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思考进行提炼和总结的过程。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需要仔细阅读书籍,全面理解其内容和主题。如果你正在为写读后感苦恼,不妨参考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灵感和借鉴。
美国史读后感篇一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史大纲》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史大纲》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跟我们之前读过的《中国史纲要》有一点相似,但二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在一个地方,从目录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史纲要》着重讲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包括这一时期的衣食住行;而《国史大纲》则更为严肃,围绕一朝政治,兴起灭亡。
另外,作者的文风也截然不同,《中国史纲要》的作者翦伯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个时期有代表的地方都会自然地提及,并配以实例和自己的讲述,像一本历史故事一样;而《国史大纲》完成于抗战年代,所以书中字字透露出了作者钱穆的忧患情绪,他像一个历史的诉说者,把最主干的部分立在那里,用迫切的'话语唤醒人们去改变,更加醒目,更加清晰。
例如书中有一段钱穆痛切警示国人的话语: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读到这里仿佛感觉到,这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政治书了。读它的收获不在于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概况和特点,对问题的分析、对精神的培养、对当今的警示恐怕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更大收获。
有人说近现代史有许多大家,但要真想读,就读钱穆。这句话我很赞同,虽说之前也看过《中国史纲要》,虽然同是中国通史,但带给我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同样是关于历史的介绍,从钱穆的介绍中,我们除去历史,还能得到更多关于哲学、政治、价值之类的东西,他是一个真正关注学术的人,真正学养深厚,融会贯通,他把对中华民族的热忱记录于纸背,用历史作为嘴巴,讲出心底的感情,讲明未来的政治。
价值决定人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钱穆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学术深厚,态度也端正,只有学品人品都值得夸赞的人才可以称作大家,在我心中,钱穆是这样的一位大家,我读他的思想,渴望从中获取一丝的领悟,渴望受到他一丝的影响。
美国史读后感篇二
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笔显然比我们的那些苗正根红的史书要好读的多,再加之条分缕析的分析和多如浩海又恰到好处的史实,任何关心历史的人都会爱不试卷。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我们所做的是将一些冷冰冰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让你死记硬背,不许质疑书本,不许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钱穆先生想做的就是这一点。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就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前段时间关于中医关于新儒学的争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先生看来(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只是有时候不是这么做的)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国史》反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阶梯式进步的历史观,这是最大的不同,因为文明的延续不能用某种标准斩断,让前后之间截然不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明,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历史不断进步这一乐观主义的信念,以为社会是从低到高慢慢演化的。这种划分历史阶段的思维是经济基础决定论的产物,划分的依据是劳动工具的不同,举个例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开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我们书上的标准说法是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的分野为标志,之前为奴隶社会,之后为封建社会。但是,铁器的使用是一个过程,什么时候占主导地位这不好判断,占了主导之后是否引起了上层的变化这个也不清楚。先生举了《盐铁论》中的一段话,说明到了西汉仍有一部分农民用石器进行耕作,而在南方有些地区,春秋时期就广泛使用了铁器农具。
随后,钱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托克维尔说,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子女,但靠着百年的努力才赶走了专制暴政这一革命的私生子,使得自由民主成为现代政治的首要原则。小布什有句名言,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将政治家关进了笼子,我现在是站在笼子里给你们说话。成熟政治的产生有赖于社会理性的共识,找到病根再抓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钱穆先生理性积极的态度是多么的可贵。
美国史读后感篇三
钱穆老先生的书以前没完整地看过,看的都是节录,当然也读过对他的文章的评论。
今天终于把厚厚的上下两册《国史大纲》看完了。
以前只是觉得老先生是一个严谨的治史者,看过他的书后,才明白,老先生的胸中充满了真正的爱国主义热忱,才明白,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是不可能做好历史学的研究的。
老先生的书开篇不是绪言,而是没有任何题目的一篇告示(我姑且这样命名它)。我把它摘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个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人)。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以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我不一个国粹主义者,更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相反的是,我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在学校里就接触外籍教师的中学生,更不要说我大学学的是被认为是最传统最优雅的法语,也不必说我在大学实习时就和那些洋人们成天呆在一起,更不必说我甫一工作就是几乎天天和外国人打交道,这样的教育背景和学习工作经历让我不得不成为一个从来就能跟上时代、愿意跟上时代的人,时至今日,年近不惑的我照样是msn和qq并用,周杰伦与莫扎特同听,“偶”和“我”交替共使,《欧洲史》和《蜡笔小新》齐看的双子星(偶的星座,这个俺也了解),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老先生上面这番话挑动了我想说出我的想法的欲望,多年不写作的我冒险拿起笔来,想直抒胸意。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我们这个社会一直都呈现出让人眩晕的高速发展,无数大戏的幕布不断的拉开,让人目不暇接;天使和魔鬼交替出现,让人心浮气躁,几乎每天都有最新的话题在报纸上、在杂志上,在电视上,特别是在网络上形成大规模的讨论,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现在几乎是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学”,这不奇怪,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它日渐复苏并走向强大的时候,必然会回过头去审视自己的文化,必然想从自己的文化中找出支撑自己走向强大之路的力量,同时也要向全世界宣示自己这种强大的文化必然性,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喧嚣的讨论中,在激烈的辩争中,关于四书五经我听得很多,关于国学启蒙我听得很多,关于国学进入义务教育体系我听得很多,因此而特别火起来的《百家讲坛》对国学的宣讲我也听到很多,但是我却很少听到“国史”二字,仿佛我们这些“国学”精粹,只是我们的先人们在山里挖出的一堆金子,一代一代的传到我们手里的物质财富而已,而不是一种和国家、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连的文化财富,我不明白,不读国史,不知道这些“国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不知道这些“国学”的生成的土壤的质地的人们,能够真正读懂“国学”、继承“国学”,传播“国学”和光大“国学”吗?今天在读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的《艺术哲学》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史学家和批评家对艺术(一般我们可以认为诗歌、雕塑、绘画、建筑、音乐是、艺术的五大门类)的理解有这样的说法:“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我觉得这样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国学”的理解、继承、运用和发场光大。
读罢老先生的书,才发现以前脑子里的中国历史全然是支离破碎的一堆残砖断瓦,不见地基,亦不见墙体,更不见屋檐,由此自己那点可怜的“国学”知识,亦不过是一些断章取义的残汤剩水罢了。
读罢老先生的书,才真正的清醒起来,才知道“国学”不和“国史”并联,只不过等于是一堆支离破碎的“垃圾数据”,没有放进一个数据库里,就算是放进了数据库,也没有设定运算公式,也就无法得出什么运算结果。
因此我做了决定,在翻出二十年前老爸给买的中华书局出的《四书五经》的同时,再读一遍老先生的《国史大纲》;在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旁边要放上老先生的《国史大纲》。
美国史读后感篇四
平常我喜欢看书,上大学时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篮球场、自习室和实验室就是图书馆。几乎每个星期我都会去一趟图书馆。如果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很忙,长时间不看书,心里就会不踏实,总觉得缺点什么。
我喜欢广泛地看书:从《春秋左氏传》的动辄火拼到《铁凝散文集》的细腻描写宛如细水长流,从《金属材料学》的宽泛讲述到《固体物理》的严谨推导,从《老人与海》的硬汉形象到《飞鸟集》的恬淡老人,从《诛仙》中张小凡的执着到《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三毛的哭泣,书籍一直陪我走过了大学四年,从来不离不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国史大纲》,作者钱穆。钱穆老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钱老写过很多关于历史的书,我都喜欢看。其中尤其喜欢看钱老的《国史大纲》。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从书中感受到钱老对祖国的强烈的热爱。大师对祖国的热爱跃然纸上!
《国史大纲》是让人尊敬的,因为她有一个让人尊敬的作者。钱老在《国史大纲》的序言里说,编写该书的背景为抗战时期北大、清华等大学都迁入昆明成立西南联大,钱老任教于西南联大,苦于没有合适的给学生讲历史的教材,于是在战火中编写了该书,历时数载。如此认真写书的作者现今社会不多。而钱老只上过小学,但博学笃志,终成大家。只钱穆的名字就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国史大纲》是让人温暖的。整本书大师对祖国的'热爱一直温暖着看书的人。打开书序言就可以看到“当信任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我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对历史的要有“温情”是我第一次听说。我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要像旁观者一样看待历史,看历史不应该带有感情。《国史大纲》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历史,这对于喜欢尝试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相当具有诱惑的。
《国史大纲》是让人兴奋的。继续往书后翻看,钱老没有让人失望。钱老写到中国的思想家孔子比西方的思想家苏格拉底等人早几百年。常常听到中国比西方国家落后,对于自信越来越少的中华民族人民而言,看到这页几行字无疑是让人兴奋的!骄傲的!
《国史大纲》是发人深省的。接着看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唐详细的税制,农民需要缴纳包括徭、赋、役等多种税,最高时可以达到三分之一,低的时候也有十六分之一。对比现今政府取消农民的举措,令人称赞!我们还可以看到历史不一定就严格按照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划分。
我们一直的印象是中国有长达两千年多年的封建社会,其实不然。因为到了汉朝权力机关已经由之前的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转为丞相代表的士人阶级组成的政府和皇帝代表的贵族一起统治。丞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如果不称职也会受到弹劾。王莽走向政治舞台中心就是很好例子。到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选拔人才也有了公开客观的标准。这表明中国已不再是君主专制,而封建社会的标准是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形式的君主专制。因此不能认为中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这点可以推广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
美国史读后感篇五
最近读钱穆先生著作《国史大纲》,时时击掌而起,拍案叫绝。先生此书成于抗战烽火狼烟四起之时,真可谓生于忧患之际。当此之时,国家百孔,无一完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渐渐凋零,西方自由民主之思想横流中外,旧有的文化被视为洪水猛兽,一时之间人人喊打,口号激烈如鲁迅之“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者随处可见,此时的中国文化可以说是进入五代之后又一黑暗时期,而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整如黑暗之中的指路明灯,清晨的钟,傍晚的鼓一般,让人振聋发聩,如梦初醒。
1、当知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上以上的国民,应对本国以往之历史略有所知。
2、所谓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必随附一种对本国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3、所谓对本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正处于以往历史的最高点,而将我们自身的种种罪恶与问题一切推诿与古人。
4、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先生这些话可谓之针砭时弊,有感而发。当人对自身处于深深的自我怀疑时,人就开始怨怼自我,视养我育我的这片土壤为尘世间最肮脏之所,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文化视为最丑陋的文化,而全然不顾这土壤上的民族和文化以往的辉煌。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钱穆先生何以要在这著作上加上这四句话?因为在他的时代中,人们早已经不相信自己的文化了,“打倒孔家店”成了嘴边的用语,“线装书扔厕所”成了身体的行为。爱之深,方责之切,当睿智如胡适先生高唱着“全盘西化”的口号,当斗士如鲁迅喊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我们还能期待那群未曾读书识字的农民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吗?是以这看似简单易懂,可有可无的话,其中却蕴含着先生深深的无奈无力之感。
先生此书,脉络清晰的分析了中国的历史,从夏商周三代的部族演变发展到春秋的华夷之辨,从战国的贵族没落到两汉的士人阶层兴起。先生旁征博引,用简单的语言和严谨的考据将整个中国历史发展栩栩如生地描绘在读者眼前。
从前的教科书告诉我,农民起义都是正义的。但我从没有思考过,正义的事就一定是对的吗?正义的事一定对社会是有利的吗?不,虽然我们都想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回答,但事实上我们都明白,每一次的农民起义对于神州大地都是一次伤害。秦末,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太平天国哪一次的农名起义农民收获了果实?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真相也许残酷,但只有真相才能避免下一次的伤害。
历史记载的是人的事,是以历史记载的往往都是人和事。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性和动力,每件事的背后都有其原因,愿钱穆先生的这本著作,让我们可以透过历史的滚滚烟尘,得到我们心中的答案。
美国史读后感篇六
一腔热忱的挑读一本繁体版的国史,还不是白话文,有那么一瞬间自己都觉得自己好神气儿。其实好多字不认识,没关系度娘来帮忙,好多句子超级干涩不懂,百度度娘劈里啪啦,开始就继续,知道多少算多少吧!
先理一理年代表“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其实这些早都记不住了,一点点的看,刚好理一理朝代的顺序。书上每个时期每个朝代都有个帝系表,差不多每一年都有详细的事迹记载,尚书为最早的史书,有缺失,春秋为最早的编年史,然后有春秋,再有左传,以记载列国会盟与战争为主,再接着有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再有汉书,逐渐形成了我国的正史。自己看的最乱的是春秋与战国,一会这个兴起一会那个灭亡一会又是吞并,愣是没理出来个头绪。愚昧的以为春秋有五霸,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诸侯国。
看到了国家的形成。赶着最后的两个小时去成博看了“秦蜀青铜展”。进入馆里第一眼看到的墙上四个象形文字“宅兹中国",它出自何尊铭文,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这个词的最早的来源,是这片华夏大地的名字。“中”字旌旗招展,“国”字长戈护疆,那一刻感叹不已,感叹汉字的如此神奇,也在刹那会想看书时中国是如何凝聚而成的。由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其实今天是为了回答问题才正经八本去查了何为“封建”,是分封管理的一种社会制度,我以前理解的就是压迫、残暴的代名词,还有指的旧思想,愚钝“封建老脑筋”“封建迷信”。现在这词在我这里是老词新解,虽然它其实一直在那里。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成语特别多,“围魏救赵、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睚眦必报、烽火戏诸侯。”好多好多,有的是战略部署,有的是隐忍为再次崛起、有的是人物性格、有的也是时局所迫。历史的遗留以各种姿态存在,不止于物,哈哈,呜呼再叹:“中国文化,精深博大,中国成语,乾坤雾里!”没有点历史文化你是听不懂滴,乖乖的好好学习国史吧。
学术在上古时期,仅仅是贵族阶级所特有的,即祭礼。巡狩、封禅都为古帝王的大礼,宗庙的“宰”和掌礼的“相”都是主持这些名分的人。颂词、祈祷文、誓书的保存便形成了历史。宗庙祝史兼掌占星气侯,使民间依时耕稼。随着周天子的衰败,史官流散到诸列国,得以学术的扩散,祭礼带有宗教意味与政治作用,,宗、政、学三者可以说为混为一体。坠落的过程中知礼的、有学问的在下位,而不知礼的,无学问的却高居上层,问什么问这样呢?只能尴尬的理解字面意思,总之,王官之学流散民间,造就了百家学说的开端。最开端无疑是儒学,渐渐百家争鸣。以前惭愧,啥也不懂,感觉这次看书,只看了小小的小三分之一,在我心中法家地位凸显,不得不说秦统一,商鞅功劳大,“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使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完成了统治阶层的第一次集权,有了中国第一次版图。真的可以看出中国不愧是文明古国,不陈腐、求突破,当时有先进思想的贤士碰到了伯乐,都得到了重用,公子小白和管仲,秦王和范雎等,战国四公子养门客,有才能的如若毛遂自荐,都可有一番作为的,自古以来乱世出英雄的。
美国史读后感篇七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
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美国史读后感篇八
剑桥中国史读后感,中华上下五千年,怎么成长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剑桥中国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剑桥中国史》规模宏大,集中了西方研究中国史的许多学者的力量,是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
当然,作为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视角和本国文人相当不同,评价自然有褒有贬。
因为书中很多时候评价历史事件时引入了很多地理划分因素,因此甚至有人评论此书为“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
当然个人觉得这种思想过于极端,不过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剑桥中国史》的独特视角。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选读其中的部分章节,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期。
由于离今天年代已经相当久远,所以争论不大,定论已多。
当历史的脚步踏入了中国的战国时期,社会景象的变化已然超越过往。
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铁的广泛应用。
战国时代,铁制用品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使用,这对于列国的经济、人口和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上的前进。
由于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之中占据着最重要的资源的人——地主的地位有了提高。
地主阶级也逐渐取代已经没落了的、在社会生存中失去主导地位的奴隶主贵族阶级。
由于奴隶主贵族的没落,不少国家在吸取人才参与政治活动方面不再盯着以血缘为纽带的那种政治关系,反而注重从民间选取一些优秀的人才。
举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同时,铁制品也进入了军队之中。
一些国家开始部分出现了以铁制兵器取代铜兵器的军事装备替换现象,国家的军事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在一两天内就完成,胜负一旦决定后,不可穷追不舍,那时的战争,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战争。
战国时期的战争,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更久,规模更大,死伤也更为惨重,各国之间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不折手段。
在这种前提之下,军事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得以体现出来。
当然,铁制用具的军事应用并没有真正成为列国军事实力对比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当时有一个国家并没有把铁制兵器大规模应用于军事之中,这个国家的军事装备主要还是青铜兵器。
尽管如此,这个国家的军事成就却高于其他国家。
没有错,这个国家就是秦国。
秦国用它的青铜兵器征服了装备着铁制兵器的六国,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武器并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里,我想套用一句现当代提得比较多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推动了冶铁业,冶铁业促进了农业和军事的发展。
除此之外,人口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
农业的发展,意味着同样大小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当年,人口必然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
但是,战争的加剧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的减少。
只是相较于春秋时期而言,战国时期的人口从总体上而言应该还是增加的。
毕竟,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而城市的建设相较于
春秋时期也更加完善。
城市的建设往往以国都为核心,许多国家的国都在当时不仅仅是该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
比较著名的城市有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等等。
城市的建设,意味着经济种类的扩大化。
城市以外的地方自然是农业发展的场所,而城市里则是工商业发展的优良场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闻名全国的商人,例如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陶朱公(原越国名臣范蠡),以及秦国统一全国之前的秦国相国吕不韦,这些都是一些很成功也很有名气的商人。
在没有统一政治力量控制的前提下,商人们可以比较自在地走南闯北,在各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意。
从某种角度讲,战国时期也堪称中国早期商业的`黄金时期。
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中国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大力宣扬自己的主张,同时与其他学派思想相互批判、相互借鉴,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就是思想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百家争鸣。
诚然,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也与当时缺乏统一的政治实体予以牵制有关。
这样就造成了思想文化的一种大繁荣现象。
然而,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还是随着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而湮灭下去。
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实在说不好。
总而言之,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确实乱得可以。
然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无不表明,中国真的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
这是一个很精彩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值得品味的时代。
差不多一年过去了(2013年3月28日-2014年3月19日),我看完了《剑桥中国史》已经翻译成中文的十一卷。
《剑桥中国史》由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负责人john king fairbank费正清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denis twitchett崔瑞德共同主编。
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
包括《剑桥中国秦汉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上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剑桥中国明代史上下卷》、《剑桥晚清史上下两卷》、《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两卷》和《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两卷》。
《剑桥中国史》除了11卷中文版本外,还包括已经出版但未翻译的《剑桥上古史》、《剑桥中国五代十国及宋代史上卷》、《剑桥清代前期史上卷》,以及未出版的《剑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剑桥中国隋唐史下卷》、《剑桥中国五代十国及宋代史下卷》和《剑桥清代前期史下卷》。
《剑桥中国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每一章都由不同的专家编写。
因为中国有记录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对所有朝代所有方面都精通的人恐怕还不存在。
这些专家有华人、日本人、欧洲人,也有美国人,主编之一费正清就是举世有名的汉学家,另外对明代史有出色研究的黄仁宇也是作者之一。
这些专家除了来自各个大学外,竟然还有像编写明代史上卷第三章“洪武之治”的纽约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的小约翰·d.郎洛瓦这样的人士。
诚然,《剑桥中国史》并非只是这上百名现代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是在古代和近代历史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编撰的。
中国的二十四史自然是最重要的引用来源,同时剑桥中国史还引用了几千年来众多中国历史学家的成果;除了中国人以外,毫无意外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被引用得最多。
在最近几百年西方文明强盛以前,日本人研究和模仿的主要对象是中国。
这也回答了当初朋友们关于外国人编辑中国史专业度和可信度的疑问。
剑桥中国史涵盖的幅度非常宽广。
除了一般历史书所着重讲述的政治史外,剑桥中国史还在哲学宗教思想史、经济史、文化等方面也花了相当多的笔墨。
另外,剑桥中国史非常重视数据的使用,这在以往我看过不多的中国人编的历史书中较为少见。
剑桥中国史让我大大开拓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特别是从二十世纪以来的近代史。
共产党执政之后,为了维护统治的正统性,和历朝历代一样,对历史进行了有利于自身的“篡改”。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时期和主题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民主试验、第一次国共合作、1940年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新民主主义革命、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早期和红卫兵的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能够把这些历史在中国内地翻译出来,让我颇感欣慰。
我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照英文原版,以确认中译本是否以及有多大程度的删节。
不够,中译本中包含了对三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的估计,这个例子让我相信中译本即使有删减,也是非常有限的。
起初读这本书是源于给我们上中国近现代史老师的大力推荐,此君是一位讲课比较放旷随意却又是真正热爱历史、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好老师。
上课第一天他就给我们提到了关于历史的不真实性的话题,然后推荐了《剑桥中国晚清史》这本书,他说这本书中有很多观点非常有趣,非常具有颠覆性,我自己也不是一个教材上写怎样我就相信它就是那样的人,所以这本书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决定好好拜读一番。
关于历史的不真实性,可以这么解释,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历史已经是过去时,已经没有办法完全真实地复原,关于历史的真假与否永远都无法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史书中言之凿凿的历史事件或许并不完全正确甚至有可能是与真实完全相悖的,历史人物更是如此,很多人并不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比如提起刘邦很多人想到的只是他打败项羽那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建立汉朝的丰功伟绩,而提到秦始皇人们想到的大概也只是他的焚书坑儒与残暴统治,关于他们相同的一点是都很少有人去关注与他们所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相反的那一面,好像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只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就好像单选题,只能选一个正确答案。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的不真实性对人们评判历史的标准有着怎样的影响,所以我们读历史不能以一种绝对的、没有转圜余地的心态去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无孰对孰错之分,但至少它应该是全面的而非片面的,更不能是以偏概全的。
关于这一点书中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只是我自己读书的过程中根据此书中的观点及其特点得出的一些感悟。
另一个其实就浮于表面却总是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费正清先生在本书导言“旧秩序”中就提到了,费先生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充满了争论,主要原因是“普遍存在对历史的无知状态”,历史学的作用是了解所有有关方面的情况、动机和作用,如果只涉及冲突的一方而忽略另一方,就不能很好滴理解它。
举个例子,书中认为1840-1841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的文件提供的都是官方的观点,而未详细记载战争期间普通中国人民的经历,(窃以为此处也应加上英国普通民众的态度及采取的行动,与中国方面形成对比,从而可以了解到普通大众对战争的影响与战争对普通大众的影响,但其实对这方面的历史记载少之又少,我们只能从战争的一个方面,即政府的角度来看待这场重要的战争),故表面上已经很清楚的事件依然未被人们充分了解,造成了“对历史的无知状态”。
这个观点给我的启发是:即使我们无法了解到一件事情真实的情况,我们也不应该只针对它的一个方面盖棺定论。
正因为史书记载存在片面性,所以我们才要全面地去看待一个事件一个问题,我们无法复原历史,但最起码我们应该尊重它存在时期的各种可能性。
读这本书唯一让我觉得吃力的一点就是每一章节之间的衔接不是很紧密,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但瑕不掩瑜,它依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建议大家在研读教材记载历史的时候不妨读一读这本书,会有很多前所未有的收获。
美国史读后感篇九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使用教科书体例编写而成的一部中国通史。其内容上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锁节。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该书的主旨在于发现历史的相互影响,及先后的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的根据借鉴。通过此书,在感悟钱穆先生的知识渊博的同时,更能感悟到钱穆先生作为读书人的风骨。那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路奔波的钱穆先生,没有意志消沉,而是选择让自己放光放热,编写《国史大纲》,作为传承中华文化载体,希望通过此书,唤起和点燃有识之士对国家的热血。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在此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先生在此书中没有讲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将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的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希望后来的人也能从此书中感悟到对本国历史肯定与自豪,而将此历史传承下去。文化不灭,国家不亡。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需要保护的同时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阅读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但是历史教科书教的更多是历史事实,而不是历史智识,历史不是死的,而是活动的,我们应该将过去的历史运用到今天的实际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只有把历史运用到现实中去,历史才是有意义的,历史才是真正传承了下来。
钱穆先生在引论部分讲出中国历史的特点有三:一是悠久,二是无间断,三是详密。史书体裁有三:一是编年体,二是纪传体,三是纪事本末。我中华文化,于当世固当首屈一指。此是对我华夏历史的自豪与骄傲。后还有对近世史学的流派认识,历史智识的认识,治史方法等问题的阐述。印象最深的是,引论十的部分,钱穆先生对近人好为中国社会组织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之名称,为外来之名。西方史学家谓其历史演变为封建社会,转变为工商资本社会。中国史学家就依据这个理论,认为中国历史必定居于二者之一,不是工商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封建主义国家。我国古代为封建主义国家,这是从学习历史以来就有认识。但从钱穆先生这里的怀疑,也引起了怀疑,封建主义是外来名称,在我国历史上的划分,能不能适用,还是一回事。对自己国家历史,应该有温情与敬意,不应该如此草率,根据外国历史学家对其国家历史的划分来划分我国的历史。应该慎重,因为到了汉朝权力机关已经由之前的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转为丞相代表的士人阶级组成的政府和皇帝代表的贵族一起统治。
丞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如果不称职也会受到弹劾。到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选拔人才也有了公开客观的标准。这表明中国已不再是封建社会,而封建社会的标准是皇帝代表的贵族统治形式的君主专制。因此不能认为中国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历史的划分依据,和外国历史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划分我国历史阶段,而不是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间自由学术兴起。以前知道孔子开私学之风,知识在平民之间传播,但看书之后发现,孔子只是其中一个代表。上古学术掌握在贵族阶级,在贵族阶级逐渐堕落的进程中。往往知礼的、有学问的比较在下位,而不知礼的、无学问的高踞上层,于是王官之学逐渐流散到民间。诸子百家兴起,民间学问广为流传。下层知识分子即位游士,掌握知识后,渐渐得势,并不像早期孔墨两家为封建贵族发言,他们讨论和思考的中心,在自己身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平民学者的地位逐步高涨,而贵族阶级在当时的重要性逐渐降低。此消彼长之下,造成后面贵族养贤的局面。开始为国君养贤,后到君子养贤,贵族阶级的地位逐步降低,封建贵族亦逐渐消亡。这是学问下移带来的进步,学术的弥漫到下层民众,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将贵族阶级的文化特权打破。
士族之新地位兴起的原因,一是朝廷帝王的极端提倡,二是民间儒学的普遍发展,三是博士弟子名额的日益增添,四为当时的选官制度。士人得到朝廷的重用,社会地位提高,拥有一定的势力,在社会上表现为清议和门第,尤其以门第为甚。门第在东汉已逐渐形成,第一是因为学术环境的不普遍,学术授受有限,往往限于少数私家,出现“累世经学”。经学为入仕的条件,又造成“累世公卿”。这两者,又为士族传袭势力的方式,久而久之便造成门第。还有一原因,即是由于当时察举制度的舞弊。门第的形成,又变为变相的贵族。南北朝时期,南北方门第亦有其不同。北方战乱,原北方士族与王室南迁,能南迁者,皆为当时之大族,留北者,相对而言势力较弱。而之后的形势发展,又导致这二者的区别。迁南者,因为局势较为安稳,多清谈之士。留北者,环境不同,多务实之人。南方之门第,因为南渡皇室要借助其力量安稳社会,势力越发强大,越发居于高位,而与下层联系较少。北方之门第,与胡族合作,要发挥其力量,避免被胡族吞并,只能和下层紧紧联系在一起,以与胡族抗衡。此时的选官制度,造成门第的扩大,后形成门阀,可以影响政局的走动。分皇室之权力,皇室并非不想除去和打压门阀势力,奈何此时需要借助门阀的势力。门阀的特权地位和皇室对其的不满,又为其的覆没埋下伏笔。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为寒门子弟入仕打开大门,波及门阀之势力,门阀的特权地位被打破,皇室稳定政局不再想之前那样需要依靠门阀的力量。而下层民众也越发的跃居高位。从此,门阀逐渐消亡。科举制的兴起,让入仕之途有据可依,以往的混乱不堪被终结。
历史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有其相互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政局动荡,政治上变动引起了文化上的变动,文化上的变动又引起政治上的变动,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而到秦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下,要求文化上也要做出相应之改变,于是秦崇法,汉尚儒,而汉朝的儒又不等于之前的儒学,此时的儒学有了新的发展。夹杂百家的思想,并不是单纯的儒学。知识分子得到重用,地位上升,势力越发增强,让皇室不得不考虑依靠其力量稳定政局,于是新的选官制度出现,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的实行,让门第的出现有了契机,门第势力越发强大,皇室不得不做出让步。南朝侨治州郡县,就是为南渡之门第量身制作的,于是门第更加强大,引起了统治阶级的不满,也引起了下层知识分子的不满,最重要的是引起了统治阶级的不满。隋朝的科举制完美的解决了这一个问题,打开了下层知识分子入仕的大门,也打破了门阀的政治垄断地位。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钱穆先生在此书中完美的将他的治史思想体现了出来,虽然他是根据大学教科书体裁写的这本书,但是也因此,更将他的思想体现了出来。经济、政治、文化是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三要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文化是二者的体现。钱穆先生在书中没有详写帝王将相,历史事件,而是将中国历史发展娓娓道来。上文说的士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是从整体的角度来书写,并没有详写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从整体上把士族与学术思想的发展写了出来。没有描绘某一幅风景,而是完全的将中国历史展现了出来。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对中外文化的不同在引论部分也有所述说,希望通过此种述说,让读者知道中外历史文化的不同,要对历史有所怀疑,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
最近阅读了中华书局2006年版的《国史十六讲》,感觉收获很大。本书主要以时间和朝代为序,分十六个专题概述了中国自史前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作者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自己对各朝重大历史事件与思想文化的理解,将中国古代历史完整,简略,却又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史学研究者而言,都不失为一部好的史学作品。
首先,以各朝各代的代表为每一讲标题,重点更为清晰。名为《国史十六讲》,在形式上分十六个章节,以讲座的形式概述中国历史。章节名称特点鲜明,通过标题读者便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各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侧重点。总的来看,作者更侧重于思想文化方面。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经学、谶纬、清议、玄学,再到宋朝开始继续发展的新儒学,包括有明一代的朋党之争与文人社团都有列专题进行专门叙述。而其他的部分思想文化也间接地在文中提及,即史前和夏商周等思想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文化,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及清朝前期的文字狱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史十六讲》里含有作者对中国古代几千年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其次,文中无时不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学风以及灵活的写作技巧。本书包含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作者将中外同时期的文化做比较,也结合了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其研究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也使得本书有视野开阔的鲜明特点。以第一讲为例,史前史一般由于枯燥很难激起读者的兴趣,然而作者在第一章中即以对西方人类起源说中的主流观点“夏娃理论”发出质疑,并且以中国的考古成果进行考证。
这在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表明了历史研究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应该抱着质疑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这样历史研究工作才能不断的有新的突破与进展。此外,本书旁征博引,清晰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使得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对学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个大致的掌握。而且,樊先生在写作过程中援引不少诗词及成语典故,使得语言表述更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再次,书中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同时期的比较,在通览全局历史方面有较大的帮助,也对各地读者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解释了中国分封制下的封建制度与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的区别,指出了两者的不同。此外,也对“东林非党”问题做了详尽的解释,指出朋党与政党的区别。对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与东学传入西方也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历史值得注意的地方。
最后,除了重点对文化史的探究外,对政治制度,经济等各方面的论述也是详略得当,重点分明。书中的图片及数据使得论点更为清晰。关键字用黑体标出,更便于读者阅读。诸如论述秦汉时中央集权体制初建的维持方法,解释魏晋风度的特点,分叙唐朝佛教的各派别等等。以黑体字表明论点,并于后文详细分述。这有助于读者把握重点,理清各部分的基本脉络,并且加深对思想文化方面的理解。
《国史十六讲》确如先生所说,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但是其简练的文笔却最大的概括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过程深入浅出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主次鲜明,重点清晰,对于我们了解以及研究历史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是史学论文写作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一
在五种表达方式中,议论对我们而言要比记叙、描写陌生得多,理解起来也困难得多。什么是议论?说白了,议论就是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或者某一人物谈论自己的看法,也就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使文章的思想更深刻、主题更显豁。其运用一般有如下三种形式:
一、用在文末,揭示主旨。这是记叙文中运用议论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往往是写一个事件,然后在文章结尾运用议论,揭示这一事件所包含的意义、道理以及对生活的启示等。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这样。
二、用在文中,过渡有力。在记叙文中,为了在过渡时既总结上文的主要内容,又使下面的展开更有力,作者往往使用议论句,来承上启下。如张晓风的《行道树》: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三、叙议结合,时时点题。在记叙文中,作者为了把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地告诉读者,影响读者,往往在记叙的过程中,夹叙夹议。如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多处运用议论,表明自己的追求和品质。
名家美文。
帝王蛾的故事。
佚名。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翼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候,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没有谁能够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
成功人士的人生际遇,如同帝王蛾一般。我们不指望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帝王!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士仁人,不惧怕独自穿越狭长的隧道,不指望怜悯的双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尽全力去穿越那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寥廓美丽的长天,从而成就了自己的帝王梦想,成为世人景仰的楷模,千古传颂的佳话。
我们不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我们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都是这样吗?当我们遇到了环境恶劣的时候,当我们感叹没有遇到好的机遇的时候,事实上不就是在困难面前、在狭窄的隧道里艰难地穿行吗?假如能够战胜困难,假如能够勇敢面对,不就可以胜利穿越它而享受到那美丽的飞行吗?但是,现实中,我们常常听到很多抱怨,抱怨没有个好环境,抱怨没有遇到明君,抱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抱怨为什么机会总是降临在他人头上,抱怨生活的条件差。当我们满腹怨言时,我们自己在做什么?谁会给我们一双高飞的翅膀?谁也不会,只有我们自己!
【阅读手记】。
这是一篇典型的叙议结合的美文。文章记叙了帝王蛾生命成长的历程,描绘了它们通过鬼门关的艰难情景,清楚地揭示了帝王蛾之所以能够成为蛾之帝王的真正原因,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了成功人士的人生际遇,同样要经过许许多多的磨难,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最后方能成就自己的帝王梦想,成为世人景仰的楷模,千古传颂的佳话。在此基础上,作者再展开议论,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每个人在人生的路途上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遭受许多的不幸与痛苦,唯有靠自己,方能做自己的帝王,去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人生!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二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基础的,不知其源,怎知其性,不知其性,何谈爱国;知其原方能爱其本,不懂我国历史怎么能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奉献?历史的意义在于知道我们国家的精神,学习民族的气质,正是这种内在精神与气质,支撑着我们的历史延绵不绝,历史是一个国家的骨架,后人如若不知,谁来继续这个庞大构架的扩充?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就是独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就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所以说历史并非毫无价值。相反,历史的价值是普世的。
《国史大纲》前言里指出了研究历史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在说为什么要学历史的时候,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以史为鉴。问题是鉴个什么呢?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后记里说,已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演,该发生的一千年前会发生,一千年后还会发生,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国史大纲》前言里说,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线在水平线上的国民,对本国过去的历史,应该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这样的人多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更深入,国家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评判历史人物或历史朝代之所作所为不仅要站在现代的高度去俯瞰全貌,而且要走进当时的环境中去体察其目的、背景。有可能以现代标准谓之野蛮的行为,在当时是进步是科学是有效的。秦皇汉武历来是争议极大的两个帝王。其实争议双方都有道理,暴君也好伟人也罢,因为彼此观察角度不同。我以为如果以秦汉背景分析以后世之影响力去考核,秦皇汉武都是伟大的皇帝。比如始皇帝刑法苛严,然背景是大乱之后的一统,“乱世宜用重典”,不严如何凝聚天下?何况苛严是有法可依,并非任意妄为。当然重典也应有度,只是这个“度”两千年后无法精确计算。若以现代法律衡量,秦皇汉武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最符合标准的不是袁世凯就是伪皇帝溥仪,如此岂不荒唐?再比如修秦陵、建长城,难道劳工们仅仅是被武力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吗?若如此,其工程质量可想而知,然结果却是千年不朽。民工的责任心何来?关于秦暴政的来源多为汉代史家所载,如同清否定明一样,我们不能否认汉代史家们有偏公允的可能。
钱老提到了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两个概念,使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来所谓的喜欢历史原来只是喜欢历史资料,因为这样能显得自己很博学,在目前史学教育极度欠缺的情形下比较能吸引人眼球,现在想想简直是亵渎了历史,可以说我以前对于历史是急功近利的。其实一开始没想到这是本教科书,一直以来想看久远年代的史书,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陪得上“历史“二字,可是钱老这本书虽是教科书,但其服务于政治的意味不浓,其根本思想乃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探究中国是如何兴盛起来,又是如何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钱老期望在这种反思中寻求拯救当下中国的方法及思想。
本书的引论部分详尽地阐述了钱老的历史观,看后受益匪浅。本书成书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艰苦的时代,凝聚了作者对于本民族的强烈热爱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深刻思考,当时史学界出现了三个派别,传统、革新、科学,作者认为时下的历史俨然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例如,书中写到:“革新派“主张“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又曰:“二十四史乃帝王之家谱”,他们眼中的中国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抹杀“,他们把当下之病症,一切归罪于两千年来之专制。显然这是种很偏激的思想。然清帝退位,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改变,他们又把矛头指向文化,曰:“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年,思想停滞无进步,而一切事态,因亦相随停滞不进”、“两千年来思想,皆为孔学所掩弊”。而同时也有极力推崇古代思想的思想。由此可见,当时的史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这是作者所不愿看见的,我们对于自己历史要分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而后择而取之。
看到南北朝后我就开始看近代史部分了,我觉得目前官方的近代史教材都是经过过多的处理过的,我们都希望知道真实的历史,我们认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所享有的了解我们民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的权利。钱老生活在那个年代,又以其高度严谨负责的态度撰写的这本书,应该有很高的真实度。
对比一下现行历史教材的基本体例,区别还是很大的。一是用词概念。钱穆沿袭的都是传统史家的词汇——党争、王霸、民变、流寇……这些在今日教材的话语体系里或已不用,或者变为农民起义,泾渭分明。二是基本立场。钱穆分析北宋军事积弱,包括幽云屏障之失、内政不振、武备朽钝、兵制欠当、地方无权等等,而今日教材几乎只论朝廷腐败一点。相比而言,钱穆至少部分地接受当时的进步观念,认为革命整体是合理的,虽然仍旧视大多数民变为灾难。(但事实上中国的全部农民起义的确都不曾给社会带来本质的进步,倒是破坏极大,因为主导者往往本身只是流氓无赖,除非像刘邦、朱元璋广得读书精英辅助,方能成事。)而现行教材几乎是死守“人民必革命进步,朝廷必腐败反动”的思维定势雷池不敢稍动。而很显然地,要成为“有知识之国民”,绝不应该满足于信守那些不许讲道理、“不容置疑”的定见。除这两点外,在民族观念、政治局面传承流变等方面,钱穆的观点也与现行教材不同,因为教材是以政治观点为纲组织史实,而钱穆以历史观点为纲,虽然都是“信念决定论点”,然而政治观点显然要比个人化的历史观点僵硬,所以现行教材与这部六十多年前的教材相比,也要僵硬、枯索一些。
《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现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
简单的举个例子,官方历史教科书中,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是以一个正面角色出现的,讲他们如何爱国,而没有提到他们的愚昧和残忍,而本书有较为详实的阐述。不过我要说明一点,知道历史是一方面,如何看待又是一方面,我们知道了义和团的残忍就可以了,毕竟在列强野蛮入侵我们的时候,给我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对他们的任何残忍都是应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要以此时时勉励自己,努力让祖国富强,让中华民族迄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这本书以后我收获很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得到了深刻知识,满足了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由于时间关系虽然我没完整地读完这本书但我了解还是比较深刻,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更加提高了,具有魅力的中国古代历史浮现了在我眼前,虽然是过去但值得研究...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三
也算闲暇之余吧,浏览了江老师的一片文章《课堂教学十六问》,很受启发,其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明白了一些不以为是问题的问题。用江老师的话说就是:提出一些“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层次比较低”的问题……惭愧~。
几个自己的影子:
读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边读边回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强调过要求过,只是没有坚持要求下去……。
十六问中提到制作课件时运用艺术字的问题……。
有时候可能因为只注重了它的美观、视觉效果却忽视了我们的教育对象!
愿自己在实践中做好这些“不起眼”的“小事”!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四
看了一下时间仍然是花了一个多小时把书读完,估计我看书问题,做不到半个小时也或者半个小时是一种心理暗示,告诉我们看这本书花不了多少时间,这对于现在静不下心又充满焦虑的社会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办法。
这本书由于所说的内容都是以前自己比较熟悉的,所以就没有进行梳理,主线上来说这本书梳理得挺好的,只要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历史进度,至少在和朋友聊起历史来不至于一脸懵逼的话,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每个人读史都有各自的态度,但对于某种带有个人偏见或者为了迎合市场调侃的这类一定要保持一个谨慎度,对于本书在最后的“两晋之魏晋奇葩说”一节所表达的历史偏见,我是不太赞同的,特意在此写出来就是不希望读书的朋友被误导,供参考。
其实魏晋时期所产生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极其辉煌、灿烂的时代,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开拓了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体系,那么魏晋时期就是继百家争鸣后的另一个中华文明思想解放巅峰,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从人与社会的相处进入到思考完善个人风骨、风韵和形象问题,即使到了现在,这个影响对我们依然巨大,历史上很多人可能会根据政治上的混乱而错误解读这一时期的思想,这是历史上极大的不公,即使被誉为解放了千年黑暗欧洲的文艺复兴也不一定能比得上这场盛会,那时候的贤者将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才会孕育出中国文明史上璀璨的唐宋文明。
至于竹林七贤,在本书中被黑得发亮,但其实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因为政治矛盾尖锐,所以他们超然物外,不附权贵,追求自由,不同世人的趋炎附势又有何错误?王羲之父子、陶渊明、谢家三杰、祖冲之、郦道元等,哪一个不是牛人,明星批量生产的年代。
另外对于民族融合的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阶级细而广的分化等等这些历史意义,都是耳熟能详的知识点了,所以说一句我国以后的政治、文化、思想的发展,都可以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找到源头也是不为过的。
敲了这么多,其实有几点感慨总结的:
中华文明底蕴深厚,五千年的文化无数的风流人物,如果有兴趣只要拿一个点出来研究也是十分有趣而充盈满足的;看历史书可以看主线和梳理脉络,但对于作者带着个人色彩部分一定要谨慎和辨别,不能别人说是坏的就坏,人家说是好就好,读史使人明智,所以这一步更是至关重要;读历史未必不能以轻松的心态去阅读,看到有很多书友在一些评论上说读史要严肃一本正经等等,其实还是在于个人的把控,读史只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但要求一定边读边查资料边辩证,我会觉得很累,也坚持不下来,我还是会有间读、精读和经典读的划分,自行把控,我们都应该有适合各自的读书风格;看历史书一定切忌对某一个作者进行崇拜心理,这样真的会把你带到山沟里去,而且很多所谓语言所表达的未必就是作者真正所想,同时你也会发现很多经典的文学作者是不会提出自身观点的,而是构建一个小型社会,让每名读者去领悟去感受,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过度的崇拜和过度的解读作者思想都只是会让自己中毒,有害而无益;如果是一个想读历史但又不知道从何开始,甚至一看就晕的朋友,我会建议其先看这类漫画版的,对主线有个了解(作为一种过渡);然后再看历史小说类(如明朝那些事儿、王守仁知行合一);再递进一层去看一些大师的作品(如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演讲录、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到了最后再来看正史(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这样的一个流程下来个人的历史知识架构也就大概能落定下来了,剩余的一些枝叶自己不断补充就好。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五
《国史大纲》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跟我们之前读过的《中国史纲要》有一点相似,但二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在一个地方,从目录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史纲要》着重讲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包括这一时期的衣食住行;而《国史大纲》则更为严肃,围绕一朝政治,兴起灭亡。
另外,作者的文风也截然不同,《中国史纲要》的作者翦伯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个时期有代表的地方都会自然地提及,并配以实例和自己的讲述,像一本历史故事一样;而《国史大纲》完成于抗战年代,所以书中字字透露出了作者钱穆的忧患情绪,他像一个历史的诉说者,把最主干的部分立在那里,用迫切的话语唤醒人们去改变,更加醒目,更加清晰。
例如书中有一段钱穆痛切警示国人的话语:国人懒于探寻国史真谛,而勇于依据他人之说,因而肆意破坏,轻言改革,则自食其恶果。他反复强调中西文化演进不同,不能简单地用西方历史来套用中国历史,必须肯定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文化价值的相对性。读到这里仿佛感觉到,这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政治书了。读它的收获不在于了解这一段历史的概况和特点,对问题的分析、对精神的培养、对当今的警示恐怕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更大收获。
有人说近现代史有许多大家,但要真想读,就读钱穆。这句话我很赞同,虽说之前也看过《中国史纲要》,虽然同是中国通史,但带给我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同样是关于历史的介绍,从钱穆的介绍中,我们除去历史,还能得到更多关于哲学、政治、价值之类的东西,他是一个真正关注学术的人,真正学养深厚,融会贯通,他把对中华民族的热忱记录于纸背,用历史作为嘴巴,讲出心底的感情,讲明未来的政治。
价值决定人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钱穆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学术深厚,态度也端正,只有学品人品都值得夸赞的人才可以称作大家,在我心中,钱穆是这样的一位大家,我读他的思想,渴望从中获取一丝的领悟,渴望受到他一丝的影响。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六
这本书是我半年前在南京一旧书摊淘得。以前看的历史书,大多讲历朝历代兴替的政治得失及宫廷权力斗争,而这本书主要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概述了中国通史,给人更多的启发。
对于中国来说,到了西汉中期,基于小农经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经很成熟了,唐宋期间达到巅峰状态。从汉代以后,在的时间里面,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基本没有突破,只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朝代兴替的革命过程中,破坏大于建设,既没有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步,也没有制度的革新。新的朝代完全继承上一个朝代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社会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没有活力,到明清时期中国衰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也有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时候,但不幸的是,这种商业发展没有像欧洲一样产生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明初和清初时期,帝国国力强大的时候,帝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不是鼓励发展商业,而是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业发展。宋末和明末,基于增加税收应付对外战争的需要,中央集权控制松弛,沿海地区商业贸易迅速发展,中国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但因为国力赢弱,这种发展被外族武力入侵战争打断。
与欧洲比较,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但没有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一是重农主义的政治理念下,处处防范和限制商业发展,没有起建立保障和鼓励商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机制;二是生产力水平停留在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时代,没有显著的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三是文化方面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诠释,帝国专制集权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虽然在每个朝代兴替时期,有过短暂的思想自由,但不过是昙花一现。新的朝代建立后,社会秩序又回到了从前。
总之,历朝历代的兴替,基本是原样复制,缺少制度革新,没有技术进步,限制思想自由,政治越来越僵化,社会越来越没有活力,国家逐渐从领先变为落后。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七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确实不错,脉络清晰的讲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的时代,很明显针对的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或是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历史爱好者。唯大学者,方能放下身段,用浅显的文字,对普罗大众进行这样的知识普及,可惜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大学了。
樊先生的讲义非常精当,对于中国历史上一些令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都做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当然,这是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盲来说的)比如,对于建文帝的下落,晚明时期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关系,“全球化”始于元,发于明,盛于晚明等等的阐述,以及对于清初“大玉儿下嫁多尔衮”等流言的考证,都非常新颖而具有说服力。
当然,因为是讲义,不可能讲的太深太透,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条长江大河的话,樊先生的讲义,固然不是飞机航拍抑或卫星图片,最多也就是游轮在江面上一路而下,挑几个著名的美景指点下,然后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吧。对于此江此河的各处的水文状况等等,只能是泛泛而谈了。而且,最令人惋惜的是,樊先生的讲稿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时常感觉到一些意犹未尽,一些欲言又止,一些题外之意。樊先生讲义的大纲,也未能脱去“主旋律思维”的影子。
最明显的就是只讲治世,不讲乱世;只谈正溯,不提余脉了。这正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地方,读史是为了明今,是为了更好的看清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而非钻旧纸堆,搞些杜甫究竟是冻死的还是吃冷肉噎死的这些话题。所以对于历史的评述中,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史学家能以其深邃而智慧的眼光,给我们指引。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究竟历史上面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历史上这些事情的后果是什么,其来源、起因是什么,其结局又是怎么回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透古观今,而历史研究者要做的,当然少不了借古讽今了。
当然,这些在皇权逐渐加强且失去约束的时候是要砍头的,然而樊先生为什么留着这么多欲语还休呢?难道是怕什么吗?我们以为早就过去的一些事情,对那一代、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的国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一切一切,还未知。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八
看历史于我,是有变迁之路的。最开始历史,特别喜欢看野史,比如历史上出格到不能被正史记录的风花雪月、俊男美女,尤其喜欢看中国历史上出格的女性,如何在被封建压迫如此厉害的程度下,依然能呼风唤雨,发挥女性或者母性对国家固有的影响力;随后看历史,喜欢看一个特定的朝代,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如果这是宋史,对于特定的朝代是如何兴旺发达然后烈火烹油最终曲终人散,从中看出一个朝代的兴衰兆头,进而能在生活中早日看到类似的兆头;接着就开始看通史,看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从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甚至上升到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之前曾经经历了什么。
历史,其实属于越来越有趣的学科,虽然任何历史书都不能百分百打包票自己是信史,但如同对待算命的态度一般,信则有不信则无,用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进入历史中,发现历史中最符合人类情感选择的行为,将之相信并认同为真实的历史,不正如同推理小说一般有趣吗?老话说读史使人明智,究竟有没有明智无法做出判断,但越是读史,越是感触太阳之下并无新事,一切仿佛理所当然的发生,但一切彷佛都是重复之前的经历,历史总是特别的相似又充满了小唯独的新意,这是另一个角度的有趣。
废话了那么多如何看历史,其实只是为了引入这本书的正题。书中讲中国历史划分为四个大的维度,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春秋战国之前视为上古,秦至明视为中古,清为近代,民国为现代,这样的唯独划分可能同作者的时代背景有关,清朝之所以被单独划分,同清朝存在的年代刚好处于工业革命有关,其他欧洲甚至日本都开始利用工业革命自我强大,而清朝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闭关锁国,虽然和前朝的封建统治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整个国际局势都在变化,我自岿然不动的清朝是必须单独拿出来。
既然是一本极简中国史,必然对历史只能截取主要脉络,朝代的交替往往简而言之,除了有限的影响朝堂变局的人被单独提到几句,其他人都隐匿在文字背后,成了无名英雄。然而即便是简单的历史,也依然保留了对政治、军事、人文、学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不同维度的探讨,毕竟历史除了是朝代的兴旺更替、皇帝的世袭罔替之外,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也正是如此这些,才形成了当代国人的历史文化基因和气质。
一个朝代的统治方式与前一个朝代相比,总是有所改变和创新。一方面是前朝的亡故正是后朝需要吸取的教训,自然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对统治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自然给统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毕竟社会财富越来越充盈,社会人口越来越多,都讲增加统治难度。因此,一味的复古并非好事,虽然从古代历史中有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但经验教训需要结合新时代新环境进行改良,而不能直接就上,否则容易变为王莽的悲剧。
关于中国历史有一句名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于说明中国历史上的分分合合的国仇家恨。从另一角度,这句话说明了人心思变,总是不满足于当下已经拥有的东西,所以天下太平时作死折腾导致合久必分,天下纷争时又开始高歌宁为太平犬末为乱世人而期待分久必合。越是藩篱割据的年代,越容易产生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剧感;越是太平盛世的年代,越容易产生繁花似锦轰轰烈烈的喜剧感。中国的老百姓一直都被认为是最容易统治和驾驭的,虽然短时间能通过演戏作假或者作威作福获得成功,但要长治久安必然需要休养生息不与民争利。
元朝和清朝,都是很典型的游牧民族统治中国、统治汉族的朝代,但两个朝代存活时间差别甚巨,尤其是如同巨人一般在欧亚大陆上摧枯拉朽无往不利的元朝竟然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寿命,原因何在。书中给出的答案特别出乎人意料之外,继承人生命的长短。其实元朝和清朝都没有很好的继承人制度,上一代雄主死亡后都产生过政权更替的家族内斗,清朝比元朝稍微幸运一点在于清朝的康熙皇帝活得蛮长的,所以有足够的时间理顺统治汉人的方式方法,进而产生较为长期的朝代命运。
民国时期并不代表有民族主义,这从清朝的灭亡竟然苟延残喘了几十年便可看出,当时社会上的忠君思想和民族主义两者之间的斗争,民族主义并未占据上风。而随着帝国列强对国家的不断索取,普通的汉人心中大一统的思想的根深蒂固,最终激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而正是这种内心中保有的民族主义,让中国在面对危机中依然能奋发图强,最终成就了延续千年以上不断档的文明。虽然有说法中华文明其实在魏晋便已断绝,但笔者更认同文化的自我更新和传承,断层可能存在,但不代表不能重新捡起,而重新捡起后的延续,与我能认可为没有断档。
书中甚至有特别与时代同步的思想,或者说前瞻性的思想:对比中西方文明,中国文明能更缓慢而坚定的逐渐发展,对待周遭能宽容平等,信奉大家一起互惠互利共赢共长,因而有中国文明拯救世界的可能。其实在明朝下西洋中,就能看出中华文化尊重外邦、团结外邦、共同发展的意味,而目前的一带一路共同发展,也颇有此味道。中国人毕竟是孔孟儒家熏陶了几年前的中庸之道,不温不火但脚踏实地,虽然在发展速度上可能会有所限制,但坚持的力量超乎想象。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式,的确是爱读的一本历史书。最后借作者在那个年代就能发出的有自信的回答结束此文:"要矫正它,非有特殊的文化,和相当的实力,又谁能负此使命?中国人起来啊!"。
美国史读后感篇十九
樊树志先生的国史十六讲确实不错,脉络清晰的讲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大的时代,很明显针对的对象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或是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历史爱好者。唯大学者,方能放下身段,用浅显的文字,对普罗大众进行这样的知识普及,可惜现在的大学,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大学了。一叹。
樊先生的讲义非常精当,对于中国历史上一些令人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都做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当然,这是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盲来说的)比如,对于建文帝的下落,晚明时期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关系,“全球化”始于元,发于明,盛于晚明等等的阐述,以及对于清初“大玉儿下嫁多尔衮”等流言的考证,都非常新颖而具有说服力。
当然,因为是讲义,不可能讲的太深太透,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一条长江大河的话,樊先生的讲义,固然不是飞机航拍抑或卫星图片,最多也就是游轮在江面上一路而下,挑几个著名的美景指点下,然后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吧。对于此江此河的各处的水文状况等等,只能是泛泛而谈了。而且,最令人惋惜的是,樊先生的讲稿中,我们可以隐隐约约的时常感觉到一些意犹未尽,一些欲言又止,一些题外之意。樊先生讲义的大纲,也未能脱去“主旋律思维”的影子。最明显的,就是只讲治世,不讲乱世;只谈正溯,不提余脉了。
这正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地方,读史是为了明今,是为了更好的看清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而非钻旧纸堆,搞些杜甫究竟是冻死的还是吃冷肉噎死的这些话题,所以对于历史的评述中,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史学家能以其深邃而智慧的眼光,给我们指引,现在发生的一些事情究竟历史上面究竟有没有发生过,历史上这些事情的后果是什么,其来源、起因是什么,其结局又是怎么回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透古观今,而历史研究者要做的,当然少不了借古讽今了。当然,这些在皇权逐渐加强且失去约束的时候是要砍头的,然而樊先生为什么留着这么多欲语还休呢?难道是怕什么吗?我们以为早就过去的一些事情,对那一代、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的国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这一切一切,还未知。
这本书是我看的一本网络小说的作者在文章之外推荐的,说非常不错,于是就下了电子书过来看看。确实挺好的,值得一看。
美国史读后感篇二十
《孙子练女兵》是《史记》里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孙子也是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中国史记读后感3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一本厚厚的史书,一本被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典籍,轻轻的翻开,让我们的思想随着历史的齿轮一齐波动·成长。
从黄尧禹舜到秦皇汉武,有多少英才在其中绽放璀璨的光芒,有多少谋略者让我们啧啧称赞,有多少故事激励了我们步步前行,又有多少圣明之人成为了我们的指明灯。慨叹着一切的变幻轮回,不禁有些痴迷。
话说,周武王去世,由于成王年幼,周公辅佐成王,协助成王伐诛作乱的武庚·管叔,帮忙成王处理朝政,尽管曾受到质疑,但他仍然为成王为国家奉献着,最终在历史与真实的鉴证下,证明了他自我。
楚王项羽,可谓是英雄。曾于帐中斩宋义头,慑服诸将,于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有勇有谋,只可惜造化弄人,项羽的太过君子,再加上时运不济,最终只能自刎乌江,可项羽毕竟是一代英才,最终仍能得到许多人的敬仰。
张仪,可谓史上最有本事的一名辩士。以往被笞数百,事后只问他的妻子:“视吾舌尚在不”?初听,觉得像个笑话,再一想,才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多么让人敬畏,只要舌在足矣。可就是这个舌,在战国的历史上曾卷起了一段风云。
凭张仪三寸不烂之舌,使魏国归于秦,利用计谋,离间楚齐,最终使秦齐联合攻楚,楚曾发誓要杀张仪,而张仪孤身至敌营仍能冷静行事,以自我敏锐的思维得以逃脱。他有的不仅仅是谋略,还有的是胆识,能够这样说,秦统一六国与张仪的游说是密不可分的。
《孙子兵法》,一部古今中外将者必读之书,孙武,齐国人,辅佐吴王,三令五申的故事曾广为传颂,其后世子孙孙膑,也是一位出色的谋略者,其围魏救赵的故事早已烂熟于心,曾因庞涓的妒忌,髌骨被除成了残疾,在齐国帮忙韩国抵抗魏国时,以每一天灶减一半为计,击败魏国,并掳的魏太子,从此,孙膑名显天下。这样的睿智,让人不由称赞。
历史长河中,英才、谋略值得我们欣赏,而那些激励着我们步步前行的故事,更值得我们慨叹。
我们仍在前行的路上,也许会有许多冲突,会有许多的绊脚石。我们就应当学习孔子的泰然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要学会韩信的感恩于忍耐。他们的事例激励着我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以自我的智慧如此处事。
其实《史记》能够写出来就是一个奇迹。太史公司马迁在忍受如此大的屈辱之下,于牢狱之中完成了此部著作,那里也同样体现着司马迁坚韧的性格与坚强的意志力,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为了证明自我的志向,在恶劣的环境下默默的耕耘着。
一部史书,叙述了自黄帝以来至太初二记,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不管是帝本纪,十表,八书,王侯的世家,名人的列传,还是太史公的自序,都积聚了历史的精髓,是司马迁与历代人智慧的结晶,那里将是一番别样的天空。
在历史的长河中,《史记》记载了一些丰富的历史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是我收获不小呀。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秦始皇到唐朝这一段期间,是这本书的重点在这里面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和他人李广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李广不善言辞,与人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但李广从不畏惧。
这么一位可敬的大将,在最后还是自尽了,哎,这是可惜中的可惜.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历史中的宝书,可贵的史书。
《史记》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爸爸送我的版本是白话文版。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读完了这本书。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我阅读《史记》这本书的收获。
在《史记》里,我读到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尊师重道的事迹。
公元前521年,孔子的学生宫敬叔要去周朝京都洛阳朝拜天子,孔子知道老子在洛阳居住,为了能向老子请教古代的“礼制”,便和宫敬叔一同前往洛阳。来到洛阳的第二天,孔子便迫不及待地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老子当时正在著书立说,听闻誉满天下的孔子前来拜访,立即放下手中的刀笔,迎接孔子。孔子进入大厅,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后,才向老子请教古代的“礼制”。因为孔子态度很诚恳,老子就很详细地跟他讲解古代的“礼制”。孔子学到了很多关于古代“礼制”的知识。
闭卷沉思,我想到了我的老师。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刚上小学,没有定性,上课忍不住玩小玩意儿,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第一次提醒了我,我就停了下来,但是过了一会儿,我忍不住了,又把小玩意拿出来玩,老师那双火眼金睛又发现了,就叫我站起来。本以为这样我就可以好好听课,谁知道,我再次玩起了小玩意。于是老师板着脸说:“站起来也能玩,要好好听课才是。把手上的东西拿上来,没收!”我看着老师严厉的脸,便知道我在课堂上玩小玩意是不尊重老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知识,我羞愧地红着脸低着头,乖乖地把手上的小玩意交到讲台前。当我转过背,发现全班同学都在看着我,当时我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并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要这样了。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师批评你,让你在课堂上站起来,是因为你影响到了课堂秩序,老师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要记住:尊重别人是在庄严自己!”
孔子是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把自己当成学生,千里迢迢地去向老子求学。给我们树立了尊师重道的榜样。
相较于孔子,我在学识上是一张白纸,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各方面都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而尊师重道是我人生中永不停止的课程。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之作。全书共有五十余万字,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揭示了历史变化的规律。
在本书中。我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那就是蔺相如。他的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深明大义令我折服。
战国时期,和氏璧流落赵国,并归赵王所有。不久,秦王在给赵王的信中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这下,赵王可犯了难:换吧,怕这秦国耍赖不给城池;要是不换吧,怕也不成。如果秦国以此事作为把柄与赵国交手,那后者定不是强秦的对手。于是,赵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缪贤推荐了他的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到达秦国后,秦王在章台接见了他,可秦王一得到和氏璧嘴就咧到了耳根,却一点都不记得他的许诺。蔺相如看到此情此景,计上心来。他谎称玉有瑕疵,于是就拿回了和氏璧假装要指给秦王看。
谁知,蔺相如一拿回和氏璧就说:“大王根本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我要收回这块玉,如过您要硬抢,那我的'头和玉就先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担心玉,便把地图上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又道:“我们赵王为了表示对玉的诚意,特意斋戒了五日,那么您也该表示诚意斋戒五日。”秦王答应后,蔺相如就命人秘密地把玉送走了。
五天后,蔺相如说明玉已回赵国,并对秦王说:“请您派人向赵王要回和氏璧,赵王定是依您。那您先将城池交出来吧!”秦国当然不依,只好就罢。
为了表彰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为此,大将军廉颇很不服气,他想:“老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博得此名号。他蔺相如就是个鼠辈,仅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能赢得了我吗?”这件事传进了蔺相如耳里,不知为何,他听后总是避着廉颇。廉颇得意极了。可后来,他又得知蔺相如不是怕他,而是因为他们不能互相矛盾。秦国对赵国之所以有所顾忌,是因为有他们两个在。他们两个要是互相矛盾,那么秦国就能趁虚而入,赵国也就不保了。廉颇为了向蔺相如请罪,于是就赤着上身,绑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谁知,蔺相如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和他成为了知心朋友。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都是关于蔺相的故事,在《史记》中还有很多与他一样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喜欢这本《史记》,更喜欢学习书里面的故事。
美国史读后感篇二十一
最近阅读了中华书局版的《国史十六讲》,感觉收获很大。本书主要以时间和朝代为序,分十六个专题概述了中国自史前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作者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自己对各朝重大历史事件与思想文化的理解,将中国古代历史完整,简略,却又清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史学研究者而言,都不失为一部好的史学作品。
首先,以各朝各代的代表为每一讲标题,重点更为清晰。名为《国史十六讲》,在形式上分十六个章节,以讲座的形式概述中国历史。章节名称特点鲜明,通过标题读者便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各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侧重点。总的来看,作者更侧重于思想文化方面。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经学、谶纬、清议、玄学,再到宋朝开始继续发展的新儒学,包括有明一代的朋党之争与文人社团都有列专题进行专门叙述。而其他的部分思想文化也间接地在文中提及,即史前和夏商周等思想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文化,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及清朝前期的文字狱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史十六讲》里含有作者对中国古代几千年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其次,文中无时不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学风以及灵活的写作技巧。本书包含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作者将中外同时期的文化做比较,也结合了部分国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成果,这说明其研究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这也使得本书有视野开阔的鲜明特点。以第一讲为例,史前史一般由于枯燥很难激起读者的兴趣,然而作者在第一章中即以对西方人类起源说中的主流观点“夏娃理论”发出质疑,并且以中国的`考古成果进行考证。
这在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表明了历史研究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应该抱着质疑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这样历史研究工作才能不断的有新的突破与进展。此外,本书旁征博引,清晰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使得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对学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个大致的掌握。而且,樊先生在写作过程中援引不少诗词及成语典故,使得语言表述更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再次,书中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同时期的比较,在通览全局历史方面有较大的帮助,也对各地读者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解释了中国分封制下的封建制度与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m的区别,指出了两者的不同。此外,也对“东林非党”问题做了详尽的解释,指出朋党与政党的区别。对晚明开始的西学东渐与东学传入西方也有独特的见解,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历史值得注意的地方。
最后,除了重点对文化史的探究外,对政治制度,经济等各方面的论述也是详略得当,重点分明。书中的图片及数据使得论点更为清晰。关键字用黑体标出,更便于读者阅读。诸如论述秦汉时中央集权体制初建的维持方法,解释魏晋风度的特点,分叙唐朝佛教的各派别等等。以黑体字表明论点,并于后文详细分述。这有助于读者把握重点,理清各部分的基本脉络,并且加深对思想文化方面的理解。
《国史十六讲》确如先生所说,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但是其简练的文笔却最大的概括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过程深入浅出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主次鲜明,重点清晰,对于我们了解以及研究历史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是史学论文写作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08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