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编写的一种教学指南,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要有明确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编写教案时有所帮助。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一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数位顺序表,知道亿以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在认数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能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教学难点:感受计数单位的大小,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及十进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出示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这些数据你会读吗?(如有同学举手要读,请两三位同学试着读读,老师不评价读得对错)(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亿以内的数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结合计数器的演示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
师:要想认识比万大的数,先要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拿出计数器,指出:计数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计数单位。
师:要想在计数器上表示出9000,该怎么拨珠?
生:在千位上拨出九个珠子。(学生边动手操作边介绍)
师:在千位上再拨下一个珠子,这时是多少?
生:一万,10个一千是一万。
师:如果我在万位上拨出六个珠子,是多少?再拨下四个珠子呢?
生:十万,10个一万是十万。
师: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呢?
生:10十万是一百万。10一百万是一千万。
师:你们能利用计数器一千万一千万的数吗?
指一名学生边拨珠边数,其他学生边看边和他一起数:一千万、两千万、三千万…九千万、十千万、一亿。有的学生顺着数到了十千万,但马上有意识到不对,应该是一亿。拨珠子的学生把千万位上的10个珠子退回去,并在亿位上拨下一个珠子,说明: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个、十、百、千。(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
师:这些计数单位所站的位置就叫做数位,这些计数单位所站的数位是什么呀?
生: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师: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万”。
(课件出示带有数位顺序表的保定市人口数)
生:9在万位上,表示9个一万。
师:大家能不能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吗?同桌两人互相说。
同桌说完后集体订正。
师:大家在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点什么?
生:三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说明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师: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几个数?
小组成员每人读一个数,其他同学手势判断读的对不对。
师:请看这个数和刚才的数有什么不同(54621)(学生可能会说不是整万的),这个数谁会读(让学生试着读)。
师:这几个数大家都会读了,那其他的大数该怎么读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总结一下读的方法呀,结合这几个问题试着来总结:(课件出示)
1、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2、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3、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学生交流完后,小组代表发言:
生1:含两级的数,应该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生2:万级的数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相同,但是读完以后要加上一个“万”字;
生3:末尾的0不读,比如24960000的这四个0都在末尾,就不读出来;6407000万级上的0在末尾,不读用“十”来代替,7后面的三个0也在末尾也不读,读成七千就行了;中间的0不管有一个还是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零”。(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课件相关内容)。
师:这一组同学总结得很完整,也很准确,大家看大屏幕把亿以内数的读法自己记一记。(学生自由读1分钟)
三、巩固新知:
1、按要求数数。
2、填数位顺序表。
3、读数。
师:下面就利用读法来读几个数吧!(课件出示课始的图片及数据,学生独立把读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写完后全班订正。
师:大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的存在着,只要你留心观察,总能发现它们。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老师给大家留一个课下作业:搜集生活中的大数,记录下来并读一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一起来交流一下吧。(找2-3个同学说,然后同桌交流)
最新2020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大全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二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教学策略】
1.计算工具的介绍可以结合第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算盘的介绍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教育因素,学生可事先查阅资料,介绍算盘的发展过程和曾经广泛使用、对亚洲国家的影响等辉煌历史。
3.介绍电子计算器时,重点在向学生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时,可利用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在弄清如何计算,和存储键如何使用等重难点时可运用电脑课件进行实际的演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工具。(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计算工具
你都知道哪些计算的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可能会答:计算器、算盘……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课一开始即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绳结、算筹等使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1.远古计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
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
2.算筹:
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
(板书:算筹)
师: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算筹是用271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体白板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
3.算盘:
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实物。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进行了改进。就是老师手里的这个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4.计算器:
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生:计算器。
师: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生可能回答: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学生介绍)
师: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5.电子计算机:
师:接下来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
生:电脑。微机。
师:电子计算机。(出示课件)
生看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认识算筹、各种算盘,了解算盘计数,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电子计算机,展示现代科技的发达。并引导学生,科技不会停滞,未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就等着你去发现,发明。
三、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拿出你们的计算器。你认识哪些功能键?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试试,琢磨琢磨。
生摸索,尝试各个键子的作用,发现了就说出来。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全体学生学习。跟着老师的指示尝试。
师:还有date表示日期,老师刚才听见有的计算器有声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乐和声音吗?自己琢磨琢磨。
师:电脑展示各个功能键的名称。边出示,边讲解。
师:现在我们就来用你手中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尝试一道加法:4468+1792=
生进行操作。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输入过程。先输入4468,再输入加号,输入1792,再输入等号。
结果就出现了。(师可用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师:尝试减法、乘法、除法和小数计算。3-8925=126×39=312÷8=
6.34-4.7=
生进行操作,输入数据,并说出计算结果。
生讨论方法。可以用纸记录下来,再接着算。可以……
师:我们来学习存储运算键的使用。m+表示存储数据,m-表示删除数据,mr表示提取数据。我们来尝试一下。输入520-438,算出结果,输入m+进行存储,然后输入6396÷,再输入mr进行提取,输入等号。
师:重新演示一遍,以巩固。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并找一名同学到电脑上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过程。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我选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四、练习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1.闯关游戏:
(游戏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共闯两关,两关都过即为获胜。2、每关开始以老师口令为准。)
2.寻找方法速算:
25×4×8=13897×16×0=99+199=155555÷5=
五、拓展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算工具,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的知识?课下同学们可以到网页中继续去了解计算器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远古计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m+存储m-删除mr提取
5.计算机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三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一课时。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
赞美了傍晚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
要求:1、基本会背;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时间:傍望—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四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规范有序的解决问题的步骤。
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一、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二、自学指导。
1.情景导入:
(用蒜苗生长的动画图片引入新课)。
2.由学生动手,演示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3.动画演示蒜苗生长情况折线统计图(要强调学生注意观察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让学生分析在格子图中画折线统计图可以分成哪两步。
三、习题巩固。
课本p89练一练1。
四、实践应用。
课本p89练一练2。
五、课堂小结。
1.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
折线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解事物的变化情况。
2.怎样画折线统计图呢?
(1)先在格子图中描点。
(2)连线。
3.统计图一般有几种形式呢?
统计图一般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形式。
4.进行预测时,先要找出数量变化趋势中的规律,再进行预测。
六、知识拓展。
为了寻找小玲跳绳成绩提高的秘密,笑笑帮助小玲记录了锻炼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图。
(1)小玲跳绳中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最快?哪一阶段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答:小玲第5~10天成绩提高最快,第15~20天和20~25天成绩提高比较缓慢。
(3)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多少,达到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几天?
答:估计小玲第8天的成绩大约是118个,达到每分135个大约是在第12天。
七、目标检测。
1.要表示上海20xx年全年每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用()表示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2.统计图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的情况。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长时间?
(3)李明在最后30分里行驶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八、实践作业。
根据十几天观察蒜苗得到的结论,写一篇《我的蒜苗长得快》数学实践小论文。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五
1、了解人物神态描写的基本知识。
2、掌握神态描写的方法,把细节写生动,把内容写具体。
3、通过习作交流,培养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掌握神态描写的方法,把细节写生动,把内容写具体。
多媒体课件。
一、看一看,谈一谈"笑"的图片。
1、课件出示笑的动态图片,谈谈感受,引出课题——笑。
2、笑是脸部表情,脸部表情除了笑,还有怒、哀、惊讶、害怕等。对这些脸部表情变化的描写都叫做——神态描写(板书)读课题。
二、比一比、说一说"笑"的词语。
1、笑一笑,十年少,笑是我们在生活中最经常出现的表情,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中也有许多的词语来形容笑的。下面男女分组比赛说说"笑"的词语,不能重复。
3、齐读"笑"词。
三、演一演、评一评"笑"的脸庞。
游戏:笑脸模仿秀。选几个同学上台模仿笑脸。
1、出示光头强"喜笑颜开"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给表演者一些建议,怎么模仿才像?
2、学生模仿,其他同学点评。
3、出示"开怀大笑、笑不露齿、回眸一笑"笑脸图让同学来模仿,其他同学点评交流,师随机指导说具体,说生动。
4、同桌相对模仿"憨豆先生"的笑脸,互相纠正模仿不到位的地方。
四、写一写、改一改"笑"的片段。
(一)、课堂练笔:
你看,他(她)笑了:。(具体写出一个人脸上的表情变化)。
(课件出示九张笑脸图,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老师:今天的小练笔,可以写刚才我们看过的笑的图片,也可以写同学们表演的'笑的样子,还可以写在你生活中曾经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笑容。可以写小孩的笑,可以写老人的笑,可以写男人的笑,也可以写女人的笑。
(二)、生写,师巡视,挑选习作进行评议。
1、点评优秀片段,提炼总结"直接放大法":五官+动词。
2、出示范文:
光头强嘴巴张得大大的,笑得都合不拢了。他的嘴角向上扬,那嘴型就像一个大大的金元宝。圆溜溜的眼珠子笑得都快要掉出来了,一定是又接到了一笔赚钱的好生意,那眼珠子看见的都是钞票。两片黑黑的眉毛往上翘,就像一只扇动翅膀的大鸟想要飞离他的额头。
提炼总结"展开想象法":比喻+夸张。
3、共同修改一篇描写不具体不生动的习作片段。
4、学生自主修改。
5、修改后再展示。
五、理一理,谈一谈"笑"的课堂。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积累了很多笑的词语。
(2)、学会了描写笑,同样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其他的神态描写。
(3)、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笑一笑十年少。希望大家每天都要笑,笑对生活,笑对人生。
2、回去后,把今天的课堂记录下来,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板书:神态描写——笑。
直接放大法:五官+动词。
展开想象法:比喻+夸张。
附学生片段描写:
你看,她笑了,她轻轻地回眸,如碧波般清澈的眼神,洋溢着淡淡的温馨。她的眉毛弯的弧度恰到好处,嘴巴轻轻一抿,是那般的妩媚。脸上的两个小酒窝,笑意都装不下了。耳朵被两旁柔顺的头发轻轻地挡住,或许这就是天使的微笑,让人赶走所有的阴霾。(刘烨欣)。
你看,他笑了。额头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眼眶边的肉都往里聚,好像挤在一起开会似的。鼻翼两边鼓了出来,像是两个小皮球在跳动。鼻子边的笑纹组成了一个大圆圈,把鼻子都包起来了。耳朵笑得上下抖动,像在为快乐而舞蹈着。(赵曲巧)。
你看,她笑了。那瘦小布满茧的手拿着手机,脸上乐开了花。可能是他的儿子带来了喜讯。她的眉毛舒展成了"八"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鼻翼一鼓一鼓的,大大的嘴巴笑得怎么也合不拢了。没了牙,倒感觉笑得更开心了,耳朵和满头的银发似乎也在一颤一颤的跟着笑呢。(陈高枫)。
你看,他笑了。他笑得如此灿烂,嘴巴往上翘,小小的舌头吐了出来。下巴上的肉一层一层的,就像是折叠好的被子一样。他的鼻翼舒展开来,就像是一个"八"字。眼睛睁得溜圆儿,眼珠子仿佛就要蹦出来的一样。两个小酒窝也随着他的笑声在打着旋儿。(王福梅)。
你看,他笑了。眉毛就像用素描画上去的线条,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我真怀疑,他还能看得见吗?他鼻子旁的小沟随着他的笑声越来越深,似乎能把一切的东西都给装进去。鼻子微微上翘。嘴角也往上翘。这一笑,似乎要把脸上的器官都挤在一起去了。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六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5)能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5)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 56课时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
2、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样?
3、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
4、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三、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四、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板书设计:
有教无类。
“万世先师”
因材施教。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九
1自学生字新词,认读13个字;。
2朗读课文。了解神舟五号飞船从天外安全返回祖国大地经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产生骄傲自豪的感情。
了解神舟五号飞船从天外安全返回祖国大地的经过,产生骄傲自豪的感情。
查阅资料。
神舟五、六号的补充资料。
1课时。
一、初读课文,注意认读字的发音。
1.生自由读课文,看你能不能达到正确流利,注意认读字的发音。
2.指名朗读,注意指导难句的断句。
二、交流资料。
关于神舟五号的资料。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老师补充神舟的的发展史。
三、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2)生默读后小组交流。
2.汇报结果:一方面,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返回过程中科学工作人员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划出杨利伟与指控中心的对话,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像体会当时的情景。
2.指名朗读。
3.浏览全文,使这给课文分三部分,说说每部分写了什么?
(1)生独立分,同桌交流。
(2)指名说订正。
4.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讲述这件事情呢?(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五、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怎样概括?
1.小组说2.指名说。
六、作业:朗读课文;可以办一期神舟资料展。
板书设计:
“神舟”五号,我为你骄傲。
20xx年10月16日6时23分杨利伟。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十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教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十一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这激情慷慨的最后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品读《过零丁洋》。
二、欣赏朗读,作者介绍,了解诗歌大意。
三、品读《过零丁洋》佳句。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明确: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四、拓展阅读《金陵驿》。
金陵驿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注: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临时的住所。
1首联中诗人选取了、、、等景物交代了自身的悲苦处境。
2诗的首联和颔联与我们曾经学过的《过零丁洋》中的哪两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3诗人说“山河无异”其实是,根据是(用原文回答),这里用的是。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答案要点1.草、离宫、夕晖、孤云。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山河有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反语。4.这首诗中诗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联系了起来,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
五、创新作业:试比较《春望》和《过零丁洋》两诗的异同点。
《春望》这首五律,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景物的形象,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感情,又诉诸在景物形象的描绘中,具有极强烈的感人力量。
《过零丁洋》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但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则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血性精神。读文天祥诗,首先应该把握这一点。
六、简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七、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十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前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虽然作者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另一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2、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3、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语文的各项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老师交流感情,使师生间情意进一步加深。
教学策略:
课余时间多与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从而增进师生情感,利于课中的学习,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1、《师恩难忘》。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
4.过渡: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
5.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6.小结: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
7.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三、学写摘录笔记。
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
一、学生交流摘录情况,进行评议。
二、比较记忆字形,巩固识字。
恍畔杖描。
光伴仗瞄。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刘绍棠)。
编故事行礼。
让我入迷感念。
让我开了窍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
2、《孔子和学生》。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十三
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
【学习重点】。
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
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学前准备】。
1、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
【学习时间】。
1课时。
方法指导:
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来想象诗的.意境意、体会诗的主旨。
2、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来赏析“明月之诗”,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
3、学会对关于明月进行美的想象和描写。
5、诵读、默写故事是积累古诗的重要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
1、我会读这首诗:
2、我会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美景:
《十五夜望月》赏析。
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我要补充的是:
“”字用得好,好在:
“”句写得好,表达了。
(三)诵明月之诗。
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
(四)思维训练。
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
(五)学生小结。
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
(六)诵读此诗,比赛默写: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十四
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听老师读这首诗,注意听清字音。
2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准。
3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五个生字。
4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
5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提出问题。
2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钓鱼。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映:遮住。
借问:向人打听。应:理睬。
3探究与争论:
4朗读背诵古诗。
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这个垂钓的孩子,带上动作来朗诵这首诗吧!
四、拓展积累。
送元二使安西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动于高适与董大知己相别的感人情景,今天,让我们再走进清雨纷纷的渭城,领悟王维的送别情怀。
(板书课题)。
二、以读促悟,探究新知。
1、课题入手解题析意。
师:同学们和老师轻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
生回答。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生读文。
师:好,同学们,我相信大家对诗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谁能说一说?
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学生读文,并互相进行点评。并齐读。
3、品词析句深入探究。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有感染力,如果我们想真正读出诗人的情怀,那只有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文的具体意思,现在请同学们由字到句再到篇的分析一下诗文意思。
学生自学后有不懂的地方进行小组讨论。
进行汇报。
4、以情感人挖掘精髓。
师:有了理论支撑,相信同学们的朗读一定更声情并茂,谁愿意读一下?喜欢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
生自愿读文。
师:再读诗文,你对诗或者是诗人与元二之间的情谊有什么更深的感悟么?
生按照自己的体会回答。
[此环节有太多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比如在设计上作到了从题目入手,带着目的去读,每一次读都有一定的任务,使学生从课的开始便保持着一种阅读期待,直到课程的结束。尤其是在分析诗句意思的环节,更是能够让学生从字到句,由句及篇的进行分析。除了在设计上自认经高老师指导后有了一定的进步外,在学生的表现中我更是体会到了什么是惊喜:首先学生能够认真的倾听别人的谈话内容了,并且能够针对其发言内容补充谈的不够具体全面的地方,尤其是有的同学还能够根据他人的发言激发自己的全新体验,听来让人耳目一新,像杨爽同学对“渭城朝雨悒轻尘”一句独特的理解,充满了儿童的天真,又充满那种儿童对友谊的珍重。
三、对比探究,拓展研读。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十五
星新一:(1926—),日本科幻小说家,他堪称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以1000多篇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响誉世界。于1956年加入飞碟研究会,1957年和柴野拓美一起创办了日本最早的科幻小说杂志《宇宙尘》,为日本科幻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个刊物培育了许多专业的科幻作家。除了科幻作品外,他还写了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及随笔。1976年他荣获日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在科幻方面,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有撒旦的王国》、《最后的地球人》、《未来伊索寓言》、《恶魔天国》,长篇小说《声之网》《梦魔的标靶》等。
《保修》选自星新一的《一分钟小说选》,其特点是借助非现实笔法,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语言简练质朴,趣味盎然,富有教育意义。
保修:就是购买商品后,商家在一定时间内,负责免费修理。是现代社会商家针对顾客做出的一种售后服务保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分类,按其篇幅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微型小说: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或百字小说等。原属短篇小说范畴,后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
微型小说三要素: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
写作上四字追求:微、新、密、奇。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时代性很强,故事情节简单易懂,但安排跌宕起伏,学习时要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把重点语句加以勾画,体会文章的主题。
1、速读课文,掌握文中“吝惜、悲鸣”等重点字词;
2、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揭示的社会现象。(重点)。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结合课下注释或利用工具书解决。
重点掌握下列字词(下面是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和重点的词语,你一定要掌握哦!)。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彬彬有礼:
先发制人:
吝惜:
饶舌:
噩梦:
称道: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十六
学习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学会欣赏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追求真挚的友谊。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及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4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致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出示课题,指名认读“谊”字。
2.全班读题,设疑而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友谊桥是一座什么样儿的桥?谁架起了友谊桥?)。
二、自主识字,在游戏中识字。
1.学生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翻课后生字表,把字音读准。
2.学生找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田字格中的“会写字”用圆圈圈画,横线上的“会认字”用横线画,边画边读。
3.出示会认会写的字,指名认生字。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5.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学习生字词。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集体的力量大,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领悟友谊的真谛,分享集体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复习生字组成的新词:娃娃、皮肤、争吵、忠厚、麦田、一支歌、架起。
二、联系生活实际,读文感悟。
1.学生围绕“争吵”这个话题,讲述生活中的小故事。
2.学生自由朗读1、2、3、4、5自然段,了解蜡笔娃娃们为啥争吵?
3.分角色朗读2、3、4、5自然段。重点指导朗读“蓝娃娃”说的话,读中理解“傲慢”一词,要求学生读出“蓝娃娃”傲慢的态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读中理解“忠厚”一词,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图文结合,深化体验。
1.出示插图,欣赏蜡笔娃娃们一起画的“蓝天”、“红日”、“青山”、“小溪”、“麦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第8自然段,体验蜡笔娃娃的感受:“啊——真是美极了!”理解“惊叹”一词.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2.在“蓝天”、“红日”、“青山”、“小溪”、“麦田”的画面上添加“一道彩虹”,让学生联系前文,展开讨论:“一个蜡笔娃娃能画出美丽的彩虹桥吗?”自由练读最后几个自然段,体验蜡笔娃娃们的自豪、快乐的心情。
四、自主选择,读文背诵。
1.学生朗读全文,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蜡笔娃娃?为什么?
2.自主选择合作角色,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学习生字词。
2.教师重点指导“麦”字。
3.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医生的心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积累词语10个,句子2句。
2、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平时是怎么看病的?
2.怎样与医生交谈的?
3.医生在听病人讲病情的时候表情怎么样?
4.你是否知道医生在想什么?
5.出示课题,质疑:这位医生是谁?什么叫心思?他的心思是什么?
二、读课文,解决疑问。
1、读后解疑。
2、这位医生是——学习生字“德”
3、读课文第一节。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思”,划出描写医生心思的语句。学生读后找,找后交流。
4、联系上下文理解“络绎不绝”
5、医生的心思并不被病人所理解,大多数病人都是怎么做的?
6、有一位特殊的病人让格里辛格难忘,请读课文§2—14。体会这是怎样的一位病人。
7、自读。
8、同桌互读。
9、师生配合读。
10、读课文第14小节。
医生为什么不收女病人的费用?体会医生惜时如金,节约时间多为病人看病的高尚医德。
北师大四数教案篇十七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掌握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
(出示图片:猪八戒吃西瓜1)。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说一说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并请你想一想,接下来会出现。
什么情况?根据你的想象,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生1: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它吃了1块,还剩几块?
生2: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它一块也没吃,还剩几块?
生3: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它全都给吃了,还剩几块?
……。
2.教师:那么究竟出现了什么情况,和你们想象的一样吗?
(出示图片:猪八戒吃西瓜2)。
教师提问:看图请你说出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1)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它一口气吃了5块,现在还剩几块?
(2)猪八戒把大西瓜分成了8块,它一口气吃了几块,现在还剩3块,它吃了几块?
(3)猪八戒一口气吃了5块,现在还剩3块,原来有几块?
3.学生自选解答。
教师:刚才同学们看图提出了三个数学问题,请你任选其中的一题或几题解答出来.。
4.小组内部互相交流。
教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
5.全班交流。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二:解决学生开始提出的数学问题.。
教师:开始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还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请你们小组任选你们喜欢的。
三、活动三: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列式解答的结果,老师有意有序的排列出来,便于学生观察,发现规律.(竖排列便于观察)。
8-0=88-1=78-2=68-3=58-4=4。
8-5=38-6=28-7=18-8=0。
教师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2.小组讨论。
规律:被减数都是8,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差一个比一个少1.。
四、活动四:观察主题图,解决数学问题.。
1.教师:冬天到了,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操场有许多同学在练习跳绳,我们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跳绳)。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3.全班交流。
(1)同学们跳绳,摇绳的有2人,跳绳的有6人,一共有几人?
(2)同学们跳绳,戴帽子的有1人,不戴帽子的有7人,一共有几人?
(3)同学们跳绳,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4人,一共有几人?
(4)同学们跳绳,穿裙子的有3人,穿裤子的有5人,一共有几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24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