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概论论文(实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12:04:05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实用17篇)
时间:2023-11-07 12:04:05     小编:GZ才子

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经验,总结得失,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流畅,避免含糊不清和表达不清楚。总结范文对于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一

要想使园林管理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们逐渐增长的文化需求,就要不断对园林管理提出新的管理理念和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管理措施。

3.1联系实际,发展低碳园林。

在最近几年里,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劣,越来越紧张,出现了很多的社会环境问题,尤其是一系列的自然环境问题对人类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因而,现代园林管理就要不断地联系实际,把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园林管理的新要求与发展越来越迅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发展低碳园林。所谓低碳园林就是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要选取适合当地的植被、植物种类,同时考虑到建设园林时所用的材料,在给人们创造出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节约资源,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效果。把人们提倡的低碳理念运用到现代园林管理中,从园林的设计到施工使用材料都采用这种新型的理念,不仅可以有效的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还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我国的北方由于气候相对比较干燥,降水大多集中在7月、8月,而且在一年四季中冬季的时间较长,因此对北方的园林进行设计与管理时要结合地域实际,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例如在北方的园林中可以种植五角枫、栾树、金叶槐等落叶观叶类乔木,白皮松、油松等常绿观叶类乔木,丁香、连翘、海棠、碧桃、榆叶梅、金银木、珍珠梅等观花植物,选取这些本地的植物与树种,降低了运输造成的能耗,保证了成活率和景观效果。例如山西是个缺水的省份,太原市境内的汾河几乎要干涸。太原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投入近14亿元对汾河进行治理。经过治理,原来几乎干涸的河道得以有效地恢复,太原增加了水面面积308万m2。如今,临近汾河的地方还建起了汾河景区和滨河公园,供市民和游客休憩游玩,原来很少有人去的汾河岸边如今热闹非凡。正是有了这次汾河的集中治理,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造和提升,太原市的热岛效应降低了1℃,人均绿地增加了1m2。同时太原通过采取拆迁建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增绿、借地造绿等多种形式,城市绿化量大幅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3.2引入高素质的人才。

现代园林管理的创新主要是来自园林规划管理人员的不断创新。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对于实现园林管理创新有很重要的意义。要想实现园林管理创新,就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园林管理的专业素养,使其不仅要具备园林管理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高的审美情趣,这样,就会以更加新颖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园林管理,实现园林管理在城市中的作用[3]。

3.3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技术。

如今园林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和新要求,为了满足园林管理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园林管理的要求,在现代园林管理中要积极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像培育苗木采用无土栽培、栽植苗木施用生根剂、栽后树冠喷施抑制蒸腾剂、修剪后涂抹伤口保护剂、冬季防护喷施防冻液、树体输营养液等技术已广泛应用。现在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有了很多的更加适用于园林管理的科学技术手段,例如,利用园林中树种的造氧吸碳等功能进行园林规划与管理等,都是对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更加科学的分析、了解园林管理的各个环节,就可以发现蕴藏在现有管理技术下的新方法。以我国山东的寿光市的园林绿化管理为例,在该园林绿化管理项目中选择吸碳多、放氧多的生态树种,例如常绿油松、百叶松等树种进行栽种。栽种绿化苗木960多万株,绿化面积达到620余万平方米,这些苗木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400多吨,造氧300多吨,日造氧量可供40多万人呼吸。还在整个园林的南部采取常绿树种和宜林乔木、灌木、花草相搭配的形式,在完善园林工作的同时也考虑了园林的人文方面的因素。

3.4园林管理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

现代园林管理要紧密联系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在园林管理中引入市场管理的机制。一方面可以更加高效的管理越来越多的园林项目,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了解经济的发展动态,更加符合人们对园林管理的要求。在园林管理中可以积极应用市场经济中已经逐渐成熟起来的管理技术。

3.5以参与代替管理,促进全民参与。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并不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人员的单向责任,而是整个城市中所有居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应该发动所有居民参与到现代园林管理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宣讲,调动群众参与园林管理的积极性,能够在园林管理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形成全民参与管理的新风尚。使居民能够参与到监督园林管理工作中,可以对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要求相关部门公开财务状况。针对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并且自觉参与到园林维护中,使园林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4结语。

虽然我国的现代园林管理建设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但是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改进创新,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将园林建设得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更加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使人与自然可以更加和谐有序的相处。

参考文献:。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二

摘要: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广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德育的新路子,在德育观念、教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上敢于创新,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时代德育脉搏,全面开放德育渠道,创新有实效性的德育方法。

关键词:德育创新地位脉搏渠道方法。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教育口号,已说明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然而,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广大教师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德育的新路子,在德育观念、教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上敢于创新,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德育之花才能不败。

一、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德育突出表现在教育思想上的主观性,教育方法上的控制型、他动式,忽视了学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消极接受的状态。这样的德育可以说收效甚微,对于培养创新人才也是极为不利的。

德育的创新就是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把依靠外力的德育转向内化的德育,着力研究学生主体意识、主体人格、主体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努力克服教师包办代替主宰德育的现象。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教育活动。如艺术节的开展,校园的美化,班级环境的布置等都有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亲自动手。学生在活动的全过程中,当主人,想象美、创造美、感知美、欣赏美。二是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实践活动。道理和情感不是以来外力灌输转移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了学习报告会、故事会,感知材料,身临其境,触动心灵,才能真正明白其中道理。三是让学生自己管理事务。班务、队务是孩子们的事,应该有孩子们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的领袖自己选,自己的先进自己评,自己的板报自己办。如评选小记者、小播音员、小主持人、小编委、小交警等,发挥他们的.特长,锻炼他们的能力。四是让学生自己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学生在生活中,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懊悔,有挫折的打击,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自己领会,自己反思,自己总结,让他们自己去认识胜不骄、败不馁、挫不折的道理,以便日后更好地做人。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观念强调的是学生内塑,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动性,使德育工作人格化。学生认识的升华、道德情感的不断积累、行为规范的养成都是有内驱而成。这样的素质培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长效性。

二、把握时代德育脉搏。

进入了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给人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很大冲击,改革开放,中国入关,多元思想文化入境,使我们的教育更具世界性,给学校德育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德育创新必须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研究德育内容,德育必须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当前要特别注意四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一是民族精神的培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认识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民,伟大的祖国,树立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这种民族精神、民族的凝聚力是孩子们将来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不丧国格、不失人格的坚实基石。二是创新精神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靠创新教育。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要有利于鼓励学生探险、冒尖、敢想、敢说、敢为。让学生在奇思妙想的设计、制作、发明中展示思维的感悟、灵感的火花,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才能。三是生存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社会需要训练学生会学习、会关心、会合作、会做人的本领。新时代科技长国层出不穷,只有善于不断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迅速,从小要学会关心,要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地球生态;未来社会,人际交往更为频繁,学生从小要学会与人协作共事,既能与熟人相处,又能与生人共事,既能与中国人合作,又能与外国人打交道,做一个心理健康、勤劳、善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四是鉴别能力的培养。纷繁的世界,多元的文化,七彩的人生,需要人们有较强鉴别能力。学校要敞开德育的大门,让学生接近复杂的社会现象,接触中西方多彩的文化,不断提高鉴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能力。

三、全面开放德育渠道。

封闭使人落后,学校的德育创新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自我感受,自我认识,自我提高。

敞开德育的大门,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格局,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访问勤劳致富的专业大户,采访名企业的经理、厂长,在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市场经济的大课堂去学习,去感知,去认识社会上存在的诸多种经济成分、多元文化以及多种生活方式,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分清主次,明辨是非,以疏代堵,择善从之,伸正抑邪,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扩大德育时空,沟通各条育人渠道,变平面型教育为立体型德育网络。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条育人渠道,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充分发挥三大块课程的育人功能,学科课程要渗透德育,活动课程要蕴涵德育,环境课程要蕴涵德育。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要发挥家教的育德作用,坚持定期家访和家长会制度,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科学育人水平,知道家长对孩子思想、学习、身体等方面全面负责。社区教育机构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在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文艺、体育等学习训练活动中,始终应把育德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形成立体教育网络,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德育工作才有力度。

四、创新有实效性的德育方法。

德育生效必须有创新方法。德育方法的创新应体现在育人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创设新意,激活情趣。所谓新意,就是在德育内容中引入新信息,并通过灵活的形式以形感人,以声激情,激活学生兴奋点。因此德育要探索启发式德育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育人,研究能引趋、激情、明理、健心的方法,学生喜闻乐见,增强德育效果。

强调实践,立足锤炼。学校德育要引导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锤炼。如带学生到农村、兵营、企业、福利院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亲身感受、体验各行各业的艰难困苦,认识成就各业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一法为主,多法并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教育内容,应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认真研究典型激励法、事例明理法、实践陶冶法、情感体验法、自我教育法、心理矫正法、比较辨析法,示范指导法的灵活运用。通过“八法”活用,引导学生明理、激情、导行、做人,提高整体素质。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三

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创新活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也就不会有希望。同样,创新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生存的源泉,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管理的创新是指管理的改革和创造,是新的构想、新的观念的产生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它包括: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实践的创新和业绩的创新。

1.观念的创新:早在19,我国就在基本教育领域率先将教育定位于服务,并以此为指导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以制度为保障,率先提出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将学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的服务。

国内教育界也率先提出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理念。现代教育必须实现现代科学管理,借现代企业精神、现代企业最新管理成果与国际先进管理标准接轨,从教育实际特别是学校的实际出发,构建现代学校的管理理念。

2.制度的创新:现代学校管理依据最新的科学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各个要素进行系列的创新整合,同时创建许多新的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3.实践的创新:根据学校教育管理规律和特征进行创新和改造,建立起适应于教育行业,尤其是中学、小学、幼儿园的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学校自身督导评估管理体系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督导评估体系的结合。

4.业绩的创新:有了以上几点,才会有业绩的创新。

二、管理创新对现代学校管理的意义。

与创新相对应的是“维持”,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维持和适度创新的结合。但是,仅有维持的“有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旦系统封闭起来,只能自发地走向无序。因此,把创新列入一切管理活动是取得成功的第一素。“缺乏创新是现有机构衰败的最大单个原因”。

教育管理系统一般是由教育管理者、管理目标、管理。

[1][2][3][4][5]。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四

摘要:结合现代园林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园林管理的现状,针对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低碳园林、引入高素质人才、运用现代化技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促进全民参与等实现园林管理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园林,管理,创新,城市。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注意力中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上。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项目,并且不再局限于传统园林美化、休憩等功能,对现代园林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现代园林管理要不断的在管理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城市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现代园林与传统的园林工程不同,它不仅包括了传统园林中的优秀部分,而且还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非常适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现代园林具有大众性和公益性,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文化休闲场所[1]。在现代园林中,人们可以充分的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更可以感受到现代园林对于城市的自然环境的改善功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

2我国园林管理现状。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园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我国园林管理的发展进程。

2.1园林管理的意识不够明确。

受限于我国在上一阶段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虽然园林管理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但是不能准确的定位园林管理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地位,园林管理的意识不够明确,因而在城市规划管理建设中忽略了园林管理。城市的园林管理仅仅局限于在空地进行绿化,不能分析城市的发展前景与环境状况,在选择树木品种时更注重观赏性,而不考虑树木的防污和净化功能,没有考虑到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功效。

2.2园林规划管理不合理、不规范。

有部分城市已经渐渐意识到了园林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也积极地采取了措施来实现对园林的规划与管理。但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园林管理意识和科学系统的规划管理体系来指导工作,这就导致一些城市虽然对园林已经进行了规划与管理,但是对城市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而且就目前的园林管理状况而言,我国的园林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还不够高,不能做出准确的规划,不能使城市的园林管理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2]。

2.3园林管理的系统不够完善。

我国的园林管理一致保持较低的发展水平,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园林管理的系统不够完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1)园林管理中还保持有上一阶段经济发展中园林管理的观念上和机制上的特征,不能积极的联系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的规划建设联系不够紧密,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2)管理体制较为分散,不够集中协调。在很多城市中的园林管理都是比较分散的,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每个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和园林开发单位的园林管理方式与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能进行及时的协商与讨论,就经常性的出现园林绿化范围内树木被砍伐或者时有绿地被侵占等事件,大大降低了园林在城市中的作用。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五

摘要:

鉴于目前的税负,企业在当前环境下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都应该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税收因素可以说是除了融资因素外,决定企业盈利的重大因素,过高的税收成本抵消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而为了追求利润不惜冒着违法的风险偷税漏税又会使企业承受严重的风险。如何在充分评估税收风险、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税务筹划、降低税收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空间是每个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税务风险;税务筹划;税务管理。

一、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

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主要包括了少交税款而造成企业被罚款、声誉受损的风险,也包括多交税款、承担较重的税收的风险。因为主客观原因少缴税款而面临被税务机关征收税收滞纳金、罚款等风险以及由此造成的联动影响,包括:企业上市受阻、企业信誉受损而流失客户以及企业银行贷款资信评级降低等。因为主客观原因多缴纳税款而造成企业利益不必要的流出和浪费等风险。因此,企业税务管理必须加强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控制。

(一)税收分配不平衡引起的税务风险。税收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指导制定税收法令制度和开展税收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税收总政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税收的具体政策则要随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二)不同时期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一般说来,税收政策的制订总是延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很多经济模式在运行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出台对应的税收政策。而税收政策在制订时存在模糊和歧义,又要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不断出台对税收政策实施的解释。而企业面临的具体的主管税务机关甚至主管税务人员不同,在执行同一税收政策时对税法的理解不同,也会造成税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引起的税收风险。财务人员的素质低,对税法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税法本身制定的不够完善;企业的数据不规范,财务人员依据失真的会计信息计算税额,从而导致计算的不正确,造成无意识偷税漏税或少缴税进而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四)企业内部控制引起的税收风险。企业管理层为了增加利润,或使报表利润符合公众或银行等相关机构的指标,纳税风险淡薄或者对税务筹划有误解,通过xx、虚开发票等非法手段达到偷税的目的,使企业面临较高的税务风险。

二、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税务管理有效降低税收成本税收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特别对地方财政有着支柱的作用,因此各地财政都会下达税收指标,从而使企业不可避免地承担较重的税负。通过加强税务管理,有效地节税,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因税务处理不当导致的多缴税款、提前缴纳税款或避免因盲目税务筹划导致的税收罚款,从而增加税后利润。

(二)加强税务管理有助于改善内控并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必须提高各种税收知识的学习,提高纳税意识。要求企业会计人员熟悉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特别是国税与地税之间的模糊地带,更是得深入把握。企业会计人员同时也应该熟悉国家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更高层次的税务筹划还要求财务人员了解企业基本的运营以及公司相关的业务流程,应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管理人员的纳税意识。

三、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方式。

(一)设置内部税务管理机构。企业内部应设置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建立税务风险防范控制系统。研究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纳税工作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企业还应建立内部税务审计,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薄弱问题,注意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防止单位内部人员舞弊导致税务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税务审计,检查、监督税务风险防范控制程序的执行力度,来保证整个税务风险控制程序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同时防止企业因为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引起企业的税务风险,有效的避免税务风险。

(二)利用外部税务中介机构,企业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专业机构进行税务代理或咨询,提高税务管理水平。也可以参加税务培训机构长期培训,聘请专家或购买培训机构顾问服务。确保企业在内部税务人员对相关政策理解不准确时得到专业的指导,避免因内部财税人员专业能力限制引发的税务风险。

(三)加强税企沟通企业,要安排既熟悉税法、又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财务人员与税务征收管理部门时常沟通,以致能获得税务征求管理部门在税法执行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及时了解国家或地方下发的各项文件,争取有利于公司的各项税收补助。在企业如对外投资、涉足新行业、股权收购等重大事项的时候,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务法规,保证企业依法纳税,防范税务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税务稽查。

(四)将税务筹划贯穿企业整个业务环节,重视税务筹划工作,通过合理税务筹划降低税负。在投资、筹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相关环节充分运用税务筹划。通过盈利预算、成本控制、动态成本监控等各种财务管理手段及时调整税收筹划方案。并在纳税时间性差异上充分利用税收政策安排延迟纳税、节约资金成本。

四、结论。

税收与国计民生、与企业经营管理息息相关。企业作为纳税人,既要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又要充分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加强节税意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税务管理,通过合理方式方法控制、减少、降低、规避税务风险,降低税收负担,提高企业整体利润。企业税务筹划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在符合税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合理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延迟企业纳税时间、节约企业资金成本。

参考文献:

[1]盖地,张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防控.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j]财务与会计.

[2]金道强.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j]冶金财务.2005(09).

[3]曹毅玮.加强企业税务管理之我见.[j]民航经济与技术,2000.

[4]孟庆启.论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j]当代财经,2004.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六

(一)教材与课程中存在问题。我国现在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强调实际服务,其二,偏重研究基础。我国过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大部分以面对教育实际为出发点,认为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规律和现象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教育心理学的教材通常是从基础知识、技能培养、思品教育、审美水平、个别差异等方面进行组织,这样,实际上教育心理学就失去了其学科本身的学术价值和学科价值。随着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深入并且传入我国学术界,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为充分体现其学科的心理学特性并突出本学科的科学特性,走向了学术的另一个极端,即重视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相对忽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需要,使得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接近。

(二)教学方式与评价的问题。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演是我国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长期采用的方式。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中往往要涉及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合作学习与探索、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等主题,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又常常是教师拼命说,学生拼命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心理学的绝大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纸上谈兵,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此外,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评价一直采用笔试考试的形式进行,而考试的内容基本上也是对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考查。在此种教学方式下,考试前临时突击,考后全部忘掉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充分发挥创新、创造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此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没有提升作用,对高等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极大的阻碍。

(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学习特点、规律和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发展与教育、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学习理论与教学、教学心理与教师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发展与教育”主要是阐述维果斯基、皮亚杰、柯尔伯斯等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一般学习心理”涉及到学习的动机、学习的迁移、学生的生理机制等问题;“分类学习心理”会涉及到建构知识体系、学习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式、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学习过程和促进以上方面的条件;“学习理论与教学”部分主要是关注基础理论知识,压缩旧理论的部分,突出新的理论和观点;“教学心理与教师”主要涉及到教学的设计、个别差异、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育。学习与教学心理在整体上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在结构上,课程互为一体。

(二)重视实践操作。解决教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进而达到提高学习和教学质量的目标。所以,教育心理学的主题应该是问题解决、学习态度、知识学习、动机激发、态度与品德等内容。例如,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能通过组织系列直观、概括的活动能将简单的知识有效地掌握,也要对知识如何整合、概念如何产生等重点问题重点关注,对高级知识、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放在一定的高度。在“动机激发”中,对如何运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对动机进行合理有效的激发是要特别重视的问题,例如,根据成败归因论组织进行归因训练,根据自我效能的相关理论进行自我形象的提升。在“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品德结构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要对社会规范对个人品德内化的过程和相关的理论进行相关的说明。此外,以上各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有教育实际案例的支撑,编写相关的思考题、案例和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中真正具备实践的基础,对理论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

(三)更新教学内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向为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知识自主建构中的作用,在强调“教材”的同时,也要成为“学材”。对于“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和“心理发展与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加强。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必须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研究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规律,对以皮亚杰等为代表的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的深层含义做充分的说明和阐释。同时,需要全面了解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育心理方面,要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要介绍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之下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在个别差异的部分,需要主要介绍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学习方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有所涉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学生”和“学习”,从而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学习过程和教学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才能达到不一样的水平。

(四)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改革。将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相结合。涉及到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时,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质疑和讨论,促进学生的理解。课堂的教授应该倾向于精讲,对有关主题的内涵和逻辑的联系要有重点地突出,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

(五)小组合作探讨与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并且运用知识,例如,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社会规范的内化等问题的探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讨知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结果的理解,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中,个体要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独立的探讨,进而对相关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学生之间可自由结组进行讨论,每人就相关主题的看法的观点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合理的培养。教师的最后总结和概括,保证相关主体理解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从而保证教学的效率。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类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其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为其他课程日后的改革提供经验与借鉴。要重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也需要师生的配合、任课教师的整体综合协调,从而促进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七

(一)大一新生班干部选拔模式对于大一新生班干部的选拔而言,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所处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情况的不熟悉,使得大一新生班干部的选拔在整个大学期间难度最大。

我们在选拔班干部入围人选时,采用民主选举和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360度考核原理相结合(如图1)的方式进行:首先,通过学生的个人书面申请,并结合他们在军训、体检、迎新等的平时表现等方面进行初审,确定班委会的候选人;然后通过同学、兄弟班级的投票,学生会、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评议确定班干部的入围人选。

对入围的班干部人选暂不设具体的班委职位,采取先对他们进行兴趣岛测试、mbti性格测试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掌握班干部入围人选各自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特征与今后潜在的职业发展倾向。

然后再通过一个月左右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在每位入选者中进行轮流布置,观察每位入选者完成的工作成效,结合入围者的性别、任课教师的评价等最终确定每位入选者在班委会中的具体职位。

(二)老生班干部换届工作高校班干部任期一般为一学年,对于二、三年级的老生班干部换届而言,由于同学们经过一、两年时间的相处,学生之间都已经比较了解,在进行换届选举时运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s)技术。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kpi评价指标是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系统考核体系,它通过考察被考核者工作绩效中的可量化的关键指标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

对于班干部而言,kpi评价指标主要可以包括院系班级活动的参与度、本人的综合测评情况、领导与组织能力、对班级所作的工作与贡献、个人考勤、成绩、本人获奖情况、同宿舍同学的获奖情况、宿舍卫生状况等等。

当然,在班级同学对新一届班干部候选人投票前要将kpi指标与班级全体同学进行充分讨论,通过后再进行投票。

同时,针对学校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教育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同,kpi指标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班干部的使用与培养

(一)引入试用期、充分理解权责关系,提高班干部使用水平在现代企业管理文化背景下我们对每一届班干部都要设定试用期。

建议大一新生班干部为3个月左右,也就是大一上学期结束,这主要是考虑到新生班干部是刚进校不久就选拔出的,选举人对每位班干部的个性、特点、能力等情况掌握的`不是很全面;对于每年换届产生的老生班干部而言,班干部的试用期建议在1个月左右。

在试用期内,可以进一步考察班干部的德、智、体全面情况,了解他们的工作能力是否与所承担的职位相称;鼓励班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威信。

对试用期内表现不好、不称职、履行职责不到位或出现责任事故的班干部,应区别情况,采取取消或延长试用期等办法,把好转正关。

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这样,班干部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班级的学生们也愿意为创建一个令人满意的、温馨的集体而努力。

帮助班干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和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采用班干部传、帮、带的形式,以点带面,实现现代企业文化进班级,提高全体班级同学的社会化素养,形成他们基本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然,我们还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管理班级,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积极创造机会让班干部树立一定的威信;对班干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班干部的管理

(一)建立健全投诉和监督机制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还未成熟,在开展某些工作时会出现意气用事、依性子做事的情况。

所以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监督和投诉机制。

定期不定期监督班干部的工作情况、检查班级管理记录,随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比如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主持会议的班干部最好是没有申请国家助学金的,且整个过程要接受辅导员和全班同学的监督;建立和健全投诉制度,积极引导班干部在开展班级工作中要谦心请教、认真学习及时采纳班级同学的正确意见,不搞一言堂,培养班干部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选动作;每位班干部述职后还设置同学提问和建议的环节,帮助每一位班干部了解普通同学的心声、认识自身的不足,以便今后改进工作。

在班干部述职工作完成后,必须要求每一位班干部结合口头呈述和同学提问的情况提交一份书面述职报告,使他们对下步工作计划进思考,并对述职报告规定格式。

对班干部提交上来的述职报告我们必须认真阅读,从语法、结构、用词各方面对班干部进行指导,以进一步提高班干部的写作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班干述职也可以对班干部的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根据他们自身的发展趋势,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培养、使用;对班干部本身而言,通过述职在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同时,可以使班干部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提升自身。

四、班干部的满意度调查

对于班干部管理工作的好坏,可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进行检验。

在开展前,要预先设计好问卷调查表,问卷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如对班委的贡献、评价,班级的建设、管理、活动、考勤、班风等的认可度,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班干部和辅导员的要求等。

问卷最好采取封闭式、不记名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样,学生可以自由的、畅所欲言的表达想法、意见和建议。

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完毕后必须认真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除了可以检验班干部管理工作的成效外,也是今后培养社会化人才方面的重要依据。

高校的班干部管理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校德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中流砥柱,只有在现代企业管理文化背景下选拔、使用、培养和管理好一批优秀的班干部,以点带面,才能使班级成为学生学习和了解企业的预科班,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企业化人才。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八

我国企业要实施管理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要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其次,中国企业要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观念,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善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中建立起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和氛围;再次,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要追求管理思维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注重信息的挖掘、整合运用以及风险管控。

由于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将企业原来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组织成为联系紧密、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

另外,创新要获得成功,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富有经验的专业性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在管理创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的重点要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重视企业文化,注意人际关系,使管理进入人的内心世界,相信人,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九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进一步的国际化和市场化,企业越来越觉得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企业管理创新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如何进行企业管理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

1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但不论什么模式或什么方法,根据形势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所谓“管理无定式”。

(3)消费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加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变化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4)市场竞争激烈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销售,这就要求企业创建新的组织结构,运用新的服务和销售模式,采取新的管理策略和程序,使管理组织能够灵活应变。

企业管理的创新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符合管理本土化的要求,符合“入世”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

2当前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不足。

(1)管理相对太粗放,当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不够细化。

(2)管理组织相对落后。

(3)企业管理者素质亟待提高,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精神。

(4)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主要是企业产品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低、超前意识差、科技开发投入少、企业发展无后劲,导致企业无力进行管理创新。

(5)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财务缺乏应有的监督审查管理机制。

(6)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不健全。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十

(一)设计基础与源泉。

从根本上来讲,艺术设计的源泉来源于现实生活。民间美术艺术也是依托于现实生活而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劳动人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民间美术艺术与艺术设计而言,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源泉。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民间美术艺术都可以称作是我国的民族文化。民间美术是艺术的源头,是艺术设计的审美基础。艺术设计要求创作者在思维方面做到新颖独特,拥有纯真的创作意识。从全球来看,艺术设计的设计方式都是通过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从原有民间美术艺术中获得灵感,再结合现代的先进设计理念,才为现代艺术设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存在相似性。

由于艺术设计的源泉是民间美术艺术,因此,两者存在许多相似性。具体来讲,两者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装饰和表现等方面。就民间美术艺术的色彩来讲,往往呈现出浓烈、真挚的特点,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与震撼。而艺术设计也是注重给人视觉上的感受,通过将字体、色彩、图形等进行结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进而传达某种思想感情。这与民间美术艺术的艺术特点是一样的,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所共同追求的目标,通过简单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艺术设计中的丰富情感。因此,从根本上来讲,民间美术艺术与艺术设计在视觉方面的表达具有很多相似性。

(三)相互融合。

(四)后者是前者的升华。

民间美术艺术和艺术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前者是后者的源泉与灵感所在,但是站在时代的角度来讲,后者是前者的升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创造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民间美术艺术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代艺术设计通过对民间美术艺术的创新,让民间美术艺术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使得民间美术艺术更加具有时代感。将民间美术艺术中的精神和元素融入到当代艺术设计中,实现了对民间美术艺术的升华。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创新,而是在民间美术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让民间美术艺术呈现出民族文化情感和民间精神的独特做法。这正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而进行的对民间美术艺术的时代性升华。这体现出了民间美术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时代性价值,同时也彰显出了当代艺术设计中所拥有的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

(一)阴阳相济造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阴阳相调,因为只有做到阴阳相调,才能够达到阴阳平和的效果。这是中国人民对艺术造型所追求的和谐之美。民间美术艺术造型中有许多都呈现出了阴阳相济的造型特点,在艺术设计中,对于阴阳相济的造型利用也非常的常见。在中国传统的剪纸当中,有阴剪法、阳剪法等,都呈现出了阴阳相济造型的特点,这是中国人民的审美特点。在艺术设计中,也有对阴阳相济造型的利用,如中国人民银行的logo标志,就使用了阴阳相济的造型,通过巧妙协调空间画面形态,使整个标志显得更加的精炼与完善,其构思显得巧妙而形象。

(二)虚实相扣造型。

民间美术艺术造型中既有抽象的,也有实体的表现,其中,通过对抽象的内容进行实体性的展现,或者将实体性内容进行抽象化的表现,都是民间美术艺术创作当中非常重要的特点。实现抽象与实体之间的过渡,又要达到和谐自然的效果,就需要强调对线条的利用,这是现代艺术设计当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利用抽象与实体之间的自然过渡,设计意味深长的作品,是现代艺术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在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上,就体现出了抽象与实体之间的自然过渡,祥云的造型既可以说是一朵飘动的云,又可以说是极具动感的火炬,这是通过抽象与实体的过渡所达到的效果。

(三)应用造型理念。

(四)“和谐过渡”造型。

民间美术艺术受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线条的变化中体现出了“和谐过渡”的思想。这种艺术造型给人和谐的感觉,体现出了造型的自然统一。其中,在艺术设计中,将绘画采用“和谐过渡”的造型,应用在海报、宣传册上面,实现了民间美术艺术造型的利用,同时展现出了当代艺术设计的独特性。此外,根据中国的水墨画中对于“和谐过渡”造型的利用,在虚实之间进行转换,产生了无穷的韵味。现代艺术设计中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民间美术艺术造型的影子,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在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艺术设计的难度,在艺术设计中利用民间美术艺术中的“和谐过渡”造型,将抽象与具体进行紧密的连接,可以在当代进行广泛的利用,如网易标志的设计,就体现出了“和谐过渡”的思想。

(一)平面设计。

民间美术艺术色彩在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如在平面设计中,就可以看到民间美术艺术色彩的影子。现代平面设计坚持了民间美术艺术色彩利用中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设计理念,如对于对比色彩的利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就非常常见。在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中,对色彩的利用,非常突出其对比性,如通过结合黑与红、红与绿、黄与蓝,能够加强视觉冲击,提高作品的震撼力,加强其艺术效果。在现代平面设计中,通过色彩对比的利用,能够加强作品的视觉效果,提高其震撼力,增加作品的张力,充分展现平面设计艺术作品的和谐美。

(二)包装设计。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为了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也利用了民间美术艺术设计中的色彩。现代包装设计中,对于民间美术艺术色彩的利用,非常注重以色传神,通过丰富鲜艳的色彩,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促进人们购买商品。如通过绿色包装,能够让人们联想到绿色环保、安全无污染的理念,从而引发购买行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对于民间美术艺术色彩的运用,体现出了现代化的理念,让民间美术艺术色彩服务于现代生活,充分发挥民间美术艺术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室内装饰设计。

(四)广告设计。

广告设计也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告设计也非常注重色彩的利用,用以表达特定的目的。在广告设计中,也涉及到了民间美术艺术色彩的利用,为了更好地表达广告的主题与意图,通过合理利用民间美术艺术色彩,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利用民间美术艺术色彩,能够起到烘托作用,表达广告的中心思想。如在化妆品类的广告之中,为了表达护肤和追求靓丽容颜的主题,利用淡粉、淡绿、淡蓝等素雅的色彩,给人健康、优雅的感觉。而在儿童服饰宣传的广告之中,通过鲜艳、活泼的色彩,如红色、蓝色等,能够对他们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在表达喜庆的广告设计中,大多采用具备中国特色的大红色,用来渲染喜庆的氛围。这是对民间美术艺术色彩的合理利用,能够彰显出当代艺术设计的特色魅力。

参考文献:

[3]王洪业.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483.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十一

摘要:阐述了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保障食物安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种养,全面升级农业产业。

关健词: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

1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目前,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当前,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但也必须清醒意识到,丰城市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1.1保障食物安全迫切需要科技。

近几年来,丰城市粮食生产虽然年年有所增产,但农业基础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弱$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保证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需矛盾,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最终依靠科技创新,充分挖掘品种潜力,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迫切需要农业科技。

近年来,农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问题屡禁不止;此外,还有一些转基因食品等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新问题。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和智能化种养,全面升级农业产业。

1.3确保生态安全迫切需要科技。

目前,丰城市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等问题,再加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日益加重。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急需加强资源环境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加快开发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面对需求刚性增加,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农业发展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善生产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

2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迫切需要若干重大举措。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依靠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三轮/驱动,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双轨/运行作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2.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现有的科技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经费分配和过程管理办法,突出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和有效资助方式,形成有利于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和公益研究健康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

2.2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夺取农业科技制高点$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2.3强化公益性农技机构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机制。

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定位,积极推行.三权归县/,明确职能任务,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工资待遇,全面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2.4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按照农业科技用人规律和基本需求,构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构建$科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十二

xx暑假已经到来,许多的学生放假在家。他们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补习班,或外出旅游等等。假期本就是一个放松的时间,可以随性所欲。

二、问题的提出

轻松愉快的暑假是每一个中小学生所向往的。那么,在暑假期间学生们又在做些什么呢?他们是在家复习功课,和父母出门旅游,还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养自己的特长等等。中小学生的暑假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们的暑假究竟该怎样度过?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对当地的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进行了调查。

三、正文

现在多数的家庭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可到了暑假,学生常常是自己在家。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看管,这些未成年人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吗?处在这样一种无组织、无规律的生活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最大的隐患。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超过6成的学生在暑假期间是独自在家,没有父母或其他大人的照看。他们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看电视,什么时候出去玩,什么时候参加课外的补习班……尽管每个学生的暑假生活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内容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网吧是多数学生打发假期时间最常去的地方,另外,暑假天气炎热,很多学生为了避暑去野浴,这都是很危险的行为。据调查,本市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整天泡在网吧或是游戏厅里,给孩子们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也给家长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家住本市湘北市场姓王的同学,今年14岁,暑假的第一天进游戏厅玩耍,另一个姓杨的同学上前找王要游戏币,王不肯,杨便操起椅子向王猛砸,尔后又用木棒打其后背,将王打得鲜血直流,晕倒在地,终因抢救不及时,流血过多而死亡。又如一姓胡的孩子暑假在家无所事事,便和几个同学去附近农村的坝里游泳,胡本来还会游几下,但由于水草缠身,一时慌张,弄不清方向,他拼命地往深水处挣扎,终因体力不济而活活淹死。其年近七十的奶奶突闻噩耗,一时支持不住,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而死亡。

如果这些学生有大人的照看,有人来管理他们的生活,这些惨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但既然已经发生,我么就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时间的再次发生。

暑假的时间很长,很多家长并不放心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于是,家长为孩子报学习班,既希望能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又能让学生的生活有些规律,毕竟学习班里有老师看着学生,情况会好些。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32%的中小学生在暑期中参加了课外辅导班,但喜欢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孩子数只占6%。数据显示,家长在孩子学费上的支出占所有支出的65%,学习科目主要集中在英语、计算机、数学、文艺等方面。其中,28%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暑期活动来提高学习成绩,26%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所以在暑假期间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学生背着书包坐公交车到各各学习班上课。商家也看准这个时机,开设各类的补习班招揽生意。

作为“假日经济”的一种延伸,长达两个月的暑期成为不少商家获得经济效益的“黄金时期”。这对有些孩子而言,假期却十分难过,他们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又会给他们报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特长班,对此,家长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通过对所的数据的频数分析可以看出,大一学生的课外时间最多,平均达到每天六小时,而大三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平均每天两小时。如图课外时间柱状分析图。

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课外生活自我安排的态度可以看出,50%同学都是稍微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余下的部分,约有10%是仔细安排,而大多数都是无所谓或者不安排,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的课外生活都是没有自主安排得,由此窥视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出于一个不理想的水平之上,亟待解决。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主导为主。

根据某种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大学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活动主导型、运动主导型、娱乐主导型等类型。在学生课余活动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上网,占89%,而睡觉、玩手机、体育运动等也分别占55%、445和35%,这说明大学生课余生活类型是以娱乐主导为主。

对课余生活的利用情况

大学生课余生活脱离了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做兼职、义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很少,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个方面能力与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为走向社会做准备。

以上的种种数据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目前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课余生活的状况,对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二)对比比分析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对比分析其中在购物和健身方面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购物这一项上女生占36%,而男生只有16%;相反,在健身一项上男生占22%,而女生则7%。通过性别之间的对比我们不难得出,男女生之间的课外生活所存在的差异极大程度上是受各自性别因素上的影响。

2上网的学生多,使用时间长,上网目的不一。

从调查结果看,约40%的学生每天花2-3小时上网,占其所有课余时间50%左右,且12%的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68.6%的时间用于聊天,上校内及论坛,看影视剧。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越来越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学习方式。但仅有12%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其余大部分用于聊天,冲浪,游戏和看影视剧。可见,大学生的网络的学习价值和功能有待开发和提高。

3、上网的主要内容分析

大学生毛概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毛概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范文

毛煤生产综合成本控制分析论文

2016财务报告分析的概主要形式「解读」

个人简历中的内容一概而论

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毛胚房租赁合同范本

医学论文开题报告精选论文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十三

引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所以作为祖国未来的当代青年人更应当紧密地团结在以胡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青年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进取的实际行动,自觉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社会阶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在这其中显示出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扮演

功扮演的前提,正确定位有利于大学生清楚所处的社会地位、明确社会角色,有利于增强在社会角色扮演过程中行为的目的.性。

作为大学生应明确其基本角色是“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是这种“人才”的主力军。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作为社会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大学生个体,作为一个特定社会成员的人格,总是受着这个社会的群体人格的影响。反之,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个体也会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精神风貌的形成。因为在我国,大学生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每年都以数百万计而加入到社会群体之中,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作为青年中特殊的社会群体,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国家极为宝贵的人才智力资源。由于他们的年龄优势,并且都将掌握着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人生发展和创造的黄金时期,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能够发挥着突击队和主力军的作用,成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物质基础的骨干力量。

另外,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实施者,也是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较高素质的建设者之一。我们就因该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好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勇气,在建设中发展自己,在发展中建设社会。

当代大学生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培养自己所应有的和谐社会意识。通过一切可进行的途径,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建设,并在建设中发展自己。在学习中注意各种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为此,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优化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二、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群体,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是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性的问题。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更有义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首先,我们要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增强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树立民族意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我们大学生要树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理念,构筑团结互助、平等友好、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其次,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很大影响,大学生充分就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整个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在他们毕业之际,能有一份让他们学有所用的满意工作,使他们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消除躁动情绪,就会为全社会的和谐创造气氛和条件,也就是说大学生充分就业会有效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另外,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劳动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作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行动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减少社会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把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社会和谐,融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同时,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民族创新精神的养成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从大学生群体中流溢出的科学文化精神,从大学生群体中走出的富有创造能力的人群,其自身所带有创新的活力,播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学习。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我们才能拥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术,从而完善和发展自我,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束语】在社会历史的进程当中,作为社会的主力军,我们应当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共同促进祖国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之中,大学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只要我们肯于投入其中,就一定会在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上起到巨大而关键的作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肩负历史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响应祖国的号召,自觉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当中,将自己青春灿烂的年华献给祖国,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中去。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十四

摘要:在高校开设思想概论课程是理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适应这项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在提高认识、转换角色,学习原著、提高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

关键词:思想课程教学改革。

按教育部关于“两课”教改的精神,我校于1999年秋季开设思想概论课程。为使其很好地与原中国革命史课程衔接,我们在教学内容及教师角色转换上做了大量工作。

课程由中国革命史改为思想概论,既有教材、教学体系的不适应,又有教师角色转换上的不适应。为克服这些不适应,只有对教育部这一改革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实现角色的转换,由不适应到适应。

(一)开设思想概论课程是对中国革命史教学内容的根本性变革。

当代大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比较系统的历史课程学习,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有了大体的了解。原中国革命史课程虽然与中学教学侧重点不同、层次不同,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重复,且理论系统性不强,给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许多不便。我们在1994年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形成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实施专题化教学方案”的专题化教学新体系,增加了中国革命史教学的针对性、启发性、说服力和战斗力。此项教改曾获得原冶金部教改三等奖,受到历届学生的好评。但是,由于中国革命史教学内容框架的限制,一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与中学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二则不能充分发挥该课程的理论功能。学生对中国革命史尤其是思想理论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甚了解,更不能很好地应用这些立场、观点、方法独立地解决问题,限制了“两课”教育的政治功效。思想概论课从目标、内容及结构上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区分开来,系统地讲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以及思想的精髓,能培养学生应用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真正做到“小学讲故事,中学讲史实,大学讲理论”的思想教育模式。

自邓小平理论课程开设以来,高校理论课的教学理论体系已经发生变化,如不开设思想概论课,从理论体系上看,缺乏理论的延续性、系统性,也无法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的协调统一及渊源衔接关系,使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处于断线状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当代政治生活中“坚持邓小平理论,便是坚持了马列主义、思想。”什么是思想,如何理解十五大的报告,如何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当代大学生对思想知之甚少,甚至由于阅读书籍的偏颇性,大学生中还存在着对以及思想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才能很好地理解邓小平理论,坚持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三)开设忍想概论课是素质教育的必备内容。

总书记提出,素质教育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教育,一个是科学文化教育。看待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国际实力、民族凝聚力)的角度去理解。在知识经济时代,增加经济实力,国际实力需要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需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缺乏这些内容的教育,但由于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滞后等原因,学生在通过小学、中学的教育之后,普遍存在着对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忽视的状况,说明当代一些大学生并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没有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概论课代替中国革命史课正是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思想的产生是等老一辈革命家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这本身就体现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学生在沿着思想理论形成的学习过程中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同时思想的精髓便是贯穿思想主要内容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无疑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武器,加上有关方法论等方面通俗易懂的阐述,必将对学生掌握理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提高辨别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握素质教育的灵魂。

思想概论和中国革命史相比,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没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很难在教学中“深人浅出”。在我校从事中国革命史教学的教师中,有来自历史系毕业的教师,由于学科的限制,很难脱离历史思维的模式;在加上中国革命史教学为了避免与中学教学的重复,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偏重历史知识的阐述,忽略理论分析。此外,由于青年教师本身缺乏理论功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缺乏学习理论的动力,不乐于理论钻研,存在理论修养不足的状况。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通读体现思想主要内容的代表作。

要求教师认真阅读《选集》、《邓小平文集》,以及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原著。讲述中国革命史课程虽然涉及思想的主要内容,但毕竟不系统,理解也比较肤浅,通过对思想代表作的阅读、钻研,熟练地掌握思想主要内容,从而把握思想理论发展的逻辑性,提高自我的理论水平。

(二)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和邓小平理论的有关论述。

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要上好思想概论课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这不仅需要透彻地理解思想的主要内容,更需要从一脉相承的角度去把握思想的理论来源及思想的新发展。只有在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才能更好地把握思想的承前启后性,才能在教学中讲透三者是一脉相承的,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认真研究党的有关历史文件。

包括自党建立以来党的历届代表大会的决议案,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在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

(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

思想概论课教研室青年教师较多,由于青年教师理论水平的薄弱以及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的不足,需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历经“”、改革开放时期,由时代到邓小平时代,经历丰富,理论功底较深,科研教学能力较强。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短期内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认识,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我们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优化教学思路,从而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理论联系实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大学生一方面对政治理论课兴趣不浓,另一方面从内心深处渴望理论的指导。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使喜欢思考的大学生充满疑惑,渴望寻找令人信服的答案,却苦于不得方法。因而抓住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他们思想中的难点、热点,理论联系实际,能用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困扰他们的思想问题,必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理论的动力,有动力才能引导学生对理论的深人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很多,最直接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谈到教学方法时曾指出:在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教员不根据学生要求学什么东西,全凭自己教,这个法是不行的。教员也要跟学生学,不能光教学生。现在我看要有一个制度,叫做三七开。就是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在这里提出要用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其中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政治理论课不是行政命令,而是说服教育,更需要有的放矢,合情合理。为此,我们在教学前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思想中的热点、难点,并把具有代表性的想法归纳出来,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由于课堂内容的讲授能涉及学生关心的热点,自然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理论逻辑结构为经,史实为纬,精心组织教学。

理论来自于实践。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思想得以中国化的土壤。这决定了思想概论课与中国革命史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思想概论偏重理论,中国革命史偏重史实,如何处理两者关系,为了真实反映思想的实践性,我们认为应以理论内容本身的要求为主,史实为辅。如讲授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的基本原理、活的灵魂,都要以理论发展的逻辑结构为经,以若干史实为纬,既突出理论结构的逻辑性,又突出思想理论的实践性,但要注意史实材料的引用是为了服从理论的讲述而不能冲淡理论的主题。

(三)突出理论的一脉相承性,注重与邓小平理论课的街接。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对思想的继承、发展,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源于马列主义。这是“两课”体系设置的一条主线,也是思想概论课应该突出的内容口.如何突出,必须在有关章节中阐明它的一脉相承,如讲统一战线,既要讲马列主义的有关论述,又要讲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如何发展这一理论。为此,我们在备课中特别注意马列主义的有关论述以及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不同点,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对思想的新发展。这样做一则体现两个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二则为邓小平理论课的开设打好基础。

(四)认真组织学生学原著,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曾经说过,大学的教学要师生一起研究,一起商量,主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极好方式。要让学生对讨论的主题感兴趣,一定要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命题,或者由学生自主选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选编一部分思想的代表著作让学生自学,并要求学生结合讨论的主题写小论文,作为平时的成绩进行考核。讨论课要求学生脱稿上台发言,凡上台发言的学生都以一次成绩优秀进人平时考核。这种作法既不增加大学生的工作量又不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学生在阅读思想原著的同时,对思想有了更感性的认识,通过与伟人的直接对话,能更好地把握思想的内涵,加深对思想的认识。要求学生脱稿发言,对大一的学生确实是一次考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又体现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讨论课的成功与教师的精心组织分不开,教师要积极引导,及时解答,对不能解答的如实承认,这种实事求是的教学作风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经过一轮的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由于我们主观上重视中国革命史向思想概论课程的转换,精心准备,群策群力,从总体上看,教学效果是好的,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认识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正如学生所说:“没有实事求是,没有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没有思想的指导,就不会有新中国,也不会有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完了思想概论,我的思想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为更好地学习邓小平理论打好了基础,还将势必影响到我的一全。”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十五

一.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三农”问题。为减小城乡差,达到共同富裕,国家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暑期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对农村生活、环境的了解与认识,对农村现在的面貌做了以下总结。

二.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面貌发展问题

三.正文

一、实践背景

暑假期间,我在学校呆了半个月,打算找一份暑期工作锻炼自己。同时,在大二下学期中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学习过程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这次的调查活动我调查的范围则也着重于农村,这也是了解农村目前面貌的一个好机会,加之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因此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暑假实践的选题中,我选择了“新农村建设问题”。

二、实践感悟

7月14日到7月19日,我调查了进贤县、修水县、永修县这三个县。调差的主要地点有集中在这三个县城中的一些乡镇地方。这里的农村和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在这里,楼房整齐集中,规划得当,房屋周围的花台,树木将整个房子看起来也更加整齐美观。大家居住集中,方便大家相互之间大的照顾。再者,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里的柏油马路通向每一个村落。这里的交通都很方便,买车较多,只要长期居住在家里的至少都有摩托车,村民出入方便。而且道路两旁树木整齐、美观,花香四溢,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垃圾处理也很得当,到处修有垃圾房,方便垃圾集中处理。这里的农产品也规划得特别好,一大片的莲藕,一大片的柚子,一大片的梨,一大片的……规划有序,一片新农村的面貌。

家乡里里外外已经变了一个模样,虽不及成都边上的新农村,但是也是在不断地改造,不断地进步。正从以往的旧农村像现在的新农村迈步而来……这也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

其次是国家对我们农民的优惠与补贴,有些地区为了鼓励妇女创业还设有无息贷款,最多还能贷4万呢,这大大鼓励了农村妇女在家的.创业就业。小时候,家里每年还要交农业费、水费、而如今在家乡务农,不仅不交任何费用,国家每年还有相应的补贴,如每年我们每年的粮食直补500元。以前我们家乡人出门工作也很不易,但是现在却很方便。很多年轻人在外面发展,这也开拓了我们乡里人的视野,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再者则是我们农村的教育与卫生事业。小时候,我们乡有很多村小,学校分散,既不好管理教学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城里的学校,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我们村里为数不多的一个大学生。但是现在各村小已经统一为中心小学,既方便了管理也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从小学三年级也都开开设英语课,甚至还有了多媒体教学很多人虽没有上高中,但是也会在各种技校学习技能,大大减少了有以前初中毕业便出门打工的现象,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程度。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各乡镇的医疗设备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记得初二是在乡医院做的阑尾炎手术,切口至少有5cm,但是现在乡医院阑尾手术切口最多有3cm。同时,乡里也都鼓励大家买医疗保险卡,减少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

这些年的农村的变化让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党的十六大一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着五个字内涵丰富,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党的xx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地位,指出“我国中提示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主要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这次的暑期实践过程中已经显现出了,我们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但是现下农村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首先,在农村青年人在家种务农者少之又少,除在家做生意和身有疾患的轻年人,其他大多数都在外打工,又以青年男性更为明显。在那些调查的地方,越是落后,在家的青年人就越少,家中主要都是老人和小孩,在我家乡亦是如此,形成了“空巢”现象。家里能担事者很少。虽然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好但因只有老人小孩在家,尤其如我家乡那种丘陵地带,务农者就更少了,荒地大片大片的。

毛概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十六

例如,如何认识当前我国阶级、阶层的变化,如何认识多种经济的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如何认识党在新时期的先进性等,都需要作出科学的理论解释。同时,加入wto后的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全球经济发展空间,共产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头,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以创造性的思维,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进行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开拓。

其次,要按照发展的要求,提高执政水平。执政党的执政水平,直接关系到执政的地位。

第三,要按照发展的要求,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中国共产党有十分注重领导方式和方法的光荣传统。毛泽东曾指出,“没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迅速地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是不可能的。”江泽民同志强调: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备的能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同时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改革创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现代管理概论论文篇十七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文化概论”,学到一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虽然只是皮毛,亦颇有体会。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以为儒家文化中一些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仍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它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正建设的和谐社会,更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曾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贯的主导思想,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以其为统治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百姓的生活指导。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便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以此“孝悌”为核心的“仁”的思想。这套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孝悌而喜欢犯上的人,世间是很少见的;而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在扰乱社会的人,那是从来都没有的;君子应该追求根本,根本建立起来,道义便从中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而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道德真空。社会上经常可以听闻一些家庭内部的暴力、遗弃和虐待事件。这些家庭不和睦的事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家庭不睦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的破裂,使得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些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总是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产生不良的倾向,甚至使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导火索。由此可见,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和和谐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产生病变,则作为肌体的社会也不能“健康成长”。故建设起和睦的家庭,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的“孝悌”之道,正是解决家庭和睦问题的良药。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悌”,指的是弟对兄长的尊重。在儒家的学说中,对人的各种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即上文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裕起来的人们,便需要教化。而根据儒家学说,“孝悌”是“仁”的核心。因此,教人以“孝悌”,才能使人们学会“仁”。

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便会报之以爱,都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合理的教诲。从“爱父母”加以引导,可以让人们将爱扩展到邻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是也。

怎样才能家庭和睦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要用“仁爱”的心灵去关怀、爱护自己的家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升华而来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孝”可以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女子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如果没有父母之爱,也就无所谓子女之爱,即无所谓“孝”。同样,“悌”也是如此。教之以孝悌之道,则父母子女兄弟手兄互敬互爱。而相爱的家庭很少不和睦的。

家庭和睦,则可把这种“仁爱”扩展到邻人继而扩展到所有人,使人们推己及人,从而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相似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借鉴儒家的“仁爱”伦理,激发“仁爱”情怀,使“以人为本”成为人们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日常平凡工作中,能够自发去尊重、关心他人,使人们守望相助,患难相扶,使“仁爱”成为全社会人们的自觉行动。若能做到如此,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到来,就指日可待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8164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