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热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13:36:14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热门18篇)
时间:2023-11-05 13:36:14     小编:笔砚

在工作中,经常需要撰写各种报告来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解决情况。确定好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框架,避免跑题和冗余。以下是一份关于XX事件的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参考。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一

承办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主题:

工业园环境及节能减排问卷调查

时间:2010-7-28

目录

一、环境发展现状..........1

工业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怎样解决工业园的环境问题............3

二、调查结果概要..........3

三、

调查报告详细内容.............3

1、调查的目的 ................3

2、调查方法: ..........4

3、调查程序: ................4

4、调查结果: ................4

四、个人建议..............5

五、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工业园环境及节能减排问题调查问卷..........5

一、环境发展现状

工业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业园 :指的是位于都市边缘的一块相对独立管理的土地,其中安排若干商业与工业,并常对租用者提供特殊服务和设施;另外,也可以说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

由于工业园的核心价值就是给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工业园里能源消耗很大,另外,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也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能源发展现状: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能

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 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 亿 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 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 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 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 年发电量约1.76 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 世界首位。

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三、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

四、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在工业园中,因为有其特殊的使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

首先,就是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因为工业生产而

排出来的废气废水中含有很多的so

2、co和co2。

由于so2的任意排放,因此导致了酸雨的出现。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

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燃料的燃烧之后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co2,有于

大量的co2排放,再加上人类的乱砍乱伐使得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导致co2的吸收量减少。这样的一增一减使得大气中的co2含量大幅度提升,最终导致了温室效应的产生。全球气温变暖(温室效应)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使得全球的气温升高—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同样的环境问题还有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污染水源、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问题。

怎样解决工业园的环境问题 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政府强制企业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调查结果概要

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关于节能减排的各种政策,我们工业园也在积极地贯

彻实施。我们发展中国家不能一味地只顾着发展经济,同时也应该注重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据我们调查显示,现在有许多的工业园中都有环境保护的检测站,一天24

小时监测企业排放的排废气废水,杜绝乱排废气废水的事情发生。

三、调查报告详细内容

1、调查的目的:

在现在我国经济正在腾飞的时刻,存在着许多的因为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

而导致环境污染的现象。虽然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这却不是一条正确的发展路线;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发展路线,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在此我们三下乡服务队深入到湖口工业园进行有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调查研究,让更多的人们关注现在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同时促使工业园的企业更加注重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调查方法:

我们主要是通过对湖口县工业园的工人发放问卷的方式来进行调查研究的。我们一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8份问卷,有效98份。另外我们也和工业园的相关政府领导进行了交流,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能知道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同时我们也参观了工业园的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3、调查程序:

首先准备好调查问卷,同时联系好工业园的领导。之后我们参加与工业园

相关领导的交流会,队员们记录下领导讲的重要内容。之后我们参观了一些工业园的一些大型企业和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并与中心的几个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最后我们对工业园的工人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4、调查结果:

第一、据了解,国家很重视工业园的生态环境,要求每个企业在追求经济效

益的同时也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去保护环境,做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同时,也要求工业园政府要加强对引进企业的调查监控,只有在符合监控标准的企业才能被允许进入工业园。

第二、据调查显示,政府相当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同时也出台了一

第三、工业园环境保护的监测很重要。据我们调查,在有了环境监测中心

之后,企业的乱排废气废水的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四、个人建议

第一、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要求企业,积极实施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的各项政策。

第二、工业园政府要加强企业环境监控制度的建设;要完善各项由于企业

违反规定后的处罚制度。这样环境监控中心的监控效率将大为提高。

第三、政府应该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员工对企业进行实地监控;政府应该建

立一个收集员工反馈意见的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去监控企业的各项信息,这样有利于对企业的管理。

关于工业园环境及节能减排问题调查问卷

1.您觉得环境保护重要吗?

a 很重要b 一般c 可有可无

2您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人们环保意识薄弱b 环保政策执行不力c 不合理的开发利

用d 污染治理效率低

3.您了解节能减排吗?

a非常了解b 知道一点c 不了解

4.您认为有必要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吗?

a非常有必要b 可有可无

5.您认为工业节能减排成效如何?

a 成效较为显著b 成效不明显,还需加继续大投入力度

6.您认为工业节能减排的重点是什么?(多项选择)

a 废酸污染处理b 有毒化学品分类处理c 加强高能耗工

艺更新改造d提高原料利用率e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f实施节电改造工程

g加强节能减排应用研究工作h其他

7.您认为应当建立怎样的投资方式加强环保和节能工作?

8.在建设项目中,您认为应当怎样安排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的建设顺序?

a 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

b环保设施应在主体工程之后设计,施工,投产运行

9.您所在地区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主动还是被动?

a主动b被动

10.您对周边的环境满意吗?

a满意b 一般c 不满意

11.请列举三个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12.谈谈您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如应采取什么措施等)

非常感谢您的配合,谢谢您!祝您生活愉快!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二

**工业园区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功能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1、编制了一个前瞻性发展规划。为策应省市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发挥沿江岸线优势,从20xx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就着手谋划**工业园建设,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对接主城区、融入大**、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全县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进**沿江开放开发的重大决策之后,**工业园成为我省沿江开发战略中的重点开发四大板块之一,我县重新编制了**工业园控制性详规,规划范围为北至长江,南至九码快线,西临**,东与城西港区相连,规划总用地40平方公里,近期3~5年内,集中建设核心区约22.5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2平方公里。将围绕装备制造、轻化制造、高新科技、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和机械电子六大产业进行布局规划。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近几年来,**工业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近10亿元,完成了“万亩土地平整”、**联圩除险加固两大扩园项目,新建了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日处理污水6000吨的污水处理厂、11万伏变电站、环境监测站、消防二中队等配套设施,新辟了长坪公路和港湖大道两条入园主干道,新建园区道路15000米,整治河道4300米,绿化3.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30盏、铺设管网5411米。

3、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高潮迭起。到今年年底,园区共引进项目44个,其中投产项目19个,在建项目15个,签约项目10个。投产规模较大的项目有东正木业、汇泉酒精、邦利益康、雄基钢构、中盛钢构、新茂化工、乾元纺织等;在建项目主要有投资浙商皮革、赛湖机车、宝利源粮油、富美家装饰材料、奥普新实业;签约较大的项目登喜鸟纺织服装、亿安**水上游乐、金峰兴铅银加工、高新科技产业园。20xx年,**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园区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25亿元。逐渐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4、园区发展前景预测。根据规划22.5平方公里核心区测算,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3年后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400亿元,用电量将达到6.8亿度,用水量4万吨/日,货物吞吐量约600万吨,产业工人约需3万人,园区总人口将达到6万人。

二、**工业园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基础及配套服务功能滞后的矛盾逐渐凸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园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几年的建设,**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但按照新的规划要求,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铁路专用线、长江码头仓储物流基本处在规划、谋划之中,企业货物吞吐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供电能力只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园区天然气管网尚未建成;自来水供应成为园区发展的制约瓶颈;污水处理厂未能正常运转,且规模小不能满足园区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同时,污水管网建设也严重滞后。

2、园区生活服务设施有待加快推进。由于前期入园项目投产不多,员工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矛盾尚未凸现,但按照园区项目推进速度,未来生活服务需求将明显加大,目前园区生活服务设施推进速度较慢,没有宾馆、酒店,企业老总只得白天在园区上班,晚上到**居住,对企业洽谈业务、生意交往造成不便;没有商业服务网点、企业职工要买上一点生活日用品都非常困难;没有文化娱乐场所,职工文化生活单调,难以留住生产工人;企业职工公寓做得不多,企业职工住宿难。

3、园区社会公用事业配套不够健全。消防设施虽已建成,却没有正式启用;公安、医疗、教育、银行、保险、邮政、电信等机构未进园区;园区内及外接交通不便,从沙河和**没有到园区的公交车,企业职工出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招工难”和“留人难”;园区环境保洁措施未落到实处,造成道路保洁和园林绿化管护困难。

4、园区行政管理功能不够健全。**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但**工业园管理局人员配置过少,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容易造成重建设,轻管理,服务质量跟不上;事关园区企业发展的工商、税务、安监、环保、质监等行业管理部门都未入园,没有一样手续能在园区办结。

三、**工业园区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

上述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前期园区规划面积小,规划层次低,没有充分预计到项目建设和园区快速发展造成的,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园区建设就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设标准,坚决避免目光短浅,不顾建设时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三

xx工业园区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功能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1、编制了一个前瞻性发展规划。为策应省市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发挥沿江岸线优势,从20xx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就着手谋划xx工业园建设,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对接主城区、融入大xx、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全县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进xx沿江开放开发的重大决策之后,xx工业园成为我省沿江开发战略中的重点开发四大板块之一,我县重新编制了xx工业园控制性详规,规划范围为北至长江,南至九码快线,西临xx,东与城西港区相连,规划总用地40平方公里,近期3~5年内,集中建设核心区约22.5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2平方公里。将围绕装备制造、轻化制造、高新科技、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和机械电子六大产业进行布局规划。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近几年来,xx工业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近10亿元,完成了“万亩土地平整”、xx联圩除险加固两大扩园项目,新建了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日处理污水6000吨的污水处理厂、11万伏变电站、环境监测站、消防二中队等配套设施,新辟了长坪公路和港湖大道两条入园主干道,新建园区道路15000米,整治河道4300米,绿化3.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30盏、铺设管网5411米。

3、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高潮迭起。到今年年底,园区共引进项目44个,其中投产项目19个,在建项目15个,签约项目10个。投产规模较大的项目有东正木业、汇泉酒精、邦利益康、雄基钢构、中盛钢构、新茂化工、乾元纺织等;在建项目主要有投资浙商皮革、赛湖机车、宝利源粮油、富美家装饰材料、奥普新实业;签约较大的项目登喜鸟纺织服装、亿安xx水上游乐、金峰兴铅银加工、高新科技产业园。20xx年,xx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园区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25亿元。逐渐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4、园区发展前景预测。根据规划22.5平方公里核心区测算,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3年后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400亿元,用电量将达到6.8亿度,用水量4万吨/日,货物吞吐量约600万吨,产业工人约需3万人,园区总人口将达到6万人。

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基础及配套服务功能滞后的矛盾逐渐凸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园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几年的建设,xx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但按照新的规划要求,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铁路专用线、长江码头仓储物流基本处在规划、谋划之中,企业货物吞吐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供电能力只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园区天然气管网尚未建成;自来水供应成为园区发展的制约瓶颈;污水处理厂未能正常运转,且规模小不能满足园区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同时,污水管网建设也严重滞后。

2、园区生活服务设施有待加快推进。由于前期入园项目投产不多,员工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矛盾尚未凸现,但按照园区项目推进速度,未来生活服务需求将明显加大,目前园区生活服务设施推进速度较慢,没有宾馆、酒店,企业老总只得白天在园区上班,晚上到xx居住,对企业洽谈业务、生意交往造成不便;没有商业服务网点、企业职工要买上一点生活日用品都非常困难;没有文化娱乐场所,职工文化生活单调,难以留住生产工人;企业职工公寓做得不多,企业职工住宿难。

3、园区社会公用事业配套不够健全。消防设施虽已建成,却没有正式启用;公安、医疗、教育、银行、保险、邮政、电信等机构未进园区;园区内及外接交通不便,从沙河和xx没有到园区的公交车,企业职工出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招工难”和“留人难”;园区环境保洁措施未落到实处,造成道路保洁和园林绿化管护困难。

4、园区行政管理功能不够健全。xx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但xx工业园管理局人员配置过少,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容易造成重建设,轻管理,服务质量跟不上;事关园区企业发展的工商、税务、安监、环保、质监等行业管理部门都未入园,没有一样手续能在园区办结。

上述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前期园区规划面积小,规划层次低,没有充分预计到项目建设和园区快速发展造成的,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园区建设就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设标准,坚决避免目光短浅,不顾建设时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

2、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园区发展基础先行的意识,抓紧建设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础配套设施。与此同时,要借鉴沿江其他工业园在发展初期的经济以及所走弯路的教训,凡关系到企业生产保障性的交通、供水、排水、供电系统一定要掌握在政府手中。一是xx工业园要把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置。确保圩堤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排涝达到20年一遇标准,xx化工企业多,确保消防设施配套,严防次生灾害发生,提高xx工业园及园区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统筹考虑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实行雨污分流;二是加快建设园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xx码头和铁路专用线一定要利用这次江西省沿江开放开发规划修编机遇,列入江西省沿江开放开发规划,启动码头建设。由政府主导解决园区供水瓶颈;建议供电部门超前规划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提高园区供电能力。

3、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一是综合配套服务区,要高标准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既要有政务中心、商业中心、宾馆酒店等标致性建筑,又要整合园区各企业需求,建设直接为企业职工服务的公租房、职工公寓以及新建学校、医院、幼儿园和文化娱乐休闲场所等。二是设立园区内公交,将园区公交与沙河、xx公交线路对接。三是做好保洁工作,设立园区环卫所,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财力,实行道路、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为园区营造一个干净、优美的发展环境。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工程项目多、种类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和完善。

4、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巨大,仅靠政府投资是不现实的,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用足用活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一是政府重点主要是积极争取项目,实行国家、省、市扶持与县级财政投入相结合,搞好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防洪体系建设、园区外接道路建设、园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园区内的宾馆酒店、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设施等,可由政府提供土地,鼓励园区内企业入股自建自营。三是通过土地运作和园区企业联建等形式建设商品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满足园区企业职工住房需求。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邮政、电信等部门提前进入园区。

5、健全园区服务管理配套体系。进一步明确xx工业园管理局对园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的职能,把xx工业园打造成一级准政府。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协调发改委、国土资源、建设规划、工商、税务、环保、质检、人事劳动、安监、消防、邮政、金融、交通、通讯等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各有关职能和服务部门应尽快延伸到园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园区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6、加强xx工业园闲置用地管理。xx工业园在前期招商项目中,有些企业未能按合同正常投产或投产后又停产的现象,导致工业用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一方面是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依据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收回闲置用地,破解用地瓶颈。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四

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将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两大国际性枢纽港的优势,延伸和拓展浦东开发开放的经济社会效应,准确把握在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贯彻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体现区位优势,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提升产业能级。加快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以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形成产业细化、优势明显、集群度高的产业群,共同推进经济圈产业的竞争力。

一、年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年,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4.7亿元。其中四大重点行业:电子信息业占总产值的11.2%,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占2.8%,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3.3%,装备业占51.3%。从行业小类看,通用、专用、运输设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38.2亿元;电气机械、通信设备、计算机、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电子信息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9亿元,同比增长155.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2亿元,占全区工业的7.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亿元;通用、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件制造业完成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区工业实现利润41.0亿元,电子信息业占4.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3.0%,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9.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22.3%。从主营业务收入看,四大重点产业共实现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数的74.2%。其中电子信息业占11.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0.2%,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2.1%,装备业占50.9%。

(一)总体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区4大重点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呈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产业规模看,4大产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在全区工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汇总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4个重点产业共有582户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51.0%;就业人数8577人,占规模以上工业就业人数的5.2%;资产合计40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资产的69.7%;主营业务收入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4.2%;利润总额3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74.3%。

二是从经济效益看,重点产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普遍好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重点产业的资产周转率为2.14次,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5%;劳动生产率为11.7万元/人,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2万元;重点产业产品销售率为98.7%,高出全区工业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负债率为53.5%。

(二)各产业发展现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区产业的发展现状,下面对各产业逐一进行分析:

1、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9家,从业人员1020人,资产56.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8.8亿元,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三。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0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45.8亿元)、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17.6亿元)、申龙客车有限公司(5.2亿元)。

百分点,有2家企业的产值超过4亿元,分别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海尼药业有限公司(5.5亿元)和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4.7亿元)。

3、电子信息制造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52家,从业人员1190人,资产61.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4.1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家,超30亿的有1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昌硕科技()有限公司(35.0亿元)、胜华电缆厂(12.8亿元)、堂福电子有限公司(3.4亿元)。

4、装备业:该产业共有法人单位460家,从业人员6028人,资产272.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38.3亿元,实现利润21.2亿元。其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一。资产周转率为2.1次,产品销售率为99.9%,资产负债率为55.9%。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法人单位102家,从业人员1393人,资产63.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3.0亿元,实现利润9亿元。其产值在全区工业产业中排名第二。资产周转率为2.3次,劳动生产率为14.8万元/人,产品销售率为97.8%,资产负债率为52.9%。

二、加快工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虽然目前重点产业还很弱小,但已经有一批正处强劲发展的产业,还有一批具有较明显发展潜力的产业,经济崛起的步伐在明显的加快。经济发展的提速,我们认为其根本而有效的途径应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来加速改变经济发展的固有状态,不断激发发展活力。从产业发展的层面上看,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应着力抓好六个方面。

(一)实施好“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

在实际的发展中,应结合国际产业发展和转移规律、我国产业发展状况,制定出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具体可行的措施。要从工业整体发展出发,立足于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状况,着眼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强势发展产业--潜在优势产业,围绕产业联动,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集群,合理布局生产力,形成产业聚集,要与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想结合,与产业园的特色相匹配,与人力资源相适应,发展以现代装备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同时与浦东联动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

(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

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发展中完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调整中实现产业创新提升,逐步构筑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现代装备工业为支柱,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体现临港经济特征的多元产业体系,努力构筑“现代装备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信息产业基地”。 要做好工业产业集群,其根本点就是要以产业中心发展区域的产业为基础,特别是利用其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整合同类产业和产品资源,发挥产业集群的引领导作用,带动经济圈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改善软硬环境,大力引进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特别是要吸引外资在我区建立研发中心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提升加工产品档次和开发能力。

(三)以产品为核心,加强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从产业竞争力上看,我们要对重点行业进行细化研究,从中类行业细化到小类行业、细化到产品。从小类行业上研究,以龙头产品为纽带,进行产业集群,进行充分合作和有效的竞争,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赢利水平。同时充分重视国内外市场,做好两个市场大文章。比如电子信息行业,它的发展与国际it产业的发展休戚相关,但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对电子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眼睛向外的同时,也要眼睛向内,加大技术投入,集中攻关,寻求核心技术突破,不但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行业的产品附加值,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质取胜战略,法力培育优秀品牌,使之成为的产品新亮点。

(四)“开源节流”并举,应对能源紧张局面。

工业的快速发展,用能需求急剧增加,能源供需趋紧。短期来说,强化节能意识,组织协调好能源供给,最大限度地舒缓用能紧张的局面。长远来看,关键是加强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发可替代新能源,特别是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还是从根本上化解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增大的最佳途径。

(五)统筹协调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工业园区良性有序发展。招商引资是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工业园区则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战场。要把园区的工业做大做强,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和资金仍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把加快工业发展、壮大工业规模、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作为重大措施来抓,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园区建设创造宽松环境。提升工业园区的能级,加快培育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临港物流产业区、国际医学园区和信息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功能培育。通过园区建设,拓宽我区工业发展空间,吸纳新的工业项目,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后劲。从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扩容和功能提升出发,把工业园区整合成产业功能区,加快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化、市场专业化的发展。

(六)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五

全市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行政化,权限下放不到位,造成工业园区在实际运作项目时各项手续依旧繁琐,行政审批效率低下,权责不匹配,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在开发模式、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市场化运营水平不高,开放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园区更好更快地建设发展。产城互动不强,工业园区以政府投资建设运营,脱离城镇建设而独立存在,部分园区所在镇街党委书记虽然兼任管委会副主任,所发挥作用仅限于协调土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关系未理顺,产城融合发展活力不足。

(二)园区发展统筹不够

我市大部分工业园区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与城镇衔接不畅,“五个一体化”开发管理体系尚未健全,浪费了有限的土地和产业空间,降低了风险管控能力,弱化了产业聚集的配套和保障功能,使工业园区开发运营成效不高,无法支撑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发展。部分工业园区由于行政区划设置、土地、户籍、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限制,在产业布局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竞争,导致在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工业园区内企业关联度不强,重点产业间的集聚程度不高,产业内部的关联和协同程度不够,缺少生活性服务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难以用集群形势体现产业竞争力。

(三)城市设施配套不足

除*高新区、*区产业园区、神木高新区配套设施完善外,其他工业园区在学校、医疗、住房各项综合服务等方面保障不全,无法为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提供更好的条件。工业园区内一般消费场所仅能满足日常基本消费(饮食、日常生活用品购买),配套设施仅限于酒店、学校、卫生院等,且数量少,质量不高。其他行政服务方面保障设施也较少,很多便民服务事宜(如银行、金融服务等)不能在工业园区附近就近办理,造成生活不便,工业园区及附近文化、娱乐、休闲设施与场所不完善,娱乐活动方式单一,只能是看电视、上网等,欠缺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资源。

(四)产城融合度较低

全市工业园区职工职住存在失衡性。员工大部分居住在公共服务发达的镇、县、市城区,只有外地员工及少部分低收入群体居住在企业提供的宿舍,这一失配对职住平衡发展极为不利。当前企业小区管理、居住环境、通勤管理和园区规划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对园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工业园区在人才政策、激励机制、居住环境等方面对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六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昌市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扩大招商引资的窗口。总体上看,我区罗亭工业园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今后全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与全市其他工业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规模比较小,核心大企业不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因此,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区委、区政府当前工作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1、安义工业园区。江西安义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昌九工业走廊的主体板块,园区总体规划面积xx年8月,安义工业园共落户项目xx年1-7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上缴税收0.68亿元,用水397.23万吨,同比增长56%,用电10736度,同比增长23%突破30亿元,新型仿生制药产值突破xx年,是全省最年轻的工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主要以南安公路为主轴,南北两侧自东向西扩建,东接桑海、西连安义,北靠永修。xx年罗亭工业园开始正式对外招商,xx年区委、区政府按照“四区互动、奋力比拼、富民强区、健康湾里”的总体战略,成立了园区(罗亭)项目建设推进指挥部,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园区征地拆迁、场平基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同步快速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罗亭工业园以南安公路为依托,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规划了新型材料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物流仓储产业区和配套服务产业区等四个产业区。现有落户项目2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9个,项目总用地约xx亩,总投资30亿元,已有竣工投产项目11个,在建项目12个,实现工业产值1.38亿元,创税约7xx年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园区项目建设,但鉴于区财力有限,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园区现有的3.5万伏供电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银行、餐饮、住宿、娱乐等三产配套服务发展略显滞后。

3、园区用地方面。现在全市各县、区用地指标都非常紧张,我区每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有300亩,用于园区项目建设的指标更为有限。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用地矛盾日益凸显,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限制园区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园区江中保健品项目、东升塑编项目及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多个项目因用地指标的限制影响了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园区用地指标缺口还将更大。

4、金融支持方面。区县级商业银行由于授权授信和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园区内新办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所需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创办单位的投资,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

5、招商引资方面。由于园区“户口”原因,难以争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同时园区土地出让基准价高于周边,这些因素加大了园区招商引资的工作难度。

1、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按“产业链”布局规律,结合湾里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工业经济区域为目标进行统一规划。在园区发展规划工作中,要根据“规划先导,分步实施,发挥优势,提升竞争力”的原则,围绕“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城市化”的园区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合理调整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在园区建设规模上,要一次规划,留足余地,分步实施,总体上要能满足发展需要,确保园区建设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园区发展规划的超前性、严肃性。

2、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后劲。一是要及时进行土地总规修编。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区、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规划和用地指标上向工业园区倾斜,优先解决入园优势项目、重点项目用地,加大土地开发治理力度,每年有计划储备一定的用地指标,实行工业园区用地占补平衡,余缺调剂。二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强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合力,积极跑省、市争取土地指标,深入研究土地政策,随时掌握土地信息,切实做好土地报批工作。

三要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集约用地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按照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控制工业用地绿化率,切实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

3、进一步培育项目产业集群。扶持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相关配套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园区产业配套招商力度,一方面鼓励已经入园的重点企业以商引商地引进配套企业,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引进核心企业和与之配套的企业,使之做到同时引进,同期建设投产,以实现产业集群化。

4、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设施。一是加强园区建设,将整个园区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运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靠招商引资引进外来投资,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靠信贷吸纳银行投资,靠积累增加企业投资,形成渠道畅通、来源多样、成分多元的产业投资机制,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二是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促进银企之间的沟通,争取商业银行对新入园企业授信服务。鼓励企业之间建立互信担保合作机制,特别是对于有业务联系的关联规快速建设。四是要搭建企业用工平台。一方面要针对园区企业需求做好订单培训。在用工培训方面,要有前瞻性打好提前量,根据园区发展规划和引资动态,在企业开工建设时就要主动上门,了解其招工意向,以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和岗前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和先锋软件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向园区企业定向输送技术人才,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同时也减轻了先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七

近年来,随着地方招商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我县优越的投资环境,我县经济开发区成长迅速,各地投资商纷纷来我县投资建厂,其中尤以浙江温州客商居多。开发区为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凸显其服务职能,计划强力打造温州机械产业园。安徽青阳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开发区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更是在此项计划中摆出当仁不让的态势,主动与企业对接。

目前,在开发区落户的温州投资商企业共有6户,他们分别是昌利锻造有限公司、京信汽配有限公司、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久松机械有限公司、日隆汽配有限公司以及福莱因有限公司,这六户企业均为锻压机械制造产业,截止目前,暂时与我行建立合作关系的为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到2011年4月份,我行对其授信额度为650万元,其中贴现贷款300万元。

现以瑞泰汽车零部件公司为代表,通过实地调研,将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今后发展规划,分析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简介:

8%。公司全体职工一百余人,其中行管技术人员25人。

该公司主要经营汽车零部件、标准件的制造、销售,生产的主要标准件产品有:各种型号的六角法兰面螺栓、六角头螺栓、六角法兰螺母、内六角螺钉、轮轴及标准件、非标准件、冲压件等;汽车零部件主要包括:轿车、微型车、直升飞机等专用紧固件、冲压件,共有2000多个品种,10000余种规格的产品。

二、经营情况:

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通过近几年的经营和积累,建立了一条比较成熟和稳定的销售渠道,截止目前,主要服务厂家有:奇瑞汽车、合肥昌河汽车、昌河武装直升飞机公司、洪都集团教练机公司等十多家企业。从2007年9月份起,该公司成为池洲市唯一为“奇瑞”配套供货的一级供应商,批量供货。随着公司实力的壮大,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目前已经同江淮汽车公司成功对接,建立供需关系。

自从国家实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后,国内汽车消费潜力被成功激发出来,2010年,我国成功取代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受益于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产业链上游配套供货商,瑞泰汽车2011年生产销售势头良好,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局面。2011年前四个月,该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0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2万元,上缴企业所得税达25万元,净利润77万元。同比2010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超过25﹪。

三、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1、用工难,缺乏熟练工人。企业当下面临工人流失速度快,尤

其是熟练技工难招,跳槽频繁,在实行新的《劳动法》后,企业同样面临被劳动力选择的问题,熟练工人流动快,普通工人工作效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2、受制于销售模式,随着业务量快速增加,导致资金紧张。作为一家专业生产紧固件和冲压件的厂商,所有产品基本上销往行业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为大型组装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普遍存在一段结算期,从销售到资金回笼,需要时间。同时原材料基本从上海宝钢和马钢购入,需要现款,有时需要预付款才能得到生产用原材料,这种购销结算模式,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导致流动资金紧张。

四、公司发展规划。

该公司秉承“质量即生命”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以产品为先导,立足省内市场,放眼全国,谋求进一步的发展。该公司根据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并经认真调研和分析,决定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增加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设备、增加人员、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年产各类标准件1万吨、冲压件200万件、各类模具1000套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奇瑞、江淮等汽车企业集团不断发展的需求,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青阳县乃至池洲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八

围绕县委、县政府构建“一城两区”大格局的总体发展思路,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及工作安排,我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礼杨新型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走访座谈等方式,认真听取了县直相关单位、礼义和杨村两镇党委政府、园区所涉及村庄干部群众代表、园区内现有企业负责人等对新型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与建议,深入了解了园区建设的现状与进展,认真分析了园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广泛探讨了加快园区建设的措施与办法,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礼杨新型工业园区建设经验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县委、县政府在推进礼杨新型工业园区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坚持高端高标原则,认真编制发展规划,夯实了发展基础。严格遵循“高端规划、科学布局、铸造起步、分步实施”的原则,委托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真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2014年4月14日完成了总规纲要编制并在县人大五楼会议室进行了汇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落实到1:10000形图上,开始了园区总规编制;6月18日召开相关部门意见征求会,对总规作了二次修改;8月12日在县委党校会议室进行了正式评审,总规涉及礼义、杨村两镇共16个村庄、14682口人、21150.6亩耕地。目前有关部门根据市、县两级相关部门专家意见,对总规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正式文本。

(二)坚持亲商安商原则,认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培育了经济增长点。园区内现有苏村煤业、新沙河煤业、骏通铸管、鑫源冶炼、鸿生生物、鸿生养殖等14家企业,涉及煤炭、冶铸、建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除工具公司、苏村煤业、行源建材、行源化工为县属企业外,其余均为近年来我县贯彻亲商安商原则、招商引资引进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进入园区后,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平均投资规模1.4亿元,规模最大的苏村煤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规模最小的彩虹铸造固定资产投资0.2亿元,行业优势主要集中在煤炭、铸造和冶炼上,其中骏通铸管、工具公司和彩虹铸造等产品品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2013年园区14个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86亿元,上缴税金1.09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25.7%。

(三)坚持优化优质原则,认真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促进入园企业的发展,并为吸引外来企业入园创造优质环境,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把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在手上,积极实施了水、电、路、通讯等硬件设施建设,认真推进了政策制定、优化服务等软件工作。一是道路。园区现有主要道路有坪曲线(省道)、陵礼线(县道),其余均为乡村道路,为配合园区建设需要,郝庄互通已经提上建设日程。二是供电。园区现有秦川变电站(220千伏)、礼义变电站(110千伏)两座变电站,可基本满足园区用电需要。三是供排水。园区供水现在主要依靠磨河水源,可基本满足现有工业生产需要,园区建设开工后,需有新的供水水源,也多方进行了积极的探求。四是通讯、有线电视等。现有通讯设施、有线电视等均可基本满足园区建成后的需要。五是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吸引客商落户陵川,入驻园区敞开了绿色通道。

二、礼杨新型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尽管提出园区建设较早,但由于我县的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实质性进展速度慢、成效小,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一)管理机制体制不适应发展要求,运转传动能力弱。目前我县园区建设已迈出关键一步,园区总体规划基本完成,但详细性控制规划、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区域总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一系列配套规划编制工作尚未开展。特别是详细性控制规划,是指导园区分步、分阶段实施的重要依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涉及具体的实地测绘工作,费时费力。如果不成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采取专业化推进方式,一是很多工作难以同时开展,仅靠经信局一个部门从人员上难以保障,规划完善期限难以明确,难以及早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二是园区申报主体向上不对口,在以往的园区资料申报过程中,要求申报主体为园区管委会,资金扶持主要以年度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为主,因此在未成立园区管委会之前,难以取得省市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三是难以建立高效的帮办服务体系,直接影响落地项目建设进程,导致入园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限长,不能如期开工建设。四是新型工业园区的建设涉及到镇、村、企业等方方面面大量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架构难以担当此重任。

(二)建设用地政策刚性上升,征地工作落实难。园区分区域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后近期建设用地总量才能明确。但初步估算,仅近期规划中的打通南北和东西的两条主干路用地近1200亩,另外急需开发的铸管区内,骏通铸管年产45万吨大口径铸管项目需用地600亩。一旦详细规划完成后付诸实施,园区建设用地需求将呈刚性上升趋势,但规划区域内大部分土地是基本农田,只能通过各种途径逐步调整,难度很大。尽管围绕园区规划国土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向园区调整建设用地近4000亩,但真正要落实用地仍有困难。一是用地指标争取难度大,从以往惯例看,全市范围内尚无单个项目一次性批地近千亩的现象,一般最多只有200亩。二是目前尚未制定配套的征地补偿相关政策,具体操作人员、方法、措施不明确,特别是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相关政策,是事关园区能否和谐征地顺利推进的关键。

(三)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招商引资引力小。园区配套体系分为生产配套和生活配套两大块,其中生产配套又分为基础设施(九通一平)、公共平台(公用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等,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影响园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包括研发、信息、创业、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和人力资源、投资管理咨询、现代物流等商业和环境服务。而生活配套同样也涉及基础设施、环境景观、文化娱乐等的同步跟进,目前我们在配套服务体系方面仅仅做了一些最基本的水、电、路的建设工作,其余基本处于空白。近年来,有些投资商到我县考察,但由于园区基础设施较差而未能达成投资意向。

(四)现有企业发展水平较低,转型升级困难多。目前园区内尽管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但涉及4个行业,主导产业尚不突出,实质关联度不高。规划引导的铸造、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等重点发展产业除铸造外其他尚处于空白。尽管铸造业有5家,除骏通和鑫源外其他3家规模较小,且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存在。企业间缺乏交流合作与互补,企业外向度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人才技术支撑不足,从产业层面说缺乏掌握全球化竞争新知识、新本领的高级经济决策战略型人才,缺乏持续开拓创新的企业家以及具有真正意义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企业层面讲,缺少新技术应用和学科带头人和具有一定知识的市场开拓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等。因此,要形成规划意义上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五)发展软环境不够优化,思想认识有差距。一是县、镇、村企思想认识、步调不统一,多年来,县里为推动工业园区建设,多次规划,屡次修订,却迟迟未能定稿;镇里虽积极招商服务项目,但存在各自为政的思想,整体规划意识不强;村级干部举棋观望,只见心动不见行动;引来的项目在等政策等园区规划落实,盼享受各种优惠;基层群众对项目占地忧心忡忡,担心征地政策不公开不透明,害怕诉求得不到回应、利益得不到保障。二是由于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原有规划仓促,项目上马在前,规划在后,导致现有企业多数距离村庄较近,因为环境等因素,引起部分村民不满,影响了企业正常发展。三是园区周边治安管理、农村社会综合治理还存在较多突出问题。

三、加快建设礼杨新型工业园区的办法与建议

礼杨新型工业园区的建设是推动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要在“高端规划、科学布局、铸造起步、分步实施”的原则指导下,破解建设难题,加快推进速度,创新发展环境,强化招商引资,真正把礼杨新型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土地集约型示范区、生态环保型示范区。

(一)创新管理机制体制,促进园区建设有效运转。一是要切实把礼杨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绿色崛起、多元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来抓,在成立园区管委会之前,尽快成立一个独立的临时办事机构(或者叫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选配领导专职负责园区建设工作,吸纳有关部门业务骨干,落实办公场所、人员、经费,有步骤开展各项工作。园区建设领导组作为县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县政府授予的各项管理权限,园区总体规划范围内的所有村庄、单位和个人都要服从园区统一规划,服从园区建设领导组统一管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处理园区建设的有关具体问题。二是加强园区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打造高效率服务团队,切实为入园企业项目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二)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各项规划编制,从源头抓好园区建设工作。一是要依据总规同时推进园区配套规划编制。确定专门人员负责详细性控制规划、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区域总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一系列配套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将园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同礼义、杨村两镇的发展规划相衔接、相协调、相一致,统筹推进。三是要科学安排,明确规划进度,确保各种规划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为园区建设提供指导服务。详规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要列入年度重点工程项目加以推进,产业发展规划要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主攻方向,作为今后园区招商指南。

(三)千方百计破解征地难题,为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一是认真做好园区内建设用地储备工作。国土部门要加大全县建设用地调整力度,在修改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为园区预留足够的用地面积,促进建设用地向园区集中;向上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确定专人协调省、市国土部门在争取政策支持力度和指标使用上下工夫,确保中长期规划指标及用地置换政策有序推进园区建设。二是对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和树木资源、拆迁民房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出台《礼杨新型工业园区土地征用实施方案》,积极筹划园区的土地征用前期工作,加快园区开发速度。三是建立和完善征地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失地农民补偿标准,做好园区建设用地和重大项目用地的协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征地工作,做到和谐征地、和谐建设,并严格控制园区内所涉村庄居民住宅零星建设和见缝插针的不规范建设。河北省徐水县在建设长城汽车产业园区征地搬迁中,出台《土地整合村庄改造补偿安置政策标准》、《失地农民养老补助办法》等17个惠民政策文件,保障了失地农民“一失五有”(失地有粮,失地有居,失地有利,失地有业,失地有保),可供借鉴。四是在有条件情况下有序推进园区内村庄整合,大胆探索租赁土地、土地入股等方式经营土地,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同时要建设紧凑型工业园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认真做好园区总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报批工作。积极探索区域置换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取得发展所需容量,实现园区总量指标高效利用,为入园项目环评报批创造条件。

(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创造条件。要坚持综合配套原则,逐步健全运作有序的功能系统,做到生产、生活有机配套,水电、通讯、环保设施齐备,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一是礼义至郝庄高速公路连接线,是基础中的基础,重点中的重点,要高标准高品位超前规划建设,尽快落实到位,加速推进。只有连接线尽快开工建设,其他道路同时跟进,才能快速构建园区发展框架,才能在短期内见效;同时也要考虑将来发展货运铁路运输,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预留铁路建设用地发展空间。二是注重产业发展配套跟进,围绕骏通公司和杭州华铸已签约的45万吨大口径铸管项目,尽快启动铸造a区建设,为铸管这一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同时启动b区建设工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设一部分标准化厂房,降低项目的非生产性投资,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三是注重配套服务体系跟进,围绕园区重大项目落地、关键人才引进,配套建设园区住宿、医疗、学校、科研、金融、行政服务等重大公用设施,使项目引得进、住得下、能安心,为企业创优发展环境。

总之,园区功能布局的铸管业集聚区、铸件业集聚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新型产业区、生态休闲区、产业备用区、公共服务中心等七大板块要通过发挥立体式山地园区的潜质,因地制宜,多个中心布局、多个工业组团发展,塑造多元化的建设空间。

(五)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战略,通过内联外引不断壮大主导产业。一是政企联动,共同出资组建产业科技服务中心,特聘一批在全国冶炼铸造、机械、新材料行业具有前沿技术的专家教授,指导服务现有企业生产,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同时指导企业相应的技术改造;依托骨干企业,联合县职业技术学校和国内高校相关专业,整合组织、教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各种资源,建立铸造行业培训中心,培养新一代企业领军人物和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二是在主导产业发展上,要注重龙头企业培育,加大有实力、市场销售网络健全的优势企业的帮扶力度,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其做大做强。同时瞄准如美陵集团、北汽集团等为主的制造业大企业、大集团,注重其扩张动向,主动上门招商,力争引入制造业大项目,着力培育制造业龙头企业,努力形成差异化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强企业间交流协作,定期召开座谈会,促进企业间信息、技术、管理等各方面沟通,形成发展合力。鼓励长期出口企业尽可能多保持订单,以缓解国内市场疲软的局面。

(六)着力筹集园区建设资金,确保园区建设顺利推进。从调研情况来看,在组建园区管理机构的同时,应积极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一是搭建融资平台,积极适应当前园区开发建设,特别是园区建设投融资的要求,组建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之类的机构,主要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提供融资平台。二是加快土地流转,筹备建设资金。要加快园区土地流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项目选址、项目区土地流转和园区专用道路可研编制、报批、立项、环评、土地预审、施工图设计工作,让工业园区建设真正驶上“快车道”。三是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新模式,加强与晋城开发区以及发达地区开发区的沟通合作,尽快启动园区内企业和礼义、杨村两乡镇公共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为融资担保提供基础性资料,利用平安债券为园区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四是探索创新融资机制,规范园区财政管理体制,做好园区企业债券的筹备及相关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园区产业发展基金。可借鉴运城市盐湖区政府在六大园区建设中发挥“两大基金”作用的做法,即县政府每年拿出额度为上年度一般预算收入10%的资金,作为转型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发挥政府资金杠杆效应,吸引更多资本聚集到园区;同时壮大政信担保规模,增加资本金额度。

(七)优化园区建设软环境,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要加大礼杨新型工业园区建设的宣传力度。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群众渴望在家门口就业,对工业园区的建设充满希望,但也有少数群众对工业园区的建设漠然视之,认为这个工程迟迟不见动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建成,充满疑虑。因此,要通过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工业园区的重大意义和相关建设情况,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工业园区,知道工业园区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园区建设和下一步征地等工作顺利推进形成有利的社会氛围和积极的思想基础。二是要提前做好园区周边群众的工作。从周边县、市乡镇工业园区的建设经验来看,做好园区所涉群众的工作是园区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园区所涉乡镇长期以来受传统农业影响较深,对发展工业的巨大优势认识不足,特别是在新建工业园区的问题上,有部分群众心存疑虑,态度消极,尤其是个别村庄村情复杂,干群关系不够和谐,班子配合不够默契,这些情况都给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增加了难度,因此及早做好群众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三是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建立服务企业平台。要提高园区的总体服务水平,力争克服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尽快成立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中心,启动网络工程建设,统筹本地服务资源、统一呼叫受理和网络在线协同服务、快速响应企业的服务需求,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创新、知识产权、投资融资、管理诊断、检验检测、人才培训、市场开拓、财务指导、信息化服务等优质服务。四是建设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工作。要深化平安乡村、平安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拓展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涵、创新创建形式、提高创建实效,营造全民共创平安、全员共享平安的浓厚氛围和工作局面,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异成绩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安全生产,高效生产。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九

工业是新余立市之本。多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中央、省委二个1号文件的连年实施,xx市农机工业发展较迅猛,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已进入了战略发展期,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生产总值快速增长。至目前,xx市有农机生产企业13家,其中xx区6家、高新区5家、孔目江区2家,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从业工员1500余人,生产总值近5亿元。规模位居全省第二。

(二)产品种类不断增加。至目前,已有机动脱粒机、手扶拖拉机、微耕机、割晒机、养猪围栏、水帘降温设备、固液分离机、钢架大棚、金属粮仓、太阳能杀虫灯、农用提水机、花生摘果机等产品。亿丰牌稻麦机动脱粒机、增鑫牌养猪围栏、漏缝地板等品牌全国有名。

(三)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初步形成了以新余亿丰农机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产稻麦机动脱粒机传统制造企业群体、以江西开昂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产太阳能杀虫灯新能源新型农机企业群体、以xx市增鑫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产养猪定位栏养殖设施企业群体、以江西爱荷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园艺设施企业群体。

(四)创新能力逐渐强。近年来,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牌效应不断增强。今年,上国家和省级推广和补贴目录的产品有20余个,生产流水线、自动化制造设备已在不少企业出现。

(五)资本关注度较高。由于规模的增大、效益的提高、前景的看好,农机生产制造领域已成为自由资本、工商资本、风投资本关注和流入的重要洼地。

(一)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新余地处江西中西部,是赣西交通最发达的设区市,赣粤高速、沪昆高速、大广高速、浙赣铁路贯穿境内,具有明显地理交通优势。

2、人才优势:新余是军工转民企重要基地,传统制造技术人才储备丰富。

3、技术优势:新余传统制造业较发达,制造设备、制造技术先进、丰富。

4、产业优势:现代服务业、钢构制造业、机械加工业、职业教育业等较发达。

5、部门优势:农机主管部门、技术推广部门及中介服务组织、社会团体等机构健全、队伍壮大、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

(二)发展机遇

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连年实施为农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与实施为农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意见》和多年的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的出台与实施为农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

(三)发展前景

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拓展了农机服务领域、延伸了农机服务产业链;

三是农民纯收入的增加、购买力的增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六是光伏农业异军突起,农机产品品种大幅增加,生产、服务领域迅速扩大。

一是企业规模小:多数为小型企业,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只有2家,多数企业工人都在100人以下。

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还缺乏核心竞争力,如粮仓、钢架大棚、机动脱粒机等产品科技含量还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三是企业产品单一:多数企业生产的农机产品过于单一,只有1——2个品种,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四是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企业用于研发的资金较少,还缺乏高、精、尖科技人才,研发能力明显不足,产品升级潜力较小;同时,不少企业法人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和发展战略眼光。

五是物流成本较高: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农机配送物流中心,企业物流成本较高。

(一)积极争取政府重视

农机工业是国民经济一个重要产业,是农业生产装备的制造阵地,没有农机工业,就没有农业机械化。工业是xx市的立市之本,钢铁、新材料、新能源是xx市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xx市农机工业发展较迅猛,农机工业在xx市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行业地位也越来越高,对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xx市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要坚持一手抓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一手抓推进农机工业发展,要把抓农机工业引向政府层面,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将农机工业纳入当地支柱产业当中,抓农机工业就象抓钢铁、新材料、新源能产业一样强势推进。

(二)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

1、改善投融资环境。要加强xx市的投融资环境建设,建立包括财政、产业资本、风险资本、金融资本、民营资本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要通过中央资金扶持和地方配套投资的引导示范,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农机工业的支持。要降低农机工业企业融资成本,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的农机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给予适当优惠利率信贷支持。要鼓励农机工业企业直接融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对初期、种子期的农机工业企业进行投资,拓展农机工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要鼓励在职工人员以技术、资金等参股支持我市农机工业发展或创办农机工业企业。

2、实施优惠税收政策。农机工业是服务于“三农”的产业,其服务和受益对象最终是农民,农机工业相对其它工业产业来说是低收益产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对农机工业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能减免的要减免,能缓征的要缓征。同时,对农机工业企业办理税收减免、发票核领等手续要提供优质便民服务。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统筹xx市财政现有的产业技术研究和开发、重大科技专项等专项资金,对农机工业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各级政府要把抓农机工业发展作为民生工程来抓,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机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给予大力扶持。要将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的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xx市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基金、发明创造基金、农机发明家基金等,对xx市开发成功的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奖。同时,要把农机工业企业纳入到农业产业化扶持的龙头企业范围内,实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级扶持管理,并对农机工业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配套支持。

(三)增强创新能力

1、坚持人才兴企战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各企业要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抢市场、抢效益、抢财富的理念,立足厂情,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培养一批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精、尖人才,突破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制约。要改善用人机制,制定激励措施,大胆引进、培养一批农机制造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政策咨询等人才,壮大投资、理财、决策人才队伍,抢占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2、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聘请高校、科研机构高级人才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在企业中建立新技术、新机具、新工艺教学培训基地和研发室、试验室,抢占现代农机科学发展的制高点,解决企业面临的核心技术瓶颈,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换代升级。同时,要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及时把握国内外农机技术创新发展动态,争取部分国内外农机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在新余农机工业企业孵化。

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坚持项目强企战略,在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申报立项中应对农机工业企业有所倾斜,如xx市的节能减排、资源枯竭城市、城市矿产资源再生利用等项目中可考虑安排项目;对农机工业企业在项目立项、征用土地等方面要实现最优惠待遇;xx市重点科技项目要对农机工业企业重点倾斜。

(四)创建现代农机产业园区

新余农机工业要发展若不建立一个与之相配备的现代农机产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要做大做强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新余现代农机产业园区要建成集现代农机制造、现代农机科技研发、农机博士工作流动站、现代农机展示、现代农机交易、现代农机仓储、现代农机配送、信息搜集发布、现代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将分散的农机生产企业全部引入园区中,共享资源、信息、技术成果。园区建成后,要通过定期申办国际农机会展活动,扩大园区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入驻新余,推进xx市农机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并以此全面提升xx市现代农机制造业、现代农机会展业和现代农机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五)发展配套产业

xx市农机工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产业集群发展路子。产业集群具有专业性、合作性、集中性、网络创新性等特征。要充分利用新余的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优势,坚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集群规模经济优势、劳动力市场共享优势、社会资本优势、创业资源优势、共同的文化基础、创新优势、网络优势等,大力发展农机产品原材料、零部件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农机中介服务机构等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完整的集群产业链。

(六)推行兼并重组战略

在我市现有的农机工业企业中,要积极推进现代公司制建设。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强强联合,扶优限劣,兼并重组,示范引导,走集团化发展道路。要策划举办新余农机工业招商推介会或者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讨会,瞄准国内外知名农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大招商、广招商,引进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落户新余,与新余农机工业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打造新余农机工业企业集团军。同时,要积极与证券公司联系,条件成熟时,及时包装上市。

(七)打造自主品牌

要树立高起点、差异化发展理念,瞄准新领域、立足高科技、胸怀大中型,不断推进产品更新升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培育自主品牌。要大力推进产品由小型向大中型转型、单功能向多功能转型、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粮食生产机械向农林牧副渔生产及加工机械转型、资源消耗型向资源保护型转型、传统能源型向清洁能源型转型。

(八)克服固步自封思想

要对xx市现有农机工业企业主进行深造,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其管理能力。要采取各种鞭策措施积极引导各农机工业企业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奋起直追,让他们树立雄心壮志,破除自我满足、小富即安的思想,使他们拥有一种不创一流农机生产企业不罢休的狠劲、决心,把不断发展壮大自身企业作为他们的人生追求、自我价值体现,在更高的起点上谋求更大的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九)夯实公共服务平台

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农机工业企业跨越式发展。要充分发挥xx市农机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加强对行业发展、企业成长中的共性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交流、人才培训、资源整合等服务。要在重点农机工业企业中建立帮扶制度,安排专人挂点帮扶,为农机工业企业在项目申报立项、产品申请鉴定、产品申请上推广目录和补贴目录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十

如何发挥金融“资本血液”作用,从而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沙河市围绕推进玻璃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目标,充分发挥金融的重要支撑作用,走出了一条金融与产业共生、互动、双赢的发展之路。

引进强力外援。开展金融推介“走出去”活动,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组织金融推介会,与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多个金融机构建立信息联络机制,有力促进了外埠金融机构的入驻。

激活内生资本。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雄厚、玻璃企业融资需求旺盛的有利条件,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有效激发民间资本成立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该市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1家,网点75家,位居邢台市首位。

借助优质平台。加强与国内知名现货、期货、股权融资等平台沟通对接;与郑州商品交易所合作大力发展玻璃期货贸易,全国玻璃期货基准价区成功调整到沙河;与渤海商品交易所合作大力发展玻璃现货贸易,“沙玻”成为玻璃现货市场全国首个平板玻璃品种;昊天、元华等一批企业成功在天交所、石交所挂牌上市。

金融产品创新融资。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金融新产品,推广应用了信托、私募、社团贷款、委托贷款、保理等10余种金融新产品,开展了动产抵押、股权融资等多项业务,满足了企业各种融资需求。特别是中国银行沙河支行被确定为全国首批40家微型企业贷款业务试点单位之一,邢台市仅此一家。

行业协会牵头融资。打破旧有传统融资模式,与兴业银行合作,依托沙河国际商会、沙河艺术玻璃协会,在全省首创由行业协会与金融机构合作融资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融资。在全国首创由园区与金融机构担保合作模式,由德胜玻璃深加工园区投资方德金公司为入驻园内的玻璃深加工企业提供担保融资,有效破解园区玻璃企业规模小、信贷级别低等瓶颈制约。

健全组织机构。该市专门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建立完善了“建库—对接—跟踪”三维一体的金融服务模式。同时,成立了邢台市首家金融服务中心,开通了金融中心服务网。

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通过组织春秋季银企对接会、信贷形势分析会、企业融资发布会,及时协调解决银企合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加强与国家级、省级银行沟通对接,邀请他们到沙河考察玻璃产业。近两年来,共接待省级银行以上考察调研10余次。

加大考核奖励力度。制定出台了《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从信贷投放量、月均存贷比等方面加强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本地、外埠企业,授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等荣誉称号,充分调动了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十一

建立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关系到我镇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统部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统部镇合作社发展目前现状

(一)合作社产生的原因

我镇具有与西乌珠穆沁旗草原毗邻的区位优势,多年来种养殖业一直处于持续稳步发展的状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方式单一,增收空间较小;二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农牧业生产者素质和数量下降、生产效率低下;三是生产投入不足、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不高;四是农民承包地分条成块,农业机械化难于推行;五是市场要素不健全、竞争力增大、生产风险增大。在充分认识到要想加快农牧业发展步伐,必须转变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的不利局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着手运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统部镇合作社成立情况(略)

二、统部镇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

根据本人对全镇合作社的了解,发现了目前已经组建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都相继办理了营业执照,取得了法人资格,但是,这些合作社还都普遍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是能人治社与民主决策的问题,实质上这也是个原则的问题。根据合作社章程规定,做为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原则。但纵观全镇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包括运作较好的合作社,还基本上都是以入股资金数额大小多少论决策权的,谁的入社资金最多,附加票数也多,谁就具有决策权。像双赢农机、鼎盛蔬菜、金土地机械化生产等合作社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目前全镇所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距离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合作社的发展命运也就相应的掌握在这些以入社资金多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人手中,如果理事长是能人,路子广、思路宽、市场洞察力强,合作社就能适应市场发展,否则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风险较大,所以在扶持合作社发展方面首先是要选好人。

二是组织规模偏小,服务领域不全面,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纵观全镇各类合作社大多规模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社员与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且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其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可能鉴于我镇已经成立起来的各类合作社,尚属初始阶段,所以在运作模式上有三分之二的合作社,还只限于集体团购农资以及技术统一培训指导这两个方面的服务。像绿园蔬菜种植合作社、千顷地种植合作社都是这一运作模式。还有的只是采取产前购料、产中统一耕作,产后统一销售农产品,但在中间的环节上,都是与合作厂家在资金上赊销而运作服务的,根本在产业的两头链条上没有一点深加工的服务。比如,金土地机械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这种类型。然而,这样严重短缺延长产业链条的做法与服务,究其原因是它们严重缺少资金的扶持。尤其是目前,县、镇两级政府十分重视合作社的发展,但是在具体扶持方式、力度上还远远不够。有一定实力的合作社取得效益以后,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就主动入社,可是刚刚起步的合作社,农户都在观望,入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相应的就牵制了合作社的发展,也就起不到大面积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体或基地,既可作为科技试验示范去转化科技成果,又可以壮大自己的经济收入。但目前我镇能够真真正正这样运作的合作社存在严重的缺陷。

四是市场价格的杠杆因素是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败的重要问题。纵观全镇发展比较好的合作社,无论是养殖业还是种植业,其生存发展的命运,基本上都系在市场产品的价格这个关节点上。目前从实践上看,凡养殖业的畜产品在市场上价格高时,养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就快就好些;反之,市场价格低时,发展的就慢些或说有的甚至于“解散”或“解体”。这从中也说明了目前我镇各行政村组建起来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暂时还是经受不起市场价格风险考验的,还是属于比较脆弱的。

五是专业合作社行业管理责任不清,建管脱节。我镇虽然从20xx年就开始发展专业合作社,但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机构一直未明确,导致责任不清,任务不明,标准不一,发展参差不齐,只建不管现象十分严重。我们镇里成立了合作社专项推进小组,靠一个推进小组是管不好合作社的,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帮扶,涉及农业、畜牧业、林业、农机等各部门共同配合,即便是我负责合作社党建工作也没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因而全镇合作社出现责任不清、建管脱节现象,使合作社按照自己的意愿运作,随意性很大。

六是对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虽然我县对专业合作社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从项目建设、惠民政策、信贷支持、产业覆盖等方面各项政策不明朗,形成对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缺失。

三、统部镇合作社党建工作探索

(一)我镇合作社党建工作现状

我镇在探索“1+3”村级党组织设置模式方面,走在全县的前列,三年来,全镇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成立,一定程度上在提高了农民组织化意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也本着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目标,把党建工作切入到合作社中来,成立了5个合作社党支部,升格1个村党总支,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的推动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民增产增收。但我也注意到“两新”组织给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表现在:其一是部分党员跨村流动加入各类合作社,给党员管理带来困难,个别党员因为脱离党组织,党员意识不断淡化,责任感和荣誉感缺失,党员作用难以发挥,体现在共赢养牛合作社党支部;其二是一些合作社有党员但无组织的现象客观存在,制约和削弱了基层党组织应有作用的发挥,体现在全镇没有成立党支部的合作社;其三是合作社里的一些经济能人虽然政治上要求进步,但由于合作社没有建立党组织,只能长期在党组织边缘徘徊,只能追求经济发展,不能追求政治进步等,体现在合作社中认可的人,可是行政村党支部不认可也发展不成党员。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要求我们要行之有效的探索“对在产业合作社中建立党组织与按建制村建立党组织如何衔接”的党建工作思路。

(二)合作社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纵观全镇x个村党总支和x个合作社党支部,真正运作起来的不多,即便运作起来了,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目前之所以有大部分合作社没有组建党组织、或说组建起来并没有运作起来,其原因是即缺少资金的扶持,又缺乏专门的党务人才。现实的讲我们农村绝大多数的村党支部、村委会,尽管已经失去了“统”的功能、加之又没有对农民的服务能力,可始终还是能享受国家拨付的“转移支付”工资款。而作为各类合作社的党组织,却时常遭到“白眼”,而且还属于“白干队”之列的范畴。所以,又导致了在合作社中“建党难”和“党建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不少党员干部和合作社社员认为合作社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党组织怕影响合作社发展,建立时机还不成熟;也有的人认为,合作社基本上都设在村内,社员中的党员基本上都是村支部里的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已有村党组织,再在合作社内建立党组织意义不大;还有的认为,合作社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如何界定、与村党组织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上级都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工作难做,存在畏难情绪。

二是党员组织关系问题。组建合作社党组织涉及到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问题,是目前阻碍合作社党建开展的最主要因素。目前,我们采取村党总支与合作社党支部“双重”管理,因为合作社的党员也是村里的党员,党组织关系在村党支部里,实质上没有在合作社党支部,在党员数量上出现了“重复党员”,党员管理难。同时也容易产生村社干部的矛盾,当前,我镇合作社中的党员有一大部分是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或党小组长),村干部相当多担任了合作社的决策管理层人员,他们的党组织关系不可能转到合作社,在合作社发展超越行政村时,党员的向心力聚集在合作社,势必会削弱村党组织的战斗力,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地位也可能会被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取代。

三是发展党员问题,成立正式支部后,必然赋予发展党员职能,这就难免会出现新的“飞过海”现象,同时跨村的社员发展党员问题也非常棘手,从而带来合作社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的矛盾。

四是合作社自身的问题。一方面,目前我镇大多数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松散型结构、管理水平不高,这就给合作社的稳定性、持久性带来问题,没有稳定持久,党建工作开展就缺乏了基础,发展壮大党组织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问题,目前,合作社还是一个“三不像”,不像企业,不像中介组织,不像社团,各方面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理顺,这也给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障碍。

五是合作社党组织工作制度缺乏,活动载体和形式过于单一。我镇已成立党支部的合作社中,虽然都是与合作社办公地点合署办公,但没有建立相应党建工作制度,很多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很多支部不开展党员活动,即便开展活动载体和形式过于单调,缺乏特色,内容不够丰富。

(三)合作社党组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怎样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促进合作社发展与壮大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制定党建工作规划。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合作社的底数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党建工作目标计划,建立健全合作社党建工作情况档案。按照有利于巩固党组织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的原则,做到合理规划,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按县委组织部非公党建要求,对社员人数在50名以上且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合作社,争取早日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条件的合作社,合理划归覆盖单位,实现工作覆盖。目前,我正在着手制订我镇合作社党建3年工作规划。

二是理清一个关系:合作社与合作社支部的关系。我镇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不是理事长(鼎盛蔬菜、北大山兴农畜牧养殖等)及党支部书记是理事长(双赢农机、金土地机械化生产、共赢养牛等)的合作社都应按照“支部帮合作”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即“支持不把持,帮助不包办,工作讲配合,共同促发展)全力扶持壮大合作社。合作社支部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展示好党组织的形象,使理事长感受到党组织的实际作用,做到既要当好合作社“高参”或合作社理事长工作的“高参”,又要为其把关定向,引航前行。不是理事长的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要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防止以党组织“领导干部”的身份居高临下,指手划脚。要坚持到位不越位,指导不领导,依靠不依赖,配合不迁就,统揽不包揽。要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当挂牌的党组织,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办法,调动党员的干事热情,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增强党组织在合作社事业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从而实现党组织在农村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的有机结合,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和谐共振,让群众感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

三是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模式。根据合作社的产业特点、经营规模、社员分布等不同条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设置党组织,加快合作社党组织的组建步伐。一是单独组建。对已初具规模,运行相对稳定,社员中有x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合作社,单独建立正式党组织;二是联合组建。根据“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对运作模式相近,考虑跨村联合建立党支部,探索区域性党建工作,并且进一步按不同合作社划分党小组,方便党员开展活动。比如:双赢农机合作社党支部可以把其它村农机合作社联合,跨村成立1个农机服务业为主的党支部。三是挂靠组建。由行政村已成立的合作社党组织,对其他合作社实现工作覆盖。比如:统部村兴达养殖合作社党支部可以覆盖村其它养殖合作社。

四是完善两个场所:一是党员办公活动场所。随着专业合作社的专业性特点,组织党员、社员开展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引导他们富了口袋富脑袋,寻求社员参与的广泛性。通过建立合作社远教站点(目前我镇已有4个远教站点)和党员先锋岗等活动载体,进一步提高社员的参与度,扩大受教育覆盖面,为合作社广大党员、社员和群众提供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场所。二是党员示范种养殖基地。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帮扶创建党员示范种养殖基地。比如:干部帮扶基金用于合作社,对合作社中有发展潜力的党员、致富能手,积极为他们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小额信贷以及各级多项优惠政策,并以其为典型,引导社员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用党员的示范户效应带动社员户的快速跟进,促进农民增收。

五是建立三项制度:一是支部、合作社理事会例会制度。在具体工作上,支部与合作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合作社工作,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和社员大会决议运作,经济上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保持相对独立。二是党员联系户制度。组织合作社党员致富能手与困难党员和社员结对,每名党员致富能手和技术骨干结对帮扶联系2-3户困难群众和社员,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农业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脱贫致富。三是党员发展制度。把发展党员作为加强合作社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积极把合作社里的致富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推荐入党,吸收他们参与党的活动,大胆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党员发展质量的保证,吸引更多的社员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四、统部镇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现实地讲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意识到,在以后的工作中给予有力的指导、支持和必要的监督、协调,我镇合作社能够健康发展起来,并在繁荣农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我镇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以上分析,结合统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个人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细化政府扶持政策,建立部门协商机制。目前我镇多数合作社都处于成长初期,经济实力薄弱,生存发展能力差,要保护农民入社及生产的积极性,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要通过党代会、人代会或其它手段向上级党委呼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对合作社在工商登记及商标注册、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确立了具体政策,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制定政策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政府机构特别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其它部门,抓好政策的贯彻执行,让合作社组织真正享受到相关优惠措施。

其次是健全运行机制,推动品牌建设。一方面积极引导合作社建立健全章程和管理制度,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以农产品为主,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品牌效益,赋予合作社更多无形资产,提高农民专业合作实施品牌经营的积极性。

第三是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科学评价、奖励体系,对带动性强,切实引导农民群众致富的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积极探索合作社规范发展方式,根据合作社需求及自身实力,将合作社发展与土地流转、项目承接等联系到一起,盘活农村土地、林地等资产,引导农民群众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作价入股加入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农民利益紧密结合的专业合作社。

第四是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加快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根据我镇的现状,以我镇主导产业及优势产业为目标,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积极探索把同类产业的大小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联合社,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加速全镇同类合作社的整合,增强实力和带动力。如:鼎盛蔬菜合作社可以把全镇其它蔬菜合作社建立生产基地,或是把其产品收购储存。

第五是探索合作社管理与社会管理的结合点,力求通过加强、理顺、规范合作社的管理,探索社会创新管理的新模式。我认为对合作社等“两新”组织要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提升功能与发挥作用并举,使其在健康向上、聚人心促和谐上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在“两新组织”管理服务中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县镇两级政府要逐步完善以登记、审批、监督、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合作社管理服务体系,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实施。比如:双赢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在探索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经验。合作社充分利用党支部活动场所的作用,经常性的组织社员在农闲时边打扑克、下棋等娱乐活动,边座谈,商讨合作社的事、农村的事,切磋农牧业种养殖技术、信息,研究土地流转等与农村农业相关事宜,大家畅所欲言,探路子、出点子、谋计划、定对策共商发家致富的途径。农民也增收致富了,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更重要的是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经商、外出务工等事业,各有各的事,矛盾纠纷也少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是探索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合作社保障体系。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面临着许多风险。随着合作社的发展,风险也相对集中。应把农业保险向合作社延伸,发挥农业保险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化解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十二

望关镇是康县核桃产业主产区之一。历届镇党委、政府在探索农业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经历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望关核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农民实现脱贫致富中起到了中坚作用。然而,因自然条件制约,核桃丰收时雨水较多,烘干设备欠缺,在群众增收上有一定的影响。

望关镇核桃种植历史悠久11个行政村内均有分布,全镇核桃种植面积已达22.5亩,其中核桃挂果面积达9.8万亩,20xx年产量达768吨。现阶段,我镇核桃产业发展具备以下特点: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十三五时期,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针对我镇尚无主导产业的现状,经过充分调研后,作出了大力发展核桃的决定,把核桃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来抓,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的重要内容来实施。全镇村社和广大退耕农户发展核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展面积近万亩以上的村有2个,其中沈湾、李坝、中庄、跃湾等村基本实现了千亩核桃连片种植。

种植大户影响深远。通过部门专业技术指导,资金重点扶持,全镇涌现出了一大批靠发展核桃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沈湾村李仲义、李坝村马尚政等群众成为了全镇核桃产业发展的能人大户,家庭核桃产值在20xx年达到3万元以上。这些人为全镇核桃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第一,自然条件适宜。一是气候适合核桃的生长条件。我镇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适宜核桃生长。二是山地资源丰富。全镇耕地面积3.8万亩,宜林荒山荒地2.2余万亩,发展核桃产业空间大。三是基础设施完备。近年来,全镇各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日趋完善,夯实核桃产业发展基础。

第二,经济效益可观。从近几年核桃产业种植情况看,全镇平均亩产50公斤,收入3000元左右。在受气候影响较大的20xx年,每亩核桃均产量也达到了42公斤左右,核桃产业较为稳定。

核桃油耐贮藏,易保鲜。枝、叶、外果皮能入药,青皮、树叶可作家畜饲料,总体利用效用较高。三是可以进行深加工。核桃仁可以做成罐头、高级饮料、粉剂和蜜饯等食品。

通过对我镇核桃产业发展的分析,核桃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农村劳动力匮乏、市场意识不强。近年来,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儿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另外,农户农业生产存在盲目性和从众性,别人种什么跟着种什么;缺乏前瞻性和大局观,眼前看到什么赚钱就种什么。农村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市场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的.规模发展。

第二,管理水平粗放,经济效益不高。现阶段,核桃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种植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不利于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阻碍了核桃产业的产量和质量发展。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我县农户普遍存在“重栽植、轻管理”的思想意识,大部分农户在核桃生长的过程中,缺乏管理技术,生产投入较少,造成产量不高,果实小,收入低。

重要的作用,每吨核桃,采用自然晾干方式,霉变和腐烂的核桃保守估计在57公斤作用,有了烘干设备后,霉变和腐烂现象将不再存在,核桃产量的影响会降到最小。

第一,加强科技培训。目前,群众在科学种植方面水平依然不高,管理粗放,增量不增收现象依然存在。希望联村单位在帮扶过程中,能强化对群众的科技培训,多为群众发放一些科技书籍,提升群众科学种植水平。

第二,解决烘干设备。烘干是核桃收成后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市场来看,大型烘干设备价位大概在30万元以内。有了烘干设备后,全镇核桃产量在烘干上的损耗将提升2.8%-3.5%左右,腐烂和霉变现象会得到彻底根治。

第三,合作社组建工作。全镇现有核桃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但均未实现核桃干果产品化生产,市场交易主要还是以干果散装交易为主。希望帮扶单位能在产业品加工、包装上给予帮扶。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十三

沼气作为一种新能源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改善农村能源短缺,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的重要举措。##镇##村积极响应旗委的号召,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镇##村沼气建设,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结合本村实际,对发展沼气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一、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必要性。

大力开展以沼气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较为实用的有效方法。

1、显示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一是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人畜粪便直接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二是作为优质有机肥的沼液和沼渣的大量使用,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了农产品中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量,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奠定了基础。沼液具有很强的杀虫效果,可谓“生态农药”。用沼液培育的水果个大、色鲜、味美,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用沼液和沼渣种植的蔬菜产量高,色泽鲜嫩,在市场上很畅销。三是有效地减少了农户烧柴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乱砍滥伐和剃枝削杆现象基本杜绝,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2、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各地在引导农户建沼气池的同时,把建池与改厕、改圈、改厨相结合,实现了圈厕分离,厨圈分离,有效地改善了农户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高效清洁的沼气燃料替代了低效污染的秸杆、不锈钢沼气灶具、沼气饭煲替代了电饭煲、电池炉,节约了电。臭气熏天的敞口粪坑改成了配备沼气热水器的水冲式厕所,蚊蝇满屋的猪圈改成了粪水自流入池的洁净猪圈,彻底改变了农村昔日“煮饭满屋烟,粪水满庭院”的状况。二是有效地保护了农村饮水安全。人畜粪便直接进入密闭的沼气池厌氧发酵后,阻断了污染源和病菌的传播渠道,保证了禽畜的安全生长,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农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3、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沼气建设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辐射农产品加工业,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年产沼气350立方米,既可用作生活燃料,又可用来日常照明,每年减少燃料和电费支出300-400元左右,利用沼渣对农作物进行浇灌、施底肥、追肥,可减少化肥的支出200元左右;利用沼液浸种,可以增加出芽率,提高幼苗抗病、抗虫、抗逆能力,增加粮食产量8%-10%;沼液用于叶面施肥,可有效杀灭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可增收300-400元左右,折算起来,建有沼气池的农户一年可增收800至1000元。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二、农村发展沼气的有利条件。

1、1998年德大养鸡在我村落户德大养鸡13户,每年为市场提供12万只肉鸡。鸡粪的处理是一个难题。2003年蒙牛入驻兴安,##村开始发展养牛业,目前养牛户有320户,由最初几十头奶牛发展到如今1210头奶牛,牛粪的大量堆积,对村容村貌及生活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养殖业的不断扩大,粪便不断的增多对村里环境构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发展沼气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能变废为宝。

2、##村耕地面积7611亩,绝大部分都用于种植玉米,秋天的秸秆可以说是遍地都是,有的用不了的就在地里烧了,即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秸秆也是沼气很好的原料,农村秸秆用于沼气可以节约存放的空间,可以利用这个空间多种一些菜,多植一棵树,美化了庭院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当地政府重视沼气建设,推广和管理机构健全,技术先进,为沼气实施和跟踪服务提供有利条件。

三、

对策及建议。

按照旗委、政府的工作安排,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益。在规划上一定要有超前意识,既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解决农村污染的问题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当中。按照高起点,有特色,重实际,求实效的原则,统筹协调,整村推进。建沼气池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其综合效益。若仅仅只建一口池子,不进行改厕、改圈、改厨,不进行相应的管网的建设,沼气池应有的作用便会大打折扣。因此,一定要把需要与可能把握好,既积极推进,又量力而行,切不可一轰而起,先以村领导先建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不要盲目追求数量与进度,不讲求实际效益。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感到沼气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在消除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沼气建设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十四

服装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具有巨大市场空间与广阔发展前景,为大家分享了服装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

为完成好市政协关于服装加工业调研工作任务,推动我市服装产业(不含裘皮)二次创业,为打造实力、和谐灯塔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通过走访服装加工户、召开服装加工户座谈会、赴浙江织里镇考察服装业发展、与我市驻织里镇服装企业座谈、组织委员到服装加工点视察、听取市经济信息化局介绍相关情况等方式进行调研,经过近半年的工作,形成报告如下:

我市服装加工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工户多为此类。一类是生产加工床上用品,自行负责销售,但此类加工户占比不大。

服装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服装加工户(企业)分布零散,没有产生集聚效应。我市服装加工户呈星状零散分布,更多小业户散居在民房和居民区内,给政府指导、管理和服务增加了难度,分布分散,没有产生积聚效应。服装加工受规划、土地、自身等因素的制约,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以及扩大规模受到严重影响,布局局促,车间、库房等过于紧凑,空间狭小,人员又密集,消防始终存在极大的隐患,一旦失事,后果将十分严重。

2、服装加工没有形成产业优势,产业链条不完备。服装加工户大多观念落后,很多小厂仍然沿袭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为了增加利润进行逃税,甚至不办理营业执照,进行地下生产销售。管理粗放,缺乏品牌意识和高端技术,利润更多来自于贴牌加工,效益偏低,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弱。服装加工没有形成原材料、生产加工、物流及相关产业集中完备的产业链条,没有形成产业优势。行业内部没有良好的协调机制,企业之间缺乏合作,恶性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招工的问题上表现的愈来愈突出,通过买工人的手段,相互拆台犹为严重。

3、政府扶持力度小,规划和服务滞后。由于经济占比小,全行业的总税收不及好的时期一个选矿厂的税收,政府重视不够,扶持力度小,缺乏持续的服装产业长期发展规划,影响了服装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服装企业发展,尤其是有些规模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规划和土地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借鉴浙江织里镇的发展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浙江织里镇在改革开放之初,镇区仅仅是0.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不足2300人的一条“扁担街”,但通过重点扶持服装产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童装产业为支柱、金属新材、新型纺织共3大特色产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财政收入14.7亿元,工业生产总值650亿元,有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规模企业101家(其中过亿企业37家,上市公司1家),成为20平方公里建成区30万人口的大镇,综合经济实力位列浙江省乡镇五强。

“一业兴百业兴”,扶持和发展好一个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区域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实力的提升。灯塔服装与织里同时起步,甚至在初期规模和影响超过了织里,灯塔童装曾经享誉东北甚至国内市场,目前在辽宁西柳、五爱市场以及浙江织里镇仍然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尤其是童裤在全国服装中依然独领风骚。因此,我市服装产业的发展具备基础和条件,扶持发展也十分必要。

建设了童装精品园、童装科技园和童装创新园等三大产业园区,吸引了本地和国内童装企业进驻园区,逐步形成“家庭作坊—精品园区—工业规模园区”的阶梯式集群发展格局。服装产业的发展使镇区集聚了本地人口10万,外来人口20万,镇区也随之不断扩大,建成区达到近20平方公里,形成了很大规模的城镇(城市)。

2、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扶持服装产业发展,可以为全民创业、就业和再就业搭建平台,促进“创业型城市”的创建。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数万农民失地进城,就业才能安居,安置他们就业就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而服装产业是安置农民就业和城市居民再就业的一个主要产业。服装产业门槛低,投资可大可小,只要有创业梦想的人都可以参与,对工人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稍加培训即可实现就业,建立服装工业园区可为能人创业、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搭建一个有效平台,是市政府打造“创业型城市”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织里通过规划建设园区扶持发展服装产业,培养了一大批本地企业家,实现了全镇80%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转移,服装产业成为全民参与的百姓产业、富民产业。同时也吸引了全国大批有创业梦想的人到织里发展,全国大批的产业工人到织里工作和生活,为织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不竭的精神源泉。我市现在就已有40多家服装精英企业落户织里,而且发展的都非常好,有的甚至年销售额超过了亿元,灯塔服装企业牵头正在织里积极筹备组建辽宁商会,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这些企业大多保留了在灯塔的部分生产能力,对家乡发展服装产业保持着很高的期望值,为建立服装工业园区发展服装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扶持服装产业发展,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打造实力灯塔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普遍进入低谷,我市也面临同样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在眉睫。我市服装行业具备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完全可以通过培育发展服装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织里通过发展服装产业,培育了全国规模最大、分工协作最紧密的童装产业集群。截至201x年,织里镇共有童装企业8577家(含个体户总计近20000家),年产童装8.7亿件套,占国内市场1/3,年销售额超350亿元,居全国之首。共集聚为童装配套的印花、绣花、罗纹、辅料企业2316家,物流、设备租赁、房屋租赁、劳力、融资等市场也随之不断成熟。服装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房地产、商贸物流、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三产在织里经济占比达到了42%。

佟二堡的皮革、皮草已经成为享誉国内甚至世界的产业,中国佟二堡已经成为灯塔的一张名片。建立服装工业园区,有利于解决服装加工户的生产安全问题、有利于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实现服装行业更好的发展,有利于对服装企业进行集中指导、管理和服务,集中打造“灯塔服装”这个集体品牌,再造灯塔另一张名片,进一步扩大灯塔的知名度。

关于建立服装工业园区和扶持发展的建议。

鉴于我市服装产业的基础和当前的严峻的经济形势,建议市政府扶持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再造灯塔经济有力支撑。

1、建立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发挥积聚和规模效应。由政府牵头,专门去织里考察,深入听取业户意见,就建立服装工业园区进行充分调研、深入论证。可以参照佟二堡和织里模式,在城区北外环附近规划再建一个服装工业园区(集聚区),园区总体规划300亩(当然规模具体多大合适还需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论证),一期建设100亩,可采用单元模式,按容纳30个工人每层200平共3层计600平(一层店面,二层车间,三层宿舍)为单位,建筑面积总计60000平,统一规划建设,供100家企业入驻;二期200亩,建筑面积总计120000平,供200家企业入驻。土地以工业企业用地招排挂模式,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服装企业自建、政府和服装商会共建、服装商会自建等模式。企业可采取购买或租赁方式入驻,购买价格定位以开发企业微利为原则,并协助服装企业贷款;租赁可参照织里镇做法,现在织里镇租赁一个单位店面(1000平左右)15万左右/年,要综合考量服装企业的承受能力,避免服装企业流动资金固化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规模企业可以根据政府要求自己规划设计,自主建设。在园区内建立一站式服务和发展诸如餐饮、物流、房产等相关配套产业,主打集中、集聚牌。集中提供所需的布料、辅料和物流,逐渐发展成设计、生产、销售等完整产业链条。配齐园区配套设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

和服务上始终上下齐心,始终坚持实行养护和服务,尤其是对待一些小业户,除了侵权举报予以严厉处罚外,税费几乎是实行申报、自愿缴纳原则,甚至可以视企业经济状况不缴纳。相关部门执法实行内严外宽的做法,对外来客商甚至极为宽容,目的就是吸引外来客商集聚。近年,为推进织里童装产业升级,湖州市专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织里童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每年匹配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因此,如果市政府决心规划建设服装工业园区,即要坚定不移地推动规划的实施,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不断改进政府及部门的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发展的软环境。成立并长期保持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动实施,协调解决问题。在行业低谷时期和企业出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政府更要积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搭平台,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度过困难。成立园区统一管理办公室,协调与服装加工业相关的工商、税务、质检、消防、交通等部门,提供入园企业的行政服务和统一的行政执法工作,并统一协调全市服装企业发展的行政执法环境建设,最大限度吸引外来客商、扶持服装企业的发展。要在注重管理和引导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业户的发展激情和热情,为服装企业发展创造良好且相对宽松的环境。

3、组建服装行业商会,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商会凝聚服装加工户,制定和执行行业规范,引导服装加工户登记注册,打造服装整体品牌;牵头加工户与政府协商园区建设和企业入驻事项,协商解决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协调企业用工以及职工养老保险等事宜。政府不断加大对服装商会指导,支持商会加强与全国各地服装商会(协会)和服装企业的联系,开展合作交流等事宜,发挥好政府与商户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园区建成后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逐步取缔分散在居民区的加工点和黑加工点。

4、培育龙头,实施品牌战略。为提升服装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可按照“扶大扶强择优”原则,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企业,促进产业链条延伸。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导业户不断转变观念,扶助服装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实施现代化管理,改粗放式生产经营为精细化经营。整合灯塔服装的品牌资源,积极打造“灯塔服装”这个集体品牌。由政府组织或委托园区统一管理办公室协调行业商会进行园区规划和整体形象设计,组织宣传和招商工作,创中国“灯塔服装”品牌和不断扩大服装工业园区的影响。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十五

摘要:金桥镇是原万盛区唯一的纯农业乡镇,镇内耕地面积41608亩,林地面积41783亩,是中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拥有全区唯一的万亩优质稻基地、万亩蚕桑基地和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金桥镇平均海拔700米,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具有发展养蜂业的诸多优势,但在我镇现有的蜂业发展模式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立足我镇蜂业发展的优势,结合夜郎贡米和蔬菜基地的知名度,

总结。

和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金桥蜂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可再生资源结合金桥夜郎贡米产业绿色蜂产品。

一、金桥蜂业发展的现状:

1.1地理及蜜源概况。

金桥镇是原万盛区唯一的纯农业乡镇,镇内耕地面积41608亩,林地面积41783亩,是中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拥有全区唯一的万亩优质稻基地、万亩蚕桑基地和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我镇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无任何工业污染,是理想放蜂场地。金桥镇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广,面积大,花期长,从早春3月到11月都有植物相继开花吐粉泌蜜,尤其是3~8月份的油菜、柑橘、玉米等大宗蜜源,花期衔接紧密,持续时间长。我镇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主体,结合土地流转工程,重点实施了陡坡耕地还林和坡耕地改造,多年来我镇一直保持良好的农业传统,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我镇水稻基地和蔬菜基地的发展,蜜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必将促进我镇蜂业的发展。

1.2金桥镇的蜂群和生产水平。

五、六个月无蜂产品销售。当前的我镇蜂业生产模式所产的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

二、金桥镇蜂业概况。

2.2机构和品牌。

我镇蜂农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推选了社长,正准备注册蜂蜜商标。

2.3金桥特色蜂产品。

2.3.1。金桥土蜂蜜,是金桥土蜂采集森林野山花蜜充分酿制而成的蜂蜜。蜜色泽深、口味独特、香甜味浓,含有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是药引的首选蜜,堪称“蜜中精品”,也由于酿蜜周期长、被誉为“蜜之珍品”。其蜜色泽金黄、口味独特、纯净无杂,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酶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润肠、润肺、解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是老人、女士、小孩最好的保健品、美容品。

2.3.2油菜蜜,蜜蜂采集油菜花酿造而成,色呈浅琥珀色,略混浊,有油菜花的香气,性温,有清热润燥、舒张血管、行血破气,消肿散结、和血补身。常用于肝胆系统病变患者及脾胃虚弱者,疗疮热疖患者食之相宜。

三、金桥蜂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蜂业管理一直处在非常薄弱的环节,由于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很大程度上在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蜂业管理工作一直不能顺利开展。

3.2组织化程度低,蜂群数量少,规模小,养殖分散,蜜源利用率不高,蜂业生产效率低,产品供不应求,蜂产品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3.3专业合作社刚成立,各方面不完善,未形成合力,产业化程度低。

3.4蜂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尚未建立,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3.5政府扶持力度不大,政策导向不明确,资金严重匮乏。

3.6金桥蜂蜜口碑推广渠道匮乏,品牌知名度低,目前养蜂户一般单卖、零卖,客源少,收益低。

四、金桥蜂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4.1建立健全养蜂机构是金桥蜂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养蜂业在解决农村就业、为减轻土地压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金桥蜂业处于起步阶段,蜂业发展停滞不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落实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管理。

4.2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是金桥蜂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励蜂农引进先进的养蜂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蜂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蜂产品品种开发力度,使蜂农实现增产增收,同时满足市场的需求。

4.3加强蜜蜂病虫害防治是金桥蜂业发展的关键措施。

在设立养蜂管理部门专门机构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蜂病虫害防制体系,为养蜂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镇内外积极开展蜜蜂病害病原检测、与比邻市镇区开展联防联检,确保蜂业安全。

4.4强化市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是金桥蜂业发展的必要约束。

据消费者反应,我镇蜂产品市场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由于质量检测体系尚未建立,消费者缺乏产品鉴定的知识,以假乱真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说明我镇蜂产品在市场上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要打造金桥镇绿色蜂产品品牌,需要每一位从业人员提高质量意识,树立品牌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要视蜂产品质量为生命线,自觉抵制非正当竞争。同时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有效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蜂产品的恶劣行为。

提高蜂农及广大农民的绿色无公害安全生产意识,加强蜂农与种植业主间的沟通,全力以赴确保金桥蜂产品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特性,切实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

4.5促进同夜郎贡米产业融合,提高品牌知名度是金桥蜂业发展重要途径。金桥夜郎贡米已获得国家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品牌知名度已享誉国内外,每年来金桥采购夜郎贡米的客户络绎不绝,金桥镇正全力打造农产品集散中心,每年举办一次农产品展销会,吸引周边居民前来购买,通过这些渠道,进一步推广金桥蜂蜜。

4.6加强金桥土蜂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是金桥蜂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业以中蜂的喂养为主,意蜂的数量稀少,意蜂蜜奇缺。金桥土蜂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应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建立金桥土蜂培育基地,大力推广饲养技术,逐步扩大改良面,提高金桥土蜂产品生产效率,丰富金桥蜂产品的市场,弥补蜂产品产量的不足,缓和蜂产品的供求矛盾。

4.7、加大养蜂科技和养蜂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是金桥蜂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镇养蜂业生产水平低,蜂产品品种单一,不能合理高效的利用蜜源植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养蜂技术和观念落后,加大养蜂科技和养蜂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高蜂农的科学素养,以求证经济、高效的蜂源种类,达到优质、高效的蜂业生产,是金桥蜂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环境影响评价。

养蜂业是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蜜蜂授粉维持和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对生态环境没有不利的影响。

5.1养蜂业发展与生态农业目标一致。

养蜂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只利用农田的边缘地带、林下、道路两旁等闲散区域摆放蜂箱,开展养蜂生产。蜜蜂消耗的能量和物质主要来自生态系统内可再生的植物花蜜和花粉,蜜蜂在采集植物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为植物传授花粉,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2“以蜂养蜂”的蜂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闭合生态产业网络,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将农业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为实现农业的低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金桥镇有发展养蜂业的诸多优势,发展养蜂业不仅可为广大蜂农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而且对于我镇农林业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农林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良性产业链的运转,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我镇蜂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让我们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克服蜂业发展的瓶颈,加快我镇养蜂业向着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的步伐,走出一条打造金桥绿色、特色蜂产品品牌之路,让我们在养蜂业---这一甜蜜的事业中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吧!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十六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10月上、中旬,我们在市人大常委会徐光华副主任带领下,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先后听取了市教体局、人力资源社保局、市总工会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介绍,实地踏看了市职业中专,走访了两家企业,并赴曹娥街道召开了有重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广泛深入地了解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及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三个政策意见,明确发展目标、提出保障措施、调整专业结构、实行新兴专业免学费政策,大力保障职业教育发展。制订实施《xx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落实专项发展资金,促进职教培养和企业需求对接。市财政还每年专项投入500-600万元,实行免费和补贴相结合的农民培训政策,切实提高农民专业技能,促进农民就业。

。自xx年,我市启动网点调整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投入发展,现有2所公办职业学校,1所部门办学职校(市总工会办),在校学生近万人,另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7家。其中2所公办职校已发展成为学生数均超4000人,占地均超200亩,实训场所总面积达26300平方米的国家级重点职校。同时,下阶段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将继续推进两校建设发展,将切实加强校舍、实训基地建设,启动校区二期工程和校舍扩建整修等工程;将控制普高招生人数,推进普职融合,确保职校规模,大力支持国家级、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创建。这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增添了充足的后劲。

。近年来,围绕“让更多职校毕业生‘体面就业’”的目标,全市职校切实强化职教服务功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上虞实际,围绕企业需求、社会所需,推进专业化、一体化、社会化办学,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上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拥有省级示范专业8个,xx市高标准示范专业13个,企业冠名班近50个。毕业学生深受各行各业欢迎,专业对口率超95%,就业率近100%,一些紧缺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同时,大力实施社会培训,加快农民培训转移,推进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其中全市职校每年就培训企业职工18000名左右。仅xx年,全市就开展各级各类农民培训班214期,培训农民12875人。为上虞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影响职业教育发展首要的是认识滞后、观念陈旧。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日益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受片面的人才观、择业观影响,很多人对职业教育仍存有偏见。从学生家长来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孩子上职校低人一等,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农门”、“当白领”,让孩子上职校成了“无奈”的选择。从企业来看,不少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工厂就是工厂,扯不到一块去”,企业和学校联系不够紧、沟通还缺乏,校企协作的范围和规模还不够。可以说,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社会意识尚未真正形成,观念更新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一方面,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财力的持续支撑。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骨干示范学校的创建、实训基地的建立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目前我市职业教育的投入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发展职业教育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虽然,近年来我市职校教师队伍结构在不断优化,但高技能优秀教师尚缺,高学历、高技能名优教师引不进,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始终存在,一定程度制约了职教相关专业的发展。

。不少职校、培训机构每年都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学历进修、职工培训,面向农村、农民的职业技能、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但培训以完成任务、拿到证书为目的,广大培训对象是否真正掌握一门技能、提升知识能力却成了其次。校企结合、按需培训还大有文章可做。同时,对全日制职校生的培养,也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开发。如何培养高技能、会创新,愿吃苦、能创业的职校生还任重道远。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民生实事、抓社会稳定、抓产业竞争力的思想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企业及广大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和择业观。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追踪报道职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典型事例,让更多的人认可职业教育,增强参加培训、选择职校的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要强化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加强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联动力量,建议建立由市政府牵头,市总工会、发改、财政、人才办、人社、农办、科技、教体等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负责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研究解决职业教育重大问题和相应政策措施。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现代职教体系。二要建立考评制度。市政府要加强对部门、乡镇参与并实施职业教育的专项督导,组织开展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等先进集体评比表彰,推行企业职工培训经费使用专项审计,督促培训经费专款专用。三要加大财政投入。要完善财政保障体制,适当提高职教经费增长幅度,不断加大人员经费保障力度,逐步提高到普通高中水平。特别是对部门办学的市总工会职校,在收费标准参照公办学校的同时,在教师工资、办公经费、设备投入、学生公用经费等方面,也应享受公办学校的待遇。要加强对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学校的两所职校的支持,及早落实中央奖励资金的地方配套部分。要加快职业中专二期工程实训楼等项目建设,及时落实投资计划,确保及早动工。

。要加快规划,启动职教园区建设,建议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职教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在滨海新城成立专门筹建班子,建设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大平台。一是易地新建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是经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绍兴文理学院下属高职学院,现有意根据上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扩建校园、调整专业,并争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做大增量。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调查研究、科学谋划、协调推进。二是在职教中心基础上设立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筹)。要借鉴江苏经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逐步理顺我市社会培训管理体制,将各部门分头组织的社会培训全部纳入到技师学院(筹),做大培训市场,提高培训实效。三是筹建公共实训中心。要及早谋划,多元投资,校企互动,建设一个集实践教学、技能鉴定为一体,为高职学校、技师学院和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服务的公共实训中心,全面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鉴定、交流、保障体系,形成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格局。

。一要创新办学模式。在专业设置上,要主动适应上虞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契合度”,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依托企业资源,创办更多的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资格培训同时推进,积极开办各种短期培训班和长期进修班,为闲散劳动力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搭建良好平台的同时,推行和企业合作办学、联合办学,提高企业职工技能水平,提升培训实效。要适当调整招生政策,建议通过降低学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措施,吸引欠发达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到我市就学就业,在引进生源的同时,解决劳动力资源日渐紧缺的问题。二要推行就业准入。推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是促进和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市应立足实际,加大力度,逐步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对一些具备一定危险性和较高技术难度的工种,要先行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规定,杜绝不培训就业、不持证上岗的现象发生,并逐步向其他行业、工种推广。同时要加大对企业实施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整治力度,定期开展企业用工专项检查。三要完善人才政策。要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奖励政策。由人才办牵头,评选xx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xx市技术能手,并享受政府津贴或一次性奖金。要出台技能人才工资制度。对优秀职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给予政治、经济上的优惠待遇,引导企业将技能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工资水平,落实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待遇。要出台教体系统高技能人才引进政策。制订专门政策,设立名师奖励和培养专项经费,增加名优教师招聘指标,并根据职校实际,注重实用,降低高技能人才招录学历门槛,更多地引进特级教师、高级技师。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十七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规划明确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也是我市调结构、转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是促就业、富财政的迫切所在。根据市领导的指示,我办就全市服务业发展开展了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服务业从组织、政策、考核、统计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呈现出提速发展的态势。

31个县(市)分别位列第一、第。

三、

第三、第二,在扬州7个县(市、区)分别位列第一、第四、第四、第四;服务业税收12.08亿元,增长48.5%,占税收总额28.9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国税3.8亿元,地税8.2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增长47%,占固定资产投资23.3%,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21万人,增长6%,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36%。

(二)行业发展情况:

1、商贸流通业:全市现有各类商贸网点2万多个,其中限上企业36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20个,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6家,拥有大型超市4个(华润苏果2家、世纪联华、乐天玛特),电器卖场4个(五星电器、汇银家电、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专业市场12个(阿波罗花木、保盛钢材、万德隆、苏中商贸城、国际五金城等)。宏信商贸年销售额近10亿元,拥有连锁门店213家,成为扬州地区本土龙头商贸企业。米米农资拥有连锁店174家。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19.7%。

2、交通物流业:2010年实现物流增加值37.01亿元,同比增。

2长12.9%,公路货运量548万吨,水上货运量1539万吨,沿江港口吞吐量830万吨,内河港口吞吐量570万吨。初步形成了沿江港口物流园区(中远万吨级公用泊位2座,海昌、海螺在建码头6座)、7家货运场站(亚皇、世纪星、恒亿、阿波罗、龙腾、中苏农、苏远)。截止去年底,各类运输车辆5731辆水运船舶612艘,3条江苏快货品牌线路。江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初稿形成。

3、科技信息业:2010年,我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诚德、恒远、江淮、长青、中惠、车宝、英泰、雷雨、华农双顺、中材、奔宇车身、金鑫电器、一重数控),扬州市级4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中惠),各类科技服务机构160多家。300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去年专利申请1926件(其中发明476、实用新型493、外观957),获得授权458(其中发明31)。扬州(江都)软件园批准为省级软件园,落户惠普等软件企业6家。

4、文化旅游业: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毛笔制作技艺、邵伯锣鼓小牌子被批准为国家级文化非遗项目,时代影城、世纪影城先后开业。

3建成a级景区3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引江水利工程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现代花木产业园),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绿洋湖生态度假村),旅行社12家,星级酒店8家,其中,四星级1家(京江大酒店),三星级4家。成功举办八届花卉节和十届邵伯龙虾节,扩建郭村红色旅游基地。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

5、房地产业:目前共有9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二级资质共35家,三级资质共43家,四级12家。2010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98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2.3%,商品房销售面积11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二手房交易面积57.66万平方米,同比上涨3.8%,房地产税收占服务业税收44%。近几年,房地产开发档次明显提高,涌现了中远欧洲城、世纪花园、春江花都等一批品质楼盘。

一、行业调研目的在广州xx一带,遍布着一大批投资公司,他们的名字各异,但整个行业的运营方式大同小异,即名为投资,实则靠传销的方式赚取投资者的佣金。我既想对本次调研经历做点自我。

总结。

也想让其他人更多地了解这个行业中的黑幕更是想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因此我将本人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在广州某投资公司的经历整合成一个行业调研报告。

二、行业调研方式。

通过面试进入某广州投资公司,亲身经历,深入到这个行业中去,观察该公司的日常运作,适当地询问从业人员,再辅以同学(在其他的投资公司)之间的交流。

三、行业调研内容。

公司成立、员工福利、运作方式、招聘培训、社会影响、发展。

5方向。

四、行业调研结果(一)共同特点。

1、公司成立。在现实中,这类公司的名字各异,诸如投资顾问、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财富管理等,但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由一个或者几个出资人注册成立,注册信息一般准确无疑,可以随便找家公司代劳,成立成本基本不高,就算注册金标注为五十万,也可以是垫资成立,注册后再分批转走资金。

2、公司经营。首先,这类公司一般在广州比较高档的写字楼上班,特别是在天河区,中信广场、大都会广场、财富广场、维多利广场、羊城国际商贸中心遍布大大小小上千个投资公司,而且是层出不穷,不断有旧的公司倒闭,也有新的公司成立。

这些公司手上。

3、招聘工作。招聘工作几乎是这个行业各个公司每天的主要工作之一。他们的招聘信息铺天盖地,在各大招聘网站,时时刻刻能见到这类公司的招聘信息,而且不断更新;招聘岗位设置很完善,既有实习生,也有操盘手、分析师、经理、总监等职位,看似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应聘这类公司一般是直接去公司面试,面试时间不定,面试场所很随意,过程极为简单,面试者几乎都被录用。

4、培训。不管面试者是应聘哪个职位,面试过程中都不会得到岗位、工作说明、薪酬、福利等答复,而是直接面试通过。通过之后都要接受无薪培训,而这恰恰是这类公司最热衷的事情。所谓培训,其实是一个传销洗脑的过程,无非就是教授一些简单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再发动一群人做虚拟盘交易,鼓吹这个行业赚钱很容易。

75、从业人员。这类公司的日常的成员主要有三类人。一是公司股东,每天管理公司,自己操盘做交易,偶尔负责面试;二是极少数的正式员工,头衔多为总监、经理、分析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历,每天负责面试、培训、带头做虚拟盘;三是面试通过的无薪员工,这类人一般是学历较低又具有很大投机性的人群,多为外地人,每天就是接受培训然后做虚拟盘交易。无薪员工在往后就会被要求用自己的资金入市操作,名为接受考察以便成为操盘手,实为公司客户,给老板带来佣金收入,再往后还会被鼓吹拉更多的客户入市操作,赚取佣金分成。

6、员工福利。由于公司本身流动性大,导致员工的流动性也大,因此这类公司基本不提供员工福利以及为员工购买社保之类,甚至连合同也没有,比较尴尬的局面是,今天在这里上班,明天回去,发现公司竟然不在了。

7、公司产品。这类公司开发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大得惊人,而且风险几乎为零,具有极大的诱惑性。下面是一份我在调研期间获得的内部宣传资料,以其为例,该公司在理财产品的对比中,竟然宣称年收益率达到112%,比其他正规的理财产品高出数十倍,而在风险方面却比其他产品可控度高。

(二)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积累了或多或少的财富,投资保值获取收益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将钱投资于金融市场。而目前国内的投资产品较为有限,主要有房地产、股票、大宗商品期货等,较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才导致了地下投资公司泛滥,运营不规范等问题。以下主要从四个角度为这个行业出谋划策。

1、国家层面。

(1)目前一些国内正规的黄金平台普遍存在夜盘缺失问题,隔夜跳空缺口较大。受制于国内正规市场黄金交易时间太短、手续费太高,才会有不少投资者冒着资金的风险,纷纷投入地下炒金行列。然而,不少投资公司从事地下炒金炒汇活动,高杠杆、代客操作刷手续费、与客户对赌、挪用客户保证金等手段容易导致投资者爆仓、血本无归。因此,投资品种多样性有待加强,交易时间段有待完善。

(2)尽管国家在近几年推出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但这些投资产品都仅限于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广大投资者都只能选择没有资金限制的股票、基金等投资产品。然而在这之中,股指期货推出的初衷是为了让整个股票市场更加稳定,但事实事与愿违。大盘指数常常被股指期货绑架导致个股跑输大盘的现象,而股票t+1和股指期货t+0更是极不相称。因此,股票t+0应适时推出。

2、工商部门的管理。

回顾过去,工商部门对目前出现的不规范的投资公司的管理探索,目前只是在市场准入方面刚刚起步,并且准入的门槛和审核程序尚需完善。而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位、监管部门的缺失,私人的投资公司经营中的问题屡见不鲜,一些经营者打着投资旗号虚假宣传、非法圈钱,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所以工商部门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0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既能极大激发和实现投资欲望,又是众多市场纠纷和异常风险的重要来源。在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阶段,一旦缺乏有效的约束,就极易诱发市场风险。而政府监管的作用就是减少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保护公众利益。因此,政府既要为这类投资公司这一长期隐性发展的新兴行业合法正名,拓展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又要避免其可能引起的市场风险,规范经营秩序。

(2)实践层面上,目前该行业市场秩序混乱,亟需规范。我国的这类投资公司一直游离于法律法规监管之外,没有规范,问题在所难免。这些投资公司打着投资、投资管理的名号招募员工,在对何为合法投资、何为非法投资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他们要么选择风险极大的投资品种,要么无视信托责任赚取手续费和佣金。因此,极大的盲目性决定了这类公司的高风险性和社会震荡性,亟需相应监管部门来加以规范。

3、从业人员一定要有专业知识和执业证明,要负有一定的信托责任,保持良好的从业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4、黄金外汇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在选择这些品种的代理商和交易平。

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代理商的公司规模和信用等级以及资金监管第三方的独立性,这样才能避免投资过程的额外损失。

(三)自我总结。

这次调研是我又一段宝贵的社会经历。一开始我也是抱着对投。

12资行业极大的兴趣去寻找这一类公司,还接受了他们的培训,学到了一些在关于黄金外汇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知识。但是后来通过跟其他从业人员和同学的交流,以及较为敏感的观察力,我认识到了这个行业的不良风气以及正在产生的或将会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因此我想将它做为一个调研,不仅仅是对现状的调研,更多的是为这个行业正常发展出一份力。中国的资本市场开放才30多年,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验,我们根本无法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狂风巨浪。回望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发达国家不管在什么样时候都能将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恶果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而我们却无力抵抗。未来的战争,是通过货币等资产掀起的资本金融战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总结,从上到下,从政府管理层到人民群众,都对资本市场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护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

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篇十八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灵宝市吉家湾村积极探索土地有序流转新机制,让种田能手有用武之地,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全村1100多口人,有1000多个蔬菜大棚平均每人拥有一个蔬菜大棚,年人均收入近万元,被誉为“豫西蔬菜第一村”。

一吉家湾村蔬菜发展历史

以前吉家湾村贫穷落后,村民大多靠扁担打工维生(和重庆的棒棒差不多),被人称为“扁担村”。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吉家湾村实行“块块地,家家有”的分地方法,给耕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1987年,吉家湾村3组村民崔铁牛和该组8户群众自发通过“推磨转圈”互换了8分地,建起了第一座蔬菜大棚,当年收入xx多元。群众自发互换土地、发展蔬菜大棚的成功经验,让村干部受到很大的启发。之后,村组干部积极动员并组织协调群众进行土地互换发展蔬菜产业。

到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村民开始承包外出打工人员的地,吉家湾村的蔬菜种植面积大大增加,本村的土地被充分利用。于是,有条件的村民开始租种邻村的空闲土地,到xx年以后就有了大面积的从邻村进行租地,目前租地最多的是樊举文,他到临近乡镇租种了一百多亩地,建了二十七八个温室大棚,年收入达20多万元。

吉家湾村通过土地流转,即:租赁、转包、合伙经营土地,发展无公害蔬菜,目前全村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高达90%以上,成功申请注册了“吉家湾牌无公害蔬菜”商标,蔬菜亩产值在1.5万元以上的户达到60%以上,其产品销往国内5个省(市)30多个大中城市。

二、吉家湾村蔬菜发展战略

吉家湾村现任村支书崔鸿宾自xx年上任伊始就以提高群众科技意识和科技素养为根本,强力实施“科技兴菜,科技兴村”战略。和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提高科技水平,优化品种结构,使吉家湾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被命名为河南省“全省首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三门峡蔬菜生产第一村”。

在蔬菜生产中,该村始终把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每年组织群众到全国最先进的蔬菜产区学习、取经。同时,经常邀请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专家进行培训指导,担任顾问,为该村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和农艺师。

村里原有的蔬菜大棚由于采光率低,温度不宜控制,产品质量差,效益低。村支书带领群众多次到外地学习新技术并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独创了“7315”型节能高效大棚建设法(即7米跨度、3米高度、1米宽度和正南偏西5度角),把普通大棚全部改造为高效日光温室,改建设法被专家

总结

后在各蔬菜产区推广。目前,该村的农民夜校已由过去的单纯培训向研讨为主转移。

此外,该村还成立了蔬菜协会,组织技术人员定期研讨,攻克技术难题;聘请省市知名专家教授到村授课,把培训班办到了大棚里,现场示范,实地指导;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栏及时发布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使群众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全村共有蔬菜农民技师55名,其中高级技师3名,中级技师52名,实现了家家都有技术员,一些技术骨干还被邀请到外地外省授课。国家在郑州举办西红柿管理学习班时,该村高级农艺师樊节增被请上讲台。

三、吉家湾村蔬菜品种及技术

吉家湾村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着力优化蔬菜品种、技术结构,先后引进太空一号、八号西红柿,法国冬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西葫芦和七彩椒等四大菜系30余个新特优品种。

一些科研部门主动联系,将吉家湾村作为新品种试验基地。在吉家湾村,一般的品种很难找到,群众通过报纸、杂志、信息网,发现新品种就及时引进,大胆实验,由于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成功率很高。有的品种连专家学者都称没见过或没听说过。同时,吉家湾村积极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使吉家湾村成了优质蔬菜品种、技术、信息的集散地,吸引了周围乡镇及外省群众前来参观学习。村支书用1000元购进xx课美12ps4094西葫芦新品种当年纯收入2万多元,当群众从中央7台“每日农经”节目看到介绍西葫芦栽培新技术时都说,这都是他们3年前就已采用过的技术。

四、远程教育造福吉家湾村

每天清晨,村支书崔鸿宾都会早早来到村远程教育活动室把门打开,因为每天都有很多群众到这里查询蔬菜价格和上市量。

吉家湾村作为灵宝市首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村,第一个接通了远程教育网站。2月份,外地市场西红柿批发价为每公斤3元,而客商收购时却人为压价,价格悬殊达0.8元,村两委及时从远程教育网络查询到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价格后,迫使客商提高了收购价,增加了菜农收入,群众一下子认识到远程教育网络的重要作用。有了网络,蔬菜销售就可以由过去的买主定价转变为菜农定价。从此以后,吉家湾群众每天劳动之余,都要聚在一起,收看远程教育网络上的农业实用技术,上网查询资料,发布蔬菜产品信息,远程教育让他们着了迷。

同时,大王镇镇政府建立了镇科技信息服务大厅,在这里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农经信息、观看农业知识录像。

五、吉家湾村蔬菜发展特点

1、过年照样忙农活

春节期间扔下地干活。如今这种现象在大王镇一些农村已很常见,但在几年前却只能在蔬菜名村——吉家湾才能看到。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于吉家湾村的村民来说,虽然过得并不轻松,但却很充实。初四的一场大雪,让吉家湾村的村民从下午4点多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从事蔬菜种植就是这样,遇到刮风下雪就得特别费事。”村支书崔鸿宾说,下雪时如果不及时盖上草帘子,气温下降就容易冻坏蔬菜,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及时下地。

吉家湾村的菜农们每天早晚都需要下一次地,给蔬菜大棚上草帘、去草帘,遇到恶劣天气,他们更辛苦。“累是累了点,但是蔬菜让我们增加了收入,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所以我们也乐意在冬天里甚至春节里也忙活着。”村民崔师傅说。

“虽然累却也乐意”这是很多菜农的心声。如今在大王真的很多村庄,没一案清晨和傍晚,高高的站在蔬菜大棚上忙活的菜农们,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聊天不忘话增收

三五人聚在一起,聊的不再是琐碎家常,而是新年里如何增收,如何才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收成。时下,这已经成为灵宝市大王镇吉家湾村农民在春节里聊天的一种新风尚。

过去亲朋好友坐在一起聊天,都是拉拉琐碎家常,议议奇闻轶事之类的。如今就不一样了,种植什么最见效益、如何提高蔬菜管理水平、如何增加收入成了农民闲暇聊天时议论最多的话题。很多菜农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尝到了甜头,所以他们希望利用春节这个机会向别人学习经验和知识,以期来年菜种得更好,收入增得更多。而我们也从村民聊天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进步。

3、足不出户把菜卖

面对日益扩大的蔬菜种植面积,存量为积极帮助群众搞好销售和服务,先后筹措资金3万余元,建设了一个高标准蔬菜市场,同时鼓励农民企业家投资建设蔬菜加工厂、蔬菜批发市场,有效减轻了农民以前卖菜难的问题。

4、蔬菜上市“挑”时间

吉家湾村的菜农现在种植蔬菜越来越讲究,市场需要什么,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已经成为吉家湾村蔬菜种植的的一条新路。村民每年都会记下当年的菜价一边来年作参考,通常,菜农们都会根据往年的菜价与时间做对比来进行新一年的蔬菜生产,同时按照产期倒算进行育苗、定植,使其可以按照菜农自己的预期上市。

六、总结

吉家湾村的蔬菜种植模式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大王镇党委书记这样说:“发展现代农业,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靠科技作支撑,走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路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8719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