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好的计划需要明确目标、具体步骤和时间表,以及量化的结果评估标准。制定计划时,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技巧,提高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制定计划的实用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德育课程计划篇一
新的学年即将开始,下面小编整理了2017年小学德育课程工作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我们都知道,要教好书首先要育好人。做为教师,做好德育工作是自己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是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就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和美好心灵。把德育与智育比做水杯与水,人们总想让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但前提是杯子要越来越大才行,所以提高学生的智育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德育。
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看思想教育应从礼做起,从学礼到明礼再到行礼。一个人只有在幼年时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举止,将来才能在一个物质充裕、精神生活丰富的和谐社会中,塑造自身高贵的品行与综合素质,为社会贡献智慧和才华,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从而幸福一生。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新形势下的新教育精神,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以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素质教育大环境为保障,以努力提高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为目标,本学期我班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教育深入到各种活动。
二、工作重点及目标: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师生中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赏识学生,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
3、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4、开展不同课型的活动,充分利用好班队设计课,为学生设立一个展示才能的小舞台,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具体措施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
带领全班同学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等,采取一定的评比、竞赛等措施,使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开学之初,班主任要靠上抓,深入学生,掌握苗头,解决后倾向性问题。在班级要开展自评、组评、师评等活动,并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
2、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工作中,不断用班级获得的集体荣誉和成绩激励学生,在班级中形成向上的班风,教育学生要热爱班级,为班级的利益着想,在思想意识中形成,我为班级,班级为我的思想,促使班集体建设不断完善。
3、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新高潮,建立“手拉手”,“一帮一,一对红”,互教互学,使学生在原有的情况下成绩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更浓。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好班干部,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培养工作的能力,支持他们开展各项工作,辅导他们配合班级的整体工作。引入竞争机制,让班干部竞争上岗,给每一个同学提供一个公平展示自己的舞台。
5、重视家校联系。做好家访工作,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情况,个别教育指导,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6、提高自身素质。在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材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备好课,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善于诱导他们勤动脑,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7.卫生工作落实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上好两操,讲好个人、室内外卫生,定期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课时安排
1、九月份开展“我爱我师”演讲活动。新学年开始时,值教师节到来之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此项活动是要教育学生懂得尊师重教,同时也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2、十月份开展“我是节约小标兵”主题活动,深化科技教育。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十一月和十二月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加强安全教育。经常开展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护意识。通过法制专题讲座、学生征文、参观展览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4、元月份开展“庆祝元旦”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 、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本校“追求完美道德,发展个性特长”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从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入手,创建安全和谐校园和优良校风,提高德育实效性,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走德育工作的特色之路。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责任
(二)强化教育管理,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三)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学生干部
(四)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五)增强科研力度,推进德育科研创新
(六)密切家校联系,构建三维德育网
三、具体措施、方法
(一)、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责任
1、组织班主任、志愿辅导员开经验交流会,大力树立班主任典型,表彰优秀班主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拟请一批有经验的退休班主任或在职班主任交流、介绍管理经验以及介绍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全面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育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德育骨干力量。
2、强化全体教师的责任感,规范班级管理工作。使班主任有责任感,班级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实效化。而副班主任做到默契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分担一部分工作。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部门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使全体教育工作者明确育人任务,积极主动做好德育工作,促进德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3、加强常规检查,完善考评机制。引导、督促班主任在业务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健全班主任考评机制。积极为班主任、辅导员的发展搭建成长平台,认真开展班主任能力展示活动,组织他们参评各项优秀课例、班队活动的评选或展示。
4、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
做好鼓号队的更新工作,补充完善鼓号队成员;做好少先队大队干部和值日生、礼仪队员等的梯队培养工作。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做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二)、强化教育管理,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1、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德育摆在首位,把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2、抓好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卫生教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特点和学生年龄身心特点,以预防传染疾病、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和防拐骗事故为重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队会、集体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墙报等阵地,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制作宣传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促进他们自觉遵纪守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各类事故和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给家长发放《就如何预防流感给家长一封信》,组织全校师生学习《预防控制流行性感冒工作指引》,杜绝传染病感染和扩散。 3、平时有针对性地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针对临时出现的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事件进行处理和教育;与班主任等老师互相协调和研究,了解事情的真相并妥善处理。及时将处理结果或教育建议反馈给正副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要求值日教师和行政带头在课间多巡逻和检查各班课间活动情况,大队部加强对值日生和纪律监督分队的工作指导,做好课间活动护导,使各班的课间活动既活泼又有序,努力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4、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打造和谐平安校园。与分管安全管理的领导协调好,每月进行安全逃生演练。逃生演练有长期的应急预案和每次的演练安排,并有计划地实施,及时小结反馈给老师和学生。在演练中以注重安全为首位,确定各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做到有序撤离,有老师跟踪保护。在九、十月利用两个大课间时间训练。从十一月开始,在确保安全有序和路线明确清晰的前提下,每月将进行不定期突击演练。
1、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并实践《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尤其是爱护公物)。在广大学生中大力推广各类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加强对班、队干部的培养。
2、以开展“文明班级”评比为抓手,以少先队“自主管理”活动为载体,通过礼仪小天使、卫生护绿小队、课间纪律监督小队的监督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公共秩序(如爱护公物、损坏赔偿,知情报告,对特别案例进行引导和教育,主动承认的给予表扬并跟踪和帮助他改正。对举报者所在班级在文明班评比上加分),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3、继续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深刻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的社会主义新人。结合国庆、建队节等重大节日,认真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抓好生命教育。以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切入点,加强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渐进式地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学会寻求生命价值的真谛,不断提高对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四)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1、营造德育氛围,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2、联合体艺科组老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根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兴趣班的学习;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继续开展足球、羽毛球、电子琴等特色班训练,还增设了“国画班”和“女足”班,全校有30个兴趣班。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将在九月筹备开“国庆暨小学足球文化节”的各项活动,十月举行开幕式,十月闭幕。策划和准备“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此两项活动都将做出详尽的方案计划,在校委会上讨论通过并实施训练,并将在十、十一月分别举行。
(五)增强科研力度,推进德育科研创新
1、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学习生活为素材,挖掘学校德育的有利资源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组建德育教研队伍,加强德育课题探索与研究,研究德育教育的模式,申报有关课题。撰写德育论文,探索德育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力争20xx年在广州市德育创新奖上获奖。
2、规范学校德育管理,参加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提升学校德育水平。争取获得“广州市德育示范学校”称号。
(六)密切家校联系,构建三维德育网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2、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家校互动格局。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对家长加强家教、心理健康、生理卫生、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访、电访、信访、网上联系平台(校训通)等形式,使德育深入家庭。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
3、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共同配合,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预防学生进入网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利用校讯通等各种平台,对家长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与家长沟通对学生校内外卫生、安全教育,利用“小手拉大手”的途径对家长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控烟工作宣传等。根据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参与学生教育情况,评选本学年“xx小学优秀家长”;征集家长志愿,让家长自愿者参与第二课堂兴趣班的培训工作和中午校门口纪律监督等工作。
4、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和家长一起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适当的渠道沟通学生在校及在家情况,落实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进。
每月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精心策划开学典礼活动方案,做好安排和准备工作,做到各个环节进行得有序和紧凑。
2、开展好教师节活动
3、策划和准备“第一届xx小学足球文化节”的各项活动。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依据方案,按部就班进行训练和准备。
5、与分管安全管理的领导联合,开展第一次的消防演练,做到事前有安排、通知,事后有总结。
6、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公德秩序进行系列教育宣传活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环境教育和宣传,使校门口保持干净。
7、进行诚信教育并出好墙报。
8、在下旬召开家长委员会,提出开展“家长社工”的志愿征求活动,拟在十一月开始。内容有担任中午的学生管理监督员、对学生或家长开讲座等。
9、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做好鼓号队的更新工作,补充完善鼓号队成员
10.评选广州市优秀班主任
11、组建女子足球队并外聘教练进行训练。
十月:
1、举行“国庆暨小学足球文化节”开幕式以及各项相关活动
2、继续准备“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
3、对家长摸查,征集家长志愿者参与艺术节的表演活动
4、与分管安全管理的领导联合,开展一次消防演练活动
5、配合猎德街道办,迎接创建“星级街道”检查评比活动,和“垃圾分类”的评比活动。
6、做好晨检,确保不发生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7、开展课间游戏活动
十一月:
1、“家长社工”的志愿系列活动开始
2、举行“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和闭幕式。安排家长委员或代表的工作。提前做好方案,并要求每位老师熟知自己的职责。
3、开展一次消防演练活动,进行突击演练检查,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做到防范于未然。
4、学生体检
十二月:
1、配合综合实践现场会,做好德育常规工作
2、学生秋游活动
3、准备元旦的游园工作并在月底开展活动
元月——二月:
1、评选并表彰优秀家长委员
2、举行第二届xx小学“校长杯”班际足球赛
3、评选xx小学优秀班主任
4、散学典礼并进行寒假安全教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三个习惯”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确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层次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的德育环境。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浓厚的育人意识。
3、狠抓规范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坚持活动育人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思路:
从学校德育管理薄弱环节入手,抓住两条主线:习惯养成,班级管理。
细——管理细化,即制定各项评比检查有据可依,有过程,有激励,有总结,有提高。
严——严格管理,即严格执行学校德育各项管理规定,管理者认真履行职责,依章办事。
新——独特新颖,即抓好班集体和个人的典型培养与宣传工作,通过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开展有时代气息,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活——思路开通,即学校、班级德育管理者要认真学习新形势下的德育理论及德育管理方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德育的切入点、突破口,会合各方的教育力量形成有实教的工作局面。
四、主要工作: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鼓励班主任阅览有关优秀理论书刊,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先进的经验。健全班主任的培训学习制度,开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明确学习目标,不断充实学习内容,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
其次,各班要认真上好每一节班队、晨会、思品阵地课,其他课不得占用,学校将不定期的检查班会、晨会情况,对不上或上不好的班级给予批评扣分。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有利于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第三,加大检查力度,尤其是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德育过程性资料的建设,针对每月教育重点进行调研,及时填写反馈表格,便于总体把握。
2、狠抓基础,强化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迫在眉睫。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进一步对学生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将组织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良好习惯方面的知识,统一规范学生在学校,在社会,在家里的文明礼仪行为。各班要开展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发挥班队活动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的宣传教育作用,从每天身边的小事抓起,坚持不懈,有始有终,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
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班集体”评比工作,对文明班级的评比方案进行修定,以更趋合理性和科学性,把检查、评比的内容作为评选“文明班”以及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而更好地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激发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规范学生的行为表现。
4、密切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继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好家访工作,对于自我控制力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要定期与家长联系,使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尽快养成良好习惯。
5、大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
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思品课、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6、特别重视单亲家庭、贫困家庭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想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本学期,我校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以及外留守儿童重新进行摸底、核实,要求班主任根据帮带对象的实际制订详细的帮带计划。
7、重视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
本学期,我校将认真对每一位问题学生进行个性分析,全面开展对于问题学生教育研究,并开展问题学生案例评比活动,以加大研究力度。
德育课程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局德育工作精神,围绕学校工作计划与重点,加快德育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现代德育管理体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远期目标:继续对学生进行“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教育,开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浅显的社会和政治、法律常识教育,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基本性的启蒙教育,进一步提高它们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性,继续培养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习惯。培养他们诚实、谦虚、勇敢、活泼、大胆创新等思想、心理素质。
2.近期目标:教育学生自尊自爱,有坚定的意志,惜时守信、认真负责,对生活有积极进取的态度。教育学生懂得要知法、守法、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做守法的小公民,在少先队组织的生活和实践中学习正确的使用和运用民主权利。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懂得正确竞争,与人正确交往。培养健康的个人爱好,发展特长。有自信、有目标,成为一个性格健全,行为良好的儿童。
三、工作措施:
1.开展“国歌是我心中的骄傲”,唱响国歌主题活动。教育学生严肃升旗仪式中的礼仪规范、唱响心中的国歌。
2.常规、安全教育为重点,抓学生《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开展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及社会公德教育活动。结合3月27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继续对学生进行安全第一、学会自我保护等安全意识的教育。远离危险,把安全时刻记在心间。
3.对学生进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搜集有关日常生活文明礼仪的常识。结合语文实践活动“古诗文诵读”等活动,检验学生的文明礼仪程度。
四、月份安排:
略
德育课程计划篇三
全面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教育改革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我校实际情况,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
2、高度重视养成教育。
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制度。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文明用语脱口而出,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的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4、加强家长学校教育。
抓好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积极开展“教师家访”活动。
5、抓好学生安全教育。
6、严格保安管理,建立来客登记制度,严防社会闲杂人员、不法分子进入校园,滋扰学校。
四、工作安排。
2、召开期初家长会。
3、庆祝教师节。
4、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文明礼仪伴我快乐成长”等活。
1、庆祝国庆节系列活动。
2、开展建队节65周年纪念活动。
3、重阳节敬老活动。
4、法制宣传月活动。
5、多元评价自我目标签订书。
1、继续开展读好书活动。
2、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
3、举行写字比赛活动。
4、多元评价互评互助活动。
1、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检查。
2、开展“感恩、服务、奉献”主题教育。
3、做好多元评价工作。
1、庆祝元旦活动。
2、总结德育工作,制定春季工作思路。
德育课程计划篇四
本学期我校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培养学生的良课件下载[x]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班集体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重点,以多种形式为手段,以全员参与为保障,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使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成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开展主题教育月系列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社会公德和社会实践能力;
3、抓好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加强安全、法纪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细则,科学实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6、广泛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师生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营造德育氛围,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各校要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更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把“艰苦奋斗、尊重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融入“三风”建设中,以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精神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良好的氛围影响、教育学生,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广大教师追求健康向上的人生,着力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构建学习型校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以此带动学校的内涵建设、文化建设。一是要注重营造氛围。各校要挤出资金,大力支持,争取捐助,努力为师生提供有益的书籍;二是各校至少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届时提前上报德育处安排人员下校(园)参加评选,择优在学校网站发表。三是要带动学生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读书沙龙、诵读比赛、征文比赛、评选“读书之星”、“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活动,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广大学生,培养时代精神与传统美德兼备的现代公民。中心小学将于12月份举行读书心得比赛。
3、加强养成教育,铸良好学习品质。挖掘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以学习落实《守则》《规范》为重点,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并长期坚持,内化为人人遵守的行为习惯。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自觉遵章守纪,处处自律自警。要关注学生生活细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加强常规管理。结合班级和学生个体差异,找准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有的放矢地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4、以“共创文明县城”为契机,促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
在深化学生的“两惯”教育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县“文明县城”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评选标准,评选表彰“美德少年”,各校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学生语言文明、文明礼让、文明交通等方面的训练与培养,将养成教育与文明教育紧密联系。10-11月各校(园)要做好“文明县城”迎检准备工作。
5、强化自主管理,促良好校风的形成。
序,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6、开展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塑学生良好品性。
以少先队组织为载体,开展“树理想,品学优,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引导学生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全面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性。
7、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日和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通过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今年9月份是第8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校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主题征文、知识竞赛、手抄报征集、专题讨论等隐性课程的实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每一位学生。
8、认真开展感恩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感恩教育课件下载[x]是生命教育的基础,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要从每一个细节开始,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以多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生感恩社会,感恩一切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各校要将每年的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口,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切实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9、拓展体育、卫生、艺术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工作。各校要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康计划纲要》《福建省中小学体育课程常规》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文明行走”宣传教育活动生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弘扬奥运精神,增强学生体质。
卫生工作。各校要积极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活动,抓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努力营造优美、整洁、文明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艺术工作。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活动要做到有专人负责、有过程、有记录、有总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化、艺术水平。
10、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家校互动格局。通过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系卡,加强家长学校在家教、心理健康、生理卫生、法制教育等方面的科学指导。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校联系热线、网上联系平台等形式,使德育深入家庭。
四、月份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制订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
2、组织学习有关文件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校园环境、德育基地建设。
九月份:
1、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
2、庆祝教师节,开展“尊师爱生”活动;
3、学生自主管理培训;
4、开展“共创文明县城”活动;
5、组织参加合唱比赛;
6、组织参加第9届瓷都广场文化活动;
7、开展以“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为主题的“教师读书工程”活动。
十月份:
1、开展庆祝“国庆”活动,“元旦”班刊评比;
2、开展队史教育,举行入队仪式,吸收新队员;
3、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
4、开展第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
5、举行“感恩老师”演讲比赛
十一月份:
1、开展“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举行读书知识竞赛;
2、加强法制和安全教育,举办交通安全教育讲座;
3、开展爱国爱家教育活动;
4、强化行为规范教育;
5、队干竞岗活动。
6、举行校园小歌手赛
十二月份:
1、举行“元旦”朗诵比赛;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少先队大队主题观摩活动;
4、班主任教育案例评比活动;
5、教师读书心得评比。
20xx年一月份: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2、期末家访;
3、评选“红旗班级”;
4、德育、少先队工作总结,有关资料整理归档。
德育课程计划篇五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有理想、有道德(礼仪)、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文明礼仪行为细则》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3、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红领巾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感恩教育。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5、利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7、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继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四、工作安排
1、开展“学日常规”竞赛活动,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
2、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队会活动。
3、在各项活动中开展“寻找我的榜样”争做班级十星活动,使全班形成“比学赶帮”良好氛围。
4、在九九重阳到来之际,开展“尊老、爱老、敬老”活动。
5、开展“庆国庆”活动,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开展“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熟知传统节日,感悟民族精神,把祝福送给每一个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德育课程计划篇六
德育既为教学服务,又融入学校的其他其他工作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为题。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开展“养成教育强化月”活动,联系本学校实际情况,在保持良好的习惯的同时,办出自己的特色。
2、逐步开展推动《德育课程化》,通过不断地学习、观摩、培训,开展德育课程设置研究,德育活动课程化的研究,逐步完善小学德育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
3、继续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场地和氛围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艺术节,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教育、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
4、、组织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让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葛小菊老师、郭素珍老师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教师和学生中普及心理学知识。
5、开展好每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竞技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相结合。培训体育老师,做好足球进校园工作,并组织好各类体育赛事。
三、具体安排
(1)三月上旬,做好20xx年的德育体育工作总结,布置20xx年的德育体育工作。选派老师参加文教局举办的足球培训。
(2)三月下旬,开展“养成教育强化月活动”,同时做好大课间操及体育工作的迎检工作。
(3)四月上旬,通过板报,升国旗,班会等活动组织学校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并在全乡范围内选拔优秀征文、选拔书法比赛的作品。
(4)四月下旬,在付佐完小全乡开展乒乓球比赛,选拔优秀队员。开展以学校为单位的竞技性趣味性相结合运动会。
(6)五月份,结合本乡实际情况,组织首批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葛小菊、郭素珍老师,对我乡老师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题讲座。在付佐完小举办“传承中华文化,公主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小学生读书活动。检查交流德育课程化的开展情况。
(6)六—七月份,结合“养成教育强化月活动”征集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7)九月份,举办第三届全乡小学生跳绳比赛。
(8)十月份,组织全乡教师开展每年一度的教师班主任素质大赛;
(9)十一月份,组织全乡范围内的大课间操及体育工作的观摩交流活动。
(10)十二月份,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工作,完成全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
德育课程计划篇七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落实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心理辅导力度,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小学德育课程工作计划,供您参阅。
我们都知道,要教好书首先要育好人。做为教师,做好德育工作是自己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是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就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和美好心灵。把德育与智育比做水杯与水,人们总想让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但前提是杯子要越来越大才行,所以提高学生的智育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德育。
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看思想教育应从礼做起,从学礼到明礼再到行礼。一个人只有在幼年时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举止,将来才能在一个物质充裕、精神生活丰富的和谐社会中,塑造自身高贵的品行与综合素质,为社会贡献智慧和才华,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从而幸福一生。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新形势下的新教育精神,落实学校教育
教学工作计划
,以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素质教育大环境为保障,以努力提高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为目标,本学期我班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教育深入到各种活动。二、工作重点及目标: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师生中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赏识学生,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
3、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4、开展不同课型的活动,充分利用好班队设计课,为学生设立一个展示才能的小舞台,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具体措施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
带领全班同学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等,采取一定的评比、竞赛等措施,使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开学之初,班主任要靠上抓,深入学生,掌握苗头,解决后倾向性问题。在班级要开展自评、组评、师评等活动,并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
2、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工作中,不断用班级获得的集体荣誉和成绩激励学生,在班级中形成向上的班风,教育学生要热爱班级,为班级的利益着想,在思想意识中形成,我为班级,班级为我的思想,促使班集体建设不断完善。
3、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新高潮,建立“手拉手”,“一帮一,一对红”,互教互学,使学生在原有的情况下成绩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更浓。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好班干部,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培养工作的能力,支持他们开展各项工作,辅导他们配合班级的整体工作。引入竞争机制,让班干部竞争上岗,给每一个同学提供一个公平展示自己的舞台。
5、重视家校联系。做好家访工作,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情况,个别教育指导,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6、提高自身素质。在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材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备好课,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善于诱导他们勤动脑,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7.卫生工作落实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上好两操,讲好个人、室内外卫生,定期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课时安排
1、九月份开展“我爱我师”演讲活动。新学年开始时,值教师节到来之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此项活动是要教育学生懂得尊师重教,同时也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2、十月份开展“我是节约小标兵”主题活动,深化科技教育。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十一月和十二月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加强安全教育。经常开展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护意识。通过法制专题讲座、学生征文、参观展览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4、元月份开展“庆祝元旦”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三个习惯”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确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层次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和谐的德育环境。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浓厚的育人意识。
3、狠抓规范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坚持活动育人思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思路:
从学校德育管理薄弱环节入手,抓住两条主线:习惯养成,班级管理。
细——管理细化,即制定各项评比检查有据可依,有过程,有激励,有总结,有提高。
严——严格管理,即严格执行学校德育各项管理规定,管理者认真履行职责,依章办事。
新——独特新颖,即抓好班集体和个人的典型培养与宣传工作,通过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开展有时代气息,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活——思路开通,即学校、班级德育管理者要认真学习新形势下的德育理论及德育管理方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德育的切入点、突破口,会合各方的教育力量形成有实教的工作局面。
四、主要工作: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鼓励班主任阅览有关优秀理论书刊,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先进的经验。健全班主任的培训学习制度,开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明确学习目标,不断充实学习内容,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
其次,各班要认真上好每一节班队、晨会、思品阵地课,其他课不得占用,学校将不定期的检查班会、晨会情况,对不上或上不好的班级给予批评扣分。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有利于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第三,加大检查力度,尤其是班级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德育过程性资料的建设,针对每月教育重点进行调研,及时填写反馈表格,便于总体把握。
2、狠抓基础,强化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迫在眉睫。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进一步对学生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学校将组织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良好习惯方面的知识,统一规范学生在学校,在社会,在家里的文明礼仪行为。各班要开展以“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发挥班队活动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的宣传教育作用,从每天身边的小事抓起,坚持不懈,有始有终,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
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班集体”评比工作,对文明班级的评比方案进行修定,以更趋合理性和科学性,把检查、评比的内容作为评选“文明班”以及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而更好地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激发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规范学生的行为表现。
4、密切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继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好家访工作,对于自我控制力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要定期与家长联系,使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尽快养成良好习惯。
5、大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
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思品课、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6、特别重视单亲家庭、贫困家庭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也能想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本学期,我校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以及外留守儿童重新进行摸底、核实,要求班主任根据帮带对象的实际制订详细的帮带计划。
7、重视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
本学期,我校将认真对每一位问题学生进行个性分析,全面开展对于问题学生教育研究,并开展问题学生案例评比活动,以加大研究力度。
一 、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本校“追求完美道德,发展个性特长”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从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入手,创建安全和谐校园和优良校风,提高德育实效性,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走德育工作的特色之路。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责任
(二)强化教育管理,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三)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学生干部
(四)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五)增强科研力度,推进德育科研创新
(六)密切家校联系,构建三维德育网
三、具体措施、方法
(一)、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育人责任
1、组织班主任、志愿辅导员开经验交流会,大力树立班主任典型,表彰优秀班主任、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拟请一批有经验的退休班主任或在职班主任交流、介绍管理经验以及介绍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全面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育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德育骨干力量。
2、强化全体教师的责任感,规范班级管理工作。使班主任有责任感,班级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和实效化。而副班主任做到默契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分担一部分工作。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部门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职责,使全体教育工作者明确育人任务,积极主动做好德育工作,促进德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3、加强常规检查,完善考评机制。引导、督促班主任在业务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健全班主任考评机制。积极为班主任、辅导员的发展搭建成长平台,认真开展班主任能力展示活动,组织他们参评各项优秀课例、班队活动的评选或展示。
4、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
做好鼓号队的更新工作,补充完善鼓号队成员;做好少先队大队干部和值日生、礼仪队员等的梯队培养工作。并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做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二)、强化教育管理,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1、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切实把德育摆在首位,把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2、抓好安全教育和普法教育、卫生教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特点和学生年龄身心特点,以预防传染疾病、交通、溺水、火灾、拥挤踩踏和防拐骗事故为重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队会、集体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墙报等阵地,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制作宣传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促进他们自觉遵纪守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各类事故和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给家长发放《就如何预防流感给家长一封信》,组织全校师生学习《预防控制流行性感冒工作指引》,杜绝传染病感染和扩散。 3、平时有针对性地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针对临时出现的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事件进行处理和教育;与班主任等老师互相协调和研究,了解事情的真相并妥善处理。及时将处理结果或教育建议反馈给正副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要求值日教师和行政带头在课间多巡逻和检查各班课间活动情况,大队部加强对值日生和纪律监督分队的工作指导,做好课间活动护导,使各班的课间活动既活泼又有序,努力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4、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打造和谐平安校园。与分管安全管理的领导协调好,每月进行安全逃生演练。逃生演练有长期的
应急预案
和每次的演练安排,并有计划地实施,及时小结反馈给老师和学生。在演练中以注重安全为首位,确定各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做到有序撤离,有老师跟踪保护。在九、十月利用两个大课间时间训练。从十一月开始,在确保安全有序和路线明确清晰的前提下,每月将进行不定期突击演练。1、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并实践《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尤其是爱护公物)。在广大学生中大力推广各类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加强对班、队干部的培养。
2、以开展“文明班级”评比为抓手,以少先队“自主管理”活动为载体,通过礼仪小天使、卫生护绿小队、课间纪律监督小队的监督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公共秩序(如爱护公物、损坏赔偿,知情报告,对特别案例进行引导和教育,主动承认的给予表扬并跟踪和帮助他改正。对举报者所在班级在文明班评比上加分),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3、继续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在学生中开展深刻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祖国的社会主义新人。结合国庆、建队节等重大节日,认真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抓好生命教育。以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切入点,加强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
励志
教育和感恩教育,渐进式地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学会寻求生命价值的真谛,不断提高对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四)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1、营造德育氛围,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2、联合体艺科组老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根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兴趣班的学习;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继续开展足球、羽毛球、电子琴等特色班训练,还增设了“国画班”和“女足”班,全校有30个兴趣班。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将在九月筹备开“国庆暨小学足球文化节”的各项活动,十月举行开幕式,十月闭幕。策划和准备“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此两项活动都将做出详尽的方案计划,在校委会上讨论通过并实施训练,并将在十、十一月分别举行。
(五)增强科研力度,推进德育科研创新
1、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学习生活为素材,挖掘学校德育的有利资源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组建德育教研队伍,加强德育课题探索与研究,研究德育教育的模式,申报有关课题。撰写德育论文,探索德育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力争20xx年在广州市德育创新奖上获奖。
2、规范学校德育管理,参加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提升学校德育水平。争取获得“广州市德育示范学校”称号。
(六)密切家校联系,构建三维德育网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2、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家校互动格局。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作用,对家长加强家教、心理健康、生理卫生、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访、电访、信访、网上联系平台(校训通)等形式,使德育深入家庭。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
3、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共同配合,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预防学生进入网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利用校讯通等各种平台,对家长进行环保宣传教育;与家长沟通对学生校内外卫生、安全教育,利用“小手拉大手”的途径对家长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控烟工作宣传等。根据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参与学生教育情况,评选本学年“xx小学优秀家长”;征集家长志愿,让家长自愿者参与第二课堂兴趣班的培训工作和中午校门口纪律监督等工作。
4、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和家长一起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适当的渠道沟通学生在校及在家情况,落实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进。
每月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精心策划开学典礼
活动方案
,做好安排和准备工作,做到各个环节进行得有序和紧凑。2、开展好教师节活动
3、策划和准备“第一届xx小学足球文化节”的各项活动。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依据方案,按部就班进行训练和准备。
5、与分管安全管理的领导联合,开展第一次的消防演练,做到事前有安排、通知,事后有总结。
6、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公德秩序进行系列教育宣传活动,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环境教育和宣传,使校门口保持干净。
7、进行诚信教育并出好墙报。
8、在下旬召开家长委员会,提出开展“家长社工”的志愿征求活动,拟在十一月开始。内容有担任中午的学生管理监督员、对学生或家长开讲座等。
9、加强少先队基础建设,做好鼓号队的更新工作,补充完善鼓号队成员
10.评选广州市优秀班主任
11、组建女子足球队并外聘教练进行训练。
十月:
1、举行“国庆暨小学足球文化节”开幕式以及各项相关活动
2、继续准备“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
3、对家长摸查,征集家长志愿者参与艺术节的表演活动
4、与分管安全管理的领导联合,开展一次消防演练活动
5、配合猎德街道办,迎接创建“星级街道”检查评比活动,和“垃圾分类”的评比活动。
6、做好晨检,确保不发生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7、开展课间游戏活动
十一月:
1、“家长社工”的志愿系列活动开始
2、举行“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和闭幕式。安排家长委员或代表的工作。提前做好方案,并要求每位老师熟知自己的职责。
3、开展一次消防演练活动,进行突击演练检查,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做到防范于未然。
4、学生体检
十二月:
1、配合综合实践现场会,做好德育常规工作
2、学生秋游活动
3、准备元旦的游园工作并在月底开展活动
元月——二月:
1、评选并表彰优秀家长委员
2、举行第二届xx小学“校长杯”班际足球赛
3、评选xx小学优秀班主任
4、散学典礼并进行寒假安全教育
德育课程计划篇八
全面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教育改革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我校实际情况,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
2、高度重视养成教育。
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制度。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文明用语脱口而出,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的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4、加强家长学校教育。
抓好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积极开展“教师家访”活动。
5、抓好学生安全教育。
6、严格保安管理,建立来客登记制度,严防社会闲杂人员、不法分子进入校园,滋扰学校。
四、工作安排。
2、召开期初家长会。
3、庆祝教师节。
4、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文明礼仪伴我快乐成长”等活。
1、庆祝国庆节系列活动。
2、开展建队节65周年纪念活动。
3、重阳节敬老活动。
4、法制宣传月活动。
5、多元评价自我目标签订书。
1、继续开展读好书活动。
2、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
3、举行写字比赛活动。
4、多元评价互评互助活动。
1、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检查。
2、开展“感恩、服务、奉献”主题教育活动。
3、做好多元评价工作。
1、庆祝元旦活动。
2、总结20xx年德育工作,制定20xx年春季工作思路。
德育课程计划篇九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本学期制定以下德育工作计划:
1.三月:学雷锋再掀高潮:
(1)学雷锋活动,大做好人好事,将雷锋精神具体化,赋予时代意义,通过做好人好事,少先队活动、板报、诗歌朗诵等形式进行。
(2)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着重对学生进行以“讲卫生、懂礼貌、守纪律、关心人”的文明礼仪等养成习惯进行教育。诵记《文明礼仪三字歌》,通过小组背诵评比等形式进行。
2.四月:爱国主义教育。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和谐观教育,了解中华悠久的历史和名人,知道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通过班会、板报等形式开展活动。
(2)对学生进行“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学守纪的道德情操,通过演讲、诗朗诵等形式进行。
3.五月:民族团结教育:
(1)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内容有《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形式有案例分析、故事解说等,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懂得如何守法。
(2)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将革命老前辈的光荣传统,新旧社会的对比,让学生珍惜幸福生活,懂得勤俭节约。
4.六月:安全,理想教育: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在校内、校外及外出时应如何注意安全,形式有板报,讲解等。
(2)珍惜时间:畅行未来主题队会活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未来的思想。
5.七月:复习考试暑假安全教育。
(1)考前如何复习,合理利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轻松考试,愉快度假期。
(2)暑假安全教育,主要有对人生安全教育,合理安排假期学习和生活,做父母的好帮手,对学生进行片区规划管理。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
摘要:“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培养人才需要重视人际环境的选择。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特别是对以实际操作活动和直接经验为心理发展基础的可塑性强的幼儿来说,受环境的影响更大。环境对其身心发展起着交互作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创设幼儿园的隐性教育中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创造一个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利于幼儿探索活动,引发支持幼儿思考的、促进师生、幼儿之间交往和互动的环境,使环境成为隐性的课程教育。
关键词:教育环境创设
新纲要明确的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的组织与实施之一。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隐性课程。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重视幼儿园显性课程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幼儿园隐性课程的巨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幼儿园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全面发展。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来创设环境
幼儿年龄的差异不仅仅是生理现象,还表现在他们心理发展水平上。心理发展水平是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来表现的。相对来说,年龄越小,生活经验越少,他们从事活动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协调自己行为的能力都较差。所以,创设的环境中必须根据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要求的环境。小班幼儿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大多是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因此,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环境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幼儿游戏的机会多了,交往增多了,愉悦的情绪体验增多了。
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占主要地位,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根据这一特点,教师们提供了大量的游戏材料和半成品:有各种饮料瓶让幼儿做娃娃头、服装;有各种果壳用来拼图;用各色颜色吹吹画画。在做做玩玩操作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能力。
大班幼儿由于知识、经验、语言和抽象概括水平的提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有所发展,好奇心强爱提问。我们通过创设环境,以满足幼儿不断提出的问题。如:科学活动《认识胎生和卵生动物》,师生共同收集百科全书、动物图片让幼儿讨论各种动物的生殖方式;在观察角里共同制作银杏树叶、梧桐树叶、黄洋树叶、枫树叶标本,让幼儿通过观察制作,寻找树叶异同,从中提出答案,使大班幼儿的活动具有探索性。
另外,是我们教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布置环境,注意根据幼儿概念形成的基本规律,采用大量形式多样的刺激,来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如:在一次数学活动(中班)“排序“中,为了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我们围绕教育目标进行了环境的布置和设计:环境1、是长城背景图,长城垛口在飘扬的彩旗、空中飞舞的气球、载歌载舞的`民族娃娃等都按不同的规律排列着。环境2是植物园背景图,花、树木都有规律地排列着。环境3是小兔子种萝卜的情景图,萝卜按两大一小的规律排列。环境4是小熊铺石子路的情景图,石子按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环境5是小鸭子筑篱笆的情景图,篱笆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参观长城、游植物园、帮小兔种萝卜、发现小熊铺石子的秘密、和小鸭一起筑篱笆等,孩子们通过对一个个情景图的观察,发现了排列的规律。
二、在环境创设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丰富,能力的发展也愈充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综合利用社会和自然环境,让幼儿到广阔的自然、社区环境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去收获。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幼儿们不仅精神放松、情绪饱满,而且可以进行最直接的观察、探索学习,视野也大为拓宽,对事物有了贴切、生动、新鲜的认知。此时,他们的思维特别活动,他们的语言特别丰富,他们的问题也特别有趣。在“消防队员”主题活动中,带孩子走进消防部队,孩子们看到个个身着军装、精神昂扬的消防队员时,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起拥到他们跟前,一系列有趣的问题随之而来:你们是用什么救火的?救火时你们也是这么穿的吗?火会烧到你们吗?消防车怎么用,能告诉我们吗?……消防员叔叔对孩子们的问题一一作出了回答。消防队员还为我们的孩子进行操练,在活动中孩子们认认真真,他们对解放军产生了极大的爱戴和敬意,产生了学习解放军的强烈愿望。参观回来后孩子们就玩起了“解放军”的游戏,学习“演练”。可见,丰富的环境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学习带来了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主动参与所带来的快乐又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
教师必须注意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创设的环境应有利于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能偏重于哪一个方面。物质材料的提供应是多样的,富于变化的。如在大班的动手区教师提供给幼儿不同颜色、不同材料(塑料、木头等)、洞口不同大小的珠子,让幼儿有规律地为娃娃穿项链或者是手链,在活动中让幼儿有选择的可能,以满足幼儿各种兴趣。还要根据幼儿的需要经常地更换区角的内容。如:经常变换计算角的内容,在活动中对个别幼儿加以指导,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配合常识教学系统地更换科学角的内容,让每一个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空气、声音、电、力等现象,从中获得知识。
另外,我们要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环境应促进儿童能力和个性发展,在同一班级中,孩子的表现有共性也有个性。
创设环境要注意不同孩子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活动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安排,以促进每个幼儿在自身水平上的发展。如在大班的美工区,制作《扇子》,能力强的幼儿教师直接提供扇骨,让孩子自己穿好,在贴上扇面,最后做装饰。能力差的幼儿我们可以提供给他半成品扇子,有穿好的扇骨,没有扇面的等。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一
中学生物学隐性课程的内容包括有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等方面。
1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待社会。中学生正处于逐步形成世界观的时期,使他们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引导他们克服主观片面性,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能正确认识生物界的种种事物、现象及其规律,而且能够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科学的世界观就是客观地认识事物、辩证地认识发展、历史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懈地追求真理。革命的人生观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珍惜人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社会负责。正确的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不仅需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精益求精的严谨敬业态度,更重要的是还要求生物学工作者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的价值是无私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来。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2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人的中学生,应当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认清历史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集体主义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合乎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它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
[1][2][3]。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中心工作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在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手段、方法不断创新,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巩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原则:
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适应学生发展需求,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求实创新。主动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德育的理念思路、内容方法、载体手段上不断创新,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统筹协调。在学校内部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育人;同时开发整合社会德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育人合力。
三、工作目标:
1.以师为本,抓好德育制度建设、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环境建设、德育课程建设和德育机制建设。
2.以生为本,加强学生常规训练,将品德教育与勤廉、法制、安全、健康、环保等有机结合,并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3.以校为本,整合社企、家长、学校资源,全方位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四、主要工作:
(一)以师为本,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共同体建设。
教育是培养人的千秋大业。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全校教师自觉投入到德育实践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坚持正面教育,有机渗透德育。
1.加强班主任的全员培训。班主任沙龙、例会正常开展,按计划下达班主任工作任务,认真听取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一个月活动一次。加强教育理论文章的学习,利用校园网或班主任群,向老师们推荐育人方面的案例,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班主任群布置落实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举行40周岁以下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每月一个项目。不断提高青年班主任的基本功,备战太仓市班主任基本功竞赛。
2.加强班主任队伍的考核。认真细致做好班主任月考核工作,每月的考核将作为期末班主任绩效考核的依据,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力求通过以考评促管理,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另外,本学期还将每周的升旗仪式纳入班主任考核之中。
(二)以书为本,发挥德育教材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对行为的知晓率。
1.强化学科渗透。抓好德育课程建设。本学期将重点抓好晨会课建设,通过培训、抽查等方式,促使班主任提高晨会课质量,让晨会开启学生美好的一天,真正做到成为滋养学生的心灵,进行道德引领的平台。
2.活用校本教材。用好德育校本课程《阳光下成长》一书,选择授课内容,强化养成教育。要求班主任每周至少上一课。副班主任利用周四晨会课进行法制和安全的教育。
(三)以生为本,狠抓常规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学校以“弘扬长征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及银杏娃争章为抓手,将养成教育融入到德育常规管理、主题教育、德育特色活动中,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道德银行的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良好的实施环境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1.常规管理精细化。各班明确学生的岗位职责,实行精细化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将自己的小小岗位做到极致,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合作意识,有效促进班集体的常规管理。
2.将“三爱”、“三节”思想融入到学生常规管理教育活动中。各班能合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真情、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班集体文化建设。
3.继续推行文明班评比制度,对各班十项常规进行量化考核,做好期末总评。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以生为本,丰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学校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学主渠道,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好心理节。通过课堂渗透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交往等,将每天早晨正式上课前、课间休息时、放学后等时间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时机,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3.进行开学典礼寒假三会展示、三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六一”儿童节等活动,为学生编织精彩童年,放飞梦想。
4.联系校外德育基地,丰富学生课外德育活动的内容
本学期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校外德育基地密切联系,用好家长资源,有计划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增加学生和社会接触的机会,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少先队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开展科技素养工程
本学期,组织每个年级观看一场科普电影,聆听科普讲座一次,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激发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五)以校为本,整合社企、家长、学校资源,全方位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构建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和谐家校关系。
1.规范班级qq群的建设,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与沟通,及时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
2.做好家访工作。根据学校的德育制度,通过网上家长学校、电话、上门家访等形式及时做好家校信息的互通工作。新班主任每月家访一位学生,老班主任每月家访一位学生。调查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家校路路通每月不少于8条。
3.开展家长会及开放日活动。本学期开展二、四、五年级的家长开放日,一、三、六年级的家长会。邀请校外专家作讲座,提升家教水平。采用班级座谈形式,推荐家长介绍家教经验,进行交流与互动,避免老师的一言堂,提高家长会的实效。组织认真学习《家庭教育读本》,切实有效地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推荐“好家长”,在“六一节”活动时进行表彰。
4.建好家长委员会。召开家委会会议,明确工作职责;继续开展好家长志愿者活动。
5.此外,要进一步规范家长学校建设的相关制度,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三结合”教育网络。
行事历
二月份
1.举行开学典礼,回顾并表彰寒假三会先进个人。
2.总结缤纷冬日假日活动,上交假期各类资料。
3.新学期班主任会议、年级组长会议、年级段辅导员会议。
4.制定德育、少先队、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5.做好期初班级文化布置。
6.召开校值日岗、礼仪岗、大队委、就餐检查员会议。
三月份
1.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和三八节活动。
2.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志愿者活动。
3.制定3月德育活动细则。
4.班主任例会。
5.举行二、四、五年级家长半日活动。
6.《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团活动。
7.开展巧手日活动。
8.组织观看科普电影和讲座。
9.社会实践活动。
10.二年级班会展示。主题:(文明、安全)
四月份
1.弘扬民族精神道德宣传教育(开展网上祭扫活动,民族英雄故事阅读活动。)
2.班主任例会。
3.召开一、三、六年级家长会。
4.做好春季运动会精神文明运动队暨“绿色中队”评比。
5.结合世界环境日,继续开展环保志愿者系列活动。
6.做好省市各级学生评优工作。
7.举行三年级成长礼。
8.《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团活动。
9.做好班主任月考核工作。
10.开展巧手日活动。
11.组织观看科普电影和讲座。
12.组织一年级参观健教园,二年级参观名人馆,三年级参观博物馆。
13.组织四年级参观海警支队,五年级学生参观消防中队,六年级参观城市规划馆。
14.六年级团辅展示(校园欺凌、青春期心理)。
五月份:
1.结合“五一”劳动节和母亲节,开展感恩教育。
2.结合艺术节做好庆“六一”活动。
3.班主任培训。主题:班主任基本功竞赛
4.四年级班会展示,主题:(法制、廉洁)。
5.《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团活动。
6.做好班主任月考核工作。
7.开展巧手日活动。
8.组织观看科普电影和讲座。
9.做好优秀小公民、省好少年、校美德少年等评比活动。
六月份:
1.庆六一活动。
2.举行六年级毕业典礼。
3.开展巧手日活动。
4.认真做好“三好学生”、“品学兼优生”“美德好少年”评选工作。
5.写好德育工作、少先队工作、家长学校等总结。
6.上交各类德育工作与活动资料,做好整理归档工作。
7.做好暑假纪律、安全、卫生等教育,启动“七彩假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8.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太仓市第八届班主任基本功竞赛。
9.做好班主任月考核工作,根据绩效考核方案,做好德教育质量考核工作。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三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外一些课程专家经过研究逐渐认识到,学生除了在学校安排或教师指导下从教师教课和教科书中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学校的气氛中受到影响。有计划、有意识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内容无形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过滤;学校规范、课堂纪律也渗透或折射出价值观、道德观的要求。人们认为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作用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inclass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的概念。杰克逊运用隐性课程概念揭示与探讨了学校中的守则、常规与章程的作用,并指出学校生活中的群体、表扬与权威这三个特征对于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与支配作用[1]。由于隐性课程“不仅展现了班级课程中以前未认可的成分,而且还由于它提醒我们注意了过去学校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未被发现的方式”[2],因此,“隐性课程”成为课程领域中新崛起的研究课题,课程理论家、教育哲学家等纷纷撰文论述,并出现了大量与隐性课程相类似的术语,如隐含课程(implicitcurriculum)、内隐课程(covertcurriculum)、无形课程(inrisible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tcurriculum)、非正式课程(imformal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unofficalcurriculum)等等。问题与争论掀起了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1977年以后,隐性课程理论形成了三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派别,即结构―功能论,现象―注释学及社会批判理论,它们对隐性课程的定义、结构、功能均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上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杰克逊在提出隐性课程概念时说,学生从学校生活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它心理的成长。那么,这些价值、规范、态度、动机是从哪里获得的呢?并非是学术课程中获得的,而是经由学校的非学术方面,暗默中、潜在中不直接地传递给儿童。杰克逊把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往后,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定义。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看法,所谓潜在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或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由于研究者角度不一而使隐性课程缺乏统一的定义。为了更具体地理解隐性课程,特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外延不能超出课程所规定的范围。尽管课程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既然作为课程,一般都囿于学校情景之中,就“学校课程”而言,是学校情景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因此,像我国一些学者提出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影响因素而把家庭、社会的影响包含在内的看法是不准确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经验中的一部分。
(三)隐性课程作为与“学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官方指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的学校经验”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的两部分。学校中外显的、有计划的正规课程为显性课程(有人认为提显著课程为妥),除此之外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均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至少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一是显性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偶然的无意识的“负作用”;二是学校情景中的制度因素,如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生活制度、人际关系等;三是学校情景中的气氛因素,如校风班风;等等。这些因素是教育计划中未规定而又确实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的。第一个内容类似于杜威的“附带学习”(collaterallearning),第二、第三个内容可等同于校园文化这一概念。
(四)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附生物”,既体现着学校教育范围内自然影响的属性,也体现着教育的属性。换言之,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通常都是在“非目的性”、“无计划”的自发偶然情况下发挥作用,学生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但也不否认隐性课程是有一定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也会有意识地从学校环境中习得某些经验,隐性课程处于一种意图性、预期性的状态。
(五)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实际上,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并且互相转化的。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中强化(有时也存在着弱化甚至对立的情况)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显性课程中包含的观念,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信念等等,由于连续多年的传递过程,会转而消融成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内容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有关方面的重视,转而可以成为显性课程中的一个内容。
二
考察我国学校德育发现,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式有:一是由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二是由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少先队、团组织实施的各项德育工作。若将这三种途径置于课程这一名称之下加以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这是学校“正规”德育课程,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哲学常识、公民等等课程;二是“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如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队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学校与教师组织的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任课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按照较为宽松的现代课程观标准,我们可以把以上三类课程称为显性德育课程。这一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欠缺之处。例如,在上述第三类“德育课程”经常因其是分散的、无形的、隐蔽的而被忽视;上述第二类“德育课程”也常常会变成各种条件反射式的、单纯机械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第一类“正规德育课程”往往也只是教给学生“有关思想品德的知识”,德育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除了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之外,我们必须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用传统课程论观念来审视无正规德育课程的一些欧美学校,实际上是无处没有德育的“泛德育”。按上述隐性课程的认识,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杜威在谈到学习结果时曾说,一种是人们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通过专门的学习任务学到的;一种是无意地学到的知识,是通过交往、评价等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理想、情感、兴趣、意志等。因而杜威认为在正式学习结果中还附有其它的学习结果。[4]这一思想以及在后人的有关论述中使我们明确:课程中“学会”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在这些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学生从中学到的可能是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东西,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与预期目的相反的东西。这些影响显性德育课程教学的因素便是一种隐性德育课程。另外,传统的现行的德育体系中所提到的各种专门的德育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升旗仪式活动等是属于显性德育课程,但一些非专门性的、从未被看作德育活动却具有品德养成性的活动,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像这类活动便属于隐性德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显性德育,但存在于教材,被教师忽视的一些德育因素以无形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些因素也应视作隐性德育课程。
制度是维系个体生活及人类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制和体系,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满足或适应某种基本需要所建立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都集中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等等,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顺便提及,没有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同意的一些守则规范本身就无视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将会削弱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比较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等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持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不仅如此,还由于学校精神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成的,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受影响。
三
学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学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例如,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灌输、说理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而由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的。如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环境暗示、行为模仿、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原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隐性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来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了根据。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来自教师及同学的影响,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学生置于学校情景,与同学、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相互交往,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地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保留下来,形成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
社会心理学则强调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今天的青少年日益求助于同伴,从同伴那里获得相关经验。他们同样从教师的言行中来进行学习。另外,在当代社会,高度开放和变动不定的环境和信息,加剧了学生的困惑与不解,学生原来的认知经验与环境的反差被凸现出来,造成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不同程度地减弱和抗拒倾向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想就很难通过简单的说教灌输被他们内心承认和内化为品质。他们作为道德主体的观念加强了,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这一特征正好与隐性德育课程作用机制相吻合,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教师和学生就是“活教材”。
四
具体来说,隐性德育课程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哪些作用,隐性德育课程中的物质环境、制度、气氛又是怎样起着品德养成功能,从而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提供启示与帮助呢?下面进一步加以阐述。
(一)认识导向功能。
道德认识是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掌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道德灌输与说理,但也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一种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并传递出一定的价值观信息,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
[1][2]下一页。
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9]因而要能够创造出“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情景。另外,校园传统、校园气氛、集体舆论、教师言行都将对学生态度和认识的形成发挥着导向作用。
(二)情感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能仅仅指望在显性课程中就能完成与实现。情感的形成尤其离不开隐性德育课程的体验、熏陶、感染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表明: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隐性德育课程恰好提供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使学生发展起良好的道德情感。
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之中的情感交流,会形成学校特有的人际情感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期待、爱心容易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体验。同学间的友谊、帮助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和理解的可贵。学校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集体、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之情。学校中的集体生活、集体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他们在积极向上的集体与集体生活中激发出健康的情绪体验。
(三)行为规范功能。
行为表现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外在标志,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由于学校中的物质环境、制度设置、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德育环境,因此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自觉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影响不带有强制性。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主动地接受外部影响,而不带有任何逆反性。
在一个讲文明礼貌蔚然成风的环境中,学生往往会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在一个肮脏杂乱、污渍遍地的环境中,乱弃杂物、随地吐痰的行为就很难杜绝。教室里桌椅东倒西歪、墙壁装饰不整洁、雅观也会引起学生思想懈怠、纪律松弛。良好的校风班风也将约束其中的每个成员,逐渐使自己的行为、态度趋同于校风班风体现出的价值规范。教师与同伴的言行、集体的舆论等也将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左右着学生的行为。柯尔伯格于1974年进行了“公正团体法”的教育试验,力图使学校和班级成为一个充满民主的道德气氛、由大家共同管理的“公正团体”,教师是这个团体的“公民”或成员,起着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学校和班级事务采取直接的民主管理,让每个学生投票表决决定。柯尔伯格旨在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校道德气氛来发展学校的道德行为,而良好的道德气氛的建立需要教师的道德引导与民主精神、学校组织制度的公正合理、班级团体舆论的正确导向。
以上分析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作用机制、功能表现三个问题,抛砖引玉,旨在引起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在德育实践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切实发挥出隐性德育课程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品德养成功效。
注释:
[1]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eggleston,s.,thesociologyoftheschoolcurriculum,1977,p110.
[3]vallance.e,hiddenhusen,ernationalencyclopediaofeducationvol.4,p.2177.
[4]赵祥麟等:《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版,第148页。
[5]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power,kohlberg,ahiddencurriculumformoraleducationdigest,1987,p13.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四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学校德育规划》及《静安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文件精神,围绕区域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遵循教育规律,深化“两纲”教育,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践行“友善、包容、诚信、守法”的静安人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专业设计为引导,以校本实践为基础,以课堂推进为重点,继续探索、构建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建设和完善好区域和学校两级的德育品牌。
(一)各校要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继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各类仪式教育活动,以“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为目标,拓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精心设计并组织将之贯穿德育教育全程。
同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层开展“我们与梦想同行”中小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小学阶段重在“感知”,初中阶段重在“体验”,高中阶段重在“践行”,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关注社会发展,感悟身边的新变化,激发对“中国梦”的憧憬和向往,增强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逐步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区域层面要“礼仪教育创新实践”课题成果,进一步推进区域青少年学生两项道德指标体系建设(主动与人打招呼、遵守交通法规),加强成果的拓展、辐射,保持区域这一品牌优势。各校要梳理、统整好校本德育品牌,传承好、提升好,并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用好区域n项体验活动品牌载体。
(一)局德育科联手相关职能科室,依托一室二办三中心(即区教院德育室、局课外办、局社管办、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所有学校交互共享;社会各方(如区文明办、街道等)和学生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教育实体(学生社会创新与实践基地)与互联网的互补,构建和优化具有静安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二)各校要遵循教育规律,根据《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行为规范示范校评估办法》及校本情况,依托新一轮的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品牌辐射,取长补短,优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总结提炼各自好的做法,提升学校个性化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特色经验的互动交流,逐步形成人民满意的静安特色的学风、教风、校风。
(三)区域将整合多方资源,多维度打造德育阵地,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建设。倚重区教育学院整体力量的专业化引导,加强区级层面的德育科研和指导工作;发挥好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等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作用,以及教育系统关工委“五老”的教育资源,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优化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如n项实践活动);继续充分发挥“两个中心”(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作用,有效推进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中,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静安父子阅读联盟”为契机,为全区家长提供普及性家庭教育指导及培训;开展“父母eq提升项目、编制小幼衔接家庭手册等”工作;开展静安区家校合作制度与运作机制研究,调研静安区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和运作情况,为区域总结、提炼有效家校合作经验和做法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学习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指导各校完成心理辅导室个性化建设或装备完善;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认证工作;静安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继续提供对全区的心理热线服务、咨询平台服务,三年内努力创建成为市级示范中心;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月”活动,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机制,区域层面尝试开展“临床见习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通过委托培养、师干训以及校长沙龙、教导讲坛、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中心组、班主任工作坊等平台探究德育人才成长规律和育德经验,充分发挥骨干队伍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力推进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区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
(一)举办班主任工作坊。依据新《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大纲》,开展以基层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培训,以区优秀班主任标兵为引领,整合优质资源,搭建交流平台,各校要花大力气提升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探索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建设。今年将举行静安班主任基本功比赛。
(二)举办分管德育校长沙龙、教导讲坛。深入学习精神和教改经验,通过双月谈、讲座、校际展示等多种形式分析德育现状,交流育德经验,全面提升德育领军人物的综合素养。
积极贯彻市学科德育研讨会重要精神,努力探索与区重点课题相匹配的德育内涵,进一步加强学科德育实施的指导和推进,德育室牵头拟构建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基本框架;组织个性化教育背景下学科德育案例或故事征集;注重学科德育要求在区教学赛马场比赛之中的有效渗透。
继续深化“两纲”教育,结合民族精神教育月探索出好做法、有效经验,从而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时代精神。要关注市《中小学各学科贯彻落实“两纲”的指导意见》修订完善的情况,结合静安在学科德育方面探索成果,紧扣重点课题“走向个性化——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鼓励学校对教师学科育德能力培养、学科德育资源开发、学科德育的评价及机制建设等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提炼出校本“德育品牌课程”,指导各校总结各学段学科育人的做法和经验,使其有机衔接、分层递进,并达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学习《加强本市中小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各年龄段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内容、途径形式和相关保障制度等,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明确成长目标。
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结合《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手册》的推广使用,开展“魅力中职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新时期中职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大讨论、“魅力中职生”成长故事展示等活动,激发中职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以“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温馨教室”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作为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法制教育计划,力求提高实效性。
(一)认真组织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上海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性法律的学习、宣传,开展科学有效的自护教育。
(二)进一步依托公安、司法、交管、消防、社区等有关单位以及新闻媒体,切实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年内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不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刑事案件。
(三)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不稳定因素排查分析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深入校园维稳,依靠成员单位周边治安,更好应对各类情况。要真正形成“校长负责、班、组联动、发动群众、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大格局。
(四)以“民生工程”为载体,继续扩大维权工作成果,积极开展调研、理论研究、档案积累工作。规范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和信息上报制度,进一步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构建更加行之有效的未保工作机制;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未保案例,对未保教师开展案例式培训,有效提升我区未保工作的整体质量。
(五)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落实好20xx年度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相关指标要求。
(二)做好高一年级学生赴“东方绿舟”军训等国防教育工作。
(三)开展好学校安全、禁毒等法制教育工作。
(四)完成市、区“三好学生”评选及其他有关先进评选工作。
(五)推进学生寒、暑期工作及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
(六)开展好读报用报、绿色悦读、“电影阳光行”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及其他素质教育实践活动。
(七)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深化和谐校园建设。
(八)协调10所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市级5所,区级5所)。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五
我校“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四好少年”为活动宗旨,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好大、中队的读书、队会、安全等一系列活动,树立远大的理想,健康快乐成长。
二、加强团队建设。
1、重建少先队组织,切实抓好大队阵地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班风,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2、做好对班级班会课、队会活动开展、规范的检查,针对没有特殊情况开展不认真的班级,做做到立刻纠正,针对不按要求改正的班级,将在班主任考核中进行相应体现。
3、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卫生的检查监督,提高红领巾值日质量,将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工作落在实处。
三、以丰富德育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素质。
1、常规教育常抓不懈。我们要求各班将这些要求认认真真贯彻到每一个学生,在培养学生讲卫生,懂礼仪良好品行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爱班级、爱学校、讲节约、守纪律的良好习惯。班主任还要根据本班特点,创造性开展工作,强化训练要求。
2、法制、安全教育决不放松。我们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通过和教师制定校园安全责任书,明确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科任教师负责当节课的安全管理工作;值日老师及所有教职员工各司其职,分管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放学后及时回家,杜绝校园不安全隐患发生。
3、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为德育内涵,丰富校园生活,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修订新的校风、校训、学风等,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使学校富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迈步校园中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净化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丰富班级文化内涵。本学期,学校继续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创建特色班级、提升文化品位为目标,进一步丰富班级文化内涵,营造班级、校园的德育特色。同时鼓励班主任根据自己的个人特长和班级特点,运用团队力量和学生主体教育原理开展特色班级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
3、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继续精心组织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活跃身心,展现个性,和谐发展。每天下午课后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等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五、以家、校、社为合力,拓宽德育途径,形成教育新模式。
1、办好家长学校。本学年,要继续办好家长学校,确保家长委员会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建立紧密的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对家庭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指导,努力探索内容充实、活泼新颖的家长学校授课形式,切实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2、参与社会德育实践。本学年,组织全校学生参加体验活动,努力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自理能力、动手合作能力。
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本学年,制订《班主任考核细则》,加强常规管理考核,注重评价的真实性、过程性、激励性,以优质优酬作为激励班主任的措施,有效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升旗、广播操、眼保健操:及时组织学生参加,查看学生出勤率和纪律情况。(以少先队检查和学校抽查结果为依据)
2、会议:能按时参加学校组织召开的班主任会议,缺席一次扣1分。(以学校常规检查和会议考勤为依据)
3、主题班会:能认真组织好每次的班会,要求班队活动课有主题,有内容,有记录。满分15分,少一次倒扣1分。
4、少先队活动:每学期班主任至少组织一次中队活动,活动有方案、过程资料。
5、其他活动:能积极和组织学生参加上级部门和学校举行的临时性集体活动。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六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德育课程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参与并受益于德育课程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了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德育课程的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与品德修养相关的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此,我愿意分享我的德育课程心得体会。
首先,德育课程为我们的品德修养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平台。在学校教育中,传授知识、提升学业成绩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单纯追求知识的传递并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课程通过讲授一系列与品德修养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提升了道德素养。例如,在德育课程中,老师常常引导我们讨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具体的事情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讨论使我对道德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德育课程的学习培养了我们的自律意识。自律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要求我们调动自身的潜能,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抵制不良诱惑, 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在德育课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如何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学会了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从而提高了效率。这些自律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使我们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受益匪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此外,德育课程的开展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在德育课程的学习中,我们通常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各种活动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们不仅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还学会了与人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团队合作的技能和经验不仅可以在学校中实现,更可以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运用,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另外,德育课程的开展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反思的机会。在德育课堂上,除了理论学习,还会涉及一些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需要对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培养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德原则,还使我们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可能遇到的道德问题。
最后,德育课程还加强了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德育课程中,我们与老师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朋友、伙伴的关系。老师会鼓励我们开展自己的想法,鼓励我们参与课堂的讨论和分享。同时,与同学们的沟通也更多地是平等和尊重的,大家会互相倾听、互相帮助。这样的沟通和交流让我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德育课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德育课程,我们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品德修养,还提升了自己的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另外,我们也学会了思考和反思,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我们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加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我相信,德育课程的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七
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规定,中学生物学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学生物学课程(初中植物学、动物学、高中生物学)和中学生理卫生课程等,它们统称为《生物》,这些课程就是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可以通过考试、考查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反馈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学生仅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三基教学”尚不能实现中学生物教学目标,还必须促进中学生德、体、美、劳的综合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和知、情、意、性、行的和谐发展,这些隐性课程至关重要,不可缺少。它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支持、补充显性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学生进行熏陶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共同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八
隐性德育课程的建立初探莫晓冬
摘要: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探讨中职学校实施隐性德育课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德育。
关键词:隐性德育德育课程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进行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两种不同的途径,它们拥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其中,前者主要用比较理性的色彩,用灌输知识、说理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良好德育的形成其作用,而后者主要是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隐性因素进行德育。一般认为,隐性德育课程是显性德育课程的延伸,它主要采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因而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许多中职学校用它作为学生德育的良好载体,并且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隐性德育课程也越来越成为中职学校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学校德育是整个德育系统基础性环节,寻找恰当的课程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发挥德育导向和支持作用非常重要。隐性德育课程就是从德育的本质出发,用间接、隐性的方式,以气氛、环境等潜在意义的影响因素,使教育个体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它是德育教育研究的新思路,在中职学校德育学科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直以来,显性德育教程在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而隐性德育课程往往不受重视。
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才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由于隐性德育课程有着的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时间的持久性等优点,以及它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陶冶功能等作用,目前,这一课程形式正广泛应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由于隐性课程偏重于影响学生情意方面的学习,它更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整体性要求,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重大。
二、中职学校实施隐性德育课程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在开发时,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一是自由、开放原则。一方面,在隐性德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发和实施隐形德育课程,要促进学校教育和管理达到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目的。二是针对性、有效性原则。中职学校的每个班级、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以普遍性为基础,还要加强针对性,尽力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行为。三是灵活化、创新性原则,即课程实施的途经要灵活化,如通过校园的各种物理环境、校风、班风、宿舍风等文化层面长期性地建设德育。另外,在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中,创新是关键。即中职学校要关注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德育资源,开发新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四是潜移默化原则。隐性德育课程侧重于“悄悄地”进行,这是与显性课程最大的区别,隐性教程关键之处就是“把有关的情景营造出来”,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二)调动学校各方面参与到课程中
德育领导是主体力量,这就要求他们将隐性德育课程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之中,并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对隐性课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发挥其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地优化课程;德育教师使学校德育的主要实施者,除了传授德育方面的知识,隐性德育课程还需要教师将自身和他人的经验经历、灵感顿悟等作为课程资源,以更好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起到熏陶作用,教师也要培养自身崇高的.人格,发挥道德示范和人格感召作用。作为学生,为了更好地参与到隐性德育课程中,学生要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德育教育最本质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也是隐性德育课程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决定德育学习质量。
(三)将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效结合
从逻辑学上说,德育实践的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在内涵、特点上是互斥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并存,并且隐性德育课程也不能完全取代显性德育课程的位置。为了改变隐性课程移默化实施过程中“慢”的特点、大大提高德育效果,中职学校还要恰如其分地把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显性课程强调规定的知识、能力任务的完成,强调“灌输”,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一方面,教师要善用教材,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把教材上的德育知识创新性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辅之隐性德育课程,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一定意义上也是隐性课程内容,教师要科学化用材料,并且以自身或他人经验、生活环节、游戏活动、知识竞赛等隐性方式中渗透一些德育理念,最终把理性传授与性情陶冶结合起来,共同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德育课程计划篇十九
中学生物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等生物科学素质的德、智、体、美、劳、知、情、意、性、行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生物课的开设除了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生物》正式课程即显性课程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传统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本文就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作一些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德育课程计划篇二十
德育课程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个人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参与德育课程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德育课程使我对道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这门课程中,老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向我们介绍了众多不同领域的道德规范,例如诚实、公正、友善等。通过对这些规范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德育课程不仅让我明白了道德的内涵,还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培养了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其次,德育课程培养了我正确的价值观。在这门课程中,与道德有关的价值观被特别强调。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对个人的价值取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公正的道德规范时,我意识到应该客观客观地对待事物,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样的认识使我在现实生活中更懂得公正地处理问题,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尊重。德育课程的丰富内容使我真正明白了价值观的重要性,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德育课程培养了我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这门课程中,我们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这促进了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分享。我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想法,并尽量与人和睦相处。从中我收获了友谊,也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德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沟通方式,使我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为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德育课程培养了我正确的行为习惯。在这门课程中,老师不仅向我们传授了大量道德知识,还规定了一系列的行为准则。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遵守。通过课后反思和同学间的互相提醒,在德育课程中我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上课期间,我尽量保持安静,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学校里,我爱惜公共设施,不随意损坏;在与同学相处时,我礼貌待人,不随意指责和批评他人。这些习惯成为了我生活中的自然行为,使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最后,德育课程使我理解到道德与人的幸福是紧密相关的。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德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了解到,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只有通过德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获得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的幸福。这种领悟使我更加珍惜道德教育的机会,以及在德育课程中所取得的成长。
总之,德育课程的参与让我对道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明白了道德与幸福的紧密关系。德育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丰富了我的内在世界,成为我人格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德育的精神,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54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