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读后感(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05:53:06
北京故事读后感(优秀16篇)
时间:2023-11-07 05:53:06     小编:BW笔侠

读后感是读书后对所读内容的感受和体会的一种书写形式,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的书籍。读后感的写作是对书籍深入思考的过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从书中获取知识和启发。书籍给人以思考的力量,读后感是我们表达自己思考的途径之一,我们应该经常写写读后感,将自己的想法和心得记录下来。在写读后感之前,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背景了解和相关资料查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作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一

看完《北京折叠》我是懵的,或者说混乱的。那种感觉是,突然把近些年新浪微博上的新闻集中在一起了,我抓不到重点,好像全是重点。

老刀在烦恼糖糖上幼儿园的问题。我脑子里浮现的就是那些通宵排队的新闻。还有小镇里的实验学校。县公务员子女直接入学,就近有学位房的家庭,剩下的名额大家摇码,剩下的名额也许就是个位数。这是一个常住人口20万左右的小镇。

老刀的月收入是一万,秦天月薪是10万,依言每天只工作半天月薪40万。现实中,收入的差距,其实也有这么大,甚至更大。

阿贝和阑阑与房东争吵取暖费的事情,老刀拿出一万平息这场争吵,她们目瞪口呆。按照老刀的收入测算一下取暖费,大概也就几百块。在第一空间,第二空间都是不值一提的零钱,但在第三空间却足以让一个漂亮女孩吵得没有一点形象。想起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偏僻的村庄里,因为一块钱出了人命。

“这菜不对外,所以都不标价。”曾经“特供”这两个字在微博掀起一阵声讨的风潮。还有很多,我好像不是在看一部科幻小说,而是把近些年的新闻都剪接在一起了。我好像在刷微博,做一个新闻回顾。小说中,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更让我有点分不清是虚构还是纪实。

像“拥挤的男人女人围着小摊子挑土特产,大声讨价还价。食客围着塑料桌子,埋头在酸辣粉的热气腾腾中,饿虎扑食一般,白色腾起遮住了脸。油炸的香味弥漫。”这是一个很有生气的生活场景,一个就在我们身边很平常的一个生活场景。看这段文字,会浮现一个很熟悉的场景。

她其实把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矛盾,用平和的语言和科幻的外壳,夸张而又隐秘地展示出来。阶层隐隐显示出固化,如何突破,有没有可能突破?我想起曾经风靡网络麦子写的那篇《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还有此文诞生三年后李纯根据它的立意和自己的经历写的一篇《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喝咖啡》。

写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可是,这在现实中只是少数。如同郝景芳笔下的老葛。但更多的人,像老刀,像彭蠡,像阑阑,像阿贝一样,在生存线上挣扎,活得“操蛋”。

“彭蠡”这个名字引起我的好奇心,一般的小说不会用这么生僻的字做名字,用了大约有不一般的用意。查了“蠡”字,本意“虫蛀木”。彭蠡非法去第一空间五次,成功了四次,最后一次被抓。老刀会进入第一空间,也是他教的,他是这个折叠城市空间法则的破坏者。对于这个折叠城市的空间法则来说,他就是一只蛀虫。

糖是甜的.,令人愉快的。老刀每每想到糖糖,就有战胜一切的勇气,糖糖是他所有的希望。郝景芳用一个残酷的环境,不算险恶的人心,展示一个很残酷的世界。她说现在的现实还没有那么残酷,不希望未来发展成那样。所以,才有糖糖,糖糖就是未来的希望。

她也在序中提到,这是其实是构想中长篇的第一章。我在想,如果是长篇,那是不是最后,折叠城市的空间法则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把老刀,也许没有新刀那么锋利,但也可以有破坏性的,特别是有虫蛀的前提下。这是我的希望。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二

读了郝景芳笔下的《北京折叠》,这个问题我越来越迷茫了。这是科幻,也是现实,甚至有些迷幻。

22世纪的北京,空间分成三层:上层空间500万人口,生活24个小时,随后被封到胶囊里,城市折叠。中层2500万人口,白领阶层,生活16个小时,劳作和生活。他们睡下后,城市再次折叠,出现下层空间。下层5000万人口,主要是清洁工和个体户,生活有8小时。上层空间独享24小时,500万人口。中层和下层人共享另外24小时,7500万人口。

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刀,他生活的念想和盼头是给养女筹集幼儿园的费用。找到了一个黑色的买卖,为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送信,给住在第一空间的依言。这样他可以挣到一笔可贵的跑腿费。

在送信的过程中,他往返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空间。他发现依言已经结婚的事实,她欺骗了秦天。在返回过程中,老刀遭遇突发状况,后来被老葛出手相救。老葛生活在第一空间,靠打拼混到了第一空间。最终老刀返回了第三空间继续生活。

第三空间的人,老刀,做着基础的清洁工工作,卑微而且努力。每天都是肮脏而腥臭的环境。

第二空间的人,秦天,天真的认为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到第一空间生活和工作,他梦想中的女朋友,依言就是他努力的盼头。

而第一空间的依言,她早都已经嫁人,她的盼头就是有个体面的生活,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个念想——秦天不错。

第一空间的老葛,凭着打拼从第三空间到了第一空间,保留着淳朴,也保留着第一世界的精明。

在很多人贩卖焦虑感,贩卖存在感的社会里,我真心推荐你读一读这本小说《北京折叠》。

想一想你为什么奔忙,你的盼头又在哪里。

想一想你在无尽地奔忙中,丢掉了什么,舍弃了什么。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三

《北京的茶食》的行文像是在同一个相熟的好友寂寂地聊天,娓娓地话着家常,地方的风物、历史的小典、寻常的吃喝,无所不谈。就在这样一种平淡亲和之中,将尘世中各种琐屑细微的小事融入其中,流淌出一种淡雅的人文情调、哀而不伤的苦涩味和清闲隐逸的情趣。

曾经的德川时代,江户有二百五十年的繁华,想必那时的茶食地道正宗,现下却“都不好吃了”,只有几家“还做得好点心”。开篇便说日本的茶食,引出北京,有数百年历史的京都的茶食也不尽人意,“粗劣的仿制品,美其名曰国货”。比较之余,不免勾出深深的遗憾来。

而在这些茶食渐次遗失原来滋味的表象下,更深层失去的是这个城市原本在骨子里的安宁闲淡。就像在老舍《想北平》中所写的“面向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北平“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并更接近自然。这便是北京的性格,北京的魅力。

只是这些,在不知不觉间只能神往。那曾经很是普遍的焚香静坐只是幻想。茶食因为制作者的急功近利,因为周遭环境的'急躁而遗失“历史”的人味。“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些无用之用的东西,与生计无关,与生活有关。而那些为了省事省力弄出来的“花露水”“日光皂”,外国传入,先进之余,与那传统的自然的花香和老母亲手中轻轻摇的纸扇,温煦的日光和慢慢集起的皂角相比,俗不可耐,毫无生活的趣味,至多只能说是在过日子。

这些无用之用的东西,看似是在浪费着时间精力的东西,也由着这些“浪费”蕴藉着暖暖的人情味与那些让心灵安适栖息的安宁。它们与其说是用来果腹和使用的,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苦中作乐、艺术化的生活的必须。而“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对生活意趣的追求和现实里的无可实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冲突,在他笔下被化为疏淡平和的文字,隐忍出难言的苦涩,透出几分凄然与孤寂的自嘲来。透过文字,看到的是他洞悉世事与理想的矛盾,又泰然处之的态度。

文章看似简单朴素,却自有发人深思的力量。不由让人想到现在的生活,随着迅速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是极快的生活节奏。每个人都紧锣密鼓地投身在各种工作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在忙,各有各的忙碌理由。是否有人停下脚步,想想自己所在城市原来的气质,和那缓慢享受生活的感觉:在有阳光的午后,坐在台门的天井中晒着太阳,品一盏小小的清茶,看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册子,只是享受。或是在迷蒙的雨天,走入青石板铺就的窄窄小巷,扶着青苔斑驳的老墙,听听时间走过的声音……也许有些地方台门老墙这些传统的东西已被精钢水泥所替代,但这种安宁疏朗的心境在每个人的心里,除了自己无人能把它剔除。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四

老北京一年三大节,端午居中,年节在前,中秋节在后。端午节,在北京又叫五月节,就如中秋称为八月节,透着北京人的说话利落,不拿腔拿调。

所谓端午,乃是五月初五,也就是五月的第一个五日,端为开端,午则对应五,唐代以前则是“端五”,用“午”是为了避讳“五”,据说是唐太宗的生日为八月初五。巧的是,皇宫大内,有端门和午门,而且前后相连。

道教每岁有五腊,即天腊、地腊、道德腊、民岁腊、王侯腊,五月初五日为“地腊”,所以端午节又有祭地腊一说。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旧北平,那是小贩在晨起时的吆喝:供佛的咧,黑白桑椹唻,大樱桃!是紧跟着的另一声:江米小枣儿,大粽子!还是乡下人挑着菖蒲和艾叶,行走在安静的胡同里:蒲艾!蒲艾!真是简洁有力,让所有的人知道,五月节来了。

端午节吃粽子,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有馅的粽子始于宋,“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明代又有艾香粽,清代有奶子粽。以前北平的粽子,纯是素的,用的是苇叶,以马兰捆扎,仅有净米和小枣儿两种,与今日不同的是,讲究凉吃冰镇,卖粽子的大多把粽子放冰上,吃时也不是直接剥了就咬,要放在小碟里,浇桂花蜂蜜,而绝不蒸热了吃。

五月节还要在大门两侧挂菖蒲和艾叶,寓意“艾虎蒲剑”,意在杀虫避毒,下面再贴一个口向下的剪纸葫芦曰“倒灾”,还要穿蒲鞋,“穿之过街,岁以为常。”节后有的人家将蒲艾收藏,备作药用,或留作新生儿“洗三”之用。

北京人所谓“善正月,恶五月”,五月湿热,多病毒瘟疫等邪祟。大门正上方就要贴“神符硃判儿”和“张天师五毒图”,判儿指的是钟馗钟进士,他和张天师一起,驱邪镇宅保平安。端午节中午,用鸡血点钟馗的眼睛,谓之“硃砂判”。道观则会在端午前,用硃砂在黄表纸上画天师符赠卖。

五月节佛前一定供樱桃、桑椹,一片大杨树叶上托十几个鲜红樱桃,搭配黑白桑椹子,算一份,两个大铜板。只供上午一次,也就只卖一早晨,所以老北京有句话:樱桃桑椹,货卖当时。

有的人家还讲究喝雄黄酒,洒雄黄粉,男孩子脑门儿写“王”字,耳朵眼、胳肢窝擦雄黄粉,由此可百毒不侵。更有甚者,用古墨装到蛤蟆肚子里,于端午午时放太阳下曝晒,谓其墨可治病,故有“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的说法。

还有五毒饼,为圆形桃酥饼,上盖有长虫、蝎子、蝎虎子、蜈蚣和癞蛤蟆之像,又称五毒饽饽,同时还有玫瑰饼和藤萝饼等供应。另外还讲究穿绣有五毒的辟邪鞋,五毒兜肚,不一而足。

四月底至五月初五日,就开始送礼往来,除了粽子和这些糕点,还有纸盒铁筒包装的茶叶、酒水或商店发行的礼券。这些也是用在佛堂、祠堂、家庙的三堂供上的,自五月初一上午起,焚香秉烛,粽子三至五碗,五毒饼亦是,樱桃、黑白桑椹各一碟,成之为三堂供。

《都门纪略》于此有诗云: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贴,却疑债主怕灵符。

五月初一到初五日,还是旧京的女儿节,家家户户把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头戴石榴花,已嫁之女也各回娘家,孩子肩头背上悬“长命缕”,为绫罗缝制成的小老虎、樱桃、桑椹、葫芦、黄瓜、茄子、瓜豆、小辣椒等,妇女头戴红绒制作的蝙蝠、万字式样的“福儿”。五月初五中午,全部摘下扔在街头,俗称“扔灾”。

五月节也是出游的日子,明清两代,全城老少要到城外游玩,这叫“熙游避灾”,姑娘们也都打扮起来。南边的天坛、北边的满井、西边的高粱桥,游人如织,天坛北面的金鱼池等处也满是游客。一般是初五日上午,群入天坛,谓之“避毒”,过午,到金鱼池,或赴高粱桥、满井、草桥、积水潭“饮醵熙游”。其中以金鱼池为最,那时还非臭水横流的龙须沟,而是绿柳瑶池,碎影筛金,当日,由此直至天坛北墙的空阔之地举行赛马盛会,周围搭棚列肆,售卖应节物食,即便到了清末已淤塞为秽流,每逢端午,人们照旧燕集,狂歌轰饮以为娱乐。

东便门儿外二闸,三五知己,聚于小舟之上,浅酌低唱,更有那八旗子弟,摇着八角鼓,弹起三弦: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樱桃桑椹,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开瑞树,一支支艾叶菖蒲悬门户,孩子们头上写个王老虎,姑娘们鬓边斜簪五彩灵蝠。

五月节的核心,就是避灾驱邪,祈求平安,至于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抑或是介子推、曹娥,还是祭“地腊”,都是一种附会,却并不牵强,因为人心向往着幸福,在这五月的节日,寄托无尽的祈愿。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五

近些年陆陆续续读了不少关于老北京的书。比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记录的是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老北平与新北京;又比如专讲老北京岁时风俗的《北平岁时征》,再比如由京剧行家翁偶虹老先生著的讲述梨园风情的《春明梦忆》,等等。尽管年代相近,内容多有重叠交错,但每个人笔下的老北京又各有不同。正如手中这本《北京的痴梦》,侧重的是文化的北京、历史的北京。

《红楼》一篇,详尽地介绍了北京大学的故时风貌。《沙滩的住》让人一窥那时的集体宿舍,还有公寓租房的特点。《沙滩的吃》讲学校附近的饭馆,德胜斋的跑堂小于勤快而事故,张先生寥寥几句便将“大聚敛”的.情形跃然纸上;“张先生豆腐”一角六分一盘,虽然放在现在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只有“大款学生”才能吃得起。《府院留痕》里有许多老照片:京师大学堂的匾额、京师大学堂使用的挂钟,一九一零年京师大学堂部分师生的合影,还有清朝末年京师大学堂的足球队,令人不禁感慨斗转星移、世事变迁。

当然,还有《北大图书馆》,由最初的“公主楼”改作藏书楼,继而历经变迁到现在高大而豪华的北大图书馆。张中行先生笔下那位“活书目”老先生令人印象深刻,而那不限数量、不限时间的借还自由,还可以相对固定座位,“送货上门”的阅览室,恐怕只能是令现代学子羡慕的白日梦想了。

之后的《饮食》、《戏剧》、《市井》、《寺庙》几篇里,读者可以看到和其他作者笔下大致相同的老北京风貌,却又多了逛旧书摊琉璃厂古玩店的“项目”,还有不尽相同的老照片、老故事、老回忆。可以说张先生所描绘和记录的那个老北京,又较那市井生活的风土人情递进了一层,不仅有大众熟悉的文化历史,还有深藏于个人回忆角角落落的真情与风景,是真真正正带我们深入老北京文化骨髓的一次时光旅行。

正如张中行先生自己所言,他对老北京的情与爱,其实离不开那时浓郁的文化空气、诸多的历史旧迹,加之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吃穿日用都靠得住的老字号,好处的多,点点滴滴融进日常生活,自然就化为了情,变作了爱,梦想着能拥有一个北京小院。于是,这对于昔年北京生活的舍不得凝结成了一个“北京的痴梦”。而这,何止是他老人家自己的白日梦,更是千千万万经历过、听闻过、向往过老北京的后辈们的痴梦。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好在有书本作舟,文字为桨,多多少少载我们回到过去,一瞥那业已褪色却历久弥新的旧时光……真好。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六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对于咱北京人来说,其实从五月初一开始可就算是进入了“五月节”了。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最初是上古先民以竞龙舟祭祀龙祖的节日。

而在北京人记忆里,难忘的还是老舍在文章中所写的:“从天亮,门外就喊的:黑白桑葚来大樱桃~”

要说端午节,那不得不提粽子了。如今的粽子种类愈来愈多,有甜的;有咸的;有枣的;有肉的。但是最值得怀念的,只有真正北平的正统的粽子。

“吃的时候,只撒上一点白糖。这种粽子也并不怎么好吃,可是它洁白,娇小,摆在彩色美丽的盘子里显着非常的官样。”老舍笔下的粽子,在卖蜂糕的带卖下,冰镇过的也更加爽口。而乡下人更爱用黄米包粽子,个儿也更大。

今儿个就跟您聊聊老北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小时候跟妈妈学包粽子。

每年一到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忙起来了。先是泡上一大锅的江米跟干粽叶,第二天再把红枣洗干净。吃过了早饭就坐在院子里包粽子。窄窄的粽子叶在妈妈手里三两下就变成漂亮的粽子。那时的我总会坐在妈妈怀里捣乱,学着妈妈的手法也试着包粽子。可从未包出来过一个完好的粽子。

小时姥姥家也还住在胡同里,院子内有口不大的甜水井。下午煮好的粽子浸在装满井水的大盆里给冰一下。镇上一宿第二天就能吃了,老人觉得这样更好吃,粽子也更有嚼劲。江米吃着就跟今天的胶皮糖一般。别忘了,吃完了粽子还得留点肚子吃煮鸡蛋。

小时吃完了粽子,还有“首饰”戴。姥姥用彩线编成的“五色线”绑在手腕、脚腕上。得戴到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后才能摘掉扔了,寓意吉祥。小时真不舍得扔掉这么好看的“首饰”。

用五色线做的小粽子配上彩纸做的小葫芦、丝线做的小扫把要穿成一串挂在门上。多出来的就被孩子们抢走当玩具了。

每年端午节都会想念小时香甜的粽子、漂亮的五线绳、还有姥姥做的小荷包...

姥姥口中的端午节。

我姥姥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天地学系的博士后!姥姥常对我们说:“学东西怎么会忘呢?你姥姥就是没赶上,要不然我也得是个专家、教授什么的!”确实,有关端午的传说,姥姥从未说错过。

端午时节老北京人有吃粽子的习俗以外,吃五毒饼、饮雄黄酒、挂香袋、戴香包、插菖蒲、贴钟馗像、戴香囊沐浴、采百药、回娘家等等。这都是老北京才有的端午习俗!

《易经》里面说五月初五是阳气到端点的端阳之时,阴恶从五而生,此时五毒并出(蜈蚣、蝎子、壁虎、毒蛇、蜘蛛),尤为恶日。“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古人把五月初五看做五月的开端,是阴气盛行,阳气下降,阴阳变化的开始日。所以古人们也把五月看做毒月,五月初五看做恶日!

看重一样的古人更重视这个转变,尝试着用不少方法来除阴气、辟邪、养晦、除去不祥之气。随着时代发展,很多习俗都消失不见,但老北京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时节驱邪、求平安的习俗。

五毒饼是端午时节人们特质的一种糕点,上面画有五毒(毒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的图案。里面放上玫瑰馅料,既是贡品,也能让家人分食。吃了五毒饼,据说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灭虫去灾。细嚼慢咽后还有一种对五毒之物咬牙切齿的感觉。

老北京人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

在“白蛇传”里,许仙听了法海的话,逼迫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白娘子推却不得,喝了酒马上就现出蛇的圆形。因此,人们认为蛇蝎等毒物可由雄黄酒解。大人们喝完了雄黄酒以后,还要蘸着点雄黄酒擦在孩子的耳朵,鼻孔处,以此来驱邪避毒。

辟五毒的葫芦花。

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代表着“福禄”。

红色的毛边纸剪成葫芦的形状,里面剪出代表五毒的图案,这也被人们称为“葫芦花”。从农历四月末开始,小贩就上街叫卖。葫芦花据说可以辟“五毒”。在五月一日贴出,直到五月五日午时再给摘下扔掉,这也被称为“扔灾”。

还有贴以钟馗为题材“朱砂判儿”的,有的贴黄表纸上写有咒语的“天师符”的,目的也是为了驱邪辟毒。也有不少人相信五月是人体在一年中最容易患上疾病的危险月份。不少人家为了防止家人生病也会做一些防护措施。端午节时,人们会把一种很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前,以此保佑家人平安。

戴香囊过端午。

每年端午节前后,天气也越来越热。蚊虫五毒也开始触摸,湿热难耐的时节浑身难受。这时戴上装有草药的香囊,取其香味,能够驱蚊祛瘟,还能够防病健体。香包也能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款式佩戴,集风雅与体面于一身,又带着美好的祝愿。

回娘家。

端午节也被人们称为“女儿节”。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闺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戴上一朵石榴花。石榴花在人们眼中是吉祥话,可辟邪除灾。出嫁的闺女这天也得回娘家探望父母。手臂上得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的小媳妇们也是北京的端午一景。

去天坛辟毒。

端午节这一天老北京人还有熙游避灾之习俗。古人称“游百病”。

从明代开始,老北京人就要在五月初五这天的上午起早去天坛。拜拜天神,仰仗天神的神力来避毒;下午也不能歇着,还得去金鱼池、高粱河、积水潭、后海...等地游玩。

现在妈妈岁数也不小了,前些日子还跟我说“妈妈老了,包不动了,以后你要为家人包粽子啊!”当时我还不理解为什么,买几个省事又简单。想归想,可这些日子也没少练习包粽子,按照妈妈的做法,也能包出来完整的粽子了。虽不及老人家的粽子好看,可也能包好了给父母跟弟妹留一份。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怀念小时候的端午。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和过去浓浓的亲情更加想念也更加留念。虽说现在物质丰富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信任越来越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从书信变成电话直到今天的微信。看似现代更加方便快捷,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也变的越来越远。

我突然之间才明白,妈妈把这个人物交给我,是想让我通过一枚小小的粽子把亲情和关爱所联结。让我们这几个孩子的家庭也能因亲情和爱永远传递下去。这是妈妈的期望,当然,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七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北京人在纽约》这部经典作品中最广为流传、最深切、最让人沉思的一句经典语句。这句话被标识在《北京人在纽约》这本书的封面,可见它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心中便悄然升起一个大大问号,难道这句话不矛盾吗?连我小时候都可以写出这样的语句来,难道作者就这水平?可是,在我读完这部小说时,我知道我错了!我懂得这也许是曹桂林先生在美奋斗十多的最大感想,充分概括了中国第一批赴美淘金的人们在国外生活的事业与情感历程。

在我所知,这部小说还被改为了电视剧版《北京人在纽约》,并且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的确,这部小说无论是语言方面的功力,还是情感方面的交流都能够深深吸引人们的眼球,引起共鸣,给人的心灵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救赎。

从古至今,美国的西方文化传统与中国的东方文化就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是行义的生存,而美国则是利己的主义,由此可见,这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中西方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差别,首先体现在人们对金钱的不同认知上。在踏上美国这片令人向往的国土之前,王起明、郭燕夫妇对人对事都抱着万分的热情,并且是典型的、具有传统观念的中国人,这些传统的思想在他们的脑海中可谓是根深蒂固。虽然他们也急切需要金钱,但他们仅仅把它当作是一种促进自身事业发展的方法,一种精神有寄托、生活有着落的经济基础。他们对于金钱甚至一切的美国文化可以说是一概不知。

但从实质上说,金钱文化就代表这美国文化的本质,就像小说曾非常贴切地道出了美国文化的内涵“这就是美国文化,赤裸裸的拜金文化。”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没钱就意味着失去一切,甚至生命和感情,可以看出金钱在美国已然成为一种文化。为了充分理解这一点,小说的开头姨妈借钱这事给他们夫妇两上了生动的一刻,让他们初来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感到世态炎凉、幻想破碎。姨妈不是把他们接回家里热情款待,而是当晚就把他们扔到了破烂到无法想像的地下室里,还随手扔给了他们九百美元的债务。这一场景,足够让他们回味一辈子,且受教一生。然而,最讽刺的、也是最升华的地方就是小说的最后,王起明又给了帮助抚养他女儿的恩人邓卫上了同样一课。因此,可以说这种做法与中国的金钱价值观是完全相悖的。所以,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想要维护自己的高傲自尊是没有一丝可靠性的。

最终,在不同文明的碰撞下,王起明也变成了当初自己所鄙弃的冷漠无情的一类人。他们身处的岁月价值观的动荡,注定了他们想“活在美国”的信仰只是凑合在一起,随时破碎。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八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用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让我们感受着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气氛,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北京的春节从腊八就开始了,那天人们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买年货、过小年……春节的前期准备开始了。紧接着,老舍先生详细描述了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正月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直到正月十九春节才渐渐结束。

书中描绘的春节太让我向往了。虽然现在的春节少了鞭炮的陪伴,少了很多有仪式感的项目,但是我仍然那么期待和喜爱春节。

临近过年,我先忙活起来了。把大红纸铺在桌上,拿出毛笔、饱蘸墨汁,“刷刷”几笔,一个大福字写好了。楷书、隶书、行书,哈哈,多写些福字送给邻居爷爷奶奶们,祝他们福气多多、幸福多多。

贴福字、吃饺子是春节里必不可少的节目。除夕夜,我最爱的就是和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奶奶拌馅儿,爸爸擀皮儿,妈妈、哥哥和我负责包饺子。把一枚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就在下一年里财源滚滚;把花生、糖果包在饺子里,谁吃到了就会有一年的好运气……饺子虽然包得不那么好看,但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多么幸福啊!

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五一”“十一”假期也让人们有了更多休闲娱乐的方式。有些年轻人不再稀罕老舍先生文章中提到的赛轿车赛马的场面,不再迷恋街头卖爆竹拉洋片的热闹场景。各种风味中西糕点取代了蜜供、麦芽糖和江米糖。年味儿渐渐淡了。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九

刚刚考完试,爸爸妈妈就叫我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心里很不高兴,快春节了,并且刚考完,不让人家休息一下,太“法西斯”了。

机械的翻着书本,想到春节,居然就看到有一篇《北京的春节》,不想被吸引住了。

原来的春节多热闹啊。照这个日子计算,现在也该为春节准备了。过去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可现在呢?没有一点节日气氛,而且还不许玩,唉。现在人们过年的方式和习惯一点都已经找不到像老舍先生眼中的样子了。腊八粥、麻糖、饺子,我很少吃,甚至没吃过,过去过年吃的,应该很好吃吧,可没有了。现在我吃的是汉堡、薯条、可乐,当然,味道也不错。

真想回到过去,大吃一顿,痛痛快快的玩,过去春节可要放一个月啊!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十

《北京折叠》个人感觉,比较温和,甚至有些悲观。主角老刀只是为了挣钱,让女儿上一个好一些的幼儿园。

老刀生活在第三空间,做垃圾处理,在第一空间得知,机器可能代替垃圾处理工,但是当权者为了第三空间的就业问题,否定了垃圾分类机器的提案。

老刀有惊无险的回到第三空间,从此继续上班,担忧着有一天自己会被机器取代。老刀无力承担反抗者的角色,作者似乎也无意去触碰这一点。从格局上,似乎不够宏大。但作者大概只是希望聚焦于小人物,最无能为力的,也最自私的反抗。有一点宿命论的味道。似乎小人物在大格局上无力改变历史。个人觉得,这个中篇,构思精当,但写得略草。没有挖掘更深的意义。如果支撑一个长篇,会更有空间。毕竟,阶级这个问题,真的很值得探讨啊。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文明,都存在着阶级,统治,控制和歧视。

希望人们和科幻作者的格局一样,没事儿别老狭隘民族主义,多思考思考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穷也好,达也好,谁也阻挡不了一颗兼济天下的心嘛。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十一

《北京北京》是xx年的最后一天看完的,在北京的地铁五号线上。

假如你还不知道的话,北京是全世界惟一在地铁播放《猫和老鼠》的大都市。

假如你还不知道的话,从地铁五号线的宋家庄出口出来,你会闻道浓浓的ddt农药的味道,不分昼夜。这片曾经是化工厂的土地,已经渗入了太多的烙印,无法抹去。

假如你还不知道的话,我的出生证明是北京妇产医院开的,我的身份证是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签发的。但是,跟我很熟的人都知道我不是北京人,跟我很不熟的人也以为我不是北京人。

阖上那本小黄书的厚厚的封面,我的青春期突然反刍到胸口。只有四个字,冯唐的四个字,可以形容我的感受—胸口肿胀。环顾地铁车厢,我相信对面的人应该看得到我眼中的凌厉。

回顾我的成长,当我知道头发顺长,眼神忧郁的女同学叫做姑娘的时候,是在千里之外的那个黄沙漫漫、黑金滚滚的`城市;当我把对奶大腰细,肉薄心窄的姑娘的性幻想转化为行动的时候,却又是在两千里外的那个葬着苏小小的江南名城;当我再次回到这个城市,就直接进入了小肚腩鼓起来、柔软起来的过程。

北京,在我的成长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4岁以前的胡同,灰色的砖墙,南房的姐姐,西屋的老二,副食店的蓝布棉门帘;初三到高三,我在这个城市苦苦挣扎,压抑着青春期的冲动,希望可以重新卷起我的舌头,改掉我的口音。我和我的二八车穿梭在这个城市,隆福寺上空的鸽哨,槐柏树街的槐花香。22岁以后又回到这个城市,像冯唐所说:“离开毛绒绒的状态,开始装逼,死挺,成为社会中坚。”

对我来说,北京没有朱裳、小红和柳青;十年来喝得燕京啤酒抵不过四年的西湖啤酒。但喝高吃顶了以后,摸着我柔软的肚子,我听得到我胸中升起的淡定。这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淡定,它来自于琉璃厂的中国书店,来自于天坛公园里唱长征组歌的大爷大妈,来自于我爱过的那些北京姑娘。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年华老去,而这座我爱的大城,却一定混乱美丽依旧。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十二

暑假,在故事侠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一篇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这篇小说获得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作者是科幻作家郝景芳。

故事的主人公叫老刀,老刀住在一个折叠的未来城市北京。折叠的北京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一空间有500万人口,他们生存的时间是从第一天清晨6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他们享有完整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他们生存的时间是从次日清晨到夜晚10点。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他们生存的时间是从夜晚10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三个空间不停地转换。第三空间居住的主要是建筑工和垃圾工,第二空间的职业要优于第三空间,第一空间的职业又比第二空间更好。

故事主要讲述了老刀的一次冒险:老刀是一个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他为了在垃圾站捡到的小孩子糖糖能够上一个好的幼儿园,就冒险去第一空间送信赚钱。他先来到第二空间找到秦天,又到第一空间送信给依言。原来秦天和依言曾经是情侣,但是依言隐瞒了自己已经和吴闻结婚的事实,依言让老刀带信并保守秘密。老刀在第一空间经历了意外和波折,并在老葛和秦天的帮助下回到了第三空间。

读完了《北京折叠》,我领悟到,地位高并不代表就是完美的、幸福的。举个例子:生活在第一空间的依言,她既想拥有一个很好的生活条件,也想拥有秦天对她的爱,但是她选择了吴闻,和他结了婚,却不让秦天知道这个事实,让秦天一直深爱着她,她是多么的自私呀!老刀的父亲是这个城市的建造者,却控制不了转换的时间,他的后代只能生活在第三空间。

老刀虽然生活在第三空间,但是他特别关心别人,他在垃圾站捡到了一个小女孩,并且精心照顾她、呵护她,给她取名叫糖糖,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看着她渐渐长大,努力给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比起依言来,谁在真诚地对待别人呢?老刀在那么艰苦贫穷的日子里,却那么有礼、关心别人,他是多么用心啊!为了糖糖上幼儿园,冒着危险去第一空间送信,他是真有爱心,是一个高尚的人。

我想生活在第一空间,但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和高尚的品格。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十三

来北京,就专门找了本北京读物,尤其是大家们写的小散文,想着去程时读完,到了后就能按图索骥去玩,没想到封闭管理大门都出不去。

好在所住之地有一个很大的院子,目光所及是连片的小树林,几汪曲水小池环绕其间,假山楼阁参差交错,若不是铺好的石砖路和傍晚亮起的幽暗路灯,基本就是一大片野树林,背靠一座不知名的小山,赶上十一月正浓的秋色,很有些野趣。

如此,也只有在书中和神往间体会大家们笔下的京城风采。书中所选散文好坏夹杂,有些写的太散乱、杂碎、自我,议论和评述过多,失了散文闲适自得、形散神不散的魂。倒是汪曾祺写国子监的过往,季羡林写他所爱的北京小胡同,吴祖光写自己对东安市场的记忆和曾经的生活,让人觉得有趣。

再一细想,不论各家所写的题材和文风差异,都是他们长期居京时的生活与所感,只有长时间地生活在京城,才会有如此种种细腻的观察和体悟,对于游客般的我而言,只能是昙花一现般的走过路过看过,何况我连游客都不算,只是在北京晒了几天太阳、吃了几口北风、拍了几张秋色而已。

对于北京,我既喜欢又烦扰,落到一句话上便是“居京不易”,既然不能从容悠闲舒适的生活,京城于我何恋焉,不如结束后,回到江南偏居一隅,那里有我经营多年的工作、生活和感情,有我安居十四年早已了然于心的熟悉,有西湖西溪和群山,也会有到了时节该来就来的秋色吧。若真的有一天我将离开杭州,希望那时也能写出如大家们所写京城般的杭州吧。回杭以后,我会继续去探索她的幽美静谧,不负时光,不负所居。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十四

上周的“财书学不浅”读书分享中,周导讲了科幻系列的《安德的游戏》。讲的很精彩,我们还做了首次直播。在开头部分,他阐述了科幻小说的基本知识。这个题材的文字,我基本没有接触过,因此听起来既新鲜但又不好理解。最后我问他读书群体中大概有多少比例热爱科幻小说,他的答案是很小众。

《北京折叠》是在讲述中被提及的一部作品,属于软科幻范畴,也就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20xx年的这部短篇小说,出自郝景芳,一位年轻作家。《北京折叠》的出名主要是它在20xx年获得了科幻界的大奖,雨果奖。通常有个称号混社会就容易多了,所以《北京折叠》就常常与《三体》放在一起说。

因是短篇,所以我仅抽了两天起床和睡前的时间就读完了。我感觉作品深度是有限的,而通常属于短篇的创意也是平平的。能被美国关注而得奖,或因作品所揭露的阶层问题自带话题。美国人对类似的发生在中国的情况一直感兴趣。尽管作者写这个题材的初衷大概是和其他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一样,感到在北京生活的压力,想说下北京的现实中社会阶层关系中存在一些矛盾。

正因为话题像涨工资一样的与敏感且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成为关注焦点也在情理之中。在韵韵还很小的时候,大概中班或大班,我就跟她讲过阶层问题。讲了历史上的三教九流,讲了现如今的情况,以及阶层之间的流动和相互关系问题。不知道她现在还有没有印象。社会分阶层是必然的存在,不同时期不同表现形式。

《北京折叠》中北京被分成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八千万人分为了顶层统治者,中层精英和底层劳工三层。

创意不算突出,但现实着实裸露。读书人估计都会对标下现实中的自己算这里的哪个层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正是当下我们生活着的真实的北京,以及其他城市。像很多其他类似作品一样,主人公都是最底层的可怜虫,生活艰难,让人可怜。我不大喜欢这角度,感觉有抱怨感,有戾气。虽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但不是积极的导向。社会问题本身很复杂,我们不能总去宣传那种“绝大多数的人,刚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的思想。

我们的物质文化、社会、政治各方面的需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内涵已经在几十年的发展后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基础得到全面提升之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内涵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生活哪有那么多的苦与恨,要是大家都觉得美好,都向往美好,怎能不美好。

要我写,就从第一空间选个主人公。讲述一个身处高阶层物质和精神先富裕起来的人如何帮助相对低阶层的人去追求和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的故事。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十五

折叠概念让我马上联想到我时常陪儿子看的zackandquack立体书动画,每翻开一页一个新的折叠世界就会立体起来,很好玩。所以一听到这个故事,就会开始把北京想象成一本立体书,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就会被翻开生活。然而,这三个不同空间却不是儿童动画的美好世界,而是残酷现实生活不平等的写照。

然而,在这样充满现实揶揄的架构下,故事的笔调却没有太沉重。种种的阶级不平等在老刀那种乐天知命的性格下,不带血的略过,就像折叠起来的邹疤,在这不断折叠的世界无声地隐藏着。

读到作者郝景芳谈及自己的创作,让我对这部小说更有感觉:“在我日常的工作中,我们是如此努力致力于研究并消除整个世界的不平等,可是最终也许一切都是徒然,就连人类历史上所有为不平等而奋斗的浴血奋战最终也只是制造了更多不平等。想到这个我就有些空茫。我似乎能看到笔下那座城,在最远又最近的地方,与我四目相对。它是我内心最冷也最热的推动。”

北京故事读后感篇十六

这是一篇获得了雨果奖的中篇科幻小说,但是读完之后没有那么惊艳。

北京折叠是郝景芳构想中的长篇的第一篇,但是现在还没准备好写长篇,所以暂时把《北京折叠》作为短片收入孤独深处这个集子。

《去远方》是郝景芳的第一部中短篇科幻小说集子,太概念化,意象化。估计不好读也不符合我的口味,毕竟科幻小说也是小说,需要让我能够投入进去,进入另一个想象的世界,获得满足。所以我不打算买这本书了。

这个《北京折叠》也是比较抽象化的,没有多少戏剧冲突。让人思考的地方是作者的高见,并不是通过人物命运和之间的关系走向而揭示的,稍微显得有些刻意,也不够感染人心。所以那些作者想要表达的后科技时代的人类分层,下层劳动人民不再拥有价值,却也无法不给与工作的矛盾。在文中只是说这些绝大多数的人类住在第三空间,会被放入黑暗空间,让他们睡眠的时间更长,然后再找点活给他们干。看起来这样的工作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会不保,因为吴闻在会议上提议可以用全自动化来代替人工处理垃圾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付出最多,干最多活的人可能过着最低贱的生活,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折叠式的生活也许真的会实现,而最可怕的是,当绝大多数劳动者连韭菜的价值都不存在后,上层的人还会怜悯他们吗?毕竟这本该是一本长篇上说的第一章,后续如何发展未可知。不过,目前暂时是没有这个担忧的,毕竟北京还没办法折叠,上层人也是需要下层人过来做服务业的,而这种服务也绝大部分需要住在同一个生活空间内,而不是像小说里一样,基本完全时空隔绝。时空隔绝的第三空间的喜怒哀乐,疯狂愤怒,负面情绪完全影响不到上层的第一空间,而只需要负责提供服务就好,连这种服务的存在都快被机器所取代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69308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