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翻译论文(优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02:39:12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优质21篇)
时间:2023-11-07 02:39:12     小编:文锋

感谢信是表达对他人帮助或关怀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写总结时要突出重点,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小编搜集到的一些优秀的总结例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一

根据我校应用型教学建设的性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向学生系统传授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知识,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等,使学生理解商务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提高学生在商务领域内的翻译能力。从而培养我国商贸领域所需的既能熟练掌握英语又能从事对外商贸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利用英语直接从事和研究对外经贸的实践和理论工作。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即商务英语翻译实务教学和商务英语翻译理论教学,两者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强化学生对商务英语翻译的认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没有工作经验的本校商务英语学生,如何将两类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机自然地结合起来一直是本课程教学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议题。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实际教学情况的分析,发现存在一下几点具体的问题:

1.学生方面。

1.1学生英文基础不足我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在第五学期针对商务英语专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不仅需要学生进行中英文之间的语言转换,还涉及翻译技巧的灵活使用,以及文化之间的转换与协调。然而这些的进行都需要建立在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之上。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反映,很多学生对英语长句的理解能力及词汇的积累不足,从而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正常进行产生了障碍。

1.2商务背景知识不足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是建立在正确理解商务文本的基础之上,因此相关商务背景知识的不足会增加商务英语翻译的难度并影响其翻译的准确性,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产品说明书中的“曲柄长度”、“跟单信用证”和“抬头”的概念显得模糊。

2.教材方面。

2.1案例不足现存教材中的例子大多为各种商务文本如企业介绍、产品说明书及商务信函等中所摘取的部分语句翻译,使得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缺少完整的案例,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商务文本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2.2教材翻译习题不足教材中的课后翻译习题主要为的是帮助学生温习并检测所学的商务文本翻译方法的应用情况,但是教材中的习题在数量上缺乏之外,而且所学内容的相关性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商务信函翻译就涉及有询盘、发盘、还盘和受盘等文本的翻译,而所使用的教材中仅给出了一篇还盘的完整翻译练习内容,这对于检测并辅助学生全方位温习教学内容上还难以满足要求。

根据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多维度多视点进行,传统的教学法主要靠教师的讲授,方法单一,不足以解决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的多重性。因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笔者尝试有针对性地将网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结合,以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1.针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教材方面上案例和翻译习题不足等问题,笔者尝试使用网络教学法来解决完善。网络教学法是指在备课-课堂-课后的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并对所搜材料进行甄别取舍,对所搜的资源和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与此同时,引导并培养学生如何通过网络资源来辅助翻译,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如在“产品说明书”的备课过程中,由于教材中缺少完整的食品说明书、机械产品说明书和药品说明书等,笔者通过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商务案例和各类产品说明书的特点与翻译方法,从而使产品说明书的教学内容有了完整性,利用真实的语篇来引入相应的学习情境,也使学生对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有完整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弥补了学生经验不足所带来的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同时,基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足的情况,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一些翻译网站如中国在线翻译网、译言网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

2.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就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于19首创,后普遍推广到各校商业、工商管理类和教育、法律等类专业。由此看来案例教学法和商务英语有着很深的渊源。由于学生的商务背景知识不足,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相应的学习情境,如在“产品说明书”的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真实案例后,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阅读某一类别的英文产品说明书,让学生通过阅读探讨“产品说明书”的基本构成,中英文说明书在基本构成上的差异,然后学生尝试翻译,在学生尝试翻译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翻译中的障碍词汇或误译词汇,笔者将会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产品说明书所应掌握的术语,在翻译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在英文产品说明书的真实案例中所体现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最后总结并补充教学内容要求中的所学知识点。在案例教学法所提供的学习情境中,因为这些所学的知识点,是由学生从真实的商务情境中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的,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商务文本记忆深刻,同时又易于加强学生的商务英语。

3.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具体的任务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动机,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其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绩。根据任务教学法的特点,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任务教学法以解决学生英语基础不足的问题,例如在产品说明书的课堂教学中,先是前期任务,即通过教师的问题:whataretheproductdescriptionabout?whatdotheproductdescriptionconsistof?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所了解到的产品说明书,学生通过思考,列举产品说明书中所包含的项目,教师再加以补充说明。接下来是执行任务阶段,教师给出相关的产品说明书,并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完成不同的任务如让一到两组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理论知识点分析此说明书的结构,另外几组学生分别解决产品说明书中不同段落的语言特点,接下来再将产品说明书分成几个部分有不同组讨论翻译,最后由学生呈现翻译结果,教师再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加以评论,并带领学生研读标准翻译,以弥补不足之处。

四、三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在这一学期的探索与实施这些教学方法中,笔者通过观察,明显感觉这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由刚开始的不敢发言,不与教师的互动,到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并能及时完成翻译任务。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通过三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明显从起初沉闷的课堂表现到现在对商务英语翻译表现出了较为高涨的兴趣。第二,从翻译作业上看,虽然课文章节知识的难度在加深,但是学生的错误率却在逐步减少,尤其体现在基本语法错误已大大减少。由此可见,三种教学方法通过恰当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虽然笔者从一学期的亲身感受中看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没能给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数据统计结果的支持,希望未来的翻译教学研究中能够弥补这一点的不足。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二

摘要: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式的学习总结归纳语言运用的特征和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自建平行语料库,参照建构主义不同学派的教学理论,从教学目标、程序、内容、评价等方面构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模式。

关键词:平行语料库;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模式。

1理论依据。

2教学目标。

彭萍()认为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在具有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的翻译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学习者能够提高自己的双语水平(即外语与母语的水平)、培养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包括掌握基于双语对比的翻译技巧以及提高各种语篇的翻译能力)、加强逻辑分析能力、审美判断能力以及文化认知能力[4]。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要求,商务英语翻译的具体教学目标可以归纳如下:(1)培养学生对翻译的兴趣,激发学生更好地提高双语水平;(2)通过英汉对比、语篇分析等方法使学生能够识别商务语篇在遣词造句和文体规范等方面的特点;(3)通过呈现不同译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审美判断能力;(4)通过观察和分析平行文本,使学生发现翻译技巧,形成翻译意识,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5)培养学生翻译工具(如字典、机辅翻译软件等)的使用能力;(6)通过同伴互评和对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翻译技巧、翻译思路、翻译理念等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中悟出翻译过程中语言运作的机制,从而培养翻译能力。

3操作程序。

语料库建设是本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大型平行语料库的建设往往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士开发相关软件来进行,而用于教学的专门用途语料库规模有限,针对性强,因此可以利用市场上现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自己建立。例如由佛山市雪人计算机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雪人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简单易学,并有免费版可供下载使用。该软件提供了十分强大的双语对齐工具,能够实现准确的双语句级对齐。这项功能可以把大量双语材料内容快速实现句级对齐。与trados、dejavu等国外的翻译软件相比,该软件更易于操作。实现句级对齐后语料部分基本准备完毕。但由于中文文本不能直接进行检索,因此需要进行分词处理。可以利用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的语言语料库在线分词标注系统来帮助完成。虽然该系统对文本规模有一定限制,要求必须在100kb内,但因为自建语料库规模一般不大,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所以相比下载其他有关软件还是比较方便操作的[5]。经过分词处理后的中英文文本即可以使用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进行检索处理。可以下载cuc-paraconc平行语料库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处理。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语料的内容可以选择企业的宣传材料、产品说明书、商务信函、商务合同、商业报告等有代表性的商务文体的.双语文本。可以把每类文本分别建成小型专门用途平行语料库,这样更便于操作和使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一般开设时间为第五和第六学期,在完成一二年级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等基础课程之后开设。这时学生也已经完成了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商务理论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这为翻译学习过程中语言特点的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两个学期的课程各有侧重,分别是:一般翻译理论和技巧;商务文体知识和翻译策略。整个学习过程中翻译实践贯穿始终。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在教学方式上较传统方式有较大区别。理论和技巧的学习不是教师直接传授的,而是学生通过在语料库内进行检索,对平行语料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后发现和总结的。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对翻译有关概念的感知和思考能力,逐渐形成翻译意识。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翻译知识和技巧,在第一学期,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翻译实践的任务后,利用自建平行语料库检索相关词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从词法翻译和句法翻译两个方面逐步展开翻译技巧的学习。学习初期教师可以从语料库中搜索出体现翻译技巧的典型例句让学生观察分析,进行英汉对比,后期可以布置学生自己使用语料库检索进行对比和翻译。

4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专门用途英语(esp)中的一个分支。但其英语为本的教学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在包括普通翻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还要体现其自身的特点。翻译教学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语言的转换有其规律可循的。这主要归因于语言具有规定性和描写性的特点。规定性和描写性原是语法学术语,但从广义上看,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语法研究的范畴,对翻译教学的内容选择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几乎每种语言都是由词和句构成的基本意义单位,而且对于词义和句式结构也有具体规定。例如,汉语中的饭桌和课桌都可以称为“桌子”,但在英语中分别用table和desk两个词表达。英语中的句子结构主要是主谓句,而汉语常使用无主句甚至没有动词的句子。因此,在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应力求达到译入语的规定性,从翻译标准的角度看就是先要做到忠实、准确,所以翻译时词汇和句法的选择要根据语境和文体的规定做出判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语境、语言对比和文体学知识学习等手段来实现[6]。文体知识是指有关文体的不同功能、写作格式、用词特点、句式特点等。因此以上内容将成为翻译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描写性是指语言使用者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可能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表达出来,从而体现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或效果。在教学中应该比较不同的译文,取长补短,增加词汇和句式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翻译的表达效果。商务英语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多,一词多义现象普遍,文体特征突出,不同文体功能导致语言表达形式差异明显,而且商务专业背景知识和文化差异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造成了较大约束,因此这些因素都应在翻译教学的内容中体现出来。综上所述,商务翻译课程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利用自建平行语料库的检索结果进行词义确定、英汉结构对比、翻译技巧分析和文体学知识学习。教师在课上介绍有关概念及语料库的使用方法后,学生在课下利用语料库创造的真实语境搜索更多例证,并完成一定量的翻译实践任务,然后在课上轮流展示其翻译过程及译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些词义选择或翻译技巧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第二学期可以采用“工作坊”式的教学形式,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文体知识。这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利用语料库等辅助翻译软件,以项目的形式完成有关商务语篇的翻译任务。为了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教师还可以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访谈等形式了解当前工作岗位或翻译市场需求较大的商务文体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真实化和社会化。使学生在合作和讨论中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并练习使用翻译工具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可以建立学生译作语料库,用于译文评析。课上以学生分享翻译过程,讨论翻译难点,不同译文评析为主,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所反映出的学习态度、方法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对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这种发展性评价是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形成性评价结果不容易量化,所以多利用评分量表,采用整体印象评分法进行模糊评价,从而达到激励学生学习,及时调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形成性评价在教学成绩中的比重一般为40%—50%。终结性评价是指在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的标准化考试,多采用精确评分法,成绩容易量化,为划分等级、做出结论提供可靠依据,终结性评价在教学成绩中的比重一般为50%—60%[7]。基于自建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学生的参与性和语料库在翻译学习中的使用。因此其教学评价除了传统的方式外,还应体现学生语料库等翻译工具使用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工具使用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传统的笔试或上机操作等形式实现。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因为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教师可以采用能力量表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信息,同时通过观察、访谈、档案袋等渠道搜集数据,相互印证,以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测量结果除了作为成绩给定的依据,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能力反馈,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将来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扫清障碍。

随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也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但该教学模式对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要求课上使用语料检索,那就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授课和学习,这就对教学条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只有满足硬件的条件,才能有效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此外,学生限于语言水平,对于语料库中平行文本的分析和利用尚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教师不宜急于在教学中推广和使用,尤其是本科生刚刚经过两年的语言学习,双语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初期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翻译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水平有所了解,应该在学生能够欣赏和判断译文水平之后逐渐引导学生使用语料库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4]彭萍.本科翻译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4.。

[7]肖维青.本科翻译专业测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三

摘要:研究小组选取了华南农业大学20xx-20xx级150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样本,调查其对商务英语翻译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程度,初步发现其普遍对商务英语中多义词的商务词义理解尚有欠缺,翻译亦不够准确,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自身对商务英语中多义词的翻译掌握一般或觉得有困难。文章主要以商务英语词汇及翻译为例,力求详细描述其基本义与专业词义之间的联系。最后,针对商务英语汉译,文章提出“定语符”方法建议,即一定(判定专业领域),二语(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专业词义),三符(翻译符合专业表达惯例)。旨在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商务英语词汇,提高其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一词多义;认知语义学;隐喻;

商务英语涵盖贸易、法律、财会等领域,覆盖面广,专业性强。而作为语言的常态,一词多义是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之一。而商务词义往往专业性较强,与其一般词义之间的联系较不明显,就成为商务英语学习者在习得商务词汇或进行商务翻译时的一个难点。理解商务英语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引申机制,能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商务词汇,提高其商务翻译的准确性。

1研究背景。

为了解商务英语学习者对商务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情况,研究小组随机选取了华南农业大学20xx-20xx级商务英语专业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3份。问卷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为闭卷测试题,分为英译汉选择题与填空题,统计结果如下:

客观选择题正确率:

如图1所示,20xx级至20xx级客观选择题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5%,65%及67%,总平均答对率约为62%。而汉译英填空题的总平均答对率仅约为17%。在调查对商务英语中的多义词理解不准确的原因时,大多数受调查者表示其受商务词汇本义或其他常见义项的影响太大,对其商务专业词义不熟悉。

为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商务英语词汇,文章将以金融英语词汇及翻译为例,力求详细描述其基本义与专业词义之间的联系。

2基于范畴理论对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

一词多义(polysemy)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lyons,1977)。一次多义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一个代表性的理论就是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词的多个词义所组成的范畴,就是该词的语义范畴(rosch,1973)。在该范畴中,有一个核心义项或典型义项,而其他义项是以核心义项为认知参照点,通过某种认知机制(如,隐喻、转喻、抽象化、具体化等)关联起来,其中,隐喻和转喻是语义延伸最常见和基本的机制(卢烈宏,20xx)。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转喻是在同一个概念域中进行的映射。李福印表示,通过隐喻和转喻思维来扩展词义是人的普遍认知能力,也就是说,多义词词义拓展的理据性可以通过隐喻和转喻来解释。因此,学习和掌握这种认知机制对商务英语学习者理解与记忆商务词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分别以“balance”为例,阐述义项间的认知机制。

2.1balance各义项间的认知机制分析。

在牛津词典中,“balance”有以下义项:

作名词时:

(5)instrumentforweighting天平;秤。

做动词时:

(6)keepsteady保持平衡。

(7)be/keepequal(使)相等。

(8)compare比较。

tothetotalmoneyreceived结平(账目)。

在上述义项中,(1)具有原型性,(1)属于状态概念域,(2)和(6)属于身体概念域,因此(2)(6)的引申属于隐喻映射。而(5)属于物理概念域,因此(5)也是通过隐喻拓展而来。(5)和(8)之间存在性质的相似性,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属于通过转喻的词义拓展。(7)属于行为概念域,因此也属于隐喻映射。而(9)属于经济概念域,因此其与(7)存在隐喻映射。而(9)中结平(账目)与(4)实际上分别等同于(3)中余额为零与余额小于零的假设,因此(9)向(3)(具体到抽象)与(3)向(4)(部分代整体)都属于转喻映射。综上,可得出以下语义范畴散射图:

lakoff强调,散射范畴并不是解释各个不同义项是如何从原型义项“生成”,而是表明各个意义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义项是如何在语义记忆中储存的(evanetal.,)。通过学习语义范畴散射图了解词义的引申机制,能让商务英语学习者发现基本义或常见义项与商务英语专业义项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帮助其理解、记忆与巩固商务英语专业词汇。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四

[摘要]本文回顾了翻译思想与语言学紧密联系研究的概况,通过深入研究这种联系,提出了基于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基础、翻译过程的语言学描写方法和翻译的语言学标准的英语翻译语言学模型。

[关键词]翻译语言学模型理论。

1翻译思想与语言学紧密联系研究的概况。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所涉及的一些因素和问题可以从《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中看出。伴随着对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引进,中国翻译研究者们在20世纪的后开拓了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产生了本土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因此,语言学和翻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联系进行深究后,本文提出英语翻译语言学模型。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五

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理论偏多,实践偏少;重结果,轻过程;课堂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商务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经验,笔者拟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作探讨。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翻译课堂,很多时候都是老师满堂灌输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然后学生通过文句案例进行相关翻译训练,这些文句往往是为了迎合翻译理论讲解而设置的,缺乏实际应用性。这种教学模式既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又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翻译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与学生未来的工作任务很大程度上是割裂开的,这点与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点是相悖的。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设计思路。

通过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的多方面调查,我们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主要包括中小型外贸企业、国际货代、国际物流、涉外机构、商业服务公司等,从事的工作岗位十分丰富,有外贸业务员、商务文员或助理、文秘、货运代理、涉外销售,等等,涉及的翻译工作任务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如果针对每个翻译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则必然导致教学内容过多,教学安排无法实施。因此,我们对已经毕业并从事外贸工作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邀请了商务企业的专家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筛选,确定和描述其详细内容,确定了十个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工作岗位最常用的翻译工作任务,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学习载体,选取了真实的企业翻译素材进行课程教学。

(二)课程教学实施。

1.课程组织形式。课程打破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用教学场所模拟工作现场,引导学生围绕典型翻译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基于商务英语翻译能力训练这一核心,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形成既贴近企业实际,又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企业意识,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采取任务型教学法,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成就动机。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工作任务;其次,教师呈现工作任务;第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工作任务,了解相关商务文本特点,找出翻译难点;第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完成工作任务;第五,学生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第六,学生进行互评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有机结合,讲解相关翻译理论及商务文本翻译技巧要点;最后,学生再次进行翻译实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课、被动地接受翻译理论知识,而是课堂的主体,主动地接受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比较、去练习,从而熟悉自己未来工作岗位中常见的翻译任务,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词汇的发展趋势,贴近实际工作,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同时,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教学手段更丰富科学,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从而有效配合任务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六

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特点,使读者浮想联翩,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意境的传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译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意境的核心内容是模糊美,译者需要巧妙运用模糊语言来传递原文的意境。

一、引言。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凝结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艺术经验。道家的本无之论和佛禅的空观是意境诞生的哲学前提,意境的提出受到了佛、道、禅的影响,美学正是在与宗教、哲学的区别中找到了自己的独特规定。(刘成纪,2006:87,92)根据《辞海》(1999年版)的解释,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中国的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境之高下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茅盾曾为文学翻译下过一个定义:“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茅盾,1984:10)不少人认为文学翻译是以意境的传达和再现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意境的营造已属不易,而要在翻译中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所烘托的意境就更是难上加难。“意境由意象群组合而成,它浑融诸意象,而超越于意象之和。”(吴战垒,1991:41)刘禹锡曾说:“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合。”这说明“意境产生于意象又超越于意象,可意会而不可言传”(龚光明,2004:38)。翻译时译者要如何处理这种不可言传性,在译文里再现原文的意境,对自身无疑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其实,意境再现是一种翻译的理想境界,有时很难实现,毕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语言、文化和思维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不过,译者可通过自身的努力,用另一种语言来传递原作的意境。

二、影响意境传递的主要因素。

意境的传递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既然是翻译,就一定会涉及原文和译文、译者和读者。意境属于美学范畴。“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毛荣贵,2005:7)意境的再现或传递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达意,还要传情,要引起读者身临其境的审美冲动”(陆洋,2005:50)。译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是影响意境传递的主观因素,而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则是影响意境传递的客观因素。

1、译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

译者的审美能力决定了译作的美感层次。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时是“由多种心理要素及其功能关系组合而成,这些心理要素通力合作,才能保证译者审美经验(美感)的最终实现”(屠国元、袁圆,2006:25)。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强调了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要求译者以再现原作的艺术美为旨归。因此文学翻译的过程可以简单表述为“感受美—体验美—理解美—表达美”。译者要再现或传递原文的意境,自己就必须能够感知原文的意境美、体验并理解这种美,然后在译文中再现或传递原文的意境。

“意境的创造要求达到物我水乳交融,即意与境浑,心与物共。”(孙迎春,2002:87)作者是意境的创造者,他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事物相融合而产生某种意境。译者首先是原文的读者,需要细心品味文中之境,让自己如身临其境般去体验作者的审美情感,之后通过再创造将原文的意境传达给译文的读者。文学作品通常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因此译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人生经历才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原作的意境,才能将译文读者带到原文的意境美中去。

郭沫若曾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这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郭沫若,1984:22)翻译的创造性性质属于二度创造,也就是再创造。译者需要深入了解原文作者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原作的精神,然后用适当的语言在译文里再现或传达原作的内容、风格和意境等。文学再创造不是词对词、句对句的转换,译者为了再现或传递原作的意境,不应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框架。“译者的创造不是指语义内容层面上的变化,而是指艺术心理的发挥。”(姜秋霞,2000:260)译者首先要感知原作的意境,再通过审美心理要素的作用,使心物交融,获取审美意象,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再造象外之意的意境。

2、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翻译需要进行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认识差异并寻求穿越差异的方法。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两者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这就注定它们之间的翻译不能完全对等。比如中英文诗歌的互译就常常遇到难题,因为汉语的平仄和英语的十二音节诗句的韵律效果是不同的。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只要排列出奇,组合得当,三言两语就能出景、出情,情景交融”(毛荣贵,2005:220)。而英语则注重逻辑分析,少了“虚”和“意”,更多的是“实”和“境”。例如:余冬日往视,但见衰柳寒烟,一水茫茫而已。此汉语句子里有“意”——衰、寒、茫茫,有“境”——冬日、柳、烟、水,可以说是情景交融,让人充满联想和感触。试比较林语堂的英译:iwentthere,however,onawinterdayandsawonlyastretchofcoldwateragainstsomesparsewillowtreesandafrostysky.虽说林译切合原文,也传达了原文的情与景,但由于英语没有汉语那么多产生朦胧美的词,使得译者无法完全再现和传递中文原句特有的意境。

文学翻译并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当两种语言发生碰撞时,它们是在两种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由于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表达特色,所以每一种文化都存在于与另一种文化相互作用的环境中。(王宁,2006:46,48)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常常具有一词多义、象征性、审美意象和隐喻等特征,字里行间别有一番韵味和意境。要体会和理解其中的深意,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因此,译者要向另一种文化背景的读者传递原文的意境的确是不易。“文化具有一贯性、持久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不同的文化中很难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语。”(廖七一,2002:276)例如,唐朝诗人孟郊的《古离别》:“欲去牵郎衣,郎今去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许渊冲的英译是:iholdyourrobelestyoushouldgo/whereareyougoing,dear,today?/yourlatereturnbringsmelesswoe/thanyourheartbeingstolenaway.文中的临邛不仅指地名,更是一种文化意象,出自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莫向临邛去”意思是不要效仿司马相如另寻新欢。由于临邛所承载的文化意象对英译本读者来说比较陌生,无法用简练的诗歌语言翻译出来,所以许渊冲不得不进行再创造,把原文隐含的意境直接用英语表达出来。

三、模糊语言与意境的传递。

语言模糊性是语言自身的特点之一,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语言文字构成文学作品,作家用语言文字来传达文学形象。“文学审美中的非物质形态即意象、情感、意境、风格等这些非表象要素代表文学作品的气质,虽然可感,但又因难以捉摸、不可计量而模糊。”(毛荣贵,2005:230)文学语言的模糊化是作家对语言做艺术处理的结果。美学意义上的所谓“模糊语言”,是指语词具有朦胧而又广远的语义外延。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穷自己所欲言,不“嚼饭与人”,不无视或低估受众的能动;而是让读者独立思考,让读者驰骋想象,让读者享受咀嚼。(毛荣贵、范武邱,2005:11)模糊语言调动了审美主体,扩大了审美客体,从而扩大艺术空间,增加阅读美感。意境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模糊美,或者说含蓄美、朦胧美。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它的产生和流传是中国影响外国,有着中国的特色。汉民族善于由具体到抽象的联想综合,在文字表达中强调整体的表达,主张藏而不露,欣赏似是而非、只可意会的意境。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讲究意合意会,不注重分析和逻辑;而英语则讲逻辑、重分析、求形合,欣赏客观描述,漠视整体感应。汉英翻译的憾事之一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由此可见,在文学翻译中要完全再现原文的意境是多么困难,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力求传达或传递原文的意境。

四、结语。

中国传统美学崇尚意境美,追求实境与虚境的和谐统一。作者通过形象化的艺术描写手法,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基本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具有较强的审美冲击力,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意境产生于意象又超越于意象,具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性,文学翻译中意境的传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再现原文的意境十分困难。为了更好地向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的意境,译者必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把握两种语言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巧妙运用模糊语言来传递意境,体现出意境的核心内容——模糊美,即含蓄美、朦胧美。

参考文献:

[1]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姜秋霞。佳境生象外——文学翻译的美学随想[a]。翻译思考录[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5]刘成纪。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j]。求是学刊,2006:(5)。

[6]陆洋。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5)。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七

1、选题意义和背景。

1.1选题背景:

(一)对当前英语学习现象的考问

(二)理论学习的熏陶

1.2选题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研究从现象学的角度定义“学习状态”,学习状态是一种意识,这种状态是整体的、自上而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他们的语言意识品质是逐渐地养成。每一阶段的教育都要有意识的形成,而每一个意识的形成都需要有可以接纳它的内在前提。中学生在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提供内在前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的变化。通过对此的研究,我们能够明确教师的“教”就是使得学生逐步地形成他们的英语语言意识品质,养成其英语素养。这样的一种理论理解,带有根本性的变革的意义。

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意识品质的养成”,意识是最原初的形态,它是人的觉察状态,蕴含着“知、情、意、行”最初始的合而未分的胚芽。一旦教育使学生具有了某种意识,它就会像种子拥有的生命基因那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在一个个与之相合的具体情境之中一次次地生根发芽,舒枝展叶,它外显于人的形状、姿态就是素养的体现,就是意识品质养成的结果。

由此可见,英语课堂不再是英语知识的传递而是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英语课堂不是单。纯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而是英语素养的养成。这种理论依据的寻找在方法论上也是一种新的探索,它不仅丰富了英语教育的研究,而月为中学英语教学设计提供了经过论证的建议,同时也为现存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借鉴与支撑。

1.2.2实践意义

首先,本研究笔者致力于寻求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从分析学生的语言学习状态入手,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点。然后再分析语言是什么,明确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意义和作为一门中学课程的意义,形成对中学英语教学内涵实质的理解。

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就是使得学生养成他们的英语素养:语言意识品质。这一理解不仅丰富了当前的英语教育理论和英语教学研究,同时也能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论借鉴。

其次,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入学初的英语学习状态和高三毕业时的学习状态的把握形成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理解。教师要做到就是在六年的教学中,让学生从最开始的状态达到高三毕业时应有的状态,这也就明确了中学英语教学就是要形成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在此基础上,呈现的课例体现着学生从最初拥有的英语学习状态到高三毕业时的英语学习状态的自然的、整体的过渡。这些能够为中学英语教与学提供更有效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具体措施。

并且本研究对我自身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具有较强的训练意义,对以后投入中学英语教育有很大的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让我能够自信、有理、有据地从事中学英语教学。

再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一个根本的追求,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提供一个明确的解答:英语课堂不是英语知识的传递而是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这样的一种理解,可以使得我们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至于陷入“语言工具论之争一”和“题海战术”之中。

对英语教的依据的明确,使得教师的教学是直接拿着英语本身去感染学生,学生拥有的是英语语言本身,而不是单词的累积、语法的机械记忆等等。学生养成的是英语素养,而不是解英语题的技巧或是听说读写的技能。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可以在中学六年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让学生真正学懂英语,让英语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让英语本身的语言力量去感染他们。并且使得他们对使用英语这门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所思所想充满热切的愿望,对英语及其蕴含的文化充满着新奇。这也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一)关于“学习状态”的研究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时,笔者发现国内外的关于学习状态的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展开的。国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提到learningstate时,更多的指的是远程学习中的学习状态,与国内所指的学生课堂或者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是迥然不同的。在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中,学习状态多指的是在课堂或是课堂之外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

(二)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中学生英语习得”这一关键词共检索出5篇文章,其中一篇《略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谈起,谈及了中学英语学习的特点,认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法翻译教学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中并没有涉及中学生语言习得的内容,仅论述了语法翻译法这一教学方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剩余的四篇中的两篇文章《课堂教学环境下如何创设语境培养中学生英语习得的能力》和《善用朗读,促进中学生英语习得》探讨的是如何通过创设语境和善用朗读这些具体的英语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

他们只是从微观的视角来阐述具体的英语教学方法,并未对学生英语习得做整体的分析。《语言迁移对英语语法习得的影响》这篇硕士论文以影响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迁移中的一可加工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探讨了这一理论对中学生英语语法习得的影响。

最后一篇《论语意与形式兼顾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选取国内外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堂教学中兼顾语义与形式的教学模式,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讨论若干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与步骤。认为语意与形式兼顾教学结合了纯语言形式教学和纯交际教学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三)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对此研究的关注,只是想了解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是依据什么来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

3、参考文献。

著作类:

[1]海德格尔着。孙周兴译。林中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

[2]海德格尔着。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刷馆。.

[3]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l.北京:商务印刷馆。20xx.

[4]帕默尔着。李荣译。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5]刘永富。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本是学引论一从所知学的角度重新解解读胡塞尔与海德格尔[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xx.

[6]涂纪亮。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洪堡特。论人类语一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

[8]胡塞尔着,倪良康译。逻辑研究[m].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卷。第一部分。

[9]伽达默尔着。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

[10]伽达默尔着。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

[11]伽达默尔着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

期刊类:

[1]蔡哗,阎辉。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j].艺术教育。20xx.3:16一17.

[2]陈水生。不同生源类型高职生学习状态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xx.6:36一37.

[3]陈迎明,贺志军。当前培养大学生学习状态的思考与建议[j].(社会科学版)。20xx.

[4]高波。“追蝴蝶”一儿童学习状态之愿景[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xx.4:23一26.

[5]高常营,金延。工具还是存在-伽达默尔语言观探析[j].唐都学刊。20xx(4)

[7]韩晓玲,陈忠华。解读洪堡特关于语言本质和语言“世界观”问题的哲学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第1期。

[8]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j].北京:出版社。1995

[9]康静涵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教师的教学效果-兼评王文丽《五彩池》课堂教学[j].。20xx.第10期。p8.

4、论文提纲。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当前英语学习现象的考问

(二)理论学习的熏陶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二

(二)研究意义

三、理论界定

(一)学习状态

(二)语言学习状态

(三)英语作为中学课程意味着什么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学习状态”的研究

(二)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

(三)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

五、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研究设计与论证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一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点

一、中学生入学前的语言学习状态

二、中学生毕业时应该有的英语素养

第二章英语是什么?

一、语言是什么?

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意义

三、英语作为一门中学课程对学生的意义

(一)英语作为中学课程意味着英语语言的使用

(二)英语作为中学课程意味着一种世界观的养成

(三)英语作为中学课程意味着一种异域文化的熏陶

第三章中学英语教什么?

一、中学英语学习现状分析及其原因

(一)听说读写技能技巧训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

(二)“工具论至上”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

(三)“像母语一样学习英语”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

二、中学英语教学的内涵实质

第四章课例呈现中学生英语学习状态和索养的养成

一、“让therebe深深的存在学生的脑海中”-语法课应该这样上

二、直接读懂英文文本一英语阅读课的内涵实质

(一)特殊的友谊

(二)英语的历史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我的研究设计主要是怎样根据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状态设计研究序列使中学英语教学得到整体体现。论证它有完整覆盖和代表性,并体现学科性质特点和英语学习的特点;论证它可以养成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品质;论证它是教的依据。本文的研究在一般意义上也会采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获取本研究的学术动态,通过访谈法跟观察法来获取研究中关于中学生母语语言状态和英语语言学习状态的最真实的研究资料。但我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将采用以下的方法:

1理论研究

本研究主要从现象学的理论视野出发,确定“学习状态、语言学习状态”的内涵实质。学习状态其实就是一种意识状态,它具有意识所有的特点。它是教的起点,也是一切教育进行的基点。那语言学习状态就是一种语言运用的意识状态,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养成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品质。英语学习是学生在习得母语的条件下进行的,而目x母语是一直参与其中的。因此要研究中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状态,必须首先明确其母语语言的学习状态。这样,我就很容易的形成了中学生一入学时的英语学习状态。我的研究也就以此开始,进而通过高考复盘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把握中学生在高只毕业后应有的英语学习状态。这样我就对中学生一开始的英语学习状态和高三毕业后应有的英语学习状态有整体的、系统的理解。在通过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和作为一门中学课程的意义的理解,明确了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我要做的就是设计教学设计使得学生能在六年的中学学习中逐步的养成这种英语语言的意识品质,这种理论研究使得我确定了我要研究的对象的内涵实质。

2叙事研究

通过理论研究,理论上我己经明确了要研究的对象的内涵实质。学习状态实质上就是一种意识状态,是学生拥有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内在前提。它既不独立在学习活动之外,也不需要临时构造,它总是伴随在学习活动之中,从未超出。这种意识状态是通过“意义”来体现的。因此,凡是在我的研究中涉及到“意义”的,我都将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呈现。意义是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不能用概念来达到。并且这种描述是不带任何先入之见的、仅以直观为依据zz,直观的、具体的呈现其“意义”.这也是现象学作为描述性的科学的最主要的特点。本研究将采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呈现内涵实质。

3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本研究中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理论研究确定了本研究的内涵实质,叙事研究用描述性的语言呈现本研究的内涵实质。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就是养成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品质,即英语素养。在此基础上,设计我的教使得学生逐步的养成他们的英语语言意识品质。设计教的依旧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内涵实质和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行动研究就是在实践之中做。教育是实践的,实践是具体的,具体的是有内容的。实践只以自身为目的。我的教学设计要具体的进行实践,实践就是我的教使得学生养成他们的英语语言意识品质。拘泥于自身和现实的条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可能将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能具体的得到实践。因此,我会选择其中的一些节点课进行实践,然而这些节点课不是盲月的选择的,是依据学生不同的语言学习状态、新课程标准以及英语学习本身的性质特点和中学生英语学习特点等要素选取的,这些节点课都是代表性比较强的课,能够从其中看到我想要展示的学生语一言学习状态的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整体的、自然的,体现着英语语言学习的特点,朝向英语木身,用英语木身去感染学生,最终养成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品质。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听说读写技能技巧训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从课堂实录来看,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指一导学生进行句型的操练。虽然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但是其本质都是在进行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句型的操练。而未对直接引语是什么或是间接引语是什么进行解释说明。

(二)“工具论至上”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把英语一概而论为工具,不当语言的使用的教学违背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特性。这种教学形式下的英语不是作为一门语言,而是成为了一种使用工具。工具论下的英语教学只看到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特性,却忽视了其本身作为一门语言的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英语学习只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语言、词汇和语法规则的传授却对语言文化的背景不甚了解。

(三)“像母语一样学习英语”理念下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不是自然习得的,是在教师的教之下慢慢的学习的。因此,“像母语一样学习英语”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中学课堂中是不可取的。

上述所说的三种方式都未能很好的体现出英语是另外一个民族的母语这样的一种特性,同时也忽略了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特质以及中学英语学科的内涵性质特点。因此,要把握中学英语教学的内涵实质,必须既要注意到它的语言特性,又要注意到它的外语特性。

7、预期的结果。

一、分析出中学生入学初的英语学习状态和高三毕业时的应该有的学习状态,形成了对中学生最初的英语语言学习状态和高三毕业时应该养成的英语语言素养的理解。

二、通过对语言脉络的梳理,找回语言的本体论地位。语言是存在的表达,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亦是存在的表达。只不过不是我们民族存在的表达,它是英语民族存在的表达。英语作为一门中学课程,有其特殊的意义。

三、学习英语就是学习另外一个民族如何使用它们的母语,中学英语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这种存在的表达,通过六年的中学英语教学逐步的养成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和英语语言素养。

8、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八

摘要:今年是我国“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会更加的凸显。作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翻译人员在素质层面的要求也将更加严格与高标准。本文从国际贸易对英语翻译人才的素质要求出发,探讨未来英语翻译人才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

英语翻译人才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从政府领导出国访问,到中外民间团体的互动与交流,都离不开英语翻译工作者的劳动与付出。在诸多的翻译领域中,国际贸易层面的英语翻译在近年来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态势。作为企业市场运营的一个主要方向,国际贸易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探讨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素质要求与提升策略,对于未来的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理论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素质要求。

从宏观上来看,作为一个国际贸易英语翻译工作者,在自身的素质层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英语的基本能力方面。作为一个英语翻译工作者,基本的英语能力是其展开翻译工作的基础。例如,在听力、英语发音、英语语篇的阅读以及英语的书面表达等诸多方面都要有着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因为,英语翻译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个体英语素养综合的表达过程。在英语基本能力方面某一环节的欠缺或者是不足,都会影响着其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国际贸易的业务知识。如果说,英语翻译工作者在语言本身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这仅仅是其展开国际贸易英语翻译工作的前提,作为一个合格的国际贸易英语翻译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所处的企业的国际贸易的具体业务内容、流程等诸多项目比较熟悉。只有这样在进行国际贸易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才会有的放矢,避免在国际贸易相关领域的表达中出现错误。最后,一定的应变能力。国际贸易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贸易双方围绕某些项目来进行谈判。在贸易谈判中,对谈判双方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等诸多层面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作为谈判桌上重要的一员,国际贸易英语翻译工作者,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积极的应变。在准确表达企业在贸易谈判中的立场的基础上,通得体与恰当的语言来促进贸易谈判工作顺利的开展。总之,作为英语翻译应用领域的一个主要分支,国际贸易翻译人才在素质层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翻译人才的素质培养方面,如何立足于国际贸易自身的翻译特点以及社会、市场对翻译人才的素养诉求,探索科学有效的翻译人才培养之路已经成为当前英语翻译教学及人才培养领域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素质培养现状。

英语翻译作为英语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近几年来,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的规格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预期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通过问卷及社会调查的方式,将目前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素质培养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汇总。首先,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市场适应性有待提升。翻译人才是带有比较突出的市场导向的。也就是说,市场对于翻译人才的诉求在一定层面上会影响着培养单位翻译人才的培养方向。但是,在目前的国际英语翻译人才的教学与培训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突出表现就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国际贸易英语翻译的培养,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依然存在着适应性比较差的现象。这种现象除了国际贸易翻译工作自身的特点之外,与培养单位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方向与模式等方面与市场人才诉求的不匹配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的与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进行积极的互动。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日常的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中注意相关工作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应该从培养模式中积极构建有效的模拟与实习的平台,从而为毕业生顺利的踏上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在具体的执行阶段,存在着一定的机制与人为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在当前的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实习及岗位实践等诸多环节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职业道德意识存在不足。职业道德意识是个体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按照职业的岗位要求,在专业素质,思想观念,道德水平,法制观念等诸多层面所具有的综合素养的统称。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职业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个体工作能力及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进行国际贸易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由于英语翻译人员的工作性质,很容易接触到企业运营体系中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对于企业来讲是重要的机密。可是,由于英语翻译人才自身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意识与素养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国际贸易领域会出现谈判内容及相关保密信息泄露的问题,有些已经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的过程当中,如何提升英语翻译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意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国际贸易翻译人才在继续教育方面有待提升。翻译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英语翻译工作者在国际贸易领域所接触的项目内容及翻译材料以及服务领域都在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这就要求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要不断从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出发,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素养。但是,从一线实践的层面来看,国际贸易翻译人才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在自身的继续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更好的提升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素质,从而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匹配。本文在分析当前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素质现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向对其今后的素质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首先,面向市场,找准翻译人才定位。作为一个应用型人才,在今后的翻译人才的培训过程中,应该从市场关于翻译人才的.具体诉求出发,做好人才的定位问题。例如,国际贸易中对翻译人才的职场语言反应能力要求比较高,翻译人才培训单位要根据这一诉求,采取必要的培训模式与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对其语言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要改变过往的低头拉车的做法,要在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方面结合最新的市场需要来实现目前在一线教学中比较流行的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国际贸易翻译人才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需要的不仅是主干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另外也需要从课程配套体系的角度不断的进行基础的完善,其中就包括为国际贸易翻译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这种实践平台的搭建是符合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基本要求的。在国际贸易翻译的课程设置中需要在课程的社会实践功能进行不断的提升与完善。无论是哪种课程思想与理念在今后的国际贸易翻译专业改革与发展中,应该不断在实践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这也是今后国际贸易翻译人才改革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其次,做好翻译人才职业道德培训。在21世纪,人才的衡量与评价标准更加细致与全面。一个优秀的英语翻译人才,不单单要在基本的业务技能方面有着比较突出的表现,还应该在自身的职业操守等方面符合行业的要求。所以,在今后的国际贸易翻译人才素质的培养体系中,要把其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一方面,通过讲座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来提升翻译人才的道德观念与是非标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道德引导及职业自律等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在思想观念上,要将提升英语翻译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的价值水平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来进行强化。只有从思想意识上将提升翻译人才自身职业道德意识放在一个战略发展的高度,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才会获得更大的资源支持,其所取得的发展效果也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保证。在进行英语翻译人才招聘时,在考察其业务技能的同时,也要从职业道德的维度进行充分的考察,从而在源头上对英语翻译人才的职业道德修养进行一个很好的把关。总之,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为未来国际贸易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后,积极创建翻译人才继续教育平台。不断进行进修与学习是当前摆在广大国际贸易英语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翻译人才的不断增加,翻译领域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呈现出不断加大的趋势。如何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翻译工作者自身不断的学习与提升。由于在具体的执行阶段缺乏必要的驱动机制,因此,翻译人才继续教育平台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一些院校虽然进行过一些大胆的尝试,但是,由于在制度的扶持及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发展的还是比较缓慢。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通过积极创建良好的翻译人才的继续教育平台,为国际贸易翻译工作者在学习资源的整合方面提供更大的便利可以有效的助力其在今后的国际贸易英语翻译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总之,素质是翻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无论是培养单位还是翻译人才自己,都应当尝试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这是其实现翻译人才职业价值的题中应有之意。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国际贸易对翻译人才的基本诉求出发,探讨其在素质培养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最后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才定位,职业道德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维度探讨了未来国际贸易翻译人才素质的提升策略。由于研究水平有限,在论述中难免存在偏颇,恳请专家、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卢书娟.复合型商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j].中国商贸.2013(25)。

[2]隋慧.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培养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j].科技信息.2014(21)。

[3]骆贤凤.如何培养21世纪需要的翻译人才[j].成人教育.2015(12)。

[4]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13(06)。

[5]胡静芳.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以广西高校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九

摘要:研究小组选取了华南农业大学20xx-20xx级150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样本,调查其对商务英语翻译中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程度,初步发现其普遍对商务英语中多义词的商务词义理解尚有欠缺,翻译亦不够准确,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自身对商务英语中多义词的翻译掌握一般或觉得有困难。文章主要以商务英语词汇及翻译为例,力求详细描述其基本义与专业词义之间的联系。最后,针对商务英语汉译,文章提出“定语符”方法建议,即一定(判定专业领域),二语(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专业词义),三符(翻译符合专业表达惯例)。旨在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商务英语词汇,提高其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一词多义;认知语义学;隐喻;。

商务英语涵盖贸易、法律、财会等领域,覆盖面广,专业性强。而作为语言的常态,一词多义是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之一。而商务词义往往专业性较强,与其一般词义之间的联系较不明显,就成为商务英语学习者在习得商务词汇或进行商务翻译时的一个难点。理解商务英语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引申机制,能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商务词汇,提高其商务翻译的准确性。

1研究背景。

为了解商务英语学习者对商务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情况,研究小组随机选取了华南农业大学20xx-20xx级商务英语专业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3份。问卷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为闭卷测试题,分为英译汉选择题与填空题,统计结果如下:。

客观选择题正确率:。

如图1所示,20xx级至20xx级客观选择题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5%,65%及67%,总平均答对率约为62%。而汉译英填空题的总平均答对率仅约为17%。在调查对商务英语中的多义词理解不准确的原因时,大多数受调查者表示其受商务词汇本义或其他常见义项的影响太大,对其商务专业词义不熟悉。

为帮助商务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商务英语词汇,文章将以金融英语词汇及翻译为例,力求详细描述其基本义与专业词义之间的联系。

2基于范畴理论对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

一词多义(polysemy)是自然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lyons,1977)。一次多义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一个代表性的理论就是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词的多个词义所组成的范畴,就是该词的语义范畴(rosch,1973)。在该范畴中,有一个核心义项或典型义项,而其他义项是以核心义项为认知参照点,通过某种认知机制(如,隐喻、转喻、抽象化、具体化等)关联起来,其中,隐喻和转喻是语义延伸最常见和基本的机制(卢烈宏,20xx)。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转喻是在同一个概念域中进行的映射。李福印(2008)表示,通过隐喻和转喻思维来扩展词义是人的普遍认知能力,也就是说,多义词词义拓展的理据性可以通过隐喻和转喻来解释。因此,学习和掌握这种认知机制对商务英语学习者理解与记忆商务词汇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分别以“balance”为例,阐述义项间的认知机制。

2.1balance各义项间的认知机制分析。

在牛津词典中,“balance”有以下义项:。

作名词时:。

(5)instrumentforweighting天平;秤。

做动词时:。

(6)keepsteady保持平衡。

(7)be/keepequal(使)相等。

(8)compare比较。

tothetotalmoneyreceived结平(账目)。

在上述义项中,(1)具有原型性,(1)属于状态概念域,(2)和(6)属于身体概念域,因此(2)(6)的引申属于隐喻映射。而(5)属于物理概念域,因此(5)也是通过隐喻拓展而来。(5)和(8)之间存在性质的相似性,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属于通过转喻的词义拓展。(7)属于行为概念域,因此也属于隐喻映射。而(9)属于经济概念域,因此其与(7)存在隐喻映射。而(9)中结平(账目)与(4)实际上分别等同于(3)中余额为零与余额小于零的假设,因此(9)向(3)(具体到抽象)与(3)向(4)(部分代整体)都属于转喻映射。综上,可得出以下语义范畴散射图:。

lakoff强调,散射范畴并不是解释各个不同义项是如何从原型义项“生成”,而是表明各个意义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义项是如何在语义记忆中储存的(evanetal.,2006)。通过学习语义范畴散射图了解词义的引申机制,能让商务英语学习者发现基本义或常见义项与商务英语专业义项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帮助其理解、记忆与巩固商务英语专业词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

性别:女身高:157

婚姻状况:未婚籍贯:浙江温州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目前所在地:义乌

•求职意向

期望职位:英语翻译

职位类型:全职工作地点:义乌市

工资待遇:面议住房要求:面议

•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3年

工作经历:

职责:外贸业务员,跟进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参加展会

教育背景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院校:台州学院

所学专业:商务英语毕业时间:2008-6

第一外语:英语水平:精通

计算机能力:普通其它能力:

教育培训经历: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一

婚姻状况:未婚籍贯:浙江温州。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目前所在地:义乌。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全职工作地点:义乌市。

工资待遇:面议住房要求:面议。

•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3年。

工作经历:

职责:外贸业务员,跟进老客户,开发新客户,参加展会。

教育背景。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院校:台州学院。

所学专业:商务英语毕业时间:2008-6。

第一外语:英语水平:精通。

计算机能力:普通其它能力:

教育培训经历: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二

(一)“强基础”而非“重专业”

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要求明确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这些都是“强基础”的要求,也是英语专业的培养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在专业上只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语言知识的“同时”“系统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实践能力”。课程设置也体现了“强基础”的特点:学科基础课虽然有21学分,占177个总学分比例的11.86%,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是英语听力、英语语音等语言基础课,唯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商务英语学科概论)也只有一个学分,占总学科基础课的4.8%,占总学分的0.56%。专业必修课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这个部分课程数量有所增多,但英语语言课程数量的比例依然较大,占总的专业必修课学分的30%,除去二外的10个学分,商务英语课程占专业必修课的52.5%,约为一半。可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强基础”,不是强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而是强英语语言基础。

(二)重技巧,轻能力。

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科专业课程大多是传统的英语语言基础课,强调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巧,如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等。在专业必修课中,英语语言课程仍然占据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其中英语阅读和基础英语从i到iv,所修学分达到21个。专业必修课中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也非常具有语言特色和技能培养特色,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等强调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巧的课程占商务英语专业必修总课程的87%,而强调商务能力的课程只有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商务谈判两门,占13%。

(三)选修课姓“英”不姓“商”

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对专业必修课程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但可供选择的课程大多姓“英”而不姓“商”,英语国家概况、中国文化概论、外事礼仪、英语语言与文化、西方文化概论偏重文化方面,虽然是商务英语专业所必须的,但比例偏大,甚至出现内容重复。另外,英语语言学导论是纯英语语言课程,翻译技巧与实践也不能算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余下商务英语专业选修课占总选修课大约一半左右。

(四)实践课程设置无特色。

该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性教学分为集中性实践22学分,占总学分比例12.43%。另外,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12学分,占总学分比例6.78%。从表一看出,商务英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与传统的教育实习实践在时间、内容、方式上几乎没有区别,缺乏专业特色。

二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衡阳师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点和可取之处是很明显的,比如在培养目标上,明确了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是“英语”而非“商务”。但其问题和不足之处也影响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如专业性不强,能力发展不够,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没有专业特色等等。如何对现有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升级和优化,是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计。

“根据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brieger的观点,商务英语应包括语言知识(languageknowledge)、交际技能(communicationskills)、专业知识(profes-sionalcontent)、管理技能(managementskills)和文化背景(culturalawareness)”。“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充分的社会需求调查为基础,这样才能以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并依此为标准进行课程设计以及指导实习实践教学”。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的学习,却忽视了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因此,定期走访企业,回访毕业生,才能更好地明确市场需求。在课程设计上,除技能培养之外,更要强化专业特色。“应该突出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形成以商务英语基础课程为主、人文类课程为辅、语言类课程为支撑的选修课框架,三者的最佳比例为5:3:2,即商务英语核心课程占50%,人文类课程占30%,语言类课程占20%”;在高年级(五、六学期)强化职业实践和实训,增加物流、报关、国际单证操作等课程,为学生实习和毕业打下基础。

(二)加强校企及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建设。

“地方院校要以地方为本,服务地方,充分发挥自身学术优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地方院校还要要根据本地特点,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各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地方院校生于地方,长于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院校要积极推进地方化,办学模式向地方开放,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的建设”。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可以遵循“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引进来”指的是引进企业资源,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以讲座、报告或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报关、单证操作、外贸流程、商务交往等实务教学,并积极与地方合作,开展对外服务,以项目方式驱动教学。“走出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国际。首先,可以选派青年教师到商务英语专业办学时间长、富有经验的院校,包括对外经贸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学习进修或者攻读与商务有关的专业学位,也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公司第一线进行实践工作,获得第一手经验和资料,以便更好地充实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其次,学生也要走出课堂,走向第一线,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公司或企业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报考国际商务师、报关员等专业证书,以考带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突出英语工具性,实践教学体现商务特色。

地方院校可以在校内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设备,比如现有的语音室、电脑机房等等开展各类商务英语实训活动。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在2013年引进了一套口译设备,可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练习口译使用。另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一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出现,可以是商务实践报告,也可以是商务报表或者商务策划书。在实习时间上,打破原有的固定时间,可以与企业探讨,找出企业真正需求的最佳时间。由于大部分外贸企业的业务集中期为8、9、10三个月,因此,把寒暑假纳入实习范畴,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或者把实习实践与寒暑假时间结合,既有利于实习时间的延续,也能满足实习单位的实际需求。商务英语专业实习要改变原来指导教师全程服务的模式,既不能任由学生放任自流,又不能全由指导老师大包大揽。由于单个公司或企业无法容纳整个班的学生,可以以城市为单位派出实习指导老师,把城市分成几个片区,每个片区选出一名实习生担任组长,指导教师用巡视的方式来管理一个城市中分散的实习生。鼓励学生租住在同一个或相邻社区,以便于管理。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实习生会议,每星期召开一次实习小组长会议,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小组单位可以弥补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的缺憾。商务英语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不一定要以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企业为单位,可以是一个工业园或者一个写字楼,这样不仅使公司乐于接收实习生,而且便于学校管理实习生。

(四)转变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关键在专业教学,专业教学的关键在师资。但在目前大多数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多数由英语语言背景的教师担任,有语言学历又有商务背景的教师是少之又少。英语语言类教师虽然可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但他们缺少商务知识的培训,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英语语言方式,当然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特色也很明显,那就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因此可塑性极强,以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为例,商务英语专业35岁以下授课教师占到80%以上,这些教师继续学习积极性高,只要学校政策倾斜,积极鼓励,未来一定可以成为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三

摘要:作为esp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技英语翻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增设各种实用性课程是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高校科技英语翻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师角色。

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顾名思义,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它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科技英语等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是我国esp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大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开设,考虑了社会的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发展史。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英语在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科研成果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高科技时代呼唤我国高校要培养既具有科技英语理解和翻译能力、又有自己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同时,根据中国_发布的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仅10%的中国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可见,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润清(1996)指出,高校针对社会的需要,开设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为大学生就业准备条件,是非常必要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设置也考虑了学生自身的需求。笔者曾于2005年对黑龙江工程学院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学生赞成科技英语翻译、英文报刊选读等实用性课程的开设。他们认为实用性英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多学生即使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其实际英语运用能力令人担忧。同时,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摘要及关键词的翻译漏洞百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提出的较高要求为“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汉字。译文通顺达意,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更高要求为“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鉴于这些情况,各级各类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二、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

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及其课程设置大多仍以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即基础英语教学为主。作为esp教学的一个分支,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是建立在基础英语(egp)基础上的,是基础英语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仍沿用“基础阶段(一至二年级)和应用提高阶段”的模式,其中应用提高阶段为必修课的专业英语。同时,学生还可以选修听说、写作、阅读等高级英语。但是很多院校尚未开设科技英语相关课程。事实证明,与科技英语接触很少的学生直接进入专业英语学习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进入专业英语学习前应打好基础,这就意味着在基础阶段教学和应用提高阶段,即专业英语教学之间需要有科技英语课程作为过渡。而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研究对象是科技英语及其翻译,与专业英语相比,其涉及面更广、更宽。因此,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语言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科技知识。

科技英语翻译选择的文章多为科普类读物、各专业较浅显的研究报告以及产品说明书、专利申报书等,旨在传授英汉科技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英汉科技英语翻译技巧,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能力。通过学习,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各专业的科技文献,并对翻译成品进行批判性再译。同时,教师将前沿的科技资讯带到课堂,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鉴赏能力、科技文献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

三、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翻译科技文献上。课程要求学生阅读不同领域的科普读物,同时学习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实践。教学内容的编排应遵循“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点及面,由“句”到“篇”。具体做法为先进行单项翻译技巧展示和训练,包括词的翻译和各类句式的翻译。在题材选择上,先翻译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后安排有较难度的专业论文。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科技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多样性和时代性。同时,院校可根据专业设置的特点,增加相关专业翻译文本的案例分析,以及各专业常见词汇的英汉互译,增强科技英语翻译课程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四

“班门弄斧”一词出于唐柳宗元《五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班门弄斧”,4人们常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近义,千百年来一赶被人们用作贬义.以讽刺那些专爱在行家面前卖弄口己的人。既然这样一个眨义词经受住广时间的考验,那么我认为,“班门弄斧”不可取!

时我们此刻所说的“班门弄斧”者,大部分就属这类人。他们腹中空空,在酒足饭饱之后,闲来无事,却又觉得自我颇识得几个大字,便没大没小地卖弄开了!这些大言不惭的人,口口声声说什么.“小试牛刀”,其实只是为逞己之能、行挑衅之举罢了。如果我们一味姑息这些“班丨i弄斧”、兴风作浪、蔑视前人的“狂徒”,社会上还有什么“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可言如此下去,恐怕历史就要倒退了丨此其一。

其二,一些“班门弄斧”者实属自不量力。有这样一个例子:著名敉学家陈景润在攻克“1―广这个世界性难题的过程中,收到了全国各地许多青少年的来信。这些来信不是讲述自我对“14广有何“独道”见解,就是对陈景润的研究品头论足,甚至有人声称他已经解决了“1+1”问题。伹所有这些来信中的所谓“证明”、“推论”都是毫无数学根据的信口幵河,陈景润对此深感痛心。

醒醒吧丨让我们抛弃自负,抛弃卖弄,抛弃自不量力,抛弃大言不惭!不要总想着超越权威,而应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应诙做的事!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五

在这个崭新的21世纪里,正是我们大展风头的时候,管什么流言蜚语,管什么鄙视的眼神,有了成绩,为什么不将展现呢?一味的躲藏,难道要等到花谢吗?觉得自我已有了必须实力时,为什么不找一个高手切磋一下呢?整日与那些无名小卒一齐,心里就不觉得窝囊吗?在这个锋芒毕露的时代,沉默是金,按兵不动都早已不流行了。

弄斧就要到班门,请不要给自我的心后悔的机会。机会仅有一次,错过的话,就再也没有后悔的余地了。生命虽是多变的,可是,无论它怎样貌的变化,我们真正的期望,我们真正心意怎样也不会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也许有一天,我们老了,和自我的子孙们围在小小的火炉旁烤火,当你聊起年轻的时候,我不期望,你的眼睛不会闪过后悔之色。

请出去闯一闯吧,就算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就算碰的头破血流,也请你不要放弃,毕竟,我们还年轻。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六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着手,探索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以期优化该课程教学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服务。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

1引言。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然而,目前该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本科化、缺乏职业针对性、师资学科型”的问题。(江晗,2010)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的实际情况,就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提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

2课程定位。

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容易走入定位不清的误区。有的学者提出“现有高职、高专已经成立的翻译系或翻译方向最好主要以证书培训为主要目标”(穆雷,2008);有的院校干脆将课程目标单纯定位为通过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获取证书。但是,通过走访我院用人企业得知,外语等级证书和翻译证书都不是企业所看重的指标或用人条件,真正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才为用人单位所器重。因此,不适合将考取翻译证书作为该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但可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及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所需。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基础较差,特别是双语转换能力较弱,即使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翻译课程学习,也难以胜任高端的会议交替传译,更不用说同声传译,只适合进行初级的口、笔译工作;另一方面,就我院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没有专门从事翻译行业的专职译员,所以不能照搬培养专职译员的外语专业本科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来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而应该按实际情况来做出切实的课程定位,以指导该课程的开展,培养毕业生工作所需的相应翻译能力。通过对我院应用外语系2015届毕业生就业统计及个别访谈得知,我系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小微涉外跨境企业,而这些企业基本上没有设置专职翻译岗位。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群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跨境电商岗位操作员、跨境电商岗位推广及运营专员,从事销售、采购、跟单、商务策划、接待、客服等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的翻译活动主要包括涉外商务谈判、商务营销、接待应酬、国际会展、公司及产品介绍、日常文书和邮件处理等。这些工作任务的性质,突出了高职翻译的交际功能,决定了高职学生需要的翻译是一种初级实用型商务翻译;毕业生身兼数职,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在涉外场合兼顾翻译的角色,也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复合型译员”。(姚嘉五,2012)根据这两点,我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应定位为中英双向初级商务文本笔译和一般商务情景的涉外陪同口译,课程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小微涉外企业与翻译有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教材改革。

高校的传统翻译教材编排,一般沿用两条主线,一为“专题型”,关注的重点是不同专题的内容及表达;二为“技能型”,关注的重点是技巧训练。“专题型”教材包含的某些专题,如政治外交演讲、政府会议、时事、科技、体育方面的材料,或难度偏高或与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岗位关联较小,不适合用于高职的翻译教学;“技能型”教材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要求过高,往往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畏难情绪。以上两种教材,都不太符合高职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回顾笔者所使用过的翻译教材,存在纰漏、拼写或语法错误等,部分内容要么过于陈旧,要么缺乏与区域经济相符合的素材,而且缺少音频或视频,也没有配套的教师用书,口译对话练习并不是英汉穿插而是全英或全中文,并不适合用来做翻译练习。基于以上现状,教材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在难度上,要贴近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重信息传递、淡化翻译技巧”(曾昭涛,2009)。传统的翻译教材对翻译史、翻译理论和技巧有较为详尽的阐述,但这往往对注重实用和实践操作的高职生缺乏吸引力,因此应该淡化,转而关注高职翻译的核心交际功能,即“信息传递”,不苛求翻译技巧的处理。其次,在内容上,应该对接职场,摒弃政府报告、外交辞令、大型会议翻译的题材,选取与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相吻合的口、笔译素材,体现当地区域经济特点,融入当地特色行业元素。以东莞为例,作为广东三大展览基地之一,该城市每年举办各种展会30多个,因此将会展口译纳入高职翻译教材很有必要。东莞还有明显的特色经济,已形成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支柱产业,所以翻译内容也要考虑选取与这些行业相关的文本,以体现翻译教材的行业性。再次,在章节编排上,不宜把主题安排得过于广泛,应遵循典型翻译工作任务流程,把翻译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这样既符合高职“工学结合”的教育内涵,又体现高职教材的特色。教材改革的重担落在高职院校一线任课教师身上,教师可以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再扩展补充与区域经济、特色行业相关的内容,也可重新编写出符合学生学情又满足就业需求的教材。教材的改革需要教师积极到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实践,了解实际翻译情境需要,收集具体岗位工作可能接触到的语言素材,编写真正实用的课本,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高职翻译课的老师多为科班出身,上课容易落入本科翻译教学的俗套,即采取老师讲授、学生练习、老师点评的方式,课程模式比较僵化,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知识构建中来,同时脱离了真实的商务翻译情景,学生学习兴趣低,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和人才培养目标,商务翻译课程应以典型翻译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环节,真正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例如,以会展陪同翻译这一模块为例,可安排以下仿真商务活动流程: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与外宾初次接触——参观家具厂、了解产品——商务合作洽谈——合同签订——庆功宴会——机场送行。实践教学中可穿插项目化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法等,各种方法各有侧重、相互渗透、灵活多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理论教学”转为“实践教学”,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真正凸显高职教育特色。此外,还应加强语音室和口译实训室的建设,设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做到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氛围,让翻译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市场、贴近岗位。

5结语。

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既需要能担当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更需要能胜任企业基层工作、懂商务又懂英语翻译的人才。高职英语专业的商务翻译课应该走出自己的特点,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翻译教学改革,采用切实的定位、合适的教材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优化翻译教学,培养出优秀的高职高专实用性、复合型翻译人才,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

参考文献。

[1]江晗。高职翻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3.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23.

[3]穆雷。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2008(1):43.

[4]姚嘉五。工具-公文-公式:高职应用翻译专业的定位[j]。中国科技翻译,2012(3):55.

[5]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上海翻译,2009(1):50.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七

商务英语课程通常是在第5或第6学期针对英语

专业

的本科生开设。目前来讲,当今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商务英语背景积累不足。商务英语翻译植根于商务背景,离开商务知识谈翻译犹如纸上谈兵。而很多开设此门课程的院校,并未在开课前

学习

相关商务英语课程,即便开设相关课程,商务背景专业性较强,学生学习理解起来较为吃力,相关的背景知识积累不到位。例如,学生对国际贸易知之甚少,在进行信用证翻译时感到非常困难。

(1)学生翻译策略缺乏。传统的翻译课堂教授方法诸如直译、意译、拆译、分译等,而商务题材语言形式有新的变化,常常需要调整翻译技巧。而课堂上沿袭的老方法,却难以在新题材上施展,方法和文章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

(2)教材陈旧。商务翻译是立足于新经济潮流下的学科,应当不断保持变化。然而目前所用教材无较大变化,章节设置僵化不合理。若不推陈出新,一味地照搬教材,势必脱离实际。商务英语翻译有别于普通英语翻译,其严谨性、规范性、专业性都要求译者具备相当强的实践水平。在有限的学期内,只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演练场景,模拟任务完成过程,方可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出合格的商务翻译人才。

笔者近年来在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参与热情高、学习效果良好。有别于传统的讲授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认知的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做”中学,“用”中学,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准备阶段、任务实施阶段、任务强化阶段。其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强调目的语的输入来完成任务;

2)创设真实任务场景,注重任务完成过程;

3)注重学生的合作、讨论等探究性学习形式。在这样的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上,学生主动去分析文章,推敲字句,总结翻译技巧。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环节,学生建立了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笔者现通过具体步骤来说明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以下是产品说明书汉译为例谈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任务准备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分配小组任务,小组拿到任务后开始搜索资料,初步探究。笔者将选取的材料“欧莱雅纷莹专业染发组英文说明书”(约450英文)发给小组(开学时学生自行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5~6人)因此,在课前的3~4天,班上每个

同学

都已经拿到产品说明书,并且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任务:搜索相关资料,完成本篇翻译,下节课之前进行课堂讨论。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需要调动一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借鉴平行文本,得出译文。这一过程中,得出的译文不一定理想,但学生对于此类文本特点、所用方法已经有了探究,若在下一阶段加以点播、归纳,便可以进一步完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提前发给学生的任务,难度应稍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选取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

生活

,增强趣味性。同时,介绍给学生一些资料检索方法如google通配符搜索,以及一些电子资源诸如answer、联译网以及巴比伦、灵格斯字典等。

(2)任务实施阶段。在这一环节,笔者要求学生通过答疑的方式来检验小组任务完成成果。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概括背景知识、累计词汇、掌握翻译策略。比如笔者提出问题1):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产品说明书?学生会结合实际回答诸如化妆品、电器等。这时候给出问题2):根据平时经验以及本篇任务可以总结一些产品说明书的特点吗?对于产品说书的特点规范性(formality)、专业性(technicality)、简洁性(conciseness)、说服性(persuasiveness)。学生在任务初探中对于说明书已经进行了大量搜索或翻译工作,对此已有所了解,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特点并给出相应的.原文句子。问题3):各小组有哪些疑难句子或词汇短语等,哪个小组又能解答?这时一个小组抛出的问题是短句1applicatorbottlecontainingthedeveloper中的developer的含义如何确定。

其他

小组给出的解答包括发展瓶、开发商瓶、敷用瓶等。这时候,笔者将先前介绍过的信息搜索法演示给学生,跟学生一起找到最好的译法为敷用瓶。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其他的专业词汇如operatingmanual、instruction、directionforuse一并积累。学生找出的疑难句子包括shakevigorouslytoobtainanevenmixture(.用力摇晃使其充分混合),此处将名词mixture翻译成混合,用到“词性转换法”这一翻译策略,anovelofplotandstructureandcommitment。当小组之间讨论完毕,一位同学自愿做最后的总结,总结该篇文章的难点以及所用到的翻译策略。笔者做补充并且点评小组表现。

(3)任务强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选取同一类型、所用策略相似的平行文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规定时间内交至教师邮箱,并且在译文后附上翻译总结。比如本次染发说明书任务后笔者布置了简易衣橱的说明书翻译,内容安排主要侧重训练学生专业词义检索、词性转换翻译策略。任务后笔者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篇译文在课前作简短总结。

(1)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在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计划、组织、监督、评审的重要作用。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在于教师计划是否科学、组织是否有效、评判是否公平。合理地选择资料,提前布置好任务,周密地组织讨论,整个活动才能保证有序开展。事实上相较于传统课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平时要广泛涉猎

寻找

任务素材,多研究

班级

讨论案例,寻求更好的方案。

(2)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参与、体验,获得经历,提高应用能力是任务型教学的意义所在。通过分小组讨论、小组互评、个人总结等方式,学生能积极投入到任务型课堂的建设中来,主动而非被动地、探究式而非填鸭式地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学生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巡视,对于羞涩、不愿开口的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启发学生投身任务写作。在这里,笔者发现适当地开展小组竞赛,根据小组表现,给予个体一定的奖励,是进一步巩固激发成果有效办法。

(3)任务的合理性。任务型教学的实质在于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而任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既定目标能否达成。任务最好立足于当下,关乎学生实际生活。如果能关注当下资讯,细心观察,能得到不少启示。比如笔者本文中所选的“纷莹专业染发组”,源于对班上女生染发的观察;又比如说,在合同翻译时,选取雇佣合同范本来作为任务,契合学生当下

实习

找工作所需。课后,有学生笑称翻译文章后自己成了染发小能手。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任务便有了生命力,学生便有了动力,事半功倍。

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在于将教学目标融合在任务完成中。教学知识、策略不再是空泛的理论而成了实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生的主动学作为基础,辅以教师的引导、点拨,从而顺利完成任务。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熟练掌握了翻译理论、方法,熟悉了商务背景,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而实际情况是担任商务英语翻译的老师多为英语专业毕业,商务背景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双管齐下,夯实专业基础,学习商务知识。在此可以借鉴一些学校的做法,将任课老师选派至相关企业实习,教师授课与企业供职相结合,为教师提高实战演练、获取第一手资料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当然,任务型教学固然有它的优势,但也需要适时地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在累计词汇、句型表达时,传统翻译课上的讲授法更为有效。但总的来说,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侧重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采用任务型教学,为学生创设应用环境,方可为应用型商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八

税务方向毕业论文: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比较

一、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

(一)税务会计原则

当前我国政府为了有效筹集财政收入,通过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的合法性规定。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并没有对税务会计的原则进行直接规定,而是通过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从宏观上对税务会计的基本遵从原则进行规定。当前我国税法中有关税务会计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客观性原则、总体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质上是要求税务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税务会计核算过程中保证客观公正,切不可偏离财务事实,以最终实现财务信息的中立性。因此在进行税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时,需要以税法作为出发点,以企业财务现实作为操作对象进行有效核算。总体性原则实质上要求企业在进行税务会计体系的建立时需要考虑各税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需要从宏观角度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税法方面调整核算。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税务会计活动的完整性和总括性。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除了遵守会计规范、利用财务会计原则外,需要将遵守税法放到很高的高度。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合乎税法要求,才能降低企业的纳税风险;只有灵活运用税法,才能寻找到财务会计筹划的空间,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二)财务会计原则

由于财务会计原则一般各国都通过了财务会计规范进行规定,因此具有很强的明确性和固定性。企业在从事财务会计活动中需要对资金运作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客观性,维护企业相关投资人或者债权人、股东的合法权益。因此可见财务会计是企业运行的重要内容,只有进行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才能减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同时提高投融资决策的准确性。而财务会计原则作为企业从事会计活动的基本遵循原则,一般具有以下几点:及时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和实质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就是企业在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时必须保证时效性,对于会计凭证及相关信息的处理必须在规定期间内完成,切不可拖延至下个期间。因为会计是动态的工作过程,其财务信息也是动态的,如果未能保证财务会计的及时性原则必然造成企业正常业务难以开展。可靠性原则实质上类似于税务会计原则中的客观性原则,即要求财务会计信息是客观公正、可靠的。因此任何财务信息必须记载着相应的真实发生的财务活动,否则必然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难以向企业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现状的财务信息。实质性原则就是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时通过空壳公司或者其他形式进行财务信息核算的方式是尤为财务会计原则的,在日常财务信息核算过程中必须注重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信息和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实质对等。

二、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

(一)成本计量原则的比较

一般来说,税务会计原则更多的强调历史成本,而企业的会计准则会更在意资产的价值变化。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应该按照其最初的成本,而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要以发生业务的实际成本来作为计价基础。当企业会计原则与历史成本原则发生冲突时,税法坚决支持历史成本原则,这充分体现了税法对于该原则的拥护。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情况是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制度弃用历史成本原则,税法对该原则的维护就体现为:如果企业当前资产违背了历史成本,税法会规定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来确认和反映相关资产的价值。税法如此强调历史成本原则的主要原因是,征税是一种国家法律行为,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来保证税款征收的合法性。而财务会计准则强调的是公允价值的`理念,当一个企业的资产确认偏离历史成本原则时,可以用可收回金额等资产的公允价值来替代,以此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相关性原则的比较

在财务会计中,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要能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凭借该会计报告来做出尽可能正确的投融资决策。与财务会计中的相关性原则截然相反,税务会计中的相关性原则更注重企业的收入确认、成本计量、费用扣除要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并且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要存在合理的因果关系。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是注重对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要尽可能地使使用者有效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做出科学的投融资决策,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必要帮助。而税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是注重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要能准确核算其收入、成本与费用,税务机关也要根据这一原则来判断企业的成本、费用是否能扣除,并最终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看出,在相关性原则方面,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差别表现为适用对象的不同。

(三)配比原则的比较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的成本、费用要能够与企业对应时期的收入进行配比,以此来正确计算企业在该期间的收益,不配比的成本、费用就不能从收入中进行扣除,因为这是影响企业营业净损益的。税务会计对于配比原则的体现主要是在企业所得税中,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承认配比原则,纳税人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必须要与同阶段的应税收入进行配比,不能提前扣除,也不能推迟扣除。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是权责发生制的体现,当企业的收入确认的权利发生时,随之也就产生了扣除成本、费用的权利,而企业没有收入确认的权利,与之对应的成本、费用也不能扣除。配比原则在税务会计中作用是,能有效防止企业少计收入,多计算成本、费用,以此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行为。每一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有其特定的行业平均成本、费用消耗,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需要考虑其成本、费用消耗率是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营业利润是否低于行业平均。如果企业的营业利润长期过低,则很有可能会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从而产生税务稽查的风险。

三、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也有了更大的用途。根据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了解了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之后,便可以发现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企业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在认真学习财务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对税法规定进行认真了解,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会计处理水平的目的,最终促进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和谐发展。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十九

婚姻状况:已婚民族:汉族

户籍:湖南-湘潭年龄:26

现所在地:广东-东莞身高:168cm

联系电话:

e-mail:/jianli

求职意向

希望地区:广东-广州、广东-深圳、广东-东莞

希望岗位:翻译类-英语翻译

市场营销/公关类-市场助理/专员

贸易类-外贸专员/助理

寻求职位:制造生产行業英語翻譯、客服部、市场营销部助理

教育经历

工作经验

**公司(-10~至今)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行业类别:其它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英语翻译岗位类别:英语翻译

工作描述:负责翻译公司内外部英文/中文邮件,客户来公司参观担任现场翻译员,如果客户对工程师的产品不满意并提出相关需要改进的措施,我要准确及时翻译给工程师,以便不会耽误货期。

公司性质:外资企业行业类别:其它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英语翻译岗位类别:英语翻译

帮助工程师翻译客人以邮件方式传来的评语,及时协助工程师采取措施跟进产品及时放产。

产品跟进完毕,以dhl/fedx、ems速递寄给国外客人。

接待my、hn客户,在我厂期间,配合客户进行当场口译翻译给国内工程师。

更新产品排期。

离职原因:私人原因

项目经验

担任职位:工程师

项目描述:跟进奥运车仔混装15款。

责任描述:负责跟进菲林,手喷,移印,装配,做出完整的pp办,寄给客人之后2周,客人复pp评语,再跟进,跟进之后,再给客人确认之后,给车间放产。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英语翻译

计算机水平:中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熟悉网络知识,能够自如的运用网络获取信息,能够及时处理各类常见问题。

技能专长:从事翻译工作3年,已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与国外客户沟通流利,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日常工作是接送外籍老板,带外籍老板参观生产车间,在其中架起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桥梁,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翻译解决,帮助工程师翻译客人评语改进相关产品,使工程师跟进产品顺利放产,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熟悉外贸流程,以及外贸函电,电子商务。

语言能力

普通话:流利粤语:一般

英语水平:英语专业

英语:熟练其他:良好

其他:日語:一般

发展方向:從畢業至今,從事玩具行業翻譯4年,期間,积累了很多與工程,生產相關的專業術語。

擅长與外國客戶進行流利的口语溝通。有一定语言组织能力。

和外籍老板一起接見客戶,多次谈成合同。

一直以来,我对外贸行业和市场类非常有兴趣,所以在这三年,我努力的学习,积累及吸收相关的知识,因为性格活泼,开朗,擅长与人沟通,所以接受的工作性质可以广一点。

我期望:有一个合适的平台,用我所有的热情和智慧全力去开拓,耕耘。

我坚信:只要不断地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学习,用“心”去面对一切,必然能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逐步走向成功!

自身情况

自我评价:为人真诚,责任心强,性格开朗,勤奋好学,能吃苦耐劳,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自我总结,思虑而续进。在工作方面敢于面对挑战;在团队协同方面,有着协作精神呢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善于与人与人之间取得沟通和理解。

更多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二十

文题:“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古往今来,哪一位杰出人才不是披荆斩棘从各种困境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成功的呢?正如“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逆境出人才。请对此展开驳论,字数200字左右。

【范文1】:

逆境能使人成才,但逆境与成才是不能画上等号的。逆境出人才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对于意志薄弱的人,对于在逆境中自暴自弃、自甘沉沦的人,逆境只能是他们的坟墓。说“逆境出人才”,这是因为逆境出的人才,其事迹太感人,就像“文王、仲尼、屈原”等,人们不过是为了教育好子女,教育好后代,觉得举这些例子更有说服力罢了;但千万不能认为逆境就一定能出人才,于是去制造逆境,让子女成才;若是逆境容易成才,孟母又何必辛辛苦苦地搬家呢?一句话,顺境是比逆境更能出人才的。(卓儒法)。

【点评】本文从抓住驳斥对方论点的途径入手,先肯定“逆境可以成才”,但“逆境出人才”是要有条件的,需要意志非常坚定的人才能做到;接着从社会心理上分析“逆境出人才”的不合理性,指出人们为什么钟爱“逆境出人才”的说法,是为了教育后辈的,因为“这些人”的事迹太感人,达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最后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顺境是比逆境更能出人才的”。

【范文2】:

“古往今来,哪一位杰出人才不是披荆斩棘从各种困境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成功的呢?”对此我不敢苟同。顺境和逆境都是一个生命历程,最重要的是人是否勤奋,是否对学习有兴趣,而且顺境更能铸就人才。我国古代诗人杜牧就是一个实例,他出生在一个豪门世家,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年轻的时候,事业上便有了很大的成就,与李商隐被后人称作“小李杜”。还有文天祥、_、鲁迅等人,这些都是在顺境中铸就出的人才。如果仅逆境出人才,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大力兴建那么多的学校呢?如果逆境更容易成才,那么为什么高科技人员、商界精英等人才是广泛出现于美国、欧洲,而不是战火纷飞、食不果腹的索马里、刚果等非洲国家呢?(谢贻祥)。

【点评】本文从直接揭穿其论据之虚假或不足的途径入手,列举杜牧、文天祥、_、鲁迅等顺境中的人才,用事实说话,指出古往今来,还有很多杰出人才都是在顺境中成就的,从而使支持“敌论”的论据倒了,因此“逆境出人才”的观点也会随之倒了。而文章不满于此,接着连续用两个问句,驳斥对方观点,发人深省,从而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英语新闻翻译论文篇二十一

墨者黑与不黑,这个话题被无数人讨论过,大多数人认为是黑,也有部分人另辟蹊径,得了个未必黑的道理。

黑与未必黑,我觉得关键在一个近字。

还有种情况就可笑了,某人为证明近墨者未必黑,故意与另一有明显差异的人接触,到一定时间,谁也没影响到谁,于是某人就高呼,近墨者未必黑。这就好比带上橡皮手套洗碗,当然不会伤手,甚至手都不会湿。

所谓近,应该是存在精神层面交流。近不是指物理上的距离,而应该是个体之间的观念产生交织。只一瞬间的观念碰撞,如果观念不合,便就分开,各走各道,此不为近,如若观念之间有共鸣,那之后的交流必定衍生出新的思维,此为近。近必衍变。

还有这样的情况,个体之间的近只存在与某一个层面,只在这层面里观念产生交流。这样就会有虽近朱不赤,近墨而不黑的情况。古往今来也有不少典故为证。还是那句话,观念的交流,必然导致衍变。

那些典故里所谓的近只存在与单方面,或是双方为了某目的而以近求得。举个简单的例子,_里放出来的犯人,有的从此洗心革面,不再作恶;有的却依然冥顽不灵。简单地说,就是那些浪子回头的,都是有心向善的,所以那些好的东西他们就能接受,与自己的观念产生糅合。而那些不知悔改的,他们把那些劝解都挡在心门之外,甚至假装接受,结果心里丝毫没有转变。还有的也许敞开心接受了,最后因自制力差,又犯下了错事。这就是典型了,与好的`接触,接受好并且为之改变,出狱后接触到不好的,又变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62679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