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数据和信息应该准确、客观且具有权威性。最后,在完成报告之后,我们需要仔细检查和修改,确保没有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报告写作有所启发。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相信这些范文对你的报告写作会有所帮助。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一
(1)有许多人不喜欢零食,认为它很不健康,带进校园也很不卫生。很多孩子都会关心食品的卫生状况。
(2)也有许多人对零食确实痴迷无比,似乎没了它就不能生活似的【和我一样】。
(3)有将近一半吃零食的学生们因吃了零食而导致身体受到危害。
(4)许多孩子还认为这些零食、膨胀物品对人体无害。
三、调查结果分析:
许多学生还是说是一套可做的又是一套,还是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零食欲。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好奇心的结果。
有些学生看到另外的同学们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的时候,好奇心使他们也行试试它们的味道,不知不觉中迷上了零食。
2、娇生惯养的结果。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很苦,吃不饱,非常艰苦地才走过这段路,于是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受这些委屈,便给他许多钱,要他们自己另外也要温饱。
3、撒谎的原因。
有些学生们完全沉迷与零食,无法自拔。便想尽各种办法拿到钱。便向父母撒谎,说买另外用到的东西,但钱拿到之后却是拿去买零食了。
四、友情建议:
家长们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早餐尽量自己给孩子做,而且要做一些有营养的食物,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一天的学习中做到精力充沛、专心致志。
学校以及周边的有关部门,也要有所措施,对学校周围的治安管理要加强,对那些卖零食的小商贩们实施治理,让他们不再卖这些危害人体的食物。学校也要积极配合,多多教育学生们不买零食,更不能吃零食,要说明零食的有害性。
学生们更要自我控制,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杜绝零食,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一片蓝天!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二
油炸食品是一种传统的方便食品、利用油脂作为热交换介质、使被炸食品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水分以蒸汽形式逸出、使食品具有酥脆的特殊的口感。采用油炸的烹调方法、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延长食品的保存期、改善食品的风味、增强食品营养成分的消化性、因此油炸食品在国内外都倍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油炸食品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丙烯酰胺是已知的人类可能致癌物、其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
油在高温烹调时某些分解和聚合的产物对人体是有毒的。在煎炸食品过程中、当温度达到250~300℃时、同一分子甘油脂的脂肪酸之间或不同分子甘油酯的脂肪酸之间会发生聚合、使油脂粘稠度增大均可生成如环状单聚体、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等。由于环状单聚体能被人体吸收、故毒性较强、把属于环状单聚体的已二烯环状化合物分离出来、按20%比例掺入基础饲料喂大鼠、3~4d就死亡;以5%~10%比例掺入测大鼠、出现脂肪肝及肝肿大。二聚体可使动物生长缓慢、肝肿大、生育功能出现障碍。三聚体以上因分子太大、不易被人体吸收、故无毒。此外、油煎腌制的鱼、肉类可形成致癌物亚硝基吡咯烷、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健康。
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危险食品、且不论油脂中的维生素a、e等营养在高温下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单在油炸过程中、就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你想健康成长的话、我建议大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肉、蛋以及米和面、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我们生长必须的营养、是健康的食物。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三
上海儿童零食消费习惯如何?儿童摄入各类零食的比重多少?经过3个月的调研,昨天市消保委联合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上海儿童零食(休闲食品和饮料)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儿童已成为零食的主要消费群体,但大部分零食并不适宜儿童整包食用。市消保委呼吁,上海应该推出有针对性的儿童食品标准。
根据调查,上海儿童已经成为休闲食品和饮料的重度消费群。在支出上,家长平均每个月为儿童购买休闲食品的金额达到185元,购买瓶装饮料的金额达到107、9元,相当于每天约有10元钱花在孩子的零食上。调查数据同时显示,69、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每天或几乎每天都吃休闲食品,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休闲食品的消费频率也有明显提升。目前,3至16岁沪籍儿童约为150万人,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中心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儿童的肥胖率已经达到17、8%。"调查发现,高频消费休闲食品和饮料的儿童中,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较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研究员刘波说,数据显示,在3至7岁高频消费零食的儿童中,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9、4%;8至12岁阶段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14、7%;13至16岁阶段,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25、4%。
据调查,儿童目前消费较多的主要是膨化类和饼干糕点类休闲食品,而消费较多的饮料主要是含乳饮料类、果蔬汁类、茶饮料类和碳酸类。在本次调研的132种零食中,绝大多数零食脂肪提供能量占比以及饱和脂肪酸提供能量占比都大大超过了上述基数。如"张君雅小妹妹"甜甜圈,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达到59%,饱和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达46%;而丹麦蓝罐曲奇这两个指标也分别达到43%和28%。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郭红卫指出,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零食存在高能量、高脂、高钠的问题,它们中的一些成分并不适宜儿童大量食用。比如,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不能超过2克(相当于5克食盐),而在本次调查随机抽取的132种零食中,钠含量最高的一款九制陈皮,成年人一天吃两片就已经超标。郭红卫进一步认为,根据目前上海的实际零食消费及食用习惯,建议家长将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控制在15%以内。
不过调查同时显示出一个尴尬的现状:49、8%的家长表示看不懂休闲食品和瓶装饮料上的营养成分表,这个比例在不同学历家长身上没有显著的区别。换句话说,由于缺乏判断能力,家长很难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上海市消保委就儿童食用的休闲食品和饮料给出如下建议:
(1)食物摄入要以正餐为主,零食不可代替正餐。孩子吃零食不要距离正餐太近,中间至少相隔1、5—2小时,睡前不应吃零食,否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及睡眠,还增加了患龋齿的机率;考虑到儿童肥胖、高钠饮食等现状,并结合目前上海的实际零食消费及食用习惯,建议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超过15%。
(2)少吃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超过30%、饱和脂肪酸提供能量占比超过10%的食品。
(3)少食含糖量高的食品和饮料,钠含量较高的食品也要限量摄入,低龄儿童少食含有咖啡因的食品和饮料。
(4)少喝碳酸饮料。
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透露,为了让家长对孩子摄入的零食有更为直观的印象,市消保委将推出"消保委帮你算"。届时,家长只需在官网上"儿童营养计算器"中输入孩子的年龄、性别以及休闲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如钠、脂肪、能量等数值),就可以精确算出该产品孩子一天适合食用的分量。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四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和市场发展迅速,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已上升为第一位(据《imixx年消费行为年鉴》)。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儿童饮食的关注重点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儿童及家长在消费儿童食品时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对此进行了系列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
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于xx年8~9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济南、长沙、成都、西安、浙江湖州、安徽芜湖、山西运城等11城市展开此项调研。由于本次研究所具有的样本的特殊性,使得研究时在一户城市家庭需要访问两个样本,即孩子样本和成年家庭成员样本。夸克公司对孩子年龄在6岁以下的家庭,访问其成年家庭成员;对孩子年龄在7~12岁的家庭,则访问家庭中的孩子。此次调研全部样本量为4048个,采取入户访问的方式;同时每个城市还附带进行对孩子样本的7类食品(糖果、果冻、蜜饯等)的口味测试;在上海、广州、湖州、山西运城等地还进行每城市67个商店的样本调查。
调查中发现,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类排在第一位,达到44、5%,其他依次为:日用品及其他类35%,衣着类11、1%,居住类9、4%。可见,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例很大。中国有3亿左右的少年儿童,每年新生儿有1342万人,通过调查发现(本次调查的少年儿童年龄在3~12岁间),上海、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小孩的家庭年平均零食消费额为1400元左右,因而儿童食品的市场潜力实在很大!
少年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是少年儿童,但是家庭的父母亲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有时是决策者。在调查中,0~6岁的孩子零食购买决策80%由家长决定,但6~14岁小孩70%自己决定购买,因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就有两个:孩子和家长。这两者的消费心理差异性较大,图一、图二所示,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由此可见儿童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则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从图三看出:消费者最常购买儿童食品的地点以“生活区/学校附近的杂货点”为主,累计占80%以上;超市、自选商场居第三位置,为17%。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产品信息,希望迅速得到实现,学校周围的杂货店便成为其最迅速的实现地点;对于没有购买决策权(能力)的儿童,回家以后,在家长的`带领下,即在生活区周围的杂货店得到满足;至于超市和自选商场,从数据分析来看,主要是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购物时的附带消费。
在此次研究中,夸克公司还对以上购物场所作了简单调查,从难易程度及费用上看,学校附近的杂货店最方便和省钱,生活区附近次之,超市和自选商场成本较高并比较难以进入。
此次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儿童食品市场有营养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等,但产品种类和规格比较单一,产品口味选择较少,包装陈旧。以汽水市场为例,现在市场中产品大多数以水果类为主,口味以甜味为主;但在夸克公司进行的糖果、果冻类产品口味测试中,60%消费者不喜欢太甜,而是喜欢略带酸味,同时有些消费者希望产品中含钙、维生素、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市场的空白点还很多。
最大限度吸引孩子好奇心,最大程度让家长对营养和卫生放心。
由图一、图二中分析得出儿童消费心理是一种“感性消费”,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最重要;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结合两种不同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对产品开发做如下整合:
1、对儿童来说产品包装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在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和颜色图案等方面深下功夫,突出“新奇”,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将产品形状设计成各种动物或小孩的智力玩具,包装上采用卡通人物等等,争取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2、对家长来说,产品是否具有营养最重要,所以在产品中要加入一些维生素、钙、锌等元素,同时加重产品营养的宣传,详细说明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在产品包装上要显示出非常干净卫生。
3、在产品口味上,不要纯甜,添加一点酸味,或者是添加一些水果原体。
1、中国企业的广告存在“非左即右”的问题,儿童食品企业也是如此,要不就是简单的功能阐述,要不就是纯粹的精神诉求。广告主要是针对家长的,在针对家长的广告和促销方面,要依据家长“理性消费,非常关注产品营养性”的消费心理特点,在产品诉求方面,强调“有营养”,这一点在婴幼儿奶粉广告中应用较多。但有些广告不知所云,产品诉求模糊,一味强调孩子高兴,母亲自豪,因而无法打动消费者。
因此,广告要善于抓住家长的消费心理,诉求点清晰明确,突出营养、卫生、高品质的产品形象。
2、儿童的消费特点是“感性、从众”。对于新奇的,旁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只要好玩,就马上会传遍整个城市;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也要有;别的小朋友在谈论什么话题,自己也决不能落伍。浙江“农夫山泉”曾经推出的小瓶装“对对碰”,在包装上标上十二生肖及其对应性格等内容,在其经典的广告配合下,在广大的中小学校内收集、谈论农夫山泉“对对碰”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
所以,在儿童食品广告和促销方面,厂家应牢牢地抓住儿童心理特点来进行策划,充分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和追求新奇的特点,通过某些手段,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儿童业余生活的时尚话题、道具。
在本次研究中,夸克站在行业研究的高度,站在宏观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除了以上一些发现外,夸克公司还希望能就以下一些话题和广大企业界人士探讨,以揭示中国未来儿童食品发展方面的重要问题。
1、儿童食品不仅仅是吃,而且还包括娱乐、智力开发等附加值,儿童食品营销要朝引导“儿童时尚”的高度发展。
2、开发绿色环保食品,不仅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能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
3、需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行儿童食品深加工,不能停留在初级原始产品加工上。
4、由于儿童食品给予消费者“营养、卫生”等观念,儿童食品可以向青年和老年人的食品领域进行渗透,比如果冻食品等。
5、及时了解和跟踪儿童及青少年生活形态,因为了解“新新人类”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越来越重要,他们正逐渐成为时尚的追随者。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五
通过这两天的调研,调查在校学生对零食的需求程度,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并认识到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市场营销实训室打下良好的基础。
1、设计调查问卷。
2、在校内走道上向学生派发调查问卷进行填写。
3、收集问卷,整理数据。
4、分析数据并作出调研报告。
5、以word的形式进行展示。
使用街头调研法。
设计调查问卷:
制作调研报告:
经过数据的统计,以下针对男女性别各占50%,比例1:1进行数据统计。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五题
第八题
第十题
第十一题
您对市场营销实训室零食种类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
1.增加零食的种类
2.进一些性价比较高的食品,每个月的零食类的产品来一次大促销。
3.零食的品种较少
4.种类不全,价格偏高
5.多增加进口食品
数据分析:
经调查结果显示,在我们学校零食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顾客购买零食的大多数因素都是因为个人习惯的影响,但是同时也受一些促销活动的影响,他们普遍可以接受零食的价钱为20元以下,有较大的一部分顾客喜欢膨化类,饼干类和肉脯类的零食。
swot分析:
优势:
1、超市地处1教一层,属高人流地段。
2、就地理环境而言,该超市不用上下阶梯,方便顾客行走;
劣势:
1、超市面积较小,可提供商品较为有限,限制商品多元化发展
2、部分商品价格垄断,因而超市或多或少地留给人们“不好”的形象。
3、没有额外业务,即没有与移动合作提供充值服务,失去潜在客户。
机会:
1、超市在一教,每天早上起床来不及吃早餐就匆匆上课的同学不在少数;
2、每年照毕业照的时候,对超市而言都是一个大市场的到来,因为聚集大量毕业生在附近拍毕业照。
威胁:
1、二区的超市及其两个食堂,一定程度上抢占了中心超市的市场。
2、每到星期六日,一教的上课的学生少,人流量大幅度地降低。
核心内容:
本次调研的内容是针对城建学子对市场营销实训室零食的看法,和他们平时零食的消费习惯和对零食的要求,以及关于零食方面给实训室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次的调研,对采购部提供的意见是:
1.购入零食零售的价格最高不要超过15元。
2.注重外观包装和口味风格特别的的占总体的50%,可以购入外观包装上有特色和口味风格有特色的,可以吸引顾客眼球的零食。
3.注重品牌的比例占总体60%所以购入的零食最好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注重品牌性。
4.大多数人经常购买的零食是膨化类和坚果炒类,所以可以增加该类别的数量,增加不同的口味和品牌供顾客选择。
以下是给营策部的意见:
1.有放映价格有稍贵,可以搞促销降低售价。
2.可以多搞一些产品的热销,比如捆绑销售,增加零食的销售额。
3.对一些进口食品和有特色的高利润商品提高宣传度,吸引顾客眼球。
消费者偏向购买售价较低的零食,售价较低的零食是热销产品,需求量较大,可以合理的进货。而售价较高的零食,需求量较低,适当的减低进货量。可以考虑7:3的进货比率,价格较低的零食进货量为7,价格较高的零食进货量为3。
由于饭堂有规定吃饭时间,人较多。有些消费者会选择方便面作为一顿饭,且方便面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薯片和饼干,所以方便面是存在着隐形市场。可以合理的采购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方便面,提供给消费者进行选购。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了我们实训室零食方面还存在不少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零食种类不够多,品牌和类型上对顾客的吸引力不足等。我们应该按照大多数顾客的喜好来进行进货和对零食进行筛选,力求做到在有限的空间可以最大的吸引顾客来进行购物,还可以多进一些进口食品,因为有不少学生对进口食品都有不错的印象,而且进口食品利润都较大。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六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和市场发展迅速,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已上升为第一位(据《imixx年消费行为年鉴》)。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儿童饮食的关注重点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儿童及家长在消费儿童食品时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对此进行了系列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
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于xx年8~9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济南、长沙、成都、西安、浙江湖州、安徽芜湖、山西运城等11城市展开此项调研。由于本次研究所具有的样本的特殊性,使得研究时在一户城市家庭需要访问两个样本,即孩子样本和成年家庭成员样本。夸克公司对孩子年龄在6岁以下的家庭,访问其成年家庭成员;对孩子年龄在7~12岁的家庭,则访问家庭中的孩子。此次调研全部样本量为4048个,采取入户访问的方式;同时每个城市还附带进行对孩子样本的7类食品(糖果、果冻、蜜饯等)的口味测试;在上海、广州、湖州、山西运城等地还进行每城市67个商店的样本调查。
调查中发现,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类排在第一位,达到44.5%,其他依次为:日用品及其他类35%,衣着类11.1%,居住类9.4%。可见,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例很大。中国有3亿左右的少年儿童,每年新生儿有1342万人,通过调查发现(本次调查的少年儿童年龄在3~12岁间),上海、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小孩的家庭年平均零食消费额为1400元左右,因而儿童食品的市场潜力实在很大!
孩子重包装,家长重营养。
少年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是少年儿童,但是家庭的父母亲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有时是决策者。在调查中,0~6岁的孩子零食购买决策80%由家长决定,但6~14岁小孩70%自己决定购买,因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就有两个:孩子和家长。这两者的消费心理差异性较大,图一、图二所示,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由此可见儿童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则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最常购买地点:生活区或学校附近的杂货点。
从图三看出:消费者最常购买儿童食品的地点以“生活区/学校附近的杂货点”为主,累计占80%以上;超市、自选商场居第三位置,为17%。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产品信息,希望迅速得到实现,学校周围的杂货店便成为其最迅速的实现地点;对于没有购买决策权(能力)的儿童,回家以后,在家长的带领下,即在生活区周围的杂货店得到满足;至于超市和自选商场,从数据分析来看,主要是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购物时的附带消费。
在此次研究中,夸克公司还对以上购物场所作了简单调查,从难易程度及费用上看,学校附近的杂货店最方便和省钱,生活区附近次之,超市和自选商场成本较高并比较难以进入。
儿童食品种类、规格单一,口味少,包装陈旧,因而留下很多的市场空白点。
此次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儿童食品市场有营养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等,但产品种类和规格比较单一,产品口味选择较少,包装陈旧。以汽水市场为例,现在市场中产品大多数以水果类为主,口味以甜味为主;但在夸克公司进行的糖果、果冻类产品口味测试中,60%消费者不喜欢太甜,而是喜欢略带酸味,同时有些消费者希望产品中含钙、维生素、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市场的空白点还很多。
最大限度吸引孩子好奇心,最大程度让家长对营养和卫生放心。
由图一、图二中分析得出儿童消费心理是一种“感性消费”,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最重要;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结合两种不同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对产品开发做如下整合:
1.对儿童来说产品包装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在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和颜色图案等方面深下功夫,突出“新奇”,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将产品形状设计成各种动物或小孩的智力玩具,包装上采用卡通人物等等,争取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2.对家长来说,产品是否具有营养最重要,所以在产品中要加入一些维生素、钙、锌等元素,同时加重产品营养的宣传,详细说明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在产品包装上要显示出非常干净卫生。
3.在产品口味上,不要纯甜,添加一点酸味,或者是添加一些水果原体。
1.中国企业的广告存在“非左即右”的问题,儿童食品企业也是如此,要不就是简单的功能阐述,要不就是纯粹的精神诉求。广告主要是针对家长的,在针对家长的广告和促销方面,要依据家长“理性消费,非常关注产品营养性”的消费心理特点,在产品诉求方面,强调“有营养”,这一点在婴幼儿奶粉广告中应用较多。但有些广告不知所云,产品诉求模糊,一味强调孩子高兴,母亲自豪,因而无法打动消费者。
因此,广告要善于抓住家长的消费心理,诉求点清晰明确,突出营养、卫生、高品质的产品形象。
2.儿童的消费特点是“感性、从众”。对于新奇的,旁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只要好玩,就马上会传遍整个城市;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也要有;别的小朋友在谈论什么话题,自己也决不能落伍。浙江“农夫山泉”曾经推出的小瓶装“对对碰”,在包装上标上十二生肖及其对应性格等内容,在其经典的广告配合下,在广大的中小学校内收集、谈论农夫山泉“对对碰”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
所以,在儿童食品广告和促销方面,厂家应牢牢地抓住儿童心理特点来进行策划,充分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和追求新奇的特点,通过某些手段,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儿童业余生活的时尚话题、道具。
在本次研究中,夸克站在行业研究的高度,站在宏观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除了以上一些发现外,夸克公司还希望能就以下一些话题和广大企业界人士探讨,以揭示中国未来儿童食品发展方面的重要问题。
1.儿童食品不仅仅是吃,而且还包括娱乐、智力开发等附加值,儿童食品营销要朝引导“儿童时尚”的高度发展。
2.开发绿色环保食品,不仅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能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
3.需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行儿童食品深加工,不能停留在初级原始产品加工上。
4.由于儿童食品给予消费者“营养、卫生”等观念,儿童食品可以向青年和老年人的食品领域进行渗透,比如果冻食品等。
5.及时了解和跟踪儿童及青少年生活形态,因为了解“新新人类”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越来越重要,他们正逐渐成为时尚的追随者。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七
如果你从学校经过,你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尽管学校三令五申让同学们注意食品安全,拒绝零食,可是放学后,大部分同学还是如饿虎般地朝学校门口的小商店冲去,去买各式各样的小食品,导致马路上拥挤不堪,果皮和纸屑随处可见。
为什么大家对小食品那么钟情呢?我特意对我校学生的吃零食现象进行了调查。
通过观察,我发现每到放学的时间,对着校门的马路两侧就会冒出很多流动的摊位,小贩的吆喝声吸引了饥肠辘辘的同学,把小摊围个水泄不通。我数了数,三年级四班一共57名同学,走出校门后,只有18名同学径直回家,或被家长接走。其余39名同学都被吸引了过去,约占总数的70%;。
我又对32位同学进行了调查,其中经常吃零食的19人,占59%;偶尔吃零食的10人,占31%;从未在校门口买过零食的仅有3人,还不到10%。可见吃零食的同学还不在少数,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吃小零食,难以抵挡它的诱惑。
1、零食基本上都是包装简单,色彩鲜艳的三无产品,很不卫生但价格低廉,一般在1—3元,学生都能承受。
2、零食大部分为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还有一些甜食和饮料,热量高又没营养。为了增加口感,加了许多添加剂,对身体都发育非常不利,但很合孩子们的胃口。
3、绝大多数吃零食者,都爱把零食包装随意扔掉,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少数学生把零食带到教室,影响大家学习。
小学生喜欢买零食吃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家长都溺爱孩子,让孩子兜里装着零花钱,大手大脚地花。
2、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容易被五花八门的零食包装、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香气所吸引。
3、商家为了挣钱,采用抽奖、赠送小礼物等各种促销方式,欺骗吸引孩子们消费。
4、一些同学不吃早饭,到放学时早已饥肠辘辘,难以抵挡美食诱惑。
小学生乱买零食,浪费金钱、影响健康、污染环境,危害非常大,为了帮助大家拒绝零食,还校园洁净,还身体健康,我给老师和家长以下建议:
1、控制零花钱。使学生兜里没钱,不得不远离零食。
2、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教育,使其认识危害,正确对待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保证早餐质量,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保证营养,不给零食可乘之机。
4、联合工商管理部门,治理周边小商小贩,让三无产品远离校园。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八
现在,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有一些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据调查表明,我校200多名学生里98.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65.73%。仅有3.37%的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青少年最喜欢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学生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二,高糖食品。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这样孩子还处在似饱非饱的饥饿状态,所需营养不足,阻碍了正党生长。
第三,冷饮。许多青少年吃冷饮成癖,无论春夏秋冬,一有机会就大吃冷饮。大量吃冷饮会使胃肠道温度骤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还可能诱发经常性的轻微腹痛,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零食,使孩子的胃肠负担加重,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降低食欲,到吃饭的时候都吃不香了。饭不想吃了以后,肚子就会越来越饿,有的家长又过分娇惯孩子,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站着也吃,所以他们就大肆的吃零食,结果吃得越来越多,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也就越来越饿,饿了就更会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1、晓之以理。
家长要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不要吃零食,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在全校学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学生谈话。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里的饮食情况,然后提出具体要求,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不能吃零食。过几天后,教师要询问学生的饮食改变情况,发现有进步,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三是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
2、定时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饭前不可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像吃零食了。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学告诉我们:同一刺激经常反复作用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系统(即动力定型),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后,孩子无需一直努力就能按时吃饭。每当接近吃饭时,他们就会出现饥饿感,产生条件反射,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时蠕动,这样就使孩子吃饭香甜,易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因此可以说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其他品质。
3、调剂饭菜。
为了增进食欲,使孩子好好吃饭,家长要尽量把饭菜做得好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味俱全,再取个好听的菜名。
4、防止偏食。
要使孩子得到足够营养,最好给与平衡的饮食,防止偏食。每样食物都不要吃得过多,因为几乎每一种事务中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某种营养。但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如果某一类食物吃得过多,别的一些食物量自然会相对减少,那么,就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
5、控制零花钱。
现在有许多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给自己孩子零花钱,这就为孩子买零食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要向家长所要吃零食的钱,而家长也应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学生做到不该买得不买,不该吃得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学生吃零食。当然,这些小食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关键是要适量适时。饭后用些水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九
目的:
零食可能是每一个孩子的最爱,甚至连大人都对它痴迷。可是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过这些你们平时食不离手的零食的危害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它,使我们大家不再受到它的危害。
方法:
分别采访大人和孩子们。
结果: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人明显地比孩子知道的多,了解的也多,自我控制欲也比较强。但从访问的学生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是说一套做一套,道理都懂,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总是抵不住诱惑。
结论:应该从小培养我们这些孩子的自我控制欲,尽量少吃零食,做到无忧童年。
关键词:零食、健康意识。
校园里,总是三令五申之后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的同学们拿着一袋袋的零食明目张胆地吃着,随后的零食塑料袋便漫天飞舞了。虽说是学校中隔三差五教育我们,但有些学生却无所事事、若无其事地继续吃着。
针对以上现状,我对大人们和孩子们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结果如下:
二、对访问的分析。
(1)有许多人不喜欢零食,认为它很不健康,带进校园也很不卫生。很多孩子都会关心食品的卫生状况。
(2)也有许多人对零食确实痴迷无比,似乎没了它就不能生活似的【和我一样】。
(3)有将近一半吃零食的学生们因吃了零食而导致身体受到危害。
(4)许多孩子还认为这些零食、膨胀物品对人体无害。
三、调查结果分析:
许多学生还是说是一套可做的又是一套,还是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零食欲。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好奇心的结果。
有些学生看到另外的同学们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的时候,好奇心使他们也行试试它们的味道,不知不觉中迷上了零食。
2、娇生惯养的结果。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很苦,吃不饱,非常艰苦地才走过这段路,于是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受这些委屈,便给他许多钱,要他们自己另外也要温饱。
3、撒谎的原因。
有些学生们完全沉迷与零食,无法自拔。便想尽各种办法拿到钱。便向父母撒谎,说买另外用到的东西,但钱拿到之后却是拿去买零食了。
四、友情建议:
家长们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早餐尽量自己给孩子做,而且要做一些有营养的食物,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一天的学习中做到精力充沛、专心致志。
学校以及周边的有关部门,也要有所措施,对学校周围的治安管理要加强,对那些卖零食的小商贩们实施治理,让他们不再卖这些危害人体的食物。学校也要积极配合,多多教育学生们不买零食,更不能吃零食,要说明零食的有害性。
学生们更要自我控制,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杜绝零食,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一片蓝天!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十
零食的危害有很多,如:整顿饭不想吃,总爱吃零食,影响食欲,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为此,我对我们班同学吃零食的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是否喜欢吃零食喜欢98%不喜欢2%。
吃零食前会不会洗手不会80%会20%。
吃零食原因自己喜欢吃(90%)看别人吃就想吃。(10%)。
从上表可以看出,喜欢吃零食的人很多,占98%;而不喜欢吃零食的只占2%。看来,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意识到零食的危害。其实,零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食物,吃了不仅仅会变胖,还会拉肚子。可是,有许多人抵挡不住零食的诱惑,上课吃,下课吃,饭前吃,饭后吃,有空吃,没空也偷偷的吃。有人说:“少吃点没关系吧?”少吃的是没什么关系,但是也没有好处。零食是有很多细菌的,你去玩起来手脏脏的,再去吃零食,那麻烦可就大了。我们班有80%的同学都不会在吃零食前洗手,那样,不仅零食的细菌吃进去了,手上的细菌也吃进去了,时间久了,那些细菌就会在你肚子里疯狂,让你不得不吃各种药物,那时候你就想后悔都来不及了。所以,我建议,尽可能的少吃些,以前很喜欢吃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今后就别再吃了。
还有的人说:“如果实在太想吃了呢?”让你不吃的方法很多。
1、身上不要带钱。如果想吃也没钱买。自然而然就不会去买了。
2、不要到小摊、小店前转悠,转多了,就会想买了。
3、看到别人吃零食就走开点,尽量不要去看他吃零食那津津有味的样子。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一
如果你从某所学校经过,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放学后,大家并不是向家的方向走去,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饿狼猛虎”般向零食小摊扑去,开始啃的啃,喝的喝。可是那些零食真的卫生吗?经过一星期的调查,我发现,同学们对小摊的依恋已经“泛滥成灾”了!
每次,放学的你一定会欣赏到“一道壮丽的风景线”——路边小摊成了最热闹的“胜地”,里三圈外三圈被围得水泄不通。不管男生女生,都会去遛一遛,瞧一瞧,而那些疯狂的超级“fans”立刻锁定目标,连续出击,买了一些色彩鲜艳、包装简易,还附赠小玩具的食品。一手拿着啃的,一手拿着喝的,边啃边喝,扬长而去。甚至有些人尝完这些“美味佳肴”后对家中的“粗茶淡饭”避而远之了。
还有的学生明明知道那些零食不卫生,甚至有“三无食品”隐匿其中。可在小摊老板连连招呼声后,也被“勾引”了过去。从此,对其“爱不释口”。我也只能无奈的说:“小摊零食真‘健康’,多吃不厌‘身体棒’”!
小学生对路边摊食品的依赖已经“泛滥成灾”。有些学生仍不知道路边“美味”变“垃圾”的现实,还对其“情有独钟”,把它当做“一日三餐”,这会导致他们营养不良,情况十分严重。
其实,大部分同学明明知道那些路边摊食品不卫生,可还是喜欢吃。而大家为什么不能中午吃饱点,下午回家吃可口的饭菜呢?这样不是既健康又能填饱肚子吗!看来我们要让城市做好管理工作,减少路边小摊。更要呼吁同学们不在小摊逗留,吃家中可口的饭菜。远离“垃圾食品”的侵害,减少对路边小摊零食的依赖。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二
本文目录。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和市场发展迅速,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已上升为第一位(据《imixx年消费行为年鉴》)。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儿童及家长对儿童饮食的关注重点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儿童及家长在消费儿童食品时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对此进行了系列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
夸克(中国)顾问市场研究公司于xx年8~9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济南、长沙、成都、西安、浙江湖州、安徽芜湖、山西运城等11城市展开此项调研。由于本次研究所具有的样本的特殊性,使得研究时在一户城市家庭需要访问两个样本,即孩子样本和成年家庭成员样本。夸克公司对孩子年龄在6岁以下的家庭,访问其成年家庭成员;对孩子年龄在7~12岁的家庭,则访问家庭中的孩子。此次调研全部样本量为4048个,采取入户访问的方式;同时每个城市还附带进行对孩子样本的7类食品(糖果、果冻、蜜饯等)的口味测试;在上海、广州、湖州、山西运城等地还进行每城市67个商店的样本调查。
调查中发现,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类排在第一位,达到44.5%,其他依次为:日用品及其他类35%,衣着类11.1%,居住类9.4%。可见,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例很大。中国有3亿左右的少年儿童,每年新生儿有1342万人,通过调查发现(本次调查的少年儿童年龄在3~12岁间),上海、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小孩的家庭年平均零食消费额为1400元左右,因而儿童食品的市场潜力实在很大!
少年儿童食品市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市场,产品的目标消费群是少年儿童,但是家庭的父母亲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有时是决策者。在调查中,0~6岁的孩子零食购买决策80%由家长决定,但6~14岁小孩70%自己决定购买,因此产品的目标消费群就有两个:孩子和家长。这两者的消费心理差异性较大,图一、图二所示,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其他小朋友在吃”,由此可见儿童消费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消费;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则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从图三看出:消费者最常购买儿童食品的地点以“生活区/学校附近的杂货点”为主,累计占80%以上;超市、自选商场居第三位置,为17%。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产品信息,希望迅速得到实现,学校周围的杂货店便成为其最迅速的实现地点;对于没有购买决策权(能力)的儿童,回家以后,在家长的带领下,即在生活区周围的杂货店得到满足;至于超市和自选商场,从数据分析来看,主要是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购物时的附带消费。
在此次研究中,夸克公司还对以上购物场所作了简单调查,从难易程度及费用上看,学校附近的杂货店最方便和省钱,生活区附近次之,超市和自选商场成本较高并比较难以进入。
此次研究中发现,目前在儿童食品市场有营养性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等,但产品种类和规格比较单一,产品口味选择较少,包装陈旧。以汽水市场为例,现在市场中产品大多数以水果类为主,口味以甜味为主;但在夸克公司进行的糖果、果冻类产品口味测试中,60%消费者不喜欢太甜,而是喜欢略带酸味,同时有些消费者希望产品中含钙、维生素、锌等营养成分。因而,市场的空白点还很多。
最大限度吸引孩子好奇心,最大程度让家长对营养和卫生放心。
由图一、图二中分析得出儿童消费心理是一种“感性消费”,孩子们认为产品包装最重要;而家长属于理性消费,他们认为“产品是否有营养”是购买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结合两种不同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对产品开发做如下整合:
1.对儿童来说产品包装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在产品的外观、包装设计和颜色图案等方面深下功夫,突出“新奇”,以吸引孩子注意力,例如将产品形状设计成各种动物或小孩的智力玩具,包装上采用卡通人物等等,争取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2.对家长来说,产品是否具有营养最重要,所以在产品中要加入一些维生素、钙、锌等元素,同时加重产品营养的宣传,详细说明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在产品包装上要显示出非常干净卫生。
3.在产品口味上,不要纯甜,添加一点酸味,或者是添加一些水果原体。
1.中国企业的广告存在“非左即右”的问题,儿童食品企业也是如此,要不就是简单的功能阐述,要不就是纯粹的精神诉求。广告主要是针对家长的,在针对家长的广告和促销方面,要依据家长“理性消费,非常关注产品营养性”的消费心理特点,在产品诉求方面,强调“有营养”,这一点在婴幼儿奶粉广告中应用较多。但有些广告不知所云,产品诉求模糊,一味强调孩子高兴,母亲自豪,因而无法打动消费者。
因此,广告要善于抓住家长的消费心理,诉求点清晰明确,突出营养、卫生、高品质的产品形象。
2.儿童的消费特点是“感性、从众”。对于新奇的,旁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只要好玩,就马上会传遍整个城市;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也要有;别的小朋友在谈论什么话题,自己也决不能落伍。浙江“农夫山泉”曾经推出的小瓶装“对对碰”,在包装上标上十二生肖及其对应性格等内容,在其经典的广告配合下,在广大的中小学校内收集、谈论农夫山泉“对对碰”已经成为当时的时尚。
所以,在儿童食品广告和促销方面,厂家应牢牢地抓住儿童心理特点来进行策划,充分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和追求新奇的特点,通过某些手段,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儿童业余生活的时尚话题、道具。
在本次研究中,夸克站在行业研究的高度,站在宏观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除了以上一些发现外,夸克公司还希望能就以下一些话题和广大企业界人士探讨,以揭示中国未来儿童食品发展方面的重要问题。
1.儿童食品不仅仅是吃,而且还包括娱乐、智力开发等附加值,儿童食品营销要朝引导“儿童时尚”的高度发展。
2.开发绿色环保食品,不仅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能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
3.需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行儿童食品深加工,不能停留在初级原始产品加工上。
4.由于儿童食品给予消费者“营养、卫生”等观念,儿童食品可以向青年和老年人的食品领域进行渗透,比如果冻食品等。
5.及时了解和跟踪儿童及青少年生活形态,因为了解“新新人类”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越来越重要,他们正逐渐成为时尚的追随者。
返回目录。
零食可能是每一个孩子的最爱,甚至连大人都对它痴迷。可是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过这些你们平时食不离手的零食的危害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它,使我们大家不再受到它的危害。
分别采访大人和孩子们。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人明显地比孩子知道的多,了解的也多,自我控制欲也比较强。但从访问的学生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是说一套做一套,道理都懂,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总是抵不住诱惑。
结论:应该从小培养我们这些孩子的自我控制欲,尽量少吃零食,做到无忧童年。
关键词:零食、健康意识。
校园里,总是三令五申之后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的同学们拿着一袋袋的零食明目张胆地吃着,随后的零食塑料袋便漫天飞舞了。虽说是学校中隔三差五教育我们,但有些学生却无所事事、若无其事地继续吃着。
针对以上现状,我对大人们和孩子们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结果如下:
(1)有许多人不喜欢零食,认为它很不健康,带进校园也很不卫生。很多孩子都会关心食品的卫生状况。
(2)也有许多人对零食确实痴迷无比,似乎没了它就不能生活似的【和我一样】。
(3)有将近一半吃零食的学生们因吃了零食而导致身体受到危害。
(4)许多孩子还认为这些零食、膨胀物品对人体无害。
许多学生还是说是一套可做的又是一套,还是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零食欲。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好奇心的结果。
有些学生看到另外的同学们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的时候,好奇心使他们也行试试它们的味道,不知不觉中迷上了零食。
2、娇生惯养的结果。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很苦,吃不饱,非常艰苦地才走过这段路,于是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受这些委屈,便给他许多钱,要他们自己另外也要温饱。
3、撒谎的原因。
有些学生们完全沉迷与零食,无法自拔。便想尽各种办法拿到钱。便向父母撒谎,说买另外用到的东西,但钱拿到之后却是拿去买零食了。
家长们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早餐尽量自己给孩子做,而且要做一些有营养的食物,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一天的学习中做到精力充沛、专心致志。
学校以及周边的有关部门,也要有所措施,对学校周围的治安管理要加强,对那些卖零食的小商贩们实施治理,让他们不再卖这些危害人体的食物。学校也要积极配合,多多教育学生们不买零食,更不能吃零食,要说明零食的有害性。
学生们更要自我控制,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杜绝零食,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一片蓝天!
油炸食品是一种传统的方便食品,利用油脂作为热交换介质,使被炸食品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水分以蒸汽形式逸出,使食品具有酥脆的特殊的口感。采用油炸的烹调方法,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延长食品的保存期、改善食品的风味、增强食品营养成分的消化性,因此油炸食品在国内外都倍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油炸食品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丙烯酰胺是已知的人类可能致癌物,其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
油在高温烹调时某些分解和聚合的产物对人体是有毒的。在煎炸食品过程中,当温度达到250~300℃时,同一分子甘油脂的脂肪酸之间或不同分子甘油酯的脂肪酸之间会发生聚合,使油脂粘稠度增大均可生成如环状单聚体、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等。由于环状单聚体能被人体吸收,故毒性较强,把属于环状单聚体的已二烯环状化合物分离出来,按20%比例掺入基础饲料喂大鼠,3~4d就死亡;以5%~10%比例掺入测大鼠,出现脂肪肝及肝肿大。二聚体可使动物生长缓慢、肝肿大、生育功能出现障碍。三聚体以上因分子太大,不易被人体吸收,故无毒。此外,油煎腌制的鱼、肉类可形成致癌物亚硝基吡咯烷,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健康。
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危险食品,且不论油脂中的维生素a、e等营养在高温下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单在油炸过程中,就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你想健康成长的话,我建议大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肉、蛋以及米和面,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我们生长必须的营养,是健康的食物。
返回目录。
上海儿童零食消费习惯如何?儿童摄入各类零食的比重多少?经过3个月的调研,昨天市消保委联合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上海儿童零食(休闲食品和饮料)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儿童已成为零食的主要消费群体,但大部分零食并不适宜儿童整包食用。市消保委呼吁,上海应该推出有针对性的儿童食品标准。
根据调查,上海儿童已经成为休闲食品和饮料的重度消费群。在支出上,家长平均每个月为儿童购买休闲食品的金额达到185元,购买瓶装饮料的金额达到107.9元,相当于每天约有10元钱花在孩子的零食上。调查数据同时显示,69.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每天或几乎每天都吃休闲食品,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休闲食品的消费频率也有明显提升。目前,3至16岁沪籍儿童约为150万人,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中心去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儿童的肥胖率已经达到17.8%。"调查发现,高频消费休闲食品和饮料的儿童中,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较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研究员刘波说,数据显示,在3至7岁高频消费零食的儿童中,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9.4%;8至12岁阶段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14.7%;13至16岁阶段,超出正常体重的比例为25.4%。
据调查,儿童目前消费较多的主要是膨化类和饼干糕点类休闲食品,而消费较多的饮料主要是含乳饮料类、果蔬汁类、茶饮料类和碳酸类。在本次调研的132种零食中,绝大多数零食脂肪提供能量占比以及饱和脂肪酸提供能量占比都大大超过了上述基数。如"张君雅小妹妹"甜甜圈,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达到59%,饱和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达46%;而丹麦蓝罐曲奇这两个指标也分别达到43%和28%。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郭红卫指出,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零食存在高能量、高脂、高钠的问题,它们中的一些成分并不适宜儿童大量食用。比如,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不能超过2克(相当于5克食盐),而在本次调查随机抽取的132种零食中,钠含量最高的一款九制陈皮,成年人一天吃两片就已经超标。郭红卫进一步认为,根据目前上海的实际零食消费及食用习惯,建议家长将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控制在15%以内。
不过调查同时显示出一个尴尬的现状:49.8%的家长表示看不懂休闲食品和瓶装饮料上的营养成分表,这个比例在不同学历家长身上没有显著的区别。换句话说,由于缺乏判断能力,家长很难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上海市消保委就儿童食用的休闲食品和饮料给出如下建议:
(1)食物摄入要以正餐为主,零食不可代替正餐。孩子吃零食不要距离正餐太近,中间至少相隔1.5-2小时,睡前不应吃零食,否则不利于消化吸收及睡眠,还增加了患龋齿的机率;考虑到儿童肥胖、高钠饮食等现状,并结合目前上海的实际零食消费及食用习惯,建议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不超过15%。
(2)少吃脂肪提供能量占比超过30%、饱和脂肪酸提供能量占比超过10%的食品。
(3)少食含糖量高的食品和饮料,钠含量较高的食品也要限量摄入,低龄儿童少食含有咖啡因的食品和饮料。
(4)少喝碳酸饮料。
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透露,为了让家长对孩子摄入的零食有更为直观的印象,市消保委将推出"消保委帮你算"。届时,家长只需在官网上"儿童营养计算器"中输入孩子的年龄、性别以及休闲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如钠、脂肪、能量等数值),就可以精确算出该产品孩子一天适合食用的分量。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三
校园里,总是三令五申之后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的同学们拿着一袋袋的零食明目张胆地吃着,随后的零食塑料袋便漫天飞舞了。虽说是学校中隔三差五教育我们,但有些学生却无所事事、若无其事地继续吃着。
针对以上现状,我对大人们和孩子们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结果如下: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十四
现在,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走进一些学校,就会发现校门前的地面上有学生扔的零食包装袋,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是刮得到处飞舞,校园里,随处可见拿零食吃的学生。课堂上,很多学生趁着老师转身的机会拿出吃的来吃。放学时,卖零食的小店被学生挤得满满的。有一些小学生一天不吃零食就不舒服。
据调查表明,我班60名学生里98。63%都吃零食,其中每天吃零食的占70.06%,经常吃零食的25.84%,偶尔吃零食的占65.73%。仅有3.37%的小学生从来不吃零食。
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小孩最喜欢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少儿童在晚餐之后边做作业边吃零食,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零食,或者边听音乐边吃零食,更有甚者躺在床上吃零食。这样吃零食会过量进食,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超标,身体素质下降。
第一,油炸类,会引致儿童发胖和身体的不健康的生长发育。
第二,高糖食品。所谓高糖食品,不仅包括加入蔗糖太多的甜食和糖果,也包括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食品,而当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绝大多数含糖量较高,如各种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同时,这些饮料中还包含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可能有不良影响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如果过多地吃甜食,糖也会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因此许多学生的肚子就越来越大,成为了“小胖墩”。这样孩子还处在似饱非饱的饥饿状态,所需营养不足,阻碍了正党生长。
第三,冷饮。许多儿童吃冷饮成癖,无论春夏秋冬,一有机会就大吃冷饮。大量吃冷饮会使胃肠道温度骤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同时还可能诱发经常性的轻微腹痛,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零食,使孩子的胃肠负担加重,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降低食欲,到吃饭的时候都吃不香了。饭不想吃了以后,肚子就会越来越饿,有的家长又过分娇惯孩子,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站着也吃,所以他们就大肆的吃零食,结果吃得越来越多,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也就越来越饿,饿了就更会吃,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1、晓之以理。
家长要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小学生不要吃零食,让小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在全班学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小学生谈话。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里的饮食情况,然后提出具体要求,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不能吃零食。过几天后,教师要询问学生的饮食改变情况,发现有进步,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三是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
2、定时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饭,饭前不可给孩子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孩子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像吃零食了。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让孩子按时进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学告诉我们:同一刺激经常反复作用就会在大脑皮层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系统(即动力定型),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一旦良好习惯养成后,孩子无需一直努力就能按时吃饭。每当接近吃饭时,他们就会出现饥饿感,产生条件反射,消化器官随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时蠕动,这样就使孩子吃饭香甜,易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因此可以说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其他品质。
3、调剂饭菜。
为了增进食欲,使孩子好好吃饭,家长要尽量把饭菜做得好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味俱全,再取个好听的菜名。
4、防止偏食。
要使孩子得到足够营养,最好给与平衡的饮食,防止偏食。每样食物都不要吃得过多,因为几乎每一种事务中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某种营养。但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如果某一类食物吃得过多,别的一些食物量自然会相对减少,那么,就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缺乏。
5、控制零花钱。
现在有许多孩子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给自己孩子零花钱,这就为孩子买零食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教师要教育小学生,不要向家长所要吃零食的钱,而家长也应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小学生做到不该买得不买,不该吃得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小学生吃零食。当然,这些小食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关键是要适量适时。饭后用些水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五
目的:
零食可能是每一个孩子的最爱,甚至连大人都对它痴迷。可是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过这些你们平时食不离手的零食的危害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它,使我们大家不再受到它的危害。
方法:
分别采访大人和孩子们。
结果: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人明显地比孩子知道的多,了解的也多,自我控制欲也比较强。但从访问的学生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是说一套做一套,道理都懂,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总是抵不住诱惑。
结论:应该从小培养我们这些孩子的自我控制欲,尽量少吃零食,做到无忧童年。
分析问题:
油炸食品是一种传统的方便食品,利用油脂作为热交换介质,使被炸食品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水分以蒸汽形式逸出,使食品具有酥脆的特殊的口感。采用油炸的烹调方法,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延长食品的保存期、改善食品的风味、增强食品营养成分的消化性,因此油炸食品在国内外都倍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油炸食品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问题。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丙烯酰胺是已知的人类可能致癌物,其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
科学依据:
油在高温烹调时某些分解和聚合的'产物对人体是有毒的。在煎炸食品过程中,当温度达到250~300℃时,同一分子甘油脂的脂肪酸之间或不同分子甘油酯的脂肪酸之间会发生聚合,使油脂粘稠度增大均可生成如环状单聚体、二聚体、三聚体和多聚体等。由于环状单聚体能被人体吸收,故毒性较强,把属于环状单聚体的已二烯环状化合物分离出来,按20%比例掺入基础饲料喂大鼠,3~4d就死亡;以5%~10%比例掺入测大鼠,出现脂肪肝及肝肿大。二聚体可使动物生长缓慢、肝肿大、生育功能出现障碍。三聚体以上因分子太大,不易被人体吸收,故无毒。此外,油煎腌制的鱼、肉类可形成致癌物亚硝基吡咯烷,长期食用会影响人体健康。
研究结果:
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危险食品,且不论油脂中的维生素a、e等营养在高温下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单在油炸过程中,就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我的建议:
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你想健康成长的话,我建议大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肉、蛋以及米和面,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我们生长必须的营养,是健康的食物。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十六
零食可能是每一个孩子的最爱,甚至连大人都对它痴迷。可是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过这些你们平时食不离手的零食的危害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它,使我们大家不再受到它的危害。
分别采访大人和孩子们。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人明显地比孩子知道的多,了解的也多,自我控制欲也比较强。但从访问的学生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是说一套做一套,道理都懂,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总是抵不住诱惑。
结论:应该从小培养我们这些孩子的自我控制欲,尽量少吃零食,做到无忧童年。
关键词:零食、健康意识。
校园里,总是三令五申之后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的同学们拿着一袋袋的零食明目张胆地吃着,随后的零食塑料袋便漫天飞舞了。虽说是学校中隔三差五教育我们,但有些学生却无所事事、若无其事地继续吃着。
针对以上现状,我对大人们和孩子们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结果如下:
(1)有许多人不喜欢零食,认为它很不健康,带进校园也很不卫生。很多孩子都会关心食品的卫生状况。
(2)也有许多人对零食确实痴迷无比,似乎没了它就不能生活似的。
(3)有将近一半吃零食的学生们因吃了零食而导致身体受到危害。
(4)许多孩子还认为这些零食、膨胀物品对人体无害。
许多学生还是说是一套可做的又是一套,还是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零食欲。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好奇心的结果。
有些学生看到另外的同学们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的时候,好奇心使他们也行试试它们的味道,不知不觉中迷上了零食。
2、娇生惯养的结果。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很苦,吃不饱,非常艰苦地才走过这段路,于是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受这些委屈,便给他许多钱,要他们自己另外也要温饱。
3、撒谎的原因。
有些学生们完全沉迷与零食,无法自拔。便想尽各种办法拿到钱。便向父母撒谎,说买另外用到的东西,但钱拿到之后却是拿去买零食了。
家长们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早餐尽量自己给孩子做,而且要做一些有营养的食物,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一天的学习中做到精力充沛、专心致志。
学校以及周边的有关部门,也要有所措施,对学校周围的治安管理要加强,对那些卖零食的小商贩们实施治理,让他们不再卖这些危害人体的食物。学校也要积极配合,多多教育学生们不买零食,更不能吃零食,要说明零食的有害性。
学生们更要自我控制,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杜绝零食,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一片蓝天!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十七
校园里,刚打扫完的地面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食品的包装袋、冰糕棍或是瓜子皮等垃圾,不仅使我们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且严重影响了我们学校的环境卫生。那是因为我们许多同学买零食吃,所以地上有很多的垃圾。
我们学校里也有一个小卖部,我发现,每当下课铃敲响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争先恐后的跑去买零食吃,这时,小卖部就挤得水泄不通的。有的同学害怕上课了,就抓起零食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上课铃敲响的时候就一边嚼着零食一边不紧不慢的走回教室,回到教室的时候,嘴巴里的零食就消失啦!学校里虽然一再强调不准吃零食,家长也不允许孩子经常吃小零食,可他们为什么还要去买去吃呢?也许是被小食品的花哨的外观所吸引,也许是对小食品的良好的口感所吸引,也许是对经常吃小食品对身体的危害不了解,才趋驱使那么多的同学对小食品那么钟情。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小食品的保质期,小食品的营养成分,并且引导他们不过多的吃小食品,特做了如下题目的调查。
1.你很喜欢吃零食吗()。
a.很喜欢b.较喜欢c.不喜欢。
2.你买零食时是否考虑到零食的质量问题()。
a.经常b.偶尔c.从不。
3.你买零食时会先看零食的商标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4.平时购买食品,你是否会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a.每件食品都会看b.贵重的才看c.从不。
5.如果事先知道是“三无食品”你会吃吗()。
(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
a.经常b.偶尔c.从不。
6.你有过因吃零食而导致拉肚子的现象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
7.你平时是否会关注生活中的食品危害问题()。
a.经常b.偶尔c.从不。
8.平时购买食物时,你是否会先了解食物的成份()。
a.经常b.偶尔c.从不。
9.你每月用于零食的金钱大约是多少()。
这次共调查了我们班50个同学。
第一个题目选a的35人,选b的10人,选c的5人,从这个调查的结果分析,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吃小零食,这也正符合了小同学的年龄特点。但还有些同学不太喜欢吃,大多是男生。
第二个题目有10个同学考虑食品质量,偶尔考虑的占了15个,还有25个同学是不考虑食品质量的,就不管自己吃的什么。
第三个题目,选a的8人,还是有不少的同学在买小食品的时候还是看看他买的什么东西的,但是还有30个同学只是偶尔看食品的商标,这说明还是有不少的同学连看都不看的就去买了要吃的。
第四个问题的结果是10个同学经常会看的,还有20个偶尔看生产日期,还有20个是不看这个问题的,太可怕了。
明他们太喜欢吃零食了,通过这个调查,希望同学们明白以后要注意食品的质量问题。
第六个问题的结果是有3个同学经常导致身体不舒服,15个同学偶尔有身体不舒服,这说明有不少的同学曾经受小食品的伤害。
第七个题目的调查结果是选a的0个,选b的15个,选c的35个,这个数据说明了同学们对于小食品的安全隐患完全不知道。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提醒孩子们注意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第八个题目的结果是调查同学们是否了解食物的成分,选a的同学只占5个,选b占12个,选c的占33个,有这么多的同学是不了解食品的成分。
第九题的结果是选a的有13个,选b的20个,说明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零食占据了零花钱的绝大部分,也说明我们的同学节俭意识还不够强。
调查的结果是非常令人吃惊的,同学们对于小食品的了解,以及吃小食品对自己的危害了解得如此少!足够让所有人重视!
1、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现在绝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我们虽然是农村学校,但家家户户都靠种棚发了财,因此孩子要是找他们要钱,说什么要买本子、笔、橡皮什么的,家长一般不会拒绝,给个几块钱很正常。每逢春节,小孩子都能获得很多的“压岁钱”。“压岁钱”上千元都很正常。
2、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人们随意地啃食零食,而且随意地乱扔果皮、垃圾,孩子们看到眼里,记在心里。
3、家长溺爱。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家长们尤其是爷爷奶奶都溺爱自己的独苗,很多父母忙于种棚赚钱,每天早出晚归,对孩子的照顾不够,为了能弥补自己心里的愧疚,常常以金钱的方式来表达。
4、电视广告的影响。同学们常常受广告、电视食品宣传影响,看什么包装希奇,色彩鲜艳就选购什么,电视广告什么就要买什么。
5、同学们自身贪玩好吃。他们整天关注的事情,除了玩就是吃零食了。
6、受身边同学的影响。很多同学见到别人吃零食,很爱去凑热闹,过过嘴瘾。一旦觉得好吃就会效仿,买来一饱口福。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上几点原因。同学们吃零食究竟存在多大的危害呢?
1、影响食欲,影响生长发育。有些同学经常吃零食,如以饼干、方便面等替代一日三餐。零食中的酸、甜、咸、辣等各种味道都非常的强烈刺激,经常吃,会造成味觉的破坏,进而对一般的饮食根本不能引起食欲,影响其生长发育。
2、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吃零食常常是不分时间和场合的,如在公路边,大街上,边走边吃。这样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还会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生病。
3、影响身体健康。人的身体器官都有它活动的规律,到了一定的时候,会产生饥饿的感觉。经常吃零食,常常就强力打破这种规律,必然就会对身体器官产生危害。经常吃零食还会加重人的胃肠负担,使胃肠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得不到休息,因而会减弱消化器官的工作能力,引起消化不良症。
4、对环境形成污染。绝大多数吃零食者,都爱把零食包装随意扔掉,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少数同学把零食尤其是辣皮之类的`带到教室,在教室里形成了一股怪味并且影响了他人的学习。
5、浪费金钱。经常吃零食,容易造成浪费,不利于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
既然吃零食的危害这么多,怎样解决同学们爱吃乱吃零食这一难题呢?
1、家校结合,加强教育,使其认识危害,正确对待零食。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生理、心理阶段,有必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生理、心理的知识教育,让他们正确对待“零食”,认识经常吃零食对身体的危害性。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人的习惯不是生来具有的,是受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家长和老师可以教育学生以良好的饮食习惯替代不良习惯。
3、控制零花钱,教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家长要有目的地控制给孩子的零花钱,这样就能使同学们做到不该买的不买,不该吃的不吃,能有效地控制同学们吃零食。
4、老师和家长要有正确的对待态度。面对学生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不必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不要一看见学生吃零食就大发雷霆,大声喝斥。如果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得不偿失。
5、定时定量吃零食。吃零食的现象既然一时无法消除,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引导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零食,最好是在正餐前一至二小时,供给量不要太多,以免影响正餐的食欲。这样既减少了同学们随意吃零食的坏习惯,也对同学们身体健康有益。以上就这次调查的结果。我在调查过程中收获不小,不仅知道了应该注意小零食的质量,还知道了吃小零食的危害,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有帮助。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大家以后少买一些零食吧!
零食调查报告总结篇十八
1.调查目的:
我们青少年正需要长身体,应该补补身体,但是,零食都是我们小学生喜爱的零食对身体有很多危害,如果多吃零食会扰乱正常消化规律,造成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影响正常进食后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孩子的饮食。所以,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吃零食情况,我们利用国庆假期对小区里的同学进行了吃零食情况调查,建议大家多吃绿色食品、讲究卫生。
2.调查者:
组长:苗敏组员:苑航。
3.调查对象:
小区里1到6年级学生。
4.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采访。
5.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4日、10月5日。
6.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收回48份,其中有效问卷47份,在小区里采访了23位同学,有高年级的,有低年级的。其中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也有35人,高年级同学25人,低年级同学45人。从调查情况看,低年级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85%,这是因为他们年龄小,喜欢吃零食,大人不会阻拦;高年级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55%,这是因为家长不让学生吃零食或者学生自己对零食不感兴趣。男同学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男同学总数的75%;女同学吃零食人数占被调查女同学总数的60%。可见,同学们都把零食当做了自己的“好朋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629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