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理论或者方法,加深对某个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是一些值得一看的心得体会例文,或许会对你写作有所帮助。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一
7月29日,中国发射了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也彰显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本文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分享此次发射成功所带来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探讨神舟十二号成功背后的科技支持和中国航天的进步。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背后有着强大的科技支持。中国航天在过去几十年里,为实现航天梦不断探究和发展着。随着技术不断提升,中国已经可以实现很多不可思议的工程,比如长续航天、太空试验、宇宙站建设等。国家的强大科技和政策支持,不仅为航天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注入了不可忽视的动力。
第三段:分享神舟十二号首次载人飞行所带来的启示。
三名宇航员完成了在太空的任务,回到地球后面容肯定是充满愉悦和收获的。在太空生活的这段时间,他们不仅是代表中华民族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而且还深刻体验到了人类在太空环境下的生存限制和不易。这将在未来的人类探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地球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保护好我们生活的地球。
第四段:从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中找到自己的启示。
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航天的成就和实力,同时也引领我们从个人层面上思考自己的处境。我从中找到了很多启示,比如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要学以致用珍惜每一个机会以及与人类未来探索同行等,这些启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第五段:总结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所带来的体会以及对中国航天的祝福。
本文从个人角度出发,来分享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所带来的心得体会。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人类未来探索的角度,它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始终跟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期待着中国在太空领域中更广阔、更深入的发展。祝福中国航天事业越来越好,为人类的未来探索做出更加璀璨的贡献!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二
2019年10月17日07时30分28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点火发射!随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下面是整理的关于2019神舟十一发射成功。
心得体会。
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中国将于17日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它将与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近400公里高的轨道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二号”,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太空驻留。
首次30天驻留飞行任务对航天员的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均带来更大挑战。从身体上讲,航天员心血管系统受到更大影响,肌肉萎缩,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出现疾病的概率增大。从心理上讲,驻留时间延长对乘组两位航天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心理相容性要求更高。
从生活上讲,作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对航天员工作效率的影响增加,食谱食品感官接受性要求更高,卫生清洁尤其是运动后清洁问题突显,导致航天员驻留保障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在失重防护、食谱食品、卫生清洁、作息制度和飞行程序安排等方面加强设计,提高航天员的在轨生活品质。
航天员的作息制度设计上向空间站任务长期飞行进行过渡,所以采用日计划和周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天地同步作息模式。航天员在30天飞行中,任务相当重。每工作6天有一天休整,这一天航天员也要做很多事情,但是航天员自主空间大一些,可以自己来安排。
神舟十一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3亿颗紧张的心,带回来的却是13亿滴喜悦的泪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神十一回归的那一天。
2019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向载人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度。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次是第三次赴太空,并成为上天年龄最大航天员。而航天员陈冬则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征的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生肖属相恰巧都是马,两人的33天太空之旅正好是“天马行空”。
这将是中国航天又一里程碑性事件!这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太空中,“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这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如何安全、无误差实现对接?太空中如何种庄稼,如何养蚕,可以实现未来航天员长期驻留时“有菜吃”“有饭吃”,无需全部从地面补给?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钟,如何将航天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一系列“中国奇迹”等你一起见证。
航天员往往承担着巨大的职业风险,甚至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杨利伟就曾在《天地九重》一书中披露,在第一次载人航天火箭升空后突发低频共振,当时觉得“自己不行了”。书中这样描述:“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实际上,他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
“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无不感到兴奋与自豪,人们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神舟十一号”成功飞天,意义尤为重大,它代表着我国在太空中中长期驻留实验的成功;它代表着中国的航天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代表着外国人从此将会对中国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国从此将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身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不但肩负学习重任,同时也背负着建设祖国的光辉任务;我们不但要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且要继承"三个代表"的伟大理论思想;我们不但要学会读书,品书,分析书,更要学会读自然,品自然,分析自然。因为我们要发展,就先要发现;要自强,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天宫二号目前已做好交会对接准备,将在393公里近圆轨道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当第一枚火箭直射云霄的时候,人们看到乳白色的运载火箭弹体上写着两个火红的大字——长征。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长征精神激励着人们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新征程。
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付出。从长征路到飞天路,折射的是薪火相传的精神。不同的长征,同样的精神。
我国的航天之路,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长期封锁,开始长征般的艰难跋涉。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中国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书写了一部我国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三
2019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观看了发射直播后深有感触,用镜头记录了中国航天一个个辉煌瞬间,见证了神舟飞船一次次欢腾升空的精彩时刻。神州十一号的发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有迈上了一个新的征程,下面就是在为您整理的关于观看神舟十一号发射。
心得体会。
请学习参考。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2019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向载人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度。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次是第三次赴太空,并成为上天年龄最大航天员。而航天员陈冬则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征的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生肖属相恰巧都是马,两人的33天太空之旅正好是“天马行空”。
这将是中国航天又一里程碑性事件!这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太空中,“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这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如何安全、无误差实现对接?太空中如何种庄稼,如何养蚕,可以实现未来航天员长期驻留时“有菜吃”“有饭吃”,无需全部从地面补给?全球第一台冷原子钟,如何将航天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一系列“中国奇迹”等你一起见证。
航天员往往承担着巨大的职业风险,甚至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杨利伟就曾在《天地九重》一书中披露,在第一次载人航天火箭升空后突发低频共振,当时觉得“自己不行了”。书中这样描述:“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实际上,他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
“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每一个炎黄子孙无不感到兴奋与自豪,人们的心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神舟十一号”成功飞天,意义尤为重大,它代表着我国在太空中中长期驻留实验的成功;它代表着中国的航天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代表着外国人从此将会对中国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国从此将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身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不但肩负学习重任,同时也背负着建设祖国的光辉任务;我们不但要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且要继承"三个代表"的伟大理论思想;我们不但要学会读书,品书,分析书,更要学会读自然,品自然,分析自然。因为我们要发展,就先要发现;要自强,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天宫二号目前已做好交会对接准备,将在393公里近圆轨道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当第一枚火箭直射云霄的时候,人们看到乳白色的运载火箭弹体上写着两个火红的大字——长征。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长征精神激励着人们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新征程。
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付出。从长征路到飞天路,折射的是薪火相传的精神。不同的长征,同样的精神。
我国的航天之路,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长期封锁,开始长征般的艰难跋涉。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中国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书写了一部我国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
中国将于17日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它将与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近400公里高的轨道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二号”,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太空驻留。
首次30天驻留飞行任务对航天员的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均带来更大挑战。从身体上讲,航天员心血管系统受到更大影响,肌肉萎缩,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出现疾病的概率增大。从心理上讲,驻留时间延长对乘组两位航天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心理相容性要求更高。
从生活上讲,作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对航天员工作效率的影响增加,食谱食品感官接受性要求更高,卫生清洁尤其是运动后清洁问题突显,导致航天员驻留保障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在失重防护、食谱食品、卫生清洁、作息制度和飞行程序安排等方面加强设计,提高航天员的在轨生活品质。
航天员的作息制度设计上向空间站任务长期飞行进行过渡,所以采用日计划和周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天地同步作息模式。航天员在30天飞行中,任务相当重。每工作6天有一天休整,这一天航天员也要做很多事情,但是航天员自主空间大一些,可以自己来安排。
神舟十一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3亿颗紧张的心,带回来的却是13亿滴喜悦的泪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神十一回归的那一天。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四
中国将于17日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它将与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近400公里高的轨道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二号”,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太空驻留。
首次30天驻留飞行任务对航天员的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均带来更大挑战。从身体上讲,航天员心血管系统受到更大影响,肌肉萎缩,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出现疾病的概率增大。从心理上讲,驻留时间延长对乘组两位航天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心理相容性要求更高。
从生活上讲,作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对航天员工作效率的影响增加,食谱食品感官接受性要求更高,卫生清洁尤其是运动后清洁问题突显,导致航天员驻留保障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在失重防护、食谱食品、卫生清洁、作息制度和飞行程序安排等方面加强设计,提高航天员的在轨生活品质。
航天员的作息制度设计上向空间站任务长期飞行进行过渡,所以采用日计划和周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天地同步作息模式。航天员在30天飞行中,任务相当重。每工作6天有一天休整,这一天航天员也要做很多事情,但是航天员自主空间大一些,可以自己来安排。
神舟十一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3亿颗紧张的心,带回来的却是13亿滴喜悦的泪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神十一回归的那一天。
更多。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五
远洋航天测量船常年漂泊在海上,测控范围广、温度变化大、相对湿度高、气候条件恶劣。
万一出现故障,在茫茫大海上,技术支持很难到位。
所以,以往远望号出海都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保驾人员。
考虑到船上空间有限,中国电科10所通过对以往几十年船载设备、沿海设备系统的数据梳理和借鉴国内外同类设备防护的新技术,最终确定了优秀工艺和远程技术支持两项“法宝”,首次实现了“零保驾”。
其中,“远程技术支持”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卫星通信手段,从地面控制中心实现对船的“远程监控、远程测量、远程诊断”。
若发现设备超出正常值,就向随船人员发出预警,提前做好维护检修;如果遇到故障,利用专家案例库对故障做出诊断,将排故方案提供给随船人员。
从未启用、但必须配备的“降落伞”
十所承研参试的外测安全分系统有双频测速应答机、脉冲相参应答机和逃逸指令接收机,安装在运载火箭二级箱间段。
两台应答机负责运载火箭实时航迹测量并判定飞行是否正常,逃逸指令接收机保障航天员人身安全,它们分别是运载火箭的“眼睛”、航天员的“降落伞”。
在飞船发射阶段,从火箭点火到船箭分离,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这是航天员进入太空的第一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一个环节。
从国际载人航天历史来看,上升段最大的危险来源于火箭,最严重的后果是火箭爆炸,例如1986年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火箭上的逃逸指令接收机,相当于飞行员的“降落伞”,是航天员保命的应急逃生装备。
一旦飞船在发射或升空过程中发生意外(轨道偏离、点火不正常等),地面发射中心发出逃逸指令,逃逸指令接收机启动安全逃逸装置“逃逸塔”,3秒钟内将航天员连人带船“拽”离火箭,到达1.5公里外的安全地点。
从“神一”到“神十一”,中国电科10所一直承担火箭外测安全分系统的研制和任务保驾,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
10所的科研人员说,他们希望逃逸指令接收机永远都不要启用,但也做好了千百次的实验,以保证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力挽狂澜。
“四川造”交会对接激光雷达保证精准对接。
神十一发射在即,据介绍,飞船发射成功后,将在距地面343公里的轨道高度展开,并与天宫二号完成交会对接,这也是本次任务的重头戏之一。
飞船在发射入轨后,距离“天宫”大约1万公里,从这时起,它将开启追踪模式,逐步靠近“天宫”;在相距约50公里处,飞船和“天宫”能彼此寻找到对方;最后,还剩30厘米的时候,对接机构启动,进入正式对接阶段。
此时,由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与相关单位联合研制的交会对接激光雷达,将在中近距离提供两个飞行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准确捕获天宫二号,实现对天宫二号的高精度跟踪,并实时将天宫二号的距离、线速度、角度、线速度等姿态信息传送给神十一,引导飞船不断调整姿态,慢慢与天宫二号靠近并最终实现精准对接,是交会对接不可或缺的测量敏感器之一。
据了解,交会对接激光雷达此前已成功参加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任务,本次神舟十一号飞船仍将配备该系统,参与与天宫二号的对接任务。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六
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今日7时30分在酒泉发射。两位航天员将展开为期33天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党员观看神舟十一号发射。
心得体会。
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天宫二号目前已做好交会对接准备,将在393公里近圆轨道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当第一枚火箭直射云霄的时候,人们看到乳白色的运载火箭弹体上写着两个火红的大字——长征。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长征精神激励着人们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新征程。
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付出。从长征路到飞天路,折射的是薪火相传的精神。不同的长征,同样的精神。
我国的航天之路,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长期封锁,开始长征般的艰难跋涉。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中国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书写了一部我国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17日凌晨4时15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范长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代表,亲切看望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的还有马凯、许其亮、杨晶、常万全等。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身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不但肩负学习重任,同时也背负着建设祖国的光辉任务;我们不但要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且要继承"三个代表"的伟大理论思想;我们不但要学会读书,品书,分析书,更要学会读自然,品自然,分析自然。因为我们要发展,就先要发现;要自强,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七
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圆满成功!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
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梦想有多远,前行的步伐就能迈多远。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起飞,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飞行到神舟六号两人多天飞行,在实现了一系列从梦想到现实的突破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迈到了一个重大的跨越关口。
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
正是航天员出舱维修,使科学家们至今仍能享受1990年4月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提供的宝贵资源,而设计寿命5年的“和平号空间站”超期服役,开展科学试验16500余项的奇迹,更是与航天员不断的出舱维修密不可分……实现太空行走,在任何国家的载人航天历程中都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突破:它意味着航天员可以自主出舱来维修价值高昂的航天器,建设和组装空间站。
现在正在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就需要航天员在太空的参与。而人类“重返月球”和更远的深空探测中,航天员空间行走更是必不可少。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难度高、风险性大,无论技术攻关、产品研制、航天员训练,还是任务组织指挥,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正因如此,自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首次踏足太空,43度春秋过去,世界上依然只有美、俄两国拥有完整的出舱行走技术和经验。
然而,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所说的一样,在实现千年飞天梦想之路上大步前进的中华民族,有勇气来迎接这样的挑战。
如果此次航天员出舱行走顺利,下一步的神舟飞行就将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然后,就是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再往后,就是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
但是,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开发才刚刚起步。即使我们顺利实现了出舱行走的历史性突破,无垠的宇宙依然有无数的奥秘等待着我们破译。
光荣与梦想始终紧紧相连。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曾把“两弹一星”的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已然兴起的今天,中华民族用自己的飞天智慧造福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
神舟十一号,预祝你圆梦而归。
更多。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八
直播观看现场,随着倒计时十秒的时候,同学们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此刻的心情是紧张的'、是兴奋的。“点火”口令响起,屏幕出现一团橘红色的火焰,一阵浓白的烟雾,“轰”的一声神舟十三号飞船冲天而起,飞出地球,飞向茫茫的天空,整个过程同学们时不时发出欢呼声和热烈掌声。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九
2021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搭载着宇航员景海鹏、刘文浩。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神舟十三发射成功,虽然远在太空,但这一新闻依然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我们应该以此为鼓舞,继续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二段:神舟十三发射成功,是团结协作的结果
要实现科学技术的突破,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神舟十三发射成功,是中国科技人员和工程师团结协作的结果。他们在飞船制造、科研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这次成功是建立在科研人员、制造工人、通信工程师等多个领域专业人员的合作之上。在航天领域,凝聚人心、同心协力是一个常态。而我们更需要这个精神去实现国家的繁荣。
三段:神舟十三发射成功,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
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突破,创造了多项第一。这一成果的背后,离不开我国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从飞船建造到起飞,再到在轨作业,每一环节都需要精密的技术支撑。科技创新推动了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制造,这也为中国科技进步提供了基础支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站在今天的角度,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无疑也成为了科技创新的见证。
四段:神舟十三发射成功,是培养青年人才的助推力量
青年人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也是青年人才的助推力量。在这个航天中,年轻科技人员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和重要的位置。他们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劳动和贡献,也不断地接受挑战和锤炼。这些年轻人,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未来改革创新的指引者。展望未来,让我们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技领域的工作,继续为我们的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五段:神舟十三发射成功,为我们指引未来的航向
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继续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发扬光大。对于中国航天,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这是我们人类对宇宙深入研究与探索的一次新的里程碑。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是探索太空的一次胜利,也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蓝图定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我们更需要以这种信心和自信去拥抱未来的挑战和机遇,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十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天宫二号目前已做好交会对接准备,将在393公里近圆轨道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当第一枚火箭直射云霄的时候,人们看到乳白色的运载火箭弹体上写着两个火红的大字——长征。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长征精神激励着人们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新征程。
我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付出。从长征路到飞天路,折射的是薪火相传的精神。不同的长征,同样的精神。
我国的航天之路,面对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长期封锁,开始长征般的艰难跋涉。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中国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书写了一部我国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
中国将于17日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它将与9月15日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近400公里高的轨道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二号”,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太空驻留。
首次30天驻留飞行任务对航天员的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均带来更大挑战。从身体上讲,航天员心血管系统受到更大影响,肌肉萎缩,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出现疾病的概率增大。从心理上讲,驻留时间延长对乘组两位航天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心理相容性要求更高。
从生活上讲,作息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对航天员工作效率的影响增加,食谱食品感官接受性要求更高,卫生清洁尤其是运动后清洁问题突显,导致航天员驻留保障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在失重防护、食谱食品、卫生清洁、作息制度和飞行程序安排等方面加强设计,提高航天员的在轨生活品质。
航天员的作息制度设计上向空间站任务长期飞行进行过渡,所以采用日计划和周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天地同步作息模式。航天员在30天飞行中,任务相当重。每工作6天有一天休整,这一天航天员也要做很多事情,但是航天员自主空间大一些,可以自己来安排。
神舟十一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3亿颗紧张的心,带回来的却是13亿滴喜悦的泪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神十一回归的那一天。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十一
2021年10月16日,中国的载人飞船“神舟十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航天,特别是载人航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神舟十三飞船是中国定期发射的高级别别任务之一,也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发射中,它成功地将中国的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空间实验和巡视任务。
第二段:对神舟十三发射成功的分析
神舟十三航天员的成功发射与散裂两颗卫星的成功拦截相互呼应,进一步体现了中国航天在技术上面的实力和成就。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科研格局。总体来看,这次成功发射的背后是中国航天学科的全面实力,包括太空材料、航天器故障管理、空间站建设等方面。
第三段:神舟十三发射成功的意义
神舟十三的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显著提升。一方面,这次发射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跻身航天强国的行列,令全球对中国航天的实力刮目相看。另一方面,神舟十三也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更快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此外,神舟十三还表明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决心和意愿,为中国航天事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神舟十三发射成功的启示
神舟十三发射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胜利,更是激励中国各行各业的鼓舞和榜样。可以预见,中国在太空事业上的快速发展和寻求战略新突破将继续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其次,神舟十三的发射也提醒大家要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科学人才将成为关键。
第五段:总结
在为期六个月的空间实验和巡视任务中,神舟十三飞船的航天员将继续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未来还有许多伟大的挑战和困难需要克服,但是中国的航天事业和科技创新势不可挡。神舟十三的发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全球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十二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神十三”成功发射尤显意义重大。回望载人航天工程历程,感慨万端。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升空,我国由此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在这之后,“神六”、“神七”均搭载航天员升空,“神八”则成功实施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其后,“神九”、“神十”、“神十一”也都搭载航天员升空,并完成各自任务。据统计,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宏大目标,并保持百分百的成功率。何其不易,何其让人自豪。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十三
2019年10月17日7时30分,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下面是整理的关于神舟十一发射成功。
心得体会。
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载着无数国人的期盼与自豪,神舟十一号在2019年10月17日07时30分28秒终于如期发射升空了。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突飞猛进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神舟十一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3亿颗紧张的心,带回来的却是13亿滴喜悦的泪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神舟十一号回归的那一天。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
这将是飞船在天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表示,重点是解决空间站建设中的这些关进技术,通过天宫一号的飞行来发现、解决、验证在空间站建设运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点,所以“神舟十一号”的任务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任务。
从科研到民用有多久?
对于许多公众而言,载人飞船上天或许只是一项伟大的科学试验,而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不过,这些技术将会慢慢改变我们的生活。以计算机为例,这种20世纪90年代开始深刻改变世界的机器,最初只是美国军方所用。这就是高科技的“溢出效应”。
那么,“神舟十一号”上的哪些技术可能改变未来的生活呢?
以其太阳能电池翼为例,据陶建中介绍,“神舟十一号”的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左右,这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水平的。如果该技术能够继续研究,并进一步降低成本,那么这将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针对航空器的严格要求,我国也开发了许多尖端润滑油产品,随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等民用领域,以满足车辆、设备越来越苛刻的润滑要求。
此外,因为载人飞船对材料的要求很高,所以在研究中开发了许多新材料、新技术。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王崑声曾表示,我国近年来开发使用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80%左右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17日凌晨4时15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范长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代表,亲切看望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范长龙宣读了发来的贺电。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的还有马凯、许其亮、杨晶、常万全等。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身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不但肩负学习重任,同时也背负着建设祖国的光辉任务;我们不但要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且要继承"三个代表"的伟大理论思想;我们不但要学会读书,品书,分析书,更要学会读自然,品自然,分析自然。因为我们要发展,就先要发现;要自强,就要自信自己;要富裕,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十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当年的神舟5号、神舟七号掀开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杨利伟同志载着十二亿人的梦想飞上九天揽月,但当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仍旧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体系。那时的我们连一套航天服都不能自己生产,需要靠进口俄罗斯的航天服自己改造。
到了21世纪代,我国的航天工业才算是站在了世界的顶点。国际空间站不接纳我们,那我们就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国外的技术不共享,那我们就发展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这次载人飞船的成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体系正式登堂入室,可以与世界其他大国的航天工业体系分庭抗礼。现如今,中国已经以一个大国的身份站在了国际社会的发展前沿。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十五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8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十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正是如此,没有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没有他们对各种难关的探索与攻克,没有他们对航天事业的坚持不懈、不离不弃,怎么会有如今中国航天事业如此蓬勃的发展,我们又怎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他们特别能战斗,要知道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而且需要经过多次的.试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航天员更是要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够更好地走入“战场“。他们特别能吃苦,早期的中国异常落后,只能依靠自己,环境也极其恶劣。
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这些苦难给吓倒,始终迎难而上。他们特别能攻关,要知道我们的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他们特别能奉献,多少航天人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多少航天人即使知道这是一项危险的任务却还是毅然决然地争先踏入太空。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是这些航天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紧紧抓住,以此激励着我们前行,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上笃定前行。
神舟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篇十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当年的神舟5号、神舟七号掀开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杨利伟同志载着十二亿人的梦想飞上九天揽月,但当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仍旧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体系。那时的我们连一套航天服都不能自己生产,需要靠进口俄罗斯的航天服自己改造。
到了21世纪20年代,我国的航天工业才算是站在了世界的顶点。国际空间站不接纳我们,那我们就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国外的.技术不共享,那我们就发展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这次载人飞船的成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体系正式登堂入室,可以与世界其他大国的航天工业体系分庭抗礼。现如今,中国已经以一个大国的身份站在了国际社会的发展前沿。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62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