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反映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总结中可以突出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亮点和突出表现。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总结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论文感受是写篇一
春天柔弱的柳枝,夏日浓密的树荫、秋天枯黄的落叶、冬天晶莹的白雪,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好。
欣赏着这美丽的画卷,神情气爽,更加热爱生活,更加佩服大自然的生花妙笔。
我不禁想到那次栾川之旅,最让我赞叹不已的是那一簇簇依偎在一起的翠竹,微风一吹,叶子像向我们招手,好像为我们指路,又好像欢迎我们来游玩,我都被它深深陶醉了!溪中的泉水叮叮咚咚的响,河岸上长满了青草,几只小羊在溪中喝水,在草地上嬉戏,有的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这一切多么美妙,这一切多么美好呀!
我又不禁想起看到的山峰的图片,最让我惊叹的是山巅之上开出的一截小花,天天风吹雨淋,但它不向一切屈服,为了把绿色带给人们欣赏,它那顽强的生命力,罩着怎样勇敢的心,它想让自己过得幸福,不屈向上,茁壮成长,这种生活的顽强深深震撼了我。
我又想到了《生命生命》文中写到的那为生命挣扎着的飞蛾,砖缝中顽强的香瓜籽……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生活的美好。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论文感受是写篇二
在艰难的生存状态下,是选择活着还是死去?二月八日,一名严重脱水,极度虚弱的男子在一个市场废墟里被解救了出来。而此时,海地地震已经过去了27天,他依然活着。“活着”这两个字眼,似乎总以静默的姿态出现,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论调涵盖了曾经的酸楚,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韧度,在我们的背后,托起生命的力量。带着一种力量,感激与希望。
力量。
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那片黄土地一直都在那里,安静,庄严。你是否看到他们佝偻的背影,是否看到他们的汗水在满是沟壑的脸上纵横。他们是苦痛与疲惫的,而他们却依旧活着,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到中国农民最淳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力量。感动于他们最卑微的姿态。正如余华所说:“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来自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感激。
在茫茫的宇宙中,每个人都如荠菜一样渺小。生命像那束黄菊,是如此的脆弱。风起了,那束黄菊柔弱的身躯在瑟瑟发抖,也只感到无助,终归会去的,对无可逃避的死亡的敬畏却变成了内心涌动着的对拥有生命的感激。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只有我们这样看透了,也能看明白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一点机会也不能放弃生命。”活着才是最大的幸福,对生命最大的感慨。
希望。
时光流传,生命不惜,五月的汶川地震还历历在目。这触目惊心的国难之殇令我们不由得替那些死难者和他们的亲人感到伤心,它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痛,永恒的记忆。但我们应该正视苦难,勇于活着,在废墟之上重建美好家园。
斜阳的小道上,执子之手,一日日看着牵手的人同自己一起变老。活在当下,演绎生命,绽放异样的光彩。相信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我常常羡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我亦常常沉醉于桃花源这一飘渺而有朦胧的梦幻中。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怀揣一颗恬静、淡泊、寂寞之心。他们淡然,顾隐世退居;他们心无杂念,故谪居山市而不畏凄清。他们是高傲着生活的,他们豁达,他们开朗,他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佩仰这种豪迈。
是时间的过错,将古代与近代拉开了距离,我渴望,我渴望若我活在古代该有多好。我想所有的功名利禄,高官厚禄都与我无关,我愿协一友人独处山林。那是一份恬静,那是一份豁达,或许那更是一份解脱。独处山林,并不是一种折磨,它可以使你享受生活,与虫鸟为乐,和自然结友,不必整日忧心重重的担忧自己的身世。
之所以说是时间的差错,是因为现代人与古代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差异,在古代,隐世退居,那叫清高;而在如今,隐世退居?多数人都会发出唏嘘之声,是啊,你玩什么桀骜不驯,转什么高傲啊,他们只会认为你是装的。而事实并非如此,隐世退居并不是在装什么高傲,而是有时真的厌倦了这个世界的名利与喧嚣,而是真的想保持一颗淡泊之心。我所说的隐世退居是不夹杂任何一点矫揉造作的!
远离世俗,真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我常常很安静,因为我想保持一颗淡然之心、
我常常望着天空发呆,我在思考‘生’到底是怎么个意义,最后,我恍然大悟,生命的历程不过是在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逗留了一会而已。但,此逗留非逗留。人生一世,你要掌握游戏规则,才能才能玩控你的生命这场游戏,才能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在这个高速的竞争中,隐世退居?开玩笑的吧。现代的文明人多会说你是在逃避亦或不敢面对现实等一些诸如此类的话。故,活着,还是要奋斗的好。
我们需要抬头仰望星空,但更需要看清眼前的脚下之路。
苏轼曾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当他被贬到黄州,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沉湎于过去的悲痛,没有遥想未知的将来。他选择活在当下。他开始自己做菜,竟然创造出了至今流传的“东坡肉”;他要活得自在,以文怡情写下了大量的诗词,而正是如此,他也步入了文学路途中高峰时期。
汉朝的政治家贾谊,同样是一位极有才华的人物。但他的被贬时期,伤心沮丧,无时无刻不在盼望回到帝王身边。他虽博闻强识依旧,才华斐然依旧,雄心壮志依旧,却迟迟等不来帝王的召唤,而自己身体状况也慢慢大不如前,就这样在郁闷无措的时日里浪费着时日,期待着虚无缥缈明天。
两人同处于人生的低谷,却彰显处不同的生命力。苏轼选择活在当下,贾谊选择遥想未来。两人的对比告诉我们,只有活在当下,才能更好的享受生命,享受人生。
王子猷居山阴时,有天晚上天下大雪,屋外雪光皎然,他突然想起了居住在百余里外的好友戴逵,于是他连夜坐小船前往访戴。黎明时分,时至戴家。他却没有进去,反而调头坐小船而去。别人问他原因,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是啊,我们能想象王子猷出行时,载着半船的月光,载着半船盎然的兴致,披雪的山俯身迎接他,清澈的溪水泠泠作响,来的目的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那一刻他已经享受了山水清音,雪景美丽。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遥想未来,每个人的结局都不过是尘归黄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奋进和珍惜,快快活活的享受日子,享受生命。
我们都有过登山的经历,真正的乐趣在于路上的时光。最后登上山峰,也只是不过吟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罢了。人生也如同登山,我们只需尽力攀登,尽力攀登,不留遗憾,阅尽沿途旖旎风光,不管最后能登多高,也不管是否还有无限风光是否真在险峰,把眼前的努力化做的饱满的过程。
光阴常无踪,词穷不敢道荏苒。我们只需活在当下,珍惜时光,便能活出自己的无悔人生。
你不愿意在凄凉的流转时空中茹毛饮血,用干枯的双眼注视着整个世界的无情,你被瓦砾划破手掌,被野兽吞噬躯体,于是泪坠长空,用残损的手掌撑起了一片冷色调的美好。
于是,在这片秃鹫飞过的荒凉土地上,你发誓要战胜世界,战胜自己。这条长长路你一直铺行,通向远方。再后来,你做到了,不敢忘记那被风霜蹂躏的日子,于是你努力前进,用自己的双手……你似乎找到了方向,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那就用新时代的武器来武装自己。
我在你的城府中流转,却发现城市喧闹的夜晚,让我看不清月色。绚烂霓虹,把黑夜挥霍。想起《空城》中“这城市那么空,这回忆那么凶,这街道车水马龙,我能和谁相拥。”想起《时间煮雨》中“这条路上的你、我、他,有谁迷路了吗?”终于,你在马不停蹄的追赶中,产生了一种审美的疲倦;你在日益富饶的生活中,过度的追求了花哨的美丽。而活在当下却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梦幻。于是,前有赫赫功名牵引,后有滚滚利益推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业界的欺诈行为屡禁不绝,体育界的兴奋剂丑闻层出不穷,学术界的抄袭之风更是愈演愈烈。
庄子说不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心如澄静秋心,行若不系之舟,他——摇曳于途中;鲁迅说不是。“我在黑暗中摸索,寻找一些可以让我义无反顾的温存,我想真正的义无反顾是真理,真理的殿堂没有虚假。”陶行知说不是。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热忱回应大家:“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追寻于途中。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著作传在我的手中,这就是心灵之田筑路的方向,一言一行都是青砖瓦砾,路的远方更是充满了无尽的憧憬与希冀。响彻千年的古钟回荡在我的耳边,那便是心灵之田筑路的方向,一缕一丝都延绵流转,心的远方充满了不屈与自信。
踏破烽火狼烟,在迷雾中寻找路的方向,这是岁月的使然,亦是生命的必然,看清足下的路,我想,我活在当下,那既不代表过去,也不代表未来。
长路绵延,通向远方……。
伟大学者宫崎骏说过:“我不知未来将要向何方,但我已经在路上。”这样一句话曾经感化过多少像我一样迷茫的人,它让我知道,人必须活在当下,不要去在意未来的路有多长,只要当下我们正在踏上一条正确的道路便好。
生活在当下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并非让人一往无前,萎靡不振,而是教会人们如何正确地看待生活,如何在当今喧嚣的生活中保持一片心灵的净土。正如著名演员黄轩,熟悉他的人知道,每每拍完一部戏,他总会给自己半年的休假期,因为他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下一个角色中。这样的黄轩在纷繁复杂的演艺圈中犹如一股清流。正是因为活在当下正确对待生活,才让他不会因为利益而迷失自我,忘记初衷。有如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才能保持高尚纯洁的本性,成就它花中君子的美名。
活在过去是自欺欺人,活在未来是辜负当下。纵然拥有诗意和远方,但终究只是对生活的一种遐想。这样的两种人,无论是哪一种,都难以寻找到幸福的归宿。因为生活不仅仅只有诗和远方,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尽显生活的酸甜苦辣。与其活在过去或未来,倒不如活在当下,因为只有活在当下,才能找寻到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活在当下不仅仅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坦然面对生活的态度,假如有一天你的生活迷失了方向,请一定记住:过去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负。
论文感受是写篇三
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论文写作成为了每个学生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一篇篇论文伴随着我们的学习生涯,带给我们不少感受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论文的感受与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
论文写作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而且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论文写作,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已有的知识。论文写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一次宝贵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想法和研究成果。
第二段:方法和过程
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正确的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这样才能针对性地进行文献调研和数据收集。其次,我们需要利用好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尽可能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和数据。然后,我们要进行系统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学术界对该问题的观点和研究状况。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新,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我们需要进行严谨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结论。
第三段: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文献调研是一个耗时且繁琐的过程,需要我们有一定的信息检索和筛选能力。其次,选择和运用正确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是论文写作的难点之一。我们需要对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研究的最佳方案。此外,论文写作需要有条理的逻辑思维和精确的表达能力。我们需要清楚地组织思路,使文章的框架和内容清晰明了。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以免造成理解的混淆和误导。
第四段:收获和体会
论文写作虽然艰辛,但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体会。首先,我学会了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思考问题,不再盲目的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结论。通过与不同领域的学者交流和讨论,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其次,通过论文写作,我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我学会了如何用准确的语言和论述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最重要的是,论文写作让我真正体验到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乐趣。通过深入研究一个问题,我能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和看到新的视角,这让我对学术研究更加充满激情。
第五段:结论
总结一下,论文写作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又是一次宝贵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收获了许多。通过论文写作,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意识。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论文写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感受是写篇四
亲情,一个维系血缘关系的代名词,而如今却逐步被金钱、利益、名誉所取代,亲情就像流水般流逝,一去不复返。
如今的社会,灯红酒绿,人们载歌载舞,追求更高的品质生活,而所需物品就是金钱与权势。因此,人们不断让自己往上爬,得到更多利益,而亲情却成为了牺牲品。多少人因亲人间的借款而斤斤计较,多少人因为家族遗传而闹得不可开交,为了几十万,为了几十个平方米的房子,亲人与亲人之间不惜以亲情为代价,不念亲情只要钱与权。亲人的情义也就像是一块脆弱的玻璃,随时会被击碎,甚至四分五裂,即使事后如何拼凑却总有裂缝,总有隔阂,而人与人也渐渐疏远,以致虽然身上流淌相同血液,但彼此早已无情可言。
亲情,是我国华夏五千多年的优良延续,是维系人与人间最美的感情。
仔细回忆,在我们都还未追求一些虚无缥缈的物质需求时,我们的亲情是怎样?面对身上流淌着相同血液的亲人们是否是欢声笑语,都想给予对方快乐,希望彼此拥有幸福,并且时常一起出游,在一起花费,不分你我,不会将钱与势视为性命,大家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面对对方的不足总能对自己说一个善意的谎言,殊不知为了亲人早已说了千万个善意的谎言,亲人之间也早已冥冥之中拥有默契,不用言语,就可猜透彼此的心。
细细品味亲情是才会发现,亲情正如一杯茶,刚沏好时香气四溢,入口后微微苦味,但细细品尝后,却又甘甜满溢。亲情更须要彼此细心呵护,并且同甘共苦,即使有矛盾也要彼此淡化。身处现今这个紧张社会,一味的急功近利只会折磨自己,如果放慢脚步,品味一下亲情的气息,就会让自己心旷神怡。
亲情是人人都有的感情,亲情是温暖的港湾,没有亲情的人是冷酷的,利用亲情的人更是冷血的,亲情是一切都无法取代的,品味亲情,拾起渐渐淡化的亲情吧!
亲情。
人和人的关系,说得上口儿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除此之外,都是陌路。即使一个单位上班,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地只限于问声好、点个头,和不认识也差不了多少;即使是隔墙的邻居,如果老死不相往来,同天涯海角的距离也无多大区别。
亲情分浓淡,友情分深浅,爱情分轻重。
亲情,因着血缘的关系,砸碎骨头连着筋,割断筋,通着血:即使儿女远离父母,父母的心也时刻随着儿女的心一起跳动;即使不能亲侍双亲,儿女的心也常常把父母惦记;即使同胞兄弟几十年骨肉分离,各自的心也都魂牵梦依;即使负债累累,父母也凑齐儿女上大学的费用;即使家贫如洗,儿女也想法设法把患病的父母送到医院中;即使明知影响身体,也为需要移植的兄弟姊妹贡献一个器官;即使手头并不宽裕,也会为急需的亲戚倾其力所能及……这才是最值得称道的真正的血缘之亲情。
只连着血,那叫亲缘。如付之情,才叫亲情。亲情是一切感情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对父母不孝,对兄弟不悌,对亲戚不仁,很难想像他能诚心对朋友,忠心对爱人,热心为社会。因此,远离不珍惜亲情的人,因为,他(她)也不会珍惜你!
论亲情。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春天的种子,是夏天的清凉,是秋天的果实,是冬天的温暖;亲情是什么?亲情是喧嚣世界外的桃源,是汹涌波涛后平静的港湾,是无边沙漠中的绿州,是寂寞心灵中的慰藉;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你迷航时的灯塔,是你疲倦时的软床,是你受伤后的良药,是你口渴时的热茶;亲情是什么?亲情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来”的思念,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守候。世间最无私的,无过于亲情,世间最博大的,无过于亲情。
一说到亲情,人们眼前浮现出的是一些温馨的画面:母亲伸着双手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满脸的喜悦中露出甜蜜的紧张;风雨中雨伞呵护着孩子,父亲的身子虽被淋湿依然笑声朗朗;月夜下奶奶教孙孙数天上永远也数不清的星星,讲总也讲不完的神话传说……耳边萦绕不散的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常回家看看”的悠扬歌声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吟咏。
像我一样,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长大,妈妈像一棵树,我在这片绿阴中茁壮成长,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父母是何等的慈爱,爸爸妈妈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身上,我是幸福的,被爱的感觉真好。
可是,今天的孩子也是不幸的,过多的呵护使他们习惯了来自亲人的爱,觉得亲人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为亲人付出自己的爱,更不会想到用自己爱回报亲人,逐渐丧失一颗敏锐感受生活,感悟亲情的心。
是时候懂得感悟亲情,并学会回报亲情了!
当我们看到父母亲手为我们,做了一顿饭,应该对他们说一声“谢谢”,当我们看到累了一天的父母,应该说一声“您辛苦了”。虽然,这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些只言片语,而父母们却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深深的爱意。
这种和谐的亲情更始人感到温馨。
亲情,是一盏明灯,给浪子回头照亮了道路;亲情,是一个避风港,给飘泊的游子一个平静的港湾;亲情,是一碗心灵鸡汤,给受伤的心灵一声呵护;亲情,也是一把利剑,给不知悔改的人一招力劈华山。亲情就是人类心灵最深处,无法磨灭的烙印,就是人类最纯洁,最真挚,最热情的感情的升华。
论文感受是写篇五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邮迷,对所有的邮品都很感兴趣,每一次离开邮局都念念不舍,现在就来听听我的集邮故事吧!
我是怎么迷上集邮的呢?那是在一年级那年的六一儿童节里,我获得了“智慧之星”称号,不仅有奖状,还有一套崭新的邮票。当我第一眼看见这个“宝贝”时就喜欢上了它。我开始要求老爸一个月或半个月带我去一次邮票的家乡―邮局。慢慢地,我迷上了所有的邮品。
我也有几个收集邮票的朋友,他们都有一些邮票是重复的,我也有重复的,偶尔会交换几张邮票或明信片。他们说我看到邮票就像饿狼见了一只羊,眼睛都绿了!
我们学校也有集邮兴趣班,我当然去了那个班,那儿的老师是厦门赫赫有名的曾金国老师,我很喜欢上他的课,然而上了没多久,我就被音乐老师强拉硬扯去了合唱团,每一次合唱团结束,我都要去集邮班上看一看,可是每次曾老师都离开学校了!
论文感受是写篇六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作为一名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地去爱每一名学生。在一个班集里,由于学生基础和能力差异或其它原因,总是存在着好、中、差参差不齐的局面。我们的教育方针是面向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喜欢学困生。把爱洒向每一名学生,让学困生早日转化为优秀生,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怎样去转化学困生呢?笔者根据工作实践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要与学困生多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学困生总认为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能给班级争光,而学困生只能给班级拖后腿,因此他们情绪低落,厌恶学习,对什么事都不热衷,对老师和同学容易产生敌意。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笔者主动和学困生进行接触,利用闲暇时间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再让他们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也信任他们,他们也能成为老师的小帮手,由此树立起自信心,并在同学中树立自身形象,让同学们知道他们除了学习上有困难外,在道德品质和纪律上并不落后。
二、要多激励学困生,让他们看见学习道路上的曙光。
几年的教学经验使笔者认识到激励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大多数学困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经常不完成作业,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纪律涣散,在班里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学困生只是一种现象,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只要教育得法,这些学生是能够迎头赶上的。
学困生也有自尊心,从人的本性来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渴望被肯定,而激励恰恰有着某种奇迹般的作用,它可以使人自尊,自尊而自信,自信而自立。因此,笔者采用激励的办法对待学困生,保护他们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励的主要方法有:
第一,以诚相待,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温暖每一个学困生。在生活上体贴关心他们,在学习上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并让全班学生对他们伸出友爱之手,结成互帮队子,为学困生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体会到爱的温暖,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以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第二,对学困生多观察、多表扬,树立其自信心。
学困生对批评屡见不鲜,而对表扬却胜似过年。他们有自卑感,批评对学困生无济于事,所以我们要用表扬来转化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握教育的契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感兴趣的事情,而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又往往做得很好,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用细心、耐心帮助学困生温故知新。
学困生的成绩差,大多数是因为贪玩,不用功,或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日积月累从而导致基础没有打好。针对这些原因,就要对症下药。贪玩和不用功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问题,可以想方设法将其端正过来,社会和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学习,就要千方百计排除干扰;至于基础不好,要求我们在教学新知识过程中帮他们补习基础不牢固的旧知识,这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老师要有耐心,而且要细心。学困生要想一下子提高很多,立竿见影,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高处攀登。
三、调动学习兴趣,让学困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绝大多数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差,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转化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上的'选择和倾向,是内在动力在学习上的体现。要使学困生做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要求班内每一名同学和学困生做朋友,开展共同进步的活动。要求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把小组的成绩看作两个人的成绩,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集体观念,让他们共同进步。为学困生的转化创设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因材施教,对学困生进行巧妙引导。
在学困生当中成绩差的程度又有所不同,所以要区分开来进行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如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从而达到心中有数,对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对学困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学困生都能发挥所长。
五、老师、家长共同努力,为学困生的转化搭桥铺路。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光依靠老师是不够的,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使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具体化、有实效。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学生的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明显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就应该注重与学困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及时沟通,达成共识,为学困生的转化创造多方位的条件,注重对孩子的情感智力的投资,拓展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努力创设宽松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消除种种心理障碍。多与孩子交谈,对孩子的点滴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要耐心地开导孩子,帮助他们查缺补漏,引导他们从失败中爬起来,勉励他们迎头赶上。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教师心中有学困生,随时帮助学困生,采取得当的方法,关心、爱护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排除障碍、持之以恒,学困生就一定能变成好学生。让我们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
论文感受是写篇七
[评者按]怎样改革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以为,改革的要点,就在于加强读书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便是以读书训练为“经”、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来组织阅读教学的,并使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幔……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
论文感受是写篇八
母爱,一个伟大的词语,也是一个平凡的词语。母爱,总是在无意中体现出来,我们常常会忘了它的存在,但细细品味,唇齿留香。
天黑得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所有人都笼罩在这张巨大的网中,人心惶惶。期末考像一把架在脖子上的刀,朝我们逼近。台灯下,手在奋笔疾书,远处的灯亮了又熄,而我的灯始终亮着。
一阵轻轻的敲门声,门被推开了,一个佝偻、消瘦的身影立在书桌旁,“时间不早了,快去睡觉吧,不要累坏了身子。”母亲温柔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我头也不回随便应了几声,心里那个抹不掉的77分仿佛又浮上了心头。妈妈见我这样,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走出我的房间,脚步声愈来愈远。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走了进来,手里还捧着一杯直冒热气的茶。她把茶杯轻放在我桌上,拉来一把椅子坐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一次考试失利不要紧。你看,茶叶在杯里沉沉浮浮才能有这满室的清香,而人生也只有遭遇过一次次挫折才能走向成功。”说罢,她端起茶杯,递到我的面前。我抬起头,望着眼前的这杯茶。白瓷杯上,冒着一缕缕热气,轻盈地飘到空中,如雾,如纱。此时,我的心是暖的。
我捧起茶杯,温热的茶水由舌尖滑下,很甘醇。我第一次感觉茶是那么的香,感受到了藏在茶水里深深的母爱。妈妈给我泡了一杯茶,也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一次考试失利不要紧,人生只有经历过一次次挫折才能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只有历经磨难才能取得成功。
我在这一杯暖心的茶里,感受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深沉而又无私的母爱。母爱,是一杯香溢满屋的茶。
论文感受是写篇九
胡锦涛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议上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讲话(以下简称胡锦涛的荣辱观),我认为应该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道德规范。
一、胡锦涛的荣辱观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的继承与发展。胡锦涛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核心,每一代领导核心都有自己的既继承又发展的理论体系。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创建了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共产党人在此基础上创建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共产党人则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共产党人与第二代共产党人、第三代共产党人有着天然联系,因而有着更好的继承与发扬的基础。目前,究竟用什么精炼的话来概括第四代领导核心胡锦涛的理论体系,笔者能力有限,但胡锦涛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讲话,无疑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如何教育人的理论体系中,与前三代领导人的理论体系以及正在进行的共产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比较,我认为胡锦涛的荣辱观更加具体、更加直观,更加实在,也更加便于操作,因而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的继承与发展。
二、胡锦涛的荣辱观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树立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既坚持了我党的.优良作风、一贯宗旨,又弘扬了中华民族包括儒家学说提倡的礼、仪、仁、智、信和忠、孝、节、义等在内的优良传统,可称博采众长。同时,“八个为荣、八个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又可谓博大精深。
三、胡锦涛的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传统道德、传统观念也受到了冲击。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应该说,对每一个人,特别是对共产党的高官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影响,社会上出现的许多丑恶现象,诸如腐败、工作不负责任、社会治安秩序差等,绝对不会这样猖獗。
这些影响,不能说只限青少年。那种把胡锦涛的荣辱观只限于指导青少年的说法是偏激的。首先,就没有把自己摆进去,依然习惯于拿着电筒照人。其次,忘记了一个最起码的道理:己不正,鄢正人和父母亲是孩子们最好的教师。目前青少年的许多不良习气,其实都是从他们父母亲、老师、领导或者长辈中耳濡目染来的。振救别人,先振救自己。执政党的党风不正,被执政的社会风气自然不正。一个国家,要有民气;一个军队,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志气。吏不治,政不明。党要管党,党只有把党管好了,才能管好国家,教育好人民,教育好青少年。
所以,胡锦涛的荣辱观应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道德规范。建议写进宪法,写入党章,至少,要作为本次两会的重要精神写进会议政治决议,去认认真真的贯彻执行。
论文感受是写篇十
【内容摘要】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汉字蕴含着特殊的美。它奇特的形体,再现了人类语言中最富魅力的古典情怀;它丰富的表义,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它悦耳是音调,抑扬顿挫,总是令人如痴如醉。教师教学时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在亲近汉字、亲近母语中充分享受汉字带来的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音律,让心灵在美中得到熏陶。
汉字蕴含着特殊的美。鲁迅曾经说过,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字的间架结构,点撇折捺,形成了汉字的形之美,而变化的四声,抑扬顿挫中领略着其音色之美;而汉字的意义又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要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教师可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从而得到精神陶醉。
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表义性。在教学形象美妙的汉字时,可尽情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汉字的形美。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和具体的事物或形象相结合,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同时培养感受美的能力。
请看“燕”字的教学片段:
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了一只燕子,然后在旁边书写“燕”字):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思考片刻,一生举起了小手。)。
生:口两边的“北”字像燕子飞行时身体两边展开的翅膀。(学生小手如麻。)。
生:下边的四点底像燕子分叉的尾巴。
生:看!那是燕子的嘴。
(其他同学不由得小声附和:是啊,真像)。
“燕”字虽然笔画繁多,但这样的教学,不仅没让学生觉得识字辛苦,反而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使其身心愉悦。有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再次学习其它汉字时,就会捕捉汉字中千姿百态的美。
同时,这样的教学还可以唤起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写出每个笔画的节奏美,写出线条的长短、粗细、轻重,写出字形的结构的美、线条的美、章法的美、气度的美。虽然只是简单的点、画、钩、挑组合而成,却富有神韵,点的圆润、画的平直、挑的飘逸,一笔一划,洋洋洒洒,都显现出汉字的美,汉字形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文化载体。写着写着,我常常为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教学中,教师要透过文字让学生感受到文字背后丰盈的精神世界,感悟文字的独特魅力,享受其中的意境美。
请看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月光启蒙》这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如果老师请你们从这五个词语里选一个送给母亲,你会选择哪一个呢?不要急着说,读读课文,从课文里找出你选这个词的根据来。
生:把“慈祥”送给母亲。因为“慈祥”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师:非常好,“慈祥”真有这样的意思。还有送“慈祥”给母亲的吗?
生:因为月光下唱童谣的母亲让人感到温暖、亲切、亲近,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这种气息。
生:我还感受到了母亲的爱心、关心。
生:小院中母亲怀中的我是幸福的,怀抱我的母亲也是幸福的、安详的。因为母亲的歌声是甜美的、柔和的。
师:这就找到课文中的根据了。现在老师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师板书“慈祥”)。
师:看来我们真该把“慈祥”送给母亲。
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深刻含义,还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表意的美感作用,激发出学生愉悦的情感,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舒展和陶冶。
再如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草原》一课,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的淋漓尽致。精读课文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研究、探索,推敲、斟酌一些关键字词,细致予以剖析,品赏语言的情味,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领会文章的情感美,享受审美乐趣。学习《草原》中人情美的这部分内容,我先问学生草原人民有什么特点(热情好客),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词语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学生会找出“远处、一群、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欢呼、飞驰……”这些词语。
生:从“远处”一词可以看出草原人民从几十里外赶来迎接客人,可以体会到草原人民的好客。
生:从“群马疾驰、襟飘带舞、飞驰”可以看出主人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可以感受到他们急切迎客的激动心情。
生:从“立刻、欢呼、飞驰”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奔放热情。
师:这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悟到了什么?
生:我悟到了蒙汉人民深厚的情谊。
叶圣陶先生说:“书要苦读,不读不能得其要旨,不读不能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言语美。”作者通过笔下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读者则通过精读作品的语言来感受美,直至从灵魂深处发出这样的声音:原来汉字还有这等的美。
从诗经开始,中国的诗歌就是用来唱的。汉乐府可唱,唐诗可唱,而楚辞则是诗句、音乐、舞蹈的三结合,宋词都有谱而很多也都配舞。中国诗歌的音韵之美,历经几千年一直在华夏大地上萦绕。中国诗歌的音韵之美得益于我们的汉语,汉语音律优美,韵律和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诗话语言。单音节发音的汉语,节奏感比任何一种发音长度不一的拼音语言都强很多。中国古代诗人赋诗,似乎是在用汉字为音符作曲。汉字的音韵抑扬顿挫,那唇齿之间的碰撞表达着汉字丰富的蕴涵,文字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律美,常能使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在诗、词、歌、赋等韵文里,韵脚的使用使字音跌宕往复、同声相应,形成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感。如孟郊的《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双声对双声,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感。
再如《桂林山水》一课,写的是美景,描写美景的语言也是美的.。作者在描写“山”、“水”的两个段落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的淋漓尽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这三个分句连成排比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整齐美而且体会到了语言的音乐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优美的节奏,回味句式绵长的韵味,然后让学生伴着悠扬的音乐闭目想象,以得到丰富的美感体验。
汉语中,由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在语句层面会出现语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变化形式。也就是说,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虽同,但语调不同,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同。如“好”这个字,表示由衷地赞叹,读降调;表示怀疑,读升调;表示嘲讽、否定,读曲折调;表示阴暗的内心活动,读曲折而低沉调。我认为教师可针对汉字的读音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独特的情态这一个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有意营造汉字出现的不同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变化,从而产生联想和想象,使其与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而体会汉字的“音韵美”。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审美表征,是民族精神的审美体现。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教师教学时应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在亲近汉字、亲近母语中充分享受汉字带来的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音律,让心灵在美中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李恩江贾玉民.《文白对照说文解字》.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月。
【2】杨洪清朱新兰.《快速识字字典》.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11月。
【3】齐沪扬.《汉语通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8月。
论文感受是写篇十一
“恩情颂”主题演讲赛是楮林小学开展“感恩作业行动”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本次活动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全校师生也积极地参与。比赛之前,各参赛选手在各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作了充分的准备。
在活动中_小学的84名队员们进行了以《从我做起、学会感恩》为主题的演讲献词,随后11名队员献上了激情飞扬的演讲,队员们口齿清晰、声情并茂的舞台表现无不显示了_县实验小学队员们精湛的演讲素养,队员们从知恩到感恩,结合自己在《感恩作业行动》中的体验与感受,从不同层面对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朋友、感恩自然、感恩社会进行了讴歌,又一次掀起学习感恩的热潮,使全体队员感恩的认识再一次得到了升华,会场呈现出一片温暖和谐的气氛,队员们精湛的演讲也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所有的领导,引起了全体师生阵阵热烈的掌声,到会的领导们给予了的高度评价!
最后,在《感恩的心》这首深情的歌曲声中结束了今天的演讲比赛!这次演讲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感恩”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创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从我做起、学会感恩”!只有心存感恩、珍惜拥有、关爱他人,才能营造一个充满和谐友善、积极向上的社会大家庭。我们实验小学会一如既往、积极配合各上级部门、做好德育工作,广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更深入人心,使更多的青少年自觉地参与到感恩教育的活动中。
论文感受是写篇十二
5月与当时教我们文学理论的老师联系,咨询如何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由于老师在课上讲到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人的美学思想内容,对此产生兴趣,于是和老师商量是否可以写美学内容,老师说可以。接着在学校图书馆翻阅一些资料,初步想写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但老师说,这部分内容学术界研究的已经比较充分,建议在朱光潜《诗论》上考虑。然后,我在中国期刊网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有关研究朱光潜的论文、硕博论文和专著的目录索引,在此基础上,老师划出需要下载的论文和需要借或买的专著,这些工作在9月中旬全部完成了。之后,开始做读书笔记,老师常说,读书笔记做好了论文基本上就写出来了,可我总觉得很疑惑,读书笔记主要集中在国庆七天做的,没有完成的部分,是在十月底完成的。十一月中旬我完成了论文的初稿,递交老师批阅。不过在这过程中,老师没有过问什么,看了论文后老师说逻辑结构有问题,并且有散文化的语言,听的一点头绪都没有,不过我还比较有信心继续下去。
11月初,学校开始组织毕业论文的工作,我选择文学理论老师作为论文指导老师。我们这一论文组有9个同学,因为之前的准备工作我已经完成,并且准备考研,故而直至寒假,论文我都没有继续动工。不过在这期间,偶然一次与另一位老师聊天聊到论文的事情,她说了一个关于接受研究的问题,之后,指导老师也建议我写《诗论》的接受研究,原因在于学术界已有对《诗论》内容的研究,写出新意比较困难,可以写新时期以来《诗论》的接受研究,于是论文的主题转为“新时期以来朱光潜《诗论》的接受研究”。
2月底开学,学校要求交论文初稿,我交了以前的那一篇,交了初稿老师集中论文组同学讲修改意见,一个月后交。这一个月我也几乎没写论文,直到大家修改稿差不多都搞定了,老师催我了,于是开始动笔写论文了,半个月左右待在宿舍里,围绕论文新的主题一遍遍地翻阅资料,完成论文初稿给老师,老师批阅说论文的逻辑结构有问题,文章内部衔接不当,将他建议的写作思路作为小标题。继续进行的几次修改已经到了4月21日、5月11日、5月16日、5月20日,这几次修改是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但老师每一次都会提到我的文本细读有问题,不够细致,提炼不出精髓,我的论文也让人看不懂,应该说一次次的修改中,眼泪是掉个不停的,所谓的自信也一次次地被磨光了。5月21日交了定稿,之前老师说论文中缺少论的部分,会影响最后成绩,因为老师的态度并不是很坚决,所以我想将就能过就好了,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论文刚交了,老师跟我说这样的论文肯定过不了,一下子,我懵了,我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两三天,自己的心态渐渐调整,想想还是安静地再改吧,在老师的指导下,论文补充了论的部分。最后定稿已经是答辩的前三天了。
论文答辩当天,站在答辩台上,陈述了自己论文的选题理由等等内容,听着答辩老师对论文的肯定,下意识地看了下指导老师,原以为他会给我一个肯定的眼神,但看到的是一张严肃而毫无表情的面孔,可这样却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他的用心。自己需要认真去做的事情,做好了是应该的,欣喜是必要的,也应明确踏踏实实做事才会有所回报。
论文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对指导老师的怨言是不少的,眼泪也掉了不少,但在今天看来,衷心地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
论文感受是写篇十三
目前最重要的是,应尽快探索新课程理念通过什么来转化成可操作的实践。比如,大家都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怎样把这个源泉开挖出来却又没有多少办法,缺乏有效的手段。今天我在无锡清扬中心小学听了两堂快乐作文课,就感到他们已经很成功地把这个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了。具体我谈四点感受:
感受之一:清扬的做法是先从情感入手,通过过程和方法,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
课程标准谈到评价时,建议: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那就是说,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但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呢?刚才张赛琴老师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倒过去进行教学的观点是很有道理。所谓倒过去,就是尝试改变以往先从知识、能力入手的做法,而是根据儿童的特点,先从情感入手,然后通过恰当的过程和方法,就很自然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从今天的作文教学课堂情况来看,他们就是这样做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注意到让学生充满激情。这些学生兴趣盎然地渴望着作文。在这样的状态下,每个学生都进入了写作过程,每个学生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思考、理解、联想、感悟,体验,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发展。我在课堂教学现场没有发现学生害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我姑且不去谈论今天学生写整篇作文的水平。但是我完全相信,这样的作文课不会制造差生,不会出现不会作文的学生。
感受之二:快乐大作文最大的推广价值在于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儿童进行生活作文。我叫它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我看到了快乐大作文研究小组编写的一些教学设计,我个人认为,向全国推广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人家学会这套方法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这些教学设计,看起来都是游戏,实际上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戏。我对这个教学法设计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名称。但我深感到其中的游戏与生活的密切结合。这和日本、美国等地的生活作文是接近的。日本的中小学作文非常注重生活的素材,通过写生活,来了解生活、发现生活,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进而创造生活。因为写的是生活,写作的源泉就永不枯竭;而生活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写作就不觉枯燥。我们国内的作文教学很多却是在意义上下工夫,而实际上,孩子对于意义的理解又往往是抽象的、空洞的、缺乏真切感受和体验。为了体现文章的意义,就把学生逼上了说假话的套路。所以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商业运作中常见的造假现象,它的原发性意识可能和我们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也有点关联。说惯了假话,真话也会被当作假话来听。
快乐作文教学的形式是游戏,而本质是生活,所以对这个教学的定义,是否可以说是游戏作文与生活作文的统一?同时,学生通过写真实的生活,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也培养了真诚守信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品质。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想大家都愿意学一学,不仅人人都能学,而且一定能学到手。
感受之三:快乐作文的教学设计是科学的。
不同年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浅入深,从片段到整篇。我看到不论是三年级还是六年级,都是片断的写作在前,成篇的写作在后。前面是基础,铺台阶,后面是提高,更上一层楼。所以,快乐作文一方面写的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另一方面采用的策略是先易后难或是化整为零,学生的学习负担就不觉得重。长期以来,受应试作文的影响,我们教学生写作,一开始就让学生成篇地写,一开始就有字数的要求。我们的写作教学往往是不管学生想不想写,愿不愿写,有没有内容可写,在两节课的时间内交上一篇不少于多少字的作文是一个基本要求。所以说,我国的写作教学更多的是一种为写作而写作的模仿,而不是为有效的表达而学习写作。
我看了清扬的快乐作文课在想:如果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理论上是颠扑不破的话,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开发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则必须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清扬的做法启示我们,中小学生理想的写作教学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要基于儿童成长的需要,并通过生活作文加以实施。
我在现场看到,学生片断作文加整篇作文,整个过程不会少于1000字,这可是很了得的!姑且不论他们的作文写得如何,但是我可以肯定,我所见的学生,个个不怕写作文,而且都兴高采烈地写作文。我刚刚听到张老师的发言中说到一个词语渴望,学生渴望写作,那是多好的境界。这与许多地方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听到作文就烦,看到作文就怕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感受之四:快乐大作文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全身心都投入进去了。
我在现场看到属于作文热身的大脑保健操活动,看起来似乎与作文关系不大,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很有好处。对某个简单图形的想象,学生的回答都出乎我的意外,想不到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丰富。我看,学生已经养成一个习惯:别人说过的答案,我不能再说!一定要另外想一个!我们不是经常讲个性化、讲创意吗?如果没有这些平时的求异思维的点滴,哪来上乘的思维品质。
现在我们有些教学,包括一些教材上所提的要求显得很空。比如:语文课本上第一个练习要求都是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怎样做到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都体现不出来。现在清扬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要说的和别人不一样的表现,就把提高思维品质的任务落实得非常具体。
如果还要说说建议的话,那么,是否在练习册里加一点可以扩展的内容。比如:除了以上的练习设计外,如果你还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自己做一做,写一写。让学生有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另外,能否在不同的年级体现出一定的序列。比如:口语交际练习中一般都有打电话的活动,但低、中、高年级的目标、要求、过程等应该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否则就是低效的重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36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