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乡调研报告(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11:19:14
回家乡调研报告(优秀18篇)
时间:2023-11-05 11:19:14     小编:MJ笔神

报告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可读性是评价一份报告质量的重要标准。写报告时要注意语言简练明了,避免使用过度专业的术语,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报告范文中的案例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报告的写作逻辑和步骤。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国家的改革政策,家乡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了。我的家乡是浙江建德,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是建德的一个小镇的一个普通小村——汪家村,建德是草莓之乡,农民占了80%,大部分的家庭是以种草莓为主要经济来源,草莓种植户从一开始在自己村里到扩展到外省。村里的90%以上的村名的生活水平也挺高了,带动了村里的发展。

我根据我的调查,从经济水平、住房、道路交通、教育、娱乐设施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汪家村这十年来的变化。

十年前:经济比较落后,大部分的村名靠在自己村种草莓来获取一定的收入,但是,由于当时的草莓市场不是很景气,只是靠种草莓,收入还是微薄的,家中通常还有人在外地打工赚钱。并根据一年四季,种相应的作物,来获取收入。

十年间:随着草莓市场的扩大,大部分的种植户了解了外省比如海南、广东、福建等靠南德省份草莓的销售量大,且这些地方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开始有几乎村民出去种草莓,一、二年下来,收入不少,远远比在村里种草莓的收入高。于是,接下来,村里的种植户知道了在外省能赚到更多的钱,大家都相继离开村子出去种草莓了。在外地种草莓的人大部分赚到了钱,也尝到了甜头,就持续在外地承包土地种好几亩的草莓。现在,很多在外省种植草莓的村民回来了。生活水平、经济水平提高了不少,大部分村名富裕了起来。

十年前:村里的房子90%是泥瓦房,甚至还有比较陈旧的木头房,有些房子已经经受不起风吹日晒了,有些已经被废弃,面临的就是倒塌了。房里的家具也很陈旧了,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电器。

十年间:一幢幢陈旧的房子开始拆迁,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重视物质享受,首先就是住房问题,国家的政策也很好,在要建造新房时,国家会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这也极大鼓励了村名们建房。在这十年间,一幢幢漂亮的砖瓦房建成了,有钱的人家造了两三层的楼房,紧接着,一幢幢泥瓦房被一幢幢砖瓦房取代了,村子显更加鲜活和富有生气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户人家也都配齐了,电话,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渐渐住进了每位村民的家。人们的脸上也时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十年前:村与镇相连的路是水泥路,一到雨天就特别泥泞,村里的小道很窄,有的地方只能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行车都很难通过。晚上村子就陷入一片黑暗了,不用说什么路灯了。而且交通也不便利。

十年间:在政府的补贴下和村民集体的建议下,从村里到镇上的这条路变成了水泥路,走得更方便了,雨天也不会泥泞了。村里的原来的小道也渐渐地被水泥道取代,扩宽了不少,别说自行车了,现在连小轿车都能通过。村里也安装了路灯,以后晚上出去,就不会害怕看不到路了。因为路平坦了,交通也便利了。

十年前:记得我这辈和我的哥哥姐姐们上小学时在村里的小学校里,那里设备部齐全,教室很小,学校很小,而且雨天的时候还会漏水,光线也不能充分利用。

十年间:村中很多家庭的小孩都开始去镇上的学校上学,那里设备齐全了,教室大了,学习资源也更丰富了。教育水平提高了,很多学生在外面学有所成,工作方面也很不错,而且一些还为建设家乡做出了不少贡献。使家乡更好的发展起来了。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二

现代流水线生产的工艺品越来越多,这样更加凸显了传统手工艺品的可贵。为了加深大家对竹编艺术的了解,我向大家介绍我们家乡宁波的传统文化--竹编。竹编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历史悠久。

宁波市鄞州区非遗馆

通过视频采集和与传统工艺传承人的交流

宁波竹编艺术

宁波是竹编的“故乡”。宁波地区盛产毛竹,所以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利用这丰富的资源编织成一个个竹制品。宁波竹编富含了人民辛苦劳作的结晶,凝聚了丰富的宁波文化。宁波的竹编历史久远,明清二代的江南举人赴京应试的考篮和食篮都是竹编的。鄞县、奉化、余姚山区有几十家乡村办竹编厂的竹编工人,能巧妙地利用篾丝和篾片,编制各种神形酷肖、情趣盎然的各种动物,并和传统的罐、篮、盒、盘结合起来,制成鸡罐、鸭盘、猫头鹰盒等,既实用又可观赏,成为馈赠亲友的好礼品。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在传统技艺街区展出了不同风格的竹编作品,既有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的青神竹编,又有将现代流行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相结合的刘氏竹编,博采众长。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此次调查是我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回了趟家,去了西江古村进行实地拍摄的。这一趟收获不少。其实说实话,我之前并不知道我们家乡的工艺竹编已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对此我甚至不曾了解。这次的拍摄也让我明白了,虽然身为宁波人,但其实我对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了解并不透彻,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会更多地去关注家乡的传统,家乡的文化。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我们与叶良康师傅进行了交流。

因为同姓的缘故,我偶然间得知了我的祖辈与叶老师傅还是同村人,这多么奇妙的缘分呐!我不禁为我姓“叶”而感到骄傲、自豪。叶老师傅一脸笑意地告诉我们:他做了47年的老手艺终于有了接班人。塘溪镇上城小学校长童士峰知道竹编工艺面临传承的困境后,以东山村的名义申报鄞州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并将基地设在上城小学。同时,该校出资5万多元建立了工艺竹编陈列室和制作室,并成立了以美术专职教师朱双阳为组长的竹编传承小组。从20xx年9月开始,叶师傅每个星期都会花半天时间走进上城小学,手把手地教10名“徒弟”做竹编。从叶师傅的这件事中我反思到:不仅仅是竹编,宁波还有多少传统手工艺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那么更何况是中国呢?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保护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三

我们日照绿茶特别有名,被誉为“江北第一茶”。日照绿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味,好多人都喜欢日照绿茶。还因为我爸爸妈妈非常喜欢喝日照绿茶,他们每天在家都喝功夫茶,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开始喝茶了。我想调查研究一下我们日照绿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

刘涵日、爸爸和妈妈

调查研究一下我们日照绿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

1、亲自到茶厂体验了解询问;

2、网上搜集资料。

1、历史渊源日照种茶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传日照城北的河山顶峰上有古茶树一株,因生于悬崖之上,高不可攀,无人敢登峰采摘,唯拾其落叶,或抛石击叶,用开水冲饮,不仅可明目提神,还可治腹疼,有奇效。

2、制作工艺日照绿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采茶、摊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艺。采茶、摊凉要求采摘必须精细,大小均匀一致,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等,然后用竹篓装盛,禁用各种袋装,以防鲜叶红变和闷熟。进厂后抖松摊放3-4个小时,鲜叶开始透发香气即开始加工。杀青采用杀青机或人工杀青,使叶失水35%到37%之间,然后摊凉。揉捻采用揉捻机,轻揉不加压,时间3-5分钟,揉捻时间过长,易出现茶汁外溢,影响色泽和显毫。搓团提毫采用手工操作,这是一项技术活,凭技术工人经验调节,边搓团,边解块散热,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干燥达80%即可。最后一道工序是烘干,用烘干机边翻边抖动,直至干燥,烘至含水量6%就完成了。

3、品质特征日照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日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茶树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专家称日照绿茶的营养价值高于其它同类产品。绿茶不仅是一种健康饮品,它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常饮绿茶,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压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辐射,减肥美容,延年益寿。电脑一族每天喝些绿茶,能防电脑辐射,而且对皮肤也很好。日照绿茶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是绿茶中的极品,特别是开春采摘的第一批更上极品中的极品,价格非常昂贵。日照绿茶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圣谷山、雪青、浮来青、碧波、旭光、莒国翠6个绿茶品牌,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获准使用专用标志。

通过调查,我对我们家乡的绿茶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日照绿茶,多喝日照绿茶,让日照绿茶更加有名。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四

石家河乡地处县城南部山区,地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共有35个行政村,7975户,28735口人,耕地面积28257亩。有华兴铸造、中江禽业、华龙碳素、纸箱厂、彩印厂等骨干企业10多家。辖区内设初中1处,学区小学6处,在校生2146人,在校职工207人。乡镇级卫生院1处,在职职工29人。政府机关在职80人,全乡财政供养400人,其中的政府113人,教育253人,卫生34人。 20xx年,全乡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9.6万元,国税完成361.9万元,地税完成76.1万元,一般预算支出510.8万元,其中教育支出64.1万元(不含县局代发工资),农、林、水、文体广播支出130.6万元,卫生支出8.7万元,行政支出120.7万元,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35.5万元,其他支出151.2万元。

20xx年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3万元,完成31.2%,国税完成117.3万元,地税完成12.9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96万元,占预算的74%。

1、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上级接连出台一些政策性增支项目,本乡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也不断加大,出现了负债、支出的增幅远远超过收入增幅的现象。靠本乡的地方收入和政策性转移支付已很难保证收支平衡,只能依靠上级财政补助。

2、乡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而这些都离不开投入。财力的投入不足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滞后又会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的后果就是:发展越慢,财政越差;财政投入不足,发展潜力更差。

3、财源结构单一。长期以来,本乡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第三产业为补充。由于历史及地理、交通等原因,石家河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骨干纳税企业。工业基础薄弱,税源主体不佳,造成了乡财源的后劲不足和发展乏力,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4、政策性开支带来的支出压力大。一是增资政策带来的压力。近几年,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增资政策,涉及面广,增资额度大。尤其是今年,人均月工资平均增长242元,全年财政增支达118.7万元,地方性各种补贴全年增长增支59.4万元,养老保险全年增长增支34万元;二是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计划生育投入、最低生活保障、优抚等,都需要乡财政配套资金,这些方面每年至少需要支出120万元,乡财政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1、招商引资图发展。石家河地处山区乡镇,地理位臵、交通条件比较差,工业基础落后,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相对比较难,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本乡确立了“对外依托城区平台猛促招商,对内发挥资源优势生态招商”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让客商了解临朐及石家河的投资环境、优惠条件和待遇,一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让前来投资的客商放心、安心、顺心。近几年,向城区引进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4个,总引资额4.5亿元。临朐鑫德远东艺品、旗胜新科技、春远有色金属等规模企业已经投产达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落户乡内的中江禽业有限公司、香炉子山果品基地、五维山林等项目,为壮大支柱产业、建设生态石家河奠定了基础。

2、广开渠道抓财源。加快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大力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逐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其对财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含税农业,以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黄烟、肉鸭、建筑园林等支柱产业,逐步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创汇增税能力;加强砂资源和矿山管理,有效杜绝国家资源、税收的流失。

3、借助外力搞建设。贫困的乡镇保吃饭都有困难,搞建设凭自身力量的确是“画饼充饥”,近几年,本乡借助外力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山东桓台五维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80万元建成鳄鱼山庄;沂源果品销售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建成明海果品基地;潍柴、潍坊城市信用社、北京金王集团等投资100多万元分别建成潍柴希望小学、春蕾希望小学、金王希望小学等。如果不是借助外力,单靠乡镇财力,以上建设项目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4、严格控制消耗性支出。一是按照“保工资,保吃饭”的财政开支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控制招待费、车辆燃修、水电、话费等一系列消耗性支出;二是按办公室岗位确定基础包干,超支部分由个人负担;三是以岗位定办公费、交通费,实行基数包干到人,超支不补,结余留用。通过严控硬挤的办法,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益。

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对全乡的预算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格控制支出,专款专用,堵塞预算外资金管理漏洞,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壮大财政实力。

6、加强财政干部自身建设。创新理财思路,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开展财税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财政队伍素质;加强廉政建设,依法理财,用扎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热情的服务,树立财政部门的新形象。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五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xx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xx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4.32%,比xx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xx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xx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xx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xx年增加26元,增长36.84%。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xx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xx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xx年增长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xx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xx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xx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xx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xx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钢筋混凝土面积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农村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而逐步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截止xx年底,郴州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30台、电冰箱29台、彩电93台,比xx年分别增长66.73%、163.61%、89.83%,年均增长10.81%、21.24%、13.72%。一些更为高档的热水器、空调等耐用消费品正在成为收入水平较高农户的消费热点。

近几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xx年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40元,比xx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61%,交通、通讯成为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其中,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长43.8%,年均增长7.52%;通讯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23%。xx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75部,电话61部。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文教娱乐费用的支出不断增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xx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344元,比xx年增长30.81%,年均增长5.52%。xx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组合音响23台、照相机5架、家用计算机2台、高档乐器1台。

近年来,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xx年,全市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100%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户住宅电话普及率已达60.61%,农户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43.21%。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水泥硬化乡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城镇化率逐年提高。xx年起,我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生活的提高将从制度上得以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力增强。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人口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十五”期间,郴州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从全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看,xx年7-15岁农村小孩的入学率为97.8%,比xx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由xx年的64.81%上升到xx年的73.52%。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8.6年,比xx年高0.3年。

1、郴州大手笔展示大变化“南大门”成省级文明城市

9月27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表彰会上,郴州市成为继岳阳、常德和长沙之后,由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的第四个省级文明城市。该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也即将圆满成功。

2、从“南大门”到“后花园”

1995年,是郴州xx多年建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年,国务院批准郴州撤地建市。但当时的郴州城市规模过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与湖南“南大门”的位置、与连通粤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均极不相称。

为了赢得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在调查研究、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时任市委书记的梅克保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集思广益,确立了“加快建设湖南‘南大门’,努力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的战略思路,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郴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南大门”,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力求使郴州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省的“亮点”,并对全省开放和发展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紧贴市民的需求,改善人居条件,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建设文明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度和知名度。

1998年,年富力强的梅克保调任衡阳市委书记,儒雅清秀的李大伦从湘西来到郴州走马上任。在对郴州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xx年,市委、市政府又确立了“南延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5-8年在城南新区再建一座郴州城的目标。

短短7年里,郴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40亿元,完成大小工程项目300多个,其中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8亿元。xx年,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24个,计划总投资4.6亿元,完成投资3亿多元。今年,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计划完成投资7亿多元,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1.6亿元。xx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再居全省第二;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省第三;利用外资总量跃升全省第二。

3、两大城市杰作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面貌是一个地方精神风貌、投资环境、领导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为了把城市做大做好做美,郴州市树立了“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城市建设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让郴州市民津津乐道的两大手笔均已建成,并开始发挥了效益。总面积达13.69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五岭广场,建设资金采取以地生财方式筹集。工程从1999年10月正式动工,次年5月1日交付使用。它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篇“杰作”,它在做活经营城市文章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资产,做活土地文章是盘活存量资产的关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盘活存量资产最有效的手段,城市建设是工业化的载体,可以说,修建一条路,带动两边土地升值,激活一批产业,从而推进工业化进程,为政府增加税源。

据统计,从1999年至xx年,郴州市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总投入达10.8亿元,相当于前20年投资总和的20倍,其中政府直接投入只占15%,信贷投入占28%,其余57%均靠经营城市而来。今年,该市组织开展了“城镇经营建设管理效益年”活动,市城区通过市场经营又将筹资15亿元,完成11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郴州的第二大手笔是郴江河的治理。郴江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在规划建设方面,坚持了多目标兼顾的原则。沿江道路及防洪堤坝的建设,不仅仅单纯是解决道路交通和城市防洪问题,还兼顾了改善郴江河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达性与亲水性,改善沿江单位、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沿江风光带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主要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更贴近、更融合。

4、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没有个性和文化品位的城市是没有生气和灵魂的城市。在城市扩容过程中,郴州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城市品位的提升。

郴州市在这方面的做法,一是提升城市生态品位。郴州自古为林中之邑,南宋诗人吴镒曾留下“他年休歇处,诗里识郴州”的美言,北宋词人秦观更是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千古佳文。根据城市的地理和自然优势,郴州市提出了“以山壮城、以水秀城、以绿美城,把森林搬进城市,让城市变成花园”的口号,在建设中力求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公共建筑和设计达到个体与群落、局部与整体、自然与色彩的和谐统一。先后修建了由人行游道、河西走廊、江滨游园等景观组成的郴江沿江风光带,建设了人民路、国庆路生态园林带、天堂温泉生态园林景区和王仙岭生态旅游区。xx年,该市实施了“5000棵大树进城工程”,今年3月又开展了“城区绿化月”活动,掀起了全民参与绿化的热潮。城区公共绿地面积都超过了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第二大举措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人民把城市雕塑比喻为“城市的眼睛”,郴州市的城市雕塑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既注重自然景观的开发又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如“苏耽跨鹤”城雕借古寓今,折射出郴州今昔的巨大变化;“神农作耒耜于郴”城雕置身于开阔大气的五岭广场之中,显得庄严凝重,喻示着郴州悠久深厚的历史文脉。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六

今天,我闲来无事,就翻了翻书柜,想找本好看的书来看。忽然,我发现在两本书之间夹着一本相册,、于是,我的好奇心促使我拿起了相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很快,这本相册就被我看完了,还发现这些照片都记录着以前家乡的样子。这下,我开始对以前的家乡感兴趣,就立刻去问爷爷关于以前家乡的故事。然后,爷爷又告诉我这个问题需要我自己去调查和研究,他只能告诉我一部分。于是,我就去请两个好朋友和我一起调查这个问题,他们也因感兴趣就答应了我的请求。就这样,我们三个人一起对这个问题做了一次调查。

调查方法:。

问家里的长辈以前家乡的生活条件是怎么样的,到现在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翻翻相册,仔细观察以前家乡的样子,并和现在家乡的样子作比较,想一想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经济的发展情况及这种变化的原因。

家乡的经济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发达起来。以前,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一般都极少,能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现在,人们一个月的工资不知道是以前的多少倍,不仅能维持家里的生活,还有钱多出来买车买房和一些珍贵的东西。以前家乡的人们连肚子都不能填饱,而我们现在不仅能吃饱还能穿暖,变化真的是太大了!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也不要过得太奢侈。要知道改革开放以前,缺少食物,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还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从而导致人们的身体发育不良,而现在在生活方面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绿色食品。所以,现在那些贫困家里能团聚在一起过上一般的生活,变化也是非常快的。

三百多年前,蒸汽机也诞生了,应用于火车和轮船,之后又有了汽车和飞机。这一切的源泉是什么呢?原来,这都是那些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们为了给人民谋幸福,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不放弃,勇敢的去面对,去克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家乡的经济突飞猛进。啊!我爱你,家乡!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七

1987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而今,这面大旗在神州大地矗立整整30年,30年间中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xx年寒假,以寒假返乡为契机,北京科技大学560名同学在全国三十余省市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主题调研。调研采用统一调研标准,东中西部、城乡进行区分,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对家乡的三十年变化进行调研。针对同学们反馈的大量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整理后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使得古老的中国主动的与世界接轨。时至今日,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改革开放是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决策,对中国步入世界强林之列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改善民生、增加民主等方面也是其他政策无法比拟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三十年期间全国各地究竟有什么变化?为此,北京科技大学以寒假假期为契机,组织学生对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进行调研。共有560名同学加入调研行列,计回收48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865份)和554份有效调研报告,同学们调研的足迹北抵齐齐哈尔南到南宁,东到上海西至张掖,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综合运用访谈、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各自家乡三十年间的变化进行调研,回校后,经过对同学们的调研报告进行整合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作用。

1:2:2.5:5,基本上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各地区的变化。

东部基本概况:中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正式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东部地区不仅自己保持快速、稳定发展,同时对西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我们将分别就东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巨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改革开放伊始,城市便率先行动起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城市在经过三十年的变化后呈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此次调研结果表明城市的交通、住房、娱乐设施等方面的变化比较明显。特别是在交通方面:改革开放之前,泥路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有的甚至坑坑洼洼,很难行走,这样的道路很难形成便利的交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因此为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修路成了城市发展经济越过的第一道障碍。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交通面貌焕然一新。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公路改造速度不断加快,路面质量也不断提高,主要岛屿公路进行拓宽取直,降低坡度,提高道路质量,实现路面黑色化。为让人们出门都能便利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通工具,以快速的抵达目的地。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湘赣复线横卧东西;高架桥悬卧各市,地铁直通各地,沿海城市水上交通更是日新月异。

以河北迁安为例:迁安市区面积达到21.4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前仅有几条破旧的公路,但截止到20xx年2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12.6公里,新建乡村油路38.8公里,通油路村达到486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1%,形成了连接城区、建制镇、旅游区和村的四级快速路网;不到一年时间,投资2.35亿元的9公里钢城路和1800米长的钢城大桥竣工通车,建成了滦河第一长桥,也是河北省公路第一桥;建成河北省县级第一条一级公路。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44公里, 形成了“四纵四横”、“四环相绕”的城市道路网络。全市用电总量达到22亿千瓦时,日供水能力1.3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8万吨,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8万平方米,形成了100%的集中供热率、100%的自来水普及率等多元能源网络。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完善,极大地保障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而今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城市公民就业及收入变化

对于城市人口来说,收入并不像农村那样单一,其中包含着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等。改革开放前,城市发展比较落后,即使身兼数职的居民也很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昂贵的消费。每个月仅50—100元的收入让居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只能勉强的维持生活。但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各大城市加快对外开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工业,使全市工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切实落实企业经济责任制,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1987年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工效挂钩、税利包干等承包责任制,并不断加以完善;1994年起,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在基本完成乡镇企业转制的基础上,对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实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转制工作,大胆采取股份合作、联合、兼并、出售、破产等形式,注重盘活存量,重组优势,整体搞活。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工业开始起步,政府通过放手发展、放开经营、加大扶持、扩大规模等方式,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工业异军突起。加上工人的不懈努力,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这个新生产业得以蓬勃发展,以浙江省舟山市的岱山县为例:1999年,全县的1182家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占全县工业企业的56.6%;实现工业产值7.42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56.6%。成为岱山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和全县经济新的增长点。人们的收入成倍的增长,已经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自然就业率也呈好转趋势。比如:20xx年福建省武平县新增就业2260人,143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各大城市都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即使同属东部也会有所差异。比如: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就会比较注重海上事业的发展。渔业,盐业以及一些轻工业是其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仍以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为例,改革开放的春风给那里的渔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1999年全县渔农业总产值达到18.3亿元,比1978年增长3.8倍,年均递增7.8%。综合利用渔业资源,渔船作业向钢质化、大型化迈进。渔业是岱山的基础产业和传统优势。1978年全县机帆船总数为934艘、44055吨位,基本实现了渔业生产机械化。1984年,改革渔业经济体制,从原来的“三定两奖”、“定额包干”等生产责任制转变为单对船核算。1993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渔业股份合作制,对渔业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民的积极性,增加渔业投入,调整作业结构,船只向大型化、钢质化、多功能化发展。1999年全县有钢质渔船861艘、112250吨位、264422马力,分别占全县渔船总数的30.5%、56.1%和54.4%;全县渔业总产量达到35.7万吨,5年间年均递增11.1%。渔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渔民的收入大为增长,20xx年,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已达到了8432元。

在对东部城市的调查问卷统计中,83.33%的受访者对改革开放中的一些政策的实施情况表示“满意”或“一般”,仅有16.67%的受访者认为“无所谓”或“不满意”。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相较30年前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在改革开放中品尝到了经济发展的甘美琼汁,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3、住房条件的变化

在我们的调查中,东部城市居民对居住条件30年来变化持“变化很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的占78.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城市的住房条件也大有改善的。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居住房屋最常见的是破旧的平房,而家中也没有什么电器。脏衣服只能依赖手洗,做饭前需捡柴、烧火,就更难以奢望电视机等先进的娱乐设施了。可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住房装修相当豪华。有的装修一套住房要花上好几万元甚至更多。不仅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室外的娱乐设施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每个居民区都建起了公园供大家休息、娱乐。另外,城市的邮电通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码头、电厂等其他一些基础设施方面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正是这方方面面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如此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

4、医疗保险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医疗水平也相对低下。因一些小病就不治而亡的情况随处可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各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大城市都开始行动起来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医疗设备,发展中国自己的医疗单位,领会西方医学与中方医学双方面的知识,达到中西结合。并且建立起健全的医疗制度,促进市民的医疗保障。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卫生事业也取得明显成效。可是,近年来我国又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有的医院看病,排队甚至要排上几个月。再者对一些并不怎么富裕的家庭来说,家里只要有一个人生了一场大病就基本上要搭进全家几乎所有的财产,以至于有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去医院就医。目前国家已经就这方面问题进行了一些改革,控制医院的医疗费用,并从一些小的方面帮人们省钱。例如:医院的挂号费有了一定幅度的降低,而且在开药方面不再是整盒整盒的卖,而是根据病人需要来开药方。

在社会福利方面,国家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城市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险,而且国家还规定了最低收入保障,保证让每个人都有基本生活保障。

5、教育方面的变化

发展迅速的城市自然不会轻视教育了。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当时,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工作者也比较少。人们关注最多的就是多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所以很少考虑过上学、读书。调查中有人这样描述“在我父辈一代,一家五六口人,最高学历不过是初中。有的一家人都没上过学。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减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让人人都有机会上学,都可以接受初级教育,以至中等”。改革开放之后,人们逐渐了解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白知识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还可以带来财富。所以他们下决心让自己的儿女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6、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人们的收入高了,居住条件好了,交通方便了,自然也就追求更高质量的文化生活。通过调查,人们以前的休闲方式大多为听广播,聊天,看报,可如今看电视,上网,听mp3,休闲方式越来越多,人们不再只想温饱问题,而更多的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思想解放了,人们开始烫头开始打扮,80年代喇叭裤成为时尚,女青年开始穿红裙子红羽绒服,后来又出现了健美裤,牛仔裤等等;90年代人们开始与世界同步,追求名牌;而21世纪,人们关注个性,认为服装是一种魅力个性的体现,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更加丰富。

农村的变化和发展相对于城市变化,东部农村变化就显得慢一些,不过,同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村,东部农村的发展还是很快的。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前,大多数农村的人民生活在贫瘠土地的怀抱之中,特别是山里面,那里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过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人们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繁衍生息,且封闭贫困。自从国家进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百姓也渐渐觉醒了。他们不甘一辈子都困在这贫穷的大山里。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憧憬,于是借着这股改革开放的风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路不止,默默奉献。于是,公路网如叶脉从城里向乡村延伸,一条条公路抛向崇山峻岭,一座座桥梁飞架于大河两岸,乡与乡,山城与乡村抹去了天然的分隔,携手连成一体。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通往各行政村的道路多是机耕道,路面狭窄,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雨天泥泞,路难行。有的路段甚至在雨水的几次冲击下就坍塌了。而且农村人想出一趟远门依然不是那么的方便。为了去一个地方,人们常常要花上不少时间,有的时候还要车、船等不断的周转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担心。不过20xx年以来,中央加大“三农”的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人民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力拼搏,迎难而上,一场农村公路建设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除了农村交通的变化,村里的其他设施也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农村里没有人会想到娱乐设施和公共设施,因为这些设施在农村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的努力劳动下,在政府的支持下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注意到要加强农村卫生、娱乐、住房等设施的建设。20xx年国家加大对农村的建设以后,各村村长、支书就带领着大家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新一次的农村整改活动,尽快让农村完善起来,让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有的乡村认为在改革开放30年中家乡变化最大的就是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即使是在农村也可以到处看见公园,里面的保健设施一应俱全;过去垃圾到处飞的情况也不会再出现,道路两边也设有垃圾筒,每天有专人负责清理;村子里的厕所也在村长的要求下统一进行了整修,让村子里一下子干净多了;村里还建起了设施齐备的文化中心,让村民在闲余之时有了读书、看报、娱乐的好去处;家门口的银行,也为人们的资金来往提供了方便。

2、农村公民就业及收入变化

从农村基础设施的进步到农村教育的深化,从农村政策的改良到农村休闲方式的更新,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人大多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来养活自己。这样单一的劳动方式很难让农村富裕起来。所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也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实现多元化发展。

以福建某地为例,在农业品种的引进方面,以前人们主要种植的是山药,油菜籽,小麦等作物,目的是养家糊口,储备粮食。随着改革开放,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胡萝卜、药材等经济作物,来获取更大的收入,发展本地经济,建立胡萝卜市场,发挥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只有打开市场,才能引进更好品种,才能卖出农产品,才能提高生活水平,达到并超越小康。

此外农业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河北某地农业结构30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单纯的一年一熟的玉米和小麦轮番种植,现在作物的种类已经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先前的麦地已经建起了一座座草莓或蔬菜大棚,曾遭人弃置的荒地已经变成今天的蘑菇基地,当初不景气的小店已经养起了奶牛为附近居民提供鲜奶,而原来被堆在路边的秸秆现在已被放入沼气池发酵成了燃气。这些举措不仅使人们腰包鼓起来,生活环境也改善了不少。与此同时,农村也发展了其他的经济,希望以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一些类似小作坊的手工业增多,随着改革的浪潮,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以唐奉镇为例,它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丝网产业。目前,入驻唐奉镇丝网小区的丝网企业已近20家。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农村在民营企业发展浪潮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3、住房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的人们大多居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屋里,有的甚至是两户人家共用一间房屋,村里的厕所也是乱七八糟、臭气熏天。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经济也发展的比较快。这时人们就想到了自家房屋的改建,之后各村便进行了大范围的住房改建。所以近些年来,农村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套房逐渐取代了低矮的土坯房。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大家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论是在居住面积还是居住质量环境都改善了,过去是一大家子,祖孙三代,兄弟好几房都挤在一个房子里,即使房子很大也是很拥挤。而现在基本上是小家制,一家三口住一个房子,有的甚至造房子三层四层,即使是五层的也不少,这样子居住面积便和空间伸展了,而房子的装潢也十分豪华,里面的设施,如洗手间、浴室、厨房等都齐全,居住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4、医疗保险方面

农村医疗方面的改善,农业税改的益处也同样是令人欣慰的。农业医疗保险: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鲜有人去买医疗保险,农村人病了大多是自己去山里找些草药自己煎着吃,医疗状况堪忧。随着改革开放在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变,改革措施的不断实施,使百姓越来越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基本上实现人人都有医疗保险,每人仅需交10元钱就可以享受一年的保险。国家的强大依赖于人民的强大,有了医疗保险,农民就有了一大保障,真正在强大起来。

农业税收方面,自从实行“三农”政策以后,国家减免了一切农业税,农民收有所得,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农业税还尚未减免的时候,有时税收,政府人员强制执行政策。甚至拉马,只要能抵偿农业税的,什么都拉,目的是让农民用钱来赎,有时候会出现打斗现象,农民自行组织多次的上告现象,现在农业税的减免,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也稳定了社会,增进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对于国家富强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5、教育方面的变化

作为觉悟比较早的东部人来说,是绝对不会置教育于不理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各村就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改善农村的教育状况。东部人对外来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多,他们明白正是知识让美国、英国等地区迅猛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对知识都有着渴求。在生活得到改善时就让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想的。不过幸好有国家的政策帮助人们提高觉悟,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对于一些实在有困难的家庭,国家和社会也是一直在帮助他们,保证让他们都能上的起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农村人民的教育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6、思想及文化生活方面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虽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架鼓、舞狮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而以前由于贫穷,很少有时间进行这样的活动。近年来,人们的业余时间多了,原本许多濒临失传的珍贵民间艺术也重放异彩。村中扭秧歌,唱戏,书法社等民俗活动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人们在闲暇时或是拿起扇子跳两下,或是撩起嗓子唱两句。舞步与歌声真正体现了人们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好。数字电视、电脑使人们在休闲的时候也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了解世界上的各种动态,而不仅仅只是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从以上东部地区的城市以及农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对东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的飞速发展,东部紧随其后无不体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势头。

三十年前,也就是1978年12月,当位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的18户农民为了摆脱贫穷的命运,冒着极大的风险,秘密签订契约,决定将属于集体的耕地承包到户,打破公有制的限制搞起生产责任制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想到中国历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就此拉开了序幕。

中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三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到乡村、从基础设施到社会福利、从传统农业、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从人民生活水平到生活方式、从休闲方式到思想观念,在各个地点、各个方面的变化都让世人称赞不已。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各个城市一样,三十年前中部地区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极不完善的。城中道路路况差,下雨后有积水,没有路灯;交通干线基本都是自然形成的,道路规划不科学;城市电网连接混乱,输电能力差,断电现象十分常见,有的小城甚至还没有通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没有,污水大多直接排放等。

而今中部地区的各个城市,大部分城区的主要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两旁配有人行道。有的城市还有较好的街边绿化。现在各个城市的交通干线都经过了科学的规划,道路流通能力大大增强。绝大部分城市都早已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不仅输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电网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大部分城市都有了自己的高楼群。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还表现在城市供热供暖设施日益完善等方面。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

据了解,近7年间,大同市区的配套城市道路灯光工程投资达6000多万元,共安装1.5万盏灯。下面是对近七年来大同市大型道路建设工程的简单统计。

时间投资/元项目

20xx年9000万新建北路、迎宾东西路、宾西街道

20xx年1.1亿“三大五小”道路拓宽工程

20xx年4亿“1111”道路拓宽工程

20xx年2.6亿同泉路、新胜东西街、迎宾大道续建工程

20xx年1.4亿同泉路等8条主干道拓宽工程

20xx年1.8亿迎宾大道、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工程

20xx年3.6亿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新胜东西街延伸段续建工程

2、城市居民就业与收入方面

改革开放前,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中部地区城市居民大多是工厂里的工人。他们的收入来源以工资收入为主。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整体低下和社会经济的整体落后,工人们虽然端着“铁饭碗”,但是“铁饭碗”里的“馍馍”并不多。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少,而且他们的收入不稳定,生活相对比较困难。1978年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在3050元左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细化,城市居民的组成早已变得多样化了,有工人、教师、个体户、商人、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等等。但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情况并不相同。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自主经商的商业人员收入较高。这些人员的月收入大多在5000元以上。工薪阶层的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以河南平顶山市为例。该市在改革开放以来,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99年工薪阶层平均工资水平为1000—1500元。而直至20xx年,已经提升至2500元。

当然,在工资水平提高的同时,城市居民的就业途径就业方式比起30年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就业通常就意味着进入某个工厂或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然后一直干下去。现在城市居民就业时更多的人进入了服务性行业。改革开放带动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为广大的待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丰富的就业资源,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也缓解了社会压力。由于服务业有污染小、回报快等特点,它已成为了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

3、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地区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十年前,绝大多数民房面积小、装修差,配套设施极不完善。那时人们住的是十分拥挤的筒子楼。九十年代宽敞明亮有独立卫生间的三室一厅是人们追求的标准,到了21世纪人们对住房条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房屋本身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活的需要,还要求房屋附近要有较好的环境、购物条件,以及要便于子女上学等。

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该市6年来先后实施了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德政工程,好房子、新房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513条老街小巷也旧貌换新颜,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全市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200座,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xx年的19.8平方米增加到了20xx年的27.2平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xx年末,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家庭达到89%,住上了单元式配套住宅的家庭达到91.25%,拥有两套住房以上的家庭有17%。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家庭达到94.25%。

4、医疗社会保险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大小城市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医疗机构不多,从医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因此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城市的大小医院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极大的促进了中部地区医疗条件的改善,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调查显示太原市到07年,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305个,实有医疗床位2311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2186人,其中,职业医师11924人,职业助理医师1026人,注册护士1163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4人。

5、教育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很大部分人看来已经成为了头等大事。很多人在教育上的投入已居各项投入的首位。同时各地政府也更加重视教育,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

以山西省朔州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的教育事业以不断改革为动力向前快速发展,截至到20xx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93所、幼儿园24个,教职工17853人,在校学生312105人,在园幼儿17908人。

6、思想方面

思想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导向性,因此任何方面的改变都不如思想的改变来的深刻和影响持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的人们早已不是以前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的民众了。人们的思想一步一步的变得活跃和开放、变得更易接受新事物。

三十年后,人们观念早已完全变样了。从衣着到化妆品再到发型发生的变化的确令人难以想象。现在,再鲜亮的颜色也有人敢穿,再大胆的式样也有人敢试。“个性”和“品位”成了考虑着装时的首选。服装从70年代的的确良,到80年代的喇叭裤,再90年代的健美裤,一直到现在的各类休闲装。

三十年前“爱情”是只能在心里想,羞于说出口的。三十年后“爱情”变成了“日常用品”。70年代说到爱情很多年轻人都会脸红。80年代的爱情是用语言和文字“写”出来的,90年代的爱情是靠嘴说出来的,而现在爱情更有唱出来的。当年的一首《致橡树》唤醒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平等和独立意识。现在,包办婚姻几乎绝迹,自由恋爱成为男女爱情的主要方式。

1978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了一项基本国策。人们关于养儿育女的思想也开始慢慢变化。三十年从曾经的多生、到少生优生,再到现在的一些“丁克”家族,从“一定要生儿子”到“生男生女都一样”,人们在生育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村的变化和发展

农村——自古即是贫困之源,历史的遗留问题加上现实的具体问题造就了农村在改革之初举步维艰的局面。经过三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在我国中部地区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极不完善,表现在乡村道路公路极少、路况极差、水利基础设施未得到较好保护,破坏严重,大部分地区不通电、通电的地区也常停电等。

现在中部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中部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村村通”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使中部地区的道路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交通工具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现在的农村居民出行也已十分方便,在公路上可以和城市里一样搭到公交车了。

以河南省平顶山市某农村为例:“马车、自行车、摩托车都曾经是那个时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现在城乡间的公交车上,车厢内干净整洁,乘客们对公交车都有掩饰不住的赞意。近年来全市累积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达4.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共计1170公里。

2、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各个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调研,1978年以前农民人均月收入大都低于10元。80年代家庭年收入在120元以下和120-360元之间的均占45%。而现在的中部地区农民腰包鼓起来了,农村家庭年收入在6000-12000元之间的占63%。很多乡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2900元,人均月收入大都在500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粮食产量增多价格升高,猪羊牛鸡等副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在农副产品上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收入自然多了。现在的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会外出务工,大多数农村人从事建筑或服务等行业,还有的做小生意。

当然有的地区还利用了自身的特色优势。比如有的农村地区可以利用某些历史文化遗址来开发旅游业,增建一些文化设施,吸引游客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这自然而然的就增加了当地人的创收渠道提高了收入水平。

以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为例:1978年以来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各年清徐县农民年人均收入情况

年份/年197819821985199019952000201120112011

收入/元10615649476714553285516256826379

据了解,1978年清徐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106元,20xx年人均收入6379元,是78年时的近60倍。

3、住房条件方面

改革开放前,中部地区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是较贫困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群众住的仍是旧社会时二三十年代建的房屋,就是以茅草稻草为屋顶以竹篾土胚为墙的房子。现在的中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有很大一部分人还修起了小洋楼,过起了住别墅般的生活。

调查显示,山西省昔阳县三十年前人们住得是用石头堆砌的石屋和低矮的土窑洞。遇到下雨天,外面是倾盆大雨,石屋里面就是淅沥小雨,锅碗瓢盆摆了一地接着落下的雨水。窑洞里早已漫进大量雨水,苦不堪言。而现在,小楼平地而起,配套着一个个清新干净的小院,错落有致的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宽敞明亮的屋子,喜气洋洋的笑脸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调查问卷显示,有62、5%的人觉得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自己的居住条件变化较大,居住质量及环境都大幅改善。

4、农村的医疗和保险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农村保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再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三十年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贫困地区一样,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医生少甚至没有,医生医术、素质低。农村基本没有医院。在当时的农村保险事业更是一片空白。

改革开放前的中部农村地区,大多数医院设备落后,医务人员少。因此在很多的时候,面对病情严重的患者,乡里的医生顾虑重重,都敢医治,只有申请将患者转到市医院去。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很多时候只能靠水路运输或是直接步行,这很容易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近几年,公路的全面建设兴起,交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于是医院也引进了很多新的设备,乡镇居民的医疗条件有了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医疗社保制度在农村的实施,使乡民们在生病时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可以放心的到医院就医了。

5、教育观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农村地区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儿童的失学率是相当高的,个别地区甚至高达90%。女孩子的失学率比男孩子更高。这不仅仅是由于社会总体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有直接关系。近些年来,居民们逐渐认识到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即使是十分贫困的家庭,家长们也会咬牙让孩子上学,“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改革开放前的中部农村,重视教育的成年人较少,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许多孩子未读完小学,父母们就迫不及待的把他们留在家里帮忙干活。那时经常这样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大多数时间都在生产队里抓紧做工分。于是,家务活、部分农活就落在孩子,特别是长子长女的肩上。农村的孩子的学习时间学习机会都很少。

随着时代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和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原来外出打工的人,由于学历低、文化知识水平有限,只能从事十分辛苦但报酬又低的体力劳动。他们返乡后教育后人,要珍惜上学的机会。于是,村里人也渐渐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改之后九年义务教育免交学费,更是极大地提高了父母让其子女读书的积极性。现在的农村就是十分困难的家庭,家长也会尽全力让孩子上学。教育事业在乡村中蓬勃发展,呈现了勃勃生机,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祖国经济腾飞的三十年,也是中部地区发生巨变的三十年。三十年来和祖国的其他地方一样,中部地区的大街小巷、村舍田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国以来至70年代前期,在国家建设三线地区等战略的影响下,西部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成了一批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形成了一批城镇。而70年代中后期,国家的发展战略发生转变,经济重点开始由内地转向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投资比例开始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而在世纪之交,西部大开放的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每时每刻都在以极快的步伐追赶东部地区的发展脚步。

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设能力差,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极不完善。城镇普遍存在工业区、居住区等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而城镇里的交通及城镇之间的公路联通状况均较差。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城镇居民的出行有很大不便。在一些地区,由于电网及供水线路的不完善,居民在用水用电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本身比较缺少,再加上没有足够设施有效的水利工程,导致居民用水困难。

西部地区城镇存在的这些情况在改革开放至今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经过三十年的积极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在交通方面,西部地区,尤其是地形复杂地区的交通在三十年里有了质的飞跃。大多数城镇内部的规划越来越趋向合理化,环城路、网状路等使城镇内的交通越来越便捷;而城际间相互连接的铁路、省道、国道甚至是高速公路也越来越多,大大便捷了西部居民的出行。在一些省会城市或旅游业较发达的城市,还建起了机场,方便当地居民及国内外的游客的出行与来访。

在居民水电使用方面,西部地区的许多城镇进行了电网改造,大大提高了电力运输的能力,为缺电少电地区的居民用电提供了保障。而一系列针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干旱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又给西部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了便利。

另外,在城镇的市容建设等方面,西部地区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在这次调研中,西部地区城镇的受调查居民普遍反映这些年来家乡的环境有较大改善,表现在城镇绿化面积扩大,街道路灯、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城镇卫生情况改善等方面。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个城建工程为例:呼和浩特市在20xx年修建了其市近几年来城市建设中投资规模最大、建设规模最大的城建工程——二环路。其规划设计按照城市主干道建设的标准进行。道路设计采用机动车双向八车道,中间用绿化带隔开,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界限分明。呼和浩特市的二环路建成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区道路的压力,使道路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二环路的修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二环路联通了各开发区和旗县,对货物转运起了极大的便利作用。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物流通畅,利于企业发展。与此同时,公交系统在二环路通车后增设了环城公交线路,这也给二环路附近的居民出行带来了方便。

2、经济收入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受地区环境及经济政策的制约,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城镇中第二产业不发达。据统计,1978年西部城镇普通工人月工资总收入仅在30元左右。相比于第二产业,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一些基本的服务行业由于受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政策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政策,使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普遍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政策放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不少以个体经营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给城镇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较大贡献。

以地处西南的云南省腾冲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腾冲市的工业通过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2%提高到20xx年的19%。初步形成了制药、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矿业、旅游产品、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

3、居住条件方面的变化

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西部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居住地周边的环境改善两方面。

首先,在住房条件方面,三十年前,即使是处在西部的城镇地区,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比较差,楼房很少,基本都是居住在平房中,而且居住面积小。同时,居民居住的平房大多为砖混结构甚至是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且封闭性差。

其次,在居住环境方面,以前对卫生、绿化等方面的重视度较差,居民居住的周边环境并不是很舒适。同时,由于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也不完备,给居民的生活也带来一定麻烦。尤其是在西北地区,三十年前基本没有集中供暖,冬天城镇居民只能自己靠生炉火取暖,这样既污染环境又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而居民用水也很少有自来水,基本都是在院落中间打井取水,有些干旱地区甚至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

然而,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上述情况已有所改观。西部好多城镇大都建设了楼房供居民居住,这些楼房以钢架结构居多,住房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居民居住的舒适度。由于将城市卫生、绿化等方面的建设提上了足够的重视,西部城镇的环境有了很大进步,日益变得整洁干净。同时,在城镇居民集中的地方建立了许多居民小区,有专门的物业公司维护小区的环境等,也使居民居住环境极大改善。现在西部城镇地区的用水用电问题早已解决,供暖也有了很好的保障。

以对巴彦卓尔市的调查为例:改革开放以前,巴彦卓尔市的居民住房均是一些破旧的砖瓦房,人多空间小,经常是五、六口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小房子内。城镇的街道两旁大都是比较低矮且卫生条件较差的店铺。而如今,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居民居住的都是宽敞明亮的楼房,面积大,居住条件好;而街道两边更是出现了许多繁华的商场等。

4、思想观念方面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喀什地区的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在整个地区全面落实“两基”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整顿与管理,做好免费义务教育和核定中小学机构编制及补充教师工作,推行教师平聘制度,改善教学条件。经过努力,喀什地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86.7%。

西部地区地处内陆,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观念比较保守落后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也逐渐对外开放起来,进步的思想逐渐进入并被当地居民所接受,居民逐渐认识到改革与开放的必要性,并尝到了实惠。

这点在问卷调查中即有明显的体现。在居民对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所持观点这项调查中,近乎100%的被调查者认为改革开放是一项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国策,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对居民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变化最大的方面的调查中,80%以上的被调查的城镇居民认为是家庭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达到小康水平。另有60%—70%的城镇被调查者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商品多样化,购物更加方便以及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周围人的道德素质提升,社会和谐发展。

除了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接受与支持,西部地区居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还表现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方面。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居民接受新鲜事物的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丰衣足食的基础上,居民逐渐对饮食、着装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喜欢追求时尚。

农村的变化和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西部地区城镇日新月异的同时,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本次调研中体现的甚至比城镇更为明显。

1、基础设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并不完善,西部的乡村地区就更差了。乡村内部以及与外界沟通的道路主要是土路,遇到阴雨天气出行十分不便。乡村的农田水利设施的不完备,阻碍了农民的生产,农民靠天吃饭的现象严重。

如今,西部地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突破。经过多年的改造,乡村的道路状况有了极大改观,许多地方铺设了宽阔的柏油马路。道路的畅通,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西部地区的乡村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在西北干旱地区,许多水利工程尤其是调水工程的建成极大提高了西北地区农业的生产力,改变了以往靠天吃饭的现象。在西部地区城镇的中,几乎100%的受访者认为居住地的交通环境有所改善,同时水利等方面的建设也有较明显的效果,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问题均得到较好解决。

2、经济收入方面的变化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三十年前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而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民来说,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景的好坏。但即使收成好的年份,由于技术等条件的落后,农民的收入仍然很低。

一组针对甘肃省天水乡村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0年代初,该地区 60%以上的农村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30元,15%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50元,1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100元,只有4%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元以上,甚至还有6%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元以下。

而目前,该地区80%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只有16%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1000元,8%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甚至有6%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已达到5000元以上。

3、居住条件方面的变化

受经济条件制约,二三十年前,贫困的西部地区乡村的住房条件非常差,大多村民居住的房屋为土坯房甚至茅草房,居住舒适度及安全系数极低。而村中的卫生条件也不好,“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低矮、危险的土坯房、茅草房被宽敞、明亮的平房取代了,甚至部分村民已经建起了小别墅,村民住房的面积明显扩大。而农村的卫生状况也有很大改观,以前随意堆放的垃圾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乡村小路。

云南腾冲的调研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腾冲乡村地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提高,基本上30年间,每户都换了一套新房。在当地,每户人家都盖一架木架结构的正房,每栋耗资2万元左右,装修大抵也需要2万元左右。而在腾冲地区的广大农村,已有60%的农户住房条件达到这样的水平。

4、社会保障方面的变化

以前,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类似,由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建立,以及医疗设施较差等原因,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而如今,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已经在农村普遍建立起来,村民每年只需缴纳10元的保险费就可以享受医疗补贴。这项政策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看病问题,有病不去治疗的现象几乎不再存在。农业补助方面,由于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农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国家给农民直接补发粮食补助款,减轻了西部地区农民的负担。

5、教育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教育发展也很快。以前,由于观念落后,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农村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即使有少数人希望求学,也因为教育资源的限制而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而现在,农村的教育观念已经转变,加上国家对乡村教育的大力支持,这种情况大大得到改善。

以甘肃天水某村为例: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的教育状况得到了极大改观。现在的统计结果显示,该农村25岁以下的村民,80%为初中以上学历,其中50%是大学本科或大专学历;25—40岁的村民,有60%是初中以上文凭。从这些数字当中可以看出,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人们对待教育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农民深刻意识到知识对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符合了时代的需求,促进了当地农村与时代接轨,促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6、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

近三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

发展到现在,所调查的农村家庭大多都看上了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5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甚至有10%左右的村民家中已经开始使用电脑。在被调查的村镇中也出现了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7、文娱生活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农民整日劳作在田间,为生计奔忙,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而今,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也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经济能力,文化娱乐生活也开始丰富起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建立了不少专供村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给村民的休闲提供了好去处。

重庆周边农村的调查问卷显示:该地区虽然80%的被调查者的休闲方式是电视媒体,有7%的被调查者选择外出活动,而且还可以清楚的发现网络媒体已经逐渐深入到了当地农村。最近几年,甚至已经有部分村民放弃传统的方式而选择外出旅游的方式庆祝新春佳节。

世事更替,沧海桑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中空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种已持续30年的大发展与大繁荣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出现而且也是1840年以来中国进入近代史以后前所未有的历史现象。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不仅有赖于其对国内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渐近式改革的制度安排,而且还得益于其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开放战略。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才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相辅相成,相互激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两大动力和源泉。改革开放事业也必将成为我党我国一直坚持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胜利!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八

20××年春节期间,根据《全市机关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春节回乡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利用春节回乡时机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针对家乡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情况、通讯和卫生、乡村清洁和绿化作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一是道路通行更加顺畅。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进村道路建成了水泥路面。走在平坦宽阔的水泥道路上,再也不担心雨天走亲戚时满脚泥泞的烦恼,村里呈现了“路通、宽敞了”的新面貌。二是实现了每家每户通水通电。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大功率电器和自来水,彻底摆脱了无水无电的落后境况。三是实现了全民娱乐,全民运动。村里增建篮球场及部分健身器材,村民们可在平时空闲之余娱乐健身。

随着社会的进步,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有所增长,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由之前仅靠青壮年外出务工变成有人开始养殖畜牧,收入门路较之前广。留守人员有所减少,创业人员逐渐出现。

2、每家每户基本都安装了卫星电视,能够与外界接轨,接收各地电视台,了解世界各国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众不同文化习俗。

3、大家电拥有率、家用车辆购置率达到60%。如今村里拥有冰箱、洗衣机、农用车辆的家庭越来越多,50%的家庭拥有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更有3%的家庭已经拥有了小面包车。

4、沼气池是我村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重大标志。由原来的粪池改进为沼气池,不仅减少了用电烧柴等资源,还能通过化粪池解决腐烂作物以及牲口排泄物无处安置的问题,改善周边环境,由杂、乱、脏变成了齐、净、美,渐渐与新时代新农村接轨。

5、全年人均生活性支出相较于前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一是基本生活支出不断增加,更注重生活质量,由原来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吃健康。二是教育支出比重不断下降,因为有了小学、初中全免学杂费的政策,村里不仅实现了适学儿童全部上学,更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三是随着农村医保的普及,减少了村民们高昂的医疗费,进一步降低了农村生病死亡率,降低了农民的医疗卫生支出。四是社会保险支出由无到有,使农村建设有了质的飞越。

6、三留守人员占比分别为留守老人占70%,留守妇女占5%,留守儿童占25%。在此之前,由于我村公路不通,很多人外出打工,致使村里大部分为老人,专门管理田地,儿童留给老人照看。

7、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落实情况,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持肯定态度。在村委及市集可看见挂有相关宣传标语、横幅,整体民风得到改善,村民们比以前节约,减少了生活中各种浪费,更杜绝了过节送大礼等铺张浪费。

8、文化气息愈加浓烈,延续传统文化。以前没有的科技设备也加入到其中,使得过新春佳节更热闹,各种传统活动也举办得风风火火。

第一,交通还不够便利,没能实现全村硬化,通信还没解决,网络没有连接到组户,村民没法更全面接收外界信息。

第二,文化教育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只有村口一所学校,篮球场等各方面教学设施落后,教师数量少,有些组离学校路途远,偏僻,致使很多人文化程度低。

第三,空有充分土地资源,没能形成产业链。由于道路、通信等多方面落后,农作物科技含量低,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村民都满足于自给自足,没能好好利用当地资源。

首先,政府增强对农村的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充分发挥村级党员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团结一致共谋致富之路。

最后,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改变发展思路,多方法多渠道提高收入。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九

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茂名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20xx年1月14日到1月27日

茂名市信宜

亲朋、邻里

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

关于信宜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信宜,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信宜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在信宜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

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整报告文字简短,语言平实,但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十

引言: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新中国社会经生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却似乎没有跟上节奏,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利用寒假在家的时间,特地回了一趟农村老家进行了这次调研,农村和城市群众文化生活上的差异令人感触颇深。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

老家是xxx县320国道旁的一个小型自然村,我就是在那里度过我的童年,所以对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每年回那里的时候,或多或少能看到一些变化。以前寸步难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大道,不足两米宽的桥也修缮了,今年发现路边还新装上了路灯。但这么多年来,有一点却几乎没怎么变过,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打牌打麻将,村民们的娱乐方式看起来似乎还是停滞不前甚至还退化了。针对这点现象,我认为对村民们平时的文化生活进行一次调研很有必要。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和走访观察的形式

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加深对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了解,培养自己对家乡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热情和责任心,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自己观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我调查的内容有:村民文化生活的时间、文化娱乐种类、文化娱乐设施、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首先,我对家乡群众的文化娱乐时间进行了调查,大部分的村民日常劳动时间为8小时左右,除去其他一些零碎的时间,每天约有四小时用于文化娱乐活动。

然后是有关文化娱乐种类的调查,当前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体为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是文化娱乐活动组织方式和进行内容的主导者,我的调查显示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有:20%在家看电视,32%打扑克,40%左右搓麻将,另外的8%做其它文化活动,可见打牌类占主导。而对于兴起的新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大多数年轻人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打台球等新型娱乐场所,其中喜欢上网的占74%,可见网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之大。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对于其他年龄的人群相对贫乏单一,由于家乡的老人们大多数不识字,不会填表,所以我采用了口头调查的方式,发现绝大多数老人的文化生活以听戏聊天为主,还有一些则喜欢串门和其他老人聊天。

其次,我对村里的娱乐文化设施做了实地调查。观察发现,除了村口今年新增的几件健身器材之外,村里没有其他任何文娱设施。

经过以上调查发现,老家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确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总结如下:

1、赌博现象很明显

我这次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村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正月的时候随处都可见挤了一大堆人的牌桌,麻将桌。由于农民生活的提高,赌博也变得日益盛行,以前只是玩玩的“小钱”现在逐渐变成了“大钱”,更有甚者,输的乃至成千上万。农村不像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不便,赌博很难被发现,所以大家都有恃无恐,而且很多大人在赌博的时候有小孩子在一旁观看,这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这种坏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否则后果会越来越严重。

2、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不够

3、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改变

调查的时候在村里逛了一圈,几乎没有看到什么可以供村民娱乐的场所和设施。和村长周大伯谈了谈,他告诉我镇里不是很重视这方面的建设,虽然今年给村里拨了30万款项,但那都是用于道路等其他建设的专款,所以没有多余的钱来建设文化设施。听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年在县城看到的一个现象,所有政府单位甚至我的高中母校的外墙都安装了绚丽的霓虹灯,而这一项完全没有必要的“面子工程”耗费了政府好几百万。为什么这些钱不能够用在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哪怕是给孩子们放上一两个篮球架,摆几张乒乓球桌也比那些没用的霓虹灯来得实在。“重面子形象,轻社会效益”是我们当地某些领导部门的一贯作风,实在是应该有所改变。

1、政府方面

(1)部分政府官员往往为了所谓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些建筑往往位于城市内部,与农村的群众绝缘,只能优先满足市民的意愿。如果政府能为农村文化生活投入更多,那农民的业余生活就有了活动阵地。同时要适应农村的特点,可以举办一些富有农村特色的活动如:农村运动会、插秧大赛、龙舟大赛等。

(2)鼓励和扶植各种所有制的民间职业和业余文艺团体,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鼓励各类民间艺人为农村文化多做工作。例如我们当地的“采茶戏”很富有地方特色,是村民们很喜欢的一种民间戏曲。但是那些会的艺人却很零散,也没有规模化的演出。政府若能对他们加以扶持,这种戏曲定能很好的发展起来。

2、农村自身方面

(1)农民群众应积极主动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组织,如戏剧协会、棋牌协会等,主动发展适合自己的且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摒弃如赌博等恶习。

(2)农民群众应主动的接受政府和社会群体各方面的帮助,主动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而且应当主动的通过合理的方式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文化娱乐诉求,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自己的精神世界。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十一

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城乡经济差距也在渐渐减小,今年回到家,我也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做了一些调查,下面是我谈一下我的调查结果和对家乡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我的家乡是山东德州宁津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山东与河北交界处,是一片大平原。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没山没水,只能发展农业,所以我们这里农业比较发达,但却没有摆脱小农思想,平均每人有几亩田地,虽然人们经验丰富,也很勤劳,可是在农田里也没有致富。

幸好最近几年,家乡开始发展工业,人们在农闲时期去工厂里打工,补贴家用,才让家乡的经济开始有了起色,逐渐发展起来。家乡的工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小型私营的,以各种铁器铸造为主,还有一些车床加工等等,主要分布在农村,便于人们上下班,而企业主也多是农民,逐渐发展起来一批我称之为农村特色的私营企业;另一方面是城乡结合的中型的小企业,以各种铁器加工为主,还有一些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主要分布在各开发区,企业主也是各种不同的人士,是一些比较正规的企业。

由于本村距离县城较近,所以经济也有一些发展,所以我对农村特色的私营小企业也比较了解,这些小企业的工人多是附近的农民,农忙和灌溉田地等农田里工作较为繁忙时会停止生产。下面我对农村特色私营小企业做一下swot分析。

位于农村地区,经济开始发展,提供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交通基础;工人多为附近农民,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有利于为商品提供更多的价格优势,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鼓励,让这些小型企业有了发展之地;位于农村地区也有大量廉价土地,较城市企业有很大优势。

位于山东省西北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缺乏资金支持;同样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发展较为缓慢;交通状况不好,无法促进经济的发展;无法形成量产,不能保证商品的质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样也不能形成品牌,无法做大,只能偏安一隅;接触先进科技的机会较少,无法促进产业的快速升级,无法面对外界高节奏的技术更新换代,无法提升与外界企业的竞争实力;管理者多为小企业主,无法与外界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员相比,在管理科学与企业发展远见方面远远落后于外界企业管理者。

处于经济的大发展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处于技术不太发达时期,廉价劳动力可以代替技术较为落后的弊端;政府也相对较为支持小企业的发展,以支持经济的大发展;这些小企业主经过一定时期的经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生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力量逐渐显现出来,宁津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山东与河北交界处,科技发展缓慢,劳动力已经逐渐不能取代科技,增快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型企业竞争力逐渐变低,外界企业经济策略逐渐改变,小企业的生存能力逐渐变低;由于生产方式低下,无法保证商品质量,终将被外界企业代替。

所以,这些小企业主应该尽快转移经济发展中心,将经济的发展中心转移到科技主导的方面来,促进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交通,促进与外界交流,加快商品流通。加强商品的质量检测,保证商品质量,扩大市场,加快与外界商品沟通,树立品牌策略。促进小企业主的合作,促进小企业商品的深加工,集合资金,集合优势,增强竞争能力,树立企业文化,加快经济发展。

相对于农村特色小型企业的劳动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缓慢,城乡中型企业则会正规很多,也会发展的快一些。

城乡的中型企业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个人认为目前经济的长远发展看来,这些中型企业才是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量的,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长期贡献力量,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这些中型企业较为正规,拥有较为正规的企业规章和生产工艺,较早的接触科技,能更早的使用科技为自己工厂生产提供便利,也能更好的与外界进行商品沟通,交流商品的制作准则,便于商品量产,保证产品质量。

不过,我建议可以多建立一些机械加工制造的中型企业,结合农村特色的小型企业的状况,加强小企业商品的深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利用自己掌握的科技,弥补农村特色小型企业难以掌握高等技术的不足,促进与小型企业的合作,综合地方特色,形成一条龙的生产方式,形成地方品牌,加强与其他企业的竞争力,合力双赢,便于自身发展,同时刺激地方经济的发展。

说完工业发展再说农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经济产业。

宁津县位于华北大平原,自古就是农业非常发达的地方,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可以说是具备发展农业的所有条件,所以拥有悠久的农业发展的历史,人们对农业生产的经验非常丰富。不过也正是这样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得很多古时农民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弊端传承了下来,小农思想非常严重,无法实现大机械工业化生产,生产水平低下,产量低。

家乡的农业可以说没怎么发展,只是将原来完全用人工的工作变成了机械与人工相结合,但是在对农业的思想方面没有进步,仍然是想拿农业来喂饱自己,没有将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或者说没有将农业作为一个发财致富的产业,只是将之作为一个副业,无法与西方大农场相比较,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也许目前已经没有了农业。技术方面,虽然也有发展,但是距离西方大机械化生产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灌溉仍然用大水漫观的方式进行,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水资源,不利于节约成本。

对此,我建议,彻底改变农民思想,树立农业产业化策略,改变小农思想,开展农田承包,建立农场,令那些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的专业人员来承包,科学种田,更加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大机械改革,促进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增加大型产业对经济促进作用,节约成本,增强中国农业与国外农业的竞争能力。解放劳动力,用于增强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政府,在工业方面我建议应该加强引导,促进农村特色小型企业转型,引导小企业主快速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科学,引进质量管理机制,引导小企业主进行产品深加工,引导小企业与城乡中型企业合作,促进小企业正规化,引导小企业主最大的发挥廉价劳动力与人们具有一定技术的优势,促进地方制造业的发展。而城乡中型企业则应利用自己较早接触新技术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加深产业的深度,引导地方经济发展一条龙式,增强地方企业合作。树立自己的品牌,以地方特色为品牌,增强竞争力。充分利用限制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企业正规化。

农业方面,加快土地确权,并加快对外承包,吸引农业专业化人才经营管理,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解放大量劳动力,用于工业生产,实现地方一体化经济的发展。

基础建设方面,增加交通方面建设,增加与外界沟通,最好可以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利于商品外销和新技术引进。改善农村人居住状况,建筑高楼,节省土地资源,为农业和工业生产提供土地。同时,改善基础设施,主要丰富人们业余生活,首先是老年人的安置,让老年人有地方养老,节省大量劳动力,投入经济建设上来,同时,也提高人民精神文明建设。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十二

20xx年春节期间,根据《全市机关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春节回乡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利用春节回乡时机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针对家乡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情况、通讯和卫生、乡村清洁和绿化作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一是道路通行更加顺畅。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进村道路建成了水泥路面。走在平坦宽阔的水泥道路上,再也不担心雨天走亲戚时满脚泥泞的烦恼,村里呈现了“路通、宽敞了”的新面貌。二是实现了每家每户通水通电。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大功率电器和自来水,彻底摆脱了无水无电的落后境况。三是实现了全民娱乐,全民运动。村里增建篮球场及部分健身器材,村民们可在平时空闲之余娱乐健身。

随着社会的进步,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有所增长,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由之前仅靠青壮年外出务工变成有人开始养殖畜牧,收入门路较之前广。留守人员有所减少,创业人员逐渐出现。

2、每家每户基本都安装了卫星电视,能够与外界接轨,接收各地电视台,了解世界各国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众不同文化习俗。

3、大家电拥有率、家用车辆购置率达到60%。如今村里拥有冰箱、洗衣机、农用车辆的家庭越来越多,50%的家庭拥有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更有3%的家庭已经拥有了小面包车。

4、沼气池是我村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重大标志。由原来的粪池改进为沼气池,不仅减少了用电烧柴等资源,还能通过化粪池解决腐烂作物以及牲口排泄物无处安置的问题,改善周边环境,由杂、乱、脏变成了齐、净、美,渐渐与新时代新农村接轨。

5、全年人均生活性支出相较于前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一是基本生活支出不断增加,更注重生活质量,由原来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吃健康。二是教育支出比重不断下降,因为有了小学、初中全免学杂费的政策,村里不仅实现了适学儿童全部上学,更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三是随着农村医保的普及,减少了村民们高昂的医疗费,进一步降低了农村生病死亡率,降低了农民的医疗卫生支出。四是社会保险支出由无到有,使农村建设有了质的飞越。

6、三留守人员占比分别为留守老人占70%,留守妇女占5%,留守儿童占25%。在此之前,由于我村公路不通,很多人外出打工,致使村里大部分为老人,专门管理田地,儿童留给老人照看。

7、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落实情况,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持肯定态度。在村委及市集可看见挂有相关宣传标语、横幅,整体民风得到改善,村民们比以前节约,减少了生活中各种浪费,更杜绝了过节送大礼等铺张浪费。

8、文化气息愈加浓烈,延续传统文化。以前没有的科技设备也加入到其中,使得过新春佳节更热闹,各种传统活动也举办得风风火火。

首先,交通还不够便利,没能实现全村硬化,通信还没解决,网络没有连接到组户,村民没法更全面接收外界信息。

第二,文化教育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只有村口一所学校,篮球场等各方面教学设施落后,教师数量少,有些组离学校路途远,偏僻,致使很多人文化程度低。

第三,空有充分土地资源,没能形成产业链。由于道路、通信等多方面落后,农作物科技含量低,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村民都满足于自给自足,没能好好利用当地资源。

首先,政府增强对农村的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充分发挥村级党员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团结一致共谋致富之路。

再者,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改变发展思路,多方法多渠道提高收入。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十三

我们的家乡坐落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檀江河畔。檀江不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而且土地丰腴。它面积宽广,人口众多。一代名将蔡锷故居、大学士魏源故居均在境内。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家乡檀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在暑假期间,我对檀江做了一个具体的调查。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六七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他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檀江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檀江水库大桥的使用,使檀江的公路更畅通了,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水库新闸的竣工不仅提高了防洪能力,还设计了一条生态鱼道,它也成为檀江的又一景观。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已经进入家庭。在以前,因为这里没有医院,人们看病只能进城去看。进一次城,要先走四十几里地到邵水大桥去坐车,再坐一个小时左右的公共汽车,才能看医生。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构成了立体交通网,日行千里已不是梦想。

说完了吃饭穿衣、住房和出行问题,我们来谈谈医疗方面。在以前由于经济落后,村子的医疗水平很落后,村内连赤脚医生都没有,小病都要进城去看。现在人们看病再也不用进城了,因为村边建起了乡村医院,使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提升!

30多年前的檀江跟现在可是完全不一样,它是一个交通闭塞的村子,很荒凉,人口也很少。人们只会种些麦子、白薯和稻子,还要靠天吃饭,家家一到春天就会挨饿。

现在,由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需要,檀江人发展起了观光农业。村民们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后,建起的农业观光园、采摘园、钓鱼山庄。放眼望去,十几座蔬菜、水果大棚、钓鱼塘一字排开,错落有致。大棚外虽是冰天雪地,但大棚内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草莓、白菜等果蔬长势喜人。满棚的草莓枝繁叶茂,鲜嫩可人,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正在笑迎八方客。

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为题,村里建起了草编场。草编场有着神奇的魔力,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通过工人们的一双巧手,可以把普通的树枝和稻草变成美观实用的家具和装饰品。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村里建起了蘑菇种植基地。基地里种有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人们喜爱的各种菌类。昔日身价昂贵的它们,早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了。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1、自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的村子来说,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檀江境内有条河檀江河,近年来由于河的上游工厂和养猪场的污染,以前的碧水已不复存在,从远处看就像一条黑绿色的带子摆在河床上。河水变成了黑绿色,这就害苦了那些鱼类、藻类。现在再也看不到鱼、蟹等动物,只能闻到恶臭。

2、白色垃圾危害严重。由于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支柱产业形成难,农民收入增幅不快,支柱产业没有形成是重要原因。

3、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檀江贫困村在产业的选择上,没有结合本村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实际,不考虑市场因素,凭个人主观臆断,盲目鼓动群众发展,一年一个产业,一年一个品种,从而导致村内的产业品种杂、规模小、效益低,在遭遇市场冲击后,产业宣告失败,最终利益受损的只有群众。性塑料餐盒等,造成大量实用科技推广难。

4、一是对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少,缺乏长效的培训机制。近几年国家对老区在科技培训上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笔费用真正用于农业实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并不多;在培训方式上也仅仅局限在培训几个村干部上,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二是科技培训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量,主要依靠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然而由于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待遇差,贫困地区工作环境不理想,致使乡镇农业技术力量匮乏,没有技术人员来具体从事技术推广工作,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三是科技培训主体严重不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已成为老区贫困群众增加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而打工经济在广大农村应运而生。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老区贫困村有一定文化的轻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实用新型技术在这些地方无法推广,从而造成了老区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白色垃圾。这些生活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它们被人们随手丢弃后,随风飘扬,影响环境美观。

以上就是我们所调查的上庄在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认为30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绝后的,现在与30年前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但目前的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善环境建设。禁止河上游工厂和养猪场将废水排入河中,通过政府调控,恢复自然景观,使河水保持在以前的水平,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

2、减少对料袋的使用。针对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情况,政府应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治理。多生产可降解的塑料袋和餐盒,提倡环保布袋的使用,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政府部门应多开设一些“农民文化站”,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特种养殖和种植讲座,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4、开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上庄是北京的牛奶、水果、蔬菜供应基地,农副产品只限于粗加工,很难获得高收益。政府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加工企业,通过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价值,提高农民的收益。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完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北京的农村到各地的农村,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农村在我国的新时代发展中一直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之一,所以时刻关注农村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为全面了解掌握农户的家庭经济和生产经营情况,建立完善农户档案,推进新农村信用建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更好地为新农村经济发展而服务。

通过调查家乡的发展状况来了解家乡的变化及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从中感受xxx和社会主义制度带给中国农民的好处。

2、走访老人,询问他们对家乡这几十年变化的经历及感受。

3、各处走走,比较家乡与自己记忆里的区别。

4、到家乡周围调查,看看家乡周围的变化。

1、经济发展

我的家乡在××××××××,村民努力勤奋,朴实待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改革开放以来,我村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耕地不再是农民获得财富的唯一途径,务工、个体私营、公司、合作社等新的形式层出不穷,并且它们已经日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迅速,农民工日益崛起。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以此成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目前,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以务工收入为主、种地为辅。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行,农村农业经济也在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正在逐渐提升至新的层次。

2、村容村貌

这两年村容村貌的变化是最大、最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村级公路的修建、房屋的更新和村容的整治几个方面。

村级公路的修建,由乡里统一出资修建了通过村里与各个村子连接的柏油路,并通上了公交客车,因此外出再也不用走几里路才能坐车了,村内的道路由村里出资也由原来的土路修成砂石路,再也不怕一下雨就出不了门了。

房屋的更新,俗话说:xxx看一个村子的穷富关键看房屋xxx初步统计这两年全村翻盖新房16座,整个村子的房屋全是砖混建筑,两幢土坯草房于前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在村里彻底消失,新房都有上下水设施。村容的整治,近几年村里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干部挨家串户说服,将柴草垛和粪肥堆移到院内或移到村外,不允许堆放在村里道路两旁,解决了既影响交通又影响美观的问题,并对一些道路进行取直修理,走在宽阔的村路上心情特别舒畅。

3、教育医疗

教育和医疗问题是最贴近农民的问题,也是乡亲们最关注的问题。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现在孩子们都能上起学了,从20××年起彻底免除了学费,根据政策规定,邻村几个特困户家庭的孩子凭特困证明还享受了免费提供课本的待遇,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调整在春节前也进行了补发,但是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仍然不强。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情况,全村人基本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特困户由村里出资也按时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真正体验到农村合作医疗的益处。

家乡的经济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发达起来。以前,人们一个月的收入一般都极少,能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现在,人们一个月的收入不知道是以前的多少倍,不仅能维持家里的生活,还有钱多出来买车买房和一些珍贵的东西。还有,人们的住房和食物也变得好起来,和以前的简直是无法比较,就连最基本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早的时候,人们外出只能靠步行,慢慢地有了用牛、马等动物拉的车,到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了。

无论是经济上的进步,还是教育医疗的改革,都给我的家乡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使家乡人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相信我的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繁荣。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们幸福的生活。我爱我的家乡,我爱xxx。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十五

二道镇和白河林业局位于长白山北坡。镇政府驻二道。辖二道、红丰屯、安北屯、长胜屯、铁北屯、头道、长白、宝马屯、奶头山。

白河林业局辖区:白河林业局分场区,林区和二道林场、和平林场、黄松蒲林场、红石林场、劲松林场、兴隆林场、东方红林场、宝马林场。

当地有一个隶属于安图县的小镇叫二道镇,自然资源。

(1)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本区的优势资源之一,森林覆盖率94%,林区有120余种植物,30多种经济价值高的树种,如:红松、长白落叶松、柞木、水曲柳、核桃秋等,年均出材量约30万立方米。

(2)水利资源:水利资源也十分丰富,二道白河镇地处“三江之源”(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大小河流8条流经区内,有冬季不冻、四季长流量稳定等特点。流水湍急,落差大,发电量高,年流量为10亿立方米。矿泉水资源开发前景可观,地下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经有关部门验证属甲级无污染地下矿泉水。已发现矿泉水泉眼52处,日流总量15.27万立方米,较大的矿泉水泉眼有光明泉、仙池泉、和平泉、奶头泉、长白山泉、红丰泉、药水泉、梅花泉等,其中流量最大的奶头泉,日流量达2万立方米。这些矿泉水按有益元素和组分划分,可分为偏硅酸型矿泉水,碳酸型矿泉水、锶型矿泉水和特殊类型矿泉水。水源多处于人烟稀少、植被茂密、无污染的原始生态环境中,泉水自然流出,清澈透明,口感独特,对肝炎、肠胃病的治疗有独特效果。

数学一班。

郭玉婷。

20103144。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十六

我们日照绿茶特别有名,被誉为“江北第一茶”。日照绿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味,好多人都喜欢日照绿茶。还因为我爸爸妈妈非常喜欢喝日照绿茶,他们每天在家都喝功夫茶,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开始喝茶了。我想调查研究一下我们日照绿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

刘涵日、爸爸和妈妈

调查研究一下我们日照绿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品质特征。

1、亲自到茶厂体验了解询问;

2、网上搜集资料。

1、历史渊源日照种茶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传日照城北的河山顶峰上有古茶树一株,因生于悬崖之上,高不可攀,无人敢登峰采摘,唯拾其落叶,或抛石击叶,用开水冲饮,不仅可明目提神,还可治腹疼,有奇效。

2、制作工艺日照绿茶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采茶、摊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艺。采茶、摊凉要求采摘必须精细,大小均匀一致,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等,然后用竹篓装盛,禁用各种袋装,以防鲜叶红变和闷熟。进厂后抖松摊放3-4个小时,鲜叶开始透发香气即开始加工。杀青采用杀青机或人工杀青,使叶失水35%到37%之间,然后摊凉。揉捻采用揉捻机,轻揉不加压,时间3-5分钟,揉捻时间过长,易出现茶汁外溢,影响色泽和显毫。搓团提毫采用手工操作,这是一项技术活,凭技术工人经验调节,边搓团,边解块散热,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干燥达80%即可。最后一道工序是烘干,用烘干机边翻边抖动,直至干燥,烘至含水量6%就完成了。

3、品质特征日照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日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茶树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专家称日照绿茶的营养价值高于其它同类产品。绿茶不仅是一种健康饮品,它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常饮绿茶,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压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辐射,减肥美容,延年益寿。电脑一族每天喝些绿茶,能防电脑辐射,而且对皮肤也很好。日照绿茶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春茶是绿茶中的极品,特别是开春采摘的第一批更上极品中的极品,价格非常昂贵。日照绿茶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圣谷山、雪青、浮来青、碧波、旭光、莒国翠6个绿茶品牌,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获准使用专用标志。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

4、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最好能跳出潇洒自然的动作(我们的两位队员尝试了一下,跳了几下下就被吓得跳了出来)。

三人鞋也是很有趣的,三个人同穿一双“鞋”(两根长板),苗家姑娘们很厉害,还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节奏感很强,游客观众们惊叹不已。

5、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主要表现在:服装、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几个方面,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现在他们只有在传统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上本族传统服饰。

6、苗族传统节日

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年节、四月八、龙船节、六月六。节日那天,村民都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

7、苗族待客礼仪

当游客们进入苗寨时,苗家人们会进行苗家拦门“三道卡”风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谓“卡歌”,即当远方的客人到苗寨来做客,苗寨里的青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卡鼓”,即在进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们会用击鼓拦门的方式,同客人比试鼓艺,并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舞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门口端着自家酿造的包谷烧或米酒拦门,苗家人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问,客人答对并喝下拦门酒,则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并被试为最尊贵的客人。这是非常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8、湘西苗族文化现状

苗族人们的能歌善舞以及对歌舞的热爱在这里表露无遗。记得我们到达的那天已经晚上十一多了,可村里面那回荡的苗歌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一直延续到晚上十二多才停下来!调研中还得知扭仁村是周围人口较少然喇叭最多的村,通宵达旦的歌声在这也是常有的事。

调查中发现这里的小孩几乎都不懂不会这些传统的东西,一方面是他们的父母很少有时间也没有这份心去教他们,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不喜欢难得静下心来学习。当然这其中更大的是没有被重视起来,社会风气和现状的驱使,大家都在忙于为生计奔波跟本就难以顾及这些。平时的对唱更多注重于各自的一种休闲和爱好,而没有想过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些事实的反映不得不让我们为祖国文化遗产的继承感到担忧,即使在这种地方都被利益深深的覆盖那些所谓的`保护政策起到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当然这也不是一个政策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整体形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更需要苗族同胞们乐于奉献,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和继承祖辈的传统。这些都需要社会力量和国家政策的相应扶住,毕竟民以食为天只有在解决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后人们才能把多余的精力投入到精神世界里。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回来的前一天,麻老师跟说了许多关于苗族文化方面的事,最后还拿出了他自己的一本根据一段发生在清初民国时期的追求爱情自由的故事。并告诉我们他将用他的一生来继承祖辈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并将其传承下去。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十七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外来文化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享受外来文化带来的快乐之时,往往忽略了培养着我们长大的本土家乡文化,导致我们家乡的文化不段没落。一个地区的风俗是这个地区的特色,知道了地区的风俗,才算是这个地区的人,而现在的人们因为忙碌的工作与学习已经淡忘了自己的家乡风俗。因此我从家乡文化入手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的层度。

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楼

调查采用集体开卷式,不记名问卷的方法。学生问卷,共发下调查问卷35份,总共收回有效问卷35份,所有数据全部采用人工统计处理分析,有效率达100%。

1、性别

2、您的家乡是哪里?

3、您所在地春节有哪些习俗

4、您的家乡春节期间有忌做针线活吗?

5、您对以上习俗的态度是

6、您对家乡文化有多少了解

7、您知道家乡有哪些名人

8、您对家乡的饮食有什么特点

9、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您认为造成民俗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0、您的家乡大年初一基本上干什么?

11、您觉得家乡文化对你的影响?

12、除夕夜您一般干什么?

13、您的家乡民俗文化最有特色的是

14、您有宗教信仰吗活动中的作用

15、您认为传统习俗在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作用

16、对于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保留工作状况,您认为怎么样

17、您家乡春节气氛如何

18、您的家乡结婚时喜欢用以下哪种方式

19、您对家乡文化的了解途径主要是哪些方面

20、对家乡文化的发展,您的建议是?

(一)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

1. 关于家乡习俗的了解(由来):调查结果也很令人意外,10%的人对

于家乡的文化还是相当了解的,60%是比较了解,30%的人稍有了解,这种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大多数人还是保留着当地的风俗,身为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他的文化不应该是了解甚多的吗?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更加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且文化背后的故事。例如:每个地方的春节,过法也是千奇百怪,有早上吃团年饭的、有晚上吃的、有关冰灯的、有舞龙狮的、有吃饺子的等,这些都是因为各个地方的故事不同所纪念的节日方式不同。

2. 关于大学生对家乡饮食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25%的人家乡喜食辣,22.5%人家乡口味清淡,27.5%的人家乡口味较重(咸),25%的人家乡所有口味都喜欢,从上结果我们还调查出有很多的个人爱好,也受家乡饮食的影响。民间的文化与饮食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与兴趣,值得赞扬的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自己家乡的特色食品都是赞不绝口,从不同的饮食文化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的继承人已经开始趋於成熟了。美食文化节一方面展示了地区的特色食品,另一方面引导我们我接受和关注我们自己家里的文化差异关于大学生对家乡饮食的了解:很多人都会说,我的家乡没有什么好吃的,我早都吃够了,我还是喜欢在外面吃小吃,或许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最原滋原味的东西才最有营养。但是,每个地方的食物都有其地方的特色。

3.关于家乡民俗文化的特色:20%的人认为在服装上,12.5%的人认为在节日上,45%的人认为在饮食上,22.5%的人认为在其他的方面,饮食上的民俗文化是最为突出的,中华美食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饮食在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因此地区的饮食特色比较丰富。

4.关于大学生对家乡传统习俗的看法:32.5%的人认为是活跃气氛,22.5%的人认为是为了增加家庭凝聚力,40%的人认为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5%的人认为是老人们的旧观念。看来大多数的家乡文化都被慢慢的继承了下来,希望把它们发扬光大,且被后代子孙接受,还慢慢与这个时代相融合,但还有少数子孙不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底蕴深厚,许多方面我们了解的都不够,传统的节日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传承和发展的。

5.有关家乡传统文化风俗继承:20%的人认为继承的非常好,45%的人认为继承的比较好,32.5%认为仍需改善2.5%的人认为继承的效果不好。从上看出家乡传统文化风俗继承的不是太理想,由于现代社会在时间方面普遍上使用西方公历为准,而中国传统节日都是农历时间,因而使现代中国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日期;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能让商家获得更多、更高利润,因而商家会在洋节进行大范围促销行动,造成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热闹形象。

(二)大学生对家乡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希望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这无疑对我国国民视野开阔和思维开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此同时,国外文化及文化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继承了很多年的民族文化一定必须发展下去,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措施等,很多年轻的人们都不愿意去继续过那传统的节日,觉得没什么过头,都喜欢去过西方浪漫有趣的节日,导致传统节日失去了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我们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发展没有想法,觉得还要继续保持旧的、好的传统就好,对于家乡的未来更没有过多的建。但是,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撇开现代文化而去发展传统文化的问题。但是,传统文化是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象征,更确切地说,只有从传统文化的上述现状和定位出发,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并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就能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

回家乡调研报告篇十八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深入了解当前我村精神文化建设情况,以促进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学院的安排,由我对本村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xx年1月8日至20日,我通过访问、观察等形式了解我村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并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返镇时间,对我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我们村是整个县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张家庄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过去与现在,农忙与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另一方面,从文化活动的主体来看。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是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而那些高于50岁的成年人,他们则对看大戏、听说书、赶庙会、扭秧歌、舞狮子等活动情有独钟。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县、镇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而且这些经费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镇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文化站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

2、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贫乏

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镇”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活动形式仅为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

4、缺乏正确的引导,糟粕之风盛行

我们村是一个只有四百人左右的小山村,又不是新农村示范村。村民农闲时间大都会选择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牌等“赌博”活动。村上得自动麻将的桌子就不下10张,有的家庭甚至常常因为打麻将而引起吵架、放任孩子不管等坏现象。另外,村里的迷信之风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少些老年人身上,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在一两次求医不见效果后,便会选择看神婆,找巫医。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

2、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乡村文化活动室,健身的器材和场地等。

3、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塑造农村新风貌,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农村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农民没有一个好的精神风貌,就谈不上是新农村。

4、完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保障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避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要坚持引导、鼓励与监管并重,既要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加强经营这得监督管理,防止经营者为了自己盈利而为农民提供不良的文化活动机会和场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82491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