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要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编写一份有效的教案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目标;其次,我们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确保学生能够逐步达到教学目标;最后,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范文中的教案设计思路独特,能够启发教师创新教学方式。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一
3、探究游子心境、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把握歌词朗读节奏和情感,抓关键句研究歌词内涵。
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比较研读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一、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喜欢的歌曲,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表明学歌词。歌词是什么?诗。
二、诗和歌的探究:
2、诗言志,歌永言。《尚书.尧典》
三、交流学习方案,明确学什么?怎样学?(取大部分同学的意见)
四、指导朗读歌词(节奏、情感)
五、引导学生评析歌词
六、引导学生收集古代写游子心境的诗: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3、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
想想:古代游子的心境和《我的中国心》中的游子心境有何不同?
明确:古代游子:个人的嗟生、忧时、怀情(狭隘、利己、压抑)
《我的`中国心》中的游子:胸怀爱国情感(豁达、无私、奔放、超脱)
七、小结:通过学习《我的中国心》要明白哪些歌曲更值得我们去唱的(有教育意义的、开启心扉的、给人鼓舞的)
八、指导学生摘抄歌词中的有有教育意义的、开启心扉的、给人鼓舞的句子。
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2、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
请你不必太在意
洒脱一些过的好
《祝你平安》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二
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中国地理)学习的开始,既是初一的承接也是初二的开始,所以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精心做了以下的设计: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能维持好学好地理的兴趣。
依据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本节课教学一开始,我就以学生较为喜欢和直接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效果展示吸引学生眼球,并创设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了探究、体验、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促使师生共同成长进步,尤其是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经过合作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想探个究竟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二、多方位培养学生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教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和情感意识,使学生在一种生动、民主、融洽、快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学生各抒己见,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照顾到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效率,同时拓宽了学生间情感交流的渠道,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创设了展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四、强化人文素养,肩负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功能。
本节课不仅注重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且也重视了过程和方法,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通过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和探讨,以及辽阔的疆域的教学渗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建设好祖国的信心和志向。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三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傲然”“酷似”“盛誉”“快慰”“姗。
姗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爱中国石的部分。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
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
等等)。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
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这一课生字较少,请同学们先各自将课文中的生字读几遍,然后将课。
文读一遍。
2.出示下列生字词练读。
g5j)gu94oku4h3nw8i。
戈壁积聚瑰丽傲然挎包稀罕快慰。
g3ngsh1nb3nj9nqu2nj!ny)。
站岗姗姗来迟版图不禁拳头不仅盛誉。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
4.默读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5.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经常拣石头,“我”
也成了石头迷。
第二段(第二至七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大漠上拣石。
头,一位小姑娘带“我”到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
石”。
第三段(第八、九自然段):讲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以及。
这样做的原因。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们。
生活的环境,“我”成为石头迷的原因。)。
2.我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
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举目是无边的沙海,上面散布着漫滩的碎石头”)。
“驻守”是什么意思(驻扎防守)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
起眼睛看)“漫滩”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我”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因。
为“我”驻守的戈壁滩上布满碎石,连队里又常常举行赛石会,所以“我”
渐渐成了石头迷。)。
4.齐读第一段。
五、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
六、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段。
二、给第一段分层。
1.指名读2至7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分几层意思来写的?
2.讨论分层。
可分三层。第一层(2、3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到哨所。
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即拣石)。第二层(4、5、6自然段):讲一位小姑。
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即洗石并发。
现“中国石”。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3.指名分层朗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二段。
(一)讲读二、三自然段(第一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
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因石头经雨水冲洗更为光洁,容易发现好石头。)。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就是异常美丽。“倾泻”原是指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这里是。
照射的意思。“裸露”指没有东西遮盖。“珠光玉彩”是说珍珠美玉的光彩。
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挺拨、繁茂的。
白杨,裸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
的爱)。
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
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人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
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6.齐读二、三自然段。
(二)讲读4、5、6自然段(第二层)。
1.指名读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
发现“中国石”的?
2.小姑娘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为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
关于珍珠泉有什么传说?谁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
号,后面一个却加上引号?(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
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
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
(三)讲读第七自然段(第三层)。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
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小姑娘惊叫,“我”
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
中时时装着祖国。)。
3.“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
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四)朗读第二段。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第八、九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
的?
2.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
3.结合学生汇报解释下列词语。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
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4.战士们为什么那么精心地保管“中国石”,那么珍爱“中国石”?(因。
为它酷似祖国版图,在战士们眼里,它代表祖国。)。
5.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并赢得“最佳宝石”的盛誉。
“屡屡夺魁”和“盛誉”是什么意思?(“屡屡夺魁”就是一次又一次夺得。
第一,“盛誉”就是很大的荣誉)为什么“中国石”能屡屡夺魁并获得“最。
佳宝石”的盛誉?(因为“中国石”代表祖国,特别珍贵)。
6.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奉。
为至宝”是什么意思?(当作最珍贵的宝物)。
7.课文中说在“我”寂寞和孤独时,“中国石”给了“我”温暖和快慰。
“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安慰)当“我”寂寞时,捧着“中。
国石”会想些什么?当“我”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
么想呢?
8.驻守戈壁滩生活很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苦中有乐?“因为‘祖。
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
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
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
的神圣职责。)。
9.齐读第三段。
二、练习朗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拣的石头中发现了一块酷似祖国版图形状的“中。
国石”及战士们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七、作业背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中国石。
样子。
形状像雄鸡酷似祖国版图。
大小如拳头。
色彩黄白色。
表面与大陆地貌相似。
屡屡夺魁。
珍爱。
抢着看拿出装军功章的盒子。
工工整整地写腾出抽屉嘱咐。
精心保管。
祖国在我们心中。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四
1.通过学唱歌曲《中国功夫》,激发民族自豪感。
2.通过本曲文化背景的学习,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武术有初步了解。
1.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曲谱,注意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在音乐素材上有什么关系?在演唱时如何表现出这两个乐段之间的区别。
2.在歌曲中间出现节奏念白,这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是第一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气息支持地朗读这段念白,抒发中华儿女英武、自豪的气概。
歌曲《中国功夫》为七声羽调式,四四拍,由三个乐段组成的三段体结构。歌曲第一乐段节奏舒展,速度较慢;第二乐段节奏较紧凑,音乐素材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速度较快;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歌曲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华武术的精华,尤其最后一句“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有神功”,唱来使人豪情满怀,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教师播放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武术表演》片段。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表演?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学唱一首表现中国武术的歌曲——《中国功夫》。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内容。
这首歌曲与常见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歌曲中有一段节奏念白。
歌曲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回答:三个部分。
2.学唱曲谱。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歌曲曲谱。
(2)根据学生学唱中的难点,教师指导学生重点练习。
3.分析曲谱。
(1)歌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三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乐段较舒展,速度稍慢;第二乐段节奏较紧凑,音乐素材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速度较快;第三乐段情绪更加舒展、豪迈,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
(2)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二乐段的音乐素材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图片)。
(3)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在演唱时有什么区别?
第二乐段的音乐素材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节奏更紧凑了,所以速度可以比第一乐段快一些。
4.节奏念白。
(1)注意聆听录音中这段歌词的节奏。
(2)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这段念白。教师应注意,一定要有气息的支持,才能表现中华儿女的英武之气。
(3)教师出示武术动作图片,自选简单的武术动作,边读念白边做动作。
5.完整演唱歌曲。
随音乐《中国功夫》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1.小组演唱歌曲。(在念白部分做动作)
2.教师播放《中国功夫》伴奏,全班学生完整地表现歌曲。
同学们,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但是只靠武术兴国可以吗?还要靠科技兴国,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美好而奋斗!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五
现在,我们按这个顺序逐步研究,作者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一)石拱桥有些什么特点,作者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石拱桥特点的词语,教师归纳并板书。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石拱桥第一个特点是“优美”。作者借神话传说和诗人的赞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拱桥的美。“就像虹”、“比作虹”,这是明喻。“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拱桥是‘卧虹’、‘飞虹’”,这是用判断词组成的暗喻。两句话就把石拱桥优美的外形写出来了,语言很简洁。
石拱桥第二个特点是“坚固”,它能够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充分说明了它坚固的程度。
作者从外到内写了石拱桥的特点。第1段写外形,第2段写内部结构。两段之间用递进关系“不但……,而且……”句式把石拱桥的形式、结构两方面的优点紧紧连在一起。
指名学生朗读第1——2段,并概括段意。板书:
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二)再研究我国石拱桥的特点。
归纳并板书:悠久的历史(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杰作(巧妙奇特)。
“悠”,久、远的意思;“悠久”,年代久远。“几乎”,将近到,接近于的意思。“惊人”,使人吃惊。这三个修饰语说明了我国古代石拱桥的特点:久、多、巧妙奇特。
(三)研究赵州桥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教师讲析: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先说它的一般特点,然后再进一步说明独有的特点,这样就易于区别。总述部分所说的“横跨”、“雄伟”、“雄姿”这些词,写现在还能看到的赵州桥的跨度、气势和姿态。它之所以能“使用到现在”、“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根本原因在于它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和“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既说明了它所以坚固,能使用一千三百多年还能保持原有雄姿的原因,又照应了下文第9段“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完全”,百分之百的意思。“巧妙绝伦”,意思是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跟它相比。“更”,表示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作者在这句中使用这些词语还表达了对赵州桥的高度评价。作者还引用唐人张嘉贞的赞语说明赵州桥施工设计的奇巧独特。这就突出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下面又从只有一个大拱,没有陡坡,拱上加拱,大拱的组成,结构和外形的美观等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说明——赵州桥是个创造性的建筑。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把有关语句划出来。明确:“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还是普通半圆形”、“没有陡坡”、“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不但……而且……还可……同时……”、“大拱由……每道……”、“全桥……和……就连……”这些语句具体说明了赵州桥这一建筑在设计和结构上的“绝伦”和“奇特”。(补充注释:“匀称”,均匀的意思。“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最后引用唐代文学家张的文句,更说明赵州桥具有优美的诗情画意。从它所具有的艺术价值,进一步说明了它的独创性。
三巩固新课(课堂讨论)。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他抓住哪些特点说明,又怎样说明这些特点?
四布置作业。
(一)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表现在估计、程度、限制等方面,请找出课文中用词准确的例子三到五句。
(二)赵州桥为什么是我国最著名的石拱桥之一,有哪些特点?
(三)卢沟桥有哪些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析卢沟桥的特点,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说明方法,了解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
(一)举出课文中用词准确的例句。
[参考答案]。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4。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5。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二)根据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口述赵州桥的特点。
(答案见上一课时分析。)。
二引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归纳:
1。(历史悠久)。卢沟桥修建至今已经有七百八十余年。
2。(设计奇巧),(结构坚固)。卢沟桥长度是赵州桥的五倍。这样长的拱桥,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是相近的意思。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奇巧的设计:它是由十一个半圆形的长度不一的石拱组成的联拱石桥。这座联拱石桥结构坚固,作者把桥身与两岸河堤作对比证明桥身坚固。这里的“坚固”,除了说明石拱桥所共有的一般特点外,还说明桥上“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的设计建筑技术的高超。
3。(形式优美)。卢沟桥石柱柱头雕刻着许多姿态不同的狮子。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式描绘狮子的生动姿态,显示出卢沟桥的艺术特色。(可展示图片)。
中外人士对卢沟桥的推崇与赞扬,说明卢沟桥在建桥技术与艺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卢沟桥闻名于世,除了它本身的特点外,还由于它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纪念地。
引导学生讨论,教师边归纳边板书。
在详写部分,主要是用叙述的方法予以说明,同时还用了比喻(如像一张弓)、对比(如用卢沟桥两岸河堤经常被冲毁而桥本身却没有出过事作对比,说明它的坚固)、引语(如张和马可波罗的话)和文学描写的手法(如写卢沟桥柱头雕刻的狮子)。这样,就具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从全文来看,作者先写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外形美观、结构坚固,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赵州桥(独拱石桥)和卢沟桥(联拱石桥)所共有的巧妙奇特之处,从而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独特所在。
(三)我国石拱桥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指名学生朗读第9段。
提问:三个原因中哪个是最主要的?为什么?
归纳: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最主要的,因为人的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有了勤劳智慧的人,才能创造合乎科学原理的设计和在施工中具有巧妙绝伦的技术,才能开采各地的建桥石料。
指名学生把第3——9段的内容归纳成段意。
板书:说明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和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光辉成就及其原因。
(四)讲读第10段。
指名学生朗读第10段。
归纳: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又有了发展。“大规模”、“不少”,从建造范围和数量上说明石拱桥的发展。“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说明石拱桥在建造技术上的发展。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与石拱桥有密切关系。“在……基础上”。“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新创造”,(补充注释:“双曲拱桥”,拱桥的一种。桥身的主拱圈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是拱形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说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总长20余万米”,是从数量说明桥梁事业的巨大发展,“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是说明技术上的发展。
说明我国解放后造桥事业的发展,主要是采用举数据的方法,如“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20余万米这种拱桥”等。
桥梁事业这样飞跃发展,作者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点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密切关系。
归纳段意。
板书: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三归纳主题思想。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辉煌成果,概述了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赞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四写作特点。
(一)抓住特征,由一般到个别地说明事物。先说一般石拱桥,再说我国石拱桥,进而以两座桥为例,详细分析它们的具体特点,也就说明了题目《中国石拱桥》。
(二)善于运用打比喻和引用文献资料来说明事物。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认识中国龙,了解中国龙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龙的外形特征。
2、注意细节部分的处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幼儿用书,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
——我这里呢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猜一下,是一生肖,看看谁能猜到。
腾云驾雾非等闲,施恩布雨在人间;
家有珠宝寻常事,统领兵将皆海鲜。
一、介绍中国龙及外国龙的特征。
出示图片,欣赏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外形特点。
——中国龙和西方龙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龙代表吉祥、威严、幸福。
西方龙代表邪恶的势力。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龙的传人,那么龙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龙有九个儿子,我们来看一下分别都叫什么。
三、了解什么地方会用到龙。
——我们生活当中都有哪些地方出现龙的身影呢?
如:龙袍、瓷器、建筑、服装、节日活动等等。
四、学习关于龙的成语。
——龙腾四海、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飞龙在天、龙飞凤舞、龙潭虎穴。
五、开始绘画涂色。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七
1.欣赏不同造型龙的图案,知道龙的外形特征。
2.学习运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和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龙鳞。
3.乐于参与剪龙活动,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美。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学习运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和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龙鳞。
1.不同造型龙的图案视频,幻灯。
2.剪刀、胶棒人手一个,白色a4纸、不同形态龙的图案若干。
3.展板一块。
一、观看视频,了解不同造型龙的图案。
1.观看视频。
师: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提出问题。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图案,它是什么?(龙)。
3.教师小结。
师: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它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又有一种雄壮、威武的`美。龙代表吉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所以人们常常将龙做为物品的图案。
二、经验分享,说说中国龙的外形特征。
1、交流分享。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不同造型龙的图案,现在我们来说说龙的外型特征。
它的身子像哪种动物?(身似蛇)头上的角像哪种动物?(龙角似鹿)它的爪子呢?(爪似鹰)它的鳞片又像哪种动物呢?(鳞似鲤鱼)。
2.教师小结。
师: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动物,它身似蛇、龙角似鹿、爪似鹰、鳞似鲤鱼。
三、模仿操作,学习剪龙鳞的不同方法。
1.提出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龙身上的鳞片像什么形状?鳞片是怎样排列的(一层一层相互叠加的半圆)。
2.模仿操作。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龙鳞的不同方法,请拿起身边的剪刀和美工纸,和我一起剪龙鳞。
(1)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
先用剪刀将鳞片部分掏一个口,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划到手指,然后沿着画好的线条剪,最后将剪下去的部分放在盒子里,一个镂空的龙鳞就完成了。
(2)对称剪法。
首先将画好的鳞片沿对称轴对折一次,要使两边的线条对齐重合,然后从不能打开的一边开始沿线条剪,最后将对折的鳞片打开。
3.教师小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种剪龙鳞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将鳞片部分掏一个口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划破手指;第二种对称剪法要注意一定要沿着对称轴对折,保证两边的线条对齐重合,要从不能打开的一边开始剪。
四、趣味活动,尝试运用不同方法剪龙。
1.作品欣赏。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龙的剪纸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美。
2.提出要求。
师:今天我们就来剪龙,我为每组准备了剪刀、胶棒,还有不同形态龙的图案,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剪龙时,首先将龙的轮廓剪出来,由于龙的四肢、爪子比较细,很容易断裂,剪的时候要小心;然后根据所学方法剪出龙鳞;最后将完成的作品用胶棒粘贴在白色a4纸上。注意在剪纸过程中不要将剪刀指向自己或身边的同伴,以免发生危险,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卫生,及时清理纸屑。
3.动手操作。
师:好啦!现在开始行动吧!
五、作品展示,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
师:请将完成的作品粘贴到前面的展板上,然后和同伴说说自己的作品吧!
教学反思。
(一)、活动内容的反思:
1、活动充分运用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今年是龙年选择课题《中国龙》开展主题活动。
2、活动的预设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动静交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实现目标。
(二)、对幼儿发展的反思:
2、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成为快乐学习的小主人。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1、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四)、活动效果:
1、教师的情感丰富,完全融入活动中,能有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引导幼儿。
2、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培养了幼儿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3、巧妙的将《纲要》中五领域有机的结合,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
(五)、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前期有一个经验准备,去了解有关龙的一些知识,然后让幼儿自己来讲述,或分组讲述,教师只是引导。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八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让学生说出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板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板书]。
[教师讲解]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除了了解它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以外,还应了解更为准确的经纬度位置。
3.经纬度位置[板书]。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板书]。
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上,4°n附近;[板书]。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135°e多;[板书]。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板书]。
[学生练习]完成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三个练习。(在做练习1之前先帮助学生复习有关时区的知识,并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北京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
[提问]根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说明,我国南北占据了地球上五带中的哪几个带?东西跨了几个时区?(北温带和热带,东五区至东九区)。
[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面积广大的国家。刚才我们所计算的南北间、东西间的距离,不仅包括了陆地,还包括了海洋,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疆域还包括它的领空。下面就学习我国疆域的特点。
二、疆域和面积[板书]。
1.疆域:是指包括一个国家的领土、领海、领空的全部国土。[板书]。
2.我国领土的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我国不仅有广阔的陆地,而且还有长达一万八千千米的海岸线。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板书]。
[提问]读“中国政区图”,说出我国东部自北而南濒临哪几个海?
1.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板书]。
[教师讲解]渤海的范围在渤海海峡以内;东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台湾海峡的南端。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明确这些海的范围和各海的分界处)。
2.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十二海里的海域。[板书]。
[读图练习]读“中国地形图”,观察我国海岸线的情况,并说出我国沿海较大的半岛、群岛和岛屿。
3.我国大陆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板书]。
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板书]。
岛屿:如: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板书]。
群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板书]。
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等。[板书]。
四、陆界和邻国[板书]。
1.漫长的陆界[板书]。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板书]。
2.陆上邻国[板书]。
[提问]读“中国政区图”,说出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
3.隔海相望的国家[板书]。
[小结]以上内容重点讲述了我国的位置、面积、临海和邻国等知识,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祖国海洋的辽阔,陆地的广大,看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可爱。做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感到自豪。
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板书]。
[练习]指导学生回答课本第4页“想一想”中的问题。
[教师归纳]。
1.从纬度位置看:[板书]。
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从海陆位置看[板书]。
我国国土辽阔,海岸线漫长,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我国东部漫长的海岸线上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所以既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从海上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友好往来。我国西部深入内陆,陆上邻国较多,这也有利于和邻国进行边境贸易和友好交往。
复习巩固。
[练习]1.在“中国的疆域”空白挂图中指出我国濒临的大洋和临海,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较大的半岛、群岛和岛屿,我国疆域的四至点。并多次重复,让学生记熟。
2.在“中国的疆域”空白图中,填注上述内容(先不看书,用铅笔填注;再看书校对后,用彩色笔或纲笔填注)。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九
一学习本文抓住本质特征,从一般引向个别,恰当地运用比喻和文献资料来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二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本质特征及其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激励学生树立攀登科学文化高峰的雄心壮志,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教时。
二本文如何围绕中心说明事物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具:多种桥梁型式图片:赵州桥、卢沟桥及卢沟桥柱头石狮的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讲析石拱桥一般特点,赵州桥在施工设计上的独创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预习。
(一)正音:洨、、匀称。
(二)释义:巧妙绝伦、和谐、惟妙惟肖。
(三)分段。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
1。石拱桥的特点(第1—2段)。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
中国龙是中国的象征,我们都自称自己为龙的传人,所以我们要让幼儿从欣赏中国龙开始,了解中国龙,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从而了解中国文化。通过剪、粘、抠等技法表现艺术,以其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深得孩子的喜爱,剪纸对于开发孩子的右脑,锻炼手眼协调,促进了幼儿的智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感受,体验祖国的伟大和美好,产生自豪和热爱之情。
2.设计制作中国龙并能和教师一起游戏。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龙的形象,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为自己是一名龙的传人而自豪。
难点:利用多种形式设计制作中国龙。
活动准备。
一、活动材料:
2.课件:《龙图腾》。
3.轻柔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欣赏音乐、带领幼儿拍手入场、音乐小龙人.
师:好的,孩子们,让我们大家带着一个好的心情和老师一起游戏,好吗?
幼:好。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位子,安静的做好。
(幼儿自由回答)。
师:今天呀,邓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幼:想。
师:瞧!你们看是谁。
(观看动画片《小龙人》)。
2.教师播放动画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师:孩子们,刚才在片子看到的是谁呀?
幼:龙。
师:你们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
幼:电视里、动画片。
师:哦,那你们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看见过?
幼:衣服、房拄、房子、牌坊等。
师: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龙爷爷的照片吧,好吗?
幼:好。
(出示龙的图片)。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边看边问。
师:孩子们,龙由哪些部分组成。
幼:龙头、龙身、龙尾。
师:孩子们,你们看龙像什么?
幼:蛇、鱼。
它的身子像哪种动物?(身似蛇)头上的角像哪种动物?(龙角似鹿)它的爪子呢?(爪似鹰)它的鳞片又像哪种动物呢?(鳞似鲤鱼)。
师:对,
(依次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
师小结:龙就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把这些动物的精华部分经过组合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正是这些动物精华的组合,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是神圣之兽,也象征着吉祥。
(二)介绍龙头:
师:好了,宝贝们,今天老师呀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看,这是什么?
幼:龙。
师:小朋友们跟龙爷爷打打招呼好吗?
幼:“龙爷爷,您好。”
幼:像鹿、锯齿纹、豆芽纹。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我们来试试画龙的头好吗?看看谁画得最形象,最特别。(教师示范画)。
幼:自由画龙。
播放声音,龙爷爷呼叫声。
师:孩子们,你们听龙爷爷好像又要说什么?(龙头贴教师耳边)哦,原来龙爷爷叫小朋友帮它找找尾巴,它说它刚刚进来的时候不小心把尾巴弄掉了,快,宝贝们起来帮龙爷爷找找尾巴。
(幼儿自由活动1—2分钟)。
幼:自由创作剪尾巴!
(三)制作龙身:
幼:身子。
示范制作龙的简单步骤:
1.先拿一张大的黑色纸,把龙的身体画好。
2.接着把鳞片粘上去,贴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要有序的贴。
师:好了,我制作完了。现在到你们来试一遍啦。
(四)游戏《舞龙》。
师:龙爷爷告诉老师你们今天表现得太棒了,它很高兴!想邀请小朋友一起舞龙?
随着音乐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活动的学习品尝到成功的体验和乐趣,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的参与度高,剪纸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了幼儿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是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评价过程中,取长补短,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整个活动设计条理清晰,注重引导,让幼儿有着强烈的参与意愿,并通过自己的尝试最终获得自己满意的作品。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一
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等基本国情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二
同学们,我们开始学习《中国石拱桥》。
什么叫“拱”?“拱”是一种动作,用两手相合(教师用双手作手势)。古代人们相见敬礼时就是这个样子。“拱”,是个形声字,从“手”,共声。大家一起读一遍。教师领读:石拱桥,是用石块造成的像拱形的桥梁。(出示石拱桥的图片)石拱桥具有外形美观,桥身结构坚固,取材方便等优点,所以我国桥梁很多是石拱桥,桥梁有两种形式:桥洞呈弧形,中间高起的叫拱式桥;桥洞并不弯曲,桥身与水平面平行的叫梁式桥(出示两种桥梁型式图片)。拱式桥承受的压力比梁式桥大。因为它把受到的压力通过两端分布到地面,梁式桥承受压力较拱式桥小,所以它的跨度一般不能过大,否则容易折断。就外形看,梁式桥形式单调;拱式桥具有曲线美。
《中国石拱桥》是篇科技说明文。作者茅以升同志是国际上很有声望的桥梁学专家,写过很多关于桥梁的著作。
在本文中,作者从石拱桥说到中国石拱桥,又说到中国石拱桥中的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末了,说到中国石拱桥的发展。这是运用从一般引向个别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章法清楚,结构严密。
板书:
石拱桥。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颂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我爱你,中国》,简单说歌曲内容。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小结: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物产丰富。
文化灿烂。
民族伟大。
奋发开拓。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
(2)交流。
第一段:写祖国幅员辽阔,总起全诗。
第二段:以我们爱你作为起句,从不同角度,歌颂赞美可爱的祖国。
第三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去,骄傲自豪;展望未来,奋发开拓。
5、朗读全诗,体味祖国的可爱。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理解: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这一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祖国幅员辽阔的?(季节差)。
(2)啊,我们爱你,中国!这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
3、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你知道了祖国哪些可爱的地方。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2节。
(1)朗读第2节。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并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默读体会,第2节表现了什么?(祖国山河的雄浑壮丽)。
(4)有感情朗读第2节。
(5)除了诗里写的,你还知道哪些祖国的美丽风景。
(6)朗读、背诵。
(7)小结学法:
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感情朗读,联系背诵。
2、运用学法,自学3~6节。再交流讨论。
第3节:介绍祖国名产。理解:醇美光洁绚丽巧夺天工。
第4节: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风物。简介: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理解巍峨。
第5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介绍战国编钟。
第6节:伟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3、朗读第2~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利用班会时间,把自己游览过的某个地方,知道的某个特产,古老的历史文物等,向同学们说说。
板书: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四
1、使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掌握本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本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音乐《龙的传人》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学后反思后明确)。
1、能正确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初读课文,学习方法。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你认为文中难认的词,注意把这些词多读几遍。再想一想:“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哪些特点?同桌互相交流交流(方法:读——画——想——议)。
学生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抽读“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
2、标杆题:说说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标杆点:说明方法)。
(1)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然而却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摹状貌)。
(2)他是从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列数字)。
(3)人们把这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五年级上册《甲骨文的发现》(下定义)。
(4)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各具特色的民居》(举例子)。
(5)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和田的维吾尔》(打比方)。
(二)类比练习,应用方法。
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小组内交流:在这些段落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方法:读——议——说)。
学生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学生听完后结合全文想一想:我们作为龙的传人,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学生朗读。
四、当堂训练:
(一)写出带有“龙”字的成语。
(二)用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件你喜欢的东西。
五、反思总结:(在当堂训练1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附:板书设计。
图腾(龙)。
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吉祥、神圣、力量的化身。
龙的传人。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五
1、能仔细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
准备:
1、故事、挂图第5号。
2、大恐龙头饰。
过程:
1、教师戴恐龙头饰,以大恐龙的语气大声的与幼儿问好:“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只爱唱歌的大恐龙。现在我就唱一首歌给你们听。”
2、用难听的、刺耳的声音唱歌。
3、你们喜欢听吗?为什么?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的大恐龙是怎么样的。
1、结合挂图讲述故事第一部分(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到整个城市一下子变成了臭烘烘的臭屁城)
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为了让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大家想了什么办法?
土豆能让大恐龙停止唱歌吗?为什么?
玻璃罩能让大恐龙的声音传不出来吗?
2、出示挂图四,让幼儿说说小女孩想了什么办法。
3、讲述故事最后一部分。
小姑娘在恐龙先生的.耳边说了什么话?一起学学小姑娘说的话。
大恐龙改正嗓门太大的毛病了吗?一起学学恐龙先生的话。
分角色表演小姑娘和恐龙先生,说说他们的对话。
4、师幼一起用好听(柔柔的,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来讲讲这个故事。
引导幼儿说说声音太大会吵得别人睡不着觉,会吓人一跳,会让人心烦等等。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六
教学目标:
1、我们能借助《新华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理解词语:图腾、万能之兽、万能之神等;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2、我们能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3、我们能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理解和感悟“龙”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中华第一龙”的特征,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2.体会龙作为图腾这一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龙的图片,感知龙的艺术形象。
2、过渡:刚才我们听了歌曲,看了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龙的一篇课文——《中华第一龙》。
二、揭示目标:
1、我们能借助《新华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理解词语:图腾、万能之兽、万能之神等;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2、我们能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3、我们能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理解和感悟“龙”的象征意义。
三、探究新知:
学习指导(一):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的读音。
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
3、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习指导(二):
1.什么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2.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四、巩固延伸。
1、提炼“龙”的精神是什么?
2、把课文中带龙的词语抄下来,再写几个带龙的词语。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七
设计意图:
“龙”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象征勇猛、权利的神物,是古时候人们膜拜的对象,而在今天“龙”的图案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龙”的本领高强,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此次活动意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欣赏感受“龙”千姿百态、威猛雄壮的美,使其了解“龙”的外形特征,知道“龙”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增强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自豪感,并通过模仿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龙”。
活动目标:
1、 欣赏感受龙的美,了解其外形特征。
2、 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龙的形态。
3、 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龙”的图案 画纸 勾线笔 。
活动过程:
1、 参观“龙展”,观察“龙”的外形特征,感受“龙”的美。
2、 介绍讲述自己的“龙”展品,进一步感受“龙”的美,知道“龙”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出来的神物,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
3、 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龙”。
4、 将作品放入“龙展”,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观、介绍讲述、争论等几个环节能充分感受到龙的外形特征及其千姿百态、活灵活现、雄壮、威武的美,知道“龙”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我们是“龙的传人”,并通过模仿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龙”,具有一定的自豪感。在参观环节中,孩子的参观目的不明确,只停留在“看”上,导致在接下来的介绍讲述环节中孩子表现出“思”的不够、“讲”的不透的现象,思维的局限导致语言的不流畅和贫乏,但我注重生生互动,当发现一个幼儿能生动的讲述龙的外形及本领时,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形成生教生、生学生的学习形式,并能抓住孩子现场的表现及时了解其兴趣点提出了“在大自然中是否真的有龙”的话题,在孩子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但孩子的思维调动的不够,论证的不够有理有据,有点抱着观点干着急的模样,此时我应该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来论证他们所提出的三个观点,而不该草草收场,在问孩子为什么喜欢龙是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中国的标志”、“龙很勇猛、爱帮助别人”……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为自己属龙而高兴自豪。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用笔去表现龙时,由于整个活动有充分的视觉感受,并在龙的外貌上有充分的交流,孩子们的作品可以用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来形容,整个活动要注意加强引导孩子思维及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八
在世界地图的东方,有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东起东海,西至帕米尔高原,南起南沙群岛,北至漠河,有960万平方公里之大。
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苍莽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茂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江山如此多娇,我们怎能不爱你?祖国!
我们的祖国不仅山青水秀,特产也是一绝。品一口清香的西湖龙井,尝一杯醇美的贵州茅台,买一匹光洁绚丽的江南丝绸,摸一摸巧夺天工的景德镇陶器,会让你不虚此行。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中一路走来,从唐诗宋词散发的风韵中一路走来;我们的'祖国发展迅速,人民品德高尚,在神州大地上谱写这改革开放的新歌,在滚滚春潮中书写着开拓进取的篇章!
中国,不愧为屹立在东方的一只雄鸡!我们爱你啊,中国!
评析。
这篇文章通过饱含激情的笔墨,对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迷人的风情、悠久的历史等多方面进行细致的描绘,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眼前仿佛在播放一部“祖国风光片”,每一个精彩的镜头,都牢牢抓住了我们的视线。文章大量运用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诗歌般的语言,不仅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还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小读者浓浓的爱国情。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十九
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然而却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它是从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
“中华第一龙”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就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图腾,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古时候,各个民族都会选取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作为图腾,以它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因此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渐渐形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至今,不少建筑物和生活用品,都以龙作为装饰,人们把它雕在房椽上、桥梁上、舟船上,刻在胡琴上、拐杖上、刀剑上。节日里或庆典上,舞龙是最隆重的活动。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也被称作“望子成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带有“龙”字的词语,都表示赞颂或祝福。歌词“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抒发了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
“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丰富奇魄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3、知道学生熟读课文,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三、学习流程:
1、龙是什么?龙长什么样?边读边划。
2、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3、龙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4、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5、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这样一个龙的形象又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
预设:
因为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于是祖先们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所以想象创造出了龙。
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出示句子,接读)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二)、走进龙文化。
(三)、深入研究。
1、学生交流感兴趣的话题:接下去,你想研究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3、课题归类:
(1)家乡的龙文化。
(2)龙的形象与起源。
(3)龙的演变与意义。
(4)带龙的地名、人名、商品等。
(5)龙的传说、词语、古诗。
(6)龙的歌曲。
(7)龙与中华民族。
(8)龙的精神。
同学们研究的兴趣很浓,我们稍微归纳下,同学们可以尝试从这个几个角度去深入研究中国的龙文化,最后,希望你们研究有所收获!
《中华第一龙》这篇课文描述了中华第一龙的特点,并进一步阐述了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龙文化渊源流长。
这节课我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在艾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试教了4次,每上完一次感觉都很不一样,教案一遍一遍地改,文本一遍一遍地挖,最终感觉收获颇多。这课的设计我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抓住文本当中的信息,重点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龙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关系。按照“提出疑问—抓住信息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力求指导学生了解介绍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即:信息量大,语言叙述简洁,初步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贯穿作文教学。
一开始,我播放了《龙的传人》这支歌曲,让学生感受其中,接着以龙的成语这个游戏导入新课,然后围绕课题让学生进行预测课文的内容,学生预测都在我范围之列。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了课文中的信息进行学习,每一个信息点我都设计了相关的内容,例如: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我首先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什么是图腾,然后给学生补充一些其它国家的图腾,学生的兴趣很浓。在后面的教学中我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就是讲解第四自然段中两个连词于是、因此的用法,并告诉他们这两个词把文章的经脉联系起来,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连词的用法使文章更加流畅。还有文章当中的一个排比句式的补充,这些都贯穿了作文教学。
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艾老师的指导,我知道了语文教学还是得抓住文本让学生感受。其实一般的说明性文章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我们要不断地挖掘文本,要让难点和重点突出。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二十
《中华第一龙》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最后一组的一篇课文。文章为我们描述了“中华第一龙”的形貌,并由此进一步阐述了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以及龙文化的源远流长。这样的文章,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优秀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特点及本班的学情,我为本课拟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以读促悟的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体会龙作为图腾这一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
三、说教法。
1、教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本课我采用“以读代讲法”、“自主讨论法”、“点拨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解读文本,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接下来我说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3、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4、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5、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6、作业设计。
教学活动中,我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了课文中的信息进行学习,每一个信息点我都设计了相关的内容。
(1)抓住两幅图的不同之处,体现说明文语言简洁明了这一特点。
(2)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我首先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什么是图腾,然后给学生补充一些其它国家的图腾,学生的兴趣很浓运用多种朗读,引领学生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3)抓住中华第一龙蕴含的希望,引出龙蕴含着祖先美好的愿望,体现了我们祖先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的身上,创造了龙的艺术形象。从而让学生更为关注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从而秉承和焕发龙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积极地为弘扬龙的精神而奋发努力。可以说,这节课只是龙文化研究的一个开端。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龙的“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等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还需重新设计。
2、就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习的时效性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3、在评价学生的语言上还得向各位老师学习,教学环节把握不准,时间安排不当。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二十一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新华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濮阳、粗犷、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理解词语:图腾、万能之兽、万能之神等;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2、学会通过中心句的理解来阅读、感悟段落的内容。
3、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4、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理解和感悟“龙”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第一龙”的特征,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教学重点:体会龙作为图腾这一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引入新课。
1、谁能说说带“龙”的成语,课件出示龙的词语,齐读。
2、引入课题:看来你们还了解得挺多,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龙”有关的课文。
3.板书课题,读题(读出第一的气势)。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第一题,指名说你是用哪种查字方法查这些字的?“弋”字呢?(本身就是一个部首)。
小结查字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要用部首查字法来查.反馈纠正,齐读。
男女赛读,齐读。
过渡:打开书,默读课文,去领略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思考:龙是什么?边读边划。
三、初读课文,感受龙的形象。
1、龙是什么?
预设: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龙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课件出示齐读。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板书:图腾)。
2、什么是图腾?引入第2自然段,理解“图腾”:它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是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3、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长什么样子?(出示)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
指名,齐读,你发现了什么?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
过渡:这样一个龙的形象又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读读第4自然段(板书:起源)。
三、了解龙的起源。
1、学生自由读。
4.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出示句子,接读)。
指导朗读,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和比喻)真是太神奇了,谁来读一读!
5.探究研读: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看图片(还有很多特点,如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谁能根据文中的内容,把省略号的意思再说一些。(像驼头一样高大,像鹿角一样美丽,像蛇颈一样圆滑,像龟眼一样炯炯有神,像鱼鳞一样闪闪发光,像虎掌一样肥壮有力,像鹰爪一样坚硬锐利,像牛耳一样独特……)(小练笔)。
6、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象征着什么?
6.龙.既能在天上飞.水中游.路上走.无所不能.神通广大,这样的想象意味着龙是什么?(板书:万能之兽、万能之神)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我国古代各族人民除了以龙为图腾,还有以哪些为图腾?(课件)。
7.小结:我们的祖先把吉祥和美好的东西全都集合在了龙的身上,就是希望(齐接读)。
8.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出了结构这么复杂的艺术形象,谁来帮老师称赞一下我们的祖先?(小练笔)。
过渡: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多么吉祥、多么美好的一个象征,然而现在的龙和以前的龙却有很大的不一样.
“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学生说.(出示第一段)这就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是在河南濮阳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它有什么特点?(贝壳砌成.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别看他简单,但是却极其珍贵。指名生读第一段。
出示图片。
看着这张图,你理解了什么是粗犷吗?
齐读第一段。
五、感受龙艺术。
过渡;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意义深远,至今,我们的生活中还处处可见。(板书:意义)。
1.学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思考:龙蕴含着哪些意义?
2.分小组讨论汇报:
3.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龙的形象存在?
你知道哪些龙的成语?
指名交流后欣赏。
4.船上有龙、桥上有龙、房椽上有龙,衣服上有龙,饭桌上有龙,节日里舞龙、取名字有龙等等,这都说明了什么呢?(中华民族与龙的深厚情感)。
齐读第5段。
5.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歌曲《龙的传人》,让细细体会我们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
中华第一龙的发现,意义非凡,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龙的传人)。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过渡:在歌曲《龙的传人》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更鉴证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1、同学们,如果将来有一天出国了,别人问我你是哪的人,你会怎么回答?如果再问你,中国人为什么是龙的传人呢?你如何回答。(龙是中国人的象征,所以我们是龙的传人。)。
小结: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说,我—是—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学生大声说,板:龙的故乡)。
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中国龙教案设计篇二十二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了解并记住我国濒临的海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半岛和岛屿、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分布。
2.教会学生识读和使用“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并能在空白的“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上填注邻国、领海及濒临的大洋名称。
3.通过教授有关我国疆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励学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是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疆域和国土面积。难点是记住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疆域和邻国示意图”(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形图”。
课时1.5~2课时。
讲授提纲。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
3.经纬位置。
1.疆域的概念。
2.面积。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
1.我国的海洋。
2.我国的领海。
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
四、我国的陆界和邻图。
1.漫长的陆界。
2.陆上邻国。
3.隔海相望的国家。
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从纬度位置看。
2.从海陆位置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收听歌曲“歌唱祖国”的录音]。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宽广美丽……”,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会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学习新教材。
第一章和行政区划[板书]。
第一节[板书]。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让学生说出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板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板书]。
[教师讲解]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除了了解它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以外,还应了解更为准确的经纬度位置。
3.经纬度位置[板书]。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板书]。
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上,4°n附近;[板书]。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135°e多;[板书]。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板书]。
[学生练习]完成课本第3页“做一做”的三个练习。(在做练习1之前先帮助学生复习有关时区的知识,并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北京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
[提问]根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说明,我国南北占据了地球上五带中的哪几个带?东西跨了几个时区?(北温带和热带,东五区至东九区)。
[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面积广大的国家。刚才我们所计算的南北间、东西间的距离,不仅包括了陆地,还包括了海洋,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疆域还包括它的领空。下面就学习我国疆域的特点。
二、疆域和面积[板书]。
1.疆域:是指包括一个国家的领土、领海、领空的全部国土。[板书]。
2.我国领土的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我国不仅有广阔的陆地,而且还有长达一万八千千米的海岸线。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板书]。
[提问]读“中国政区图”,说出我国东部自北而南濒临哪几个海?
1.我国的临海:自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板书]。
[教师讲解]渤海的范围在渤海海峡以内;东海与黄海的分界线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在台湾海峡的南端。黄海、东海和南海属于边缘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明确这些海的范围和各海的分界处)。
2.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十二海里的海域。[板书]。
[读图练习]读“中国地形图”,观察我国海岸线的情况,并说出我国沿海较大的半岛、群岛和岛屿。
3.我国大陆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板书]。
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板书]。
岛屿:如: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板书]。
群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板书]。
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等。[板书]。
四、陆界和邻国[板书]。
1.漫长的陆界[板书]。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板书]。
2.陆上邻国[板书]。
这些邻国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板书]。
[提问]读“中国政区图”,说出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
3.隔海相望的国家[板书]。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东为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板书]。
[小结]以上内容重点讲述了我国的位置、面积、临海和邻国等知识,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祖国海洋的辽阔,陆地的广大,看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可爱。做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感到自豪。
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板书]。
[练习]指导学生回答课本第4页“想一想”中的问题。
[提问]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1.从纬度位置看:[板书]。
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从海陆位置看[板书]。
我国国土辽阔,海岸线漫长,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我国东部漫长的海岸线上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所以既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从海上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友好往来。我国西部深入内陆,陆上邻国较多,这也有利于和邻国进行边境贸易和友好交往。
复习巩固。
[练习]1.在空白挂图中指出我国濒临的大洋和临海,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较大的半岛、群岛和岛屿,我国疆域的四至点。并多次重复,让学生记熟。
2.在空白图中,填注上述内容(先不看书,用铅笔填注;再看书校对后,用彩色笔或纲笔填注)。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76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