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16:33:02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通用14篇)
时间:2023-11-04 16:33:02     小编:碧墨

总结是一种思维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清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总结应该具备反思的能力,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一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但是,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然较低,经济增长仍然靠高投入来维系。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环境等众多条件的约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转型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转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东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全国其他区域类似,也存在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性障碍。东部地区的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具备自主创新必须的人力资源与物质条件,理应成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力军。然而,体制性突破难度很大,要耗费的时间很长。体制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决定了经济转型的长期性。在艰难而富有挑战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东部地区的低经济增长将使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具有稳定性。

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率先开放的政策,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经济增长的制度性障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小,东部地区从区域政策上的经济增长获益空间趋窄。相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受我国改革开放梯度战略的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在享受区域经济政策上存在时间上的滞后。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央政府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这样,区域经济政策性的区域差异将不断消除,东部地区不再具有区域经济政策上的优势。已有的区域经济政策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弱。相反,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的战略实施的时间较短,改革、开放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相当广阔的空间。为实现中西部发展战略而配套的各项区域经济政策处于不断落实之中,这些区域经济政策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由于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战略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实现。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长期性决定了中西部区域经济政策将不断得到深化和细化,区域经济的深化与细化的持续性将使中西部地区取得较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将具有稳定性。

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化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城市化率已经由1978年的17.9%提升到2008年的43.9%。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仍然较低,城市化仍然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城市化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域差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从城市化水平提升中的获益是不同的。东部沿海地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根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2006年,东部的一些最发达地区城市化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的高城市化水平使东部地区从全国城市化提升的进程中获益的空间相当有限。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还刚处于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鉴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西部地区的低城市化水平为将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中西部地区将从城市化的提升中获益更多。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正在发生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迹象相当明显。中西部地区将凭借强大的成本比较优势迎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这种成本优势首先体现在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上。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吸引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庞大的劳动力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接受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培训,形成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特征相契合的人力资本。在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这些人力资本必将大幅回流,就近就业。这将大大降低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西部地区变得更有吸引力。不仅如此,中西部地区历来自然资源丰富,企业入驻中西部后,将缩小企业的原材料等成本。中西部地区将凭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得益于产业转移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将从区域经济政策中获得后发优势,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政策将使中西部地区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东部地区经济转型的长期性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受阻;而中西部地区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也将使得我国在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有更多的收益。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将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得以保持。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二

人们对环境与林业关系认识越来越深入,国家及地方政府等给予林业经济的关注也更多,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促使我国森林资源在面积和蓄积上实现双增长。但由于同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林业自身特点等条件的限制,林业对资金的需求跟实际的资金投入之间始终存在差距,阻碍进一步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此外,我国主要的林业载体是国有企业,其发展势必要走三方并行道路,包括国家、地方和企业,因而适宜基于全社会建立完善的以政府导向为主、银行信贷作补充的投资机制。

(二)拓宽林业资金来源途径。

当前我国林业投资模式的主体是地方财政、国家投资,应积极尝试加强开拓资金来源途径,可通过发行农林债券、林业发展券等手段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尽量改善林业生产环境和条件,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提供支持。尤其要对投资林业的组织或企业等推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致力于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改善林业投资环境,实现投资的多元化,为林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条件。

(三)促进林区个体投资林业。

林业经济增长中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林区的居民及投资主体,所以促进林业发展需要居民个体投资的支持。尤其是对从事林地包管及种养殖行为等的个体,地方政府应适当延长相应期限,维护居民投资林业的长期收益,并改进林区金融工作,为个体投资者提供小额贷款,促进个体积极投资林业。

(一)开展技术培训与能力建设。

通过林业技术培训的组织与开展,就能够将林业生态建设引入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之上。基于市场的基本需求,也可以将林区居民的行为、政府行为以及科技行为相互融合,最终实现林业科学顺利的研究,统一技术的生产需求与推广需求。

(二)加强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

针对林业生态事业所面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可以通过集中攻关的方式,再配合适地种树与抗旱保活等有效措施,还有中幼林的抚育管理改革措施等,重视攻关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加强引进创新、自主创新,坚持生产与科研的结合,加强成果转化,不断推广、汲取先进的林业成果,扩大技术适用面积和覆盖率。

(三)确保投入林业科技推广经费。

上述两点保障措施无法脱离科技推广经费,因而务必要增加对林业的投资,科学制定适应于林业的、切实可行的科技支撑方案,充分把广大林业科研单位及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促进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在林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三、有效途径———推进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扩大林业优良品种。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里,面对林业产品品种逐年递减的不良趋势,林业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的首要内容就是扩大林业优良品种,在追求量变的同时重视质变,不断提高林业产品的品质,扩大林业产品市场中优质产品占据的比重,以优质产品为主实现产业的精深加工。

(二)调整林业产业布局。

我国林业经济增长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各个地区的林业经济增长失衡,无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所以,各地林区应结合当地实情,注重协同发展区域产业,尤其是一些国有林区,应基于森林资源培育基础性林业产业,以带动发展环境产业,同时关注关联产业的制约性。当然,国有林区的非林资源也非常丰富,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解放产业压力、主导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三)推进建设重点工程。

不断推进建设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重点工程,以不同程度缓解、控制各个地区日益加剧的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的国土荒漠化现象、频繁发生的水旱等自然灾害等,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这对林区生态状况的恢复意义重大。只有地方政府认真落实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才能有效保障林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取得良性循环的发展,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林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一)加快改革林业产权制度。

政府部门还应该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治理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等原则,将林业使用权和经营权进一步放开,再做好林业所有权的稳定,如此就能够加大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真正地分给林区居民实惠,将其造林与护林的热情激发出来,同时,快速建立健全落实经营主体、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保障利益、明确划分责任、规范顺畅流转、落实监督服务等内容为主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加强流转管理森林资源,进一步规范具体的流转程序,严防发生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乱砍滥伐、国有资产流失、改变林地的公益性质等现象,为完善建立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提供条件。

(二)改革林业综合行政执法。

国家林业局应严格遵循一个机构执法的原则,把各个林业都归纳到综合行政执法的范围内,统一组件行政执法机构,并统一对林业行使行政处罚权;规范建设林业工作的法制建设机构,分离处罚权、监督权,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争取能从程序、实体两个角度着手,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管理、执法、监督等。全国各地在林业执法工作中都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需及时研究一些新的办法、举措,并坚持完善改革林业综合执法的具体工作,为林业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执法保障。

(三)坚持科技兴林、依法治林。

当然,我们在推进林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务必要坚持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牢牢把握立法重点,加快在地区建立相应的法规,尽力建立健全林业法律体系,并抓紧落实林业执法队伍的建设工作,对于既定的执法责任制要严格履行,有效提高林业执法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好林业普法工作,大力提升公民,尤其是林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从而促使林业法制环境得到更好的优化;针对林业经济增长中的法制建设问题,全国各地的林业都应加强推进依法治林工作,建立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从而确保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构建一个高效的林业执法监督体系。此外,林业普法教育体系也需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以便为实现我国林业健康协调发展和林业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林业经济增长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及公众一定要尽量杜绝林业投入不足、科技生产力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的继续蔓延和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采取保障措施促进林业经济增长,未来一定能实现科技兴林和依法治林,一定能全面推进林业经济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三

1、教育与消费。从经济效果看教育的消费性,教育既是有限度的消费又是扩大了的消费。这样说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教育观念由原来的固有保守逐渐更新为开放多元,人们也慢慢认识到目前一定量的教育消费,会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获得的经济效果,可能会较之之前的教育投入增加几倍几十倍的经济效益,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有限度的投入换取了十分可观的经济回报,相当于投资获得相当可观的增值。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认知的提高,教育消费比重也随之不断增加,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有效增长反过来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然会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达到加快经济增长的目的。

2、教育与产业结构。经济的有效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教育作为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言而喻。教育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的具体表现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育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影响调节社会生产的宏观比例。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等社会生产要素的变化恰好是宏观比例变化的基础,这样教育对于社会生产的宏观调控就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进而促使产业结构朝着正确的方向调整;其次,教育有助于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发展,社会分工的健康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发展与优化,而经济发展正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因此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有效方式,进而把握住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本质特征,加强教育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带动科技文化的进步,推动教育的发展,通过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增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

1、知识传播的力量。教育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增加人力资本价值的同时,对于知识的创新与科技的进步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创新与科技文化的进步,而知识的创新与科技的进步又得益于人才的培养,但寻根究底的话,教育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形式,才是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本身对经济的增长就有一种“外溢作用”,正是通过这种作用,教育对于经济的影响才会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以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增长与生产劳动息息相关,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得人力资本进一步增值,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积累,对人们素质的提高、能力的锻炼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教育方针正是发挥了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积极作用,无论什么生产活动,经济效益的提高从根本上需要依赖劳动者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因此教育在增加人力资本的同时,提高了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工作效率,这对经济的有效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教育对经济增长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教育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表现、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方式两大方面加以论述,具体地介绍了教育与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利用知识传播的力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准确、及时地把握机会引导开发的同时,更要认识对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四

摘要:汇率,是使商品和劳务等在国与国之间交易顺利实现时的交换比率。人民币汇率,是我国作为开放经济中影响广泛的宏观经济信号,1994-20xx年,是中国经济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渐进推进的时期,其中,外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尤为突出,与我国的经济长期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外汇制度;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外商投资。

1994年以前,我国实施以计划为主的外汇直接管理制度,对现实的经济并不适应。为了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改革开放,我国外汇体制向着市场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推行间接管理的外汇宏观调控模式,国家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方法进行外汇管理,汇率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得到了大幅增长。

汇率,主要承担着跨国经济交易间商品和劳务兑换比例的任务,其变动不仅会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短期影响,而且会在长期内导致生产要素等经济资源在国与国之间、国内不同贸易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只要一个国家实行了对外开放,就必然面临使用不同货币进行交易的问题,也就必然使国际贸易对本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外汇制度变迁的初期,贸易拉动效应特别明显。如1994年我过取消外汇留成与上缴,减轻了企业负担,鼓励了公平竞争;取消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和审批,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大增强了国内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当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366.2亿美元,列世界第11位,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5%,并一举扭转了我国出口增长乏力、进口增长过猛的被动局面,使我国对外贸易由上年逆差122亿美元,变为顺差54亿美元。1994-20xx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平均为3.1%,贸易顺差的增减直接影响着当年经济增长。

1994-20xx年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当年gdp比重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单位:%)从表中不难看出,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化较大。1997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87个百分点,贡献度为21.3个百分点,即当年超过五分之一的经济增长是对外贸易顺差拉动的。而在1999年,尽管对外贸易依然保持较大顺差,但由于顺差总额减少,从而使净出口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转为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当时全球总需求下降所致,同时也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相关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但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顺差减少。

1981-1984年间实行的是贸易内部结算价格和官方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年人民币又引进了一种外汇调剂价格;1994-20xx年,这10年的变迁,中国外汇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计划与市场共同配置外汇资源,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对外汇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从官方定价和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转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分散的外汇调剂市场,发展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从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逐步过渡为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下部分可兑换。这有利地配合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改善了外商投资的环境,维护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保持了国际收支平衡。

1994年至20xx年,我国的外汇制度改革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深远的经济影响。20xx年与1993年相比,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国际收支总额、外汇储备分别增长了4.9倍、1.2倍、5.8倍和27.7倍;1994-20xx年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上升了6.7%和31.5%。

1996年实行人民币经常性项目可兑换以来,外汇管理极大地推进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切实满足了微观经济活动合理的用汇需求。

具体表现在:企业出口积极性的明显提高,用汇需求的充分满足,促使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国,有利于保持外商对华投资的大幅增长,有效地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缺口;个人购汇数额标准不断提高,使我国居民处境旅游、留学、探亲成倍增长;境内居民个人参与b股交易,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稳步增加,改善了资本市场股票持有者的结构,增强了市场流动性等等。

汇率制度是一个对汇率决定、调整等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安排。汇率制度的目的是要与经济主体的最大化行为和预期目标相一致,同时也符合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要进一步放松外汇管制,推进金融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市场化,进一步完善经常项目的人民币可兑换,才能更好地发展总体经济。

目前阶段,新的汇率机制导致人民币一定程度的升值,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贸易顺差以及外资对国内投资的增加带来的大量资金涌入。

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上利大于弊。随着美元地位下降,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更加复杂、更具竞争性的特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对接和互动加深,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和地位逐步提高,承担的权利和责任同时增加。在全球重心逐步转向人口和资源强度较高地区,以及中国经济规模扩展效应日益释放的新背景下,人民币在未来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实质性变化。

20xx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也就是说,今后人民币会以一定幅度循序渐进升值,维持中国以低价输入资源、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有着深远的宏观经济影响,会逐渐改变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将财富从出口商向消费者转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吕进中.中国外汇制度变迁,20xx,7.

[2]晓鹏.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展望.金融论坛,20xx(08).

[3]刘迎秋,韩强.利率、债务率、汇率与经济增长,20xx.

[4]刘巍.汇率与利率.中山大学出版社,20xx.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五

改革开放打开了奢侈品消费的大门,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奢侈品消费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如何看待日益增长的奢侈品消费规模,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成为了学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1999-20xx年经济增长和奢侈品消费的相关数据,以人均gdp和奢侈品消费总额为序列,建立var模型,分析我国奢侈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介绍相关理论分析和方法概述。介绍了奢侈品的相关概念、奢侈品消费的经济学分析以及var模型的相关理论。

其次,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奢侈品消费的现状。从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态势;从市场规模、消费者结构、市场供求结构、销售渠道和消费者心理五方面分析了奢侈品消费的现状。

再次,选取奢侈品消费总额和人均gdp为两个时间序列,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var模型,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是奢侈品消费的原因,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

最后,依据经济增长是奢侈品消费的原因这一结论,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从企业、政府、社会、消费者四个层面提出以发展本土奢侈品产业为核心的完善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经济增长;奢侈品消费;本土奢侈品产业。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2.1奢侈品的相关概念。

2.1.1奢侈品的含义。

2.1.2奢侈品的特征。

2.1.3奢侈品的分类。

2.2奢侈品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2.2.1基于需求的收入弹性理论和恩格尔定律的分析。

2.2.2基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分析。

2.2.3基于垄断模型的分析。

2.2.4基于对外贸易的分析。

2.3var模型的相关理论。

2.3.1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2.3.2协整检验。

2.3.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3.4广义脉冲响应函数。

2.3.5方差分解。

2.4本章小结。

3.2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

3.2.1奢侈品市场规模分析。

3.2.2奢侈品消费者结构分析。

3.2.3奢侈品市场供求结构分析。

3.2.4奢侈品销售渠道分析。

3.2.5奢侈品消费心理分析。

3.3本章小结。

4.1数据选取。

4.2模型选取。

4.3模型构建。

4.3.1单位根检验。

4.3.2协整检验。

4.3.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4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构建。

4.4结果分析。

4.5本章小结。

5.1企业层面。

5.1.1培育本土奢侈品产业。

5.1.2加大自主创新能力。

5.1.3借鉴国际知名品牌发展经验。

5.2政府层面。

5.2.1调整进口关税税率。

5.2.2规范奢侈品市场秩序。

5.3社会层面。

5.3.1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5.3.2加强国内外奢侈品文化交流。

5.4消费者层面。

5.4.1建立正确的奢侈品消费观念。

5.4.2合理利用消费信贷。

5.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六

[6]陈聪,韩仪湘.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j].商业时代,.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七

摘要: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经济过热充分就业。

遏制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单单控制通货膨胀并不过分困难,困难的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遏制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在理性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和币值的稳定,扩大就业,应当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的。一般而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作为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因素,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相统一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或过慢增长给社会再生产带来的种种严重弊端,全面持续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是经济快速增长和物价稳定是有一定的矛盾的。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为:失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即经济增长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反之,经济增长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即高经济增长率一般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会大量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大幅度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如果降低速度过快,虽然价格可能趋于稳定,但同样会带来问题;一方面会减少供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职工生活失去保障会带来社会的不安定;再一方面,物价上升,特别是物价大幅度上涨会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为物价大幅度上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国家会采取紧缩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速度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由于经济运行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超前或滞后的关系,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相关关系不显着,但这一规律仍然起作用。

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难以为继。从20xx年到20xx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依次为10.0%、10.1%、10.4%、10.7%。20xx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延续了20xx年以来两位数加速增长的势头,经济繁荣期不断延长。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是投资增长型经济,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来支撑,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占较大比重。20xx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偏向政府(因为政府通常是资源要素的最终所有者),而劳动要素的比重低下,劳动收入部分和资本收入部分的相对比重降低。此外,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经济建设型职能替代公共服务型职能,政府必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由于得到政府财力支持相对较少而建设严重滞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起点,没有适当规模的投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但是我国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投资需求过旺,规模过大上。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可以引起基础产品特别是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并最终传导到其他产品的价格上。加之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瓶颈产业的推波助澜,短缺现象严重,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而一旦控制投资增速过度,又极易引起明显的经济增长幅度下滑,失业人数增长,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等经济萧条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高增长需要不断的更高的投入,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型的,即以高投入、高消耗换来较高的产出,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能源资源等因素的制约。20xx年至20xx年,gdp年均增长10%,但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

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是高增长高储蓄。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接近10%,能够保持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靠的是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来支撑。这是我国经济有强大发展动力的主要原因。

按照通常的规律,经济增长会进一步刺激投资增长,从而对储蓄产生影响,储蓄率会相应走低。但是,我国经济增长情况正好相反,经济高增长推动储蓄增长,而且增幅不断扩大,尽管20xx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攀高到40%以上,但国内储蓄增加更快。近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从的37%上升到20xx年的44%,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xx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7.5万亿元。居民储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和明证,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然而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每逢经济高速增长就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最终往往要通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来缓解通胀的压力。也就是说,我国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总是放在降低增长速度上,而往往忽视了我国通货膨胀真正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中的粗放型、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突出表现在以低下的投资效率、很高的储蓄率或投资额来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扩大就业,是中国经济增长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中长期问题。近几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非常突出。庞大的就业压力要求中国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因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很难避免。但如果经济增长过快,明显超过资源许可的范围,就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宏观调控力度过大,使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增长率,又会引起通货紧缩,进而导致就业萎缩,影响社会安定。问题是,改革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极不协调。

“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形成,一方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密集向资本与技术密集转变的必然趋势,这在客观上会使经济增长对拉动就业的规模缩减。另一方面,也有着深刻的体制机制原因。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没有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统筹考虑,比较普遍地存在重增长、轻就业的问题。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长期较快增长,但拉动就业能力却明显下降。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第二产业仍处在重工业化阶段,具有明显的排斥劳动力倾向。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这也是近年外商投资的重点,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约70%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本来资本有机构成就比较高,加上外资的推动,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抑制了就业增长。相反,吸纳就业具有明显优势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影响到全社会就业规模的增长。

的cpi,20xx年7月,同比上涨5.6%,1月至7月累计上涨3.5%,央行认为目前我国通胀预期增强,通胀风险趋于上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解决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经济不能不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但中国人对通货膨胀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因此,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就业增长,又要使通货膨胀保持在合理的、可承受水平上。也就是说,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把握好“度”。

所谓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指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技术进步和投资能力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不能以牺牲人民的消费来维持经济增长速度。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不能降低和阻碍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增长,而通货膨胀的程度不能大到阻碍和破坏经济增长的地位。通货膨胀程度的大小有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其基本原则应是不能降低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否则,通货膨胀幅度过大,人民生活承受不了。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在价格上涨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公众可承受程度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总之,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应当尽可能地做到物价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防止经济大的起伏,保证充分就业。而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切实跨出结构调整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增长方式向实现效益型增长的转变,是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处理好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白津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分析[j].学术交流,20xx(1)。

2.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介绍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浪财经20xx.04.19。

3.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可容忍区间探讨[j].统计研究,20xx(5)。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八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在对外贸易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进出口贸易历史悠久,是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在施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名牌战略等政策后,山东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从绝对量来看,出口总额逐年攀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增速。改革开放初年,与山东省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截止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已超过220个,除四大传统市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外,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额所占比重趋于提高,占比已高达43.1%。其中,东盟、南美、印度等新兴市场所占比重分别高达9%、7%和3%。图1是山东省1995~20出口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图。

图11995~年山东省出口总值趋势图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1.2山东省经济增长现状1.2.1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09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897亿元,达到1985年的49.81倍、1990~2009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4.49%,扣除物价、通货膨胀等因素仍高达12%。可见,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较高。

总的来说,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均居全国前列。2009年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794元,比同期全国水平25511元高出10463元。2009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04元,比上年增长16305.41元增长9.2%,人均月收入1484.3元。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各项构成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呈现出新的收入特点。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13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5%,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增幅最高,增长最快,其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去年的7.3%上升为今年的7.7%。人均转移性收入3559.3元,比去年增长16%,增幅仍保留在第二位。人均工资性收入13985.83元,增幅为8%,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78.5%,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412.76元,比增长19%。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九

而且,在我国股市的发展与金融经济建设的增长并不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其影响规律也是无从查找的。第一,对于我国金融经济增长较快,股市发展较好的地区而言,由于他们的股市发展时间较早,且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第二,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虽然借鉴了发达地区的股市发展模式,总结了其经验教训,但是依旧难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第三,股市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不单单就是股票的参与者与竞争者,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以及现象,这些都是非预测性的。最后,股票的投资获利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它需要长时间的进行监督与掌控,一般都将在一年之后,才能看见相应的效果,这也就是说它对于金融经济的增长短时间内是无法起到真正的效果的。

二、间接金融机构与金融经济增长。

金融中介机构是指从资金的盈余单位吸收资金提供给资金赤字单位以及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金融经济体。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主要有信用创造、清算支付、资源配置、信息提供和风险管理等几个方面。最近几年,金融单位获取了非常多的成就,其面对着一些创新,行业之后总有了大面积的综合化的发展,而且由于跨国单位的存在,此时的金融单位也开始不断的朝着海外来发展。在这些要素的带领之下,中介单位的发展也面对着很多全新的内容。如今的中介单位的类型非常多,像是商业银行、信用社、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当前国际上的很多专家对于这两者的思想是一样的,也就是认为其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带动的联系。通过分析学术领域的探索意义,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即在我们国家,因为金融中介本身就具有信用创造之类的功效,其对于金融经济进步肯定会有着非常强大的带动意义,许多的信息要素也证实了其彼此的关联。通过分析该项内容得知,比对于那些金融经济发展速率较快的国家可知,我们国家的金融中介本身的发展速率不快,而且有一些缺陷,此时就会干扰到金融经济的进步,因此要积极的带动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创新改革。

三、货币政策与金融经济增长。

此类政策的关键目的就是金融经济进步。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此类政策具体的说是国家或是央行为了作用于金融经济事项而设定的方法,特别是说掌控货币供给等相关的多个方法。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设定的目的,像是控制通胀等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金融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货币政策一般分为:积极型(扩张型)和消极型(紧缩型)。在金融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相反的,金融经济发展太快的时候,央行要设置很多的方法来降低供给,提升功效,抑制消费,此时就可以确保总的产出降低,或是将增速减弱,确保物价水平是优秀的,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分析得知,金融的进步的确是可以带动金融经济进步的,通过分析它的本质得知,金融的进步要将金融经济的进步当成是关键的背景。

因此,假如把关键点放到利率市场化、证券保险改革创新等金融深化、自由化的政策以提高金融经济增长,很显然其无法获取设定的意义。反之,要不断的调节当前的金融经济结构,要带动科技发展,要做好创新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基础中带动金融经济进步。像是在欧债现象的干扰下,要更为积极的分析自身的结构以及体系等,并非是单一的分析金融内容。换句话讲,在我国金融经济获取此类成就的时候,要形成精准的发展思想,并不应该单一的经由金融扩张之类的措施来确保金融经济的进步,要关注其内在的品质。

第一,我们国家的股市的规模还处在发展之初。由于其规模扩张,吸收的储蓄不断的增加,它对于金融经济的意义将会更为显著,贡献也就更多。期待经由发展股市来带动金融经济进步,要切实地提升市场的功效,必须不断地配置资源,确保行业运作有序才可以带动金融经济进步。

第二,当前的银行业对于金融经济的带动意义要超过股市,要积极的分析实施有序的货币体制和维护所在区域的金融经济稳定进步间的关联。提高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灵活性;积极地扶持中小规模单位,提升此类单位的有效资金相关的需求力度。强化和国家机构间的交流,切实地体现出信贷费用的意义,扩大货币政策效应;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实施效应的评估和反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而且,要积极地强化央行的功效,认真论述货币内容。如此才可以确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保金融经济进步。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不断的更新,生产生活过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文章主要依据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阐述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时,对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信息化;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管理逐渐的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来,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直接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何通过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带动农业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应当使农业经济朝着机械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1]。

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

农业信息化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是在农业领域逐渐的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断的提高生产力,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以及机械化手段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实现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概念界定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发展的。现阶段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以及机械化手段合理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农业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能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农业信息化涉及的内容范围也比较广,其核心就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民生产作业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基础教育信息化、农业科技活动信息化、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信息化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等。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1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一环,现如今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如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保障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能够使各项生产要素调动起来,能够使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力,解决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的难题。逐步的深化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从而慢慢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生产、信息化管理,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2]。

2.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决策。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人类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决策,但是人类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对农业生产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准确的预测,比如天气、环境等不可控的因素,气候和环境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个人的经验无法进行准确的决策,这就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各项因素进行监测,可以对土壤的状况,天气状况、湿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指导农民进行决策,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不可抗力的风险,将农业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市场信息的指导下,能够使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更加的高效。

2.3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科学性。

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很多仪器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性、高效性。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的是,农业信息化是依靠各类信息技术如无线传感器网络、气象卫星等来收集对农业生产有帮助的各类信息,并将收集的信息反馈给农民帮助农民用于决策,这就直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学性,保障了农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3]。

2.4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的意识,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逐步引导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产业化、信息化,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加强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把握农业市场的方向。对农业市场的发展形式进行分析,对农业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最后加强政府与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保证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正常运作,对农业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帮助农民进行农业决策,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3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以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

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人才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制定和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有针对性的提高信息化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带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人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鼓励政府、学校等培养农业信息化的人才,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使得信息化人才能够在农业生产、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带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此同时,还可以整合与共享各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引入社会力量进入农业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3]刘绍敏.中部六省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xx.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十一

内容简介: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未来趋势预测,包括通货紧缩,经济结构,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体制,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等问题。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过去20余年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形成这一高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下述三方面:

(1)由于改革,使资源的分配得以优化。

(2)由于推行市场化,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3)中国的改革是由农村改革开始。中国农村有将近9亿人口。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由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与产品种类的多元化。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促成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流动,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低附加产值的农业转入到高附加产值的制造业、建筑业和各类服务业等。这点是国际主要经济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予以十分重视和强调的。在今后相当的时期,中国仍然必需十分重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以进一步促使经济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

2.增长的核算(growthaccounting)。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过去及未来前景,国内外学者都应用了生产函数和其他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中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作了增长的核算分析及预测。结论不尽相同。有的认为中国过去20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应由9.7%调整到8.5%。对于增长核算的具体分析及预测数字上的差异,难作结论。经济分析工作者都知道,各类模型测算的结果都有赖于采用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及所作的经济假设。在本次会议中,相当的与会者都对中国的统计数据提出了些异议。与会统计局的负责同志也对此作了解答。尽管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测不尽相同,但其共同之处是中国今后10年中gdp的增长率不会低于7%。邹至庄先生则对中国未来10年经济的增长,有更乐观的估计。从学术观点上,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数量经济工作者宜加注意的。其一,进行一般的宏观经济总量预测,适宜于采用简单集结的生产函数(aggregateproductionfunction),而不是方程式的数量愈多愈好。由于经济分析不同于自然科学与工程分析,大量的参数不可能十分精确,方程式的数量愈多,往往使参数及计算的误差难以得到纠正。而集结的生产函数,通过集结过程使经济参数成份中的许多误差,正负可以互相抵销一部分。其二,中国作为后进的国家,通过引进设备与技术,也会导致tfp值的提高。因此,在中国今后的发展中,应十分注意加强引进设备、技术与管理的宏观政策引导,以促进经济发展。

二、关于通货紧缩与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问题。

另一方面,政府也确实为过去大量重复建设及各级地方政府与企业的部分低效益投资所困扰。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经济过热,已有教训,一般认为除了基础设施领域外,中国业已出现了生产过剩,似乎找不到可以投资的领域。但这可从两方面来研究:第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的投资体制改革还未到位。传统的投资体制与各级政府的干预,传统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企业投资行为与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等等,影响了中国投资体系效益。以中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例,它们是过去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这一经验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重视。世行专家yusuf先生1992年在韩国kdi和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上所作的有关中国非国有企业兴起的报告,曾从社会代理人与市场体制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非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其中提到中国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还是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代理人的影响。各级政府仅把乡镇企业及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作为财税来源,而对其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发展前景的信息服务,付出服务的力量较少。而国外的政府,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在很早时期就重视对小企业的技术扶植与提供市场信息。第二方面是各类体制的错综影响(投资体制也是体制之一)。以中国的外贸进口商品为例,中国的进口额约达1500亿美元(人民币约1.25万亿元),其中75%为工业制成品,这其中相当部分是中国自己可以制造的。有些不必进口的简单制成品,也由于体制的约束而进口,这点在后面另有叙述。

关于解决通货紧缩,在目前的体制结构和市场情况下,将主要依靠财政政策。但在目前“大银行,小财政”的情况下,恰当的货币政策也是必要的。

三、关于经济结构。

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及需要重组,已是一个老话题了。应该肯定,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业已有所调整。例如,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外贸结构中初级产品比例的下降;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结构的比例有所调整;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economyofscope)都得到了注意等等。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及中国即将参加wto,经济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是十分复杂的话题,需要做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及基础工作。例如,美国工商业瞻望中,曾对149类制造业未来5年的增长前景作了国内外市场分析及预测。而且由于其服务业比重已占其gdp比重的75%,因此对其使用了将近50年的工业分类标准,于19改为新标准(基础工作)。因此研究经济结构调整,是需要做深入工作的。以下仅重点探讨两方面:

中国经济结构重组的目标应该是经济增长(会议认为中国的经济不能不高速增长)。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现有12-13亿人口(下世纪最高可能达16亿),每年将新增1100万人口就业和目前在农村的3.6亿农业劳动力需要逐步地进行转移,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又存在差距,如果在今后10年内不能保持6-7%的经济增长率,历史遗留下来的困难将很难解决。但是用“发展”代替“增长”这一词,也许更为恰当。因为从经济学的词汇来讲,发展(development)与增长(growth)有不同的涵义,前者要考虑更多的社会发展因素。这一点,业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共识。欧盟曾在19组织过“可持续社会发展指标”国际研讨会,中国也需要考虑适合国情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经济结构重组的目标应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江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曾明确地向我们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点我们需要作更多的探索。

2.关于经济结构中的第三产业比例问题。

中国的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过低。由于体制及统计问题,中国第三产业的统计数字是十分偏低的。与会者提到中国结构性矛盾之一是中国服务业的比重大大低于国际标准,提到了服务业增长的滞后及滞后的基本原因是垄断。这个分析是正确的,但应该补充一点。在一段时期全民经商的大浪潮中,几乎所有部门与企业,都兴办了低层次的服务业,卡拉ok、宾馆、高级饭店几乎遍布中国的县、镇,这些在国外书刊杂志都有所描绘。江泽民主席审时度势,以极大的决心与毅力及时地扭转了这一趋势,命令要害政府部门与政府机构,必需和经营性企业脱勾。但遍布城乡的现实现象是,除政府部门外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都在经营着第三产业,以及难以统计的大量农村劳力流入城市从事家庭服务及各类摊贩活动等等。这些都属于第三产业范畴,而未列入我国现有的统计。至于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如金融、法律、保险、咨询、教育、航空等,在我国应有更大的发展余地。但这些领域,目前大部分均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所垄断。另一方面,这些领域中也存在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要预见到进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将面临竞争的难度。但在战略上应立足于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动政策,而不宜长期依靠国家保护垄断的被动政策。至于战术性的阶段或局部保护,则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四、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

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来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长期问题,它是一个人口年龄结构演变的过程。与会者的发言,联系到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强调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来看,结合分析中国的改革过程及现状,却又成为一个迫切的中近期问题。会议中曾讨论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布的变化,在左右,是劳动人口年龄有较快的增长时期。其确切的时段,与会专家各方面的估计,有少量差别,这在定量研究工作中是正常现象。尽管劳动人口年龄增长快,是生产要素增长源泉有利的一面,但中国人口众多,还有大量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又带来了就业与失业的压力问题。因此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全面考虑养老失业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建设。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国企改革的难度之一就是,这些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不同步及一些非经济因素。

这一点,在过去drc作了《中国》的研究后,业已察觉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约在1986年左右,世行的一个代表团曾来与我们讨论有关中国经济改革问题。那时世行有部分意见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太慢,因为那时西方学者对前苏联体系的改革研究中,有一派激进的思潮。这一派思想,当时在国际上曾经占有上风。而我们当时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度不全在经济方面,而更在社会方面。早在建国初期,我们就按照苏联模式建立了整套的退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国有企业职工享有全套的福利;但那时国有企业职工数仅约1000万,而1986年到达了1亿多,因此国有企业难以实现破产。对职工既有福利制度的改革,绝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我们改革难以急进的主要原因。一位英籍世行专家立即同意这一观点。他说:“英国撤切尔夫人在推动英国改革时,面临政府部门、企业与职工们极大的阻力。”多年来,中国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设,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江总书记曾提出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要深刻地理解这一点,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时,要充分考虑改革各方面的衔接,即对科技的、经济的、社会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全面地分析。

五、关于体制问题。

所谓体制(或制度),不仅包括组织机构,也包括各类规范(norms)与在特定体制下所形成人们的习惯行为方式(在国外有制度经济学派)。它存在惯性。从现实经济生活来研究,国土愈大,人口愈多,某一特定体制存在的时间愈久,则存在的惯性也大,改革的难度也愈大。中国渐进式改革之所以成功,及“休克疗法”在国外改革中所产生的很多副作用,都属于对体制影响及国情估计上的差异。福特基金会华安德先生在开幕式的发言中亦曾强调了体制问题。会议中所提出的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滞后、公共产品供给的瓶颈、国企改革与法人治理结构等等改革与发展,也都是属于这类问题。江总书记在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中,认为需要1的时间。有些人认为这一时间过长了,但我们认为这是恰当的估计。

举一个细小的例子,足以说明体制的影响。

日本名古屋郊区一个类似中国乡镇企业的小厂,从中国武汉机床厂买了一台龙门刨床。因为从中国买这类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唯一缺点是缺乏计算机控制。但这点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他们自己组织力量安装了一台计算机就行了。这样一件小事情,在日本的小企业都可做到,但在中国却由于积累的体制因素,变得行不通。教育的过份专业化,管理人员的经营思想与知识,激励机制与企业的制度考核等等都是造成行不通的机制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在国外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成熟经验,但在中国却屡屡出现不具公司治理结构的各类翻牌公司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体制的影响。

六、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

近10年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主要经济现象。这一经济现象的形成,有其历史的长过程。信息与运输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与扩展市场,是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技术与经济动力。经济全球化的现象之一,是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在关贸总协定(gatt)基础上,于1995年建立起来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成员国的增加,在总体上为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条件。中国与美国在1999年11月,业已签署了关于中国参加wto的协议。中国即将可能进入wto。我们必需抓住机遇,通过参加wto,加速引进技术、管理与资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例如缺乏与进口商品竞争力的企业职工,有可能面临更多下岗的威协。而银行与金融系统,将极易受到国际资本的冲击。1997年7月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业已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们要深入理解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积极而审慎地参加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并对各个部门的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广泛国际市场的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多极化(在国际的研究文献中,通称为区域化,中国所用“多极化”词汇的涵义与区域化或有所不同,但也都可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国际上业已形成多极的经济合作组织,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南亚经济合作等等。由于地缘关系,区域间的贸易量往往占有重要比重,具有更大的相互间影响。会议中也有提出“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应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这一建议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但在区域中如能作某些政策上的协调,例如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等,对于抵御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应是较为可行的途径,也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极大的潜力,但也存在若干国内外的制约因素。我们只有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理论,和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学习与实践的思想,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使中国的经济潜力得以充分地发挥,实现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实现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伟大发展战略目标。

*本报告原是作者在1月15日-16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国际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经改写而成。其中除综合会议讨论中较统一的意见外,也包括作者个人观点。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十二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进一步研究经济增长、消费、投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关系。通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出口及进口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投资、消费、出口以及进口是否引致经济增长。

(一)数据与变量。

本文选取1993-20xx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总量,cons表示消费,inv表示投资,ex表示出口额,im表示出口。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对各变量进行折算,再进行对数变化,其对数形式分别表示lngdp、lncons、lninv、lnex、lnim。通过趋势图可以看出:各变量都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为平稳序列。

(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通过对各变量的自然对数进行平稳性检验,各变量检验值分别大于其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表明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是平稳的,即这五个变量都是i(1)的,它们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三)协整检验。

虽然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但它们可能存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检验法对各个变量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使用aic、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标准。根据以上准则,可以确定出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2阶,由于协整检验实际上是对无约束var模型进行协整约束以后得到的var模型,因此该var模型的滞后期应该等于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减1,即协整检验的最优滞后期确定1。

二、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对外贸易对重庆市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重庆的出口“发动机”的作用还没有的到充分体现。因此,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我们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重视民营企业的作用。

20xx年民营企业净出口总额达1.15万亿美元,占全国总进出口额的29.8%,民营经济在发展国民经济与扩大对外开放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重庆与东部发达省份的经济差距主要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落后。因此,要扩大对外贸易就要大力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高新技术产品能够有效的降低外部需求减少所带来的冲击,并且附加值较高。重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虽然绝大部分是工业制成品,但是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因此,有必要实行“走出口”和“引进来”战略,一方面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注重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另一方面优先进口国外能够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先进技术和成果。

(三)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

对外贸易多元化既能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又能避免因过分依赖某个市场所带来的风险。长江集装箱运输一直是重庆对外贸易出口的最主要通道,近年来航空和铁路运输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要促进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就必须要保证对外贸易的便利,缩短重庆与国际贸易交流的时间。因此,就需要贯彻实行“一江两翼三洋”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战略,加快建设重庆市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十三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据我国有关机构的'测算和规划:21世纪头,中国经济年增长速度保持在7~8%,到实现国民总产值比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将实现全面小康,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个10年经济将更加发展,增长速度保持在6~7%.尽管经济长期增长速度逐步放慢,但在世界上仍处于高速增长之列,能够保证中国的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来估算,中国gdp总量到2010年居于世界第二,到可居于世界第一;但在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作者:刘国光作者单位:刊名:开放时代cssci英文刊名:opentimes年,卷(期):2001“”(2)分类号:f2关键词: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论文篇十四

摘要:“四动课堂”,即生活触动、问题驱动、小组互动、思维灵动。让“四动课堂”成为教学新常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四动;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合作。

按照“小班化‘四动课堂’推进会”的课改精神和工作部署,我校于近期组织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五个课改实验组就本组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组内研讨、反思和交流;二是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学开放周”活动平台,各课改实验组改革和完善本组课堂模式,开设展示课,增强普适性,推进课堂模式的常态化发展。这些工作使得“四动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得到推广和普及,我们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也逐渐融入了“四动课堂”,即生活触动、问题驱动、小组互动、思维灵动。如何让“四动课堂”成为教学新常态是我们正在不断探索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解“四动课堂”的含义。

(一)生活触动。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情感丰富,思维水平明显提高,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力,观察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的教学只有选取或营造其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他们的已有感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融合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诱发生成、逐步建构、形成感悟,才是科学合理而且高效的。同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有益的情感体验,提升科学的价值观。

(二)问题驱动。

问题驱动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这种方法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

(三)小组互动。

小组互动教学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课堂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组互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交际,较快进行信息传递,减轻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困难心理或焦虑心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获得学生独到的见解,更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比较容易得到各种满意的完整解答。

(四)思维灵动。

教育不是要注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这把火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思维之火。教育就是教人去思维,教人怎样去思维,教人如何更灵动地思维。学生灵动思维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科教学实现。学科教学主要包含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文化三个维度,其中,学科思维是学科教学的内核。因此,学科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灵动思维,让学生进入思维世界的核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很有帮助。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兴趣阶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空间,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比如,我上的“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这节课,教学内容很受学生欢迎,导入时我让学生欣赏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中的名句,创设了优美的情境,还展示了一些合成照片的精彩实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投入了,才能使教学变被动为主动,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二)培养兴趣阶段。

1.精心设计任务。

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任务一般分三个层次――基础篇、提高篇和拓展篇,从简单到复杂,学生比较容易上手。

2.讲解内容要少而精。

少而精主要是指讲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要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在质上要精讲,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自己可以理解的知识。在教学中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己完成任务掌握软件的操作要领,并且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知道选择合适的软件来解决。

(三)巩固兴趣阶段。

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期,他们渴望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怕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对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会使学生满怀希望和自信心,延迟了已有的兴趣,使兴趣从外在因素向内在因素的转化,从而巩固了兴趣。

如,我在一个教学任务完成之后,都进行作品展示。学生总是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当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投影仪或网络上时,一种得意的表情便会在他的脸上展现,我会给予适当的赞许,让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延迟兴趣的持续时间,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三、改进教师教法,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将问题作为学科知识建构和诱发学科思维的载体,以整体设计的平行问题组、递进问题链或辐射问题簇串联于整个教学过程,并恰当地嵌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问题。这一步骤不仅需要教师熟悉教学内容,还要较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是成功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基础。

(二)分析问题。

这一阶段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常常让全班学生相互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也可以让全体学生分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在此阶段主要是发挥引导作用,当讨论发生跑题或者学生误解问题的本意时,给予其及时的提醒和引导。

(三)解决问题。

即在上一阶段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可以让学生用报告的方式与全班进行交流。

(四)结果评价。

包括自我评估、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评价内容为小组整体表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合理性、个人贡献等。

对应以上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四个步骤,本人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即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提升信息素养。项目教学也分为四步,以photoshop设计学生作业本封面封底为例说明。

第一步:提出项目需求。即为自己学校使用的练习本、英语簿、作文簿三种作业本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封面和封底。

第二步:进行项目分析。即为了完成设计需要收集哪些素材,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步:项目实施。包含作业本方案设计、子项目内容确定、项目小组活动实施、教师指导。

第四步:项目评价。即各组展示、交流本组设计的作业本作品,介绍设计思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然后是各个组互评,教师综合点评。

四、改变学生学法,把“小组合作”落到实处。

本人担任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一般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进行的,学习任务以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型为主(如创建个人网站、制作动画、电脑平面设计等等),学习结果多以作品形式呈现。教师首先提出相关的主题性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相帮助、优势互补,利用计算机(网络)共同完成信息处理的全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我发现,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分工不均的情况,也存在学生偷懒的现象。往往一个小组操作技能好的学生承担大部分工作,而一些操作技能较弱的学生会把事情推掉,这样就得不到提高。这样的现象发生,我认为是因为学生缺乏团队意识,个人独立完成作品能力较弱。为此,我想出一些办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一)将小组与个人结合,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作品的能力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每小组展示成果,还要求小组成员完成自己的个人介绍部分。通过这样的尝试,不仅每个学生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的荣誉感也让他们努力将自己的个人部分做得更好。

(二)及时调整小组成员的搭配。

每组尽量安排一位热心、能带动其他成员一起动手的学生。保持组内异质,即组内成员在性别、能力、学习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里,每个成员应该清楚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并相信他人的长处能帮助自己和整个小组获得成功。只有在互相信任的氛围中合作,成员之间才能彼此尊重、平等对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要更加明确任务分工和角色分工。

把小组共同面对的任务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每个成员负责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这就是任务分工;让每个成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担任某种特定的角色,如小组领导者、检查者、激励者、协调者等,增进成员之间、小组与教师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性,这就是角色分工。合理的任务分工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把握学习机会。

(四)完善监督体系。

借助完善的监督体系对整个合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可以及时制止不良合作行为的发生,保证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监督可以分为五个层面:(1)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直接监督;(2)教师面向小组长、小组长面向组内成员的逐级监督;(3)小组之间的提示性监督;(4)成员之间的主动性监督;(5)成员的自我监督。教师是监督体系的主导者,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应向学生明确监督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既要积极保护自身的学习机会,也要自觉维护他人平等的学习机会。

(五)对合作学习要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首先,评价的主客体要具有多样性,例如,可采取教师对学生、教师对小组、学生对学生、小组对学生、小组对小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还应加大评价纵向深入的力度,让评价始终沿着“教师―小组―成员”这条主线逐层深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其次,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对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更要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以此来监督小组成员严格遵守合作的规则,矫正合作过程中不平等的合作行为,进一步优化合作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推进“四动课堂”可以改进并完善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只要我们经常反思、不断改进,一定能创造出更加和谐、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浩.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2]郭道胜.让学生进入思考的世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马玉玺.“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操作指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44459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