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3 11:44:11
最优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模板16篇)
时间:2023-11-03 11:44:11     小编:雁落霞

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反思,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写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范文或优秀案例,但不要照搬照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一

解说: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现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从这篇序文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来看,更像是成年作品。“童子”不一定就是指小孩,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轻无知的谦词。何况序文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话,“弱冠”是指二十岁。所以,关于写作时间,课文的注释解说采用后一种说法。

注释:

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唐代宗当政之后,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李豫),“豫章故郡”被替换为“南昌故郡”。所以现存滕王阁内的石碑以及苏轼的手书都称作“南昌故郡”。

故:以前的。

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南部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物华天宝:物的精华就是天上的珍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俊采:指人才。

懿范:美好的风范。

宰:县令。

遄:迅速。

朱华:荷花。

睇眄:看。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一介:一个。

等:相同,用作动词。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百龄:百年,犹“一生”。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鲤,孔鲤,孔子之子。趋庭,受父亲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胜:名胜。不:不能。常:长存。难:难以。再:再次遇到。

兰亭:在浙江绍兴市。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临别赠言:临别时赠送正言以互相勉励,在此指本文。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一言:一首诗。

赋:铺陈。

四韵俱成:(我的)四韵一起写好了。四韵,八句四韵诗,指王勃此时写下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

佩玉鸣鸾:舞女身上的装饰,代指舞女。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二

什么文章是“牛”文?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文章就如世间万物,林林总总,没有定质,没有定法。但好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有“气”。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

文以气为主。

我认为,“气”就是作者灌之于文章中生命底色。有气在,文章便是鲜活的,便是灵动的,便是激扬的,便是生生不息的。庄子的文章有清气,有飘逸之气;孟子的文章有正气,有浩然之气;司马迁的文章有侠气,有血性之气。有气的文章就能藏之深山,就能传之后世。千载之下,我们就能感知到那些作品未干的墨迹,感知到那些作者心灵的律动。

《滕王阁序》,我之所以将它称之为“气贯千古的序文”,也是因为它有气在,即有才气,有大气,有勇气。

(一)才气。

首先,王勃才思敏捷。

王勃只活了二十六七岁,但他生前就声名远播了。今天写作文之前要打“腹稿”,其典故就来自王勃。《新唐书·王勃传》记载: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天赋异禀,才华横溢。据传,《滕王阁序》就是在筵席间一挥而就的。都督阎公举办宴会,早就“内定”女婿作序以炫耀其才华。不料王勃少年气盛不知推辞,惹得主人大怒,拂衣而去。但阎公当听到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句时,转怒为叹:“此真天才,当垂不朽也。”

同样是大文豪,写文章并不见得都有王勃倚马可待的速度。西晋的左思写《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可却用了十年时间,苦思冥想方成。唐朝诗人中也有“苦吟”一派,贾岛动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反复推敲才收获好诗,比起“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来,毕竟显得太辛苦,更不够帅。

王勃才思敏捷,是才气的第一表现。

其次,王勃学识渊博。

一个人再英才天纵,也需要后天学习。《滕王阁序》中大量典故的运用,就是王勃才气的第二个表现。据统计,这篇文章是中学课文中注释字数最多的一篇,注释几倍于正文。书下已有的注释,我不再多说,说两个注释没有的典故。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记载:

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

又载:

(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董仲舒是谁?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儒生,是把儒学变成为中国两千年来统治思想的奠基人。扬雄是谁?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杜甫在《赠韦左丞》诗中说自己“赋料扬雄敌”,杜甫推崇的人的水平,就不必再论证了吧。

王勃暗用了董仲舒和扬雄的典故,含蓄而有力地赞美了孟学士。用典不等于一定有才,但用了很多典故,却没有“掉书袋”的弊病,这就是大才子了。

“望长安于日下。”表面上看,王勃这一句像是在写一个平常的动作。其实,透过典故,我们就能看到作者内心的深切忧思。《世说新语·夙慧》记载:

晋明帝年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这个典故有两处要注意:一,晋元帝的处境。他是东晋皇帝,国土沦丧,他对故国有着无限的眷恋。二,明帝的回答。“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说明他虽有眷恋,但无力回天,理想难酬。

王勃写作此文时,其处境正与典故相合。王勃才华早露,在做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戏为《檄英王鸡》一文,被怒逐出府。后来做了地方上一个参军,又因擅杀官奴被治罪,父亲也受其连累,被贬为交趾令。所以,此时王勃有着双重的疏离感:远离长安,眷恋故土;远离权力中心,却仍然眷恋着官场。可是,他虽有眷恋,却无力回天。所以,他才会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北辰”,皇帝的`象征。“北辰远”,就是皇帝越来越远,离自己实现理想抱负的可能性越来越远。

由此可见,这个典故用得极为含蓄,但又极为贴切。

其三,突破文体拘束。

《滕王阁序》采用了骈文文体。骈文也称“四六文”,字数、对仗等格式上有极为严苛的限制,非常难写。很多骈文都会用“小序”来降低正文表达上的难度,即用散文问题事先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就是这样。

王勃虽然是带着四六骈文的镣铐,却舞出了惊世骇俗的舞蹈。《滕王阁序》文笔纵横,挥洒自如。词藻富赡,语言浓艳,可谓辞采华茂。意气风发,英才天纵,可谓骨气奇高。不得不说,王勃才气冲天,千载之下亦无人匹敌。

(二)大气。

首先,气势恢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一般的解读,会关注以下几点:

视角的变化。登临滕王阁,作者视角变化极快。先目光上移,顺着绿树山峦,仰望到天空。再目光下移,如临深渊,看不清地面。

色彩的搭配。“耸翠”,满眼的碧绿,映衬在蓝天白云之间;“流丹”,明艳的朱红,在翠绿中更加鲜艳。红绿相配,一片灿然。

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鉴赏还缺点什么,我们来做一个对比: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这两句是出自曹植的《公宴》诗,历来备受称颂。除因红绿色差明显而颜色搭配极佳外,诗中的“冒”字还极为有神。

但同样使用色彩,同样是写宴会的诗歌,曹植诗比王勃文缺少些气魄。王勃的这四句,气势宏伟,上天入地,大开大合,仿佛天地都在他的笔下,他的胸次。精致的作品也可以写得很好,也可以成为千古绝唱。但对我个人而言,虽然也很喜欢曹植的诗,但总觉得这两句有点小家子气,不如王勃写得雄浑阔大。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大家自行揣摩,这里就不再一一讲解了。

其次,思路开阔。

写滕王阁,王勃不仅仅是写眼前之景,更有大胆的联想与想象。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渔舟”一句,是眼前之景,而“雁阵”一句,则思接千里之外。王勃在渔舟晚唱的歌声里,他的魂魄已经漂泊到了衡阳,去嗅嗅那里的寒气,去听听那里的雁鸣。

王勃的思维,不仅仅是对景物有着开阔的联想。他还由眼前的宴会,联想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宴会。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西汉梁孝王有睢园,那是当时名流雅集的超级沙龙,司马相如、枚乘都曾是座上宾。

“邺水”,也就是邺城,是三国时期最大的文化沙龙所在地。召集人是曹丕、曹植二兄弟,三国时文化名流都在曹魏,而曹魏的名流都在邺城。

“彭泽”,当然是指陶渊明,不用说,陶渊明也是大名士。

“临川”,指谢灵运。名门之后,当世无双的大名士。

如果王勃没有开阔的思维,又怎能联想到这些?如果没有这些,文章又怎能熠熠生辉?《岳阳楼记》的写作也是如此。据说范仲淹并没有到岳阳楼,而是看着一张效果图便写出了锦绣文章。

所以说,无论是大作家的经典作品,还是同学写作文,思维的开阔是极为重要的,都应该学会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其三,意境高远。

大气的表现,还在意境高远上。这里我们不得不谈谈全文最著名的一句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般的解读,会关注以下几点:

对仗工整。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对仗考究。且“当句对”。一句之中,“落霞”可对“孤鹜”,另一句中“秋水”正对“长天”。当然你可以说,唐诗这样的诗句多得是,但是请注意:第一,王勃是现场完成,几乎没有时间做更多的思考;第二,王勃是初唐诗人,律诗、绝句这种对仗工整的“近体诗”还并未完全成熟。如非要拿杜甫的律诗来与之较量,显然太失公允了。

动感与静态并存。上句写动,霞、鹜“齐飞”。视线随景而动,把落霞写活,突出景物神韵。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侧重于内心因景而静,突出了观景之人气韵。

色彩亦真亦幻,难以描摹。落霞,明丽灿烂中,却因孤鹜的那几个小黑点透出了阴沉。秋水似蓝非绿,与天相接,不辨哪里是天,哪里是水。我看过一些表现这两句诗的画作,均觉得不满意。不是因为作者的水平不够,而是诗句一但凝定为具体影像,便失去了变幻不定的种种可能。这正如我们常常诟病影视剧的改编不如原著精彩,道理是一样的。

还有人说,这两句并非原创: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这两句是南朝庾信《马射赋》中的句子,据说是王勃模拟的蓝本所在。拿出庾信的文句来,并不是批评庾信写的不好。相反,他写得很好。杜甫就非常推崇庾信,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庾信的诗句是原创性的,给了王勃一个巨人的肩膀。当然,一比意境,二者就有高下之分了。打个比方,庾信的诗是小家碧玉,虽然也有几分姿色,但毕竟落了俗气。王勃的诗句则是大家闺秀,眉目之间有山水,谈吐之间有乾坤。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三

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对《滕王阁序》中“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这句的注释是:“既然每个人都必须写一首诗,我的诗也已经写好了。一言均赋:一个字,八句诗,古人聚会写诗,常常每人选取或抓取一个字作韵,并以四韵(八句)成篇。本序结尾原有诗,其诗为……(《滕王阁》诗,此处略)。”这个注释说得含含糊糊,似是而非,让人颇为疑惑。

带着这个疑惑我查阅了原来教过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2001年版)《滕王阁序》,其中对“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这句的注释是:“这两句是说自己。意思是,我的一言都铺陈出来,成为四韵。一言,谦语。赋,铺陈。”人教版的注释比鲁教版的明确了许多,特别是“这两句是说自己”,这句话真的是说自己吗?这是我的第一处质疑。

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其中序文43篇。从内容上看,只有《续书序》《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和《四分律宗记序》3篇是“书序”,其余40篇都是宴饮前的祝酒辞,或用于饯行,或用于叙旧,或用于庆典,或用于宴游等场合,都是用来邀饮应酬的。那《滕王阁序》属于哪一类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写作背景:“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延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滕王阁序》是宴饮前的祝酒辞。

那这类“祝酒辞”性质的“序”王勃是怎么写的呢?反复研读后我们发现一般都是先叙当时情景,吹捧在场客人;再写个人情志,寄托感慨;最后命宾客赋诗,鼓励互相唱和。例如,《上巳浮江宴序》:“盍遵清澈,共抒幽襟。俾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一言均赋,六韵齐疏。谁知后来者难,辄以先成为次。”因此,《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与《上巳浮江宴序》“一言均赋,六韵齐疏”作用相同,无疑是王勃对在场宾客的要求,即“说别人”,而绝非如课本所注的“这两句是说自己”,更不存在鲁教版所注释的“我的诗也已经写好了”。我们可以明确王勃的诗还没有写,说序也已经写好了还差不多。

看来这两句产生歧义与《滕王阁》诗有关,那就涉及了我的第二处质疑,即是否像鲁教版注释的“本序结尾原有诗,其诗为……”。

其实,这序与诗本无关联。从内容上看,《滕王阁》诗发思古之幽情,有盛衰无常之感,格调并不高昂,而《滕王阁序》多溢美之辞,有“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二者极不协调,说序为诗序,不可信。此序最初文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来,明张绍和刊本《王子安集》将其更名为《滕王阁诗序》,但集子里的`诗和序并不在一起。诗录在卷二“七言古诗”内,序录在卷五“序”内,而其他诗,赋有“序”者,皆并录于诗、赋之前,无一例外。到清初的《古文观止》,又名《滕王阁序》,恢复了《唐摭言》的题名,但删去了文末“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这句,并迻录《滕王阁》诗于文后,这便把本无联系的诗与序连缀到一起,造成了“诗序璧”的假象。

《滕王阁序》虽提名为“序”,却是一篇典范的骈文,它继承了汉、魏以来的骈文传统,吸收了赋体的成功的艺术经验,形成了规模崇丽、气象清新的风格。这篇序文,可以说是“诗人之赋”的典范之作。王勃以诗人的眼光来观察与滕王阁有关的客观事物,以诗人的心情去体验和抒发真实感受。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他有远大的抱负,有人生的使命感,所以,他既能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这样歌咏山河风光的佳句,同时也能抒发“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他的影响远远超过《滕王阁》诗,二者决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滕王阁》诗首句入韵,不是一首“四韵”诗。而属于仄(渚、舞、雨)平(秋、流)通押的古体诗,根本不符合“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这一条件。因此将“诗”“序”拉扯一处,实无确凿依据。

最后简单的提一下对人教版注释“一言,谦语。赋,铺陈”的质疑。“一言”并非“谦语”,“一言”即韵字,平声韵称“言”,仄声字称“字”,“四韵”指作一首八句(限四韵,首句不入韵)的诗;“赋,铺陈”这一注释,也不准确,可以解释为创作。由此看来鲁教版的注释倒颇为准确。

那么,“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二句应该如何注释呢?笔者建议不妨参照《古文观止》对该句的注释:“一言均赋,‘均赋一言’的倒装。赋,创作。一言,一首诗。四韵俱成,‘俱成四韵’的倒装。俱,都。四韵,四个韵,即八句。译文是‘请每人写一首诗,完成八句四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是对众宾客的要求,意思是:请大家都赋一首诗,都写成四韵八句的格式。这就提出了作诗的要求,然后紧跟下句“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邀约作诗,则衔接紧密,天衣无缝。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四

王勃是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年少轻狂的才子。他如一团流火,极速燃遍了神州大地,又倏忽间转瞬即逝。这样一场熊熊燃烧的大火被南中国海冰冷刺骨的海水无情地扑灭,但它的余温,却坚定而执着地保存了一千三百多年。

王勃在文学方面是早慧的,“六岁善属文”的记载虽有可怀疑之处,但他的天赋毋庸置疑。他才华横溢,因而极为自负,恃才傲物。说他年轻气盛也好,说他郁郁不得志也好,对于王勃其人的评价,“nzundie”或许是最简练的语言。从他的身世经历来说,他若不写下一篇斗鸡檄文,便不会遭到贬谪;他在贬谪的路上若不收留一个有罪的奴隶又突然倒戈想把他杀掉,也不会遭到杀身之祸;然而他幸运地获释了,却又在前往越南一带探望因他的罪行而遭到贬谪的父亲时在南中国海溺水而亡。他几乎完全不懂得世故人情,这点可以类比于今日的13岁天才神童上考上清华大学——天才在别人接触社会广泛学习的时候都在自己极具天赋的领域钻研呢。天才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不说他对宫体诗朴素化以及对绝句结尾创新的贡献,单说《滕王阁序》一篇,再与之人生联系在一起,便足以令人感慨油生。

《滕王阁序》文盖千秋,王勃以这一篇,便可以领袖文坛,独霸千古。其中典故之盛,多评论一句都让人自惭不已,它如同一本百科全书,囊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但了解得更加深入一些后,我得知此文乃王勃于滕王阁饯别宴之前便酝酿好的,在他酝酿过程中,或许翻阅了大量典籍,希望以此文震惊世人,好比语文考试之前想出一篇佳作,考试时写得得心应手——但这毕竟与临场发挥的性质不同了,也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再具有相似性。由此可见王勃是一个相当好胜且渴望展示自己才华的'人。但从另一个方面说,《滕王阁序》是一篇王勃倾尽了他才气、豪气、精气、元气的作品。此后两个月内,王勃卒。

我想,从命运安排的角度来说,才气和元气给大部分人的分配基本上是均等的,只是体现的形式不同;大部分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分配才气和元气也基本上是平均的。对于王勃来说,他早年的生命之花盛放得太绚烂了,绚烂得让他人呀然一惊、措手不及。早熟是否意味着早衰呢?而他的《滕王阁序》,文采太过斐然,斐然得同样令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如果说真的有一种命运在给人分配元气与才气,那么王勃集中释放了如此之多的才气和元气之后,必然会迅速走向衰落。而命运对他也是眷顾的,他没有让王勃像许多才子作家在一篇酣畅淋漓的大作之后文思枯竭痛苦余生,而让他整个人立即消失在红尘之中,再无一丝痕迹,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纵观王勃短暂的一生,最突出的两字便是“命运”。他在《滕王阁序》中也抒发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人不能说一定要相信命运,但看看王勃的经历似乎是有那么一点邪乎。他的名字“勃”正如他的人生,勃勃生机,充满无限活力。古人的字多是对自己的补充,他叫“子发”是不难理解的,但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或者是他的父亲意识到了什么,他取字为“子安”,他的人生充满了死亡的危险,多次在死亡边缘徘徊,被命运牵引不断走向死亡,那似乎是一种逃脱不开的宿命,你可以侥幸一两次,但终究躲不开。王勃曾写过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渡船淹水的恐惧之情,而这似乎也是为他人生结局打下的一处伏笔。王勃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色彩,他的每一次重大事件都似乎是被命运巧妙地安排过,而他自己鲜有反抗之力,唯一的反抗便是他的字——子安。

但各个时代早慧的才子似乎都具有这一通性,那似乎是命运的安排,又似乎不是。命运安排到你文采绝世,而从人类性格特点出发来说,骄傲之情绪是极易在这种情况下滋生的。从小高人一等,便自求创新,绝不学他人做一平庸无名之辈,于是你好胜、渴望表现自己,希望展示自己无穷无尽的才华,这是你选择的一条道路,不同于任何同时代人的不凡之路。与其说这是命运安排,倒不如说这是性格使然;但性格有时候也服从于命运的安排。早慧和晚慧从某种程度来说决定了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了人的命运。人可以改变性格从而改变命运,但能够改变性格的性格却也是天生遗传或是命运安排,人是束手无策的。因此,王勃的命运似乎是必然的,他的自负、恃才傲物、年少轻狂决定着他像一个方向飞快地发展,而那个方向,就是他的死亡。他的早衰是必然的。正是他的天才加速了他早衰的到来。

我想,王勃是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否则“子安”一字又不知从何说起。人们总说自己可以改变命运,但殊不知改变命运的性格也是被命运所安排,实属无奈。他的一篇《滕王阁序》如同他生命之花最绚烂的一次绽放,倾尽了所有养分和元气,丝毫不为来日方长做打算。那似乎是奋力一搏,又似乎是千钧一发。这样一团极具生命力的烈火燃遍了神州大地,浓缩了千古才情、浓缩了一个人生命所有的元气,喷薄欲出。草木因而含悲,风云为之变色。它将王勃推上了不朽的文坛,也将王勃拉下了死亡的深渊。

今天的我们无从询问王勃是否愿意倾尽他的一生释放这团火焰。千古难出一个集大成者。文采零碎地分布在享誉文坛的名篇中,实在难以找到这样一篇酣畅淋漓的千古佳作。而此时,我觉得我很难再轻易地拿起《滕王阁序》,因为它比训诫石沉重千万倍——那是穿越时空的千古文采的精华,那是一个永恒生命所有元气、精气、豪气与才气的浓缩。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五

《古文观止》不过二百余篇,但却洋洋洒洒记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其中的一些名篇是我特别钟爱的,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刘禹锡的《陋室铭》等等。

尤其是《滕王阁序》。南昌人对滕王阁是老少皆知,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情景却不一定知晓。公元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王勃接下来写了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槛外长江( )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 “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间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滕王阁序》的造语佳句迭出,异彩纷呈。妇孺皆知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自不待言,此为写景之极也。其它如写地势“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此等妙笔,贯穿全文。

《滕王阁序》用典繁多巧妙,含蓄有味。全文用典多达二十多处,均是信手拈来,贴切恰当。而且运用灵活。有时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

先有滕王阁,然后有王勃的滕王阁序; 有了才华横溢的少年才俊王勃,才会有这被称为千古雄文的滕王阁序; 就是因为有了这神来之笔的滕王阁序,才使得滕王阁成为光辉四射、照耀千秋的千古名楼。 古往今来,引得多少文人墨客对滕王阁趋之若鹜,极尽讴颂,并且以一留名姓为莫大幸事。

当王勃在腾王阁上高呤“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又不知道有多少同僚因才生嫉。王勃的两次获罪大致都与他才情傲物,文人相轻有关。后一次获罪还连累到他老父被贬到南荒做县令,27岁的王勃在去探望他父亲的途中溺水身亡。他的陨落和他的升起一样迅速,实在是令人心痛。

当身临波澜起伏的赣江畔,仰望雄伟壮阔的滕王阁,不由心生感叹。读书读人,或使人警醒,或使人振奋,或使人高尚,或使人坚强,得失寸心知。

林中流淌的溪水,面前总会有巨石、横木拦住去路,河道也并非笔直,而是曲曲折折,总是阻止溪水前进。人生也正是这样。人所踏上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坎坷密布,荆棘丛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在大唐王朝强盛的唐高宗年间,从绛州龙门走出了一位才高八斗的文人。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才华早露,十四岁时即被授予官职。然而他却在仕途至终因才华横溢而遭受了两次打击。这也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上元二年,滕王阁上,他即席作赋,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为历代传颂赞赏。今日,读《滕王阁序》,我会在开始时同情王勃的遭遇。然而,读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时,我便渐渐由同情变为了赞赏与佩服。读罢此文,我深有感触。

林中的溪水虽身处曲折的河道中,面对拦路的艰难险阻,却毫不畏惧、毫不气馁,只是聚成一股又一股的水流冲向障碍,冲破障碍,流向远方。人在经历了失败、打击、挫折后,需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拥有这种心态后,人就会变得不畏困难,像溪水一样勇于面对,勇于承担,勇于挑战,在摔倒之后满怀信心地再度站起,为追寻成功继续前行。

王勃前往交趾看望自己被贬的父亲途中,心中还怀着两次打击给他留下的阴影。然而在《滕王阁序》却表现出了一种积极的壮怀。“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使人精神一振,感受到作者那种身处逆境却仍乐观向上的心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惨遭酷刑,却最终完成了“史家绝唱”的《史记》。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发明家爱迪生,失败两千多次后方才成功。音乐家贝多芬失聪,仍作出了一生中最伟大的音乐篇章。经历了痛苦的生命才能称其为人,真正的成功者都是从痛苦中超度出来的。古人在逆境,经历失败,这些不仅没有束缚他们的手脚,反而成就了他们的成功。若只是一味地感叹命运的不公,只会停滞不前,碌碌无为终此一生。

人生失意后,重要的不是别人的雪中送炭,而是自身需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一切。命运是无情的,即使是叱咤疆场的一代名将李广也没有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终身未得封侯,自刎沙场。海伦凯勒曾说过:“对于无可挽回的事,就应想得开点,不要总强求不可能的结果。”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在一个人的身上发生了什么,而是这个人如何去看待。人不能只为自己的命运叹息,而是应该努力去改变命运。而改变命运就需要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信心。而这些就需要心态的乐观。拥有了乐观的心态,人的心胸会变得宽广,不会总因失败而痛苦,心中会产生希望,进而会产生动力,使人继续向成功迈进。心态是成功的基石,正如一位名人所言:“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切的根源就是一种心态。人如果改变了心态,就能改变他的命运。积极的心态,能使人重新振作,重拾信心;积极的心态,能使人不畏挑战,勇往直前;积极的心态,能使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积极的心态,能使人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林中的溪水,终有一天会流到广阔的大洋。人如果永怀积极乐观之心,终会铸成人生的辉煌。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中成就最高的王勃,只活了二十七岁。

他二十六岁时写的《滕王阁序》,是传诵千古的名文。据说当时镇守南昌的都督闫某,把滕王阁修饰一新,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叫他女婿先写好一篇记述滕王阁的文章,到时候假装是即兴创作来向宾客夸耀。宴会时,主人装模作样让在座的人写。知情人都知趣地推辞,王勃却不知天高地厚,竟接过笔真写起来,惹得闫都督勃然大怒。不过,唐朝人胸襟就是宽广,当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闫某大为惊服,不但不生气,还主动请王勃接着写下去。“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黄昏时江边的这一幅秋景多麽开阔,多令人神气习气扬!

《滕王阁序》虽然不算诗,但却是诗味醇厚的`一首散文诗,其审美效应永不会衰变。文章以一首诗结尾:“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与朋友分手,一般总不免会有些伤感,这首诗却一反常情认为只要是知己,即便分隔天涯,也仍然像紧邻一样。诗中没有一句解释的话,但天下升平,处处都有能给人踏踏实实的安全感,却作为坚实的背景衬托在诗的背面。只有时代开放、清宁、透明度高,送行的和被送的都根本想不起来会遇到什麽意外的侵害,分手时才会有这麽开朗的心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邦”,表达了人类这种普遍的愿望,因而流传千古,成了随时被引用的名句。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七

滕王阁乃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在永辉年间任洪州都督时建造的,该阁濒临赣江,景象壮观。《滕王阁序》乃“初唐四杰”王勃所有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公元675年,王勃在省亲途中路过南昌,巧遇洪州都督阎公在滕王阁摆酒设宴,应邀创作出了这首《滕王阁序》。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借助酒宴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生动活泼、流光溢彩的秋景图,同时也抒发出作者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伤情怀。当时的王勃只是一个满怀豪情壮志的热血少年,几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写出了这篇文章,展现出王勃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文学才华,让世人钦佩。《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无论在文学价值还是审美情趣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仔细地研究和鉴赏,充分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文学意蕴。

(一)分析文章的构思,领悟结构的巧妙和新颖。

《滕王阁序》通过记叙的表现手法,以滕王阁的饯宴为主线,以登高感怀为主要内容。这与一般作者的创作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作者没有直接从楼台和宴会入手,而是从滕王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开题,即“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给人一种气势恢宏之感,让人感觉眼界开阔,气质非凡。接着,则运用骈文铺排的技巧,充分展现出洪都是一个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的地方,然后再转向盛宴,扣住了主题,充分展现出了整篇文章结构的巧妙和新颖之感。

(二)鉴赏文章的表达,学会从同的角度写景。

文章在表达上也颇具技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同一景物。例如,作者在描写南昌疆域的时候,不但写到了“豫章”的“故郡”,还描写了“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作者在表达不甘现状,踌躅满志时,既写了“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又写了“东隅已失,桑榆非晚”。这些例子都是作者通过运用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同一事物和感情的表现手法,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饱满,感情也更加丰富,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三)品味文章用词,注重词语的绚丽与饱满。

《滕王阁序》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词语华丽绚烂,寓意饱满。特别是在景物描写的部分,文笔非常优美,遣词酌句,例如“层台”之“翠”,“飞阁”之“丹”等,用词都非常巧妙绝伦,扣人心弦。当然,王勃在遣词造句上所体现出的美艳与当时隋唐时期空洞无物的文风有着明显的差别。王勃所创作的这篇《滕王阁序》,不仅辞藻华丽,而且表达饱满有力,字里行间中还透露出非常真挚的情感。

(四)赏析文章音韵,体会音韵的和谐与优美。

注重文章音韵,充分展现出文章优美与和谐的意境也是《滕王阁序》的特色所在。作者在对偶句的运用上,采用了不同的对仗方式。有的运用了两个合成复句的对仗,比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有些则用单句对仗,比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另外,还有些是采用互相平行的内容。作者在音韵的把握上主要依据情感的起伏来调节音节的变化,使得文章在旋律和节奏上富于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结语。

《滕王阁序》作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佳作,非常值得我们去仔细研读和鉴赏。这篇文章无论是从作者本身出发,还是从文章的内容、构思、用词、音韵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情感表达上,即充满着作者的积极进取,又表达出内心复杂的愁思和情志,展示出其独特的审美情感,体现出王勃以及与他同时代的智士文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我们应该细细品味。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八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从这篇序文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来看,更像是成年作品。“童子”不一定就是指小孩,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轻无知的谦词。何况序文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话,“弱冠”是指二十岁。所以,关于写作时间,课文的注释解说采用后一种说法。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本意是让其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还有一种说法《唐才子传王勃》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父亲王福畤被牵连贬为交趾县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新修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宴宾客,准备让他的女婿写篇记,来夸耀这一盛事。王勃到此拜见阎公,阎公知道他的才华,就请他来作记。王勃欣然对客提笔,一会儿就写成了,还不加修改,满座宾客大为惊奇。酒酣辞别。阎公赠送他一百匹缣,他就扬帆离去。到了炎方,船入大海,王勃被淹死,当时是二十九岁。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九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十

这里以往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瓯越。物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之间。因为大地有灵气,所以英杰辈出,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大洲像雾一般涌起,博学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地方,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特地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所作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里,藏有像紫电剑、青霜剑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季秋时节。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滕王阁前的沙洲,发现了滕王所修的滕王阁。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野鸭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十一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属三秋三秋: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b.彩彻区明彩:日光。

c.识盈虚之有数数:计算。

d.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20岁,古人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

b.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排箫的音响引来徐徐清风,悲伤的歌声让白云停止飘动。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也为时不晚。

d.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维、披绣闼两段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细致入微地描写滕王阁的秀丽景色,笔势收放自如,开合有度,景物混成,恍若画中。

b.遥襟段先描写欢乐畅快的宴会场面,接着表达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并委婉表达对圣主明时的不满,情绪传为悲愤。

c.嗟乎段依然抒发感慨之情。作者没有一味低沉感伤,而是借助历史典故传达出一种处卑位而思有位的情怀和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d.勃,三尺微命段表明自己目前的处境、心中的志向、此行的目的,并表达了结识名士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主人知遇之恩的荣幸之意。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是写景名句,请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文字。(4分)。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这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海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项,数:名词,定数。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于,均为介词,在;b项,均为结构助词,的;c项,而,均表转折;d项,前者,转折连词,但;后者动词,用。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b项,清风生是比喻,像清风;纤歌是柔美的歌声,不是悲伤的'歌声。大意为:宴会上,排箫声响起,好像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所以选b。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两段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理解不正确,前两段采用的是色彩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而不是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手法。所以选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试题分析:既然是赏析,自然要结合着诗句关键词,展开合理的联想,然后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可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赏析。孤鹜是在飞的,云霞是在落的;碧空高深无比,红霞稍低些,而孤鹜又更低,这就有了三个层次,而它们下边又有秋水。秋天的水是宁静的,在天边,天空和水面这两个本来并不相交的平面经过持续的变形相交了,这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并能使人感到整个画面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真实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十二

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唐代宗当政之后,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李豫),“豫章故郡”被替换为“南昌故郡”。所以现存滕王阁内的石碑以及苏轼的手书都称作“南昌故郡”。

故:以前的。

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南部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物华天宝:物的精华就是天上的珍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俊采:指人才。

懿范:美好的风范。

宰:县令。

遄:迅速。

朱华:荷花。

睇眄:看。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一介:一个。

等:相同,用作动词。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百龄:百年,犹“一生”。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鲤,孔鲤,孔子之子。趋庭,受父亲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胜:名胜。不:不能。常:长存。难:难以。再:再次遇到。

兰亭:在浙江绍兴市。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临别赠言:临别时赠送正言以互相勉励,在此指本文。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一言:一首诗。

赋:铺陈。

四韵俱成:(我的)四韵一起写好了。四韵,八句四韵诗,指王勃此时写下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

佩玉鸣鸾:舞女身上的装饰,代指舞女。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十三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天人一作:仙人;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一作:安贫)。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扩展:争议。

中国传承下的《滕王阁序》的各版本多是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作为开篇,然而,在日本皇宫发现了公元707年(日本庆云四年,即滕王阁序创作后的26年)收藏的《滕王阁序》的抄本,在该抄本中,开篇却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版本,专家们给出的解释是,“豫章故郡”是原版,而“南昌故郡”只是为了避唐代宗李豫的.讳,而作此修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国现行流通版《滕王阁序》的“孤鹜”,一只野鸭,“孤鹜”必须成群才齐飞,单独不可能齐飞,该处一直困扰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的文坛悬案。而在日本皇宫的抄本,却是“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于“鹜”和“雾”由于一直没有定论,所以还是使用原本“孤鹜”。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十四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象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活跃。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如紫电、如清霜。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十五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诗人王勃的作品!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滕王阁序的更多详细内容!

写作背景。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从这篇序文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来看,更像是成年作品。“童子”不一定就是指小孩,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轻无知的谦词。何况序文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话,“弱冠”是指二十岁。所以,关于写作时间,课文的注释解说采用后一种说法。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本意是让其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还有一种说法《唐才子传王勃》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父亲王福畤被牵连贬为交趾县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新修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宴宾客,准备让他的女婿写篇记,来夸耀这一盛事。王勃到此拜见阎公,阎公知道他的才华,就请他来作记。王勃欣然对客提笔,一会儿就写成了,还不加修改,满座宾客大为惊奇。酒酣辞别。阎公赠送他一百匹缣,他就扬帆离去。到了炎方,船入大海,王勃被淹死,当时是二十九岁。

写作特色。

整体感知。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1)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游玩的时间、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2—3)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4—5)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6—7)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局部思路揭示。

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以第五段为例说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脉络:

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

精彩语句揣摩。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登高临远,意心飞扬,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是本文的文眼。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由人生的离别引发人生遇合的感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青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远近变化。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写作技巧。

本文在构思上也有独到之处,文思缜密,层层扣题。各段衔接科学,思路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全文充分发挥了骈文的特点,融对偶、声韵、用典于一炉,表现了比较丰富的内容,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节点题——第二节近境——第三节远近结合——第四节远境感悟——第五节抒怀励志——第六节自我介绍兼回收题意——第七节收篇致谢。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先通过点题,让读者明了当时所处的境况。接下去描写近境,以人的眼目为支点,由近至远,第二、四节也就顺理成章的现形出来了,这是一个层次感的问题。这样的处理,条理清楚,而且让人觉得自然。同样,抒怀也是如此,从第四节下半截浅述至第五节加深到第六节先深又转浅,到第七节不着痕迹的收篇。都是充满着层次感。

争议。

中国传承下的《滕王阁序》的各版本多是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作为开篇,然而,在日本皇宫发现了公元7(日本庆云四年,即滕王阁序创作后的26年)收藏的《滕王阁序》的抄本,在该抄本中,开篇却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版本,专家们给出的解释是,“豫章故郡”是原版,而“南昌故郡”只是为了避唐代宗李豫的讳,而作此修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国现行流通版《滕王阁序》的“孤鹜”,一只野鸭,“孤鹜”必须成群才齐飞,单独不可能齐飞,该处一直困扰历史学家和文化学家的文坛悬案。而在日本皇宫的抄本,却是“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于“鹜”和“雾”由于一直没有定论,所以还是使用原本“孤鹜”。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十六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一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译文】。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象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活跃。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如紫电、如清霜。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

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

【写作背景】。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少有才名,以诗赋居长。《滕王阁赋》是其力作,也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写此文,正是王勃流放越南途中,路经南昌,恰逢洪都府知府阎公重修滕王阁,莅临其宴,一气呵成此赋,王子安之才气当时技惊四座,使阎公目瞪口呆,惊为绝世奇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1976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