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00:25:16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精选13篇)
时间:2023-11-05 00:25:16     小编:琴心月

通过感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写感悟时,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让读者容易理解。请看以下的感悟故事,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一

若想在《恋爱课程》里搜寻爱的踪迹,也许最先觅到的,尽是些与想象相悖的关系,譬如滥情,譬如出轨。英格玛·伯格曼这部探讨情爱的作品,让一名情场浪子在情欲的流连中进退有度地翻云覆雨,放到当下来看,仍饶有趣味。

婚姻床与爱情墓

英格玛·伯格曼佳作太多,提起他,难免先想起那些最为煊赫的电影。但看惯了他对宗教的探问、对心理的摸索以及对政治的质疑后,回过头来观赏《恋爱课程》,该会品出不少欢闹乐趣。

《恋爱课程》的上映时间是1954年,那时距离《第七封印》、《野草莓》的问世还有3年,伯格曼还处在名声鹊起的前夕。他借着这段故事,俏皮而乖张地探讨起两性关系的微妙。男主角大卫(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饰)当年从好友卡尔-亚当(艾克·格隆伯格饰)手中夺走玛丽安娜(伊娃·达尔贝克饰)后,结婚15年,并育有一女一子。然而当身为妇科医生的大卫与病患苏珊娜(依冯·隆巴德饰)胡混之时,从女儿妮克斯(哈里特·安德森饰)口中得知玛丽安娜重投卡尔-亚当怀里。戏剧性的一点在于,面对苏珊娜大吵大骂的分手,他忽而顿悟,赶上玛丽安娜去跟卡尔-亚当碰头的列车,又把当年的抢妻事件重演一遍。伯格曼把每个角色的性格都勾勒得非常鲜明,更借大卫与玛丽安娜的相处,给婚姻、爱情的探讨提供许多颇有意味的布景。

玛丽安娜当年本要嫁给卡尔-亚当,却在婚礼前躲在房内寻死觅活,直到大卫寻上门来,互诉衷情后推诿片刻,决定随心而行走到一起。而15年后,大卫面对苏珊娜的勾引,再次一本正经地拒绝,继而双唇交接。大卫就像是很多中产阶级男人的缩影,没有生计之忧,身怀引人资本。他在情感的抉择上颇有大浪漫主义倾向,会在情爱最为鲜嫩之时,愿意不顾一切地采摘。屡次谈起的一句“婚姻之床是爱情之墓”,印证着最初花团锦簇的恋爱不过是一时美好,反正花容月貌的女子总是慕名而来,前一朵红玫瑰再艳,也成蚊子血了。当然,玛丽安娜本就不是省油的灯,既然当年胆敢在亲朋面前与准新郎卡尔-亚当撕破脸大打出手,那么如今面对丈夫的不忠,借前男友激发一些醋意也未尝不可。而妮克斯面对父母关系的转变,也显现出桀骜不驯的一面,在父亲面前还继续表达想当男孩的意愿,总觉得女人对于男人的依附是个不可理解的愚蠢行为。

追溯伯格曼的过往,有太多能与电影对应得上的地方。他的父亲有着足够出色的相貌与仪态,身为路德教会的牧师,同样能够承载各式俊美女人的依恋。而出生中产阶级的母亲,同样有着姣好面容,有着炽热与浪漫的心性。她当年曾有过婚姻之外的感情,与丈夫也有感情破裂以致于要分道扬镳的经历。至于伯格曼自己,拍摄本片时,正在经历第三段婚姻,且开始与另一个女人发展起关系。对于这些,《爱情课程》其实都有很多映照。片中角色口中的忠诚,成了一个值得叹息甚或鄙夷的词汇。而且,伯格曼的父母因为孩子而没有离婚,电影中的大卫也在面对女儿的发问时,其实已经重燃起从旧情敌手上夺回妻子的热忱。

但即便夫妇二人车上重逢后,回想起许多昨日的快乐,甚至在结尾又重归于好,但这段婚姻所遮掩的暗礁,其实都已浮出水面。男人与女人之间不无黯然地讨论着感情细水长流后,如何步入一种平淡之中。男人掩饰着自己的呵欠,女人叹息着对方的老去。男人寻找着新的刺激,女人拧起自己的神经。男人的体面只维持得了三分钟,女人的长情打起了自己的嘴巴。

家庭的叛逆者伯格曼,用镜头语言质疑了一轮婚姻制度的苍白与可笑,但是倒也没有正儿八经地凶神恶煞,反而任由戏谑之意,流窜在男女你进我退的舞步间,让一丝不经意的狡黠,点亮这电影的色调。他构建了一个自由的国度,有情欲,有诱惑,有追思,有竞逐,看似任意妄为其乐融融,其实在每个人追求快乐的`背后,又蒙受着精神上的煎熬。虽是煎熬,却也没有太多辗转反侧的不痛快,一旦动力燃点,其实都是明快剧情的推动。

可以说,《恋爱课程》着力在这种旋转木马般的叮当作响中,让一个个躁烈角色,以浪漫的名义,大行扰攘之事。这么一种明丽轻快的风格,特别是最后酒吧里的一场心痒痒的勾引以及赤裸裸的刺激,也许不是很“伯格曼”。但当然,对于一名建树颇多的大师,也并不能用一条甚至一套标准去定义。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能够畅通无阻地尝试各种各样的风格,倒不失为影迷的福音。再说,对于情爱的描摹,他之前就已在《夏日插曲》、《女人的期待》等片中有过很不错的尝试,此番只是为这类情爱探讨的风格增添一层滤镜而已,内核始终在雕琢情感的保鲜与摩擦,以及撕扯中产阶级并不光鲜的到的外衣,那其实也是伯格曼擅长的领域。

这次跟随伯格曼一同试水《恋爱课程》的演员阵容当中,有两个特别重要。女主角伊娃·达尔贝克不久之前才拍完《女人的期待》,又将立马出现在伯格曼的下一部作品《夏夜的微笑》中,而以后,还会在《这些女人》等片中继续合作,她那独特的戏剧张力,给伯格曼的叙事带来许多丰润的色彩。而男主角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更可堪称伯格曼的御用演员,二者的合作超过了20部,时间跨度也有数十年。他的可塑性更让人难忘,除了可以驾驭《恋爱课程》这类乖张的喜剧,《冬日之光》、《第七封印》等风格陡变的电影,也是手到擒来。一直到伯格曼自称的最后一部电影《芬妮和亚历山大的诞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二

20xx年10月12日,在教研室侯建华主任的带领下,道口新区、白道口、四间房三个乡镇的一百多名教师带着对学科课程建设的迷茫、困惑、问题来到了济源学习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

凌晨三点半被闹钟准时叫醒,匆匆洗漱完毕,四点去邻村接上同事,就向道口出发了。天空还飘起了细雨,4点50来到了集合地点英民小学门口,已经有别的学校的老师等在那里了,幸好雨已经停了,预示着这将是一次愉快而美好的学习之旅。五点教育局领队领导给我们开个小会,告诉我们此去目的和相关事宜。五点多出发,颠簸了三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川、一年四季风和日丽的济源。

第一站是位于宣化路的济水西关小学,英姿飒爽的女校长张化芬在校门口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走进学校大门,左面墙上一行醒目的红色标语映入眼帘:努力让每一朵花儿灿烂开放。标语下面是一簇簇鲜艳的向日葵图案。张校长介绍说这是他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他们实施的是七彩教育,绽放七彩人生,学校通过实施儿童课程、教师课程、家长课程这三大课程来实现每一朵花儿都灿烂绽放、人人皆可为饶舜人人都能成优秀、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仅仅是站在校园里就能感受到济水西关小学浓厚的个性文化特点,更让人长知识的是张校长结合他们学校的实际做的《课程领导力决定着学校课程建设的成败》的报告,正如张校长所说: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最优化实施和校本化实施,我们要努力在本校生长出一套独居特色科学规范的校本课程体系。课程不是在办公室里或教研室里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教室里一天天的创造出来的。让课程落地,让课程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这个过程很艰难,济水西关小学的三大课程就是成功的校本课程,其核心是儿童课程,共包括了阅读课程、乐器课程、远足课程、民族课程、故事课程、水育课程、入学课程、毕业课程。这些课程很有新意也很接地气。

第二站第三站分别是济水中学和北海路小学,他们在课程建设的理论、操作方面各有特色,使我在课程建设理念上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之前我觉得课程建设对于我们一线老师来说感觉好像是个很大的内容,很神秘,不知道该做什么,觉得课程都是教育家的事情,自己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只要根据《课程标准》拿上教材上好自己的课,把学生教好就可以了,为什么让我们来设计自己的学科课程呢?我们有这个能力吗?直到听了北海路小学校长的《基础型课程实施》报告,我明确了课程的真正内涵:学生在学校获取的所有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真所谓“无人不课程、无处不课程”。课程建设的两条思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中关键要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要有主题和实践性要有学生参与、体验),同时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

北海路小学的四位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学校在语文、数学、英语方面的校本课程建设实例。从各位老师的精彩呈现中,我进一步体会到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扎实的课堂教育教学是课程建设的前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清楚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对学校周边及教师自身的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挖掘,对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心中有数。培养目标要具体,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并根据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使校本课程更加饱满。

一天的学习结束了,虽然紧张但很充实,我学到了许多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深入了解了课程建设的实际操作方法,学习了许多优秀的课程建设案例,我从优秀的课程案例中也清楚了一点课程建设的选题范围和基本操作步骤。从学习到实践,通过思考、结合学校的人文特色设计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校本课程开发。通过丰富的理论和优秀案例的学习,相信只要我们肯发掘,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用心开发,一定能开发出适合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三

为期八周的构成研究课程让我感触彼深。自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有趣到苦恼制作的困难,再到体会学习这们课程开阔思维的乐趣。这每一步每一时期在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学习中成长的宝贵历程。构成研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理论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

构成是物体有序形成的要素,设计离不开构成,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将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产生出无穷变化的图形,从而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它不同于绘画,也不同于其它一些图案,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某种规律性、抽象性的图案的设计。抽象图案依据从具象形态中提取的视觉元素如点、线、面等,运用点的分布,线的节奏变化,面的组合,以及黑白、色彩的对比,形成不同的空间变化、组合关系,表现情感、韵律和力量。平面构成可以使画面的关系,几何化,图案化等等,通过组合规律和构形技巧,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构思、设计、表达,使设计内容更加艺术和完美。

立体构成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探讨更合理,更完美的纯形态构成。它把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结合起来,按视觉效果,进行设想来构成理想的形态。

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为积累更多的形象资料,从中选优创造条件。我们掌握构成形态的认识是由浅到深,从自然形、变形、夸张到装饰形象,从提炼归纳到抽象形态的复杂过程。立体构成也是以自然生活为源泉,它可分解为点(块)、线(条)、面(板),作为形态要求的形体,可在自然形态中找到根据。天、地、日、月、山川、湖泊、花草……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具备特有的物象形态而无所不在。

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学习步骤是一样的,都是有点线面这些基本要素入手。多个点同时出现时,强弱对比程度高的点将成为视觉中心,这是构成是角逐次的因素之一。一个好的作品就是要有他的视觉中心,杂而不乱,乱而不失中心。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不同的是,它是有体量的。体和量难以分割。如果作品体量不明显,那就不够立体,通常会被老师点评为“很平面化”。所以,不管作品是给人以舒适,坚硬,令麽,还是亲和的感觉,除形状外,体块的质量也在视觉感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立体设计离不开材料的因素。有些想法,用纸做出来的和用铁丝做出来的东西,不仅感觉不一样,还关系着作品的成败。有些想法只能用某些材质才能做出效果。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哪怕是废物,能使你的作品发光,就是有用的东西。作品在于求新。

立体构成可以说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的综合理解。研究的方向是追求有关形态的所有可能性,这就要求从理论上加强对造型观念的认知,从诸多方面进行形态要素的分解、重构等视觉综合训练,从而加强对形态的全面理解和意识升华。作为形态这个研究的主体,我们除了对造型结构的把握外,还应在构成造型的材质和空间环境的互动上重点加强训练。

但这只是个开始,想要更好的学习这门课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

课程感悟心得篇4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四

读了王泽农主编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一书后,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知道物理教学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了解了书中很多内容。受益匪浅。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首先,应该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及物理课程的发展。

其次,《标准》下的学生评价体系,必须具有能够对学生的双基水平、探究能力、创造力水平、从事探究与创造所表现出的思想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功能。

1、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式接受为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具体表现为:

1、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自己的时间和活动获取知识较少,学生查阅资料和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较少。

2、作业以大量书面习题为主,而观察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很少。

3、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交流的少。

这种单一、陈旧的学习方式,按照统一的要求看待每一名学生,追求单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人格,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符合多元化的智力理论要求,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课程理念,强调了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学习习惯以及品质的培养。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对于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1、自主学习

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又必须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合作者,既要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又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获得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2、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创造机会,注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开放式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巧,使他们获得交流合作的经验和能力。

3、科学探究式学习

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了情感、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和共同发展。

1、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模式与探究式学习的关系

2、教学活动设计指导的基本观点

3、教学活动设计的环节

4、多种形式探究性活动的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过程须要注意的问题

(一)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活动情景

(一)力求使探究活动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环境

(二)情景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三)情境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

(四)情境具有可探究性

(五)关注情景中“协商”过程的设计

(二)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1、现代课程理念赋予课程资源的特点

2、注重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教师面临的转变

2、教师角色的转变

3、教师必备的素质

4、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的自省;教师的自学。

2、总结教学实践,参与教学探究

3、积极开发各级教研活动

4、加强物理教师的培训

5、制定政策化的激励机制

1、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特点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1、“以人为本”做好“转变”,体现“发展”是用好新教材的根本

2、物理教学要着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用新教材的观键

3、重视科学探究、注重学科渗透,提倡多样性是用好教材的基本要求

4、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关注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是用好新教材的必需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五

来公司快三年了,近期参加了公司的“非人的人”的培训课程。之前,作为一名事业部的员工,虽说来公司时间也不算很短了,除必要需直接接洽的部门,在一些与其他分部门的接洽沟通上总会有一些不知所措的感觉,而且也似乎对这个公司的整体了解的不是很多。这次培训的开展,让我有了一个很直观的对同事、对公司的接触。首先,很感谢张彦老师的给大家创造的这次学习的机会。

7月29日,是我们“非人”课程的第二次课——职场礼仪。大学时虽然也学过礼仪的课程,但对于当时还没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那样的课程,总会让当时的我们有种无措的感觉,对于职场的概念,带人接物中需要的礼仪,很难有直观的体会。这次礼仪课程中体会到,其实学礼仪的关键不在于学到了多少社交技能,而在于自身的品质能否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日常的待人接物、衣着打扮、言行举止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等。

中华民族被誉为礼仪之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沉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各国各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流行下来,但并非完一成不变的固定了,用课上张老师的一句来概括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能因为礼仪中的一些条框而限制了我们的日常交际。由此可见,职场礼仪也是需要遵重对方的生活习惯为先的。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再次认识到:礼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会我们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待人接物。充分的掌握和得当的应用职场礼仪,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言谈得体,让我们在人际交往更加灵活自如。而且更能完善、提升个人的职业形象及沟通能力,使我们在职场交往中,赢得更多的机会。让工作更加顺利,生活更加如意。毛主席说过,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所以将今日所学习到的,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才能更深刻的体现出礼仪培训的真正意义所在。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礼仪就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而今后我将如何把工作做出色,把生活过精彩,如何微笑地面对世事的种种,更是需要自己对礼仪更深层的了解和掌握。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管理好公司或企业的一项基础,礼仪和智慧、学识都一样重要。我国历史悠久,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见礼仪对于人们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我个人也认为,在服务行业中,只有把良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客人满意的效果。

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所以,礼仪是企业形象、文化、员工修养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只有做好应有的礼仪才能为企业在形象塑造、文化表达上提升到一个满意的地位。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我感受到学习职场礼仪的重要性及其诸多好处:通过学习职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学习职场礼仪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学习职场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学习职场礼仪,处处注重礼仪,能使我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我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我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使我们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学习职场礼仪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社会发展进程。职场礼仪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每位社会成员进一步强化文明意识,端正自身行为,从而促进整个民族总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职场礼仪在社会工作中很多细节

的重要性,往往一点小行为小动作都能决定别人对你的评价,也恰恰是这个评价能直接影响到我们开展工作时候的效率,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学习,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做大事者都是从小事做起,只有把小事和细节做好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2012年12月5日

篇一:职场礼仪培训心得

今天我 们培训的内容是职场礼仪的培训,我们学校高薪聘请了全国著名讲师黄彩子为我们培训职场礼仪,黄老师用她那高-潮的讲课艺术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程,真的是使我受益匪浅。

开始的培训内容是教我们学会控制情绪,照顾别人的感受,永不失态。怎么才能懂得欣赏呢?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亲和力,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位学生。人要有自信,怎么才能是人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呢?一个人一定要得到3000 次表扬与肯定,才能有足够的自信。

我学到了尊重的重要性,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上级是我们的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缘分;尊重下级和学生是一种美德;尊重对手是一种境界;尊重所有人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我还学会了有前途的员工必须要拥有的六大能力:超强的形象力;超强的表达力;超强的亲和力;超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超强的服务能力;超强的危机处理能力。

那么何为礼仪?礼仪是一种心态,礼仪是细节,礼仪是尊重。在商务场合用以维护企业与自身形象,并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友好行为的规范与准则市商务礼仪,懂得商务礼仪极其重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免会参加一些商务活动,在商务活动中我们如果懂得商务礼仪的话,我们的自信会得到很大提高,也会提高我们自身的身份。

我觉得我通过今天的培训,精神层面得到了升华。我觉得我的情感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素质修养也得到了提升。我非常感谢学校对我们的重视,我觉得我进入昌职使我人生的一次飞跃。

篇二:职场礼仪培训心得体会

刚接到职场礼仪培训通知的时候,感觉多此一举,礼仪之邦,这还用培训么?但是通过学习,让我对职场礼仪有了正确地了解和认识,使我自身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为以后的职场礼仪学习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职场礼仪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与他人交谈到衣着服饰,似乎我都有太多的忽略,职场交往是讲究规则的,即所谓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如自己的衣着服饰,在工作时不是自己喜欢什么就穿什么,个人衣着服饰应符合自己的工作与职位,能够给人以美感。

学习职场礼仪我认为首先应当让每一个人了解学习职场礼仪的必要性,在现实工作当中,很多人对职场礼仪不重视,认为是一些表面的东西,是做给别人看的。但正是这些表面的东西才真正体现了我们的素质和教养,所谓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你受过哪样的教育,上过哪些场合是一眼能够看出来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否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更好地与人交往都是离不开礼仪的。学习职场礼仪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交往艺术,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因此,不光是这些礼仪,还有生活中的其他细节都应留意,也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想。这就是这次礼仪培训我的所得,通过这次职场礼仪学习,我才明白在原来的平时工作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是很好,从小小的电话,短信用语,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工作中接电话是否在铃响了三遍时接听,是否先报自己的姓名部门以及工作单位,还有我们是否做到了语调热情,大方自然,声量适中表达清楚,简明扼要,文明礼貌。鞠躬礼是否标准、文明用语声音大小是否适中、面部是否有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像都没有多加注意。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礼仪方面的学习,还要做到学以致用。

提升个人的素养,不仅是员工素质的竞争,它还有助于维护企业的形象。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代表整体,个人形象代表企业的形象,个人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人对本企业看法。所以说,它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六

我学习了(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以后,笔者受益匪浅,现将心中感受最深的地方略作回顾,以便将本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本书包括七个单元的内容,即,一是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二是发展性学生评价,三是表现性评价,四是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五是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六是发展性教师评价,七是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而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都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即主体部分、条件部分、案例部分、研究性学习部分、培训建议。对每个单元每个部分的学习,都让我感受颇深。

在新课程改革与评价观的转变中,包含四个主题的学习,一是什么是课程评价,二是课程评价的功能,三是现行课程评价之批判,四是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五是行动研究:推进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有效方法。

发展性学生评价指学生评价的基本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和实现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程序。作为表现性评价,应明白什么是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要点是什么。

关于学生成长记录袋这一板块,应认识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含义,知道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类型及构成,搞清楚如何制定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案,如何进行对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反思。

针对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认清考试的种类,知道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知晓考试改革的方向及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教师的评价应走向发展性评价,内容包含五个方面,即审视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理念,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步骤,掌握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称职教师的个人品质是什么样的。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应充分考虑到三个因素,一是影响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因素,其次教师自我实现专业发展的策略,再三是反思性教学。

在回想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在参加培训、自己研读学习、互帮互学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学习(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中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掌握了其中大部分的知识、技能,培养的恰如其分的情感态度,中肯的.学习价值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学到的新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发展了自己的能力,进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学习了(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多了,教育教学方法有了改善,能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来实施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质量比原来有了较大的提高,取得的一切成绩,应归功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组,应感谢县进修学习的重视、支持及培训,应感谢乡教育行政的大力帮助。

愿此次培训学习结满胜利的果实,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七

今天在二七万达办完事,一朋友送我一大杯冰镇柠檬茶,我因为身体不舒服不敢喝凉的东西,就提在手里边走边思考怎么处理。扔了吧太可惜,就这一杯水卖的话也得有七八块钱的样子,况且我向来不是铺张浪费的人。送人吧也行,可是你看金街上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你找得着敢接你这一杯水的人吗?如今这个社会,朋友亲人之间都没有十足的信任感,况且陌生人。帮助别人的人害怕被拒绝被敲诈,被帮助的人害怕被欺骗被伤害,大家同样的心存戒备,处境尴尬。

一走出金街的门,我就发现万达前面的广场上极显眼的地方坐着一个中年男人,身上只穿着一条肮脏的短裤,赤裸着上身和小腿,露出密密麻麻的疤痕给过往的行人看。偶尔会有人丢一块两块钱给他,他便喜滋滋地收下,对施舍的人再三磕头感谢。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人没有丝毫怜悯,反而打心眼的恶心。不管他身上的伤痕是真是假,这都不应该作为博取别人同情的筹码。是的,他是身上有疤痕,他是曾经遭遇灾难,身受痛苦。可是现在,他还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还能靠双手去辛勤劳动养活自己,而他却偏偏把自己做人的尊严换成一块两块的硬币,被人狠狠砸在地上。一个人可以生来贫穷,但绝不可以懒惰;一个人可以地位低贱,但绝不可以没有骨气。

我想像着这个人,如果我好意把我手里的柠檬茶送给他,他会有什么反应。是拒绝还是接受?一切都为未可知。

过了马路,在一个垃圾箱旁边站着一位老大爷,他满脸沧桑、衣衫破旧,不停地收拢着行人随手丢掉的.各种宣传纸,估计是准备拿去卖掉换钱的。我从他身边经过,顺手把我手里的宣传册也递给他,他很自然地接过放在收攒的那一堆里面。我走过去很远了,突然想到,我何不把手里的饮料送给他呢,他应该会接受吧。

没有再多想,我就转身回去了,把袋子递给他,解释道:“大爷,这是一杯柠檬水,没有打开过,因为我不舒服不能喝凉的,送给你喝吧。”老大爷连说谢谢,就收下了。

我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心里却一直暖暖的,不为别的,就为他愿意接受我的一杯柠檬水。真好,还有人愿意接受我的柠檬水!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八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进步步伐,与时俱进的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学习心得感悟,供你参考!

新课程教学实施了几个年头了,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就是我在学习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主张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作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在实践中学习上,倾注更多的心血。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即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做到:

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说:“你想得真不错,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同学们赞成他的想法吗?”“你们组表现得很好!”“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他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哪组希望老师和你们一起做呀?”这些话语的运用,既让学生备感亲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可以预见,自信心与民主精神会在学生身上逐步得到体现。其实这一点已经在某些学生身上有所表现:如,有些学生能够充满自信地及时指出其他同学的问题,而被指出问题的同学也能够坦然接受。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实验区学校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如,在数学课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实际测量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受长度单位,并学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结合学校运动会,设计了一个统计参加不同运动项目人数的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献计献策。

3、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

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略创造宽松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进行再审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情境设计得较好的,教师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情境设计得有不足之处的,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情境。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述、选择策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考虑如何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或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时,要注意避免简单地以学生熟知或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内容,来替换学生陌生的、日常难以接触到的内容。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是:科学地分析课程内容的价值,对那些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且平常难以接触到,但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思考采取什么策略实施相关内容的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

通过学习,我对新形势下的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之前,我原以为我对新课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通过专家对新课程的分析讲解以及和同示们的研讨交流,使我感觉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因此更加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下面就此谈一下自己的。

心得体会。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实践和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2、改革课程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3、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的学习。4、注重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的终身体育基础。

本次培训我认为体育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要进行转变,1、认真研究关于课改的资料,提高对课改的认识;2、在实际教学中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3、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不能过激,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4、不能保守,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应该新旧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要如痴如狂地从事体育运动的现象了。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运动愉快感”,才能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刚刚开始,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提高。我坚信只要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一定会使我们体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应该具有什么能力,充当什么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直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让教师“会问”已成为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九

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老师温柔,热爱学生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质.

《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集》,作者在原文中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回忆了儿时在温柔慈爱的蔡芸芝老师身边发生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老师深切的热爱、崇敬和感激之情,突出蔡老师纯洁、美好的心灵。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芸芝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呵。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我的老师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蔡老师不会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赶快溜掉,而见了她不由地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 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可惜我没有上完初小,就和我们的蔡老师分别了。我转到城西的县立五小去上完最后一个学期。

(至此,描写蔡老师的部分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虽然这时候我同样具有鲜明而坚定的“立场”,就是说,谁要说“五小”一个“不”字,那就要怒目而过,或者拳脚相见。可是实际上我却失去了以前的很多欢乐。例如学校要做一律的制服,家里又做不起,这多么使一个孩子伤心呵!例如,画画儿的时候,自己偏偏没有色笔,脸上是多么无光啊!这些也都不必再讲,这里我还想讲讲我的另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姓宋,是一个严厉的人。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走不整齐,那就要像旧军队的士兵一样遭到严厉的斥责。尽管如此,我的小心眼儿里仍然很佩服他,因为我们确实比其他学校走得整齐,这使我和许多“敌人”进行舌战的时候,有着显而易见的理由。引起我忧虑的,只是下面一件事。这就是上算术课。

在平民小学里,我的“国语” (现在叫“语文”)比较好,因而跳过一次班,算术也就这样跟不上了。来到这里,“国语”仍然没问题,不管作文题是“春日郊游”或者是“早婚之害”,我都能争一个“清通”或者“ 尚佳”。只是宋老师的算术课,一响起铃声,就带来一阵隐隐的恐惧。上课往往先发算术本子。每喊一个名字,下面有人应一声“到!——” ,然后到前面把本子领回来。可是一喊到我,我刚刚从座位上立起,那个算术本就像瓦片一样向我脸上飞来,有时就落到别人的椅子底下,我连忙爬着去拾。也许宋老师以为一个孩子不懂得什么叫做羞惭!

从这时起,我就开始抄别人的算术。也是从这时起,我认为算术这是一门最没有味道的也是最难的学科,像我这样的智力是不能学到的。一直到高小和后来的师范,我都以这一门功课为最糟。我没有勇气也从来没有敢设想我可以弄通什么“鸡兔同笼”!

并且叙述着他们的时候,我并不是想一一地去评价他们。这并不是这篇文章的意思。如果说这篇文章还有一点意思的话,我想也就是在回忆起他们的时候,加深了我对于教师这种职业的理解。这种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是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假若没有这样的心,那么口头上的热爱祖国罗,对党负责罗,社会主义建设罗,也就成了空的。那些改进方法罗,编制教案罗,如此等等也就成为形式!也许正因为这样,教师——这才被称作高尚的职业吧。我不知道我悟出的这点道理,对我的教师朋友们有没有一点益处。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十

新课程教学实施了几个年头了,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反思,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就是我在学习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新课程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主张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作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上,主张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进行探究式教学,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在实践中学习上,倾注更多的心血。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即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优秀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新课程理念主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倡导通过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动方式获取新知,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做到:

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说:“你想得真不错,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同学们赞成他的想法吗?”“你们组表现得很好!”“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他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哪组希望老师和你们一起做呀?”这些话语的运用,既让学生备感亲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可以预见,自信心与民主精神会在学生身上逐步得到体现。其实这一点已经在某些学生身上有所表现:如,有些学生能够充满自信地及时指出其他同学的问题,而被指出问题的同学也能够坦然接受。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实验区学校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如,在数学课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实际测量的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受长度单位,并学会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时,教师结合学校运动会,设计了一个统计参加不同运动项目人数的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献计献策。

3、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

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略创造宽松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状况对课程内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时不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设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对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进行再审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情境设计得较好的,教师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情境设计得有不足之处的,教师则需要探索如何弥补、完善甚至更新相应的`情境。还要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述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表述、选择策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考虑如何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或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时,要注意避免简单地以学生熟知或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内容,来替换学生陌生的、日常难以接触到的内容。比较科学的做法应该是:科学地分析课程内容的价值,对那些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且平常难以接触到,但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思考采取什么策略实施相关内容的教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还需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并通过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增强反应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应系统,使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十一

最近几天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使用微信与同时联系沟通一些事情,她喜欢用语音,我对自己的声音很不自信,喜欢用汉字。于是,在我们一来一往的沟通交流中,语音与汉字的优劣势暴露无疑。

她用语音,直接录制即可,非常方便,我用汉字,需要一笔一划将字输入,速率较低。但是,等我们对话过程汇中,我输入的汉字一目了然,他录制的语音还需要一条一条点开,逐一去听。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组织的语言中都有关键内容和其他的一些礼貌性用语。对话结束,从我的语句中可以很快很方便的搜寻出关键信息。而要想从他的语音中搜寻出关键信息,就显得十分困难了。因此,我总结微信对话录制语音,方便了自己,麻烦了别人,输入语句,麻烦自己,方便他人。

由这件事情,我又想到了前几天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一个听课研讨活动。教研员为大家播放了一段关于微课的视频教学,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全部播放,因为视频中就有字幕,又有播放的声音,于是教研员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不停声音,只看字幕,由听课教师快速浏览,自己在看的过程中找出关键信息,作以理解和消化主任的时候,农村学校,虽然图书匮乏,但是我还是想要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于是利用午读、放学后的时间,把班上仅有的基本课外书,读给学生听。当时觉得自己的方法挺好的。但是现在回头看看,学生通过阅读和听所获得的信息和得到的阅读体验还是不同的。

阅读更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阅读可以让孩子。于是,效率明显提高了很多。

回忆起了以前自己带班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理解揣摩,阅读可以给孩子留下更深的体会,阅读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强的感情震撼。阅读是孩子成长和只是积累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手段。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视频、音频等等许多新的学习媒介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学生也因此而获得了更多地学习方式的选择的机会,但是在这重多的方式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身的素养。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十二

题记:作为教师,我们有时候真的是很累,一种莫名巧妙的累,一种身心俱疲的累。但是,作为教师,除了教书育人外,还要学会的一项本领就是善于自我调节,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教书教了这么几年,越来越感觉到学生难教,现在不能打学生、还不能进行心罚,所有一切曾被视为“法宝”的东西,现在对于我们再也不适用,对于学生的犯下的错误,你只能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有时候甚至于你自己都已经觉得烦了,腻了,更别提这些从小生活在顺境中的学生了。

去年,我教了一外地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都是外地的难于教的学生,后来家长迫于无奈才送来的。对于这批学生,我在还没有接班时,就已经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深深的厌恶,以至于他们在课堂上犯一点点错误也公开的批评。后来这个班的课越来越难教,以至于自已只要听说今天有这个班的课就提不起一点精神。自己的情绪越来越坏,学生上课也越来越捣乱。后来,平下心来,自己在家人的帮助下,开始真正的思考关于这批学生的问题。经过几个星期的自己的调整,学生看到我对他们的慢慢的改变,也开始逐步的改变,终于这个班级的学生又开始变得可爱,行为又开始像一个中学生了。这次事件后,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对于这样的处于叛逆阶段的学生,我们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求,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的。

弯下腰和学生讲话,并不是要对学生委曲求全、一味的曲意逢迎,不是简单的向学生出卖尊严和原则,而是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让彼此的心更加贴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还有利于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大凡为人师者,干得越久,脸皮越薄;年龄越大,离学生的距离越远。真诚的面对学生,不卑不亢,亦师亦友的关系岂不是更好的。用心走进学生的心里,多与学生作思想交流,焕发年轻的心,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记得我的三岁的女儿,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我自己碗里的饭菜没有吃掉,就放在那里,结果女儿也不愿意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完,还振振有词的对我说:“妈妈也没有吃完。”我的女儿在三岁的时候就知道要和我保持平等,更何况是一群处于心理变更期的学生呢?所以从那以后每一次做出决定前,总会让学生们表达一下自己的说法,如果是合理的,就会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而学生们呢,看我真的很尊重他们的权利,上课捣乱的人越来越少,认真听讲的人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在课后互相督促的人越来越多了,结果这个班的成绩突飞猛进,在期末考试时,终于考到了20多个班中的第二名,与期中考试的倒数第一相差太多了。

有的学生很内向,父母离异却不愿意告诉其他人,只是自己看待这个社会的眼光黑色了一点;有的学生在家里遭到父母亲的毒打;有的学生渴望一种母爱,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刚工作那会儿,我有一个学生,非常地依赖我,总是拿一些理由故意的和我交流。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我实在挺尴尬的,于是,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刻意的躲避这个学生的“纠缠”,后来,这个学生更加的孤僻了,发展到后来,他开始逃课,开始自己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呆呆的坐着。他的爷爷奶奶来求我,请我对他的孙子的行为稍微容忍一点,还给我讲了他孙子的事情。原来,这个学生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改嫁了,没有带走他,把他独自留给了爷爷奶奶。他从小就渴望一种母爱,所以总是非常地依赖女老师。我听后,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愧疚。从那以后,我开始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从点滴小事中发现学生的喜悦、困惑、失望、痛苦,学会和学生同欢喜、共悲伤,及时地为他们送上一份引导、一份安慰;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于家长而言,只有不争气的孩子,没有不好的孩子;对于教师而言,只有个性张扬的学生,没有无药可救的学生。

也许是现在的评价机制的原因,教育局、学校、校长在评价一个教师的好与坏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拿出学生的考试的成绩来大做文章。更有过分的学校,对于学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老师总是一路大开绿灯,对于一些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成绩稍微差一点的老师,不仅仅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只是学校的无尽的压力和无情的“批判”。其实,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很聪明的,都能够接受老师的比较难的训练,所以我们有时候为了那几个同学的不理想,有时甚至是对着全班的学生发火,送样将会失去整个学生群体的对你的信任。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连学生都失去了,哪来的学习成绩呢?而且,并不是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各方面都差,比如我的一个女学生的学习真的是一塌糊涂,但是她却弹得一手好琴;这不也是她的一个闪光点吗?现在的一味的追求升学率,总是让我们在教育的同时少了点什么,多了点急功近利;少了许多的共同的认知,多了点题海战术。否则,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杂志报道出这个退学了,那个退学了;今天这所学校出事了,明天那所学校学生怎么怎么了。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的`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言,我们有这个义务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我无力去批判现在的教育机制,但是我却有义务耐心的对待自己的学生。工作几年以来,我和学生讲,曾经灰心过,曾经的一度不愿再提起学生任何事情,而现在,经过自己的心理的转变,每个学生都开始变得可爱,开始变得那么有个性,有见解。“境由心生”,我们只要每天保持一份美好的心情,保持一颗对学生欣赏的心,我们一定会在教育事业上甘之如饴的。

对老师课程的感悟篇十三

从读《我的老师》中有感,自信是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质,而掌握相当的知识与经验才是树立自信心的重要前提,在此谈谈感悟。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我的老师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人人都说:老师是春蚕,无怨无悔地吐丝,只为结出造福天下的茧。老师教给我们许多科学的道理,使我们一生受益。今天,我学了〈我最好的老师〉这篇课文后,加深了我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更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最好的老师〉记叙了怀特森在科学课上用出人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对科学的怀疑精神。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大吃一惊!如今,老师们都尽量在课堂上做到十全十美,生怕自己传授错了知识。而怀特森先生却还别有用心故意讲错,这种做法还真是新奇!

的确,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对科学怀疑的能力。书上写的,不一定是对的;名人说的,也不一定是至理。

名言。

记得我曾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究,推翻了“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真理”。

在现今这个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早已被先人留下的“真理”所禁锢。有几个人能像聂利一样勇于向“真理”论证,向科学权威进行挑战呢?这不禁让人觉得有点悲哀。

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对貌似正确的观点相信,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这也是怀特森先生让我明白的道理。

我相信,我能做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在所有的语文课本中,最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最好的老师》这篇文章了。

还记得这样的内容:“怀特森先生是我六年级的科学老师。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预料的举动。记得第一天上课,他给我们讲授的是一种名叫“猫猬兽”的动物。他说这种动物一般自傲夜间行动,因为不能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而绝种了。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我们全部认真做了笔记,然后是随堂测验。”

在这里老师手里拿了个已经灭绝的动物的颅骨,这让人可以提出个质疑,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出现在一位科学老师的手里有呢?这点可以质疑!

“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因为每一道题都是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回答的。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

在这里,关于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猫猬兽都被否认了,这证明刚才上面我所说的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出现在一位科学老师的手里有呢的这句话。

“不用说,我们全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其实这里,我感到这些学生的反应对老师那种“恶劣”的行为感到极为反感。比如上学期的李老师,由于她的教学方法我们适应不了,再加上没怎么沟通导致全班对这位辛苦的李老师造成误会与反感。

“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想理会我们的心情。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能力。他告诉我们,当时怀特森让我们传看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并且,就在那堂课上他还提醒过我们: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那么这个头盖骨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这一句话使我最感动,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伽利略与众多的科学家怀疑大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观点极为相似,譬如在比萨斜塔伽利略把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往地面上扔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个理论是错误有偏差的。在中世纪欧洲有罗马教皇他们的论理是地心说但是哥白尼、布鲁诺那些反对权威的科学家用实验观测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日心说,残忍教皇的迷信始终都是坚持地心说,最后把两位科学家进行了刑法,其中布鲁诺为了坚持自己的学说被教皇们在广场上活活的烧死。

通过《我最好的老师》这篇课文,我深知想要得到真理,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也绝对不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有接触问题,我们才能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讲了《我最好的老师》这篇课文,使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文中讲了怀特森先生给我们讲了一种“猫猬兽”的动物并做的随堂测验,考完之后他又说这一切都是编造的,告诉学生们不要迷信权威。

怀特森先生的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有创意,也算是用心良苦,每节课想方设法让同学们“冒险”,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怀疑一切的能力。真是煞费苦心。在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近在咫尺,并不是成功不肯垂青我们,而是我们易被环境左右,贯于附和,缺乏主见,最终放弃自己正确判断的缘故。每个人都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头脑发热,没有主见地去依附他人的意见,相信自己,有时时候也需要质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发现真理。然而做出大胆的质疑,提出不同的想法的前提就是自信,自信是人生最大的考验,它往往在很多大事面前决定你的命运与否,要想接近真理就必须相信自己,只有你自己知道,最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也能靠自己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才相对更有把握。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指挥家,他有一次参加比赛,拿到乐谱觉得有的地方错了,可是面对音乐界的权威,最终在再三考虑下提出来质疑,评委们把冠军给了他,原来这是大家设计的“圈套”,真理就是这么简单,是靠自己来决定的!

自信是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质,而掌握相当的知识与经验才是树立自信心的重要前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60536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