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中,要客观评价自己的成绩,避免过度自夸或自责。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重点。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和目的。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一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是满怀敬畏地在写这封信。
大学老师这个岗位太光荣、太特殊了。大学是教化人的地方,我们的情感底色、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因为大学的涵养。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学的教育,正是要研究和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正是要构建符合世界先进潮流的文化体系,正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承去承载中华民族的未来。因为特殊的职业身份,老师不再普通,也不能普通。你们不是在公园的人群中随意褒贬时事的那个人,更不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灌水拍砖的那个人。课堂上两个小时讲授的内容,比不得酒桌上面红耳热的谈资,也比不得信手转发的一条微信。大学课堂是答疑释惑的地方,你们是传播知识的.人,我们要的是教书育人。
一想到将要提出的问题,我们笔端滞重、内心复杂。
这个策划,缘起网友的一则留言。今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10月21日,辽宁日报官方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开展征集,后台共收到300多个微故事。一位叫kiko的大学生的留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说:“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如果中国真像老师们讲得这么灰暗,我们毕业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谁来给予我们建设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力量?”
多么重大而现实的提问!
中国成为大学课堂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这是个别,还是普遍?我们用新媒体手段做了调查,结果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对国家和社会的“描黑”让学生们都看不过去。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尤为突出。
研究老师的问题,我们选择再老老实实地当一回学生。辽宁日报的记者奔赴东西南北中,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大家被老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自觉的责任意识所感动。【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但同时,“呲必中国”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
整理近13万字的听课笔记,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
第一是缺乏理论认同。有的老师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课,揭秘所谓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将毛泽东与古代帝王进行不恰当比较,解构历史,肆意评价;对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动辄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归结为理论的失败。
第二是缺乏政治认同。有的老师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追捧西方“三权分立”,认为中国应该走西方道路;公开质疑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甚至唱反调;片面夸大贪脏腐朽、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发展中的问题视为政治基因缺陷。
第三是缺乏情感认同。有的老师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让学生做无聊的“仲裁”;把“我就是不入党”视为个性,显示自己“有骨气”;把社会上的顺口溜和网络上的灰色段子当做论据,吓唬学生“社会险恶”,劝导学生“厚黑保身”。
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求教于老师时,不管是博导、教授,还是讲师、助教,主流的回答都是旗帜鲜明的:不能这样!但也有老师如此质问:
“课堂怎么讲老师说了算,你能干涉我的学术自由吗?”
“对社会现实问题避而不谈,这课还怎么讲?怕发牢骚,这个社会也太脆弱了吧?”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二
dd2004年的秋天,本国最大规模群体性冲突事件,即“汉事件”的发展,证明了社会冲突的确不是以“权利运动”的形式展开,确是一种“利益的诉求活动”。
上述论断和该文闪耀的缕缕灵光,展现自然生灵的`灵动品性,是对建设社会和平的善意提醒,而非具备其他动机的“有机性的写作”。但是,如仅仅是“炫耀上帝赐与的智慧”,吾宁愿将种种预见不示众人dd好的见识在不好的社会,意见展示行为并不是一件对己有利的行为模式,而装扮蠢猪常常有利可图。但是,问题是社会冲突的发展和处理,脱离理论启示,将不断造成人道主义灾难,损害社会和睦。为避免2005年社会冲突引发人道主义灾难,笔者不得不对社会冲突处理问题,再行议论,为社会升起红色预警信号。
政治手法解决社会冲突,已证明“技术上存在问题”dd正如作者毫不隐讳指出的,本国县乡以上政治系统的政治伦理,还没有普遍达到妥善解决社会冲突的水准。在以武治国的传统思维下,在低劣社会公共组织技术制造的官僚体系操作之下,社会治理机构对社会合意的高度忽视,导致社会冲突延续,局面日渐恶化。他们使用的治理工具dd“政策”,是随意性的,非合意性的,利己的,机会主义的,秘密制作的,强力保障的。其中对“规范代价”的忽视,是惊人的,不堪入目的。解决社会冲突的“政策”,总体上不是从法律的视角,尤其是以市场化社会保护私权法律的视角,剖析权利义务关系,规范地处理社会冲突中的侵权和债权问题。比如移民搬迁,其中赔偿问题,缺乏法律处理方案。农民的土地承包合同变更、房屋拆迁的赔偿,陷入了行政性处理的泥沼,而规范性的法律赔偿方案无人制作。这些做法,明显导致社会代价体系,尤其是法律代价体系中“代价败坏”,损害代价体系的自平衡能力,从而危害社会交换系统的安全性。
[1][2]。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三
结合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要求和部署,总结经验,找准差距,明确目标任务,安排2019年下步工作。下面,我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立足改革,抢抓机遇,2018年工作亮点纷呈
2018年,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全面深化改革,全系统商品购销总额、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以上,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综合改革扎实推进
1、统筹推进工作步伐加快。县委、县政府把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摆在重要位置,将综合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和五项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县政府工作报告》将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通城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县建立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部门紧密配合合力推动的工作局面。
2、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巩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供销社现有二级企业7家,改革期间重组二级企业3家,新成立公司二家,恢复乡镇基层社12个;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136个,提档升级70个;建设三农服务中心2家,庄稼医院18家,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8家;注册登记电子商务、再生资源、中药材种植等行业协会3个。2018年通城县供销合作社全年完成商品总购进x亿元,总销售x亿元,实现利润x万元。,大大提升了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
3、为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了土地托管业务,帮助农户开展耕、种、管、收、储、售全程托管服务;围绕药材、茶叶、养殖等特色农业开展综合服务,打造地域特色产品品牌。积极参与我县实施“五药并举”产业,实现药材交易,种苗销售额x千多万元。为农民增收x多万元。通过规范再生资源市场秩序,再生资源公司购销业绩同比增长10%以上。
4、供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建成了“供销e家”县级运营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营,提质改造农村网点136个,打造“店商+电商”线上线下互动的新零售运营模式,为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探索了成功模式。
5、社有企业管理明显增强。制定和完善了社有企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规范了对社有企业和社有资产的管理,将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列入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目标任务、路线图、时间表、督促班子成员加强对分管联系企业的指导服务,帮助解决难点问题,调整了部分企业领导班子,激发了企业活力。全年资产经营收入达800多万元,确保了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大部分企业基本保障了职工医、社保的正常缴纳。
(二)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1、县供销社规范化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完善了组织体系;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和部分公司负责人,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明确了职能定位,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机关建设有新起色。
2、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供销社党组把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全系统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形成。
3、中心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彭段村开展精准扶贫和“一对一”帮扶,较好地完成了2018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将“创建”工作纳入系统全年重点工作,制定了对机关工作人员和社有企业的考核办法,按县创建办要求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系统各单位内部管理呈现新气象;针对棚改项目搬迁任务重、时间紧、情况复杂等特点,及早筹划,合理安排,全面完成生活资料、县社两家公有房屋搬迁任务,受到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群团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8年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攻坚之年,这一年供销工作亮点纷呈。县供销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党建工作受到县委表彰,荣获市供销社综合业绩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及市社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系统广大干职工的共同努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个别同志缺乏政治敏锐感,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认识还不到位,机遇意识、改革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干事创业热情和动力不足,推进改革的思路和办法不多,缺乏改革的决心和魄力,对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存在畏难情绪;为农服务手段比较单一,传统业务优势不明显,新的发展动能不足;干部职工队伍存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利益固化、激情退化的问题,人才短缺,业务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形势,与新时代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定信心,抓近谋远,努力创新各项工作新成绩
2019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做好2019年的供销工作,省、市已进行全面部署。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各方面改革合力。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点筹划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和现代农村电商、物流、农产品上行一体的新型电子商务项目,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更好地服务三农。
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农业农村新形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提升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认真分析形势,深入研究政策,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把握机遇,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着力对标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当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一是发挥基层组织体系优势,通过电子商务的系统建设和发展,建立起农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新零售体系,促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发挥资源物资回收传统优势,在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方面彰显作用。四是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基层供销社恢复试点工作,加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使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方向更加明确。五是发挥供销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优势,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充当重要力量。
(二)着力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1、巩固综合改革成果。要结合自身实际,对前几年综合改革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梳理,查找和归纳阻碍改革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逐一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开展攻坚克难,着力解决改革发展的中的突出问题。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改革实施意见和改革方案落地,用好改革试点探索的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加快在面上复制推广,要强化督导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握改革目标和时间节点要求,推进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筑牢惠农综合服务体系。一是在继续抓好巩固基层社、扩大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面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领办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以及建立健全产业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将更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到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中来,夯实供销合作社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引导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面向农民生产生活直接开展经营服务。实现全县村级社全覆盖。二是大力完善为农服务功能。统筹县域服务资源,着力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着力打造为农服务大平台,统筹提升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质量。三是完善供销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惠农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新路子,不断完善惠农综合服务。四是实现供销电商与基层组织建设无缝对接,将供销电商融入所有镇村基层组织,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3、创新农业化服务,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一是大力开展土地托管服务。认真学习借鉴系统内外土地托管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和供销合作社实际,培育发展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全年新增服务面积2万亩以上。二是积极创新服务供给。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充实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的规模化、综合性服务水平。三是坚持服务特色产业。继续抓好药材、茶叶、特种养殖等特色产品的产销服务,实行政策倾斜,开展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市场培育,为生产加工、产品营销提供全方位服务。包装“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特色农产品2个。四是以社会化服务带动产业融合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社会化服务促进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促进生产发展及农民增收。引导带动农民发展品牌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推动农业与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4、打造供销社电子商务全国样板县。一是抓好通城供销电商线上线下融合,注重供销合作社电商的品牌塑造,打造“中国供销”金字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安全放心、绿色优质的“国家队”电商形象。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高标准建成“供销e家”通城县级运营中心。切实做好与“供销e家”的对接,把系统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形成整体优势。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推进县级运营中心向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延伸,打通惠农综合服务和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打造供销电子商务全国样板县。三是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把工作重点和经营方向重点转向农产品上行方面,全力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困难,增加收入。四是着力营造盈利模式,认真研判市场,大力拓宽经营门路,促进营销业绩较快增长,多途径化解企业债务,实现持续发展。
5、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今年是我县精准扶贫攻坚年,而目前精准扶贫的主阵地在农村,供销合作社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全县供销合作社要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将推进综合改革、履行为农服务与开展精准扶贫紧密融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起来,要用好系统资源要素,发挥经营服务网络优势,通过电商企业搞好线上线下服务,将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点向贫困地区延伸,重点抓好市政府扶贫点龙门村、市委扶贫点望湖村、县委扶贫点内冲村、县供销社扶贫点彭段村等地的产业对接、项目对接、服务对接,搞好基层网点建设试点,搞活商品流通,拓宽增收渠道。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优势,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开展综合服务,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和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
(三)着力发展壮大社有经济
1、增强社有企业发展活力。县供销社要联合基础较好的社有企业,在再生资源、农资等领域开拓经营,履行为农服务社会责任,增加企业活力。强化供销社监事会职能职责,加强社有企业管理,强化审计监管,进一步盘活社有资产,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推进社有企业改制,加快处置歇业破产、发展无望企业,激活改革活力。年内至少要启动一家社有企业改制。推动社有企业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谋划集团公司组织构架,培育主业突出,具有行业带动能力的企业集团。
2、实施项目兴社战略。县社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第一抓手,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快实施项目兴社战略。一是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继续把项目建设纳入全年工作重点,严格考核奖惩。二是积极汇报,争取省社、市社的支持。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结合供销合作社特点,引进一批能带动系统发展的好项目,确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3、加快建立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积极争取省、市社和县政府支持,做实本级供销合作社发展基金,增强供销合作社“造血”功能和为农服务能力。
(四)着力维护系统大局稳定
全系统各部门必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隐患排查、不安定因素排查、隐患整改及责任追究等制度,扎实开展“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抓好综治民调工作,全系统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刑事案件,确保系统大局稳定。完善工作预案,做到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有章可依,有规可遵。定期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梳理,坚持接访、下访、回访制度,努力解决职工群众特别是弱势、困难职工的合法、合理诉求,及时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把问题尽量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在重要时期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并做好上访人接访息访工作,确保系统不出现非访、集访和越级上访现象。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发挥工会重要作用,扶持困难企业,关心困难职工生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解决各种突出问题。
(五)着力夯实工作基础
1、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供销合作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发挥党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改革发展工作实践。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今年,全系统各单位要以党建为抓手,及时召开“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组织主题党日、认真做好党费收缴、积分管理和党员发展等工作,着力解决干部职工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核心缺失、使命弱化、担当不力等问题,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完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抓党建“五个一”任务清单和五项责任清单机制,推动党建工作同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促进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
2、坚持正风肃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县委有关规定,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巩固作风建设成果。要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健全制度,严肃执纪问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有效运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一是各单位要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明确支部书记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二是全面开展本系统财务审计,摸清家底,核实资产,理顺秩序,规范管理,今年要针对职工反映大,涉及贪污挪用集体财产、参与人情歪风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三是落实工作考核,坚持绩效管理,严格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和到龄退岗制度。
3、统筹兼顾,促进系统各项工作全面推进。2019年,我们要以工作目标任务为重点,统筹兼顾,在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同时,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完成改善民生重点工作、精准扶贫、“文明创建”、湘汉片棚改项目等目标任务。健全监事会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大监督力度,对社有资产处置、企业经营行为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抓好工会、老干等工作,促进系统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同志们,今年供销工作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全县供销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全力争创一流业绩,争取在全省供销系统业务考核中争位进档,力争在“三农”服务和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四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档案人员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知识机构单一、实际操作技能薄弱使得他们已经难以在社会立足。绝大多数单位招聘时,都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档案专业理论基础,更要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行政组织能力、办公软件操作技能等相关业务知识。立足这一实际变化,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对档案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战略性调整,即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思想道德、业务能力及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优化,立足于社会需要及通才教育,培养一大批“有理论、懂技术、善管理、能创新、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
拓宽专业面,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要想彻底改变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单一的问题,就必须拓宽专业面,改变原有的档案课程机构,即构建以档案学和历史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实现向“宽口径”跨越。一方面,在档案学专业课程调整的过程中,可以精简、合并一部分重复课程,从档案工作的特性、规律、社会职能等角度出发,增加一部分相关专业的学科,实现建设好一个“大档案学”,使学生通晓各类档案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另一方面,注重加强档案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渗透与融合,在高校机关,文、档(文书人员与档案人员)合一甚至是文、秘、档合一屡见不鲜,从档案学发展的趋势来看,图书、情报、档案、资料一体化,档案、信息一体化也是大势所趋,因此,在拓宽专业面的同时,还要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平台体系,使档案学、文秘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学科融会贯通,以保证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双双提升。此外,要重视档案教学的实践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是必修环节,可以通过参观、调查、实习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可以将学分激励机制纳入到实践人才培养方案中。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教授的内容上。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程序设计、应用软件等,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些“档案问题作品”,寻求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求知欲的保护,循序渐进地培养其自学能力,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考核方式也应有所改变,要从传统的卷面考试逐步过渡到与实际能力考核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档案专业学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铸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1世纪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档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我国档案专业的师资力量相较于其他专业比较薄弱。据资料统计,全国30所开设档案专业的高校专业教师仅有300余名,平均每所高校11人左右。截至2008年,全国只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南京政治学院4所高校有档案专业博士点,另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30多所高校有档案专业硕士点,这与其它专业相比差距很大。为了改变此种局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增加档案专业教师数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铸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加强教师培训,努力提升其教学水平,强化其实践能力;要逐步实现主要课程的教考分离制度,建立以考促教机制;要引入竞争、淘汰机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教师听课,从而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五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须首先打造高校这支主力军。但目前在高校追求数量和快速产出的评价机制引导下,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却比较少。如何打造这支主力军,使之研究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是摆在我国面前急待解决的难题。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于1990年提出了波特菱形理论,又称为钻石模型。该模型用于宏观上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各个行业竞争力。如:钟岭等(20xx)提出了用钻石模型分析江西现代中药产业的竞争力,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政府和机会六个方面来分析江西现代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并提出了该产业发展的对策[1]。李舒新(20xx)提出了用钻石模型分析上海会议型酒店的竞争力,从钻石模型的六个因素的角度,对上海会议型酒店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竞争力提升的建议[2]。但是也有学者将钻石模型应用于微观的管理当中,如:熊丽敏等提出了将钻石模型应用于高校人事管理当中,构建了模型的四大要素: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组织结构和高校文化。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个不可控的外生因素: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3]。张淑玲()提出了用钻石模型分析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了的核心竞争力是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4]。在钻石模型中,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定义为:该行业在国际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orlowski,198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具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特性,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参与科研市场份额的竞争,与竞争对手相比,在组织活力、获取科研资源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且不易被对手模仿的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如果视高校为一个行业,视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其产品的话,可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世界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被应用的市场份额占有能力。根据波特钻石模型,可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划分为六个要素:科研资源、科研成果需求状况、关联和辅助性实体、竞争运行环境、机遇和政府。笔者将从这六个要素入手,分析培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视为该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以下六个要素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如图1)。
(一)高校科研资源。即高校从事科研所具备的资源条件,这些资源条件可以从人、财、物三个要素,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进行考虑。科研人员始终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源,当今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团队合作研究,因此,从科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应当视“人”这个要素为具有一定研究实力的团队。实力强、水平高,对科研有较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科研团队是形成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科研队伍体量不足是制约学校科研竞争力发挥的重要因素[5]。“财”指的是科研经费。科研的经费投入,将直接影响科研的竞争力。“物”,主要指科研场所、科研设备、图书资料等科研基础条件。
(二)科研成果的需求。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为高校的产品,国内外对于该产品的需求状况,是拉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般具有成果的无形性、效益的潜在性、效用的时效性、作用的公用性等特点[6],这些“隐性”特征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能立刻转化为显性的生产力,有些成果会在多年以后才显示出其经济社会价值,因而限制了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
(三)关联和辅助性实体。若把科研作为一种生产活动的话,它的上下游即服务于该科研活动的其他高水平服务机构,这些机构都可以归结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外部支持环境。如果这些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话,将大大拉动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
(四)竞争与运行环境。在钻石模型中,该要素也是至关重要。充分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整个科研领域各竞争个体挖空心思争夺科研资源,有利于形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必须创造一个公平机制,引导高校各竞争个体,尤其是学术团队的各类科研活动(如科研资源的配给、学术成果的评价等等)逐步进入充分竞争的态势。
(五)机遇。历史时局、国际形势、政府的政策导向行为等,都可以为高校科研的发展提供机遇。这些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外部机遇,对高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7]。例如: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大幅度投入(如杭州市政府为杭州师范大学投入一百亿元打造东方斯坦福)、地方重大战略变化对具备特定学科的学校产生的巨大拉动作用(如中国舟山新区的设立对浙江高校的涉海专业的拉动)等等都可视为促进高校科研发展的外部机会。
(六)政府。政府作为管理者它不仅直接参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竞争力的建设当中,为其创造具有研究水准的科研资源,也承担着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宏观布局各类研究团体、主动引导研究力量解决社会实际需求、通过采购研究成果切实拉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重任。
从钻石模型的六个要素入手,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各项对策,以期促进高校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竞争优势。
(一)打造与国际竞争力相适应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必须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条件建设,完善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多方投入的模式,通过政策引导,从人、财、物三个方面,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为高校创造具有国家水准或国际水准的科研条件。
1.建设一支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通过大幅度投入,打造具有特色的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并以此为抓手,重点发展具有较强研究基础的研究团队,形成围绕某个方向的具有强劲生命力的研究团体,使之成为各级政府的智囊团和社会企业的智力来源。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的培育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衍生性的特征。建设一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甚至国际竞争力的学科,无法做到平地起高楼。因此,要做大做强优势学科,必须紧紧围绕主题,选准扶持对象,连续不断地投入若干年,才会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团队,产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创新评价和引导机制,形成巨大向心力,吸引外部人才,留住内部人才。近年来,国内高校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各种评价体系已经深入高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在以成果数量和质量进行简单量化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中,使得高校教师越来越浮燥,难以潜心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建设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以人为本,建立短平快的成果产出与长期积累产出大成果相结合的引导机制,弱化对岗位工作量的考核,强化对单项科研成果的认同和奖励力度,鼓励研究人员潜心研究,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成果。
2.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投入力度。多年来,在科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是坐在板凳上动动笔杆子就可以,但该观点在目前已经不再成立。当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注意团队协作,单个人的力量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证数据为基础的前提下,不深入实际调研就进行研究已经行不通。目前我国也在不断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持力度,比如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经费已由前些年的七万左右提高到目前的十五万元左右,重大招标项目提高到八十万元左右。但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经费多数只有一两万元,并未做到以人为本,也未体现出研究人员的实际劳动价值。这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条件的实际要求相比,差距甚远。
3.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条件。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条件,是指建设具有特色和权威的科研资源,努力将其建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源支持条件。鼓励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依托自身研究,建设一批数据库、资料中心、图书馆或博物馆等,为其自身乃至国内其他高校的此类研究,提供资源上的支撑。科研条件建设并非鼓励各高校为研究人员配备人手一台电脑、提供一定固定空间等资源,相反应鼓励高校对此类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避免投入浪费。
(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需求。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竞争力,需全社会一起,切实强化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需求。
1.强化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切实改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模式,改变以研究人员申报、管理部门审批的`千篇一律的模式,应强化主动设计,形成科学的遴选机制,使得研究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同时应针对基础研究加大成果宣传的力度,促进学术交流,通过建立科研成果的评选机制,大力奖励,鼓励高级别研究项目产出优秀研究成果。
2.强化科学决策,形成决策失误的追究机制,营造科学决策的氛围。当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生的问题和事物呈几何级数般递增,发展速度之快,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各级管理部门实际的预测和管理控制能力,这大大增加了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通过建立决策失误追究机制,营造一种科学决策的氛围,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委托高校的研究平台针对特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切实拉动社会各界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需求。
3.鼓励高校走出去,在国际社会上承接研究任务。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形成一定竞争优势的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各类研究,在国际社会中承接研究项目。通过积极走出去,可以为高校的研究团队创造更为广阔的需求空间,为其发展提供强劲的拉动力。
(三)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介机构、学术智囊团体等。如果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相关的关联或辅助的行业,在国内或国际上形成竞争优势话,那么这种优势将逐渐扩溢到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来,对高校的科研形成强有力的拉动作用。若把科研作为一种生产活动的话,它的关联和辅助性行业可认定为高校科研活动的上下游的中介机构、学术智囊团体等。高校的优势在于“研究”,而与“研究”相关的前期信息收集、研究成果的后期转化等方面,则是中介机构、学术智囊团体等的优势所在,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形成规模效应后,可强有力地支撑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四)打造研究团队间充分的竞争环境。建立各学科中不同高校的研究团队之间充分竞争的环境。培育充分竞争环境,应着力培育各高校在同一学科上的各研究团队之间的充分的竞争态势,而非高校教师之间如散沙般的充分竞争态势。目前我国各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多数形成了具有自身体色的和一定竞争力的研究团队,这些研究团队以寡头垄断的形式存在,在重大项目等领域瓜分科研资源。而以国家社科基金为首的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则以教师个人或小团体为主进行申报,直接导致了个人之间的充分的竞争。这种个人之间而非科研团队之间的充分竞争环境,并不利于高校在国内、甚至于国际上形成竞争优势。同时,应大力推进各学科内高层次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的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团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思想交锋的战场,充分展示其才华,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的态势。提升各学科高层次学术团体的学术评奖的影响力,鼓励各高校以团队为单位参与学术交流和成果竞争,引导各高校研究团队充分竞争。
(五)充分把握重大机遇。鼓励高校做好发展规划,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动引导和培育高校的优势学科,随时做好准备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重大机遇。以国家文化大发展和教育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等重大战略决策为契机,抓住一切有利机会,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的内在活力。以学术团队为单位,通过不断地介入研究,积累研究成果,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竞争力。
(六)政府。波特钻石模型指出,要发挥钻石体系的最大威力,政府需做好自身的定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各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当中,因此,高校是主体,政府可以承担科研成果的购买、制订政策等职能,鼓励高校间的竞争和合作创新,使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处于活泼的竞争态势,同时避免托拉斯状态。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六
绪论。
本文虽然在心灵哲学的视角下研究命题态度的相关问题,但从渊源上来说,对命题态度这一概念的研究来自于语言哲学,因此必须澄清本文的研究与语言哲学视角下的研究究竟有何不同。
将命题态度纳入哲学中来,其源头来自于著名的弗雷格疑难,即态度语境下同一性替换问题。
对弗雷格及罗素关于此问题解决方法的评析促进了情境语义学(situationsemantics)的产生。
情境语义学注重研究命题态度的关系,即个体对命题的态度,比如“相信”、“期待”等,这些具有意向性的状态能够表达一个个体的态度。
该研究将命题态度形式化,即一个逻辑系统如何表示命题态度的关系,以及这个系统是如何构造的。
总体来说,语言学或者逻辑学对于命题态度的研究更偏重于形式化,从命题态度的结构入手来探讨有关语义的问题。
其结构要素包括命题态度主体(propositionalattitudesubject)、命题态度谓词(propositionalattitudepredicate)及命题内容。
其中命题内容指的是命题态度谓词指向(directat)或关于(about)的内容。
第1章命题态度的含义。
1.1命题态度与心理意向性。
也就是说,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虽然能够感知一侧事物,但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即“无意识的心理状态”。
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些无意识状态比如惯性。
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10年不变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并且在同一个区域上班,那么每当他上下班时,即使在路上不费力寻找路标甚至走神,他依然能到达期望的地点。
或者一个人惯用手写,提起钢笔就会自发地寻找纸张进行书写,那么当有人手持文件等待其签字,惯用手写之人可能在找到钢笔后由于走神而忘掉待签字文件,进而继续翻找纸张。
这些无意识的状态是否具有意向性?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无论主体有没有对当下状况的意识,他都在心理意向的驱使下完成了某项工作。
例如某人顺应心中对家的期待而在不故意的情况下抵达住所,或者能够遵循对书写的渴望而寻找纸张。
关于意识与意向性关系的进一步讨论我们将在下一节完成。
而这种无意识的意向能否称为命题态度?显然不能。
这种无意识的心理意向并没有指向一个命题表达出来的内容,换言之,潜在的心理意向性并非命题态度。
1.2意识与意向性。
与上述分离主义不同,意向性基本论认为,意识与意向性是不可分离的,但是它们的联系体现在,意向性在二者中更为重要、是基本的,意识可以用意向性来解释。
表征主义是其中一种代表性理论。
表征主义认为,所有心理状态都是意向状态,意向内容可以由心理状态对事物或性质进行表征而得来,换言之,本应理解为由意识得来的内容,其实可以由意向(表征)得来。
其解释有赖于德雷斯克的“移位感知”(displacedperception)理论。
人的经验有一种透明性,“经验的透明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例如,当我们注视一棵树,并且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视觉经验,我们能发现的性质只是所呈现出来的树的性质。
这表明,经验恰如眼镜的镜片一样,可以让我们投过它知觉到外部事物的性质。
在此意义上,我们说经验是透明的。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17。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21。
结论.......................24。
第3章命题态度的归属过程。
3.1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命题态度如何解释行为。
也有例外。
比如当这个人害怕火焰,但假设他是一个冷血的人,在看到几百米外的一座房子失火时,由于他同时相信这个火焰不会伤害到自己,那么他将不会感到害怕,也不会如前所述,惊叫甚至避开。
还有一种例外是,当一个人拥有两种不同的信念,信念q的影响力远大于信念p的影响力,那么他会呈现出与我们假设不同的行为倾向,也可能与其他相信p的人表现不同。
例如,一个人虽然害怕火,但是当他独自迷失在森林中,此时如果不取火,他相信自己将被冻死;或者相信,他手边的猎物如果不用火烤就无法食用,而他将被饿死,那么此时他会抛开对火的'害怕而选择生存。
当然如果他相信只要点火他就会害怕到死掉,或者相信生肉也可食用、总比面对火好,结果将不相同。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危险的水边,主体a相信靠近水可能会丧失生命,那么他将远离水岸,而同样一个拥有该信念的主体b,由于他寻求刺激,或者有轻生念头,那么他反而会靠近水岸。
如此种种。
3.2监视机制理论——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
在上一章提到的fp三种理论中,理论论和模仿论最为流行,但无论是理论论主张的人们对命题态度的归属能力由先天或学习得来,还是模仿论所说的人们虚拟他人视角来理解或预言他人心理状态,都将研究集中在命题态度归属能力的第三人称方面,因此,对第一人称问题进行考虑,mm理论就成了一个好的选择。
此外,对于解释自闭症人群能否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该理论也提供了解答。
然而,尽管mm理论作为前两种fp理论的补充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中不乏值得考虑的问题。
例如,该理论的提出者并没能明确解释监视机制在什么情况下完成表达任务,同时,该理论关于信念的上升程式中的问题也没能给予良好的解答。
所谓信念的上升程式是指,当人们思考类似“是否相信p”的问题时,实际上在心中考虑的是“是否p”,这就将思考一种心理状态转化为思考一个事实。
对于这种现象,mm理论并没给出合理的解释。
结论。
关于命题态度归属的过程,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了讨论,一是研究命题态度在解释行为时的表现,二是研究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即人如何认知命题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这个部分的分析主要利用信念这一命题态度。
对于命题态度的解释过程,我们除了沿用理论论及模仿论,即利用理论或者模仿他人的视角来进行解释或预测行为以外,还参考了自然主义视角下的分析,在行为维度,我们知道命题态度对行为解释的表现为,同一命题态度引发的行为不唯一,且受所持命题态度的程度及硬度的影响;通过对神经生理维度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命题态度的解释方式是对每一个行动方面的解释而非行动整体;在社会历史维度,命题态度对行为的解释则受社会、历史、语言的影响。
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则主要参考mm理论,即我们通过认知建构中的监视模块来完成自我认知,对于该理论不详尽之处,我们也尝试给出了解决方案。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七
马克思关于人的辩证发展三阶段理论确立了文化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群体性文化、个体性文化、类主体性文化,三种文化形态规定了三种基本的社会类型: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与三种社会类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其中人是根本,而社会却直接地与文化紧密联系.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有三重文化背景:个体性文化是主体文化背景,类主体性文化是前瞻性文化背景,群体性文化是历史性文化背景.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三重文化的`本质规范相统一.
作者:胡存之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哈尔滨,150030刊名:求是学刊pkucssci英文刊名:seekingtruth年,卷(期):28(3)分类号:g02关键词:人文化社会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八
规范社会科学管理的探讨王老师推荐的有关社会调查的六篇论文,分别介绍了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内容要求、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以经济学为例)、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机、社会科学研究的态度。我最大的收获是对社会调查有了总体上的认识,比如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具备责任感与专业视角,比如什么是规范的社会科学论文。接下来我就逐一浅议一下我的这三点收获。
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责任感。责任感一方面表现在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求真,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民声”。李银河老师在我的心路历程中提到“我的抱负是要做一个严谨的社会学家。中国现在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还不规范。有的研究不信不实,在方法的运用、研究的设计方面尚有不少欠缺”,“有用无用,用与不用,那是别人的事,不是科学研究本身应当过多考虑的问题。”李老师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的魄力,让我为她由衷鼓掌。熊易寒老师和彭淑老师,把研究目光投入了社会的弱势群体,进行社会学研究。显示者古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这种豁达伟岸的胸怀。
社会科学应具备专业视角。社会责任感是社会调研的情感出发点,要做好社会调研除了需要这种精神热情,还需要把社会问题与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用彭玉生老师的论文里的句话来说,就是“科学是由事实组成的',就像房屋是石头砌成的;但是事实的累积并不等于科学,就像一堆石头不等于房屋一样”。
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彭玉生老师的论文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点是,他教给我社会科学研究的八个组成部分:问题、理论(文献)、假设、数据、测量、方法、发现和结论。我在平时的实践周调研中,尤其缺乏文献综述这一部分。
不得不说,钱颖一老师关于中美经济学科差异比较,让我对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很是羡慕。()中国的研究生导师制度,让一些研究生成为导师的附庸,让人很痛心。非常希望我们的教育体制可以更加人性化。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九
在主流社会科学中我们可以分辨出三种主要观点,我也时常称之为“正统的共识”(orthodoxconsensus),这些观点在战后大部分时期的社会学中声名显赫。我认为事实上它们也已经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
第一种是自然主义,它主张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榜样,社会科学阐述问题的逻辑框架也与自然科学相类似。我更愿用自然主义一词而不用实证主义,尽管它们意指许多相同的东西。
正统模式的第二个观点是,在解释人类活动时,我们应该运用某种社会因果概念。也就是说,作为人类行动者,我们虽然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以及何以如此作为的理由知之甚多,但是社会科学家仍然能够证明我们的作为实在是被我们所不清楚的原因推动的。社会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发现为行动者所不了解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原因。
与正统模式有关的第三个要点(我不打算在此详加讨论)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一般认为社会科学应象自然科学一样,但多半还是承认社会科学不能与经典物理学太过相像,因为社会科学处理的是各种系统,较之物理学关注的现象,系统更类似于生物体。被认为出自生物学的,通常也被假设以控制论为模型的系统概念为许多社会学家视为社会分析的核心概念。
正统的共识今天已不再是共识。在社会科学中它曾是多数派,但现在,已经成为少数派了(在社会理论中肯定是这样,而在经验的社会研究中则未必如此)。那些至今仍在捍卫正统立场的人们仅仅代表了一种观点,此外还有如此众多的理论视角,如常人方法学、各种形式的符号互动论、新韦伯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这个名单看上去可以无限排列下去。
局面令人不安。面对如此分歧的理论视角,我们不再能确切知道如何定位我们自己的视角。我在这里谈论“视角”(perspectives)或“传统”而不是“范式”(paradigms),因为库恩将范式概念引入科学哲学时,他用该词指涉的是自然科学,库恩也正是从这里发展出他的哲学和“范式”的概念定义的。他看到社会科学家之间很少共同点,这与自然科学中的情况完全不同,在那里有着可调适的视角,它们主导了科学领域的专业核心。
面对这一纷乱的局面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对之大加欢迎,理论视角多多益善。多元的理论比一种特定理论传统独占地位的教条主义更为可取,这种反应甚至在最积极的正统共识捍卫者那里都可以发现。
默顿是那些试图将正统共识建构成为一种条理分明的系统的(学者中)代表人物,他先于库恩称这种条理化的共识为社会学的一种范式。事实上,在“范式”现在通行的意义上默顿是使用该词的第一人。他后来的观点与此根本不同了。他开始承认社会学中彼此竞争的各种视角,并视这种情况是积极的和可取的,虽然多少有点勉强。其他学者更是全心全意地拥护多元主义,他们从费耶阿本德(paulkarlfeyerabend)的科学哲学著作中找来其正当性的证明。在费耶阿本德看来,在科学中同样也应是多元性的视角,而不是只有一种观点,来规范诸多不同的视角。
另一种反应是否定的,更多地来自社会科学中主要从事经验研究的学者。这种反应是冷淡的和不屑一顾的,或可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我早告诉你情况就是如此”。这句话是按这样的逻辑推出的:“我是经验研究者。我看到社会理论家们各执一端,他们甚至对何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这样的基本定义都不能形成一致意见。这再次表明社会理论与经验分析是不相干的。我只管继续我的经验研究,让理论家们为他们不同的观点争辩吧”。因此第二种反应进一步证明那些从事经验研究的学者的看法,即理论争辩与他们毫无关系。
然而上述立场没有一个是真正有道理的。第一个有缺点,它排除了存在评价诸理论的合理标准的可能性。我坚信情况并非如此。一些理论优于其他理论,某些视角较另一些更富有成果。
第二种观点也是可疑的,因为我们不难证明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是有关系的。米尔斯所说的“无头脑的经验论”只能产生无进取心和无积累的工作。最好的经验研究是有理论关照的那种经验研究。理论和经验研究有相对的自主性,不能合而为一。但任何经验研究者都应关注理论讨论,正如理论家应该关注经验研究的问题一样。
在当前的社会理论中,在有关何为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何为社会科学的理论构成及它对经验研究的意义等问题上,我们发现了新的综合努力复兴的迹象,其中不少是看似热闹的表面文章,而非实在的综合。我们的确可以了解这些竞争的理论视角的各自优点和缺点,并能感知产生于这种争论的理论发展的大致路线。
但我不认为这就可能产生一种新的正统理论。如果我对我已描述过的对立的任何观点有任何同情的话,那会是第一个而不是第二个。我想在诸如何为人性这样的问题上根本说来是可以争论的。对人的能动性问题——这是我们在争论人类行动性质时必然要涉及的——的解释也有基本的难度。但这不能也不应使我们一股脑赞同理论多元论。记录理论走向综合运动的方式是去发现正统共识错在哪里,然后具体指出业已出现的主要的共同观点。
首先,主流社会科学,即正统的共识,包含了一个关于何为自然科学的错误模式。社会科学家相信他们自己努力探求的是再创造自然科学宣称要获致的那种发现,但他们的自然科学模式在哲学上是有缺陷的。正统共识所展现的自然科学模式基本上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模式,它将创造规律的演绎体系视为科学的最高抱负。
我不相信还能找到任何一个令人尊敬的科学哲学家,他还相信许多社会科学家所向往的那种自然科学概念。正如在库恩以后的科学哲学中清楚地证明,自然科学是一种诠释学的或理解的努力。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当然有各种规律,但规律必定是(可以)被解释的,它们必定是在理论系统的脉络中才是这样的。因此自然科学包含了意义的解释系统,科学的本质是关乎理论框架的创造。构建意义的框架实在比规律的发现更为根本。探求构成“科学”成分的规律在自然科学的传统模式中被给予了不适当的首要地位,社会科学家却天真地接受了这种过分的重视。
正统共识的最后藏身之所是在种种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教科书中。打开这样的教科书,在最初几页你仍可以发现这样的概念:“解释”就是从一条规律或从由诸规律错综复杂联系起来的系统演绎出一个事件。对于自然科学中大多数解释形式来说这完全是一个谬论,我们也有不止一个的理由指出,它也可能是在社会科学采用的一个完全无益的模式。
正统共识的第二个缺点是主流社会科学对人类行动的错误解释。在正统共识看来,如前文所说,人的活动是按照社会因果范畴来解释的。作为常人行动者,可以想象我们知道在我们的活动中我们正在干什么,然而社会科学家能向我们揭示实际上我们是受我们所不知道的种种力量的驱使。正统社会科学是这样看待我们的:好似我们的行为都是结构原因或结构强制力的产物,好似它们都直接出自社会力量的作用。
我们在社会理论中必须做的是恢复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类行动者概念。关于这一点我的意思是社会科学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承认它是人类行动最重要的特征,但是象许多社会科学家一样,我们却常常忘记这一点。社会科学家忘记了绝大多数的我们作为人类行动者所做的是我们有意图的行动,我们了解我们如此行动的理由。所有人类行动者对他们行动的种种条件具有相当的知识,那种知识并非偶然地依赖于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是其行动的构成要素。
例如,若要在语法上正确地说出和理解诸如英语这样一种语言,就要知道一系列繁复的有关符号的抽象的形式关系的规则、不同的语词用法及对语境的感觉等。为了讲英语我们必须知道这些事;但如果有人要求我们对我们所知道的(语法)给出一个话语的解释,我们会发现颇为困难。对作为语言言说者(和)为语言而存在的我们所实际知道的——和必须知道的——知识,我们大概只能给出最不着边际的说明。说语言学家研究的是“我们业已知道的知识”,这种说法并没有一点悖理之处。
为什么正统社会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解答常常是错误的,其原因在于他们假定话语意识——给行动的理由以话语的说明——即穷尽了人类行动者具有的认知能力,于是研究者进而求诸结构方面的原因,然而任何人对他或她为何遵循某种特殊的行动路线(的原因)知道的远比其用话语清楚表达的为多。实践意识是基础,社会世界因此而成为我们可以预期的。社会世界的可预期性并非简单“发生的”,如自然界的可预期性那样。它是由组织起来的具有认知能力的人类行动者的实践所带来的。
传统社会科学概念的第三个缺点是这样的观点,认为发现社会生活的规律是可能的,这多少是直接类比于自然科学中存在的那些规律。有两类“概括”存在于社会科学中,如果你愿意不妨称其为“规律”,但每一类都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规律。考虑一下哲学家彼得·温奇(perterwinch)所举的交通信号灯前停车的例子。人们可以设想这里涉及一种“规律”,信号为红灯时则车停,变为绿灯时则车继续行驶。如果你来自不同的文化,先前从未见过汽车,你可能会想象信号灯之间有某种射线让车停下。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它的确是自然主义规律。但我们都知道使车停下的是驾车人都了解有关交通行为的规则,这些行为法规和常规为驾车人的行为提供了理由。
如果社会科学家研究的只是作为驾车人的常人行为,得到的也只是他们差不多全停在信号灯前之类的发现,这对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常人行动者来说未免乏味。驾车人当然已经知道他们停在信号灯前,并且知道为什么停车,因为这正是通过采纳常规来解释他们正在做的事。这样一种概括,若不是人类学的工作重新发现它的意义,全然是老生常谈。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一项任务就是阐述诸文化何以不同、诸常规何以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可预期性何以大大依赖对常规的不同认知。
第二种意义的“规律”更接近正统共识中确立的种种概括。这涉及到人类行动的无意后果。我们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以有认知能力的方式行动——我们全都以某种方式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并且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真实的。然而,正如韦伯所强调的那样,虽然我们全是有意图的'行动者,我们行动的范围总是持续地逸出于激起行动的意图和目的。
正统共识的支持者一心想的是由有意的结果产生的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当然也成为社会中的行动者行动的条件。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关注的那类概括是建立在普遍化的无意后果的假设之上的。“规律”在这里可以按一种接近于自然科学中的类似规律的概括形式来理解。我将称这类概括为类型2概括。类型1概括则依赖社会行动者基于认知能力而对规则和常规的遵守。
类型2概括的确存在于社会科学中。事实上,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去发现这类概括。试举一个存在“贫穷循环”的例子。贫穷地区的学校设备简陋,学生得不到鼓励去追求学术价值,教师的任务只是控制课堂上的秩序。孩子们离校时,他们从这样的学校得不到合格的训练,只能谋求相对低薪的工作和住在贫民区。他们的孩子也就在这样的街区上学——于是贫穷便循环往复。
然而,类型2概括从未正好对应于自然科学中的规律,准确地说是因为它们所假定的因果关系是基于有意行动的无意后果。人类行动者的认知能力是变动的,因此所有这类概括确实都是可变的。在类型1概括(行为的规则和常规)与类型2概括(基于无意的后果)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在一特定的行动脉络中,人们依其对常规的认知所做的事会随时间的进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类型2概括。
(才能)去理解依据常规的有认知能力的行动与通过非意图方式发生的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正统共识逻辑上的缺点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它对启蒙的性质持有一种简单的观点,认为社会科学可以对普通个人进行启蒙。这个模式(关于启蒙的传统观点就是基于它之上的)还出自与自然科学的直接比较。通过向我们展示许多我们先前获得的关于世界的信念都是虚假的,自然科学因此被认为导致了启蒙。社会科学中的启蒙便等于对虚假信念的批判。
一旦我们考虑到类型1和类型2的概括之间的种种差异时,上述观点的错误便很清楚了。只要行为的发生是运用行动者能认知的常规的有规律的结果,其所具有的逻辑意义就是:行为是不可能基于虚假信念的。这就丝毫不奇怪社会科学家对人们行动的重新描述何以是令人乏味的。这样的描述只是对该文化环境以外的人才是信息,被观察到的行动在此环境中发生着,显然与对虚假信念的批判是不相干的。
社会科学的人种志研究当然是重要的。我们全都生活在独特的文化中,它不同于分布在世界各处的其他文化,也不同于经过历史分析复原的那些文化。此外社会科学还可表现——或者说以话语的形式表现——常人行动者在其行为中以非话语的方式使用的共同知识(mutualknowledge)的方方面面。“共同知识”一词涵盖了各种各样使社会活动有意义的实践技能。戈夫曼也许比任何别的作者都更清晰地说明了共同知识的细节是如何复杂、微妙、却又被管理得如何例行化。这里的情况与语言学极其相似。语言学旨在了解:为了能说无论怎样的语言,语言的使用者知道什么以及必须知道什么。然而,为了能说一种语言,我们所了解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非话语形式的,语言学告诉我们业已知道的知识,但是这种形式是一种不同于表达这类知识的平常方式的话语形式。
对于这些可能的启蒙形式我们还得加上无意后果的影响。行动者总是知道他们正在干什么(根据某些描述或可能的描述),但他们行动的结果往往会偏离他们的意图。这里我们将发现有趣的问题与令人困惑的问题都交织在一起。
自然主义版的社会科学的说服力恰恰是基于这样的观察之上: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过程并非任何投身的参与者所期望的。在自然主义看来,正是社会制度外在于个别行动者的目的,使人得以了解社会科学所要达致的任务。
由于无意后果无处不在,意味着我们必须捍卫由“主流学者”发展的社会科学而反对更多诉诸“解释的”(社会科学)观点。但是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不能切中问题实质。对自然主义社会学家来说,社会过程的非意图性质支持这样的观点:社会生活是由行动者所浑然不知的力量支配的。然而,主张社会生活或制度的某些方面并非那些参与者的意图是一回事;而认为个体行动者被多少决定其行动过程的“社会原因”所驱使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正确评价行动的无意后果,远不是强化上面的结论,而是要引起我们重视熟练处理人类行为的有目的的性质的重要性。所谓的非意图的性质甚至都无法刻画,除非我们清楚意图之性质为何;我愿争辩,这实际已经设想了一种关于行动者理性的解释。
有关人类行动的无意后果的作用,可以提出几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我们会感兴趣为什么某一特定事件发生了,尽管事实是没有人想要它发生。历史学家因此可以追问,一战为什么会爆发?虽然当时的交战国没有一个能想到其行动会产生这样一个结果。
这类向来让自然主义社会科学家们着迷的问题却是关系社会再生产的条件问题。或者说,他们试图证明社会制度具有超越个人所参与的特定互动情境的性质。在这里功能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结合有其特殊的功用。因为功能解释的要点通常是证明使社会制度存在和持续的种种理由,这与行动者为他们如何行动所持的那些理由大为不同。
部分的是对功能主义修正地批评和考查的结果,有一点已经变得显然,即对制度再生产的论证已不能再诉诸于各种社会需要,除非是以“好象”(asif)之类的非真实条件句式陈述的理由。一种完全值得赞赏并通常是必然的提问是,为了维持一堆现有的社会制度,必须满足怎样的条件。而这类问题是设想对社会再生产机制进行分析,它本身不提供也不会自行给出关于各种再生产机制的解释。所有巨大规模的社会再生产都是在“混合的意图”下发生的。换言之,社会制度的持续存在乃是行动之有意和无意结果的混合作用。对混合方面必须加以仔细地分析,它们也是历史地发生和变化的。
各种社会再生产的情形构成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可将受到高度监控系统再生产的情况与那些包含一种对无意后果反馈的情况区分开来。对系统再生产状况的监控无疑是一种现代现象,它与现代社会的出现和各种现代组织的形成联系在一起。
针对以“x的功能是……”这样形式的命题对社会再生产所做的解释,可以提出双重反驳:第一,正如前文已经指出的,这样一个命题没有解释价值,用于说明社会行动时,只有以非真实条件的句式,该命题才有因果上的可理解性;第二,该命题的目的性概念含义不清。在系统再生产受到高度监控的情况下,(行动者的)目的与社会制度的持续之间的联系是直接和深入的。而在一种非意图的反馈发生作用的地方,再生产过程的机制则全然不同。辨别这些差异是基本要求。
这些思考虽然复杂,但对分析社会科学的实践影响却有重要的意义。主流社会科学——惯以纠正常识为己任,这就是偏见。我指常识为行动者关于社会生活的陈述性信念和社会再生产的条件。考虑到他们的自然主义观点,正统共识的支持者设想社会科学的实践内容具有一种技术形态。社会科学纠正行动者关于社会行动或制度的虚假信念。如发生在自然科学中的情况一样,随着我们对社会世界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就可以改变它。这种观点在社会科学中有其深远的渊源,至少可追溯到孟德斯鸠,并为孔德、涂尔干和所有自然主义版的马克思主义所强调。
假如前面的论点是有效的,这样一个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至少在象这些学者发挥的这种观点的形式上是如此。社会科学的确也包含对常人行动者所持的关于社会世界虚假信念的批判。但这些批判的概念和理论得以构成的背景、其实践的意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大为不同。社会科学关注持有观念和创造观念的行动者,他们会对他们的行动以及如此行动的条件做理论概括。今日的自然科学,正如已经在新近的科学哲学中所澄清的那样,也是关涉解释学的。科学是一种解释的努力,各种理论在此努力中建构意义的框架。但与自然科学不一样,社会科学涉及一种双重解释,因为在那里发展出来的概念和理论,理论要发生效力的那个世界,是由进行概括和理论思考的个人的各种行动构成的。社会科学不必向身处其中的行动者解释社会世界的意义。正相反,社会科学的技术观念必然是寄生于常人观念之上的。正是在此意义上的,如温奇所说,技术的社会科学概念逻辑上与日常世界的概念相联系。要写出有关人类行动的真实叙述,须设想社会学的观察者已经获得行动者据以指导其行动的共同知识。要能够描述行动者在任何既定的行动脉络中的所作所为,条件是能够在该生活形态中“过日子”。
温奇所完全未曾考虑的是,社会科学的概念是被制造来分析社会世界的,却又反过来被纳入这个世界。自然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则完全与“它们的”世界隔离:自然的客体世界。与自然科学成就所显现的丰富创新性相比,这种吸纳过程有助于说明社会科学发现的明显的平庸性。
社会科学的平庸性已成为主流社会学从业者忧虑的一个主要来源。为什么社会科学产生不了类似自然科学发现那样的关于社会世界的发现?如果这类发现不存在,我们似乎也就不能发明可以作为社会科学的实践内容之基础的各种社会技术。不过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自现代伊始,社会科学就对社会世界具有并继续具有一种深广的实践影响力。事实上可以认为社会科学对社会世界的改变效果实在远远大于自然科学对于“它们的”世界的变化之功效。但社会科学的实践影响并非主要是技术的影响。而是通过社会科学的概念被吸纳到社会世界中并成为它的构成内容来发挥作用。当社会科学概念为常人行动者所接纳并融入社会活动中,它们自然成为社会例行实践中人人谙熟的要素了。它们的原创性在丧失,即便最初它们在被建构时如同自然科学中的任何新发明那样新颖无比。
社会科学的早期历史与15和16世纪的政治理论的出现有密切关系。在马基雅维利和其他学者的著作中诞生了政治学的新话语,内容包括主权概念和政治学概念本身。正统社会科学家或许会设想这些理论家只是在描述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变化。他们当然是在描述这样的变化,但并不仅仅是描述。政治科学话语的创新有助于建构如今的现代国家。思想家们并非仅仅描述一个被独立给予的世界。若没有主权概念,现代国家就是不可思议的。进而,主权概念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现今全都掌握自如的概念。无论何时只要我们使用护照从一国旅行至另一国,我们就在表明对主权概念、公民概念和此范围内的相关概念的某种实践的把握。不存在对一个被独立给予的国家制度的世界的单纯描述,这些描述参与建构了那些制度。
经济学新话语提供了第二个例子。人们可以设想早先的经济学家只是描述发生在19世纪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他们当然在描述变化,但他们也在做更多的事。经济学话语也建构性地进入如今的工业社会中。如果日常行动者不能掌握诸如投资、风险、成本甚至经济学概念的话,工业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这样,社会科学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为常人行动者的理论和实践所熟悉,不会局限为一种专业的话语。社会科学与社会世界的关系并非是中立的,如同一种技术改造的工具那样;批判也不能限定于仅仅针对虚假的常人信念。双重解释的含义是,社会科学家不得不对社会变化的结果怀有警醒意识,因为正是他们的概念和理论对他们力求分析的社会产生了改变的效应。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
论文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挑战和知识全球化的态势,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高校转变传统办学的方式,在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出发,提出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剖析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各要素的特点,并分析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论文关键词: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要素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挑战、技术的爆炸和知识全球化的态势,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高校转变传统办学的方式,在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改革转型的关键点,也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关键。高校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识别和培养本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认识竞争要素,培养并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在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其各项资源基础之上的,而高校的资源是指高校所拥有的所有则可以用来提高高校竞争力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等。它们既是一个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又是形成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有效整合利用,形成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创新力及文化力五大核心能力,构成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等核心功能的发挥。
首先,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不仅仅指高校的基础资源,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基础资源之上通过整合资源后产生的核心能力体系;其次,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资源的优势,发挥高校的竞争优势;再次,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价值是隐性的,是一种长期的、综合的、全面的价值,这种价值的目的是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取得学校和社会的双赢;最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要保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保持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为: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取得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二、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由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等要素构成,高校的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构成部分,是一个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力求发展的基础。高校应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行业特色或学科优势,加强建设特色专业学科,提高科研能力,建立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高校的特色专业为核心通过产生和整合更具有竞争价值的知识来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水平。高校的管理体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系统,高校的管理能力指高校管理者组织、协调学校各项事务的能力,它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及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措施、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管理力所具有的协调、组织的作用是高校实现高效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是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良好的管理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和规范,以此作为大学创新与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高校的学习力是高校为了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围绕信息和知识采取认知、传递、整合等行动的能力。学习力具有很高的独特性,能将学校从外部获得的知识和学校内部的特色相结合。将二者整合后的成果转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增强教学的价值和功效,提升学校的可持续核心竞争力。高校要保持自身持续的竞争力,创新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必须具备创新的知识平台和信息平台促使知识不断扩展、延伸;必须加强高校成员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促使其拥有创新力并在变革中增长。高校要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就必须不断在高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知识及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拥有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高校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内涵,因为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大学和个人自我价值、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是在高校独特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经过高校不断努力实践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风格及传统习惯的总和。它是高校经过外部影响及历史沉淀而逐步形成的,凝聚在校园精神、校园文化、行为习惯、管理风格、教风和学风之中的特质。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体系中,文化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能为其它核心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学习力的形成和提高。学习力是创新力提高的基础,没有很强的学习力就无法吸收利用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就无法创新。创新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保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发展。管理力是“润滑剂”,使其它能力有机结合,并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各就各位、各尽其能的有机整体,进而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特色力是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由其它核心能力共同作用形成。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文化力形成的土壤里发展,以学习力为基础,将创新力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管理力对各要素进行协调整合,最终外显为高校的特色力,从而形成领先优势,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高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促进高校的不断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现代意义的高校在中国出现已逾百年,人类社会也已跨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走进新的历史时代。然而,我们的高校在自身内涵的建设上却似乎与现代标准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现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恐怕是当今中国高校更深层的忧患,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现代气质和人文精神的学生、人才和公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严峻性和长期性,才能使我们的高校在各种压力面前认清自己,才能在逐步认识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继青,邓薇.大学个性与大学核心竞争力.教育理论与实践,,(3).
[2]成长春.赢的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一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重要问题主要来自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中的一些根本性和前提性问题的哲学追问和回答,一是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所特别关注和重视的一些重大问题和重大争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来对其加以研究和探讨,以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回答。
1.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对象。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和特点在很大成分上是由对象的特点所造成的。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几乎所有争论都根据于或根源于对人类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性质和对象的分析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的前提性问题。我们从科学与非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内部区分等不同层次,对人文社会科学进行学科定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涉及到以下复杂关系:人与社会,个人与人类,社会历史活动中的规律性与目的性、决定性与选择性、必然性与随机性、受动性与意志自由,人在活动中的愿望与条件、目的与结果、理想与现实、预见与反馈、因果关系与偶然突变、预言自适应与社会测不准,行动规律、心理规律与社会规律,意志自由与道德责任等;涉及对自然一人一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现实形态及其当代理解。我们认为,应当借助多种参照系来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把它们看作是自为性和异质性的统一、价值性与事实性的统一、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的内在相关性的统一。这些特点都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有自己的许多学科特点,例如,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实证性、说明性与理解性、体验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建构性、创新性的统一,真理性与可错性的统一,价值中立性和非中立性的统一等。
2.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与功能。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结构可以从理论结构、学科结构和社会结构等不同方面来加以考察。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结构指构成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知识元素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它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在逻辑的集中表现。这种知识元素主要有概念、变量、陈述、格式等,它们的不同有机组合构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理论结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考察。横向的指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各种具体的不同分支学科及其相互关系,纵向的则包含着元科学层面、部门科学层面和应用科学层面。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结构主要指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机制和管理体制,其中包含着专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民间研究团体等不同社会组织形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社会描述和说明功能;社会理解功能;社会反思功能;社会预见功能;社会批判功能;社会创新功能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有许多特点,例如实践催化性、更强的主体依赖性、差异性和变动性、社会预言的自适应性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积极社会功能只有借助于一定的主体、理论和环境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不断地优化。
3.人文社会科学的进化与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既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为己任,就不能不特别地关注其进步与发展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文明的变革与进步的特殊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的科学技术,当然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变革技术。与社会变革一样,人文社会科学的变革也有常规发展与科学革命之分。人文社会科学的变革是在双重批判和双重建构中得到实现的。一方面,科学地批判已有的社会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地批判社会现实;一方面,在发展了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从事理论批判,另一方面,依据更新了的理论从事实践批判;一方面,观念地建构更加合理美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另一方面,观念地建构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蓝图;一方面,依据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去建构更加美好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依据发展了的社会现实去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正是在这种观念与现实、批判与建构、观念的批判与实践的批判、观念的建构与实践的建构的交互作用中,人类社会文明得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得以进步。
4.人文社会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人文社会科学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离开了人文社会科学家的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探索与研究活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就不可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直接是以科学家个体为单位来进行的。人文社会科学家的个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家的个人素质包括以下方面:其一,优秀的思想品质,如探索人文社会奥秘的求知欲望、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自由竞争的宽容品质、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敬业献身的使命感等;其二,独立的主体意识,如自决意识、自主意识、自控意识、批判怀疑意识、责任意识、个性意识等;其三,良好的能力素质,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强大的知识力、丰富的情感意志力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是一种个体性行为,也是一种群体性和集团性行为。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群体性和集团性存在方式,它们由一定的共有和共享的范式组成,要求共同体的成员拥有共同的学科观和方法论,共同的基本理论假设、基本理论原理和基本理论观点,共同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理论主题,并在内部从事比较充分的作业交流,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相对稳定性。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是按照需要原则、目标原则、能级原则、适应原则等组合起来的,并依据研究对象的具体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有其一定的专业、职能和层次结构。
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问题。客观性和主观性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一般说来,主观性和客观性都是描述主体意识特征的范畴。主观性指主体意识依赖于主体的生理心理特性和语言符号形式方面,客观性则指主体意识依赖于相应客体的对象性内容方面。正是主体意识具有对于客体内容的依赖性,它才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检验方式从与对象性内容的符合、一致关系中得到客观性的检验,并由此而得到真理性的说明。客观性是科学之为科学的最基本要求之一。然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客观性的追求却显得格外困难。其一,人文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大量的心理、情感、意识等方面的因素深藏于人们的心灵内部,不太可能纯客观地得到反映和再现,需要深层的理解和沟通;其二,社会认识和交往中存在着人们之间互为主客体的情况,假象和人为遮蔽常常妨碍客观性的认识和理解;其三,人文社会科学试验中存在着独特的resenthel效应,即试验的愿望影响试验的结果;其四,社会观念与社会现实内在交织,常常造成观念对现实的扰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做出更有说服力的说明,尤显重要。
6.人文社会科学的真理性和合理性。追求真理是科学研究的永恒理想,也应当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目标。人文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尤其是其中的价值因素和评价因素等,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真理性与自然科学中的真理性既在本质上一致,又有自己的特点。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真理性与合理性的关系来展开的。我们认为,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真理性目标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方向性意义。相比较而言,从总体上看,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真理性具有如下特点:经验性、具体性、理解性、反思性、批判性、实践性。合理性问题是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合理性是个评价概念,它既与理性相关联,又与非理性和反理性相对应,需要在与它们的比较中得到澄清和研究。对合理性的研究,从定性方面来看包含着合理性假设、合理性类型、合理性基础、合理性的相对性等一系列问题。[3]从定量方面来看,则包含着合理度及其检测标准和检测尺度等一系列问题。在定性与定量的统一中深化合理性问题的研究,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7.人文社会科学的滞后性和超前性。滞后性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时间上落后于人文社会现象的实际发生。在这里,滞后和超前并不是一对价值评价概念,也不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一种否定或肯定,而是一种描述,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时间特性的一种概括。它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社会认识的角度看,人作为认识者对认识客体一一人文社会事件及其过程的认知与把握,明显地带有“事后思维”的性质和特征。之所以如此,其直接原因,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特殊对象的复杂性和过程性,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或者在某一历史过程较充分地展开之后,才能对已经历的过程与已形成的结果进行反观和反思,并对其真正地加以认识及把握。如果说滞后性是由于人文社会历史作为一个过程而对社会认识的客观要求则超前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自觉的和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人文社会科学的超前性,可以理解为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领域内正在发生或尚未发生的各种现象予以前瞻性分析、预测乃至探索描述,通过对影响社会生活的某些潜在因素的揭示和把握,进而勾画出其基本的运行轨迹及其发展模式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超前,从对象上看,就是超前于社会的现实,提前指向社会的未来。而未来乃是指那些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尚未发生或尚未存在的社会现象;从时间上看,乃是人类认识的一种顺时间方向的运动过程,它力求使思想的运动速度超越当下的时空界域,走在社会进化的实际进程前面,在观念中预先构想社会在未来某一时段上的可能状态;从范围上看,既可以是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的领域、层次或方面,也可以是未来整个社会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从性质上看,这种超前应当是全面的、总体性的,但不可能也不应该是非常详尽的和具体的。因此,超前性研究一般具有预测性、创造性、探索性和规范性特征。人文社会科学的滞后性和超前性在现实的基础上相互转换并在人类实践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得到统一。
8.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说明与理解。这是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科学主义主张社会科学应当也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客观地描述和说明对象。人文主义则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能是描述性的和说明性的,而只能是理解和解释,是理解基础上的解释和解释基础上的理解。在我们看来,说明和理解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水火不容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这里问题的关键是要自觉地立足于人文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复杂的多样的人文社会现象不可能用单一的方法加以把握,而需要多种多样方法的综合性运用。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既应当是实证性的也应当是规范性的,既应重视文本的制约作用,又应注意解释和理解的相对性、个体性,努力建构科学合理的解释模型,以特殊有效的方式合理地进入和走出社会理解中的解释学循环。
9.人文社会科学的认知与评价。社会事实区别于自然事实的最重要之点在于它同时也是价值事实。任何社会行为和社会事件都有一定的价值规定性和指向性,因此,对社会事实的认识同时也包含对其价值事实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同时也就是对社会价值的评价。不仅如此,社会价值事实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价值非中立性。各种社会活动都有一定的价值指向性,其结果均服从于和服务于一定价值主体的需要。在存在着利益差别的个体、群体、民族和国家之间,这种价值非中立性和价值指向性还常常造成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一定主体价值的实现甚至以牺牲他人的价值为条件和代价。这种社会价值事实的内部冲突不仅作为一种对象性事实而影响到对其的认识与评价,还直接影响到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体,对其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及其结果造成干扰和影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妨碍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评价的公正性。因此,我们尤需加强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中价值事实和价值评价问题的研究,以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价值论和方法论指导。
10.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内在组成部分,是社会意识中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的部分,是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与阶级冲突的重要观念存在和表现形式。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对立与冲突既根源于又表现着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形式。一般说来,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主导性意识形态。主导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统一社会意志和实施社会调控的重要思想和观念武器,对于社会的政治管理与社会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意识形态性是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的重要特点,也是阶级社会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特性。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性从根本上说就是价值导向性、阶级性、政治性、党性等。非意识形态性就是价值中立性、非政治性、非导向性等。在以剥削阶级为主导的社会里,意识形态受到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的直接控制和影响,具有相当的虚假性、欺骗性、强制性等,并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生着各种复杂的影响,尤其是妨碍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真理性和科学性。在无产阶级为主导的社会里,由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与全体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坚持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与坚持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真理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当然,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具体学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的意识形态性相对较强,而文学、艺术、语言等则相对较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处理好客观性、真理性、科学性与阶级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在二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和合理的张力。这里应该指出,在存在阶级和阶级冲突的条件下,尤其是东西方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尖锐意识形态冲突的情况下,有的人提出种种淡化意识形态的主张,搞非意识形态化,其实质就是要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取消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这是我们所不能同意,而且必须加以反对和警惕的。
11.人文社会科学的规范转换与学科际沟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是为了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徤康有效发展,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社会功能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徤康协调发展。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不仅应当是描述性的,而且应当是规范性的。它们不仅要尽可能客观真实地揭示人文社会运动的历史和现实及其规律性是什么,还要尽可能准确合理地发掘和展示其价值和意义怎么样,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发展的未来应如何做出具体的规划和预设。相应地,合理地以观念方式建构合理社会以规范现实行为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也当然地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是由若干方面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组成的,这各方面的具体学科又可分出许多层次的亚学科、子学科、分支学科等。各方面各层次的具体学科都有其特殊性质、对象、任务、特点、功能,从而在当代大科学体系中占有自己的特殊地位。而这各学科之间,又必然存在着相互沟通和内在协调的问题,因此,学科际沟通也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2.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与检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有多种具体形式,但它们都必须是通过一定方式、方法的科学研究活动而取得,并包含有一定价值的前人不曾有过或尚不明确、尚未发掘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理论等。它们具有一定的价值特点,是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相互交织和统一的成果,是阶级性与非阶级性、个性化与公用性、定性价值与定量价值、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存在着价值多样性和协同性的并存与共振,具有同社会实际状况的对应性与不完全对应性的特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实质是一个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科学创造性和学术水平,主要包括真理性与合理性、成熟性与先进性、可靠性与有效性、经验基础与理论基础、逻辑的严密性与完备性、研究难度与复杂程度、科学和方法论意义、学术贡献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再认识和再认定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评价实际上是人的自我评价的一种实现形式。这里直接评价的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实际上是人对于自身的科学认识能力及其水平的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要评价就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所谓评价标准就是以评价主体的内在需要和利益为基础受主体的情感、愿望、意志、兴趣的影响而产生的主体对于自身的内在尺度的一种自我意识。对于真、善、美的统一追求是人的内在本性,相应地,真理性认识、价值性评价和审美性追求,既作为人们满足自身认知需要的内在驱动力又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体系而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主体实现对客体的全面的掌握的基本内容和三个基本向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及其评价是否正确、合理,在多大程度上正确合理,还有赖于社会实践的具体检验。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检验无疑是对其评价的继续,或者说是一种实践性评价。社会实践活动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它既是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指导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又是实践活动检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过程。当然,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与实践检验活动之间存在着抽象性与具体性的深刻矛盾,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检验受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的双重制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检验存在实践结果与理论预测的偏差等,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检验显然就要比自然科学成果的检验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因此,要重视逻辑推理和思想实验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检验系统中的作用,注意运用多种方法综合性地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进行检验。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二
水仙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今年寒假里,我妈妈就买来一盆养。
水仙花生长在水中,想必大家都知道。水仙花的习性是喜欢温暖、湿润,又要排水良好的环境。如果要放土,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冲积沙壤土种植为最适合。水仙花喜欢阳光,白天水仙花盆最好放在阳光充足的向阳处给它充足的光照。因为水仙花需要通过叶绿素经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这样才可以使水仙花叶片宽厚、挺拔,叶色鲜绿,花香扑鼻。相反,就叶片高瘦、疲软,叶色枯黄,甚至不开花。
我在寒假里,将水仙花放在阳光最充足的阳台上,并且定期给它换水。大约两三天后,水仙花的叶子长高了几厘米。又过了几天后,叶子又长高了不少。到过年时,已经有大约十厘米了。照这个速度,估计很快就会开花了。
养水仙还要注意,水仙的花、枝、叶都有毒,虽说应该没人会喜欢吃它,但还是要警防小孩子无意间的吞食。
水仙花在过年时象征着思念、团圆,因此,很多人喜欢在过年时种水仙,以此讨个吉利。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三
2012年2月。
目录。
申报说明。
系列课题。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系列(7)。
二、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系列。
(9)。
三、深入学习弘扬实践雷锋精神研究系列。
(11)。
四、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上海城市价值取向研究系列(13)。
五、上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系列。
(14)。
六、加快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系列。
(16)。
七、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研究。
(17)。
八、上海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研究系列。
(19)。
九、国际战略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研究系列。
(20)。
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政治工作研究系列。
(22)。
十一、上海推进社会领域法制建设研究系列。
(24)专题研究。
申报说明。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十四次、十五次、十六次、十七次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尤其要凸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深化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规律,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注重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服务。
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指导今年各类课题的申报。申报课题要充分反映本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新的进展,力求居于学科前沿,倡导原创性和开拓性研究,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要着眼于世界形势变化和新的时代特点,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和上海市情,注重研究我国尤其是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问题。
三、2012年《课题指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系列研究课题,共有11个系列,58个子课题,其中,第一和第二个研究系列同时列为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第二部分为2012年度专题研究课题,共5个选题。
四、系列课题条目都是当前党和政府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用研究系列的形式在于突出课题研究所涉及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强调课题研究应当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而由多学科共同参与。
系列课题条目都是规定选题,条目不分学科,都将通过评审对应立项。系列课题的申报者既可以申报整个研究系列,也可以申报研究系列中的某个子课题。若申报整个研究系列,申报者除自己承担其中某个子课题外,还应当落实好整个研究系列中其他子课题的申报者;若申报子课题则每个申报者限报一项。申报者应按《课题指南》条目的内容要求进行设计论证,一般不改动条目。课题的设计论证均要求贯彻理论性、实证性、对策性三者的统一。系列课题一般要求在年内完成,每项子课题都应有相应的独立成果,成果形式主要是系列研究报告。系列课题将采用招标方式评审立项。课题立项后,采用首席专家制,由首席专家对整个研究系列负总责,统筹和协调所有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若系列课题在申报、评审中没有或无法产生首席专家,该系列课题立项后,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直接负责协调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系列课题的成果质量取决于承担者的研究能力,也依赖于整个研究系列的组织协调。鼓励对系列课题开展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即鼓励实际部门和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联合申报和合作研究。
五、2012年《课题指南》中5个专题研究条目是学科型、综合性、前沿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选题,这些选题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发展,促进不同学科在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交流融合,进而推动学科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和研究价值。专题研究课题按条目申报,申报者应根据《课题指南》所附的简要说明进行课题设计论证。专题研究课题与一般课题一样,可在二至三年内完成。
六、2012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地联合发布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简称“联合发布课题”)暂不列入本次《课题指南》的申报范围,将由三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共同协商确定选题和申报时间,另行组织申报。
七、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共设重大课题、系列研究课题、专题研究课题、三省市联合发布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教育学专项课题等类别,共七类课题。重大课题申报不受时间限制,三省市联合发布课题单独另行组织申报,除此之外,其他四类课题同时申报,分类组织评审。
八、重大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的申报不受《课题指南》选题条目的限制,可自行设计选题,但必须遵循《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其具体申报、评审、立项办法参照《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执行。九、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按学科申报。课题申报的学科选择请参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数据代码表》中的学科分类目录。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学科分类目录取消“综合学科与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分类,其它学科分类维持不变。原先选择在“综合学科与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分类目录下进行申报的课题,须选择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一个主要学科分类目录进行申报。
十、2012年除对应《课题指南》选题条目立项系列研究、专题研究课题外,还将立项一般课题80项、青年课题45项,教育学专项课题25项(并同时被立项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凡时效性较强的应用研究课题要求在立项后一年内完成;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则要求在二至三年内完成。
系列课题。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系列。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战略部署,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从理论上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涵,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发展主题、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把握文化范畴,立足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研究阐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内涵结构和实现路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出发,深入研究和系统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聚焦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对策和思路)。
5、文化创作生产的导向和评价机制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创作生产的实践历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现实需求出发,分析梳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文化创作生产的多种复杂因素,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推动文化创作生产健康繁荣发展的导向和评价机制)。
6、加强引导促进互联网等新媒体健康发展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握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入研究分析互联网等新媒体对舆论导向、文化发展和政府管理等提出的新挑战新机遇,从体制机制创新的视角,积极探索引导促进互联网等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
7、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梳理城乡“二元结构”在区域文化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现状和特点,着眼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围绕文化基础设施城乡均衡布局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的目标,深入研究探索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8、加强文化专门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握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以“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为培养目标,研究探索加强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等文化专门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举措)。
二、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系列。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着眼于”的要求把握党建着力点,从“五位一体”党建总体布局出发,全面推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十七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新发展研究。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深化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准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深刻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主题,系统梳理和完整阐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新发展新成果)。
2、党的十七大以来上海推进科学发展新经验新进展研究。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立足于上海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市委领导下着力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实践,着眼于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上海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转型,把握发展机遇、推进科学发展取得的新经验新进展)。
3、深化和完善上海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于新时期加强党建的总体布局,把握社会转型的特点和趋势,着眼于重构基层党建的社会基础,总结梳理上海区域化党建在服务基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进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实践,从理论上研究概括新时期通过资源整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方法和模式)。
4、推进上海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总结基层党。
建工作信息化实践,分析梳理信息技术应用对基层党组织管理、活动和工作方式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研究探索互联网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的对策举措)。
5、上海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的实证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上海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概括提炼上海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实证分析新形势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提出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的对策思路)。
6、完善反腐倡廉制度的实证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实践,实证分析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索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的对策思路)。
三、深入学习弘扬实践雷锋精神研究系列。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研究阐释新形势下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色,紧密联系学雷锋活动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时代条件下深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的内容、形式、方法和途径。
1、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研究。
义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雷锋精神引领良好社会风尚、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的伟大意义和重要价值)。
2、新形势下学雷锋活动的时代特色和实践形式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于新形势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尤其是着眼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不同人群的利益、思想和价值取向多元分化的现实,着力于挖掘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巨大现实感召力,概括梳理新时期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的时代特色和实践形式,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方法和途径)。
3、当代社会志愿活动中的雷锋精神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于新形势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联系新时期规模宏大、形式多样的社会志愿活动实践,挖掘、弘扬和阐发社会志愿活动中的雷锋精神底蕴及其时代特色,重点研究探索用雷锋精神引导社会志愿活动、创造良好社会新风尚的方法途径和对策思路)。
4、完善学雷锋活动的制度保障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于新形势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保护和提高民众学雷锋主动性、积极性、避免助人为乐可能遭遇的道德、法律和经济风险出发,研究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学雷锋制度保障的方法途径和对策思路)。
和要求,以城市价值取向的凝聚支撑上海创新转型,深入研究以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城市价值取向推动上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条件、方法和路径。
1、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精神,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为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人心、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现实要求出发,深入研究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互关系)。
2、上海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社会环境实证调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精神,从社会转型和利益多元的实际出发,以实证方法分析梳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价值诉求特点及其在社会实践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研究探索社会全体成员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条件、方法和载体)。
3、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践行上海城市价值取向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精神,着眼于用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凝聚人心,推动上海创新转型,研究分析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如何体现上海城市价值取向,探索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4、上海城市价值取向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精神,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成就新经验,研究分析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融入其中的途径、方法和载体,探索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五、上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系列。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十二五”时期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系统梳理和总结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和经验,深入研究和分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方法途径、保障机制等问题,切实推动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创新转型背景下上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研究。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握“十二五”时期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立足上海文化建设实践,实证分析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转制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状与瓶颈,研究探索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有利于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文化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优化上海文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强上海文化发展整体实力的具体途径、方式及政策建议。)。
2、上海文化财政体制配套改革研究。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保障文化事业产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为出发点,在实证分析目前上海文化财政投入的范围、方式和效果的基础上,立足“十二五”时期上海文化发展的目标,配合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着力研究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完善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的具体对策。)。
3、上海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可操作的建议和对策。)。
4、上海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研究。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的目标,着眼于上海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探索有助于吸引、鼓励和扶持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的体制机制,在完善机构编制、加强学习培训、保障薪酬待遇等方面提出适合上海实践、适应基层情况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
六、加快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系列。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十二五”时期上海文化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深入分析科技日新月异、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以及产业分化融合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系统研究优化上海文化产业结构、创新上海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提高上海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探索提出“十二五”时期上海文化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对策思路。
1、上海试点税制改革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上海试点税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实证分析增值税改革对上海文化创意企业产生的具体影响,深入研究税制改革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效应,探索利用率先改革的优势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方法和路径,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2、转企改制后上海文化企业提升竞争力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证分析转企文化单位的经营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从提升文化企业综合竞争力出发,围绕转制文化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3、“三网融合”背景下上海传媒业发展战略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三网融合”目标,着眼于产业发展战略,概括分析上海传媒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重点围绕技术升级、产业融合、业态演变、市场营销与竞争等方面深入研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4、上海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于上海“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证梳理归纳上海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在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围绕数字出版业的产业链重构、赢利模式、行业监管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七、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研究。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深刻把握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研究分析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上海文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从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分析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现实环境、运行规律及瓶颈制约,结合国际上其它文化大都市发展文化贸易的成功经验,从内容拓展、平台搭建、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实践策略和操作措施)。
2、上海创新文化消费商业模式研究。
(从把握上海文化消费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出发,重点围绕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高基层文化消费水平,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等方面,研究探索上海创新文化消费商业模式的路径和对策)。
3、上海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为目标,从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创意工作者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任用选拔机制、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措施、及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等多方面,研究上海加强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4、上海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研究。
(立足于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深刻把握上海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目标定位、价值内涵,结合上海文化建设实际,研究并提出上海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八、上海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研究系列。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于社会转型背景下上海社会建设的实践基础,注重研究的问题导向和实践取向,聚焦上海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基本功能、组织建设和机制创新等,强调理论研究、实证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提出可供操作的对策思路和政策建议。
1、上海社会管理新格局运行机制研究。
(总结回顾上海社会建设实践的经验和特点,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研究分析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提出完善其运行机制的对策思路)。
2、上海优化公益服务组织培育发展机制研究。
(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以实证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分析上海公益服务组织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化方面发挥的作用、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探索提出进一步优化公益服务组织培育发展机制的对策思路)。
3、上海探索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政策机制研究。
(把握社会转型的特点和趋势,立足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出发,比较和借鉴国际经验,按照专业化、社会化、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思路,研究分析政府通过外包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水平的方法和路径,探索提出公共服务外包政策机制的设计思路和建议)。
4、上海推进社区共治和自治研究。
(以实证方法总结上海社区建设实践,分析梳理社会转型背景下上海社区治理的特色与趋势,概括提炼将基层民主建设融入社区治理的典型案例,研究探索在社区自治基础上实现社区共治的方法、路径和载体)。
5、上海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研究。
(总结上海社工队伍建设历程,比较借鉴国际经验,按照社区、社团、社工“三位一体”发展思路,深入研究上海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方法路径、制度环境和保障措施,探索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6、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镇管社区”模式研究。
(从上海城郊快速城市化的实际出发,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梳理上海“镇管社区”实践,深入研究剖析“镇管社区”的性质、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破解城市“二元结构”、完善“镇管社区”,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九、国际战略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研究系列。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十七次全会精神,从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在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变化格局中把握上海创新转型的新机遇,深入研究分析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下国际金融体系变革的最新动向及其特点,重点围绕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研究分析国际金融体系变革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利弊,提出积极应对的思路和建议)。
2、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与加快上海成为全球性人民币金融中心研究(立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精神,把握国际金融体系变革趋势和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时机,围绕2015年上海形成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的目标,梳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及其阶段性特点,重点研究其对上海成为人民币金融中心的影响,探索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对策思路和建议)。
3、tpp等多种贸易自由化机制和金融危机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的并存趋势及其特点和影响,重点研究国际贸易体系新变化对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产生的影响,探索提出趋利避害、积极应对的战略思考和对策建议)。
4、上海把握科技革命新潮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研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针,把握世界科技革命新潮流,聚焦新能源、物联网、海洋产业、航天航空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研究分析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与上海比较优势结合的方法路径、提出上海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5、美国推行tpp对两岸ecfa的影响及进一步深化沪台经济关系发展研究。
(立足于在国际经济政治变化格局中把握上海创新转型发展的新机遇,系统分析美国亚太战略调整趋势和推行tpp(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
对两岸ecfa的影响,深入研究深化拓展沪台经济关系对带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现实意义、实现方式和运作载体,提出可供操作的对策建议)。
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系列。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大学精神的塑造研究。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全面发挥大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的社会功能,从办学方向、教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入手,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学精神对于大学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凝聚引领作用,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精神塑造的方法和路径,提出可供操作的对策建议)。
2、文化创新视野下的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研究。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刻、准确领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着眼于促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有效性的对策思路)。
3、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研究。
(立足于高校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特殊作用,研究分析当前高校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面临的新问题,从文化传承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等多方面,提出高校如何发挥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育人功能的建议)。
4、高校内涵建设中的思政工作发展研究。
(立足于高校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深入研究分析高校内涵建设对思政工作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高校内涵建设与思政工作相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5、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实证研究。
(分析梳理上海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以实证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社会、学校、个人职业发展等不同侧面,研究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精神面貌、思想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提出有利于高校青年老师成长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建议)。
6、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出发,探讨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对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途径、载体、模式、效果等方面的影响,提出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和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7、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其干预研究。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和特征,从多层面深刻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矛盾特征及其原因,重点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疏导和干预的对策建议)。
十一、上海推进社会领域法制建设研究系列。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精神和本市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和要求,从上海转型发展和社会建设实际出发,立足于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深入研究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重大法制问题。
1、完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地方立法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评估总结本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地方。
立法所取得的有益经验,深入剖析相关立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上海实际和地方立法权限,准确厘定社会建设和管理立法的范围、标准和分类;藉此提出完善相关领域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及“立、改、废”的建设性对策建议)。
2、政法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机制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司法规律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各类政法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功能定位、优势和限度,着力明确各类政法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各自不同的途径和重点领域,并结合上海城市发展实际以及上海各类政法机关自身工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3、上海市法治政府建设状况评估制度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管理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的法治化水平,重点围绕《上海市依法行政“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以实证方法研究建立一套能反映法治理念、把握法治规律、实现依法行政价值目标的科学评价和规范测评的评估制度)。
4、上海建设法制环境最好地区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上海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把上海建设成为法治环境最好地区的战略目标,以实证方法总结梳理近年来上海依法治市实践,围绕依法行政、地方立法、公正司法、参政议政、法律服务以及社会整体法治环境建设等方面,研究探索加快建设法治环境最好地区的路径、方法、载体和措施,提出可供操作的对策建议)。
5、完善社会保障立法研究。
统梳理分析以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情况,立足于不断夯实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制基础,研究探索通过立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法路径和对策思路)。
6、上海郊区城镇化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围绕城镇规划体系和功能定位、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农业人口转移和公共服务配套、城镇社会管理与格局创新、城镇化发展中农民权益保障等政策法律瓶颈问题,以实证方法,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和法律建议,为加快推进郊区城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专题研究。
1、社会建设的制度目标与政策取向研究。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转型背景下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实践,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力求为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贡献,深入研究社会建设的制度目标和政策取向,系统阐述其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
2、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学重建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刻把握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新变化新趋势,系统梳理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发展演进的持续影响和特征,深入研究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走向和前景,围绕理论方法、价值立场和内容结构等,探索重建具有更强理论解释力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3、美国亚太战略调整趋势及对中国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立足于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新变化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挑战新机遇,重点围绕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特征和趋势,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其影响中国周边环境的领域、内容、方式和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中国积极应对的思路和对策)。
4、中东地缘政治变化新趋势及中国的中东战略研究。
(立足于当今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新变化,分析梳理北非变局、叙利亚和伊朗近期局势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深刻影响,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其复杂因素和变化趋势,围绕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影响和利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中国积极应对中东地缘政治演变的战略思考)。
5、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着眼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以宏观视野,分析概括梳理归纳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社会阶层利益分化的现实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立足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度,探索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思考)。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四
各县(市)区科技局、“四区二岛”管委会科技管理部门,各高校、科研院所,市级相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规范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工作,计划于8月14日召开全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8月14日下午14:30;。
二、会议地点:市行政中心201会议室(宁穿路2001号4号楼);。
四、会议内容:通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工作情况,部署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相关工作。
请参加会议人员将会议回执于8月12日前反馈至计划处。
联系人:姚瑶电话:89186832传真:87283505。
208月6日。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五
各有关市属学校、学区、乡镇学校:
根据《关于印发xxx年市政府重点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江政发〔xxx〕10号)及有关部门下发的xxx年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计划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为加快推进本系统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提高项目年内开工率,形成项目有效投资,确保完成年内计划投资,经研究,决定召开教育系统xxx年基本建项目推进会议,现将会议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3月17日(星期二)上午9:00--11:30。
会议地点:清湖高级中学报告厅。
二、参加对象。
各有关项目学校的责任人和负责人(具体见附件)。
三、会议内容。
1.签订xxx年政府投资项目推进责任书;。
2.清湖高级中学介绍学校搬迁建设经验;。
3.部署xxx年教育系统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计划;。
4.教育局领导讲话;。
5.参观清湖高级中学校园建设项目。
请各参会人员安排好工作,按时参加会议,并注意路途安全。
附:会议参加人员名单。
xx市教育局。
xxx年3月10日。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六
各有关企业负责人:
为了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时了解各个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经研究,决定召开项目推进工作座谈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xxx年5月7日(星期四)下午2:00。
二、会议地点:
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楼会议室(市心北路99号)。
三、会议内容:
各项目单位汇报当前项目进展情况,目前碰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四、参加人员:
各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发区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体成员。
希各参会人员安排好时间准时出席。
特此通知。
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x。
开发开区管委会。
建设项目推进办。
xxx年5月6日。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七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能够对中国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将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给出中国方案,那么,中国理论的世界意义必将更加彰显,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终将转化为话语优势。
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这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
解读中国实践需要中国理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是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中国进行的伟大事业既顺应世界文明发展大势,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从事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足中国大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主体性、原创性。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指出,“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
解读中国实践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国外理论解释不了中国故事。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国情这么复杂,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试想欧美有哪套现成的理论可以解读中国的伟大实践。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国外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中国头上,用它们来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进行格式化,用国外的理论来裁剪中国的实践,那就非常荒谬了。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
新时代是中国理论繁荣兴盛的时代。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党的xx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国际看,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也一定是理论繁荣兴盛的时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是滋养哲学社会科学的肥田沃土。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中国理论是在实践中建构起来的。中国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中国问题,研究对象是“中国样本”,中国故事、中国奇迹构成中国理论最深厚的基础、最充分的根据。中国理论的诸多概念都是历史实践的产物,而这一历史实践正在蓬勃发展,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在全面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科学解读中国实践的系统理论。
解读中国实践,关键是捕捉其特殊性。中国的伟大实践是在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展开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中进行的,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同时,解读中国实践具有世界级意义。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诸如国土面积大、人口规模大、经济体量大、历史纵深长、历史文化传统深厚,中国面临的改革发展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每一项问题都是世界级课题。解答这些课题本身就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解码它的理论创造必定是世界级的成果。
今天,中国奇迹已经不是哪些人不想面对、不愿承认就可以不面对、不承认的事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能够对中国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将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的概念体系和知识范式,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给出中国方案,那么,中国理论的世界意义必将更加彰显,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终将转化为话语优势。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八
为期十天的研修班即将结束。回想这过去的十天,收获颇丰。不但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学到了理论知识,还结交了一些来自全疆各地的朋友,真是不虚此行。
这次培训班从12月17日开始到12月27日结束,其间共聆听了15位专家的讲座,内容涵盖新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疆历史问题,新疆民族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对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以及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选择和原则,以及深刻认识“伊扎布特”组织宗教极端势力的反动本质及其危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民族团结纽带论等,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开班典礼上,教育厅的领导就此次开班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举办研修班的重要意义,要求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新疆经济工作座谈会,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作为此次研修的重点,并要求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讨论中大家都纷纷表了态,既来之则安之,要静下心来学习,期望自己能有所获。在之后每天的专家讲座中,自己都能够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梳理整个培训过程,作如下总结:
一、内容丰富详实,使理论知识真正得到提高
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新疆才能乘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东风,大踏步地发展,从而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
二、组织管理有序,研修不搞形式
组织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作出重大决策,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为加强本次研修班的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从报到之日起,班主任就强调,本次研修班实行全封闭式集中管理,反复强调要遵守纪律,严格考勤,为保证学习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研修不流于形式。这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约束了我们的自由,但是这同样给我们创造了潜心研修的良好环境,使我们实实在在的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达到了举办研修班的预期目的。
三、分组讨论积极热烈,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除了紧张的学习之外,每天晚上还安排小组讨论,谈认识,谈体会,交流工作。为丰富课余生活,研修班还在结业之前还筹备了一场联欢晚会,旨在让大家加深印象,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为即将结束的研修班画上圆满的句号。
总之,通过这短短十天的培训,自己确实是有了沉甸甸的收获,但仍显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提高。
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李希
2017年12月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十九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与20xx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紧密衔接,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使命担当,深切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殷殷期盼与厚重嘱托。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根铸魂,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与时代同行。
时代是思想之母。与时代同行,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活力所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如此,学术亦然。唯有踏合时代的节拍、因应时代的变化、把切时代的需求、应答时代的发问,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与不竭的源头活水相贯通,才能有常新常青的精彩。正因如此,马克思将“真正的哲学”称之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游离于时代、落伍于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便无以兴盛,更无以为用。
与时代同步伐,最根本处在于对时代问题的准确把握与自觉回应。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创见、有所新获的起点。哲学社会科学史上那些至今引人反复研读的名篇巨制,哪一个是游离于时代的喃喃自语呢?它们无一不因其对所处时代重要问题的精深省思、不懈求解而跨越时空、生辉流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也正在于其与时俱进的鲜明理论品性,其对时代发展新课题永不停顿的敏锐关注和创造性探索。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书写时代答卷中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史。
经过长期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时代,也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是一个回首令人动容,展望催人趋赴的时代,也是一个吸引世人越来越多眼光的时代。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而言,这是一个提供了空前丰富素材与题材、空前复杂命题与试题、空前广阔机遇与空间的时代。记录、书写、讴歌我们的民族开创这一时代的百折不回和雄奇壮丽,揭示并讲清楚我们的民族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中国智慧中国逻辑,生于斯时、历于斯世的当代中国学人最有资格,也最有责任。与此同时,“新时代”之谓,表明了我们的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也提示着我们的奋斗所处的新境遇。在新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面对着复杂交织的新题和难题、各种各样的中国问题与全球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接连用五个“面对”、五个“如何”、五个“迫切需要”,高度凝练地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关注和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批评过一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不愿意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表示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免得犯错误,或者认为没有学术价值。”客观而言,这种现象,于今仍不乏存在。称职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绝非空头的评论家,更非袖手的旁观者。哲学社会科学与新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趋时必果、乘机无怯,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研究新时代。唯此,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奋进提供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精神的激励。
发时代先声。
发时代先声,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就是要拿出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成果,推动思想进程,引领时代发展。发出时代的先声,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自信和勇气。一方面,一个国家和民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不是由其论著的厚薄累成的,而是由其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多寡标示的。哲学社会科学乃至文化强国之强,奠基于原创性和引领性成果的繁富。另一方面,“历史是不能靠公式来创造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在这里,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独创性的实践要求中国人自己写出原创性的教科书,也为写出原创性的教科书积累了丰富深刻、独一无二的实践经验。增进创新的勇气、形成原创的成果、发出时代的先声,我们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发出时代的先声,前提在于放开胸襟、广纳博收。不立于人类思想智慧的高处,不系统考察历史上各种曾经的时代先声,不可能发出新时代的学术先声。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继承、借鉴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包括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与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对域外文明的正视与汲纳是分不开的。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不难发现,我们正是在打开国门中,赶上了时代。新时代的我们,拥有了更充沛的自信,但不能因而自负、自闭,而是要有更大的博采中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从容和努力。
发出时代的先声,关键在有会通超胜的自觉追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为的是更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既要勇于执守、善于吸收,同样要敢于超越。满足于止步已有的思想资源,最多只是“融”而非“通”,最终只能“随人作计终后人”,无以形成具有自己原创性的成果、确立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和优势。在对域外文明和历史传统的采借中,如若失去当下自我的主体性,陷入“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迷局,淡忘“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古训,不仅原创性无从谈起,也解决不了我们当下的实际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同样也要有科学的态度。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立足时代特点,守正出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为时代明德。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根铸魂”一语,清晰点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民心性塑造、民族精神弘扬中的独特作用,启示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著书立说的工作,更要尽到为时代铸魂立德的责任。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发挥好为时代明德的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要求,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涵养大格局、弘扬好学风。
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这种志向和传统,滋养着一代代中国学人的心胸和格局,鼓舞着中国学人为着民族和国家而上下求索的赤诚和担当,至今仍当为我们所承扬。在新时代,涵养治学的大格局、弘扬好学风,关键在于真正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就能够自觉地将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统一起来,将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笔端富有深情和穿透力、感染力。有了这样的学术理想,一个学者才会有治学的定力、推敲的耐心、出新的勇气,沉潜得下、奋发得起,炼得出精品。顾炎武在其名著《日知录》中曾写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这种“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著文观和治学观,至今仍应成为所有学人的座右铭,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为时代明德的当循法则。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二十
校内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申报工作,提高申报质量,学校决定召开20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申报动员会议,对哲学社会科学各类项目申报进行动员和指导。
会议时间:1月7日(星期四)上午9:00。
会议地点:匡亚明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参会人员:各有关单位科研领导、科研秘书,拟申报20度哲学社会科学各类项目的'教师。
2016年1月5日。
【相关阅读】。
国际上广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包括哲学学科,也涵盖了诸多相关文科学科,例如政治与行政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新闻学、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中文、英文或其它外文、翻译、宗教学、逻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二十一
是继续大力发展,还是及时“刹车”?中国核电该何去何从?这一系列问题不可回避地摆在人们面前。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认为,中国的核电建设不能停滞,但是必须做到科学发展,这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反思和汲取世界核电事故特别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深刻教训,正确处理好核电发展中的几大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好与快的关系。
“好”指事物发展的质量、品质、内涵,“快”指事物的规模、数量、速度。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好”与“快”的关系,做到“好”字当头,“好”与“快”兼顾,速度、规模、效益协调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曾经存在过求“快”忘“好”、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讲规模不讲效益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效益低下的结果,使经济社会发展遭到重大挫折。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国核电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别的重大意义。核电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产业,核电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两型”社会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核电发展得好,则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了重要的保障;核电发展得不好,如速度太慢则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如果发生了严重核事故,则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必须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思考和正确处理我国核电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问题。
第一,核电发展必须坚持“好”字当头,以“好”为根本。核电发展中的“好”字表现为核电发展的质量、效益尤其是安全可靠。核电不同于其他产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柄“双刃剑”。发展得好,使用得好,管理得好,就可以造福社会;反之,倘若发生了核事故,则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1986年,曾被认为是世界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人员、财产重大损失。
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对苏联广大地区造成环境严重污染。20多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余害至今仍在。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其影响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相上下,至今人们仍存在“核恐慌”心理。除了上述两起核事故外,核电发展史上还发生过其他核事故,如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这说明,发展核电并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可靠,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仍然有可能发生事故,哪怕在科学技术最发达的美国、日本、苏联也未能幸免。而一旦发生核事故,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能源需求缺口大,节能减排压力大,需要大力发展核电。由此,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由适度发展到积极发展的新时期。新的核电项目不断上马,核电迎来了大发展的热潮。但是核电事故一再告诫我们,发展核电切不可盲目贪大求快,头脑发热,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要将“好”字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将以“好”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贯彻于核电建设的全过程,包括从谋划、论证、选址、建造、运行到退役治理。正是基于此,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核电开发安全。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核电安全开发问题。会议强调,我国核电发展必经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并就落实这一思想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立即组织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二是切实加强正在运行的核设施安全管理;三是全面审查在建的核电站;四是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同时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做到核电发展规划与核安全规划同步实施[1]。
第二,核电开发要在以“好”为根本的基础上快速发展。总体上看,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具有化石能源不可替代的诸多优势。尤其是在当今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下,核能更是人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因此,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世界各国如法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一方面表示将尽一切努力确保核电站运行安全;另一方面坚持继续发展核电的决心不改变。我国政府持类似的立场。在某种意义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发展核电的需要更加迫切。一方面,面对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我们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发展核电;另一方面,我国“现有核电装机只占国家装机容量的1.1%,相比日本、法国、俄罗斯和美国比重非常小,还有发展空间”[2]。基于此,2011年3月16日公布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3]。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二十二
近段时间以来读了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这本书,并写下了这篇读书笔记。这本书对每个学习法律的人很重要,要多重要,读过才会知道。现在看了这后有些收益,记录如下。
首先我来介绍下此书作者。博登海默,1908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在海德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33年移民美国后在华盛顿大学研习美国法律并于1937年获得ll.b学位。从1951年开始担任犹他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律教授,并于1975年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学荣誉教授,1992年去世。博氏是综合法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哲学。主要论著有:《法理学》、《法理学:法律哲学法律方法》、《论正义》、《权力、法律和社会》、《责任哲学》和《英症状法律体系导论》等。然后再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全书的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的历史概论中介绍了自古希腊直至20世纪70年代的各派西方法律哲学的概述(包含作者对法律的哲学思考和作用的哲学思考)。第二部分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以及第三部分法律的渊源和技术。20世纪的西方法律哲学,一般来说有三大派别:社会学法学、分析法学和新自然法学。作者倾向于所谓“统一法理学”(或“综合法理学”)观点,既主张不以任何单一的、绝对的因素来解释法律;认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受社会、经济、心理、历史、文化以及各种价值判断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全书贯穿了这一思想。该书是作者对法律的基本性质以及法律制度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和价值进行哲学上的分析。该书的价值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它能引起读者认真而严肃的思考。因为时间关系我仅就本书第十一章节中正义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阅读,故本读书笔记也仅就此部分中正义的概念及正义与自然法的关系这两个部分展开重点阐述。
本书第十一章第四十九节关于正义的概念部分作者分了四个小部分来进行论述,分别是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契约正义及个人的非正义观。同时作者分别从主观向度和制度的层面进行了分析。而第五十节分析了正义与自然法的联系。以下就此两节内容内容进行介绍。
一、正义的概念范围
(一)历史上典型的正义概念
第一种是乌尔庇安和西塞罗的观点。这两人的定义强调的是争议的主观向度。“正义被认为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公平的意愿和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据此,作者做出了如下发挥。正义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给予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东西的意愿。正义要求关注他人,而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上述定义都着重强调了正义的主观向度。故正义被认为是人类精神上的某种态度、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想法的意向。第二种便是圣·托马斯·阿奎拉和埃米尔·布伦纳的观点。作者进一步指出正义不应仅仅局限于精神层面,还要具体化为实际措施和制度性手段。圣·托马斯·阿奎拉和埃米尔·布伦纳这两人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二)博登海默界定的正义之四重含义
第一种是分配正义。“分配正义所主要关注的是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配置的问题”、。然后,作者提出了一连串有关正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享有立法权力的当局来处理的。博登海默还列举了一些分配正义的表现形式,如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家之长发布的令和规定的罚则、采邑的工时、评分制度的公平性和分配奖学金的确当性等等。第二种是矫正正义。习惯法、国际法则、工资水平和矫正正义是指当一条分配正义的规范被某个社会成员所违反时,该社会成员就应承担赔偿、返还不当得利、接受刑罚等责任。矫正正义通常是由法院或其他被赋予了司法或准司法权利的机关执行的。它的主要适用范围乃是合同、侵权和刑事犯罪等领域。
第三种便是契约正义。即在正常情形下,当事人处于自愿而订立的合同是不存在不正义的情形的。但如果一方当事人隐瞒或故意错误表达相关信息,或一方当事人倚其优越的实力地位而将条件强加给对方,或一代表人在毫不考虑他(她)所代表的那些人的利益的情形下就签定集体协议,那么,虽然那些合同在形式上是自愿的,“但它却仍具有不正义的污点”第四种便是个人的非正义观。即“奉公守法的人和公平的人都是正义的”。最后,作者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认为上述所有有关正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论式:“个人应得的归于个人”。
二、正义与自然法的关系
(一)自然法的概念
在法理学思想史中正义观念往往与自然法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但自然法概念也并非唯一。主要有以下几种:亚里士多德认为一条正义规则“在任何地方都具有同样的效力”,那么它就是自然的。按照圣·托马斯·阿奎拉的观点,自然法视为“人类普遍的和根深蒂固的品性”。而赫伯特·哈特认为自然法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存在下去而必须拥有的”。这几个人的观点相似。与此对应的特里斯琴·沃尔夫持绝对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理性永恒不变;鲁道夫·斯塔姆勒与卡多佐法官都用相对论的方法,认为自然法是相对的、可变的。而第三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约翰尼斯·梅斯纳,艾尔弗雷德·维德罗斯。作者认为,以上这些自然法哲学家的观点尽管有分歧与异议,但仍存在一致性的要素,即“自然法是由应当得到承认的原则和准则构成的,而不管它们在一个国家或其他共同体的实在法中是否得到了正式表达”。也就是说自然法是高于国家法令的一种更高的正义原则。
(二)自然法随着正义观念的发展而发展
把以上的正义要求描述完以后,作者指出,应当根据生物学和心理科学中所取得的进展对人们在立法方面的基本需要进行重新思考和修正。由于人的道德情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自然法的宽容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很久以前可能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当代文明社会中则为法律所禁止;在过去,人们对轻微的罪行也适用死刑,但在今天,死刑只被限制适用于少数几种极为重大的罪行;一个现代国家的成员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安全都比混乱社会所能期望的安全程度高得多。作者在这里再次赞同了自然法的大多数倡导者所提出的“恶法非法”的观点。
(三)自然法是正义的最低层次
从书中不难看出正义制度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自然法,它是正义制
度的基础;第二层次是“被一特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认为是正义的规范和原则”,这些规范和原则可能得到了明文法的承认,也可能没得到其承认;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它是由一个更完美的和更理想的秩序的蓝图规划构成的,而这一规划则是一个国家的实在法所无力实现的”。据此,正义概念范围极广,不仅关注法律有序化的迫切的、即时的目的,而且关注它的远大的、终极的目的。
综上,是我对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近乎皮毛的理解。博登海默对正义的阐述是理性而精彩的,整本书是深刻而又有创意的。博登海默的正义论值得学者们深究,就算仅仅细致阅读了此书的一两个小节我也不得不为他那抽象、发散而丰富的思想而感叹。正义是法律制度的实质,正义也是法律永恒的主题,而博登海默对正义的这场探讨给法学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二十三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推进理论大众化。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立言。
人民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在新时代,也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汇聚和激发近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才能顺利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
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立言,就要像所要求的那样,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观照人民生活,首先要观照人民物质生活。也就是说,要重视研究人民的现实生产和生活,善于总结和发现其中的规律。其次要观照人民精神生活。要着眼于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研究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再次要观照人民利益诉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把如何有效协调社会利益矛盾、更好满足人民合理利益诉求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献计献策。表达人民心声,就要走进人民的内心世界,与人民进行心灵对话,满足人民理论需求,解决人民精神世界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变革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有人在变革面前把握不住时代发展脉搏,对新的社会现实感到无所适从;有人对复杂多样、不确定性强的客观世界不理解,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有人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象感到不满,积累了一些怨气。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关注社会变革对人的影响,读懂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心理,为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提供可亲、可行的理论和方法。
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指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人民立言的根本方法和现实途径。
搞懂历史逻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要为人民述学立论,必须走出“象牙塔”,深入实际、深入人民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理解和把握世界大历史、中国大历史。特别要理解和把握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历史逻辑、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逻辑,从而把中国历史、现实与中国问题搞清楚,把中国奇迹背后的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搞清楚。
升华人民情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必须具有人民情怀。深入人民群众才能读懂人民群众,读懂人民群众才能表达人民心声,表达人民心声才能为人民立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以真挚的情怀研究人民、书写人民,把人民群众的精彩生活表达好展示好;又要着眼于人民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为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练好基本功夫。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练好基本功夫,切实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关键是要做到深入浅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深入,就是抓住人的根本。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事物的根本在人。浅出,就是善于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语言进行理论解说,用人民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进行理论阐释,从而让理论更好掌握群众。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篇二十四
各有关市、县教育局,区直各有关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xx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xxx—xxx年)的通知》(桂政发〔xxx〕4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xxx—xxx年)〉的通知》(教职成〔xxx〕13号)要求,自治区“双十”工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和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试点即将结束。为总结试点经验,深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决定召开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总结验收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一)各试点项目单位报告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和经验。
(二)研究深入推进试点项目的措施和意见。
二、参会人员。
(一)自治区“双十”工程试点项目负责人。
2.农村户籍职校新生转为城市户籍项目:市教育局1人,试点学校1人;。
3.职业学校创建经营性实训基地项目:市教育局1人,试点学校1人;。
4.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项目:市教育局1人,试点学校1人;。
5.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各市教育局1人、试点学校1人;。
6.发展社区教育机制试点项目:各市教育局1人、牵头学校1人;。
7.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项目:各市教育局1人、园区学校1人。
(二)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试点项目学校负责人各1人。
三、会议地点。
xx市桂春路14号,金琅大酒店。
四、会议时间。
xxx年1月24日1天,23日报到。
五、其他事项。
(一)各试点单位作15分钟的工作报告。
(二)请各市、县教育局负责通知所辖有关学校。
(三)在邕人员不安排住宿。
(四)请与会人员填报回执表,于1月21日前发送至电子邮箱:xxxxxxxxx。联系人及电话:李xx,xxxxxxxxxx(传真)。
附件:1.自治区“双十”工程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及单位名单。
2.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试点项目学校及专业名单。
3.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总结验收会议参会人员回执表。
xx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xxx年1月16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41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