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公司论文(专业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16:28:15
海底捞公司论文(专业14篇)
时间:2023-11-05 16:28:15     小编:笔舞

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范文中的经验和思考或许能给我们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一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和环境治理工作的落实都需要对相关企业逐一排查,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方案。关、停、闭、改企业将直接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环境治理过程也是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调整的过程,具体而言主要涉及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2.1《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在《劳动合同法》中都有所规定,但实践中适用法律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2.1.1认识协商在劳动合同变更中的重要性

2.1.2区分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两条并行线,虽然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都能使劳动关系消灭,但在通知程序和补偿金计算上仍有所区别。劳动合同的解除体现为意定性,无论是双方协商解除,还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单方提出解除都是其主观意思的表达,而劳动合同的终止则是因法定事由的出现,致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使劳动关系归于消灭,其体现为法定性。

在实践层面两者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差别:一是通知程序方面,用人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须提前三十天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以此给予劳动者过渡准备期,而劳动合同的终止时用人单位无此义务;二是补偿金计算上,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用人单位都须支付补偿金,但劳动合同终止支付补偿金是从《劳动合同法》颁布即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而劳动合同解除则是从双方确立劳动关系起计算,因此2008年之前入职的职工,在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下获得的补偿金更多。[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动合同终止的程序简单,而企业往往利用法律条文的`近似和模糊而扩大解释《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5款“提前解散”的情形,扩大劳动合同终止的适用。

对于该条款的准确适用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人单位“提前解散”应指企业主体资格的消灭,即解散的应具商事主体资格,而公司分支机构、分公司、办事处等不是商事主体,其撤销关闭不能适用本条款;第二,应与《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规衔接,解散决定的做出要符合《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解散事由和程序性规定;第三,因企业的解散属于企业自主经营问题,在劳动纠纷的司法实践中,法院不审查解散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仅审查解散的合法性,但对于解散合法性的举证责任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2.1.3正确适用经济性裁员制度

环境治理退产能裁员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了经济性裁员制度,对该制度的适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准确理解第41条第4款和第40条第3款的关系。该两款在表述上极其相似,第41条第4款为“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而第40条第3款则是“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两者是否存在差别?上述两条款同属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在法律性质上两者并不存在冲突。立法并没有对两者内涵解释,司法实践中企业搬迁、兼并、资产转移等均可视为符合上述情形,但从立法初衷来看,在适用的先后顺序上应当以第41条优先,即只要裁员数量符合经济性裁员制度要求,则应优先适用第41条第4款之规定。

第二,裁员程序应合法。相对于一般性的劳动合同解除,经济性裁员规定了两项特殊的程序,即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和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程序。首先,听取意见的对象可以是工会也可以是职工,实践中部分企业以向工会委员公开裁员方案来逃避向全体职工公开,应当注意听取意见的对象应具有一定的覆盖率和代表性;其次,“听取意见”的含义不明确,“听取意见”是否等于“同意”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工会或职工同意裁员是否是经济性裁员必要前提尚不能确定,但司法实践中鲜见作此要求。再次,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仅是备案,而不须获得许可。

第三,正确适用优先留用制度,平衡企业的经营自由和社会责任。第41条同时规定了优先留用人员,这是法律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企业既是经济实体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其应当承担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职责,因此对于服务期长,就业难度高的以及承担家庭抚养义务的职工应当优先留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优先留用的前提是“同等条件下”,因此在工龄、年龄、技术水平、再就业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后优先留用,这是对企业经营自由权的保障。

2.2京津冀环境治理对劳动关系影响的系统分析

正确理解和适用《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结合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对各情形下劳动关系变动正确定性。

2.2.1企业迁移

为完成区域产业链建设,形成区域产业体系,部分重点企业由京津地区外迁至河北。企业迁移必然引起工作地点、工作岗位、薪酬等变化,这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若双方不能协商一致则应当适用第40条第3款解除劳动合同。

2.2.2企业破产、责令停产停业或提前解散

对于高污染的“僵尸”企业,可能适用《破产法》进行破产清算,也可能环保行政部门依法责令停产、撤销或者企业依据公司章程、合伙协议等约定主动解散,上述情形都能引起用人单位主体的消灭,属于劳动合同终止。

2.2.3企业合并、分立

环境治理产业升级,企业可能通过合并或分立实现转型。企业的合并、分立引起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吸收和分裂,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4条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若没有变动则无需重新签订,由新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合同,这属于劳动合同的继承;若需要变更合同或裁员,则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或劳动合同的解除,人数符合法定要求的,则应适用经济性裁员制度。

2.2.4撤销分支机构或转让

资产缩小生产经营规模环境治理要求相关行业减产,企业可能因此撤销分支机构,转卖部分资产,削减生产经营规模。企业撤销分公司、分厂、分店等分支机构并不是企业主体的消灭,因撤销分支机构而裁员不是劳动合同的终止,而是劳动合同的解除。企业转卖资产按具体转让方式法律定性有所差别,一种是单纯性资产转让,因出售部分资产而裁员,此等同于撤销分支机构,应适用经济性裁员制度;另一种是附带劳动者转移的资产转让,即将劳动者与转让资产捆绑一起转让,这与企业的合并和分立相当,受让方应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的继承,若受让单位对工作岗位、薪酬待遇等有所调整,则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2.2.5产业升级、转产、改变经营方式环境治理下企业可能改变其经营内容或经营方式,由此可能引起工作岗位、工作性质、薪酬待遇的变化,这属于劳动合同变更,若因此而批量裁员,则属于第41条第3款的情形,应适用经济性裁员制度。

3津冀环境治理背景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环境治理伴随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劳动关系的调整与重构的契机。坚持法治理念,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积极发挥工会、政府的作用,在变革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1以人为本,关注特殊职工的安置

大型企业尤其是成立时间长、规模大的国有企业,职工人员结构复杂。在制定安置方案时除了要正确适用法律外,还要结合相关人员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部队复员人员、插队人员或外单位调入人员,在依据工龄计算补偿金时应考虑其工龄衔接问题。对于《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的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五类人员,在裁员时将其排除,在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下,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置,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于符合内退条件的职工应优先考虑适用内退制度,离岗待退,以基本退养费和补充退养费进行安置。

3.2积极发挥工会作用,引入劳资协商制度

纵观《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无论是劳动合同的变更还是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劳资双方是否能协商一致都是关键。环境治理中的劳动合同批量调整,企业要拿出具有说服力,能够被职工普遍认可的方案,这就要发挥工会作为职工代表组织的作用。首先,利用工会实现职工的知情权,企业可将调整方案报工会,由工会向职工传达并收集反馈意见。其次,引入劳资协商制度,在劳动行政部门的主持下工会作为职工代表与企业进行协商和谈判,通过协商职工在了解企业现状和困难情况下,可能适度放弃部分权益而形成替代性方案,如暂时降低冻结部分工资,征召自愿内退的人员替代裁员,有利于企业与职工达成利益共识共渡难关。最后,要发挥工会宣传作用,积极做好法制政策宣传工作,协助企业做好职工心理疏导,避免发生群体性劳资纠纷。

3.3加强政府监管职能,发挥职能部门的指导性作用

目前法律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有明确规定的仅是在经济性裁员时有备案程序。备案不等于许可,但无需审批不等于无需审查,劳动行政部门作为管理机构应当监督指导企业裁员,通过备案程序审查经济性裁员的必要性以及安置方案、裁员程序的合法性,并针对存在问题对提供法制政策讲解与指导,将纠纷解决前置,在源头把关最大限度避免群体性劳资纠纷。

3.4利用地方性法规适度放宽法定条件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规定过于刚性,在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中,可能加大企业安置职工的难度,如不论何种情形下劳动合同变更都必须以双方协商一致为前提,又如在亏损情况下或企业。减产限产进行环保改造时,经济补偿金的支出对于企业无疑是巨大的负担。在相关法律修订前,可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对原有法律规定进行弹性调整,如在确保不影响职工的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可以适度放款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允许企业在严重亏损或生产经营调整等情况下,一定期间一定范围内调整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工作岗位、工作地点等,以促企业渡过难关。对于环境治理的“重灾区”行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可适度调整经济补偿金数额,确定保底年限,如十年,超出部分适度打折,以减轻企业负担。

参考文献

[1]边丽娜.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和环境治理中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5(7):39.

[2]刘继承,供给侧改革《劳动合同法》要不要跟进,人力资源[j].2016(8):43.

[3]关怀,林嘉.劳动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二

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434亿美元。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500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86位,并位列最受尊敬企业第七。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

联合利华公司:联合利华集团是全球最知名的日用消费品公司,总部设于荷兰鹿特丹(rotterdam)及英国伦敦(london),整个事业集团共分北美、欧洲、亚太、拉丁美洲、非洲与中东等区域事业体,公司是英、荷合资企业,在100个国家设有分公司,产品行销网遍及150个国家,是全球获利最佳的公司之一,在88个国家拥有约300多个业务机构,1000多个著名品牌的产品在150多个国家销售,整个集团现有员工近30万人。联合利华于全球五百大名列第68。,该公司营业额292亿英镑,联合利华荷兰公司销售收入16.74亿欧元,利润1.06亿欧元。

联合利华的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食品(人造黄油、各种食用油及油脂、奶制品、茶、冷冻食品、冰激凌、各种饮料等);各种洗涤用品及个人保健护肤用品等。该公司的工业用特殊化工品部门已于5月份售予英国帝国化学公司。

以下大家看到的是两公司的品牌标志。

美国宝洁公司(p&g)的标志是经多次修订成现在的由星星、月神构成的圆形图案的,透着浪漫、神秘的气息。

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以前的品牌标识,那是一个温馨舒适,给人以家的感觉的蓝色的小房子,它与“有家,就有联合利华”这句温馨的标识语一起,表明了联合利华对中国消费者的美好承诺――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将美好和幸福带给每一个家庭。

联合利华集团目前正在中国进行着紧张的换标志活动。联合利华总部对外宣布|:到年底,联合利华推出的产品外包装都将采用新标志。中国消费者原来已经非常熟悉的那个线条稳重硬直的“u”字将从此隐退。新的标志为一个由25个小图案拼接成的“u”字。而且在中国使用的标志还在英文字母下方增加了中文“联合利华”字样。

以下是两公司在中国的主要产品对比:

产品联合利华宝洁。

洗发护发用品夏士莲、力士洗发水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洗发护发系列。

护肤用品、化妆品旁氏、凡士林、多芬润肤霜玉兰油护肤系列、skii。

保健用品中华、洁诺牙膏佳洁士牙膏、佳洁士牙刷。

食品、饮料和路雪冰淇淋、立顿红茶品客薯片。

织物、家居护理产品奥妙洗衣粉、金纺衣物柔顺剂碧浪、汰渍洗衣粉。

同是世界知名的洗发水生产商,同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市场,联合利华却落后于宝洁,各中原因让人深思。第一:联合利华下属的子公司各行其道,彼此竞争;而宝洁的各路队伍在竞争中彼此合作,行动一致。第二:宝洁堪称是一品多牌策略的光辉典范,仅就洗发水来看,它的每一品牌都具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独特市场形象,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从而赢得了可观的市场分额;相比之下联合利华则逊色许多。第三:力士的广告策略是全球性的策略,品牌代言人一贯是中外著名女明星,国际巨星与力士的国际品牌形象相互辉映;然而对讲求实惠的中国人而言,宝洁的做法也许更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其广告主角大多是青春靓力的女生。

相对于联合利华,宝洁公司则更注重消费者,为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宝洁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开展消费者追踪并尝试与消费者建立持久的沟通关系。宝洁公司在中国的市场研究部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把消费者意见及时分析、反馈给生产部门,以生产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使用的产品。

本小组认为两公司的可取之处:

宝洁:

1、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领导才能leadership、主人翁精神ownership、诚实正直integrity、积极求胜passionforwinning和信任trust。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宝洁公司“主人翁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之下,宝洁给予员工高度的信任与自由度,不仅让员工自行安排工作内容与优先顺序,也不必打卡,一切由员工自我管理,并赋予员工自主权与决策空间。因为宝洁相信员工会对公司整体最有利的方式进行规划,这种信任员工、尊重员工的信念,也是主人翁精神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落实的关键之一。

2、宝洁公司的多元化与团队精神。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独特性来实现公司共同的价值观和业务目标。宝洁历来重视招聘优秀人才。我们每年从各类优秀大学招聘具有强烈进取心、创造性,具备领导才能、出色分析能力,良好语言交流能力,并具有优秀合作精神的毕业生。员工进入公司后,宝洁同样重视员工的发展和培训。通过宝洁学院提供的正规培训以及工作中直接经理一对一的指导,宝洁员工得以迅速地成长。

宝洁公司向员工提供世界一流水平的福利待遇。在历史上,宝洁是最早建立利润分享制度,使员工成为公司主人的先行者之一。

此外,宝洁公司珍视多元化的员工队伍带给公司的不同观点和意见。我们坚信多样化能给公司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公司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集思广益的环境。

最优秀的人才加上最好的培训发展空间以及开明的工作环境,这就是宝洁成功的基础。

企业的风俗习惯即文化对企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同一企业的员工形成了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从内部提拔人才铸造了深厚的企业文化。内部的人才,对企业更具有归属感,本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一致,便于企业目标的达成。

著名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翰威特广州公司经理张倍之小姐也认为,采取内部提拔,企业人才流失率低,而同事间相对一致的行为模式也便于发挥团队精神。国外一项研究显示世界上最好的18家公司中15家采取了内部提拔的用人策略。内部提拔需要有效的培训机制,成本非常高,但却有效避免外部招聘人才所带来的“公司政治”的增多,即不同背景的小集团更多出现。

要避免员工“同质化”。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原中华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理事长姚燕洪先生则认为,内部提拔带来了一个后果是员工同质性高,缺乏外边的新鲜血液,影响了创意,而市场变化快需要更“奇怪”的想法。

海尔公司似乎走折中路线,其管理人才从内部提拔,而具备特长技术人才则从外部挖掘。海尔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王颖民认为管理人才需要对企业文化更深入的认识,而外部技术人才的加盟会带来技术的创新。

采取何种策略关键是企业对不同方式所产生的后果在权衡。宝洁因无法接受不同公司文化带来的冲击,所以坚定地选择了内部提拔。而为了消减其所带来创新不足的消极影响,宝洁非常强调“外向性”,加强外部市场调研,加强跟学校研究机构配合,跟供应商、分销商配合。

4、注重人才以人为本。

宝洁培训课程的第二个游戏――buildatower内容如下:。

在15分钟内,仅用报纸和透明胶纸在地上搭一个塔,越高越好。

作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难题:垒到一定高度后,发现塔根本站不住,因为中间有些“关节”比较脆弱。所以应先解决稳固程度,再解决高度。于是在每个关节处加固,但最后还是站不稳,因为毕竟只是报纸和透明胶布,塔基根本不牢固。一个绝好的解决办法:用胶纸从四个方向把塔身和地面连起来,起到平衡作用。

到这里,宝洁想要告诉员工的已经很清楚了:每张报纸何尝不是宝洁的每项业务,或者说开发的某种产品,目标是“塔尽可能高”,即公司要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寻找新的利润点,开拓新的业务,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成长和发展。而在这些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的过程中,产品和产品的关联度,业务与业务的衔接是很重要的,体现在“报纸与报纸的粘合处”。然而解决了这个问题,却还没解决好“稳固”的难题。最后解决的办法是用胶纸“以一贯之”,从地面――塔基――塔身用胶布连起,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胶布何尝不是一种管理要素,而这“以一贯之”的胶布难道不像企业的哲学、企业的精神、价值观,以及企业的文化吗?只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整个企业才能稳固地不断成长,才能将企业的产品、业务统一到企业经营整体,甚至是员工们,才能发挥高效作用。

这个培训游戏是要说明这样一个重要道理: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的强大的粘合力,企业的各部分需良好有效的结合。

联合利华:

集中化战略(企业集中化、产品集中化、品牌集中化、厂址集中化)有利于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实现在华投资的战略目标。

联合利华日前决定将其在中国的食品零售营销网络转包给第三方公司----尤尼森营销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他们计划首先在北京和石家庄进行如下试点:主要由第三方公司负责零售促销计划的实施、样品陈列、现场销售、订单处理等,而自己将集中精力制定战略计划、管理主要客户及分销商。

评述:集中化战略在联合利华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是品牌集中化,虽然拥有多个品牌,但在中国推广不到20个,都是一线品牌;

四是厂址集中化,今年5至8月,通过调整、合并,减少了3个生产地址,节约了30%的运行费用。这次将食品零售营销网络转包,可以说是营销环节集中化。实现营销环节集中化,把自己不特别擅长的零售营销转包出去,从而专心制定战略计划、管理主要客户及分销商,有利于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实现在华投资的战略目标。向第三方转包零售营销网络是集中化战略的又一重大创新。

我国的企业不但要与著名的跨国公司竞争,更要自觉地向他们学习。联合利华的集中化战略就很值得我国的企业学习。集中化是经营智慧的突出体现。企业无论大小强弱,能力、财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化的形势下,为了向客户提供值加比(即价值与价格之比)较高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在各个方面善于集中,善于争取和发展相对优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拉长战线、分散资源,不要搞无原则的多元化,更不要盲目进入非擅长的领域。

两个公司共同的可取之处:

一品多牌策略。

英国的联合利华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就使用一种新商标,号称世界上拥有商标最多的公司,拥有十多万个有效注册商标。美国的p&g公司仅洗发液就分别使用“潘婷”、“海飞丝”、“飘柔”等不同商标。这种模式既克服了“单一模式”的缺陷,又可不断创立新的名牌,起到区别商品的特点、品质或档次的作用。采用这种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各生产单位创立各自的品牌独立参与市场竞争不依靠一块牌子生存。

两个公司共同的可取之处:

都采取了一品多牌策略:

英国的联合利华公司,推出一种新产品就使用一种新商标,号称世界上拥有商标最多的公司,拥有十多万个有效注册商标。美国的p&g公司仅洗发液就分别使用“潘婷”、“海飞丝”、“飘柔”等不同商标。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这种模式既克服了“单一模式”的缺陷,又可不断创立新的名牌,起到区别商品的特点、品质或档次的作用。采用这种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各生产单位创立各自的品牌独立参与市场竞争不依靠一块牌子生存。

而相对于我国的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比较的单一,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被产品的有限性所钳制,在长远的发展中易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结束语:

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的很多本土企业陆续被外企兼并、甚至挤出销售市场。此现状应该引起我国民族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深思,并向国外的优秀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营模式和理念,完善和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民族企业!

来源:博采。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三

摘要:本文从实际案例中解析出公司人格否定理论的适用原则和在公司存在运营的日常经济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通过与国际公司人格否定理论的含义和看法比较出作为市场营销者深入了解公司人格否定理论的必要。

关键字:公司人格否定理论公司法人独立人格。

一解剖含义。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disregardofcorporatepersonality),又称“刺破公司的面纱”(piercingthecorporation’sveil)或“揭开公司面纱”(liftingtheveilofthecorporation),指为阻止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的债权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

公司人格否认被具体描述为“作为一般规则,在没有相反的充分理由出现时,公司被视为一个法律实体(即独立的法人),而当法律实体的概念被用于妨害公共利益,使违法行为合法化,保护欺诈或为犯罪行为辩护时,法律将视公司为多数人的联合”。

国际上一般这样看待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第一,公司人格否认仅是一种特殊规则,在公司法人制度中,公司人格独立被作为一种一般规则,是帝王原则,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仅是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弥补,我们不能因为公司人格否认规则而否认公司具有独立人格。第二,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相当含糊,正如表述中所说,它适用于法律实体的概念用于妨害公共利益,是违法行为合法化,保护欺诈或为犯罪行为辩护时,这一陈述急具随意性和抽象性,使人难于把握。而美国法官又进一步总结道:“整个问题(刺破公司面纱)仍在隐喻的迷雾之中,而恰当的标准只能是‘诚实和正义’。”第三,公司被否认人格的后果是视公司为多数人之联合。各股东在公司人格被否认之后,再也不能以公司独立的人格对抗善意债权人,股东的责任也应由有限责任转为无限责任。

二案例再现。

(1)refg(films)ltd(1953)。

fg(films)ltd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确认某一电影为英国电影。该申请被下级法院驳回,因为该部电影是由设立fg公司的美国电影公司制作。美国电影公司曾同意提供资金和必要设备,资助fg(films)ltd制作该电影。fg在英国拥有办事处,但没有营业场所,并且在英国没有雇佣任何职员,公司90%股份由美国董事所有,其余由一英国董事所有。fg请求法院确认该电影是由其制作,因为fg是英国注册公司,因此该电影应为英国电影。

判决:该请求法院不予支持。相反,法院认定fg只是美国电影公司的代理人,并且不是电影的制片人。证据也表明,fg只是作为一个空壳公司,其设立是为了使该电影成为英国电影而已。法院认为,认定fg公司承担了制作该电影的工作违背了事实和逻辑。

(2)2003年1月,a公司与b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一份,约定a公司向b公司购买手机8万部,价款总额为2.8亿元。该协议的履行期限为四个月,履行方式为分期付款,先款后货。a公司先后支付预付款1.72亿元,余款1.08亿元未付。自协议签署近一年的时间,因为非典等市场因素,a公司没有依约提货。2003年12月,a公司向b公司发出发货通知,此时每部手机价格从3400元降至1700元,b公司将价值9129万元的53700部手机,发给a公司。截止2004年3月31日,a公司在b公司处尚有预付款49194392.5元。就《合作协议》履行产生的损失问题,双方经过多次协商,达成了最终解决方案《备忘录》。约定:a公司承诺补偿b公司3500万元损失,b公司返还a公司预付款14194392.5元(该款已依约返还给a公司)。但在2005年10月,a公司突然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归还其预付款3500万元,支付资金占用利息并赔偿经济损失,并主张b公司的母公司c公司承担连带责任。b公司亦提起反诉,要求a公司依照《备忘录》之约定返还损失3500万元。本案一审法院判处b公司返还a公司预付款3500万元,支付该款的资金占用利息。a公司向b公司公司赔偿损失1167万元。c公司对b公司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一审判决没有支持a公司的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等主张,基于双方签订的《备忘录》,一审法院动用自由裁量权,以缔约过错为由,裁量b公司和a公司分别承担70%、30%的责任并驳回了b公司的反诉请求。基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判处c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三从案例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1、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构成要件。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又称“刺破公司的面纱”或“揭开公司面纱”,指为阻止公司独立法人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的债权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这一制度体现于新《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到公司人格否定制度时,应符合三个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就被告而言,应只限于实施了滥用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的积极的控股股东。在上述案例中,c公司是b公司的控股股东。

(二)行为要件:公司人格利用者实施了滥用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是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行为要件。该滥用行为主要包括两类:利用公司法人格规避合同或法律义务的行为和公司法人格形骸化的行为。

2、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原则(1)个案原则。

公司人格否认的效力仅限于提起否认公司人格的第三人所依存的特定法律关系之中,而并不是对公司独立人格全面的永久的否认,是对在特定的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已经丧失独立人格特性的公司状态的一种确认。公司人格在个案中的否认,并不影响公司在其他法律关系中的独立人格。不得将对公司判决的既判力和执行力的范围扩张适用于未参加诉讼的其他公司或者股东。

(2)实际操控原则。对于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承担责任的,应当是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能对公司的主要决策活动施加影响的股东。即控制股东或积极股东。而对于非控制股东或消极股东的有限责任应当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3)不得自我否定原则。

公司独立人格否认是为保护第三人因公司独立人格被滥用而遭受不利而设置的,只能有受害的第三人提出。公司不得主张自己不是人,公司独立人格不得为股东利益而主张,必须由受害者提出给予司法救济的请求,不允许公司自己或公司股东为排除某种不利后果而提起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的请求。

四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存在的意义。

2005修订的《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公司法》中“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维护投资者和规范公司运营秩序,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意义: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必要、有益的补充。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是当法人运用背离法律赋予法人人格的原始初衷(即公平、平等、正义)而为他人控制和操纵,已不再具有独立性质,法律将无视法人的独立人格而追究法人背后的操纵者的法律责任。因此,这种法人人格否认所引起的从法人人格确认向法人人格否认的复归并非是对整个法人制度的否定,恰恰是对法人人格的严格恪守。因为运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所否认的法人,实际上是一个被控制了的、失去人格独立性的法人空壳。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对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合理与必要的保护手段,有效地维护了法人制度的健康发展,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不致发生偏向和被异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不仅不是法人制度的否认,反而是法人制度的补充与升华。正是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证明并捍卫了法人制度的公平、合理与正义。

一、不可分离的两个方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弥补了法人人格确认制度的缺陷,可以有效地防范不法分子滥用法人的人格和有限责任的特性逃避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保护了社会共公利益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使法律从形式上的公平合理走向了实质上的公平合理,极大地丰富了公司法人理论,使法人制度更加丰富、完善。

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从而否定股东的有限责任,要求股东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

五感悟与思考。

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独立责任和股东仅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的规则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基石,不可动摇。而通过适用揭开公司面纱,仅是修复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之缺损,绝不是要将其摧毁。因此,涉及到“公司人格否定”,当属非常严肃,国外立法和司法尚且掌握不一,我国更缺少司法实践,特别是判例,立法只是超前笼统地予以规定,作为最高司法机关的贵院尚未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诸如何为“滥用”、何为“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等,均无严格标准。因此,在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时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切不可滥用法律。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一个规范公司的法律条例,将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秩序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市场营销的学习者,深入了解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将有助于了解公司运行制度、了解市场一般运作规律、理解和掌握在公司日常运行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纠纷。

清晰分辨公司人格混同将会减少在公司运行中的损失。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四

目前很多电力公司员工培训工作都停留在表面,过于形式化,对于员工培训的评价也只是简单的将培训次数作为评价参数,这样就导致公司培训部门一味地强调员工培训次数,并没有考虑员工培训内容和员工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也没有考虑员工是否会接受这种培训方式,顾及培训结果,这样的培训效果自然不理想。

2.培训内容不合理

有的电力公司在组织员工培训过程中并未立足于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员工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导致公司员工培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而且在进行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公司强制性的安排员工进行培训,并不是员工自愿、主动申请进行培训,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如果培训内容根据公司员工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相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培训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员工培训效果。

3.培训激励机制缺乏

大多数企业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并未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很多员工在培训时面临很大的压力。只有在合理的激励机制驱动下,才可以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员工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培训工作中。

4.员工培训工作并未树立长远发展眼光,培训转化结果不理想

目前电力公司员工培训中并未结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如果一个公司想要获取长期持续发展,就应该提前根据公司树立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需要的相关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不然的话很容易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这样会严重影响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其次,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公司培训的转化率仅仅为10%-20%左右,也就是指公司浪费了80%-90%左右的培训投入。笔者认为,很多公司的培训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培训成果转化环境,比如同事及公司领导的'支持、科学的转化机制、技术支持服务、执行机会等等。

电力公司在制定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效率、完整性、可行性等各方面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效果评价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培训评价筹备

评价筹备的内容主要包括培训评价目的设定、调研培训内容、培训评价信息记录建立等。其中培训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培训内容调研,主要是指培训组织人员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以及技术方法全面评估培训人员的现有技能、未来目标及知识储备等情况,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培训,并且确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内容。由此可见,培训内容调研是培训评价的重要基础,也直接决定了员工培训目标以及培训计划方案。培训评价效果也是培训课程分析中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可以为培训内容调研提供重要的反馈输入源,也可以完善相关的培训环节。在实施培训项目之前,人力资源组织者应提前决定培训评估目标。实施培训评价应有助于判断培训内容的实施效益,进一步完善培训流程中的一些小细节,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完善培训计划,从而使培训计划和组织自身的要求更加贴近、符合。

2.培训评价实施

培训评价的实施主要应包括评价方式、评价层级、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内容。电力公司应严格遵循有效性、实用性的基本原则,确定评价层次,还应该结合公司的自身基础针对性的评价各项培训流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培训评价方法:第一层评价应针对全部的培训内容,第二层评价应评价培训成员应该必备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特定的技能,比如,对于新员工,在进行岗前培训时应熟练掌握公司的操作章程、公司质量策略、公司制度,因此可以采用考试、现场演示结合的评价策略。

3.培训评价反馈

一般培训评价反馈的内容主要包括培训评价总结、跟踪反馈两大部分,对于评价总结应包括培训项目简介,如成员构成、投入要求、核心要点、持续时间等;同时需要分析受训员工培训效益,统计培训不达标人数、达标人数,并且分析不达标的要素,还应该针对不达标者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应多次跟踪、培训不达标的受训员工,若培训效果仍然不理想,应考虑进行离岗、转岗处理。其次,应评价培训内容的效益,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若培训项目的效益较好,应该长期保留,如果培训内容没有效益,应考虑撤销,如果培训内容的效果不佳,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在撰写培训总结后,应及时在组织内部发布,从而将培训评价和公司实际工作相结合。目前,电力公司对于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价环节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以及员工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价流程,从而提高人力资源培训的效果。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五

公司理财目标是指作为理财主体的公司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下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系列行为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根据史蒂芬·罗斯等人的定义,公司理财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一是公司应投资于什么样的长期资产?二是公司如何筹集到资本预算中所需要的资金?三是公司如何管理它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可见,公司理财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理财主体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下,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具体的理财目标,从而实现总体的理财目标。

一、我国公司理财目标选择的现状及比较

与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理财目标一致性不同的是,我国公司理财目标一直存

在较大争议,选择上存在许多不同。我国现代公司是在对国有企业或家族式企业进行改制后形成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股权的相对集中,大股东经常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所以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处于不同的位置,对企业的要求和权利分配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大股东不满足于仅仅对企业红利的分配权,还要求对企业经营的决策权利,中小股东则实际上仅拥有企业的分红收益权利,其用脚投票甚至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经营行为,这也直接导致“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育的滞后,经营者的市场选择机制不能建立,资本市场成为投机者的乐园,因此,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变得不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财目标表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常见如下选择:

1.选择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

2.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

3.选择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作为目标;

4.选择社会效益作为目标;

5.选择企业员工收益最大化作为目标;

6.选择企业各关系人(股东、经理、员工、债权人、客户等)利益平衡作为目标等。

二、影响公司理财目标实现的因素分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

(二)管理决策因素

险、管理当局的控制能力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态度,也将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对公司理财目标的实现也产生影响。其二,投资报酬率与风险。收益与风险直接相关。公司在作出各项管理决策时,要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研究风险、计量风险,并设法控制风险,以实现公司理财的整体目标。

(三)外部环境因素

公司要能正确的预见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充分利用国家对经济行为的优惠政策和有利政策,才能趋利避害。商业竞争、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等外部因素,都将对公司的销售收入、存货库存、设备添置、债券投资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为实现公司理财的目标,公司必须及时调整生产经营,适应经济政策,以迅速提高应变能力。法律环境。公司的理财活动,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都要和公司外部发生经济关系。财务人员应该了解、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实现公司理财目标。金融环境。公司总是需要资金从事投资和经营活动。而资金的取得,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从金融市场取得。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影响公司的筹资、投资和资金运营活动。

各种公司理财目标本身也许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有待完善,但与公司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相对合理的理财目标应能把公司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理财主体既重视公司的规模,又重视公司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选择公司理财目标,既要考虑财务活动本身的特点,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客观实际,使之真正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棣华.公司财务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

[2]于红莉.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及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4).

[3]杨越娟,王琦.现代公司理财目标的讨论[j].中外企业家,2007(2).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六

1.1筹资难度大,资金周转不足。

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的筹集与资金周转问题。首先,中小型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投资者的投资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银行通常因为中小型企业资信等级低、贷款业务和监控成本高而不愿意放款。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而国家在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尚不健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为非国有企业,更有一部分为私企,使得金融机构不得不持谨慎的态度。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难题。其次,中小型企业没有民间融资渠道,在民间投资较多的地区大多数是采取民间集资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但是,很多地方的投资能力相对较弱,阻碍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1.2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资产管理混乱。

第一,一方面,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重技术、轻管理和重销售、轻理财的观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完善的现状,忽视了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是私营性质,在进行财务活动和处理各种经济关系时,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倾向。第二,中小型企业过度负债现象较为突出。一是一些企业不顾成本和自身能力等现实,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取贷款。二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甚至“拆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频发,形成复杂的债务链。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资金链条过紧并随时可能出现断裂。三是短债长投。一些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第三,很多中小型企业存在资产管理混乱的现状。一是现金管理混乱无序。很多中小型企业不编制现金计划,缺乏严格的信用政策,缺少有力的催收措施,阻碍了资金的流动速度。二是在具体运用方面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财务控制十分松散。存在重资金,不重财物,没有建立一套严格的出入库制度,管理不到位。三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主要有,购置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登记入账,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没有按规定清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1.3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控制力。

很多中小型企业在财会部门岗位责任制与账务处理程序制度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二,对现金管理不严,存量现金没有盘活,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过量购置不动产,陷入财务困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收益。第三,财务成本管理不科学,资产流失严重。不少经营者盲目地投资购买固定资产,不重视特殊定货成本和企业启动成本的预算管理等。第四,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存货控制薄弱。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另外,很多中小型企业存货占用资金较大,管理不合理,时常造成资金损失。

1.4中小型企业管理模式相对僵化。

一是我国中小型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领导者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管理模式僵化,致使其职责不分,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另外,有些企业管理者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管理思想相对落后,有些经营者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因此时常会出现决策性的错误,制约了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特别是一些民企,会计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会计人员只会简单地做账,根本不会财务分析,更提不出有利于企业长久良性发展的合理化财务建议。

1.5投资能力弱,随意性比较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中小型企业上马了许多投资项目,但是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不能进行科学的投资分析和市场论证,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致陷入破产的边缘。一是部分中小型企业片面追求短期目标,资金严重不足造成投资所需资金短缺。二是中小型企业缺少投资所需资金,投资存在盲目性,难以把握准确的方向。

2加强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2.1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第一,建立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的融资担保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在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过程中要把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形式结合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二,形成产业集群是目前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中小型企业可以在发展产业集群和建立中小型企业行业协会的基础上争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产业集群内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较高的融资。研究发现,为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三,积极推进中小型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为中小型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是完善中小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规范融资的信用行为,为低风险融资者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应该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加强财务管理,达到减少信息不对称给中小型企业融资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目的,为中小型企业发展奠定融资基础。三是加强同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加强联系,树立诚实守信的形象。

2.2全方位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中小型企业应当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尤其是企业领导者要积极转变观念,具有对策建议精神,要结合企业实际,勇于突破“家庭式”的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制定更合理的、完善的管理制度。第一,树立风险理财观念。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风险将会更大。中小型企业防范风险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建立风险预测,系统地辨识可能出现的`风险;二是制订翔实的财务计划,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第二,树立资本多元化理财观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都将进驻中国,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我国中小型企业未来筹资的渠道之一。

2.3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一是保持财务资料完整。很多中小型企业很难提供一份完整的财务资料,特别是有效的财务管理,这势必要着重改变的现状。二是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很多中小型企业因为存货太多或者存在大量的、难以收回的账目,久而久之,很容易将一个健康的中小型企业拖垮;另外,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三是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四是提高认识,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五是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揭露问题、促进管理的改善及责任的加强。

2.4财务管理模式上的对策建议。

第一,财务管理结构对策建议。重新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一是要重新确立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重关系。二是要重新确立知识资本的各种权益形式和期限结构。三是要重新调整金融资本内部的层次、形式。对市场变化可能带来的后果及早采取预防性措施。第二,财务分配实现公平性。财务分配由按资分配调整为按经济要素分配,因此,在财务分配方式上确立知识资本的地位,同时,也可以这样的方式激励成员积极投入知识资本。第三,财务管理目标对策建议。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考虑有形资本所有者的最大化资本增值,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需要向多元化、纵深化演进。第四,财务分析实现准确性。财务分析需要重视对知识资本的分析,要客观评估知识资本价值。

2.5把握好方向,规范企业内部投资。

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一定是做大了好、做多了好,而是做精、做专、做强。中小型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只要把握好发展方向,在做强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发展。所以,企业发展强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小型企业只有把握好定位,在发展过程中才不会迷失方向。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七

摘要:民族文化作为精神层面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公司治理主体的行为选择和公司治理原来的路径依赖,进而导致公司治理制度的变迁,最终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我国的民族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伦理孝道,推崇天人合一、重义轻利,这些深刻影响着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与完善。通过民族文化的变迁,可以有效克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实现我国公司治理的“革故鼎新”。

关键词:民族文化;公司治理;自我进化;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一、公司治理与民族文化。

制度变迁的理论告诉我们,非正式规则作为制度构成的一部分,对人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非正式规则的演化决定着正式规则的变迁,两者之间是先和后、源和流、主和次、替代和被替代的关系。民族文化作为非正式规则,其通过影响公司治理主体的行为及路径依赖,对公司治理的形成及演变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民族文化影响公司治理主体的行为民族文化为公司治理主体的行为所提供的道德基础、价值导向、传统习俗和精神信仰等,使其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种经济理性的原则和立场。公司的有效运行,需要每一个治理主体都共同遵循某种基本的行为准则,而这种行为准则首先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和共同的行为习惯、道德原则和价值理念。公司治理主体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的行为是“嵌入”在社会文化之中的,通过这种特殊的“嵌入式”影响,制约着公司治理主体的行为抉择,从而深刻影响着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性。

(二)民族文化影响公司治理的路径依赖民族文化作为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历史上前后两种公司治理制度,其通过影响社会主体对多重均衡中某一特定公司治理制度的选择,形成了公司治理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在新旧公司治理博弈的过程中,博弈者作为一个理性人,其在博弈的过程必然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当博弈者根据当前的公司治理现状对未来的博弈作出预期时,他在以前的博弈中所形成的文化信仰就会深刻地影响其当前的预期,这样,民族文化作为桥梁和纽带,就在历史上不同的博弈和均衡之间建立了内在联系和承继关系。因此,在公司治理变迁的多重选择过程中,民族文化因素占据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的作用。

二、两大典型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根源性差异。

目前,世界上比较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有英美治理模式与德日治理模式。由于受到各自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两种模式在股权结构、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一)股权结构与股东类型。

在英美的民族文化中,个人主义是其重要内容,由于个人主义的深刻影响,英美一直阻止银行、财团等金融机构通过投资企业进入其董事会,防止企业被其实际控制而影响普通股东的利益,这也是美国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分散、股东类型以社会公众为主的文化根源。冒险精神是美国个人主义的一种重要表现,正是这种敢于冒险、敢于博弈的精神,使得美国人热衷于通过买卖股票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形式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加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由于生存环境恶劣,日本民族逐渐形成了藐视个人力量,注重集团力量和权威的特点,日尔曼民族与大和民族一样,也很崇尚集体主义精神,这是为什么德日的公司治理中股权高度集中、实行主银行体制和全能银行体制的文化根源。由于秉持集体主义理念,德日公司普遍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追求公司的长期效益。

(二)内部治理结构。

民主自由是英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就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由于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响,英美公司在选择公司董事的时候,特别注重董事的个人能力,尤其是选择公司ceo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英美公司的董事会拥有极大的决策权。基于对民主自由的强烈渴望和对董事会权力集中的深刻忧虑,善于创新的美国人建立了外部董事制度并率先采用独立董事,以制衡权力极度倾斜的董事会。日本奉行家族主义传统,崇尚家族权威,并把这种对家族“家长”的崇拜和尊敬推及至效忠皇帝、效忠国家。在日本,个人、公司、国家之间通过广泛交叉所有权关系建立了庞大了等级秩序网络,这个网络拒绝接受一切可能或试图破坏这种等级秩序的外部力量,所以日本的公司治理以内部董事为主。德国有较长的封建专制、君主专权和家族主义的传统,这也是其公司治理封闭保守、不主张改革以及坚持实行双层委员会制度的文化根源。

(三)外部治理手段。

由于深受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美国一直奉行政府不干预经济政策,鼓励公司之间相互并购,并认为这种广泛的并购可以有效的激励经营者,使公司的经营者、管理者更加坚定的维护投资者利益。因此,美国公司之间的恶意收购非常普遍,证券市场高度发达,公司治理由外部控制来实现。德日在二战结束后,为了尽快恢复国内经济,积极实施经济国家主义,鼓励企业联合扩大规模,鼓励银行向企业融资,允许银行多种经营,日本的主银行体制和德国的全能银行体制这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德日银行通过向公司提供贷款,对公司形成财务压力,及时进行相机治理。受经济国家主义影响,德日的金融市场非常发达,但是资本市场却异常薄弱,市场并购并不活跃,恶意收购更是很少发生。

(四)激励机制。

美国人崇尚实用主义,注重效用至上,这种实用主义充斥在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深植于美国的民族文化之中,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在英美公司治理中,普遍采用年薪、股票及股票期权等多样化组合的物质激励方式,这种方式将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的成长、股东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最有效用的,可以有效克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德国和日本非常崇尚集体的力量,个人生存于集体大家庭之中,非常重视集体对于个人的评价,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集体荣誉以及基于这种集体荣誉而获得的物质补偿和价值肯定。反映在公司治理中,德日公司普遍建立了完整的荣誉奖励机制,根据经营者为公司所作的贡献的大小而授予相应的荣誉及权力,这种激励方式增强了经营者的归属感,实现了公司和个人价值目标的有机结合。

(五)职工参与。

美英公司遵循“股东至上主义”理念,认为公司只是为股东赚钱的工具,公司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只有股东才有资格参与公司治理,公司职工如果要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只能通过持有公司股票变成公司股东,这样才有牢固的产权基础,因此,英美公司职工主要以职工持股计划参与公司治理。历史上,德国的工人运动非常活跃,诞生了马克思、恩格斯等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形成了职工民主管理的理念,这种理念随着工人运动的开展逐渐成为德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公司治理中,工人运动非常活跃,职工的政治觉悟非常高,普遍要求参与公司治理,通过选派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恰恰适应了德国文化的这一特点。

三、我国民族文化与公司治理的完善。

我国的民族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伦理孝道,推崇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在公司治理方面则表现为股权的高度集中,股东类型以国家、法人为主,内部治理较强,外部治理较弱,崇尚精神激励,鼓励职工参与。当前,我国公司治理与我国特有的民族精神是基本吻合的,但也有民族文化的部分负面因素影响着公司治理,可以通过民族文化的变迁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

(一)我国公司治理的民族文化根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大力提倡并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公司作为构成社会的一个小型集体,内部非常重视员工的归属和培养,外部则强调公司之间应当相互帮扶,因此,我国公司治理的股东类型主要以国家、银行和法人为主,公司重视保护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我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孝道,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以“伦理孝道”为结点的关系网络,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有序,网络内的个人和集体以伦理孝道为指引,对内彼此认同、相互帮助,对外则排斥其他力量介入,这也是我国公司治理以内部董事为主、独立董事无法良好运作的深层次原因。“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凡事以和为贵。公司的并购特别是恶意并购会严重破坏社会的和谐气氛,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对抗,这一点是与“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相违背的,因此在我国不受推崇。在我国,重义轻利是传统美德,它强调要以“义”来规范“利”、制约“利”,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要“舍利存义”。国家的公益、集体的利益、个人之间的情谊都被视为“义”,在“义”的规范下,公司的员工更愿意通过获得集体的认同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在公司治理中,这种在职位晋升以保持均衡的“义”的前提下,通过年薪制实现自己“利”的诉求,恰是我国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这种理念经过制度的强化和自身的变迁,目前已成为我国具有现实意义的.民族文化。“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具体到公司治理当中,就是强调职工是公司的根本,公司要以职工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应当支持职工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来,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活跃,这种参与更多的是直接参与。

(二)民族文化变迁与我国公司治理的完善。

民族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强化,不断实现自我的变迁,进而影响制度的变迁。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素主要有自我进化和接触传播,在民族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通过内外的引导,可以实现公司治理的完善。

1.民族文化的自我进化实现公司治理的“革故”民族文化通过自我克服其不适应制度的部分,完成适应部分的积累,从而实现全新的蜕变;同时,通过培育新的民族文化,并不断通过制度强化,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变迁。我国公司治理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个人财产界定不清,权责不明,公司治理失效。因此,有必要引导集体主义自我进化,逐渐克服集体主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培育产权文化来补位,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的完善。重伦理孝道会产生“官本位”和“唯上”文化,导致公司治理出现“一言堂”的现象,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不利于公司治理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因此,应当克服伦理孝道中的极端现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天人合一”特别讲求以和为贵,生活在熟人社会之中的人们不愿意通过激烈的手段破坏彼此的和谐关系,社会缺乏激烈竞争的文化环境,企业的活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克服其中的“中庸之道”,培育竞争文化,鼓励市场竞争行为,这乃是市场经济的深层次要求。

2.民族文化的接触传播实现公司治理的“鼎新”民族文化除了自身的变化之外,在不断的与外来文化交流、接触与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实现变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生命力,在与外国文化交流交融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与发展。在继承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时,可以借鉴吸收英美个人主义中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加快实现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同时,我国公司治理的民主管理还不完善,可以充分吸收英美国家民主自由的理念,加快培育具有我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民主管理制度,营造平等自由的公司治理氛围。另外,应当充分借鉴英美国家的权力制衡理念和法治理念,并将其应用于公司治理之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监督体系,完善独立董事的引入制度,规范公司行为,改革其中不利于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成长的相关规定。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八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叫……来自对外汉语071班,我的论文题目是《小王子》的象征意义。

论文是在霍继超老师的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霍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参加我的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的授课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是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个汇报,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写《小王子》的象征意义,是基于以下几种目的,一是让人们在看到小王子后,能够反思自己的精神处境,二是想让处在精神困境的人们走出“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断层,去寻找使这二元世界衔接的中间道路:即既要发展物质文明,又不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像《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一样期盼着“小王子”的顺利回归。

“小王子”的回归有助于现代经济社会真正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

《小王子》是圣埃克絮佩里在二十世纪喊出的口号,更是现代社会所需求的治疗精神的良药。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九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扩大、工业建设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城市、工业等污水也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污水处理公司而言责任是重大的,而如何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功能的实现与环境的保护。所以引进适合自己公司的集约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实现政府与企业双赢的局面,还起到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这对于企业本身的未来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本文将在着重针对处理公司的集约化管理优势及作用进一步进行探析,以促进我国污水处理管理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集约化管理;系统;污水处理。

随着人们收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宗旨下,政府对污水处理的标准越来越高,人们也更加注重身心健康,且对于环境的质量与保护意识也越发的高。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发展,从而导致污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污水处理是污水处理公司的头号任务,而且它工作的运行与管理的好坏甚至关乎到我国政经发展。所以污水处理公司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获得可持续竞争力必须要不断的去陈更新,把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完善或者弃掉,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技术[1,3]。因此将高效能低成本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引进企业管理中来便是明智的管理策略,且这无疑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及对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综合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集约化管理。

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意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将该概念运用到生态、经济、技术方面也一样可行。集约化管理是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并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因此对于污水处理公司的集约化管理便是集中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该聚集功能,以避免其它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终以达到企业效益与社会综合效益目标的实现。简而言之如图。

2、集约化管理体系与应用效果。

污水处理公司集约化管理的集就是将公司分散的核心生产资源进行集中,由少到多,进行配置,依据价值取向从低级升级到高级过程,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1调整公司结构、高效管理。

传统公司一般采用的是“厂长制”,因此每个分工厂的管理力量是分散的,且配置的人员,如:维修人员、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就为各自分工厂而工作。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且不能共享。而通过集约化管理首先就是将分散力量集中,也就是调整了公司结构,建立唯一的一个“管理调度集控中心”统一调度、监控所管辖的分工厂,分别下设“各核心力量中心”,再分别对各工厂所需进行配置。如:江门市碧源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专业从事水污染治理,市政公共设施管理,污水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为城镇污水工程和工业污染水治理工程提供咨询服务,污水治理项目投资等业务。现下属8个地理位置较为分散的污水处理厂,且随着政府、人民对环境健康的重视,以及企业的扩建与投资规划,都在推动着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数量、规模的增多,以及公司管理上不足等问题的出现[2]。因此为了公司得到有效经营管理以及公司“合理控制成本,高效低耗”的运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公司引进了集约化管理,首先建立了“运营调度中心”,再下设“中心调度室”、“维修中心”、“设备技术室”。借助集约化管理模式功能,集中公司核心力量,根据企业管理价值取向对各水厂统一配置,为实现高效管理、降低投入成本,以保证竞争实力与优势做准备。工作流程如图:

2.2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由于各分工厂地理位置较为分散,如若要想实现集约化管理,就必须要保证信息之间的流通与共享,所以要在调整公司结构基础上,建立一个属于本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先建立一个集中的scada监控中心,对各个污水分厂的plc信号进行采集,并将数据集中,实现对各污水分工厂的集中监控;同时建立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生产运行信息管理系统与集中scada系统的通讯连接,生产管理人员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客户端或移动平板实时监控生产运行状态,运营中心各个班组及生产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工作流程、进度跟踪、设备管理都通过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信息平台记录收集大量事实数据、输入运行数据及输入化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报表曲线及数据库,对生产管理以及工艺的操作情况都产生重要作用,不仅为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上级部门的核查,都有完善的历史数据及详细记录;由于是在信息管理中心调度系统下,依据安全可靠的信息相互协调工作,及时正确的反映了各操作情况的数据变化,保证了工作系统的稳定进行,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机器设备的损害,更是减少了人力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成本,且提高力量工作效率;由于集约化管理模式,使公司得以对各个污水厂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可制定规划适合各工厂的发展计划,同时确保设备设施的检修与维护,避免了闲置浪费或者检修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4,6]。如: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共有三个地理位置分散的小型污水处理厂。积极探索信息化企业管理,通过郊区市场化项目大胆尝试“无人运营,有人值守”的管理方式,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技术运用普及化的集约化管理创新模式。公司设置“集控中心”,由“集控中心”统一调度、监控三个厂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污水厂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了生产管理多环节信息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运营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与人力成本。同时,成立专业队伍完成三厂的设备巡检、保养和维护工作,各厂的值守人员只需负责特殊设备操作、异常情况下的及时响应和资产安保工作,将生产人员由原来的“一岗一专”转变为“一岗多能”,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3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考虑,为了适应市场要求,企业必须要把工作效率与质量放到首位,这关乎到公司商誉与前途发展,因此必须要提高公司管理机制,优化公司职能结构以为提高工作效率做准备。而集约化管理模式无疑是现阶段污水处理公司发展的'良药,它通过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核心要素进行统一配置,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强化了工作能力与效率,同时由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更是促成了企业高效率,低成本的局面,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2.4有助于完善工作考核奖惩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由于在集约化管理模式下进行工作管理,利用其监督作用,为完善公司工作考核奖惩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达到奖励先进,惩罚消极。使工作环境明朗化,切实的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将员工的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以提高公司目前的工作运行效率,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能,达到强化提高公司的集约化管理与经济效益与企业目标的实现[5]。

3、结语。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公司集约化管理不仅推动企业的发展与功能的实现,还促进该地区经济良好发展。所以污水处理公司应该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借助相关理论与其它成功企业的经验,合理规划,进行集约化管理是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与作用的。

参考文献。

[4]李阳.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方法[j].企业导报.,(12).190.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十

同时,从国际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中吸取经验,以发展我国的消费金融公司。

引言。

7月22日,为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银监会出台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拟在北京、上海、成都及天津四城市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试点。

3月初,北京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正式亮相并开始营业。

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属于新事物,部分专家学者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认为消费金融公司恐怕只是“看上去很美”,在目前的制度设计框架下,存活的几率非常小,更谈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了(杨速炎,)。

的确,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征信体系的缺失以及资本金等问题都将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生存考验。

虽然其硬件设施还不完善,但它的成立弥补了正规金融和地下金融之间的断层带(尚鸣,2009),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一、消费金融公司概述。

(一)消费金融公司的概念。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如果人们在买东西时缺钱,不用抵押、不用担保就能很方便地从消费金融公司贷到钱,最高额度为其月薪的5倍。

(二)消费金融公司开展的必要性。

从宏观角度看,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是为了通过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分别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从至间,这三大需求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分别约为:消费0.1,0.9,0.2,0.8,2.5,2.1,2.5,1.0;投资4.2,4,3.5,3.9,4.0,4.5,5.1,4.1;净进口4.2,4.5,6.2,5.5,3.9,5.0,5.2,4.1(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这说明我国一直为净出口和投资主导的经济结构。

消费金融公司的开展有利于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不同层次需求、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将对改变我国目前出口和投资主导的经济结构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微观角度看,消费金融公司是消费信贷市场的重要支柱。

消费信贷帮助人们实现跨期消费决策和一生消费规划,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加总消费效用水平,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以及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这里的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是指通过经销商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约定的各种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的贷款,其中并不包括房屋和汽车贷款。

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是指消费者直接向消费金融公司借来用于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消费事项的贷款。

消费金融公司在试点阶段的业务不涉及房地产贷款和汽车贷款等高风险产品。

二、消费金融公司还需慎行。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各路专家都持不同态度,虽然这一模式可以填补我国正规金融和地下金融之间的断层带,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我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刚刚起步,不足之处还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但是在初期发展阶段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刘一,)。

(一)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原则,因此,在家庭和个人消费上强调节欲勤俭,主张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高志静,)。

因此,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居民的家庭理财方式长期以来是以储蓄型为主,传统的消费习惯使得人们不愿意贷款消费,也不愿意去了解个人贷款产品,并认为贷款会增加心理压力(杜孝良,2010)。

中国人大多不支持提前消费,认为西方的花明天的钱今天享受简直无法理解,再加上20的金融危机使得更多人相信正是这种提前消费的消费模式才使得美国人陷入了这场混乱。

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可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是一项对中国传统观念的挑战。

(二)潜在消费客户反应平淡。

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针对的目标群体是有稳定收入的中低端个人客户,包括年轻人群和年轻家庭。

从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来看,以需求角度来说,对于婚庆、教育、旅游等消费金融重点业务,年轻人有着旺盛的消费意愿;从接受度来说,以青年人群为主的人口结构对于新型便捷的消费模式有更好的尝试意愿。

然而,通过随机走访一些年轻人他们对此项信贷政策似乎并不“在意”信用卡同样可以办理分期付款,只需交一笔手续费就可以,为什么要通过专业消费金融公司呢(尚鸣,2009)?可以说消费潜在客户反应时十分平淡的。

(三)中国的信用机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征信体系尚处初步阶段,相关法律不完备,消费者信用记录不易获得等,给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开展增添了困难(谢世清,2010)。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残缺不精细的情况下,没有了快捷和无担保,消费金融公司就等于没有了自己的独特竞争力。

所以,消费金融公司应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建立适用自己业务的客户信用中心以评价客户的信用(翟帅,2010)。

(四)融资困难。

消费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存款,除自有资本金之外,还可以通过境内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

但《办法》又对融资的条件严加限制,这样,仍无法解决消费金融公司自身风险大、融资难的问题。

结果很可能是难逃与小额贷款公司一样的融资瓶颈,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郝智伟,2009)。

另外从现有商业银行经营来看,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消费贷款风险较高。

坏账一旦发生,应有相应的资本冲销。

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初期从自有资本中划拨这部分准备金。

当坏账率足够大,自有资本无力冲销所有风险时,需要靠外来资金支撑业务发展(谢世清,2010)。

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处于试点阶段,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基本行不通。

发债由于其严格的审批条件而无法灵活使用。

因此,资金有限可能成为消费金融公司无法持续发展的原因。

(五)与信用卡之争。

从受访记录来看,当问到是否愿意选择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贷款消费时,很多人的反应是信用卡这么方便,同样是有手续费的项目,为什么还专门跑到专业消费金融公司去呢,而且利率还比信用卡高得多。

下表是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与信用卡业务各方面的比较:

表1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与信用卡业务各方面的比较。

项目消费贷款信用卡融资。

目标客户中低端收入客户高中段收入客户。

经营主体消费金融公司信用卡公司、银行。

融资成本年利率上限为基准利率的4倍超过免息期,一般年利率为20%。

贷款额度贷款余额不超过月收入的5倍几千到5万不等白金卡可达百万。

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30天左右。

资料来源:根据银监会、宁波银行、渤海银行等网站资料整理。

从利息来看,消费金融贷款的利息可能比一般商业银行消费个贷高,利率按照借款人的风险定价,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从发放贷款开始就需要支付利息。

信用卡消费最长有56天的免息期,信用卡分期付款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从还款期限来看,消费金融贷款还款期限可能为1年。

信用卡是30天左右,商场分期付款最长为36个月。

区别在于信用卡在还款期内不需要支付贷款利息,而在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则需支付较高利息。

贷款额度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月收入5000元的借款人最多只能贷款2.5万元,贷款的额度不得超过以往对该借款人发放单笔贷款的最高额度。

商业银行发放信用卡的贷款额度从几千、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目前一些银行推出的白金卡、钻石卡,信用卡额度可达几百万元。

三、借鉴国际经验。

提前消费一直是西方各国所坚持的消费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各方面的发展相对比较完善,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许多的经验。

下表为我国消费金融公司与国外消费金融公司的比较:

表2我国消费金融公司与国外消费金融公司的比较。

项目国际消费金融公司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存在的差距。

设立主体多元化短期内限于银行缺乏有效竞争。

产品提供种类丰富种类较少涵盖范围较小。

信用体系体系完善体系不全无法提供良好基础。

风险管理管理技术完备缺乏管理技术及程序风险敞口较大。

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金融公司与国际消费金融公司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设立主体方面。

当前我国相关政策对设立主体资格方面的规定使得银行成为满足设立条件的几乎唯一的主体。

设立主体过于单一,无法形成很好的竞争,缺乏消费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力(谢世清,2010)。

因此,长远看来,设立门槛应相应降低,让更多的机构能够加入到投资主体中来。

(二)产品提供方面。

商业银行对审批小额、短期、又没有抵押的耐用消费品贷款缺乏兴趣,消费者对银行流程复杂的审批程序会望而生畏,因此,耐用消费品贷款是消费金融公司的重要业务(杨胜刚,2009)。

无特定用途的现金贷款主要以现金支付,针对个人用途的小额贷款,通常为无担保的信用贷款,以借款人的诚信和还款能力作为放款依据(陈琼,2009)。

这使得这一业务会获得那些急需用钱而又惧怕那些繁琐的贷款手续的人的青睐。

(三)信用体系方面。

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重点建设征信机构体系和评价机构体系,积极发展专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逐步开放征信服务市场。

健全信用监管体系,制定相关制度(杜孝良,2010)。

建立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事后的评价制度,加强征信市场监督管理,引入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筛选机制。

(四)监管模式方面。

消费金融公司一方面不吸收公众存款,其外部性较商业银行来说弱得多;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发放信用贷款,信用风险较大。

因此国际上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一般对其流动性要求较低,而对其资本充足率要求较高(通常为10%~12%)。

大多数金融监管制度健全的国家对此类机构作为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即便对消费金融公司类机构不直接实施严格的金融监管的国家,也通常通过对其出资的金融机构进行并表监管(杨胜刚,2009)。

参考文献: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十一

基于掏空理论,杰森、拉波塔认为公司控股股东将资产或者利润转移以获取个人利益的的经济行为,通过发行股票降低股东权益、内幕交易、出售资产等方式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这种掏空行为存在于具有终极控制权的上市公司中,并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发展。由于上市公司存在不同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其掏空动机不同,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按照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政府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政府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很多研究表明,由于政府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比政府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在经济活动中,控制链条更长,因此,财务风险更高,而民营上市公司的控制人“掏空”动机往往更强,并且民营控制人常常面临融资困难、经营约束等。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农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度和财务风险成正比。h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最高,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较低。

(二)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披露较晚,本文选取了20xx-沪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共77家公司,其中,1个20xx年上市的公司,4个20xx年上市的公司,最终得到225个样本数据。财务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原始数据由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基本数据计算,然后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三)建立模型。

(2)终极控制人的类型。由于本文将终极控制人分为了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因此,设计了两个虚拟变量owner1和owner2来表示。具体的变量定义如表1表示。3.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size):很多研究表示,公司规模与财务风险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本文以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公司的规模大小。(2)固定资产比率(am):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比例越高,则企业的流动性越差,因此,财务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本文用固定资产净额/总资产来度量固定资产比率。(3)盈利能力(roa):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债务风险较小,可以使企业处在良性运转中,所以相对来说财务风险较小。本文用净利润/总资产余额来度量盈利能力。(4)成长性(growth):本文用(本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度量企业的成长性,成长越快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会越大,反之,稳定的成长性可以使企业处在较小的风险中。

(一)描述性统计。

在表2中,cv表示两权偏离的绝对程度,(v-c)表示两权偏离的相对程度,cv均值分别是0.8559,(v-c)的均值是4.9877,说明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存在着明显偏离。财务预警指数y的均值是0.1189,var的均值为0.0528,表示样本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表3是对不同性质的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绝对偏离度和相对偏离度以及财务风险指数y和var进行了对比。比较发现,民营控制的两权偏离度最高,地方政府的两权偏离度较高,中央政府的终极控制人最低。这也说明,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中,地方控制人的“掏空”动机比中央政府控制人要强,且民营控制人的“掏空”动机最强。通过y指数的比较,发现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y指数最高,地方政府控制的次之,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最低。从var指标来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指数逐渐升高,表明财务风险逐渐变大,假设得到验证。

(二)回归结果分析。

表4中,分别用y和var作为因变量,cv和(v-c)做解释变量,用来度量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度。从回归结果来看,四个方程总体上均显著,当y做因变量时,cv与(v-c)的系数分别是0.359和-0.304,且都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偏离度越高,财务风险也越大,假设1得到验证。control1的系数分别为-0.604和-0.611,均为负,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中,民营控制的财务风险比地方政府控制的高,control2的系数分别为0.361和0.356,均为正,说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显著低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所以假设2得到了验证。当因变量为var时,cv与(v-c)的系数分别是0.271和-0.242,且都在5%的水平下显著,control1的系数均为正,control1的系数均为负,也表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最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较高,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最高,假设同样得到验证。

三、结论。

本文从终极控制权的视角,选取了我国20xx-年的77个农业上市公司的225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度以及终极控制人的类型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整体上财务风险状况良好,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度和财务风险成正比;按照控制类型分类,中央政府控制、地方政府控制、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依次降低。因此,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控方面,本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十二

(2)生动的未来前景规划。

在独特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之外,许多外资企业还提出清晰明确而且又引人入胜的公司未来前景,即1个企业今后10~30年的大胆目标,从而来鼓励推动员工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那是1种宏伟的承诺,可以清楚地使员工看到实现目标后的收益。以宝洁中国有限公司为例,其目标是展望,宝洁产品进入中国的家家户户,遍布各式各样的销售网络,成为中国首屈1指的消费者用品公司。

知名跨国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应归功于它独特的、有效的企业文化。而企业内拥有1些所有员工都“虔诚”信仰的企业核心经营理念,而且每1位员工又能将企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其个人的工作信条,来自觉地作为其日常工作的指导原则。企业又通过给员工描述出1幅生动的令人向往的未来前景目标,成功地完成了这两步已能很好地帮助企业聚集众人的凝聚力,使大家有了明确的共同追求的目标。

例如在宝洁公司,为了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员工们能依照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精诚团结、有效地合作,公司会选拔那些认同本企业文化的员工,并在新员工进入公司之后不断地将企业文化灌输给每1位员工,并使其贯穿影响在整个组织之中。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力是深远的,许多在跨国公司工作过的中国员工,虽因地域、薪酬、移民等原因而离开这些大公司,但都10分珍惜他们在这些企业中所秉承的价值观。有不少在宝洁公司工作多年的人跳槽去民营企业,竟有感觉像移民1样,可见企业文化之深入人心。

外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大都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科技为本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实践使我们相信,对人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源体系的开发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1种随意性的文化活动,同样要制定科学规划,把员工生涯规划与企业规划结合起来。企业在建立优秀企业文化时要有效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寻找培养高素质的领导人。领导人的素质对于1个企业是至关重要的。领头羊对于员工的榜样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企业领导的任务是在企业组织内部培养和灌输1种清晰的价值观、目标感,创造激动人心的工作氛围。

2、规划并沟通企业成功路线。企业的发展计划就是1张成功导向图,根据企业的远景规划,在图中可以标明企业目前的起点,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计划达到目标的方式。计划可以把远景变成现实。

3、创造行诺文化(deliveryculture)。人力资源部帮助企业内部建立起良好的“契约”文化,他们都把自己工作做好,每个流程、每次作业、每位致力满足顾客要求的人每1次都会做到最低成本。

4、授权团队走向成功。企业需要员工的责任心和信心。员工只有感到企业重视、尊敬和信赖他们,感到自己是企业中的1员,才会有信心和责任感。

每个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企业文化也必须由员工来维持和传播。因此,要保持良好的企业文化必须关心人、尊敬人、发展人。

保持良好文化的秘诀。

外资企业大都强化感情投入,创造融洽和谐的气氛。摩托罗拉的1位经理说:摩托罗拉是靠企业文化吸引雇员的,你加入摩托罗拉就加入了这个大家庭,你就会留下来,摩托罗拉中国公司举办过家庭日,邀请员工及其亲属参观工厂及其办公环境,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员工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而感到骄傲。

要保持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5个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

1.直接沟通,善于沟通,可以使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增强。中国传统企业组织内部的严格等级制度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上级是权威的,不可以质疑的,这使下属对待上司心存顾虑,因此,难以产生1个良好的沟通氛围。领导层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但可以博得员工对领导的信任,对公司的热爱,而且还可以使领导获得真实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有利。

2.营造信任氛围。在跨国公司很多年青的经理要承担很大的项目,这在传统的国营企业来说是非常少见的。公司的1种信任氛围使得年青人有机会做1些10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他的经理会说:“没问题,你能干好”。良性健康的鼓励和充分信任,使年青人在这里可以展开手脚,发挥潜能,建立员工高度参与的工作模式。

3.鼓励员工在工作场所个性化。让员工自己掌握对工作场所的装饰,员工有权力来根据个人的偏好把自己的办公环境搞得更舒适,员工也可以允许随意着装,现在很多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职员上班再也不必统1着装,或整天穿着西服领带,个性化随意化的着装已成为新时尚。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下,员工的工作效率高,也更愿意留在这种有个人自由的组织中。

4.帮助员工规划他的职业发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职业发展的管理是个人与组织合作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员工个人的成长与组织的发展的和谐。通过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使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1致,使员工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吻合,职业发展管理包括1方面是员工的职业发展自我管理,员工是自己的主人,自我管理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另外1方面,组织协助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为员工提供培训、换岗的机会,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5.团队精神。在外企,员工对合作群体有着很强的归属感,同群体共享成功及实现价值的目标激励着员工为之努力。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十三

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是供电企业在电能传输和营销过程中自发电厂出线起至客户电度表止所产生的电能消耗和损失。电网企业核算的线损率是指线路上所损失的电能占线路首端输出电能的百分数。线损率综合的反映和体现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的水平,是考核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强化线损管理,降低电网损耗对供电企业的能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电压等级越高,线损电量越少,线损率越低,这是由于在输电容量不变的情况下,电压的等级越高,电流就越小,那么电能损耗则越小。低压台区线损指的是10kv/0.4kv系统的某台变压器低压供电区域的电能损失。低压线损率计算公式为:(线损电量/供电量)*100%=(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1–售电量/供电量)*100%。

一、经济技术指标体系下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电网企业实行抄表到户以后,尤其在推行一户一表抄表以后,低压线损作为地市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成本问题越发突显,低压线损率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地市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2、配电低压端是整个电网的供电末梢端,涉及到众多的用户,并且网络结构和用户性质复杂,不易察觉,且容易忽略,管理难度很大,其线损率远远的高于中高压电网的线损率。

二、经济技术指标体系下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

目前的国内低压台区线损高低主要受地方配电网规划设计和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地市供电公司的管理水平,用电计量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状况,以及对于窃电情况的管理等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分析:(一)老旧电网规划不很合理,相当一部分设备陈旧,相对应的配电设备如果要做到以相邻负荷中心作为依据来布置比较困难。若有新的负荷点时,大多都是采用直接从挨的最近的电网引线的方法,这就加大了供电半径(从电源点开始到其供电的最远的负荷点之间的线路的距离),导致大量迂回供电现象的出现。(二)系统中台区用户变压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采集系统和营销系统中台区用户变压器关系与现场不符,或者系统更新不及时。一种情况是两个或多个台区之间所挂接的用户交叉混乱,这种情况主要多见于新接收小区划为多个公用变台区的情况,由于是新接收小区,施工方移交录入系统时大多不会测算线损等指标,很容易出现系统中多个台区用户挂接不对应或者有表用户电量统计不到系统的状况;这种情况也多见于一部分老旧小区,特别是城中村地带,私拉乱接现象严重,清理起来十分困难。另外一种情况是地方调度临时调整负荷而采取的倒闸操作会导致台区用户变压器关系的改变。目前这类业务在营销系统和采集系统这两个系统中没有固化的操作流程,而且还涉及到营销配电以及地方调度等多个部门的协同作业配合问题,由于信息沟通原因和管理权限的限制使得营销系统变更滞后,造成的线损异常时有发生。(三)系统ct(电流互感器)倍率与现场不符。有相当一部分线损异常是由于倍率错误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系统倍率小于实际倍率,线损偏低甚至于是负线损。(2)系统倍率大于实际倍率,线损偏高。(3)铭牌倍率与现场倍率不符,此种情况最难发现,需要计量人员现场校验ct才能得出结果。(四)计量装置的误差和故障。一般包括关口计量表正误差超差和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等问题,但是此类误差较难发现,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发出停电通告,由计量人员配合,采取有效的校验方法,才可以发现计量装置存在的问题。(五)窃电行为对台区线损的影响。客户窃电行为时有发生。部分未进行线路改造或者涉及政府或开发商拆迁地区,个别用户利用复杂的环境制造窃电条件,私拉乱接、无表短接用电;甚至还有一些窃电用户,利用低压电缆直埋地下部分、电表进线分接箱进行隐形窃电,不易察觉。

三、经济技术指标体系下降低低压台区线损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运用电能量采集系统(采集系统)获取平台负荷数据,对变压器的三相不平衡问题进行调整、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变压器及表箱等设备的安装位置,增加电源布点缩短供电半径,解决负荷电压低线损大的问题。(二)加强户变关系的清理工作,及时理清线路台区合并或拆分后的户变关系,减少因处理流程不及时在各个系统内进行调整导致的线损率异常;增加与配电等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线路台区运行状况和方式,降低由于临时倒闸等情况造成的线损异常。(三)有疑问时,首先校验关口表及其电流互感器,排除关口计量装置的问题。当发现关口表和电流互感器误差超差的情况下,立即更换关口表和电流互感器;在电流互感器接线错误的情况下,立即更正接线。(四)加强计量装置全寿命周期管理。实行计量装置出入库、领用、安装、报废全过程监控,确保计量装置规范管理。清理长期已领用未安装的计量物资,确保用电电量及时录入系统。在采集系统集抄基本全覆盖的基础上,进行台区考核表现场抄表实现对计量装置的常态化普查,明确台区责任人对明显计量异常的发现和申报责任。(五)加大电能表现场采集维护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电能表采集率,减少因少数表未采集到数据而导致的台区线损异常。对采集不到的电能表进行更换采集器,对采集器未坏,而采集系统仍然采集不到用电示数的电能表直接更换。(六)积极开展用电检查、打击窃电行为。台区线损异常分析不能只停留在系统层面,必须去现场、仔细检查,才能出结果。低压台区用户众多,必须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高风险用户进行核查。首先加强化零户的检查力度,对长期零电量用户现场进行核实,因电能表故障导致的零电量用户及时更换电能表。按照《供电营业规则》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及时追补电量费,减少损失。其次对于各类用电大户,营销多个部门配合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于发现的窃电行为,依据《电力法》进行处罚。(七)加大对线路台区负责人员的考核力度,除了定期的线损分析以外,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在奖惩上突出,防止虚假信息造成的线损波动以及人情电造成的线路损耗。通过以上的陈述可以看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不同台区运行状况和管理情况,综合用电结构特征、设备物理参数等多重因素进行分析考核,推动线损管理方式的转变,排查和整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夏清,张敏,唐国良.高损台区降损措施及管理对策[j].大众用电,(06)。

[2]罗晓理.如何做好低压台区线损工作[j].中国城市经济,(17)。

[3]孙晖.低压台区线损影响因素及降损措施[j].科技传播,(15)。

[4]贾红瑞.降低低压台区线损率之我见[j].蒙古科技与经济,(23)。

海底捞公司论文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数目逐步增加,上市公司作为现代化企业的代表,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的财务支持,使它们快速地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却能看到不少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佳,导致一批亏损的企业被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这反映出一些上市公司并没有建立起有效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在20xx年对478家资产规模超过500万元的企业的一个访问发现,仅有18%的中高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危机识别能力,而超过七成的人仅具备对危机识别的较低能力,现代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却不断地多样化和复杂化,危害程度不断地加深。因此,通过早期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来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的危害度,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系统,首先需要对现有的财务风险进行分类总结,典型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和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公司外部风险以及财务实务风险。一是筹资其中一个渠道是借入资金,当公司经营亏损导致无法还本付息时,需要筹借更高代价的资金,严重时甚至导致倒闭;另一个渠道是所有者投资,这种资金属于公司自有资金,不需承担收益风险,但当经营业绩不佳时,则会令投资者失去信心从而影响进一步的筹资,影响公司发展。当公司的投资项目时,由于市场调研失误、项目执行错误、资源投入不合理、交易过度等原因,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水平时,就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风险,如20xx年中航油则因为衍生品交易巨亏而申请破产保护令。二是当公司不合理的控制产能,通过赊销来扩大销量,导致应收账款规模过大或是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时,会导致现金流的缺乏甚至资金链的断裂。三是在股利分配决策过程中,需要确定企业的税后利润用于支付股利和支持在投资的比率,一旦没有合理的分配,则影响着未来的筹资或者企业的持续经营。四是当公司担保的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而无法还款付息时,公司需要付连带责任;当外部汇率剧烈波动时,公司以外币计算的资产与负债价值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如今年发生的卢布下跌。连带责任风险和外汇风险是现今主要的外部风险。五是由于公司的内部财务制度不合理,财务处理方法失误以及内部控制的缺失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20xx年安然公司因财务处理不当而最终破产。

最有效率的财务风险识别方式就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和相关信息,识别并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导致的损失程度,从而提前改进财务制度和控制资金流动,规避或降低损失。当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年报被出具了不发表意见、保留审计意见或怀疑意见时,应该研究公司会计方法的选择是否夸大了资产和收入等等,尤其是对存货的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方法以及折旧提取过程需要倍加注意,并注意现金流所反映的真实情况。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应该定时评估财务的状况去调整公司的经营,通过调整筹资、经营生产活动、销售过程、存货周期等等的管理,是公司的财务状况维持正常,当发现筹资成本上升、经营收入未达预期、股利分配过高或过低,或销售回收资金延期等等风险时,应该及时和财务人员沟通并预测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其会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在为其他企业进行担保时,公司应组织财务人员和专业人员对被担保公司进行理性的审查,避免因为管理人员主观的原因轻易为企业进行担保。相关人员应该详尽地评估担保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水平、商业信誉、还款能力等等。在形成担保关系后,相关人员需要定期地对担保企业进行评估,当发现风险时应当及时主张权利,并做好使用抗辩权、追索权和免责规定的评估。当公司由于对外的经济和贸易而存在以外币计价的财产和负债时,财务人员也应该关注外汇汇率的波动,遇到以某些以外币计价资产或负债金额数目较大,或是该种外币汇率风险较大时,应评估损失的可能性并考虑使用选用如远期外汇合同等外部套期保值工具规避外汇风险,管理人员也应该再订立相关合同式尽量采用对公司有利的货币计价。如果公司有控股的子公司,在分析财务信息时则应该先合并报表,使管理人员清楚公司整体真正的财务状况,对相应的财务信息进行季度或者年度的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变动较大的项目;同时,财务人员应该观测各种财务比率的变动,常见的有:一是流动性比率:流动与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二是负债比率:总资产负债率、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长期负债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三是获利能力比例:总资本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长期资金报酬率、销售净利润率等等,当发现某项目年度变化过大或某种比率出现异常时,应该分析原因并及时报告管理层,让公司可以及时地调整筹资、投资活动、销售以及经营,使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另外,为了获取清晰的财务信息,财务人员应该在报表附注中清楚说明采用的会计方法如合并、存货、折旧、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无形资产评估、所得税、股票计划、债务与借款安排等等,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评估所采用的会计方法是否能合理的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于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会计方法变更,需要向管理人员解释不同会计方法会导致的财务结果。公司的管理人员和董事会应该定期评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此外,为了避免人生操作的失误或者员工由于利益关系的故意隐瞒,公司应该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相应的业务逻辑以自动发现财务信息的异常,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和丰富系统的业务逻辑,尽量涵盖新增的财务风险范围。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也日益扩大,上市公司的财务处理愈加频繁和复杂,财务问题不断涌现,造成一些上市公司股价的剧烈波动,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往往是一系列风险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就要求拥有一套完整的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系统,对公司面临的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能调整经营和内部控制制度,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和降低风险的损害程度。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793100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