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含了教师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教案的内容要与教材紧密结合,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编写教案时有所帮助。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一
1.通过知识回顾,学生能总结出周长与面积的概念不同、计算方法不同、计量单位不同。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确地进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课件。
1、说一说周长与面积的概念。
2、说一说正方形与长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
3、说一说计量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4、说一说周长与面积有什么不同?
生总结。
师板书:概念不同、计算方法不同、计量单位不同。
1、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根跳绳长约2()。
(2)、一间卧室的.面积约是22()。
(3)、一张报纸的面积约是21()。
(4)、一枝铅笔长约18()。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理解与正确运用。)。
2、我会填。
3平方米=()平方分米4米=()厘米。
40000平方米=()公顷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
3、课件出示图形,这是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请同学提出问题,可以求什么?(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巩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区别周长与面积的概念。)。
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纸可以剪成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多少个?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练习册第50页第2、3题。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二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知识的探索是一条明线,它在课堂中的存在形式是贯穿;人文的交融是一条暗线,它在课堂中的存在形式是渗透;笔者认为,只有两者有机整合,让课堂成为自主探究与人文交融的平台,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现实,着眼学生未来的宗旨。
首先,我在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用线绕,在直尺上滚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后,我又引出新的问题: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小圆如何测出它的周长?甩球出现的圆能量出它的周长吗?使学生自己切实体会到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从而再去探索新的方法,这使得下面的学习有了驱动力。我们说,要以学生为主体,其本质就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唤醒和激发。
在接下来的引导中,我又较好地处理了圆的周长公式中,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探索圆的周长为什么要考虑到圆的半径或直径?有很多案例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显得突兀。在这节课中,我提出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当学生说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时,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你觉得是和直径有关系,说说理由好吗?这就唤醒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圆的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再接下来的猜想、探索、验证自然、顺畅,有了根基。
另外,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三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
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
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画家,他画画可有点特别!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他的作品吧!
〈多媒体演示:小画笔勾勒出乒乓球拍的`轮廓〉
师:猜猜,他画的是什么?
生:乒乓球拍
〈分别演示:手机、国旗的轮廓〉
请学生发挥想象去猜测。
小结:刚才小画家沿着这些物体所画的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
二、实践中理解周长
1、理解封闭图形
师:谁听说过“周长”,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师:我们看看课本41页是怎样介绍的。
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质疑:这里好象有个词不常见?
生:封闭。
师:谁能解释?
生:四周都不漏缝的
师:那么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呢?
〈多媒体演示:〉
师:这些图形中那些是封闭图形?为什么?
生:……
小结:像这样首尾相接起来的就是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多媒体同时演示封闭图形首尾相接的过程〉
2、指一指,从实物中找周长
(1)师生合作
出示钟
师:谁能指一指钟面的周长?
生指
师:你是怎么指的给大家说一说
生:我是从这里开始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指叶片、粉笔盒、数学课本表面的周长。
引导理解周长在面上
(2)生生合作
你能指出我们身边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吗?
师:下面请和你小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周长。
指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相接,说的时候要说清是哪个面上的周长。
学生活动,汇报
师:我们身边能指出很多周长,例如:操场上也有。
三、探究中体验测量方法
1、创情境
师:这段时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忙着干什么呢?
生:做操……
师:小动物们也和大家一样忙着锻炼呢?
〈多媒体演示:小动物们绕图形一周跑一圈〉
师:怎么同时到达终点,那么他们跑得一样快吧?
生:……
生:可以用线、用尺。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图形的周长评出冠军。
2、量周长
师提出合作要求:每个小组长的信封里有这些图形,每人选一种图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绳子,你们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测量。量的过程中有不满整厘米的可以选择接近的整厘米,最后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
对照测量结果,承认误差。
师:谁的周长最长?
生:长方形
那么青蛙就成为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四
周长的认识。课本44页"什么是周长"及第45页"练一练"中1、2、3题。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周长的含义。
理解周长的含义。
结合教材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体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多媒体课件、树叶、长方形纸一张。
卷尺、小棒、彩笔、直尺、长方形纸一张.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问:
(!)这些花坛是什么形状?
(2)如果有3只甲虫以同样的速度分别绕花坛走一周,你们猜哪一只先到?
2、学生观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看多媒体演示,思考:为什么(3)号先到?
教师指出:看哪只甲虫先到,要比较花坛的周长。(板书:周长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1)你认为周长是什么意思?能举例说明吗?
(2)如果花坛是圆形,你知道它的周长吗?
(3)(出示树叶)谁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课件演示蚂蚁运行图)
2、视觉再次感知(课件演示):
(1)多个图形的周长。
(2)辨析:蚂蚁图
3、操作感知
(1)描一描:学生用彩笔描44页和45页题1图形边线,教师巡视,指学生操作。
(2)摸一摸:你能指出桌面、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吗?你还知道那些物体的周长,和同桌说一说。
(3)量一量:用卷尺测量自己的头围和腰围,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小组交流。
4、周长的概念: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1、口算花坛的周长。
师:(出示花坛图片)你们能想什么办法,知道这三个花坛的周长?
电脑显示出各边长度,学生逐一口算出周长。
2、45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度量计算,接着在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四、实践活动
(1)摆小棒:(课件出示图形)你能移动小棒把下列图形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2)想一想:(45页第3题)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你怎样想的?
五、全课
六、思维拓展
撕纸活动:
1、先看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按要求完成撕纸。
2、想一想: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五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
1.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圆形的钟面卡片,国旗的卡片,蝴蝶标本等。
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
(一)谈话引入
课始,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引入“周”字,并板书:周。
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二)揭示课题
师: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密切相关。
(教师把树叶、国旗卡片、钟面卡片、蝴蝶标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标准五角星形的卡片贴于黑板)
揭题: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补充板书:长(完善课题“周长”)。
(三)猜测,探索
师:猜猜看,这些图形的周长有可能会跟“周”字的哪种意思有关?
生推测:与“周围”“一圈儿”这种意思有关。
师:那么,照大家的这种理解,树叶的周长应该是指它的……?请学生在实物上指出。
(四)归纳认识
师:这些图形的大孝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周长。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试一试!
生1:比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它三条边的长度。
生2:周长是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加起来。
生3:像圆形,没有直直的边,它的周长就是它一周的长度。
看书对比课本上对周长的描述,在交流中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生:可以量一量。
师:你有信心测出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二)渗透要求
师:老师为每人都准备了如下一张“智慧小手测量单”,先看一看。
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叶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头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角星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腰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引导:这里有好多活动是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你可以找个搭档,共同完成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你现有的学具和测量工具完成这些活动,并记录下数据。比一比,哪些搭档配合得默契,完成得更多!
三、交流小结,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你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又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1:我发现有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时不用测出它所有边的长度,只要测出一部分就行了。比如:五角星,它的十条边都一样长,只要测出一条边的长度,让十个一样的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长方形的周长,不必将四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只要量出一条长边、一条短边就知道其他的边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3:我发现圆形的周长很难量,用直尺不行,我们用线绕它一圈儿,却发现稍微用点力,线就拉直了,很不容易测量。
生4:有办法,可以把它对折,这样可以只绕出它半圆的长度,然后乘2就行了。
生5:还可以再对折,这样要量的曲线就更短了,测量这段曲线的长度再乘4。
生6:测腰围时,我发现从外面量就把衣服的厚度也量进去了,不准确,应该贴着肚皮量。
生7:我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还能测量出很多图形的周长。
四、总结激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教师小结: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更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时,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还从这些活动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不简单!这与你们每两个搭档的团结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本节课围绕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创造让学生充分猜想、探索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去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索出“周长”的含义,进而,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并对以后“周长的计算”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六
周长的认识。课本44页"什么是周长"及第45页"练一练"中1、2、3题。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周长的含义。
理解周长的含义。
结合教材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体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多媒体课件、树叶、长方形纸一张。
卷尺、小棒、彩笔、直尺、长方形纸一张。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问:
(1)这些花坛是什么形状?
(2)如果有3只甲虫以同样的速度分别绕花坛走一周,你们猜哪一只先到?
2、学生观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看多媒体演示,思考:为什么(3)号先到?
教师指出:看哪只甲虫先到,要比较花坛的周长。(板书:周长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1)你认为周长是什么意思?能举例说明吗?
(2)如果花坛是圆形,你知道它的周长吗?
(3)(出示树叶)谁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课件演示蚂蚁运行图)。
2、视觉再次感知(课件演示):
(1)多个图形的周长。
(2)辨析:蚂蚁图。
3、操作感知。
(1)描一描:学生用彩笔描44页和45页题1图形边线,教师巡视,指学生操作。
(2)摸一摸:你能指出桌面、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吗?你还知道那些物体的周长,和同桌说一说。
(3)量一量:用卷尺测量自己的头围和腰围,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小组交流。
4、周长的概念: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1、口算花坛的周长。
师:(出示花坛图片)你们能想什么办法,知道这三个花坛的周长?
电脑显示出各边长度,学生逐一口算出周长。
2、45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度量计算,接着在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四、实践活动。
(1)摆小棒:(课件出示图形)你能移动小棒把下列图形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2)想一想:(45页第3题)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你怎样想的?
五、思维拓展。
撕纸活动:
1、先看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按要求完成撕纸。
2、想一想: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七
《圆的周长》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习已知圆的周长求直径的实际问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课始首先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进而呈现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
(问题呈现后,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列方程解答。选择列方程解答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思路比较顺畅。由于已经圆的周长,所以学生很自然就会想到圆的周长公式,列方程的思路顺理成章。二是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虑到有的学生还会想到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法,我询问学生“你还能怎样求出花坛的直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很多学生能够不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而是直接根据除法的意义,直接用除法求出直径,学生也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课堂中的习题,我采用“试一试”,这一题是类似于例题的一个题目,是根据圆的周长求半径的实际问题,通过尝试练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于相关计算方法的理解。
巩固练习部分,采用课本“练一练”,这一题型全部是根据周长求各圆的直径。在计算时首先要求学生先估计圆的直径是多少,再根据圆的周长求出它的直径或半径,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估计把我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八
1、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
学具(图片:长方形,三角形,硬币、五角星,细线,软尺,40厘米刻度尺。)。
课前游戏,渗透一周的概念。
老师先组织一个游戏:
孩子们,很多同学都想了解老师是谁,来自哪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名片,我每个小组发一张,大家传递一周,相互看一看,了解一下。现在你知道老师来自哪里了吧?那么就在我们刚才传递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名片的运动过程。是呀,名片在小组里正好转了一周。
1.小朋友们,老师首先要带大家到森林里去走一走,看看那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演示动画)。
2.公正的小裁判们,你们觉得谁才是真正的冠军呢?(请两个学生说,重点分析规则。强调两点:
1、沿着树叶的边线;
2、要爬一周。虽然红蚂蚁先爬到,但是它犯规了,冠军还是应该属于黑蚂蚁。)。
是呀,黑蚂蚁遵守比赛的规则:沿着树叶的边线爬,正好爬了整整一周的长度,这个冠军当之无愧。
3.(点击课件,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小朋友们,黑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我们给这一周的长度起个名称好吗,就叫树叶的周长,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认识周长)。
1、摸一摸:其实物体表面都有它的边线。
2.描一描:如果把大家摸的物体的面画下来就成了平面图形,你能描出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吗?选择两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描一描。
谁愿意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展示一下?比画给大家看看,描的可真仔细。刚才你们都描出了图形的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我们来想象一下另外这几个图形的周长,请闭上眼睛,在头脑中画一画,也可以用手比画比画。五角星的周长、圆形的周长。
你现在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板书:围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指几条边的长度?五角星的周长呢?圆的周长呢?
名片的周长长一些,硬币的周长最短。
为什么?如果是用直直的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比较容易测量,对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这样的图形,你能与你的同桌合作,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把你算式、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看谁的方法巧?同桌合作的好?拿出1号信封。挑一个你们喜欢的图形开始研究。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九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来说说比的知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习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让学生明白比不但与生活有关,和自己也有关系,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不足与疑惑。
由于在突破重点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所以练习的量相对少了一些.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
1、已知r=2cm,d=c=,s=。
2、已知d=6dm,r=,c=,s=。
3、已知c=12.56m,r=,d=,s=。
二、应用题。
1、一个钟表,时针长18厘米,它的尖端一昼夜走多少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大伯把一根长25.12分米的铁丝围城一个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先测量出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数据,在计算出它的面积和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一
1、通过观察、操作(摸一摸、画一画)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周长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
多媒体课件、圆形、长方形、扇形、正方形,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等。
学具:
若干平面图形、棉线、直尺、软尺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秋季。
师:那么,一提到秋季你会想到什么?生:落叶。
生1: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
生2: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蚂蚁绕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继续播放蚂蚁绕树叶的长度,及蚂蚁的话)。
2、揭题并板书: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图形的周长”。
板书:认识图形的周长。
二、感知周长。
1、理解一周的意义。
(教师举着图形让学生指一指图形的一周:操场、游泳池)。
生1:一周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
生2:一周就是图形所有边的长度。
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这是你们对周长的理解,我们总结一下:从起点绕边线画一圈又回到起点,就是一周。
课件出示:操场、游泳池。
师:谁上来给大家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就是游泳池的周长?
指名学生上台指。(黑色的一圈)。
2、指一指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
师:刚才认识了周长,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周长。
(1)指一指:黑板面的周长。
师:黑板面是什么形状?生:长方形的。师:谁能指一指它的的周长?指名学生指。
师:谁能说说指周长时应注意什么?生1:从哪儿开始还是回到哪儿。
生2:首尾相接。
师:对!指周长时一定要注意从哪儿开始还是回到哪儿,也就是首尾相接。
(2)集体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离我们最近的数学书,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生:长方形。
师:你来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学生举起书,师生一起指。
3、理解周长的意义。
播放课件,找一找图形的周长。总结能找到周长的图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两组图形(区分: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
师:这两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组图形有缺口,而第二组图形没缺口,是完整的。
生2:第一组图形有开口,第二组图形是封闭的。
师:对!像第二组这样首尾相接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画三角形解释首尾相接)。
请学生能用手势比划比划。
那么总结一下周长的意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三、探究测量方法。
1、设疑。
师: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量一量图形的周长?
生:(异口同声)想。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测量方法。
要求:拿到物品后,先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测量最好?然后再动手测量。
工具:软尺、直尺和棉线。
学生小组合作(打开信封里面的两种物品,有长方形、正方形、扇形、圆形)。
3、汇报:你测量的是哪个物品的周长?你是怎样测量的?
4、比较归纳。
生:像五角星、长方形都有直直的边就可直接用直尺量,像一元硬币是弯的就得先拿绳子绕一圈。
5、小结一个图形的边比较平直就可以直接用尺子来量它的周长,没有直直的边就得先用绳子绕一周,再用尺子量它的长度。其实一元硬币是硬的假设只有直尺也可以——滚一圈。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二
周长的认识。课本44页“什么是周长”及第45页“练一练”中1、2、3题。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周长的含义。
理解周长的含义。
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体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多媒体、树叶、长方形纸一张。
卷尺、小棒、彩笔、直尺、长方形纸一张。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问:
(!)这些花坛是什么形状?
(2)如果有3只甲虫以同样的速度分别绕花坛走一周,你们猜哪一只先到?
2、学生观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看多媒体演示,思考:为什么(3)号先到?
教师指出:看哪只甲虫先到,要比较花坛的周长。(板书:周长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1)你认为周长是什么意思?能举例说明吗?
(2)如果花坛是圆形,你知道它的周长吗?
(3)(出示树叶)谁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演示蚂蚁运行图)。
2、视觉再次感知(演示):
(1)多个图形的周长。
(2)辨析:蚂蚁图。
3、操作感知。
(1)描一描:学生用彩笔描44页和45页题1图形边线,教师巡视,指学生操作。
(2)摸一摸:你能指出桌面、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吗?你还知道那些物体的周长,和同桌说一说。
(3)量一量:用卷尺测量自己的头围和腰围,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小组交流。
4、周长的概念: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
1、口算花坛的周长。
师:(出示花坛图片)你们能想什么办法,知道这三个花坛的周长?
电脑显示出各边长度,学生逐一口算出周长。
2、45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度量计算,接着在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四、实践活动。
(1)摆小棒:(出示图形)你能移动小棒把下列图形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2)想一想:(45页第3题)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你怎样想的?
五、全课小结。
六、思维拓展。
撕纸活动:
1、先看演示,师生共同按要求完成撕纸。
2、想一想: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习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举起收集的树叶,说说它们的名称。
生:桑树叶、梧桐树叶、银杏树叶。
师:看到这些树叶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树叶真是千姿百态。是五颜六色的。我想知道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好吗?
二、探究发现。
1、计算长方形面积。
师:出示一个没有数据的长方形,能说出它的面积吗?能想办法吗?
生:量出长、宽。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积。
师:(屏幕显示),把长方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长方形中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2、计算三角形面积。
师:屏幕显示一个三角形,你能说出它的面积吗?学生互相讨论,汇报。
生:像长方形一样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把三角形分开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你想得真好!把图形分开来,再移动变成正方形。数一数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生:9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先数整格的,再数半格的,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师:同样是在方格纸上数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数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生:长方形都是整格的,三角形有半格的。三角形中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3、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
生:都是由弯弯曲曲的线围成的。它们都是不规则图形。
师:你们认为像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应该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呢?请同学们以树叶为例,小组讨论。
汇报:生:把它看作一个长方形来计算面积。
师:怎么看?
生:把弯弯曲曲的线看成是直的,和长方形很像。
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
生:三角形中的半格正好是整格的一半,而树叶有的占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
师:那么怎样用数方格的办法来算出它的面积呢?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的算半格。
生:我不同意,应该把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师:这时,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是准确的吗?到底哪种方法更接近呢?为什么?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算半格,计算出的面积就会比实际面积大得多,还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比较好。
请学生上台汇报计算方法,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计算树叶的面积。
生:先把整格的框出来,然后把半格的编号并标出来。
生:不满半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弯曲的部分都画成半格,再数。
生:整格的分别标上数据,在两个半格中间标上一个数据。
三、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
生:手的表面。还有很多树叶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身体的正面。
师:先估一估,再计算你手中的树叶的面积。说说是怎样估的?
生:用刚才的树叶比较。
生:让树叶跟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比。
师:把估出的面积记在心里,再算一算树叶的面积,看谁估的面积和计算的面积最接近。
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
生:我的树叶两半是一样的,我只要算出一半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
四、拓展延伸。
1、学生相互合作,选择手、地图和钥匙中的一种计算出面积。
2、小结。这节数学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把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写下来。
3、回家再找一些不规则图形算出它的面积,好吗?
[总评]。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理念。除此之外,还有必要提出三点: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为本课安排的内容容量很少:先介绍用数方格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然后估计两片树叶的面积,最后尝试计算自己手掌的面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和余地,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主要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做了补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合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策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只要得到一个近似值即可,因而更多的时候估算就能解决问题了。据此,教师注意适时提出估算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计算时主动地估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估算的意识。更可贵的是,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找参照物类比、利用面积单位去估计等有效的方法,估算的策略得到了发展。
3、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有效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提出分割、拼合的方法把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树叶的面积,学生提出化曲为直、分类计数的方法;估计树叶的面积学生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有的学生发现了树叶的对称性,利用了对称特点简化计算过程。正因为融入了数学思想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数学情趣,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得到磨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优化,学习的经验得到充实,成功、自信的体验得到强化。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四
1、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一般用字母()来表示。
2、在一个圆里,有()条半径,这些半径的长度(),有()条直径,这些直径的长度()。
3、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或()。
4、用()可以画出一个精确的圆。()决定圆的大小,()决定圆的位置。
5、一个圆的半径是6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如果半径增加3厘米,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6、一个圆的直径是12厘米,周长是()厘米,如果直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周长是()厘米。如果直径缩小的原来的`1,周长是()厘米。
7、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分米,这个圆的半径是()分米。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这个圆的直径是()米。
8、一个半圆的半径是6分米,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分米,一个半圆的直径是15厘米,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
9、甲圆的半径是4厘米,乙圆的半径是6厘米,甲圆直径和乙圆直径的比是(),乙圆周长和甲圆周长的比是()。
10、一张长方形纸,长6分米,宽4分米。如果在上面剪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分米,周长是()。
二、判断题。
1、如果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个这两个圆的直径也一定相等。()。
2、甲圆直径是乙圆的半径,乙圆的周长是甲圆周长的2倍。()。
3、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4、直径越大,这个圆的周长就越大。()。
7、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8、圆的直径就是圆的对称轴。()。
三、操作题。
1、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计算出圆的周长。
2、计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四、解决问题。
1、在一块直径为40米的圆形操场周围栽树,每隔6.28米栽一棵,一共可栽多少棵?
11、一只挂钟分针的针尖在1小时内,正好走了25.12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五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
1、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圆形的钟面卡片,国旗的卡片,蝴蝶标本等。
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
(一)谈话引入。
课始,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引入“周”字,并板书:周。
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二)揭示课题。
师: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密切相关。
(教师把树叶、国旗卡片、钟面卡片、蝴蝶标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标准五角星形的卡片贴于黑板)。
揭题: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补充板书:长(完善课题“周长”)。
(三)猜测,探索。
师:猜猜看,这些图形的周长有可能会跟“周”字的哪种意思有关?
生推测:与“周围”“一圈儿”这种意思有关。
师:那么,照大家的这种理解,树叶的周长应该是指它的……?请学生在实物上指出。
(四)归纳认识。
师:这些图形的大孝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周长。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试一试!
生1:比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它三条边的长度。
生2:周长是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加起来。
生3:像圆形,没有直直的边,它的周长就是它一周的长度。
看书对比课本上对周长的描述,在交流中理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生:可以量一量。
师:你有信心测出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二)渗透要求。
师:老师为每人都准备了如下一张“智慧小手测量单”,先看一看。
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叶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头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角星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腰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胸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引导:这里有好多活动是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你可以找个搭档,共同完成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你现有的学具和测量工具完成这些活动,并记录下数据。比一比,哪些搭档配合得默契,完成得更多!
三、交流小结,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你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又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1:我发现有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时不用测出它所有边的长度,只要测出一部分就行了。比如:五角星,它的十条边都一样长,只要测出一条边的长度,让十个一样的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长方形的周长,不必将四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只要量出一条长边、一条短边就知道其他的边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3:我发现圆形的周长很难量,用直尺不行,我们用线绕它一圈儿,却发现稍微用点力,线就拉直了,很不容易测量。
生4:有办法,可以把它对折,这样可以只绕出它半圆的长度,然后乘2就行了。
生5:还可以再对折,这样要量的曲线就更短了,测量这段曲线的长度再乘4。
生6:测腰围时,我发现从外面量就把衣服的厚度也量进去了,不准确,应该贴着肚皮量。
生7:我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还能测量出很多图形的周长。
四、总结激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教师小结: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更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时,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还从这些活动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不简单!这与你们每两个搭档的团结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本节课围绕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创造让学生充分猜想、探索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去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索出“周长”的含义,进而,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并对以后“周长的计算”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六
3.计量单位不同.。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愿意帮忙吗?
如果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是也存在这3点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也具备这3点不同)。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会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学生叙述列式过程,老师写在黑板上)。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4×4”,这不是完全相同吗?你们怎么能说它们不同呢?
(讨论一下,然后再回答)。
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归纳.。
说明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要认真审题.。
三、巩固反馈.。
1.请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桌面的面积.。
2.出示正方形手帕,请同学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
(1)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围着花坛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3)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这个花坛里种草坪,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a.20×20=400(米)b.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d.20×4×5=400(米)。
5.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单位:厘米。
(由学生口答,老师写在投影片上)。
投影演示,把上面两个图形,抽拉成下图.。
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比较一下,组合后图形的周长、面积,与组合前两个图形周长之和、面积之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面积相同,周长不同)。
能说说为什么周长不同吗?组合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
课后作业。
1.填表.。
图形。
边长。
周长。
面积。
长方形。
长18厘米,宽16厘米。
长方形。
长7米,宽4米。
正方形。
12分米。
2.学校操场的长是110米,宽是90米.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探究活动。
拼图形。
活动目的。
使学生通过拼摆图形,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
活动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四张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活动过程。
1.学生用四张纸片任意拼摆图形,每摆成一个就在白纸上描出来.。
2.小组讨论(1)哪个图形的线段总长最长?有多长?
(2)哪个图形的线段总长最短?有多长?
3.全班交流:从上面的讨论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
有多种多样的拼法,下列各图是其中的一部分.。
讨论会:最短的路线。
讨论目的。
1.进一步熟悉周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题目。
从下图左上角的房子出发,要经过每个圆圈,最后回到房子.哪条路线最短?有多长?
讨论过程。
1.教师投影出示讨论题目.。
2.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选出一条最短路线.。
3.每组选派代表演示最短路线,并说出多长.。
4.全班选出一条最短路线.。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七
教学重点。
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
钉子板、绳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拿出准备好的几何图形,平放桌上,把长方形挑出,放在一边.(观察)。
提问:(1)长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2)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不同?(一条边长,一条边较短)。
二、学习新课.。
1.谈话:同学们对长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形的知识.通过学习,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2.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
请同学们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
教师归纳出: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长方形纸片上标出长和宽.。
3.学生动手操作,理解长方形的周长.。
教师出示围在钉子板上的长方形.。
提问:什么叫做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再请一位同学指一指钉子板上的长方形的周长.。
提问:你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吗?(能)一位同学把围成这个长方形的线取下来测量,测得长度是60厘米.(回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大约是60厘米)。
(1)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老师将学生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较.。
小组讨论:他们算得对吗?为什么?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4)反馈归纳:
提问:谁能在图上指出6×2和4×2分别表示哪部分?
师归纳:长方形的周长就是两个长与两个宽的和.。
指名一同学在图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条长、一条宽的和)。
问:10×2表示哪部分.(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的2倍,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5.小结.。
三、课堂练习(投影)。
1.算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花边,需要多少厘米花边?
3.量出下表中物体表面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八
3.计量单位不同.。
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向同学们请教,愿意帮忙吗?
如果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是也存在这3点不同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也具备这3点不同)。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4,会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学生叙述列式过程,老师写在黑板上)。
师:这两个算式都是“4×4”,这不是完全相同吗?你们怎么能说它们不同呢?
(讨论一下,然后再回答)。
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老师再归纳.。
说明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要认真审题.。
三、巩固反馈.。
1.请你用手指出桌面的周长,摸一摸桌面的面积.。
2.出示正方形手帕,请同学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3.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4.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里.。
(1)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花坛的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2)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李欣每天早晨围着花坛跑5圈,他每天早晨要跑多少米?()。
(3)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20米.如果在这个花坛里种草坪,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a.20×20=400(米)b.20×4=80(米)。
c.20×20=400(平方米)d.20×4×5=400(米)。
5.计算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投影出示。
单位:厘米。
(由学生口答,老师写在投影片上)。
投影演示,把上面两个图形,抽拉成下图.。
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比较一下,组合后图形的周长、面积,与组合前两个图形周长之和、面积之和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面积相同,周长不同)。
能说说为什么周长不同吗?组合图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十九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圆形实物、绳子、直尺等。
1、认识边线。
我们学校最近正在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准备在校园一角开辟一块花圃,(出示花圃,为了让花圃更美丽,准备给它围上一圈白色的栅栏,你觉得应该围在哪里呢?指名2—3人说。(围在花圃的周围或者是边沿)。
请你上来指一指,好吗?你们同意吗?
同学们的意思就是沿着花圃的边缘来围栅栏。边说边演示课件。(花圃的实物隐去,显示花圃的平面图形,同时显示红色轮廓线)。
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这圈红线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边线。
板书:边线。
2、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一周的边线吗?指名一个人指。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
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
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不规则图形,四边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
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个?说说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有长有短的。)。
板书:曲,直,长,短。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
板书:周长。
1、在刚才我们所描出的几个图形当中,你能说一说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吗?五边形呢?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在练习纸上列式。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习纸上台来说。
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那剩下的两个图形你们怎么没有选择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呢?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
2、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请你上台来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圆形的周长的。
板书:(围,滚)。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3、p62/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适当评价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二十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操作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准备例2的三幅图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给学生提供剪刀、长方形纸条、透明方格纸和硬币等一些工具物品供学生选用。
学生每人准备一支蓝彩笔,一支红彩笔。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动参与,探索新知,在概念对比中建构面积的意义。
1.规范摸的动作,初步明了大小的意义。
2.再次摸,体会大小。
3.总结板书,揭示面积的意义(板书课题:面积的意义)。
4.拓展面的意义,巩固面积概念。
5.自由列举,比比物体表面的面积。
6.闭眼摸物体,辨析周长和面积。
7.说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判断是周长还是面积。
二、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研究。
1.由体到面,明确平面图形的面积。
2.画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的面积。
3.说一说校园平面图的建筑和各自面积的大小。
4.比较几个省的面积。
5.小组研究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6.制造矛盾,让学生解决,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7.练习数方格的方法。
三、及时总结,升华认识,形成经验。
通过今天的学习,当你碰到一些物体时,会注意观察它的什么?
四、联想对比,拓展思维,形成空间观念。
圆的周长的教案篇二十一
2、画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3、在下面的长方形中,最多能剪出几个半径是3cm的圆片?
4、一棵树的横截面周长是18.84厘米,它的直径是多少厘米?
5、有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28.26米,它的半径是多少米?
6、有一个半圆,半径为4厘米,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
7、有一个靠墙的半圆形栅栏,这个半圆的.半径是8米,栅栏长多少米?
8、求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9、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15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