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专业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4 17:35:09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专业18篇)
时间:2023-11-04 17:35:09     小编:GZ才子

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时间、成本和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制定方案时,要考虑到各个环节的衔接和协调。执行方案前,可以参考一些成功案例,借鉴经验和方法。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一

党建品牌名称为“红色e线”。

坚持三会一课,以“两学一做”学习载体,以医疗服务为中心、围绕“红色e线”品牌创建活动,用品牌建设的理念和方法,提升党建工作,不断激发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障医疗和党建两方面建设共频共振、协同发展。

1、以医疗为中心:即红色医家,以医疗为中心,即通过开展党建与医疗相结合的方式,在医疗中开展党建,在党建中深化医疗,推动品牌的发展,使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

2、以文化为中心:即红色艺站,为了推动党建进一步发展,党建的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它不仅仅是一个支部,一个组织的凝聚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党支部的精神食粮,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党支部,一定需要有党建文化建设。

3、以活动为中心:即红色加油站,打造一个品牌团队,不仅需要时时刻刻提升自己,更需要提升队伍的建设,进行党员教育、党性学习和课堂教育等学习阵地。同时,也策划一系列学习活动,让党员干部学有乐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丰富党课资源的学用形式。

党建品牌创建,必须立足工作实际,在实际的基础上落实,在初心的基础上执行,在品牌的基础上下功夫。

(一)加强场地建设

一是品牌的建设需要党建氛围,无氛围,队伍就没有归属感,党员初心就涣散,所以,加强场地建设势在必行。

(二)以医疗为载体,加强红色志愿,开展党员先锋

按照“一个好班子、一条好思路、一套好制度、一批好党员”的标准,以医疗为载体,定期开展义诊、党员志愿、上门医疗服务、免费测血压、学堂等,凝聚党员队伍力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需要文化,增加队伍的凝聚力,需要文化,发挥队伍的创造力,还需要文化。

1、注重学习引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学习新时代纲要,倡导学习党史理论、经典著作。

2、注重文体活动引领。通过开展兴趣班,提高党员队伍文化的建设,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党支部的向上精神,以“重温入党誓言,学习名族文化”为初心,每周定期进行文化学习,同时,对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丰富党员及群众同志的文体生活。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以党建文化为抓手,品牌特色与廉洁文化有机融合。以廉政为载体,升级打造红色长廊,设立廉政文化墙,用书法谱写文化,建立文化长廊,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党建品牌既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也是一项抽象的工作。它需要有基础保障,同时它也需要加大宣传,为基础建设保驾护航,积极营造党建品牌创建氛围,发动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中来。充分利用载体,对“红色e线”党建品牌进行大力宣传和推介,扩大党建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加强创建党建品牌工作的领导,党支部支委们在落实党建品牌中,层层进行分解落实,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要求全体党员把品牌建设贯穿到自己的思想中去,要自觉把党建品牌创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用实际行动维护好党建品牌形象,执行好区域化品牌战略。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监督执纪的头道关口,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风向标,本质上是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是一项政治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有着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推动全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及省市纪委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

(一)优化来访接待场所。

1、加强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中央纪委来访接待场所安全、保密、便民、务实的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可单独或者与其他单位联合设立来访接待场所,做到来访接待场所建设规范化。可分别设置群众来访候访区、接访区和约谈区,还可以配备专门的安检设备和安保人员,确保来访接待秩序平稳有序。与区后勤服务中心及时对接,对区纪委监委信访举报场所进行重新归整布局,在二楼设立划定候访区,接访区增设举报电话,调整监控系统,全面提升来访接待工作规范化建设。

责任领导:。

完成时限:20**年底。

2、推进标准化管理。坚持委领导接待群众来访,适时开展机关全员轮流接访,信访室配备专职接访人员,负责接谈、受理、解释疏导及重要接访督办工作。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高拍仪、身份证读卡器等硬件设备,确保来访接待人员和办公设备到位(街道纪工委部分硬件设备按照后期相关要求进行补配)。

完成时限:长期。

3、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做到接访接待“三个一”,即“一句话降火、一杯茶暖心、一张椅细谈”,始终坚持热情接待、耐心倾听、认真记录、细心引导,为群众提供便利、保密、温馨、和谐的来访接待环境。

(二)规范网络举报工作。

4、加强网络举报和與情管理。充分发挥网络举报便捷高效优势,优化网络举报方式,适时开通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方便群众举报。指定专人负责,每个工作日登录信访信息系统接收网络举报,完成信息校正、补充录入、分流转办等工作。将网络舆情纳入统一管理,组宣部在與情监控中发现的网络举报件,统一纳入信访举报件进行归口管理。

协管领导:

责任单位:组宣部、信访室、各街道纪工委。

完成时限:20**年*月底。

(三)畅通全区电话举报渠道。

5、提升举报电话服务质量。按照中央纪委关于电话举报管理的有关要求,合理设置电话举报接听场所,加强接听力量规范电话举报工作,保证工作时间人工接听、答复、记录,有条件可以提供举报电话自助语音咨询服务。

6、拓宽电话举报覆盖面。各街道纪工委,区纪委监委各派驻(出)机构,要配备*部带有录音功能的电话座机专门受理群众信访举报,并向社会公布。加强培训和督查,强化对电话接听人员政治理论、业务能力和保密知识的培训,定期对接听和受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责任单位:办公室、信访室、各街道纪工委、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

(四)发挥群众来信主渠道作用。

7、规范受理群众来信。实行“人民来信”免费邮寄制度,调动人民群众信访举报的积极性。配置扫描仪、高拍仪等外设,在现有信访信息系统中针对原信及其他材料进行扫描保存。配备信件消毒设备,固定专人对信访举报件进行拆分、登记、编码,规范信访举报件接收工作,为做好执纪监督和审査调查工作提供线索支持。

完成时限长期。

(五)加强信访举报宣传引导。

8、开展好信访举报工作宣传年活动。充分运用廉政网、门户网站、报纸、电视、广播、微信等媒体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广泛宣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公开接待地址和方式,在媒体、网站和来访接待场所公布通讯地址、来访接待场所地址、举报电话、举报网址等相关事项,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如实举报。开展信访举报知识“四进”活动,在机关、企业、街办、社区宣传信访举报知识,构建信访举报广覆盖、立体化宣传新格局。强化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宣传年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发挥好市纪委监委统一制作发放的《信访举报指南》《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检举控告范围和不予受理事项》《检举控告人的权利和义务》宣传牌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规范化建设。

协管领导:秋。

责任单位:办公室、组宣部、信访室、各街道纪工委、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

完成时限:20**年底。

二、切实推进检举举报平台建设。

9、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办公室和信访室主任为成员的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完成时限:20**年*月底。

10、明确责任分工。办公室负责与市纪委、区委办、区信访局、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基础环境准备、设备采购、技术支持及安全保密防护体系工作。信访室按照中省市纪委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供系统使用业务需求,协助办公室做好有关工作。办公室、信访室各确定1名联系人,协调相关工作落实。

11、稳步推进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建立区纪委监委统一领导,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体系,根据纪检监察内网和电子政务网布设实际情况开通平台派驻版或平台基层版系统的部署应用,全面落实平台建设各项任务。

三、切实规范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工作。

12、精准把握受理范围。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受理”原则,对业务范围内的信访举报做到应收尽收;

对业务范围内外交织的问题,厘清职责边界,督促有关单位履职尽责;

对业务范围外的问题,耐心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引导群众向有权处理单位反映。精准研判同级党委管理干部的信访举报初信,对无实质内容和挂牌举报件,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后,及时予以剔除,提高信访举报件受理质量。

责任单位:信访室、各街道纪工委、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

完成时限:长期。

13、精准录入建立台账。认真做好信访举报信息登记录入,对属于受理范围的信访举报,编号登记,按规定录入检举举报平台(街办和派驻待平台部署应用后进行);

对中省市纪委转送件在收到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签收受理和分级录入。建立办信记录制度,对关键字和反映问题的发生时间进行标注,对结果进行补录,做到“件件可追溯,事事有结果”。结合重点工作分类建立信访举报件台账,专人动态管理。

14、精准办理信访举报件。按照“分级负责、分工处理”原则,规范办理程序,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做好信访举报件径送、移送、转送工作。对属于区纪委受理的初次信访举报,及时进行移送;

对于重复信访举报,按规定登记后留存备查,每季度向相关室部通报情况;

对属于街道纪工委,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受理的信访举报,及时交办。

15、加强信访举报督办反馈。对重点人、重点事等方面信访举报件,区纪委监委信访室发函要结果;

综合运用网络督查、电话催办、发督办函、会议交办、听取汇报、审阅案卷、检查督促等方式,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典型、线索具体及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信访举报跟踪督办,确保问题线索年度清零。案管室、纪检监察室、各街道纪工委、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要积极主动与信访室密切配合,及时反馈已办结的检举控告处置方式、属实情况、向检举控告人反馈情况以及处理结果,并通过案管系统统计报送相关情况。

16、做好实名举报回复反馈工作。对属于纪检监察机关业务范围内的实名举报,优先受理,优先办理。坚持“谁承办、谁答复”的原则,对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实名举报,信访室在收到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告知实名举报人受理情况。纪检监察室、各街道纪工委、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在办结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向实名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并记录反馈情况。实名举报人提出异议的,承办部门应当如实记录,并予以说明;

提供新的证据材料的,承办部门应当核查处理,切实维护实名举报人合法权益。

责任单位:信访室、第一至第六纪检监察室、各街道纪工委、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

17、打击恶意举报和诬告陷害行为。严厉查处打击恶意举报和诬告陷害行为,贯彻执行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为受到诬告错告干部澄清正名的意见》,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大媒体曝光力度,通过曝光恶意举报典型案件,强化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释放打击恶意举报和诬告陷害的强烈信号,防止和减少恶意举报和诬告陷害。

四、切实加强信访举报分析工作。

18、完善分析机制。注重把握信访举报“树木”和“森林”的关系,通过信访举报受理处理挖掘表象背后的原因,定期召开信息例会,梳理研判大数据,每季度、年度对信访举报总体形势、检举控告情况、主要特点、突出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研判政治生态提供信息支撑,为领导全面掌握“关键少数”信访举报情况,开展重点治理提供参考。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题分析,向相关党委(党组)提出整改意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有效服务领导决策。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信访室、各街道纪工委、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

五、切实加强信访举报干部队伍建设。

19.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信访举报干部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引导信访举报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到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到哪里,信访举报监督重点就跟进到哪里,为深入开展政治监督提供服务。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严防以信谋私,跑风漏气,失密泄密。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杜绝信访举报处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结合《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学习贯彻,市、区纪委将适时对全系统党员干部学习情况进行考试并通报情况,以考促学、以学促用。采取学习交流、跟班锻炼、全员培训等方式,着力提高信访举报干部学习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群众工作能力。

;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三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医院临床护理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豫卫医〔20xx〕22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方案。

以实施“示范工程”为载体,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护士条例》为主线,以强化基础护理为重点,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改进护理服务,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一)患者满意

临床护理工作直接服务于患者,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广大护士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社会满意

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政府满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通过提高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惠民、利民的总体目标。

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全院各临床科室。

各科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落实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重点做好以下16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2.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3.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二)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

4.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临床护士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5.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6.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

7.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减轻患者负担。

(三)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

8.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9.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四)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0.医院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

11.医院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的护士人力调配。

(五)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

12.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

13.护理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4.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护理文书,鼓励科室结合实际,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

(六)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保障措施到位。

15.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医院“抓服务、树形象”的重要契机,明确和落实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在全院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

16.医院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加强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向临床一线倾斜,实行同工同酬,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

(一)筹备启动阶段(20xx年3月)。

医院成立“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做好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工作,充分调动全院广大护士的积极性,使其自愿、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4月-10月)。

各科室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全面开展“示范工程”活动,对临床护理薄弱环节进行自查,扎实推进活动16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医院活动领导小组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对各科室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

(三)总结交流阶段(20xx年11月)。

医院将对创建“示范工程”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对患者和社会反映好,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能发挥示范作用的科室、病房及个人进行表彰。在科室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推荐1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2个“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参加全市评选。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科室要统一思想,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坚定信心,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落实改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认真贯彻落实,扎实稳步推进。

各科室要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作为提高护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明确职责、周密部署,鼓励科室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同时认真、全面地开展自查自建,推动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

(三)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医院活动领导小组要适时开展指导检查,注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感受和评价,避免“走过场”。通过指导检查,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四

近日,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州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监测台账、责任分工,对于系统推进我州公立医院发展,深化医改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20xx年x月x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xx〕18号);20xx年1月1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xx〕3号)。

我州出台《实施方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必须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推动各族群众健康福祉达到新水平的根本要求。困扰我州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基础医疗卫生能力已得到明显增强,有必要也有基础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发展,提高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可及性,满足全州人民更加高质量的医疗卫生需求。三是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医院能力建设、10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必须把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放到提升质量和效率上。

《实施方案》分3大版块,共24条意见:

(一)第一部分:工作目标,高质量推进健康西双版纳建设。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傣)西医并重,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力争通过5年时间,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科学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为全州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推进健康西双版纳和“一城两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第二部分:具体措施。分别从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四个方面共24条具体措施,明确了重点任务,细化了责任分工。24条具体措施共涉及卫健、医保、财政、人社、编办、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等18家单位或部门。具体包括:人才培养、重点临床专科建设、临床医学分中心、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深化人事管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做了详细分工,明确各部门的具体任务,确保落实到位。

(三)第三部分:实施保障。明确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投入责任、加强检测评价、总结推广经验四方面保障要求。

各县(市)、各部门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建立全链条推进改革落实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合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各部门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建立全链条推进改革落实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合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落实投入责任。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傣)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卫生防治中心、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投入倾斜和保障政策;探索创新投入模式,强化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保障。

(三)加强监测评价。建立完善全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任务台账等工作有机结合,按照属地原则,由各县(市)结合实际分类对辖区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不搞“一刀切”。

(四)总结推广经验。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指导,挖掘、总结、提炼、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五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之年,是xx公司推动改革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和公司党委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强化公司党委核心引领作用,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公司向纵深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个“根”和“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温x公园城市示范先行区助力添彩,奋力谱写新时代温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瞄准“深耕温x,服务x市”工作目标,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任务,以党建引领,汇聚改革发展合力;以党建融合,凝聚业务发展动力;以党建共联,增添企业文化活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希望之路。(可加入2020年企业经济发展目标)

三、主要内容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为公司发展注入改革动力。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作用。

1、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x党委2021年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专题报告等活动形式,分专题、分领域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理论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列出全年学习书目,制定个人自学计划,每年带头深入分管领域上党课或开展专题辅导等至少1次,带动一般党员制定自学计划,完成理论学习。

2、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制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各党支部要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向工作实践转化、向使命任务聚焦,让守初心、担使命成为党员员工的自觉行动。

3、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将其纳入员工学习计划,全体员工要以史为鉴,对标党史找问题、找差距,并严格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内容和时间,把问题改好。深入党性锤炼,激发全体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4、分级分类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要深入贯彻“分级分类,精准培训”的原则,分别针对领导员工、党支部书记和广大党员,分别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深化学习宣传贯彻。

5、创新开展党员理论学习活动。充分利用“鱼凫先锋”“学习强国”等载体,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创新开展“党员上讲台”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党员轮流授课,讲授专题党课或者业务知识,提供员工学习交流平台。

(二)夯实组织建设基础,为公司发展筑牢战斗堡垒。

不断落实主体责任,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从严治党为主要目标,把好方向、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提高党支部把握全局和重大工作的能力,确保党的领导在企业得到全面落实。

1、切实加强党委班子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保证公司党委领导班子决策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公司党委书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和领导员工包抓党支部建设工作制度,不断夯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

2、强化意识形态管控。完善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公司党委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综合研判会议。建立领导员工意识形态责任清单,健全完善网络舆情监管和处置等制度机制;每半年监督检查各子公司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管理,激发正能量。

3、抓好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动党支部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一是严格按照区委组织部“1799”制度要求,强化支部建设,结合“爱xx·迎大运”“建党100周年”等主题,开展多形式党员活动,优化提升党员活动室,积极创建“温江区示范基层党组织”。二是以业务工作为抓手,提升党员凝聚力为着力点,做好支部品牌培育和选树工作。三是分别于9月和12月组织完成4个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配齐支部班子。同时,邀请专家授课,对党务工作人员、支部书记进行业务培训。四是以鱼凫之家、前锋农贸市场为载体,加强与区委组织部、区委社治委等上级主管部门联动,打造党建引领社区发展质量的党建示范基地。

3.落实党组织与管理层双向互动机制。建立党组织与管理层共同学习制度,每月至少组织1次党组织班子成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集体学习。建立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管理层重要会议制度,为党组织书记参与企业决策提供支撑。建立党组织与管理层沟通协商和恳谈制度,共同协商解决党的建设、企业发展和涉及职工利益等方面的问题。

4、发挥“党员+”引领作用。注重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着力推进企业党员与经营管理人才相互转化。建立党员包工段、包项目、包形象工作制度,以党员先锋工程特色活动为载体,按照“管理技能精于一般员工、工作标准高于一般员工、安全意识严于一般员工”的标准,创建“党员示范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组织开展全体党员“三亮三比”(即亮身份、比党性,亮指标、比业绩,亮事迹、比奉献)主题党日活动,着力激发党员荣誉感,增强爱岗敬业、勇当排头的内生动力。

5、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建立统一目标管理体系,推动党建工作目标和生产经营目标同下达、同检查、同考核。把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将“三会一课”融入到班组例会,将党性教育融入到职工文化活动,引导党员、职工爱企业、做贡献,提振投身生产经营和发展建设的工作热情。

6、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抓好员工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研判,做好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的排查,夯实责任,确保安全无事故。

(三)优化队伍建设格局,为公司发展做好人才支撑。严格标准选人用人,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打造坚强有力、团结向上的人员队伍。

1.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员工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强化作风建设,提高员工执行力。修订完善公司员工管理选拔任用、员工能上能下等制度机制,规范选人用人程序;在严管的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做好员工关爱鼓励工作,二季度指导各子公司全面完成中层员工竞聘工作。

2.加强年轻员工和后备员工培养选拔。严格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员工培养选拔工作要求,加大优秀年轻员工选拔任用力度,积极向区委组织部推荐优秀年轻员工。建立员工梯度培养制度,加大员工培训教育,储备一批年轻优秀、争创先进的后备员工力量。

3.抓好员工队伍教育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员学习培训,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强化教育培训。

(四)聚焦廉政建设基石,为公司发展营造清廉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上级组织关于作风建设的系列规定。强化对关键环节的过程监督,注重风险防控,组织开展自检自查和专项监督检查,做好巡视巡察的整改落实。

1.健全监督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区纪委(派驻经信纪检组)、区国资局、公司纪委三级联动监管机制,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公司纪委负责前沿监督检查,发挥子公司触角监督作用,采取“点穴式+全覆盖”监督检查方式,对各项工作开展常态化专项检查,强化纪律执行,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诫勉批评。

2、开展正风反腐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强化党员、员工的廉洁意识,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以反面典型为教材,开展专项领域治理,建立整改、责任、任务清单,坚决肃清流毒和恶劣影响。坚持每月党性党风党纪学习教育,实行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度,不断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领导、员工作风建设,引导大家“低调务实不张扬”。同时,以重要岗位、重点领域、关键业务风险防控为基础,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构建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让各级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五)加强群团工作指导,为公司发展增添新鲜活力。

突出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突出群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特色亮点工作;突出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开展家风教育,开展员工心理疏导专题培训,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疑惑、疏导情绪工作,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六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和公益属性,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重点,加强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向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目标迈进,推动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陕西提供有力支撑。

(一)打造医学高峰高地。

实施“秦跃计划”,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积极落实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争创呼吸、心血管、癌症、精神等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取创建1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选择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综合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各地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承载能力,更好满足省域内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减少患者的跨区域流动。(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织密城市医疗服务网络。

发挥三级公立医院或代表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含社会办医院、中医医院)牵头作用,与其他专科医院、康复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共同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医养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2023年底前,各市(区)城区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到2025年底前,城市医疗集团和网格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养结合服务覆盖所有市(区)城区。(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筑牢县域医疗服务基础。

以县域就诊率90%以上、基层就诊率65%以上为目标,加快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基础强、技术精、服务好的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到2025年,全省80%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院纳入三级医院管理。全面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县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统筹管理。将部分业务能力强的中心卫生院打造成县域内医疗副中心,逐步对建在乡村医生自己家中或租赁其他村民房屋的村卫生室进行公有化产权建设。到2022年6月底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50%县区,到2025年底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网格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所有县(市、区)。(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临床专科建设。

针对严重影响全省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薄弱专科及短缺专业,提升重症、心脑血管、呼吸(含尘肺)、消化、儿科、麻醉、老年医学科等临床专科能力,扎实推动省、市、县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建成省重点专科联盟。2022年6月底前实现县级综合医院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全覆盖。加强针灸、骨伤、肛肠、康复等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建设10个省级以上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50个县级中医医院中医优势(特色)专科。完善全省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强化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落实,有效提升诊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进医学技术模式创新。

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围绕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等重点领域,加强应用基础、临床和转化研究。聚焦城乡居民多发病、常见病,以慢性病、地方病、尘肺病、青少年近视防控等为重点开展科学研究和适宜技术推广。强化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重点中医药科研院所及各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等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疗效提升、运动康复技术应用推广和“秦药”开发应用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省卫生健康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加快推广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无痛诊疗、责任制整体护理和运动促进健康等模式,积极推动无陪护病房试点。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在全省分片区建设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提升急救效率与能力。推广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建设10个中西医结合示范基地,推动脑梗死、慢性肾衰等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强化医疗机构药事服务管理,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推进公立医院总药师制度落实落细。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推动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公共卫生职能。

支持部分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建设发展多院区,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功能。建设省公共卫生中心(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5个省级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支持宝鸡、铜川、渭南、榆林、商洛市新建5个市级传染病专科医院(或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4个市级传染病医院,保证每个市(区)都有1所达标的传染病医院。县域内依托1家县级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设置,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保障群众就医安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做实做细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疫情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能力。(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强化人才和信息化支撑作用。

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计划,“十四五”期间,引进培养200名左右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中西医人才,培养100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3500名左右中青年技术骨干、10000名左右基层实用紧缺人才。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在远程医疗等场景应用,构建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规范管理,坚守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底线。依法开展对药品网络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药监局、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落实投入责任。

各级政府要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落实对中医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以及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县级政府继续按照编制数量将县级综合医院人员基本工资70%以上和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基本工资100%纳入财政预算。对承担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医院,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公立医院新债源头控制管理,健全完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项目及债务审批机制,杜绝违规举债。审计机关依法对公立医院管理使用财政资金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合理制定并落实全省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出台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的具体政策。落实岗位管理制度,按照医、护、药、技、管等不同类别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完善定向招聘政策。继续实行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政策。“十四五”期间,每年下达招聘计划2000名,其中不少于30%用于乡镇卫生院;到2025年,争取为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10000名医学专业人才。(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持续抓好“两个允许”政策落实,合理确定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原则上控制在同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3倍以内。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60%以上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推动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和公立医院投入政策,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公立医院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允许医院自主设立薪酬项目,鼓励对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薪酬水平原则上不得超过本院职工平均薪酬水平的5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4.健全医务人员培养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着力推进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强化老年、儿科、重症、传染病、康复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的培养培训,培育复合型护理人才。推动中医药师承教育规范化、终身化和制度化,建设3-5个省级名医传承中心,实施多层级师带徒项目,促进中医诊疗经验与中药传统技艺传承发展。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价标准,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突出实践能力业绩导向,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一线。(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医疗机构相关指标进行综合量化评估,对符合调价条件的及时稳妥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做好新增、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工作,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价格,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在医疗收入中的占比。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适时总结西安市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韩城市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分值付费(dip)试点工作经验,并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到2025年,按drg或dip付费的医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条件的住院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70%。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总额付费政策,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引导医疗联合体更加注重疾病预防、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规范医保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充分发挥国家、省级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杠杆作用,激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完善医保报销政策,促进患者有序流动,加快形成分级诊疗格局。(省医保局、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1.健全医院运营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核心业务及人、财、物供给效率,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形成疾病严重程度与资源消耗在每一个病组中的量化治疗、药品和耗材使用标准,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全省三级公立医院于2022年6月底前,二级公立医院于2022年底前,制定完成医院加强运营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制定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运用预算手段开展医院内部各类经济资源的分配、使用、控制、考核等管理活动,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公开医院预决算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级公立医院应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其他有条件的医院结合实际推进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覆盖医院经济和业务活动全范围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突出规范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关键岗位的流程管控和制约机制,建立与本单位管理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办事、推进廉政建设、保障事业发展。加强成本关键环节管控,逐步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推广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全面开展绩效考核,强化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经费核拨、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保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与医院评审评价、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及各项评优评先工作挂钩。建立健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考核制度,加强绩效监测评价分析。(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1.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创建5个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办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建成陕西中医药博物馆,打造陕西中医药文化品牌。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持续开展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评选表彰宣传活动,增强医务人员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强化患者需求导向。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为核心,着力解决群众看病“急难愁盼”问题。利用“互联网+”实现精准预约解决患者挂号难、就诊时间短的问题。建立“一站式”预约服务中心,缓解就诊反复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成立“服务中心”及时应答患者问题咨询及意见反馈。合理增加车位,解决患者就医“停车难”问题。鼓励医疗机构引进第三方平台投入铺设取餐柜,达到用梯高峰时段“错峰分流”解决患者就医“乘梯难”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实行“一码通用”解决就诊卡卡内金额沉积问题。配备多种温馨设施,优化群众就医环境。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提供多项助老举措,进一步便利老年人就医。(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相关体制机制,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完善必要安检设施。将解决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健全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推动成立省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省司法厅、省公安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1.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医院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建立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在公立医院章程中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和院长。党委书记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书记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共党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书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3.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党支部参与人才引进、队伍建设、职称职级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评奖评优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的制度机制。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党员和业务骨干“双培养”机制。(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4.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教育、国有资产监管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公立医院党委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全面开展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落实责任分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落实领导和保障责任。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牵头抓总,建立任务推进台账,定期通报督导工作进展。

(二)强化监测评价。建立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各地按照属地原则对行政区域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

(三)总结推广经验。各地各部门要加强调研指导,充分挖掘、总结、提炼、推广典型经验,做好宣传引导,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一项重大战略,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结合xx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和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地委、县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优势,以加快构建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目标,坚持不断提升经营服务能力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融合,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权益,加快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挥其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推动作用,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政府支持,加大政策倾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重做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公共服务、教育培训、扶持激励和监管规范,在撬动资本、激活要素等方面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一二三产业融,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发展道路。

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带动作用,围绕解决全局性、普遍性的短板和问题,统筹设计和推进相关扶持政策,务求实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迫命令。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关系,把分散的农户统一组织起来,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在经营规模、运行模式等方面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主体和农民群众的意愿,把建设的主舞台留给广大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

坚持把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不以规模和数量论英雄,以质量和效益论英雄,注重提升经营者素质,在提高质量和确保效益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选树一批经营效果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宣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坚持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对小农户的引领、带动和服务能力。立足大国小农和小农户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农情,正确处理扶持小农户发展和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的关系,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与小农户能力持续提升相协调。

确保参与率逐年提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构建,各类主体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培育自治区级示范社达到30家以上,地区级示范社xx家以上,农民合作社联社7家以上;培育xx个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发展产业化联合体x家;家庭农场录入国家系统新增xx家,示范家庭农场新增xx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率年均増长xx,基本形成对小农户的全覆盖。

抓紧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完善纳入名录的条件和程序,引导广大农民和各类人才创办家庭农场,同时把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种养大户和专业大户、已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纳入名录管理,建立完整的家庭农场名录,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质量。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及时把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纳入系统,实现随时填报、动态更新和精准服务。确保把符合条件的种养殖大户、专业大户和登记的家庭农场纳入名录动态管理,2021年起新录入xx家。

根据生产力水平、农业区域特色、家庭农场经营类别,依据经营管理能力、物质装备条件、适度经营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示范家庭农场评定标准和程序,加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力度,加强示范引导,探索系统推进我县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申报工作,2021年底,力争申报xx家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家庭农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积极为发展规范、效益明显的示范家庭农场申报国家项目资金。

引导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鼓励家庭农场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展产地初加工和主食加工,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引导家庭农场领办或加入农民合作社,采取“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模式,积极与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与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合作模式,保障生产与销售渠道高效对接。鼓励家庭农场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家庭农场开发专门信贷产品,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价,对资信良好的发放信用贷款。

在对农民合作社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分类规范提升。对无成员参与、无生产经营活动、因经营不善停止运转的合作社,引导其自愿注销。对领取营业执照后至今未开展经营活动、申请注销登记前无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合作社,帮助其尽快注销。对发展遇到困难的合作社,落实专人及时跟踪帮扶。对缺乏组织特征,但符合其他市场主体设立条件的,引导其自愿设立、依法登记。对有生产经营活动、运行管理不规范的合作社,指导农民合作社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章程,加强档案管理,实行社务公开。依法建立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执行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会计账簿,建立会计档案,规范会计核算,公开财务报告。依法建立成员账户,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按照法律和章程制定盈余分配方案,可分配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积极强化宣传培训与指导,提升农民合作社内部规范管理,2021年,申报自治区示范社8家。

大力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户把土地经营权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让一部分农户从土地中走出来发展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同时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按股分红”。强化农民合作社合作与联合。鼓励同行业或产业密切关联的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和联合体,提高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提升市场争力,实现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多方共赢。实现社企联盟提档升级。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对接,采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进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作物优质优价。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作用,实施托市收购,保障销售渠道,稳定销售价格,增加社员收入。引导农民合作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治谈会、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主动跑市场、找市场、开发新市场。主动与食品加工企业、超市、商场等联络,建立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渠道,通过签订订单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销售市场。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建设自己的网站进行产品和形象宣传,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鼓励农民合作社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带动成员开展连片种植、规模饲养,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农业品牌。鼓励农民合作社加强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能力建设。鼓励农民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服务领域。鼓励农民合作社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组建种子联盟、农资联盟等,充分发挥不同服务主体的优势和功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发挥其统一经营功能。鼓励农民合作社向成员提供各类生产经营服务,发挥其服务成员、引领农民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和订单方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发挥其服务带动作用。支持各类专业服务公司发展,发挥其服务模式成熟、服务机制灵活、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为广大农牧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提供优质服务。

鼓励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联合合作,推动服务链条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促进各主体多元互动、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引导各类服务主体围绕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的生产,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积极发展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打造一体化的服务组织体系。支持各类服务主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

适应不同产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作业环节需求,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支持专业服务公司、供销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重点面向从事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小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托管服务,促进服务主体服务能力和条件提升。鼓励因地制宜选择优先支持的托管作业环节,按照相关作业环节市场价格的一定比例给予服务补助,通过价格手段推动财政资金效用传递到服务对象,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托管对小农户服务的覆盖率。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统筹调整种养结构,带动农牧民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精致农业,加快农业精品化发展。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提高产业整体规模效益。鼓励农民合作社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提升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二品一标”认证及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认定。

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大户、返乡创业青年、复退军人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担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人。加大力度开展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种养能手及农产品营销人员培训,逐步建立一支能力强、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引进一批物流、信息、营销方面的新型农业经营职业经理人经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市场融合度和经济效益。

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社会化服务发展资金。同等条件下项目资金适当向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社及带贫益贫效果明显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倾斜。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电子商务、畜牧业、劳动力培训等各类资金,优先投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技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涉农项目。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税收、金融用地、用电等方面政策,结合实际完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

整合妇女小额贷款、种植养殖双业贷款等信贷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建立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协作长效机制,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逐年增加授信额度。积极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试点。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特点,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灵活确定贷款期限,简化审批流程,对信用等级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贷款优先等政策。

继续落实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81号)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员销售农膜、种子、化肥、农药等免征増值税。依法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办理注册登记时有针对性的辅导与纳税人有关的各类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做到让税人早知晓、早准备、早享受。

三、时间步骤。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经营状况、类型、产业分布等具体情况。

对新型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合作社辅导员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广宣传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政策法规。

总结推广新型农业经主体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带动能力突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表彰奖励。具体实施阶段各项工作持续推进五年,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组织保障。

县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定期召集农业农村局、发改委、财政局、宣传部、水利局、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林草局、供销社、乡村振兴局和金融机构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联席会议。明确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统等协调各成员单位加强协作,形成指导扶持、服务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提升发展的工作合力。通过强化指导服务深入调查研,加强形势研判,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考核指导体系,严格工作责任,完善考评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采取安排专兼职人员、招收大学生村官、建立辅导员制度等途径,充实基层经营管理工作力量,对乡(镇)农经站抽调、借调人员限期退回岗位,保证每个乡(镇)3-5名农经工作人员。保障基层农经体系工作条件,确保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各项工作抓细抓实。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农村经营管理干部队伍。加强县级对乡(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明确目标任务,提高工作质效。

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强化基层干部和农民合作社法治意识。注重总结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的亮点做法、成熟经验和示范典型,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平台等方式及时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促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八

 近年来,xx党委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推进党建规范化,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自20xx年以来,xx连续x年营收、利润年均增长xx%以上,20xx年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双百行动”a类企业,20xxx年步入企业xx强、服务业企业xxx强,并在全省国企党建考核中名列第x,企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必须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xx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基建设”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努力提升组织力,着力突出政治功能,坚持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一抓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建立。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做好党建工作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将党建制度建设纳入企业制度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及时修订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在20xx年进行全面修改完善党建工作制度xx个基础上,20xx年至20xx年根据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和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又新制定和完善各类党建工作制度xx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

二抓党建工作规范。集团党委抓基层强支部,全面推行“1266”工作法,坚持突出企业党委的领导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这一根本,落实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意见》、《党委会议事规则》两个基本制度,全面抓好责任落实、考核问效、评先评优、党风廉洁、阵地建设、教育引领六个方面工作,积极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员管理信息化、党建活动项目化、党建考核表单化、过程管理流程化、工作记录台账化六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基层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推进党组织建设标准化。集团根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先后制定了《基层党组织设立工作指引》、《二级公司领导班子定岗定编方案》、《二级公司领导班子岗位市场化选聘方案》等,重点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务干部配备、工作流程等方面,编制党建工作模块、编印党支部工作手册及相关管理表单,列出党组织设立调整换届、干部选拔使用、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党建工作常用文书蓝本与范例、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要求等xx多个范例规定,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

——推进党建管理信息化。由集团所属的xx商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创建的智慧“党建云”信息管理平台,在满足集团党建信息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与中组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和xx省委组织部“智慧党建云”系统有效实现数据对接,完善党组织和党员电子身份信息,实时掌握基层党组织党建最新信息情况,与集团网站、微信等载体融合,加强党建信息化管理,努力实现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推进党建活动项目化。把项目管理引入党建工作,利用项目管理计划和控制这两个工具,由集团党委负责党建活动的牵头组织,实施好工作计划这一环节,具体活动由基层党组织承办,具体负责任务分解与日程安排,享有冠名权,集团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如xxxx年足球赛,xxxx年羽毛球赛,xxxx年篮球赛、羽毛球赛等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上,由集团党委牵头,分别委托下属粮油集团和物流股份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行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党性教育基地的和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智慧党建内容的党性教育基地,根据集团统一安排,独立承担上级交办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任务。

——是推进党建考核表单化。集团专门制定了《党建检查考核办法》,同时细化配套党建考核工作流程和工作表单,全面实现党组织考核表单化管理,制订了基层党支部年度、季度工作计划表、季度考核表、半年和年度交叉评分表、书记年度述职测评表xx多种表格,适时自动生成数据,减少繁琐文字。五是推进过程管理流程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在企业oa办公系统编制党建工作流程,实施关键节点管理,如果不达标就过不了“关”,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及时反馈并督办提醒,实现党建工作有计划安排、有检查考核、有结果通报、有整改落实。

——推进工作记录台账化。要求基层党组织建立包括但不限于xx大工作专卷:党建管理制度专卷、主题教育专卷、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专卷、党委会记录纪要专卷、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专卷、领导班子述职述廉专卷、党组织建设专卷、党风廉洁建设专卷、宣传工作专卷、群团工作专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党建必须抓责任制,抓责任制必须抓责任人,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既报经济账,又报党建账。集团始终坚持“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不断压实党建责任,激发党建内生动力,推动各级党组织把党建责任真正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积极构建明责、履责、问责的责任体系,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党建责任和经营管理责任落实的全覆盖。

坚持“1+4”考核,严格落实党建和改革发展任务。集团党委通过实施以4个季度和1次年度相结合的“1+4”考核,严格落实老党建工作责任,有效推动了改革和发展。

——坚持党建责任落实的全覆盖。集团坚持通过层层细化领导班子党建工作分工,落实好基层党建工作联系制度,签订好履职承诺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各级领导班子责任,让每名班子成员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确保业务延伸到哪里,党建责任就深入到哪里。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确保党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年初,在集团董事会与经营班子、经营班子与各子公司签订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的同时,集团党委书记与基层党组织书记、集团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全部签订党建及党风廉洁建设目标责任书、意识形态责任书、信访维稳责任书,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根据分工全程指导和督促分管联系公司、部门的党建、经营管理工作。

——坚持党建工作检查考核的全过程、全覆盖。集团党委坚守党建“主阵地”,种好党建“责任田”,全面强化所属基层组织党建工作领导指导,认真抓好党建与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集团健全了经营管理和党建检查责任考评体系,实施以x个季度和x次年度相结合的“x+x”考核,采取网上检查与现场检查考核相结合,第一季度和三季度两次采取网上检查,半年和年底两次采取现场交叉检查考评,通过动态过程管理强化基层党建和经营管理的检查考核工作,推动各级党组织和经营班子做到季度有安排、有总结、有考核反馈,将考评结果与负责人薪酬和岗位调整结合起来。

坚持目标考核结果导向,严格落实奖惩机制。集团坚持用好党建考核评价“指挥棒”,持续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这个制度化常态化的有形抓手,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强起来。

——坚持党建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薪酬调整和年度绩效管理挂钩。细化各级领导班子年度绩效指标,在半年实行预考核,半年预考核结果与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和党群部门负责人的基本薪酬动态调整挂钩,将党建工作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刚性年度绩效指标,党建考核结果分别占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副书记占个人年度绩效的xx%和xx%,凡未完成党建工作任务的,均扣发领导班子年度绩效。

——坚持党建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和领导班子成员的职务升降全面挂钩。集团将党建半年和年度工作考核结果直接与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干部评选结合起来,在年度各级领导班子述职中,除集团集中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专项述职外,每名党员领导干部述职时必须对履行党建和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一岗双责情况进行述职,凡党建工作考评不合格的单位,集团党委将对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取消评先评优和职务升级资格;对软弱涣散党组织,在全集团进行通报批评的同时,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和组织处理。

从严管党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章明确国企党组织的作用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xx各级企业党组织主动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认真履行监督管理重要职责,积极运用各类有效监督手段,主动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健全综合监督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集团从监督机制、监督方式、监督对象入手,健全综合监督机制,强化党员和职工民主监督,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监督机制上,围绕大监督体系建设,推动由人监管向制度监管,从资产监管向资本监管转变,重点解决向基层企业放权后的监督问题。先后制定完善了投资、风控、财务、审计等xx个制度,构建了“审计直管、纪检专设、财务统一、董事专职”四条监督防控线,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等重点人群、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

——监督方式上,集团坚持常态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在常态监督中,集团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构坚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通过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通过发廉政短信提示和提醒约谈、函询等监督方式,把党员干部的违纪违规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在重点监督中,紧紧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要时间节点、重大项目等,开展专项检查、专项审计与专项效能监察相结合。还在全集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全覆盖巡察机制,以党委抓总,组织、纪检、风控、审计、财务等机构为骨干,坚持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相结合,以严格的巡察形成震慑,使违纪违法行为无处可遁。

——监督对象上,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的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任期轮审与离任审计。对中高级管理人员,集团实行党风廉洁建设一票否决制度。对经营管理人员,做到上岗有评价、年度有考核、过程有监督、离任有审计全程闭环运行。同时发挥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的作用,强化党员和职工民主监督,良好企业政治生态已初步形成。建立科学防控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实施全过程、全覆盖的风险防控。集团在防控主体、防控方式方面建立了科学防控机制,对生产经营管理进行了科学防控。

——防控主体上,建立了外部与内部相结合、专家学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相结合的风险防控队伍。建立以专家学者和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为主体的企业重大决策咨询智库,形成专家论证评审机制。建立委派审计总监、委派董事监事、聘请外部董事、总法律顾问等制度,形成了以内部专家为主体,外聘咨询机构、法律顾问为补充的高素质专业防控队伍。

——防控方式上,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所有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决策前,要进行风险预评估,凡风险较大的均暂停或完善;事中,要进行全程监控,发现较大风险及时预警或叫停;事后,要进行风险过程评价。对所有投资企业,采取外派董事、监事和审计总监,强化风险预警跟踪和科学评估,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焦等重点岗位、决策环节的监督。实践证明,党建规范化建设是提高国企党建质量的必要途径。只有持续用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国有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九

遵照院领导、护理部的部署,指定我们病区为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示范病房的带头作用,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护理服务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基础护理到位,专科护理达标,努力实现护理质量零差错,让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惠及更多患者,为患者提供无缝隙护理服务。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把这“六颗心”应用到工作中,用我们的

“六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在医院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馨温暖,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会真诚的与他们交流沟通。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我们都微笑相待,真诚以对,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就是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如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提前告知,完善饮食起居细节照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各种治疗生活上的便利,为其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质控标准重点检查六项护理质控达标率:基础护理到位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操作合格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反馈、有追踪。

把专科护理做精;推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我们将护理团队按能级分为三个责任小组,每组有主管护师任组长,对分管的病人责任护士或小组成员做到八小时在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服务,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做到了让患者安心、家属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内涵列入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标准中,各级护理质控组织加强对责任护士进行质量检查考评,作为绩效考核项目内容。

在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感觉最有成效的还是患者的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这也是在精神病人的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块。患者通过参加工娱疗活动,可分散精神症状,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我们每天都有工娱疗护士按周计划,组织患者参加丰富多彩的工疗、娱疗项目,督促患者参与集体活动,使孤僻不群的患者集体意识争强,有效改善兴奋燥闹抑郁自杀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缩短了治疗周期,做到了使患者安心,家属放心。

特别是强调核心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和考核标准,全面实行护士岗位责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按照创建标准和分级护理要求,检查落实各项工作。

通过科室每月召开的病人工休座谈会及护理部、科室的满意度调查,多渠道听取病人及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从中评选出病人最满意护士。作为以后考评晋级的依据。

各个部门之间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加大医院支持保障系统对护理的投入,实现全方位的将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病人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

在医院网站内设立“优质护理服务宣传栏”,做好宣传、报导工作。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十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力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思维定势、习惯做法和路径依赖,推动党员干部思维理念再更新、眼界站位再提高、工作举措再创新、担当意识再增强、作风状态再提振,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推动大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庆凝聚广泛思想共识、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正向引导激励,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落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推动大庆转型振兴的生动实践上来,以新时代新思想引领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把解放思想体现在正视与发现问题、创造性突破性解决问题上,坚决防止走过场、放空炮;突出目标导向,把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弄清、找准、查实,通过思想解放找到破解良方,坚决防止学用脱节、坐而论道,用讨论成果提升工作效果,用工作效果检验讨论成果。

围绕当。

“旗帜”、作“标杆”的要求,提升标准、提高站位,把解放思想体现在挖掘和践行***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上,贯穿于争当“排头兵”、建设“新***”的创新实践中。立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选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突出“量身定制”、做到“量体裁衣”,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避免简单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

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大讨论与当前工作的关系,把学习讨论与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深化改革、民生改善、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真正把学习讨论的成效体现到推动工作上,坚决防止顾此失彼、为了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切实做到学习讨论与推进工作。

“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头脑风暴”,着力破除守成思想、树立进取意识,破除安逸思想、树立忧患意识,破除畏难思想、树立担当意识,破除僵化思想、树立创新意识,破除封闭思想、树立开放意识,破除等靠思想、树立机遇意识,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推动转型大升级、振兴大突破。

2016年对黑龙江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要义精髓。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东北地区和黑龙江省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站在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时代高度,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力前行;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的激励鞭策和殷切期望,切实增强当“旗帜”、作“标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多做贡献。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

“三大矛盾”,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三偏问题”,以及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思想观念“四个短板”,重新审视和把握市情,把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放到如何破解资源利用不平衡、优势转化不充分,经济结构不平衡、产业培育不充分,要素配置不平衡、市场发育不充分,社会治理不平衡、服务供给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民生保障不充分等矛盾问题上来。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视存在问题、直面现实困难,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把解放思想的过程转变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树立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对照国内外发达地区、行业标杆、先进典型查找差距不足、明确追赶目标,通过思想解放推动问题查摆,通过正视差距不足倒逼思想解放、推动工作开展。

全面回顾改革开放。

40周年、油田发现60周年、大庆建市40周年的奋斗历程和经验成果,深刻认识大庆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用历史性变化鼓舞人心、用深层次变革催人奋进,树立攻坚克难的勇气,坚定实现振兴的信心。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加倍珍惜大庆艰苦创业的历史积淀和厚重底蕴,在分析对比创业初期和新时期环境条件中,进一步增强大庆人的自豪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明晰大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所处的历史方位,充分发挥利用大庆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积极抢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东北振兴发展把脉定向的重大政治机遇、国家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政策机遇、新时代全方位变革的改革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机遇,进一步增强再创佳绩、再续辉煌的信心决心,把发展机遇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深刻领会市委提出。

“推动大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庆”,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省委对大庆工作新要求的现实需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从奋斗目标中看到肩负的崇高使命和艰巨任务,主动对表、全面对标、加压奋进,不断开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东北振兴“六项重点工作”,在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等重大部署要求上积极作为,坚定不移重构产业、重组要素、重聚动能、重塑环境,奋力开拓经济结构更优、体制机制更活、内生动力更足、承载功能更强的新路子;认清大庆的转型发展全面振兴,必须以经济转型为牵动,推动经济、城市、生态、体制、社会治理等多领域全面转型全方位振兴;充分认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大庆的人文特质,大庆是全体大庆人的大庆,在争当“排头兵”、建设“新大庆”的时代征程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必须以更积极的态度、更主动的工作、更务实的招法,投身大庆转型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

大力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积极践行。

“八个好作风”,突出提升“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格局站位、强化“高扬旗帜、引领振兴”的鞭策鼓舞,提升“全面系统、开放包容”的思维理念、强化“改革创新、攻坚啃硬”的气魄担当,提升“尊重规律、崇尚实干”的作风导向、强化“严谨精细、术业专攻”的能力本领,提升“勤勉敬业、真挚为民”的境界情怀、强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品德操守,着力解决本领不强、担当不够、作风不硬、劲头不足等突出问题,争做埋头苦干的真把式、雷厉风行的快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清大庆精神是***红旗最鲜明的荣誉特质,是大庆城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是***人民最持久的力量源泉,永不过时、永不褪色、永远都不能丢,使“铭记大庆历史、践行大庆精神、高举大庆红旗”成为习惯自觉;充分认清大庆精神应时而生的实践性、顺势而变的创新性,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提振全市上下建功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精气神,凝聚起新时期大庆人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解放思想大讨论从。

2018年11月到2019年9月。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结合推进。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解放思想的根本性措施。坚持经常学、反复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突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专家授课等形式,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党支部,推动形成密集、系统、全面学习态势。坚持大众化、分众化、精准化宣教,组织市委宣讲团、县区宣讲团、百姓宣讲团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打牢思想根基,凝聚思想共识。发挥各级党(干)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培训,拓宽党员干部思维视野,为思想注入活力,为创新增添动力。加强理论研究,依托市级重点智库,规划一批重大研究课题,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破解转型发展难题提供智力支撑。

深入排查影响制约大庆振兴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等共性问题,以及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不新、专业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等个性问题,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自觉对标对表、对号入座,边查边改、立行立改。

“沉下来”调查研究,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深刻查找体制机制壁垒和方式方法障碍,找准差距问题和症结原因,提高补短板、强弱项、抓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敞开门”征求意见,通过市长热线、网络问政平台、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渠道,广泛听取广大群众特别是市场主体、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及时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走出去”学习借鉴,对照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吸取改革开放以来自身解放思想不够、错失机遇贻误发展的深刻教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学到“真经”,查实表现、深挖根源、认清危害、全力整改。特别要瞄准“打造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最优城市”目标,结合深入推进作风整顿环境整治,从最紧迫的关键处入手、从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着力查摆“乱、违、顽、臃、懒、浮”等影响和破坏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坚决整改到位。

“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专题专栏,做好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等方面工作,全媒体全过程全覆盖宣传报道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重要意义、根本目的和主题内容,及时反映动态进展和成果成效。在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和重要网络媒体推送大庆报道,讲好大庆故事,传播大庆声音,展现大庆形象,让更多人了解***、让***人更爱大庆。深化“讲铁人、学铁人、做铁人”活动,举办“解放思想创新创业”大赛,选树宣传解放思想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用身边事教育感染身边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对标笃行、创先争优,以点带面推动大讨论深入开展。

“五个安全”的国家战略定位、“六个强省”的龙江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争当“排头兵”、建设“新大庆”的责任使命,细化出台2019年行动计划,努力在龙江振兴版图乃至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展现***作为,树立大庆样板。在工作上对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六项重点工作”,对工作思路、发展举措、作风状态进行再明确、再强化、再提升,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提高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激发发展活力。在行动上对接,瞄准大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广泛共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分地区、分领域、分战线地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形成一批更有针对性、更具引领性、更加务实管用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并把成果转化到抓产业、抓项目等重点工作中,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给政策、给待遇,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挖掘潜力潜能,助力助推大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市委成立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县区、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案报市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大讨论摆上重要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负总责组织部门要抓好统筹协调和指导推进宣传部门要创新宣传载体,营造浓厚氛围各级机关党(工)委要组织好所属单位的学习讨论各级党(干)校要及时开展好培训研讨。

“一盘棋”思想,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大题”,因地制宜细化提出各自的“小题”,精心设计载体,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大讨论深入开展。同时要认真履行好党委的主体责任,领导所属各级党组织扎扎实实开展好大讨论。涉及党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的单位,要根据职能调整情况及时跟进开展好大讨论。

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下级党组织的督导检查,用。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要求和标准抓紧压实大讨论,将弘扬大庆优良传统贯穿始终。既要坚持常态化的“正向”指导,又要开展不定期的反向”督查,全面准确了解工作成效。要把大讨论取得的成效作为检验和考察干部担当作为情况的重要内容,对思想长期僵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束手无策、改革创新步子缓慢、营商环境没有明显改善、担当干事缺少激情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时采取组织措施,情节严重的严肃追责问责。各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年度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大讨论情况。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十一

中共十九大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提升到“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政治高度。近期,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了11月15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文件,对我区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下面就我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一、全区幼儿园所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区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无论是办园量还是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都位于全市前列。截止全区共有幼儿园112所,其中公办7所,民办105所。在园幼儿10056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100%。全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三星级以上幼儿园88所,普惠性幼儿园76所,普惠覆盖率达到76.7%,超过了72%的省定标准。

二、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区学前教育事业这几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家及百姓需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办园所数量不足。占园所6%的公办园所只能吸纳全区10%的在园幼儿。民办幼儿园办园建设不规范。相关配套房屋、设施、户外活动场地不足;有些园所办园理念不正确,偏重经济效益,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不到位,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民办幼儿园非幼教专业从教人员占23.7%。民办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审批权责不清,且均存在占用公共用地问题。

三、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建议

一是优化布局,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首先,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宽,我区年新生幼儿近2400人,幼儿数量增长成为必然趋势。对此,应加大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的力度和速度。新建幼儿园所应按人口平均值选址定位,以利于幼儿就地就近入园的`要求。其次,探索多元化办园模式,向先进地区学习,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等方法,鼓励公办园所向民办园所参股合作,缓解公办园所容纳压力,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充分贯彻落实。

二是注重宣传,转变育人观念。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许多家长和部分教育工作者的育儿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时代,一味追求学文化课知识是第一要务。对此应在官方媒体和自媒体开设幼教知识普及讲座。通过提供权威育儿知识,扩大学前教育社会影响面,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

三是丰富培训载体,提高保教质量。幼儿园应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以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抓手,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观摩研讨、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区游戏评优等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借助“凤来雁归,振兴抚顺”战略机遇,建立人才引进、培养、稳定的长效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区幼儿教育水平。

四是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审批程序。现在各民办园出具的户外活动场地证明有社区开的,有物业开的,有城建开的,五花八门。且随着入园幼儿的增加,很多园所原有户外活动区域已无法满足日常教学活动需求,均存在占用公共用地问题。建议对已有幼儿园由政府协调相关部门,根据各幼儿园规模和在园幼儿的作息时间,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资源共享,赋予各幼儿园公共用地每天某些时间段的使用权并出具证明,规范管理。对于新建园所,按照标准,严格审批。

五是加强监管,规范民办幼儿园经营管理。《若干意见》中指出学前教育要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遏制过度逐利行为。为避免出现个别园所只重视经济效益,而轻视公益性的现象,建议继续加大对民办园的经营管理的监管力度,对幼儿园开设的特色课程加强监督审核,确保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幼儿保教活动、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职工待遇,鼓励其开发有益于幼儿身心特点的优质游戏活动资源和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生活特色且收费合理的特色课程。

梁启超先生在《论幼子》一书中提到“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更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埋头苦干,推进顺城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都能有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十二

为推动全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xx〕1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xx〕120号)、《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亳政办秘〔20xx〕2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综合实力提级,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县域内就诊(住院)率提升至90%以上;

(二)精细管理提级,综合效益明显提升,物耗成本降至50%以下;

(四)持续推进区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鼓励支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完成三级创建工作。

(一)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1.打造市级高水平医院。统筹资金、项目、政策等资源,集中支持区级公立医院,重点打造优势学科群,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基本达到市同类医院水平。

2.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

(1)巩固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水平区级公立医院,根据县域病种外转情况,建设重点专科,柔性引才引智,落实“两包三单六贯通”政策,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医防融合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2)建设紧密型城市医联体。集中力量支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建设成高水平市级公立医院,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按照网格化布局要求和“五包十统一”路径,高水平建设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2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

(3)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医共体牵头单位将以慢病为主的普通门诊逐步下沉基层,到2025年三甲综合医院普通门诊服务量减少30%以上。持续推进亳州市人民医院、亳州市中医院、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千医下乡”工作。

(4)建设智联网医院。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构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覆盖院前院中院后和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型服务体系,并逐步拓展到各级公立医院。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智慧中药房”建设。

3.构建“1+5+n”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和可转换病区。

4.加强专科医院建设。推进区级公立医院精神专科、口腔专科建设,实现区级精神卫生、口腔专科全覆盖。推进妇幼保健院规范化建设,逐步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

5.建设更有特色的中医医院。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建成“三级”中医医院。力争建设1-2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体系。

6.减少跨省异地就医。依托高水平医院,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医保政策联动、转诊备案管理和专项考核,力争到2025年县域内就诊(住院)率提升至90%以上。

(二)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7.提升临床专科能力与水平。

(1)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十四五”期间,建成省级医学重点专科项目1个以上、市级重点专科项目5个以上。

(2)加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建设。力争建立区级紧急救援中心和队伍,加强院前急救转运与院内救治协同衔接,打造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急救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初步建设胸痛、卒中和创伤中心,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

8.推进医学技术创新。

(1)实施科研强院。争取到2025年,申报获批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立项项目不少于1个。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以技术创新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部分临床学科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与省级高水平医学转化中心对接,拓展院、校、企合作,争创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主要用于奖励做出重要贡献人员。大力支持临床单中心、多中心研究,支持公立医院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承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逐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占比。

(3)促进医院新技术临床应用。及时学习、引进国内、省内先进成熟医疗技术用于临床。积极支持医院开展的医疗新技术价格立项,加快审批,促进医疗新技术临床运用、收费内容与标准与沪苏浙等地医院对接。

9.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1)综合医院全面开展多学科诊疗,中医医院推广中医综合诊疗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

(2)建立临床药师下临床制度,临床药师参与疑难复杂疾病多学科诊疗。

(3)加强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

(4)规范开展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10%以上。

(5)优化预约诊疗服务流程,设置入院准备中心,提供入院一站式服务。推广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服务。

10.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1)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2025年,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5级以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达到4级以上,全区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智慧服务平均级别达到2级和3级,智慧管理平均级别达到1级和2级,三级公立医院院内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达到四级甲等以上水平,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达到四级乙等以上水平,能够支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推动医疗、医保、医药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医疗、医保、医药大数据分析,赋能智慧医疗体系。

(2)落实国家和行业信息化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加快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等智慧服务软硬件,提高医疗服务的智慧化、个性化水平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3)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间信息共享。落实全省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十四五”期间实现公立医院跨地区、跨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互认。20xx年,实现医共体远程心电平台应用;完成区域影像中心建设,基本覆盖本地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接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安徽省影像云平台。

(4)加快推进全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应用。探索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基于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资源整合,推进等级保护测评,提升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和网络安全水平。2023年实现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居民授权调阅共享。2025年实现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和综合管理等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改造用卡环境,推进电子健康卡(码)运用,与安康码互通互认,实现区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疫情防控、信息查询等一卡(码)通用。

(三)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11.健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建立科学决策、分工负责、协同落实、分析评价、沟通反馈的高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推动运营管理全面融入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方法技术,深度融合医院核心业务,强化成本管控与投入产出评价,提升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1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机制,发挥总会计师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内控机制,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关键岗位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与内控评价,有效防范管控风险,提升医院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

13.实行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将市级和区级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经费核拨、薪酬分配、院长年薪制、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公立医院达到b等级及以上。

(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14.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1)深化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规范管理,优化运行管理机制,将社会化用人员额纳入岗位基数,开展周转池编制使用评估。根据公立医院发展需要,合理制定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并建立动态核增机制,实行编制动态调整。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动态考核。

(2)增加护士配备。科学测算护理服务成本,合理确定护理服务价格标准。按照岗位标准,合理配备护士,2025年底前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1.3左右。

(3)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培养达到省内、市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遴选综合素质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骨干到国内外高水平医院或科研机构深造培养。实施“江淮名医”“徽乡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基层名中医”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

(4)改革薪酬制度。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根据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医院奖励性绩效薪酬水平和主要负责人年薪水平,人员支出占比力争达到40%。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逐步提高固定薪酬比例,合理确定临床执业医师、其他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薪酬水平。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自主设立体现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20xx年,公立医院全面推开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15.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1)实施卫生招才引智工程。区级公立医院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鼓励柔性长期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星期六医师”制度,柔性短期引进省外专家来我区开展疑难病例会诊和手术等。

(2)落实人才保障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支持公立医院引进来、留得住高层次人才和专科团队,按规定对引进人才落实安家费、生活补助、工资报酬、职称晋升、安家落户、子女入学等保障措施,为引进人才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和科研等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

(3)加强引进人才目标考核。区级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力争“十四五”期间,区临床专科医疗水平显著提升。

16.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照沪苏浙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内涵、水平和报销比例,稳妥有序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积极申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学习三明经验,改革优化调价规则和程序,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重点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支持公立医院开展标志性领先技术,对于技术难度大、外转率高的项目,优先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支持儿童专科等薄弱学科发展;支持中医传承创新发展,积极申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提高技术劳务性收入占比,逐步达到30%以上。积极申报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

17.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积极稳妥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探索按床日付费。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按人头总额(含外转病人额度)预付政策,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严禁挪用医共体内医保结余资金。实施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

18.优化医保管理改革。科学制定区域总额预算,合理确定、动态调整付费标准。规范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指导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简化考核流程,严格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五)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文化。

19.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始终坚持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各环节和全流程,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患者友好、老年友善医院。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工作负荷,落实带薪休假等制度。提供年轻医务人员进修培训机会,构建多层次、多渠道职业成长通道。开展平安医院创建,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公立医院人文关怀制度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注重文化传播和品牌塑造,加强爱岗爱院教育,创建人文关怀医院,提高公立医院公信度美誉度软实力。

(六)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20.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党组织建立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督促指导行业党的建设,确保相应的机构、人员、工作机制落实,符合条件的医院配备纪委书记;建立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注重发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入党。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一位政府负责同志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统筹协调“三医”联动改革。要确定重点任务和配套措施清单,定期研究推进,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保障。要加强督查考核,区政府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纳入区直相关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二)落实投入责任。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参照沪苏浙有关做法,结合地方实际,合理有效、逐步提高公立医院财政投入力度,财政补助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公立医院长期负债率逐步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三)建立监测评价体系。区级公立医院要对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按季度开展自评;区政府按年度对所属公立医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鼓励各医院积极探索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并复制推广,培育名院名科名医,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十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xx〕8号)等文件精神,切实推动我市医院高质量、特色化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强化公立医院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医院的公益性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升级改造硬件条件,引进培养高端人才,优化完善配套政策,提升特色服务技术水平,以专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带动医院整体实力提升,增强医院特色化发展辐射能力。

(二)建设目标。坚持“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策”,按照“强专科大综合”的发展思路,遴选具有发展潜力和特色技术的医院实施特色化建设,力争到20xx年,全市建成一批全国排名靠前、综合实力强、专科特色鲜明、品牌效应凸显的高水平、现代化医院。新增2—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专科进入全国前15名;集聚顶尖医学人才担当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10名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和培养国家级和省级高层次人才,至少6个特色优质专科学科带头人达到中华医学会专委会常委及以上级别;力争1家以上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7级,4家医院达到6级(特色化发展方向具体名单附后)。

二、建设重点。

综合医院在壮大整体实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特色化发展。市第一医院、市中心医院、市第三医院、市第四医院、市中医医院、市汉口医院、市武昌医院、市东湖医院、市第六医院、市第七医院、市第八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等12家医院在皮肤、心血管、烧伤、骨科、中医药、康复、脑血管病、医养结合、老年医学、肝病、肛肠、神经外科领域诊疗能力、慢病防控、临床研究以及转化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能够辐射带动区域内整体医学水平提升。

专科医院立足原有专业特色,在强基创优上提档升级、做实做强,实现精细化发展。武汉儿童医院、市金银潭医院、市肺科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重点建设儿科、传染病、肺结核、精神医学、心外科,上述5家医院要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专科医院,在各专业领域中凸显品牌,跻身全国前列。

三、工作任务。

(一)实施学科能力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名医院、名专科、名医师”工程,坚持“一院一特色”“一院一策”的原则,深化绩效管理,开展学科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学科辐射带动计划、新技术应用以及推广计划,主持开展临床研究并制订临床诊疗规范,实现学科技术进步、人才优化以及管理创新。加强特色专科重点学科建设,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在既往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基础上,全市市、区级医院再布局新增5—6个专病诊疗中心。

(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支持专科特色化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赋予其人才举荐权,医院特色专科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经举荐可直接入选“武汉英才”产业领军人才,并按照我市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资金资助和相应人才政策支持。实施武汉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程,优先支持专科特色化医院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三)实施人事薪酬改革行动。对特色专科开通进编绿色通道,简化招聘流程。对特色专科发展亟需人才,可采取考核、专家评价等方式进行专项招聘。积极争取人社部门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特色专科医院下放职称评审权。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符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经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越级条件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越级晋升。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的薪酬水平,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结合实际自主确定分配模式,对特色优质专科学科带头人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分配形式。公立医院内部分配应当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价值,可以针对特色专科合理确定薪酬项目和适度倾斜办法,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积极发挥薪酬制度保障功能和激励作用。

(四)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支持医院结合特色专科发展方向,建立医院层面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鼓励医院整合相关优势资源,积极创建省级、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推动临床新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打造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的推广平台;鼓励三级医院设立研究型病房,研究型病房不纳入医疗机构床位数管理,病床效益、周转率、使用率等指标不纳入考核范筹,并由医院结合自身实际给予一定经费支持。鼓励医院围绕特色专科发展方向,与高校院所、企业联合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医院在特色专科发展方向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与全市特色领域医药企业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在汉转化和先进诊疗技术应用示范;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估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通过竞争性课题、市场化服务收入等方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五)实施医院管理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医院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化,按照国家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积极推动和建立科学、高效、优质的医院评价和管理体系。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承担重点建设任务的医院要积极争创国家、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示范医院,每家医院要形成1—2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医院管理新模式、新经验;推动特色专科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和团队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严格落实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目标,凡纳入特色专科建设范围的医院,要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3级、互联互通测评4级、电子病历应用评价5级,逐步在医疗、管理和数据应用等方面实现智能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推动市、区级医院特色化发展作为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统筹推进医院特色化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各区要结合实际,比照制订出台本区特色化医院发展目标,将医院特色化发展纳入本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落实各项投入政策和配套措施,充分调动医院特色化建设积极性。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时,要结合本方案,优先支持医院特色化发展。市卫健委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医院特色化发展工作。市委编办负责配合做好公立医院特色化发展机构名称调整相关工作。市招才局负责完善医院特色化发展人才引进有关扶持政策。市发改委负责优先开展公立医院建设项目审批、备案或者核准工作。市科技局、市科协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对相关医院科研重大项目给予指导。市公安局负责加强医院安全防范,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市财政局负责按照规定做好公立医院特色化发展的经费保障工作。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医院特色化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简化审批手续。市人社局负责制定促进医院特色化发展的人才引进、职称评审、薪酬制度改革等具体措施。市医保局负责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在保障参保人待遇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三医”联动,助力医院特色化发展。

(二)落实经费保障。20xx—20xx年,由市财政每年筹措1亿元资金作为医院特色专科发展专项经费,并按照每年10%的比例递增。新增的专项经费优先用于现有政策未覆盖、经费未保障的项目。相关医院需制订医院建设方案,明确建设总目标及分年度建设目标,制定任务清单等,分年度、分渠道编报年度预算。在资助总额度内,相关医院的实际资助额度,由市卫健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根据各医院建设方案、具体预算和绩效目标申报表进行审核后,纳入市卫健委年度部门预算。专项经费重点用于特色专科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高端医疗设备配置、小型修缮或者改造工程等。各医院每年自主安排不低于年医疗收入的2%用于支持特色专科发展,其中,科研经费支出不低于医院年支出总额的1%。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卫健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另行制定。

(三)强化医院管理。各医院要严格落实医院特色化发展的主体责任,将特色化建设纳入医院“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统筹部署,成立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特色化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调配全院人财物资源,分步骤、分年度组织实施,努力实现医院特色化发展目标。武汉市区级医院特色化发展方向(17家)。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十四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文件精神,xx师范附属小学与xx县第二小学采用“1+1”模式,构建紧密型共同体,统筹推进两校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方面工作,积极探索学校发展共同体合作模式,实现两所学校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均衡发展”和“提升内涵”两条主线,通过两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实现两校间的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管理制度共享、特色办学共享和发展成果共享,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共同体,加速两校的发展进程,为建设教育强县积累经验。

1、两校同发展、共进步,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超过95%,两校成为xx市优质学校。

2、通过共同体建设,两所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各校在建设高效课堂、推进有效德育、发展校园文化诸多方面形成自己的品牌。

3、两校教师通过业务上交流,思想上沟通,工作上合作,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名教师的比率在全县处于领先位置。

4、通过校际间共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和舞台,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加适合自己的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5、统筹校本课程建设,设置两校共享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优质的校本课程,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1、成立组织机构,由两校校长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共同体建设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师发展组,课程建设组,德育工作组,体育艺术组。

2、两校之间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互为一体,荣辱与共,通过共同体建设,推动学校优质发展的同时,为我县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积累经验。

3、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合作效能,保证合作的广泛性和连续性。共同制定《发展共同体建设三年行动规划》,落实好《发展共同体管理常规》,细化每一学期工作目标任务。

4、实行校长、教师的随机交流和岗位轮换。学校每年至少安排两名教师在对方学校进行轮岗交流,鼓励学校领导在对方学校进行兼课兼职交流;两校校长每学期在对方学校挂职学习一星期。

5、研究和解决当前学校发展的六大突出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高效课堂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有效德育的推进、艺术体育的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两校要以上六个方面为合作交流重点,创新思路,讲求实效。

6、建立“六个一”工作常规:两校每学期要做好六件事:校长在对方学校为期一周的课堂调研,为对方学校教师做一次专题报告;双方安排好为期一周的校际课堂交流,组织一次师生联谊活动,一次德育工作论坛,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1、成立指导小组。由县教育局、教育督导室、教研室、进修学校领导管理和指导共同体建设,使共同体建设有了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2、重视激励评价。严格执行上级文件关于教师交流轮岗的精神;自己加压,形成捆绑式的一体化联动考核。

3、加强督导评价。每学年,县教育局对两校共同体建设进行评价。20xx年秋季,两校要形成三年工作总结,接受市县教育部门的验收。

4、提升知晓度。两校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教育网站进行宣传,使学校共同体得到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一致认同。

5、确定实施时间。20xx年8月——20xx年9月为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为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10月为总结验收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十五

由于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银行保险业务已经成为各家保险公司的关注焦点。尤其是那些在近几年开业的人寿保险公司,为了使自己的保费收入水平尽快上规模,都不约而同地将银行保险业务列为公司首要发展业务。但是,那些较早开展银保业务的公司,如平安人寿和太平洋人寿,它们对该项业务的发展策略已日益趋于谨慎。平安人寿是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始作俑者,但是该公司从2003年开始主动限制银保业务规模,2004年、2005年两年下达的银保业务保费指标都是60亿,大大低于同业公司如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人寿的计划数字。太平洋人寿的银保业务2003年全年保费收入达140亿,但是在随后的两年中,该公司银保保费收入计划数字均在120亿左右。从上表的数字还可以看出,新华、泰康和太平洋人寿在今年银保保费数字也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在我国较早发展银保业务的公司正逐步限制银保销售规模过快增长,以实现保证业务规模稳定发展。对银行保险业务规模的控制说明了保险公司正在反思银行保险业务:除了较大的业务规模以外,银行保险还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什么呢?保险公司发现在与银行仅维持松散合作关系的前提下,银行保险并不能给公司带来较理想的利润和对公司业务长期发展的良性推动力。松散合作关系下的银保业务发展动力正变得后劲不足。

1.松散型“销售联盟”是我国银行保险的基本运行模式银行保险是一种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基于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在国际上,银行保险最初产生于银行领域。从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银行保险的发展情况来看,银行保险的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四种,根据一体化程度的不同,依次为销售联盟、合资公司、兼并收购和设立新公司直接进入。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严格来讲,我国的银行则是属于保险领域最先引进的一种保险创新的产物。目前,我国的银行保险尚处于“销售联盟”阶段,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的合作关系比较松散。2.对松散型“销售联盟”运行效果的设想及检验在我国银行保险业务起步之时,保险公司和银行普遍认为以“销售联盟”形式实现的银行保险业务将是一个“三赢”的业务模式,即银行、客户和保险公司三方都能从中得利。这也正是银保业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这几年的运行,该模式表现出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预期中银行、客户和保险公司“三赢”的局面并没有完全出现。相反,伴随着业务的发展,各方都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从这几年的实践看,银行基本实现了预期中的应得利益: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树立了保险代理品牌,初步培养了销售保险产品能力。但是,在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过程中,银行的信誉、银行在银行保险客户心中的形象也开始受到保险公司行为的影响。虽然,从法律上讲,银行只是代理人,与产品有关的法律责任要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但是,从客户的心理看,鉴于保险产品是通过银行购买的,绝大多数的客户都会把该产品的评价同银行联系起来,如果该产品确实能带来预期的收益或保险公司为客户提提供的售后服务得到客户的认可,则客户会给保险公司和银行加分;反之,则会减分。这是银行进入保险代理业务的必然结果。保险公司在取得了一定的保费规模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产品和业务管理两大方面:在产品方面,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单一,银保的保费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分红型的两全保险。万能险、意外险、年金险和健康险虽然也在一些银行的网点上销售,但是与分红型两全保险相比,这些险种的保费收入只是银保总保费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在业务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手续费恶性竞争,且存在支付不规范现象。一家银行网点可以同时为多家保险公司代理产品的必然后果就是保险公司之间的手续费竞争。新进入市场的保险公司基本都是以较高的手续费为敲门砖打开市场的。支付手续费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规范的做法是通过转帐支付手续费给银行,这部分收入将进入银行会计核算,可以被监管。但是,除此以外还存在着相当规模的非正常手续费支付,如组织银行人员旅游,给银行人员现金激励,或为银行人员报销各种费用等,这些手法的共同点是保险公司的现金或以现金购买的服务直接作用于银行人员,而不进入银行的会计核算。监管这部分手续费的难度主要在于查不到确切的支付依据。第二,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业务管理制度上相互融合还很不够。双方对对方的业务制度了解甚少,也就更谈不上相互衔接,有时双方业务管理制度甚至出现相互予盾的地方,这给实际操作带来不小的麻烦。比如保险公司要求银行把与银保产品的配套的保单、发票列为银行重要单证进行管控,可是一旦作为银行重要单证就必须收回银行库存核销而不是回到保险公司核销,但保险公司非常强调重要单证的及时核销,因此双方的业务制度产生了矛盾。鉴于此,事实上银行只是对保险单证的下发做得比较好,在单证的回收环节上一直存在漏洞,由此导致的单证丢失风险给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造成了压力。第三,一家银行同时为几家保险公司代理产品,导致银行在事实上无力无暇把银保代理业务做细做精。一家银行的柜员同时要熟悉几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单证、“银保通”系统出单界面的操作方法等诸多细节问题,这样的工作量基本上已经让银行柜员处于满负荷状态。

“非排他性”是松散的银保“销售联盟”的基本特点,该特点使这种运行模式不利于银行保险继续向前发展。1.排他性合作关系的建立是银行保险成功的前提银行保险之所以成为一种创新就是因为这种业务方式挖掘了银行的客户资源同时利用了银行的销售资源(银行信誉、营业网络和有关设施等)。与银行建立排他性合作关系即意味着独享该银行的上述资源。

这种排他性合作关系正是银行保险深入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世界银行保险成功典型的法国cnp非常清楚排他的合作关系对今后业务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备受瞩目的法国cnp与国家邮政储汇局合资谈判至今尚未成功,主要原因就在于邮政储汇局不愿放弃目前其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的格局。由此可见,排他性合作关系是成功的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前提。2.松散型“销售联盟”的负面效应日益凸现以松散型“销售联盟”形式为主的银行保险虽然在短短五年时间里获得了极大发展,但是这种形式所固有的“非排他性”引发了不小的负效应,主要有以下两个突出方面:第一,保险公司同时面对同业竞争和银行的压力,最终表现为银保业务成本上升。非排他性的合作关系使得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有机会与银行谈判合作事宜,而谈判关键必然是手续费。从2002年开始,银保业务手续费率开始迅速上升,从当年的1%-2%上升到2003年的2%-4%,2004年则是普遍突破4%,有的甚至到达了5%以上,基本接近保险公司所能承受的极限。同时,为了应对激烈的同业竞争,保险公司在银行业务上的人力投入不减反增。

推出“银保通”系统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银保业务人员的数量,降低人力成本。在但是,各家都推出“银保通”系统的情况下,“银保通”就不再成为一种竞争优势,业务人员的展业能力仍然是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总之,对保险公司而言,银保正在成为一条高成本渠道,盈利能力大打折扣。第二,业务难以深入发展。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只是简单的代理销售,彼此没有长期的共同利益机制,合作关系不稳固,因此银保业务的发展深度一直停滞不前。

从银行保险的展业对象看,目前仍基本停留在银行的柜台客户,其他银行业务部门的资源还没有被发掘;从银保产品的种类看,自2002年以来分红型的两全保险始终是主要产品,而更能为保险公司带来收益的养老险,年金险、意外险等险种,它们在银保渠道销售的保费收入至今未上升到应有的地位,这非常不利于优化银保业务质量,促进银保业务进入良性发展。总之,银保产品结构单一,这只是看到表面现象,从更深层次看,以分红型两全保险业务为主的银保业务质量不高,远未成为保险公司真正倚重的利润中心。如果没有银行的大力合作,保险公司深入发展银保业务、改善业务质量的任何措施都无法得到很好落实。3.合作关系的紧密化是银保业务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关系紧密化意味着双方的客户资源、业务资源和销售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业务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在银行与保险公司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第一,银行“绕道”开设保险公司,典型的有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三家银行都在香港开设了保险公司。特别是交通银行保险公司,已经明确地把自己的业务中心定位在国内。第二,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排他性合作或有排他性倾向的协议,或合作建立专门的银行保险公司。

目前还没有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这种方式加深业务合作,观望气氛很浓。第三,保险公司设立银行,或吸收银行参股。平安是采取这一做法的典型例子,它不仅接受了汇丰的入股,最近还收购成立了平安银行。在业界看来,国内的银保合作十分松散,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另一方面,目前各家银行面临的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也比较多,近期让银行在保险方面做太多重大的改善也不太现实。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增多,银行有足够的精力加强这块业务,银保合作渠道在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深度和合作效率方面将日渐改善。松散型的“销售联盟”只是银保业务发展的初级形式。这种合作方式所产生的问题给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惑。银保业务的深入发展需要建立在更为紧密的银保合作基础之上。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十六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网底,承担着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基础,是医改成功的先决条件。为推进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推进全县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分级诊疗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健康隆回提供扎实基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18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21〕79号)和《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工作方案》(邵市政办发〔2022〕1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举措。结合我县基层卫生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是落实国家、省、市的工作要求,是把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必将对推动我县基层医院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全面推进健康隆回建设,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产生重要现实意义。

二、起草过程。

县卫生健康局自收到国家、省、市相关文件后,县卫健局班子会议对我县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7月份对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我县基层医疗机构实际情况,起草了我县关于《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并在2022年第13次县政府常务会会议上审议通过,在此基础上,由县委编办、县财政、县人社、县医保局会签修改后形成。起草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意见均不属大的原则性问题,都是一般性不同意见,经过协调已经达成一致。

三、制定依据。

四、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框架以优化体系建设、财政支持、队伍建设、绩效薪酬、医保政策、药物配备、等级评审、绩效评价为主,分为8项工作任务共25个工作重点,既保持近年来我县关于基层卫生健康政策的连续性,又根据深化医改要求以及老百姓的实际需求,针对隆回县当前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次进行政策强化或适当进行政策调整。

1.在推动体系建设方面。

以做实医共体、做好信息化、做优公卫应急、做精签约服务、做强中医特色等内容。至2023年,乡镇中心卫生院规范化发热门诊(诊室)建设比例达100%,一般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发热诊室建设比例达50%,提高基层疾控能力和应急反应水平。至2022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制乡镇卫生院建设有中医馆,到2025年2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达到“旗舰中医馆”标准,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中医药示范县创建,力争在2024年底前创建成功。

2.在财政投入保障方面。

包括明确机构性质、统筹基础建设、保证运行经费等内容。明确了“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2022年底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核定编制数全部实现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并按政策规定落实人员经费和单位正常运行经费。

3.在优化队伍建设方面。

包括加强编制管理、充实人才储备、优化职称晋升等内容。原则上每年新招聘人员50名,按照有编即补的原则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明确要求2022年至2025年每个县市区要利用县市区财政保障每年定向培养一定数量的乡村医生。推进“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改革,推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卫生职称制度。

4.在提升绩效薪酬方面。

包括落实“两个允许”、健全薪酬机制等内容。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人地位和管理自主权。

5.在调控医保政策方面。

包括强化医保调控、加强预算管理、提高医保待遇质量等内容。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基层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在县域医保费和医疗费预算范围内,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对于上一年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医保基金预算支付总额占县域住院医保基金年度预算支付总额的比例低于20%的,不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年度住院人次总数、年度住院医保基金总额等控制指标。对纳入区域总额控制和按病种付费(dip医保支付改革)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区域总额控制,逐步将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医保基金年度预算支付总额占比提高至45%及以上。

6.在规范药物配备方面。

包括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加强配送监管、推进一体化管理等内容。允许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配备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卫生室用药范围与乡镇卫生院的用药范围相衔接,并优先采购和使用集中采购药品。

7.在健全等级评审方面。

包括完善管理机制、健全评审制度、确保保障不变等内容。建立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体现基层服务特点、反映机构实际能力的等级评审评价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评审成为一、二级医院后,保持现有财政投入和补偿、医保待遇保障水平不降低,人才梯队、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和结构、医疗技术、药品配备等方面,按照相对应的一、二级医院的相关政策标准执行。

8.在加强绩效考核方面。

包括推行绩效考核、强化考核应用、完善指标监测等内容。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指标体系,促进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医疗卫生资源有效利用、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该《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落实工作责任,三是做好舆论引导,四是加强督导考核。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十七

为切实做好区管公立卫生机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18号)《度贵州省省级公立医院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及《20铜仁市市级公立医院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精神,以及《铜仁市万山区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铜仁市万山区年度考核工作规定(试行)》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抓“四化”,充分发挥绩效考核“风向标”和“指挥棒”的引领作用,引导区管公立卫生机构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激励区管公立卫生机构争先创优、增比进位,奋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二、组织领导。

在铜仁市万山区考核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区管公立卫生机构综合考核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公立卫生机构考核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区管公立卫生机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公立卫生机构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健康局。

领导小组职责主要是在区考核委统筹部署和区考核办具体安排,全面负责区管公立卫生机构(区人民医院、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考核方案、指标,开展季度监测评分、半年评价评分、年终考核评分及提出考核等次建议等。

区管公立卫生机构要指定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工作,细化分解考核指标,压实考核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配合区管公立卫生机构考核办做好考核工作。

三、考核对象。

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铜仁市万山区中医院),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考核内容。

详见附件1、2。

五、考核程序。

考核工作分确定指标、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和年终考核四个阶段进行。

(一)确定指标。参照《20度贵州省省级公立医院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及《2021年铜仁市市级公立医院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结合铜仁市万山区工作实际以及区管公立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职能职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年度重点任务分解,分类制定可量化、差异化的考核指标。经区管公立卫生机构综合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同意,报区考核办汇总审核,按程序报区考核工作委员会同意后印发实施。

(二)季度监测。区管公立卫生机构综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分别提取区管公立卫生机构第一、三季度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指标推进情况,形成季度监测报告和得分,经区管公立卫生机构综合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区考核办。

(三)半年评估。各区管公立卫生机构对照考核指标逐项开展自查,于7月10日前将自查工作报告报公立卫生机构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价评分。评分结果经区管公立卫生机构综合考核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区考核办。

(四)年终考核。按照区考核办统一安排,由区管公立卫生机构综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通过总结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现场核实等方法,对各区管公立卫生机构开展年终考核,并结合季度监测情况、半年评估情况,开展各区管公立卫生机构2021年度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得分及提出等次建议。

六、计分方式。

促进高质量发展年度绩效考核满分为100分,由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和年终考核得分和加减分项组成。

年度绩效考核得分=第一、三季度监测平均分×5%+半年评估得分×5%+年终考核得分×90%+加减分。

七、等次建议。

依据各区管公立卫生机构年度考核得分,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其中,考核等次按以下得分段予以建议:等次“好”的考核得分为90分以上(含90分),等次“较好”考核得分为90分以下—80分(含80分),等次“一般”考核得分为80分以下—70分(含70分),等次“差”考核得分为70分以下。同时,政治素质考核和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均需达到“好”等次,方可建议评为“好”等次(政治素质考核和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具体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开展)。

考核年度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含中办、国办)以及省委、省政府(含省委办、省政府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国家、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表彰(有正式文号)的,以及区级及以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表扬(有表扬、肯定的相关表达)的,根据表彰层级分别给予加分。

考核年度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含中办、国办)以及省委、省政府(含省委办、省政府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国家、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通报批评(有正式文号)的;以及区级及以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签批批评(有批评、责令整改等相关表达)的,根据通报批评层级分别扣分。

考核年度内,发生院内聚集性疫情、重特大医疗事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重大舆情事件等任意一项情况的(有相关主管部门正式通报文件),直接建议评为“差”等次。

八、结果运用。

各被考核对象年度绩效考核得分及等次建议,由区管公立卫生机构综合考核领导小组提出,送区考核办审核,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年薪、医院工资总量挂钩,绩效资金参照区直单位标准按原方式、原渠道解决;同时,作为区卫生健康局对区管公立卫生机构评先评优、项目申报、资金分配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九、其他事项。

(一)强化思想认识。推进区管公立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健康需要的根本要求,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保障。各区管公立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动公立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在公立卫生机构内涵建设上下功夫,以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推动改革发展,全面推进区管公立卫生机构高质量、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二)强化信息支撑。区卫生健康局加强与市卫生健康局对接,积极配合建立适用于全区公立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考核”的方式,采集客观考核数据。各区管公立卫生机构要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临床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保证考核数据的客观真实。

(三)强化经验总结。公立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要及时总结考核经验,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要坚持科学考核,注重方式方法,力争最大限度减少因考核给区管公立卫生机构带来的负担。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案篇十八

对农村商业银行而言,企业文化是快速前行的强大引擎,是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所在。近年来,金融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的改革提升以及准确的市场定位,服务三农、助力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发展模式、经营理念都和过去了有了明显的不同。商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使得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经营观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型试下的新任务、新困难,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和四大银行、众多商业银行鼎足而立,企业文化建设堪称一条捷径。

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已经使农村商业银行逐步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现状而言,依旧不容乐观。事实上,企业文化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挖掘。1.认识存在局限性。很多农村商业银行认为企业文化可有可无,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还仅仅停留在银行的建筑、装潢、设施等表层的硬文化,没有从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管理层文化以及企业精神这一核心层面去深入理解企业文化。2.管理存在局限性。受制于对企业文化认识不深刻这一不利因素,部分农村商业银行简单地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认为只要开会传达会议精神、印发有关书面材料就是宣传了企业文化,只要抓好企业精神文明就是管理好了企业文化。3.措施存在局限性。企业文化的实施,既要求员工遵守企业规定的各种工作守则、规章制度等,又要求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当前一些农村商业银行构建企业文化体时,实施路径还有待完善和加强,存在缺乏必要的约束制度、重视程度远远不能匹配以及考核方式传统落伍等问题。

企业文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撑和推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1.企业文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对外形象展示的平台和介质。企业文化构建的是否完备充分,直接影响到农村商业印象在市场领域、经济环境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农村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外部形象的塑造与提升。银行从打造企业文化入手,通过银行理财产品、一线柜员服务、网点形象以及各类广告媒体,充分展示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和员工精神风貌,既可以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客户的肯定,又塑造了良好的外部形象。2.企业文化是凝聚共识、汇集认识的抓手。优秀的企业文化展示了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用人策略,可以提升员工对农村商业银行忠诚度和荣誉感,促使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将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用于银行发展的目标上,调动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能够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提升效益、进而推动员工和企业的共同进步,产生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企业文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涵。金融行业,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因而人才的重要性值得高度重视,而培养人才恰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唯有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承发展下去,才能够构建起银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石,迸发出强劲的竞争力。农村商业银行一旦拥有了更好更强大的企业文化,就有资格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1.全面认识、充分了解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从根本上理解企业文化对商业银行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表层的硬文化到中层的制度文化,再到内层的企业精神这三个层面详细理解企业文化,深刻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2.不断完善、逐步扩宽企业文化的涵盖范围。农村商业银行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同样是文化制度、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要制定一套严谨的行为规范,包括制度制定、管理办法、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内容。同时,结合金融行业特色和服务三农的定位,打造行业特征鲜明的企业文化。3.全面宣传、大力渲染企业文化的发展氛围。农村商业银行要不断加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通过会议、培训、宣传栏、内刊、板报、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达到宣传企业文化的目的。

企业文化的构建涉及人员多、范围广,无法一蹴而就。对于金融发展,尤其是农村金融发展有着独特意义的农村商业银行,要想更好的履行职责,开拓发展,必须通过构建优良的企业文化提升形象,不断凝聚发展共识,进而实现行业、网点和人员的共同进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46673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