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古诗教案(专业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04:17:03
杂诗古诗教案(专业19篇)
时间:2023-11-06 04:17:03     小编:HT书生

教案是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这些教案范文还包含了一些教学活动的具体设置和教学资源的应用。

杂诗古诗教案篇一

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故言。

东指:出城门向东;

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的地方。

落红:落花,作者自况。龚自珍因被迫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后一“花”字,当指一代新人。

[译诗、诗意]。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

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

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杂诗古诗教案篇二

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译文】。

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你来的那天,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

朋友你从家乡来,应该熟知家乡事。来的那天花窗前,那棵寒梅开花没?

赏析:

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但是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可能还在于它其实还有另一种情绪在,或者说,诗歌包含了几种情绪的缠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可以是一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游戏性问答。回答者大概会很自信,会说:当然,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但是诗人当然知道,问哪些问题,对方会对答如流。诗人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偏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一问不知对方可能回答得出?如果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那么便是相当于自问自答,明知故问。花开不开不因人事,只因气候季节,是一种自然规律。到了时候就会按期开放,这还用问吗?可是诗人就这么问了,那么回答者如何回答?无非两种答案:开了,或者未开。但直愣愣地回答,会多么无趣呀。

想必,现实生活中的对方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回答。而是会愣在那儿,傻半天。如果那样,就中了诗人的妙计,引发一场大笑。

因为,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倚窗前的寒梅开不开并不是其真正的关心所在。多少诗歌读者在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说什么诗人对于梅花的欣赏、关心在此可见一斑。这真是不懂艺术,不懂诗歌,把诗歌读肤浅了!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之事?难道生活中的人说话,从来都是心口如一?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时候,都是心口不一造成的。

远离家乡的人,对于家乡的了解总是停留在离开家乡的时刻。离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世事的变动就越大越多,而有的人事世事变动会令游子高兴,但是也肯定有些世事变动会让人失落或痛苦。这是每一个离乡背井的人的常识。正因为此,诗人才不敢直接提问那些人事世事,而是首先提问一个毫不危险的话题。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诗人都会承受得住。而且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出乎意外,回答者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可能真的没有留意到梅花,那样,诗人还会得到想得到的恶作剧般的快感。

这种快感其实大半是诗人早已预料到的,是诗人计划中应得的心理享受。但是这种提问的效果是暂时性的,因为远离家乡的游子接下来必然要直面来自家乡的人事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诗歌要让我们真正领略的是,我们要从这一问题的设计来体会诗人内心的复杂性。诗人为什么面对来自家乡的人首先提出的竟是这样的问题?是诗人害怕听到来自家乡的某种不利的世事变迁,以此采用这样一种提问,以便推迟片刻,好让自己的心理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作多种猜想。而这正是唐诗最为令人叹服的地方,那就是,伟大的唐诗所留的空白,总是那种能够提供给读者最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就这样诗歌让我们几乎聆听到了诗人内心的激烈跳动。体味了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于是诗歌在有了欢快的显性结构的同时,下面又隐藏着更为冲突、复杂、深沉的深层结构。只是这个深层结构有多深,都留在无边无际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读者自己去建构。

诗歌的空白、深层结构的建构,不是任意的.。诗歌虽然到此为止,接下来诗人与对方的交谈内容为何,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经历去填充。但是无论如何填充,这个欢快的表层结构,都对深层结构的填充想象起着界定性作用。

因为既然诗人会如此诚惶诚恐,拐弯抹角地面对家乡人,那么他一定是对来自家乡的人事、世事的变迁不太乐观,也由此表明这个人一定有一番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其家庭、家乡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否则,他干吗不急着把自己最想问、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时刻提出来?只有一个心地单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或毛丫头片子,才会有话直说。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如果真的只关心窗前的寒梅,对其他了无兴趣,那么这个人就太绝情绝义了。正因为诗人对家乡的人事世事深深地关心,才会极度害怕其中发生一些令人意外或者不堪忍受的事情。但他又是极其纯净的人,所以才会在紧张之余,去试图超越这种紧张。由此我们欣赏到的正是一个举重若轻,一个经历虽丰富但心地却依然纯净的成熟者的情致。

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跃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杂诗古诗教案篇三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从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飞过,洁白的云儿竟然在窗户间穿进穿出。

本篇是诗人吴均《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作品通过对山居小屋悠远、静谧的环境描写,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闲适自在的心情。

“山际见来烟。”“这里的山际”说的是目所能及的山与天相接的地方,写的是极目远望之处。“来烟”,写的是诗人远望所见的动感物象,即远远地看见岚气云烟从天边飘来,这一描写有力地再现了山居小屋环境的深邃和悠远,给人创建了一个极其丰富的幽深神秘的美感想象空间。

“竹中窥落日。”这句的“竹中”,从一个“窥”字可以看出说的应该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诗人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见到的明亮清新的一个动感物象。从这个“窥”字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这里写的是近景,即从竹林的空隙中窥视到的红红的落日。这一“窥”,巧妙而又生动地增强了夕阳余晖洒落竹林时刻山居小屋环境优雅、明亮的美感。

如果说在前两句中诗人不惜笔墨为我们再现了山居小屋的环境,那么下边两句写的则是小屋本身的特点。

“鸟向檐上飞。”“向”可以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在”。“檐上飞”,说的是傍晚了,鸟儿们快要归巢了,于是在房檐儿上悠闲地,自由自在地,叽叽喳喳地,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又飞过去。这一句写的是山居小屋的近景,是近距离的所见,描绘的是一种清新、明快的场景,它在向人们透露着一种愉悦与欣喜的情怀。

“云从窗里出。”“云”是不可能从“窗里出”的,诗人写的其实也就是一种感觉,我们不妨体会一下,如果站在山脚下,远看山居小屋窗前的.景象,那洁白的云朵在小屋的窗前悠闲地飘动,仿佛就是从窗户里飘出来的。这感觉是何等的神奇呀。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平地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句是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句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至于不显得单调了。

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诗人又运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观察写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环境之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杂诗古诗教案篇四

王维的《杂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要如何进行赏析呢?下面来学习下!

《杂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

但是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可能还在于它其实还有另一种情绪在,或者说,诗歌包含了几种情绪的缠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可以是一种脑筋急转弯式的游戏性问答。回答者大概会很自信,会说:当然,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但是诗人当然知道,问哪些问题,对方会对答如流。诗人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偏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一问不知对方可能回答得出?如果这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那么便是相当于自问自答,明知故问。花开不开不因人事,只因气候季节,是一种自然规律。到了时候就会按期开放,这还用问吗?可是诗人就这么问了,那么回答者如何回答?无非两种答案:开了,或者未开。但直愣愣地回答,会多么无趣呀。

想必,现实生活中的对方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回答。而是会愣在那儿,傻半天。如果那样,就中了诗人的妙计,引发一场大笑。

因为,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倚窗前的寒梅开不开并不是其真正的关心所在。多少诗歌读者在这里犯了傻乎乎的毛病,说什么诗人对于梅花的欣赏、关心在此可见一斑。这真是不懂艺术,不懂诗歌,把诗歌读肤浅了!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之事?难道生活中的人说话,从来都是心口如一?其实生活中有趣的时候,都是心口不一造成的。

远离家乡的人,对于家乡的了解总是停留在离开家乡的时刻。离开家乡越久,家乡人事世事的变动就越大越多,而有的人事世事变动会令游子高兴,但是也肯定有些世事变动会让人失落或痛苦。这是每一个离乡背井的人的常识。正因为此,诗人才不敢直接提问那些人事世事,而是首先提问一个毫不危险的话题。无论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何,诗人都会承受得住。而且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出乎意外,回答者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甚至可能真的没有留意到梅花,那样,诗人还会得到想得到的恶作剧般的快感。

这种快感其实大半是诗人早已预料到的,是诗人计划中应得的心理享受。但是这种提问的效果是暂时性的,因为远离家乡的游子接下来必然要直面来自家乡的人事变化、世事变化。只是诗歌要让我们真正领略的`是,我们要从这一问题的设计来体会诗人内心的复杂性。诗人为什么面对来自家乡的人首先提出的竟是这样的问题?是诗人害怕听到来自家乡的某种不利的世事变迁,以此采用这样一种提问,以便推迟片刻,好让自己的心理准备得更为充分一些?读者自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作多种猜想。而这正是唐诗最为令人叹服的地方,那就是,伟大的唐诗所留的空白,总是那种能够提供给读者最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就这样诗歌让我们几乎聆听到了诗人内心的激烈跳动。体味了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于是诗歌在有了欢快的显性结构的同时,下面又隐藏着更为冲突、复杂、深沉的深层结构。只是这个深层结构有多深,都留在无边无际的空白中,仰仗高水平的读者自己去建构。

诗歌的空白、深层结构的建构,不是任意的。诗歌虽然到此为止,接下来诗人与对方的交谈内容为何,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经历去填充。但是无论如何填充,这个欢快的表层结构,都对深层结构的填充想象起着界定性作用。

因为既然诗人会如此诚惶诚恐,拐弯抹角地面对家乡人,那么他一定是对来自家乡的人事、世事的变迁不太乐观,也由此表明这个人一定有一番不平坦的人生经历,其家庭、家乡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否则,他干吗不急着把自己最想问、最关心的问题在第一时刻提出来?只有一个心地单纯,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或毛丫头片子,才会有话直说。一个远离家乡的人,如果真的只关心窗前的寒梅,对其他了无兴趣,那么这个人就太绝情绝义了。正因为诗人对家乡的人事世事深深地关心,才会极度害怕其中发生一些令人意外或者不堪忍受的事情。但他又是极其纯净的人,所以才会在紧张之余,去试图超越这种紧张。由此我们欣赏到的正是一个举重若轻,一个经历虽丰富但心地却依然纯净的成熟者的情致。

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跃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杂诗古诗教案篇五

龚自珍(1792-1841),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儒学的官僚家庭。少年时期即鄙薄时文制艺,爱好经世致用之学和诗词。38岁考取进士。前后在内阁中书做了二十年无关轻重的下级官吏。后来借故辞职南归。死的那一年在丹阳云阳书院担任讲席。

龚自珍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对于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先驱作用。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朽,热情地歌颂理想和个性的解放,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胡云翼注:《诗词五首》,《中华活叶文选》(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

龚自珍生活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这个时代正是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解体的。时代。一方面是封建经济体系开始瓦解,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得到了发展。这个变动反映在政治思想上,就是开始酝酿和孕育着民主主义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龚自珍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位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他猛烈地揭露和抨击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热烈地要求改革社会,要求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提倡平等和民主,提倡个性解放。虽然出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他没有也不可能和封建王朝实行果断的决裂,但他宣传民主的观念无异于大战前的战马嘶鸣,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的民主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观。鉴于统治者对人才的扼杀,龚自珍对人才问题十分重视。他在《上大学士书》中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所恃者,人才必不绝于世而已。”他对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罪恶大胆予以揭露:“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僇之。”(《乙酉之际著议第九》)“不才”指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帮凶。他们督责、束缚人才,甚至扼杀人才,是为了“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嵩(崇)其身”,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那种“一人为刚、万夫为柔”的统治局面。当然,丢掉人的廉耻,提倡了奴性,使万民变成了柔顺的奴仆,那统治者就更便于统治了。针对这种情况,他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已亥杂诗》)《病梅馆记》正是以曲折的笔法反映了龚自珍的“人才观”,并揭露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江夏等编著:《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晚清龚自珍,既是思想敏捷、具有正义感的思想家,又是情感丰富、拥有多种情趣的文化人。

他爱赏花,有“青门何有?几堆竹素,二顷梅花”吟咏。喜交友,豪称“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侨寓苏州沧浪亭,与王鹄诸友谈艺,作《贺新凉》词,内有“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多谢江东风景好,依旧美人名士。有老衲高谈奇字。使我吴天诗料阔”等佳句。喜游山,观黄山云海,他发出“千诗难穷,百记徒作”的浩叹。

龚自珍尤喜收藏,文博藏品之富,出乎笔者最初想象,相当惊人。其儿媳妇之弟陈元禄称之为“不可胜记”。《龚自珍全集》披露,主要有:秦天禽四首镜、商尊、孝成庙鼎、召伯虎敦、姬大母鬲、有孔之大圭、赤蛟大砚、汉双鱼列泉洗、有丹砂翡翠色之古瓦、汉三十六字镜,高句丽花瓶、碧玉版蒙古牌、佛纽六朝印、马湘兰“惜花弄月”印、汉赵婕妤玉印,还有宋拓欧阳询皇甫诞碑、罗池庙碑、曹娥碑、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宋拓洛神赋十三行、宋拓兰亭定武本以及明拓石鼓文、唐人双钩卫夫人残字卷、虞集隶书卷、管道山水卷、薛素素兰花卷等等。

龚自珍得赵婕妤玉印时,喜极,称“入手消魂极”、“引我飘摇思”,又称“自夸奇福至,端不换公卿”,遂将此印珍藏于“寰中一玉之斋”内。龚自珍高度评价宋拓洛神赋十三行,称之为“最所珍秘”,为其藏帖“二千种之冠”,特邀林则徐、魏源、何绍基等好友同赏,又有其“晋墨斋”的诞生。龚自珍赏王时敏《九友图》时,发出“相见便情长”的感叹,声称犹如“身到亭亭九友旁”,又有词云“三百年来之文物感,苍茫”句。其得王应绶所绘精品成扇,常“袖里珍擎怀里握”。

龚自珍研究藏品所作《说宗彝》、《说刻石》、《说碑》、《说印》、《商周彝器文录序》、《秦汉石刻文录序》、《镜录序》、《瓦录序》等专论文章,字里行间,时出新解,被金石学家吴昌绶誉为“精博绝特”。

杂诗古诗教案篇六

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鉴赏。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现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作者的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开头两句说,但见阵阵烟雾从山与山的交接处飘来,又见太阳在竹丛后渐渐落下。“来”、“落”两字写出了动态。“见”、“窥”两字用得很恰当:烟来则举目可见;日落则是透过竹子间的空隙所见,所以用“窥”字。“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三、四句说,鸟儿向着屋檐上飞翔,白云从窗户里轻轻流出。这两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处地势的高峻。尤其是后一句: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内,但因屋宇处于白云缭绕之中,云气从屋后、屋侧飘过,所以看起来就像从窗中飞出。“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平地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旬是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旬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至于不显得单调了。

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诗人又运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观察写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环境之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杂诗古诗教案篇七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

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

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

何时高举战旗擂鼓进军,但愿一鼓作气取龙城。

闻道:听说。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解兵:放下兵器。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自汉魏以来,诗人常以“杂诗”为题写诗,类似“无题”诗,内容多是慨叹人生或离别相思的。沈佺期写有《杂诗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首联“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语言平易似娓娓道来,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黄龙戍战火连年,可以想见征人久戍之苦,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不解”与“频年”连用,增强语势,引起人们的联想与深思。

颔联“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是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到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见月怀人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而这里只写月不写人,意象反而更丰富生动。这“闺里月”既是思妇的眼中月,又是征人的眼中月,既有千里共婵娟之意,又有思妇心神飞度,想见征人之意。诗意双关,征夫、思妇相思之情之景俱在其中,显得清新别致。

颈联“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写离人相思。“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别写出少妇“意”和良人“情”,其妙无比。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无过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少妇不禁倍觉惆怅。万籁无声的长夜最为牵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现。“今春意”与“昨夜情”虽是互文对举,却可以作为“夜夜”来读。可是细味“今春意”却有着独特的表现力。“昨夜情”,也对得十分工巧,不仅表现出良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而且还表现出思念之切。他回忆往日夫妻的恩爱,觉得恍如昨夜事一般,不因经久分离而淡薄。可见他们的`情意是多么美好、真挚、深厚而动人。

尾联“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抒写出了征夫、思妇的愿望。他们希望能有良将出马,克敌致胜,结束他们长期分离的痛苦。但诗以问句的形式,倍增感慨深沉的意味。这里照应首联回答了“频年不解兵”的问题,表明是将领无能,指挥不得力以致连年征战,这是写透夫妇别离的痛苦以后自然生出的意思。

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更为前人所未道。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从文气上看,一二联都是十字句,自然浑成,一气贯通,语势较和缓;第三联是对偶工巧的两个短句,有如急管繁弦,显得气势促迫;末联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气重新变得和缓起来。

杂诗古诗教案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1课时。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朗读并背诵诗歌。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完成课后练习。

杂诗古诗教案篇九

《登鹳雀楼》是一首自古而今广为传诵的名篇,描写了登高望远所见,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还蕴涵一定的积极人生哲理。第一句写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世界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第二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西向东,跟随黄河水向远方伸展。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景,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陆地景,也是东望景。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以“楼”收尾,很好的照应了题目。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富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1、会正确书写“壁、横、岭、侧、峰、庐、缘”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4、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4、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修养能力。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彼此尊重,平等相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热爱中国悠久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从中体会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不断的攀登。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想象画面,理解诗句。想象读、合作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两位诗人的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很多的古诗,你能给大家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对于背诵好的要给与表扬。

2、师:今天我们就再来一起欣赏两首古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教师指名读古诗。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想,你弄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收获,并随机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首古诗后两句的意思,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含义。引导学生先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

《登鹳雀楼》的后两句写要看到更广阔更远的自然风景,就要再往高处攀登。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欲、穷”的意思。“欲”,“想要”的意思。“穷”,“穷尽”的意思。《题西林壁》的后两句写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重点理解“缘、此山”的意思。“缘”,“因为”的意思。“此山”,指庐山。

4、朗读古诗,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诗句谈体会,谈看法。教师不要一味地强调自己的观点,要多听听学生的见解,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去领悟,教师只须相机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题西林壁》与《望庐山瀑布》对比)。

5、读一读,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引用古诗中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想象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景色;

2、合作读——和伙伴合作对读、轮读;

3、“摇头晃脑读”“拍手击节读”。

4、指名读,齐读。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缘”字:要认真观察结构、笔画,注意把字写紧凑。“岭”和“峰”这两个字在比较中学习。

3、学生独立书写。

回家搜集诵读古诗,并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1.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心潮不平。

2.浩荡:无限。

3.吟鞭:人的马鞭。

4.东指:东方故里。

5.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6.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7.花:比喻国家。

8.即:到。

参考鉴赏。

(一)。

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龚自珍的代表作品。是年,龚自珍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龚自珍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时值*8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这首诗则表现龚自珍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二)。

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龚自珍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龚自珍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又体现出龚自珍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龚自珍本色。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局的化用也恰倒好处,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感受到龚自珍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动人肺腑。

(三)。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龚自珍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荷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龚自珍复杂的'情感。

(四)。

“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龚自珍离开京城时的感情。龚自珍离京时,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龚自珍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龚自珍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晚景衬托离愁。龚自珍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龚自珍离京之愁。天涯是指龚自珍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龚自珍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现龚自珍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龚自珍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

参考解读。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龚自珍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龚自珍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龚自珍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龚自珍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龚自珍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龚自珍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龚自珍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一

这一课共编排了两首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一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这是诗人写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里的第六首,全组诗共七首,记录了诗人在四川成都锦江边独自散步寻花的全过程。诗的题目是“寻花”,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写花,从满蹊(分布)、干朵万朵(数量)、压枝低(繁茂)这不同角度写,使人印象深刻,不觉得重复。后两句写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细致刻画了蝴蝶和黄莺。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

《菊花》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这是一首咏菊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发出由衷的赞美。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

2.能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请学生给大家背诵学过的古诗。

2.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人胜的景色,进而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够,还要把诗中的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深入到诗境中去悟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

3.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解题,介绍作者。.

1.请学生根据注释解题。(在江边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师生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代表着唐代诗歌的两座高峰。自幼好学,很有政治抱负。漫游各地,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前住在长安,生活贫困。

安史之乱后,弃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边筑草堂。晚年离开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诗歌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字眼)。

(“黄四娘”是谁?“自在”什么意思?“娇莺”什么意思等?)

2.分组互助学习,可。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黄四娘”,杜甫的邻居。“自在”是指自由自在。“娇莺”是指黄莺娇柔的歌喉。)

3.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诗意。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两句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低垂下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两句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放开娇柔的歌喉不断地啼唱。

四、提问题,悟诗情。

1.“话”的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怎么把诗中的意思变成头脑中的画面呢?我们不妨针对诗中词语来提几个“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2.给前两句提问题,悟诗情。

(1)鼓励学生提问题,教师可做示范。

(“什么样的小路上,开满了什么样的花?这些花压得枝条都怎么样了?”)

(3)出示一张场景图画投影片,启发学生思维。

(黄四娘家门前有一条曲折的小路。小路旁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鲜花,成千上万朵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地弯下了腰。)

3.给后两句提问题,悟诗情。

(1)学生分组讨论提问题。

(什么样的蝴蝶怎么飞舞?黄莺的叫声怎么样?它好像在说什么?)

(2)针对这些问题来想一想,你头脑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

(留连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中上下追逐着、戏闹着。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好像在说:这里多美呀!)

五;想画面,咏诗句。

1.想象当时的画面,诗人看到、听到后的反应。

(感叹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时的喜悦心情。)

2.指导朗读。

(采取学生练读、评读的形式,要求读出对生活的热爱,作者看到景物后的喜悦心情。)

六、根据你的想象,把诗中描写的景物画下来。

1.学生自画。

2.集体交流。七、作业

: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课题:菊花。

2.师生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他是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元和十年,与白居易等酬唱频繁。诗与白居易齐名,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元氏长庆集》。

二、抓字眼,明诗意。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绕舍”什么意思?“似”什么意思?“更”什么意思?)

3.分组互助学习,可,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绕舍”是指环绕着房屋。“似”是好像的'意思。“更”是再的意思。)

4.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诗意。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这两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环绕着房屋开放,好像是到了隐士陶渊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觉得太阳已渐渐西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对菊花情有独钟,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可观赏的花。

同桌互相说一说诗意,指名说。

三、提问题,悟情境。

1.学生分组针对诗中词语提几个“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

(1)秋天的菊花丛开得怎么样?

(2)谁一遍又一遍地怎么样观赏菊花?

(3)菊花开过后花坛什么样?

3.针对这些问题想一想,你头脑中的画面是怎么样?

(开得正艳的菊花这一丛、那一簇,在房屋的周围竞相开放。我绕着篱笆看看这丛,又看看那簇,有时还蹲下来认真观赏。菊花开过后,这房屋的周围也就再没有可观赏的花了。)

四、想画面,咏诗句。

1.想象当时的画面,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发出由衷的赞美。)

2.咏诗句、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评读的形式。

3.试背这首诗。。

五、选做作业

:根据你的想象,把诗中描写的景物画下来。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按要求填空。

1.“菊’’共——笔,第四笔是——。

2.“陶”共——笔,第九笔是——。

3.“此’’共——笔,第五笔是——。

(三)、多音字组词。

(四)、解释下面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江畔独步寻花》:

江畔:

蹊:

留连:

自在:

恰恰:

独步寻花:

《菊花》:

秋丛:

绕舍:

篱:

尽:

更:

(五)、无把诗句补充完整,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自在娇莺恰恰啼。

2.——似陶家,遍绕篱边。

(六)、知识积累。

1.你所知道的唐代的诗人还有

2.你还知道杜甫写的什么诗?能写下来吗?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二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3.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5.朗读并背诵诗歌。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三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

1.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心潮不平。

2.浩荡:无限。

3.吟鞭:人的马鞭。

4.东指:东方故里。

5.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6.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7.花:比喻国家。

8.即:到。

参考鉴赏。

(一)。

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龚自珍的代表作品。是年,龚自珍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龚自珍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时值*8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这首诗则表现龚自珍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二)。

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龚自珍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龚自珍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又体现出龚自珍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龚自珍本色。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局的化用也恰倒好处,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感受到龚自珍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动人肺腑。

(三)。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龚自珍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荷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龚自珍复杂的'情感。

(四)。

“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龚自珍离开京城时的感情。龚自珍离京时,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龚自珍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龚自珍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晚景衬托离愁。龚自珍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龚自珍离京之愁。天涯是指龚自珍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龚自珍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现龚自珍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龚自珍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

参考解读。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龚自珍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龚自珍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龚自珍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龚自珍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龚自珍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龚自珍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龚自珍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四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中“惊霄”、毛泽东“一从大地起风雷”(《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风雷”,都是这个意思。“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像诗人这样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面对此情此境,必会痛心疾首。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华民族、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是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寓意深刻,气势不凡。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五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学习诗词的内容,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情景。

:结合诗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两课时。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白鹭飞斜风细雨。

渔歌子桃花流水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不须归。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六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诗中希望能有良将出师,早日结束战争,思想内容有积极的一面。诗人写的杂诗共有三首,这是其中之一。三首诗体制一样,思想内容的指向性也很一致,可以视作一束无题组诗。

诗的首联在主人公未出场之前首先交代背景。“黄龙戍”,在今辽宁开原县北,唐朝曾戍兵于此。“频年”,就是连年,说明战事已不止一年。这两句话既交代了良人从军征戍的历史大背景,也说明了从军的时间之长,地点之远,这就为女主公的思夫作了有力的铺垫,同时也制造了一种氛围,一种厌战情绪溢于言表。

颔联两句直取核心,正面描写思妇对月怀人。诗人在这里以满腔同情之心写出女主人公深夜难眠,望着天边的一轮明月在痴情地思念自己的丈夫。可是,她又哪知她在闺房里所瞩望的那个月亮也同时高高地悬挂在丈夫军营的上空呢?也许那个同样痴情的心上人,也在同一时刻望着月亮在思念自己的爱妻吧!“汉家营”,以汉代唐,实指唐朝的军营。这两句话,通过对照的写法,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少妇和远戍征夫绵邈难逮的思念之情。笔法活脱,耐人寻味。

颈联是颔联的进一步生发,同样写夫妻异地的怀念之情,而颔联比较含蓄,主要是写月亮。此联则更加直露,毫不掩饰地写出了少妇的“今春意”正是良人的“昨夜情”。“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谓。这里诗人把“少妇”与“良人”对举,把“意”与“情”对应,写出了夫妻分别之后,岁岁年年,时时刻刻不在思念。读者还会进一步推想在那战争频仍的年代,长期分离的夫妻何止千万!他们不也是日日思念,夜夜伤怀吗?何况战争是残酷的,也许少妇今夜思念的良人,昨日已经战死。“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不是一场更大的悲剧吗?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呢?这就逼出了下面带有结论性的警语:“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旗鼓”,在这里代指军队。“将旗鼓”,就是说希望出现一位智勇双全的良将,带领千军万马,高举战旗,擂响战鼓,向敌军发动最后的进攻。“龙城”本指匈奴人统治的中心,这里泛指敌军阵地,“取龙城”意谓把敌军消灭,将士们凯旋而归。这是少妇的愿望,是征人的愿望,当然也是诗人的最大愿望。战争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当国家安全受到外来侵犯的时候,又不得已而为之。一味宣传厌战,就可能给国家民族带来厄运,结束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来犯的敌人消灭。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诗的用意还是积极健康的。

这三首诗写两夫妇别后相思.诗从男女两个方面写,由于着笔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维妙维肖地传达出双方由心理、处境的不同决定着的表情方式的差异,所谓一种相思,两样别情.这三首诗既独立成章,又语语相关.诗的风格特点是微婉蕴藉.

夫妇分居异地,自然无法互相吐露别情;但彼此内心的思念就是没有出口的话语.于是诗人代他们说出各自的心里话.不难理解,双方的心理活动自有内在的关联呼应.因此,诗人采取这种写法既新颖别致,又深契人情.

第一首从触发、联想展开情感活动.女主人公因为住近渡口,每天沿河上下的船只打门前经过;于是她就想,其中或许有江南来的船吧!为什么她要关心江南来的船呢?因为她长久不归的丈夫就在江南的某地.既有江南船,就可能有丈夫从江南寄回的书信.她可能每天都倚门望几次.每当看到渡头有船只停泊,就不免要上前去打问,可结果总是失望而归.诗中说江南船“常有”,就是说书信“总无”.然而,主人公仍把希望寄托于下一趟船来,她想:大概书信已经寄出,正在途中,所以诗的结句“寄书家中否”便是这位少妇不断幻灭又不断复生的希望.

第二首借某一事象作为特殊情感的符号.男主人公向来自故乡的客人询问“故乡事”,却只问“寒梅”是否已经开花,表层意思是关心故乡早春的情况,实则别有心曲.“寒梅著花”藏着深层的情感信息.因为第三首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思念,也说“已见寒梅发”.联系起来,似乎寒梅花发是一个暗示某种特殊涵义的时间.这个特殊涵义,只有男女主人公双方知道,它深埋二人的心底,局外人无从确切探知.你可以解释为夫妇临别叮咛的归期,你也可以说那是彼此心中共同纪念的紧紧萦系两颗心的往事.但无论怎样猜想,也都未必能切中本事.但“绮窗前”又确乎是一个副信息.或者事情就是在“绮窗前”一株梅树的环境下发生的.时节正是梅花在雪中绽开的早春.这一细节极大地加深了诗的内蕴.这种写法,在王维之前也有,如南朝乐府《西洲曲》中的“梅”即是很难予以确解的某事的象征.

第三首以时序的递进、物候的变化,加深主人公的情感.“已见寒梅发”一句是对上一首询问寒梅著花的呼应.此句是女主人公失望的深深怨情.因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践约,此时在女主人公眼中,寒梅花发已由希望之光变为幻灭之色.不仅如此.便是这象征青春、爱情的春天,欣欣向荣的春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梅花开了,早春已过.百鸟叫了,仲春也已飞逝.现在是莺飞草长的暮春了.随着节序的推移,女主人公的心绪也由百无聊赖到终日惆怅,以至看花落泪、见月伤心了.以前,她觉得,时间过去一天,距离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就近一日.现在完全是逆反心理:时间愈是过得快,幻灭就愈彻底,犹如滔滔日下的江河,无可如何.此时,鸟鸣,春草都变作主人公情感的对立物.诗人说女主人公是以一颗充满忧愁的心“视春草”,她看到愈来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连到阶前,禁不住惶恐起来了.

在诗歌创作上,沈佺期虽善于写作形式华丽、对仗工巧的应制诗,但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几无可取之处。长期以来为人称道的主要是描摹征戍贬谪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由于诗人对唐初连年不断的边塞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怀有不满的情绪,一些以征戍闺怨为题材的诗作往往写得真挚感人。《杂诗三首》就是这样的作品。这组诗从思妇与戍卒的角度出发,以征戍闺怨为主旨,意在期盼良将出现一举夺取龙城,结束令人困扰的战争,明显地具有反战情绪,言短意长,含蕴无尽。这组诗构思新颖精巧,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七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忄、木、矢、攵、尸”五个新偏旁。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主积累词语。

3、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和勃勃生机。

1、认识本课生字和新偏旁。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

4、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自己热爱春天的情感。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曲《春江花月夜》的磁带、录音机

情境法、谈话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

看图学古诗

二 课 时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画: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

2、老师: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春晓)

3、师解题:“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4、过渡:理解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师:上学期我们都已经把这首诗背下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1、自读《春晓》。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学生就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三、感悟欣赏

(想象画面,听配乐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受?

2、谁能有感情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读后评议)

3、师指导朗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现在,让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想象着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吧!

四、学习生字“春、知、少、处”。

1、师范写,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扩展活动

师:课下,请大家再搜集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我们在下一节课上交流。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春晓》。

2、全班背诵。

3、教师导言:春天真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季节,不仅我们喜欢春天,古代的诗人也喜欢,他们写下了许多关于春天的优美古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好景象的古诗。

4、板书课题:村居(学生齐读课题)

5、理解题意:村(农村)居(居住)。

二、认识生字,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从诗句中圈出生字。

2、学生汇报,教师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练习读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村居 杨柳 春烟 儿童 散学 放纸鸢

(4)引导学生结合挂图,理解以上词语的意思。

(5)分句指名读诗句。

(6)全班齐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读懂古诗

1、学生一边读古诗,一边认真看图想象图中所描写的景物。

2、说说你读懂了哪几行诗句?

3、学生反馈,练习朗读相对应的诗句。

4、指名将各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总结想象,读好古诗

1、学生再读古诗,说说这首诗中哪几行诗句是写景的,哪几行是写人的?

2、指名学生反馈,指导朗读。

五、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1、抽读生字:放、忙、居、村

2、练习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

4、学生逐字仿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把本课的两首古诗背给家长听。

1 古诗两首

春晓 村居

春眠/不觉晓, 草长/莺飞/二月天,

处处/闻啼鸟。 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 儿童/散学/归来早,

花落/知多少。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字。

3、初步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春雨》。

2、初步感受《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现在正好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2、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

3、作者简介“。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人称为“诗史”

三、精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看图,说一说春雨的特点。

3、指名读第一句,边读边理解。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真是一场好雨,你知道什么季节需要雨水吗?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

4、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

5、齐读第一句。

6、指名读第二句,边读边理解。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滋润着万物。

7、齐读第二句。

四、教师范读,学生自己练习。

有感情地背诵。首诗赞美了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1.学会5个生字,掌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

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1.范读课文,学会体会诗的意思。

2.讲解诗意。

(1)介绍诗的作者。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2)逐句分析。

全诗共四行,两句话。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眠:睡觉晓:天亮)。

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

(闻:听到啼:鸟叫)。

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3.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

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小结。

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

二、学习新知:

验收责任。

请学生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第二节。

教学责任。

朗读背诵课文,学会诗中的生字。

一、亮责任。

背诵默写课文,学会诗中生字。

二、落实责任1.范读课文,注意停顿。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请学生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

3.请学生背诵课文。

4.指导生字。

(1)复习旧字。

浇民耳帝。

(2)请学生说出新字。

晓眠闻啼。

(3)指导重点字。

晓:右上角最后一笔为撇,没有点。

5.看图读诗,体会文中意境,注意语气。

三、验收责任。

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5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第三节。

教学责任。

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再让学生练习写一写。

收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一、亮责任。

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并能写成一段话。

二、落实责任。

1.指导学生说话。

(1)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2)花、草、树有什么变化?

(3)小动物有什么变化?鸟及自己所见到的动物有何变化?

2.教给学生说话方法。

(1)注意说话次序,回忆上次《春天》看图说话的次序。

(2)要加进想象和形容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

3.广泛让同学练习说话。

(1)单个说。

(2)同位子说。

(3)请同学到前面说。

4.提出写话要求。

(1)格式。

(2)注意标点。

(3)不会写的字用音节代替。

三、验收责任写一段话。

杂诗古诗教案篇十九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海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1、浩荡:告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穷。

2、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东方故里。

3、海角:指告别京都的间隔,亦可翻译成天边,形收留很遥的地方。

4、落红:落叶。

5、化作春泥:变成春天的土壤。

诗意:

浩浩荡荡的告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遥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声,从此就是海角天涯了。我辞官回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土壤,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触感染。固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旧要为国为民绝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怀叙事,在无穷感触中表现出豪放潇洒的气概。一方面,告别是忧伤的,究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旧事如烟;另一方面,告别是轻松痛快的,究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枷锁束缚的樊笼,可以归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告别的愁绪就和归回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海角。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天然而然地融进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役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是,并但愿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告别之情转进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锦绣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固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暖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怀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实。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铺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寄意深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纷纷毫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铺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诗人望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诗人借花落回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立场。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好像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望,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尽对的,而是相对的,枢纽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铺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17313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