了》等。这些影片在表现人民军队的艰苦卓绝、攻坚克难和英勇无畏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传授了许多宝贵的思想。例如,《建党伟业》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程,它告诉我们革命的艰辛,并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这些观影体验加强了我们的思想、爱国主义和责任感,也让我们想要更好地担起自己的人生使命,为建设美好的军队和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段: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支部建设是新时代军队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军队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组建支部,我们能够为广大官兵提供情感交流和思想指导的平台,帮助每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观影活动中,我们也通过分享的方式,让官兵们懂得了人生实现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打通了心中的疑惑,激发了应对未来挑战的勇气与信心。这种组织形式不仅能给官兵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更能够激发大家认真学习、勇敢实践的热情。
第四段:助推军队建设的重要性
现代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建设。我们作为官兵的一员,不仅要有优秀的设备和技术,还需要有优秀的思想和文化素养。通过观影活动增强我们的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我们更高层次的军事素质,更好地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还可以加强士兵之间的团结和感情,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五段:总结支部建在连上观影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观影活动,我认为支部建设和电影文化的融合是成功的。我们通过集体观影体验到了普通观众体验不到的情感和思想收获,为统一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做出贡献。此外,它也反映了我们士兵的需求和愿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不断拓宽支部建设的范围和方式,致力于更好地服务官兵,为部队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多的努力。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二
教师支部是学校的“细胞”,支部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效益。作为一名教师支部成员,我有幸参与了近几年的支部工作,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加强组织建设、丰富支部活动、提高支部凝聚力等方面谈谈我对教师支部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第二段:加强组织建设
教师支部的组织建设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我们要不断加强团队建设,培养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开展培训等活动,增强支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以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其次,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明确支部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只有做到明确责任、互相配合,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
第三段:丰富支部活动
丰富的支部活动是激发支部成员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支部可以组织一些具有特色和实效性的培训活动,如教学研讨会、评课活动等,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如篮球比赛、聚餐等,增进支部成员之间的感情和交流。此外,还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和评选活动,展现支部的风采和实力,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动力。
第四段:提高支部凝聚力
支部凝聚力是推动支部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支部凝聚力,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首先,要注重激励和表彰优秀教师。通过定期评选“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激励和鼓励广大教师参与支部工作,争创佳绩。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内部交流机制,分享工作心得和经验。例如,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优秀教师做经验交流报告,分享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以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最后,要关心和帮助支部成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增加支部成员对支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五段:总结
教师支部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还关系到学校整体的发展。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丰富支部活动和提高支部凝聚力等措施,我们可以使教师支部工作更加有活力和成效。作为一名教师支部成员,我将继续努力,为支部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三
第一段:介绍教师支部条例的重要性和背景(约200字)
教师支部是党组织在学校内部的基层组织,教师支部条例是规范和指导教师党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法规。教师支部条例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教育系统中的领导作用,并且加强党员教师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纯洁性。教师支部条例的实施对于构建有力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段:深入解读教师支部条例(约300字)
教师支部条例明确规定了教师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政治思想上遵守党的思想路线、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参与学校中心工作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关心爱护学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这些规定体现了党组织对教师党员的高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在教育工作中的领导地位。
第三段:教师支部条例的实施效果(约300字)
教师支部条例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首先,教师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思想上更加看齐党中央,严守党的纪律和法律法规。其次,教师党员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他们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再次,教师支部条例的实施使得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第四段:教师支部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约300字)
在教师支部条例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有些教师党员对教师支部条例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具体的要求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对于教师支部条例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支部条例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讲座和培训,帮助教师党员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教师支部条例。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教师支部条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教师支部条例的有效实施。
第五段:总结教师支部条例的重要性和意义(约200字)
教师支部条例的实施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支部条例规定了教师党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得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师支部条例的实施需要借助于党组织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支部条例的实施机制,为构建和谐有序的学校环境提供坚实的保障。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十四
92年前,毛泽东同志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小编整理了观看《支部建在连上》
心得体会
范文_《支部建在连上》观后感,仅供大家参考。人民日报社副社长马利在全国组织部长培训班上有关《互联网与执政党建设》的讲课中,提出“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挑战,我党有必要进行一次新的‘三湾改变’,从‘支部建在连上’发展到‘支部建在网上’。”中共娄底市委关于贯彻《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探索支部建在互联网上的新路子”。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支部建在网上”的不同阶段与特点
“支部建在网上”的运作机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三个阶段。分别是:“网上有党员”,“网上有支部”,“支部在网上”。
第一阶段 “网上有党员”。即我们的党员积极上网,积极发言讲话,积极讲宣传党的政策、维护党的形象、捍卫党的根本利益的话。
第二阶段 “网上有支部”。即我们的支部除了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之外,还积极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第二阶段的党员在网上出现的情况与第一阶段相比,思想上是从自发发展到自觉,人员从零散不固定的发展到相对固定,时间上从偶然的发展到定期。第一阶段中党员在网上的发言是对(党)外的,属于宣传性质的,第二阶段中党支部同党员之间的发言,是对内的,是指示与汇报、是教育与学习、是部署与服从,属于管理性质的。
第三阶段“支部在网上”。即:党支部移居网上,完全在网上开展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活动和党务工作。第三阶段同第二阶段相比,在网上开展活动从支部活动的第二场所或方式发展为第一场所或第一方式,从支部活动的非常态化方式发展成为支部活动的常态化方式,从只是对个别的、一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到对所有党员的教育管理全部在网上实施,从大部分的党务工作不在网上处理运作发展到大部分的党务工作都在网上运作完成。
从上述对“支部建在网上”三个阶段的分析来看,马利所提出的五个层面的工作基本上是属于第一、第二两个阶段的工作,而我们目前的党建工作也正处于大力推进第一阶段工作、同时在小范围内探索第二阶段工作的状态中。而第三阶段则是“支部建在网上”的高级的、完备的形态。
二、实现“支部建在网上”所需具备的社会条件
必须指出,政党的组织形式是受所处的社会历史、政治环境、文化心理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的。
当初,支部之所以要建在连上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背景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军阀纷争,谁有军队谁就可以称霸天下,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等人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独树一帜的政治主张,但就是因为有了军队,他们就能在中国的政坛上走马灯似的轮流坐庄,而即使在政治主张、治国理念、人品威望上都受人尊敬的孙中山因为手里没有兵马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要受到陈炯明、许崇智等军阀的威胁。在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直至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至多也只能靠政治理念去影响、感动某支军队的负责人,进而局部地控制某一支军队。应该说,八七会议后的中共中央集体都认识到了军队对实现革命主张、建立革命政权的重要性,而正是毛泽东,以“支部建在连上”的方式把当时的中共中央的理想落到了实处,他一反南昌起义前共产党自上而下地影响军队的模式,创造了自下而上设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师政治部的方式控制军队、党组织完全同军队合二为一的模式,这也就成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党之所以要去控制军队,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能通过军队控制天下。后来这一成功的模式进而拓展到党控制国家机器、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直至社会最基层的单位,从而实现了党控制国家、控制社会的局面。
而“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一阶段的出现,是因为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舆论阵地、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思想和民众心理的力量,因此,我们的党要求自己的党员发出自己的声音,直至成为网上的意见领袖。它是在互联网声势渐炙的社会环境下、在我们的许多党员都拥有上网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出现的。它要求在巩固已有的传统宣传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占领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以目前中国的社会情况,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的。
“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二阶段的出现,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员(党员)的增加,党利用互联网远程快速传输的特点来开展党员管理工作,它是在互联网影响社会渐广渐深,有流动党员的地方就可能有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技术条件下出现的,目前的中国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这一步的。
“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三阶段需要互联网发展到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层面,有人的地方就有互联网,人们在互联网上生产甚至生活,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的“第一社会”,互联网上的主流意识可以影响整个国民思想、情绪,进而控制整个国家。当这样的社会条件出现时,我们才应该把支部建在网上。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三个阶段中的“互联网”的特性是不同的,第一阶段网上有党员之“网”,它是媒体;第二阶段网上有支部之“网”,它是传输工具;第三阶段支部在网上之“网”,它就是人类社会。
应该说,目前,中国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这一状态,互联网还只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第二社会”,网上反映的人与事,也要拿到网下来解决。即使在美国,奥巴马把互联网运作成了他的“宣传部”、“组织部”、“财政部”,都还只是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宣传功能和传输功能而已。
三、“支部建在网上”的组织形式及其蕴含的理念
虽然“支部建在网上”还只是一个远景,但它作为一种政党组织形式所蕴含的先进理念却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支部建在网上”(指第三阶段)同“支部建在连上”相比,在组成支部的党员类别上,打破了目前以工作单位、居住地域为界的格局,而代之以相同行业、相同社会观点、相同利益诉求为单位来组合支部;这样,空间距离不再是支部组成的条件,地理空间相近的人员可能不在一个支部,远隔千里的政治观念相近、相同者会在一起过组织生活。在党员的组织关系上,淡化了党员对某一具体支部在组织形式上的具体归属,而强化了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治国理念的认同。党员并一定总是某一个具体支部的成员,他可以因距离的原因、观点的原因、党的某项工作的原因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在不同的支部间流转。在支部与党员的关系上,支部不再是党员的领导者,而成为党员的服务者、党的某项活动的协调组织者;支部与党员之间淡化了金字塔式结构关系,而形成多点交互、平行网状的特点。在党同党员之间联系上,淡化了现实利益的关联,强化了政治理念的吸引。
平心而论,“支部建在网上”的组织形式同“支部建在连上”(实质上是“支部建在单位”)相比,突出了互联网虚拟的特点,在这种运作形式下,支部对党员的影响和控制力要小于“支部建在单位”,它注重的是对党员思想意识的影响,而我党传统组织形式中支部同党员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都有无处不在的关联。
“支部建在连上”与“支部建在网上”做为两种不同的政党基层组织形式,一种严密、一种松散;一种强调从思想到行动的组织性,一种注重政治观点的相近性;这种组织形式上的不同来源于对政党---这个人类文明史上独特政治现象的性质、作用、规律的认识、思考、实践的不同。自17世纪末英国形成辉格、托利两大党后,“政党”这个角色正式在人类文明舞台上粉墨登场,所到之处,搅得风生水起,天旋地转。但它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度里的表现形式是大相径庭的,有时它表现为一种强势组织,可以拥有精英人才、领袖人物,可以拥有军队武装、地方割据,可以拥有庞大党产、财团献金;形成像“支部建在连上(单位)”这样具有极强战斗力的组织。也可以是一种弱势组织,可以是相同主张的人们的松散的会员式组织,可以是因选举而聚而动,选举之后就散就伏的间隙性组织。政党的组织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变化性,因不同国家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社会政治环境、民族文化心理等诸多条件而定。中国共产党凭借“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形式成功夺取了全国政权、凭借“支部建在单位” 的组织形式在中国稳固执政数十年,无疑证明这一政党组织形式是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然而,“我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党的目标任务变了,所处的国际国内的环境变了,同时放眼整个世界,政党理论更加丰富,政党实践更加多样;如何借鉴世界各个政党在组织形式上的成功经验、避免前车之鉴,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需要我们积极而慎重地选择与探索的。
92年前,毛泽东同志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次成功实践。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力挖掘“三湾改编”的时代价值,运用红色传统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培塑合格红色传人,具有重要意义。
1920xx年9月,毛泽东同志率秋收起义部队挺进井冈山。途中,在深入分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失败的原因后,他认为,“这是缺乏革命中心力量招致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决定在江西永新三湾村改编部队,实行“支部建在连上”,即在连队设党支部,在优秀士兵中发展党员,在班排设党小组,在连以上设党代表并担任党组织书记。
习主席在党的建设会议上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奠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组织基础,为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必须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推动基层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过硬。
紧紧扭住政治领导这个根本
从我们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到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支部建在团上,连没有设立党的组织,党的领导没有达于士兵、达于全部队,且官兵成分复杂、思想混乱,导致部队经不起严峻的考验。“支部建在连上”解决了党领导军队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为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供了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加剧的严峻形势,一些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领导功能弱化,履行管思想抓教育的职责不够,不善于从政治上思考处理问题,集体领导、把关定向凌空踩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中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在多元思想冲击中稳住阵脚、在复杂社会形势下站稳立场,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应着眼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控和建设部队,履行好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领导的根本职能。切实抓好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理论学习和经常性思想教育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为基本教材,落实好组织督导抓学和官兵自主学习相关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用科学理论建连育人的思想素质和实际能力。锤炼过硬政治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懂弄通军队法规制度,深刻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确保官兵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确保部队建设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提升集体领导效能。适应新体制要求,健全完善基层组织,选取懂党务、有能力、讲原则、威信高的同志担任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结合组织生活搞好经常性帮带。强化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扬民主、实施正确集中,坚决防止和纠正“家长制”“一言堂”,切实提升支部集体领导质量。
紧紧扭住练兵备战这个核心
“支部建在连上”,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作战任务的完成。曾有一个时期,受郭徐流毒和长期和平环境影响,一些基层党支部工作重心偏离中心任务,心思精力不够聚焦,议战议训图形式走过场,训风演风考风不实,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能力不能完全适应使命任务要求。我们应牢记,无论在什么时候,能打胜仗都是我军的根本职能和价值所在。必须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改进领导方式,把支部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基层党支部应紧贴使命任务,坚持以战领建、抓建为战。凝聚当兵打仗思想。认真抓好经常性形势任务、职能使命教育,在学习党史国史军史中汲取红色营养,在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形势中深刻领会习主席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的忧思关切,激发官兵提高打仗本领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思想统一到能打仗、打胜仗上来。立好聚焦打仗导向。始终着眼是否有利于战斗力建设抓建部队,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安排工作,切实排除干扰、剔除“虚功”。坚决立起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士官选取、入党考学、评功评奖等要向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倾斜,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立起聚焦打仗的政策导向、用人导向和舆论导向。锻造能打胜仗本领。严格议战议训、参训组训、跟训督训等制度落实,支部一班人要带头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始终与官兵训在一起、练在一起、苦在一起,以上率下、示范引领,以训风促党风、以血性炼党性,团结带领官兵一心一意谋打赢。
紧紧扭住自主抓建这个关键
秋收起义部队在转移途中,一路战斗频繁,生活艰苦、疟疾流行,伤病员不断增加,少数官兵公开离队、自谋出路,有的团营出现官多兵少、枪多人少的现象,到达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三湾改编”在班排设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连以上设党代表,实行“战士问题不出班排、党员问题不出党小组、干部问题不出党支部”,极大增强基层连队自建能力。当前,新的领导体制对基层党支部“三个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各级加大培训帮带力度,采取有效举措,切实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党支部自我造血、自主抓建能力。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应扭住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过硬不放松,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强化自建当好主心骨。支部一班人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自主抓建意识,在上级培训帮带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党支部班子练兵活动,组织干部骨干学好《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基层建设法规,理清抓建纲目、标准要求、方法套路,努力提高筹划、推进和落实工作的实际本领。激发动力当好贴心人。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大力发扬三大民主,经常问计于官兵,鼓励建言献策,让官兵参与决策、执行监督、实施评判,及时总结推广官兵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引导激励官兵积极为部队建设添砖加瓦。担当作为当好主人翁。支部一班人应克服等靠依赖思想,强化责任担当,面对复杂棘手难题、急难险重任务,敢于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面对差错失误,不推诿、不躲闪,多从自身找原因,以主动作为能干事、敢于负责不避事的实际行动,赢得官兵真心拥护。
紧紧扭住永葆先进这个保证
在湖南炎陵水口休整期间,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6名士兵入党宣誓仪式,明确党员发展的标准条件程序、组织生活制度,宣传党的行动纲领和纪律、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要求,从发展首批工农兵党员入手,开启了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生动实践。在当时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党员身份虽然没有公开,但每打一仗,党员都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当前,有的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严格,不会、不敢依靠组织管党员管干部,对思想入党把关不严,党员身份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纠正这些不良现象,就必须把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重要课题,把“走在前列”的要求贯穿于基层党支部建设全过程。
继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应着眼新时代新要求,始终扭住先进性建设不放松,在实践中彰显党员队伍良好作风和先进形象。严肃党内生活锤炼党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增强组织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坚决纠正和防止庸俗化、随意化现象和自由主义、好人主义,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先锋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从严从紧从实建强队伍,严格按照标准条件和组织程序发展党员,从源头上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签订“履职
承诺书
”、划分“模范责任田”,督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监督执纪纯正风气,深化拓展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制度,紧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官兵权益有效维护、敏感事务公正处理、内部关系和谐纯洁等方面,坚决防止和纠治发生在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纯正基层的政治生态,不断加强党支部团结凝聚功能,更好地汇聚强军兴军强大正能量。(作者单位:武警江西总队)
1920xx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初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对于当前党的基层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连队作为军队的基层组织,“支部建在连上”不仅是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更是我们党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根基。
再次回顾“支部建在连上”的产生、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方法、作用,对今天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事业有了基础和平台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前提是要把平台搭稳搭好。我党我军通过“支部建在连上”,在部队首次实行了班排建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的制度,这使得党的决定、规定在基层单位有了组织载体,从而有效解决了党对军队基层的领导问题,最终使军队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空前提高。
当前党的形势任务及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中央到基层组织是一个坚强统一的整体这一点始终未变。作为全党体系末端的基层党组织,落实党赋予的“最后一公里”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首先就是要把基层党组织的架构搭建完整,作用发挥出来,让党的支部也绝不仅仅建在“连”上,而是要建到车间、公司、学校、扶贫一线,甚至还要建到“楼”上、“网”上,在确保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多种形式多种举措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好建强,使其在领导基层工作上真正发挥出强大的政治功能。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基层管理有了章法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管理。建军初期,“支部建在连上”从根本上解决了起义部队人员思想混乱、队伍成分复杂、组织管理弱化等问题,而且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无不发挥了巨大的建设引领作用。
当前,就是要针对有的农村党支部带头人素质不高、有的社区党支部服务群众不到位、有的企业党支部发挥作用不突出、有的机关党支部开展活动不经常等现象,牢牢把握和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组织更具活力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是要提升组织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也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革命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斗争力量不断壮大。突出基层党组织的主体功能,焕发出大活力,不仅是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殷切期望,更是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求。
“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思想主张更聚人心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本是要取得人民拥护。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统战工作时曾讲到:“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做?应该就是争取人心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且完全道出了“赢得人心就是赢得胜利”的深刻道理。这种强大力量的汇聚,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恰恰是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基层支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持之以恒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所致。
(据《学习时报》20xx年12月11日第a5版,作者:陈明明)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五
教师支部工作是教师发展和成长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在支部工作岗位上,我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提升自己的素养。通过对教师支部工作的参与与思考,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支部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领悟到了一名教师在支部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与体会。
第二段:加强组织协作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我深知党组织是教师进行工作、学习和成长的坚强后盾。在支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和充实支部的组织形式,健全会议议事程序,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一名支部干部,我认真履行组织工作职责,积极组织支部会议,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以推动支部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第三段: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作为教师支部工作的重要角色,我们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工作岗位上,我时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做出表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我积极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在学科教学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我不仅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榜样,也带动了身边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第四段:加强交流与合作
教师支部工作需要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相互倾听与沟通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支部工作中,我积极参加支部会议,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共同探讨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互相借鉴经验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我还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同事共同探索并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升教学效果。
第五段:持续自我反思与提升
支部工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提升自我。在支部工作中,我常常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通过不断反思和提升,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结:
通过参与教师支部工作和不断反思与提升,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支部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们要加强组织协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交流与合作,持续自我反思与提升,从而推动教师支部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我相信,在教师支部工作的旅程中,我会不断成长与进步,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十六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教师支部是协助学校管理的重要组织,旨在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支部中的参与、交流和学习,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也对学校和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在教师支部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自己【亮点1】(大约250字)。
在教师支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在支部中与其他老师分享,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并且得到其他老师的认可和赞赏。在我参与支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技巧方面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学法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些方法被其他老师借鉴,并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种认识自己的亮点和优势,进一步增强了我在工作中的自信心。
第三段:学习他人【亮点2】(大约250字)。
在支部中,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学习也是我取得进步的关键。每次支部会议中,我都会聆听其他老师的分享和经验,不断总结和吸取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特别是一些有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在教学中的方法和技巧都有独到之处,对我影响尤为深刻。通过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和方式,我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第四段:共同成长【亮点3】(大约250字)。
教师支部还是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心得。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我发现很多问题不是个别教师所遇到的,而是共性问题。这种共性的问题通过支部的集体智慧,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在共同的讨论和思考中,我们可以互相启发和帮助,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支部的共同成长,我们可以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共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校整体的办学实力。
第五段:结语(大约250字)。
通过参与教师支部活动,我不仅认识了自己的优点,也学习了他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共同成长中,我体会到了教师团队的力量和价值。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将继续积极参与教师支部的活动,与其他老师一起努力学习和进步,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加入到教师支部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以上只是一个参考范例,实际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参与教师支部活动的体会和感悟进行展开。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十七
一是、在党政建设方面,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和变革。在业务体系和干部管理体系上,在行业内率先设计党政双正职岗位,有力地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工作力和活力,对于调动店铺团队凝聚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一定区域具有领先价值,显示出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觉悟。
二是、在服务营销方面,进一步拓展和延续了翠微百货麾下各成员单位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精神,在各个店铺商圈积极开展会员服务营销,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结合实际强化了服务明星和服务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三是、在新商业模式探索方面,积极开辟百货店以外新的业态,拓展新的商圈,目前翠微店、甘家口店等已经进入深度的升级转型设计,面对传统百货店的模式惯性,正在寻求经营战略上的突破,迎合、引领新的消费需求。
四是、在各成员单位的企业文化融合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轮岗创新,用不到一年时间,在将近300人的中高层管理队伍中,调整了近70%,打破了原来三个企业之间无形的心理隔阂和团队惯性文化,进行了高度的整合以后,在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以上工作说明,翠微集团(股份)党委开展的创造性工作,就是在体现和落实党的初心与使命,就是在深入钻研、运营行业市场规律,与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和内心潜在需求谋求价值统一。
作为一个零售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要坚决贯彻集团(股份)党委、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的各项部署,身体力行、落实在行动中,把店铺的事情办好,把为消费者、员工、股东这“三大顾客”服务的“初心”显现在行动上,创新思维、创新工具、在数据化的平台上策划新的服务价值链,努力形成引领性的跨越式服务模式,用凝聚人心、创意业绩、锤炼品牌来回应上级党组织,尤其是消费者的期望。
支部建在连上教师心得体会篇十八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马利在全国组织部长培训班上有关《互联网与执政党建设》的讲课中,提出“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挑战,我党有必要进行一次新的‘三湾改变’,从‘支部建在连上’发展到‘支部建在网上’。”中共娄底市委关于贯彻《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探索支部建在互联网上的新路子”。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支部建在网上”的不同阶段与特点
“支部建在网上”的运作机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三个阶段。分别是:“网上有党员”,“网上有支部”,“支部在网上”。
第一阶段 “网上有党员”。即我们的党员积极上网,积极发言讲话,积极讲宣传党的政策、维护党的形象、捍卫党的根本利益的话。
第二阶段 “网上有支部”。即我们的支部除了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之外,还积极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第二阶段的党员在网上出现的情况与第一阶段相比,思想上是从自发发展到自觉,人员从零散不固定的发展到相对固定,时间上从偶然的发展到定期。第一阶段中党员在网上的发言是对(党)外的,属于宣传性质的,第二阶段中党支部同党员之间的发言,是对内的,是指示与汇报、是教育与学习、是部署与服从,属于管理性质的。
第三阶段“支部在网上”。即:党支部移居网上,完全在网上开展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活动和党务工作。第三阶段同第二阶段相比,在网上开展活动从支部活动的第二场所或方式发展为第一场所或第一方式,从支部活动的非常态化方式发展成为支部活动的常态化方式,从只是对个别的、一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到对所有党员的教育管理全部在网上实施,从大部分的党务工作不在网上处理运作发展到大部分的党务工作都在网上运作完成。
从上述对“支部建在网上”三个阶段的分析来看,马利所提出的五个层面的工作基本上是属于第一、第二两个阶段的工作,而我们目前的党建工作也正处于大力推进第一阶段工作、同时在小范围内探索第二阶段工作的状态中。而第三阶段则是“支部建在网上”的高级的、完备的形态。
二、实现“支部建在网上”所需具备的社会条件
必须指出,政党的组织形式是受所处的社会历史、政治环境、文化心理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的。
当初,支部之所以要建在连上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背景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军阀纷争,谁有军队谁就可以称霸天下,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等人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独树一帜的政治主张,但就是因为有了军队,他们就能在中国的政坛上走马灯似的轮流坐庄,而即使在政治主张、治国理念、人品威望上都受人尊敬的孙中山因为手里没有兵马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要受到陈炯明、许崇智等军阀的威胁。在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直至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至多也只能靠政治理念去影响、感动某支军队的负责人,进而局部地控制某一支军队。应该说,八七会议后的中共中央集体都认识到了军队对实现革命主张、建立革命政权的重要性,而正是毛泽东,以“支部建在连上”的方式把当时的中共中央的理想落到了实处,他一反南昌起义前共产党自上而下地影响军队的模式,创造了自下而上设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师政治部的方式控制军队、党组织完全同军队合二为一的模式,这也就成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党之所以要去控制军队,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能通过军队控制天下。后来这一成功的模式进而拓展到党控制国家机器、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直至社会最基层的单位,从而实现了党控制国家、控制社会的局面。
而“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一阶段的出现,是因为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舆论阵地、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思想和民众心理的力量,因此,我们的党要求自己的党员发出自己的声音,直至成为网上的意见领袖。它是在互联网声势渐炙的社会环境下、在我们的许多党员都拥有上网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出现的。它要求在巩固已有的传统宣传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占领互联网这个新兴媒体,以目前中国的社会情况,是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的。
“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二阶段的出现,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员(党员)的增加,党利用互联网远程快速传输的特点来开展党员管理工作,它是在互联网影响社会渐广渐深,有流动党员的地方就可能有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技术条件下出现的,目前的中国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这一步的。
“支部建在网上”的第三阶段需要互联网发展到触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层面,有人的地方就有互联网,人们在互联网上生产甚至生活,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的“第一社会”,互联网上的主流意识可以影响整个国民思想、情绪,进而控制整个国家。当这样的社会条件出现时,我们才应该把支部建在网上。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三个阶段中的“互联网”的特性是不同的,第一阶段网上有党员之“网”,它是媒体;第二阶段网上有支部之“网”,它是传输工具;第三阶段支部在网上之“网”,它就是人类社会。
应该说,目前,中国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这一状态,互联网还只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第二社会”,网上反映的人与事,也要拿到网下来解决。即使在美国,奥巴马把互联网运作成了他的“宣传部”、“组织部”、“财政部”,都还只是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宣传功能和传输功能而已。
三、“支部建在网上”的组织形式及其蕴含的理念
虽然“支部建在网上”还只是一个远景,但它作为一种政党组织形式所蕴含的先进理念却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支部建在网上”(指第三阶段)同“支部建在连上”相比,在组成支部的党员类别上,打破了目前以工作单位、居住地域为界的格局,而代之以相同行业、相同社会观点、相同利益诉求为单位来组合支部;这样,空间距离不再是支部组成的条件,地理空间相近的人员可能不在一个支部,远隔千里的政治观念相近、相同者会在一起过组织生活。在党员的组织关系上,淡化了党员对某一具体支部在组织形式上的具体归属,而强化了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治国理念的认同。党员并一定总是某一个具体支部的成员,他可以因距离的原因、观点的原因、党的某项工作的原因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在不同的支部间流转。在支部与党员的关系上,支部不再是党员的领导者,而成为党员的服务者、党的某项活动的协调组织者;支部与党员之间淡化了金字塔式结构关系,而形成多点交互、平行网状的特点。在党同党员之间联系上,淡化了现实利益的关联,强化了政治理念的吸引。
平心而论,“支部建在网上”的组织形式同“支部建在连上”(实质上是“支部建在单位”)相比,突出了互联网虚拟的特点,在这种运作形式下,支部对党员的影响和控制力要小于“支部建在单位”,它注重的是对党员思想意识的影响,而我党传统组织形式中支部同党员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都有无处不在的关联。
“支部建在连上”与“支部建在网上”做为两种不同的政党基层组织形式,一种严密、一种松散;一种强调从思想到行动的组织性,一种注重政治观点的相近性;这种组织形式上的不同来源于对政党---这个人类文明史上独特政治现象的性质、作用、规律的认识、思考、实践的不同。自17世纪末英国形成辉格、托利两大党后,“政党”这个角色正式在人类文明舞台上粉墨登场,所到之处,搅得风生水起,天旋地转。但它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度里的表现形式是大相径庭的,有时它表现为一种强势组织,可以拥有精英人才、领袖人物,可以拥有军队武装、地方割据,可以拥有庞大党产、财团献金;形成像“支部建在连上(单位)”这样具有极强战斗力的组织。也可以是一种弱势组织,可以是相同主张的人们的松散的会员式组织,可以是因选举而聚而动,选举之后就散就伏的间隙性组织。政党的组织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变化性,因不同国家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社会政治环境、民族文化心理等诸多条件而定。中国共产党凭借“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形式成功夺取了全国政权、凭借“支部建在单位” 的组织形式在中国稳固执政数十年,无疑证明这一政党组织形式是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然而,“我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党的目标任务变了,所处的国际国内的环境变了,同时放眼整个世界,政党理论更加丰富,政党实践更加多样;如何借鉴世界各个政党在组织形式上的成功经验、避免前车之鉴,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需要我们积极而慎重地选择与探索的。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061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