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总结中,可以采用一些例子和案例来支持你的观点和结论。接下来是一些成功者的心得体会和分享,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一
人文科学可以借用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如统计的、实证的、逻辑推导的方法,但人文科学也有自己特殊的研究方法,比如精神分析学方法、哲学反思与顿悟直觉的方法等。
姓名:朱阳。
专业:。
学号:。
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
后来含义几经演变,其下溢指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社会科学则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如果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的话,那么社会科学更多地则是研究客观的人类社会而外在于具体的个人及其主观世界。
前者常用意义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其涵覆的科学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后者则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社会现象,其涵属的科学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
西”,它除了要研究自然世界以外,还要研究社会世界。
然而,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即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所说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而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会性的,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的。
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
它既要研究共同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个殊性,它不但无法排除而且要研究偶然性、研究意义和价值,同时,它的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并非像自然科学那样是人与物之间不能沟通只能说明的单向度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可以沟通理解的双向互动关系。
虽然它们从一开始就与自然科学、理论科学和独立科学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情意结,甚至有着在“科学”层面上的某种同一性或亲缘关系,但是,这一切都并不否认其应时而生、发展壮大以及其对科学概念演变至今的丰富涵盖所作的特殊贡献。
在
研究方法上,人文社会科学借鉴和参照了自然科学的一些实证做法,但它又有着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道路。
在科学的发展史上,它与自然科学一道,共同支撑起完整的科学“大厦”,从而为人类科学事业的繁荣和昌明发挥着自身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双重属性系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系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一方面,它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秉执科学的原理和法则,按照科学的逻辑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保持科学的理论品格,实现科学的认识功能。
另一方面,它又以人类自身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意识形态功能。
所谓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其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之下,自觉地维护一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利益。
如果说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研究事物界必然的因果关系,研究普遍性和共性,排除偶然性、意义和价值的话,那么人文社会科学则研究人界、人及其创造和表达,它不仅要寻求普遍的、共同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偶然性和特殊性,并具有价值性。
概言之,人文社会科学既是事实科学又是价值科学,是客观和主观、真理和价值、事实和规范相汇通相统一的科学。
19世纪,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家孔德,按照研究方法将科学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描划为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个阶段,并藉以指出,数学称得上是所有科学的皇后,最为严密完整,物理学已达到实证水平,生物学已进入形而上学阶段,而社会学则还处于神学阶段。
当今世界虽然早已不是孔德所处的时代,人文社会科学更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无论研究手段方法还是研究成果水平,都还滞后于自然科学。
爱因斯坦在分析物理学与实在的关系时,也曾对科学理论的层次性作过一段精辟的阐述。
他指出,科学理论可以分为三级体系,第一级体系是由科学用到的全部原始概念,即那些同感觉经验直接联系的概念以及联系这些概念的命题所组成的经验知识体系,这种体系的组合还带有较大的随便性,属于低等级低水平的体系。
第二级体系是由第一级体系中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数目较少的概念和关系的一般理论知识体系,这一级体系的建构具有较高的逻辑统一性。
第三级体系是由第二级体系中的少数基本概念和关系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来的科学公理体系,它在更深的层次上更加集约和概括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全部,因而离现象世界也更远。
过程;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跃升,沿着演绎的路线,属于成熟型的理论科学的形成过程。
相对而言,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绝大多数还大致处于前者水平,而自然科学中的绝大部分研究则已达及后者的高度。
综上所述。
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规范性,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实地性,等等。
可以说,综合性是其作为科学之最根本的特性。
概念界定。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统称,有时也被称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科等。
作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界定模糊、争议颇多的基本概念,其中涉及对认识活动、科学划界标准与知识分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
(1)对科学概念的两种理解。
吴鹏森等概括指出:“现在世界各国对科学的理解大体上有两种:一是英美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应是具有高度的逻辑严密性的实证知识体系,它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a)具有尽可能的严密的逻辑性,最好是能公理化;其次是能运用数学模型,至少也要有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
(b)能够直接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二是德国的科学概念,认为科学就是指一切体系化的知识。
人们对事物进行系统的研究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不管它是否体现出像自然科学那样的规律性,都应该属于科学的范畴。
按照英美的理解,只有自然科学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社会科学勉强可以算科学,而人文方面则不能看成是科学。
因此,英美等国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
人文学只能是学问,是一门学科,不能称之为科学。
但按德国的理解,则人文科学也应当属于科学。
德国人把所有科学只分为两类: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文化科学)。
显然,这里的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2]吴本人倾向于德国传统的理解,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由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构成,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魏镛认为:“关于人类知识的区分,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法。
最普通的分法是把人类知识分成四类:即以物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物理科学,以生物和生命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生物科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和以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
在以上四类知识中,人文学通常都只当作一种学科,而不当作一种科学。
因为人文学科中的宗教、哲学、艺术、音乐、戏剧、文学等学问都是包含很浓厚的主观性的成分,着重于评价性的叙述和特殊性的表现。”
[3]这是一种以认识对象特点为依据的划分方式,它将我们所理解的自然科学一分为二,物理科学就是无机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就是有机的自然科学;而将我们所理解的人文社会科学也一分为二,社会科学可当作科学,人文学只是学科类概念,并不当作一种科学。
魏的知识划分及对人文学科的理解与英美传统接近。
上述英美传统与德国传统以及吴、魏二人的看法是这一问题上的主流观点,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人文学科的理解上。
(2)人文学科还是人文科学?
人文学科的英文词humanities源出于拉丁文humanists,意即人性、教养。
原指与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如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后泛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
geisteswissenschaften的意思既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人文学科,相当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文社会科学。
[4]在我国翻译的西方文献中,英文humanities一词有时被翻译成人文科学,有时也被翻译为人文学科,即使在同一段落中,这两种译法也常常并行。
这表明在译者心目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是同义词,可以不加区别的混同使用。
可以认为,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都以人类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都是对人类思想、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的探究,目的在于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使心灵和生命有所归依。
在汉语言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的词源意义是有区别的,前者直接就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宗教、诗歌、神话、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后者则是关于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与思考,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宗教学、文学、神话学、语言学等。
实际上,前者(人文学科)形成于先,后者(人文科学)发展在后;前者是后者展开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也很难截然区分。
但须指出,用“人文学科”还是用“人文科学”来称呼这一知识集合体,并非只是文字游戏,而是涉及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知识形态的重大问题。
与“科学”标准尚有较大差距。
不过,我们今天在使用这一称谓时,应看到这一知识体系的科学化趋势。
“人文科学”的称谓则侧重于这一知识体系的最新发展和某些学科的相对成熟性,认为该知识体系的发育日渐成熟,已具备了“科学知识”的基本特征。
但应注意,人们在这样使用这一称谓时,“科学”一词已经比习见的意义更泛化了。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二
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的流淌着,转眼间,本学期已接近尾声。人文素养讲座的上课时间已经结束,但是,人文精神没有结束,在继续着。余老师精彩的讲解,使我懂得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余老师在这学期讲座当中谈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对物质、科学、技术的顶礼,对竞争的膜拜,导致不平等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以往上爬,成为“成功者”为目标的精英教育,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从而形成生态环境的危机,精神、道德的危机,教育的危机,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腐蚀与毁灭。余老师还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来自儒、释、道三家,道教主要追求长生不死,重养生。儒家重修身,讲修齐治平,其思想对于提升道德水准和人生境界有重要作用。佛家主治心,在调适心理、培养人生智慧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思想资源。儒家的人文精神和佛家的人生智慧对于提升当下人们的人文素养多有助益。对于传统儒家的思想,张岱年先生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这个概括大体上说是对的,但我觉得还可以把它系统化或体系化。因为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其逻辑演进可以归结为:
一,何为人;
二,怎样做人;
三,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记得余老师讲过佛家的“智慧”,在这节课中拓宽了我们对佛教与其他宗教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佛教特别注重智慧,智慧甚至可以说是佛法的第一要素。佛教传到中国,逐渐被中国化,这种中国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儒学化、心性化,印度佛教的般若智慧逐渐转变为中国佛教的“心法智慧”。而这种心法智慧对于调整心态、化解心结、提升心境,培养一种健康的心理,从而实现一种智慧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禅宗思想是这种心法智慧的体现者。禅宗典籍里有许多故事和诗偈,句句直指人心,颇能启迪心智。有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般人经常会把不必要的事情堆在心里,压的自己喘不过气,偈中说的就是让我们把不必要的事情放下,不必庸人自扰,要有平常心。我们要学习和体悟人文知识,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三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主要包括从大量阅读文献中确定选题,收集检索相关课题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拟定写作提纲,具体执笔撰写,反复检查修改六个步骤。
正如本书第一章第二节所述,选题决定学术研究的基本领域、基本方向,锁定研究的基本问题。开展学术研究的选题之前,必须具备该学科专业领域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坚持长期地大量阅读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文献(包括最新最近文献和过往历史文献),对本学科专业的学术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才能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焦点和前沿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学术上或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选题是否恰当,直接关乎到论文的创新程度及水平高低。
做好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选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从学术研究的兴趣出发,寻找学术兴奋点。正如着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所言:“学业之旅是长程赛跑,那么,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就是兴趣。因为有兴趣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灵感。”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和文学诗歌创作一样,都需要兴趣和灵感,只有科研工作者自身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才能引起研究的兴奋和持久研究的热情。其次,要了解和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热点、焦点问题,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选择研究课题。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特别是社会科学论文研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一段时期某些经济、政治、社会、法律、教育、文化等问题会成为热点问题,研究者应尽早发觉和紧紧抓住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学科视角,采取不同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另外,在选题时还要注意研究的课题是否是自己研究能力范围内能触及的课题,对于超出自己研究能力的课题,即使是热点也最好不要去触碰。
研究方向与论文课题是面与点的关系,研究方向限定了论文课题的范围,而论文课题体现和拓展了研究方向。
在最新学术文献和相关学科知识中去挖掘和寻找研究方向和思路,再结合个人的相关兴趣点,以点代面,从大的研究方向出发,寻找细小的兴趣点,从而使得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写作选题更具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在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选题过程中,学术期刊数据库网站可以提供许多最新、最详细的文献资源。许多热点话题可以从学术期刊网上查找到成百上千篇文献。但是,同一个研究课题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解读方式、不同的逻辑思维可以源源不断地写出新意。而且,在学术期刊网上通过关键词检索某个选题,其研究进展一目了然,文献追溯也很系统。
文献检索又称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信息是指文献的线索和文献中记录着的信息。学术论文写作巾的文献检索指的是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
文献检索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手工检索,一种是计算机检索。手工文献检索是一种最传统、最古老的文献检索方法,主要是指利用翻阅、复制专业工具书、学术专着、学术期刊等实体性的书籍刊物来检索文献信息的一种检索方式。计算机检索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光学微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大量的文献信息都采取数字数据库的方式子以存储和传播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文献检索又分为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三种。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中可供检索的文献根据出版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别,其中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几种形式。
我国最常见的中文文献检索平台有“cnki平台”“万方数据平台”“维普信息资源系统”等;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有“超星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等;外文检索平台有“ebsdcohost平台”“springerlink平台”“sciverse平台”以及“lexis法律数据库”等。
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数据库平台被称作篇名数据库或索引数据库。篇名数据库往往只提供论文的题名、作者及出处,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但篇名数据库涉及面广,收录量大,便于作者广泛查阅本学科的相关信息。我国常见的篇名数据库主要有“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l)、“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以上数据库或检索平台都可以直接由各太高校图书馆信息平台登人并下载资源。除此之外,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也为人文社科类及其他学科学术论文的撰写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论文、古籍、丁具书、音视频、地方馆资源、少儿资源等电子信息资源检索的途径。
文献综述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特殊写作步骤。有一种独立的论文形式是文献综述类论文,它是指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白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本节所指的文献综述专门指在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中置于正文之前的文字部分,是在收集、整理、阅读和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和展开评论,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归纳前人的学术观点和争论焦点,评述当前研究还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相关研究课题文献的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前提和基础。一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要求作者要对所搜集到和阅读过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陈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在不足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的方向。
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文字要求简洁、简短,高度浓缩当前研究的主要观点,在文字表述上一般也包括引言、内容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说明文献搜索的范围、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和意义。内容部分主要列举出相关课题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代表性人物及其观点、当前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并指出相关课题研究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部分需要明确提出作者本人对该课题研究拟采取的新的思路或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出论文的正文部分。
撰写文献综述要力求做到收集文献全面、综述文献典型、表述观点准确,归纳总结的观点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在正式动笔写作之前,应先拟定学术论文的框架,即论文提纲。论文提纲是论文的架构层次,规定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和内在的逻辑层次,是科研工作者开展研究、阐述问题的思维路径。
论文写作提纲主要分标题式提纲和要点式提纲两种。
标题式提纲要用若干层级的标题来概括论文每个自然段将要阐述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文字标注每个段落的写作要点。要点式提纲是在标题式提纲的基础上,不仅要列出若干层级的标题,还要在标题下简要写出每一个自然段将要阐述的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写作提纲的编写必须牢牢把握论文的中心论点,做到标题和要点编写简洁明了,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写作思路。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格式可以参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丁7713-1987)》和《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19)》。下面重点介绍标题和正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要求标题新颖独到,能吸引读者的关注,并且好的标题可以引起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注意,为顺利地发表论文奠定基础。面对同一篇论文的内容,采用什么措词来标识这篇论文的题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新颖、贴切、醒目是标题的具体要求。在编写或修改论文标题时,还必须了解拟投稿刊物对标题命名的要求。如果论文题目不足以表现论文所要研究的主旨,可以通过设立副标题来予以补充。论文的标题可以通过自主思考来确立,也可以通过对前人定论的批判来确立。
拟定好标题后,就进入论文正文主题部分的撰写。具体而言,论文正文的写作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论文正文部分一般分为序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其核心部分是论点的拟定和论证。明确的论点和正确的论证方式是学术论文成功的保证。在确凿有力的证据支持下,采取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的方法对论点进行论证。正文的每章、每节都应包含一个主要论点,每个段落应该有个主题句。
第二,从论文的内容上讲学术论文的开头要开门见山,要直接切入主题。论文开头一般应说明写作的背景、缘由,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乃至所得结论等,切忌说一些题外话或套话,绕来绕去,不能切入正题。论文结尾要做到意尽言至或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三,逻辑思辨决定学术论文的经络和创新程度。在学术论文写作前,研究者一开始的思想往往是模糊的,见解也是片断化、零星化的。但在梳理文献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论文的主要观点。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恩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引导研究者梳理白己的主要观点,而且能帮助研究者按最符合行文逻辑的文字叙述表述研究观点,并使论文的观点和见解条理化、清晰化、明朗化、系统化。但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它一方面来源于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总结提高,另一方面来源于研究者在多次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中逐步形成严谨、续密的学术思维习惯。
论文初稿撰写完成之后,就应当开始着手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正论文的不足,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论文修改是论文写作的最后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论文是修改而成的。论文的修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论文的修改应从选题人手。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选题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选题范围过宽、选题超出专业领域、观点缺乏创新性以及题目本身存在的结构或语病问题。选题的修改应当尊重客观性规律,反复推敲、琢磨,并参考核心期刊已发表的经典范文予以修正和改进。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献材料的运用十分重要。譬如在史学类论文中,第一手材料运用的比例以及是否运用得当几乎关系着整篇论文的价值。如果某一论点的论据,也就是文献资料不够充分或论证力度不够将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说服力,这时就应当适当增加这一部分论点的文献材料子以佐证;如果某一材料已被多次引用,毫无新意,且并非经典材料,这类的文献则可以删减。此外,文献材料与论文主旨的关联性也决定了是否应当被增加或者删减。
论文的结构是论文逻辑论证的展开,论文结构的调整和修改将直接关系到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进而影响到论文的优劣。论文的结构布局总体而言要求层次与思路清晰、有条理,语言顺序通畅。此外,论文结构还应达到完整、精练,主旨鲜明,结构严密。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文字性特征是其与其他学科论文的重要区别,在论文的修改中语言的锤炼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修改论文中语言的锤炼包括对字、词、句的正确运用和修改,对语言段落布局的重新审视,对文体风格的修订。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四
爱岗敬业,恪守职责。
会计工作不仅是为会计内部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而且还担负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因此,要求会计人员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服务宗旨,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通常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履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责,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依章,依法把关守口,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要敢于并善于执行各种法律、规章,坚决按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审查各项财务收支,维护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客观公正,办事公道。
客观公正、办事公道、实事求是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师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会计人员办事不公,会计信息失真,那么会计核算就毫无意义,不仅影响到微观管理,而且还影响到宏观决策。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账真算、真账假算。
提高技能、不断专研。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面也相当宽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新问题,必然使会计面临许多全新课题,会计理论、会计知识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认真专研业务技能,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管理技术,以适应会计工作的发展。
出谋划策,搞好服务。
会计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参与预测和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革命,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对投入产出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就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的作用。
首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法规的辅助和补充,为会计法律制度的无法明文规定的方面做了重要的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制度无法替代的。会计法规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会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搞好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那么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
其次,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约束着会计人员,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能够摆正立场,引导、规劝、制约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五
当代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的国民财富存量是未来消费的现值,也是未来社会福利实现的基础。国民财富核算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而进行的。本文将系统介绍国民财富核算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
财富存量;国民财富;可持续发展;核算;方法;评价。
1、国民财富的定义。
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帕瑟达斯古柏塔(parthasdasgupta)教授认为,如果在任意一个时间点,社会福利不下降的话,发展的道路是可持续的。这样的阐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代际公平内涵,即在谋求当代福利提高的同时,也不应损害未来人们谋求这种福利的能力。当前的国民财富存量被认为是未来消费的现值,也是未来社会福利实现的基础。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就是创造、保持和管理财富的过程。这样可持续发展与财富之间的关系就明确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财富存量不减少,即要求当期的财富流量不能为负,在特定阶段,一国可持续发展应表现为其国家财富的非负增长。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3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财富不应仅限于经济学的经济资产,应全面包括自然方面、人力方面和社会方面。因此,世界银行有关专家认为,国家财富应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资产、自然资产、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总和[1]。
国家财富隐含着这样的认识:发展的能力体现在不同层面上,自然禀赋的优劣,经济过程产出能力的高低,社会成员拥有知识的多少,社会组织运行状况的好坏,都会对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这种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提供了可能。既然发展的持续性体现为机会和能力,财富是衡量能力的基础,那么,如果能够找到适当的手段或方法,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体现不同性质的财富加总到一起,并通过观测其财富总量的变化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进程。
1995年6月,世界银行环境部发表《监测环境进展――关于工作进展的报告》,首次提出国家财富的概念,并对测度方法作了探讨,给出了世界各国国家财富的初步测度结果。此报告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既为它的测度结果,更为国家财富这一全新的概念及其测度方法。后来,世界银行环境部专门成立了指标与环境评价小组继续开展研究,于1997年6月发表了第二份研究报告《财富测度的扩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2005年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重要的研究报告《国民财富在哪里:绿色财富核算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其中对千年评估项目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该项目是对2000年世界125个国家的国民财富进行估算,从中发现财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2010年,世界银行对2005年世界152个国家的国民财富进行了估算,并发表了工作报告《财富的变化:在新千年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两份工作报告的颁布标志着国民财富核算已经由理论探讨进入到具体实践,而且随着理论与方法的成熟,国民财富核算的影响也在日渐扩大。
国民财富核算的基本步骤是先对生产资本、自然资本进行估算,然后取得国外净资产数据,通过预测未来消费值的方式估算出总财富。总财富与前3种资本之和的差值即为无形资本的价值。
(1)总财富(nationwealth)是按未来25年可持续性消费的净现值来计算的,贴现率取4%。其中基期的初始消费水平取近5年的消费平均水平。
(2)生产资本(producedcapital),又被称为产品资本或人造资本,是机械设备、建筑物和城市土地(包括基础设施)的总和。设备、机械与建筑物的价值以永续盘存法进行评估,假设生产资本的服务寿命为20年,折旧方式为几何递减,在不同的国家取统一的折旧率5%。对于城市土地并不认为它是自然资源,所以在国民财富核算中,也将其视为生产资本。城市土地的价值以实物资本价值的固定比例(24%)进行赋值。
(3)自然资本(naturalcapital)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环境遗产。需要说明的是,在现阶段的国民财富核算中,对于自然资本价值的计算,都是基于自然资源的有用价值或使用价值,即都是基于已经探明的资源储量,尚未被人们发现的并不在核算的范围之内。自然资本的价值一般是通过将各种资源在其使用年限内的“经济租金”贴现并加总的方式来估价的。
(4)国外净资产(netforeignassets)是2005年国民核算引进的一个新概念。它与其他资本形式组成了国民财富。国外净资产计算方法为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使用的是由lane和milesiferretti开发的externalwealthofnationsmark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
(5)无形资本(intangiblecapital)包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的民众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社会资本是指维系社会存在、运作与发展的制度关系、组织规范和信息结构等无形财富的总和,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长期积淀的结果。世界银行专家对无形资本测度的基本思路是:如果将国民经济的产出或收入看作是生产资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同产物,那么剔除与生产资产、自然资源和国外净资产相匹配的份额,剩余的就是核算期期末无形资本的存量价值。严格来讲这一结果应该被称为“无形资本剩余”,因为其中不仅仅包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还包括在国民财富中不属于前面那些部分的所有内容,比如海洋资源的价值。
国民财富核算是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有益创新。
(1)基于存量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测度。国民财富核算的研究对象是财富存量,认为财富存量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与来源,并试图通过核算的结果来说明财富存量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往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测度研究比如绿色gdp、seea等大都集中于流量核算,相比之下国民财富核算基于存量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与独特性。基于流量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测度是有优势的,其注重的是经济发展对于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因此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经济成果、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这三者的测度方法研究已经很成熟,所以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以流量测度为主。但是基于存量的国民财富核算需要考虑的问题则要宽泛得多,除了以上三者之处,还需要考虑社会、人力资源等方面,因此它能够提供的信息也更多。
(2)扩展了财富的概念。国民财富核算将财富分成4部分,其中的无形资本、生产资本是传统核算的重点,但是它首次将自然资本作为财富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核算结果显示,在部分国家,自然资本是国民财富最重要的构成。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3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国民财富核算扩展了财富的概念,不再仅限于经济学的经济资产,而且包括自然方面、人力方面和社会方面。
(3)将资产组合投资管理的概念引入可持续发展规划。引发可持续发展讨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然资本,尤其是可耗竭资源的稀缺性。此时,将经济发展看作是资产组合投资管理的概念就非常有用了,国民财富中某些资产(主要是自然资本)是可耗竭的,只能通过资源租金的投资转化为其他的生产资产或人力资本。其他资产是可以再生的,能够获得持续性的收益。最优的投资边际回报为投资提供了依据。这一概念对于资源依赖型国家尤为重要。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简单地减少自然资源开发,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会使国家经济陷入更深的困境,但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实施有效管理,增加生产资产的投资,以及紧密结合其他投资来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进行各种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构建,促进社会资本的成长,是可以做到的。这样的公共政策对保护资源存量和财富存量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也是重要的国民财富政策建议之一。
国民财富核算的几点不足。
(1)国民财富核算属于弱的可持续发展范式。国民财富核算的结果是4种资本形式的简单叠加,这也就说明它是认可不同形式的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此它属于弱的可持续发展范式。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强与弱两种相对的可持续发展范式,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自然资本是否可以被替代。弱可持续性范式认为是可以实现替代的,而强可持续性范式则反对替代。国民财富的政策建议非常明确,财富存量不能减少,但是对于财富结构的问题却并没有做出足够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因为其认可资本之间的完全替代关系,这也就意味着在消耗自然资本的同时,只要增加足够的人造资本或无形资本,仍然可以维持财富总量不减少。所以,国民财富核算基于弱可持续性范式的理论基础是存在先天缺陷的,这种缺陷限制了其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其在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判断上较为模糊。
(2)国民财富核算没有对无形资本进行有效的测算。国民财富核算最大的创新点在于突出了无形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在财富中的重要地位,说明了无形资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核算方法,仅仅是将总财富价值减去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之后的差值作为无形资本价值的做法是很粗糙的。对于各个国家人均无形资本的巨大差异,世界银行也没有能够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世界银行在计算无形资本的形式上,也容易让人引起误解:在生产资本与自然资本固定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增加总财富的价值来提升无形资本?而总财富又是根据可持续性消费能力来计算的,这就是说增加消费就能够增加总财富,继而增加无形资本的价值?无形资本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如果在未来世界银行无法解决对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核算方法问题,国民财富核算对于无形资本的创新就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理论创新而已。
(3)国民财富核算对金融资产核算重视不足。金融资产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按照目前国民财富对于资本的分类,却很难将其归为生产资本或者是其他资本形式之中。sna的改革对于金融资产核算尤为重视,进一步完善核算方法,力图更全面地反映金融资产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而国民财富核算却未将其完全纳入核算范围,这显然使人们对其核算结果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在财富核算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标即国外净资产,主要就是针对金融资产的价值规模。可以说这一指标的出现是对之前财富核算忽视金融核算的一个改进与修正,但是这个指标仅仅是一个国内外金融活动的平衡项,是否可以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金融资产规模,存在较大的疑问。
(4)国民财富核算并没有提出有效明确的增加财富的建议。进行国民财富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财富、福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而其最终目的是让政策制定者,制定出有效、合适的政策增加国民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显然,目前的国民财富核算并没有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执行方案,换句话说就是国民财富核算还是没有告诉我们,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做什么。如果说国民财富越多,我们所拥有的国民福利就越多,那我们只需要增加财富就可以了。而在目前的财富的计算方法下,国民财富等于持续的消费,因此我们只需要增加消费就可以增加国民财富[3]。这种逻辑显然是一种悖论,而国民财富另一个政策建议就是要增加对无形资本的投资,但是在部分欠发达国家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将经济成果投入到无形资本中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总之,现阶段对于国民财富并没有提出足够的、具有切实可行性的政策建议,这也会影响到它的发展。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六
昨天下午,罗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张岭的街心公园。
一进公园,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那又高大又挺拔的雪松,它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它们分布在公园的四周,就向公园里的哨兵,守卫着美丽的公园。
继续向前走,就可以看见两棵槐树,他们像一把大伞,美丽极了。他们不同与一般的槐树,严冬过后,至今还没有发芽,树枝就像无数只大大小小的藤,环抱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人们叫它观赏槐。再往里走,就是凉亭,这座凉亭顶部是橘黄色的,呈六角形,六个角上都是用琉璃瓦做成的六条龙。每条龙都栩栩如生,他们的底下都有亭檐,四周的亭檐是用白色的琉璃瓦制成的,各有各的特色,亭子的'下部,有六根红颜色的石柱,真有点古香古色的味道,你坐在凉亭下的石凳上,抬头向上望,凉亭顶部有仿古的彩画,多姿多彩非常漂亮。在石凳上休息,可以看到街心公园的每一处风景。老人们在亭子下谈天,下棋。小孩子们可以在凉亭下嬉戏,玩耍……。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七
摘要:开展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人文素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针对我国目前实践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考核评估机制失效等问题,急需进行改革,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高职人文和社科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目前,高职院校领导、老师对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仍然缺乏重视,本文是课题《高职院校人文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人文和社会实践教学提供多角度思考。
一、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认识的重要性有待提高。
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老师认为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仅仅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部分或辅助环节。
相比一些其他专业课程,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只能作为业余课程,
2、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涉及的课程门数和学生人数都较多,需要一套人、财、物等方面健全的保障机制,但事实上,没有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依然存在。
3、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有待加强。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具体分为课外和校外。
这是一项开展范围大、参与人数多、程序烦琐的工作,仅靠从事理论课的老师是很难完成的。
因此,学校各个部门应该一起通力合作,要有细致周密规范的安排和组织,这样确保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目前,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没有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没有建立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社会实践教学缺乏科学机制。
4、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评估机制失效。
每一次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展开后,要对活动展开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这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事实上高职院校缺乏这一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考核标准,无法对活动进行公平、有效的评价;在具体评价方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没有可以参考的评价准则和评价方式,只看重最后的报告结果,忽视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进步。
二、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1、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高职院校因为地域、研究方向、办学条件等方面不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不同。
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2、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注重实效性及目的性的原则。
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3、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形式上多样化的原则。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目前的实践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局限于传统的少数几项常规性的活动上,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缺乏积极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
三、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我们要不断地对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永葆生机。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只有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师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能够全身心投入,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时代在不断进步变化,授课老师应该紧跟时代脚步,把最新的素质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2、优化、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需要一个有效的教学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大力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效实践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载体,它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实际参与的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践基地,再由学校组织,与社区、农村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把地方建设发展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结合起来,建立一批有不同特色的实践基地。
(2)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学校应该积极对实践教学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培训,让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通过实践,他们能够获取到相关经验,能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
(3)学校应该建立一笔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专门用于社会实践教学。
学校应将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资金保障,对其应与专业教学实习一视同仁,同等重视。
3、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学校要制定一套实践教学活动长期展开的行动纲领包括社会实践各项参与人员的职责、经费的使用、后勤保障等。
4、建立合理的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主要是考察教师的课堂的教学能力。
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应该包括整个实践活动的策划能力,如何确定实践考察内容,制定详细计划,指导实施过程的效果和质量等,并且将考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各种评优评先等相关荣誉进行挂钩,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更加热情、用心地来指导活动。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多元化,整个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要包括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生实践调查报告的完成质量、实践活动参与人员的评价情况等。
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反思能力,还能充分地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实践活动能够富有生机,长期进行。
参考文献:
[1]朱红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0).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八
论和实践问题。立足现实和未来。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在理工科(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倡导产学研结合,已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正在向深度融合挺进。哲学社会科学(文科)领域怎么样?当然没有也不能等闲视之。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许多高校积极开展文科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学与科研互动,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上作了许多有益探索。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提供的信息,全国高校促进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力度不断加大,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
鼓励参与科研实践,健进“结合”。在文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融入科研环节,着力提高。
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等高校通过设立本科生科研或创新基全、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开展“本科生创新百项工程”等活动,鼓励学生从事本专业或跨学科的.科研实践活动.先后有敷百名文科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资助,发表论文上千篇,并有一批获得奖励。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通过每年举办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节、评选“榜样中财”人物和“学术新星”等活动,营造带尚创新、参与创新的学术氛围。南京大学践行“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育人新理念,使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中山大学以课题组为纽带组织文科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工作访谈等,努力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华东师大将科研训练纳八教学环节,通过实施科研创新计划、依托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立文科大学生创新基地等,向全体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朝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迈进。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结合”。各高校不断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和教学内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理念、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材(讲义)编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努力实现教研互动、教研相长。中国政法大学实施“一进八四转化”(即科研过程进入教学环节、科研项目转化为本科课程、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材,科研成就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科研问题转化为学生学术活动主题),力克科研与教学脱节。南开大学出台“教学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教研论文与科研论文、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教材与专著”五十同等对待的政策措施,引导教师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安徽大学将一批地方特色文化科研成果转化为《徽州文化概论》、《安徽地方戏曲》等特色课程,广受师生欢迎。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振“结合”。高水平学术讲座活动对学生认识学术前沿、开拓学术视野、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意义非同一般。不少高校经过多年打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论坛品牌,北京大学的“北京论坛”、浙江大学的“东方论坛”、武汉大学的“珞珈论坛”、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中山大学的“前沿大讲坛”、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讲座”、西南政法太学的“西南学术大讲堂”等。都成为师生共享的学术盛宴。清华大学开设“新人文讲座”系列活动,将选听情况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分考核、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央财大在课程中设置前沿讲座,邀请权威人士用4―6个课时讲解学科发展最新成果与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厦时了解学科建设最新动态。西南大学每年组织上百场文化素质教育学术讲座,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修养搭建了重要平台,成效明显。
“结合”出创新力,“结合”获得多赢.“结舍”是篇大文章。创新能力只有在钻研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尤其是对致力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高水平大学来说,不管是文科还是理工科,没有比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更有效、更需要关注和下苦功夫的了。善结合大有益,拒结合没出息。吁请我们的大学务必认准这个大势,抓住社会和教育重要转型期蕴藏的重大机遇,大胆突破旧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树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开放意识,坚定不移、千方百计在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中迈出更大的步伐。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11。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九
开展场地普查促进事业发展。
开展体育场地普查,促进小康社会建设。
手牵手普查体育场地心连心建设美好安徽。
场地普查求实为民。
场地普查为群众,百姓健身有场地。
齐心协力做好场地普查同心同德服务科学发展。
场地普查十年一度科学发展心中有数。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搞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
目前各类院校中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项目管理激励制度,即通过对不同等级的科研项目,给予不同金额的配套经费实现奖励的激励机制。二是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即对高水平论文、优秀著作等成果的配套奖励。三是职称评定制度,即把科研情况与职称评定捆绑在一起,通过职称及相应收入来体现对科研能力的奖励。四是人才激励制度,即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学者资助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及评定各类学术头衔等活动,实现对人才的激励。上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产生了一些弊端。
(一)科研激励机制重成果轻人本,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是各类院校科研工作的主体,各项课题的获得、科研成果的产出,都是教师付出辛勤劳动的结果。因此,科研激励的对象应该是教师而不是成果。而目前的科研激励机制普遍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缺少对教师的关怀,激励的对象错位为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各类评奖结果,激励的方式也以“事后奖励”为主,形成一切以“成果”论的现象。也正因为过于重视“成果”,而对科研的过程有所忽略。这样一来,一方面助长了急功近利之风,人心浮躁,追求“短、平、快”,缺乏“甘坐十载冷板凳”、厚积而薄发的良好科研氛围;另一方面,奖励“成果”的相对集中,对科研过程的重视不够,则使多数教师的研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打击,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研激励机制中的成果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现行激励制度中,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科研奖励,其实施的依据都是建立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之上的。但现行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主要采取的是量化考核方法,考核中量化更多的是成果数量,而对成果的质量重视不够。比如,在评价考核时不会审阅原文质量,仅比较科研项目的级别、成果的数量及刊物级别。这实际上就是发出“重数量轻质量”的不良导向,成为科研中急功近利和浮躁心理的推手。教师在科研工作中会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及成果发表的期刊级别,对成果质量重视不足,使得人文社科研究周期大大缩短,研究价值下滑,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弄虚作假之风,造成了学术腐败现象的扩大。同时,科研人员争发高等级期刊,导致一些质量很高的辑刊及论文集缺乏稿件;由于经济利益、人情交易等原因,部分高等级期刊的权威性也逐渐下降。这些现象对人文社科研究工作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科研激励机制中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不平衡,形式过于单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两个同等重要的激励因素。人文社科研究本身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追求,大多数研究者潜心钻研,甘坐冷板凳,也更渴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因此,“科研激励较之其他方面的激励以其独特的方式进行,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观念根深蒂固”[2]。从程刚等人的调研情况看,目前多数教师对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中的精神激励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对物质激励的满意度较低。[3]比如,教育部及各个省市的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往往会举行隆重的颁奖大会、颁发获奖证书等,但物质奖励较少,主要是象征意义,物质奖励的激励作用有限;又如,科研成果奖励方面,尽管有些学校发放科研奖励的金额已是相当可观,但相对课酬等其他收入来说还是相形见绌,加上科研工作比教学工作难度更大,导致不少教师更愿意将精力花费在教学工作之上,削弱了科研奖励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与此同时,现行的精神激励形式也过于单一,大多都是举行颁奖仪式获奖者上台领奖,媒体宣传报道等等,内容老套,形式单一,难以持续发挥较好的激励作用。
(四)科研激励机制中的政策措施“一刀切”,效果有限各类院校现行的科研激励政策措施,一般全校实施同一政策,即“一刀切”的方式。这在实施过程中,必然只能对一部分教师产生有效的激励,而挫伤了另一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青年教师正处于事业和生活的起步阶段,生活压力大,教学任务重,同时科研能力也正处于起步和积累阶段,短期之内,难以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也难得发表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当前的激励政策对青年教师和已有高级职称甚至有一定学术地位的教师,采取同样的激励标准,容易挫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比如许多院校科研奖励的学术论文一般要求发表在ssci、a&hci期刊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上,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是相当困难的,长此以往必将挫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在高等级期刊上对有高级职称或一定学术地位、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来说,又是相对容易的,对他们而言实现目标又缺乏挑战性,也不能很有效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二、深化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的总要求,并明确指出,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正是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精神财富。而这一激励机制既然存在前文所述的问题和弊端,就必然应作出相应的改革,为人文社科科研营造更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以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一)深化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应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化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改革同样如此,要全面系统地思考,确立改革的总思路和基本原则,然后才能能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措施。我们认为,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改革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建立系统的体制机制。一个好的制度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系统的体制机制。系统的体制机制不仅能让制度更好地规范化、程序化地执行,而且能很好地统筹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目前各类院校都有自己的科研激励制度,也有主导者、主持者及具体的激励办法和操作程序,但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来看,尚处于松散状态。如课题项目的评比、科研成果的评比与职称评定中的成果评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之间的关联性体现不足,未形成系统的体制机制。
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科研激励机制的实施对象是各类院校的教师,是要激发、调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必须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其为人服务的目的。因此,激励机制处处都应以服务教师、促进科研为根本点和出发点,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完善都要体现这一理念,体现对教师的关爱。
3、深刻把握两项基本规律。一是深刻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规律,二是深刻把握人文社科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人文社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之间,有较大的区别。人文社科,尤其是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研究,需要翻阅大量的文字资料积淀素材,再通过严密的考证、缜密的分析、潜心的研究才可能得出结论,因此研究周期长,成果产出慢,且研究成果不易量化,没有直接的社会效益。其研究人员的成长也是相对缓慢,需要长期的学术积累,不仅要积累原始资料,而且要全面了解、掌握已有成果,还要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方法,特别是当今学科交叉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还要掌握一定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因此,改革完善后的激励机制,应该是一个符合人文社科研究特点、符合其成果产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机制。
4、充分运用“分类分层”管理原则。“分类分层”管理是管理学原理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有利于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按管理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具体管理办法,提高效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领域比较广泛,既有基础学科,也有应用学科,既有纯文科类的学科,也有文理兼容的学科;研究人员也存在较大差别,既有知名学者、知名专家,又有一般学者、新手,在年龄、职称、能力等方面差距也很突出,因此在改革完善激励机制时,很有必要运用“分类分层”管理的原则,以便统筹协调,更好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二)深化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改革的几点具体建议针对目前人文社科科研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几个基本原则,我们在这里对深化科研激励机制改革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1、加强“事前激励”,重视综合评价,营造宽松氛围。一方面,学校应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条件和环境,改变单纯“事后激励”的方式,增加“事前激励”的部分。包括但不仅限于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改善办公条件,增加部级、省部级项目的配套经费额度,设立更多培育项目,并向暂时没有项目的教师倾斜,争取保证每位教师的科研工作都能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激励,使他们可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从事学术研究,推出有份量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综合评价,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对于那些暂时未能产出成果的教师,同样应该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英国人怀尔斯在1985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以后,九年未发表一篇论文,但校方仍然一如既往地善待他,结果,他在1995年宣布破解了世界级的数学难题———费马大定理。又如武汉大学设立了“70后学术团队建设计划”,以项目的形式给青年学术团队一定的经费支持,且并未下达硬性的成果产出任务指标。但学校对团队建设过程高度重视,全程关注、指导及督促,大大鼓舞了广大青年学者,产出了很多高质量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使其更符合人文社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定,并具有长效的约束性和激励作用。首先,要改变重“量”轻“质”评价取向,转向“质”、“量”并举,以“质”划等。不再单纯以成果数量的多少和级别的高低来评价科研成果,不再将成果数量及级别与科研人员的经济利益及职称评定简单挂钩;而是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加强对科研成果质量的考察,要突出标志性成果、代表性成果的评价地位。从而引导教师树立精品意识,激励他们潜心钻研,产出高水平的、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其次,在科研成果质量的评价上,要坚持公开、公正、民主、科学的原则,要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定性评价为主。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由于缺乏直接的经济效益,其价值的体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单纯的定量评价是不适合的;但由于学术优劣的评判标准难以被客观化,更多依赖专家学者的判断力,导致单纯的定性评价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对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评价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都不能完全客观、准确地对成果本身作出评定,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公正、合理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同时,在对科研成果的定性评价中,也要注意工作方法。因为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价值评价更多依赖评价专家的主观判断,容易受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以外部评价为主。内外部评价互相制约,避免近亲繁殖现象。另一方面要将公开评价和盲评相结合,以盲评为主,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应该注重评价体系的长效性,拉长评估周期。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因此各院校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改变重短期目标轻长期目标、重数量轻质量的习惯做法,要鼓励研究人员“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诚实学风,拉长评估周期,鼓励他们产出高质量的学术精品。如茅海建先生在用了十余年时间搜集史料、深入思考后,经过两年潜心写作才最终推出大作《天朝的崩溃———_战争再研究》一书。由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主持整理的《唐长孺文集》,更是历时八年之久才最终出版。
3、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管教师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能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但经济回报过低,精力投入、成果产出与经济产出不成比例,对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或多或少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各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加大物质激励的力度。如增加各种奖项的奖金金额,将科研项目作为物质激励的补充,加大科研奖励力度,特别是要注重调节教师科研收入与其他收入的比例。在精神激励方面,学校要更新对精神激励内涵和外延的认识,采取广泛、灵活的精神激励方式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保持他们科研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通过横纵向比较的方式使教师实现多种方式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等。
4、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激励政策,全方位发挥激励机制的效能。“某种意义上说,科研激励制度建设成功的关键是使每一位教师都感觉到有动力和压力,挖掘每位教师的科研潜力,而且通过努力以后能达到这一目标。”[5]即我们常说的“跳起来摘桃子”理论。分类分层激励,就是要让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师经过自身努力获得精神和物质奖励。这就要求激励机制中的评价标准、奖励方式不能“一刀切”,而是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师设置不同的目标和标准,在奖励方式上也有所区别。比如青年教师往往经济压力大,可以在物质激励方面加大比重。而对于年纪较大、已经获得一定科研基础、职务较高的教师,则应该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更多采用精神激励的方式。现在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已开始有所探索,如武汉大学针对研究水平较高的教师设立“高水平科研论文培育项目”,为老师们在ssci、a&hci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提供资助;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的自主科研项目则倾向于给没有获得过项目资助的青年老师,大力鼓励和扶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对青年教师的学术积累也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从而充分发挥了激励机制的效能。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一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的转型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本文通过对凤翔木板年画和彩绘泥塑手工生产的研究,为宝鸡地区的民俗文化产业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价值,探索民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得到持续的发展的途径。
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是陕西具有代表性民俗文化特征的民间美术品,它们通过民俗文化活动与百姓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紧密相连。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的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百年。近些年彩绘泥塑与木版年画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曾经存在于下层民众中的民间艺术得到政府的支持与资助。民间艺术长期生存于中国广大的乡村这片文化土壤,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日。
一、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的传承。
(一)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
年画的生产与民俗需求紧密相关,贴门画的习俗历史悠久,专家考证木版年画的定性与蓬勃发展在宋代,古代文献典籍中也多有记载,《梦粱录》与《武林旧事》中就记述有北宋时民间流行钟馗、财马、门神、桃符的民间年画。明代年画再次兴盛,从现存的明代年画实物资料看,无论题材内容、刻绘技法还是艺术风格都十分多样,样式也趋于定式,许多题材与后世相差无几,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陕西凤翔的木版年画均是从明代开始兴起的。
凤翔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在凤翔城东南——南肖里村,村中邰姓的“祖案”记述,明朝正德年间南肖里村已有邰姓艺人从事木版年画的生产,在清代的康乾时期,生产已具规模,除了个体的生产外,还出现了集体合作的生产作坊。工艺以印刷与手绘结合(线稿印刷手绘施彩)。到了嘉庆、道光年间艺人学习外地先进的年画印刷技术改进生产,线稿与施彩工序全部套版印刷。年俗的大量需求使生产规模逐渐增大,产地除南肖里村外还扩展到北肖里村与陈村,三个村从事年画生产的有三十多户,规模化的作坊五六家,销售逐步扩展到西北地区。较大规模的作坊,当地人称为“画局”。繁荣时期画局有十多家,其中世兴画局、忠兴画局、复盛画局名声较大。画局将字号刻在印版之上,类似于厂标,通过销售宣传以扩大知名度。生产规模的扩大,促使画局在年画的生产分工上更加细致,有经济实力的画局专门聘请当地知名艺人画匠来设计画稿,刻板、印刷等环节各有专人负责,规模化的生产自然带来成本的降低,专业化的分工同时带来质量的提高,这都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良好的声誉使凤翔木版年画成为西北地区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品。清末民初年间,木版年画的生产达到繁盛,这一时期凤翔木版年画的年产量合计在四百多万张,而世兴画局年画的生产量占到了全县总产量的一半,年画品种多样,有了名牌产品“金三裁”年画。产品销往陕、甘、宁、青及河南等地,真正创出品牌的知名度。
年画是春节很普遍的一种民俗消费品,在丰年几乎家家张贴。从年画的种类看门神等“六神画”的生产量就占到一半以上,这也是为了适应民俗市场的需求。木版年画因为民俗生活的普遍需要而大批量生产,形成规模,趋于半专业化,与很多还处于业余、自娱阶段的其他民间美术生产比较,它在生产的规模和文化影响方面都较大。
(二)凤翔彩绘泥塑的传承。
凤翔彩绘泥塑的生产以六营村胡姓家族为主,制作技艺作为传统的家族手艺代代相传,关于凤翔泥塑的产生有这样的传说。元末明初时期朱元璋军队屯扎于凤翔此地,时间长了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军中有一些来自江西具有陶瓷制作手艺的人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观音土(俗称板板土)和泥捏塑,制模做偶、施加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因风俗而用于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名似乎可以从这一面佐证。
泥塑生产仍延续了手工生产方式,其民俗文化内涵以一种集体民俗意识被继承。彩绘泥塑是普通百姓创造的艺术品,同时他们也是欣赏者和消费者,彩绘泥塑出现在许多民俗礼仪之中,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彩绘泥塑因为这种民俗活动的需求拥有了消费市场。在六营村就留传有这样的谚语:“宁舍二亩田,不舍灵山、周公会。”民俗生活的需要是彩绘泥塑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一直以来彩绘泥塑的生产与民俗生活都紧密相关。灵山求子的泥娃娃,孩子满月亲友送来的保佑平安成长的坐虎,老人寿诞贺寿的泥虎,以及春节屋内悬挂的驱瘟辟邪的挂虎,背后都有它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严肃地悬挂或高置案厨之上,就人来说是表现出一种供奉的态度,就物而言则处于一种君临居室环境的地位。就形象而言,它又是在狞恶凶猛的大轮廓骨架中以细小填充的纹样和色彩给予柔化、生活化”。[1]在凤翔及邻近地区一带农村,孩子们过满月或生日时,外婆或娘舅把这种泥活作为礼品送到孩子家中,它的意义与其说是给孩子玩耍,不如说是为了给新生的小生命驱恶辟邪,充当镇宅守魂的神灵瑞兽。彩绘泥塑作为原始文化的嫡传,显现出生命繁荣的审美理想。
二、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各地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开始复苏,而融入民俗的各种民间艺术也渐渐恢复,在八十年代中期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特别受到美术界专家的关注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声名鹊起。但由于经济的市场化转型,手工生产的民间美术品逐渐被大机器生产的竞争挤出市场。另外,民间美术“土”的特色,也使逐渐追求时尚喜好的人们渐渐将它们淡忘。凤翔木板年画与彩绘泥塑也经历了沉浮起落,在当下生存下来并继续发展。
(一)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
改革开放使曾经的传统文化禁锢得到解放,春节贴门神的风俗习惯逐步恢复,八十年代初期南肖里村有多个家庭生产年画,在此基础上艺人们成立了凤怡年画研究会,为年画的恢复与继续发展发挥了作用。但随着机器印刷的年画商品在市场的出现,具有印刷成本低廉、色彩耐久等优势的机器印刷品强烈地冲击了木版年画原有的市场地位,手工生产的木版年画市场很快被挤压,以民间艺人一己之力,无法挽救和阻挡木版年画在市场竞争中的颓势和逐渐在大众消费市场消失的趋势。行业也不得不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寻求新的出路。年画艺人邰立平的经验对今天非物质文化保护是有益的参考,他是年画老字号世兴画局的传人,在面对困局时,他仍坚持个体手工生产,优化工艺,提升质量,将木版年画的品种开发与传统种类挖掘整理结合起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他整理印制了《凤翔木版年画选》三卷,保护了传统年画。他将木版年画展览搬到各大美术院校,在全国各地、海外交流推广,赢得了声誉。经过多年的努力,邰立平已是凤翔木板年画行业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主要传承人。虽然木版年画失去了大众的春节年画市场,但木版年画艺术层次的提升使其价格升了数十倍。本只从事年画手工生产作为艺人的邰立平却承担了多种角色,他不仅从事年画生产,而且进行组织管理、整理、研究对外交流的多种工作,他将抢救保护传统遗产工作视为己任,具有一种献身精神,他的技艺水平和多方面能力在其他艺人身上很难复制。这样高质量的个体手工生产使得目前生产方式更加显得精英化,也成为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生存的'一种模式。
(二)凤翔彩绘泥塑的发展。
凤翔彩绘泥塑生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恢复得到文化部门的支持,彩绘泥塑作品进京并在美术馆展出,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对其艺术价值也给予很高评价。艺人们还跟随文化艺术交流团到国外献艺办展,这些都促进了彩绘泥塑的生产,产品还由工艺美术公司代销,以老艺人胡深为代表六营村多家农户从事这种副业生产。但随着民俗热的逐渐降温,泥塑生产并未持续兴盛。
新世纪之初,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物质便利的同时,也注重起精神消费,开始思考和重新认识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时彩绘泥塑得到了一个大的机遇,、泥塑马、泥塑羊登上了中国邮政发行的生肖邮票,使凤翔彩绘泥塑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当地政府也将民间艺术作为一张地方文化名片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伴随着生产订单的源源涌入,六营村家家户户开始彩绘泥塑的生产,生产的一拥而上,在短时期也出现了市场的恶性竞争,几年的市场沉浮之后彩绘泥塑的生产有了多样形式,近年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战略的实施,彩绘泥塑成为了一种标志性的品牌产业,现在泥塑生产的形式趋于多样化,有以老艺人胡深为代表的家庭式生产,也有青年艺人胡新民创建的大规模的民间美术生产的文化企业。因为知名度与文化需求而带来了大量订单生产,使彩绘泥塑以一种良性的竞争方式发展。
市场的需要影响了彩绘泥塑的生产。年俗产品成为彩绘泥塑产品的主流,即以生肖泥塑为主,就如老艺人胡深谈道:“什么年(生肖)生产什么,什么需要生产什么。”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泥塑生产品种,但也使彩绘泥塑的图案造型传统发生了微妙变化。传统的泥塑挂虎最具凤翔彩绘泥塑的代表性,原本具有丰富内涵的民俗文化图案渐渐向简化、视觉装饰化发展,现在的泥塑产品更加美化,易于大众接受,但似乎少了乡土民俗的味道。孩子百天送泥虎,护佑健康成长的保护神的民俗性质已经逐渐地褪去,而更加大众娱乐化,使其成为既带有民间艺术特征又具有现代视觉装饰性的民间工艺品。
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看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我们关注了它们在当下的生产情况与艺人的出路,“非物质文化形态的鲜活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存的具体体现。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只是保存物质化的‘遗产’或收藏遗产化的‘文物’,其根本要旨是使传统文化形态能够‘生活’在当代,成为当代社会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2]民间艺术反映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有形载体,民间美术融入百姓的民俗生活,民俗与民族精神关联。在新时期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使得民间艺术的身份更加微妙,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以其各自不同的生产方式为民俗文化产业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例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民间艺术不是“文物”,它是文化,而且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只有自然地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才能良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宇.中国西部民间美术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79.
[2]彭迪.建言民间美术的活态保护[j].美术观察,,(11).
[3]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二
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兴文明家风,创文明社区,建文明城市。德育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
文明城市,温馨家园,创业乐园。
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文明从细微之处做起。
让河水更清,让天空更蓝,让大地更绿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
举手投足见文明,一言一行讲道德。
让文明更灿烂,让城市更美丽。
人人需要文明城市,城市需要人人文明。
文明城市靠你靠我靠他,和谐环境为你为我为他--。
l、实践“xxxx”,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行动起来,积极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
3、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4、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5、心连心、手拉手,共建文明广州!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三
学位论文一般可以分成3个大的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份和结尾部份。
前置部份包括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致谢、摘要、目录等;主体部份包括引言(绪论)、正文、结论。
结尾部分包括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
目前,这也是很多高校对学位论文的结构规定。
具体来讲,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应该包括10个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含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含英文关键词)、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和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等。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社科类学位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都有明确的规范,但对正文的具体结构规范却是缺失的。
规范的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正文一般由6个基本的部分组成:前言(introduction)、文献回顾(literaturereview)、研究方法(methodologyormethods)、研究结果(findingsorresults)、分析或讨论(analysisordiscussion)、结论或总结(conclusionorsummary),简称“六段论”。
巴奈思(barnes,1995)在其所著的《为学位而成功学习》(successfulstudyfordegrees)一书中,更是将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细分成11个部分甚至相应标注了各部分应占全文的比重:目录、内容提要、前言(10%)、文献研究回顾(20%)、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15%)、研究的实施过程(15%)、数据与资料的分析与说明(20%)、研究结果的评论与评价(10%)、总结与结论(10%)、参考文献和附录[3]。
早在,安小米就按照国际惯例,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比例:前言(占全文的10%)、文献回述(占全文的20%)、研究方法(占全文的15%)、研究结果(占全文的22%)、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占全文的20%)、结论(占全文的12%)、参考资料(占全文的1%)和附录[4]。
这对我国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的结构比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很好地按此规范执行。
现对学位论文正文部分进行结构规范解读:。
1.绪论(引言)规范。
绪论是正文的开篇,要求能够独立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要尽量彰显论文的亮点。
“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采用的资料、主要研究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本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
在绪论中需要强调本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等。
文献综述在绪论中占到很大的一部分,所以,明确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并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细化和科学化学位论文引言规范具有重要的价值。
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一定的篇幅,应紧紧围绕学位论文主题来展开论述。
文献综述不是对有关理论和学派观点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与评价,剖析其研究的不足。
文献综述应有严密的逻辑,可以按文献与学位论文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在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应针对原作者的原文进行(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力求客观、全面、公正,不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关于绪论中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感到头疼的地方,也是研究生在写作过程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研究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写出包含这部分内容的论文来。
因此,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方法的与训练。
比如,在莱斯特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课程中有60%的是研究方法的课程,而专业课程只有40%。
而在我们中国,目前相对来讲开设此类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论课程还不够,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位论文方法部分都写得较差,甚至三五行字就草草了事。
因此,就绪论部分,我们目前的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欠缺的就是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数据的说明,而往往把重点都放在对结论性东西的详尽分析上。
2.注释(引用)规范。
大家已经普遍认为学位论文应当附有参考文献,而且高校对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也已经比较一致,但对于论文中的注释(引用)规范,甚至对已注释的意义,许多人并不理解。
笔者认为学位论文必须有注释,就如同必须有参考文献一样,这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
一般学位论文必须加注释的范围通常包括:(1)直接引证的引文要说明其出处;(2)引用的数字和事实材料要说明资料来源;(3)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的别人的观点,也应加注交待其出处;(4)其他需要补充说明,又不便于在正文中说的,也可以加注释说明。
学位论文由于篇幅比较大,需要的注释往往较多,文章跨度也很大,目前一般采用脚注的方式,即页下注的形式。
我国传统的注释格式是在正文页下划一条半线,在线下依次为注释的顺序号、作者名、资料的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份和期号。
如果是著作则应写明出版单位和出版年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文中要按系统默认格式插入编号,编号从1、2、……开始连续编号,和脚注编号一一对应。
但是,目前国际上人文社科类论文比较通行的做法则是,在正文中需要注释的地方加一括号,括号内只写所引证资料的作者名,出版年份和页码,资料全名则一律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中,不再另加注释。
具体写作方法:(1)如果直接引用论文中的观点,则写法通常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
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
(2)如果引用的是著作中的观点,则写法一般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p.×××)”,或:“姓名(yyyy,p.××-××)的观点是……”。
其中,p.×××表示被引用观点所在页码。
3.结论规范。
国内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往往轻视结论部分,很多情况只是应景式的几句话就结束了,这是非常不规范的。
学位论文一般应有结论,以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
学位论文的结论应该占到一定的篇幅,从学理层面上看,结论是对所陈事实的重新认识,对所涉理论的重新思考。
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回顾研究过程;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预拟未来方向及可能遇到的研究疑难。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论文不可能导出结论,则应有必要的讨论,对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提出各种可能性供探讨,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等,启发与之相关的新课题。
目前有些学位论文既没有结论或结语,也没有讨论,或虽冠以结论或结语,却写成不属学术研究范畴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展望。
假如把一篇学位论文比喻成一个陶器,那么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这个陶器的外在形式,而论文的本身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就是这个陶器的内在质地。
一个陶器光有好的质地,缺乏好的外在,那么也称不上一件上乘的艺术品,只能是一个器皿而已。
只有当外在和内在、形式和质地都达到完美时,才会出现质的飞跃,实现价值的提升。
严格的学术规范非但不应该成为学术创造的枷锁,反而是孕育学术创新的温床,是新的学术创造的模版,就如同以纪律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一样。
研究生应尽早掌握学位论文规范,最终可以从规范走向创造。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四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考证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学科领域或社会实践中的某一问题,以直接或间接的材料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辨明是非的研究方法。通常意义上的“考证”多指对古籍、古证的考察或修订。现在的考证含义已有所延伸,不再仅局限于对古籍的考察,而是指对事实的考核和例证。考证方法常用于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考证型论文一般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与其他研究方式不同的是,考证型论文的研究方式需提出新的考证观点,否则只是延续前人的考证结论,考证的意义就大大削弱了。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五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社科类毕业论文。
1前言。
“社区(community)”一词最早见诸于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ferdinandtonnies,1855-1936)在1887年出版的著作gemeinschaftandgesellschaft,英文译本为communityandsociety。“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初,以费孝通为首的一些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根据滕尼斯的原意首创的。此后,他们在吴文藻先生的指导下,与其他学者一起致力于我国本土的社区研究,确立了社区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地位。此后许多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100多种社区的概念。这些解释虽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分歧一直存在,但对这个范畴的一些基本要素还是有共识的。纵观诸多社区概念,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注重从社区功能上加以定义,这类社区内涵多认为社区是由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注重从社区地域分布上加以界定,认为社区是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后者在以后的社会学研究中得到更多的认同。而根据国内社会学家何肇发、黎熙元的观点,“所谓社区就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它是基于同类型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
这里我们也给社区下一操作定义:所谓社区即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区域生活共同体。就其外延而论,社区包括4种核心要素:其一,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其二,一定的区域;其三,与之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其四,成员对社区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人与社区之间存在有特殊的联系,首先人是主体,地域和生活服务设施是社区的物质保障,对社区情感与心理认同则是将社区成员凝为一体的纽带。
所谓城市社区体育即为社区居民在其共同生活的相应区域内,以该区域或该区左近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本社区居民为主体,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城市社区体育涉及内容极多,包括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经费、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1%,比1979年到1989年5.6%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领先其他人群,进入小康行列。由此城市社区体育问题也就日益突出与紧迫了。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日益兴起的城市社区体育为研究对象。就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作相关的社会学分析。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我国目前有关小康社会、社区及城市社区有关的社会学研究资料。特别就城市社区体育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相应的文献综述分析。所有资料查阅主要通过体育专业期刊,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加以收集汇总。
2.2.2综合分析法。
以我国小康社会发展为背景,综合分析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社会学机制,探讨各种社会因素在其中所起作用。
3小康社会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社会学分析。
城市社区体育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但在我国这个长期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化尚在进程之中,城市社区体育仍属新型社会体育形态。目前,“社区体育”已形成一定的约定俗成,并已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可以说城市社区体育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它的存在与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影响,现就影响其存在与发展的主要社会学因素作一分析:。
3.1社会转型带来城市社区体育的兴起。
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都正在转型之中。政府职能发生着改变,经济体制更是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成为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兴起基石。
目前,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体制”仍相对坚固,人们“单位”的概念和意识还很强,“社区”在人们脑海中的分量尚显不足。我国城市的社会体育也一直以单位、行业、系统为依托,致使城市社会体育缺乏组织保障。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城市社会长年来的“单位社会化”现象所致。“单位社会化”使单位变成了一个综合型社会单位,造成了单位功能泛化。且“单位社会化”现象又变相剥夺了社区的职责,使社区功能萎缩。目前,普通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而单位意识极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逐步深入,以及单位用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发展,诸如单位注重经济效益,政府压缩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等,根深蒂固的“单位社会化”现象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而社区的意识、概念也会越来越根植于居民头脑。
再有,以往单位常以职工福利形式组织职工进行一定规模的体育活动,虽然有形式主义之嫌,且活动内容上常常面临众口难调的困境,但体育锻炼似乎是单位的事。经济转型期带来单位逐步从一些与其自身无关的社会职能中解脱出来,职工体育活动将交给社区或职工自己管理。反观由于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健康意识在加强,对体育需求不断增长,当体育需求单位不能予以满足时,人们将会把其体育利益取向转向社区。由此可见,城市社区体育将越来越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六
基金项目: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性研究”(214)。
作者简介:蒋惠琴(1981-),女,浙江桐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
蒋惠琴。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学位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学位论文的本质是学术文本,除了学术文本该具备的规范和要求外,还有其特殊的规范性:道德规范、形式规范和内容规范。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形式规范中的结构规范,以期推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性。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学位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篇学位论文如果失去了规范性和可读性,将严重降低它的学术价值,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它的研究成果是否可靠,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有些研究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资料,却因没有掌握学位论文的写作要点和规范,感性认识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得论文的水平比较低。因此,学位论文是否规范是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首要标准,规范决定质量,规范影响创造。
一学位论文的本质:学术文本。
学位论文,首先是一个学术文本,这是它的本质所在。因此,要做到学位论文的规范性,就需要正确界定学术文本、非学术文本和准学术文本三个范畴,并且明确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学术文本,顾名思义,该文本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而且要追求自身的独创性,以此生产新知识和新理论,并且将每一个立论都建立在扎实的证明之上,要有理有据。学术文本可以分为学位论文和一般的学术论文。非学术文本,内容无需具备学术价值,也无需具备创新性,既无学术规范要求,也无学术内涵要求,可以是记录日常活动的文章,比如工作总结、学习感想等。准学术文本,所涉内容具有知识特征,其中不乏新鲜立论,灵光乍现,但却缺少学术脉络的梳理与把握,缺乏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所以,三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文本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论证的充分度和可信度,内容的原创性和前瞻性。
学位论文,和一般的学术论文一样,作为一个学术文本,有着共同的规范和要求。首先,要有较强的学术性。学位论文用词要专业化和科学化,避免口语化和通俗化,尽量用学术名词和专业术语,文章要具备学术价值。其次,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学位论文要追求独创性,要适度提出全新的方法和理论,是对创造性研究的总结和概括,而不仅仅是对事物作简单笼统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然后,要做到有理有据。学位论文要求行文严谨,言必有据,每一个论点都有论据的支撑,不作凭空的揣测和推断。最后,要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学位论文要求从概念出发,通过推理、论证,到最后得出结论,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二学位论文的规范性。
作为学术文本,学位论文在规范性的要求上和一般的学术论文又是有区别的。学位论文的规范,在逻辑上可以由道德规范、形式规范和内容规范组成[1]。道德规范主要从学术态度上进行规范,比如尊重他人的学术著作等,主要是内化的规范,我们可以称之为隐形规范(也称为学术道德规范)。形式规范主要指可以脱离论文内容的形式、程式要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外在规范,外在规范又可以分为结构规范和格式规范。内容规范是指对论文内容的要求,包括研究路径的选择,方法的运用,观点的论证等,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在规范。外在规范和内在规范,可以合称为显性规范,即在评价一篇学位论文时,这两部分规范性将直接体现出来,成为衡量的标准,从而决定论文的质量(见图1)。
笔者多年来从事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一直工作在抓学位论文质量的第一线,对学位论文规范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1)隐性规范(道德规范)是内化的写作规范,在评价和衡量一篇论文质量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反应出来,需要研究生自发地来执行,道德规范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是通过简单的外在的指导就可以加强的,而是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
(2)形式规范是外化的写作规范,社科类专业都是相通的,这也是研究生工作者可以直接进行评判和衡量论文的标准。形式规范又可以分为结构规范和格式规范,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格式规范相关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3)内容规范是内在的要求和规范,是论文内容的本身,包括具体研究路径、研究方法等。内容规范和专业非常相关,同属社科类的管理专业,社会公共管理类学位论文和经济管理类学位论文就存在一定的区别。
(4)结构规范是形式规范的重点,结构规范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论文的内容规范,因此,对于学位论文来讲,结构规范对一篇学位论文的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规范进行重点探讨。
[nextpage]。
三学位论文的结构规范。
学位论文一般可以分成3个大的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份和结尾部份。前置部份包括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致谢、摘要、目录等;主体部份包括引言(绪论)、正文、结论。结尾部分包括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目前,这也是很多高校对学位论文的结构规定。具体来讲,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应该包括10个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含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含英文关键词)、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和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社科类学位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都有明确的规范,但对正文的具体结构规范却是缺失的。
规范的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正文一般由6个基本的部分组成:前言(introduction)、文献回顾(literaturereview)、研究方法(methodologyormethods)、研究结果(findingsorresults)、分析或讨论(analysisordiscussion)、结论或总结(conclusionorsummary),简称“六段论”[2]。巴奈思(barnes,1995)在其所著的《为学位而成功学习》(successfulstudyfordegrees)一书中,更是将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细分成11个部分甚至相应标注了各部分应占全文的比重:目录、内容提要、前言(10%)、文献研究回顾(20%)、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15%)、研究的实施过程(15%)、数据与资料的分析与说明(20%)、研究结果的评论与评价(10%)、总结与结论(10%)、参考文献和附录[3]。早在,安小米就按照国际惯例,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比例:前言(占全文的10%)、文献回述(占全文的20%)、研究方法(占全文的15%)、研究结果(占全文的22%)、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占全文的20%)、结论(占全文的12%)、参考资料(占全文的1%)和附录[4]。这对我国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的结构比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很好地按此规范执行。现对学位论文正文部分进行结构规范解读:
1.绪论(引言)规范。
绪论是正文的开篇,要求能够独立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要尽量彰显论文的亮点。“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采用的资料、主要研究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本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在绪论中需要强调本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等。
文献综述在绪论中占到很大的一部分,所以,明确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并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细化和科学化学位论文引言规范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一定的篇幅,应紧紧围绕学位论文主题来展开论述。文献综述不是对有关理论和学派观点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与评价,剖析其研究的不足。文献综述应有严密的逻辑,可以按文献与学位论文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在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应针对原作者的原文进行(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力求客观、全面、公正,不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关于绪论中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感到头疼的地方,也是研究生在写作过程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研究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写出包含这部分内容的论文来。因此,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方法的教学与训练。比如,在莱斯特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课程中有60%的是研究方法的课程,而专业课程只有40%[2]。而在我们中国,目前相对来讲开设此类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论课程还不够,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位论文方法部分都写得较差,甚至三五行字就草草了事。因此,就绪论部分,我们目前的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欠缺的就是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数据的说明,而往往把重点都放在对结论性东西的详尽分析上。
2.注释(引用)规范。
大家已经普遍认为学位论文应当附有参考文献,而且高校对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也已经比较一致,但对于论文中的注释(引用)规范,甚至对已注释的意义,许多人并不理解。笔者认为学位论文必须有注释,就如同必须有参考文献一样,这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一般学位论文必须加注释的范围通常包括:(1)直接引证的引文要说明其出处;(2)引用的数字和事实材料要说明资料来源;(3)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的别人的观点,也应加注交待其出处;(4)其他需要补充说明,又不便于在正文中说的,也可以加注释说明。
学位论文由于篇幅比较大,需要的注释往往较多,文章跨度也很大,目前一般采用脚注的方式,即页下注的形式。我国传统的注释格式是在正文页下划一条半线,在线下依次为注释的顺序号、作者名、资料的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份和期号。如果是著作则应写明出版单位和出版年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文中要按系统默认格式插入编号,编号从1、2、……开始连续编号,和脚注编号一一对应。
但是,目前国际上人文社科类论文比较通行的做法则是,在正文中需要注释的地方加一括号,括号内只写所引证资料的作者名,出版年份和页码,资料全名则一律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中,不再另加注释。具体写作方法:(1)如果直接引用论文中的观点,则写法通常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2)如果引用的是著作中的观点,则写法一般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p.×××)”,或:“姓名(yyyy,p.××―××)的观点是……”。其中,p.×××表示被引用观点所在页码,例如,p.101[5]。
3.结论规范。
国内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往往轻视结论部分,很多情况只是应景式的几句话就结束了,这是非常不规范的。学位论文一般应有结论,以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学位论文的结论应该占到一定的篇幅,从学理层面上看,结论是对所陈事实的重新认识,对所涉理论的重新思考。
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回顾研究过程;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预拟未来方向及可能遇到的研究疑难。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论文不可能导出结论,则应有必要的讨论,对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提出各种可能性供探讨,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等,启发与之相关的新课题。目前有些学位论文既没有结论或结语,也没有讨论,或虽冠以结论或结语,却写成不属学术研究范畴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展望。
假如把一篇学位论文比喻成一个陶器,那么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这个陶器的外在形式,而论文的本身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就是这个陶器的内在质地。一个陶器光有好的质地,缺乏好的外在,那么也称不上一件上乘的艺术品,只能是一个器皿而已。只有当外在和内在、形式和质地都达到完美时,才会出现质的飞跃,实现价值的提升。严格的学术规范非但不应该成为学术创造的枷锁,反而是孕育学术创新的温床,是新的学术创造的模版,就如同以纪律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一样。研究生应尽早掌握学位论文规范,最终可以从规范走向创造。
参考文献:
[1]曾粤兴。规范决定质量――《学位论文基本结构与写作规范》述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
[2]陈晓端。英国大学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要求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3)。
[3]barnessfulstudyfordegrees[m]。london:routledge,1995.
[4]马庆国。管理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与评判参考标准[j]。高等教育研究,(1)。
[5]马庆国。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判参考标准[j]。管理世界,2004(12)。
人文社科发论文篇十八
20xx年x月xx日,在海南医学院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了一场首届海南省“人文医学论坛”的精彩讲座,这场讲座由教务处主任林英姿老师主持,在她热情洋溢的讲话中,我们能感触到了这场讲座对我们医学生的重要意义。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是海南省人文医学研究基地、海南医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承办方是人文社科部、临床学院党总支,这次出席会议的校领导和嘉宾分别有廖小平党委书记、陈玉民副校长、曾渝副校长,祁亚辉教授、张金钟教授和范f教授等等在这次讲座中,能和那么多的来自不同地方的医学界专家会聚一堂,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作为一名在校医学生能倾听到这样有意义的讲座,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从医之路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引路。这些专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对医学人文素质的理解和感悟都是一样的,他们倡导我们现在的医学生要树立一个正确良好的人文医学素质,作为医生要有医德,在遇到紧急和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处理和对待,这个需要我们医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事能力,这些能力需要我们深入教育和强化。这些专家都是医学界资深的前辈,能听他们的讲座,我感觉此次此行没有白来。在这次主旨报告讲座中,有两位重量级医学界资深的教授给我激情洋溢地讲课,这两位教授分别是张金钟教授和范f教授等;张金钟教授激情洋溢的演讲,给我有很多的感触和收获。
张金钟教授是中共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天津中医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天津中医大学书记,南开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范f教授是现任新疆临床营养研究所所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乌鲁木齐市学生营养餐与饮用奶专家组副组长,这两位教授所学的专业虽然不同,但是,他们对医学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国家就是需要这样子的人才,为我国的医学事业注入不竭的新鲜血液!
张金钟教授激情洋溢的演讲,给我有很多的感触和收获。在这次大会中,张金钟教授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深化医学人文素质”的主题;如何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提出了几个点子:教育观念、形成合力、建设载体和注重实践。张教授都一一给我们作了解答,以前我们总觉得,当一个医生很容易,只要把自己的分内事情做好就行了,就不管接下来的事情了。这样子的心理往往会让我们与病人之间产生紧张的医患关系。作为一名医生,不能只注重理论还要重视实践。张教授在这次会议中,给我们提出很多医学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和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直射出我们医学界中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进行完善和改革。范f教授是一位著名营养师,在这次人文医学论坛会上,他给我讲解了营养对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各项机能有很大的影响。一次他接了一个重症患者,是一个只有一岁的婴儿,这个婴儿得了一种怪病,变得非常消瘦,生命已经接近边缘,婴儿的父母以为是得罪了神灵,遭到了神的惩罚,但是,他们这种愚昧的心理差一点断送了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最后在范f教授的精心救治下,这个婴儿重获了生命,变得非常可爱。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始终的相信科学,远离愚昧无知。
这次的讲座非常精彩,我收获了很多,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如何做好一名医生以及提高自己医德修养都是有很大的意义的。谢谢你们能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30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