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记录,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心态和习惯。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提升的建议。阅读总结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总结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我们写好总结的动力和热情。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一
新生研讨课的最后一节是去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实地参观学习。研究院大楼外表朴素,但里面却满满都是学科的精华。在一楼,我看到了许许多多与地理信息科学、测绘有关的文化艺术品。这就说明,我们的学科和专业是多样化的,就像那些丝绸、团扇、茶具。我们的专业与艺术品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韵味。这甚至可以发展成一条独特的文化产业链,不仅是美学的又一。
创新。
也能够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我们的专业。额外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足以看到我们行业的重要性了。
二楼是以时间为轴的历史展厅。悬挂了从古至今各个时期,青岛各个地区的地图。不禁为古人的伟大创造能力所折服。曾有人戏谑我们的专业是“做地图的”,但看着那些地图,绘制着一方土地,制作地图的人,一定深深爱着他脚下的那方土地吧。地图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吧,具有很强烈的地方性与个人性。看着图上的青岛,看着青岛发展的历程,由衷的感受到了她的魅力。
地图文化涵盖了各种以地图为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地图元素的多种文化形态。她兼具民族特色和实用性,通过图标来展示不一样的科技与创意。青勘院的地图文化创意产品达千余件,并且在国内外屡获殊荣,让我倍感骄傲与自豪。
不过最令我震撼的是研究所顶楼的高科技展厅吧。这个展厅利用了高新科技技术,为我们展示了地图文化、地理信息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等方面的精彩内容。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青岛地铁线路规划的电子地图,也带上3d眼镜看了vr3d产品。在这个展厅的参观中,我真切的意识到高新科技是多么的重要。他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媒介,可以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认识我们的专业,更是一种利民便民的工具,也是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大动力。
在参观学习的最后,老师给我们看了青勘院的宣传视频,也给我们汇报了近年来青勘院的优秀成绩。发自内心的佩服在我们这一行业前头领军的人。也真心为自己选择了地理信息科学这个专业而开心。院长也应邀给我们全体参观学生发表了。
讲话。
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告诉我们在大学生活,专业学习中应该注意的方面“青勘院就是你们的家”,这句话真的很温暖,让人动容。
离开青勘院的路上,我开始回忆新生研讨课的点点滴滴。匆匆忙忙的,时间真的很快,这门课结课了,这个学期也快结束了。与开学的时候不一样的是,我已经习惯大学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也不像刚开学时那样迷茫,不知所措。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认识也进一步清晰,也有了把这个专业学好的决心与动力。
新生研讨课给我的影响应该像灯塔一样吧。屹立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在我初入大学迷茫的时候,让我看见前方的道路。作为大一新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吧,为自己接下来的道路不断积累、充实自己。此外,还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和喜欢做的事。大学这个平台真的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资源,我们真的需要把他们充分利用起来。如果可以,我们也要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和优秀的人多相处,了解他们是如何为人处世,学习工作的。我们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吧,然后也慢慢变得更优秀。
就像研讨课上勇敢上台发表观点一样,在大学里我也应该更加勇敢和自信的去展现自己。也许自己的才华还不够丰富,自己在很多方面也有很多欠缺和不足。但在每一次表现自我的过程中,总能够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会为自己感叹道:“原来我也可以这样子。”大学是一个可以改变人,塑造人的地方。想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新生研讨课已经顺利结束,而我的大学生活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研讨课给我的收获会一直是我学习工作与前进的动力。希望我的大学生活是精彩而优秀的,能够满载收获。
【篇二】。
上大学前一直以来汉语言文学这个听起来文绉绉的专业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需要学习什么,专业前途怎样,更不知道我能否适应这个专业。由于高考成绩,父母的意见等原因,我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我对这门专业没有多大的兴趣,甚至有点抵触情绪,但现实就是这样。我知道我没有理由选择放弃,既然它可能决定着我今后的人生,我就必须勇敢面对。
对于这门课程,我有过新鲜与惊奇,有过迷茫与无知,有过对自己专业前景的美好憧憬,也有过对专业知识的敬畏......但是,随着军训的结束,正式上课的开始,这门特别的课——新生研讨课——悄然走进了我们的学习生活。
在魏学宝老师的带领下,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交流,我对自己人生的认识,对以后学习生活的理解,对今后人生的规划,对专业前沿知识等都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如今,新生研讨课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那种难忘的课堂教学方式,轻松快乐随意的课堂学习氛围,那些和蔼可亲的老师,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不能忘怀。我坚信在这门特别的课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一些知识,更学会了一种思考问题,为人处事的方式。
说到课程,我想无论是老师,还是我们,可能都更喜欢称之为一种交流的平台和过程,这在这门课上有很好的体现。第一节课全体中文系的老师跟我们见了面,师生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老师们像对待亲人朋友一样跟大家交流,倾听我们的心声,表达他们的期待。说实话,我从没想过大学校园里有这样温馨的课堂氛围,更没想过有这样一群待我们如待亲人朋友般的老师。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各种困难都得到了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和幸福。有了第一节课的初步了解,在接下来的八节课中师生的互动交流更为畅快自然。
魏老师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给我们上了两次别开生面的课。考虑到步入大学校园不久的我们对于大学生活的迷惘和无知,魏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困难,由老师们一一详尽作答。各位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我们解答问题,消除疑惑。马丽丽老师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我们“既然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那就只好喜欢上他自己选择的”;刘涛老师用自己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伊强老师更是用心的给我们讲了这门课的学习方法以及我们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
中文系的很多老师都很注重生活的品质,追求一种健康淡雅的生活方式。马丽丽老师在开学初给我们上了一堂高雅的养生课。《黄帝内经》中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不能等到自己有病后再去苦苦治疗,更应该在平时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两节课的熏陶让我也颇有感受:生命的关键在于平衡。现代社会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与我们所谓的现代文明有着很大的矛盾,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的标准有着很的的冲突。在我看来,所谓养生,无非是想身体健康。而保持健康,最重要的还是生活有规律。而如今,我们大学生有多少人熬夜到很晚,赖床到很晚,又有多少人能够按时吃饭,饮食有规律?养生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如今,在老师的引领下,我大体上了解了我们专业的专业知识,毕业后的考研方向和就业出入。其实每个专业,每个方向都不错,只要自己肯吃苦肯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我们不仅要选择自己所爱的,更要爱自己所选择的。
当初那一腔转专业的热情已不复存在。我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了些许兴趣,虽然还没有到热爱的程度,但兴趣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培养。我坚信,以后我在这方面一定有所作为。很荣幸能够听老师们精彩的讲解,期待下学期我们有更深入的了解。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二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人们谈论最多的事情,往往是最不熟悉的事情。金融也许就是这样。它不仅在历史的长河中主宰着各国的兴衰变迁,同时也在现实生活中与我们如影随形。可以说,我们的生活时刻被金融学的影子所萦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金融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每一件小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金融学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金融学。这是一个金融学的世界,人人都难以置身其外。
金融与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息息相关,与一个国家强弱盛衰的命运息息相关。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无法置身于外。我们只有参与到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与合作中去,才能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我们既要参加国际游戏,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要注意防范国际游戏的风险和陷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和掌握国际游戏的规则。毋庸置疑,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兴衰变迁,都离不开金融的力量,一切国际大事件的背后都都蕴含着这样一个真理――金融在改变国家的命运。
也真的是机缘巧合,当初曾一度想学法语的我,在种种不可抗力的作用下,成为了一名金融学专业的新生。鉴于它的专业性,学术性及需要精深的数学工具才能深悟其运行机理,金融在我眼中显得神秘而高大上―虽然我已经是金融学专业的新生了。所以对于新生研讨课给我们提供机会让我们得以一窥金融的身形还是十分感谢的。
记得第一节全院研讨课上,郭院长送给我们六个字:观、想、干、敬、情、心。“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是理想,预想和设想;“干”代表实干、苦干和巧干;“敬”指崇敬、尊敬和孝敬;“情”指友情、真情和爱情;“心”指爱心、热心和诚心。简简单单的六字,却无比实用,并且足以成为我们大学生活里值得去遵循的金玉良言,驱散我们向成年过渡阶段的迷茫和困惑。
全院研讨课上获益良多,在接下来的以班级分组为单位的研讨课上,我们也受益匪浅。
第一节研讨课上,宋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金融人的使命和责任。国家要想成为金融强国,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必然不会低。作为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需要具备:富有技术含量的专业技能,风险承担的勇气,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对中国国情的充分把握以及国际化视角,作为财金学子,我们需要关注宏观经济整体层面,关注行业信息,具备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与此同时,要想在行业中立足,诚信自然是不可缺失的。当然,自身实力和人脉的.构建也很重要。老师请到了研一的师兄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保研和大创小创的经验,很有收获。
类,国内ipo的基本流程讲下来,我们这群菜鸟听得依然懵懂,毕竟具体的专业知识还未曾接触过。接下来师兄给出了在证券行业从业的一些建议:学点能力,懂点会计,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锻炼身体。师兄对证券行业从业的辛苦吐槽了一下之后,也列出了一些“福利”。自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劳苦之外,证券行业有着相对自由的上班时间,因为调休而多出来的假期以及迅速积累的航空里程。
第三节研讨课一位在银行任高管的师兄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经历。此外,这节课上对于我个人来说最有价值的是那时间管理的七条金律:1,要和价值观相吻合;2,设立明确的目标;3,改变你的想法;,4,理解时间大于金钱;5,学会列清单;6,同一类的事最好一次做完;7,安排“不被干扰”的时间。我对自己的时间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很好的规划与把握,以致对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一些困扰。所以这七条对我而言十分有价值,试问连自己的时间都把握不了,怎么能把握成功呢。另外,课上也探讨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在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方面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在生活上,认清自己的优势,培养核心竞争力;学会取舍,懂得放弃;以感恩之心对待生活;做正确的事,做智慧的人是老师给我们的另一层面的教导。
三节室内课上完后就是实践出游课了。虽然没有去成金融街
有些小遗憾,但齐鲁证券之行让我们对于证券行业的了解加深了不少。
给我们主讲的工作人员比较实诚,也告诉了我们很多东西。令我感兴趣的是,他也建议我们在会计上深入学习,而之前证券公司的师兄也有提及。此外,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我们也需要了解。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学更多的东西。
最后一节全院研讨课请到了金融学学硕毕业的优秀研究生张驰师兄,发表了题为“努力修身,不负人生黄金时代”的演讲。他从专业学习、社交生活、及爱情观三个方面与我院同学展开了深入探讨。张驰师兄首先为同学们分析了财政金融各学科的专业优势,随后又表示参加学生组织和活动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及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最后,张驰师兄鼓励我们以“成为能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漫步的人”为目标,在自己青春的黄金时代中塑造黄金价值。
新生研讨课圆满结束,但我们的大学生活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如果说这四年的生活像一场朝圣者的旅途,那么研讨课就好比是临行前得到的一张羊皮地图,它会指引着我们在金融学的学习之路上步履稳健地前行。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三
研讨课活动总结 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校内“课题研讨课”已结束。备课组教师围绕每节“课题研讨课”而进行集备、上课、评课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现对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课题研讨课特点
1、领导亲自参与,认真听评每一节课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向我们昭示了一条为人师者的真谛――身教重于言教。在本学期开展的课题研讨课系列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含义,校领导在百忙的工作中都挤出时间听课、评课,给广大的任课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时也给大家传递了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教学为本的信息,在校领导的的带动下,我们的课题研讨课活动顺利进行。
2、中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敢于在磨砺中提升自己
本次课题研讨课,参与的一些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勇于承担研讨课的重担,勇于在多次打磨中历练自己,尤其是语文组的马文静老师,她执教的《搭石》三次试讲,不断地推翻,不断地重来;正是在这一次次认真的磨课中,他们对教材的认识一次次地深刻,对教学中细节逐步在意,对教学中的评价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越来越娴熟,越来越轻松。
3、其他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
在组内备课试讲阶段,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都能主动调课,参
加本组教师的试讲活动,课后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认真的提出合理建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研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索。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研讨课的亮点
这次研讨课,我们一方面是以集体备课来促使教师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这学期的研讨课,我感觉到了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三大变化。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系列研讨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师的每一节课。
2、教学模式的变化。这次的系列研讨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生活化、开放化,多样化。
3、师生关系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发现优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
1、 教法学法的设置要
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深入体会、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
3、数学是最美的诗学。所以我们的语言还要再锤炼,数学课堂的语言是严谨的,精炼的,简单明了但不失幽默。让学生在优美语言环境中感受数学的美,发现数学的美,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数学的学习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会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5、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听课,会写作业,会说自己的想法,会和别人合作等习惯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通过本次研讨课活动,新课标的理念得到真正的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已经走进我们每节课中,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想、听、说、练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创设情景,激励褒奖,赏识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都得到发展。尽管研讨课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讨却没有停止,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探讨,让我们的课堂处处有惊喜!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四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如何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我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对经济学的理解实在浅薄,在阅读了以上这段话之后,得出了“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最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的学问”这一结论。
从我国经济发展为讨论起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严重紧缺、资源供应不足、环境压力增大等因素正在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人类的需求又具有无限性,所以人类社会必须对有限资源的.利用做出合理的安排,因此如何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从而解决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问题的根本方法就在于解决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机制就是指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竞争来决定。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卖方为了分配有限的资源就会提高价格,而价格的提高就会导致有更多的商家来提供这种商品,从而使产品数量增加。当产品的数量增加到超过人们的需求量时,又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人们的需求又会增加,同时未来这种产品的供给将减少,市场平衡被恢复。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
在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生产者生产什么商品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会提高效率,压缩成本。
我们还应认识到市场配置资源不是万能的,如果资源配置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可能引起经济运行的波动,并对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首先,生产者对价格波动做出的剧烈反应是引起经济波动的原因。当市场上某种资源供不应求时,价格会提高,生产者会争先恐后地增加这种资源的供应,以致供过于求。反之则会供不应求。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平衡是在不平衡中实现的。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波动是必要的。然而过度的波动则会危害经济发展。其次,在市场竞争中,各个经营主体会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取得竞争优势,以获取经济利益。一些实力较强的经营者可能会利用哄抬价格、低价倾销、垄断市场等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的市场价格波动已不能如实反映资源配置要求。第三,部分经营主体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比如有的生产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有的生产者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市场资源配置的缺陷是两种可能性,但是一旦这两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就会危害我国的经济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机制的缺陷。将国家的“有形手”与市场的“无形手”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作用。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公有制经营主体在稳定市场、发展经济中的作用。第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坚决取缔和打击各种违法违规活动。第三,实施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的产业政策,加大对环境整治的投资力度,鼓励新能源等环保产业发展,大力支持技术和管理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对经济学的理解是简单的以我国经济发展为现实基础,在新生研讨课上,我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高中阶段我所学习到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充实自己,去探索经济学这门奇妙的学问。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五
中文系像一块抹布,看着不起眼,哪里都用的上。
就自身而言,我其实不怎么喜欢写作,能跟汉语言这个专业沾上边的也就是我喜欢一些小说,别的也没有那么多的兴趣。虽然对汉语言这个专业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有多大的讨厌,但是我心里还是能够接受它的。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细细回顾了每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如魏学宝老师,他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尽管专业适用范围不宽,我们同样有很多种选择,如秘书、文字宣传、新闻媒体、教师、政府等企业事业单位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专业可能有一点点的就业方面的差距,但是如果把一个专业学精了,琢磨透了,还有什么可愁的呢?魏学宝老师除了消除我们对专业前景的担忧,还针对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细细叮咛。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两句话:"你有没有妨碍别人?你有没有包容别人?"以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恪守的准则。简单的事,想深了,就复杂了。复杂的事,看淡了,就简单了,有些事情,笑笑就能过去。何必耿耿于怀,何必斤斤计较。
刘涛老师则是针对我们专业列出了书单,供我们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我们往确定的'方向去读书,避免了大一上学期极其容易出现的迷茫,没有规划性,没有方向感的问题。同时,刘涛老师还就个人的经历向我们强调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建议我们读一些英文的文学读物,时刻为我们以后的四、六级考试和考研做准备。
"蟋蟀在室,岁聿其莫,紧握不东,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东无荒,良土瞿瞿".伊强老师的古诗词的讲解,让给我领略到了古代汉语的独特魅力。
人们都说,学理科出身的人,理性大于感性;学文科出身的人,感性大于理性。对此,我不置可否。从新生研讨课上就可以感受到中文系老师细腻的感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引经据典时的万丈豪情。他们非常好相处,而不是大家通常描述的那样,"大学的老师冷冰冰的".作为中文系的学生,老师启发我们用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用真实的感悟去抒发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人生转折点。由于长期在父母身边,我们就像是一个个睡眼朦胧的孩子,没有睁开眼请真正地去看看这个世界。但是到了大学就真的要学着长大,自己独立处理宿舍中与舍友的关系,面对这个人际复杂的社会,适应与高中完全不一样的考试制度、作息制度、学习内容……对于我们大一的新生而言,很多的问题都"扑面而来".不可否认,我们可能难以适应,难以快速调整自己从一个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一下子过的解放的状态。我们会迷茫,会无所事事,会没有计划性,自由散漫。所以,此时老师的一些引导、一些经验就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所以,我觉得新生研讨课的开设有很大的必要。它对于我们而言是很有帮助的,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进行引导,一句话也能会马上解决困扰我们很长时间的问题。在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有人来给自己指点迷津,帮助自己适应环境,用流行的甄嬛体来说,"这无疑是极好的".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六
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带着新奇来到校园,面对众多扑面而来的不解和疑惑,这门在“打探军情”时学姐学长口中“以前没听说过”的“新生研讨课”,大概就充当了一个“解惑人”的身份,帮我们解除了面对陌生环境时的疑惑,卸下了初来时的不安,还友情客串了一把“画手”,帮我们将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在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轮廓。老师们提纲挈领地为我们讲了关于大学乃至人生的诸多道理:专业、学习、生活、性格……课时不多的新生研讨课让我受益匪浅。
为什么上大学?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在新生研讨课的第一份收获。储备知识,锻炼、提高综合能力,锻造、完善、丰富自我人格……除了了解到这些,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大学在人生中的定位第一次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老师说的一句“以后要走什么样的路是从大学走出来的。”这给当时把上大学的目的功利化地想成“将来好找工作”的我带来了新的认识。“大学不是岗前培训班,而是教会你们学会如何优雅、体面地生活,是为了以后的职场经历、生活体验。上大学决定了你们的人生品味,而这都透过你们的言行表现出来。”这让我认识到,大学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你的整个过程,而不是最终找到什么工作那个结果。在这宝贵的四年中,我们不能完全为了将来的工作而学习,而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像老师说的那样,“保留内心深处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作为中国石油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大概心里多多少少都带着忐忑:在理工科色彩如此浓厚的学校里选择了一门最“文”的专业。我也同样为这个问题困惑,也不免为毕业之后的去处担忧。而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只要优秀,就是好专业。”老师为我们讲了很多“中文”这个专业的相关信息,让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就像多个老师强调的那样,“文字功底”、“中文表达能力”,这大概是作为中文系学生最需具备也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我最欠缺和心虚的地方。就像老师说的,“多读多写多练”,才能有所提高。而事实上除了教科书、辅导书,我几乎没读过其他书。虽然一直觉得这是一种病态的生活方式,但也苦于以前课业压力较重,没有时间,自己又缺乏效率。所以在上大学,尤其是被中文系录取后,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恶补!在开学新生答疑时也曾围着老师求“书单”。但课上老师说:“读书不在一时,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但要抓住现在的每一天,要坚持。”他告诉我们开始这段时间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一些书目,也同样告诉我们“真正的阅读还是纸质的经典性著作。”让我对读书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在上大学之前,不免被灌输了很多诸如“现在大学很轻松,可以随便玩”这样的信息。但老师告诉我们“无论时代怎么变,认真学习是不会变的。”除了专业介绍,老师也在学习、社团、时间利用、生活态度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在刚入学新奇于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时,每位老师都会提醒我们要处理好学习和社团的关系。在苦于在学习和社团活动之间找不到平衡点时,老师和我们说“学习、社团、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浪费时间。”在我们很浮躁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性子一定要沉静,不要荒过四年,要严以律己。”老师告诉我们在大学要自主,要懂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老师事无巨细地不忽略大学生活的各个细节,其中也重点强调了与朋友的相处。在第一节课时,老师就教给我们两个反省:“反省我的生活习惯有没有打扰别人”、“反省我有没有包容别人”。在大学的新型人际关系中,老师告诉我们,“上大学的朋友是不应抱有功利心的一笔财富。”这些都让我们有很多收获。
在大学的四年生活里,新生研讨课大概只是充当一个为我们开路的导师,教给我们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规划未来。让我们思考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是“尽力而为”,还是“竭尽全力”。还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说的一句“系办公室是你贪心解闷的小花园”,让我们倍感亲切。的确如老师说的那样,这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们没有资本去虚度和浪费。希望我能一路坚持,在最终回头看时,用“努力”、“坚持”。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七
足足十节的新生研讨课在12月2日终于落下帷幕。测绘、地信两个专业的一百多名同学在最后一节新生研讨课中组团参观了被视为“勘测之家”的青岛勘测院,作为这一段旅程的结束。任课老师和勘测院的老师、工作人员让我们这些刚迈入大学的萌新们领略了本专业更多的奥秘之处,此次青岛勘测院之行,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于新生研讨课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新生研讨课,顾名思义,旨在于为刚进入大学的新大学生们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它更像一个引路人,一步步地引领着我们迈进自己所学专业的大门和知识殿堂,我认为,没有这些新生研讨课和任课老师的亲切指导,我们无法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真正意义。就比如我来说,当初报名这个学校和专业时,我并没有报测绘工程这个专业,或者说我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然后接着是被调剂过来的,刚开始我的确很迷茫,不知道这个专业究竟是干嘛的,我还天真的以为只是简单的工程测量与绘图,更不知道它的就业前景方向,也许这是所有刚进大学的萌新们最关注的问题吧!所以我对老师的那句话印象非常深刻,那句话是这样说的"孩子们,无论你们是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还是你们被调剂过来的,都不要担心,因为你们来对了!"开始我竟以为这句话是吹嘘自己所授课程的高大上,毕竟每个专业的老师在给新生们上课的时候,都会强调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与好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没把这当回事儿,甚至还萌发了调换专业的念头,但渐渐地,新生研讨课改变了我的想法,或者说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无法自拔,也许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了解某样东西,并努力地去钻研它,才会深深地爱上它吧,我也是这样爱上了它——测绘工程!
新生研讨课课时不多,重点与精要之处却很多,刚开始的新生研讨课,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述了刚进大学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生活,总结出来就是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而不是天天混吃等死,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这使得我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了新的看法,记得高中老师说过,上了大学就像进了人间天堂,现在想想这句话确实可笑,也许这是高中老师为了让我们好好学习,敷衍了事的话吧。上了大学才知道,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拼搏,没有拼搏、没有努力,最后失败的只会是自己,而我也庆幸老师早早的为我们改变了想法,要不然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真的都会把大学生活当做人间天堂一样来过日子,这样的后果是可怕的,我不敢想象。老师也在课上为我们举了地信的一位优秀学姐的成功案例,作为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在后来的新生研讨课中也现身说法,讲述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犹记得那天的.新生研讨课,我们专心致志的聆听着学姐的讲述,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未来大学生活的理想与信心,就这样,在新生研讨课的初始阶段,我们经历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让我们从高中生蜕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大学生,准备迎接未来大学生活的挑战!
将我们引进了大门,接下来就该传授我们知识了。在这期间,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述了测绘工程在当代的主要应用,以及它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发展蓝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测绘工程这个专业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发展它等一系列问题。刚开始主要为我们讲述了测绘工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例如经济建设中,测绘可以应用于隧道施工、高铁轨道建设、大型工程测量、文物保护等等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中,这些项目中都可见测绘的影子,而不只是当初那个扛着测量仪器到处跑的初始阶段,这是令人可喜可贺的,因为测绘工程正在为国民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八
20xx年3月12日,学校派我去沂南三中参加全县思品研讨会,收获颇丰,总结如下:
一、学习过程。
1.听课与评课。
我们听一节课节课是由三中杨永文老师讲授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学生现有的知识对其了解较少。所以,是初三教材中公认比较难以教授的内容。
但是,莫老师高效、流畅地把这节课讲授完毕,课堂上老师教态自然,重点突出;学生全心投入,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能够把这样一节格调严肃、内容充实的新课上得轻松写意,确实反映了杨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课后,杨老师介绍了他如何准备这节课,又在一些细节上怎样接受同事的建议进行修改订正,指出本节课的亮点,甚至自己认为不足和遗憾的地方在哪里,等等,都一一说明。
我们认为,本节课有几个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灵活地使用导学案。我们深入学生的课堂,借阅了学生的课本,发现学生的课本每一框题中都张贴了老师给他们精心准备的导学案。导学案包括两部分内容:课前预习的问题和课后笔记填空。学生可以在课前借助导学案提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这样一来,教师授课的内容就相当清晰明了,而学生也可以培养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本节课知识的落实相当到位,学生学得扎实。莫老师在课堂上把一些常考点和易错点都能够讲深讲透,体现了莫老师较强的备考意识。
第三,板书设计巧妙,对知识框架的构建很完整、清晰。这样,学生对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都能准确的把握。
二、本次交流学习活动对我今后工作的启示。
1.不断加强备课组建设。
杨老师的这节课中具有众多元素:学生活动丰富,素材多元,既有丰富的文字时政材料,也有视频材料。要备好这样的一节课,肯定需要备课组中各位老师的相互帮扶。在我们的常规的集体备课中,我们也需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老师的能动性。我们需要针对每节课都确立一个主备课老师。这个老师分到任务后,必须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做好课件。然后,作为中心发言人,对本备课组的其他成员做讲解。其他老师也需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大家最后确定教案、教法、作业的布置等。
2.创造机会,“多走出”学习。
这几年我们的生源不占优势,后进生较多,如何与这些后进生打交道,如何改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在中考中继续保持优势,需要我们教师打开胸怀,拓宽视野,打破惯性思维,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当然,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其他学校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取长补短。
3.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对自己的所学的内容往往第一印象会非常深刻,这就是首因效应。所以,教师务必在教授新课时就要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一一落实。课堂上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管我们使用的是鼓励、批评等方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全方位地保护和关注。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可以让尖子生思考和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则多鼓励后进生回答。多留意学生的情绪和精神变化,灵活把控课堂。务必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课堂,参与课堂。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九
我们在对“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国际研讨会”进行总结时认为,策划好主题、重视资料的组织,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功经验之一。
任何活动都有其目标,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研讨会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与联台国有关机构共同组织。研讨资料是国际上共同关心的课题,带有必须的超前性,而且目标都很明确。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设计了两个基本途径:一是研讨会采用论坛方式,使参会者能够从来自全世界网络经济和经济治理的国际专家那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且互相交流关于网络经济和经济治理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二是将研讨会转成一个交流园地,讨论和比较各参会者所在国关干发展网络经济,有效进行经济治理和建立新的经济治理体制的政策和策略。换句话说,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人探讨和交流。
联合国提出上述目标后,中国方面给予了认同。一方面,这也是中方所需要的;另一方面,中国能够透过这样的话动,进一步了解世界.也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
目标定下来以后.主题的选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据联合国有关官员称,把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放在一齐研究,并组织大型的国际研讨会,在国际上还是第一次。实际上,这个题目也是联合国方面提出来的。“网络经济”一词出此刻互联网迅速发展之后,此刻已是人人耳熟能详了。但大家的理解和认识并没有到达统一。据报道本次研讨会现场网络报道的中国经济信息网的记者统计,会上专家们在使用“网络经济”一词时,前后共有近20种不同的解释。
经过认真的研究与思考。为实现既定的会议目标,决定以研究“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为大会主题,并设立了五个相互关联的议题:
1)网络经济与经济全球化。
2)网络经济与发展。
3)网络经济与结构调整。
4)国家经济治理。
5)全球经济治理。
组织好一个大型研讨会,同组织好一个大型演出一样,主要演员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次研讨会在确立“主要演员”时也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
从论坛的角度看,强调共同参与、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与会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但毕竟有主次之分。大会指导委员会经过认真研究。确立了两类主角:联合国方面负责为每个专题找到一位在国际上有影响和声望的专家做专题报告:中方以主办单位领导为主做大会主旨发言。
由于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是两个互有关联的世界性的前沿问题,要想请到适宜的主题报告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联合国方面的努力,最终确定了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瑞士圣加林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学院五个院校机构的五位资深专家。分别围绕五个议题做专题报告。
中方主要主角的确定相对较容易些。因为从大会创意时起就思考到了这一点——各主办单位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做主旨发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其它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从中国学习经验比从发达国家学习会更有效,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国要同中国联合开这次会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必须好处上说,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就是冲着学习中国的经验来的。
确定主要发言人后,还有两个主要工作要做:一是组织参会者,二是落实发言资料。
由于这次会议的定位是高层论坛,讨论的又是超前性的理论前沿问题,开始时我们也担心组织参会者会遇到难题。但这样的会无论从国际还是从中国看,又十分重要,所以还非得这样不行。按照大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会议的规模不宜太大,以200人以下为宜。这次会形式上看有浓厚的政府色彩,但在组织落实上并没有采用政府会议的办法;而完全采用了市场运作模式。因此,对能组织到多少人到会,心里真的没有底。整个会议的前期准备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大部分都用在了资料的组织设计和落实上了,等到组织参会人员时间已经不多了。
值得欣慰的是,正是由于在资料上下了大功夫,在组织参会人员时倒显得不怎样费力了。二轮通知下发后;报名参会人员很快到达既定目标,之后不得不做一些限制;但最后还是突破了300人。其中,在联合国和中方各主办、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邀请到了30多个国家的高级政府官员出席会议。其中部长级以上官员33人。
资料的组织一向到会议前几天才算初步完成,其标志就是论文集印出来。在两天的会议中,大会和分组会共安排有50多人作重点发言。由于会上时间有限。为使会议资料更加丰富,会前做了扎实的论文征集工作(包括发函、报刊广告、网络征集等),并成立了专门的专家组进行组织和筛选,最后从超多的征文中遴选出近70篇收入会议论文集,带给给每一个参会者。在这一过程中;有超多繁琐而重要的工作要做。
由于重视资料组织,使整个会议显得扎实有效,体现了“三个结合”的特点。一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切磋、交流,有利于把问题引向深人:二是经济与信息相结合。反映出新经济条件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三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企业、国家、世界的经济与治理连在一齐研讨。与会代表认为,会议主题把握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有现实性和前瞻性;资料广泛、丰富,有启发性;到达了交流。状况和观点、共享经验和知识、促进相互了解和加强合作的目的。会议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很大反响。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十
活动亮点:
2、活动从筹备初期至结束都充份体现了同学的“奉献”与“合作”精神,也发挥了学员的积极主动作用;从筹备组同学百忙之中二次参加筹备会议征集活动主题和商讨活动流程,从阿三和潘刚同学的经费赞助,从立红、俊晖、金玲的资深专家人员资源共享,从俊晖、彭工的场地踩点和选择,从立敏、樊敬桐、小娟、伟杰、汉英等同学的活动的宣传和现场场地布置分工,从立敏、伟杰负责签到,从阿三、潘刚负责贴路标,从彭炎华的有条有序的总协调,从小本站的活动执行和配合等,这一切都体现了大家的参与积极和奉献的快乐。
4、当天的主持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也成功的选择和邀请了曾经做过服装行业的李金玲同学担任。
5、当天出场率超过预期效果,主要是由于此次活动的充份宣传和频繁的短信提醒。
6、当天的场地很正规,给了同学们一种营造了一个很好研讨形式的氛围。
7、通过现场招募博学服饰、皮具、鞋业行业小组成员效果非常好,已经有将近20名同学表示原意加入小组为同学们奉献。
改善空间。
2、布置场地预留时间比较紧张,以后应该做好更好的规划和时间安排;
活动费用:
合计20xx元。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十一
5月6日上午,县教研室组织各学校地理教研组长及部分地理教师在天元中学组织了一次讲评课研讨会,我们有幸观摩了试卷讲评课,并聆听了其他听课老师的经验交流和精彩发言。这次研讨会是我们地理组首次进行的试卷讲评模式研讨,旨在让大家更快熟悉讲评课基本模式,更深入了解讲评课的优点,为地理教学中的试卷讲评方面提出好的建议、方法。
本次研讨会,执教老师在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完成了一堂优质高效的地理讲评课,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对讲评课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执教老师进行了讲评前的充分备课。
回答选择题的结果,统计每一个选项的得分率。对于综合题,统计学生解答每个小题的正确率。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试卷讲评课的重点与难点,为后面的试卷分析讲评作好准备工作。
第二,评讲中分析了学生出现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如老师在评讲中大都分析了错题出错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当然,错因分析还应该包括:试卷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个别问题又出现在哪些个别学生身上,引起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方面的问题还是教师方面的问题。就学生方面来说,是学生智力因素引起的还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是学习方法不对等。就老师方面而言,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驾驭教材能力不强,还是教学方法不当等。错因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教师在试卷讲评时有的放失,增强讲评的针对性。
第三,在评讲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题和疑惑。通过互动合作讨论,学生会增强学习兴趣,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第四,讲评中突出了“图”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环境要素的载体,是地理知识体系的空间再现。用好用活地图,不仅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特点和风格,同时也是一种特有的教学手段。讲评中,执教老师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现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掌握读图技巧,培养了学生空间思维、逻辑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试卷讲评后,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了总结。作为讲评课,应该是发掘长处,明确不足,这是讲评课的目的之所在。因此,讲评课最后的一个环节应是梳理本次考试的经验教训。执教老师通过引导、组织学生总结,让学生明确本次考试是否取得自己感觉满意的成绩?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就失分原因上看,哪些是过失性失分?哪些是双基掌握不牢?还是地图知识、原理知识技能技巧不熟练?是知识欠缺还是能力不足?是审题失误还是心理紧张?使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认清今后了努力的方向。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总结出了本次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下次考试时杨长避短作好充分准备。
另外,这节讲评课还有很多优点,诸如:在解题方法、技巧上给予指导;评、讲、练结合,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详略安排得当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是应该大力推广的。
研讨会本事就是相对开放的技术交流和思想交流活动,通过研究、交流、讨论,达到逐步完善、共同进步的目的。所以,对于本次讲评课的不足之处归纳如下。
讲评课,“讲评”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知识、能力水平,看到成绩与进步,又知道弱点与不足,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所以讲评课中的“评”还要评一下学生的成绩,特别是进步幅度较大的同学,通过纵向的比较,对该类同学提出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讲评课,需要“讲”,但不一定非要老师讲,或者说不一定全是老师讲。老师讲与不讲、讲多还是讲少,这要看前期工作做得怎么样。我认为讲评课中的学生自评与互评很关键,这个环节做得成功,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方法,可让学生先对照自己的试卷认真填写“个人错因分析统计表”:
过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汇总,由组长填写“小组错因分析统计表”,使每位同学都能深刻认识错因,吸取教训,下步改正。错因基础不扎实失分计算错误失分审题不慎失分人次分值错因情绪因素失分其它原因失分自查自纠找回分值人次分值不规范或不准确失分读不懂题失分组内讨论交流找回分值本组不能解决的题序有对于较难的题目,组内解决不了,再提出请老师帮助,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拨解疑“精讲“,帮助学生排除障碍,这样集集体智慧,更有助于问题的转化,方法的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对于教师的语言普通话,我感觉教师有责任首先学好普通话,使语言规范化。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如果语言不规范,不仅影响知识的传授,感情的交流,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语言,造成下一代语言不规范。课堂上,我们往往会看到:老师说的是地方话(或不太规范的普通话),而学生说的是普通话,甚至比老师的还要标准,这种现象总让人感觉不太协调。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应该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以推动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总之,地理试卷讲评课应以知识的复习回顾为基石,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主线,以方法技巧的培养为目标进行分析讲评,让学生在分析讲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得到足够的思维训练和方法启迪。这样,学生以后遇到新问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得心应手。
至于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我认为我们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交流和探索,精心探讨试卷讲评课的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并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驾驭课堂,才能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十二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教学研讨课汇报活动,每节英语课大部分英语老师都能调课参加,每节课后我们都会及时全面的分析点评每位老师课的优缺点。我们这次英语研讨课的重点是探索小学各年级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这次活动不仅能促使每一位上课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同时还能够使所有的听课老师取长补短,能把听课过程中的收获努力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有效地推进我校的英语教学,大面积提高我校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英语组三至五年级共有七位英语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每位教师在课堂上犹如朵朵鲜花,多姿多彩,争奇斗艳。每节课虽因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说是每位教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于我们听课教师来说收获真不少。例如:张培华老师的课生动有趣环环相扣,教师口语流利,教态自然而亲切,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教师表情丰富,整节课给人得感觉就是太棒了。陈娜娜老师的课让我感触很深,她虽然是一位新老师,但是她在课堂中井然有序的操控学生的能力和她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值得我们学习。高静静老师上课总是面带笑容,对学生像大姐姐一样亲切,言语之间流露出对学生的`真诚期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李艳霞老师能将课堂中所学的新句型灵活的改编成chant,让学生们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实践。王琳迪老师的课教学环节设计流畅,一堂课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还把所学内容向课外延伸。杜娟老师的教态亲切、大方,教学风格友善幽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白宁老师的课不限于课本内容,而是创造性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出新词,使所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真正把英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了学用结合。
本次研讨课的亮点:
1、讲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课前准备充分,不仅有多媒体课件,而且还准备了头饰、图片、实物等教具。
2、观摩展示课的共同特点在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有讲有练,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教学形式多变。
3、教师运用实物、图片、图画和多媒体等手段,创设语言环境,使教学显得更加形象逼真,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直观有效。
4、每位教师上课时精神饱满,善于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和调动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5、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活动一环紧扣一环,面向全体操练;师生配合默契,上英语课时,大部分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浓,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当然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到一些美中不足之处,归纳如下:
1、我校英语老师多数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好的业务素质,英语听力和口语基本功也比较扎实,但部分老师是中途改教小学英语或刚走上教学岗位,老师的英语口语语速较快,使学生听不清课堂指令,有些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这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尽快转变和改进自己的语速。
2、部分教师上课时对重点知识训练不集中,单词认读不够充分。
3、个别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或单一的师生问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较少,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够。
4、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按自己设计好的流程一直进行下去,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能随机的进行训练和强化,这样不利于学困生的提高。
总之,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来自不断的训练、积累和重复。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事实上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次教研课观摩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英语知识的提高,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我们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幽默诙谐的语言,风趣的教学风格,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因此,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必须要在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我们既要虚心向名师学习,又要积极创新;既要不断进行自我修养,又要影响学生。只要我们遵循这些原则,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博采众长不断磨练,我们一定能成为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的优秀教师!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十三
那时的我,还没有褪去高中时的稚气,散着及肩的黑发,穿着松散的外套,一路蹦蹦跳跳,带着满脸的兴奋,跨进了新生研讨课的教室。
那是个周六,清晨的阳光散满教室。温热的光,微凉的风,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同学们笑脸盈盈,纵然来自五湖四海,也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敌视和隔阂。
我是其中的三十三分之一。
刚坐下一会儿的功夫,一个颀长而挺拔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讲台。他就是我们新生研讨课第一节课的主讲老师――魏学宝。魏老师微微笑着,爽朗的声音传遍了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节课上,魏老师用ppt的形式,为我们简单介绍了这大学四年里将要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老师们。每每介绍到一位老师时,同学们总会发出一声声惊叹。因为怀着期待,所以当出现超过期望值的状况时,才会越发觉得惊喜。我们的老师,正如钻石般光彩夺目,早已超过我们的想象。
逐一认识了老师们,新生研讨课才算正式开始。
半年的时光,终究还是逃不过消逝的命运。就像是沙漏里的沙,终究还是逃不过重力带给它的影响。纵然时光如水,总是无言,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阳光明媚,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在这里,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醍醐灌顶,如沐春风。
对于我们的专业,汉语言文学,我有了新的理解。曾经,在报考专业的问题上,我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报的。因此,被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我是很高兴的。那时候,我是很喜欢文学的,尤其喜欢中外名著和青春文学。我也渴望某天能像那些作家们一样,过着写写文字的惬意生活。现在看来,自己那时的想法还真是稚嫩,以为学这个专业就是为了成为作家。直到后来,新生研讨课上,魏学宝老师为我们布置下一个作业,就是把对自己专业感到困惑的问题写下来,然后下节课交给他,他再对问题做一一解答。那次作业,我和室友们都很认真地想了又做了,我们列了一张纸的问题。
一周的时间总是很快,又是一节新生研讨课。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种困惑在这节课得到了老师的解答。通过这节课,我才认识到,我之前认为这个专业是以培养作家为目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原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有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听完魏老师的讲解,眼前的浓雾才渐渐散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轮廓才渐渐显现出来。“啊,原来你长这个样子。”
偶尔还是会听到,某个同学对专业的抱怨和不满,而我总是笑而不语。其实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何必羡慕别人故意跟自己过不去呢。记得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先识览・观世》里有过这样一句话:“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望,尚巍巍焉山在其上。”通俗地说来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意思。在没有爬上这座高峰时,从远处望见它,巍峨秀丽。然而,当费尽一番努力爬上山顶时,才发现对面的那座山更美更清秀。爬山是这样,生活是这样,专业也是这样。生活中,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珍惜和抓住现在,就是要活在当下。
新生研讨课上,听过的最多的话便是读书。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读书那更是尤其重要。以前我是很喜欢读书的,可是自从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我渐渐疏远了纸质的书籍。听完老师们的劝诫,我不由得内心惭愧起来,多久没有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了。以后不能再荒废时光了。这便是课上自己内心的一点小小的感悟,正是老师的劝诫让我幡然醒悟。
新生研讨课,到如今早已划上了完美的句号。时光易逝,上课时的那些光景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即便如此,老师们曾经给予的谆谆教导早已被我刻进时光的年轮,永远被我铭记于心。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十四
我受学校领导委托,谨代表全体评委对这次研讨会作一总结,有不对或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教师批评、指正、补充。
xx年12月8日,我校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次盛会,它的成功举行,为我们七十多名教师供给了展示的机会,创立了交流的平台,营造了浓浓的教研氛围。教师们将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发现、心得、教学研究成果,在会上于同仁广泛交流学习。必将促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向前迈上一大步。
这次活动,领导重视,教研室严密组织,教师踊跃参加。与会交流的论文有五十四篇之多。论文资料丰富,涉猎面光。无论是从形式到种类,还是从光度到深度都各具特色。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教师工作的勤奋及对教研的重视,更说明我们的教研水平在不断提高。
下头我将本次发布会涌现出来的亮点归纳如下:
1)资料进取向上。
好的论文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如:伏校长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何天华教师的《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李小明教师的《浅谈双困生的构成与转化》、张丽教师的《让学生走出不良情绪的困扰》等一大批从思想和资料都进取向上论文。
还有一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及思考的论文,如杜校长的《中年的我该怎样走》;马书记的《对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寇旺枝教师的《今日怎样当教师》;李博儒教师的《历史是副课吗》。为我们提出置疑,创设思考的空间,指出探索的方向。
2)内涵丰富多彩。
有如:语文作文教学。白珍平教师写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本事》、高学辉写了《赏识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最佳方法》、张元娥教师写的《让孩子们说真话,写实事,抒真情》、马春梅教师写的作文修改习惯的养成》等。从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层面阐述了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方略。
除各学科外,还涉及到心理健康、网络、多媒体、法制教育等领域。
3)选题实用。
从选题来看,大部分论文选题来自教学实践,是教学的经验之谈。如低年级语文教师结合自我的实际及“课表”的要求,从识字教学入手,分别谈了快速识字、简便识字、自主识字等多种方法,他们围绕识字教学的主题,精心选材,剖析现象、引经据典,将自我的所思,所得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之谈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以后的识字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这样的论文还有很多。
4)形式多样。
此次论文要求形式不限,主要研究本校的实际,鼓励大家都来参加。也确实到达这个效果。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体会,随笔又有读书笔迹;还有逻辑性很强的论文。无论是哪种体裁和样式,都反映出我们教师乐思善思会思,进取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靠拢。
4)多媒体应用。
采用先进的手段——多媒体是这次论文发布会的又一亮点。论文随教师的朗读在大屏幕上缓缓滚动,听者能将朗读与文字对应起来,既能够使大家注意力集中,又为记录的教师供给方便,提高交流的效果。
5)遗憾之处。
任何活动,我们都期望它尽善尽美,但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这次论文发布虽然涉及面较广,但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团队工作都没有涉及到。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思维的论文不多。另外,在交流时个别教师没能认真聆听。
总之,瑕不掩玉,这次活动是成功的。我们应当把交流到的新理念、好经验、巧方法服务于实践。相信多次这样活动的举行,我校的教研水平会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期待辉煌的明天早日到来!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十五
根据阳教字〔20xx〕07号文件精神,以“活动式”和“参与式”教学模式为抓手,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基本目标,3月15日由区域内万泉教委骨干教师来我下堡小学开展示范课教学,我校全体教师观摩学习,开展了各教研组说课、评课,同年级教师之间进行了同课异构交流。
现对本次开展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与交流”活动作以下总结:
1、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分组交流,小结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用简洁的语言时而提示、时而引导,把大多数的时间留给学生,最后总结归纳,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面对陌生的学生,课比较难上,但万泉教委的万旭旭老师一走进教室,语言亲切,笑容满面,用游戏的方式不但介绍了自己,并且一下子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才能放开自己,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评价语言恰到好处。
教师的恰当、适时的激励语言,对调动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万泉教委的万旭旭与万晓燕老师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适时用“很好、真聪明、老师喜欢你”“下次我有信心比你强”等语言树立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5、中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敢于挑战自己
本次研讨课,我校参与的一些青年教师,他们勇于承担研讨课的重担,勇于挑战自己,尤其是我校语文教师张郁竹、杨爱玲、王军霞、王莉莉,数学教师苏彦飞、李存良、金灵利、郭霞等,在这一次次认真的磨课中,他们对新教材新教法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深刻,对教学中的各细节逐步熟化,能轻松的凌驾于课堂教学之中;对教学中的评价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是阳川教委一支团结奋进的新教学能手队伍。
6、其他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在组内备课试讲阶段,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都能主动调课,积极参加本组教师的试讲活动,在课后的说评课活动中,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认真地研讨与交流。在研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索。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达到了互相提高的效果。
通过这次区域“新课堂教学模式展示与交流”活动,我深深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1、教学理念的变化。在这次系列研讨课中我们感觉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已经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进入了教师的每一节课。
2、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的变化。这次的系列研讨课,教学模式体现出了活动式、开放化,多样化,参与式。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宽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是解决课堂活力不够的问题。
作为课改的主阵地和课改的核心,我们的课堂教学距离新课改的要求还有差距。加强培训的指导等途径促使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在在课堂大力提倡“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好”、“你真棒”、“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说会思考,你真行”等赏识性评价语言,让教师带着尊重、赞赏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课堂教学充满温馨和活力。
4、是解决小组合作简单的问题。
小组学习次序不好,合作意识不够,学生发言没有中心,部分同学把它当成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讨论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还有的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需要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十六
在交流与研讨中,我发现了自身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特别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上,缺乏理论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还需要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在平时能多方面的去学习各种教育理念,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总之,本次教研活动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各位老师从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通过探讨、交流、反思,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从而达到了相互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以便尽快形成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和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切实做到“教因研而精”。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次教研活动中,也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反思。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如何更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2.时间的分配上,如何更科学,更合理?
3.教学语言如何锤炼得更精炼,更生动?
4.是否“有用地理”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5.教材设计打破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对地理教学过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新生研讨课总结篇十七
12月9日上午,xx镇中心校在东xx小学举行了课改交流听评课活动,中心校刘校长对近两年以来xx镇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做了简要总结,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对照中心校的要求,现将我校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1、高年级教师能根据教育中心印发的导学案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注意分层教学,利用导学案有效指导教学。
2、中高年级语文学科第一课时生字生词教学已形成常态化。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示,自主学习生字词,正确读准字音,用恰当的方法识记字形,通过查工具书进行扩词、理解词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小组建设、小组评价初见成效。学校制定小组评价细则,各班每周评出周冠军小组,班会表彰发奖品,并把优胜小组成员写在黑板上。每月评出月冠军小组,月初周一升旗开会时进行表彰,颁发奖品、奖状,优胜小组长发表获奖感言、经验。人人都是小组的一员,都为小组的发展,小组的荣誉着想。
4、班级文化建设有了新的创建。各班教室门前的走廊墙上制作了新版面,编制了班名、班训、班风、班主任寄语等,以促进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1、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语言更完整,表达的更清楚,敢说,会说?
2、如何采取措施长久保持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和热情,不会冷淡?
3、如何使学生的课前预习落到实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思路是:
1、从低年级就注重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条理性,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每一节课抓起,从每一次课堂发言训练,从每一次班级活动培养。另外,利用每天早读5分钟的时间即兴演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朗诵一首诗,讲一个故事,猜一个谜语等等,内容不限,但必须人人参与。
2、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科,选取不同教法学法,创设情境,注意导学,注重激励,激发兴趣,正面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预习时间一定要有保证,如数学预习可安排在前天晚上,语文预习可安排在早读时间。另外,预习内容要明确,有针对性,有问题导向。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落实,第二天任课老师上课前一定要检查或抽查,以便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把握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76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