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案的设计还要具备系统性和连贯性,让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之间有一个自然的衔接。希望这些教案范例能够为大家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一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为大家分享了饮酒的教案,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诵读涵咏法;批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远离世俗名利,回归自然、田园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赏析本诗的重要意象和炼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钟嵘在《诗品》中称一位诗人为“古今隐逸是人之宗”,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陶渊明)
请结合书上注释1和课外阅读材料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陶渊明。
名潜,子元亮。东晋诗人。田园诗派鼻祖。
性嗜酒,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东晋朝纲混乱,世人向往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高风亮节,愤然辞官。——不为五斗米折腰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他的《饮酒》。请人来黑板写一下酒字。
二、读诗韵
自由朗读本诗。从句数、押韵、对仗思考本诗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
为古体诗: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找出本诗的韵脚(an),自由读一读。
请男、女两位同学各朗读一遍,其他同学在书本划分本诗节奏。然后一位同学上台划分。
有可能有疑问的地方:1.何。则进行释义:怎么,为什么,突出疑问语气,故单独划分。并指导疑问语气的朗读,学生读,师范读,全体读。2.相与。释义:一起。故划分时不能分开。
展示全诗节奏:齐读感韵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品味悠然
本诗的感情基调可以用诗中哪一个词来概括?(悠然)
自由读全诗,找出蕴含“悠然”之意的词、句或意象,思考你从中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仿照示例进行批注。可以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示例:我发现“庐”和“篱”中蕴含着作者的悠然之意。“庐”是简陋的房屋,“篱”是田园农家常见的篱笆。从中我感受到了安于田园简朴生活的陶渊明。
答案预设: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一句自问自答。因为心远离尘世的喧嚣,所以即使身处闹市,也觉得是置身在幽静偏僻之所。从中我感受到了内心安宁,自得与田园隐居生活的陶渊明。请同学再读这种自得之意。
菊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的诗句,可以看出菊的品性暗合了陶渊明的心性,是他的精神寄托之一。从中我感受到了一个“与世无争,自然朴素,坚贞高洁”的陶渊明。
同样运用象征手法的意象在本诗中还有吗?(飞鸟)读一下描写飞鸟的句子,你能生动地描述这幅美妙的画面吗?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与我结伴而还。飞鸟象征着在官场闯荡多年的,终回归田园的陶渊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远离名利纷争,心灵如飞鸟自由自在的陶渊明。
“悠然见南山”。引导分析炼字:悠然望南山好还是见南山好。见是看见的意思,望是远眺,前者是无意间看见,后者是主动寻求、刻意去看,体现的心境不同。前者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是似真似幻的酒后之境,别有一番潇洒。后者显得刻板拘谨。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寄情田园、寄情诗酒,获得心灵解脱的陶渊明。
教师总结“炼字”题答题方法:1.字义不同2.作者情感、情绪的不同
四、读真意
再分组读全诗,读出悠然,并说说你读懂陶渊明心中的真意了吗?
生轮流说。
师总结:·远离官场,回归田园;·远离世俗名利,回归自然。
五、课外名句欣赏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伤,不匆忙追求富贵。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勇猛的斗志始终存在。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年少时就没有随俗的气韵,天性是热爱自然。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身体托付给大自然罢了。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欣赏,遇到不同观点一起讨论分析。
板书设计:
远离官场回归田园
远离世俗名利回归自然
悠然真意
(象征,炼字)
《饮酒》教学反思
首先,教师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念。
语文不仅仅是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从语文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味一种人文精神的关怀。教师用美的艺术形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教学一篇文章要选好突破口或者切入点。
我觉得《饮酒》以陶渊明为什么能成为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堡垒作突破口,有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而且也贯穿着一种人文精神。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积极主动探求未知,课堂会诗意盎然的。
这次教学《饮酒》也使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入境学习,教师必须首先入境。这方面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另外,学生对陶渊明的介绍有些流于形式,这也与教师指导不够有关。如果能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来解读陶渊明,使诗人形象铭刻学生心中,知人论世,就可以很好的把握诗歌形象极其诗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乐曲《饮酒歌》,感受乐曲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从而歌剧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地表现乐曲并能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歌剧《茶花女》,并能哼唱《饮酒歌》的主题旋律。
【重点】
听赏音乐的主题,哼唱歌曲,并感受乐曲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
【难点】
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分析、理解音乐,了解演唱形式。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茶花女》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介绍歌剧《茶花女》的故事情节,引出课题《饮酒歌》。
(二)感受体验
1.初听乐曲
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是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莱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所以在速度上是稍快的。
2.复听乐曲
并设问:歌曲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剧的第一幕表现了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在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也增添了这首歌的热烈气氛,所以《饮酒歌》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
(三)探究学习
教师总结:歌曲的旋律重复了三遍。第一遍为阿尔弗莱德的独唱及朋友们的合唱;第二遍为薇奥列塔的独唱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对唱,最后有合唱呼应;第三遍是客人们的合唱。
2.教师播放视频音乐,引导学生随音乐体态律动,感受音乐的起伏,并结合乐谱找出发生起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首单三部曲式的分节歌以轻快的舞曲节奏、明亮的大高色彩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动机贯穿全曲,在装饰音——倚音的辅助下,表现了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青春的活力。同时又描绘出沙龙舞会上热闹、欢乐的情景。
3.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跟琴哼唱。
4.教师播放《茶花女》片段,伴随音乐,引导学生已小组的形式,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歌剧的魅力所在。
5.完整地播放音乐,深入体会歌曲的情感变化。
(四)巩固提高
教师通过播放威尔第的另一部歌剧《弄臣》片段,并提出问题:此作品与《茶花女》有和不同?请小组展开讨论后,教师顺势介绍作者威尔第的生平。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感受歌曲《饮酒歌》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了解歌剧。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关于此故事的内容品读,下节课分享。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三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陶渊明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以读—讲—赏—评—练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
2.过程与方法: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中内涵以及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饮酒》,使学生对诗人陶渊明形成正确认识,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启示学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的处世方法。
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正确认识和理解诗人陶渊明以及他的处世态度,并学习借鉴于自身。
播放器、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二、作者简介
诗人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九江县)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诗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度日。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任江州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当他做彭泽县令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当天职官回乡,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等大量诗作。从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产生很大影响。
三、赏析诗歌
1、播放《琵琶语》听音频朗读
2、划出节奏、韵律范读朗读
明确: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小组讨论,通译全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远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边的庐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雾霭中,越发得美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借着暮色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没有合适的语言表达。
4、分析每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四、问题探究
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是因为民主协商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荣禄所累,拥有平和的生活。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这四句肯定了自己心远是正确的选择。“心远”与“地偏”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以觉爽,处涸泽而犹欢)这就是诗人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神来的写景之笔,描写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专心而悠闲地采摘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便能望见悠远超然的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这不是一个“采菊”一般的动作,而是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高雅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操。
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的峻拔南山,大自然高法美好的景致与结庐人境超脱尘世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物我合一的意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也正是作者自己的悠然。此句刻画了一个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又刻画一个采菊的形象,人与自然诗情画意,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什么?有何深意?
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景物描写。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诗人《归园田居》中写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二句虽写景,实则抒怀悟理,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反璞归真”。
4、最后两句的理解
本诗的主旨句,抒怀。
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反璞归真,辞官归隐及人生的真谛。
五、指导背诵
六、课堂练习
七、小结拓展
诗人陶渊明弃官归隐,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与黑暗的官场决裂,选择适合自己生存方式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也要辩证地看待他的归隐,要洁身自好,并不一定要归隐田园,与世俗决裂,而应该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学会生存。
八、布置作业 背会并抄写《饮酒》
板书设计: 饮酒
心远地偏_________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采菊见山_________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_________自然之景、归隐之意
真意忘言_________人生真义、反璞归真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四
中国的传统文学博大精深,诗歌犹如其中的一泓清泉,常常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清凉的慰藉。陶渊明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诗人。他,不仅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歌更对晋以后的唐宋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饮酒》则是他“田园诗”中的一首很有代表性的诗作。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归隐之后的思想,赞美田园生活的无限美好,流露出诗人融入自然的那种闲适自得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憎恨。虽然八年级的学生对陶渊明并不陌生,但对其思想的高度,对其历史地位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利用这首古诗词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作者的理解。将作品与作者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不仅学到学习鉴赏诗歌的常见方法,而且在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同时,体会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正确理解诗人心志高远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的确定。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而对诗词的学习,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于是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
3、理解本诗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诗中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致。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真意”“悠然”等词句的含义以及陶渊明的处世态度。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诗的作者陶渊明并不陌生,前面已经学过了陶渊明的多篇古诗文,其中有古诗《归园田居》,古文《桃花源记》,传记《五柳先生传》,对其人其诗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也积累了很多名句。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领会诗歌的内涵,达到“以诗解诗,以文解文”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
三、教学理念:
出于对教材以及作者陶渊明这样的理解以及学生实际,加之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能启发思维,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为了将这首诗讲出味道来,让学生能从多方面收获。在教学理念上我遵循以下两点: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说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及手段实施教学。
1、朗读欣赏法。
2、讨论探究法。
3、情境设置法。
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设计。
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与作品、作者对话,以便探求诗歌的言外之味,寻求适合学生解读经典古诗词的赏读途径,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教师先出示一副对联,学生很容易就能猜出这位独爱菊花的田园诗人就是陶渊明。顺势请学生交流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并且结合他作品中的一些语句来评价陶渊明。为了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我给学生作如下示范并出示句式。
这样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导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走近这位真正的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领略他给我们展示的清新世界。
(我这样的导入,既创设了情境,又能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为实现本节课“以诗解诗,以文解文”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当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学生疑。
(新课标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自主质疑。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敢于怀疑的精神,我引导学生注意题目和诗文的联系。相信善于观察的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并且提出这样的疑问:题目虽为《饮酒》,但诗文为何没有提到酒?如果学生之间能结合自己读书所得解答这一解惑更好,如果不能我会给予这样的解答:陶渊明共写《饮酒》诗20首,诗前有小序,序中说,这些诗是其“闲居寡欢”,“既醉之后”所作。《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而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这首诗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为了深入了解关于古人的“酒文化”,我还补充这些材料:在古代酒与人关系甚密,可解忧可增兴。
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陶亦自云: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俗语:酒后吐真言,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真言。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五
1.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悠然洒脱的心境,读出诗歌的情感。
2.将诵读与传统吟诵相结合,通过品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3.体悟陶渊明摆脱世俗名利的羁绊,回归自然田园,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重点:以品带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
难点:理解陶渊明远离世俗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诵读法、吟诵法、品析法、小组合作法。
1.激趣导入:
以酒引入本诗。
2.初读感知,“酒”意微醺。
(1)学生自由诵读。
(2)全班齐读。
3.品析感悟,“酒”后心声。
(1)【小组合作交流】品析诗意,思考如何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朗读技巧:语气、语调、重音、语速。)
预设:悠然_____南山(换字品析)。
描绘写景句的画面,感悟意境及情感。
(2)拓展思考:请结合理解,为本诗再拟一个题目。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拟标题的方法。教师简单讲解“饮酒”为题目的妙处,落脚朗读要读出酒后的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语速舒缓,语气轻松愉悦。)
4.吟诵品味,“酒”韵悠长。
【小组合作读】设计一个诵读或吟诵展示。(个人及小组形式均可)
(几位同学展示其他诗歌的吟诵。)
教师指导吟诵本诗方法: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
(小组合作展示诵读或吟诵。)
全班一起吟诵。
唐令西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六
解释下列词语:
1.结庐:
2.喧:
3.君:
4.心远地自偏:
5.悠然:
6.辨:
7.忘言:
8.相与还:
二、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三.朗读诗歌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与陶渊明的“,”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5.历来评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
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阅读《饮酒》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答: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答: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
答:
4.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哲理。
答: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七
饮酒
原文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译文
其一
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平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说、元兴三年甲辰(4)说、义熙十年甲寅(4)说、义熙二年丙午(4)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说。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八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
2、反复吟诵,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语感的培养和诗的表现手法的学习
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以有关饮酒的话题导入课题,然后板书课题《饮酒》(其五)陶渊明。
二、作者、作品介绍:
1、走近作者:
展示陶渊明个人小档案,学生齐读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
性格:“娴静少言,不慕荣利”
爱好:“好读书”,“嗜酒”
喜爱的花卉:“晋陶渊明独爱菊”
2、作品介绍
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饮酒》组诗共有20首,而第五首是他“田园诗”中的一首很有代表性的诗作。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田园诗人”“平淡之宗”之称。
三、诗韵朗读
1、学生自由的大声朗读诗歌。
(1)、老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划分五言诗的朗读节奏
2、学生自我评价朗读效果,并明确这首诗所适合的朗读语气。
3、学生以合适的语气和节奏再读诗歌,教师指导。
4、播放诗歌朗读范文,学生借鉴掌握。
5、学生个别朗读,师生订正。
四、画面再现——理解诗意
1、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意境呢?能否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境(用诗句中的一个词回答)?
明确:悠然
五、合作探究——品读诗歌
1、想一想,作者的“心远”主要体现在哪些词语当中?
2、展示历史背景知识,请学生阅读,以帮助理解。
3、学生明确: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描绘的语境
陶渊明为何对菊花情有独钟?
菊花与陶渊明有何相似之处?
比较将“悠然见南山”的“见”改为“望”的不同之处。
学生讲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悠然之感”。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学生释义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
“车马喧”仅仅指车和马的喧嚣声吗?如果不是,还指什么?
远离了什么?亲近了什么?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歌描绘的意境
作者看到“飞鸟相与还”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想?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觉得“真意”是什么?
六、我的收获
细品研读诗歌,想想从诗句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陶渊明?请以“我感受到了_ _的陶渊明”说说看。
七、总结下课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九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饮酒其二翻译:
据说积善有善报,
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如果不报应,
为何还要立空言?
荣公九十绳为带,
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靠固穷守高节,
声名百世怎流传?
饮酒其二主旨:
文章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透露着诗人愤激不平的情绪。
饮酒其二字词解释:
(1)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西山:即首阳山。
(2)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3)九十行带索:《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4)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文学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十
饮酒其二赏析,这首诗通过比喻揭示了社会善恶不分的现实。本文饮酒其二赏析由小编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这是陶渊明田园系列系列组诗的第二首。其原文如下:
陶渊明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饮酒其二翻译:
据说积善有善报,
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如果不报应,
为何还要立空言?
荣公九十绳为带,
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靠固穷守高节,
声名百世怎流传?
这首诗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透露着诗人愤激不平的情绪。
食,最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西山:即首阳山。
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4)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无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十一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据说积善有善报,
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如果不报应,
为何还要立空言?
荣公九十绳为带,
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靠固穷守高节,
声名百世怎流传?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十二
《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饮酒》这首诗通过描写陶渊明归隐田园后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和悠闲自得的心境,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描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十三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渊明,一名潜。一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入刘宋后改名潜。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陶征士诔)。浔阳柴桑人。晋代文学家,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及《桃花源诗》。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陶渊明因当时政治黑暗,一心归隐,要脱离尘网,寄情于田园生活,作品以讽咏大自然景物称著,开创“田园派”的诗歌创作道路。
陶渊明辞彭泽令前,诗作慷慨激昂,后期作品则趋向逍遥自适,一心归隐,寄情田园,大自然、酒与诗文成为他灵魂的寄托。
陶渊明诗歌个性分明,情感真挚,平淡质朴,不大用典,简洁含蓄,“质而实绮,臞而实腴”,富有意境和哲理,主观写意,杂有儒、道各家思想。除了传统儒家思想外,也深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诗歌“通篇浑厚,难以句摘”,不致力于锤炼,写来天真自然,是浪漫的自然主义之最高表现。
陶渊明诗歌表现出蔑视权贵、遗世独立的气节,朴实自然的诗风,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大而深远。
锺嵘《诗品》虽列之为中品,却推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后世对陶诗评价甚高,唐宋以后对陶诗更推崇备至。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锺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认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又云:“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五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一
田园日荒秽,舍此欲何之。
亦思效涓埃,雨露泽当时。
处世有利钝,天命不在兹。
恶犬守要路,将进忽复疑。
哀哉岁云暮,百年谁能持。
二
力耕不知疲,稼穑在南山。
岁晚有所获,尤胜坐空言。
稻菽留余盈,赖以救凶年。
醉吟归来辞,谣歌倩谁传。
三
我有无弦琴,拂拭用娱情。
路遇赏心人,班荆不道名。
材与不材间,优游可全生。
万事鸟过目,鬓丝怵自惊。
却忆少年志,蹉跎竟何成。
四
东园桃李月,红白花乱飞。
高枝啭黄鹂,间关音声悲。
门前五柳树,柔条何依依。
陌上双紫燕,还认旧巢归。
四时如循环,独人一向衰。
强扶病体出,怕与春轻违。
五
杖策炉峰顶,四顾绝尘喧。
阴崖夏冰滴,晴晖巨壑偏。
风烟一簸荡,纵横失众山。
拨云入古寺,采药僧未还。
东林丛竹好,但看何须言。
六
丰年好大雪,俗谚未全是。
草堂压欲堕,松竹折半毁。
南寒北地暖,颠倒竟乃尔。
问天寂无言,唯现霞如绮。
七
仗剑远行游,钟陵见云英。
劝尔一杯酒,诉我不偶情。
为弹琵琶曲,曲尽河汉倾。
激越声裂帛,余音绕梁鸣。
挟此傲人技,寂寞近半生。
八
黄绮隐商山,苍颜麋鹿姿。
晨漱花涧水,暮宿假一枝。
餐芝腹可饱,煮石未之奇。
放眼青云间,长啸复何为。
思得鸾凤群,终然谢尘羁。
九
凉飔动绿水,芙蓉花正开。
爱此朱华鲜,涉江寄所怀。
江汉深且广,风涛令志乖。
连理会双死,鸳鸯不孤栖。
谁怜垂翅凤,未比出井泥。
顾我无周行,尘世实难谐。
雕龙心已切,献玉意独迷。
恨无鲁阳戈,难挽白日回。
十
有美在何所,乃在大海隅。
奋身往从之,榛莽塞道途。
君子缘义动,小人为利驱。
颜回处陋巷,箪瓢乐有余。
偃卧北窗下,琴书其耐居。
十一。
醉中悟真诀,难与醒者道。
冰炭摧五内,焉得不衰老。
菊为忘忧物,泛之怯枯槁。
所以李太白,矜夸杜康好。
敏捷千首诗,正恐赖此宝。
死后便埋尔,何用碑碣表。
十二。
东邻窈窕女,惊艳二八时。
工织回文锦,犹善白雪辞。
吾欲通殷勤,良媒不在兹。
燕石徒自珍,持赠恐见疑。
扣关阍者怒,愈垣乌龙欺。
唯愿讬梦寐,离魂从所之。
十三。
梦中不识路,忽来太虚境。
万艳尽一杯,不辨醉与醒。
面命授天机,奥妙难俱领。
笑他俗世人,争做处囊颖。
硗硗者易折,此言君须秉。
十四。
朔风驱鸿雁,缤纷霜霰至。
北斗挹天浆,举酌千峰醉。
东篱有佳色,采采开依次。
君欲制颓龄,泛菊最为贵。
骚言餐落英,恐非深知味。
十五。
伊洛天下中,旧是帝王宅。
雉堞无遗堵,石窟留胜迹。
地脉牡丹宜,艳压群芳百。
函关牛去青,天竺马来白。
鉴兹北邙士,不饮老可惜。
十六。
少小学书剑,及壮欲穷经。
清羸同卫玠,憔悴过兰成。
中年未豹变,宫羽思弦更。
艺菊满东篱,树李罗北庭。
岂知崦嵫近,恐先鹈鴂鸣。
提壶将焉如,抚柯寄余情。
十七。
隐几习黄庭,徐徐满座风。
神游清汉外,兴寄绿樽中。
塞兑阴阳合,致虚任督通。
唯余松桂影,静挂月如弓。
十八。
上网寻心契,娱乐颇自得。
诗吧有同好,妙论解吾惑。
独忧下载慢,视频有时塞。
爱逛百媚楼,才女貌倾国。
虽乏题柱思,不忍久沉默。
十九。
不因五斗?,谁肯三入仕。
公门有程期,万事难由己。
折腰宵小辈,平生深为耻。
愿乘下泽车,茫茫荒陂里。
瓜菊多奇色,岁月何须纪。
饮酒虽过差,庶几死乃止。
所幸有余储,邀约足可恃。
二十。
最嘉陶靖节,乱世葆其真。
好诗复好酒,诗淳赖酒淳。
吾生千载后,开卷赏清新。
一篇荆轲咏,直欲刃暴秦。
杂诗与拟古,胸中绝芥尘。
停云思亲友,归田劝农勤。
荣木惜居诸,责子见慈亲。
焉有桃花源,后来徒问津。
弹琴何必弦,滤酒率用巾。
醉即北窗卧,自谓羲皇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十四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问题】。
6.请用非常通俗地语言,把“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准确意思和作者情感表达出来。(2分)。
7.诗的末句“欲辩已忘言”一直被人称道。你能说一说作者所以“忘言”的妙处何在吗?(3分)。
【参考答案】。
饮酒陶渊明教案篇十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54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