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篇一
复音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可译为“在这时”“在这件事情上”“在这种情况下”。如“然后刑于是起矣”(《荀子·议兵》),“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2.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如“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结合语境理解为介词“于”和代词“是”的组合,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因此”“从此”等,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而离席”(《口技》),此处应理解为“在这个时候”,与现代汉语不同。
复音词“至于”,原来不是一个词,“至”是动词,表示动作;“于”是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屈原至于江滨”(《屈原列传》)。后常连用,用于句首表示承接上文另及一事,如“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出师表》),“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篇二
(一)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二)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
之
(一)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2.第一人称,译“我”
(二)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三)作助词
1.译“的”。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3.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
4.用在主谓结构中,消句子独立性。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为
(一)作动词1.译“做”、“成为”等。2.作判断词“是”用。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三)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以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其
(一)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也
(一)作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祁使等语气。译“了”“啊”要视具体情况定,或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不译。
(二)作副词,表示反复。
于
作介词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
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在……方面”“到”“从”“自”。
3.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由于”“因为”。4.表示比较,译“比”。5.表示被动,译“被”。
乎
(一)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2.表测度,可译为“吧”。3.表感叹,译“啊”。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具体用法见“于”。
(三)作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四)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焉
(一)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二)作代词
1疑问代词,译“哪里”“怎么”。2.指示代词,译“此”“这”。3.人称代词,译“他”“它”。
(三)助词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四)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者
(一)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二)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三)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所
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二)作名词,译“处所”。
(三)“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译“……的原因”“用来……”。
盖
1.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2.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3.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篇三
“犹且”一般承上文意,表示一种让步关系,译为“尚且”。如: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二)且夫
“且夫”一般用作句首发语词,表示提起下文议论。如: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篇四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2.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6.榜样。如:以身作则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篇五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篇六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文言虚词“也”的`用法交流。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篇七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篇八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3)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篇九
1.同本义
则,等画物也。——《说文》
则,法也;则,常也。——《尔雅》
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
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
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
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
2.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
3.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
4.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标准权衡器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6.榜样。如:以身作则
多用于文章或艺术品,相当于“章”、“条”。如:新闻一则;寓言四则
1.划分等级
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书·禹贡》
2.仿效,效法。如:则先烈之言行
3.做,作
众人听了,吓得不敢则声。——《红楼梦》
4.正相反
则无可用。——唐·柳宗元《三戒》
则又望其真。——清·林觉民《与妻书》
5.又如:人皆好名,我则不然;则不(不但,不止)
6.表示相反或对照
则耻师焉。——唐·韩愈《师说》
7.又如:今则不然
8.表示平列关系
则桃李冬实。——宋·沈括《梦溪笔谈》
则桃李夏荣。
9.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10.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元帅此计好则好,则怕瞒不过诸葛孔明。——《隔江斗智》
1.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则明月斜挂。——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则绿草如茵。
则人物必有概范。——蔡元培《图画》
2.表示前后两事时间相距很近,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即”、“便”
则难者亦易矣。——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则易者亦难矣。
则治之如所言。——清·方苞《狱中杂记》
3.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
4.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
5.又如:则除(唯有,只有);则索(只好;须得);则情(只好管);则故(只管,只顾)
6.对已然或发生的事强调。可译为“都”、“已经”、“原来”
客则鼾睡。——明·魏禧《大铁椎传》
则学校大备。——蔡元培《图画》
7.表示让步,可译为“倒”、“倒是”
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29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