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说课稿(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17:17:12
故都的秋说课稿(模板18篇)
时间:2023-11-04 17:17:12     小编:翰墨

一段时间过去了,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了。还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学习其表达和思维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是一些总结管理经验的范例,值得借鉴和学习。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一

郁达夫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作者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与作者无论是从年代上还是年岁上都相距甚远,对于体味秋之悲凉很容易流于表面。所以本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感悟宁静美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这一单元为综合表达单元,教学上要求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为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教学要求,就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将单元教学要求做为第三课时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本节课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依据此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味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二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三、学习方法。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习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三

(一)课文特点及地位: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3、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

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三、学习方法。

1、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2、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3、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预习题:

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导入新课:(5分钟)。

(1)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名篇参考】。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3、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体现课文意境画面,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18分钟)。

听完朗读之后,进行朗读指导。(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图重点读。

4、深入研读课文,整体把握,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

资料共享平台。

(4分钟)。

(1)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2)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

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日胜果。

5、学生分组讨论。(15分钟)。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见之景,写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表明其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足见其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师生通过讨论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6、拓展训练,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3分钟)。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习内容。

(2)文人眼中的秋。

(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习。

7、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8、简要说明板书设计:

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清”——清闲恬静安谧。

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四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2.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点。

3.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据新对教材、学情以及新课标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文笔的清新、隽永、亲切,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并体会作者当时心中的孤寂、悲凉。

4.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文主要描写故都的秋景,以景来抒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因为高一的学生鉴赏散文的水平不高,并且又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感悟景物中所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活动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时的现场效果,即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将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请平时不爱发言或能力不足的学生作答,一旦找到了景物,就会即使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安排小组讨论时,由于问题都较为复杂,有一定难度,所以主要强调的是合作参与意识,因此我会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对鉴赏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深刻主题产生兴趣。

三、教学设计。

美文需要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本课的整个教学环节。我会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此外,我将采用感受秋景、初读秋景、细读秋景、品味秋景、拓读秋景五个步骤来设计本课。在导入及分品读秋景环节,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用直观的方式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感受故都秋景的美丽,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感受秋景。

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描写秋天的诗文。引出郁达夫笔下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以及态度。

(二)分享资料,初读秋景。

1.课前学生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在整体上了解本文的情感态度与作者的写作风格。

2.运用多媒体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三)反复朗读,细读秋景。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教师适时指导点拨。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再次强调文章的基调。体会客观实景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引导学生学习小院晨景图。体会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偏爱,对细微声音的描写,从而体会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通过作者对残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故都秋的悲凉。从而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色彩。

4.学生自己诵读、探讨,研究4-11自然段,进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分析。重点引导雨后闲话图里都市闲人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创作思想中的平民思想、平民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习小院晨景图,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景物进而体会景物所含之情。

(四)品读秋景,体悟感情。

学生提出质疑或由我启发提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自评,其他学生再评。

2.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都是同一个地点,但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做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故都”二字深切的眷念之意,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进一步的领悟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培养质疑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拓读秋景,小结作业。

1.学生分享本节的心情与体会。肯定“清、静、悲凉”的心境之后,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对比阅读刘禹锡的《秋词》,总结意境的异同,并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

3.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注意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

四、教学体会。

本课的亮点在于:首先,为了感悟文章的美,情感的渲染和熏陶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用图片和音乐直观进行直观导入,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入到秋的“清、净、悲凉”的意境。然后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最后联系实际,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其次,在分析五幅秋景图时,以秋晨院落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鉴赏的方法,重点体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学生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欣赏其他秋景景图,不仅可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与步骤,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还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合作和探索意识。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五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习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名篇参考】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时候,我就说: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以上课文导入,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进入教学第二步骤。

听完朗读之后,下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时间分配为18分钟。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学法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即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日胜果。

以上为整体把握,4分钟时间。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基本上安排15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讨论完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再用3分钟布置拓展学习内容和安排结束语。

下面进入教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习内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课外的研究性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习。

在完成上面第四个步骤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课。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简要说说板书设计: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清”――清闲恬静安谧。

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但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六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1、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习、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七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等,同时我采用的学法有诵读发、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预习法、课中圈点批注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提高学生运用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设计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伊始,我将在多媒体上呈现这样的五幅图片,一是香山如火的枫海,二是神秘幽静的胡同,三是钓鱼台的银杏大道,四是地坛公园,五是八达岭三林公园,并将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到北京旅游除了长城、天安门、故宫,你们还会去哪?除了我们熟知的北京著名景点外,我们还是否留意过北平的秋天有哪些不一样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去看一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怎样的迷人。

此时我将顺势板书我的课题。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接着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分组朗读领悟法,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平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2)分组朗读领悟法,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齐读1-14自然段,并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对秋的情感预设为(清、静、悲凉)及喜爱赞美之情。

(3)第2组学生齐读2、13小段,思考为什么总是写江南之秋。

(4)第3组学生默读剩下段落部分,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体现故都的特点。预设(秋晨图、秋槐图、秋雨图、秋蝉图、秋果图)。

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首尾呼应,学生已经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侧面概括以及正面从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表现展开叙写,从而对本文形成整体感知,更能使学生清晰地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好基础。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研读是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所以我在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问题一:课文题目为《故都的秋》而非“北平的秋”?

这一问题较简单,我预设学生能够回答出:“故都是过往繁华之意,怀有伤感之情,也包含作者对于故土的眷恋。

问题二: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

明确: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此处是我的教学重点部分,因此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法,以语文组的形式进行,给予学生8分钟的时间充分讨论,每组讨论后形成观点,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

同时我会在多媒体ppt课件上出示关于作者郁达夫写作的背景材料,如郁达夫生活在**年代,19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不写身世飘零只是凭借着一个普通文人的眼光和体验。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平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对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问题四: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景,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四)再读课文,延伸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

问题:有人说郁达夫所写的故都的秋味,实则是对自我的一种追去,你是否支持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通过小组的激烈讨论及对本文内涵的理解,我预设学生会这样解读,如“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采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描写的秋味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冷清、寂寞、悲哀的心境的观照,文中细腻难而又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也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真正体验得到,才能表现的细腻难而又深刻,因此作者怀念故都的秋其实是寻找内心的慰藉和心里平衡,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看到的不是整洁而是细腻、落寞和深沉。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解决我难点部分的讲解。

(五)小结作业,积累运用。

在此环节我将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梳理本文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探讨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心世界,我将设计以下2道作业:

1.搜集古代关于秋的诗文及名句名篇;。

2.搜集素材,进行排列筛选,撰写一篇“中国古代文人与秋”的小评论。

以上就是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不仅会有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情感的体验与熏陶。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八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习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名篇参考】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时候,我就说: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以上课文导入,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进入教学第二步骤。

听完朗读之后,下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时间分配为18分钟。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学法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即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 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日胜果。

以上为整体把握,4分钟时间。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九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等,同时我采用的学法有诵读发、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预习法、课中圈点批注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为了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提高学生运用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设计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伊始,我将在多媒体上呈现这样的五幅图片,一是香山如火的枫海,二是神秘幽静的胡同,三是钓鱼台的银杏大道,四是地坛公园,五是八达岭三林公园,并将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到北京旅游除了长城、天安门、故宫,你们还会去哪?除了我们熟知的北京著名景点外,我们还是否留意过北平的秋天有哪些不一样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去看一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怎样的迷人。

此时我将顺势板书我的课题。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接着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分组朗读领悟法,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平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2)分组朗读领悟法,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齐读1-14自然段,并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对秋的情感预设为(清、静、悲凉)及喜爱赞美之情。

(3)第2组学生齐读2、13小段,思考为什么总是写江南之秋。

(4)第3组学生默读剩下段落部分,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体现故都的特点。预设(秋晨图、秋槐图、秋雨图、秋蝉图、秋果图)。

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首尾呼应,学生已经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侧面概括以及正面从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表现展开叙写,从而对本文形成整体感知,更能使学生清晰地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好基础。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研读是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所以我在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这一问题较简单,我预设学生能够回答出:“故都是过往繁华之意,怀有伤感之情,也包含作者对于故土的眷恋。

问题二: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

明确: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此处是我的教学重点部分,因此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法,以语文组的形式进行,给予学生8分钟的时间充分讨论,每组讨论后形成观点,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

同时我会在多媒体ppt课件上出示关于作者郁达夫写作的背景材料,如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不写身世飘零只是凭借着一个普通文人的眼光和体验。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平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对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问题四: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景,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四)再读课文,延伸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

问题:有人说郁达夫所写的故都的秋味,实则是对自我的一种追去,你是否支持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通过小组的激烈讨论及对本文内涵的理解,我预设学生会这样解读,如“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采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描写的秋味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冷清、寂寞、悲哀的心境的观照,文中细腻难而又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也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真正体验得到,才能表现的细腻难而又深刻,因此作者怀念故都的秋其实是寻找内心的慰藉和心里平衡,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看到的不是整洁而是细腻、落寞和深沉。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解决我难点部分的讲解。

(五)小结作业,积累运用。

在此环节我将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梳理本文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探讨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心世界,我将设计以下2道作业:

1.搜集古代关于秋的诗文及名句名篇;。

2.搜集素材,进行排列筛选,撰写一篇“中国古代文人与秋”的小评论。

以上就是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不仅会有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情感的体验与熏陶。

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十

1.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篇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2.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点。

3.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据新对教材、学情以及新课标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文笔的清新、隽永、亲切,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并体会作者当时心中的孤寂、悲凉。

4.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文主要描写故都的秋景,以景来抒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因为高一的学生鉴赏散文的水平不高,并且又由于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感悟景物中所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时的现场效果,即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将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请平时不爱发言或能力不足的学生作答,一旦找到了景物,就会即使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安排小组讨论时,由于问题都较为复杂,有一定难度,所以主要强调的是合作参与意识,因此我会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对鉴赏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深刻主题产生兴趣。

美文需要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本课的整个教学环节。我会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此外,我将采用感受秋景、初读秋景、细读秋景、品味秋景、拓读秋景五个步骤来设计本课。在导入及分品读秋景环节,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用直观的方式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感受故都秋景的美丽,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感受秋景。

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描写秋天的诗文。引出郁达夫笔下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以及态度。

(二)分享资料,初读秋景。

1.课前学生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搜集背景资料,学生分享,教师补充,在整体上了解本文的情感态度与作者的写作风格。

2.运用多媒体配乐范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三)反复朗读,细读秋景。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教师适时指导点拨。

1.“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再次强调文章的基调。体会客观实景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引导学生学习小院晨景图。体会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偏爱,对细微声音的描写,从而体会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通过作者对残缺零落的景物的描写,体会故都秋的悲凉。从而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色彩。

4.学生自己诵读、探讨,研究4-11自然段,进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分析。重点引导雨后闲话图里都市闲人部分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创作思想中的平民思想、平民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习小院晨景图,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景物进而体会景物所含之情。

(四)品读秋景,体悟感情。

学生提出质疑或由我启发提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自评,其他学生再评。

2.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都是同一个地点,但为什么要用故都的秋做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故都”二字深切的眷念之意,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进一步的领悟作者心境的清、静、悲凉。培养质疑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拓读秋景,小结作业。

1.学生分享本节的心情与体会。肯定“清、静、悲凉”的心境之后,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2.对比阅读刘禹锡的《秋词》,总结意境的异同,并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分析。

3.最后布置作业: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注意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

本课的亮点在于:首先,为了感悟文章的美,情感的渲染和熏陶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用图片和音乐直观进行直观导入,可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进入到秋的“清、净、悲凉”的意境。然后层层深入,由表及里,最后联系实际,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其次,在分析五幅秋景图时,以秋晨院落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鉴赏的方法,重点体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学生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欣赏其他秋景景图,不仅可以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与步骤,解决了教学重难点,还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合作和探索意识。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十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对于这样一篇典型的美文,组织教学时,除了要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以外,尤其要重视审美教育,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把培养审美能力,建构审美心理,作为区别于以往本课教学的关键点.

美文需要美读,因而在学法上要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讨论,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本课安排一课时完成,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对课文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设计的导入环节希望通过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创设特定的审美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一种积极的审美状态中来。

我选取了四个地方颇具特色的秋天,从四幅截然不同的秋景图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秋的丰富多彩和富有个性,由此,而引出郁达夫笔下那同样个性鲜明的故都的秋天。

二.解题。

郁达夫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他的作品中文人特征十足,文化韵味浓郁,因此我设计了解题环节,故做“咬文嚼字”,让学生辨析“故都”与”北平”的区别,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能引起学生对“故都”的关注,尤其是一个”故”字道尽了历史苍凉与厚重.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跨越时间的障碍,走进作者的艺术世界.

三.粗读课文,把握文意。

当浓郁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进入意境时,对文章本身的阅读就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下一步,就是让学生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大意,以及感情基调,于是,我设计了三个层次不一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在课前已做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前两题,学生可以快速从文章中找到答案,一为衬托作用,一是清,静,悲凉的特点。而第三题,由于涉及到作者的审美情趣等深层次的问题,可暂不给予肯定的回答。学生会带着疑问,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中去,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他们能逐步感受到文章的审美价值。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只能是学生自己,所以在这里将预留充足的时间给他们,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合作式的讨论,研究,品味,鉴赏,最终可以得出具有独特体验特征的答案.

譬如,美在构图,文章可谓是文中有画,文中有诗,任何一段文字都可以绘成美丽的图画,改写成颇具特色的小诗。在这里,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学能充分展现出他们的诗歌创作才能.

或者美在色调,无论是碧绿蓝白,还是淡绿微黄,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如水墨画般的清冷之美,到了极至。

美在声音,蝉声,雨声,扫帚声,看似丰富的各种声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道尽了故都的幽静,深邃,哀愁与落寞。

美在细节,细腻可感的文字,让人不时寻找到惊喜,连扫帚扫过的灰土丝纹,都是“细腻”“清闲”“落寞”的。

当然,只要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相信他们一定能挖掘出更多更多美的因素.当学生们饱含感情地诵读着,积极热烈地讨论着,仔细认真地鉴赏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故都那清,静,悲凉的特有之美,已经“润物细无声”般打动了他们的内心。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把握散文的选材特点。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会更渴望了解景物背后的那一颗心灵,体悟出作者特定的情感.

究竟是故都的秋只有悲凉之美,还是作者的内心只爱悲凉之美呢?此时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谓水到渠成,正是机会.

对此,可给予提示,一是北京秋天各处不同的景色,二是,接近同一时代,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并且,在此补充介绍郁达夫的个人经历及代表作品.从以上提示,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出故都悲风起的真实答案,清,静,悲凉,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带着主观之情去描写客观之景的产物。推而广之,作家的作品,是与他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艺术气质等原因密不可分的。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了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

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范例,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最后一个延伸讨论的环节.

我将给予提示,美,可以是一道自然的风景,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物象,也可以是感动你的某个生活的瞬间。譬如最后这张图,冬雪中,父亲怀抱着瑟瑟发抖的儿子,叫卖着红薯,艰难且不屈的生存状态,有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难道不是美吗?.

这是一个强调个性体验和独立思考的话题,学生既有话可说,又能说出不同的层次水平.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

(附:课件。

注意: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为体现说课的条理性,每环节讲完都会回到主页面,有几处链接,点击图中右下角树叶或图章可回到主页面,,如不点击,则会直接进入下一环节.操作需注意.)。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十二

《故都的秋》是职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文,作者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细描和对比,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故都的秋,突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钟爱。本单元是文学作品欣赏散文序列中的第4个单元,主题是悠远的情思,让我们在感受一幕幕的人生片段。一幅幅的自然画卷中,体会悠远的情思,品味所运用的巧妙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总体把握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艺术手法,品味艺术语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无可避免地要担当起学习和训练,初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的重任。

其次是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职业学校高二的学生:

从学习基础看,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散文的知识,能感受散文的美,但还不能很好的领悟其中的味,因此依托文本,调动生活积累,加强品味,就成了教学的重点所在。

从学习态度看,他们更愿意把目光投向热门的“青春文学”、“小情调文学”,学习散文的主动性不强,课外阅读量也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了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传承人文,就成了散文教学当仁不二的选择。

从学习能力看,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思维活跃。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注重启发与引导,还是会有很大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所以教学中教师适时的启发、巧妙的隐退就成了教学的关键。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理解本文思想内容;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3)学习本文“对比”的手法;

能力目标:

(1)“美读”散文,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通过“诵读”和“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用“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乡情”。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那份浓浓的眷恋之情;

(2)提高“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散文笔法:

(2)品味本文语言清新朴实;

1、评价一堂课的优劣的标准是多样的,我想有一点的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引下真正动了起来,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我采用了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鉴赏品析等教学方法,串起整个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促进学生理解、鉴赏、表达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与提高。

a重点的突出方法:

(2)在文章写景部分(3――11节),基本每一节都写故都秋的一个特点,且有中心词或中心句,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材料。我设计通过“教师示范”的教法,学生“迁移模仿”的学法,来提高学生“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b难点的突破方法:

(1)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是个教学难点,我计划通过与《想北平》比较学习来突破。为什么要给学生比较点呢?这是防止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给出比较点――“从抒情与写景文字的分配上比较”。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结论――《故都的秋》“重写景,融情于景”。

(2)本文的语言品味与语言特色分析也是教学难点,我计划让学生通过“品读-质疑-讨论-解疑”的信息反馈模式自主突破。

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

(一)导入

“反馈教学法”的创始刘显国老师说:“开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是第一次信息反馈。”我的导入用的是“情境教学法”。根据本文所表达的“眷恋情”主题与“朴实直白又不失清新晓畅”,我用歌曲我用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来导入新课,也为体会作者情感与品味语言打下铺垫。

(二)简介作者

(三)美读全文“读好散文是学好散文的开始!”读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我打算运用“教师范读-学生个读-齐读”相结合的“三类诵读法”完成散文的诵读,要求入情入境,声情并茂!

(四)理解与鉴赏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发挥“穿针引线,架桥铺路”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重点(1)的学习中,声情并茂的诵读之后,我会问“本文的抒情是含蓄呢,还是直露?”学生很容易认定是后者。然后,让学生画出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总结出思想感情,体会那份浓浓的“眷恋情”。

通过散文的“一切景语都情语”,自然过渡到重点(2)的学习,在分析故都的秋特征之中进行“诵读-领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我在此会以第三节为例,分析其“清”的特征,让学生去用“迁移法”完成4-11节的分析。

在难点(1)的突破中,运用“比较学习法”,老师给出比较点,学生就能很容易总结出“以情驭景”的写法的特点。在比较中,也会有许多学生会提及两篇文章都用到的“对比”手法,教师也应该加以强调。

突破难点(2)时,我放给学生去自己品味,我只在他们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给以点拨。

(五)回顾课堂,布置课外作业:

作业:用“以情驭景”的写法,写一段有关“家乡”的文字。字数不限。

北国之秋(清净悲凉)

对比映衬以情驭景

南国之秋(慢润淡)

学生大多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学。老师可能讲的不过瘾,但学生学的一定很实在。用当堂“美读”与课后习作的方法来巩固“以情驭景”的写法,一定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十三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郁达夫通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用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几种景象,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深切的不舍与眷恋。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首写景抒情散文,因而教学重心在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景物特点。

2、通过听名家范读录音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清、静、悲凉”体现在何处,以及文章“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结构特点及文中情与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内心的眷恋与不舍。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通过诵读诗句导入:“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对话同学:同学们,从老师的诵读声中,你能感受到,这句诗描绘的秋景是怎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所见之秋景也必然不同——北平的秋景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顺势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作者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把握。

首先,我会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同时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然后再播放音频,纠正他们的读音与停顿。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找到北平秋天总的特点。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说出总体特点是清、静、悲凉。这便抓住了本篇文章的文眼。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意之后,我会再次让学生浏览文本,并设置问题。我的问题是:作者一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能否为这些画面分别取个名字?学生经过再次浏览后不难得出,文章描绘了五幅画面。分别是:秋院观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染色。

顺势我会提问第二个问题,我的问题是:文章开头便指出故都秋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请在文中找出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说说作者怎样把抽象的“清、静、悲凉”展现出来的?学生朗读后,我会指定一两名来回答。经过总结,我们看到:

第一幅画面:作者着重写了牵牛花。作者认为“蓝色、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由此可见作者更倾心于冷色调的花,从而在色彩上营造出“清、静、悲凉”之感。

第二幅画面:作者写秋槐避开了槐树高大挺拔的树干和茂密的树冠,而是选取了落蕊进行描写。落蕊的意象可同“落木”,给人萧瑟之感。

第三幅画面:文中的蝉不似夏天的蝉一样高声鸣叫,而是“衰弱的蝉声”,是“嘶叫”,悲凉之景跃然纸上。

第四幅画面:文中运用“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句俗语,在触觉角度对寒意进行了直接的描写。

第五幅画面:文中的秋果并不是丰收的意象,描写的秋枣是“淡绿微黄”的,说明枣子仍是青涩的,给人萧条之感。

接着,我会提出第三个问题:这五幅画面是按照怎样的写景顺序描写的?是否凌乱突兀?结合我的引导和总结后,明确问题答案如下。

五幅画面并不遵循常见的写景顺序,但并不突兀。每幅画面都围绕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下笔,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在分析了主体部分之后,我会继续指定学生读开头和结尾部分,并提问:文章标题叫做“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学生通过朗读并稍加思考,明确: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和北平的秋作对比。以南国秋天的“淡”来衬托北国秋味的“浓”,以南国秋天的“尝不透”来突显在北国“才感受得到底”。从中体现出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与不舍。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北平的秋天是否没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为何作者笔下尽是萧瑟之景?讨论结束后,我会指定小组派代表来回答。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我将会引导学生明确: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北平的秋天也是有明艳之景、繁华之象的,如游人如织的颐和园、红叶似火的香山等,但是在此时,作者正经历白色恐怖威胁,政局动荡,内心自然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作者本人失意、沮丧,“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主观色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在拓展延伸环节提出古人往往有伤春悲秋的传统,请学生思考:你能举出哪些悲秋的诗句?这一环节我会让同桌间进行交流,而后派代表回答。

(五)小结作业

以师生共同朗读全文最后一句的形式作为整堂课的收束。

最后,我的作业设计为:课下阅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体会作者的抒情方式,感受其“静的文学”这一写作风格。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故都的秋

秋花

清、静、悲凉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形散神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十四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这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作品,眷恋,落寞,悲凉之情蕴藏在细腻,含蓄的语言中,以情驭景,情景 交融 的艺术手法在此得到了充分展现.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鉴赏散文,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 , 从特定的“景语”中品读出不一样的“情语”,对于这样一篇典型的美文,组织教学时,尤其要重视审美教育,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把培养审美能力,建构审美心理,作为本课教学的关键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2 、体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主要写法。

3 、学习课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我假设的是面向中快班,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 重点是 : 学习课文由故都的秋联系到南国的秋的对比联想。

教学 难点是 : 如何去体会作者通过北平的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

本文中“物”、“我”完美融合的写作特点十分突出,作者对北方秋景的赞美之情也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这两个方面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 初渋散文鉴赏,审美能力尚且欠缺,且属于中快班性质的实际情况 ,我准备用以下教学方法:

2、点拨法。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3、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本课安排 一个 课时完成,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对课文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

(一).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选取了四个地方颇具特色的秋天,从四幅截然不同的秋景图中, 同学们 可以充分感受到秋的丰富多彩和富有个性,创设特定的审美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一种积极的审美状态中来 , 引出郁达夫笔下那同样个性鲜明的故都的秋。

(二).解题

简介作者,让学生对郁达夫有初步印象。作为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他的作品中文人特征十足,文化韵味浓郁,因此我设计了解题环节,让学生分析“故都”与”秋”的联系,引起学生对“故都”的关注,尤其是一个”故”字道尽了历史苍凉与厚重.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跨越时间的障碍,走进作者的艺术世界.

(三).粗读课文,把握文意

在浓郁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进入意境后的下一步,就是让学生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大意、以及感情基调。让学生从粗读中,逐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要解决问题,当然只能是学生自己,所以在这里将预留充足的时间给他们,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合作式的讨论,研究,品味,鉴赏,最终可以得出具有独特体验特征的答案.

譬如:

1、美在构图,文章可谓是文中有画,文中有诗,任何一段文字都可以绘成美丽的图画,改写成颇具特色的小诗。在这里,相信一定有很多同学能充分展现出他们的诗歌创作才能.

2、美在色调,无论是碧绿蓝白,还是淡绿微黄,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如水墨画般的清冷之美,到了极至。

3、美在声音,蝉声,雨声,扫帚声,看似丰富的各种声音,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写静,道尽了故都的幽静,深邃,哀愁与落寞。

4、美在细节,细腻可感的文字,让人不时寻找到惊喜,连扫帚扫过的灰土丝纹,都是“细腻”“清闲”“落寞”的。

当然,只要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相信他们一定能挖掘出更多更多美的因素.当学生们饱含感情地诵读着,积极热烈地讨论着,仔细认真地鉴赏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故都那清,静,悲凉的特有之美,已经“润物细无声”般打动 了他们的内心。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把握散文的选材特点。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五). 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生被美景感染时,会更渴望了解景物背后的那一颗心灵,体悟出作者特定的情感. 给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究竟是故都的秋只有悲凉之美,还是作者的内心只爱悲凉之美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谓水到渠成,正是机会.

对此,可给予提示,一是北京秋天各处不同的景色,二是,接近同一时代,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并且,在此重申郁达夫的个人经历。根据以上提示,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出故都悲风起的真实答案:清、静、悲凉,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际上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带着主观之情去描写客观之景的产物。推而广之,作家的作品,是与他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艺术气质等原因密不可分的。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了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

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范例,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延伸讨论的环节。

郁达夫偏爱故都清净悲凉的秋味,而毛泽东则喜欢秋的“万类霜天竞自由”,可见,在每个人心里都有对美不同的看法,那么你能谈谈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吗? 根据这个问题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文章。

我将给予提示,美,可以是一道自然的风景,可以是某个具体的物象,也可以是感动你的某个生活的瞬间。这是一个强调个性体验和独立思考的话题,学生既有话可说,又能说出不同的层次水平。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十五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1、 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习、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十六

课文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1、朗读法。在前两个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这是一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学习主体的朗读鉴赏课,因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第一、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第二、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第三、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课前布置预习题: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音乐结束,我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

【名篇参考】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时候,我就说: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屏幕显示课题和作者。

以上课文导入,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及有关课文意境画面。进入教学第二步骤。

听完朗读之后,下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整体感知作品。

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结合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在领读、试读、自由读之后,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点读。时间分配为18分钟。

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提问:“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学法指导的第二个环节,即教学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

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后,屏幕显示“清、静、悲凉”,并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屏幕显示:“客观实景、主观情感”。

接着继续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速读课文,读后,自由发言。最后,多媒体展示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日胜果。

以上为整体把握,4分钟时间。

然后,我设计三个问题,屏幕显示,让学生分组讨论。

2、作者对故都的秋,态度如何呢?结合具体语言,体察作者的内心世界。

这一过程着重解读其人文内涵,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是教学难点。我基本上安排15分钟的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分工与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课前收集了解到的资料,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深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分组讨论之后,由组长概括发言,而后我作简要点评。

如: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见之景,写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表明其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足见其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会到许多悲苦和忧愁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明确其人文精神。

因为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会非常的压抑,难受,甚至会“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他不写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

1933年4月,由于的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苦淡。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对生命的追问。1937年,抗战爆发,他毅然投入到战斗的洪流中,进行抗日宣传,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50年代,郁达夫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医学专用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对于【点评】在这里我就不作一一解说。

讨论完以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再用3分钟布置拓展学习内容和安排结束语。

下面进入教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这个环节也就是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研究范围,拓展课外研究性学习内容。我先示范性地提出有关《故都的秋》拓展课外的研究性命题,比如:《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文人眼中的秋。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命题或自己另外命题研究学习。

在完成上面第四个步骤之后,就完成了整堂课。我的结束语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在郁达夫先生展现的一个秋天的背景里,我们以朗读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进故都的秋,现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网络环境中,老师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读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后我简要说说板书设计: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的字幕。进一步明确后,打出“客观实景”和“主观情感”字幕,分别放在五幅图景和三种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对比。在深入研读讨论作者人文精神之后,打出“思想苦闷,不甘沉沦”字幕,放置“郁达夫”字幕的下方,凸现人文精神,以强调作品的魅力。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客观实景主观情感思想苦闷不甘沉沦

秋晨院落“清”——清闲恬静安谧

秋槐落蕊“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悲凉”——沉静、寡淡

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但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十七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本课难点为: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等,同时我采用的学法有诵读发、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预习法、课中圈点批注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为了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充分提高学生运用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设计如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伊始,我将在多媒体上呈现这样的五幅图片,一是香山如火的枫海,二是神秘幽静的胡同,三是钓鱼台的银杏大道,四是地坛公园,五是八达岭三林公园,并将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到北京旅游除了长城、天安门、故宫,你们还会去哪?除了我们熟知的北京著名景点外,我们还是否留意过北平的秋天有哪些不一样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去看一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怎样的迷人。

此时我将顺势板书我的课题。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接着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分组朗读领悟法,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平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2)分组朗读领悟法,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齐读1-14自然段,并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对秋的情感预设为(清、静、悲凉)及喜爱赞美之情。

(3)第2组学生齐读2、13小段,思考为什么总是写江南之秋。

(4)第3组学生默读剩下段落部分,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体现故都的特点。预设(秋晨图、秋槐图、秋雨图、秋蝉图、秋果图)

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首尾呼应,学生已经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侧面概括以及正面从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表现展开叙写,从而对本文形成整体感知,更能使学生清晰地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好基础。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研读是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所以我在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问题一:课文题目为《故都的秋》而非“北平的秋”?

这一问题较简单,我预设学生能够回答出:“故都是过往繁华之意,怀有伤感之情,也包含作者对于故土的眷恋。

问题二: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

明确: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此处是我的教学重点部分,因此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法,以语文组的形式进行,给予学生8分钟的时间充分讨论,每组讨论后形成观点,推举一名代表发言。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

同时我会在多媒体ppt课件上出示关于作者郁达夫写作的背景材料,如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不写身世飘零只是凭借着一个普通文人的眼光和体验。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平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对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问题四: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景,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四)再读课文,延伸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讨论并畅所欲言。

问题:有人说郁达夫所写的故都的秋味,实则是对自我的一种追去,你是否支持这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通过小组的激烈讨论及对本文内涵的理解,我预设学生会这样解读,如“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采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描写的秋味的‘清、静、悲凉’正是作者冷清、寂寞、悲哀的心境的观照,文中细腻难而又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也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真正体验得到,才能表现的细腻难而又深刻,因此作者怀念故都的秋其实是寻找内心的慰藉和心里平衡,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看到的不是整洁而是细腻、落寞和深沉。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本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解决我难点部分的讲解。

(五)小结作业,积累运用

在此环节我将通过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梳理本文的重难点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探讨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心世界,我将设计以下2道作业:

1.搜集古代关于秋的诗文及名句名篇;

2.搜集素材,进行排列筛选,撰写一篇“中国古代文人与秋”的小评论。

以上就是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不仅会有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情感的体验与熏陶。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十八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我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也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故都的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把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设置为我的教学重点。把体会作者内心情感作为我的教学难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来组织教学。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一)新课导入

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诗句的方法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秋天,一个奇妙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眼中的秋。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一看作者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顺势板书课题。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此环节会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解决生字词,其次,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点名要求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郁达夫生平的材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形成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最后,通过刚才的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故都的秋的特点?明确本文作者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与江南秋景进行对比,顺势书写板书。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深入研读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不仅是教师展示的场所,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在深入研读部分,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故都的秋的特点与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首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本文中的哪些景色表现了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学生回归文本找到:作者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白蓝灰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这些描写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达到交融与统一。

最后,以语文兴趣小组的形式讨论作者如此喜爱故都的秋,为什么秋阳下的巍巍宫殿也没有欢快的充满生机的图景,而是一幅幅清冷幽静伤感的图画呢?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倾听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及时对他们的讨论思路,内容加以点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讨论效率。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他们的讨论成果。

我预设学生形成以下观点:本文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在求学和回国后都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他不可能会有欢快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不可能出现热闹的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冷清、幽静、悲凉的图画,顺势书写板书:冷清幽静悲凉。

通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并这样去引导学生:这是情境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身世飘零,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伤,作者看到的不是明快的秋景而是人生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笔下的故都的秋都蒙上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如作者写落下的槐树叶,并不是一种哀叹,而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回到原文中划出作者细腻且独特的句子,多读多感受作者正是由于郁达夫这样一个平民且饱受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深刻细腻感受到的情怀,并深入体会作者寓情于景写作手法的妙处,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完成我本课重点内容的挖掘。

(四)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情感的把握,在拓展延伸环节,多媒体出示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并探究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通过感知作者身为读书人居无定,食有忧的状况,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凉”,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内涵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对本课堂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对比本文与《沉沦》的异同,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的是简单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设置抓住故都秋的特点,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4603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