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写总结时应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请大家一起阅读下面这些精选范文,相信会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一
新闻摄影是一种以图片为载体,通过镜头凝视时刻并通过图片反映现实的艺术表达方式。相较于文字,图片更具有直观性和感染力,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并引起读者的共鸣。新闻摄影在新闻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让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具有醒目、个性和独到的视觉效果,成为了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段:选择角度,抓住瞬间。
新闻摄影的成功,与摄影师对瞬间决策的准确把握息息相关。在拍摄新闻瞬间时,摄影师需要快速判断,选择最佳的角度和适合的光线,通过摄影机构捕捉到充满张力和能够完美诠释新闻主题的画面。无论是体育竞技中球员的精彩瞬间,还是社会事件中人们情绪的流露,都需要摄影师灵敏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来决定何时按下快门,抓住那一刻的灵感和感动。
第三段:构图,传递信息。
摄影作品的构图能力对于表达新闻信息至关重要。摄影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视角和元素,将复杂的场景简化为有限的画面,以便读者能够立刻理解并对新闻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一种常用的构图规则是三分法,即将画面对称地分成三个水平和垂直的部分,将主体放置在其中一个交点上。这样的处理方法能够使图片更加稳定和平衡,有助于传达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信息。
第四段:色彩,更好地讲述故事。
色彩在新闻摄影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恰当的色彩搭配可以帮助摄影师加强图片的表达力,更好地讲述故事。对于重大灾难和悲剧等严肃的新闻事件,常使用黑白照片,以表现沉重和悲痛;而对于欢乐和喜庆的场景,可以运用鲜艳的色彩营造活力和愉悦。利用色彩的反差或者渐变,摄影师能够更加精确地表达自己想要传递的情感,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五段:摄影师的责任和影响力。
作为新闻摄影师,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新闻摄影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更是一种真实的记录,摄影师应该尽量保持画面的真实性,不夸大和歪曲事实,不进行不必要的修图。新闻摄影或许会影响人们对事实的认识,因此,摄影师要时刻时处于“第四权力”的角色,履行好传递真实、客观信息的使命。
总结:新闻摄影是一种充满挑战和创意的表达方式,它需要摄影师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构图能力。通过选择恰当的角度、抓住瞬间、构思合理的画面和运用色彩的巧妙处理,摄影师能够将事件的关键时刻、人物的情感和新闻的核心通过图片生动地展现给读者。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语言,新闻摄影能够跨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以其直观、感人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信息,并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二
近年来,新闻媒体发展迅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众思想觉醒的重要力量。在新闻基础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实践,我逐渐认识到新闻报道需要坚守价值导向、注重客观公正、保持人文关怀、精益求精的态度,并认识到新闻媒体的力量和影响力。以下是我在新闻基础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新闻报道需要坚守价值导向。新闻是对社会现象和事件的价值评判和反馈,因此,新闻报道必须具备明确的价值导向。在新闻基础实践中,我了解到媒体要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真实地呈现事实,而不是随意片面地渲染事件。新闻工作者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新闻伦理规范,确保报道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新闻报道需要注重客观公正。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之一。媒体要在采编过程中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情感的介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事实。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分辨事实和观点,如何辨别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及如何避免个人情感对新闻报道的影响。新闻工作者要摒弃个人偏见和政治倾向,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和报道新闻,同时要致力于独立舆论监督的使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新闻报道需要保持人文关怀。新闻工作者要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审视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传递人道主义的关怀和温暖。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事实呈现,更是对社会现象和事件的深度思考和呼唤,需要对人情世故和伦理道德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实践中,我深感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新闻工作者为社会传递积极正能量的责任。
第四,新闻报道需要精益求精。新闻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实践中,我深知在新闻报道中,要准确获取信息、准确分析信息、准确传递信息的重要性。新闻工作者要培养专业的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快节奏的新闻报道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感性,确保自己的报道不出现错误和偏差。
最后,新闻媒体的力量和影响力是无可忽视的。媒体通过报道和评论,直接影响着公众的观念和行为,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意识到自己的报道可能会给公众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要积极践行媒体责任,做到具有独立性、激进性、稳定性和责任性。同时,媒体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在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版权、诚信等相关法律法规,传递健康、绿色、正面的信息。
新闻基础实践让我深入了解到新闻工作的艰辛和责任,也让我认识到新闻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和价值。只有通过坚守价值导向、注重客观公正、保持人文关怀、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做出正面积极的贡献,为社会进步和民众思想觉醒做出自己的努力。新闻基础实践给我指明了新闻道路上的方向,我将坚持初心,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三
新闻摄影是一种独特的传媒形式,通过摄影师的镜头,能够将真实、有代表性的瞬间定格下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信息。它在新闻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片直接传递信息和感情,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新闻摄影的基础是要准确捕捉瞬间,并通过構圖、光线、角度等摄影技巧,突显主题并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新闻摄影中,对于摄影师的基本素养和实践经验,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第二段:讲述了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00字)。
在新闻摄影中,有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是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首先,摄影师要有准确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复杂、临时和不可预测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决策和拍摄。其次,摄影师要注意构图,通过调整画面的框架、角度和元素的组合,来突出主题和表达信息。第三,光线对于摄影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摄影师要善于利用自然光或人工光,创造出效果突出的照片。另外,摄影师还要注重时机,抓住关键的瞬间,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最后,在编辑和后期制作时,摄影师要注意去除冗余的元素,提升照片的质量和吸引力。
第三段:谈论了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压力(300字)。
新闻摄影虽然具有着很高的观赏性和影响力,但是摄影师在从事这个领域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压力。首先,新闻摄影需要摄影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于不同的新闻事件和场景要有充分的了解和预判,这对于摄影师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提出了要求。其次,新闻摄影往往需要在复杂、紧急和危险的环境下工作,摄影师要经受住极端的气候、身体的疲劳和心理的压力。此外,新闻摄影还需要摄影师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被拍摄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权益和感受。因此,对于新闻摄影师来说,不仅要具备摄影技术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和人文素养。
在自己的新闻摄影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新闻摄影的重要性和挑战性。通过实践,我逐渐了解到摄影技术只是新闻摄影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独立思考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在现场拍摄中,我学会了如何在瞬间抓住关键的时刻,如何通过构图和光线的调整,使照片更加有力和生动。同时,我也认识到新闻摄影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报道中尊重被拍摄者的权益和感受,通过照片传递真实的信息和情感。
第五段:总结新闻摄影的重要性和自己的成长(200字)。
通过对新闻摄影的基础心得和体会的总结,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摄影在传媒领域的重要性。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传媒方式,通过图片直观地传递信息和情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它在新闻报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视觉体验。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实践和学习,我逐渐掌握了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作水平。将来,我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不断探索和进步,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和传递更多有意义的故事和信息。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四
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现实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新闻写作作为传播新闻的关键环节,必须具备基础的技巧和积极的心态。在我学习新闻写作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些基础心得,下面将从选题准备、采访技巧、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写作习惯几个方面来总结分享。
首先,选题准备是新闻写作成功的一大关键。选取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话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是十分重要的。在选题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筛选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和人们关心的问题。此外,要对选定的题材进行深入了解,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为采访做好准备。只有选好了适合的题材,才能在后续的采访和写作中取得好的成果。
其次,采访技巧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在采访中,我体会到一些有效的技巧。首先,要有良好的交流能力,与被采访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其次,要注重观察力和细节,注意对被采访者的言行进行全面的记录。另外,要灵活运用各种采访方式,包括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邮件采访等,以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在采访中,与被采访者保持良好的互动,能够获得更多独家新闻素材,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和独具品质。
第三,在写作结构方面,要注重新闻报道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闻报道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以重要信息放在开篇,细节递减的方式进行写作。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读者迅速获得关键信息,提高新闻报道的效果。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每段的过渡和衔接,保持整体的连贯性。此外,要善于运用标题、副标题、引用、配图等形式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和阅读性。
第四,在语言表达方面,新闻写作要力求简洁明了,突出核心信息。一方面,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以免给读者带来阅读困扰;另一方面,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在文章中进行段落划分,使读者能够快速获取信息。此外,要注意文字的精准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语义模糊或歧义的情况。只有简明扼要地表达,才能更好地传达新闻的内容和意义。
最后,在写作习惯方面,坚持学习和专注是非常重要的。新闻写作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通过对优秀新闻作品的学习和模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此外,要保持专注和耐心,对待每一个细节,不让任何一个信息流失。同时,要时刻关注新闻动态,了解社会最新发展,及时进行跟进和报道。只有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始终保持对新闻的敏感度,才能更好地完成新闻写作的任务。
总之,新闻写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与积累。通过对选题准备、采访技巧、写作结构、语言表达和写作习惯等方面的总结,我深刻体会到了新闻写作基础的重要性。希望能够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为传递更多真实准确的信息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五
新闻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追求客观、准确、简洁的原则成为新闻写作的核心。在我学习新闻写作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新闻写作有所帮助。以下是我的五点体会。
首先,新闻写作需具备广泛的素材来源。新闻的主题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动态,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积极观察和记录。同时,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以便理解各种专业术语,将复杂的事实转化为简洁准确的文字。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上资讯等方式拓宽视野,为新闻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其次,新闻写作需要遵循「五个W和一个H」原则。这里的「五个W和一个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分别代表了新闻报道中应该包含的基本要素。新闻写作需要立足于事实,客观准确地描述事件的发生经过,回答这些问题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事实导向,有助于读者对新闻内容进行理解和判断。
第三,新闻报道要尽可能精简准确地传递信息。新闻是追求时效性的,人们对于新闻有着很高的效率要求,因此写作要言之有序,避免以次要的内容拖累主要信息的传递。我们需要挑选并整合信息,抓住事件的关键点,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事实,从而使读者能够用最少的阅读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
第四,新闻写作需要突出人物的情感表达。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人物的情感和感受是读者与新闻内容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人物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能够让新闻更加生动、鲜活,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我们需要注重采访新闻人物,并通过人物的言行展示事件的真实性和影响。
最后,作为新闻写作者,我们需要保持情感和道德的平衡。新闻报道是一种对社会事实的客观描述,应该追求事实真相,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情感的插入。要保持独立客观的立场,不对新闻事件进行曲解和夸大。同时,也需要考虑报道的伦理和社会责任,尊重被报道对象的权益,避免损害他人的形象和利益。
总之,新闻写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需要我们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能力。通过广泛积累素材,遵循基本原则,精简传递信息,突出情感表达,并保持情感与道德的平衡,我们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写作者。希望我的心得体会对于学习新闻写作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六
新闻是传播事实和真相的最直接、最广泛的途径之一。作为新闻写作的一名从业者,我深深认识到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写作需要准确传递信息,同时又要引发读者的兴趣。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新闻写作的基础心得体会。
首先,新闻写作需要准确、简洁、客观。准确是新闻写作的基础,任何一篇好的新闻都必须依托于准确的事实基础。在写作中,我经常要做相关调查和研究,以充分理解和把握事件的背景及其各个层面的细节。另外,新闻写作要求简洁明了,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核心的内容,避免冗长的叙述和繁琐的修饰。最后,新闻必须保持客观中立,不加入个人观点和情感色彩,专注于真相和真实反映。
其次,新闻写作需要把握好节奏和角度。新闻写作不能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要通过合理的节奏和角度塑造故事的魅力。在写作中,我会采用一些手法如引言、段首句、标题等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同时,我也要注意时间和空间跨度的安排,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体验到事件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选题和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关键。一个好的选题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在选题时,我常是根据时事热点和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选择,同时也会考虑到新闻的可写性和新闻价值。采访是新闻写作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采访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观点。我常常在采访中努力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尽量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从而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信任。
第四,新闻写作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风格。新闻要反映时事,因此写作要求要求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专业术语和行话,使得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同时,新闻要求要把握好语气和态度,用中立、客观的态度来表达观点和看法。此外,新闻写作也要求丰富多样的叙事方式和文体风格,以避免读者审美疲劳。
最后,新闻写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新闻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手段和写作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从业者,我深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读者的需要。我经常通过阅读新闻写作参考书籍和文章,并关注新媒体和其他行业的动态,从中汲取灵感和经验。
总之,新闻写作是一门需要不断磨练和提升的技巧。准确、简洁、客观、兴趣、可读性和学习是我在新闻写作中的基本体会和心得。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写作者,为社会传递真实和有价值的信息。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七
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关键,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稿基础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我认为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对于大家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较大帮助。平常我们经常说,新闻写作是“七分看问题三分写稿件”。比方说,写今天培训班的稿件,就得先搞明白,为什么要办这个班,是因为存在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才办这个班。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了:为了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办了一期培训班。如果面对每一件事情,大家都能够按照撰写新闻稿件的习惯去想,这件事为什么要做,是因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才要做,怎么样做才能达到目的、有效果,这种思维习惯养成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能够增强。
其次,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真实、及时、有效地反映工作成果。不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干工作,确实也做出了很多成绩,这些成绩如果能够通过新闻媒体反映出来,可能会得到很理想的效果。平时,某某报纸或电视报道了某某单位或个人的事迹后,我们就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我们做得好呢!这很可能不是一句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的是他们的工作做得比较被报道的要好,甚至是好很多。因此,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时代里,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宣传出去,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三,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比较有效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平时我们在单位里,早上上班时遇到个人,女的遇到男的,说一句“xxx,你今天看起来好精神啊”、男的看到女的,来一句“啊呀,xxx,你今天又比昨天漂亮了、年轻了”。虽然人还是那个人,脸还是那张脸,而且还只有越来越老的可能。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种“去年二十今年十八”的赞美,因为符合人心向善的逻辑规律,往往能够让大家都感到心情愉悦。而正面的新闻报道也同样有这样的功效。无论是被报道的人和单位,还是撰写新闻的人,都会有成就感在心头油然而生,无形中就有效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有些社会效应大的典型报道,这方面的效应尤其明显。
第四,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会对个人的成长进步形成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撰写新闻稿件对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有一定体现的。我不是说能写新闻稿件的都是比别人能力强的,而是指撰写新闻稿件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我相信,如果我们在座的基层人口计生干部中出现这方面的人才,很可能就会得到重用。也许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培训班的目的之一吧。
从上述的四个方面看,虽然大家工作都很忙,但还是值得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撰写新闻稿件的。但是,有人也许会说,我们也不是不想搞报道,只是条件不充分,和专业的新闻记者没法比。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专业的新闻记者是有他的优势,比如时间、精力上比较集中,掌握了熟悉的技巧等等,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即两个知情。
在对工作的重点、难点的准确掌握上,基层干部所具有优势是专业新闻报道员难以比拟的。大家可能都接待过记者,或者看过记者采访,许多时候,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记者很容易问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来的。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在座的领导们都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专家能手,对什么是工作重点、难点,什么事情是一段时间内上级抓得紧的,都是了如指掌。这一点对于搞好新闻报道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我每次采访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找一大资料看看,然后找熟悉工作的同志东扯西拉的请教,才能够确定从哪个角度入手来抓报道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没少闹笑话。(举例:流管处的数据交换平台。)
不要说媒体的记者,就像我这样的宣传干部,每次到一个地方采访都是匆匆忙忙的。一方面是自己的时间比较紧,另一方面怕打搅被采访者。但是,不管是记者还是我这样的,大凡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采访得越细,问题问得越清楚越好。(举例:通州采访。)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写的都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人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工作是自己一滴滴汗水干出来的,写起来是信手拈来,驾驭自如。
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这两个优势,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就肯定不是难事。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汇报的大题目称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用意。
掌握新闻稿件基本要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家的选题能力,即让大家能够独立判断出什么样的工作或事件能够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
首先,什么是新闻?历来说法不一。新闻定义的争鸣伴随着新闻学的研究,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路程。国内外众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170多种定义。
无论中外古今,公众认知、理解的新闻就是某种见闻。如果我们以属加种差的形式来给新闻这一概念下定义的话,见闻就是新闻的属概念。找到了属概念,使用内涵定义法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种差,给出不同的定义,如从性质、发生原因、种属关系、功用等方面就可以列出下面一组基本定义。
1.性质定义:新闻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性质定义反映的是新闻的基本特性,即新近、新鲜、新奇,用一个字来概括即“新”。
2.发生定义:新闻是通过对新近、新鲜、新奇事物的感知而获得的见闻。发生定义是立足于新闻产生的方式来给新闻下定义的。这种方式就是人的感知形式。
3.关系定义:新闻与过时、陈腐、平淡的旧闻相对,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关系定义突出的是新闻与旧闻的关系,要表明的是前者和后者同归“见闻”一“属”,是同属中的两个不同“种”类。
4.功用定义:新闻是能够满足受者喜新好奇心理的新见闻。功用定义所表述的则是新闻的最基本的社会功用,而不是作为某种特定工具的特殊功用。
可以说,上述一组基本定义具有最广泛的概括性,能够正确地定位新闻的外延与内涵。
上学的时候,老师们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定义通俗点讲,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老师讲完了,大家就在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现在想想,其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咬狗”式的新闻也很多。比如说,现在众多的媒体炒作、明星包装等等,你骂我,我骂你,似乎很热闹,但从实质意义上理解,与前面所说的“人咬狗是新闻”的调侃也差不了太多。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能分析得太深刻了,否则就有可能出政治问题了。但是,之所以提起这些,是因为它充分说明了新闻选题的侧重点,就是应该在“创新特征”上下功夫。你想报道的事件它必须得有点新意,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
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把新闻性理解成工作中的创新性,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是可以让大家感到眼前一亮的。比如说,人口计生委搞了一个性科学教育基地,这对于性观念保守的中国社会来说,就是一件具有很强创新特征的工作。围绕这样的一个选题做文章,就非常符合新闻事件能够满足读者好奇的特征。
在北京的各家媒体中,社会新闻这一块,这样的稿件是占了绝对多数的。但是,在我们结合工作搞报道的过程中,这样的稿件却是相对较少的。
典型报道对于非专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却是我们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掌握的。因此,对新闻的典型性特征,我就稍详细点讲。
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新闻稿件是北京日报、京郊日报、中国人口报等我们所要面对主要媒体的重要刊载内容。这类稿件大约占上述报纸用稿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前段时间我和我们刘凤婷处长给咱们石景山区写的“让爱与阳光同在”一稿,就属于典型报道。2006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咱们石景山区和全市、全国的其它地方比,比他们搞得好,咱们就是典型,写咱们怎么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的稿件,就属典型报道。因此,对典型报道可以简单作这样的理解:即典型报道就是百里挑一树典型。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得好,谁就是典型。如刚才我们说的关爱流动女孩行动,我们做的工作是全国都在做的,但我们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有特色,做得有成效,因此,我们石景山就是这方面工作的典型。
谁做了大家都想做但基本上都没做好的事情,谁就是典型。学雷锋做好事,拾金不昧,把工作当事业干,做出一番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工作业绩来,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想要做到的,但是真正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是十分地不容易,因此,谁做到了,谁就有可能就是典型。
谁做了与当前的'宣传教育主题有着密切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成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典型。比如,当前全国人口计生系统都在学习中央的新“决定”,哪个单位哪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有创新,有成效,谁就有可能成为这一较短时间内的典型。
把上述的一些典型的工作或事迹报道出去,就是通常意义上所称的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的一个容易产生的错误理解,就是把一般的好人好事或者履行应尽的职责或任务当做新闻事件来报道。
比如某某某帮某老人解决了一个什么困难之类的。这种事迹是否是新闻,必须要看是否具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此类事件是否与当前的宣传主题有较强的关联;二是当事人做这件事是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比如,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播出了多位普通百姓学雷锋做好事的新闻,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与建立和谐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有着密切联系。
与新闻事件的典型性特征相比,新闻事件的指导性特征既需要具有典型性特征,还要具有可推广、借鉴的特征。也就是说,指导性特征是建立在典型性特征之上,并高于典型性特征。
任何优秀的新闻稿件,都肯定有焦点性特征的存在。焦点性特征明显的稿件,是所有新闻媒体所追寻的稿件。
比如说,两会中的《物权法》通过审议,很多报刊都用了专版、专刊来报道,就是因为它是大众眼里的焦点事件。还有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非常精典的事件,充分说明了新闻事件焦点性特征的重要性,那就是在中央颁布新决定后,各级人口计生组织都利用当地新闻媒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闻宣传工作,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应邀来采访的记者对新决定的主要内容并不关心,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生育指标有没有放宽,富人超生有什么特殊处罚措施,等等。这种看似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出现,却是新闻的焦点性特征的强烈表现。因此,如果我们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能够敏锐地抓住新闻事件的焦点性特征,把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事件及时地报道出来,就一定能撰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
上述四个要素可以独立存在,即只要拥有其中一个要素,就是一篇完整意义的新闻稿件;也可以二个要素或三四个要素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的要素越多,新闻稿件的价值就越高。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八
我们在动笔写作一则新闻之前,有一个首要的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写这则新闻的主旨是什么?从哪个角度入手来表达这个主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那么面对成堆的事实材料,就无从下手,具体写作流程中的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就无所凭依。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新闻写作入门基础 ,欢迎阅读。
古人作文很讲究立意。唐代文学家杜牧曾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立主脑》中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它,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这里的“意”或“主脑”,以及古人另外常用的“旨”、“志”、“神”等,就是指文章的主题。
新闻作品的主题可以解释如下:它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是作者通过客观事实所要表现的主观意图,也是写作过程须臾不可偏离的核心。
主题来自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现实生活异常丰富,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众多的、复杂的种种主题。我们不能抓到什么就写什么,对主题必须有所选择。我们在选择新闻主题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应抓住决策性、方向性的问题。新闻的主题应是那些代表事物发展方向、对全局有影响的主题。它与全局的形势紧密相联,对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往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次,选择主题要考虑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是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再次,选择主题不仅应当是正确的,而且要合乎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
提炼主题有一定的要求,没有无目的报道,新闻主题的确定通常有以下一些标准: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主题鲜明,是指记者对新闻所报道的人或事,要有鲜明的态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批评什么,应当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主题集中,是指新闻主题要单一,要抓住要点,不枝不蔓,把中心思想写深写透,切忌贪大求全。一条新闻最好只有一个主题,写作时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思路,把火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去。所谓“开口要小,挖掘要深”,“突破一点,以小见大”等,都说明这个道理。
主题的提炼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对新闻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一个飞跃的过程。准确地达到了对新闻事物全体的、内部规律的、完整的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主题就深刻了。
客观事物是具有多面性的。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普遍的客观规律,即事物的多面性决定了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反映它;而每一个角度各有其不同的用意、动机和出发点,不同角度所反映的关于事物的特征往往不一样,所蕴含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所谓新闻的角度,指的是记者选取新闻事实的立足点,表现新闻事实的入手点,揭示新闻主题的突破口。如何选择最佳的角度呢?首先要选择能切中要害的角度,切中要害的角度往往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因为这个角度是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最能表现出问题的实质。从这个角度报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选择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新闻作品的主题本身,大都是严肃的,往往缺乏趣味性。但写作时记者要善于通过角度的选择,把严肃的新闻事实中的趣味性因素突出出来,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使读者乐意接受。再次是选择读者最关心的角度,与读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自然是读者最关心的事。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能轻而易举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最后还应选择有新意的角度,俗话说:“文章切忌随人后。”新闻贵在“新”,除了立意新,还要角度新。
新闻选材的具体要求主要有:新鲜生动的材料;有积极作用的`材料;独具特色的材料;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新闻由头”中的“新闻”专指消息。也就是说,只有消息这种新闻报道体裁才需要“由头”。而其它的新闻报道体裁如通讯、报告文学等是不需要“由头”的。“由头”,是消息所特有的。
消息为什么需要新闻由头,这是由消息的“新近性”这一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有些重要事实,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值得报道,但事实发生的时间过去已久或跨度较大,要把事实报道出来,还需要寻找一个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
寻找新闻由头总的原则是:新闻由头的事实要是新近发生的变化,要与所要报道的事实有本质的联系,要有利于消息主体部分的展开。
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等。不同的消息,寻找新闻由头的方法不同。
一般地,值得报道的各类事件和活动只要及时抓住报道,就不存在寻找新闻由头的问题。但有些事件和活动发生后,过了一段时间才被记者或通讯员捕捉到。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这些事件和活动报道出来,就要在系列性的变化中寻找一个新闻由头。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九
通讯是报社、广播电台广泛采用的体裁之一,是一种详尽的报道客观事物及其变动的新闻体裁,充分表现新闻事实的延展性报道。下面是新闻通讯的写作基础,一起来了解下吧:
通讯报道必须是真实的,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要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
特点:叙事的形象性;内容的具象性,内容更加丰厚;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通讯以严格的真实性与文学相区别。通讯只能是选择典型,而不能是塑造典型;只能挖掘故事情节,而不能虚构故事情节。
调查报告与通讯的区别:调查报告不注重展开生活的画面,一般是概述式的,不予充分展开调查报告中的例子。
与一般的传记、回忆录相比,通讯突出时效性的特点,反应最新的情况进展。
按报道内容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等。
按写作形式分为一般通讯、小故事、特写等。
复合型的写作样式有集纳通讯和深度报道等。
人物通讯不一定是名人,要突出人物的新闻价值性。取材上可以写“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段着重写作。
事件通讯可以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也可以压缩成概括性的叙述,还可以把新闻事件中的某个片段加以突出的描绘。关键是写好事件本身的新闻意义以及作者对于事件的认识和处理。
工作通讯的写作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了解所存在的问题和特点,进行政策上和思想上的引导,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和推进工作。一般是某项工作如何开展、打开局面的情况;或是取得的新成绩、新经验;或是回答实际工作总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风貌通讯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变化,使受众增长知识,有时用以沟通情况,开阔眼界。风貌通讯经常运用见闻、游记、随笔等形式。取材广泛、写法灵活,展现现实的生活画面。
一般记事通讯,报纸上多数通讯属于一般记事通讯,有故事情节,有比较完整的过程,材料比较具体、形象,能体现出通讯所具有的特点。
访问记,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强,可以合理的加入背景材料,使通讯具有一定的深度。专访是访问记的一种形式,但是访问面不宜太宽泛。
特写,特写注重再现生活中的某个特定的画面,通过突出局部描绘事件的某些片段,增加传播力。
表达手法: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从头到尾或由浅入深的叙述方法;
头足倒置或者中心开花的叙述方法,有意识的把事情的结果或者精彩片段放到前面叙述;
中断过程穿插材料的叙述方法。
夹叙夹议的叙述方法。
描写是通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人物、场景和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可以写人物外貌,给人生动直观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侧面烘托。写心理,通讯的人物心理描写依然要坚持客观真实的基础。
场景描写可以帮助受众了解事件的性质、状况和意义,加深读者印象。
细节描写具有很强烈的冲击感,对于通讯写作十分重要。
1、开头之处作诱导;
2、关节之处作渲染;
3、衔接之处作粘合;
4、结尾之处作抒发。作用在于揭示本质、深化主题;使事实形象生辉;借助议论阐明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激发读者的感想。
叙述的直观性:开门见山,直奔主要新闻事实;上下连接,过渡照应;简要穿插,对比衬托。
描写的直观性:记者亲眼所见,如实写来;事后采访,重现场景;记者出场,进入事件,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有时候由于记者采访调查的艺术,还可以推进新闻事件的发展,扩大新闻线索,挖掘蕴藏其中的内涵。
寄情理于人:以深含感情的语言,深含见解的语言去描写人物,把对人物的情感和认识凝聚笔端。
寄情理于事: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对事件的认识和感情。
提炼通讯主题的一般方法。
通讯的主题是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般情况下是先有素材,后有题材,再有主题。
采访中收集到的大量的原始材料,尚未经过整理、加工的东西叫做素材。
题材是记者根据一定的报道思想,根据自己对生活、对事实的理解和判断,从大量素材中选择、提炼、加工成的写作材料。
主题是经过记者头脑的深思熟虑和判断分析,抓住了本质核心,形成一个明确的思想。所以通讯的主题是从实践中来,是决定选材、结构、表现形式等一系列问题的依据,是通讯的灵魂。所以,通讯要选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关注的、涉及最迫切的问题。
要求:集中、新鲜、深刻。
通讯的主题要集中一点,突出一点,宣传一个思想,不要企图在一篇通讯中解决很多的问题。
纵式结构,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安排,容易为文化水平不高的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由浅入深法一般用于政论性、问题性通讯的写作,重在以思想启迪人。
横式的结构有时空变换法和并列铺排法。根据主题思想,把单独的几个故事或一件事的几个侧面材料,组成一篇通讯。
开头要新鲜生动,不能泛泛而谈,格调要注意与整篇文章相一致。用重要情节作开头;以尖锐的矛盾作开头;以鲜明的对比作开头;用精辟的议论作开头;以突然的转折作为开头;用优美的故事作开头;用恰当的引语作开头,例如“做人要像人,但是做官不能像官”这样的语句。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主题。
通讯对象的选定要慎重,挖掘角度要新颖。形象地写人写事。
如何写好通讯—以人物通讯为例。
角度:写人物富有戏剧性的遭遇情节,人是新闻的主体,是新闻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把人写活了,新闻事实就会有立体感。
人物通讯的定义:一般是指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
人物通讯采写的共通性特征。
现实针对性强: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
事迹可信度高:通过深入采访获得真实的材料,经过对比鉴别以后应用。
故事情节生动;报道人情味浓。
人物通讯采写方法的个性化差异。
提炼的主题不同,主题是记者对新闻材料提炼出的一种思想见解,是对材料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挖掘。但是同一题材可能产生多个主题,记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
取材的路径不同,激烈的新闻竞争环境下,记者会突出个性差异,通过深入采访挖掘到与别的媒体不同的素材。
报道的主题决定材料的选择,确定了什么样的主题,然后再去挖掘相关的素材。谁占有第一手材料谁就能写出独家的报道来。
纵式写作:传记特色,通过人物的典型生活历程展示人物形象的历史轨迹。
横式写作:空间转换结构,以与人物相关联的事件组织、安排材料来表现人物的结构样式。
报道的形式不同,取决于报纸的出版周期、报纸定位性质和媒体个性风格等因素影响。
主题是决定人物通讯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主题的正确是指主题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鲜明是指要明确、清晰,深刻是作品要放映人物的特点和时代风貌。
1、从现象看到本质,用揭示点提炼。“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他,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他”。
2、微观到宏观,沟通点的提炼,努力找出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别。
3、从事实与时代的契合点上提炼,通讯报道影响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感,要尽可能的同时代相联系起来。
通讯主题的深化:主动的作者用锐利的思想钻入题材内部,政府题材,在题材的表层意义上再升腾起理智的灵光,升华其思想意蕴。
1、掬浪讨源法,寻找问题本质的原因。
2、引申勾连法,作者应该进一步思考,讲题材包含的本质加以发挥,同其他现象相联系。
3、层层剥笋法,一层层的深度挖掘内涵。
4、取类归纳法,大量的材料让事物的把握变得有难度时进行分类归纳。
5、镜照对比法,通过同其他事物的对比寻找。
总结,通讯的主题提炼和深化要以大量的采访材料为依据。
角度:反映记者思维、切入点和眼光。
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语言是文章的血肉,也是人物个性和精神充分流露的渠道。对氛围进行精心描写,可以触发读者的情感。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十
大多数情况下,编辑在浏览您的新闻稿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您的标题。一个有效的标题往往意味着这名编辑会刊发你的新闻稿还是会点击删除按钮。在确定有效的标题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1、标题不要超过一行。许多编辑部会限制标题的字数,超过限制字数的新闻稿就会被拒收。
2、标题应当能够产生一种让编辑“干着急”的效果,使标题成为概括新闻稿内容的一种“挑弄”性的语句。这很关键,因为许多记者仅通过网络系统浏览新闻稿的标题,然后在想要浏览新闻稿全文的时候才会点击选择。
3、标题应当包含发布这一新闻稿的公司的名称。不要出现“公司”、“股份”或者“有限”之类的词,非为了清晰地界定组织有必要进行标明。
4、不要使用感叹号或人民币符号。
5、避免所有可能的批评性的、争议性的或者判断性的陈述。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十一
报头、报眼、报脚、报眉、头版头条(二版头条、三版头条等)、偏头条、倒头条、通栏标题、套红、中缝(一四中缝、二三中缝等)。
二、报纸的文体。
主要有三种:消息、通讯和言论。
新闻的分类:
广义:消息、通讯、言论(评论)、图片。
狭义:消息(新闻就是消息,消息就是新闻)。
消息字数一般要求:重大消息不超过800字,一般消息不超过500字。
三、什么是新闻(消息)?
(1)定义: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最迅速的手段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宣传文体。
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
消息来源格式:本报讯(记者、特约记者、通讯员),新华社消息、路透社、塔斯社等等。
(2)特点:
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较小。
内容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另加“如何”
(3)消息的结构:消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写法: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
四、消息的种类(按写作特点分)。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十二
古人作文很讲究立意。唐代文学家杜牧曾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立主脑》中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它,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这里的“意”或“主脑”,以及古人另外常用的“旨”、“志”、“神”等,就是指文章的主题。
新闻作品的主题可以解释如下:它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是作者通过客观事实所要表现的主观意图,也是写作过程须臾不可偏离的核心。
主题来自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现实生活异常丰富,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众多的、复杂的种种主题。我们不能抓到什么就写什么,对主题必须有所选择。我们在选择新闻主题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应抓住决策性、方向性的问题。新闻的主题应是那些代表事物发展方向、对全局有影响的主题。它与全局的形势紧密相联,对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往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次,选择主题要考虑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是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再次,选择主题不仅应当是正确的,而且要合乎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
提炼主题有一定的要求,没有无目的报道,新闻主题的确定通常有以下一些标准: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主题鲜明,是指记者对新闻所报道的人或事,要有鲜明的态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批评什么,应当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主题集中,是指新闻主题要单一,要抓住要点,不枝不蔓,把中心思想写深写透,切忌贪大求全。一条新闻最好只有一个主题,写作时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思路,把火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去。所谓“开口要小,挖掘要深”,“突破一点,以小见大”等,都说明这个道理。
主题的提炼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对新闻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一个飞跃的过程。准确地达到了对新闻事物全体的、内部规律的、完整的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主题就深刻了。
(二)角度的选择。
客观事物是具有多面性的。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普遍的客观规律,即事物的多面性决定了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反映它;而每一个角度各有其不同的用意、动机和出发点,不同角度所反映的关于事物的特征往往不一样,所蕴含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所谓新闻的角度,指的是记者选取新闻事实的立足点,表现新闻事实的入手点,揭示新闻主题的突破口。如何选择最佳的角度呢?首先要选择能切中要害的角度,切中要害的角度往往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因为这个角度是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最能表现出问题的实质。从这个角度报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选择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新闻作品的主题本身,大都是严肃的,往往缺乏趣味性。但写作时记者要善于通过角度的选择,把严肃的新闻事实中的趣味性因素突出出来,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使读者乐意接受。再次是选择读者最关心的角度,与读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自然是读者最关心的事。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能轻而易举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最后还应选择有新意的角度,俗话说:“文章切忌随人后。”新闻贵在“新”,除了立意新,还要角度新。
(三)新闻选材。
新闻选材的具体要求主要有:新鲜生动的材料;有积极作用的`材料;独具特色的材料;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四)新闻的由头。
“新闻由头”中的“新闻”专指消息。也就是说,只有消息这种新闻报道体裁才需要“由头”。而其它的新闻报道体裁如通讯、报告文学等是不需要“由头”的。“由头”,是消息所特有的。
消息为什么需要新闻由头,这是由消息的“新近性”这一基本特征所决定的。有些重要事实,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值得报道,但事实发生的时间过去已久或跨度较大,要把事实报道出来,还需要寻找一个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
寻找新闻由头总的原则是:新闻由头的事实要是新近发生的变化,要与所要报道的事实有本质的联系,要有利于消息主体部分的展开。
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等。不同的消息,寻找新闻由头的方法不同。
一般地,值得报道的各类事件和活动只要及时抓住报道,就不存在寻找新闻由头的问题。但有些事件和活动发生后,过了一段时间才被记者或通讯员捕捉到。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这些事件和活动报道出来,就要在系列性的变化中寻找一个新闻由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十三
本报讯5月x日下午,在我校磨家校区举办了一场名为“和谐校园,精彩由我”的大型社团风采活动。此次活动由绵阳师范学院校团委社团部主办,心理协会、自然之旅、生活礼仪三个协会共同承办。此次活动也是绵阳师范学院第七届社团风采节磨家校区的`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的内容主要有手工卡片、漫画、手抄报展览,向全校师生介绍了有关心理、环保、生活礼仪方面的知识。许愿墙,表现了学生对亲人、朋友等的祝愿及自己的愿望。评选出了“绵阳师范学院十大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今天你骑了几公里、你长得好像学校等,十分贴近校园生活。活动的表演也在舞蹈《浪漫樱花》的优美舞姿下拉开了帷幕,在互动游戏环节,三个协会准备了富有特色的有奖知识问答,现场观众积极踊跃参与,并赢取奖品,歌曲《中国话》和小品《车站一幕》也赢的了如潮好评,一场自制环保时装秀则将表演推向了高潮,模特们身上的时装都是设计师利用环保材料为她们量身定做的,一出场现场便呼声、掌声不断,最后,一首朗诵结束了此次表演。
据了解,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健康、环保、礼仪”,目的在于关爱大学生心理健康,深化大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使大学生活更加健康化、丰富化、文明化,同时也是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同学们意识到:关爱就在身边,环保就在足下,礼仪就在眼前。
新闻写作基础心得篇十四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例如:
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齐聚亚的斯亚贝巴。
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举行。
温家宝和10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例如:
枪声骂声传媒声声声应和股价汇价石油价价价波动。
萨达姆被捕搅动全球市场。
再如:
让造林与造纸牵起手来。
――关于加快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思考。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例如:
让信息技术惠及全人类。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1.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2.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3.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如:
12月22日,作为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主要的两场主题研讨活动之一的专家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300名来自全国主要会展城市、会展举办单位、会展服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在这里倾听8位业内资深专家的演讲,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推动会展企业和城市发展战略准确定位》)。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酒类行规为一农民改写》)。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如:
2003年即将过去,人们在盘点欧盟一年的收成时,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惆怅。喜的是欧盟东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愁的是欧元区的经济一直不见起色。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6日《欧盟一分喜悦难掩惆怅几许》)。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如:
辞旧迎新之际,随着勉(县)宁(强)高速公路提前通车,陕西省成为西北第一、西部第二个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的省份。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陕西千里高速铺坦途》)。
5.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
经济大省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努力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广东六个“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6.引语式。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
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如。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一首首曾伴随和影响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歌曲,今晚在北京音乐厅再度响起,依旧深深地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
(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10月7日)。
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1.不能与标题重复。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近,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2.为后文留下余地。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3.各要素的组合原则。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以此类推。
4.要用事实,忌空泛。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5.语言要简洁。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40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